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林业经济范文

时间:2023-09-07 09:20: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如何发展林业经济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如何发展林业经济

篇1

1林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1.1保证林业生产的稳定性

在全面考虑苗木正常生长的周期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保证苗木生产的正常周期及稳定,强化营林、育林等相关工作。

1.2提升林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林业发展林业单位的指导管理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只有不断强化林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保证资金得到高效的利用,才能确保林业的发展,最终实现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1.3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

林业单位在管理过程中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有效促进林业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实现林业经济发展的保障。

2林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2.1思想观念落后

由于很多的林业工作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不具备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所以,其思想观念落后是一个普遍性问题。落后的管理理念导致了行业发展的滞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致使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更为狂热,人们的思想理念不够先进,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一些更为重要的东西,这对于林业的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害的。

2.2技术落后

林业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林业育苗技术管理工作,然而目前林业育苗技术普遍低下,技术的落后导致了林业育苗行业的整体水平不高。在对林业育苗技术进行管理方案制定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持,管理方案也就缺乏了相应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3不合理的开发森林资源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于各种资源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尤其对森林的索取更是不断加大。森林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生产生活都会涉及森林资源,导致人们对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出现了森林资源遭受过度利用的问题。森林中苗木的生长是需要一定周期的,而目前人们苗木生产的速度赶不上人们对其利用的速度,这就造成了森林资源被破坏严重的现状,并且这种现状有继续恶化的趋势。

2.4林业产业化的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的林业发展整体状况是许多地区都没有一个健全的生产系统,还在使用传统的分散经营的模式。整体的、系统的、完善的经营体系以及完备的产业链是目前林业发展所欠缺的。一些林业单位的管理机构还不成熟,没有对林业产业化起到有效的推进作用。

3加强林业管理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策略

3.1先进的管理理念

管理行为直接受到管理理念的影响。只有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认识到林业育苗管理理念对于林业发展的深远意义,才能真正提高林业育苗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的效率。在林业育苗技术管理上,要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方案,严密规划和监督育苗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有效实施林业育苗方案,使方案的预期效果最大化。先进的管理理念有利于提高各层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使其不断提升自身要求,不断学习、充电,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1]。现代林业的发展对于资金投入、科学技术、机械设备等的要求都比较高,所以,加快林业发展的速度,需要相关的行业建设者投入大量的资金,不断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先进的机械设备,紧跟时代的步伐,利用电子信息进行操控与管理,全面提升林业管理的水平。首先要选出一批优秀的管理者以及育苗工作人员到国外去接受先进技术与经验的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成功经验;其次要聘用专业的技术人员,在国内组织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全面提高我国林业育苗工作的专业水平;最后要充分认识到林业的发展不仅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具有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提升社会效益的作用,政府及相关行业都应该为林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与帮助。

3.2改革完善林业产业结构与生产模式

林业管理的内容之一就是对其产业结构进行管理,林业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对于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与林业整体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促使其不断完善与升级,有利于林业资源优势向科技资源优势的转变。利用政府提供的政策以及经济上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快林业经济向森林经济的转变的步伐。我国的林业发展表现出一种不均衡的状态,在产业结构上也具有多种不同的形态,所以,我们要在不断改革完善其产业结构的同时还要把握好其经济发展的方向。在保证林业生产循环的前提下,建立节约型生产模式,使林业生产用地以及其他相关的资源都能被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使用,合理的配置与林业生产有关的资源,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以及产业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持续、和谐发展[2]。

3.3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利用一些森林生产基地作为试点,提供出更多的可以被供参考的发展方式。此外,拓宽资金输入的方式,加强金融方面的帮助与支持。通过政府的财政补贴以及筹集资金等方式来加强林业经济的管理。利用多样化的参与方式,鼓励全社会都参与到林业产业的发展之中,创建科学合理的林业投资机制,不断提高林业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对林业经济的管理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

3.4利用科学技术改革创新促进林业发展

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促进林业的发展。落后生产方式,不仅无法提升经济效益,还将对生态环境造成更严重的破坏。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林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这也是促进林业经济的关键。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还要不断改革优化生产模式以及经营策略。

3.5促进生态产业的发展

人们对林业资源的大量需求及不计后果的开发,使现阶段的林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其中,森林资源的缺乏为林业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单纯的依靠市场的力量来调节人口增长与资源之间的矛盾是很难实现的。虽然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管理调控政策,但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口的数量还在不断的上涨。即便是我国拥有的地理面积广大,资源总数不少,但人均资源占有率还是非常低的,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3]。因此,我们必须要建设发展生态产业。

参考文献:

[1]陆国臣.加强林业经济管理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J].农林科研,2013(12):248.

篇2

1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所面对的不良条件

这些不良条件主要表现在:第一,林业经济的发展受自然环境约束强,由于生态污染环境的严重存在,导致我国的森林资源不断地退化。这种退化成为了我国林业经济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最大的阻碍。第二,现代科学技术对于林业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有待加强。我国林业经济起步晚,整体投入偏弱的现状直接导致了我国林业经济管理的技术含量低,林业资源运用不充分合理。同时,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关的社会化服务功能的相对落后也无法为我国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效的保护。

