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技术要求范文

时间:2023-09-08 09:29:3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工程施工技术要求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篇1

近些年来,水利工程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程,由于施工技术对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保障十分关键,为了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进行,水利工程施工人员应当严格控制施工技术质量,因而加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是强化水利工程施工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笔者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进行相应的研究,不仅有利于降低水利工程的施工成本,保证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还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确保施工技术整体的提升。

1水利工程施工工程中施工技术的概述

1.1水利工程施工工程中施工技术分析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主要适用于目前工程出现的一些地下深洞区域施工地理环境,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设计要求。因而为了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面对复杂的地理环境提升施工技术质量,深入分析施工技术应用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提升水利工程施工工程的整体效益至关重要。[1]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逐渐完善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对保障水利工程的工程进度至关重要。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人员应当严格控制水利技术操作流程,分清水利工程施工工程的主要单元和次要单元。水利工程施工工程中的施工技术人员在实施开挖技术前应当事前仔细审视水利工程施工工程施工图纸,在具备开挖的条件下,明确水利工程施工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操作要点,做好水利工程机械的检测工作和安全设施检测工作,使水利工程机械零部件的数量、质量、型号、规格都能符合施工技术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质量保证体系。

1.2分析水利工程施工工程中施工技术的意义

为了实现高质量的水利工程任务,施工技术作为目前较为重要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为水利工程提供了较强的技术支撑。深入分析水利工程施工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对促进水利工程任务高效高质量地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施工技术有利于保障水利施工工程的安全性能,为水利工程提供优质高效的技术保障。然而由于目前的施工技术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限制因素,因而,实现良好的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工作,有利于发挥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技术的优越性,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过程的施工质量,合理控制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进而保障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技术人员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当应用开发支护技术,尤其要重视水利工程的施工难点,这有利于保障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提高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

2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分析探究

2.1水利施工技术操作要求

对于水利施工工程中施工技术的操作应当按照水利工程施工过程的要求和施工技术的操作说明精确执行,使开挖误差降低到最小。具体而言,在进行水利施工工程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应当确保施工技术的相关水利工程机械设备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2]由于施工技术是整个水利工程施工工程的核心技术,因而施工技术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各项规章,细化施工技术设备的操作流程,保障水利施工工程施工技术的安装质量,对提高整个水利工程施工的工作效率十分重要。为了保障施工技术操作的严密性,水利工程施工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应当充分考虑施工技术的操作要求和设备安装要求,明确水利工程施工工程机械各部件的位置和安装顺序,在保障水利工程施工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设备具体的操作流程,提高水利施工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进而满足水利工程的施工要求,保障施工技术的严密性。

2.2积极落实水利工程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水利工程作为我国经济建设中占据重要发展地位的一项工程,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使得我国大范围地区内水利工程设施项目建设工作中,需要将施工技术应用于我国一些地下的深洞区域。施工技术需要通过积极落实水利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才能够将地下的地理环境进行优质高效的技术改造,进而保障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人员应当在工程前期准备阶段做好施工技术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引导技术人员熟悉施工技术操作的基本流程。严密、科学、合理、可行的施工技术准备工作对后期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此外,还需要做好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条件的核查工作和工程机械的安装质量检测工作,以此来保证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操作的有计划进行,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技术的质量。

2.3水利施工技术相关设备的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水利施工工程施工技术的精准性,技术人员需要对水利施工工程的施工技术相关设备进行质量控制,使其在开挖过程中能够优质、高效的进行,减少水利工程施工工程施工技术设备的质量缺陷。比如使水利工程施工工程的施工技术设备的相关型号保持在同一水平,合理控制水利工程施工工程施工技术的偏差。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重视施工技术的操作流程,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使得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地应用于水利工程中。技术人员在进行水利施工工程的开挖支护过程中,要有耐心和细心,减少技术操作误差,做好施工技术设备检查的准备工作,使施工技术符合水利工程施工工程的需要。施工技术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各项规章,细化施工技术设备的操作流程,保障水利施工工程施工技术的安装质量,对提高整个水利工程施工的工作效率十分重要

2.4严格遵守水利施工技术设备相关部件的安装规定

为了落实水利施工技术设备相关零部件的质量控制工作,施工技术人员应当依照《施工技术设备安装技术规范和试验规程》、水利工程的施工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文件及相关的合同等要求,坚持从新、从高的原则,执行施工技术设备的质量控制工作。同时技术人员还应当严格遵守和技术标准的工作。在对水轮发电机的各部件进行安装过程中,安装技术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施工技术条款的相关规定,执行新的合同文件规定的施工技术设备质量技术标准,满足施工技术质量等级评定的需要,做好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和建设项目的划分工作,同时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水利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和施工技术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方案,进而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3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水利施工工程而言,只有通过不断的开挖支护研究和分析,才能够实现水利工程施工的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因而,水利技术人员严格遵守施工技术操作要求,严格施工技术相关设备的质量控制流程,积极落实水利工程施工前的施工技术准备工作,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设备相关部件的安装规定。这不仅有利于保障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还能够促进良好的施工技术发展,切实保障了我国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一、地下室工程渗漏的原因

(一)工程设计方面

第一、以防水工程的重要性为依据对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进行划分成四个等级:

1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2级: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

3级:有少量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

4级:有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

对于以上四个等级中的任何一个等级,其根本防线是结构自防水。在工程设计阶段,有些设计人员认为,以地下钢筋混凝土厚度,对于结构防水的要求绰绰有余,从而忽视了对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因素是来自多方面的。

第二、在工程设计阶段,没有具体地对施工方、后浇带以及变形缝设置要求,而使施工过程中对这些方面的处理比较随意,最终导致了工程整体的抗渗效能差。

第三、由于设计人员没有对当地的水文地质情况做细致的了解,在对地下室进行设计时对自然条件的考虑不是很周到,而使工程的抗渗性能受到影响。

第四、目前,在我国,工程的不同阶段会由不同的部门来负责,往往会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的专业配合度不够造成返工,导致工程的结构受到破坏,使地下防水受到影响。

在导致地下室渗漏的各种原因中,工程设计的失误是最主要的原因。在工程进行设计时,不但要对设计规范进行严格的遵守,更要与工程当地的实际情况作为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从而将地下室的防水效能得到保障。

(二)施工方面

施工质量,是地下室是否有渗漏问题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无论是在编制施工方案的环节,还是选择材料的环节,抑或是对施工段的划分等环节,如果没有进行有效地控制都会使工程形成渗漏。

第一、施工单位不重视特殊工程应采取特殊措施,没有针对地下室防水功能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措施方案,仍按一般结构工程组织施工;关键工序质量控制不严,致使地下室结构防水性能达不到应有的效能。

第二、施工前没有进行混凝土设计配合比抗渗性能试验(只作强度试验),抗渗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影响实际抗渗性能。

第三、混凝土浇注前未进行供料速度(产量)与施工浇注需求速度关系的计算,造成因供不应求而不能连续浇注,致使前后浇注混凝土之间(尤其加早强剂)形成冷缝,从而产生渗漏通道。

第四、施工缝留设置不合理,出现凹槎;凿毛不规范,槽内清理不干净;一次浇灌时又不事先铺浆等。均造成抗渗性能下降而引起渗漏。

第五、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集中处,未作坍落度调整并采用细石砼,仍用一种粗骨料和坍落度,导致下料困难,振捣不及或振捣不实,引起这些部位出现蜂窝、孔洞,形成抗渗的薄弱部位。

第六、地下室墙壁支模用的对拉螺栓和预埋穿墙套管,未在中间焊接止水环片,形成渗水通道。

第七、泵送混凝土浇筑段的上层砂浆较厚,没有另加碎石振捣,致使施工缝处混凝土比重较轻,直接影响结构抗渗性能。

第八、混凝土配制时配合比控制不严,浇注时振捣不均匀,不规范,直接影响到实际强度和密实度的均衡性,影响到结构混凝土抗渗性能。

二、防水技术与方法

(一)混凝土防水

第一、防水混凝土施工具体要求:

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准确,做好防水混凝土的试配工作是保证防水混凝土的关键,应该注意以下四点:a.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 kg/m3,掺有活性掺合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 kg/m3;b.砂率满足35%~45%,灰砂比1∶2~1∶2.5;c.水灰比不得大于0.55;d.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50 mm,泵送时入泵坍落度宜为100 mm~140 mm。

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必须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应少于2 min;掺外加剂时,应根据外加剂的技术要求确定搅拌时间。防水混凝土在运输中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防水混凝土必须采用高频机械振捣密实。

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当施工中碰到必须留施工缝时,底板混凝土应该连续浇灌,墙体上一般不留设垂直施工缝,只允许留水平施工缝,其位置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 mm的墙体上。拱(板)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接缝线以下150 mm~300 mm处。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 mm;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较多的地方,并应与变形缝相结合。

第二、防水混凝土浇筑后4 d~6 d应覆盖养护,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14 d。

(二)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

水泥砂浆防水层的施工具体要求:

基层处理:水泥砂浆铺抹前,基层的混凝土和砌筑砂浆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值的80%,基层表面应坚实、平整、粗糙、洁净并充分湿润,无积水;基层表面的孔洞、缝隙应用与防水层相同的砂浆堵塞抹平。

水泥砂浆防水层各层应紧密贴合,每层宜连续施工,如必须留施工缝时应采用阶梯形槎,但离阴阳角处不得少于200 mm。接槎应依层次顺序操作,层层搭接紧密。聚合物水泥砂浆拌和后应在1 h内用完,且施工中不得任意加水。水泥砂浆养护:普通水泥砂浆防水层终凝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温度应大于5℃,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 d。聚合物水泥砂浆为达到硬化时,不能浇水,硬化后采用干湿交替的办法。在潮湿环境中可以自然养护。

