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8 09:29: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的应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地理学科属综合信息较多的应用学科。在地理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既需要学生掌握更多的自然地理知识,也是使之了解、掌握人文地理知识;因此,地理学科的信息量较多。微课则是一种信息化、“碎片化”的教学、学习模式,该模式具良好的“短”、“小”、“精”特点,其能够全面满足地理学科的“碎片化”、“微型化”以及个性化的学习需求[1]。本文就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1借助微课,活跃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氛围会对整个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施与教学有效性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轻松、愉快的地理课堂教学氛围,既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兴,也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专注度。由于,初中地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单纯依靠教师的板书也无法让学生理解更多的地理知识与地理位置,进而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微课所独具的“短”、“精”、“小”的教学优势,既可以利用微课将更多的地理教学内容加以“浓缩”,也可以提高学生对“碎片化”的地理知识教学产生更高的专注度,加速其对各种“碎片”的学习与记忆。同时,微课还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借助各个“碎片”加以重新建构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建构新知识的能力;使之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不断进行着新、旧地理知识的“交融”与建构,进而达到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2]。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微课将一些有趣味的地理故事与地理知识、概念加以有机的整合,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可以达到进一步提高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作用。但是,初中地理教师不可将微课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只能充当辅和补充性的“教”、“学”模式。教师更应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将微课的‘碎片化’知识加以自主建构,形成属于自己的“新知识”。
2借助微课,丰富教学内容
“互联网+”背景下,各类网络地理教学资源也在不断增加、丰富;因此,初中教师也要及时对自身教学模式加以不断优化与创新,更要通过再学习、再进培训来不断给自己“充电”。初中地理教师在全面丰富自己教学知识体系过程中,也要结合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借助微课教学模式将更多的地理教学资源加以应用,以此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学习、了解到一些教材中没有的地理知识。教师既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将更多的地理知识进行“简要”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教师也可以结合初中学生对地理的学习需求,制作成不同内容、不同难度的微课内容,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进而实现“按需”学习的个性化教学,这对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如在“地球的运动”一节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制作成动画,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掌握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等;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地理教学资源,将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各种地理现象加以展示,如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现象、时差现象、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类似于这样的微课教学,既能够全面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也可以将更多的生活化问题引入到“地理世界”中去,使学生能够将地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去解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自然现象;这对提升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与应用能力均具积极作用。
3借助微课,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众所周知,微课具有良好的“精”、“微”特性;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微课来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每个学生受其自身学智因素、个性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之间均客观存在着个体化差异,地理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微课来进行差异化教学。教师可将不同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加以分类,并制作成具有不同教学难度的微课课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地理知识掌握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微课学习内容;并对微课教学内容加以科学遴选。如针对优等生的地理知识训练,可以尽量引导学生对整体宏观的地理知识进行归纳梳理、指导学生进行逻辑性较强习题练习;而针对学困生的教学,则应尽量以基础性地理知识来进行,使之在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或是自己感兴趣的地理知识内容,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体验来激发其地理学习兴趣;在全面实现差异化教学的同时,也能够符合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进而也实现了个体化教学、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目的[3]。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微课为学生创设一些具有讨论性的地理教学内容,通过组织学生对各类地理问题的讨论来激发学生潜在的地理学习兴趣;使之在各类问题的讨论、交流过程中,既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也能学习、获取更多的地理知识;进而也实现了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目的。综上所述,微课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师须以《地理课程标准》为基础,立足学生为主体原则,合理地进行微课内容的设计,在实现差异化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作用,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余爱惠.初中地理微课设计和制作的思考———以《非洲气候空间分布》微课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1).
