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物联网市场前景范文

时间:2023-09-07 09:20: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业物联网市场前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业物联网市场前景

篇1

物联网就像一个巨大的吸盘,将整个世界纳入其中。没有人会清楚现在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事物具有物联网的特质。不过,从研究机构的各类报告,我们能预估物联网产业的庞大市场前景。

Gartner预测,2015年全球使用中的物联网设备或达到64亿,比2014年增加30%。到2020年实现物联网的事物数量将增长逾3倍,达到近210亿。另据CB Insights统计,过去六年中,迅速发展的物联网领域吸引了近75亿美元投资,发生近900起交易。2010至2014年期间,物联网初创公司吸引的投资金额翻番,交易数量由91起增至221起。研究机构 IDC则预计,物联网设备及相应服务的市场容量将从 2014 年的 6560 亿上升至 2020 年的 1.7 万亿美元,增长速度将随着接入设备的增加、带宽的增长及配套服务的成熟而加速。

麦肯锡的研究认为,基于未来10年中物联网采用率的范围、经济和人口趋势,以及技术的可能发展进程,预计在2025年物联网的经济影响价值可能在3.9万亿美元至11.1万亿美元之间。不过,实际影响将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包括降低技术的成本,以及消费者和工作人员的接受程度。通过使用物联网,工厂产生的潜在经济影响最高可达3.7万亿/年。潜在影响第二大的将会是城市,在该环境下,物联网应用在2025年产生的潜在影响价值可能高达1.7万亿美元/年。

值得关注的是,物联网对新兴市场的影响日益显著。Forrester的调查显示,事实上,在物联网应用方面,中国和印度的公司甚至比欧美同行还要领先。根据Forrester的数据,全球19%的公司已经在使用物联网产品和服务,31%则希望这样做。而中印两国已经有75%的公司已经开发或计划部署物联网应用,另有20%对此非常感兴趣。调查还表明,已经部署和计划部署物联网技术水平最高的行业是公共事业和电信公司、化学和石油天然气公司、以及交通公司。而对物联网技术的关注一般是在安全和监控、供应链管理、库存和仓库管理、客户订单监控等几个方面。

物联网发展的重点领域

行业应用仍然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领域。物联网多种技术手段,如传感、定位、标识、跟踪、导航等,可以实现动态、实时、无缝、全天候的监控,为行业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不仅大大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而且能够改进行业运行模式,从技术的角度引发行业管理领域的革命,促使行业领域向着公平、开放、廉洁、高效、节约的方向发展。目前,物联网产业已渗透到城市治理、家居、交通、医疗、汽车、农业等众多领域。

1.智慧城市

联网一个巨大的应用前景来自于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简单来讲,智慧城市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治理、智能交通、城市安防等等我们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

(1)城市基础设施

物联网主要应用在信息基础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中。如云计算平台与银行管理结合可以增强数据处理能力、储存能力以及数据可靠性。利用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城市设施综合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流量、水压和水质,对漏水情况及时进行处理。以韩国为例,其供水系统管道漏水率平均为14.1%。漏水率每降低1%,D个城市一年可以节约40万美元。仅靠此一项,韩国一个城市一年平均可以节约564万美元。城市智能电网能够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随着物联网科技的发展,全球智能电网应用开始进入发展高峰期。2013年与智能电网配套使用的智能电表安装数量已超过7.6亿只,预计到2020年智能电网预计将覆盖全世界80%的人口。此外,智能建筑在城市发展中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有待发掘。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新建建筑中智能建筑的比例仅为26%左右,远低于美国的70%、日本的60%,市场拓展空间巨大。

(2)城市治理

篇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证。在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时期,必须把稳定发展农业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然而我国农业的发展存在多方面制约因素。随着信息技术,尤其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有效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近年来,冬枣种植效益较高,农民广有种植,但粗放式的冬枣种植手段和管理模式,存在着多种弊端,严重影响了冬枣产业的发展。农业物联网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冬枣种植中有广泛的应用。

1 农业物联网技术能推动冬枣种植产业的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的实现

农业物联网通过各种环境和视频感应芯片和传感器,实现设施环境监控。可以最大广度地收集人和自然界各种相关信息,然后借助有线、无线和互联网络,实现三个互联互通。首先是实现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农民、农业科技专员等“人与人”的互联互通;其次是实现土、肥、水、气、作物、仓储以及物流等“人与物”的互联互通;最后是实现农业数字化机械,自动温室控制,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等“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三个互联互通真正实现即时感知、信息通畅和高度智能化。

例如,环境和视频传感器能采集到冬枣生长环境中的气温、湿度、用药、土壤营养等全部信息,设施环境监控,采集单株枣树位置信息,生产枣树分布电子地图,将电子地图作为底图实现信息查询、生产信息管理、数据统计等功能。再如,可把每棵冬枣上植入一个感应芯片,每个感应芯片,就是每棵冬枣的“标签”或者“身份证”。这个“身份证”不但能够记录冬枣生产的全过程,而且能够随时向信息平台智能反馈每棵树的生产管理情况,做到一有质量预警信息,就会自动报警。另外,土壤感应器可以检测冬枣的施肥状况,为保证品质,冬枣所用的肥料都是有机肥,如果肥料成分不达标,土壤感应器可以即刻检测出结果。

2 农业物联网技术能提高冬枣种植全方位精准化、精细化、数字化等生产过程管理水平

基于物联网技术提出的农业生产过程管理解决方案,利用了物联网信息技术来改善生产系统的工作效率、提高投入资源的附加值、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及资源损耗,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冬枣种植环节,利用农业智能传感器可实现冬枣种植环境信息的实时有效采集和利用自组织智能物联网对采集数据进行远程实时传输报送。通过农业物联网技术监视冬枣种植环境的各种参数,如土壤湿度、空气湿度、土壤养分、土壤酸碱度值、降水量、温度以及气压、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等,这样就为冬枣种植精准化、精细化、数字化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优化了冬枣种植生长环境,既可获得适宜冬枣种植生产的最佳条件,提高冬枣产量和品质,同时又可提高水资源、化肥等农业外部投入品的利用率和产出率。通过标准化管理、精耕细作管理、设施农业管理和健康种植,实现了对冬枣种植生产过程的科学管理,提升了冬枣生产竞争力。

3 农业物联网技术能有效地保障冬枣生产和食用安全

在农产品和食品流通领域,集成运用电子标签、条码、移动通信网络、传感器网络以及计算机网络等农产品和食品追溯系统,可以实现农产品和食品质量跟踪、溯源和可视数字化管理,对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嘴边、从生产领域到销售领域全过程全方位实行智能监控,可实现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在不同供应链主体之间的无缝衔接,不仅实现农产品和食品的数字化物流,同时也可大大提高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

如在枣包装或出厂时,冬枣芯片内各种信息可通过系统统一数据接口将数据传送到中心数据库,并通过条码打印控件打印二维条码,实现与流通环节的衔接。大的包装可采用RFID芯片标签,可采用特制的读写装备进行读写,内部小的包装可采用一维+二维条码的方式进行追溯。在这个平台上,不仅能够实现冬枣质量的全程追溯,而且能够对生产管理过程进行全程控制。消费者还可以通过网站、手机短信以及触摸查询机等方式访问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条形码、RFID等标识查询到所购买的冬枣在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全程环节的具体信息,从而保障质量安全可追溯。

4 农业物联网技术能推动冬枣观光—采摘—休闲—科普等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延伸发展

农业产业延伸能带来更多的附加值。在农业产业延伸领域,通过智能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把农业生产过程与农业观光旅游、教育科普等有机融合起来,招引市民到郊区、乡村,与村民共同参与、体验到农业生产中来,市民可以种植管理农产品,采摘农产品,体验劳动生活,也可以全程监督农产品的生产流程,这样可以实现城乡互动,村民市民互动,消解二元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生产与消费的无缝对接,促进形成新型综合性农业生态体系,这可以从本质上实现传统农业生产、经营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根本性转变。

借用物联网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拉长冬枣产业链,促进冬枣产业长远发展。例如,沾化成立冬枣生态旅游区,景区内部的信息实况实现农业物联网平动,智能管理,有效提高了运作效率。冬枣生态旅游区以“品尝沾化冬枣,体验农家风情,享受自然休闲”为主题,突出了浓郁的冬枣文化,其中冬枣嫡祖、冬枣示范园、天女献枣、枣乡艺苑、科研科普区以及认养冬枣林区等独具特色的景观,集观光、采摘、旅游、科普、考察、休闲于一体,发展成绩十分显著。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也面临着资源、环境与市场的多重约束,保障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的压力依然存在,确保农民稳定增收的任务越来越重。农业物联网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标志着冬枣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现代化发展阶段,对于优化冬枣产业种植结构、激发冬枣产业发展活力、提升冬枣产业生产流通安全、加快冬枣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果农增产增收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杜晓明,陈岩.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温室农业监测中的应用.农机化研究,2009,31(6):141-144.

