高考生物科学史范文

时间:2023-09-07 09:20: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考生物科学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考生物科学史

篇1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1-081-1

一、2014江苏高考试卷分析

该试卷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科特点,考查角度灵活,形式多样,也体现了等级考试的特点,试题有层次,难度有所上升。但是难度的体现并不是对生僻拓展知识的考查,而是主要体现在特定情境下知识的再认。

特点一: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主干知识的理解、把握。如细胞分裂、生物变异、生态系统、微生物培养技术等仍属于高考的高频考点。

特点二:试题比较新颖,突出考查生物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如第2题,考查胚胎发育的知识,卵生动物、胎生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来源等知识来源于生活。如第6题,HIV病毒侵染宿主细胞的方式与噬菌体侵染细菌不同,难度较大。如第26题,机场的生态学问题,既考查食物链、信息传递、演替等生态学基础知识,又考查运用生态学知识进行实地调查、样方计数的具体方法。

特点三:考查实验设计与分析是生物学考试永恒不变的主题。本试卷突出了对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方法的考查,并将教材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全卷非选择题中,基本是以实验为背景,考查主干内容,实验考查穿插其中。

如第22题,水浴加热,对取液量筒大小的选择、水浴试管液面高度的控制等知识进行考查,考生的答题情况反应出平时是否认真动手做实验。如第30题,β―胡萝卜素酵母的筛选与色素提取,考查了微生物的培养、筛选、灭菌,色素的提取,尤其考查灭菌锅的构造,要求据图指认安全阀、排气阀和压力表的位置,体现知识的迁移运用,体现对课本实验和新增实验的重视。

特点四:图文并茂是生物学科考查命题的一大特色。如曲线图、装置图、流程图、结构图、分裂图等在本试卷中都有体现。读图、析图使得本试卷有难度有亮点。

如第33题,果蝇遗传,正确理解染色体和基因组成及分布、从图解中个体确定产生的后代,以及题干中交叉互换等信息的获取是解答该题的关键,图文的综合运用增加了该题的难度。

二、展望今后的高三生物课堂教学

基本思想:抓基础,拿基础分,基础题做到少失分或不失分。我们要依据考纲、考试说明制定详细、高效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要建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知识结构完善化、系统化,只有这样才能学以致用,培养认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实现生物学科的最终学习目标“提升科学素养”。

首先,扎扎实实抓好一轮复习。一轮复习是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再现和掌握,任何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都是建立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之上的。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易忽略的小知识点以及生物学科中大量的客观事实、结论和特例等等内容都需要我们对课本中重要知识点进行提取、理解和记忆。所以我们的复习要以教材内容为主,教辅资料为辅。

现例举笔者常用的一种高三复习课的教学模式:

一读: 读课本,抓基础知识。在一轮复习中用好教材的所有细节,包括小资料、图表、科学前沿、练习等,找出忽视环节及死角。通过读书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总结归纳,将易混概念横向比较纵向联系。

二讲: (1)讲重点、难点。重点难点一般也是将来高考重点考察的对象,所以一定要反复敲打,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在最短的时间里使学生彻底地理解和掌握。(2)讲易混点、注意点,通过对比的方法将一些相似概念或知识点进行对比,使学生准确地理解概念间的差异。对于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强调。(3)适当进行必要的拓展,我们要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三练: 有效训练,让学生练基本题型、练解题方法。一些解题的注意事项尽量通过训练引起学生注意。教师可以巧选高考试题,最好通过一个例题解决一连串问题,激活学生思维。通过训练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归纳。把孤立的知识点合理构建成知识网,经常分析查找一些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样有利于学生遇到问题时能迅速将知识点、考点识别并提取。

其次,强化二轮复习。高中生物知识点不少,但高考题量不多,因此学科内综合题逐渐在高考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解答这类题型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轮复习主要是训练提升学生的实验分析、设计能力,从题干获取信息以及图文转换能力,知识综合及文字表达能力等等。

笔者认为,不论何种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的教学模式,我们能力的提升都必须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一测: 有效训练,形成技能。题型题量同高考。在训练强化规范的解题方法时,提升对重要知识的驾驭能力,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篇2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许多表象的认识来自于对形态结构的观察。例如: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的分布,可以得知DNA、RNA分布的规律及联想DNA的复制、RNA的形成和它们的遗传、转录、翻译等功能特性;通过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实验,可以得知这两种细胞器各种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许多科学的结论,离不开对现象的实验论证和内在规律的揭示。例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论证了植物细胞的液泡的作用和原生质层的宏观假设,同时揭示了渗透作用的原理和条件,还可以检验出植物细胞生理状态及死活情况。

高考生物实验的试题除上述考查方式外,还有对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的考查,可以通过实验中常见的错误结果和不正确步骤来设计实验目的、原理、方法的追溯,也可以通过图表、图解等方式考查有关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操作的整合。也有对实验结论的验证,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和结果的分析、处理及利用。例如:关于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一般几种色素带的呈现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就必须会辩证地看待实验结果,并从滤纸条尖端的处理,滤液细线画法技巧,滤纸条在层析液中的位置、层析液的多少等方面深入分析就可以找到准确答案。

通过一些经典实验的呈现,考查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评价和修订。例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从实验材料的选择、母子噬菌体的结构变化特别是有关DNA和蛋白质的化学成分来源的变化进行评价。

通过以药学实验为情景,考查考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推理并作出合理判断进而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例如: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第4题,用某种药物饲喂动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实验对照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高。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A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B提高血浆蛋白的含量。C增加红细胞的生成数量。D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正确选项为D。考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淆“血浆蛋白”与“血红蛋白”,不了解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分布于红细胞内这种生物学常识,从而导致推断错误。

