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8 09:29: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校信息化建设成果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键词: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教学管理;内容;整体过程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teaching management;content;the whole process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6-0190-02
0 引言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利用网络改变传统的教育和管理模式,从而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以最终实现、管理过程的全面信息化。利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提高了高职院校协作效率和办学效益。
1 高校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最终实现一个校园整体的信息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科研、管理提供支持与服务,通过多媒体的表现形式、智能化的应用、数字化的资源和网络化的环境,全面提高办学效率与质量,实现高校教育现代化。
2 高职院校管理信息标准化建设思路
根据当前的时代背景、发展情况以及学校自身实际等诸多方面进行认真的研究制定信息化的发展策略,按照我国高职院校管理信息的标准化研究,可以参考我国具有的成功经验的一些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建设:
2.1 建设管理估息标准化的示范院校 进行示范性院校的信息标准化建设,需要选择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条件较好院校,为此很有必要在高职院校集中的地区建立,直面当前的情况,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突出发挥示范高职院校的特色,在同类学校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其他院校具有示范、引导和辐射作用,推动其他院校的管理信息标准化建设。
2.2 加强管理信息软件的标准化建设 软件的标准化是管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许多系统建立后成为“摆设”。普遍存在重硬件、弱软件和轻应用的现象,由于缺乏一套完善的软件设计规范,软件大多由单位自己或委托公司和科研单位开发,或由上级部门下发,或从软件公司购买,造成较多的问题。目前各级管理部门和高职院校使用的管理软件标准普遍达不到要求。
2.3 建立信息技术的标准化框架 从技术角度看,管理信息标准化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接口的标准化、过程的标准化、体系结构的标准化和数据格式的标准化。首先学校管理人员提出标准化的要求,再由信息技术专业人员提出相应的解决框架方案。
3 高校信息化的内容
对高校信息化的理解可以用图1来表示。
如图1所示,高校信息化的内容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描述,其中,高校信息化的基石是表现的多媒体化、环境的网络化、资源的数字化、应用的智能化,教学信息化、科研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校园生活信息化是高校信息化的主要任务,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率,实现教育现代化是高校信息化的总目标。没有高校信息化基石的支撑,其各个主要任务无法得以实现,从而总体目标也将无从谈起。
3.1 高校信息化的基石
3.1.1 环境的网络化 环境的网络化为实现教学、科研、管理、校园生活信息化提供了基础环境。通过建立校园网为高校的师生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校园网是高校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各种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通信线路、防火墙、专用服务器等组成,并具备高速连入因特网的条件。具备网络基础设施,使信息能够流动,形成规模化信息空间。
3.1.2 资源的数字化 教育信息化需要资源数字化的支持,在各个层次的系统建设中,始终贯穿着资源的数字化建设。资源数字化的程度反映了各个系统的应用水平,也代表了整个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程度。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校园生活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的资源,如教学上有教学课件、教案、教学案例库、题库等资源,科研上有学科资源库、各种共享的知识、科研项目信息等资源,管理上有与业务系统相关的各种信息等资源,校园生活方面也有各种公共服务的信息等资源,这些资源都需要数字化才能进行信息化的应用。资源的数字化是高校开展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目前,资源数字化的重要性已得到各高校的认同。
3.1.3 应用的智能化 主要是在资源数字化已实现的基础上,建立各种应用系统,集成和分析各种数字化的资源,应用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校园生活等各方面。在校园生活方面,将为全校师生和员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系统,使得校园生活变得智能化。
3.1.4 表现的多媒体化 随着各种资源的数字化,各种媒体都能在网络上传输,因此,多媒体技术得以迅速的发展,这些技术已渗透到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校园生活中,使得高校信息化在表现形式方面越来越多地实现了多媒体化。在教学方面,多媒体技术将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3.2 高校信息化的目标与任务
3.2.1 校园生活信息化 为给师生提供便捷、高效、集成、健康的生活和休闲娱乐服务。开展各种网络化服务项目,以适应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需要。
3.2.2 管理信息化 为达到高效率、高水平的现代化管理目标,需要实现工作流程的重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取代手工操作和传统管理方式。
3.2.3 科研信息化 它是下一代互联网络技术及信息基础设施在科研领域的率先应用,科研信息化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前卫。
3.2.4 教学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和校园网建设的最根动力,是校园网的建立,它是教学工作的主要阵地。校园网的第一职能是教学,教育信息化首先必须是教学信息化。
4 高校信息化的整体过程
高校的信息化工作是一项繁杂的、不断发展的、持续的系统工程。信息化工作一般需要经历由规划到实施到不断完善的过程。规划指导实施,实施是信息化工作的主体,在对信息化工作进行评估的基础上,高校信息化的完善工作将更有方向性,同时,评估工作也为高校下一阶段的规划提供建设性指导意见。因此,高校信息化的过程主要可以由规划、实施和评估这三部分组成。
4.1 规划 信息化规划是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是高校有效开展信息化工作的基本保证,重视和加强信息化规划工作是做好信息化工作的先决条件。因此,立足高校实际,合理进行信息化规划是高校信息化工作关键所在。
4.2 实施 在对高校信息化进行了总体的规划后,就开始实施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应用平台的建设以及各种辅助教学科研的交流平台的建设,进而开展教学、科研、管理、社区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在实施的基础上,才能对信息化的建设、应用等情况进行评估,因此,信息化的实施是开展评估工作的前提。
4.3 评估 高校信息化评估的目的是要考察信息化建设是否能够真正帮助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效率,并为高校信息化的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提供具体指导。在对信息化现状等进行客观评估的基础上,针对评估的结果,对下一阶段的信息化规划指明了具体的方向,从而进行修正,促进了信息化规划的客观性和合理性。
5 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相结合的成效体现
5.1 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使传统的纸质教学资料数字化,实现了教学信息的集中管理、分散操作、信息共享。通过教学管理系统,管理人员与师生可以进行实时信息交流,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时效性,实现了信息交换与互动,并为历史数据的查询用使用提供了便捷,和传统教学信息管理相比,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5.2 有利于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时性、交互性对包括教师、教学场地、教学设备、实验室、教学资料等教学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发展中的民办高职院校,大多数存在教学资源紧张、教学经费有限的问题。通过教学管理系统对教学资源进行科学统筹规划和调度,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是非常必要的。
5.3 促进教学管理规范化 日常教学管理系统采用关系型数据模型,每个信息都与其他信息有关联,形成了庞大的、涵盖整个教学管理过程的数据信息网。教学管理系统对信息的输出统一格式,从教学管理系统输出形成的教学资料都是统一的。比如,期末时要从系统里输出的学生个人成绩总表,用系统输出的表格就是统一格式的表格。另外,每个学生和教师都能用各自的身份登录系统,实现信息公开和规范化。同时教师、学生上网查询的过程增加了数据的检验环节,大大增强了信息的准确性。
6 结论
针对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应从实际情况出发,重视校园网络资源的建设,重视对员工的信息化能力培训,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高职院校的融入到其他学科整合之中,让广大师生都参与到数字化校园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谢小春.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J].科技信息,2007,(10):138-139.
[2]叶汝军,贾新民,谢一风.浅谈高校信息资源整合[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05).
[3]宋海振,冯一龙.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7,(05).
[4](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建设实施办法(试行) [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2.