篇3

创新园所在地原马坊农场,由于长期无人管理,设施破旧、道路坑洼,景象萧条。2012年6月园区管委会正式入驻创新园,本着“修旧利废、改造利用”的原则,克服种种困难,多方筹集资金进行治理建设,完成了废旧房屋拆除,新建自来水管线,修建了12公里园区环路,对原供电设备进行维护改造,接入网络、通讯设施,建设装修办公及住宿场所,加固办公区围墙。妥善解决了原马坊农场与周边村民的历史遗留问题,确定了园区四至,积极推进清退原林地和水库租赁工作,为先期落户的科研项目创造外部环境,提供后勤保障。

为加快打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示范推广平台,去年底市交通局、水利局、林业局等职能部门分别承担了创新园基础设施再提高工程建设。其中市交通局承担园内道路建设任务,建设了园内东西主干道路5.2公里。另外二横六纵及环路正在进行施工设计,总长21.75公里,宽5米,预算投资2300万元。市水利局承担了园内沟渠清淤疏浚和供水管线铺设任务,工程预算总投资2000万元,目前沟渠清淤工作基本完成,总长9700米的供水主管线、支管线正在规划设计,加压泵站正在建设,预计7月底前完工。市林业局承担了园内绿化任务,目前一期工程已完工,环路绿化带全长11.8公里,共栽种树苗1.8万余株、8个品种。二期绿化工作正在随着道路建设进行。

科研孵化中心完成规划

位于创新园的科研孵化中心目前已完成建设规划,规划面积50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其中包括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农业物联网信息中心、农产品检测中心、综合管理服务中心,是创新园科技核心载体。

据介绍,创新园科研孵化中心建成后,将充分发挥功能作用,对农民开展先进实用技术、现代经营理念等培训活动;积聚、辐射、推广各种农业科技,促进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商品化;承担国家、省、市级科技计划,开展农业技术研发和服务工作;引进国内外一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打造园区吸引优秀人才、培养优秀人才的窗口;对所有上市的优质农产品进行严格质量检测。

黄河三角洲(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惠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园区管委会综合管理服务中心也将在科研孵化中心办公,科研孵化中心将集行政办公、公共设施服务、金融服务于一体。

以色列示范园等农科项目加快建设

篇4

中图分类号:F49;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8-035-02

物联网被称为是信息技术的第三次革命性创新,同时也被许多国家列为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的概念首先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凯文・艾什顿在1999年提出。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05年的《互联网2005.物联网》中正式采用物联网说法。物联网(IOT)是“物物相连的智能互联网”,它包含了三层含义:(1)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2)物联网的用户端可以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通信和信息交换;(3)物联网是可以进行智能控制、自动监测与自动操作的。

一、我国物联网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政府对物联网的发展十分重视,2009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同志,就提出要建设信息网络和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期间,国务院又颁布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物联网的发展做出了规划,同时出台了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

“十二五”期间,共启动了28项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2013年10月又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14-2016年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工作的通知》,财政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共同设立了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对物联网研发项目的支持,已经累计安排物联网专项资金15亿元,陆续支持了500多个研发项目。

近几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综合增长率达到了30%以上,充分体现了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地方政府出台地方规划和行动方案,加大投入力度,对企业为主体的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进行扶持。建立协同推进机制,积极推广物联网应用,取得了积极成效。物联网技术已经融入到了纺织、冶金、机械、石化、制药等工业制造领域。尤其是智能交通领域的车联网以及智能制造领域的工业物联网,市场前景良好,增长速度不断攀升。到2014年,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5800亿元,同比增长18.46%。

中投顾问的《“十三五”数据中国建设下物联网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构成物联网产业链中的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以及应用层分别占物联网产业规模的2.7%、22.0%、33.1%、37.5%和4.7%。而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参与厂商众多,成为产业中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

从应用领域角度看,2015年占据我国物联网市场主要份额的应用领域包括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家居和智慧城市。其中智能家居领域由于和日常生活高度融合而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发展最快的应用领域。智能交通中的车联网以及智能医疗领域,由于需求空间广阔、产品附加值高,在2015年获得了大量的市场投资,在2016年其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提高。

预计作为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革命,物联网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其理念也日趋成熟。当前,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创新活跃,发展迅速,真正全球范围内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被认为是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

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辽宁省在物联网产业基础、技术研发能力、网络服务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物联网产业也必将成为辽宁经济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加速产业信息化智慧化的核心推动力量。

二、辽宁省物联网产业应用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辽宁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在电网、工业自动控制,数字医疗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物联网试点和示范项目,并且取得了初步进展。

例如,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的基于物联网的绿色通信机房,为维护人员提供机房实时能耗水平并提供能耗优化建议,降低了故障发生概率与整体能耗,体现了物联网的智慧应用的优点。通过部署统一标准的各类感知装置,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环境数据,并且遵循统一信息模型和通信规约,系统统一对感知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加工。

篇5

西宁市位于我国北部东经101°49′17″,北纬36°34′3″高寒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无霜期短,不利的气候条件制约着设施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农业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对作物的生长环境实现了实时监测和调节,非常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设施农户在实现农业运营中使用的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控制系统,通过农业物联网技术,农户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管理思想、理念、方法,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实现了对设施农业信息化管理,提高生产质量和管理效益,精确测量设施环境,利用实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帮助农民提高生产质量,最终实现农民致富。

1西宁市设施农业物联网发展初期

2009-2012年期间,经农牧厅信息中心的支持,青海省物联网建设,当时主要进行环境观测传输,数据传输到手机以后,管理人员及时可以了解温室环境变化,同时可以根据不同蔬菜品种,设定不同的生理管理温度区间,以供管理人员及时了解环境变化,进行人管处理,同时管理达到极限值后及时报警,提醒管理者进行人工干预温室的不利环境条件。同时也发送一些随生产季节出现的技术、管理方面的知识。全省安装150余台/套(西宁68台/套)设备,选择西宁市城北区大堡子镇陶南16台/套、陶北村51台/套、农科院2台/套。以上温室环境监测物联网安装后,春提前、秋延后以及冬季生产管理,有了一个可知温室环境变化的管理平台,只要你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查看手机管理平台,就可以实现“顺风耳”、“千里眼”,对农作物生产的温室环境有了一个可了解的平台,生产管理有了一个可靠的抓手。2011-2012年春、夏、冬三季分别调查统计发现:68台/套设备完好率分别为95%、92%、90%,完好率平均92.3%;农户使用率分别为86%、83%、81%,使用率平均83.3%。比普通温室平均提早上市6.3d,增产率平均21.3%,收益率提高18.6%。

2西宁市设施农业物联网发展中期

2012-2015年期间,全省发展设施温室物联网近1000余栋,西宁市共有新旧温室物联网170台/套,其中西宁市新建温室物联网106台/套。城北区大堡子镇陶北村1台/套装配(视频监控系统1套)、农科院实验基地4台/套、湟中多吧黑咀村49台/套(1套风速测定仪)、西宁佳蔬农业生产开发公司23台/套(1套风速测定仪)、西宁市蔬菜研究所4台/套、湟中宏大蔬菜生产基地25台/套,平均每个温室占地0.8亩,累计新旧温室物联网使用近136亩。2014-2015年春、夏、冬三季分别调查统计发现:170台/套设备完好率分别为93%、92%、91%,完好率平均为92%;农户使用率分别为88%、86%、89%,使用率平均87.7%。比普通温室提早平均上市8d,增产率平均为27.3%,收益率提高23.5%。2015-2016年春、夏、冬三季分别调查统计发现:480台/套设备完好率分别为95%、93%、94%,完好率平均为94%;农户使用率分别为92%、91%、89%,使用率平均为90.7%。比普通温室提早平均上市11.3d,增产率平均为37.5%,提高收益率32.3%。

