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09-07 09:20: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产品发展趋势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产品发展趋势

篇1

如今,我国农业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市场化水平偏低但流通成本却非常高,这不但极大地降低了农产品所具有的竞争实力,而且甚至已经成为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因为农产品最后还是需要靠流通才能能实现自身价值,所以相对比较高的流通成本就导致农民群众未能从流通领域之中享受本应得到的权益。这就需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业,以提升我国农产品所具有的竞争实力。这就需要加快对我国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趋势的探究,从而推动农产品物流实现更好的发展。

一、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基本特点

所谓农产品物流,主要是指农产品从生产地往接收地进行实体流动的整个过程,并要在此过程之中实现相关农产品的保值与增值。农产品物流具有迥然不同于其他物流的鲜明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产品物流具有极强的季节性。因为各个不同地区在气候和水土等各个方面的自然条件均具有较大的差别,分别合适种植不一样的农副产品,所以农产品生产也就具备了非常强的季节性特点,不仅表现为农民群众的生产资料购置要考虑到季节因素,而且各类农产品的产出也具有极强的季节性特点。二是农产品物流具有极高的难度。绝大部分农产品容易腐烂,对鲜活度的要求非常高,这就要求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实施防潮、防虫以及烘干等相应的处理,进而保障农产品的品质以及质量。这就需要农产品物流企业考虑相应的设施与设备,主要包含了物流仓库、专业运输车、专业装卸设备以及加工设备等。三是农产品物流的种类繁多而且规模较大。因为农产品的品种十分丰富,所以流通量也十分大,而农业生产资料购置量同样也十分大,主要有农药、化肥、农机和农业生产所需相关原材料等。

二、当前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中国农产品物流行业虽然已经得到了极大发展,然而与西方国家比较起来依然显得极为之后,这是由于我国流通领域过于分散之局面造成了农民群众的分散型购销,因为受到经济能力、信息资源等多种要素带来的影响,风险极易转嫁至生产者,从而也就导致了农产品物流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产品物流体系不够完善。因为考虑到各地经济发展不够平衡,农产品物流业的活动主要聚集于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那些地区,在更加广袤的农村地区,农产品物流业发展则相对比较缓慢,这就产生了农产品物流发展体系不够均衡的问题。同时,到目前为止,中国农产品物流业的运行方式还是相当简单的,只是农户们自身开展相对简单的运输活动,未能对农产品物流业实施全面整合,也未能对农产品物流的流动过程实施全面管理。二是农产品物流业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如今,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物流行业取得发展的关键环节,然而目前我国的农产品物流还远远没有建立起相互协调的现代物流运输网络体系。农产品物流业信息化状况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在分散式经营的模式之下,农户对农产品相关信息之获取依然依赖于以往那些传统办法,而且诸多农产品市场尚未购买信息化的设备,以至于物流网络系统依然处在空白阶段,农产品的供应链难以进行合理整合。三是农产品物流业的组织化水平偏低。鉴于当前我国农民群众的户均耕地只达到0.5公顷,生产规模非常小,导致传统的粮食供应业还是处于主导地位上,提供的物流服务水平较低。当前,单一农户近年来逐步成为了我国农产品物流的主力均,然而这类物流主体不仅规模偏小,而且组织化的程度相当低下,而且农产品物流中介组织的发育相当缓慢,缺乏良好的服务能力,以至于大部分农民群众需要自行解决农产品物流运输的问题,农民群众处于无组织的分散化状态之下,自然也就缺少了足够的市场竞争实力,无法构成规模化经济,而且也无法确保农产品的品质具备稳定性,同时还压缩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空间。

三、现代农产品物流的主要发展趋势

(一)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之趋势

要积极加大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的力度,着力培育规模较大的农产品物流集团等规模化、体系化发展之主体。要把农产品物流原来较为分散的物流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从而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进而能够实现产销之间的无缝对接,加快我国农产品物流的顺利流通进程,而且同时还能控制农产品物流中的相应成本。在此基础上,还应当积极支持农产品物流业协会的建立与健全,形成农产品物流公司的诚信经营机制以及认证体系,积极支持该行业协会制定出牵涉到农产品物流业的有关行业标准,并严格加以执行。

(二)农产品物流专业化之趋势

如今,我国农产品专业物流一体化服务正在逐步建立之中。鉴于近些年来我国农产品产业化的不断提升,农产品规模化经营局面以及特色农业发展趋势已经逐步建立,对于农产品专业化物流的需求也变得愈来愈高。其所表现出来的发展趋势就是要加快本行业的分工进程,把农产品物流分配从原来的供应企业与销售企业那里予以脱离,交由专业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运作,从而让农产品的供应企业以及销售企业能够一心一意地抓好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环节的工作。

(三)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之趋势

因为农产品具备了数量大、类别多、运输困难、容易腐烂等鲜明特色,所以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一定要建立起从农产品的运输到防腐、加工、配送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一体化冷链物流发展体系。然而,当前我国的冷链设施以及装备数量上有所不足,技术上还不过硬,也就容易产生易腐农产品,尤其是各类初级农产品被大量地消耗,以至于在食品安全上产生了相当大的隐患。有鉴于此,我国应当加紧构建覆盖面更宽、范围更广、技术更高的农产品物流冷链体系,并且较好地实现农产品物流之更新换代。

(四)零售环节规模化之趋势

如今,中国农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之中。随着我国农产品买方市场的逐步确立,竞争也变得日趋激烈化,而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对农产品的消费也从追求数量转向提升内在质量。与此同时,鉴于我国近年来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农产品市场也要面对愈来愈激烈的国际市场的挑战,以上这些均对今后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就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积极发展我国农产品的连锁经营行业,就能进一步地实现其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良好对接,从而切实减少流通环节的损耗,持续提升流通的效率,能够进一步地推进规模化经营,持续扩大市场的主体,提升其所具有的市场竞争实力。同时,推进我国农产品零售的连锁化经营,对于促进中国农产品更趋科学化与规范化也有正面、积极的影响。鉴于当前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城乡之间的差别比较大,农产品零售要想实现连锁化必然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一开始往往集中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在物流技术以及产业化程度不断提升之后,连锁的范围必然会得到持续扩大。

(五)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之趋势

信息化可以说是我国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要,从农产品的生产起,到存储环节、运输环节和销售环节,农产品物流信息一定要进行快速处理,从而力求做到更加精准的传递。一是要提升农民群众应用信息之能力,全面普及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以提升广大农民群体的受教育程度以及掌握信息化知识的能力。要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加快农地的流转进程以及规模化经营的程度,提升农民群众对于信息化工作之需求。同时,各地政府部门也应当进行统一协调,运用市场化导向,认真实施好农产品交易信息的采集以及等工作。要逐步完善农产品物流方面的信息交流以及服务机制建设,积极创建现代物流产业信息发展平台,落实农产品的信息化服务工作,形成快速、高效的现代物流业发展体系。

(六)农户组织化提升之趋势

中国的农产品从生产起,一直到加工环节、销售环节,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以及组织数量非常多,然而规模缺相当小,层次也比较低,缺乏应有的联合性,进而造成组织化的程度不高。要想解决存在于农民群众身上的组织化程度过低和大市场之间存在的矛盾,较为可行的一项措施是促进家庭经营与规模化经营的紧密联系,积极开发多元化农产品的合作方式,加快农地的合理集中,进一步提升广大农户经营的规模化程度,提升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整体规模化状况,切实解决分散经营的生产成本过高而效益偏低等实际问题。运用农产品产业化经营过程中的农业龙头企业将原本分散化的农户进行合理的组织,从而产生产业化的组织新方式,切实带动广大农户进入到市场中实施统一化管理。要充分发挥出农民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的功能,切实提升农户群体的组织化程度。

(七)强化专业合作社建设之趋势

农业专业合作社是指专业生产方向一致的农民群体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在自愿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实施自主管理和自负盈亏的一种农业经济组织。在我国农业发展进程中,农业专业合作社与普通农户比较起来,具有团队协作、要素改进、市场竞争力提升、风险降低以及管理能力提升等各个方面。合作社完全可利用自身更为稳定的货源、更为充裕的资金,对农产品实施全面深加工,以求缓和集中上市带来的各种压力,进而提升农产品所具有的附加值,从而有效缓解农产品在产、销过程中产生的危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状况,展望了农产品物流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今,我国的农产品物流业尚处于起步摸索时期,建设现代农产品物流新型模式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工程。政府部门一定要全力发挥自身所具有的宏观调控等积极作用,落实符合我国当前实际的农产品物流业发展规划,健全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切实规范当前物流市场,提升对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毒,强化农产品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从而为农产品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创设出更加优质的运行环境。

作者:冯佳 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洪涛.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呈现新趋势[J].中国合作经济,2012(9).

[2]吴霞.宁夏特色农产品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物流科技,2013(7).