二、通过识图、生物事件和生物实验,考查考生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呈现有关图解、图表或图示,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即要求考生具有能有效地处理和正确表述图、表、文字、数据等提供的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理论解决有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例如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中的第8题,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数量与30℃相等。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数量最多。C温度高于25℃,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数量开始减少。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数量相等。正确答案为A。考生答题时出现的主要问题有:①不能正确理解曲线的真正含义。光照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时进行,测定的CO2吸收量是净光合作用强度,代表有机物的积累量。但是有的考生把测定的CO2吸收量误认为是总的光合作用强度。②在图中曲线上找点不准确,导致不同的温度所对应的值及有关计算不正确。③不能准确理解有机物积累量和有机物制造量的区别与联系。

以生物事件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的第27题是以癌症为背景材料,并给予一定的文字图表信息,考查了考生对细胞学、免疫学等有关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图表及相关文字信息,设计一个探究实验,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及实验探究能力;通过整个试题渗透对考生创新能力的考查。更为可贵的是该题体现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现了生命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并按照基础知识,实验探究,综合运用的主线逐层深化。

以生物实验为背景,考查考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2007年理科综合第26题,就是以普通小麦常见的三种不同育种方法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实验设计与探究能力。

三、以知识树、图表文字、数学方式、生活生产实际为背景,考查考生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

以知识树为背景,考查考生能阐述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例如:2007年理科综合第3题,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D.信息传递又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正确答案位C。本试题着重考查考生对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的掌握程度,以及人类在农业生产系统中的特殊地位,考查学生整个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的地位、作用及生态系统中各成分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中的作用。还可能将DNA的化学组成、结构、功能,细胞的有些分裂、减数分裂,与遗传信息的传递、转录、翻译、遗传的基本规律,综合在一题中综合考查。

以图表文字、数学方式为背景,考查考生准确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例如: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第2题,4名受试者分别口服100g葡萄糖后,在180min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a代表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血糖含量变化。B.4条曲线在前30min内血糖升高与肠道吸收有关。C.b在120min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及非糖物质。D.c、d代表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49-02

作者简介:张传通(1979.09-),男,汉族,山东省章丘市人,工作单位:山东省章丘市第四中学,研究方向:高中阶段生物学科教学研究和学生管理,学历:本科,职称:中教二级

众所周知,高中生物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极高的学科,其教学内容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泛,并且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生物课程的难度也会随之提高。然而,在我国各大高中的实际生物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普遍采取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一味注重各种理论知识的传播,学生只能被动地机械化地全盘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丰富学生的生物知识。因此,教师当务之急就是寻找积极的措施,不断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有效的教学设计

1.积极分析教学对象。无论进行哪种学科教学前,教师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对学生和教材进行仔细的分析,切实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认知能力,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高中生物教学。同时,对教材进行有效分析,事先掌握教材的难易点,从而在之后的教学中注重对难点的讲解,切实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制定恰当地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指导方向,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一旦缺少了目标的指导,教学将失去前进的方向,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学校根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制定标准,同时,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具有完整性和可操作性,符合高中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高中生物教学需求。3.有效选择教学手段。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大重要因素。教师在选择教学手段时应该注重以下几大原则:首先,教学手段应该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其次,教学手段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实现学生整体生物知识水平的提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教师选择教学手段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上,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要能够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氛围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学氛围越是轻松,越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利用一切办法,为学生创设出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这种大教学环境下,学生能够保持愉悦的心情面对枯燥的生物教学,有效改善了以往枯燥沉闷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去面对生物学习,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物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生物水平,而且切实增强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下,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姿态,走进学生群中,多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增加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学生才能打破对教师的恐惧感,主动与教师交流,将自身的真实想法告诉教师,教师能够及时得到反馈,根据反馈的结果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同时,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位学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切实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生活生物现象

高中时期,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所涉及到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有着独特的吸引力。为了切实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生物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准备充足的资料。教师应该积极搜集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生物资料,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将所学到的生物理论知识合理运用到现实的生物现象中,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生物知识,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增强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切实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学习“呼吸作用”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在课堂上积极解释人在剧烈运动之后为什么会感到肌肉酸痛,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其次,教师应该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条件,在生物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与生物相关的实验。高中生物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难度系数较高的学科,并且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的知识内容十分之多,单纯地靠教师课堂上的理论讲解,部分学生很难理解其真正内涵,只能囫囵吞枣般地全盘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生物理论知识。这种学习方式严重降低了学习的效率,不利于学生生物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生物实验,从实验中让学生领会生物学的魅力。并且通过实验的方式,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生物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促使学生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在进行蛋白质的多样性教学中,明显觉得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很生涩,于是我就想到了将内容转换为数学知识,让学生亲自动手来实际体验。用三角形、圆形、方形分别代表三种氨基酸,让学生利用排列组合的方法来体验氨基酸排列方式的多样性,从而领会蛋白质多样性的一个方面。另外,由于高中生的特性,实验教学往往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过程中,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生物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切实提高了学生利用生物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显著提高了生物课堂教学效率,达到生物课堂良好的教学效果。

3.优化教学方式

高中生物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不同,因此,教师必须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良好的教学方式是实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吸引学生保持积极的课堂注意力的重要手段。在不断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合作讨论教学方式是现代教师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教师从传授者转变为指导者、参与制、监督者,为学习小组分配任务,引导学习小组进行内部探讨,让异质学生之间实现互补,小组内部发现问题,通过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为学困生进行讲解,既可以帮助学困生理解概念,也可以加深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最后,通过小组之间交换意见,还可以让全班学生对抽象知识的认知更上一个台阶。通过合作讨论教学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确保了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切实提高了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