(三)卷材防水施工

第一、卷材防水层的施工具体要求

1.卷材铺贴要求

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应采用热熔法施工,铺贴合成高分子卷材采用热熔法或冷粘法铺贴卷材,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底板垫层混凝土平面部位的卷材宜采用空铺法或点粘法,其他与混凝土结构相接触的部位应采用满粘法。

(2)采用热熔法施工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时,幅宽内卷材底表面加热应均匀,不得过分加热或烧穿卷材。厚度小于3 mm的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严禁采用热熔法施工。冷粘法施工合成高分子卷材时,必须采用与卷材材性相容的胶粘剂,并应涂刷均匀。

(3)铺贴时应展平压实,卷材与基面和各层卷材间必须粘结紧密。铺贴立面卷材防水层时,应采取防止卷材下滑的措施。

(4)两幅卷材短边和长边的搭接宽度均不小于100 mm。采用多层卷材时,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3~1/2幅宽,且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5)卷材接缝必须粘贴封严。接缝口应用材性相容的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应小于10 mm。6)在立面与平面的转角处,卷材的接缝应留在平面上,距立面应小于600 mm。

2.卷材铺贴方式

地下工程防水卷材的铺贴方式分为“外防外贴法”和“外防内贴法”,其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1)外防外贴法的优缺点:由于绝大部分卷材防水层直接贴在结构外表面,所以防水层较少受结构沉降影响,也因为是后贴立面防水层,所以浇捣混凝土时不会破坏防水层。防水层做完后,可以进行漏水试验,有问题可以及时处理。但是土方开挖量大,工期长,模板需用量大,卷材接头不易保护,施工程序繁琐,影响防水层质量。采用外防外贴法铺贴卷材防水层时,应先铺平面,后铺立面,交接处应交叉搭接。卷材接槎的搭接长度: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为150 mm,合成高分子卷材为100 mm。当使用两层卷材时,卷材应错槎接缝,上层卷材应盖过下层卷材。

(2)外防内贴法的优缺点:工序简便,工期短,节省施工占地,土方量少,节约外墙外侧模板,但是受结构沉降变形影响大,防水层容易断裂,产生漏水。浇捣混凝土时易破坏防水层,而且卷材防水质量不易检查,一旦漏水修补困难。当施工条件受到限制时,可采用外防内贴法铺贴卷材防水层。主体结构的保护墙内表面应抹1∶3水泥砂浆找平层,然后铺贴卷材,并根据特性选用保护层。卷材宜先铺立面,后铺平面。铺贴立面时,应先铺转角,后铺大面。

3.卷材保护层

卷材防水层经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做好保护层。顶板卷材防水层上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70 mm,防水层为单层卷材时,在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底板卷材防水层上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 mm。侧墙卷材防水层宜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护层或砌砖保护墙和抹30 mm厚的水泥砂浆。

参考文献:

[1] 熊凯越:浅议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J]. 四川建材, 2009, (01)

[2] 黄潇玉:浅谈防水材料在地下室防水施工中的应用 [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22) .

篇3

一、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在民用建筑工程建设中,必须重视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采用相应的施工技术,并加强质量控制,防止施工质量通病的出现,提高整个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涉及面广,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必须从设计、构造、材料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其满足技术要求。

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设计和构造技术要求。民用建筑是常见的建筑形态,与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在装饰装修设计中,必须根据房屋的使用功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平面设计,正确选择装饰装修材料,根据房屋空间大小,合理选择材料的比例尺寸,确定好房屋的造型,使民用建筑达到合理、简洁的效果,既能够满足用户的需要,又能够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2、装饰装修构造设计技术要求。具体来说,民用建筑装饰装修构造设计应该满足以下要求:第一、在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时候,进行墙体附着和剥落操作的时候,需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施工人员安全,避免对建筑主体造成损坏。第二、保持好装修层的厚度,达到分层均匀和平整的效果,确保装修层均一和流畅,既美观又满足使用的需要。第三、装饰装修需要与建筑施工的物理环境、生态环境相适应,色彩的运用需要合理,与建筑物相协调,并尽可能降低对室内的污染,为人们生活创造良好条件。第四、做好装饰装修构造的防火、防水、防潮、防腐蚀、防空气渗透处理工作,确保装饰装饰工程质量,满足人们需要。

3、装饰装修材料的技术要求。材料质量是保证装饰装修工程质量的首要因素,施工中需要合理选用材料,并运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方法,确保工程质量。第一、石材。主要包括天然花岗石、天然大理石、人造饰面石材三种。天然花岗石的技术要求包括规格尺寸允许偏差,平面度、角度允许公差。天然大理石的技术要求基本上与此一致。人造饰面石材的技术要求包括:强度和硬度较高,色差较小,耐水,耐污染,耐磨,吸水率比较低,热稳定性较好。第二、陶瓷。常用的是干压陶瓷砖和陶瓷卫生洁具,前者为:尺寸偏差、表面质量、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后者的主要技术指标是吸水率,功能满足一般要求即可。第三、木材。主要是阔叶林木材,用于室内装饰装修,技术要求包括:木材的含水率、木材的湿胀干缩与变形,木材的强度。第四、木制品。包括实木地板、人造木地板、人造木板。技术要求为:分等、外观质量、加工精度、物理力学性能、人造木地板甲醛释放量的测定。第五、建筑玻璃。技术要求为透视性能、透光性能、隔声效果、保温效果、耐腐蚀性、抗冲刷性、化学稳定性、装饰性。第六、高分子材料。包括建筑塑料和建筑涂料,前者技术要求为绝缘、耐磨、耐腐蚀、绝热、隔声、无害、无毒。后者技术要求为干燥速度快、附着力高、耐磨、耐溶、耐腐蚀、光泽丰富。第七、金属。主要是钢材和铝合金。钢材的技术要求为较高的强度、较高的刚度、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铝合金的技术要求为刚度大、重量轻、外形美观、耐腐蚀、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加工方便。第八、建筑幕墙。其构造设计主要是指接缝技术的设计,要确保接缝质量,避免出现渗漏,确保装饰装修效果和质量。

三、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

1、墙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第一、装饰抹灰的施工。施工方法和步骤包括基层清理、细部处理、将墙上孔洞堵塞密实、分层抹灰。质量控制方法如下:抹灰层和基层、抹灰层之间必须粘贴牢固,避免脱层、空鼓情况的出现,确保面层无爆灰和无裂缝。第二、饰面板(砖)工程的施工。施工方法包括湿作业法、湿作业改进法、粘贴法。金属饰面板一般采用龙骨安装。木饰面板来采用龙骨钉固法安装或者粘接法安装。内外饰面砖粘贴采用直接抹浆粘结法。质量控制方法如下:干挂工艺施工时,石材饰面板应该满足石材幕墙工程施工质量要求,金属饰面板安装时横竖骨架和结构的连接应该保持牢固;木饰面板安装要牢固,饰面砖安装无空鼓、无缺陷。

2、吊顶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施工方法:安装龙骨前需要复测房间的净高、洞口标高、管道设备标高、支架标高,并在四周墙上弹线,画好龙骨的分档位置线。再安装龙骨,安装饰面板。第二、质量控制方法。保证测量放线准确,主龙骨安装完成后需要及时校正其位置和标高,确保安装牢固。饰面板装订要牢固,按照正确的方法安装。

3、轻质隔墙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施工方法包括:墙位放线、轻质隔墙的构造固定、节点处理。质量控制方法如下:保证龙骨的安装质量,必须与基体结构连接牢固,确保垂直和平整,交接处平直,位置准确,接缝严密,曲面和斜面的龙骨和面板安装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篇4

1 概述

近十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商品住宅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商务楼、星级宾馆和豪华写字楼的装饰装修工程日新月异、精益求精的发展趋势,致使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其中民用装饰装修工程更是发展迅速,所谓民用建筑装饰工程是应房屋使用者的要求,设计者根据房屋的使用功能,合理地进行平面设计,正确地选择材料,精心组织施工,通过恰当的比例尺度的掌握打造合适的空间造型,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室内环境。现如今,人们十分关注建筑室内装饰装修工程的热工环境、光环境、声环境和绿色环境,从而对装修工程提供了更好的要求。但是在施工过程经常会出现墙面抹灰空鼓、开裂、饰面砖脱落、涂饰、裱糊变色;吊顶龙骨不牢固、平整度差;轻质隔墙变形;地面基层起壳、空鼓、平整度差、线条不流畅;建筑幕墙与楼面和吊顶连接处常留缝隙等质量缺陷,从而给房屋造成使用功能降低、美观性变差、环境效果不如意的不良后果。针对此类问题,本文将从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施工操作的效果质量来论述如何保证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2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

2.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设计和构造要求

所谓建筑是指由各部分构件按其使用功能,根据合理的构造原理组合而成的。在装饰装修的设计中,要求设计者根据房屋的使用功能,合理地进行平面设计,正确地选择材料, 掌握比例尺度从而确定与结构受力特点相一致的空间造型,使得构造设计最简洁、最合理,能够为人提供一个既舒适和美观的环境;又符合用户的功能要求与经济条件等相关的内容。