3西宁市设施农业物联网发展后期

在2016-2017年3月以后,经过上级部门的不断下达,农业物联网项目试验不断得到装配完善,到2016年底,全省装配物联网达2000余台/次,其中能达到一般控制的有1000余台/套(手动控制卷帘、卷膜)。较高物联网半自动化控制600余台/套(手动控制卷帘、卷膜以及部分可以实现远程控制)。物联网智能自动化化控制300余台/套(手动控制卷帘、卷膜、补光、水肥一体化、音频视频,可以实现远程控制以及部分智能化自动控制)。目前,高度智能自动化控制的不到100余台/套,实现高度智能自动化(8路控制以上)的少之又少。西宁市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得到青海省科技厅《蔬菜生产信息化技术普及应用》项目的支持,新旧温室物联网建成650台/套,新建480台/套,主要建设在湟中宏大公司240台/套(半自动化设备),青海葛源农业开发公司173台/套(半自动化及部分视屏、音频专家互动系统),湟源顺泰农牧业开发公司23台/套(智能自动化及部分视屏、音频专家互动系统),西宁城北旭丰、碧合、惠田、汇丰、大通县老爷山、泉尔湾、等基地安装44台/套(智能自动化及部分视屏、音频专家互动系统)。平均每个温室占地0.8亩,累计新旧温室物联网使用近面积近136亩。

4设施农业物联网实际应用效果

智能化物联网控制系统,通过服务终端手机、计算机,观察温室参数、控制温室设备,实现卷帘、卷膜、水肥一体、补光全自动化控制,实现远程视频监控、远程设备控制、远程自动程序更新、自动种植数据远程下载等功能。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主要包括云平台数据中心、网关站控制器、温室节点控制器、温室采集节点、温室开关节点、网络摄像头、显示屏、手动控制器、温室附属设施等构成。主要概括为“六路控制”,即自动补光灯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自动上卷帘系统、自动下卷帘系统、自动监控系统,视屏、音频专家互动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经过反复调试,该系统运行流畅,操作简单灵活,大大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监测的效率和精准度,实现了全天候时时监测和远程操控;成本低廉,多棚共用一套软件平台系统,成本较低,并且一次投资,多年使用。本系统采用多个大棚共用一套管理控制平台,因而节约了不少成本。同时也大大减少在增加大棚时软件方面的工程与维护。

5今后设施农业物联网发展思路

5.1发展农业设施物联网是一种生产重大变革

物联网是一个新兴产业,它参与到温室管理系统后,对温室生产引起了颠覆性的变革,人们想象中的自动化、智能化就可以得以实现。也就是温室生产实现高度自动化、智能化,温室物联网是一个有力的抓手、一个平台。

5.2发展农业设施物联网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生命力

人们重视传统农业生产,忽视现代温室物联网管理系统,推广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农村文化层次差别大,应用程度不一样。特别需要用电脑、手机操控,有些人不会用,自动、智能设备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温室物联网的好多功能有待推广、开发,比如:温室环境管理后台托管、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农产品网上电商,以及种植面积网上显示、价格上报指导等等。发挥视频、荧屏的作用,实现远程农业培训、指导,把过去一个专家指导几个棚、几亩地,转化为几百棚、几千个棚或几万亩,把专家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值。

5.3设施农业物联网与一带一路建设

短短几年时间,农业物联网发展突飞猛进,有些生产园区尝到了科技带来的丰收与喜悦,设施农业物联网像磁石一样紧紧抓住了他们的发展,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好了效益,具有原创性、高实用性。希望今后与欧亚大陆一带一路与农业物联网紧密连接起来,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家柯.物联网及其发展策略探讨[J].广西通讯技术,2010(3):1-5.

篇6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具有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和广泛的应用需求;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例如美国、日本等都从国家战略高度来大力推动物联网的发展,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物联网的发展,把物联网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来积极推动发展。本科及高职院校已经对物联网行业的人才需求进行探索研究,而与此相关的中等职业教育尚未起步。本文将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一线的物联网行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进行分析。

1 中职物联网专业开设的必要性分析

1.1 物联网行业前景及人才需求分析

(1)物联网应用前景分析。在我国《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重点包括如下领域:智能交通(车联网);智能物流(现代物流与智能仓储);智能电网;智能医疗(公共卫生与远程医疗/医护管理与社区服务);智能工业(过程管理与自动化控制);智能农业(精细化农牧业/有机农业/食品安全/生态观光农业/外向型都市农业);环境监控与灾害预警;智能家居(楼宇自动化/现代物业管理);公共安全(信息安全管理);社会公共事业(弱势群体管理);金融(电子商务)与服务业;智慧城市。分析以上每一个智能应用领域中,物联网的发展是应用驱动的,渗透性很强,会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生活的方方面面。物联网业务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产业链长,涉及通信网络、信息系统集成、自动控制多个领域,需要系统配合。正是因为如此,其带动性强,会带动微电子、软件、信息技术的诸多领域发展。2009年12月,易观国际《中国物联网白皮书》,其中讲到,无线传感器网络产业规模在未来两年内将增长15倍,在2015年达到200亿元市场规模。工信部的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正在快速增长,国内市场对物联网相关产品的需求增长明显。物联网将成为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高科技市场,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2)物联网行业人才需求分析。山东省把“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以构筑“智慧山东”为目标,初步将我省建设成为物联网领域技术、产业、应用的先行省份,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作为“十二五”规划中急需实施的一件大事。产业发展,人才先行。由于物联网起步伊始,目前,我国从事该行业的人才极其缺少,为了在这个新兴行业中争得先机,许多企业和地方政府都在纷纷抢占物联网人才资源。物联网行业人才的巨大需求,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物联网人才的稀缺,使得加强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科及高职类院校纷纷开设物联网专业,但是通过调研发现,本科及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多偏向于软件及物联网工程设计,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不情愿在一线进行工程施工、安装调试及维护工作,国家教育部也认识到这个问题,在最新的中职专业标准中加入了新专业方向——通信网络应用(物联网应用方向)。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范围内,结合产业需求,对培养一线物联网技能型人才进行探讨,开设物联网专业,切实为企业服务是非常必要的。

2 中职物联网专业开设的可行性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工作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可适合于具体以下几类岗位:感知层终端设备维护,物联网项目实施,系统终端设备维护,3G、WiFi、GPRS等网络线路设备维护,系统、信道测试维护等。下面以烟台市技师学院为例对中职物联网专业开设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2.1 专业优势突出,办学成效显著

烟台市技师学院拟开设的物联网专业是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基础上开设的,该专业已成功培养毕业生数百人,历届学生在国家、省市两级技能大赛中均取得过奖项。随着学院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办学规模不断壮大,特别是对电子通信专业培养方向进行调整和优化,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使教学管理独具特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为物联网专业开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烟台市技师学院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7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占44%,中级职称占49%;所有理论课教师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占38%。本专业现与烟台富士康、东岳汽车、LG浪潮等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并聘请多名行业、企业的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这为本专业持续高效发展注入了旺盛的生命力。

教师团队不仅拥有一体化教学能力,还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教师团队主编或参编各类教材8种;共有两项科研成果分获全国职业教育协会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和入围奖。近年来,有十几人次获得“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职业技术培训先进个人”、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烟台市优秀教师”、“烟台市技术能手”、“烟台市新突击手”等省市级荣誉称号。

2.3 实训条件优越

本专业是学院长远规划重点发展专业之一,近年来不断增加设施设备的资金投入,以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现有教学仪器和实训设备总值3000多万元。拥有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室、单片机应用实训室、信号与系统实训室、数字信号处理实训室、传感器检测与应用实训室、通信技术实训室、物联网技术基本技能实训室、典型物联网系统项目综合训练室。学院利用以上条件开发实训项目,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 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1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高级技术工人所必须具备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思想与素质过硬,敬业意识强,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所应有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具备从事物联网相关产业的产品生产、技术服务、维护维修、产品推广及营销等工作岗位的相应能力的高级技能人才。