4.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普遍使用的辅助教学工具。多媒体技术利用其高效、快速收集信息以及资源共享等特点,成功改善了以往的教学方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之处。因此,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该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切实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手段,适当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展示或再现不同的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情况,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给予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充分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大大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与质量。由此可见,利用多媒体技术,有效将抽象化的知识具体化,增强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全面良好的掌握各种生物知识,完善了学生的生物知识结构,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生物水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物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存在较大的区别,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现代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需求,无法发挥生物教学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高中生物教学,切实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丰富学生的生物知识,完善学生的生物体系,真正提高学生的整体生物学习水平。同时,有效的生物教学,能够积极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研究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卞白云.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2)

篇4

其次,本学期一轮已经复习到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这一部分是高考必考的内容,同学们假期可以合理规划时间,建议基础知识不牢的同学将这一部分的教材再研读一遍,熟悉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以及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开学后再进行这一部分的综合复习,大家才能跟得上,学的透。

篇5

在高考大复习中,往往出现教师已经讲解过很多遍,学生仍旧会犯错的状况,这就反映出学生与教师并没有配合好,学生没能够完全理解教师的讲解的问题。所以,本篇文章将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谈一谈在高考驱动下高中生物复习课教学的模式建构。

一、明确学习目标,鼓舞学生士气

复习的过程漫长而枯燥,总会有些学生刚开始一鼓作气,可越往后复习感到越吃力,就会渐渐放弃自己。所以在高中生物复习的初期,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一是结合班级学生整体学习的情况,以及今年来高考生物的难易程度来制订班级的高考目标。二是对学生分层次教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定位。因为历年来总是有学生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盲目制订高目标或者低目标,这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其次是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一方面,教师应该全面分析生物课程,让学生正确把握高考中生物科目的位置与重要性。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在复习过程中对学生多加鼓励与支持,不能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制订学习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生物课的学习,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学习。但是这个学习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教会学生灵活对待自己的学习情况。可也要明白一两次的模拟考试并不能完全代表学习情况,需要更改目标,因为每一次考察试卷的难易程度不一样,而且与高考的试题有一定的差距,更改目标需要认真考虑清楚。教师的鼓励仅仅是外界因素,复习过程中的坚持与认真,关键还是靠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所以学生要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正确对待复习过程中的每一个困难,不能轻言放弃。

二、制订学习框架,分期实现计划

高中生物的复习,其实与其他学科的复习是有共同之处的,首先要制订复习的大框架,教师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一是生物课本较多,教师要带领学生整体把握生物课程,明确重点与非重点。二是要督促学生跟上复习的步伐,踏踏实实复习。在复习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拔苗助长。有些学生自认为生物基础比较好,当教师重新讲解必修课本时,马马虎虎不认真听讲。但其实教师重新讲解课本,并不会像高一高二那样详细地讲解每一章节,而是将每一个章节与之后的章节串联起来,加强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如在讲解蛋白质时,就会将涉及蛋白质知识的第一、二、五章的内容整合起来,让学生整体把握关于蛋白质的考点。因为高考题目往往是通过某一个点来考察与此相关的其他点的知识。其次是分期实现计划,完成学习目标。高中生物复习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轮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掌握了解生物学科基础知识,第二轮复习主要是针对复习过程中的难点与重点,第三轮复习就是查缺补漏,估分预测。教师应该实时了解学生的复习情况,帮助落后的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教学计划。学生应该合理安排生物学科的复习。有些学生认为生物比较简单,花大量的时间在数学与物理上,而没有合理计划生物复习,往往最后败在生物上。高三课程紧张,每个人都在争分夺秒,学生要学会合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及时巩固补漏。

三、夯实基础知识,研讨高考真题

在高考的考试中,总是有学生在不该出错的地方出错,如很简单的四大能源:阳光、葡萄糖、ATP、糖类。基础知识无论在复习的哪一个阶段都是至关重要的。学生一是要在每一个阶段做好笔记,将课本上的知识抄写在笔记本上没有任何意义,要学会分类做笔记,把相关的知识累积在一起,要经常翻看笔记本,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而且要做好错题积累。高三复习过程中,总会有做不完的试卷。在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要学会合理利用试卷,不能盲目做题。每次考试结束,要及时查缺补漏,认真分析试卷,总结错题,明白出错点。除了生物课本之外,将近年来的高考试卷充分利用起来。每年考试的题目多多少少有些变化,但是重要的考点是不变的。面对高考试卷,一是要学会分析试卷,不要过分纠结于一时的分数。高考试卷都是学科精英的心血之作,对于每一道考题,要学会全面分析,做到真正掌握这个考点。二是要用考试的心态对待历年试卷,珍惜每一次模拟考试。

总之,在高考的驱动之下,高中生物复习要做到全面、高效。高考复习需要学生与教师密切配合,共同实现高考的完胜。教师首先应该明确学习目标,鼓舞学生士气。其次应该制定学习框架,分期实现计划。最后应该夯实基础知识,研讨高考真题。在每一个复习阶段,学生都要不断地查缺补漏,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要认真分析历年高考真题,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改进自己的复习方式。

参考文献:

篇6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也悄悄发生着变化,课堂教学不再是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而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为发展重点,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现结合我校推行的“高效课堂教学实验”并针对生物学科特点,谈谈生物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几点思考。