微课是一种新型教学资源,技术上符合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它坚持短小精悍的课程单元,以突出重难点为优势,能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中地理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视野,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微课作为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补充,非常有利于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探究。本文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出发,探讨如何有效运用微课教学进行初中地理教学。
一、合理有效导入微课,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因为知识性较强以及有明显的教育意义,所以逐渐对地理产生厌学的感觉,使得学习效率明显地下降,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往在进行地理教学时,一般采用填鸭式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最多使用多媒体将课本中需要展示的图片以及文字以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局限性较大,不能总结重难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抓住重点,也不利于教师专业性的体现。而微课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象,通过将课本中的重难点用地理专业的形式展现出来,不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与时俱进的新鲜感,还可以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地理知识,通过趣味性的教学不断地扩充学生的知识网,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微课还可以通过动画表现出复杂的地理现象,相较于教师的讲解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例如,在讲解如何治理黄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主要治理方法以图片的形式通过微课表现出来,还可以适当地制作治理黄河的小视频,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进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精益求精,整合章节知识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微课将教学内容进行浓缩,通过微课将浓缩的精华展现出来,这样既不会显得课堂内容较为空洞,教学资料较为肤浅,还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地看待微课,深度地挖掘微课的优点,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突出教学的重点。例如:在进行内力作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微课的设计思路固定在地壳以及变质的方面,收集更多的关于内力的知识以及图片,然后制作成微课的形式,所有内容需要限制在10分钟之内,这样才有利于塑造地理微课的形象,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运用微课的主要作用就是及时并且充分地整合整节课堂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路更加清晰,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归纳。在平常的复习过程中运用微课,可将所W的知识重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感受到微课的力量,进而更加有兴趣地学习。
三、凸显重难点,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部分重难点问题有着较强的抽象性,如果依然借助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及时了解,且影响到了学生学习的信心;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将一些比较生动形象的微课给加入到教学活动中,促使课堂气氛活跃,增强感染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时,要引导学生掌握“等降水量线”的概念。学生通过对课本内容的阅读可能仅仅形成了模糊印象。此时教师出于对多种降水形式的考虑(包括雨、雪等),应通过短视频、图片资料以及Flas等微课形式,向学生展示南北方的降水情况,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以“为何会形成这种降水差异”为引入点,对降水的影响因素以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深入分析。再如以地球运动为例,本章节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年龄较小,很难理解地球运动,因此,就可以借助于地球运动的Flas制作微课,地球运动到公转轨道二分二至日的位置时,对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昼夜长短以及光热等方面的知识详细讲解;采取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加地生动和形象,课堂气氛活跃,知识难度降低,学生思维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激发,加深了知识的学习和记忆。
一、地理微课程的特性
(一)体现地理学科特性—人文性、综合性、区域性、生活性。2011年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地理课程的几大理念,其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成为其中重要的课程理念。地理微课程正是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课程内容,通过课前微课程的视频播放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逐步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为学生在课程中主动学习创造情境。
(二)让学生参与进来。“学会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新课标对地理教学提出的要求,在任何一个环节中应该尽可能体现这一理念,否则地理教学失去它生命的源泉,将丧失它的存在意义,逐渐失去其学科魅力,因此在微课程制作和引进过程中应注重“生活性”这一原则,同时可以用适当的引入学生的生活情景照片,增强微课程的亲和力;
(三)多角度刺激他们的神经。研究表明,学生接受信息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到信息传播的方式及其组合方式,单一的信息传播方式都不是最佳的选择,只有将多种信息传播方式进行有效优化整合,学生的信息接受能力将得到成倍增长。地理微课程就是遵循这一原则,将大容量的地理信息通过图片、文字、音乐、漫画、视频、表格等在短时间内同时整合,从而达到最大化的信息传播力度和效率。
(四)鲜明的对比。无论是文字信息还是图片信息,通过强烈的对比能够让学生的视觉能到一定刺激,强化接受能力。通过通过这一对比信息能够让学生在“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状态中得到知识的熏陶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五)多学科、多角度。地理本身是一门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身的综合学科,因此在制作地理微课程的时候,也需要紧密结合这一学科特性,做到学科交叉知识、多角度呈现学科知识这一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的将地理学科生命力蓬勃展现,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最优培养。
二、地理微课程的制作
一个主题教育意义强,切合教学实际的地理微课程制作工序比较复杂,从选题到最终技术合成,主要包括以下过程。
(一)明确主题内容。明确地理微课程需要表现的主题内容,切合的教学知识点,全面挖掘教材中一切可以利用的地理图像信息和其他信息,尽可能贴近课本内容,实现微课程的知识化。
(二)列出版块内容,明确主线。这是地理微课程制作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像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一样,明确主线,才能让你的微课程主线清晰,同时选取素材方面能够得心应手。在主线的选取方面,需要把握三维教学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把握,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地理人文素养知识。
(三)寻找素材。依据主线内容及教师现有的生活经历、知识阅历等各方面寻找制作地理微课程的素材,从新闻、文字、图片、音乐、动画、漫画方方面面,当然核心内容是图片,这是地理微课程制作的核心基础。
(四)技术加工。利用ppt、flash、premiere、会声会影等图片、视频编辑软件将素材按照主线思想进行合成加工,使其基本按照主线内容完成制作。最后加以适当的配乐。
(五)调整修改。在最后固化格式之前,对微课程进行调试、调整、对于一些与主线内容偏差、或表现不到位的素材信息要加以及时替换、删除,对于能够深刻体现主题内容的信息要大胆采用,尤其是注意紧密结合时事。
三、地理微课程的运用