2.2装饰装修构造设计要求

①装饰装修时进行墙体的附着与剥落操作时必须保证建筑主体安全。②保持装修层的厚度与分层、均匀与平整的均一性和流畅性。③要达到装饰装修构造与建筑主体的受力和温度变化的相一致性。④装饰装修要符合建筑施工的物理环境、生态环境、室内无污染环境、色彩无障碍环境的标准。⑤要做好构造的防火、防水、防潮、防空气渗透和防腐处理。

2.3.装饰装修材料的技术要求

民用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和装饰品位的首要条件,同时也是保证结构安全、环境保护及美观豪华的决定性因素。它主要包括:饰面石材、建筑陶瓷、木材、木制品、建筑玻璃、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建筑幕墙类,下面就各类材料技术要点与要求进行分别阐述。

2.3.1石材

饰面石材主要包括天然花岗石、天然大理石、人造饰面石材三种。

①天然花岗石的技术要求包括:规格尺寸允许偏差、平面度允许公差、角度允许公差、外观质量和物理性能。②天然大理石板材的技术要求包括:规格尺寸允许偏差、平面度允许公差、角度允许公差、外观质量和物理性能。③人造饰面石材的技术要求包括:强度较高、硬度高、色差小、耐水、耐污染、吸水率极低、耐磨,具有较好热稳定性。

2.3.2陶瓷

建筑陶瓷主要是指用建筑内外饰面的干压陶瓷砖和陶瓷卫生洁具。①干压陶瓷砖的技术要求包括:尺寸偏差、表面质量、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②陶瓷卫生洁具的技术要求分为一般要求、功能要求和便器的配套性技术要求三大类。其主要技术指标是吸水率,它对于洁具的清洗性和耐污性有直接影响。一般而言,普通卫生陶瓷的吸水率在1%以下,高档卫生陶瓷吸水率应不大于0.5%。

2.3.3木材

这里主是指用于室内装饰的阔叶树木材,其技术要求包括:木材的含水率、木材的湿胀干缩与变形、木材的强度。

2.3.4木制品

木制品又分为实木地板、人造木地板、人造木板三种,它们的技术要求包括:分等、外观质量、加工精度、物理力学性能及人造木地板的甲醛释放量的测定。室内装饰必须采用E1类人造木地板,才能保证对人体的无伤害性。(E1类的甲醛释放量≤0.12mg/m3)

2.3.5建筑玻璃

它的技术要求包括具有良好透视与透光性能、隔声效果、保温效果、耐腐蚀性、抗冲刷性以及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装饰性。

2.3.6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分为建筑塑料和建筑涂料两类,其中建筑塑料的主要技术要求有:绝缘、耐磨、耐腐、绝热、隔声、无害、无毒;建筑涂料的主要技术要求有:干燥速度快,附着力高,耐磨、耐久、耐溶、耐腐蚀性以及光泽丰富,才能保证其装饰性能的良好。

2.3.7金属

金属材料包括装饰装修所用的钢材和铝合金。①装饰装修用钢材的主要技术要求有:具备较高的强度、刚度和良好的可加工性。②装饰装修用铝合金的主要技术要求有:具备刚度大、重量轻、外形美观、耐腐蚀、化学稳定性好及加工方便的特点。

2.3.8建筑幕墙

建筑幕墙的构造设计简单来说就是指接缝技术的设计。

3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方法和质量控制

3.1墙面工程施工

墙面装饰装修工程包括:装饰抹灰、饰面板(砖)、涂饰、裱糊与软包工程等4个子分部工程。下面将进行一一阐述:

3.1.1装饰抹灰的施工

(1)装饰抹灰的施工方法:①基层清理;基体或基层的质量是影响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进行抹灰前对于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应清理干净,并对其进行洒水润湿。在表面凹凸明显的部位应事先剔平或用1:3水泥砂浆抹来后再做处理。②细部处理:外墙抹灰施工前应安装木、铝合金门窗框、护栏等,并应将墙上的施工孔洞堵塞密实,并且室内墙面、柱面和门洞口的阳角做法要符合设计的要求。如若设计无要求时,应采用1:2水泥砂浆做暗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2.0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③分层抹灰:首先要控制底层、中层及面层的抹灰厚度,即各层厚度为5~7mm,抹灰层平均总厚度为25mm。

(2)装饰装修抹灰的质量控制: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抹灰层应无脱层、空鼓,面层应无爆灰和裂缝现象。

3.1.2饰面板(砖)工程的施工

(1)饰面板(砖)的施工方法:饰面板(砖)安装(粘贴)排列方式主要有“对缝排列”和“错缝排列”两种。①石材饰面板安装:其安装方法除传统的湿作业法外,现已在传统的湿作业改进法改进的基础上出现的(楔固法)粘贴法。②金属饰面板安装:一般采用龙骨安装,龙骨一般由钢或铝型材做支承骨架(包括横竖骨架),在一般的装饰中大多采用型钢骨架。③木饰面板安装:一般采用龙骨钉固法安装,也可采用粘接法。④内外饰面砖粘贴:主要采用直接抹浆(水泥砂浆、水泥浆等)粘结法。

(2)饰面板(砖)的施工质量控制:石材饰面板采用干挂工艺施工时,应必须做到石材幕墙工程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规定;金属饰面板安装时横竖骨架与结构的连接要牢固;木饰面板安装牢固;饰面砖粘贴无脱落、空鼓等质量缺陷。饰面板(砖)安装横平竖直,线条流畅,颜色统一,无放射性。

3.2吊顶工程施工

(1)吊顶工程施工的方法:吊顶其形式有直接式和悬吊式吊顶两种。悬吊式顶棚就是指民用建筑装饰工程所说的吊顶工程,其施工方法主要是:①龙骨安装前,应按设计要求对房间净高、洞口标高和吊顶内管道设备及其支架的标高进行复测;对于弹出顶棚标高水平线,即根据吊顶的设计标高的,要在四周墙上弹线;然后画好龙骨的分档位置线。②龙骨安装:主龙骨吊点间距、起拱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吊点间距应小于1.2m,按房间短向跨度的1‰~3‰起拱。吊杆应通直,吊杆距主龙骨端部距离不得大于300mm;当大于300mm时,应增加吊杆;当吊杆长度大于1.5m时,应设置反支撑;当吊杆与设备相遇时,应调整并增设吊杆。次龙骨应紧贴主龙骨安装,固定板材的次龙骨间距不得大于600mm;在潮湿地区的场所间距宜为300~400mm。边龙骨应按设计要求弹线固定在四周墙上;并全面校正主次龙骨的位置及平整度,连接件应错位安装。③龙骨调平调正后安装饰面板。饰面板的安装方法有:钉固法、搁置法、粘贴法、嵌入法和卡固法等。

(2)吊顶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测量放线要准确,主龙骨安装后应及时校正其位置、标高,龙骨安装要牢固,饰面板安装方法要正确,装钉要牢固,并及时组织检查验收工作。

3.3轻质隔墙工程施工

轻质隔墙是为了分隔空间而设立的非承重轻质内隔墙。该隔墙的施工方法是:墙位放线轻质隔墙的构造固定节点处理。其质量控制主要应注意龙骨必须与基体结构连接牢固、垂直及平整、交接处平直、位置准确、接缝应严密,对一些有特殊结构要求的墙面,如曲面、斜面等,安装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龙骨和面板施工。

3.4地面工程施工

建筑地面是建筑物底层地面(地面)和楼层地面(楼面)的总称,建筑地面按装饰面层材料分为:整体面层地面,板块面层地面,木、竹面层地面。

(1)地面工程施工的方法:要贯彻“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原则,建筑地面下的沟槽、暗管等工程完工后,经检验合格方可进行建筑地面工程的施工,各类面层的铺设宜在室内装饰工程基本完工后进行。木、竹面层以及活动地板、塑料地板、地毯面层的铺设,应待抹灰工程或管道试压等施工完工后进行。

(2)地面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施工的环境温度应控制在相应材料的控制温度以内,如低于材料的控制温度的,施工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保证各层的施工质量。基层(各构造层)和面层的铺设,均应待其下一层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上一层。面层铺设的平整度应控制在相应规范规定之内,连接缝及坡度要流畅和整齐,分段缝的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3.5建筑幕墙工程施工

建筑幕墙是由支承结构体系与面板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但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它属于外墙装饰的一种做法,对于幕墙的结露问题应采用断桥和保温处理方法。

(1)建筑幕墙工程施工的方法:首先是建筑幕墙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预埋件安装,施工测量、半隐框、隐框玻璃幕墙玻璃板块制作。其次是玻璃幕墙安装,主要包括构件式玻璃幕墙的安装,全玻幕墙安装,点支承玻璃幕墙的制作安装。最后是玻璃幕墙的成品保护和清洗。

(2)建筑幕墙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预埋件要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制作和安装,支撑玻璃幕墙的钢结构构件和玻璃幕墙安装均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等有关规定。

4结语

只要我们在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认真选择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材料,切实落实各分部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规范施工作业技术活动行为和管理行为,在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和质量控制点设置,强化施工过程的作业工序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工作,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酒能得到较好解决。

参考文献:

篇5

一、现代建筑装饰施工的前期工作

由于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的复杂性、品种多样性、施工部门又多,装饰施工的工序多样化。工序的质量和施工质量息息相关因为工序投入品的质量,如人工,材料,机械投入,环保的要求。必须对工序的要求作出严格的规定,对技术措施尤其重要。施工前必须考虑施工队伍的规模,材料的来源于成本,资金的周转和自身设备的承受能力,包括各种自然条件,综合考虑各种条件做好施工的组织。除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外,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技术上作好准备,这些准备工作包括抹灰饰面施工、涂料饰面施工、贴面类饰面施工、地面砖施工等的有关准备。还应该做好各方面突况的处理备案。