篇2

中图分类号:S-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131

无公害产品是在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生产厂以及具有一定的加工标准生产出来的,具有相关证书的认证方式。这种产品在生产期间是一种无污染、不添加任何化肥原料,在加工过程中也没有任何防腐剂、人工色素等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的环境检测标准和质量认证形式。

1 无公害农产品现状

在2001年,我国已经在全国实现了无公害农产品相关的行业标准,并已经建立并实施,从此我国实现了标准化的管理形式。在这种标准化监管与实施下,不仅加快了我国农产品相关的配套标准,也扩大了该行业的发展领域。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快了无公害农业的发展和创造。由于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食品质量以及食品生产具有较高要求,无公害产品成为市场中主要的销售形式。而且,农产品在国际地位发展中也体现了新的发展形式,特别是绿色化的提出,严格打造了国际化标准和质量检测[1]。所以,我国在农产品生产与检测方式上,就要严格控制,以实现市场发展期间的不断需求。无公害产品就要较高营养和品质,它在销售期间是一种特殊商品,也是一项专利性产品形式,在技术和管理方式上都具有独特性。所以在实现无公害产品在市场中的有效机制,就要与其他农业生产区分开,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面对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在发展期间的经济变化,为了实现农业建设的综合性发展,在开发期间就要研究较高的无公害技术,严格控制生态环境中的运行模式,这不仅能保证我国信誉市场的生产模式,实现农业的生态建设,也加快了我国在农业中的经济发展和地位提升。

2 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趋势

无公害产品是我国农业在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益的结合方式,在生产中的各个环节上都能实现良好的发展产物。无公害产品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保障形式,也是市场中的载体形式。为了促进无公害产品的良性发展,就要创建生态农业发展,加强无公害产品技术,建立一定的环境标准。我国在市场中,无公害产品已经初步形成,在发展和建设方式上具有较大空间[2]。随着国际环境监察标准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很多国家在出口上都增加了农产品限制。所以在我国开发无公害农产品,不仅能促进农业的整体化发展形势,还能促进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有利地位。我国在农产品开发过程中,主要以农业食品以及加工制品为主,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中,我国已经从食品生产发展到非食品农业生产中,特别是相关行业也已经步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与开发领域中。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将一些化学生物被生物生产所替代;包装行业,特别是塑料包装对环境的污染较大,所以要利用纸质包装来实现,从而实现我国在农产品发展上的积极力量。

3 无公害农产品检测

无公害产品主要以安全、健康为主要目的,在市场发展中指是主要的决策形式。为了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促进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就要对已经输出到市场中的农产品进行检测。为了保证食品原材料的作物产地上的的生产标准,就要对产地以及种植地环境进行检测,保证食品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利用DNA检测确定种子的非转基因性,如果该食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说明该食品不是健康、安全的食品[3];还要对农产品质量进行检测,特别是一些含有农药、化肥的农产品,确定安全的检测形式。检测产地环境期间,要检测大气中是否含有有毒物质、检测水质是否含有有害物质、土壤中是否含有重金属,还要对化肥、农药等进行控制。对转基因进行检测,利用标记以及已知基因进行检测,对范围比较大的农作物,一般利用标记基因进行检测建立该产品在检测期间的相关标准,在基因库中对农作物各个程序进行检测,从而做出快速反应。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主要对蛋白质含量、水含量以及脂肪等含量进行检测,特别是一种农药、化肥的残留物也要进行检测,产品中含有的重金属、激素以及添加剂等种类进行检测,还要对卫生指标进行检测,保证检测期间的全面性。

4 结 论

为了保证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把握市场中的质量标准,促进国际利益,产品的输出期间必须要经过严格监测和检测形式。因为无公害产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要食物,与人们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关系,所以在农产品生产、出厂以及检测等环节上就要严格把关。

参考文献

篇3

农产品企业中,有发展全产业链的中粮集团,建设强势终端的膳博士,构建直销系统的优菜网,建立高标准的有机生态农业有机农庄等,这些商业模式的出发点,都来源于传统模式和电商模式。传统模式是指生产+加工+直销的经营模式,农产品企业通过生产建立基地与农户签订生产合同,并派放技术人员指导农户生产,将农户收获的产品进行不同层次的加工,销往农贸批发市场、大型超市、机关学校等机构,以及企业自己创建的生鲜超市等,规模扩大后产品可销往全国甚至海外市场。电子商务模式则是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利用网络订单销售产品,减少流通环节及店铺、员工费用,直面零售端的营销模式。

一、传统模式的发展趋势

农产品企业传统模式相对于电商模式发展更成熟,消费群体更稳定,简单地以传统配送的方式扩大消费群体打开市场并不现实。这种模式的发展必须依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创立品牌。现在早已不是打价格战的恶性竞争的时代了,企业必须建立品牌效应,才能更富竞争力。品牌首先来源于品质。“伊都菜彩”是日本九州规模最大的农产品直销店,它最大的卖点就是绝对保证产品的安全、新鲜,采用食品安全责任制,定期对产品品质安全进行检验,通过生产者设立对消费者负责的统一保险,并且各家农户的产品都上印有他们的姓名、电话,以此来加强农户对产品的生产责任心。这些措施使消费者更加认可其品质和新鲜度,因此也打响了“伊都菜彩”这个品牌。除了产品品质,安全的运输保管,准确快速的派送,丰富的产品品种等都是企业品质建设的途径。因而,农产品企业需要狠抓品质为发展根本,此后再从品牌的名称、标志、包装等方面进行品牌的外在形象塑造。

2.技术水平提高。技术水平的提高将直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物流环节,成熟的冷物链技术不仅能降低损耗,节省成本,还可大幅延长农产品的保存期,便于企业把控市场价格,获得更高利润。据统计,我国的果蔬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率高达25%-35%,每年的损耗量超过8000万吨,而发达国家的果蔬产品的损耗率平均仅为5%左右,这背后靠的就是技术水平的支撑。以美国为例,美国的蔬菜物流形成了一条冷链,从田间采后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批发站冷库自选商场冷柜消费者冰箱,始终保证处于采后生理需求的低温条件。由于处理及时得当,美国蔬菜在加工运输环节中的损耗率仅为1-2%。在生产环节,山东寿光在蔬菜棚里使用物联网技术,利用遥感设备采集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土壤温度及含水率等信息,通过移动设备把这些信息传输到工作台,实时分析大棚的状况指导种植。这套技术在为企业节省劳动力的同时,也为企业更精准地把控产品数量、质量做出了巨大贡献。

3.信息化管理。企业的生存靠管理,信息化管理是农产品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农产品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并不高,而国外企业已经普遍建立了先进的管理信息平台。这类企业运用大量的高科技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连锁超市的库存安全报警系统,在企业供应链管理信息平台上第一时间获得各种产品的准确订单,企业根据订单数,通知每天需要多少流水线工人,确定在什么时间段需要从生产点运送多少产品,需要多少时间生产,需要多少部配送车辆才能按时按点配送等。这种信息化管理不仅节省人力物力,而且配送精准,企业也不会出现生产浪费的情况,消费者也能在24小时内可以将新鲜的食品端上自己的餐桌。有需求就有市场,消费者有快速获取商品的需求,企业就有必要去改善管理满足这种需求。

二、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趋势

1.渠道拓展。在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农产品本身保存期短、易损耗变质,加上建立电子商务系统的成本很高,要发展下去,必须依靠市场规模取胜。据武汉家事易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从该公司目前的电商资金投入来看,每天订单达到8000单的时候才能达到盈亏平衡,而目前家事易每天的成交量平均仅约为5500单,根本无法达到盈利状态。所以发展电商的农产品企业必须拓展渠道,扩大市场,才可能获取更高利润。

“千岛湖渔业”特供餐饮店,“阳澄湖大闸蟹”建立了机场零售终端,都是成功拓展渠道的例子,但并不适合农产品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直面零售终端的消费对象,因而渠道拓展必须偏重于网络零售。除了广告宣传,配套设施的配置也是重点。例如,武汉新辰食品公司除了与公共自行车亭合作进行广告宣传,还在社区建立了便利服务站和社区实体店,为网络消费者提供固定的取货点;家事易公司受超市存物柜启发创造性地开展电子菜箱配送系统,与小区物业协商,上缴物业费在小区安装电子菜箱,形成终端网络,小区居民可在在网站上拣菜下订单后,利用会员卡或短信收到的密码直接去电子菜箱取货,很大程度地简化了快递人员与消费者之间的对接过程。这些配套设施就在消费者身边,消费者能更直接地感受电商的优势。

渠道拓展也要考虑拓展对象。农产品电商的产品相对来说更适合喜欢“宅生活”的年轻人、上班族,他们很少有时间买菜,即便去了超市也很难买到新鲜菜,企业要考虑到拓展渠道的成本,就必须从这类特殊的消费对象入手进行。除了本地市场,企业还可以发展异地市场,当拓展到全国和国外的市场时,企业不定只能自己去打开异地市场,也可以通过输出、扩散先进的商业模式、专卖技术使用权、寻找加盟商等途径,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出发更大幅度地开拓市场。

2.产品聚焦。产品必须有对应的消费群才能生存,也就是产品聚焦。很多企业认为,生产的产品越多,销量就越多。阿尔·里斯说过“市场是不讲逻辑的,你要做的是如何控制消费者的心智,不能什么东西都卖,而应该让消费者聚焦到某一个点上去吸收”。一般的烟草公司会把男女消费者都作为消费对象来开发产品,而万宝路的产品只针对男性,除一般男性外还包括牛仔。现在,万宝路成为了美国市场上最大的烟草销售公司,它所做的就是把消费对象聚焦到某一类人,聚焦生产符合这一类人“胃口”的产品。同样,农产品网络销售的消费对象很明显,集中在生活节奏较快的年轻人,农产品企业推出的网上销售产品要符合这类特殊人群的“胃口”才有市场。目前,市场上针对年轻人推出的可直接烹饪的盒装速冻菜肴,针对发胖人群推出的瘦身菜肴,针对孕妇的营养菜肴等,都是针对特定消费者进行产品聚焦的发展趋势。

3.结合现代化物流。相对于传统模式,电子商务模式对物流的要求更高,其特定的消费人群需要有品质的农产品配送,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建立起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紧密结合的农产品速递平台,发展现代化物流,将商品采购、加工,库存管理、分拣、配送和客户自行提取等各个环节高度信息化,并随时与中央数据库交换信息,从采购到配送,使整个物流链都完成信息覆盖,实现从田间到餐桌高效率配送。由于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流通中的推广,现代化物流不再遥不可及,它成为快速发展农产品电商必不可少的支撑。目前已经有大量的信息系统在企业物流操作中推行应用,包括电商平台系统,仓储系统,电子标签分拣系统,物流系统,ERP系统等等。

结束语:农产品企业的传统模式和电商模式在国外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了,并随之滋生出一系列高效率的新型模式,方便了消费者购物,也确保了企业的利润。当然,并不是国外所有的模式都适合我们,我们要做的是结合自己市场的特点,分析前景,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然后奋勇直追。

参考文献:

[1]郭永宏,文化传播与营销[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出版

[2]刘真真,电子菜箱:生鲜电商突围的法宝[J],支点,2013年2月

[3]杨萍,聚焦是营销成功的关键[J],支点,2013年4月

[4]史贤龙,农产品企业如何走出商业模式的战略误区?[J],价值中国,2010年12月

[5]欧阳斌,国外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成功案例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月

篇4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正在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发展纲要》指出,北京市要建立符合地区发展的都市型农业,加大农业产业化力度,加大品牌建设的力度。目前,特色农产品在北京市农业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北京城郊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品种丰富,交通基础优越,在特色农产品供给方面占有明显优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特色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加之北京良好的国际区位优势,国内外市场对特色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如何把特色农产品按照用户的需求高效地、高附加值地配送到用户手中,正成为北京市发展都市型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品牌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因此研究北京市特色农产品的配送现状具有重大的意义。

目前,人们对特色农产品的界定主要依据“名、特、优、新、稀”原则,满足其中一点的农产品,我们称之特色农产品。

一、北京市特色农产品物流配送基本情况

(一)北京市特色农产品结构分布差别大,价格差异明显

截至2006年,全市以乡镇为起点上报的主导特色农产品共有102个品种,产品收入达到771897.1万元。收入排前10位的产品收入占整个主导特色农产品收入的68.89%。目前,北京市的特色农产品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特色农产品结构分布差别很大。从产品种类来看,主导和名优特色农产品中,果品的种类数都是最多的,从产品收入来看,畜禽及其产品类在品种上虽然不是最多,但其产品收入却相当高。二是特色农产品在不同区域的分布有差异。全市特色农产品种类丰富,但是在13个郊区县的分布却有着很大的差别,房山区的主导特色农产品和名优特色农产品品种最多,分别达到39种和31种,特色农产品品种数最少的门头沟区只有4种。三是产品的价格差异明显。不论是不同区域生产的同种农产品,还是同种农产品的不同品种,其价格之间都有很大的差异。

(二)北京市特色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出现以自营配送模式为主、其他模式并存的多样化特征

目前,北京市特色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出现以自营配送模式为主、其他模式并存的多样化特征。自营配送主体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农户为主体的,二是以公司作为配送主体。共同配送或以第三方物流公司作为配送主体的比例较少。

1、农户自营配送模式。农户或农产品基地自营配送,是农户或农产品基地将特色农产品自己送到批发市场或客户手中,是传统农产品配送主要形式之一。农户作为配送主体时,有的是以大的农户个体为单位,自行组织物流配送;有的则是加入农业经济合作社,以合作社为单位,集体组织配送。在农户自营配送组织模式下,物流配送较为初级,主要是以满足货运的送达为目的。目前北京的特色农产品主要以这种模式为主。

2、以公司为主的“农户+公司”的配送模式。“农户+公司”的配送模式中的农户包括农户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公司包括与农户有采购关系的经销商、批发市场、配送中心(经销型的特色农产品配送中心或大型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加工企业。这种模式中,公司负责把特色农产品从农户那里收购所需的配送以及公司销售特色农产品中的配送。在不同的配送主体模式中,目前以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营商为主导配送模式占的比重较大,以大型连锁超市为主导型的物流模式比例较少,以大型特色农产品经营公司或加工企业为主导的配送模式比例最少,但是后两种物流模式将作为今后较长时期内特色农产品配送的主要方向。

3、第三方物流模式。目前,北京市的特色农产品公司配送的专业化水平还整体较低,特色农产品加工配送的专业业务的发展也刚刚起步,配送企业一般是产供销一体化经营,通常是基地加配送中心的形式(如北京京东大运河农产品配送中心),而非真正的第三方农产品物流配送企业。

(三)出现了一定规模的农产品流通中心,农产品物流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

随着北京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北京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规划的落实,北京逐步形成以现代零售服务体系、物流配送体系、食用农产品安全流通体系以及新型专业批发体系为主的现代流通框架。特别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经成为连接农民和消费者的重要环节,也是开展农产品物流的重要节点。目前全市共有经营农产品市场625个,包括农产品批发市场45个(大型18个),农产品零售市场395个,农产品综合市场185个。在北京形成了以南四环新发地、东郊市场、西北四环锦绣大地、东南五环京南贸市场4大贸易中心为主以及八里桥、石门、田村、青河、平房、洋路、南苑、岳各庄等规模和影响较大、功能齐全、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批发市场相互发展的新格局。另外,北京市在对新发地、东郊市场、锦绣大地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改造升级的同时,又在北京亦庄新建造了北京市最大的中央级高科技农贸市场,打造全北京最大的农产品流通交易中心。

(四)特色农产品流通加工发展迅速

近年来,北京市政府特别重视果蔬等农副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含量,政府有关部门已制定了有关政策,进一步加大投入,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产业,并首次将农产品加工列入科技攻关计划。北京正致力于用几年的时间,使京郊生产的农产品80%以上进入国内中高档市场;同时选择市内一些特色农产品,如房山的鲜杏、门头沟京白梨等100个左右的名优特色品种,建设一批特色果品生产基地,并积极申请原产地保护等。

(五)农业物流主体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不断成长

北京市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围绕市场壮龙头”的发展思路,坚持把培植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加大扶持力度。目前,北京农业物流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主要有国有农贸企业、供销社、农资公司、粮食公司、邮政物流公司外,农产品物流业中的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各类企业,同时还有农村生产经营大户、农民经纪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均得到了较快发展。

二、北京特色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趋势

(一)特色农产品配送一体化

整合整个特色农产品供应链上的配送功能,将仓储、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分拣、组配和物流信息等环节集成整合、一体化运作;运用供应链思想,流通企业与农产品原料供应商、生产商、加工商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整合农产品上下游企业资源,有效降低配送成本,提高特色农产品配送的效率,增强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二)特色农产品配送专业化

根据核心竞争力理论,特色农产品配送应该利用外部专业化资源来完成,即寻找第三方物流企业。随着物流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第三方配送体系的不断完善,第三方配送模式应成为供应链环境下农产品配送的一个首选的模式和方向。这种模式使企业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减少固定投资,利用外部资源,获得竞争优势。

(三)基于超市的特色农产品配送品牌化

品牌是质量和信誉的象征,随着对品牌产品的社会需求不断增加,特色农产品更应借助其“特色”建立自己的品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现有特色农产品,尤其是不需加工直接消费的特色农产品,因其生产规模小、缺乏包装等原因,产品特征表现不明显,多数没有形成品牌效应。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超市购物,因此通过超市来销售特色农产品,利用超市品牌联动特色农产品效应,将是未来特色农产品销售的主要趋势。特色农产品流通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批发零售企业,通过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注册商标,主动开展品牌运作,让特色农产品品牌化,掌握市场主动权,赢得消费者,把市场越做越大,推动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

(四)特色农产品配送高附加值化

在特色农产品物流的流通加工、包装等环节中加大投资力度,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加工精度,增加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更能体现特色农产品的价值,提高其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推广和应用生物工程、超高温杀菌、保鲜冷藏、冷冻速冻、冷链物流等高新技术,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的监控,将是特色农产品流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五)特色农产品配送绿色化

北京农业的生态功能决定了农产品物流系统在实际经济利益之上,还要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这就是所谓绿色物流(GreenLogistics)。农产品绿色配送是指根据用户要求,通过科学化的设计、管理和实施,使农产品在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中,实现合理化和最优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减少空载,提高效率。绿色物流是21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农产品物流绿色化迎合了经济发展的潮流。

(六)特色农产品配送网络化

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决定或影响农产品的品种和品质,许多农产品是一地生产,全球消费。规模大的农产品物流企业在经营品牌、利用信息、组织货源、服务客户等方而具有优势,还可以通过不同方向多种农产品物流提高运输力量利用率,降低运输成本。互联网为农产品物流提供信息平台,电子商务突破了空间和时间限制,提高了物流合理性。规模扩大、网络交易是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必然。

(七)特色农产品配送标准化

特色农产品物流标准化主要指的是从特色农产品生产到送到消费者手中整个过程中物流管理活动的标准化。具体包括在包装、运输和装卸等环节适应国内、国际贸易的要求,推行和国际接轨的关于物流设施、物流工具的标准,如托盘、货架、装卸机具、条形码、车辆、包装、集装箱等,不断改进物流技术,以实现物流活动的合理化,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当前,市场对企业的响应速度要求越来越高,实施物流标准化,提高运作效率,保证特色农产品特别是生鲜特色农产品快速有效流通,是当前对特色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要求。

(八)特色农产品配送信息化

推动和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产品配送企业的应用,如服务平台热线、电子商务、电子结算等在进货、配送环节的广泛应用,提高工作服务效率。同时建立货运车辆调度信息系统,优化货运路线,提高货运效率。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对整个农业配送系统的运转越来越重要,并已成为农业配送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提高农业配送效率的重要技术保障。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化可以弥补物流的传播路径,增加透明度,可以使传统的二维市场突破空间的概念成为多空间市场,使物流信息变得流畅。同时,创新农产品配送中心的交易方式,积极发展电子商务。

参考文献:

1、北京市特色农产品发展状况分析及对策[DB/OL].中国统计信息网,2007.

2、魏国辰.对北京市建立国际农产品流通中心的对策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5(6).

3、程言清,黄祖辉.农产品流通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2(6).