地理微课程的运用主要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导课,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地理教学导课很多是利用简单的图片、文字或者新闻、甚至视频进行,但这种导课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大的就是对于教师素质的体现还不够充分,谁都能用的图片不能体现专业地理教师的人格魅力。但如果有一个专业制作的地理微幻灯片意义就截然不同,学生在感受大量与时俱进、贴近他们生活、趣味性强、启发性强的信息资料后,也能深刻感受到站在他们讲台上一颗专业地理老师的心。“亲其师、信其道”,最起码在情感份上,你已经胜出一筹。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兴趣。
(二)对某些复杂地理现象的形象描述,比如黄土高原生态危害原因及预防方法
这种微课程更多采用的是动画来制作,比如黄土高原生态危害原因及其治理预防办法,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点,但讲解起来却显得干巴巴,如何生动形象的让学生了解,这是我们作为一个专业地理教师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动画制作的微课程就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三)对章节知识进行再现或者总结
这是当前微课程运用的另一个领域,也即发挥课堂总结的作用,这比教师自我归纳总结更为有效,让学生自我归纳更具有操作可行性。尤其是在复习课中,效果更明显,在学生感受海量知识复习的同时,还能寓知识于快乐,不知不觉中掌握本节课的主体脉络。
四、地理微课程的运用需注意事项
地理学科属综合信息较多的应用学科。在地理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既需要学生掌握更多的自然地理知识,也是使之了解、掌握人文地理知识;因此,地理学科的信息量较多。微课则是一种信息化、“碎片化”的教学、学习模式,该模式具良好的“短”、“小”、“精”特点,其能够全面满足地理学科的“碎片化”、“微型化”以及个性化的学习需求[1]。本文就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1借助微课,活跃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氛围会对整个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施与教学有效性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轻松、愉快的地理课堂教学氛围,既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兴,也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专注度。由于,初中地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单纯依靠教师的板书也无法让学生理解更多的地理知识与地理位置,进而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微课所独具的“短”、“精”、“小”的教学优势,既可以利用微课将更多的地理教学内容加以“浓缩”,也可以提高学生对“碎片化”的地理知识教学产生更高的专注度,加速其对各种“碎片”的学习与记忆。同时,微课还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借助各个“碎片”加以重新建构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建构新知识的能力;使之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不断进行着新、旧地理知识的“交融”与建构,进而达到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2]。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微课将一些有趣味的地理故事与地理知识、概念加以有机的整合,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可以达到进一步提高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作用。但是,初中地理教师不可将微课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只能充当辅和补充性的“教”、“学”模式。教师更应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将微课的‘碎片化’知识加以自主建构,形成属于自己的“新知识”。
2借助微课,丰富教学内容
“互联网+”背景下,各类网络地理教学资源也在不断增加、丰富;因此,初中教师也要及时对自身教学模式加以不断优化与创新,更要通过再学习、再进培训来不断给自己“充电”。初中地理教师在全面丰富自己教学知识体系过程中,也要结合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借助微课教学模式将更多的地理教学资源加以应用,以此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学习、了解到一些教材中没有的地理知识。教师既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将更多的地理知识进行“简要”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教师也可以结合初中学生对地理的学习需求,制作成不同内容、不同难度的微课内容,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进而实现“按需”学习的个性化教学,这对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如在“地球的运动”一节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制作成动画,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掌握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等;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地理教学资源,将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各种地理现象加以展示,如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现象、时差现象、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类似于这样的微课教学,既能够全面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也可以将更多的生活化问题引入到“地理世界”中去,使学生能够将地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去解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自然现象;这对提升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与应用能力均具积极作用。
3借助微课,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众所周知,微课具有良好的“精”、“微”特性;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微课来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每个学生受其自身学智因素、个性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之间均客观存在着个体化差异,地理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微课来进行差异化教学。教师可将不同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加以分类,并制作成具有不同教学难度的微课课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地理知识掌握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微课学习内容;并对微课教学内容加以科学遴选。如针对优等生的地理知识训练,可以尽量引导学生对整体宏观的地理知识进行归纳梳理、指导学生进行逻辑性较强习题练习;而针对学困生的教学,则应尽量以基础性地理知识来进行,使之在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或是自己感兴趣的地理知识内容,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体验来激发其地理学习兴趣;在全面实现差异化教学的同时,也能够符合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进而也实现了个体化教学、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目的[3]。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微课为学生创设一些具有讨论性的地理教学内容,通过组织学生对各类地理问题的讨论来激发学生潜在的地理学习兴趣;使之在各类问题的讨论、交流过程中,既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也能学习、获取更多的地理知识;进而也实现了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目的。综上所述,微课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师须以《地理课程标准》为基础,立足学生为主体原则,合理地进行微课内容的设计,在实现差异化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作用,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余爱惠.初中地理微课设计和制作的思考———以《非洲气候空间分布》微课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1).