二、现代建筑装饰工程进行施工的技术要求

1.对设计与构造的具体要求

建筑是按照其有效地构造原理,以及各个构件的使用功能来组成的。所以在进行建筑的装饰装修时,设计者就一定要按照其房屋具体的使用功能,进行合理的平面设计,在材料的选择上一定要严格,构造设计一定要与建筑主体结构的受力特征相同,同时该装饰装修的构造还要与温度的变化一致。同时装饰装修一定要对空间造型的比例尺度进行掌握,为业主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同时装修层的分层和厚度一定要平整均匀具有流畅性。还不要忽视了对其构造进行防空气渗透、防潮、防腐、防水以及防火的处理。

2.对材料技术进行的要求

现代建筑进行装饰装修的材料其前提条件就是要对其装饰品位与工程质量进行保障,同时它还决定着其结构的美观豪、安全和对环境的保护。它对材料技术进行的要求主要有木材、建筑玻璃、饰面石材、高分子材料、建筑陶瓷、木制品、建筑幕墙以及金属材料、下面我们就对其进行一一的阐述。

(1)关于建筑玻璃。建筑玻璃的技术要求具体包含了其所拥有的良好透光性能、保温、抗冲刷、隔声、耐腐蚀、透视等特征,同时还有良好的装饰性和化学稳定性。

(2)关于石材。石材的技术要求包括了天然花岗石的技术要求和人造饰面石材技术要求这两种。其中对天然石材的技术要求有平面度、规格尺寸、角度等的允许公差,还有物理性能与外观质量。而人造石材的要求则是耐水、强度较高、耐污染、色差小、硬度高、耐磨吸水率低等等,同时还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3)关于高分子材料。建筑的塑料和涂料组合成了高分子材料。其中建筑涂料的技术要求包括了附着力高、耐久、干燥速度快、耐磨、耐腐蚀性和耐溶性,同时具有很强的装饰性。而建筑塑料则包含了无毒无害、隔声、耐腐、耐磨、绝热、绝缘等等。

(4)关于陶瓷。建筑的陶瓷主要分为两大类陶瓷的卫生洁具以及干压陶瓷砖它用于建筑内外饰面。其中陶瓷卫生洁具包含的技术要求指的是便器的配套性、还有功能和一般等要求,它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指的就是吸水率,它会对洁具的耐污性与清洁性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而干压陶瓷砖包含的技术要求则是物理和化学的性能,还有表面质量、尺寸偏差。

(5)关于木材和木制品。关于用于进行室内装饰的木材指的就是阔叶树木材,它包含了其变形和湿涨干缩、含水量和强度等技术要求,而木制品又有人造木板、人造木地版和实木地板着这三种。对它们的技术要求主要有加工精度、外观质量、等等。

三、现代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的具体措施

1.装饰抹灰施工

装饰抹灰的施工方法包括基层清理、细部处理和分层抹灰这三个方面。其中基层抹灰指的是在开始抹灰之前要对基层表面存在的油渍、污垢和灰尘等等杂质进行的清理,其后为了保持它的润湿再进行洒水处理,同时事先把表面上凹凸十分明显的地方进行抹平或者剔平再做处理,因为基层与基体的质量将对建筑装饰装修的工程质量产生重要影响。而细部的处理则是在进行外墙的抹灰施工之前要对铝合金或木门窗框,还有护栏等等进行安装,同时要将墙上面由于施工留下的孔洞进行堵塞,并且室内的柱面、门洞口的阳角和墙面等等的做法要与其设计要求相适应。最后分层抹灰指的是在进行抹灰的时候要对其面层、中层和底层的抹灰厚度进行控制,就是说抹灰层的总厚度平均为25厘米,而各个层的厚度为5厘米到7厘米。同时应当注意基层和抹灰层还有各个抹灰层它们之间的连接一定要牢固,同时在抹灰层一定不能出现空鼓和脱层,而面层要没有裂缝和爆灰。

2.对轻质隔墙进行的工程施工

轻质隔墙即轻质内隔墙,它不是承重墙而是为了对空间进行分割而设立的。它具体的施工方法指的是墙位的放线到对轻质隔墙构造进行的固定再到对节点进行的处理。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要注意其龙骨和基体的结构之间的连接一定要垂直平整、牢固、同时位置要精准、交接处要平直、接缝要注意严密。

3.对地面进行的工程施工

进行地面施工的方法一般都是先上后下的,即是说先进行地下施工,再进行地上施工,在建筑的地面下方进行的暗管和沟槽的施工竣工之后,经过检验达标之后才可以对地面上的建筑进行施工,同时在室内的各个装饰工程基本上竣工之后才可以对各类面层进行铺设,而等到抹灰工程或者对管道进行试压等全部完工之后才可以进行对活动地板、木、竹面层以及地毯面层、塑料地板的铺设。而且在对地面进行的工程施工我们应当注意的是对于施工环境的温度进行的控制应当保持在相关材料的控温之内,同时在这过程中应当运用相关的技术措施保障其各层的质量在进行面层与基层的铺设时,一定要等到下一层的检验达标时才可以进行上一层的施工。同时要保持连接缝和坡度的整齐流畅。

四、结束语

建筑的装饰装修施工工程渐渐的发展为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不仅现代都市建筑具有美化的作用,而且对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进行了满足它的内饰外观、还有功能性、安全性和耐用性等等的品质要求也大大符合人们的期待。随着现代建筑的装饰装修施工技术的壮大和发展将会带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吕书全.浅析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

篇6

一、前言 SBS沥青作为一种改性沥青胶结料,能显著提高路面寿命、降低噪声、提高行车舒适性极其安全性。下面结合天山路施工、监理情况,谈谈对SBS沥青配合比以及工程施工技术要求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二、SBS改性沥青概述 SBS改性沥青是在原有基质沥青(AH-70)的基础上,掺加2.5%、3.0%、4.0%的SBS改性剂,改性后的沥青,与原沥青相比,其高温粘度增大,软化点升高。在良好的设计配合比和施工条件下,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和高温稳定性明显提高。在SBS改性沥青生产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室内试验,生产后对其技术指标进行了现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外掺3.0%SBS的改性沥青,软化点、针入度等指标均满足改性沥青规范要求,可用SBS改性沥青做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三、SBS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一)、原材料要求 1.粗集料:用于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的粗集料,宜采用碎石或碎砾石,其粒径规格和质量要求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的规定 (1).粗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有害杂质,且硬度和强度满足要求。 (2).粗集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破碎砾石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时,应采用大砾石破碎,并至少应有两个以上的破碎面。 (3)、对于抗滑表层粗集料应选择硬质岩。由于硬质岩石与沥青的粘接力存在着较大差异,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应不小于4级。对于3-5mm 石屑部分由于含量较低,并且该部分对沥青混合料形成嵌接结构有一定的作用,建议用硬质岩石屑。 2细集料 细集料包括人工砂、天然砂。沥青路面面层宜采用人工砂作为细集料。对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混合料,天然砂的含量不宜超过20%,可用0-3mm的石屑粉代替天然砂。3填充料 用于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填料应洁净、干燥,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技术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 1)、改性沥青混合料填充料宜采用强基性岩石等增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要求干燥、洁净。

( 2)、采用水泥、消石灰粉做填料时,其用量不宜超过矿料总量的2%。(3)、对于沥青表面层混合料不推荐使用在混合料生产排回收粉,当塑性指数小于4且亲水系数小于0.8时,经过试验可以部分的使用,回收粉用量每盘不能超过矿粉总量的四分之一。

4、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技 术 指 标 SBS改性沥青:针入度25℃,100g,5s(0.1mm) 最小 60针入度指数PI 最小『1 -0.2;延度5℃,5cm/min(cm) 最小 30;软化点,TR&B (℃) 最小 55;含蜡量(蒸馏法)(%) 最大 3;运动粘度135℃(Pa.s) 最大『2 3; 闪点(℃) 最小 230;溶解度(%) 最小 99; 离析,软化点差(℃) 最大『3 2.5; 弹性恢复25℃(%) 最小 65;旋转薄膜烘箱试验(RTFOT)后残留物『4 ; 质量损失(%) 最大 1.0; 针入度比25℃(%) 最小 60; 延度5℃(cm) 最小 20

5、SBS改性沥青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所用的改性沥青每车都必须检验。对每份试样应加热后一次浇满所需的试模,不宜重复加热使用。试验浇模的温度必须达到160℃以上,并且浇模和混合料的制备之前,必须充分搅拌均匀。 (2)、做软化点试验时,必须按试验规程将试样加热至充分流动状态后,浇注试样环,不允许使用其他方法填满试样环,否则试验结果误差很大。

(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1级配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级配应采用贝雷法进行,级配选择原则:AC-13I型混合料2.36mm以下筛孔通过量应取级配下限以达到密实、嵌挤。 2粉料比 小于0.075mm含量的多少对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和路用性能影响很大,混合料级配中小于0.075mm的含量必须考虑粗集料本应含有的粉尘部分。要求矿粉含量不超过沥青含量,小于0.075mm部分与沥青含量之间的比值即粉料比应存在1-1.2之间,对沥青面层混合料矿粉含量宜取4.5-5%。