篇5

SWOT分析法也称态势分析法,即对企业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帮助企业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

1.我国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的优势。

1.1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具有深远的发展潜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经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建设,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是大势所趋,也是我国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途径。但若农产品的流通不畅通,则会导致市场经济论乱,农民增收困难。在市场竞争日益激励的今天,随着消费者对产品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传统的农产品流通销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因此,提供高效的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服务,不仅能使农民生产的产品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还可以使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增值,通过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降低农产品流通的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从而提高其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因此我们认识到,我国的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具有深远的发展潜力。

1.2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每年农业生产资料的物流量不仅数量巨大,而且供应非常分散,物流成本很高。此外,农产品是具有生命的动物性和植物性产品,这些鲜活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对包装、装卸、运输、仓储、防疫等均有特殊要求,稍有不慎,就会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而通过对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企业的合理规划,农产品运输、仓储等各环节的生产成本将显著降低,这样既有利于有效得节约成本,又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2.我国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的劣势。

2.1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体制不健全。我国的物流管理咨询业相对西方国家而言,起步较晚,因此缺少相应的行业管理体制。如:我国咨询业至今没能建立起自己的行业协会,没有成行的咨询体系,缺乏合理的咨询价格体系和保证咨询调查质量等方面的规范,没有咨询案例数据库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的健康发展。

2.2物流管理咨询业人才紧缺。由于我国物流管理业和管理咨询业起步都相对较晚,我国各大高等院校对于相关专业的设置时间也较晚,且其培养侧重于工业物流管理咨询人才而非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人才,因此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人才极为匮乏。据资料显示,物流相关专业人才已经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仅近两三年,我国物流相关专业的人才缺口将达到60余万。而企业对于高级物流人才的要求几乎是一致的:要有经验、有现代技术,还必须掌握现代经济贸易、运输与物流理论和技能,且有过硬的外语能力和国际贸易运输及物流经营能力,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人才的相对匮乏与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的“瓶颈”。

2.3农产品物流管理的设施和技术落后。农产品的生物性能——如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易腐烂变质等——对运输效率和保险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相关设备通常只能提供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这使得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失很大。而农产品物流管理设施和技术的落后,也直接制约了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所能发挥的经济作用。

3.我国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的外部机会。

3.1国家政策对“三农问题”的支持。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提出“两个趋向”的基本论断,作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火的基本方针,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放开粮食市场和价格、全面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出台,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政策支持,为我国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3.2网络化对物流管理咨询业的促进作用。物流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管理体制,其很大程度上依赖网络经济发展的支持,信息网络化的逐渐完善和健全,对物流管理咨询业的业务开展提供了技术保证和智力支持。随着物流管理咨询业的发展,我国出现了许多从事物流信息技术的企业,他们制定专业的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物流信息技术。这对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的发展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4.我国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的外部威胁。

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未建立起专门针对物流管理咨询业的法律法规,因此在企业的日常业务中,许多行为都没有法律依据而只依靠当事人的行为习惯,这样一旦出现纠纷则很难调解,过错方得不到相应的惩罚而非过错方也无法用法律武器有效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对我国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自我国2001年加入WTO以来,随着我国市场“门槛”的降低,外国各大知名企业纷纷入驻我国市场,其中就包括物流管理咨询企业。这些公司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成熟的管理体制,占领了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的发展,给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企业带来巨大的挑战。

二、我国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的发展策略建议

通过上述对我国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的SWOT分析,可以清晰的看到我国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各方面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为促进我国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快速、健康的发展,提出对策如下:

1.政府方面。

1.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出台相关政策以实行政策支持。由于我国的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各方面体制还不太健全,这使得我国的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的市场竞争力较弱,尤其与欧美等较成熟的企业相比,更显示出了许多不及之处。需要借助政府的大力支持与保护。

1.2改善基础条件并加强农产品物流载体的建设。根据我国目前的基本情况,加强农产品批发的市场建设,是现阶段提高我国农产品物流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建立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体系,进一步加大批发市场的监管力度,完善市场的各项法律法规,在流通市场内部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检疫检测中心,为农产品贸易发展服务。农产品物流实现顺利运转,就为我国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3通过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的专业技术水平。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仓储、加工、配送、通讯设备和计算机维护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必须增加人才培养的投入,联合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加强人才的培训工作。这要求政府一方面扩大高等院校物流本科和研究生的招手规模,培养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另一方面,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农业物流行业在职人员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2.企业自身方面。

2.1规范咨询程序和保证服务质量。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企业作为新生企业,若想迅速提高自身的实力,一定要保证企业自身的服务质量。而规范咨询程序则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必要保证。在物流咨询过程中,企业应进一步规范其基本程序,包括整个咨询过程中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方法及其相互关系。

2.2提高物流咨询水平。首先,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企业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资源共享的物流咨询项目数据库,及时对咨询成果进行总结、分析,以减少不必要的咨询时间,提高咨询效率,进而提高咨询水平;其实,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具体的咨询项目中有选择的利用现有理论,并根据实际情况将现有理论进行创造性调整,以保证咨询的科学性、合理性;再次,在咨询过程中要具有创新思维,并将这一思维贯穿于整个咨询过程中;最后,采取适当措施,发挥物流咨询业的催化剂作用,推动我国农产品物流咨询业的良性发展,并依据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平台地位,合理解决咨询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篇6

一、引言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农产品的营销也成为了现代营销中最具有生命力的营销方式。当前的农业生产体系中,提高农产品市场营销已成为农业市场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农产品营销是农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个体和群体之间的流通过程,实现农产品创造和产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从事农产品市场营销工作的企业一方面依据国家的宏观政策和市场变化趋势来调节整体业务;另一方面可以将农民从生产经营的身份中解脱出来,可以使不善于经营的农民有组织地去生产,解决了微观生产决策与宏观经济之间的不协调问题,形成分工合作,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我县农产品生产发展,保障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也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二、当前我县农产品市场营销的现状

(一)农产品市场体系已逐步建立,并引起了人们对农产品市场营销的重视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现阶段,我县农产品市场体系已逐步建立并得到迅速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年成交额50多亿元。鲜活农产品经由农产品批发市场提供给各大中城市,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发展,使我县农产品渐渐由数量向质量方面提高,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加强规范管理,提高市场硬件设备,使农产品市场运营日趋变好。

(二)建立了完善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现阶段农产品市场覆盖了几乎大中小城市,形成了具有规模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产生了一条农产品流通的大动脉。目前我县已拥有肉、蛋、蔬菜、水果等6个大型农产品市场。城镇居民所需的农产品45%以上是通过批发市场提供,这促进了农产品市场的大力发展,也满足了居民生活的需求。

(三)逐渐给各城市的超市、卖场配送,并发展迅猛

超市逐步出现在农产品销售领域,是一种新型现代营销业态,是目前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新成员,并与传统的农贸市场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农业部门充分认识到“农超对接”的重要作用,积极倡导和推动了“农超对接”工作。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超市链接千家万户农民的纽带,也充分认识到了“农超对接”对减少农产品销售环节,提高农产品价值给农民带来的实惠。目前,我县有6个专业合作社为西安等53家超市提供鲜活农产品。

(四)农产品市场营销中介逐渐壮大

目前,农产品购销主体逐渐壮大,比如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户、专业户等的发展,逐渐使农产品生产与大市场相连接,打破了过去产销脱节的局面,缓解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这些中介带动了生产基地发展,让农产品生产走上规模化,促进了我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农产品市场营销发展趋势分析

(一)农产品市场营销渠道采用多元化管理

采用一体化管理方式,可以使农业生产和营销活动具有协调性和统一性。营销渠道主要分为水平一体化和垂直一体化管理组成,所谓的垂直一体化是由生产者和中介商组成。根据以生产或者中介商为中心又可以分为向上垂直一体化和向下垂直一体化。所谓的水平一体化是由两个以上渠道成员利用各自优势联合开拓农产品市场。

(二)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和行业协会

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和农民合社可以促进生产、加工、贸易各个环节的企业和农民联合起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形成具有统一性的农产品市场营销渠道。当然我国的农民合作组织缺乏具体的功能和主导地位,造成管理不到位,并缺乏相关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打击了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因此应该在农产品市场营销领域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和行业协会,充分发挥组织机构的作用,采用规模化、集约化的协作方式,减少成本,提高效率,实现总体利益的最大化。

(三)发展规模化经营的现代批发商

新时期批发市场建设的发展趋势就是往现代批发商发展,提升批发市场的组织化水平。一方面,政府和相关组织及批发市场管理者要引导现有的流通方式,朝着现代企业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农民合作社或行业协会要有计划的引进批发商、生产商,尤其是具有知名品牌,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他们,规范农产品市场营销经营,带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素质。

(四)推动农产品网络营销

农产品网上营销较之于传统交易方式具有增加交易机会、容易获取市场信息、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有利于打造农产品品牌、有利于客户关系管理等众多优势。未来的农产品营销将渐渐走向网络营销方式,目前的有形市场营销也要建立,但是随着科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适应新形势,将建立无形市场网络。顺应网络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式,积极发展网上农产品营销,搭建网上营销平台,实施电子商务,努力推动农产品更多地走出本地区,面向全国和世界。

(五)对农产品质量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随着“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深入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潮流,人们更加重视生活保健,回归自然是人类发展的必经之路。未来几年内,谁能做好安全无公害农产品营销,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主动地位。另外近年来,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变化,对果蔬也越来越挑剔,不但要营养丰富,还要美观。满足了人们食用、观赏、保健等需求,市场前景具有很大优势。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国家不断推出利好政策的前提下,尽快完善农产品营销体制,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营销机构,只有这样才能大力发展我县农业产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篇7

1、韩国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

1980年前,韩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较落后,农产品由收集商收购后到规模很小的批发市场销售,差价被委托商赚取,价格不透明,信息闭 塞,农民不知道价格。针对这些情况,政府为使价格公开、公正,决定由国家建设批发市场,而且批发市场实现全国联网。上世纪70年代中期后,政府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调查并着手建设。第一个建设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是汉城可乐洞市场,于1985年5月16日开业。1年后,釜山、大田、光州等地的市场相继建成,政府计划建成32个公营批发市场后就不再建新的市场。

2、韩国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分类及分布

按是否达到政府法定要求及投资源划分,韩国批发市场可分三大类:公营批发市场、一般法定批发市场和民营批发市场。

公营批发市场:100%资金由地方政府投资建设,采取委托经营。

一般法定批发市场:政府投入部分建设资金,但要求达到国家建设标准。

民营批发市场:民间投资建设,不受国家标准的限制。

韩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全国的分布比较均匀,这是因为韩国早期的建设法中规定了“一个城市建一个批发市场”的原则。