3.2 知识结构

(1)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

(2)掌握计算机文化基础及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

(3)掌握机械制图与电气识图知识;

(4)掌握电工电子基础原理、物联网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物联网传感器、物联网组网的基本知识;

(5)掌握物联网项目装配、调试、维修中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

(6)了解物联网应用技术领域出现的新技术、新思想。

3.3 能力结构

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社会;了解企业生产流程,遵守各项工艺规程,具有安全生产意识,重视环境保护,并能解决一般性专业问题。同时具有下列专业能力:

(1)能够进行物联网应用系统简单集成测试;

(2)能够进行物联网传感器安装及调试;

(3)能够进行物联网无线组网安装及调试;

(4)能够进行物联网系统日常运行维护;

(5)能够对物联网系统简单故障进行诊断及排除;

(6)能够实现物联网系统的简单升级调试。

3.4 主干课程

电子识图与CAD、电路分析、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导论、通信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无线组网及其维护技术、Zigbee技术及应用、物联网中间件技术等。

3.5 主要实践环节

电工电子基本技能实训、物联网技术基本技能训练、数字信号处理实训、计算机网络应用实训、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合实训、典型物联网系统项目综合训练、顶岗实习等。

综上所述,物联网专业的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本科和高职院校来培养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等高层次人才,而且需要中职院校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不同层次的教育必须明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大力建设师资队伍及实训条件,这样才能培养适合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多层次高素质人才,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江昆.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建设方向与定位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3):223-224.

篇7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业内企业的不断努力下,中国物联网产业持续良好发展势头。中国物联网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力成本快速上升的当前,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解决人力成本、提升运营效率的有效方式。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2014年中国整个物联网的销售收入达到6000亿元以上。近几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综合增长率达到了30%以上,充分体现了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尤其是智能制造领域的工业物联网以及智能交通领域的车联网,市场前景良好,增长速度不断攀升。据统计估算,中国M2M连接数在2014年已突破7300万,同比增长46%,占全球M2M连接数的30%,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大市场地位,未来中国M2M规模将继续扩大,2020年预计达到3.5亿,全球占比将达36%。

在应用发展方面,物联网已在中国公共安全、民航、交通、环境监测、智能电网、农业等行业得到初步规模性应用,部分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如智能交通中的磁敏传感节点已布设在美国旧金山的公路上;中高速图传传感网设备销往欧洲,并已安装于警用直升机;周界防入侵系统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面向个人用户的应用已初步展开。

总体而言,中国的物联网产业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其一,物联网产业在中国还是处于前期的概念导入期和产业链逐步形成阶段,没有成熟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技术体系,整体产业处于酝酿阶段。此前,RFID市场一直期望在物流零售等领域取得突破,但是由于涉及的产业链过长,产业组织过于复杂,交易成本过高,产业规模有限,成本难于降低等问题使得整体市场成长较为缓慢。但从长期来看,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埃森哲的研究显示,中国还能进一步扩大物联网的影响。通过进行定向投资和其他类似计划提供支持,提高本国吸收物联网技术的能力,各行业还将产生巨大的附加值。以制造业为例,在中国当前政策和投资趋势的推动下,未来15年,物联网在制造业就可创造1960亿美元的累计GDP。如果进一步扩大物联网的影响力,中国制造业的经济价值将跃升至7360亿美元,增加276%。

其二,政策导向对中国物联网发展的影响显著。多层面的政策投入成为推动现阶段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最强动力。如果说国外物联网产业发展属于“市场驱动型”,国内更贴近“政策驱动型”。自2009年8月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2015年之后,中国政府启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以提高制造业竞争力。“中国制造2025”旨在将中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提高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中的地位,通过将生产流程与互联网相整合,使制造业变得更加环保、智能和优质。此外,中国政府还在推动“互联网+”战略,整合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促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预见,未来中长期内,物联网将成为国家推进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策支持力度可望继续加大。

其三,在政府政策推动下,中国物联网发展遵循从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到企业、行业应用市场,再到个人家庭市场逐步发展的路径推进。物联网概念提出以后,面向具有迫切需求的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以政府应用示范项目带动物联网市场的启动将是必要之举。进而随着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应用解决方案的不断成熟、企业集聚、技术的不断整合和提升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从而将可以带动各行业大型企业的应用市场。

其四,物联网产业体系相对完善,物联网及传感器产业集聚发展效应凸显,众多产业发展平台初步形成。我国已经形成涵盖感知制造、网络制造、软件与信息处理、网络与应用服务等门类的相对齐全的物联网产业体系,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空间布局,呈现出高端要素集聚发展的态势。在企业发展方面,大企业的物联网平台已基本成型,小企业加入大企业的生态圈,借力大平台的态势出现。随着应用的落地与可挖掘数据的逐渐积累,物联网产业的价值开始显现。在信息技术企业引领下,物联网与新兴技术协同发展,创新企业和创新产品不断涌现,金融资本竞相追逐。

其五,中国现阶段物联网产业发展仍是重点关注技术突破,自主MEMS传感器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仍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兴起使得传感器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世界各国抢占发展先机的一个重要领域。中国亦将传感器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2015年3月,国务院总理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要求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传感器作为实现制造设备和工厂智能化的前提,其重要性和迫切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政策扶持和市场应用的推动下,国内传感器市场规模迅速增长。从2010年的397亿元上升至2014年的86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1.4%。据估计,未来几年,在可穿戴设备、物联网、汽车和医疗等领域的传感器的增速将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并有望在2020年超过3000亿元。

篇8

一、绪论

物联网,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物联网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业界公认,物联网将引发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商业模式是指公司从事商业活动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是企业间竞争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我国物联网产业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商业模式还未成熟,威胁与机遇并存,亟需寻找合适的商业模式来作为支撑实现物联网产业的经济价值。本文以无锡为例,在大量调查研究和对现有物联网商业模式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未来物联网商业模式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二、无锡物联网发展与商业模式分析

在我国,物联网的建立还不成系统,大多物联网产业依旧停留在政府项目和概念发展的层次上,仍然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步阶段。尽管其市场增长速度较快,但总体规模不容乐观。由于物联网产业的兴起时间不长,国内外基本同步,是我国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希望所在。

自2009年成立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以来,无锡物联网建设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物联网人才和项目在无锡的集聚发展的态势。产业发展的载体建设和空间布局基本完善,产业发展的目标和路径初步确立,物联网企业和产业化项目不断增多,产业集群发展势头明显,部分企业显示出较好的成长性,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取得重要突破。物联网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11年全市物联网及相关产业产值达796亿元,其中核心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75亿元,全市物联网产业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企业有608家。创新资源快速集聚,全市已经聚集国内外物联网重点研发机构32家,包括中科院和新华社分别在无锡成立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和资讯中心,中国电科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国家电网公司以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大型央企分别在无锡布点建设了物联网科研机构;全国有17所重点高校在无锡设立了物联网学院或者研究中心。

产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商业模式作为基础。作为物联网发展的排头兵,无锡物联网产业目前存在的商业模式主要由以下五种。

1、政府买单型商业模式

自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启动以来到2012年,无锡有76个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竣工,在建或拟建的经国家立项或推广的示范项目有10个,居国内物联网重点城市前列。其中无锡机场周界防入侵工程、220千伏西泾智能化变电站已经投入试运营;“感知太湖·智能水利”工程一期已完工,整个工程2012年年内建成;“感知环境·智能环保”工程的智能中枢——环境监控中心项目2012年年内已经封顶。

上述物联网示范应用基本都是由政府买单,因为目前物联网应用刚进入交通、民航、电力、工业等民生工程、公共服务领域,催生了一大批中小企业,正处于大规模产业化初期,需要政府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安全保障。政府为物联网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示范性和某些公共服务、民生工程买单,有助于加强产业化过程中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互动与协调,能有效地保障物联网产业的顺利发展。

2、政企合作型商业模式

中国移动运营商与无锡市政府在TD网与物联网融合项目上的合作就是典型的政企合作模式。物联网与TD网的结合将成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发展的又一里程碑。中国移动主要提供技术服务,从推动TD网络融合、提升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力、引导产业链的合作与发展、促进物联网商业用途的规模化等多个方面加速TD与传感网的融合发展,倾力打造物联网产业的新高地,在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新时期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