3混合料技术指标 试验项目及技术要求:击实次数 (次) 双面各75 ; 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以实测法为准; 稳定度 (KN) >7.5 ; 流值 (0.1mm) 20-40; 空隙率AV (%) 3-6 ;饱和度VFA (%) 70-85; 矿料间隙VMA (%) 根据最大粒径参照规范 ;击实温度 (℃) 160 ;残留稳定度 (%) >80 ;车辙试验动稳定度 (次/mm) >2000 4注意事项 A、混和料的拌合和击实温度应根据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和根据沥青胶结料的粘温关系曲线进行确定,进行室内配合比设计时的拌合、击实温度应与拌合厂拌合温度、现场碾压温度一致。 B、试验取样和拌合时要保证沥青胶结料的均匀性,应将制备好的胶结料拌合均匀后进行取样和混合料的制备。C、混合料体积指标的测定要统一。

四、 SBS沥青混合料的施工 1、运输的技术要求 SBS沥青在生产工厂装车温度必须保持在160℃以上,运到混合料拌合场的温度不应低于140℃,运输车辆须在24小时内运到指定地点,并及时把沥青泵送到沥青储存罐中。 2、沥青拌合场储存的技术要求SBS沥青的储存温度应保持在150℃左右。 沥青热拌厂应尽量少储存SBS沥青,做到随进随用,用时多存,不用少存,存贮是不宜超过24h。

沥青拌合厂储存罐大部分为卧式,为保证SBS改性沥青的均匀性,应在贮存罐顶部安装搅拌器,或用贮存罐中自带搅拌器,搅拌器每3小时搅拌一次,搅拌时间每次20分钟。

3、泵送的技术要求 建议使用网眼较大的过滤器(9.5mm以上),同时加强沥青管线的保温措施,以防止管线中的SBS沥青温度降低堵塞管线。

4、拌合、运输的技术要求 宜采用间隙式拌和机拌和。拌和必须均匀。由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要求较高,建议拌合温度控制在160℃,运输车必须加盖篷布或其它保温材料,防止结合料表面结硬,为确保摊铺连续以及平整度大小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必须保证摊铺机前至少两辆车等待卸料,决不能出现摊铺机等车的现象。其余要求应满足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 5、摊铺的技术要求 SBS沥青混合料在摊铺时应尽量连续不断的施工,以减少摊铺机和压路机的停顿,应尽量减少缝,提高其面层平整度。为提高路面的平整度,表面层宜采用摊铺前后保持相同高差的雪橇式摊铺厚度控制方式。摊铺机后雪橇是胶轮式结构的必须改成钢滑靴式结构。摊铺速度应控制在2米/分钟,做到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禁止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

篇7

1 公路工程中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

1.1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为防止路基结构在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整体失稳,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1.2具有足够的强度。为保证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不会产生超过容许范围的变形,要求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1.3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路基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其强度会发生明显的降低,特别是在季节性非常明显的地区,由于水温的变化,路基将会发生周期性的冻融作用,形成冻胀和翻浆,使路基强度急剧下降。提高水温稳定性,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外界环境对路基强度的影响。

2 公路路基工程施工前的技术要点

2.1做好地质水文勘查工作。路基施工技术与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有密切的联系,根据地质水文状况的不同,要采取适宜的施工工艺,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所以在施工之前,应该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状况进行详细的勘查,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制定科学的勘查方案,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为后期施工工艺的选择提供有利的依据。

2.2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勘察。对施工沿线的地质状况以及周边的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如果施工地为软性土,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经勘查后,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对于换填土的质量要严格选择,确定合理的施工工序。对于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检查,如果在地下有管线的铺设,要了解具体状况,并且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在不影响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协商解决。

2.3进行全面技术交底。在工程施工开始前要把施工部署、整体安排、施工规范、设计要求、合同要求、作业流程和规程、施工要点向施工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全面交底,使全体人员全面了解工程施工的要求和施工重点,也便于施工方案和工期计划的落实。

2.4合理选配施工机械。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效率,机械设备是必不可少的施工装备。尤其是路基施工的特殊性,对于机械设备的需求性更高。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应该选择适宜的机械设备,根据施工现场地质环境特点以及对施工技术的要求,合理的选择施工机械。根据计划的工期进度,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进出场时间,对于使用时间短、机械成本高的机械可以根据实际状况租用。合理的机械设备的选择,是促进施工效率和质量的基础保障,所以合理的选配,是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动力。

3 公路路基工程施工的技术要点

3.1软土地基处理技术。(1)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技术。一般小于3m 厚浅层的软土地基可采用先在地表铺筑上工布,再填筑路堤,土工布起分隔、过滤、排水和加速固结等作用,从而取代常规的置换方法。软土层厚度3-5m,采用土工布与砂垫层联合处治,排水砂垫层的厚度可由50cm 减薄至30cm。也有在路堤下面与地表之间铺设多层土工织物,利用材料的高抗拉强度克服地基的滑动变形来保持稳定,通过控制填土速率,配合超载予压,使地基迅速固结。(2)轻质材料的应用技术。对于路基填筑的材料要不断的更新,采用对施工有利的材料。轻质材料是近年来研发的一种新型材料,材料本身的重量较轻,可以减少自身的重量负荷。轻质材料在软土性路基填筑中应用,自重可以得到30%左右。在国内的实践应用中,粉灰的使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液限以及含水量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性能,压实性较好。

3.2路基的填料。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明确对路基的填料有所要求,一般路基土的强度都用CBR值来表示。对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给了量化的标准,采用承载比实验(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强度,引入了路床的概念。对上路床的填料提出了限制条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以下0cm-30cm的路床填料,其CBR值应大于8,对下路床及下面的填土也给出相应的规定值。用于公路路基的填料要求挖取方便,压实容易,强度高,水稳定性好。通常会采用土石材料,石质土、砂土以及工业废渣等作为路基的填充材料。如果路基所用的填料达不到规定的最小强度,应采取换填、混合粗粒料、用稳定性材料处理等方法。

3.3路基的压实。我国的路基压实通常是采用吨位比较大的压路机来进行路基的碾压,因此路基的压实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对高速公路的压实度明确规定,在80至150cm的部分,其路基的压实度不得少于95%。当其他各个等级的公路需要铺筑高级的路面时,其压实度也要与高速公路的标准相同。

3.4路基排水。水是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公路排水一般包括地下排水和路表排水。地下排水设计可以采用适当提高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或在路基底部设置隔水垫层等方法。在施工前开挖排水边沟,降低地下水。同时在路基底部掺加低剂量的石灰处理。路表排水设计,一是可以通过路面横坡、边沟、边沟急流槽等将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以外。二是设计中央分隔带纵向碎石盲沟、软式透水管及横向排水管将施工期进入中央分隔带的雨水及运营期中央分隔带的下渗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三是设计泄水孔以迅速排除桥面水。四是采用沥青封层、土路肩纵横向碎石盲沟或排水管将渗入路面面层的水引出路基之外。

4 公路路基工程施工的防护措施

4.1冲刷防护。传统的方法是用砌石、抛石、铁丝石笼和挡土墙防护,改进后可以用高强土工格栅代替铁丝做石笼,用聚脂或聚胺脂类土工织物混凝土护坡模袋做成的护面板防护受水冲击的边坡,很能适应土体不均匀沉降。

4.2支档防护。当前的主流是用挡土墙进行支档防护。其中用石头堆砌而成的重力挡土墙常常用在低墙、石料非常丰富、地基比较好的地方;而悬臂挡土墙、扶壁挡土墙由于受力比较均匀,墙身的体积较小,目前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3坡面防护。坡面防护可以有效的防止路基受到地表水的冲刷,防止路基坡面被风化,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协调公路周边的环境。通常情况下,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多用在路堤边坡,连片的及带窗孔的护面墙;用于路堑边坡。破裂的或易于风化破碎的岩石路堑边坡采用锚杆挂铁丝网或高强塑料网格喷浆或喷射混凝土以及喷射纤维混凝土防护也有较好的效果。但由于石砌圬工及混凝土防护造价高、易破损等诸多问题,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建议大力推广既能改善生态环境,美化景观,又一劳永逸的种草防护。

5 结束语

公路工程中的路基作为路面基础,不仅需要能够承受汽车等交通工具的载重,还需要能够经得起自然因素的侵蚀考验。因此路基施工应该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地质状况等地理条件以及自然条件加以分析后,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才能够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篇8

1引言

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为了缓解人口的大量增加与稀缺的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为了解决地基沉降的问题,高层建筑的建设需要建立在深基础、大基础之上,而深基坑在开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施工场地的地下管道、道路以及周围的建筑物、地下水水位改变等因素。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必须采取必要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不仅关系着工程建设的质量,影响着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而且关系着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特点选择合适的支护技术。

2岩土工程中常见的深基坑支护技术

2.1钢板桩支护技术

钢板桩相互连接之后形成的钢板桩墙可以有效地阻挡沙土与水,又因为其施工难度也较低,所以钢板桩支护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比较普遍。但由于钢板桩支护在施工的过程中噪声较大,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由于钢板桩自身具有一定的柔性,在施工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如果在支护上出现问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在基坑深度大于7m时不宜采取这种方式。

2.2土钉墙支护技术

土钉墙支护技术是在基坑土坡的表面铺设钢筋网后再向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面层,同时,通过已经深入到基坑侧面土体中的土钉与边坡土体紧密结合,从而达到加固边坡使其稳定的目的[1]。这种情况之下,土钉与混凝土面层形成有效的受力体系后产生了很好的挡土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开挖过程中需要遵循分层开挖、分层支护的原则,并且还需要做好混凝土面层和土钉的养护工作。土钉墙支护技术往往适用于无地下管网、地下水位以下的边坡支护,不适用于淤泥土的支护。