据2003年韩国农林部统计资料,韩国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51个,其中:公营批发市场29个,一般法定批发市场19个,民营批发市场3个。

3、韩国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流通环节

(1)上市途径。以汉城可乐洞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例,该市场流通组织化程度已很高,各行业协会在市场上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活动于流通领域的经营者主要有三种:批发商亦称批发市场法人、中间批发商和零售商。这三种经营者中,批发市场法人起主要作用,是农产品上市的第一道经营环节。韩国水果蔬菜流通协会,简称“青果人协会”,是一个在政府与市场之间承担行业组织功能的团体。“青果人协会”是全国性组织,全韩九个道(省)内均设有“青果人分会”。高度的组织化使各道的“青果人协会”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以汉城为例,蔬菜供应量的70%掌握在青果人手中。

韩国农产品形成了这样一个流程:农民管种植,青果人负责收购和拍卖,中间商竞买后转给零售商,零售商在店铺零售,人人守份,环环相通,繁而不乱。这种批发集于市场之内,零售限于商店之中的做法,确有值得借鉴之处。韩国农产品主要通过农协等组织实现上市,这种组织化的大流通能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保护生产者的利益,农协还渗透到了农资供应、农业金融、保险等领域,有利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交易方式。可乐洞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采取竞卖投标决定价格,由市场销售。如果产品数量被认为不适合上场交易,经管理方许可,由中间批发商直接交易,也称场外交易。无论从交易量还是交易额分析,场外交易所占比例很低,不是主要交易方式。

竞卖投标的方式有:举手手指式、电子方式、黑板记录方式和书面投标方式等。对上场农产品,收取上市手续费交易,蔬菜水果收4%、猪牛肉收1.5%、粮谷收1.5%等等。可乐市场的管理制度既严,又方便、先进和优惠。所谓严,是指规格标准化要求严和安全检查严。所谓方便先进,表现为信息化程度高,竞卖结果即可通过因特网及时传送到全国各地。所谓优惠,即指对萝卜、白菜、西瓜等8种与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产品,提供全额包装和物流设备利用费,免收垃圾处理费,并分配最佳竞卖区。

(3)交易人员。上市货物委托给批发市场法人,拍卖给中间批发商后分散给零售商人和消费团体。中间批发商以个人为主,如釜山批发市场;有的以公司为主,如可乐洞、九里批发市场等。市场交易人员有严格的资格限制,因此保证了批发交易秩序良好。

批发市场法人收取委托交易手续费,批发市场法人必须具备商品流通专业知识、经验和经营能力。批发市场法人作为公益性法人,必须遵守“农安法”所规定的要件、买卖方法、交纳保证金、禁止拒绝委托、禁止征收手续费以外的其它费用、禁止场外经营等。

中间批发商从批发市场法人处拍卖得到农水产品后再批发给零售商或团体商。大型超市、农水产品加工企业、出口商、消费者团体等需求量较大的组织可与中间批发商一样直接从批发市场法人处拍买商品。

(4)市场管理者。韩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强调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采取政府投资,公职人员管理的原则。韩国批发市场的管理机构可分两类:即批发市场管理事务所或依照地方公企法,设立地方公社或公共出资法人作为管理机构。

管理公社(公司),属于政府公共机关,成员非公务员,目前的汉城可乐洞市场和九里批发市场属此类;其它批发市场的管理机构是管理事务所,成员均为地方公务员,市场规模较小。政府公职人员管理市场设施、维持交易秩序、对从业流通人员进行指导监督等,不参加市场的经营交易经济活动,也不会开展其它经营业务。

(5)市场管理内容。汉城市可乐洞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管理者在农产品上市的包装、规格、标准、农药残留以及信息化等方面的管理成绩显著,值得借鉴。

农水产品在竞卖之前,对重量和内容物进行检查,当发现劣质农产品时,立即采取退货、调整中标价格、停止出货等各种处罚。

为了保护消费者免受残留农药的危害,对农产品实施安全检查,当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时,禁止该产品的流通,并全部作废弃处理。

为了提高竞卖过程中的公正性和透明度,通过信息化提高批发市场的效率,逐步采用无线竞价器的电子竞卖方式替代原有的手指式竞卖方式。竞卖的结果通过可乐洞市场因特网即时传送,使上市者在家也可确认竞卖状况。

为控制垃圾发生量,促进农产品的包装上市,当白菜、大蒜、萝卜、卷心菜、大葱、洋葱等主要品种不经包装上市时,将征收罚款性质的垃圾处理费。

(6)批发市场批发与零售的关系。批发市场都采取批发和零售兼营的政策,以减少批发市场由于巨大投资带来的浪费。汉城可乐洞市场在批发与零售的时间段上加以错开,以保证良好市场秩序。

(7)批发市场间的相互关系。由于交通、信息系统发达,韩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之间形成了层次分明的功能作用。全国32个公营批发市场,有8个属于广域市级的中央批发市场,其余24个是地方性批发市场。可乐洞中央批发市场形成的价格是全国的价格基准,对其它市场及物流中心的价格具有指导参考意义,市场之间不会发生再次转卖的现象(一些大型物流中心也会从批发市场购买一些调味料之类的小宗商品)。

(二)韩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新趋势

1、农产品批发市场面临的新形势

1986年韩国开放农产品市场,1993年加入WTO对韩国国内市场冲击较大。韩国国内的消费形式也发生了变化,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小型批发市场由于环境差,卫生差,客源越来越少。此时国家开始建设大型批发市场,大型超市也迅速发展起来,小批发市场逐渐被淘汰。1995年后,大企业也开始热心建设物流中心,政府由注重建设批发市场转为支持建设物流中心。韩国目前有物流中心10个,正在建设的7个。目前约50%的农产品经由批发市场流通,约15%通过物流中心流通。

2、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新趋势

(1)流通方式多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仍处主导地位。随着市场开放和农水产品进出口的自由化,流通途径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主,物流中心、直接交易、大卖场、电子商务、电视购物(家庭购物)、车辆巡回销售等不断发展的多元化流通新形式。产品降价、新产品开发等竞争越来越激烈,经营农水产品、工业产品的批发兼零售的综合型企业迅速发展,传统的业态发生根本变化。但目前批发市场还是最有效和规模最大的流通机构,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批发市场将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仍是流通主渠道。

批发市场以其流通量大、流通效率高,品种齐全等原因对韩国这样生产者规模小而分散的国家具有重要意义。1999年韩国耕种农户的平均土地经营规模只有1.396hm2。像韩国这样农业生产分散、规模小,产地商品标准化程度和集体供货程度较低的国家,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的重要途径是:把分散、小规模的农产品通过一定的场所(批发市场)集中和规模化,并迅速形成价格,使产品迅速分散出去,也只有批发市场能够履行这种功能。

近年批发市场交易量基本稳定,并略有增长;而综合流通中心在短短的3年内一出现就呈现出交易量迅速增长的势头;类似批发市场的交易量呈递减的趋势,3年内交易量萎缩近50%。这说明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流通的主渠道没变,而一些交易设施简陋、不规范的类似批发市场将被购物环境适宜、方便、货物齐全、安全卫生的综合流通中心所取代,而且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买方市场下,综合流通中心的发展空间较大。

(2)农产品批发市场自身变化新趋势。一些老的批发市场由于建设早,没有充分估计到物流量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显得陈旧、拥挤和不堪重负。所以新建批发市场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今后的物流量的增加,面积大,硬件先进,规划合理,辅助设施配套。改变了过去建设的批发市场设施不足,交易拥挤,流通效率低下的状况。

批发市场内部的流通环节也有减少趋势。随着大型零售业的出现和发展,物流规模在扩大,批发市场内部拍卖为主的交易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内部的交易环节有减少的趋势,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以适应现代物流的变化需要。2004年我们考察了新建中的汉城江西市场,在建设大型、现代化的拍卖大厅的同时,该市场还专门开辟了一个不需中间批发商的实验区,交易方式也改为对手直接交易。

篇8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4.013

Abstract: In the brand construction of Baodi district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minent problems, and combining the Baodi district of urban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situation,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brand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o solve the problem.

Key words: agricultural brand building; Baodi district; 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品牌建设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宝坻区是天津市的农业大区,宝坻区委四届八次全会通过的《实施六大工程,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着力做优京津放心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为推动实现这一发展目标,我们对宝坻区农业品牌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在回顾品牌建设发展历程、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1 发展品牌农业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宝坻区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种植结构的不断优化,农产品市场逐步转型,品牌农业已经成为目前现代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扶持并加快“三品一标”认证,促进宝坻区农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势在必行。

1.1 农产品品牌化有助于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农产品销售

从宝坻区农产品市场的发展趋势看,市场已经开始逐渐青睐品牌农产品,农产品市场的品牌销售日益明显,比如朱家铺萝卜、黄庄大米、林亭口大蒜、潮白河鲫鱼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上销售不仅比同产品价格高而且销售快,消费者认可度高。因此,可以看出发展农产品品牌,不仅可以通过农产品的整体品牌形象充分展示农产品的特色,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扩大农产品的销量,走“以质量求生存,靠品牌抢市场”的发展之路,而且农业企业采取品牌策略,以品牌形象面向市场,用品牌将企业和产品的综合信息“一揽子”传递给消费者,还可以起到降低企业宣传和产品推介成本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面对相对饱和、激烈竞争的国内农产品市场,要使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有一个更大的提升空间,农产品品牌化将是一条可行之路。

1.2 农产品品牌化有助于有效规避农产品市场风险,增加农业企业盈利和农民收入

在朱家铺萝卜上市之初,其合作社就以品牌的形象进入市场,建立长期稳定的销售渠道和网络,并保持其畅通,不仅能使合作社成员与农产品市场保持较快的信息沟通,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并且发展订单式农产品,长期稳定的销售渠道使其产品销售量的稳定,有效规避农产品的市场风险,避免了丰产不增收的现象,实现了合作社增加盈利和农民增收的目的。