1我国高校在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
很多管理者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作用,只是简单地把它当成了计算机体系。管理者认识不足会直接制约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发展的进程。
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对于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也不到位,并且习惯用以往的程序进行工作,没有根据时展的需要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甚至对其有一种抵触的心理,从而导致了信息化进程停滞不前,没有起到应该起到的作用。
(2)基础比较薄弱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现在处于由以往的认识管理方式向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过渡时期,其信息化的基础很薄弱,无法满足信息化的需求。其次,人事管理的模式变化比较快,在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软件跟不上变化的情况,并且很多高校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准备不足,没有进行后期支持的团队,系统的升级和更新达不到要求,系统无法发挥出其真实的作用,不但造成了很严重的资源浪费,还影响到了工作的开展进度。
(3)人员信息共享不充分
很多大学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并没有站在学校的大局观上进行规划和统筹,这直接给信息系统的设计以及开发带来了一定的缺陷,导致信息不能够充分共享。很多学校已经建成了属于自己的人事信息库,但是在资源共享方面却达不到需要,共享的数据不但不够,甚至还会出现信息陈旧和不一致的情况,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2提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信息化建设的办法和对策
(1)不断提高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认识
一个比较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首先应该具有比较准确和实时的信息,这样才能够真实地了解到本校人力资源的实际状况,从而制定出合理有效的人才招聘和培训计划,避免盲目地进行培训和招聘,浪费大量的资源。信息化系统还能够提供一些信息自助服务,各个教职工和领导可以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进行信息查看修改等,并且教职工也能够随时对自己的信息进行核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监督人事部门的工作,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随着数据修改权限不断地下放,进行人事管理便不再专属于人事部门,每个部门都能够在权限内进行信息的修改和共享,这要求每个部门和个人都参与进来,对其进行构建和维护。
(2)不断进行工作流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在以往的人事工作中,最繁琐和重要的工作就是对考勤休假进行处理,计算教职工的月工资和信息管理。这些工作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还造成了很严重的资源浪费。由于很多时候都是人工计算,所以很容易出现各种错误,工作效率十分低下。对其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并且还能够进行自助服务。当教职工的信息发生变化之后,可以由教职工自己去更新。这样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大大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好地帮助人事部门进行数据的统计和上报。
(3)必须提高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支撑的重视程度
高校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保证信息系统的灵活性。由于每个学校的人事信息都比较机密,必须保证其信息的安全性,所以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时候,一定要加大对信息安全性和保密性的重视,确保系统运行的过程高效、稳定,减少那些恶意的侵入和破坏。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建立一支技术达标的团队对其进行后期的支持,当政策和业务有所变化的时候,能够及时地进行反应,对系统进行升级和更新,减少资源的浪费。
(4)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114028--04
一 引言
高校的信息化已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程度的深入,资金和人力的投入规模也越来越大,人们开始对这种高投入的收益产生更多的质疑。余胜泉曾多次在研究报告中指出有关高校信息化的应用效益与建设投入不相匹配的问题。目前相关的研究也表明,我们不能仅从高校信息化建设投入的角度来寻找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最新版本的ITIL3.0出版物中,不仅更加注重IT服务管理理论的战略内涵,也提出了另一个重要的角色转换概念,它提出:“价值的定义和差别存在于客户的头脑中”。这一概念使用户脱离了单纯使用者的角色,被同时定义为决定产品价值的主体。这是一种典型的以用户为中心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正是用户体验理论的基础思想。
二 用户体验的现状及意义
用户体验被定义为是一种纯主观的在用户使用产品(服务)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感受。用户体验一词由美国认知心理学家、计算机工程师、工业设计家唐纳德・诺曼(DonaldNorman)提出并推广。
1 国外研究现状
用户体验最早应用于人机交互设计,其中较著名的有:Jesse James Garrett,总结的Web设计五层要素模型和Krug的可用性定律,他们都是用于指导Web设计的用户体验理论;PeterMorville总结了用户体验蜂窝图,它揭示了用户超越可用性需求的更多体验需求,用户体验蜂窝图以价值实现为核心,由有用性、可用性、满意度、可寻性、可接近性以及可靠性6个因素构成。该模型也是目前最受认可的用户体验概念模型;Tullis和Albert,总结了多种用于揭示用户体验的可用性度量方法。他们认为,对于一个界定明确的用户群体来讲,其用户体验的共性是能够经由良好设计的实验来认识到,即用户体验可度量。
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用户体验的理论研究较少,更多的是使用用户体验的概念开展实践研究。
邓胜利教授自2005年开始从事用户体验相关理论的研究,他从用户体验的视角,研究提升信息服务质量的方法。并且总结了用户体验的作用方式,他认为:“任何用户(包括消费者、职员和访问者等)在与网站、产品或应用程序进行交互之前,都有确定的期望和目标……当期望和用户体验相符时,会产生积极的体验,当它们之间发生冲突时,用户会产生消极的体验。”
3 用户体验的意义
用户体验理论的迅速发展使更多的产品设计、开发者开始关注用户体验的作用,如今关注并提高产品(服务)的用户体验,已被诸如微软、惠普等多家跨国企业视为确保良好品牌忠诚度、提高客户群增长速度和获得高额经济收益的有效手段。用户体验不仅可以用于描述用户的主观感受,也成了影响产品效益的因素之一。因此,我们认为用户体验也可以成为影响高校信息化使用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 用户体验影响高校信息化使用效益
1 高校信息化使用效益的现状分析
我们将高校信息化使用效益定义为:从高校使命和战略的高度,对信息化建设在高校的竞争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过程中,其作用和贡献的综合评判,是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价值的综合体现。通过观察高校信息化使用初期的特点和运用的评判方法,我们认为在高校信息化使用的初级阶段,建设单位的任务集中在搭建基础设施环境,用户对信息化本身不具备认知能力,因此在这一阶段,用户体验的作用表现不明显。在这一阶段,建设者通常只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即信息化建设程度和信息化产生的价值。并且,建设者们理想地认为建设程度与所获得的价值之间是正比关系,即我们投入的越多,获得的效益应该越多。如图1所示,影响面积s的因素只有X、Y两个方面的因素,且X与Y为正比关系。
但是,随着信息化建设程度的深入,建设者们很快就发现了信息化建设程度与所获得的价值不一定成正比,如图2所示,C2是更加接近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的曲线模型,建设者获得的实际效益S’
2 用户体验影响高校信息化建设效益的方式
我们假设信息化建设者可以准确定义图3.1.2中的x:建设程度和Y:获得价值这两个变量,这也并不能解决如何使信息化使用的实际效益接近期望效益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个有效的作用力,这个力不但具有拉动信息化建设曲线的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的可操控性,以便信息化建设者可以通过控制它的变化使信息化建设效益更加接近我们的期望。我们认为用户体验就是这样一个作用力。
根据邓胜利教授总结的用户体验的作用方式的结论(图3)。我们归纳和总结出图4,旨在更加清晰地示意用户体验作为一种作用力的存在方式,如图所示,我们将信息化建设活动抽象为一个以用户(利益相关者)为中心的巨轮,愿景或期望、规划或目的、实施或参与、评价与体验是影响巨轮运动的四个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信息化建设的利益相关者对信息化建设抱有愿景或使用期望,愿景或期望得到满足,则会产生新的建设规划或行动目的,进而推动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实施进程或参与积极性,最后经过自我评价或用户的感知体验,形成新的愿景或用户期望,这一循环过程周而复始,是一个不断产生新的用户体验的过程,而积极的体验,会使巨轮的四个组成部分相互推动,加快运转速度并正向运动,如果体验是消极的,则可能减缓运转速度,甚至出现逆向运动。图4剥离了影响信息化建设的其他因素,着重示意了用户体验在信息化建设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它作为一种作用力直接影响信息化建设成果价值的存在方式。
3 用户体验是影响信息化建设成果价值的主要因素
用户体验并非是影响信息化使用效益的唯一因素,但是根据上文的论述,我们认为用户体验可以作为影响信息化建设成果价值的主要因素。在用户体验可度量且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利益相关者使用信息化建设成果时,随时间会产生一系列变化的用户体验数值,我们称之为用户体验曲线。如图5所示,C1、C2和c3表示3种可能的用户体验曲线,面积s则是被利益相关者认可的信息化成果的价值。并且,如图中C3曲线所示用户体验水平有可能向负向发展,因此消极的用户体验水平会得到负价值。
由此我们认为用户体验具有向上拉动信息化建设曲线的能力。如图6,提高用户体验可以将信息化建设曲线向上提升并增大图2中的S’值,即提高信息化使用效益。四用户体验作用于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
用户体验作用于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建设实施、运行维护和评价四个阶段。并且在每个阶段都具有独特的表现力,掌握并利用用户体验不同侧面的效用,就可以在高校信息化
的使用中收获更多效益。
1 提高信息化建设规划与期望的接近程度
用户体验理论提供了分析用户之间差异的方法,这可以帮助信息化建设规划者了解多层次的用户期望。信息化建设规划越贴近大多数人的期望,则信息化建设的风险越低、获得高收益的可能性越高。另一方面,借助用户体验以人为中心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利于提高信息化建设规划中的人文价值,这一点对于重视社会效益的高校来说具有很大意义。
2 提高信息化建设实施过程中的参与度
在SteveKrug的Web体验理论中,用户具有懒惰的特性,因此想要获得用户的积极参与,必须尊重和迎合用户的习惯。用户体验理论同样提供了揭示和预测用户的行为的方法,这就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具体实施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客观依据。使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能够尽量符合用户的原有工作模式和行为习惯,有效降低用户的排斥情绪,提高参与热情,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3 信息化建设运维阶段的效益增值
Standish Group在2006年的CHAOS Report中对IT项目成功率进了统计,如图7所示,虽然信息化项目的成功率逐年上升,但是需要补救和彻底失败的项目仍然占据多数。信息化项目的补救一般投入巨大,收效甚微,给运维阶段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并且由于受信息化建设本身的特点制约,项目一旦进入运维阶段,项目缺陷将很难补救,弥补缺陷的同时可能带来更加严重的问题,比如信息化项目的变更伴随着的巨大风险。
但是,基于主观感受的用户体验是在认知过程中形成的,受心理因素影响较多,因此受客观条件制约较小,信息化建设者可以通过提高用户体验的方法来弥补项目本身的客观缺陷,在运维阶段的实现效益增值。这种方式风险低、成本低、效果可预期,如图8所示,改进服务导航条的归类方法使服务更具可寻性,或推出可提高用户满意度的客户服务项目都可以提升用户体验。一旦用户产生了积极的用户体验,则会开始对项目产生正面感受,忽视项目中的缺陷,这样项目缺陷就在用户体验的巧妙作用下达到被弥补的效果。
4 提升信息化建设评价客观性
揭示用户体验的可用性度量方法是建立在可靠的测量体系之上,一般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设计取得被测服务的用户体验相关的数值。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适合的度量方法(表1),可以帮助我们度量用户的主观感受,这是传统客观评价方法的必要补充,评价结果将更加接近信息化建设的真实状况,也为新的信息化建设规划提供更加客观全面的参考依据。
五 总结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1-0029-03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信息技术极大地改变了教育观念、模式、方式和方法,高校信息化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信息化建设投资之巨大、发展速度之迅猛、覆盖范围之广泛有目共睹。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如何持续发展信息化,我们面临着诸多的困境。
1.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成果
近年来,高校信息化建设成果显著,不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现了教育网络的普及和终端设备的更新换代;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大部分高校实现了网络课程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虚拟实验室建设、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网上教学平台建设以及教学、科研、财务、人事、后勤等相关的管理系统建设;而且在高校信息化的相关标准规范和评价指标体系方面,也得到了充分的研究。
(1)基础设施建设
各高校已基本建成校园网,校园网主干带宽千兆以上,部分高校正在逐步进行校园网IPv6技术升级,实现校园网主干带宽达到万兆。无线网络在校园公共区域覆盖面积逐步增加,满足了师生随时随地无线上网的需求,进一步改变了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交换机、服务器等价格昂贵的终端设备成为各高校争相添置的新宠,学生拥有个人电脑的比例也迅速增加。
(2)软环境建设