这种政企合作型商业模式能很好地利用双方的优势,政府强大的资金支持与企业先进的科研技术平台,强强联合以求发挥物联网产业更大的效用。政企双方可以广泛开展示范项目合作,在工农业以及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广泛运行,其中包括环境监测、要地防入侵、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社区医疗健康工程、基于RFSIM的市民卡等,由点到面,逐步推广,形成产业重点化突破和规模扩大化增长格局,以推动物联网产业链的健康成长。

3、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商业模式

无锡市江阴申港三鲜养殖有限公司与清华同方合作开发的鲥鱼养殖监控管理系统,将于近日建成,届时可实现智能化养殖,大大提高鲥鱼、河蟹的成活率和养殖的商业效益。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信息化水平为目的,按照“政府扶持、院所支撑、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运营管理机制,农业方面的物联网示范项目在无锡市风生水起,推动无锡市感知农业大步前行。根据《无锡市物联网应用示范工作三年行动计划》,从2012年到2014年,无锡市将重点在九大领域开展物联网先导应用示范项目,农业方面将以精准农业、智能畜牧和智能水产养殖为切入点,推进物联网行业应用,建立农业智能综合应用平台,实现对重点农产品的智能管理和辅助决策,并开展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和全程溯源服务。

这种模式通过政府的作用力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农业的生产发展上,使传统农业更加智能化与人性化。促进该模式在农业应用项目中的全面实施,将进一步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原材料生产与产品研发应用的结合,推动现代农业技术的快速进步。

4、厂商用户与科研机构联合推动型商业模式

2011年,有93项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在生态农业、平安家居、机杨安保等领域逐渐开展;2011年9月,国内首个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项目——惠山智能交通工程一期启用后,锡澄路、惠山大道等主干道的交通通行能力提高了10%以上;2011年公安部门的“清网行动”中,依托公共安全物联网平台,通过人像比对识别技术抓获了8名逃犯。“智能化”格局的构建,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

这类应用的推动力来自众多科研成果转化生产、生活应用的需求,科研机构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将科研专利出售给有需要的厂商用户,合作开发出实用性的智能化方案,如环保领域的碳足迹监控系统、智能化城市交通系统等,此类商业模式在保障民生、促进社会生产生活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我国物联网发展商业模式的选择

在市场竞争白热化、全球化浪潮席卷的今天,商业模式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特别是产业界的高度重视。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人们关注最多的是有关物联网核心技术的突破、标准的制定或者政策的支持以及应用规模的扩大和新的应用领域所带来的新机会,但物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缺失已凸显为阻碍物联网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无锡物联网发展之所以取得成功,与其良好的产业发展商业模式选择有关。从无锡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现有的商业模式来看,我们认为我国未来物联网商业模式应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政府主导型商业模式

这种由政府主导,建立物联网示范应用的模式,有助于快速启动市场,加强产业发展中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与互动,有效化解新兴产业发展初期风险的不确定性,保障物联网产业的顺利发展。一般主要应用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其需求的创造作用和应用的示范作用十分明显。

2、运营商主导型商业模式

资金实力雄厚的的企业,如中国三大通讯运营商,可采用运营商主导型的商业模式,由电信运营商联合应用服务商自行开发标准化业务,建立信息化产品基础平台,形成智能终端或其它智能应用,依据定位的客户市场和客户群体共生需求特征提供全套业务和解决方案。运营商利用提供通道来收取费用,凭借公共平台,在项目运作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2009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家通信运营商分别进驻无锡建立研究中心,这对于运营商主导型商业模式的建立将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更好地推动无锡“智慧型城市”的建设。

3、公共性平台服务模式

对于普遍性的行业以及该行业内大大小小的企业来说,物联网发展的难度较大,涉及硬件、软件、标准及运营等方方面面,需要公共平台的支持和服务。建立的公共平台将广泛服务于大规模的用户群体,势必将带动社会化的应用创新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对于拥有众多中小企业聚集的城市或者工业园区聚集地,适用于此类模式,政府在物联网服务平台上的大力投资和建设,对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消费电子、交通运输、民生工程及其他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发展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4、特定行业自营型商业模式

各个行业都有其特殊性,而且也存在部分特殊行业资源不便在统一平台共享的特点行业企业根据其特定性及业务投资建设独立的业务平台,以运营商和服务商为通道,形成行业领域的智能化模式和应用。如金融交易信息、银行服务、电力、视频监控信息等存在保密性要求或者隐私保护需求等,

5、合作型商业模式

一些行业企业用户出于特定业务需求,但又无力投资建设独立的物联网业务服务平台,所以就寻求与系统集成商或软件产品商的合作,充分利用运营商的传感技术和运营服务能力,形成满足行业或某些特定领域需要的智能化服务方案。无锡智能公交系统便是通过无锡公交公司与系统集成商和软件产品开发商的合作建立起来的。

四、总结

适宜、高效的商业模式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国内的物联网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商业模式不成熟,普遍存在着高投入、低盈利的现象。由此,创新的、实用型的商业模式成为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的重中之重。加快物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务必需要开发出使政府、运营商、客户企业等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同时,企业在选取商业模式时需要考虑自身的发展规模,发展领域以及资金实力等综合情况,适时适当地调整发展模式。

(注:本论文为江南大学2012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组成员还包括:刘熠达、王铎、郭琳。)

【参考文献】

[1] 张云霞:物联网商业模式探讨[J].电信科学,2010,26(4).

[2] 陶冶:物联网产业商业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4).

[3] 杨大春:无锡发展物联网产业的竞争优势及战略选择[J].江南论坛,2009(11).

[4] 汪衣冰:中国移动在物联网应用领域的探索与实践[J].电信技术,2010(1).

[5] 王卫宏:物联网的发展与相关产业价值链[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9(12).

篇9

中图分类号:TN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6(a)-0010-01

近年来,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无线网络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无线网络数据标准,如WiFi、Wireless usb、Bluetooth、Z-wave等,不同的协议标准对应着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应用领域。同时,无线传感网络的发展和研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种无线传感网络协议标准也日渐规范化。其中不得不提的,广泛应用并且最具增长潜力的协议就是ZigBee协议。

1 什么是ZigBee技术

ZigBee技术是一种面向短距离、架构简单、具备延长电池寿命、低消耗功率与低传输速率的无线通讯技术,具有传输距离长、可靠度高、省电以及高度扩充性等特点,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

2 ZigBee的技术特点

2.1 低传输速率

Zigbee标准是为低数据率、短距离无线网络通信定义的一系列通信协议。基于Zigbee无线设备工作在868 MHz,915 MHz和2.4 GHz频段,最大数据数率是250 kpbs。

2.2 低功耗

由于ZigBee的传输最大数据数率是250 kpbs,发射功率极低仅为1 mW,再加上采用了休眠模式,功耗低,因此,ZigBee设备非常省电。据估算,在低耗电模式下,一个ZigBee设备节点仅靠两节5号电池就可以维持长达6个月到2年左右的使用时间。

2.3 低成本

通过大幅简化协议(不到蓝牙的1/10),降低了对通信控制器的要求,按预测分析,以8051的8位微控制器测算,全功能的主节点需要32 KB代码,子功能节点少至4 KB代码,而且ZigBee免协议专利费。低成本对于ZigBee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2.4 近距离

ZigBee传输范围一般介于10~100 m之间,在增加RF发射功率后,也可以增加到1~3 km。这指的是相邻节点间的距离。如果通过路由和节点间通信的接力,传输距离将可以更远。

2.5 短时延

ZigBee的响应速度较快,一般从睡眠转入工作状态只需15 ms,节点连接进入网络只需30 ms,进一步节省了电能。相比较,蓝牙需要3~10 s、WiFi需要3 s。

2.6 高容量

ZigBee可采用星状、片状和网状网络结构,由一个主节点管理若干子节点,最多一个主节点可管理254个子节点,同时主节点还可由上一层网络节点管理,最多可组成65000个节点的大网。

2.7 高安全性

ZigBee提供了三级安全模式,包括无安全设定、使用接入控制清单(ACL)防止非法获取数据以及采用高级加密标准(AES128)的对称密码,各个应用可以灵活确定其安全属性。