2对林业经济创新管理的建构

林业可持续发展依赖于人类对林业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涉及资源、环境、经济、市场等方面,因此,要确立资源多功能利用的林业发展道路,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就要转变我国林业经济的管理模式,改变以往靠资源吃饭的林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而全面协调地考虑生态和谐、生物多样、产业合理和市场优化型的林业经济管理模式。以此,推动我国林业经济长期持久地走在科学发展道路上。为此,林业经济的管理要在以下方面进行创新。1)对于林业生态环境要加强保护。首先,要完善和执行环境保护法以确保林业经济管理能够实现有法可依。其次,加强林业环保的检测并对重要的林业资源给予经常性的监管。尤其对于那些能够给林业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的污染源和火灾要及时地进行排查和清理,防止事故发生。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林业经济税收的征缴,以此促使对林业损失的尽快恢复。2)加强林业经济产业优化。林业经济的管理和发展不能靠单一结构进行,而是要以多样化的林业结构来实现。这就客观上促使了相关林业附加产业要快速发展来配合林业经济的整体发展。例如,积极建立种苗的试验基地以及出口创汇基地,大力推广可以适合祖国各地种植的林业品种。从我国林业经济管理长期发展目标来看,对于林业相关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将是未来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点。而林业产品的深度加工则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这就要求政府积极地整合现有的林业资源以形成具有核心技术的规模产业来提升林业产业化水平。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规模化的林企走出国内,面向国际,大力地发展林业经济的进出口贸易以此带动本国林业产品的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一是为林业经济发展配套的各类服务业,包括科技、信息、咨询、金融、交通通讯、运输、生产资料和市场建设等;二是发展休闲林业和生态旅游业,创建生态文明。3)转变林业经济管理方式,加强林业科技管理创新。林业经济的发展要始终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推动生产规范标准化的实现以期提升生态环境的改善。林业企业要突破现有生产化程度低的现有状况,就要以林业领头企业为中心带领地方经济农户进行生产,以此形成产业化组织,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生产转化。同时,要不断地鼓励和引导着科技生态型林业的发展,拓宽林业增效途径。

3林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形式

1)重视林业管理知识的创新。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的巨大生产力和创造性特质被突显得极为重要,所以,知识所衍生出来的高附加值逐渐成为重要的战略经营资源,而这就使得知识的开发和管理上升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在我国林业经济发展趋势上,林业经济管理的成败直接同林业经济的发展命运密切相关。这点就时刻要求林业经济的管理者们要适时地改变着自我的管理理念,不断提升自我学习力度以拓展视野;同时,通过优秀管理人才的引进和运用为管理创新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2)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伴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林业经济在管理领域逐渐意识到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率的重要性。这就迫使林业经济不断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使其从传统化下以人事管理为主体的管理模式转化为以培训、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为主体。而这一转变则要求林业经济管理始终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去挖掘和提升企业人员对于自我能够的不断认识和掌控,并且能够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创新效益,而这一提升客观上促进了人力资源利用成长为林业经济的新增长点。人力资源的合理有效运用还要以专业化的人才作为基础。因为林业现代化建设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由人才资源素质的开发来决定的,而切实培养和林业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以及专门型人才,从而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是关乎我国新世纪林业经济发展的全局。林业经济要努力建立适应市场化竞争力的职业化经济管理人才队伍,这支队伍要充分发挥高技术科技人才的知识生产力的作用,加大对人才培养机制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将管理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常态化并将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及时地传授给全体员工以此来提升人员的整体素质,将林业知识理论转化为巨大的现实生产力。3)提升文化创新在管理创新中的地位。林业经济的发展是全方位的发展,不仅要带来经济效益,还要体现出林业独有的个性并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所以,林业文化的创新也就成为了林业经济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林业文化的先进性动力就是要在发挥人才优势的基础上,制定林业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并实施程序化的管理。这样就可以理顺企业内部的管理程序,达到以制度制约而非人制约,进而提高林业经济的凝聚力。

4结语

林业经济的发展趋势要想全面实现我国林业经济的协调科学发展,就必须充分地认识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同世界林业经济的发展保持一致。目前,我国林业经济已经进入到了战略转变阶段,主要表现为从过去的木材生产为主转变成了生态建设为主,从过去的天然林转变成了人工林,从过去的毁林开荒转变成了退耕还林,从无偿使用转变成为有偿使用,从部门性林业转变成为全社会性林业。这就从客观上为林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客观发展趋势。同时,也使得林业经济发展以科学、全面的管理作为前提条件成为了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共识。所以,我国的林业经济发展已经不单单只是经济速度的发展,更多的内涵应是在有效维护国家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完整下的绿色林业经济发展。在这一要求下,为加快林业经济的发展就要加强林业生态体系的研究力度,形成一整套的林业经济会计核算体系,不断地提高我国林业经济国际化模式的发展,从本质上为林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思路和能量。

作者:于丽娟 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市国营林场

篇3

当下,国家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且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林业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减排作用突出,但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林业生产不稳定,生态系统越来越脆弱,讨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路径显得尤为关键。

一、发展林业生态经济的原则

1.坚持将生态效益作为基础

随着国家经济事业的快速持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等速度不断加快,水体污染、河流干涸等形势日益严峻,且酸雨、干旱频发,严重阻碍经济的全面深入发展。尤其是大气氧气浓度的降低、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对社会发展及人类生存造成极大的危害[1]。这就要求各地区在发展林业生态经济时要坚持将生态效益作为基础,发挥林业作为环境建设主体的重要作用,有效解决环境问题。

2.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林业具备双重属性,不仅要承担生态建设责任,还要从事经济建设。在过去处理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的相互关系上,人类走了很多的弯路,一味建设经济而忽略建设生态,或只注重生态建设而忽略经济建设,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威胁人类的生存与生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失衡。鉴于此,在发展林业生态经济时就务必要将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的关系处理好,有机结合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在建设生态体系的同时考虑建设林业产业体系,尊重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在发展林业经济的同时加强生态建设,做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二、有效发展林业生态经济的路径