高校的信息化软环境包括高校数字资源、高校信息系统、高校信息化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高校管理体制和信息技术队伍等相关方面。
近年来,各高校开始重视数字资源建设,开发了各种课件资源和网络课程,相继建成了数字图书馆、教学资源平台等,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成为当前的热门课题之一,目前已部分实现了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共建共享和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目前在高校应用得比较多的信息系统包括办公自动化、网上教学、网上科研、校务管理、后勤服务等相关系统。办公自动化包括:电子邮件、BBS、公文流转等;网上教学一般有网络课堂、网上教学平台、在线教学、实时教室管理等;网上科研包括科研项目管理、科研项目协作平台、科研交流平台、科研知识共享平台等;校务管理包括学生一体化系统、教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校友信息管理系统等;后勤服务系统为高校师生提供网上超市、订水订票、校园地图、日历服务、交通出行等相关生活服务。
各高校对信息化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给予了重视,纷纷制订了本校的信息化相关政策。而在信息化管理体制方面,部分高校已经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规划,成立了专门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小组。
2.面临的困境
伴随着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也必然会出现诸多问题,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耗资巨大
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的购买,本身就是昂贵的,而很多高校为了追求所谓的信息化建设成绩,一哄而上,不管是否实际需要,一味追求设备的高级,硬件设施的更新换代总想走在最前沿。这种攀比之风,导致了资金的巨大投入,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而软件资源的来源要么购买,要么自行开发或者合作开发。不管是哪种方式,软件的成本都非常的高,再加上每年的维护、升级费用,每一个软件都是一个价值不菲的产品。很多高校缺乏统一的规划,造成了很多软件的重复建设、软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而被废弃、更新维护得不到保障而被弃置不用等现象大量存在。而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是非盈利性的,它追求的是长远的利益和社会效益,如此巨大的吞噬黑洞,令很多高校苦不堪言。
(2)持续投资成为难题
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软硬件的投资都不是一劳永逸的,更新换代的速度前所未有,如何能够最优化地进行可持续投资。要保证软硬件的持续可用性,除了要评估软硬件的实用性,还必须考虑它们的维护、升级、培训等未来持续发展性。因此,除了需要对实际需求进行充分的分析,还需要把握好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可预见性分析。这些问题都是目前高校面临的技术难题。
(3)各自为战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早在七、八年前,就开始不断有专家学者提出教育信息化的信息孤岛问题,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各机构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自为战。不仅是学校内部的各院系、部门、机构的各自为战,且各学校之间、为学校提供服务的各公司或厂商之间、甚至是各地区之间,都存在各自为战的现象,没有整体的、长期的规划,没有统一的标准,不仅导致重复投资建设,且当大家开始意识到整合的必要性时,又给整合带来了非常大的阻力和难度。
(4)队伍建设薄弱
大部分高校的信息技术力量薄弱,现有的信息技术人员疲于那些基础性的维护工作,主要的信息建设规划、应用开发、系统维护工作严重依赖于公司,与公司合作不能说不是一种好的形式,但过分的依赖,却会导致规划不合理、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可维护性差、维护费用高等问题。
3.造成困境的原因
(1)重形式轻效果
当信息化建设成为一项评价指标,也就成为追求政绩的方式之一。一方面,决策者们并不一定是信息化方面的专家,需要信息技术人员提供决策依据,而这些决策依据往往会被来自一级一级的政绩观所影响,从而导致了形式更重于效果,成绩更重于效率;另外一方面,决策者自身也无法避免政绩观的影响,从而也会进一步促进各个级别的政绩意识,导致信息化建设的不切实际。
(2)信息化意识问题
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一思想和观念,合理的规划、统一协调、全局考虑,才能进行全校性的资源配置和共享。信息化不是各部门自己内部的“蛋糕”,而是全校整体建设这块大“蛋糕”中的一小块,必须纳入整体规划中。信息化也不是以满足目前应用为目标,而要有长远的规划。此外,对于信息化建设要实现的目标,达到的效果,也要有非常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3)机构设置与管理体制问题
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所涉及到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应用建设、信息服务建设、规划统筹、组织协调、规章制度等都触及学校的各个方面,不仅需要信息技术部门的强有力支撑,更需要学校各组织机构的密切配合,因此,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进行学校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和组织,这个机构必须有足够大的权限,才能完成这一使命。
目前大部分高校,承担这一职能的是网络中心,但网络中心的实际权限却非常有限,它是与院系、其他部门并列的二级单位,在统筹全校信息化工作中,常常是力不从心。此外,很多高校进行机构合并时,把网络中心跟教育技术中心、电教中心等合并成一个单位,合并后,导致工作任务变得繁杂,分散了精力,没有更多的精力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规划。
合理的机构设置之外,也需要管理制度保障,很多高校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规章制度,也没有对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建立起有效的制度。因此,导致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杂乱无章,信息化成果无法有效实施。
二、高校信息化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基于目前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已取得的成果以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信息化工作应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主要的着力点。
(1)加强信息化顶层设计工作
要建立全校统一的信息系统,需要以学校为整体、从全局出发,全面系统地分析学校各部门的业务流程,建立整体的业务模型、数据架构、用户角色、权限模型等。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整个学校的总体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以此来指导整个数字化校园建设,并采用统一的技术平台和服务架构落实实施。
(2)强化学校信息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合作
管理和技术是学校各信息系统建设中起关键作用的两大要素,这就需要学校的信息部门和业务部门紧密合作,强化规范二者的协作配合模式。在信息系统建设优化的整个过程中,信息部门和业务部门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协同解决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也是对各业务系统和基础数据进行统一整合、实现集中管理和维护的关键。
(3)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管理机制
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效推动,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要成立专门的学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领导直接担任信息主管CIO,建立由校级领导直接负责、其他业务部门的负责人直接参与的领导决策机构,对学校整体的信息化建设进行总体规划、统一协调、客观评价。同时,由于信息化建设所涉及的相关部门多、业务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在实施模式上应采用以“项目”为基础,以此打破职能部门之间的分界线,优化配置资源,共同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4)强化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利用
一方面,要在目前已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下一步的整合和优化,根据国家相关的教育技术政策文件建立规范的数据库标准、统一数据编码规范和信息采集标准,实现校内信息资源的有序流动和共享。另一方面,要对现有的信息数据进行适当的整合和分类,进一步挖掘利用数据的深层次价值,采用直观图形、宏观综合的呈现形式,为学校管理者的管理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同时为全校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5)加大高校信息化队伍的建设力度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1.232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信息网络快速普及,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高校档案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信息化带来的变化,进一步拓展档案工作发展空间,利用信息化为提升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1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成绩显著
自从2000年国家档案局在《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中提出:“要坚持依赖科教振兴档案事业的方针,加快档案信息化进程”,把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十五”期间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明确下来,全国各地高校均开展了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许多高校投入经费,进行档案的数字化工作,部署数字档案管理系统。
1.2 馆藏数字化资源量不断增大,但档案资源数字化比例不高
大多数高校已经开展数字化工作,但由于各种原因只能逐步推进。一方面存量档案数量巨大,数字化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短时间内难以完成。另一方面新增档案还不能完全实现网络自动化采集归档,大多还停留在纸质件归档,手工著录的模式。
1.3 数字档案管理系统重管理,轻服务
大多数高校的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经过多年的使用已经比较成熟,但大多注重档案的管理,却不够重视服务利用。
1.4 高校档案信息化投入不足
档案信息化工作需要经费作为保障,但高校档案部门长期处于学校发展的边缘化位置,学校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档案工作的投入本身就不足,更何况档案信息化建设。同时档案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无法创收,只能依靠学校的行政拨款。
2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2.1 电子文件日益增多,需信息化手段管理收集
传统的纸质公文归档到著录,然后扫描,最后归档的模式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高校的公文大多已通过电子文件的形式在OA中处理,通过信息化手段,探索电子公文的半自动或自动归档,可以提高档案收集归档工作的效率。
2.2 档案数量日益庞大,需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提升工作效率
新时代下,高校教育教学、对外交流等工作均不断发展,归档范围也不断调整,档案量随之不断增加,高校档案库房紧张,通过信息化手段一方面数字化保存档案,另一方面合理规划管理档案库房,从而更好的保存学校档案。
2.3 利用服务要求日益提高,档案工作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
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传统的档案查询利用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广大师生、校友对档案利用的要求,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档案检索利用的效率、准确率,从而更好的提供档案利用的服务。
3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3.1 规范制度建设,制定明确目标计划
标准化是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直接关系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和可持续发展。高校档案信息化工作应制定和完善适合自身发展、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的档案信息化建设规范制度。同时高校档案应制定切合实际的具体目标及计划,有序的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3.2 依托全校信息化建设,强化档案馆基础设施
档案部门应向学校申请充足的资金,配置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软件系统、服务器、计算机等软硬件设施。档案部门应该紧跟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充分利用学校信息化建设成果。例如可以借助学校网络信息中心的网络资源,可以租用学校网络信息中心机房或虚拟服务器备份资源,可以抓住学校其他部门开发信息化系统时进行系统级对接,可以借助学校公共平台推送档案服务等。
3.3 加快数字化工作,强化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信息资源建设是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条件的高校档案部门应该尽快的开展存量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存量档案数字化工作应优先考虑早期的老档案、利用率较高的档案。同时对于增量档案尽可能采取纸质、电子双套归档。
3.4 稳重求快,逐步推出应用,提升服务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应在推进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的同时,逐步向师生推送服务,提高档案工作在校内的影响力。例如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向师生推送档案工作相关信息,在校内提供档案查询的网上预约服务系统,在校内开发直接提供师生对部分开放档案的自助查询系统等。
参考文献:
[1]夏文.浅谈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J].湖北档案,2013(09).