一、高效课堂的内涵

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主体;老师是引导者、帮助者,是主导。“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备受青睐,但是,一味追求学生自主学习,一味追求课堂气氛的“热闹”, 一味强调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这样的课堂不一定是高效的。片面地追求一个方面而忽略另一个方面都是不科学的,都不可能高效。因此高效课堂要求老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而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更强调生物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二、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深挖课堂教学目标 要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性,关键是要准确把握《生物课程标准》,因为课程标准不仅是教材编写的根本依据,也是教学的依据。因此,教师首先要认真研读并充分理解《生物课程标准》,这是课程改革的主要依据。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课程内容以及课程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教师在实施教学前应细心研读,在把握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同时,对教材进行再创造,设计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完善人格为主的教学目标。在这种教学目标下培养成的学生,才符合我们国家对人才的需要。

(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科学做好教学设计

一堂课成功与否,重在课前备课,传统备课只注重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备课,而新课程改革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备学法。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水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诸方面因素,以全面提高学生生物知识和能力为目标,从引入、目标告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课堂练习及检测等方面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通过动手和动脑,体验探究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快乐地接受知识。

(三)创设良好学习环境,全面调动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其方法很多,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相结合,引入学习竞争机制。高中生正处于青少年向青年过渡的阶段,年轻好胜是这个年龄阶段所具有的心理共性。因此,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经常性地开展各类学习竞赛活动,以此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理论联系实际。生物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在教学中有许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只有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意义才能提高学习效果,才能打造高效课堂。

(四)积极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利用探究法进行教学已经成为当下新课改趋势。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在运用探究法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借助于课本生物实验,开展自主探究性实验,以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能力提升学生探究水平为主。探究中坚持以小组为单位,以自主探究为主体,教师辅助完成的模式,安排好小组合作探究的分工。每个学生在实验中积极参与、密切配合,逐步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并且从中体验到探究学习带来的快乐。二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开发校教材,开展既能贴近生活实际又能提高学生兴趣和探究能力的活动,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从学生认知能力、感知水平入手,想方设法提高生物探究活动教学效果。三是积极创设良好教学环境。充分利用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视频、网络资源等手段,创设良好教学环境。利用多媒体课件与其它技术相结合,是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中,感受到情境学习的真实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提高学习的效果,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篇7

在高中的课程理念中,其中一条最重要的就是联系现实生活,学习不是很多纸张上的印刷文字,而是一种在体验后升华的认知,知识从来都在和生活连接。

在每一个知识点下,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对应的资源、经验去感受、融合。

二、生活化教学高中生物的必要性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分数和考试,在讲解相关知识的时候,忽视了其整体性,而只是划出考试重点,学习的中心是围绕着教师和教材,这种权威化的学习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钟声学习,还不利于学生的心智和人格发展。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中,因为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我国的基础教育更像是一个军备竞赛,竞争的意义大于了教育,选拔的意义大于了普及。“成绩就是生命”“分数就是金钱”几乎成了每一座学校宣扬的口号,二、学生也成了一个填鸭式教育下的技艺,这种教育和生活经验脱节的情况对我国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都是有害无益的。

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应该改变这种教育方式,把知识融入生活,融入每个学生的体验和激情力,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自主性,丰富性,运用多角度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热爱学习。

三、生活情境的建立和社会热点的呼应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科学也搭上科技发展的快车,形成了很多能够直接和人们生活经验挂钩的生物学知识,比如:生物芯片,转基因食品,非典,艾滋病等等,这不仅仅是生物学问题,更是有关社会和民生的问题,不仅需要广大中国公民去关注,也应该是中学生学习的和了解的社会现象。

生物老师在教学时可以把相关的生物知识和当下的社会热点串联起来,尤其是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往往一个信息就能一夜之间横扫全国,在诸多社交媒体上爆发出惊人的关注量,人们会因为自身的社会属性,自然得、充满兴趣地、负有责任地深入研究与该社会现象有关各学科知识,比如,引力波,比如霍金的中国之行。抑或是曾经在互联网上火爆的转基因视频,让各大科学名人和传播名人争相卷入其中。

教师可通过创立这样的生活经验来让学生们主动学习生物知识:如果在你面前呈现的是转基因食品,在各方面诱惑下,你是否敢于尝试。但在之前需要有相关的知识普及和背景介绍,比如最近历史我国的周中普和李航父子通过相关技术培育出彩色小麦,随着神舟五号将其搭载到太空,彩色小麦比普通的小麦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和其他维生素,这些彩色小麦的种子可以在太空的作用下,引起内部的基因,再从其中选取出优良突变的小麦,但值得怀疑都是,如何能确保该小麦回到地球其优质的突变基因还存在,如果这个彩色小麦出现在学生面前,他们敢于尝试吗?为什么?

再比如,在讲到诸如细胞分化的时候,可以利用当下热门的新闻报道:某人为受伤的战士捐赠造血干细胞,这时候学生可能会对造血干细胞如何治愈白血病开始产生了疑问,从而让学生认识到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生物学常识,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结合社会热点讲解生物学知识,需要教师平时热心观察生活,积累相应的素材:诸如水葫芦的导致生态破坏,雾霾也建立研究细胞病变的教学工作室。利用温室效应来创建碳循环的实验可行吗?等等。

四、用广告话语创造生活

从以往的“你OUT了”开始,广告用语就仿佛一夜之间开始大量进入人们的生活中,表现在人们的口头禅里,教师可以把广告语中关于保健、医学、美学等知识纳入生物学教学的范畴,通过学生对这些广告语的熟记,让学生在学习中加快进度,提升兴趣,甚至还会产生顿悟。

比如在高中的生物课中讲解到细胞的衰老和死亡,老师可让大家回忆起关于大宝SOD蜜的广告:大宝天天见,大宝明天见。通过该熟悉的画面场景和耳边广告语调动起学生的过去的碎片记忆,进而产生相关的疑问:为什么生活中要用这些产品吗?护肤品可以扭转细胞的老化和死亡吗?