1.3 农产品品牌化有助于降低消费者的购买风险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的差异也越来越大,有时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难以辨别产品质量的好坏,还可能承担经销商价格欺诈的风险。品牌农产品以企业信誉做出承诺,以品牌作为质量标志,给消费者提供品质上的保证,并且品牌可以作为质量之外的风味、口感等指标的选择标准。对消费者来说,农产品品牌化有助于消费者以品牌的形象作为消费参考,从中获得大量的产品信息,了解农产品质量,区别选购农产品,形成品牌消费习惯,获得更大的消费价值。

1.4 农产品品牌化有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走规模效益之路

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不仅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者的管理素质和技术素质,加快技术进步,有助于优化农业社会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还可以农产品品牌建设为突破口,改革传统生产方式和管理手段,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实现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增进健康的可持续目标。品牌农业,就是通过取得相关农产品质量认证,取得相应的农产品商标权,来提高市场认知度从而获取较高经济效益的农业。质量认证包括“三品一标”,注册商标、名牌产品评选等。其中“三品”主要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一标”指地理标志农产品,简称为“三品一标”。经过多年的发展,“三品一标”已经成为优质农产品的象征,据农业部市场调查,大中城市消费者对“三品一标”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已超过70%和80%,成为国内大中城市居民消费的一个“热点”。据统计,一般无公害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比普通同类产品价格高出10%以上,绿色食品比普通同类产品价格高出20%~30%,有机食品比普通同类产品价格高出30%以上。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三品一标”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国内外市场需求,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的战略决策。

2 宝坻区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

近年来,在天津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全区共有市级及以上龙头企业43家,其中拥有注册商标的龙头企业达到32家;市级及以上合作社46家,其中拥有注册商标的29家。全区建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总量达到1 561家,注册商标660个,已形成三辣、稻米、蔬菜、食用菌、水产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涌现出一批国家级龙头企业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地域品牌,如宝坻三辣、黄庄大米、潮白河鲫鱼、宝坻黄板泥鳅等。同时积极推进无公害基地建设,目前已认定无公害种植基地2.67万hm2,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35%,认证无公害产品108个;建成绿色有机食品基地2个,认证绿色食品7个,有机食品13个;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个。已认定无公害畜禽养殖基地40个,畜禽饲养量占全区总饲养量的10%,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9个,产量占全区水产养殖总量的20%。

据统计资料,2014年我区粮食总产44万t,蔬菜总产56万t,水果产量2.3万t;肉类总产量7.85万t,禽蛋产量4.77万t,奶类产量2.79万t,水产品总产4.29万t。以品牌销售的农产品中,肉类占98%,禽蛋占50%,蔬菜果品占10%,水产类占3.4%。总体上看,除了肉类之外,农产品品牌销售比例不高。

3 存在问题

从农业企业、农业园区、合作社运营情况来看,宝坻区农产品品牌建设基础环节较为扎实,如产地认证、产品抽检和认证工作已走在了全市前列,但在以下几方面还有差距。

3.1 品牌意识差,商标使用率低

宝坻区农产品经营企业与合作社不注册品牌和不使用品牌的现象较为明显,据统计,仅有不足10%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注册了品牌,有些品牌注册后很少使用。在市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中,拥有注册商标的比例也仅为74%和63%,表明经营主体创建品牌的积极性不高。

3.2 生产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

现有农产品企业与合作社个体数量多,生产分散,品牌农产品的规模偏小,对产品的保鲜及贮藏能力较弱,产后加工和运输能力不强。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关系较为松散,合作社的组织化程度低,生产及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低,对产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不足。

3.3 产业链条短,产品科技含量低

区内现有的品牌农产品一般停留在初级加工环节,有的只是简单的分级调理,加工精度和产品开发深度不够,缺少高新技术支撑,科技含量低,市场影响力小,制约了品牌建设。现有品牌农产品的知名度不高,品牌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生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不明显。

3.4 宣传渠道窄,市场知名度低

现有的品牌农产品销售仍以实体市场为主,沿用传统的批发、零售模式,品牌传播渠道单一。拥有的地标产品推广应用的力度小,地域品牌优势得不到体现。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单一的营销模式和品牌传播渠道已经不能适应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需求。

4 建议及对策

品牌是社会广泛赞誉和历经市场考验的优质产品、优良服务和诚信企业的名片。宝坻具有区位、生态和资源优势,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对提高农产品质量、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十分重要。

4.1 科学制订规划,有序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

农产品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生产、研发、营销等多个环节,必须制订长期的科学规划,合理定位品牌、树立品牌形象、调整品牌结构、弘扬品牌文化。要把握好分类指导,梯次推进的原则,根据名牌产品的评价体系、具体要求,对规模企业、主导产品进行全面分析,实行有计划、有重点的培育发展,形成储备一批、争创一批、培育一批的发展格局,突出“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经济”发展主线。

4.2 树立品牌意识,增强品牌建设的主动性

品牌是企业无形的资产,讲到“品牌是信誉的凝结,要用品牌保证人们对产品质量的信心”。品牌观念已经越来越深入到农产品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内心,品牌已经成为市场主题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获得消费者信任的重要保证。农产品经营主体应充分认识品牌对于提高产品档次、提升市场价值和竞争力的巨大作用,树立品牌意识,自觉培育有长久生命力的市场品牌。

4.3 依托优势资源,做大做强地域品牌

抓住宝坻区现有的如三辣、黄庄大米、潮白河鲫鱼等优势资源积极进行培育,推进农业集约化管理、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积极新建、扩建标准化种养基地,在种植养殖生产、加工、仓储、流通等环节,制订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为核心,发展精加工和深加工,开发农业衍生产品,拓展农业的生态休闲、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等功能,提高市场影响力,把地域品牌逐渐做大做强。

4.4 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品牌创建速度

一是制订优惠政策,吸引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和先进经营模式;二是加强出口市场研究,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出口份额;三是鼓励企业合作社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四是相关部门做好生产技术指导和管理服务,积极组织名牌产品推荐申报工作;五是对优质名牌产品给予相当的资金奖励,调动经营主体创建品牌的积极性,尽快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市场拉动”的互动格局,共同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

4.5 加强宣传推介,提升品牌农产品知名度

要重视对品牌农产品的宣传推介,让消费者关注、了解和消费产品。结合旅游村开发等相关项目,组织优质品牌产品专业展销会,增强市场影响力。积极开展“农超、农批”对接,推动地标产品进入京津高端超市。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与传统媒体、新型网络平台的融合发展,利用好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拓宽销售渠道,不断提高我区农产品知名度,做到好品牌卖出好价格,实现农业既增产又增收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忠,庞景何.2013年宝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宝坻区统计年鉴[M].2013:1-2.

[2] 刘忠,庞景何.2014年宝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宝坻区统计年鉴[M]. 2014:1-2.

[3] 李道和,李君.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42-44.

[4] 瞿艳平,陈海波.加强地域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竞争力[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15(1):22-25.

[5] 张可成,王孝莹.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2):22-24.

[6] 任强.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实问题与对策[J].改革与战略,2010(5):117-119.

[7] 冯丽云.品牌营销[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90-92,105.

篇9

去年局地苹果、梨等农产品去库存大战还未结束,今年新一轮的果品销售已拉开帷幕。受这两年来频频出现的农产品滞销影响,不少农户对农业种植到底该怎样搞存在严重的盲目情绪,未来农业之路如何走才能取得好成效也成为种植户们关心的问题。

回顾2015年的农产品销售市场,我们发现,同样面对市场洪流,和多数普通种植户陷入农产品低价、滞销的窘境当中无法自拔的情况不同,一些种植大户、合作社、农业庄园和涉农企业在市场上仍呈现出如鱼得水的态势,农产品销售火爆依旧。缘何如此,我们深入了解后不难发现,“高品质+打品牌+优渠道”的组合拳成为农产品得以优价畅销的关键因素,也成为农产品在行情不佳的市场中激流勇进的坚实保障。在这当中,高规格的品质筑成了农产品畅销的根基,优渠道加盖起农产品畅销的屋脊,而打品牌则似连接地基和屋脊之间的承重墙,打通农产品从田间到市场的梗结,为扩展好的销售渠道提供依靠。依靠好的销售渠道,农产品的销售和附加值抬升也有了保障。农产品畅销了、价高了,农户的种植效益自然就跟着趋高。

纵观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品质和销售渠道是整个农产品产销环节里被提及最多的要点,但农产品品牌打造却长时间不为人们重视。当众多工业制成品品牌被人们熟知且能有效指引消费时,农产品却因为品牌缺失,消费群体难以稳定等问题,饱受多变市场的冲击。同样是产品销售,工业制成品的消费行为当中不乏“我想买一部‘三星’手机”,“张三新买了一辆‘大众’汽车”,“这款‘西凤’酒评价不错”等类似有品牌的言辞,但在农产品的购买当中,却充满因缺少品牌指引,消费者难以买到质量统一、口味相同的农产品而来的苦恼。

但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购买符合自己口味和心意的农产品的期盼越来越高,这就对未来农业向品牌化迈进提出迫切要求。农产品品牌化不但让农产品对外有了自己特定的形象,能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嗜好外,还能让不同收入群体按照不同档次的价位完成采购。不但如此,在农业供给侧改革正于全国各地发力的当下,面对缺乏稳定消费群体,农户在多变的市场中保障乏力的农业发展现状,品牌化建设不但有助于农产品的去库存、提高农民的种植效益,也能补上我国较发达国家农业发展过程中品牌缺失这一短板,让农业发展更为规范和稳健。

而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除了家庭农场、农业庄园、合作社、涉农公司这些便于使用统一技术进行生产的农业经营主体可以参与其中外,普通农户也不妨通过多户的联合协作,合力塑造出一个属于自身的农产品品牌,以此来应对多变的农业市场。