2.3灌注桩支护技术

灌注桩支护技术是指利用专门的钻孔机械设备钻出桩孔后将混凝土浇筑在桩孔内生成灌注桩的技术,是目前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中最常见的1种技术形式。灌注桩支护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保证钻机钻孔之前施工场地是平整的,在做好排水沟的开挖工作后进行试桩成孔确定好轴线的定位点、水准点,做好防线定桩位。在钻孔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好水泵设备、桩架的安装工作,然后埋设孔口护筒,充分发挥孔口护筒保护孔口、存储泥浆等作用。

2.4喷锚支护技术

喷锚支护技术综合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锚杆和土层锚杆两者的优点,具有稳固、安全的特点。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锚杆主要是指锚杆在高速喷射的情况下喷射到已固定的钢筋网支护上,进而使得支护土体与喷层发生嵌固效应。锚杆固定后在土体内与土体之间形成了复位,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土体的强度和整体性,并且有效控制了位移现象的发生。

3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中的常见问题

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3.1土层开挖和边坡支护不配套

通常情况下,深基坑支护施工要滞后于土方开挖施工很长一段时间,在进行支护施工时必须采用二次回填或搭设架子的方式来完成。土方开挖工程工序简单、技术含量低、施工组织和管理难度小。而支护工程工序复杂、技术含量高、施工组织和管理的难度较大。所以在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工程与支护工程多是由不同的施工队伍来完成的,这就会导致土层开挖和边坡支护不配套现象的出现。土方施工单位往往为了抢进度,开挖顺序较为随意,不注重给后期支护施工留充足的工作面,这就使得后期的支护施工不能顺利进行。

3.2边坡修理不符合要求

深基坑在进行开挖时通常使用机械开挖,在机械开挖、人工进行简单边坡修理后就开始进行支护施工。但在实际开挖中,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管理较为松散、分层分段开挖高度不一致等因素的存在都会导致边坡表面不平整,需要对边坡进行修理。但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边坡修理往往不能符合工程建设的要求,使得挡土支护后常常出现欠挖、超挖现象。

3.3注浆不到位、土钉或锚杆的受力不能达到相关的设计要求

深基坑支护所用土钉或锚杆通常使用钻孔直径为100~150mm的钻机成孔,孔深从五六米到二十多米不等,钻孔所穿过的土层质量也不一样[2]。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不对土体的情况进行细致的研究,会出现出渣不尽的现象,残渣沉积不仅会影响注浆的进行还会出现孔洞坍塌的问题。除此之外,如果注浆时配料不标准、操作不规范还会造成土钉或锚杆的受力不能达到相关的设计要求,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4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施工要求

4.1合理选择深基坑支护技术形式

如前文所述,深基坑支护有很多常见的技术,但每一种技术的优势和适用范围是不同的,所以,在深基坑支护技术的使用过程中要根据工程特点,合理选择深基坑支护技术形式,切忌盲目使用。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技术能够有效保证施工安全,提高施工质量。

4.2明确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性能要求

深基坑支护施工能够有效提升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但在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性能还有着其他的要求,比如说基坑的防水作用、基坑四周的稳定情况等。因此,明确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性能要求能够有效提高支护工程的施工水平和质量,促进施工的安全进行。

4.3合理设计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在确定深基坑支护的施工形式后需要合理设计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在进行方案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基坑开挖的各个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比如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基坑的边缘距离、地基的地质条件等[3]。

5提高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具体措施

5.1加强观测力度

在岩土工程的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地下管线、基坑边坡等的观测力度,并且在观测结束后及时将施工前的观测数据与施工过程中的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在对比后如果发现两组数据存在着冲突,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分析解决,确保工程安全和工程质量。在基坑支护过程中数据的准确获得对于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观测力度对于整个工程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5.2加强施工管理控制

在岩土工程的深基坑支护施工中,需加强施工管理控制,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在施工前,要做好设计方案,规划施工进程,确保施工可以正常开展。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施工的任务和目标,遵循深基坑开挖的原则,实行分层、分段开挖与支护,避免不规范开挖现象的出现[4]。

6结语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建筑工程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其对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深基坑支护技术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应该加强对深基坑支护理论和支护技术的研究,从而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余良武.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方案探析[J].低碳世界,2017(5):188.

【2】杨文方.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探微[J].中国设备工程,2017(13):152.

篇9

地基的稳固性对房建工程而言非常重要,无论是哪种结构的建筑,其承重负载都是由地基来承载的,施工时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地基进行必要处理。在房建工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但是这种软土地基由于承载力低,如果不进行相应的处理,很容易导致各种建筑质量问题的产生。

一、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高压缩性、低透水性、不均匀性、流变性以及沉降速度快――这是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如果直接将建筑物修筑在这种类型的地基当中,会严重影响建筑的安全和质量。软土是指天然含水量较高、具有高压缩性和低承载能力的流塑状黏性土,通常我们将淤泥和淤泥质土统称为软土。软土中包含大量的天然水、淤泥沉积物和少量腐殖物质。我国的软土地基分布非常广泛,在沿海、内陆、平原以及山区等地,都有不同程度的软土层分布。因为软土地基具有承载力低和含水量大等特点,如果直接将建筑物修筑在这种类型的地基当中,会严重影响建筑的安全和质量。总体来讲,软土地基具有高压缩性、低透水性、不均匀性、流变性以及沉降速度快等工程特性。

在房建工程中,对软土地基通常采用的是深层水泥搅拌桩、深层石灰搅拌桩以及砂垫层与砂石垫层等处理技术。

二、软土地基中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浓层水泥搅拌桩利用水泥来作为加固地基的主要材料,通过专用的搅拌桩机就地对软土地基的深部进行加固处理,搅拌桩机能够将软土和固化剂进行强制的搅拌,进而使混合土体硬化固结,来提高地基的强度和承载力。

1.在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之前,我们需要进行必要的试桩施工,来确定出搅拌桩的各项施工合理参数。其中包括水泥浆的水灰比、下钻的速度、送浆的时间、送浆的压力、送浆量、搅拌机提升的速度以及复搅的深度等等。在试桩过程中对这一系列参数确定完成以后,才能进行大规模的水泥搅拌桩施工。通常情况下每个标段的试桩要不少于5根。可采取7天后直接开挖的方式或者14天后钻芯取样的方式,对试桩效果进行检验。如果水泥搅拌桩的各项检验结果均符合标准,则代表试桩成功。

2.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前应该对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场地进行整平处理,将场地内地表或地下的障碍物清除。当场地较低或者含水量较大,则应该采用黏土填平。对场地的标高进行测量,以确定出桩顶的标高;深层水泥搅拌桩所采用的水泥通常为普通的硅酸盐水泥,并要保证其采购、运输以及存放的质量;机械要求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稳定性,并需要在开工前由专人进行检查和调试,保证一切合格以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3.施工要点。深层水泥搅拌桩主要的工艺流程为:施工放样――钻机定位――钻机检查――钻进到设计深度――打开高压注浆泵――反循环提钻同时注浆――注浆到基准面下0.3m处――重复搅拌下钻并注浆至设计深度――反循环提钻至地表――成桩――准备下一根桩施工。施工时,在保证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要求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重点的技术环节:(1)在每根水泥搅拌桩施工之前,都需要对管道进行清洗,并检查管道中是否存堵塞问题,如发现堵塞及时排除,然后排尽余水再下钻。(2)水泥搅拌桩的垂直度必须符合要求,通常施工时可在主机上悬挂一吊锤,然后根据吊锤来控制钻杆的垂直度。(3)每根搅拌桩成型之后,都需要对其质量进行检查,质量检查可依据水泥的用量、水泥浆拌制的罐数、压浆时是否存在断浆、喷浆提升及复搅的次数等环节来初步确定成桩的质量。(4)在施工之前需要对搅拌桩的水灰比、水泥掺量、每米的掺灰量、高效减水剂等各项参数进行确定。(5)水泥搅拌桩一般采取“二喷四搅”的工艺,第一次下钻时为了防止堵管现象的发生,可带浆下钻,其喷浆量应该小于总量的50%;第一次下钻和提钻时,应该采用低档来操作,在复搅时可适当提高挡位。正常情况下每根桩的成桩时间不应该小于40min,且其喷浆压力应该为0.4MPa。

三、软土地基中深层石灰搅拌桩施工技术

深层石灰搅拌桩施工技术通常应用在塑性指标较高的软黏土地基当中,通常采用石灰作为固化剂来处理软土地基,其效果比水泥要好些。采用石灰搅拌桩处理软土地基具有经济合理、施工简单、加固效果强的优点。石灰搅拌桩就是将石灰与地基土进行强制拌和,在地基土与石灰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后,将地基土的稳定性和强度提高。

1.材料可选择纯净的无杂质石灰。石灰中的氧化钙或者氧化镁的含量应该高于8.5%;石灰进行使用之前必须经过细磨,保证石灰中的最大粒径在2mm以下;石灰的储存期应该在三个月内,同时还要保证其液性指数不低于70%。

2.如果施工现场地表硬壳较薄,应该先进行填砂、砾石垫层施工,以保证机械能够在场地内平稳操作。石灰搅拌桩所需要的机械设备通常有钻机、粉体发送器、空气压缩机等;施工前需要对地基土和灰土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测试,以确定其最佳掺灰量;对石灰搅拌桩的范围、桩长、桩数以及截面进行确定。

3.施工要点。石灰搅拌桩的流程分为桩休对位――下钻――钻进――提升――结束。施工时要根据承载力要求来确定桩间距,进而对加固范围内搅拌桩的数量以及每平方米搅拌桩所占的面积进行明确;通常石灰搅拌桩的分布为等边三角形,也可选择四方形的布置方式;钻机及桅杆要牢固安装在载体上,操作时要保证其耐压力能够满足操作要求;施工现场要设置石灰池,对石灰粉进行必要的遮盖,避免风吹、雨淋。