3 ZigBee技术的应用场景和应用领域

3.1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嵌入式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将家庭中的各种设备如照明系统环境控制安防系统网络家电通过家庭网络连接到一起。

据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智能家居全球市场规模或已达1万亿美元,到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产值将会达到2万亿元。与此同时,ZigBee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为智能家居设备的应用提供了环境基础,智能家居需求呈上升势头。

智能家居是ZigBee无线网络的一个主要应用领域,智能家居中典型的数据速率仅有10 kps。例如ZigBee抄表系统,不但可以传输每月的水电使用数据,同时检测设备存在的问题,实现对设备的无线管理。如果壁灯和开关都配备了ZigBee设备,那么,室内的任何开关都可以被指派来打开和关闭一盏电灯。

ZigBee智能家居的安装非常简单,不要凿壁布线,用户按照说明书在家就可以就地DIY,且设备移动性强,可以随时更换设备安装地点。

随着全球对能源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ZigBee在智能家居节能方面的效果优势非常明显,因此,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到智能家居中必将成为将来的发展趋势和潮流。

3.2 智能医疗

为节省全球人口高龄化所衍生的医疗成本支出,减少民众亲自到医疗院所进行例行性的检查已成为解决之道,而此须依靠内置无线通信技术的新型医疗设备来实现。在众多可打造远程医疗设备的无线通信技术中,ZigBee以低功耗、高传输距离,以及较佳的抗干扰能力备受青睐。

在国内,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医疗的各个细分领域如诊断、监护、治疗等都将进入智能化时代。其中病人远程监护和居民健康监察是重要的应用场景。家庭医疗用设备的数量将会大幅成长,并远超过目前既有的数目。另外,由于无线连接功能逐渐嵌入到目前许多家用的医疗监控与感应产品中,这使得若干原本只存在于医疗用或长期照护机构内的功能,也逐渐通过无线功能进入到家庭当中,这样的转变增加无线传感技术新的市场机会。对于低数据传输率、抗噪声能力、低功率感应及监控网络的需求而言,ZigBee仍会是首选解决方案。

3.3 工业控制

ZigBee网络的初衷就是为工业现场自动化控制数据传输而建立的,在工业级水平上,ZigBee网络可以用于能源管理、照明控制、过程控制和资产管理。

在工业控制领域,这些应用场景对低数据率、低成本、更长时间的电池寿命有较高的要求。ZigBee技术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发挥。在一些ZigBee应用中,无线设备持续处于活动状态的时间是有限的,大部分时间无线设备都处于省电模式,ZigBee设备在电池需要更换以前能够工作数年以上。

4 展望

早在2004年ZigBee技术就被列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前景最广阔的十大最新技术之一。ZigBee技术的目标就是针对工业,家庭自动化,遥测遥控,汽车自动化、农业自动化和医疗护理等领域。ZigBee非常适合于低功耗、低数据速率的监视、传感网络。但是任何一种技术的成功,并不只由其技术本身的因素决定,市场对技术成败也有很大作用。即便如此,今后若干年,都将是ZigBee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

篇10

(一)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概况

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比较晚,在1995年开始发展,这一年中国的互联网也开始迅速的发展,人们在步入网络时代的同时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马云创办的“中国黄页”率先的将互联网应用于商务,把互联网中的电子商务的门槛降低了,同时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体系、配送体系和支付体系,奠定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地发展,电子商务不断地普及和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产生了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效益,也将人们的消费行为和习惯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给民众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就业机会,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促使了新的商业文明的发展。现在的发展形势是挡不住电子商务的发展的。经过互联网的交易我国的经济进一步扩大,而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其在运行的过程中也存在相应的缺憾。但是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我们需要有足够的信心去改变,给中国的经济带来新的容貌。

(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前景

目前,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迅猛发展,前景可观。但是从电子商务进入中国以来,其主要的发展市场是在城市地区。毕竟长期以来,农村的通讯不够宽阔,农民的视野也不够广阔,其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具有风险的。而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民的消费需求是需要得到相应的满足,同时也可以在互联网的连接下接通农村市场的发展,让农村与市场的发展联系起来,提高农村的农业产品生产率,同时增加农民的日常收益,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意义

对于农村的电子商务的发展,其对于通讯不够广泛和畅通的农村来说,加快了互联网的发展。现在互联网已经逐渐步入农村,大多数的村民都给自家装上了宽带,用上了电脑用上了智能手机,对于外界的新闻和消息也都很明了了。通过农村电子商务的市场发展,首先,将信息变成了商务化和数字化,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结合到一起,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避免盲目?l展。其次,减少了农业产品的不流通的问题。最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增加农村村民的知识,提升其知识文化的素养,促进了农业文化传播,还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益。

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人才

对于农村的电子商务的运行大多数是一些对于智能网的信息了解还不够充足的农民,他们对于电子商务的处理和运行还处于模棱两可的状态,这样一来对于处理相应的事物就需要大量的精力。因此,农村的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的参与,也需要培养、引进、挖掘大量的专业人才。

(二)同质化竞争严重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大家因为对于电子商务的市场化发展缺乏相应的知识了解,只是知道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是可观的,没有自己相应的主见,盲目地自己跟随别人进入市场,给人一种急功近利的感觉,很多的网店都是一样的。

(三)缺乏自己的创新

现在农村淘宝对于其网店的开设卖的产品都是一些没有质量保障的产品,而且大多数都是盲目模仿别人的设计以及想法,没有自己的创意和创新。

三、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

虽然我国农村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但是毕竟其发展的时间是相对短暂的,存在相应的问题。为了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

(一)培养、引进和发掘专业人才

因为缺乏相应的人才,所以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并不会那么顺畅。所以就需要各级政府和群众的相应配合来提高其发展。培养、引进和发掘大量的专业人才来改善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提高其运行的效率。当然这样的发展形势也不是个人所决定的,其需要当地的相关机构积极地配合。比如政府机构,可以结合相关的资源、给予相应的规划,将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以引导农村对于电子商务的开展,同时加强对农村网商的扶持。

(二)实施品牌化战略

因为现在农村网店的模仿性的设计太多,导致其各个网店都失去了运行特点。所以未来的农村网商需要通过自己的创新意识和想法来打造自己的品牌。拥有属于自己的专卖特色和技巧。

(三)优化网商的关系

对于农村网商都是小小的个体户,但是数量居多。需要有相应的协会在更多相应的方面发挥其主要的作用。借鉴相关地区的相应经验,以提高相应的网商之间的协调关系。相互合作相互采纳和吸取建议。作为农村网商,在平时的经营生活当中,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和营销能力,同时还要充分的了解电子商务的知识点。将农村电子商务这一虚拟经济融入到农村经济、农业生产这一实体经济中,不断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方能长久地从农村电子商务中获得利益。

(四)利用当地产品的优势吸引外地客户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相应的特色产业,而别的地区是没有的。这样一来,农村的网商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产品特色,做出相应的相关的广告宣传,让外地的人了解自己产品的优势,以增加外地客户对于本地产品的了解和购买的数量。同时还可以与外部的合作,加长销售的链条,敞开怀抱大量吸取外部的资源,拓宽发展的渠道。鼓励外部网商、服务商和其他非赢利性等各类主体的进入和竞争,特别要欢迎那些长期合作和落户于当地的市场伙伴,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将他们融入到当地已有的市场生态体系中来。

(五)把培训和引进人才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

为了满足农村淘宝的有效发展,就需要更多地借助外力满足本地的人才需求。在农村所属城市和周边城市,通过联合高校、电子商务企业共建实习和培训基地,鼓励在校大学生网络创业等方式,打通网商与所需人才之间交流与合作不足的障碍;鼓励有条件的网商或协会直接与高校建立更为灵活的“订单式”培训课程,以应对网商对人才的急切需求。

篇11

今后一段时期,有关部门将着力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推动非国有经济更快发展。国家将鼓励和引导集体、个人、私营等非国有经济健康发展,发挥多种所有制在增加就业、活跃经济、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方面的作用。国家将支持和引导具备资质的非国有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的投资;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护非国有企业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办法,解决非国有企业融资问题;同时,完善个人独资企业法,鼓励个人创业。