篇10

粮食类产品加工从粗加工向精加工、从单一品种加工向多品种、从简单产品向深加工产品转化。重点是搞好稻谷、小麦、玉米和薯类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努力提高基础原料产品质量,实现加工品种多样化、系列化、专用化,加快粮食产品向食品制造业的延伸。

稻谷加工。目前,我国稻谷加工企业规模小,加工方式传统落后,深度开发不够,90%的稻谷在农村加工,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明显。今后要在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上做文章,着重发展优质稻谷精加工,重视加工过程的精碾、调质、成品整理等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大力开发米糠等副产品制油等多种用途,向高出米率、精米、特种米(包括胚芽精米、营养强化米、蒸谷米及其他专用米)、碎米深加工(包括米粉类制品)、大米添加剂(上光剂、增香剂等)及稻壳、米糠综合利用5类系列产品方向发展扶持合理规模企业发展。在加工企业的布局上,要以国家商品稻谷基地为依托,实行产地就近加工。

小麦加工。目前,我国小麦制粉行业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太大,但总体装备水平与国外有差距,面粉加工品种单一,加工能力过剩,优质专用粉生产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以面粉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今后5~10年,小麦制粉行业应对现有面粉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不断开发新产品。发展从专用小麦种植到加工的产业化经营,对出粉率低、能耗高的小型面粉厂适当控制发展,避免盲目引进国外加工设备。要在提高总出粉率、好粉出粉率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种专用面粉,开发冷冻面团、营养强化面粉及特殊人群适用的专用面粉等,推进面制主食品的工业化。

玉米加工。我国的玉米加工技术水平较低,仅占产量的20%左右,普遍用作口粮和饲料,深度加工只占产量的9%。今后要加大高油玉米、优质蛋白玉米等新品种的培育与开发力度,开发多样化的玉米食品和多用途的工业原料;提高现有加工企业的综合利用水平,开发淀粉、玉米粉、玉米浆、玉米蛋白粉、纤维渣或玉米皮及胚芽等产品。要在玉米淀粉的深度开发利用方面做文章,生产变性淀粉、柠檬酸、淀粉糖等高附加值产品。玉米饲料加工要向专用化、特种化、保健化和颗粒化方向发展。在布局上,重点是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玉米主产区择优扶持和建立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较高水平的玉米加工企业。

薯类加工。薯类是比较经济的淀粉原料之一,也是许多工业产品的中间原料。近年来,薯类用作口粮越来越少,除加工成薯干、淀粉、粉条等传统产品外,还进一步开发了淀粉及其衍生物、淀粉糖、有机酸、氨基酸以及化工原料等产品。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薯类加工量的比例只有15%左右,加工深度不够,今后要向深度开发进军。加大薯类深加工技术及成套装备研究开发力度,加工薯类淀粉、变性淀粉、马铃薯全粉、马铃薯复合薯片和速冻薯条等产品,实现多次加工转化增值。

棉花加工。我国是世界第一产棉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棉产品需求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对高档棉纺织品的需求增加更快。长绒棉的加工仍沿用上个世纪60~70年代的设备,工艺落后,生产效率低,棉花质量下降,急需加以改善和提高。

油料加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增长,食用油的需求日益增大,国内自给不足,相当一部分需要进口。近年来,虽然我国在油料加工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已有很大提高,但油料加工企业布局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突出,加工设备利用率不高,产品加工档次较低。今后要通过引进新技术,扩大企业规模,调整产品结构,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实现油料资源的合理利用。油脂加工方面:继续推广浸出法制油。进行油料膨化、浸出制油工艺与设备产业化开发;研究高含量油料直接浸出、低温脱溶等工艺与设备的系统化和规模化;加速物理精炼技术与设备国产化,开发功能性食品专用油系列产品;研究油脂加工副产物和食品添加剂产品技术。

植物蛋白的开发利用方面。研究不同工艺条件下油脂饼粕质量对植物蛋白的影响,研究植物蛋白生产技术,开发大豆、花生的功能性植物蛋白产品;应用棉籽、菜籽饼粕脱毒技术,生产饲用和食用蛋白产品;开发蛋白生产的超滤、低温冷冻真空干燥技术和装备;加速组织蛋白、分离蛋白的产业化开发。

篇11

2江门市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2.1农副产品生产加工规模小、不稳定

江门市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普遍存在着规模小而分散、产量低且不稳定、质量及上市时间不统一等问题,导致农产品冷链在运输和终端销售保存环节出现“断链”,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难以保证,严重影响农产品加工、贮藏和运输。

2.2初级农产品市场混乱

经营环境脏乱差是农产品批发市场一个不争的事实,江门市区27家农贸市场中,超过70%的市场环境较差,一般为铁皮棚,卫生差,市场秩序较为混乱。超市农产品大部分是初级加工产品,有商标出售的很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6],不能保证冷冻企业设施设备的有效利用,以至于普通百姓食用的大部分果蔬禽肉,都是由环境较差的批发市场流向超市、果蔬店,端上百姓的餐桌。

2.3农产品物流电子信息平台利用率低

电子商务在产品销售过程的广泛应用已被世人所认知,而江门市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很少,以至于影响了农产品供需信息的有效传递、区域内供需双方的网上交易、农产品价格的传送及多渠道农产品交易信息和行情等[7],造成冷链设备的闲置和浪费。

2.4冷链技术落后

江门市冷链技术仍处于一个较为落后的阶段,冷藏专业技术以原始冷冻技术为主,缺少针对不同农产品品种贮藏运输技术,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低,特别是双温冷库的建设近似于空白,加之专业技术人才也比较缺乏,冷链成本高、损耗大。

2.5组织化程度低

冷链物流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专业、多产业和多学科的集合,更需要生产者、管理者、相关企业组成有效的战略联盟,而江门市冷链物流业恰恰缺少这样一个组织协调部门,已有的江门市冷链物流协会,其协调作用有限,以至于上下游企业间互利共赢的结果无法实现,成为制约江门市冷链物流快速发展的瓶颈。2.6没有提供有价值的增值服务目前江门市冷链物流仅仅局限于提供农产品的储贮、运输、超市保鲜和市内配送等基础服务,至于配货、分拣、贴标签等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功能却没有,导致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生产销售环节对冷链物流业的依存度低,影响了冷链物流业的发展。

3江门市发展冷链物流的优势

3.1地理优势

江门市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西部,毗邻港澳,承接珠江三角发达地区传统产业转移最有利的地区和珠江三角西部大物流中转区。

3.2交通优势

江门市境内拥有全长32.38km、贯穿江门市江海区、连接京珠高速公路和105国道的中江高速公路;全长26.9km、联络国道主干线同三高速公路和京珠高速公路、快速通往珠三角、粤东及香港地区的江鹤高速公路;全长53.3km、连接珠江东西两岸及通往泛珠江三角的江珠高速公路;全长107.7km、连接江鹤、佛开、广明及广肇等高速公路的江肇高速公路;全长52.92km、与佛开高速公路和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南北立交相接的新台高速公路;全长80km、途经佛山、鹤山、江门、新会、开平等市(区)的佛开高速公路;全长201.194km、连接开阳高速公路的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全长126.41km、江门市开平、恩平及粤西地区通往珠三角及港澳地区主要通道的开阳高速,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2013年,江顺大桥完成投资5.35亿元,广珠铁路全线贯通,佛开高速扩建主线工程完工通行,江门大道北线、建设路———迎宾路立交、胜利南路、开平环城公路、广中江高速、江罗高速建设扎实推进。高新区公共码头项目建设启动;325国道鹤山收费站和潮连大桥收费站取消收费,与珠三角其他城市实现年票互认[7];广珠城际轨道建成通车,“和谐号”直达侨乡,江门融入大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随着江番高速及江珠北延线、江罗高速公路、中开高速公路、新台高速公路南延线、江顺大桥、广佛江珠城轨、江恩城轨(含台山支线)、广珠铁路、深圳至茂名铁路,以及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通车后,江门作为珠三角通往粤西陆路交通枢纽的地位将更为突显。另外,江门水路至香港95nmi,至澳门53nmi,拥有国家一类货运口岸新会港和台山广海港,银洲湖水域可通航万吨巨轮,广海湾及川岛地区具备建设30万t深水港的优越条件[8]。

3.3人才优势

江门市的两所职业技术学院和一所本科院校设有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了物流配送、国际货代、国际商务、电子商务等专业,其中一所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正在申报广东省示范专业建设项目,全市每年都有500多名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其中大部分毕业生留在江门市工作,为江门市物流行业的发展努力奋斗着。

3.4产业优势

江门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产品品种多而且齐全,特别是水产和肉类资源也比较丰富,又是港澳地区鲜活农产品重要的供应基地。目前,江门市拥有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82个,全市有22家猪场列入广东省重点生猪养殖场,创建国家畜禽标准化示范场6家,国家肉鸡标准化养殖扶持项目4家;优质肉猪年出栏量达300万头,规模化畜禽养殖占总出栏量的85%以上。畜牧业生产除满足本地需求外,调往珠三角发达地区生猪约130万头、家禽约8200万只,分别占出栏量的41%和65%。

4江门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与建议

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销售业、运输业、制冷业、包装业及电信业等各种专业和行业的配合。针对江门市农产品生产规模小、且以鲜(活)产品形式流通为主要销售模式的特点,提出如下几点发展冷链物流的对策措施。

4.1整体规划

政府部门应该召集江门市规划局、建设局、农业局、畜牧业局、电信局、统计局、工商局及政府办公室等各个行政管理和政策研究机构一起研讨,根据江门市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农牧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区域交通设施建设、电子信息技术及人力资源等诸方面的情况,借鉴国内外发展冷链物流业的成功经验,制订优惠政策,科学统筹,全面规划,避免资源的不足与浪费。

4.2扩大农牧业生产规模

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来推动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代替小农经营模式,提倡生产—加工收购—冷藏流通为一体的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为发展江门市冷链物流奠定基础,解决冷链物流断链的问题。为了减少因规模化生产而带来的农产品贮运过程中的损失,建立以生产基地为区域的初级农产品冷藏仓库,发展生产基地—批发商(农产品加工)—冷藏—运输—市场(各地经销点)的冷链物流模式,延长农产品保鲜期并提高农产品保鲜质量,开拓江门市农产品走向省内外市场的通道。