[2]李宁.高校档案信息化的途径及其模式研究[J].城建档案,2013(05).
[3]席杰.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施与评价[J].档案管理,2012(05).
[4]许慧瑾.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探析[J].黑龙江档案,2012(0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2-0236-03
0 引言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势必需要既掌握专业技能又富有信息素养的创新型复合人才。具有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学习能力、信息应用能力、信息协作能力、信息创新能力的员工已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欢迎。
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服务,为企业输送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围绕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进行校园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既是国家对高校信息化建设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实现校企对接,为企业培养信息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不断应用,高职院校信息化的建设已使高职院校从传统的教育模式逐渐转化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复合人才、实现科学育人提供了条件。目前,随着国家对高校信息化建设要求的提高,高职院校已普遍将信息化建设任务提到学校建设的重要任务上来,大部分高职院校能够成立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实施统一规划、分步分级实施,信息化校园的建设使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均利用校园网络,依托信息技术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提高了效率,但从培养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学生的信息素养角度来看,校园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1 高职院校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校园网络等信息化硬件建设发展较快,但信息资源建设较欠缺
校园网络建设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硬件设施建设到位可以保证网络应用支持系统与信息服务系统在校园网上的平稳运行,为学生学习、研究、活动提供高质量网络服务。高职院校普遍重视信息化硬件建设,肯于投入资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网络服务较为完善,部分学校无线网的建设已经覆盖了校园,网络教学环境均大幅度改善,信息化应用基础条件得到进一步夯实。但相比硬件的建设,网络资源建设方面则存在明显不足。
首先, 教学信息化资源建设方面的培训还较为欠缺,缺乏对应于校园网络应用平台的有效应用设计和相关的应用培训,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不足,信息化资源建设内容单一,课程的信息化建设还未在大多数学科中普及应用,信息化技术并未充分与教育教学模式的改变有效结合,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作用不明显,对现有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利用率不高。
其次,信息资源共享效率较低,整合度不高,利用率还都处于较低状态,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中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和低效的传递性,信息化建设往往缺乏多部门合作的统一规划,各部门各层次建设多处于各自为战、重复建设的状态。
再则,教育资源的建设管理不到位,责任不清。对于已经建设完成投入使用的教学资源,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维护,更新不及时,有些课程已根据需要进行了课程改革,但配套的资源库建设却未进行即时更新,内容已陈旧,许多资源存在不同程度的过期和闲置荒废现象。各部门往往重视利用平台进行信息和信息宣传等较易完成的收效快的工作,但对如何充分利用资源平台,开发适合教学管理、教学研究、自主学习等形式的综合利用方面投入精力不足,教师对资源平台的使用大多局限于课件的下载、教学资料的上传,缺乏有效的师生交流交互、教学活动反馈等活动,平台的利用率和使用情况缺乏监管,并没有切实起到促进师生教学学习的预期效果。
1.2 信息化建设存在一定的功利性,造成资源建设的浪费
许多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不是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而是为了完成高校信息化建设指标要求,为了评估的需要而建设,建设中存在很大程度上的盲目性、攀比性,建设目的并未从长远角度充分考虑如何利用信息化设施有效服务于教育教学,不能与学校的长远发展、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紧密结合,往往为了建设而建设,许多资源都是低水平设计和重复建设,或是书本教材的搬家和简单的素材堆积,造成资源的堆积重复。如许多院校为了充实教学资源建设,将资源库的建设作为任务强行布置给教师,缺乏合理的激励措施,一些微课、幕课的建设按照课程硬性分配建设指标,教师在被动中完成工作,积极性不高,往往是应付了事,一些不适合进行微课、幕课学习的内容也被滥竽充数地填充进来,实际教学中很少利用,也无法做到资源的整合和互助,形成资源的严重浪费,网络环境在学校教育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资源的建设中,大多是购买或对外部资源的引用,依据学生特点自我开发的优质教学资源较少,没有形成规范、高质量、有特色的教学资源开发理念。
1.3 信息化建设与专业发展建设结合不足,存在脱节现象
目前,许多院校还未从一定高度上做好信息化建设与专业发展建设相结合,进行特色发展的合理规划,信息化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现象一直存在,这两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项目往往各自规划,分头建设,优质的硬件资源不能及时高效地用于专业建设中,重复建设情况也时有发生。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大力发展改革专业建设,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和信息素养提升方面有待提升。
1.4 信息化建设中缺乏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的整体实施方案
21世纪是一个强调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网络信息时代,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已不仅仅是信息技能层面的问题,而是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协作能力、信息创新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的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信息素养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是在一定的环境影响和主动教育共同参与下逐渐形成的,不是通过一、二门课程就能简单实现的,学校应创造一个良好的信息氛围和建立合理的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目前,高职院校对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建设往往有明确的整体实施方案和目标,但高职院校的最终目标还是为社会输送人才,如何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形成促进学生适应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的培养方案,还有待于完善。
2 积极推进高职院校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远、漫长的过程,信息化校园建设还需从网络硬件为主的建设时期向硬件、软件资源齐抓共管的阶段迈进。
2.1 校园信息化硬件建设与软件资源建设有效结合,努力建设数字化校园
高校信息化建设正推动着教学模式、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全面变革,从而提高工作、学习效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管理水平,高职院校应对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成立工作小组,做好责任分工,将国家对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法规、建设标准与学校的实际相结合,与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重视信息化网络硬件设施建设,建立统一身份认证、网络体系化、教育资源管理平台互融共通等多个信息技术构建的数字化校园系统;建立高覆盖率的无线校园网络,无线网络的建设可以节约建设成本,突破有线网络节点限制,加强网络应用的方便性、灵活性,无线网络的建设是高校进入现代信息化校园的重要标志;进一步加强网络应用支持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结合教育教学开发网络教学系统,开发信息交换的公共平台,加强信息系统为主的建设,实现信息自动化;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做好资源建设的合理规划,将其与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制定激励政策,促进教工进行资源建设的积极性,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重视信息技术团队的建设,做好硬件设施及软件资源的维护更新,做好多元化信息化教学技术支持、办公和管理信息化平台搭建维护等信息技术服务支持。
2.2 做好信息化资源建设整体规划,加强学生网络学习能力
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考虑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将信息化硬件、软件建设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密切结合,采取不同的网络平台支持,促进学生网络协同学习、探究学习从而提升学生信息综合素质。
建设网络协同学习平台,促进学生网络协同学习,让学生通过网络,于身处不同地区的网络学习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在互助学习中完成作业任务、课题研讨、热点讨论等,突破时间与地域的限制,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学习内容,发现学习中的新问题,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
建设交互性网络平台,促进学生网络探究学习,构建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探究性学习环境,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自身的学习、生活、社会发展的探究中获取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调查、说明、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建设教学资源库,促进学生利用资源主动学习,教师进行课内外课程或活动设计,设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引起探究欲望的问题情境,学生根据问题解决需要和教师提供的引导资料查询相关资源库资料,收集信息,在信息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对信息加以分析与判断推理,找出问题的答案,然后提交讨论,在教师的监督、引导和评价反馈中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对解决和探究未知领域的方法积累了经验。
2.3 完善校园网络一卡通系统的建设,促进学生信息能力的提升
现在国内许多一流大学“校园一卡通”建设已经卓有成效,通过身份认证,实现了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一卡通的建设可以避免重复投入,提高建设进度,为系统间的资源共享打下基础。学生凭借“校园一卡通”,可以完成网络教学学习、持卡消费、借阅图书、参与管理等所有事物,感受了信息技术的无处不在,在一卡通的使用中,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对信息化设施的熟悉和使用,为参与信息化的建设服务打下基础。
2.4 加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使其成为学生获取资源的重要手段
随着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图书馆的使用除了包含纸质图书和文献资料的使用,也逐渐过渡到更多的其它的信息资源,如电子图书资料、图像、声频、影像、数据等数字信息的使用查询,学校图书馆需要不断运用现代化信息来处理技术和多媒体信息技术,对资料进行加工处理,构建全方位的信息系统,进行图书馆间的区域、资源共享,共同开发利用,使得图书馆具有多功能、大型信息化的数字图书馆功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供给学生信息传递网络化的便利条件,提供多种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服务,学生能够高效率的利用和整合这些快速发展的信息资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对员工的岗位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的获取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最新的资讯和最前沿的信息将越来越重要,数字图书馆的建立使用将使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快速提升,使学生就业竞争的有力手段。
2.5 积极探索专业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的相互融合促进