四、软土地基中砂垫层与砂石垫层施工技术

1.砂垫层与砂石垫层所采用的材料通常为级配较好的、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碎石或者石屑等材料。如果施工地缺少粗砂或中砂,也可采用粒径相对小的细砂,但需要掺入相应的碎石或卵石来满足技术要求;所采用的砂石等材料中不能含有杂质;其含泥量应该在30%以下,碎石及卵石的粒径应该小于50mm。

2.施工要点。施工前需要对场地进行必要的处理,对基槽的边坡稳定性进行检查,保证槽内没有积水;砂垫层和砂石垫层铺设时底面标高应该统一;土面应该挖成台阶或者斜搭接坡;如果采用分段施工,接头部位应该作成斜坡,且每层要错开一定长度;如果采用碎石作为垫层,为了避免基坑底面处的软土被破坏,应该在基坑底层和侧面铺设一层砂;垫层要分层夯衬,通常采用平振法、插振法、水撼法及夯实法等铺设方法。

五、结束语

篇10

一、 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重要性

输变电工程施工项目中有些质量间题,如“渗、漏、泛、堵、壳、裂、砂、锈”等,由于经常发生,犹如“多发病”、“常见病”一样,而成为工程质量通病。工程质量通病,面大量广,危害极大,已经成为制约质量水平的突出问题,它对工程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性,或影响使用功能,或影响建筑美观。消除质量通病,是提高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

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是一个长期的、涉及面广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只要工程建设一天不停顿,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就一天也不能松懈;只要输变电工程继续在发展,质量通病防治这个课题就需要不断更新内容。

二、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

为规范开展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强化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提高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效果,进一步提高国家电网公司系统输变电工程质量水平,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组建了《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以下简称《通病防治要求及措施》)编写组,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于2010年1月26日以基建质量〔2010〕19号文“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的通知”正式下发执行。

三、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解析

1、《通病防治要求及措施》适用、防治范围

《通病防治要求及措施》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变电工程项目。通病防治范围:

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部分----混凝土楼板、墙体和粉刷层,以及楼地面、门窗、屋面防水制作,架构组立、设备基础及防火墙、电缆沟及盖板、站区道路、围墙等;

变电站电气安装调试工程部分----一次设备安装调整、母线施工、屏柜安装、 电缆敷设、接线与防火封堵、接地装置安装等;

输电线路工程部分----设计定位、路径复测、基础工程、杆塔工程、架线工程、接地工程及线路防护等。

2、《通病防治要求及措施》特点

特点一:强调各参建主体的责任。从“组织”开始,围绕“管理”开展工作。对业主项目部(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监造单位提出了管理方面的要求,明确了责任。

特点二、通病涵盖面广。收集了公司系统近年来工程质监、流动红旗检查、达标、创优等多种活动中发现的质量通病,及近年来公司开展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经验,并加以梳理分类。

特点三:防治措施具体、便于操作。制定了各类甚至各个通病的防治措施,措施具体、易理解、易操作

3、《通病防治要求及措施》结构及要点

 通用部分明确规定了参建各方责任主体的“管理”责任(具体内容不再阐述):

(一)建设管理单位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责任(6条):

(二)设计单位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责任(2条):

(三)施工单位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责任(6条)

(四)监理单位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责任(4条):

(五)设备监造单位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责任(2条):

 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部分 :

(一)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二)墙体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三)楼地面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四)外墙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五)门窗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六)屋面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七)楼梯、栏杆、台阶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八)构支架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九)主变、高抗、电容器、断路器等主设备基础、保护帽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十)主变、高抗防火墙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十一)电缆沟及盖板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十二)道路及散水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十三)站区围墙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 变电(换流)站电气安装调试工程部分 :

(一)电气一次设备安装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二)母线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三)屏、柜安装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四)电缆敷设、接线与防火封堵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五)接地装置安装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 输电线路工程部分 :

(一)设计定位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二)路径复测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三)基础分坑、开挖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四)基础位移、扭转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五)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六)接地沟埋设深度不够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七)基面整理不规范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八)铁塔构件变形、镀锌层磨损等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九)螺栓不匹配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十)螺栓紧固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十一)混凝土杆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十二)导线磨损防治的技术措施

(十三)子导线超差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十四)压接管弯曲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十六)附件安装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篇11

公路路基防护包括挡土墙、护面墙、护坡、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急流槽等,桥涵防护包括锥坡、八字墙、导流坝、丁坝等,这些构造物一般以浆砌片石为主。浆砌片石砌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到以下技术要求。

1 材 料

1.1 片石

一般指用爆破或楔劈法开采的石块,厚度不应小于150mm(卵形和薄片者不得采用),不得使用风化石和硬度过低的砂岩。用做镶面的片石,应选择表面较平整、尺寸较大者,且长宽比例不应超过1:2,对于长宽比例大于1:2或长宽度均大于500mm的,不应作镶面用(主要考虑外观的协调、美观),或破小后使用。

1.2 水泥

选用水泥时,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附有制造厂的水泥品质试验报告等合格证明文件。因砌筑工程对砂浆的强度要求不是很高,一般用强度等级为32.5及其以上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即可,为保持砌体外观颜色一致,宜采用同一批号的水泥,严禁不同品种的水泥混用。水泥进场后,应进行复查试验。袋装水泥在运输和储存时应防止受潮。初春或深秋施工时可用早强水泥。

1.3 砂

砌筑砂浆用砂应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的河砂,宜采用中砂或粗砂,砂的最大粒径,当用于砌筑片石或抹面时,不宜超过5mm,含泥量不宜超过5.0%,勾缝砂浆用砂的最大粒径应不大于2.5mm,含泥量应不大于3.0%。

1.4 水

一般情况下,人畜能饮用的水即可满足拌制砂浆的要求,无需再进行检测化验。

2 砂浆的拌制

2.1 砂浆的配合比可通过试验确定,通常采用质量比,并应满足该规范中技术条件的要求。当变更砂浆的组成材料时,其配合比应重新试验确定。

2.2 砂浆应该用机械拌和,拌和时间宜为3~5分钟。若用量较小或其他条件所限不能使用搅拌机时,可允许人工拌和,但必须遵循“干三遍,湿三遍”的规则,人工拌制砂浆应在砼地坪或薄钢板上进行,以免地基砂土混入影响和易性。钢板的大小可根据砌筑的速度及砂浆的拌合量确定。

2.3 砂浆配制应采用质量比,在用量较大且转运砂子的机具固定的情况下,也可经称量换算后砂子用体积衡量,而水泥用每袋来控制,每次拌制的水泥用量不少于一袋。

2.4 砂浆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砂浆的稠度,通常可用直观法进行检查,以用手能将砂浆捏成小团,松手后既不松散、又不由灰铲上流下为度。

2.5 砂浆应随拌随用,不得一次拌合量过多,保持适宜的稠度,一般宜在3~4小时内使用完毕;气温超过30℃时,宜在2~3小时内使用完毕。在运输过程或在贮存器中发生离析、泌水的砂浆,砌筑前应重新拌和;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2.6 在砂比较缺乏的地方,片石砌筑也可用小石子混凝土来代替砂浆砌筑,所用小石子的粒径不得大于20mm。小石子混凝土的配制要求可参考桥梁工程用的现浇混凝土。

3 砌筑技术要求

3.1 砌筑用砂浆一般用M7.5,流冰和严重冲刷部位应采用高强度水泥砂浆。

3.2 砌筑前应先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精确放样并挂线,测量各部位尺寸,如高程、宽度、坡度等,经复核无误后才能开始砌筑工作。

3.3 片石在使用前表面如有泥土、水锈,应清洗干净。

3.4 砌筑基础的第一层片石时,如基底为岩层或混凝土基础,应先将基底表面清洗、湿润,再坐浆砌筑;如基底为土质,对于软土应进行夯实,硬土和砂砾土可直接坐浆砌筑,底层坐浆厚度不宜小于50mm。砌筑时,石块应大面朝下,严禁将石块立放砌筑。

3.5 砌体长度超过15m的,应设置沉降缝,缝间距不应超过10m。沉降缝应从基础底部开始就留通并垂直,缝宽度为20mm,砌筑过程中应防止砂浆、小石块落入沉降缝内堵塞沉降缝(可预先夹入20mm厚泡沫板),砌筑完成后再用沥青麻絮填塞。

3.6 片石应分层砌筑,宜以2~3层砌块组成一工作层,每一工作层的水平缝应大致找平。各工作层竖缝应相互错开,不得贯通。各片石之间不得无砂浆直接接触,严禁先干填石料后铺灌砂浆。

3.7 当采用一层砌石达不到砌筑设计厚度时,应分里外两层砌筑,砌体内外分层应一致,且外圈砌体与里层砌体交错连成一体,分段应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相邻工作段的砌筑差不宜超过1.2 m。

3.8 外圈定位行列和转角石,应选择形状较为方正及尺寸较大的片石,并长短相间地与里层砌块咬接。砌缝宽度一般以20~30mm为宜,不应大于40mm,用小石子混凝土砌筑时,可为30~70mm。

3.9 较大的片石应使用于下层,安砌时应选取形状及尺寸较为合适的片石,尖锐突出部分应敲除。竖缝较宽时,应在砂浆中塞以小石块,不得在石块下面用高于砂浆砌缝的小石片支垫。