比如在学习无机盐的作用时,可以通过大家熟悉的盖中盖广告,或者葡萄糖酸辛广告,葡糖糖酸钙广告甚至是哇哈哈AD钙奶的广告,让学生高中平时的碎片化经验中整合生物学知识,进而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类似的还有很多,比如加酶洗衣粉,养生堂维生素等等。让学生知道一切皆知识。

五、利用本土资源来创造教学情境

每个人都会熟悉自己的家乡,对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事物有很强的熟悉能力,通过本土的生活资源来配合生物学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有切身的感受,进而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毕竟人只会关心和自己有关的事物,在讲到生物学中关于植物的种类时,可以让同学们回忆自己的家乡有没有过风景山区,其中的植物都是什么风格的,往往会产生教室中轰然讨论的现象。

六、重视户外运动

篇8

对“课堂学生爆满”和“课堂学生所乘4无几”两种现象,有的人很容易与教师讲课好坏联想起来,这不无道理。可是,教师课讲得好学生就一定会来上课么?仔细思考一下这两种现象中学生的状态,还能得出什么结论?前者,学生处于主动学习,不是教师通过诸如上课点名等手段强制学生来上课。后者,对于这个课堂而言,大部分学生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出于不喜欢此门课或不喜欢教师等原因就选择逃课。两种现象中,学生的学习态度显然不同,学生的听课质量因此也存了很大的差距。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呢?本文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1思想上给予学生正确的教导与引导

首先在思想上对学生给予正确的教导与引导,使学生明确自己为什么要学习,给自己立下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如何主动去学习。正确教导、引导很关键。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应从新生入学就开始。在新生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学生认为考上大学是学习的终点,经过三年高中的紧张拼搏,现在终于可以享受了;也有的学生习惯了以前在学校有教师管、在家有家长管的学习方式,来到大学后失去了高考这样大的奋斗目标,突然觉得无所适从,一片茫然;有的学生听取了学生间流传的一些顺口溜“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并且学着尝试。在大的背景下,英语四、六级与毕业、找工作密切相关,所以,大多数学生很快陷入考四、六级中。另外,刚刚从高中步入大学的殿堂,学习方式的差别也会令一些学生很不适应。高中时,课堂上知识点不很密集,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消化大部分知识。在大学,不仅上课时间长,而且一堂课下来,学生的笔记会增厚不少。无论从记忆规律来说,还是从脑力上看,学生都会感到吃不消。从学生的自信心上来说,他们会不适应一堂课下来有这么“多”听不懂之处,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自信心。面对这些问题,学校应采取措施,在新生入学后就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预先告知他们将面临的各种变化,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并提供有效的心理适应方法。发展性原则的重点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成功的经历,发展学生的潜能。新生入学时,许多人对自我都抱着较高的评价和期望。进校后,环境发生了改变,教师要鼓励他们对自我重新定位,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进而发展自我的潜能,并且告知学生以后将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并结合所教课程给学生以引导、以信心。

2教师需提高自身素质

学生有了上述这些心理准备,并逐渐适应环境,明确自己为什么要学习,给自己立下人生目标后,他们会去主动学习。那么课堂上,教师该如何满足学生的需求昵?或者说教师如何做才能让自己的课有魅力以吸引学生来听课呢?

2.1教师要有人格魅力

人格是指人的品质、性格、能力等特征的总和,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曾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我国古代就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之说,用人格力量征服学生,我们称之为“人格效应”。高校教师的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教学态度、治学精神、行为举止等都会对学生构成一种自然的教育力量,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在金钱与人格的较量中,在五光十色的生活征途中,维护人格的尊严,表现出一种高尚自尊的人格,一种宽广豁达的胸怀,一种平常淡泊的心境,坚守精神的家园,而不能随波逐流,过于世俗。如果高校教师物欲横流,道德低下,精神萎靡,只追求名利,贪图安逸,不负责任,何以在大学生心中树立精神支柱?

2.2教师要有较高的理论素质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叶圣陶先生说,做好教师工作有两个必备条件,一是肯负责,二是有本钱。这“本钱”指的就是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储备。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一要“精”——“知得深”;二要“博”——“知得广”。高校教师对所任学科的专业知识不仅应当知其然,而且应当知其所以然,对专业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和新旧联系都应了然于胸。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甚至有人提出,高校教师的知识要如同一条河,源源不断,清新鲜活。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对现有知识的汲取和积累,另一方面要追踪学科研究和科学技术的前沿成果,不断发现新知识。人的思想空虚与知识贫乏是联系在一起的,而智慧、觉悟又总是与知识水平紧密相关的。高校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必然严重影响传授知识的效率,成为加重大学生学习负担的重要原因。

2.3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

《学记》说过:“教者,师逸而功倍”。高校教师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懂得教学规律,还必须不断探索教学的艺术。高校教师以自己教学的魅力使师生知、情、意沟通在一起,形成一种心灵呼应的心理相容,教师用自己的心融化着学生的心,用自己的个性影响着大学生的个性,并使学生的多种个性服从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再创造,这样的高校教师才称得起是名副其实的教育者,学生才是真正的大学生。现代教学论要求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必须考虑难度、强度、密度、速度等问题,必须克服节奏慢、密度小、信息量少的弊端,建立快节奏、大容量、高频率的现代教学风格。现在有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诸如电影、电视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更有利于增加课堂的知识量、信息量。另外,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代替了过去以黑板、粉笔为教具的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动画、图像、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高校教师讲究教学艺术,有助于在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其学习能力,开发其智力,着重训练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高校教师的能力素质越好,越能针对每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最佳的科学训练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能与学生之间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活动是在师生双方的相互作用下共同完成的。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才能得以发挥,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则是建立在学生的主体作用之上的。只有当师生之间互相作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激发和培养,学生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教师是组建者、引导者、解惑者。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参与思维过程,不断提出问题,进行主动思考,这一方面使学生学会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由于课堂时间比较长,注意力不能始终集中,提出问题也会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篇9

关键词:自主课堂、创新型人才、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一、何为“自主课堂”?