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能够积极将现代化教学手段融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为人才培养服务。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现代科技用于校企共建、专业培养的方法和措施。
目前,许多院校都在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课堂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学徒、作品与产品“四合一”。但资源的缺乏和企业参与的困难阻碍了这一模式的实施,可以考虑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形成具有特色的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
①校企共建基于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专业教学资源库,按照企业岗位调研,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联合开发基于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建设网站,编制教学资源,组建现代学徒制课程,形成企业和学校资源的共建共享,学生通过这种资源共用的信息化平台网站资源进行学习,及时了解课程内容,了解企业文化,熟悉岗位职责,自主参与企业培训,从而节省了师徒制的面对面培训时间。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11-0162-01
1 建设目标
针对高职校精品课程建设与展示和课程建设要求要求,建立向外界展示的课程建设,监督和评估课程建设进程,共享学习交流平台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推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构建开放的共享型教育教学资源体系;营造高效易用的网络教学师生互动环境;提供合理的课程管理和评测工具;充分展示教学体系和教学成果。
2 需求分析
本项目的建设包含了课程建设成果展示,课程体系展示,学习交互平台,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评估,学习数据跟踪等多个子模块。项目的设计目标是让学校通过规范的制度和手段,通过快速的实施过程(如添加教案,讲稿,录制课件),并充分利用已经建好的教务系统,电子图书系统等信息化建设成果,来展示和实施课程。
3 总体方案
从整体功能上划分,课程中心软件可以划分成一下主要模块:教学体系/专业体系/课程体系/教学成果展示功能、精品课程建设、共享型教育教学资源体系、网络教学互动功能、课程管理和评测工具。
4 模块设计方案
4.1 课程展示系统
课程展示系统是高职院向外界展示学校课程建设成果的模块,浏览用户依照学校管理员和课程负责人的设定,可以对开发或者部分开发的课程进行查看,查看的内容包含了学校的院系结构,精品课程,师资介绍,专家观点、推荐课程、最新课程和课程内容,依照系统设定浏览用户可以在查看的同时,对课程或者其他内容进行评论。
展示首页包含的部分内容:
4.1.1 帮助
显示帮助的页面,要求可以根据主页面的URL来弹出一个新的帮助窗口,并且定位到该Url的帮助页面,或者在一个大的帮助页面下的某个书签。
4.1.2 语言选择、高级检索
让用户选择界面语言。可以按照范围选择(院系,专业)、教师名称、课程类型(精品级别)、课程开放与否、检索范围(本地,)来选择检索条件
4.1.3 意见反馈
可以让用户填写意见,向学校和商家进行反馈使用结果。
4.1.4 课程初级检索功能
检索结果可以是非公开的,如果用户没有权限,则提示登陆在初级检索里面,提供两种范围选择,一种是在本校检索,另一种是在检索
4.2 课程交互系统
课程交互系统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用于教师和学生交互的学习系统,帮助学生和教师在网络上完成课件浏览,作业与提交,网络答疑,个人学习(教学)笔记,消息传递等课程交互行为,另一部分,作为课程的负责人和教师,可以在这个系统完成课程模版定义,课程内容管理,课程模块的选用,课程用户的注册以及助理教师和外校访问教师权限定义等功能(如图1)。
4.3 后台管理系统
课程中心的后台管理主要是对基础数据,院系结构,专业设置,开课等进行管理,也包含了主页内容的管理和对第三方系统接入的管理,系统应用架构上主要包括以下两个软件模板和硬件:情景教学录播系统、WEB课件制作系统。
5 结语
由于基于网络的学习平台在我国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技术上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学习支撑环境的建设会逐步趋向于完善,基于网络的学习平台也必将成为人们在未来社会中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
参考文献
[1]赵迅,刘凯,刘颖,李伟刚.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网站的建设与应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2]赵成芳.通用教学网站的设计与实现[J].软件导刊,2010年11期.
当今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应用范围已渗透到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科研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逐渐体会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为了更好的优化科研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和水平,建立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科研管理信息化也成为各个部门的重要议题。在高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科研管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也会对学校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而高水平科研管理能够促进创新性科研成果的产生。因此,高校应努力提高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科研管理信息化,以此来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提升高校科研竞争力。
1.2科研管理系统
科研管理系统,是应用于各科研管理机构进行科研项目管理、成果管理及科研统计等科研管理的信息化系统。该系统摒弃了传统的人工统计方法,能够得出准确的各角度视图,建立统一的数据模型,该系统可以使科研决策者及时掌握整个机构的科研整体状况,合理分配资源,提升科研管理水平及效率。科研管理系统平台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科研信息网和科研管理系统。科研信息网是高校科研活动信息和交流的平台,该部分和科研活动相结合,适时科研相关信息,提升高校科研知名度。平台的核心部分是科研管理系统,主要实现科研业务管理功能,支持教师、院系、科研管理部门三级用户使用,面向全校教师开放。科研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人员管理、项目管理、论文管理、成果管理、著作管理、专利管理、奖励管理、学术管理、系统维护等模块。
2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网络信息化时代,科研管理信息化是科研管理的重要变革,促进科研管理决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科研管理的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实现科研管理信息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2.1促进高校科研管理规范化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目标是科研管理的规范化,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也就是一个贯彻管理规范的过程。信息技术发展本身就要求数据的规范性,不规范的数据难以通过计算机作业。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高校的科研数据也越来越繁杂,因此,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技术来处理分析数据,可以有效地规范数据,提高了信息加工处理和分析的效率,也使得科研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2.2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率,提升科研水平
科研管理信息化具有方便、快捷、简化工作流程、节约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建立,各有关单位可以及时登录科研信息网查询相关科研信息,实现科研资源共享;科研管理部门利用科研管理系统实时、准确统计出全校科研相关信息,免去繁琐的表格统计,节约了纸张,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有限的科研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产生最大效益,提升高校的科研水平。
2.3提高科研管理决策水平
科研管理部门利用科研管理系统统计出的科研信息进行分析,针对具体问题,汇总不同方面的管理资料,实时掌握各项管理指标的变动情况,形成一个动态的数据中心,进而全面、实时、准确地提供相关科研信息,对症下药,修改或制定有利于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相关政策和文件,服务于科研工作者,为全校科研工作的整体推进提供重要参考,为辅助高校科研管理决策和制定科研政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3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无论是对高校自身发展还是对社会的贡献,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意义重大。虽然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建立了教育科研网以及高校建立的校园网为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进程提供了基础保障,但是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体系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数据呈现多、广、散等特点,采集和录入工作繁琐,涉及多个部门协调作用。因此,高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3.1改革陈旧的管理模式,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随着信息技术在科研管理工作中的不断应用,高校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信息化的要求,这就要求科研管理部门必须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完善相关科研管理制度,以适应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改革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重视和做好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的匹配适应工作,才能加速科研管理模式的转型,不断对科研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改进原有管理系统中冗余的、不合理的工作流程,改进现有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建立与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相适应的组织模式与工作流程,促使管理部门组织结构逐步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在根本上提高科研管理水平。
3.2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
为实现科研管理信息化,高素质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成为重要前提和保证。只有不断提升科研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水平及业务能力,才能为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长期有力的支持,促进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良性发展。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管理信息化也为科研管理人员的学习和提高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方式,更大的空间、广度及时间自由度,管理人员将从传统的经验型管理者转变为学习型管理者,有助于充分发挥主观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整个团体的学习气氛,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团体。
3.3加强信息维护,提高信息利用率
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建立过程中,基础数据库是信息系统的核心。由于基础数据库的建立需要科研人员录入、逐级审核等繁琐的程序,因而科研管理系统信息化的发展必然带来相关的安全问题,为此要实行专人管理和维护,也要根据科研管理工作管理任务和目标等的改变对系统做出必要的更新和改进。各高校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建立局域网与互联网两个相互独立的布线系统,还要对重要的数据建立相应的数据备份、恢复机制。在保证管理系统中数据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各职能部门的有效沟通,与人事、财务、教务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全校科研信息共享的效率。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9-0106-03
1概述
当今世界各国,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将长期存在。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而人才竞争的实质是教育的竞争。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国家与社会的关注,职业院校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大量专业的技术型人才。