1.建立健全林业分类投资模式

最近几年,政府部门不断加大对林业的投入,使林业经济发展取得突破,创造的经济效益也较高。然而长时间以来,各地区林业发展主要依赖中央的财政投入,无法满足林业经济建设与发展需求,所以急需构建以中央为主体、地方为配套、鼓励私人投资的林业分类投资模式。具体做法有:依据当地森林资源的种类及数量,明确公益林的投资主体;参照当地森林覆盖率的大小,明确适应当地森林资源的投资规模;针对公益林在当地林地面积中占据较大比例的地区,应把国家确定为当地林业投资的主体,地方政府则要配合投资。另外,要依据经济效益的高低及主要的受益者,合理区分各地区商品林投资主体。商品林的主要效益受益对象是营林者、地方政府,因而商品林投资的主体应是地方政府。其中,个人有较高收益且适合私人投资的经济林、速生丰产林,应大力挖掘个体及民间闲置资金等私人部门的投资潜力,以私人投资为主、政府少量补助为辅,缓解政府资金压力;个人收益较低的薪炭林、用材林,则应将政府作为投资主体。通过分类投资模式的建立,为有效发展林业生态经济提供可靠的资金支撑。

2.推进林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一方面,注重建设林木良种繁育基地。生产种苗对林业经济发展而言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超前性的工作。各地区要将建设林木良种繁育基地作为基建项目,集中财力、人力、物力、技术等力量建好林木良种繁育基地,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提供高科技、高标准以及高效益的种苗,推动基地林木种苗生产与管理再上新台阶,促进林业经济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大封山育林力度。封山育林是在林业经济发展实践中践行生态经济原则的有效方法,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符。封山育林能为改善林种结构、林分结构、提高单位蓄积量等提供路径。同时,常绿阔叶林拥有很强的系统性、稳定性,不仅抗干扰能力强,且生物量大,生态防护能力强,是顶级的自然演替群落[2]。通过进一步增加封山育林力度,森林群落将朝着自然演替的路径健康发展,建成演替顶级群落,即常绿阔叶林,有效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性。

3.科学利用与全面保护相结合

森林是有机整体,为长期永久利用森林资源,人们不仅要科学开发并利用森林资源,还要全面保护。如果一味利用而忽视保护,势必会造成森林资源枯竭,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反之,如果不利用只保护,这在经济尚不十分发达的国情下难以确定保护效果。所以在有效发展林业生态经济时要对采伐森林资源的量进行严格控制,大力保护既有森林资源。同时,全面增加造材、制材、采伐以及木制品加工等剩余物的利用率,充分利用原木;走综合发展、立体开发的道路,把森林保护、木材产业发展、综合利用森林资源等有机结合在一起;科学经营公益林,最大限度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提升林地的生产力,从而增加森林蓄积量,采伐利用无法发挥生态效益的森林林木。

4.完善构建林业生态文化体系

一是大力发展生态文化,包括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等,弘扬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深刻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营造良好的尊重、善待、热爱自然的氛围。二是规范政府决策行为,使其对促进自然和人的和谐发展有利,从而依托科技进步提高利用资源的效率,去那么发挥林业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满足林业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提升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水平。三是将强化生态道德教育视作突破口,推进建设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立起生态道德教育基地,大力宣传生态典型,强化全民生态意识、责任意识,促使全社会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三、结语

在实践中,各地区要回顾发展林业经济的历程,严格遵循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原则,探索并实施更多有效发展林业生态经济的措施、路径,从而调整林业结构,完善林业分类投资模式,推进林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实现对林业资源的全面保护以及科学利用,依托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建立进一步激活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院校长期以来形成的办学理念。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院校始终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当前,伴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职业院校主动根据需求不断调适其专业、课程、教学等,以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技术技能人才更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担当。与此同时,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壮大,会更有助于职业院校自身建设和发展目标的实现,从而形成职业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共同成长。在此方面,身处欠发达地区的云南曲靖市麒麟职教集团通过主动服务和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实现自身发展的做法,值得借鉴。

主动出击,顺应市场。集团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按照“三需要”培养人才。一是教育自身发展需要。曲靖市有660万人口,每年中考学生10万人,高中录取学生近4.5万人,有近5万人不能被普通高中录取。集团紧抓这部分学生,积极开展宣传动员,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成才就业的机会。二是市鲂枰。针对昆明地铁、沪昆高铁等项目的建设,提前开办了与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对路的城市轨道交通、高铁乘务专业,并且在专业运行初期就抓住就业输送的先机,使该类毕业学生供不应求。三是群众需要。曲靖地处滇东高原中部,70%的学生来自于山区、半山区等农村地区,集团大力开展技术帮扶、教育扶贫,为区域扶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产教融合,服务经济。在曲靖市麒麟区委区人民政府的主导下,集团于2014年投资10亿元建设了麒麟职业教育产业园区,使“前校后厂”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成为现实。以沃鼎酒业有限公司、红源老家调味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等22家企业已经投入生产,并迅速形成了规模和效益。园区吸纳学生就业近2000人,提供各类实习实训近1.5万人次。同时以中唐国盛华唐集团、中宣液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成立服务外包学院和液态金属研究院,与企业共建,共同培养人才,麒麟职业教育产业园区人才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正逐步显现。

大胆改革,增强活力。集团在办学中从教育教学、人事制度和管理体制三个方面进行大胆改革。在教学上,增加专业课、技能比武、实践操作,突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在人事管理上,当地政府给予集团“工资总额包干”政策,在编人员经费由区财政全额提供,每年教学性费用全额返还,并要求教学性费用一半用于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一半用于提高工资待遇。为此,集团推行了以岗定薪、薪随岗变,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竞争上岗、岗位明码标价的人事制度改革,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在管理体制上,集团采取“学校+园区+公司”的集团化办学,学校负责教育教学,园区负责招商和企业生产,公司负责后勤保障和园区物管,三块实体各负其责。学校教育教学得到正常有效开展,园区经济成为当地工业发展新的增长极,公司企业化的运营模式增强了集团自我造血功能。