“自主课堂”主要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师采用一些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自主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专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

我校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以自主学案为主线,学生课前自学、课堂上小组合作和小组间竞争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新解答问题,同时教师通过各种灵活的评价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

二、我们的实践

基于“自主课堂”教学模式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目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问题是: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

我校生物学科的全体教师正是围绕着这一核心问题,在遵循学校既定基本模式的前提下开展了具有本学科特色的“自主课堂”教学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确立有学科特色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班级学习小组的建设工作、确立了针对“自主课堂”的教研组备课、听课、评课的分工和检查制度等三项内容。

(一)确立有学科特色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包含三方面工作,即确立并统一有学科特色自主学案模式、上课模式以及学习评价模式。

1、 确立具有生物学科特色自主学案

生物学科特色的自主学案主要由学习目标、知识梳理、问题及典例分析、巩固练习、我的发现和我的困惑等五部分。学习目标部分是让学生明确教材上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的学习具有明确的目标。知识梳理部分以填空为主,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和整理教材中的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问题及典例分析部分主要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探究思维和探究能力。巩固练习部分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之前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而我的发现和我的困惑部分则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去发现和探究新的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2、确立具有生物学科特色的上课模式

生物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以自主学案为导,学生的学习为主体,要求老师每一节课设置一条知识主线,围绕着条主线,设置若干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以及组间竞争的学习模式达到学生自主学习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课堂问题分为必答和抢答两部分。对于学生的要求,每一节回答问题的学生不能重复,但可以相互传授答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对老师的要求,一般要求一节课中老师的讲解不超过15分钟,而且讲解的内容主要以总结知识和鼓励学生为主。

3、确立具有生物学科的学习评价模式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信心,因此我们生物学科的评价采用了积极性的评价模式,即“当众评优点,私下评不足”。“当众评优点”是指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尽一切可能发掘他们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加分,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信心;“私下评不足”指的是课后和学生私下交流用积极和鼓励的态度指出并激励学生改进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同时为了让评价长久有效达到持续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探究热情,我们的评价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同时利用学生间的好胜心理采用了个体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二)班级学习小组的建设工作。

这块工作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尽快适应自主教学模式,同时增加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度,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和创新能力的目的。针对这项工作我们生物老师重点做好定期召开“两会”工作,所谓两会是指“小组长会议”和“特别学生会议”。

1、是召开小组长会议,根据班级的特点,老师和小组长探讨自主课堂过程中的具体步骤和事项,同时对每一个小组长的布置相应的任务。

2、是召开特别学生会议,这类会议主要针对两类学生,一类是特别内向的学生,另一类是特别活跃的学生。对于特别内向的学生老师主要向他们布置特点的任务,鼓励他们积极回答问题。对于特别活跃的学生主要要求他们在平时多帮助内向学生,同时要求他们控制在课堂上的活跃度。

(三)确立针对“自主课堂”的教研组备课、听课、评课的分工和检查制度。

教研组备课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每个老师负责一块内容的备课工作,上课的所用学案在上课前一天完成,完成后再由学科组教师集体讨论审核,并修改完善后,签上负责人名字后方可采用。

听课、评课采用轮流制,保证每个老师都能够彼此多次相互听课和评课。能够发现彼此的优点和缺点,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实践后的思考

通过长达三年的“自主课堂”教学,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可以说我校所推行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确实达到了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的缺点和不足,针对这些缺点和不足,把自己的一点思考表述如下:

篇10

0引言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需要,这是每一个从事高等教育的人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工作也在有序推进.高校应该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等关键环节进行综合改革,高校教师应该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工作,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其中,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尤显重要.下面将对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统计学”课程如何改革考核方式进行一些探讨.

1“生物统计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数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释生物学界的各种现象,对实验所获得的数据能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做出符合实际的推断,生物统计学已成为生物科学研究所必需的重要手段.实验设计本身并不是生物统计学的内容,但是,只知道统计分析方法,而不知道如何设计符合统计学要求的实验,知识并不系统、全面.因此,多数统计学教材都加入了实验设计的内容.通过学习实验设计的内容,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并掌握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简单实验设计、单因素实验设计、两因素实验设计、多因素实验设计),为完成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毕业论文以及以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这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按照目前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学生应该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而这些能力需要通过扎实的科技知识训练和系统的能力培养来实现.此外,生物统计学也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由于生物统计学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较好的逻辑推理能力,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的生物学专业虽然在大一时开设了高等数学这样的基础课,但是,数学基础仍然相对较差,所以,该课程一直被认为是生物学专业最具难度的课程之一.