进入21世纪后,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是世界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教育战略规划重点内容。信息化发展在我国始终处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以信息技术全面运用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为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时机和条件。通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教育资源,可以促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以及成果共享,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要求,校园信息化建设历程也不断演进。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对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相关文件,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以及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等均强调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发展也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新时期下的职业教育将从信息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因此在未来的规划中不仅仅需要考虑我国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更需要探索出适合我国职业教育智能化发展的道路。
本文调研了国内两所职业教育学院,通过与国内外高校信息化建设进行对比,总结当前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结合未来职业教育的需求与发展方向,探索新时期下职业教育智能化建设的发展模式。
2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信息化现状比较
2.1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高等院校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信息化教育较为成熟,选取了国内外四大知名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状况进行研究,包括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浙江大学以及南京邮电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建设了先进的一卡通系统(PennCard);加利福尼亚大学建设了先进的“校长仪表盘”决策系统;浙江大学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智慧校园系统,包括了智慧的应用、智慧的平台、云计算以及通信网络;南京邮电大学基于物联网规划建设了有自己特色的智慧校园系统,各学校的建设亮点如表1所示:
2.2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职业学校的信息化发展相对缓慢,大多数职业院校仅处于基础网络建设和初级阶段,但近年来职业教育开始注重信息化发展,大量的新技术推广并运用到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不少院校的信息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了解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本文调研了国内某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某财经职业学校信息化发展情况。
某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分四期打造了智慧校园建设之路,全校建立了网络化多媒体教学系统、一卡通系统,信息管理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OA)、教务管理系统、学工综合管理平台、招生管理平台等多种系统,实现对全体师生的统一身份认证,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发挥了根本性的作用,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并将逐步实现信息化应用。
某财经职业学校是一所全日制财经类中等专业学校,学校根据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标准制定了适合学校自身需求的方案,提出了集“建(建设)、管(管理)、用(应用)”为一体的统一架构、统一结构的信息化系统,各校区均实现了无线网络的全覆盖,并建设了网络课堂,实现了资源共享,通过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学校各校区间建有专线并实现了同城互联。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高等院校的信息化发展更注重信息化服务的建设,通过搭建智能校园平台及系统,面向全校师生及社会相关人士提供优质的信息化服务;职业院校的信息化发展更为注重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与管理效率;此外,在信息化建设中,职业院校通常建设有学院特色的现代化实训中心(如财经类学校建设银行实训室、技术类院校建设实训中心等)。
然而,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仍然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信息化基础薄弱:我国职业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但大部分资金用于校舍和基本实验设备投资,用于信息化设施的资金极其有限,缺乏社会和企业的支持。同时信息化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投入,职业院校对信息系统的理解和投入不足,导致了信息化发展的经济支持薄弱,信息化基本设施落后,严重限制了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2)信息化资源建设停留在初级阶段:我国教育信息化普及率逐年提高,信息化水平也达到一定水平,但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相对滞后,信息化资源建设稀缺,大部分学校仅仅完成网站建设,学校各系统间也没有实现数据互通,存在信息孤岛等问题;
3)创新能力不强:由于职业院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对信息系统理解不足,使得教师对信息技术掌握的水平普遍偏低,从而职业教育创新能力不强,甚至部分职业院校仅处于基础网络建设的初级阶段;
4)信息化保障体系不够健全: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评价体系、考核机制、产业环节、管理措施、共享原则等都不够完善,影响着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3新时期职业教育智能化发展方案建设
通过上文分析,当前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走的是“重管理,轻服务,重硬件、轻软件”的发展之路,这种发展方式已无法满足新时期下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未来的职业教育智能化建设的需求来源更广、需求范围更大。表3列明了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等主要干系人对智能化职业教育的需求,涵盖了教育资源共享与分配、校园安全、实时沟通、协同办公、泛在学习、工作效率、日常管理、服务完善等方面。因此在智能化发展过程中,各职业院校要综合考虑智能化管理与服务,建设满足各方管理、生活、学习、办公、安全、服务等各方要求的智能化系统。
职业院校在智能化发展过程中需要优先考虑核心需求的建设,全面完善主要需求的建设,优化提升其他需求的建设,走出适合新时期下职业教育智能化发展的道路。
如图1所示,不同的需求对应的解决措施也不同,其中核心需求对应的是智能化建设中所必须完成的工作,若要满足核心需求,需要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实现数据的共享;主要需求对应的是智能化建设中的基本工作,若要满足该需求,则需要完善智能化服务与教学管理方面的工作,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拓展需求的满足则关系到智能化发展的高度,利用新兴技术提升智能化建设的成果,如图所示自底向上的工作效率和建设成本均逐渐增加,实现由数字化服务向智能化服务的过渡。此外,职业院校在建设中不仅仅要考虑建设成果,还需要考虑人员、成本、安全、标准等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根据不同的需求,将智能化建设中涉及的主要工作进行了分类,其中必建项目为智能化建设中必须建设的核心内容,包括了智能化标准、规范、制度的建设,诸如网络设备、数据中心、前端设备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项目为实现智能化教育教学与管理所需建设的内容,包括了如办公自动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数字图书馆、校园一卡通、师生培训平台、门户网站等系统;拓展项目是提升校园智能化成果所需建设的项目,包括了云平台、基于物联网的多媒体教室与会议室、智能化实训平台、无线网、物联网、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智能化通知服务等内容的建设,部分内容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根据表4的建设内容,可对每一个建设项,以及具体的建设内容进行分类;此外,在智能化建设中还要考虑资金、人员、安全等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构建出职业院校智能化建设的体系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由于各职业院校当前信息化发展程度不一,因此在智能化建设过程中各院校所需建设的项目也不同,如有些院校的基础设施、网络设备已经比较完善,能够满足智能化建设的需求,就无需这项建设内容。为了能够建设适合院校实际的智能化项目,同时节约成本,可根据图2建设的两级建设体系模型,应用如AHP算法,构建比较判断矩阵,矩阵构建的方法如表5所示:
2 水电信息化管理的特点
2.1水电信息化管理的原理及构成
高校水电信息化管理,就是要将原有的机械计量仪表更换成集计量、控制、通讯、管理等功能的智能水电控制设备,综合运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其支持软件,组成一个完整的水电智能监管体系。这种管理体系的最大优势是控、管一体化,在这种管理体系中,各分散终端设备主要负责计量和智能控制;数据服务器及管理软件则自动对各远程终端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并采集和存储水电数据;水电管理部门通过登录管理平台进行数据查询,系统设置,报表打印等管理操作。
2.2水电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在传统管理模式中,由于高校水电管理范围广,更新频繁,统计复杂,总是会造成信息更新不同步,管理不到位。采用信息化管理后,能快速及时地采集和分析各种水电数据,大大提高水电管理效率,所有水电计量和控制设备都被系统实时监控,一旦发现设备异常,能迅速定位到故障发生地点,以便迅速维修和更换,这大大提高了故障排除的速度,减少了浪费。信息化系统能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为水电管理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
3 高校水电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建设成本高,改造情况复杂。
高校水电管理信息化建设包括水电计量与控制终端的安装、通讯网络的建立,数据服务器和软件平台,相应的管理和维护机制构成。其中水电计量与控制终端及其通讯网络的建设需投入大量的资金。同时,高校原来的水管网和供电线路的安装时期和施工情况都不相同,对数字化水电系统的统一改造影响很大,有些改造需同时对旧管网和线路进行改造,使不同地方的信息化建设成本差异很大,改造前需花大力气对方案进行全方面的论证。
3.2系统技术复杂,维护难度大
水电信息化系统技术含量高,故障类型多样,检修难度大。系统常见的故障有:仪表故障,通讯故障,软件故障,服务器故障等。其中,通讯故障排查难度大,仪表故障更换程序复杂,维护难度和成本高。另外,对于带控制功能的智能电表,其内置的控制器如出现故障会造成断电,且无法人工复电,需及时更换仪表才能解决,若维修不及时,会给各用户带来不便,甚至会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3.3观念存在误区,管理投入少
目前,高校普遍认为,采用信息化管理后,可以减少水电管理的人工成本。但从管理内容与成本看,在满足相同的管理功能时,采用信息化管理确实能起到减少劳动强度,减少人工成本的作用。但由于水电信息化管理系统本具有多种功能,能细化水电管理,实现原有人工管理所不具备的高级管理功能,管理的内容与项目大大增加,水电管理的水平大大提高,管理更加细化与严谨。因此,采用水电信息化管理后,管理成本并没有降低反而应有所增加。
3.4、水电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长期以来,人们对后勤水电工作人员有一种误解和偏见,认为后勤水电工作很简单,水电管理投入少。高校水电管理人员大多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敬业精神差,管理人员严重缺乏,技术力量、管理能力跟不上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水电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4 高校水电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4.1领导重视,转变观念
高校各级领导,特别是校领导要转变观念,高度重视水电信息化管理的推进。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形成共识,加大投入,做好规划,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使水电信息化建设高效有序进行。另外,水电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是水电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需要财务、通讯、后勤、设备等部门及各学院和用户一起推进。只有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才能让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调度,使水电管理信息化工作进展的更顺利,更高效。