篇5

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问题

森林资源短缺,直接限制了其生态效益的发挥;森林资源短缺,削弱了其后续产业发展的基础;森林资源短缺,也使得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成为泡影。总之,森林资源是林业发展的基础。在目前情况下,中国林业解决森林资源短缺问题具有最高的优先权。目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发展,斥巨资进行生态林业建设,对森林资源增长,特别是森林面积增长,产生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是,如果着眼于长期发展来讲,政府主导的生态建设模式,不是一种最好的选择。目前,一世界上许多国家已从单纯地扩大木材采伐量转向到发展木材综合利用的轨道上来,这是解决木材供应紧张的重要途径,又是一种既经济又收效快的好办法。国外不少国家已把木材综合利用率的高低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木材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近年来世界的木材综合利用发展迅速。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品种上都以相当惊人的步伐向前进。

林业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研究

加强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是提高林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环节。当前,林业企业的管理水平低而粗放,亟待整顿和提高。管理体制应如何改革?要建立那些规章制度?问题成堆,亟待研究。

中国式的林业现代化问题

林业生产实现现代化,这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但我们不能照搬国外的指标和经验,而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走向自己发展林业的现代化道路。关于林业现代化的概念。标准、步骤、措施以及如何起步等,都是值得很好的研究和探讨的。

篇6

我国的林业经过了初期发展(1949~1978)和中期探索(1978~1992)两个阶段后,从1992年开始步入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受国际社会关于林业转轨态势的影响,结合当前环境恶化的实际,我国林业发展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林业资源的掠夺式开采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地破坏,这就要求新时期林业发展必须走一条生态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复合式新道路。

一、现实要求新时期林业发展必须走一条复合式新道路

从我国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考虑,走新型林业复合经济发展道理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首先,生态工程建设要求林业走复合发展的道路。越是那些经济落后、位置偏远的地区,生态环境往往越恶劣,这是因为传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过度开采,缺乏科学布局和规划导致的直接后果,只有从生态环境建设大局考虑,才能统筹好养护与利用的关系,林业发展才能步入健康的发展之路。其次,林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林业发展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不断有资金投入,仅仅依靠国家投资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这就有必要依靠全社会的支持,支持和鼓励民间投资,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促进林业的长远发展。最后,这是我国当前国情的需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国人口众多,再多的收入只要一平均,得出的数字就会少得可怜,因此,从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无论做什么事,我们必须本着勤俭节约的精神,做到少花钱多办事,这些都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所决定的。

二、林业养护与发展林业复合经济的关系

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为林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新条件,但如何利用好这种难得的发展机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要利用好这样的机会,首先要对林业养护与发展复合式的林业经济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林业养护是林业经济发展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林业经济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过去那种只知道开采和利用地发展方式对环境造成了毁灭式的破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林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必须把林业养护作为主要手段,既要向林业要经济效益,又不能破坏林业的生态效益,养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对于这一点,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复合式林业经济发展离不开对林业的养护,林业经济要持续发展,林业产品是基础,对于这些产品的深加工以及对产业链条的延伸是主要手段,而这些都要依靠林业养护来保证,没有良好的林业养护做前提,林业经济的复合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

三、如何养护

做好林业养护工作,才能为林业经济的复合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为了把养护做好、做扎实、做深入,应该围绕两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科学调整林业结构。改变以往林产品结构单一,竞争力缺乏的状况,努力开拓林业新产品。通过科学研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有重点地培育经济性树种,通过对自然生长树种的选育、引种、驯化、嫁接等的加工利用,探索树种新的功用。从生态经济效益出发,考虑多树种综合配置的种植方式,改善各植物种群的互生关系,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林业的生态效益。在增加种植面积时,要充分掌握市场信息,有针对性地种植一些有市场潜力的新品种,避免盲目发展。二是注重林业生态效益。当前的林业发展中,人们越来越注重林业经济的综合效益,因为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紧密相联,密不可分。首先,林业的生态效益是以经济为落脚点的,它通过经济效益来保证经济发展速度和总量,效益越高,速度越快,总量也就越多。其次,它属于一种劳动再生产,生态效益必须有约束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它必须保持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绿色产业是它的支柱产业,具体方式包括以林养林、林农结合等。

四、小结

林业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复合式林业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我们要重视林业的经济效益,更要重视林业的生态效益,加强林业养护,加快林业发展,是实现林业经济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林业养护的分析和探索,不仅能为广大林地覆盖地区的居民带来现实的经济实惠,也能为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创造价值,因此,我们在不断开拓新林地的同时,更要注重旧林地的养护,这样才能保证林业建设的综合效应,走出一条林业经济复合式发展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 徐薇玉徐良才•林业养护与林业复合经济探索[j]•上海农业科技

, 2007 (6)

[2] 李铁民赵江平•林业生态工程与生态经济型复合体系[j]•山西林业科技, 2007,12(4)

篇7

我国的林业经过了初期发展(1949~1978)和中期探索(1978~1992)两个阶段后,从1992年开始步入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受国际社会关于林业转轨态势的影响,结合当前环境恶化的实际,我国林业发展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林业资源的掠夺式开采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地破坏,这就要求新时期林业发展必须走一条生态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复合式新道路。

一、现实要求新时期林业发展必须走一条复合式新道路

从我国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考虑,走新型林业复合经济发展道理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首先,生态工程建设要求林业走复合发展的道路。越是那些经济落后、位置偏远的地区,生态环境往往越恶劣,这是因为传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过度开采,缺乏科学布局和规划导致的直接后果,只有从生态环境建设大局考虑,才能统筹好养护与利用的关系,林业发展才能步入健康的发展之路。其次,林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林业发展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不断有资金投入,仅仅依靠国家投资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这就有必要依靠全社会的支持,支持和鼓励民间投资,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促进林业的长远发展。最后,这是我国当前国情的需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国人口众多,再多的收入只要一平均,得出的数字就会少得可怜,因此,从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无论做什么事,我们必须本着勤俭节约的精神,做到少花钱多办事,这些都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所决定的。