2“生物统计学”课程考核方式现状分析

课程考核是教学的必要环节,既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可以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现阶段我国许多高校的考试制度缺乏合理性和灵活性,如在课程的期末考试中规定必须要通过完成试卷的方式来考核,有的高校还规定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题型.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以考试(闭卷或开卷)为主,试题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相关的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期末考试成绩基本决定了课程的学期综合成绩.但是,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就生物统计学课程而言,考试的考核方式虽然可以通过让学生完成相应题目来考察学生对生物统计学原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但是,完成试题的过程需要使用计算器进行大量的运算,而在实际运用环节中,很少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都是通过相关的统计软件来进行统计分析.由此可见,通过完成试卷来考核的方式与实际应用脱节,缺乏合理性.此外,由于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相关专业学生数学基础稍显薄弱,所以,这种传统的完成试题的考核方式会导致学生的考试分数不理想,不及格的学生比例较高.从生物统计学的教学目标来看,主要由试卷考核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显得不够全面.前述考核方式可能还存在以下一些不足之处:首先,部分高校的课程总评成绩由考勤成绩、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三部分组成,各部分所占比例不同.

这种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重视了学生的课题出勤率和平时完成作业的情况,避免了期末考试成绩在课程学期总成绩起主要作用的弊端.但是,部分同学在平时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学会相应的知识,无法独立完成作业,于是采用抄袭的方法来完成作业,这样就无法通过完成作业的过程来巩固相应的理论知识.其次,与多数课程一样,部分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考前通过突击复习,即便考试通过,但是对知识掌握不牢靠,一段时间后就会忘记所学知识,当然更谈不上会运用统计学知识来解决生物学问题,到做毕业论文需用到统计学知识时,很多学生显得毫无头绪.第三,学生虽然掌握了统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但缺乏基本的统计思维能力和实践经验,对理论知识不能灵活运用,也不能举一反三.这样的一些考核方式将学生引向了一种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的轨道,学生为了完成试题,需要花大量时间去进行计算,理论与实践脱节,当然会限制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对于“生物统计学”这种注重分析和应用能力并且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而言,这样的考核方式不够灵活,也不能使学生有较好的学习效果.

3“生物统计学”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探索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要求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创新性人才是当下时代的需求.这样就要求学生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的考核是教学活动的必要环节,灵活合理的考核方式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巩固教材上的学习内容,并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对生物统计学课程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是必要的.在教学工作中,可以根据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具体要求,按照教学目标,对考试观念、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充分发挥考核的功能.改变传统的课程总成绩的测评方式,将考勤成绩、平时成绩、统计软件应用成绩、期末考核成绩相结合而综合考核.考勤成绩可以督促学生进入教室听课;平时成绩可以督促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来加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只是,要避免学生为了平时作业的成绩较好而去抄袭作业的情况发生;统计软件的应用已经普及,通过统计软件应用这个项目的考核,可以督促学生掌握相应的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期末考核内容可以结合学生之前学过的专业知识以及将要进行的毕业论文内容,学生可以查阅有关参考资料后选择一个小的研究课题,独立设计实验,并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统计分析内容,最后给予合理的生物学解释.生物统计学的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如何收集并整理数据,并能用相关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出结果,最后得出相应的专业解释的能力.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大趋势下进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必要性,认识到人才的培养模式要有所调整,认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对于生物统计学的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统计学原理和知识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用试卷进行考试的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并不是太大,这种考核方式要求学生使用计算器等工具进行大量的计算.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相关的统计软件可以完成基本统计分析,因此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的实际应用价值并不太大.同时,由于该门课程本身较难,可能会导致学生花了太多的时间复习应考却并不能及格.大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如何发现科学问题以及如何对所要研究的课题进行设计和实施两个方面.而生物统计学的教学正好可达到这一培养目标.“生物统计学”的教学内容包括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两块大的内容.通过实验设计内容的学习,可培养学生独立设计研究课题的能力(实验因素与水平的选择、实验设计方法的选择);

通过统计学原理和相关统计分析方法的学习,培养其利用统计学知识解决生物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述两个方面综合起来,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锻炼其科研能力.因此,考核方式和内容就应该通过改革来反应学生对这些能力的运用能力,摒弃单纯以理论知识的难度、深度和完成试卷的好坏来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做法.经过在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多年的生物统计学教学实践,笔者提出如下针对期末考核方式的改革内容:可以采用开放式考核的方式,摈弃传统的试卷考试的方法.把生物统计学的考核与学生的毕业论文结合起来,毕业论文的前面一部分工作通过课程考核的方式来完成,让学生自己拟定实验计划书(包括题目选取、文献查阅、设计实验等).由于学生并没有实际开展实验,只能通过文献中的数据,列出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的计算步骤,再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这种开放式的考核,可以使学生在结合应用实际的基础上掌握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综合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达到能够独立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的目的.到了毕业论文的实验部分完成后,对数据的整理以及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就能轻车熟路,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具体内容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考虑:结合教材的两个大的方面的内容,统计分析和实验设计,让学生自己编制实验计划书,计划书包括选题、国内外研究动态、实验目的、预期结果、实验方法、实验设计(重点内容)、确定统计方法,并从文献中收集相关的数据来进行统计分析,列出分析步骤,最后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结果进行解释.通过上述考核内容,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观念.学生选题后进行实验设计时知道需要遵循的随机、重复、设置对照等原则,通过这个过程,应该认识到实验所获得的数据是分析问题、解释问题的基础,所获得的任何数据和结果一定要经得起别人的检验,不能为了得到理想的结果而去修改或者编造数据.这对他们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或其他方面的工作保持良好的道德操守影响深远.

4结语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通过以上考核方式的改革,学生没有了应付试卷的压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会有所提升.在完成期末考核内容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运用生物统计学原理和统计分析方法解决生物学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此外,还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分析能力,使其具备基本的科研能力.今后,该课程的考核方式还需要进行如下的完善:更深层次将该课程考核与学生毕业论文进行融合,具体与学生的论文指导教师进行沟通,确定选题的大方向;可以将统计软件应用能力的考核与期末考核的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上机分析从文献中获得的数据并给予适当的生物学解释.