4.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高校水电管理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建设之前,需对项目进行全方面的考虑,考虑信息化系统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通讯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维护的便利性,根据原有水电管网的建设特点,因地制宜,选择合理改造方式。如原来是集中装表计量的,直接将机械表换成电子表,采用485串行通讯与校园网相结合的通讯方式;如原配电线路不是集中配电的,可采用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进行通讯,减少线路改造安装的费用。水电信息化系统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阶段性目标,分阶段实施,这样才能有利于高校的资金利用,且可以很快见到成效。
4.3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执行力度
一个完备的信息系统管理需有完备管理制度,有合理的管理团队,有科学的管理模式,有完善的系统维护体系,有相应的奖惩措施与执行力度。若只采集数据,不做管理,不收费,不作奖惩,用户没有节能意识,就起不到节能降耗的作用。因此,不能单单只靠硬件的建设,后期使用管理的好坏,才是真正出成果出效益的重点。故对于水电信息化管理,需转变观念,加强运行管理投入,明确职责,加强管理。
4.4、建立专门的系统运行及维护队伍。
信息化水电系统具有技术含量高,维修难度大,原有的普通电工难以进行检修。因此,在系统规划时就应考虑系统维护问题,要求承建厂家要派驻校技术人员,专门负责系统检修与维护工作,服务年限至少要5年以上。并需根据系统的特点,配置专门的维护人员或维保单位。负责对系统进行定期巡查,故障检修,仪表更换,核对信息,24小时应急维修等服务,确保系统正常运转。
4.5培养人才,建设队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b)-0180-02
信息化建设的概念是利用现代科技提升管理水平的手段和过程,而现阶段各大高职院校也逐渐意识到,对于院校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最有帮助的无非就是信息化建设,这在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教科研改革、学生管理和提高创新思维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进步的意义。所以各高职院校开始加大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资力度,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对信息化建设方面积累的经验不足,基础设施的改进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问题,导致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就是高职院校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全面导致,并造成信息化建设进程中问题不断、效果不佳的现状发生。
1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资金投入太少
高职院校的发展迎来了春天,近些年各种技术院校和大中专院校合并建校发展的案例不胜枚举,随着院校规模的扩大和在校人数的增加,资金均衡投入成为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议题。在一些高职院校看来,师资力量不完善、教学设备缺乏、实验器械不足等基础设施构建是务必在短时间内解决的问题,而信息化建设似乎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项目,所以也就直接导致资金的不均衡投入,大部分资金涌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设施购进项目上,而与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密切相关的信息化建设却被搁置。
1.2 资源有效利用率过低
现在一部分高职院校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还有一定偏差,各类各项评估工作也主要把基础设施的投入作为看点,以“我校有多少多媒体教室、有多少计算机、有多少宽带资源”作为招生或评估的宣传指标。其实在信息化建设中,硬件固然重要,而与之匹配的软件投入才是重中之重,还有就是对于这些基础设施的应用规划。一些高职院校的信息化资源有不错的基础,但是却缺乏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在信息化建设中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网络体系,而是各部门科室各自按需自建,直接形成资源区域化特性,不能达到信息的有效交换,给院校的整体管理带来更多限制。因此,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硬件是重点而软件投入和战略规划也缺一不可。
1.3 缺乏高精尖的师资体系支持
信息化建设不是简单的网络汲取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把信息交互过程稳定的从人人传输转型到计算机与计算机的传输,也就是把传统教学模式发展成现代化的网络数字教学,这就需要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那就是教师把自己的传统教案与教学课件制作成符合校园网需求的电子文档,并要学会使用虚拟教育、远程教育等信息化教学手段。现阶段,各高职院校都回通过组织培训、外派进修等形式提高对教师的信息化素质培训,但是由于高职院校是通过技校、大中专整合而来,教师的整体信息化认知能力偏低,一些老教师很难从传统教学思维中走出来,因此在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的时候带来思想上的压力,这主要是缺乏对信息化教学学习的主动性,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信息化进程缓慢,信息化技术的教学应用效果不佳,从而影响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提升,进而使信息化建设在一个始终不良的循环中艰难发展。
1.4 信息化建设管理滞后
信息化建设和院校师资建设一样,都需要一个先进的管理意识,只是这管理的性质有些不同,师资管理需要的是“人人管理”,而信息管理则是技术管理和部门协调管理。当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对这一认识都存在误区,在没有完善的信息化建设中,信息管理任务直接被“分割而治”,不同职责部门负责不同的信息建设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职能交叉、方向模糊”的无头绪状态,直接造成信息化建设任务止步不前。没有一个定位明晰的职能机构,导致信息建设管理滞后,信息设备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和实际成效与规划之初严重不符。还有一些高职院校设置了一个信息化建设机构,并赋予一定的职责职能,但是由于这部门属于从现有的师资力量中抽调,对院校所需求的信息技术支持不能做到百分百配合,也就逐步的脱离了信息化建设的最初目标。
1.5 虽引入CIO体制但认识不足
CIO,是指信息主管,一些高职院校对先进理念的引进永远比先进模式的引进要快得多。当前,部分院校引入了CIO体制,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赋予职责部门更多的信息管理权限。
但是信息建设不是单一的职权部门就可以完善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级领导的直接参与,在重大的信息系统构建时提供必要的实施决策意见,在高职院校的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实施中,保证进度化的确立。美国在这方面是全世界院校的典范,起步早、效率高、职能明确,CIO体制也是美国最先实行,并得到了很好的预期效果,现在的CIO体制运用已经趋于成熟,而在我国,这一制度的实施却受到各方阻力。
CIO首席信息官,顾名思义就是负责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的高级领导者,在技术和管理方面都有着较全面的认识,在信息化建设中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因为信息建设起步晚等因素,加强在这一体制方面的投入,设立CIO信息主管,但是由于国情和传统因素影响,这一选择受到很多制约,在信息建设全面进程中无法展开拳脚,职能受到部分领导的影响。
2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方向探讨
2.1 明确信息化建设理念
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革新部分,国家也开始在政策和资金上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创造条件,最主要的是现在的国家级本科院校几乎都在尽力完善现有的信息化设施设备和发展理念,作为高职院校,更应该对这一发展趋势做好思想准备,意识到这不仅仅是教育教学的需要,更是一个新教育模式时期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做好信息化建设,是高职院校接下来践行科学发展、全面提升院校综合竞争力的必修课。
2.2 做好科学的信息化建设规划
信息化建设在高职院校发展中所占得比重越来越大,而能否做好信息化建设也成为了对高职院校综合实力评估的重要依据,所以这一点必须得到各高职院校领导的重视和院校政策的支持,实行“最高机构责任制”,在院校的最高权力机构的扶植和直接领导下,建立一个高效、完善的信息建设管理体系,并组建一支直接领导的攻坚队伍,直接由院校高层指挥,不受任何部门的干扰,以确保信息化建设进程实行的进程能够顺利并高效处理。与此同时也要制定科学的长期规划,信息化建设没有结束的时候,只有日臻完善的发展,所以要确保建设的进程有顺序、有步骤、有计划的实施。
2.3 优化基础设施提升软硬件质量
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这主要涵盖了设备、网络、软件等因素的构建,而这些基础设施的应用环境则是计算机、服务器、教学终端和储存设备等方面。所以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这些基础设施质量的提升,具体办法可以参考本科院校的实施方式,通过在互联网上搜集、整合各种高水准高质量的资源对自身的教学资源进行扩充和储备,并敦促校内教师掌握日常教学任务中的多媒体资源有效利用,共享教师的电子课件和教学信息等资源,这样一来,学校信息资源库就充实并完善起来,然后搭建校园信息化平台,使学生和老师之间形成资源共享的优缺互补关系,达到信息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2.4 提升信息化建设成果的有效利用率
做到以下几点。
(1)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改革培训,增强教职信息化意识,提升信息化素质,在教学工作中有效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加强教职工的计算式使用能力,在意识上促进他们对信息化资源的利用,并能够在资源库的辅助下处理和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2)培养和引进专业信息技术人才,打造一支能够随时对信息化资源进行优化的高素质队伍,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并在这一成果的基础上,对现有的传统教学思想进行现代化改型,培养一批适用于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现代化师资队伍。
(3)鼓励每个教师都参与到信息化建设中来,在课件制作和信息资源的共享上给予之策扶持,实行信息化资源共享的奖励制度,在物质和精神上打造信息化建设氛围,形成以校园整体为单位的信息化建设系统。
3 结语
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一个科学系统的规划,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综合实力提升的过程,只有在不断发展中摸索经验,加深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才能更好的发挥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信息化建设进程。
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各自的信息网络,信息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从目前情况看,高校信息化仍存在诸多不足,信息化建设仍任重道远。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对高校发展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高校信息化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信息化使学校的管理更为便捷高效,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资源和成本得到有效的利用,浪费得到遏制,对高校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引发了教育教学的重大变革。
1.促进了教学模式的丰富和发展
以课堂与老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信息化的冲击,网络、电子课件、多媒体设备等先进的现代化技术不断在教学活动中得到运用,辅助教学手段的丰富使得教学过程更为生动,教学效果明显提高。课堂不再是老师单纯的板书和讲授,整个授课过程更具生动性、互动性和启发性,课堂技术含量和知识量都大幅提高,教学质量进步明显。
2.优化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培养人才的素质
高数量、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传播,使得高校教育更为灵活,学生学习更为自主。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源,增强处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其信息素养与自身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模式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并进一步促使知识价值的转化。信息化的发展对培养新型创新的高素质人才起到了强力的催化作用。
3.保障了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效益的提升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师资、教学场地等教学资源的不足是困扰各个高校的一大问题,通过网络化和信息化来进行教学容量的扩充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许多高校通过信息化的发展实现了对本校教育资源的最大优化,提高了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