外币利率本月底放开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外币利率管理体制将从2000年9月21日开始进行重大改革,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和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进程。

据介绍,放开外币贷款利率成为此次外币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改革后,将由金融机构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以及资金成本、风险差异等因素,自行确定各种外币贷款利率及其计结息方式。

按规定,300万(含300万)以上美元或等值其他外币的大额外币存款,其利率水平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并报当地人民银行备案。今后,大额外币存款起存金额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负责调整。

同时,对300万美元(或等值其他外币)以下的小额存款,各金融机构统一按中国银行业协会公布的利率水平执行。

中小企业将全面享受“国民待遇”

中国国务院办公厅最近转发了国家经贸委《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根据该《意见》规定,中国近千万家中小企业将同国企一道共享“国民待遇”。

按照这个《意见》,凡属科技型、就业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农副产品加工型、出口创汇型、社区服务型的中小企业将成为国家鼓励和扶持的重点。中小企业设立审批程序将予以简化,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者外,有关部门不得在企业进行工商注册登记前设置前置审批条件。

《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应采取设立风险投资基金等必要措施,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予以有效扶持。鼓励社会各类投资者以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或创办中小企业。各级政府要安排一定的资金投入,重点用于中小企业的创业资助和信用担保、科技成果产业转化、技术改造项目贴息等方面。

鼓励和支持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乡合作金融机构等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鼓励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切实提高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鼓励政策性银行在现有业务范围内支持用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前景、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继续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在条件成熟时允许符合条件的各类所有制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选择有条件的中心城市进行企业法人间的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的试点。

面对这个号称“20年来第一份”的国家级文件,国人无不欢欣鼓舞。对于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能够取得“国民待遇”是其多少年的渴求和梦想,此举必将推动我国中小企业更大踏步地前进。

中国鼓励外商投资有新举措

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不久前在第四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上,详述了中国政府在鼓励外商投资方面的一系列新举措,其实质性的内容包括:1、对外商投资设立的研究开发中心,给予符合条件范围内的免征有关进口环节税以及有关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2、外商投资中西部地区,符合条件的可免征有关关税和进口环节税;放宽有关投资条件、持股比例等限制;符合条件的可延长企业所得税的减免期;外商再投资项目比例达到25%以上的,可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允许沿海外商投资企业到中西部承包经营管理外商投资和内资企业。3、外商投资零售商业企业的地域扩大到全国省会城市和经济特区。4、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A股、B股市场上市,扩大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投资性公司的经营范围,简化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的审批手续;等等。

互联网广告法规年内出台

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一位官员透露,有关制止网络虚假广告和不正当广告竞争行为的法规有望在今年底出台。

国家工商局广告监管司副司长王晋杰表示,即将出台的一系列网络法规将更有效地规范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使互联网行业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

王晋杰说,目前一些网站的虚假广告和误导消费者的广告服务信息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制约着互联网业的健康发展。但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一项专门的法律或法规来制止上述违法行为。

为此,国家工商局从今年初开始着手制定互联网广告的法规,并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选择一批知名度较高的网络公司,如新浪、中华网等,进行互联网广告经营登记试点。

据介绍,经过一定时期的试点工作后,国家工商局将出台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对申请开展广告业务的互联网企业进行资格审查,符合条件的核发广告经营许可证。互联网企业只有领取广告经营许可证后,方可进行广告经营,违者将以超范围经营查处。

超标排污年底通杀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最近发出“最后通牒”:对于7000多家至今还超标排放,在年底前不能达标(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的中小工业企业,环保部门将依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坚决将他们“关停并转”。

截至今年4月底,中央环保部门监控的全国234万个工业污染企业中,有202万个企业达标,达标率为85%,但仍然有近7300多家中小企业和491家大型工业企业至今还超标排放,而且没有采取行动削减污染物,另外还有7700多家中小企业正在设计污染防治方案,其中908家属于大型企业。

解振华说,对于那些工业污染治理进展缓慢的地区和企业,国家环保总局今年下半年将重点加强督查,还将配合最高立法机关开展执法检查,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推动全国工业污染的防治。

地方动态

上海:小企业最高可贷500万

100多家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和都市产业类的上海小企业,最近获得了新组成的上海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提供的总额1亿元的首批贷款。

由上海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分行、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4家单位联合建立的这个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将提供最高500万元的担保贷款、收购兼并贷款、高新技术专项贷款、政策性转贷款、小企业一次性授信等。

河南对技术转让、技术开发者免征营业税

河南省有关部门作出规定:对于技术转让、技术开发者免征营业税,以进一步鼓励技术创新,促进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按照规定,对单位和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所取得的收入,均免征营业税。引人注目的是,这项规定还同样适用于在本省境内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者设立的研究开发中心、外国企业和外籍人员。

关于免征营业税的审批权限,以免税额10万元为界,以下的由市、地级地方税务局代为审批;以上的由省地税局审批。至于外国企业和外籍人员从我国境外向本省境内转让技术的,免税须报国家税务总局审批。

另外,按照规定,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人员的酬金和奖金,在本省可享受适当高于国家规定比例的优惠待遇。

甘肃鼓励非师范毕业生到非国有单位就业

为鼓励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到非国有单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维护非国有制单位和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加强对非国有制单位接收毕业生的服务和管理,省人事厅不久前出台了《甘肃省非国有制单位接收非师范类大中专院毕业生暂行办法》。

《办法》对非国有制单位接收非师范类毕业生的人事范围、人事内容、人事服务程序等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湖北鼓励发展药品零售连锁企业

最近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文,界定申办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要件”,并鼓励现有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这类“企业法人”,目前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运转,企业由总部、配送中心和8个以上门店组成。年销售额不得少于2000万元。其中门店与门店间的距离不得少于300米,营业面积不得少于40平方米,乡镇不得少于20平方米。在其他商业企业或宾馆、机场等服务场所设立的柜台,只能销售乙类非处方药。直接从工厂购进药品的企业,要设立药品化验室。对已有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省药监局支持其跨地域兼并。

县级药品批发企业,改组为连锁分部配送中心或若干个门店。对已通过GSP达标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允许其在全省范围内跨地域开设连锁分部或零售门店。通过GSP认证的企业,支持其参加跨省零售连锁经营。对现有的药品批发企业,省药监局鼓励其以兼并、入股、联合等方式进行资产重组,逐步向零售连锁企业方向发展。

行业与市场信息

谁替代“哈龙”谁就占领消防市场

消防科研一直是全世界重点科研项目之一,特别是消防市场上广泛应用的哈龙灭火技术,因会对大气臭氧层造成严重破坏,已被国际社会亮出红牌,我国亦将于2005年禁用哈龙产品,哈龙退出市场后,如何解决替代产品已成当务之急。

据了解,目前我国每年消防产品需求量为50亿元人民币,其中绝大部分是哈龙产品。加紧研究低成本、高效率的消防灭火产品,不但是本地市场的需求,更是世界市场的需求,也是企业发展的良机,但目前,我市企业对此类产品的研究生产还是一片空白。

国内锦纶长丝市场前景看好

由于锦纶的亲水性,使其对人体的舒适性优于涤纶面料,迎合了人们对服饰不仅要美且要舒适的要求,锦纶面料的市场需求量因此放大,锦纶长丝的市场前景被看好。锦纶经编类面料市场需求有稳步增长的势头。国内市场对装饰性服饰需求大大增加,锦纶经编产品无疑是一大热点。另外,近几年锦纶经编产品的出口形势良好,且我国袜子整体质量将会上升,需求也将增加,都将带动锦纶强力丝的需求。同时,中、高档锦纶面料市场需求量大。从仿真丝、仿毛、仿麻到纯棉、全毛面料,市场总是在不断推出新的流行品种,去年尼龙面料已成为市场热点,预计今后将继续走红。

残疾人用品市场亟待开发

我国残疾人用品市场潜力巨大,亟待开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残疾人达6000万之众,年消费额在2000亿元左右,并呈现不断增长态势。

与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是,我国残疾人用品的生产水平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只能生产一些科技含量较低、功能单一、价格低廉的产品,如轮椅、拐杖、假肢等。而许多性能优越、功能多样、技术含量高的康复器材,如电脑控制的轮椅、自动升降的电动残疾车,假肢矫形器、高档假肢、运动拉力器、理疗床、高级助听器、助视器等,国内尚无生产能力,仍主要依赖进口。