参考文献:

[1]朱汉春,程龙.《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270-272.

[2]张恩盈,程丽巧,赵永厚,刘芳,宋希云.高校《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11):149-150.

[3]丁建华.《生物统计学》教学方法与技巧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9):171-172.

篇11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056

近年来,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程整合一直是一线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师如何利用多媒体对图像、视频、动画等信息进行加工与整理并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呈现教学内容,不仅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事实证明,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变传统生物课堂的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知识理解与运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巧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对生物具有良好的兴趣和动机,在生物学习中获得快乐和享受,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然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学生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创性、需要性来满足学生探索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注意、引发学生认知心理失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启迪学生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目的。问题情境教学是一门艺术,其技巧直接制约着教学效果。以前,受技术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我们习惯进行说教式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和乏味感。现在,只要我们懂得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图片、动画、视频、声音等元素,从多个方面来引导学生认识宏观或微观领域中的生物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中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讲“胚胎移植”的时候,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同学们观看一则新闻:广州的一名富翁,通过体外受精的方式,培育了八个胚胎,并且存活。为了将这八个胚胎都生下来,找了代孕妈妈。虽然最后八胞胎都生下来了,但是富翁也面临着高额罚款。通过这则新闻,向学生灌输代孕妈妈是违法的,但是代孕动物,即将人类所需优良品种的动物进行胚胎移植,是合法的,从而导入到新课“胚胎移植”的学习中。在整个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们都对这门技术十分的好奇,巧用信息技术,从学生熟悉的事件引入教学,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又很好的渗透了道德教育。

二、巧用多媒体化抽象为直观,增加学生的感官冲击

生物知识的抽象性决定了它往往难以想象、理解,巧用多媒体可以使知识、学生的思考过程具体化、形象化,增加学生的感官冲击,从而达到使学生领会、突破难点的目的。

(一)将平面结构变得立体化

在学习微小生物体或结构精细难以用模型有效展示的生物体结构时,充分利用flash课件展示的生物体结构,色彩丰富,层次分明,有很强的视觉功效,极大丰富了结构教学的直观性。如进行“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时,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精细复杂,利用模型或者图片很难让学生形成较为准确的结构层次。而利用flash课件展示,不仅将细胞和各细胞器的结构层次划分清晰,并能突出重c,解决了传统教学直观性差的难题。

(二)将文字变得具体化

在生物教学中,虽说能把文字转换为概念图,但是它们是静止的,只能表示某一时刻的生理变化,而不能反映生理变化的整个动态过程,如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光合作用的过程。若想更好的理解这些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们发生的生理变化动态的展现出来,这就需要多媒体的辅助,通过网络多媒体制作成flas再呈现给学生。而像选修一中的一些传统技术的应用以及微生物的发酵,更可以结合时下热门的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给学生讲讲泡菜、酿酒、腐乳等等的制作过程。这不但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来直观呈现,使其可视化,从而有利于大多数学生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巧用多媒体丰富生物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对于实验应该非常重视的。然而由于很多的原因,生物实验教学,并没能很好的得到开展。有很多的学校,因为缺少资金、设备,或是缺乏重视,常常只停留在文字实验上,单纯的让学生划书,划重点,学生很容易就遗忘,如果这些无法完成的实验用多媒体演示出来,其逼真的动态效果,会让学生有很深的印象的。另外对于有能力做实验的学校,老师们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改变一下以往传统的教学,别只是单纯的让学生机械式的重复实验。如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尝试让学生分不同的小组,探究用不同颜色的叶片来比较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效果,制成PPT,做实验报告;老师也可以将学生实验操作的过程和结果通过照片和视频演示给学生,对一些异常现象做出解释,会使学生对实验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肯定做得好的同学并将其成果展示出来,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积极性和对生物的热情。

四、巧用多媒体优化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抓住诱导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思维的契机,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中耳拓展学习空间。如在“遗传病与人类健康”这一节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遗传病的发病原因,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开展实践活动。针对常见遗传类疾病进行社会走访调查,最后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展示调查过程(如采访的图片、声音、视频)、运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最终公布调查结果……

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既是知识的建构者,又是信息技术的使用者,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灵活的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要在整合中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从而让生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篇12

生物化学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概念繁杂前后交错的特点,加上目前课时减少,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对课程的内容上有所侧重,更多的讲授与临床疾病联系比较紧密的知识,对以后在临床上不易接触到的内容,可以简单的讲一下。我校本科生的心理特点是,对于她们今后能够用到的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对于她们今后看似用不到的知识兴趣不大。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生物化学应重点学习正常人体化学组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过程的基本理论。

二、改变教学方法,提高综合能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就应先激起学生对生物化学课程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变成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进行有兴趣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填鸭式学习。因此教师应该用心设计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来决定教学方法。比如在讲生物氧化这章呼吸链的传递内容时,可以比喻为4×100米接力赛,体内传递氢的过程相当于传递接力棒。在讲解基因信息传递这章内容时,可以引导式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提出“为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什么我们或多或少的与自己的父母亲像”的问题,引出遗传信息传递的相关内容。在讲解糖代谢内容时,可以通过案例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学生都熟悉的病例糖尿病解释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糖代谢紊乱,白化病与酪氨酸酶的关系。生物化学讲述的有些原理是为指导实践而服务的,如在讲解糖酵解时,葡萄糖的终产物是乳酸,就可以提问:为什么剧烈运动后,肌肉常有酸疼的感觉?经过设问,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可能是因为肌肉组织进行糖酵解代谢,产生的乳酸堆积的结果,再如讲蛋白质变性后的理化性质改变时可以举例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煮鸡蛋的过程,让学生明白生物化学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调动她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素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