4.提高了教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许多高校利用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学校管理层面的办公自动化水平,加快了学校管理业务流程的合理重组和管理职能的转变,服务进一步突出,许多日常管理工作更为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形成了高效的、充满活力的新型管理机制。
二、高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思想观念上认识不到位,缺少统一规划和长远目标
当前,数字化、信息化应用不断进入企业、政府乃至家庭的各方各面。为适应社会的发展,作为社会科技进步的前沿阵地,高校纷纷开始建设高效发达的信息网络应用体系。然而许多高校信息化建设没有长远规划,资金投入只是以满足现有的应用为目标,由于信息产业的更新换代极为迅速,信息化建设投入的后备资金不足,势必造成升级和维护的困难,使信息化建设难以可持续发展。
(1)对信息化理解不深,未能统筹规划
教育信息化是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求全校各个部门协调统一,全局考虑,进行信息化的建设,这样全校资源才能有效共享,提高各项工作的效率。而许多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没有统一思想和认识,缺乏合理规划和组织协调,信息化设备的配置不平衡。信息系统的开发由校内各部门根据业务分工不同自行组织实施,各系统采用的技术架构和技术实现方案差异很大,造成一些关键性的数据和代码缺乏统一的标准,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非常困难,影响了信息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各种应用系统各自为政,显得零乱和低效。
(2)制度和政策不健全
信息化建设应是项长久的可持续发展的工程,需要建立与之配套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方针,而许多高校都没有建立完善的关于信息化工程的规章制度,对于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管理、使用和维护缺乏相应的政策和规定,使得信息化建设难以规范,信息化成果不能有效利用。
(3)缺乏统一的强有力的校级信息化管理机构
校园信息化建设无论从基础设施论证、规划和建设,还是相应制度、政策制订和日常管理都涉及学校的各个方面,这不仅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部门,而且需要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和学术机构的密切配合和参与。因此成立专门机构来组织和管理整个学校的信息化工作对于从组织和制度上保障校园信息化工程的顺利实施是非常必要的。而我国大多数高校缺少这样一个强力的管理部门。
2.规划不合理,重硬件轻维护,重建设轻应用现象突出
高校信息化过程中普遍出现的一大问题是建成易,维护难。在建设过程中偏重于硬件设施的建设,在初始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建成后,是否能有效利用却是无人问津。有些部门缺少技术人员和维护人员,无力进行相应的后续更新和维护管理,空有一流的设备,却发挥不出其应有的作用。
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现阶段还处于从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向信息化应用的过渡阶段,许多高校投入巨资兴建起信息网络,开发或购买了大量应用软件,建设成了很好的基础平台,但对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却不能物尽其用。多数高校主要的软件应用平台有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办公自动化系统,它们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各自为政,自成体系,不能有效共享。真正能应用于网络教学和管理的高信息化配套建设还很薄弱。
我国大多数高校对信息化建设不重视,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各项开发建设,但用于建设的资金分配却不甚合理。有统计资料表明:高校投入资金的47%用于购买硬件,40%用于购买软件,9%用来开发,只有4%计划用来培训。“重建设,轻应用”现象十分突出,造成了购买来的计算机半数以上没有充分利用而处于闲置状态。这使我国高校普遍存在一个突出问题:一方面资金利用不合理,一方面却又陷入建设和维护经费不足的窘境。
3.忽视人力资源建设
我国高校许多部门信息技术力量都比较薄弱,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能力和维护能力较差,需要进行大量的培训和教育,但许多高校对于人力方面的建设做得极为不够。一方面学校没有形成固定的长期的培训模式,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有些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对参加相关培训积极性不高。造成了许多高校的师资队伍和管理人员跟不上信息化的节奏,信息化素养不高,应用效率较低。致使主要的应用开发和维护工作仍严重依赖于校外公司技术力量或校内学生,导致项目生命周期短,可维护性差且维护费用高。因此,为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促进信息化工作稳步、协同、有序的发展,必须建立切实有效的运行机制,加强培训和人力资源建设。
三、加强理念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空有优秀的技术人员是无法解决信息化建设中的各种问题的,在高校推进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落后和陈旧的理念,严重影响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追根溯源要从源头,从思想观念上来提高认识,全民动员,这样才能解决。理念的差异造成各个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程度和信息化的利用效率各不相同。以往在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中,主要突出基础设施的建设,却忽视了高校各级人员的思想观念和相关理念,致使信息化建设中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中的理念建设,提高高校各层次人群的信息化素养,使人们的思想观念能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1.领导者的理念:要与时俱进,把握信息化趋势
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个巨大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几乎每个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部署都是由校级领导亲自把关。信息化建设中,领导是关键,不但制定建设规划,设定建设基准,对设备、资源、人力和培训等进行详细的规划,而且要组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使信息化建设后的管理和使用能有章可循,其目的是保障信息化成果能合理使用和有效使用。因此领导的理念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大局观强,对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要有清楚的认识,并能从自身做起,学习先进的信息化理论,这样才能统揽全局,高瞻远瞩,全盘规划,制定适合自己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方案和长远目标。
现在许多高校提出了建立专门的校级信息化管理机构,设立对学校办学目标、策略理解透彻,对信息化建设能全程负责的首席信息官CIO,使信息化发展能统筹规划、集中建设。这种设想的提出,也反映了需要加强领导者的理念建设,信息化建设需要具有先进理念的领导者。2.教师的理念:要紧跟时代步伐,充分掌握和利用信息化技术为教学科研服务
信息获取能力、识别能力、接受能力、存储能力、评价能力、利用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已成为信息时代教师必备的信息能力。而有的教师却忽视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意识较弱,观念陈旧,他们排斥用多媒体系统来上课,不愿使用网上教学系统和科研系统,信息能力低下,主要表现为缺乏信息检索知识和计算机运用能力。如果抱着这种传统的观念,不认可信息化的优势,或是因教学、科研繁忙不愿花时间学习信息技术,宁愿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学习研究,必将对信息化的发展产生巨大的阻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自身能力的发展。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对信息化的理解不深,不能看到信息化能带来的好处。因此学校应加强对这些教师的信息化理念的培养,着重提供各种培训和体验活动,使其能体会到现代信息化对教学科研的帮助,并颁布各项条例鼓励或规定其使用信息技术,使其从思想理念上认可信息化,并利用信息技术为自己服务。教师在信息化过程中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化,要循序渐进。
3.学生的理念:要充分理解信息化带来的便利,自觉学习信息化技术
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学习上已不再单纯依赖书本和黑板,现化化教学信息手段的应用使学生的学习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幅提高。当前高校一卡通的实行,大量信息终端的设立,使传统的学习生活中融入了大量的信息化内容,对学生信息化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学生现阶段对信息化知识的学习态度呈两极分化态势:一极对信息化持积极态度,他们从思想上认识现代化信息手段的重要性,对信息化理论的学习有迫切要求,利用各种途径学习信息化知识;而另一极则仍以传统的书本学习为主,思想上认为只要从书本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即可,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的优势,不愿投入精力进行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学习。
学生是善于接受新事物的群体,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很容易使他们从理念上重视信息化资源的使用。但同时也要给以合适的引导,使他们摒弃不良的网络习惯和网上诱惑,使信息网络能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的工具。因此要合理引导他们利用学校信息化资源,将大量的学习资源、校内公告及时在网络上公布,以此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热情,正确引导他们从学习互联网知识到通过互联网学习的过程,将信息网络及技术变成自觉学习、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工具。在高校学生中应培养这样一种理念:应像看书写字一样利用信息网络,不知如何利用网上信息,就等于成为了高校中的“文盲”。
4.管理人员的理念:应着重培养服务的意识,自觉利用信息化办公平台
高校管理人员是校园信息化系统使用的主体,网上办公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不同于教师阶层,我国多数高校的管理人员仍存在素质不高,层次参差不齐等问题,许多人员信息化水平较低,习惯于按传统的手工模式进行日常办公。因此加强教育和培训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要加强管理人员在观念上对信息化的理解,在理念上跟上学校和社会信息化的步伐,培养办公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使其能对工作领域内的信息化应用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实现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节约。高校管理人员的服务精神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起贯穿和指导作用。
5.技术人员的理念:应加强服务意识,树立合作意识,强调管理和维护
专业技术人员能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在建设和维护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他们建设的出发点基本停留在技术层面,而对各部门实际的需求却不能很好地把握。因此与一般技术人员不同,高校信息化技术人员要培养服务意识,加强与校内各个部门和实际使用者的交流和合作,深入调研,了解各部门的实际需求,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强创新性和务实性,综合考虑技术层面和实际应用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设计和建设。同时要明确信息化建设是“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和维护”这一理念,强调有效的维护和管理才能使信息化建设成果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四、结束语
大力进行信息化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模式、人才的素质等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出更多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本身需要以变革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走向教育现代化。这两方面都需要以教育信息化作为支撑,教育信息化是我国高等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信息化要发展,理念要先行,信息化理念的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方面,信息化的发展依赖于理念的进步,树立正确的信息化理念,才能促进信息化建设合理有序地发展。各高校要从思想观念上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加强教育和培训工作,每个人都要把信息化技术作为自己工作学习中的重要工具,不断学习和更新自身的信息化知识,解决相关的信息化问题,充分发挥信息化系统的优势,利用信息化系统为自己、学校服务。
参考文献:
[1]伏秋平.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教育信息化.2006(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