二、林业养护与发展林业复合经济的关系

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为林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新条件,但如何利用好这种难得的发展机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要利用好这样的机会,首先要对林业养护与发展复合式的林业经济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林业养护是林业经济发展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林业经济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过去那种只知道开采和利用地发展方式对环境造成了毁灭式的破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林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必须把林业养护作为主要手段,既要向林业要经济效益,又不能破坏林业的生态效益,养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对于这一点,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复合式林业经济发展离不开对林业的养护,林业经济要持续发展,林业产品是基础,对于这些产品的深加工以及对产业链条的延伸是主要手段,而这些都要依靠林业养护来保证,没有良好的林业养护做前提,林业经济的复合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

三、如何养护

做好林业养护工作,才能为林业经济的复合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为了把养护做好、做扎实、做深入,应该围绕两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科学调整林业结构。改变以往林产品结构单一,竞争力缺乏的状况,努力开拓林业新产品。通过科学研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有重点地培育经济性树种,通过对自然生长树种的选育、引种、驯化、嫁接等的加工利用,探索树种新的功用。从生态经济效益出发,考虑多树种综合配置的种植方式,改善各植物种群的互生关系,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林业的生态效益。在增加种植面积时,要充分掌握市场信息,有针对性地种植一些有市场潜力的新品种,避免盲目发展。二是注重林业生态效益。当前的林业发展中,人们越来越注重林业经济的综合效益,因为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紧密相联,密不可分。首先,林业的生态效益是以经济为落脚点的,它通过经济效益来保证经济发展速度和总量,效益越高,速度越快,总量也就越多。其次,它属于一种劳动再生产,生态效益必须有约束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它必须保持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绿色产业是它的支柱产业,具体方式包括以林养林、林农结合等。

四、小结

林业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复合式林业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我们要重视林业的经济效益,更要重视林业的生态效益,加强林业养护,加快林业发展,是实现林业经济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林业养护的分析和探索,不仅能为广大林地覆盖地区的居民带来现实的经济实惠,也能为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创造价值,因此,我们在不断开拓新林地的同时,更要注重旧林地的养护,这样才能保证林业建设的综合效应,走出一条林业经济复合式发展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 徐薇玉徐良才•林业养护与林业复合经济探索[j]•上海农业科技, 2007 (6)

篇8

2当前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状况和待处理的问题

当前我国森林资源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总量太少,我国疆域辽阔,但是真正有效的森林覆盖面积却不多,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外,在这本就不丰富的总量中,真正达到高质量的森林资源就更加的稀少了,因为从前的过量开采,导致现在的森林资源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中幼林,所以,我国森林资源的状况可以说是比较严峻的。

2.1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要想有效的解决我国林业发展的问题,必须针对以上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制定措施,才能达到根本解决的目的。造成我国现在林业资源和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有关人员和单位在处理林业资源和林业经济的关系上存在着误区,没有真正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单方面的追逐林业经济和林业产业的利润,并没有着眼于林业资源的长期发展和收益,是所有问题的核心。正所谓,观念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核心,只有从根本上纠正了人民对于发展的观念上的偏差,才能把可持续发展真正落实到实处。

2.2现行林业政策对林业经济的制约

林业是一项产业,是一种人为的经济活动,所以它的发展和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经济需求。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可以解决林业发展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但是林业经济本身的发展又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所以归根结底,林业的发展也要仰仗于政府在政策上的制定和颁布。合理的政策将大大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反之,将会起到阻碍林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具体有以下几点表现:

(1)林业部门的政府管理政策问题林业部门的改革跟不上林业发展的要求,表现为滞后于林业产业的发展的状况。这样政府如何控制私人经营森林的活动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关系着林业产业是否能够按照国家制定的可持续方式经营。

(2)林业部门的资金政策问题由于我国的林业经济处在起步阶段,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后盾。目前较重视林业生态建设方面的投入,忽视了林业经济建设的资金需求,使得许多经济发展方案无法实施,所以资金的短缺直接影响了林业发展的现状。

2.3林业企业生产技术落后,科研技术落后

我国目前的林业企业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整个行业的最普遍的问题是工艺太过陈旧和落后,有很多企业仍然采用传统工艺进行生产,这种与时展相脱节的形式是会严重阻碍企业自身发展的,必须进行更新,还有要加大在科研力量上的投入,引进先进设备,聘请专业技术人才,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2.4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

我国林业企业和其他发展不良的产业一样,存在着整体的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规模小,效益差,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及时解决的问题,如何把林业产业从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是目前的首要任务。

3促进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3.1丰富森林资源

上文中已经指出,我国森林资源总量少,树木质量不高也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资源与经济的基本关系的正确处理,就要通过对林业体制进行改革的方法,来做到促进林业经济发展,再通过林业经济发展来推动林业资源建设。

3.2强化政策措施提升林业经济效益

(1)全面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只有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体制引入到林业产业中,才能真正搞活林业经济的发展,这是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所得到的宝贵经验。

(2)放开搞活林业经营管理机制,注重多种管理方式的配合和制约,制定一套有效的权责分明,赏罚分明的管理制度,有利于规范行业竞争。

(3)不断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林业经济的发展有效结合起来,不偏废其中任何一个。

(4)将林业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规划中,落实好政府的相关政策,并对于有需要的林业产业对政府提出相关的帮助和政策上的倾斜。