此外,残疾人用品在市场布局上也不合理。在大中城市,残疾人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康复器材和特殊用品;而在小城镇和农村市场,残疾人则苦于买不到物美价廉的助残护理用品。

农业智能温室升温

篇12

这一幕幕场景,是否让人们想到了科幻影片?事实上,智能家居早已不是仅仅存在于影视作品的“概念”,而是已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智髓家居产业前景广阔

智能家居的早期目标,主要以灼’光遥控控制、电器远程控制和电动窗帘控制为主,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延伸,其智能控制的功能亦越来越多,控制对象不断扩展,联动场景要求逐步提升,逐渐延伸到家庭安防报警、背景音乐、可视对讲、门禁指纹控制、家电自动化等各个领域。

近年来,智能家居概念几乎已渗透进所有传统弱电行业,市场发展前景愈加诱人。而以可穿戴设备、物联网、传感器为核心的现代数字技术,更为其幻化出无限可能。

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快,信息领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成为日益活跃的消费热点。当前,我国正处于居民消费升级和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融合发展的阶段,信息消费具有良好发展基础和巨大发展潜力。为了推动信息化、智能化城市发展,政府在《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中,全面推动宽带普及、宽带提速,加快推动信息消费持续增长……这在政策层面,为智能家居、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中国智能家居设备行业发展环境与市场需求预测分析报告前瞻》分析,目前我国智能家居产品与技术百花齐放,市场开始明显出现低、中、高不同产品档次的分水岭,行业进入快速成长期。

面对中国庞大的需求市场,预计该行业将以年均19.8%的速率持续增长,在2015年产值达1240亿元。而前瞻研究院的《2013-2017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机会分忻报告》则显示,2013-2018年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到2018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高达2500亿元左右,市场前景广阔。

巨头逐鹿智能家居市场

智慧家居是家居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前景诱人,且毫无悬念地引发诸多行业巨头进驻相关领域跑马圈地。

细心的产业人士发现,从2013年开始,互联网企业就纷纷加大动作抢占智能家居市场。大量不同类型企业聚集在同一狭隘客厅中进行火拼。乐视网与富士康、高通等企业合作,打响了互联网企业进军智能电视行业的第一枪;随后,爱奇艺、小米、阿里巴巴等无数互联网巨头,以各种方式,纷纷闯入用户的“客厅”。

在互联网企业的四面夹攻下,传统制造业也开始加快步伐。三星、LG、东芝等日韩家电巨头,及海尔、长虹、康佳等民族家电企业,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家居产品和解决方案,标志着智能家居大潮已全面来袭。

实际上,企业不应只局限于客厅,局限于电视、冰箱等传统电器。这些也只是智能家居的一部分,从长远来看,智慧家居的范畴不应仅限于家庭娱乐和家居控制(比如开关、灯光、温湿度控制等),在不远的未来,能源、医疗、教育等传统产业都将与家庭应用密切结合。从这个角度看,目前的智能家居产品都是冰山一角。

在这方面,国际IT巨头视野更为开阔,其全面进入到智能家居的上下产业链,并下血本加大产业并购力度,以快速打通行业市场。如2014年伊始,CES(美国消费电子展)即刮起智能家居大潮,而Google更宣布以32亿美元现金方式收购Next Labs,震惊业界――Nest Labs的智能家居产品与智能硬件十分有名,其创始人又恰恰是业界著名的“iPod之父”,此项并购可谓想不引人注目都难。

或许是32亿美元的价格太过惊人,谷歌对Nest的收购引发了行业关于智能家居的大讨论,诸多业界人士称“智能家居的春天就要来了”,全球产业巨头亦纷纷追不及待入华跑马圈地,布局智能家居市场。

智能家居产业发展瓶颈

2014年,与物联网、智慧城市概念密切相关的智能家居产业风光无限,但细心的产业人士亦指出:较之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智能家居系统起步较晚,市场主流产品(系统)不能全面解决产品本身与市场需求的矛盾,内涵仍较为贫乏,技术门槛不高,价格高昂,智能家居市场的坚冰还未完全打破,这使智能家居在推广应用过程中遭遇了诸多挑战,并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

首先是“价高和寡”。厂商巨大的前期投资,势必会影响到智能家居产品的价格,这决定了初期用户必定是高收入家庭。在大部分普通消费者看来,智能家居依然是属于“锦上添花”类的奢侈消费品,甚至可望不可即。美国智能家居公司control4曾在广东顺德开了一家旗舰店,而后由于业绩不佳而被迫关闭。业内专家直言,之所以销售差,是因为价格昂贵,一套智能家居产品多达10余万元,对于旧房用户来说,还需要重新装潢,代价太大。

事实上,智能家居在国内市场已经发展了十多年,但现在只是零星地分布在一些别墅、高档住宅之中,并没有在大众之间普及开来。整个国内智能家居市场仍以商用市场为主,智能家居行业尚未实现规模化发展。因此,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和消费价格,是未来智能家居市场拓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为智能家居厂家,还应该充分考虑到用户的消费需求,积极研发适合消费者个性化配置的产品,降低智能家居系统安装的成本,这样才能令其真正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因此,企业率先生产出个性化、平民化的产品,对于如何在这个市场中站好位置,占住有利地形,关系到其能否把握住机遇,抢占该领域长远商机。

其次,智能家居似乎并不“智能”。如今,国内宣传甚广的“智能家居”概念,大多停留在场景构造、开关集成上。打开一个“智能家居系统”网站,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绝大多数智能家居系统都由多个独立模块组成,包括灯光控制、音响控制、安防控制、家电控制等等,而这些独立系统,都是“旧瓶装新酒”,其发展并不成熟,还不能于统一平台上实现互联互通。而在没有“杀手级”应用出现的当下,市场也很难找到爆发点。

家联国际上海家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洪佩军博士指出: “智能家居目前在设计上并不能够做到整体智能。每个品牌基于自身能力的智能方案实为画地为牢,只关注自己能做什么,而忽视消费者需要什么,结果每个家庭被不同品牌割裂成了多个孤岛。”

另外,影响智能家居普及的关键因素,除了高昂的价格,还关于用户体验,即是否使用简单、操作容易。目前,大多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不够人性化,形成了操作难度偏高,尤其对中老年人群而言,要弄清楚其复杂的操作,不啻于打一场“硬仗”。对于购买智能家居的用户来说,家是放松自我的地方,原本是想是享受更便捷、更从容的生活,如若遇上操作流程繁复的智能产品,该产品迟早会变成家中一件摆设。

而想要达到“智能”的水平,不仅要在系统和数据搜集上花费足够的功夫,硬件(主要指智能家用电器)功能、硬件之间的通信和兼容性也亟需改进――整合不同硬件并组成系统,让家居真正智能化、自动化、人性化。

模式、安全、标准之田

商业模式有待进一步挖掘。在家庭核心消费领域,智能家居一直以来充当的都是“非必需品”,属于改善型产品,如何进一步挖掘其市场价值,成为产业发展难题之一,而如何寻求产业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模式,成为智能家居行业的突破点。

中国家电商业协会营销委员会执行会长洪仕斌表示:“智能家居产业正处于市场发展初期,其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在于还没有成功的商业模式。”

产品技术、质量、功能固然重要,但市场运营模式、盈利模式也极为关键,只有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整个行业才有可能良性循环发展。否则,一味埋头做研发和凭空鼓吹概念一样,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目前,国内智能家居厂商大多以“赔本赚吆喝”的状态在做推广应用,可谓辛苦不已。

“安全性”是一大新挑战。智能家居产品必定要与网络互联,而家居不像手机、笔记本电脑一样,有超长的密码保护和安全测试。如果网络安全出问题,用户将面临家庭隐私泄漏、财产物品损失等严重后果。

我们手持各种手机、Pad、笔记本,然而哪些终端可以控制哪些电器?各种授权、密码怎么使用?这都为用户带来了新的思维负担,而一旦弄混了终端,会不会出现“我都不知道是谁把家里的炉灶点燃了”的尴尬状况?如果自己明明在家,突然发现大门被别人控制、自动打开了,人们的心情又将如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