3.10 砌体外露面应进行勾缝,并应在砌筑时靠外露面预留深约20mm的空缝备作勾缝之用。砌体隐蔽面砌缝可随砌随填平,不另勾缝。

3.11 各砌层的片石应安放稳固,片石间应砂浆饱满,粘结牢固,砌筑时,底浆应铺满,竖缝砂浆应先在已砌石块侧面铺放一部分,然后于石块放好后填满捣实。用小石子混凝土塞竖缝时,应以扁铁捣实。

3.12 砌筑上层片石时,应避免振动下层已砌筑好的砌体。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已砌筑的砌层表面应加以清扫和湿润。

3.13 已砌筑的砌体应从第二天开始洒水养生,并尽早对外露面进行勾缝或抹面。

4 砌体勾缝、抹面及养护

4.1 勾缝砂浆强度不应低于砌体砂浆强度,一般主体工程不低于M10。

4.2 片石砌体勾缝应嵌入砌缝内约20mm深。缝槽深度不足时,应凿够深度后再勾缝。

4.3 砌体勾缝前如果表面已干燥,应先洒水浇湿,若落有灰土杂物,应清扫洗刷干净再勾缝。砌体勾缝,除设计有规定者外,一般可采用凸缝或平缝。

4.4 勾缝应宽窄均匀、深浅一致;不得有假缝、通缝、丢缝、断裂和粘结不牢等现象。砂浆应尽量少覆盖片石外露表面,严禁在片石表面抹浆画假缝。

4.5 勾缝应自上而下进行。勾缝完毕待表面凝结后,应清扫砌体表面粘附的灰浆。勾缝砂浆凝结后,应及时洒水养护。

4.6 砌体的顶部外露的平面部位,一般不勾缝,而是用M10砂浆抹面。抹面时应注意做到表面平整,棱角直顺。抹面厚度一般为20~30mm。抹面顶的流水横坡度宜为2%。

4.7 浆砌砌体,应在勾缝抹面全部完成且砂浆初凝后,洒水覆盖养生7~14天。养护期间应避免碰撞、振动或承重。

4.8 砌筑工程完成后,应清理掉现场垃圾,整理好施工现场,保持路容路貌的整洁,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5 冬季施工措施

片石砌筑工程应尽可能避免在冬季施工,确因工程需要必须在冬季施工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5.1 材料要求

5.1.1 片石应干净,无冰霜附着;砂中不得含有冰块或冻结团块,砂浆应随拌随用,搅拌时间应比常温时增加0.5~1倍;

5.1.2 砌筑砂浆必须保持正温,砂浆与石材表面的温度差不宜超过20℃;

5.1.3 若使用小石子混凝土砌筑,小石子混凝土的配制和使用,应符合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有关规定。

5.2 保温法砌筑

砌体在暖棚中砌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5.2.1 砌块的温度应在5℃以上;

5.2.2 砂子和水加温后拌制的砂浆,其温度不得低于15℃;

5.2.3 室内地面处的温度不得低于5℃;

5.2.4 砂浆的保温时间应以达到其抗冻强度的时间为准;

5.2.5 养护时应洒水,保持砌体湿润。

5.3 冬期施工前后气温突然降低时,正在施工的砌体工程应采取下列措施:

5.3.1 拌和砂浆的材料加热,水温不得超过80℃,砂子不得超过40℃,使砂浆温度不低于20℃;

5.3.2 拌制砂浆的速度与砌筑进度密切配合,随拌随用;

5.3.3 砌完部分用保温材料覆盖,气温低于5℃时,不能洒水养护。

5.4 为加速砂浆硬化,缩短保温时间,可在水泥砂浆中掺加氯化钙等早强剂,其掺量通过试验确定。

5.5 抗冻砂浆砌筑

氯化钠或氯化钙掺量超过早强用量的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称为抗冻砂浆。

5.5.1 抗冻砂浆在严寒地区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他地区可采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或粉煤灰水泥。抗冻砂浆应尽量用细度模数较大的砂;

篇12

关键词:

石油工程;采油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天然气和石油资源逐渐取代煤炭资源,石油工程在国民经济的比重逐年增加。为了更好的适应石油市场的变动,我国采油技术改进、优化和创新,即不断提升采油量和采油效率,并研发新型采油技术,从而促进我国石油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强有力的支柱。

1采油技术的概述

(1)采油技术的重要性。随着国际石油企业进入我国石油市场,国内石油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改革开放除了带来激烈的竞争外,还引进国外先进采油技术。采油技术先进性直接决定石油工程的产油量、产油效率、产油速度和石油工程的经济效益。采油技术的变革为石油企业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2)采油技术的分类及其特点。采油技术根据开采的次数被分为一次采油、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一次采油更为依赖地层天然压力;二次采油的地层压力逐渐降低,利用水柱补充缺失的地层压力,根据需要利用化学或物理的方式将气体、液体和固体之间相互转换,扩大水柱波及范围,提高采油效率;三次采油再次提高采油率,根据作用原理的不分为碱驱、热力法和微生物法等。

2采油技术的现状

我国采油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通过无数科学家不断的创新和研发已经取得显著的成就,但是与国外先进国家采油技术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采油技术并不能完全匹配我国石油工程飞速的发展,两者不平衡的状态直接影响我国石油市场的平衡发展,采油技术需要进一步研发和创新。采油技术是综合性的技术,其创新与发展并不是单一的项目,需要多方技术的组合和创新,例如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物理技术等。目前我国采油技术百花齐放,每一种技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石油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采油技术的选择与应用至关重要。随着石油工程开采程度的加深、石油资源的紧缺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石油市场对采油技术的开采效率、施工周期、采油纯度和成本造价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电潜泵仪器是石油开采中增加动力和力度的仪器。该仪器的散热能力并不能及时处理其在使用过程中所散发的热量,导致仪器持续高温,缩短其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该仪器的造价也十分昂贵,但由于该仪器的需求量十分广泛,技术水平也不能及时解决其缺陷,很大程度上增加石油工程的成本。

3采油技术的要求

采油技术在石油工程的应用中基本存在成本、产能和安全三个方面的要求,该技术不断研发、应用和总结,发现其缺陷并不断改进与完善,就是在实践中反复摸索才能不断提升采油技术的综合水平。

(1)采油技术的成本要求。采油技术的高成本为其石油工程的实施带来很大的困扰,也不符合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营模式。采油技术本身就是石油工程成本的一部分,一方面采油技术自身造价的降低;另一方面是采油技术降低石油工程的施工成本。例如自振动采油技术的原理是仪器上下冲程过程中管柱伸缩的弹性,从而带动自振增油装置上下运动,液体撞击震动片组,产生不同频率振动波,彼此叠加成复频波,传入油层,同时施加其振动的作用,从而引发油层共振,实现解堵增油的目标。根据自振动采油技术的实践过程可知,该技术石油工程中洗井污染、过压裂等解读作业的过程中广泛应用,具有高效、低成本的优势,从而实现低成本解堵。

(2)采油技术的产能要求。目前我国石油开采工程的停滞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形成强烈的反差,石油工程的产能急需进一步突破,而产能突破的关键在于采油技术的创新。在石油资源日益紧缺的当下,采油技术的优化是提高采收率的有效途径。单一的采油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当下复杂的采油地况。例如大泵提液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石油开采的要求,目前我国大多数石油工程采用0.70mm泵和0.583mm泵两种。油藏供液降低,从而增加抽油系统冲程的损失和漏油量,直接影响泵效,导致供液不足等问题。及时采取限量注水方案,也不能完全解决这一问题。这一问题着重体现采油技术制约采油工程的进一步发展,直接影响石油工程的石油产能。采油技术的环保功能是当代社会为其提出的新指标。石油工程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一直是其技术研究的对象,为了治理石油工程对环境的破坏,我国从财力、人力到物力都下了很大的成本,但是其治理仅仅是治标不治本,治理污染的根本在于防,而降低石油工程污染源的排放需要采油技术的支持。

(3)采油技术的安全生产要求。近年来,部分抽油井出现结垢的问题,给石油工程的开采带来很大的危险。结垢问题主要存在于抽油泵、电潜泵吸入口和叶轮等部位。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采油仪器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地层水、注入水相互作用和原油与岩石的变化等打破原来流体之间的物理化学平衡,出现结垢现象;另一方面是电潜泵的机械结构运作,使其过流断面狭窄处流体流速骤增,压力突然下降,从而导致结垢现象。近年来采油技术研发针对这类安全问题深入研究,以期能够得到解决,降低石油工程的安全问题。

4采油技术的发展趋向

新时代对我国石油工程的采油技术提出一系列新的或更高的指标,为了满足以上提出的要求,采油技术的研发更加倾向于具有复合型和环保型的研发。例如多种驱油法组合的复合驱油法,由于各种驱油法都具有不同优劣,于是人们取其长,避其短,将其进行有机的组合。碱/聚合物复合驱,其中碱与原油环烷酸类形成皂类而生出的狡酸盐类表面的活性剂,不仅仅除去原油中的酸类物质,还可以形成表面的活性剂。除此之外还有混相法、热力采油法、微生物法等都是近期我国采油技术研发的重点。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采油技术的研发存在很大的创新空间,根据我国石油工程对其技术的需求方向,具有针对性的进行研发创新。先进的采油技术可以有效推动我国石油工程的发展,不断缩短我国采油技术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为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备力量。

作者:罗红涛 段友芬 宋霞 单位:胜利采油厂管理一区注采103站 胜利采油厂管理一区注采113站 胜利采油厂管理三区注采304站

参考文献:

[1]杨光.探究石油工程中采油的技术要求[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