3.3优化林业经济结构才能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将林业产业从资源密集型结构中摆脱出来,寻求一项更加合适的发展道路,注重对新产品的研发和深加工产品的改良,努力提高产品的价值。并辅以食品产业,开发出新的绿色的林业产品,积极探索市场需求,提高产业的竞争力的。调整生产力布局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3.4坚持科技兴林和依法治林

篇9

中图分类号:F32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2-0059-02

近年来,随着世界性森林资源的减少,世界范围内的木材采伐量日趋接近于可维持供应的极限,木材供需矛盾日益加大,我国也不得不每年拿出大量外汇进口木材和其他林产品。随着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加大,跨国间的林业经济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中俄林业经济合作,特别是如何合作开发俄罗斯森林资源是我国林业经济合作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目前林业经济合作现状

与我国东北、内蒙古接壤的俄罗斯远东地区有着十分丰富的森林资源。据资料显示,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森林面积为5.6 亿公顷,林木蓄积量589亿立方米,就林龄结构来看,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成过熟林比重大,约占50 %,其中阿穆尔州、伯力和滨海边区森林资源可达3.2亿公顷,蓄积量达223亿立方米,每年约有4 000万立方米进入过熟期,这片森林资源是急待开发的资源宝库。但由于俄罗斯经济尚未全面复苏,受到林区采伐设备老化、资金短缺、劳动力有限等因素的制约,每年生产能力仅为600万立方米,其余的大面积成过熟林因采伐困难,或采伐后无法运出,而造成了资源浪费。因此,俄罗斯目前也正积极谋求利用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实现森林资源的开发。俄罗斯为了鼓励外国投资,在1992年成立了俄罗斯国际合作与开发促进会;1993年2月又成立了俄罗斯联邦外国投资非商业风险保安国际协会,其任务是建立外国投资者服务的基础设施,协调本国与国外企业的活动,制订国际合作和区域发展规划。而我国与俄罗斯相比,虽然东北地区森林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多年来过度采伐,原始林已面临枯竭,可用林木资源远不及远东地区的储备。但我国在人力资源方面、机械设备性能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所以,中俄两国间的林业经济合作是非常必要的。首先,相邻的地理位置为两国开展林业经济合作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便利的交通条件是木材运输的根本保证。其次,在我国东北、内蒙古林区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而且气候和地理条件极为相似,木材采运生产工艺方式也基本相同,这是中俄联合开发利用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森林资源有力保障。并且中俄间的林业经济合作符合两国政治经济关系协调发展的要求。这表明,开展中俄两国林业经济合作不仅能使两国在林木贸易领域受益,还可以提高两国总体经济贸易合作水平。当前,对于森林资源可持续性利用的重要性和生态意识正在日益增强。中俄林业经济合作可以避免俄罗斯出现大面积的森林资源损失,中国也可以获得紧缺的林木资源,可以说中俄林业经济合作符合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于是在近几年来,我国森工企业凭借技术力量雄厚、人力资源充足优势,在俄罗斯远东地区进行了多次项目访问考察、交流洽谈。国际间的合作从无到有,逐渐开展起来,并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最近两年,黑龙江省已有10多家公司在俄罗斯境内买下青山树木;吉林省森工集团所属的大石头林业局,与俄罗斯有关方面签订的在俄赤塔州年生产30万立方米的木材合作项目也已启动。从总体来看,中俄间的林业经济合作发展前景看好,潜力巨大。根据两国在林产品方面的供求状况,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林业领域开展长期合作,最终使双方均能从林业经济合作中受益。

二、对于我国林业经济合作前景的展望

对中国来说,加强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林业经济合作是解决中国木材短缺、缓解林区“两危”的重要措施。林业发展的事实表明,中国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封闭条件下来发展林业经济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这就要求中国需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加强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特别是与俄罗斯搞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

在未来的两国林业经济合作中,应着眼于长远,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境外森林资源开发的形势,制定开发战略,制定合作发展的纲领,做到统一指挥、形成合力、联合对外。应该建议由森工总局牵头,组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林业经济合作发展有限公司,制定发展规划,统一对外联系,洽谈签订合同,组织各个项目实施。并且积极向国家林业局、国家计委等有关部门呼吁,争取得到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同时,建议简化审批程序,便于参与国际竞争。搞好项目前期论证工作,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谨慎行事,考虑周全,确保合作项目稳步推进。

在未来的林业经济合作中,合作将由双边合作向多边合作发展,并形成双边合作和多边合作共存的局面,由单纯取得木材的合作向全面深入合作的方向发展,即向林业产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而且区域内外的林业经济紧密合作合。总之,区域林业经济合作发展的目标是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广泛合作。应以林为主,拓宽合作的领域。俄罗斯远东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还拥有钨、金、锡、铝、锌、荧石等多重矿产资源。根据资料显示,其已探明的煤炭资源也十分丰富。并且该地区还有40 余种有经济价值的动物,其中包括黑貂、北极狐、察鼠、狐狸、松鼠等。还有近千余种药用植物和140 种食用植物。这一地区合作经济的发展,将为我国提供良好的合作前景。森工企业竞争可以凭借多年来林区多种经营开发的经验与实力,拓宽合作领域,全方位展开技术合作,增强国内林业企业的经济实力,形成新的支柱性产业。

总体来说,我国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林业经济合作,是利用他们的丰富林木资源,满足我国对林产品及其他产品的市场需求,安置我国人力资源,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繁荣国内经济,利国利民。因此,应大力促进林业经济合作项目的实施,为全面实现我国林业行业的全面振兴而努力奋斗。