4.3创新与普及冷链技术

政府要出台一系列补贴政策推动大型冷链物流企业采用各种先进的制冷、节能、冷藏保鲜技术和冷库设施设备。促进冷藏及冷藏运输向多品种、小批量及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并实现节能与环保。

篇12

中图分类号: F127;F71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7)03-0040-04

2016年初山西吕梁山区的贫困县临县红枣大丰收却遭遇销售难,一些枣农面临绝收的情况得到全国关注,而类似案例却屡见不鲜,尤其是偏远山区,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开发销售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限制了地区优势农产品的销售;另外,在“精准扶贫”政策引导下,要实现山区由“输血”向地区“造血”功能的转变,实现山区可持续化发展,就需要通过电商平台这一发展方向,促进地区农产品营销,以实现山区真正脱贫致富目标。

一、农产品电商研究综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农产品网络营销业已成为继图书、服装、3C电商之后的又一新热点,亦成为电子商务营销的新“蓝海”。而农产品营销对于偏远山区而言,在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同时也改善地区贫困状态,实现“精准扶贫”目标。

国外研究方面,Solanki S(2016)主要针对印度农产品市场网络化进行研究,发现一方面受监管市场网络促进了地区农产品有组织化进行营销,小型和边缘农民由于参与网络化组织而改善了他们的经济状况[1];另一方面,实现农产品营销的冷链基础设施缺乏造成成本上升,这也限制了地区农产品持续化发展。同时,Ramaulu M(2014)对农业营销调研发现农村基础设施与市场信息滞后是阻碍农产品营销的主因,需要农村营销设施建设、提供分级、标准化和安全检查、市场信息服务等以实现农产品营销网络化[2];另外,Hingley M(2002)在对比英国与新西兰的新鲜农产品营销发现,网络关系营销利于促进地区农产品销售[3]。

国内研究方面,在融合国外营销模式上,敬(2016)归纳了发达国家具有代表性的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模式,并提出我国创新式农产品营销策略[4]。在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建立上,陈孝强(2016)综合目前国内农产品营销模式,诸如阿里巴巴系列、京东系列、农产品网络供应链营销模式与平台模式等[5]。在优化农产品网络渠道上,葛继宏等(2016)以“褚橙”为例证,重点对传统农产品营销体系进行再造,重构了农产品营销商业生态系统;并基于解决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问题出发,着重分析了网络营销作为农产品销售渠道不可取代的优势,提出了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创新策略[6]。

二、十堰山区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分析

十堰市地处秦巴山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严重制约着农产品发展,尤其是特色农产品的营销;其次全市农村劳动力132.58万人,剩余劳动力65万人,其中一半以上属于普通体力劳动者,大量剩余劳动力无法有效转移与安置,造成地区农产品资源、劳动力资源长期处于闲置浪费状态。

面对十堰山区农产品发展困境,十堰市委、市政府在“一统三分”、“一城两带”的战略指导下提出“内修人文、外修生态”的长期发展战略,并努力促成“汉江经济带”产业链的形成。目前十堰地区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优质电商农产品培育方面,目前十堰市依托山区特殊环境,农产品主要以柑橘、茶叶、魔芋、核桃、中药材等,产品品种较多,消费者选择性较强,但目前农产品销售渠道主要以线下传统批发零售为主,网络营销渠道单一,而农产品深加工更多以简单加工包装,缺乏对农产品内在品牌价值挖掘,电商平台推广较少;另外重点反映十堰地域特色农产品较少,尤其是地理标志产品开发较少,无法最大程度上吸引网上用户关注,致使地区农产品电商发展受阻[7]。

其次,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方面,由于网上消费者消费需求变化,目前十堰山区以生态农业为主,侧重发展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全市生态品牌130多种,其中有25个产品荣获湖北省知名品牌,“武当道茶”更被誉为“湖北第一文化名茶”。然而仅仅局限湖北省范围,十堰农产品在全国范围、网络平台影响较小,无法与电商平台中其他同类产品形成竞争力[8]。

最后,在农产品产业园建设方面,截止到2015年10月,十堰市级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入驻企业总数达到17家,其中已建成投产4家,目前已成功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丹江口市和竹山县两个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在政府扶持下,企业增多、项目投资加大、产值规模增加。但在农产品销售渠道选择上仅有线下传统销售为主,经经销商层层分销模式,导致价格虚高、市场混乱,而线上渠道营销仅以淘宝店为主,模式单一,优质高效产品无法获得网络消费群体认可,农产品电商发展仍不充分。

三、基于“褚橙”营销经验分析十堰山区农产品电商发展路径

2012年以来,褚橙引入互联网营销,借助本来生活网与王石、柳传志等微博接力传播,使得其已经上线就获得广泛关注,甚至出现“褚橙难求”的局面;2016年褚橙上市销售总量达到8000多吨的壮举。因而,本文通过对褚橙案例M行深入讨论分析以期探究适合十堰农产品电商发展路径。

(一)褚橙运销生态体系再造

褚橙整体的营销生态体系是建立在优质产品品质与产品文化基础之上,通过网络传播途径为更多消费群体所认可,并在产品推广过程中传递产品价值。具体包括:

1. 虚拟化用户体验――买手制。网络环境的虚拟性使得消费者无法真实了解与感受产品,尤其是农产品,品质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而本来生活网借助“买手”代替消费者筛选、发掘、体验优质农产品,并以“买手笔记”的形式呈现给消费者,以此实现在虚拟环境中获得真实体验感。此外,也可方便通过买手的视角真实记录产品所处的生长环境、地区风土人情等,为消费者提品背后的价值追求。

2. 重塑产品品牌价值――构建产品“文化”。每个优质的农产品一定蕴含其独特的差异性。而线上营销区别于线下销售的主要区别在于替用户挖掘到其个性化的地方。褚橙通过提炼褚时健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以“励志橙”为营销卖点,获得消费者广泛好评;其后的“柳桃”“潘苹果”更是借助柳传志与潘石屹的传奇人生为自己家乡农产品代言而热销。因而,注重开发产品自身的“文化”特色本身就是提升其竞争实力的一把利刃。

3. 颠覆传统营销渠道――新媒体营销。新媒体营销与传统营销区别在于注重线上宣传推广,并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消费者消费行为,主要通过手机、网络媒体等终端实现与消费者的交互式沟通,内容侧重社交化、个性化。而褚橙正是借助网站、微博、微信等工具进行价值传播,并通过各领域企业家、行业模范达人等进行推广,最终使其目标消费群体从线下老年人市场向线上年轻人转移,获得大部分消费者认可与好评。

(二)褚橙经验对十堰电商发展路径借鉴

1. 产销直供生态营销模式。如图1所示,借鉴褚橙营销中对渠道管理与控制经验,一方面依托订单联结农户的方式,保证农产品销售渠道源头的单一性,如实行农业合作社统一控制,缩短农产品渠道长度,不仅可以促进十堰地区新鲜农产品销售,也可以增进消费者对农产品本身的质量、安全方面信任,以提升十堰山区农产品市场销量,带动地区农业发展;另一方面,发展地区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鼓励地区农业创新发展方式,既使得消费者体验产品文化又能强化农产品本身的品牌影响力[9],这也与十堰地区“内修人文、外修生态”的发展目标相一致。

2. 全产业链营销模式。十堰山区农产品在营销过程中可借鉴褚橙优质优价的品牌营销策略,注重农产品原产地产品品质与安全的追求,建立农产品安全溯源机制,并进行优质资源整合,将电商、加工、物流与地区专业合作社进行对接,降低农产品开发成本,并进行地区农产品深加工,增加其附加价值,追求农产品开发长期可持续发展。如表1中反映的十堰地区的优秀农特产品与专业合作社等,需要强化合作社与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深度合作,注重发掘农产品独特“卖点”,提升十堰地区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

3. 电商平台化营销。褚橙经验的最大亮点在于引入互联网营销思维,针对产品目标消费群及时调整营销重心,专注“好产品”,注重用户体验,坚持用户思维进行营销活动。而十堰电商也可借助地区电商平台如小蜜蜂电商等与淘宝村建设相结合,一方面筛选优质农产品进行网络推广,如十堰黄酒、丹江口翘嘴等,以互联网极致思维打造其为地区地理标志产品,并通过对农产品进行产品品质提炼、文化内涵挖掘等进行营销主题迭代,持续引发消费者对其产品的关注;另一方面,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手段进行宣传推广,以增加农产品电商平台消费者流量,扩大地区农产品本身的市场影响力。最后,要处理好线上与线下营销关系,注重线上线下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地区农产品的健康、可持续化发展。

四、结语

在互联网生态系统中改善农产品营销体系以提升其运营效率,不仅需要借鉴褚橙经验,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发掘产品价值,还需要强化农产品本身的品质与隐性文化的塑造,以此才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互联网营销方式本身是产品运营的一种方法,而要真正实现地区农产品的健康可持续化发展,关键开发优质好产品,并融入互联网思维,最终实现协同促进、多方共赢目标。

[参考文献]

[1]Solanki S,Attari S. Agricultural Marketing in India: Problems and Prospects[J]. Imperial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2016,2(5).

[2]Ramaulu M,Ramakrishna G,Lalitha P. Agricultural marketing and inclusive growth in India-what does the survey data suggest The case of two villages in Medak district of Telangana state[J]. American Journal of Business,2014,2(4): 113-120.

[3]Hingley M,Lindgreen A. Market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ase findings[J]. British food journal,2002,104(10): 806-827.

[4]敬.论网络营销对传统营销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4(07):92.

[5]陈孝强.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研究[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70-74.

[6]葛^红,周曙东,王文昊.互联网时代农产品运销再造――来自“褚橙”的例证[J].农业经济问题,2016(10):51-5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