篇10

近年来,我国一发展和直十分重视农村、农民、农业的“三农”问题,持续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对东部广大平原地区来说,种植业和粮食生产得到了有力支持和可靠保障。然而,对广大山区的农民来说,由于缺乏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许多农民在国内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新形势下,许多地区农业的发展还处在不断探索的阶段。在这一背景下,探索山区林业经济发展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过去的许多的荒山变成了绿川,许多零星的粮田已自然退化为草地和林地,曾经农民赖以生存之本已被闲置并荒芜,作为拥有集体林权使用者的农民未能从其拥有的林业资源中获得应有的利益。许多农民靠外出务工维持生计,但在短期内要想实现小康,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缩小与城市的差距仍然显得尤为困难。

我国的山区面积广大,占总国土面积的69%,山区人口也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56%。许多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贫困,是新农村建设的难点。森林资源是山区的优势资源,也是实现山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探索农村林业经济发展的新道路,把农村林业发展的问题解决好,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山区农村的发展,尤其是许多贫困地区的致富问题。

山区林业资源丰富,俗话说,靠山吃山,然而,如何合理利用这些林业资源,实现农民增收并可持续发展,是许多农民面临的问题。个人认为,必须转变林业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利用好林地,挖掘林地的生产力,发挥林地的作用,在保证林地集体所有权的前提下,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保障农民对林地的经营权和收益权,促进林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解放林业生产力。

要发展生态良好、产业发达、林农增收、林区稳定的林业产业,突破传统以木材生产为主的产业模式,建立以符合生态为前提的林业发展模式。只有用现代林业的理念发展林业,充分挖掘林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大功能,才能不断满足人们和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走出了一条生态与产业共进、保护与开发并举的林业可持续发展路子。

纵观世界很多林业发达国家,从欧洲到北美,从日本到澳大利亚、新西兰,森林都在由单一功能经营向森林三大效益全面利用过渡,发达国家指导林业发展倾向于多功能林业,是因为对林业经济功能有两大方面的认识。一个是森林提供木材与树木生长过程中的生态服务是相互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另一个是从材料可获得性和环境友好性的比较角度分析,木材更能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同时,林业经济发展也为农村、地方经济发展与就业提供了巨大贡献,这更是社会稳定的内在需要。因此,多功能林业强调林业三大效益一体化经营,是社会发展对林业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现代林业建设的主方向。

森林具有多种功能,多种效益,山区林业经济发展优势突出,大有可为,但是依然面临着许多方面的问题。 林业具有投资规模大,生产周期长,收益见效慢等特点,还收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环境威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林业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山区,首先就是交通、信息的闭塞,致使多数农民思想观念保守陈旧,市场经济意识缺乏,难以理解林业经济发展的潜力,要么局限于发展传统的种植业,粗放的砍伐木材获得短期直接的经济效益,要么放弃农业,外出务工以维持生计。此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也是导致林业活力不强的重要原因,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地区集体林权改革难以推进,许多集体林产权归属不清晰,经营主体得不到落实,使得林权流转不畅,林业要素市场无法建立,制约了林业发展,大批林业资源无法得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

要搞好山区林业的综合开发,就必须加速林业产业化进程,振兴林业,促进山区经济发展,改变山区面貌,实现富民、富区的重大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山区林业,使资源合理配置,生产优化组合,充分挖掘潜力,让综合开发成为林农走上致富之路的良好途径。

在发展山区林业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处理好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和永续利用。

(2)坚持不断调整和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改变粗放的林业发展方式。

(3)坚持集约经营和产业化发展的原则。资源培育、利用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抓好速生用材林基地建设,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加大综合开发力度,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

(4)坚持科技兴林原则。以科技促资源增长,推进林业产业发展。

(5)坚持依法治林的原则。完善林业执法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保障林业建设健康有序地进行。

具体来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调整结构,不断延伸和拓展林业产业链。坚持林农结合,充分利用山区林地丰富的有利条件,合理调整林种结构,林木比例,使得阔叶林与针叶林比例合理,用材林、经济林、生态林比例合理。坚持林旅结合,积极开发森林观光、森林体验、森林休闲等森林旅游业,启动各地方的旅游综合开发项目,让森林旅游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2)坚持规划先行,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区域发展的原则,高起点、高质量完成区域山区林业综合开发规划,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我号林业经济发展方向。

篇11

中国林业的发展一直都是中国经济发展领域里的重要分支之一,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下,林业经济管理的发展也向着可持续、循环经济的科学化方向拓展。探究中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从林业学科发展至今,它也面临着现代经济形势下林业经济运营模式,管理模式等的变革挑战。如何适应现行林业的快速发展,是林业经济管理学首要的目标。针对以上问题,下面具体阐述一下。

1林业经济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1.1世界林业经济管理学的发展现状

随着林业经济管理学的不断规范,以及科学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应用到了林业。各个国家对林业的发展制定了相关政策,这就是产生林业经济学的起因。由于林业产业产生的利益分布不均,在林场主和森林工业资本家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人们为了能够从林业产业当中得到更多的利益,开始着手对林业资源展开调查。林业经济管理学是林业学科的重要分支,很多研究人员都开始从事研究林业经济的问题,这为林业经济管理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上的基础。在中国,由于历史的特殊性,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不与外界进行文化交流,这直接影响了我国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的发展。近年来。由于对资源的滥采滥伐以及不合理利用,导致现在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由生态环境破坏而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灾害与次生灾害。随后的林业经济管理学也融入了生态系统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体系,这就是世界林业经济管理学的发展现状。

1.2我国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的发展情况

中国的林业经济管理学专业是始建于1959年,发展到今天已经在全国10多所林业高校布点,并且30多年来为我国的林业建设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大量的林业经济管理学人才。中国在经济建设的初期,林业经济发展的速度空前加快。但是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林业经济问题,在建设初期,我国并没有独立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有的只是针对性地对农业经济中的一部分林业经济问题的相关研究。当时我国缺少专业的人才来解决林业建设中所出现的各种管理问题与经济问题,所以当时的林业迫切要求开设林业经济管理方向的科学研究。同时我国在林业发展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林业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我国形成了独立的林业经济管理学。在初期,我国开始对林业展开研究,我国首先向其它林业上相对发达的国家借鉴学习,在通过对苏联林业经济体系的研究后,我国形成了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林业发展战略。在改革开放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各高校加大了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的林业经济管理学发展提供了人才资源。近年来,我国在林业经济管理学方向的研究上颇有建树,以及渐渐地形成了我国独有的林业经济管理体系。

2林业经济管理学的学科建设与目的

林业领域的相关学科种类繁多,林业与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和影响,经济科学与环境、资源、生态等学科的交叉成为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这其中有林业经营管理学和林业经济学等学科。森林产业的产值巨大,林场主,客户,林业衍生产品等等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这个体系还与另外两个体系发生了影响关系,分别是生态系统和环境协调发展系统。林业本身就是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在对森林资源进行开采的同时也是对生态环境的开采。有人说,开采生态资源就是破坏生态。这句话并不正确。在开采森林资源的同时做到合理开采,种植树木,协调好林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平衡,林业经济管理学在这里就起到了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林业经济管理学这一学科应运而生。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为林业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科学的发展让林业经济发展得到了深化,发挥了它最大的作用,也是的利益最大化,资源再生最大化。林业经济管理学就是这个学科领域的重要学科,林业的生态环境建设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这就是林业经济管理学这一学科成立的重要目的。

3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未来发展的对策

3.1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我国的国内经济形势的特殊情况下,林业经济管理学科所面临的挑战是来自于林业的快速发展。所有经济形势的实践都需要理论的指导,和人才的供给。建立完善健全的人才体系对林业经济管理学的发展意义重大,木材和林产品贸易是一个专题,对外贸易的出口,产品质量的把关,都需要相关人才的管理。林区经济发展是一个相对难以把控的领域,林业的管理模式是一种宏观管理要求也较为严谨。林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这就对管理者有着多知识领域的要求。管理模式往往需要开拓创新,同时从业人员基础的理论知识要相当扎实,能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且实现再创造。林业经济管理学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

3.2科学团队的建设。

理论研究产生科学的理论知识,而理论研究需要一个健全的科学团队。一个分工明确的理论团队,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将各自的研究成果分享并加以分析,往往能够产生新的理论,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林业经济管理学是林业经济的理论指导,也是联通生态环境与林业经济协调发展的桥梁。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才能是可持续的,高效能的,有利于人类发展的。科学团队的建设有利于形成完善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理论体系,建设健全学科理论研究。我国的林业科学研究在应用到实际当中有一定的困难,科学的团队能更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能够研究出现代化的设备,投入到生产当中,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做到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不污染环境,不造成资源的浪费。

篇12

林业采伐不仅关系到林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的利益,同时也是影响国家林业资源的重要因素。如何根据我国的林业采伐管理制度促进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推动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是当下林业工作者们所要思考的问题。

1林业采伐管理的现状

我国林业资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处于过度开发的状态。直到20世纪80年代,因为过度开发引起的荒漠化、沙漠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北方内蒙古以及东北三省林区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资源危机,引起了国家的重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87年我国正式实施了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以及林业法制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全球气候变化,也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和发展,林业发展也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目前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经营模式,其中包括蒙特利尔进程、中美洲进程、非洲干旱区进程等组织。我国在2003年加入蒙特利尔进程,该进程是1993年由加拿大政府发起的国际政府技术论坛,旨在保护欧洲以外的温带和北方森林。虽然各个国家和地区制定的进程和内容各不相同,但是最终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即追求林业的多元化发展,实现林业的可持续经营。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经营需要合理规范的采伐秩序。

2林业采伐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林业采伐管理的手段和目标不同

林业采伐管理是林业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也是林业经营的主要举措。林业资源的管理和经营最终都是通过林业采伐管理增加林业资源的数量和提高林业资源的质量,实现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然而,自从林业采伐管理实施以来,地方林业管理部门严格把控林业资源的采伐,限制林业经营者将林业资源直接变现,损害了林业经营者的经济利益。同时,林业管理部门还制定了木材生产计划,限制了林业经营活动,导致一些林业经营者为了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想方设法规避政策,增加林业采伐量,这严重影响了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2林业采伐管理模式单一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大,林业资源呈现地域性特点:北方针阔混交林为主,南方多常绿阔叶林。不同种类植物的生长周期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林业资源管理过程中也应该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但是我国的林业采伐管理并没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3林业采伐管理在当前时期中的改革机制

3.1编制林业采伐限额

林业采伐管理是根据经营目的而设置的,主要包括限额管理和非限额管理。林业采伐管理建立在林业经营的基础上,因此在林业发展规划中,要建立林业采伐管理体系,在林业经营活动中,根据林业经营方案制定采伐限额。商品林和生态公益林采伐时,如果没有编制完善的林业经营方案,应该要对采伐限额进行编制[1]。

3.2限额指标的制定

在林业采伐中,限额指标有培育型和商品型两种采伐类型。对一些人工幼林和公益林一般采取培育型的采伐,保证林业的生长和繁殖;而对于效率低的商品林则要进行清理性采伐,以保证商品林的经济效益。

3.3审批采伐

林业主管部门要根据林业经营规模以及采伐对象,简化当前的林业采伐审批程序,按照经营目标对林业采伐作业设计采伐限额编制,只要符合林业采伐要求的,当地林业部门都应该予以审批。而一些集体林业或者林农,林业采伐必须要到当地县级林业部门进行审批,只有审核通过才能进行采伐[2]。4结语当前林业集体林权制度正在改革,林业采伐管理应该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采用分类管理的方式,创新林业管理机制,提高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价值,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董会书 马云龙 单位:安图县乡村林业管理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