(一)地理微课概念地理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重点难点等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时间一般为5-10分钟;内容一般只安排一个知识点。教学设计是课程教学的思想和灵魂,有了好的教学设计,才能使教学目标明确,提高微课教学效果。因此,做好每一次教学设计是做出高质量地理微课的前提。
(二)“微课程”的地理教学设计的几个要素地理微课是一种在线教学微视频文件,在功能上,是教师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的学习资源包,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为目的。视频中教师会考虑到学生是观看视频的主角,因此会较好的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症下“药”。1.设计地理主题初中地理“微课程”的设计是针对地理某一知识点展开教学,便于将某个知识点讲清楚、讲透彻。地理“微课程”的主题有许多,比如:地理新课的导入、地理原理的讲述、社会热点问题的地理剖析等。2.设计课程时间短小、精练是初中地理“微课程”的突出优势,因此,时间设计一般以5-10分钟为宜,这样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保证学习的质量。3.设计课程结构初中地理“微课程”的教学过程应简短而且完整,包括:地理教学问题的提出、活动的安排、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等环节。这里需要突出以下两点:首先,知识点切入应迅速,做到快速吸引学生。地理“微课程”教学时间短,要想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必须使用恰当的教学导入来较快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内容讲授结构应完整,重点突出。地理“微课程”是围绕某一知识点展开。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主干知识,讲解时重点难点要突出。要让学生在学习后明确知道在这节地理“微课程”中学到了什么。
二、“微课程”的地理教学实际运用
(一)提供自主学习资源,促进学生自我成长微课有模块化、个性化的设计理念,其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初中学生地理基础薄弱,地理分析问题能力、读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有待增强,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微课学习资源。如:学生在掌握世界气候的分布时会有一定困难,这个时候,就可以反复观看气候分布的视频,以理解分布规律。学生边看,边思考,世界气候分布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分布规律是怎样的,自己已掌握了哪些知识。
(二)再现地理过程细节,突破教学重难点对学生而言,地理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既可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巩固知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微课程”可以作为演示资源,把一些知识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形成三维立体图,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微课程,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使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说明地球自转的过程和特征,同时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使用公转运动视频,说明地球公转过程及地轴倾斜的重要特征,同时理解公转的地理意义。
(三)形成分层教学资源,优化差异化教学地理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它们呈“点”状、碎片化,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同一堂课,教师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利用地理微课程可以实现异步教学,为分层教学提供了便利。
三、“微课程”的地理教学补充作用
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初中地理微课值得大力提倡。初中地理教师应根据地理教材特点对各年级各章节内容知识点制作微课形成微课资源库放到学校网站等学习平台,学生就可以选择自己的薄弱点来自主学习。地理“微课程”能重复使用,利用率高,能较好的满足师生的个性化需求。
(一)微课让地理新授课更灵活、丰富初中地理新授课中,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新知识所需的衔接知识点设计制作微课,作为课前预习微课;根据新课知识点设计新颖问题,制作新课导入型微课,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对重难点做点拨,用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探究规律制作知识理解型微课,在学生合作探究后播放等。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凸显灵感让微课程在新授课中作用发挥到最佳。
所有的微课程指的是以视频为载体,围绕一个知识重点或难点来进行短时间教学,一个微课程一般只包含一个知识点,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为了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利用微课程,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初中地理教师首先要在教学设计中对微课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微课程的观看对象是学生,其目的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来突破一个教学重难点。
首先教师要对地理教学的主题进行设计,也就是确定微课程的主题,例如该微课程可以对某个社会热点问题中的地理知识进行剖析、讲述一个地理原理或者导入一个地理新课。
其次,教师要对课程时间进行设计,充分发挥微课程短小精悍的优势,5-10分钟的微课程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教师要对课程结构进行设计,尽管微课程的时间较短,但一个微课程中同样应该包括各个教学环节,例如要有问题导入、教学活动安排、知识点讲解、合作探究等环节。在对课程结构进行设计时教师应该突出微课程的“微”,应该迅速的切入知识点,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同时整个微课程应该突出重点,集中讲解主干知识和重、难点。
2.利用微课程优化地理教学过程的具体对策
2.1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资源
从本质上来说,微课程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一种学习辅助资源,其目的在于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辅助。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自主学习能力、读图能力、地理问题分析能力和地理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初中生在自主学习时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微课程作为自主学习资源,使学生可以根据自主学习的需要,灵活的选择各个微课程,充分发挥微课程的作用。例如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世界的气候》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将“气候的地区差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3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制作成3个微课程,集中阐释各个知识点,以供学生选择使用。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应用一套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不能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兼顾,微课程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为分层教学提供便利。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程来实现同一堂课的异步教学,例如可以针对同一个知识点制作几个不同的微课程,按照课程难度将其分为A、B、C三个等级,供学生自行选择。C级微课程为基础微课程,主要是详细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并向学生提供基础级习题,主要供地理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使用。B级为可成为一般为课程,在C级微课程的基础上相应地压缩了知识点讲解的内容和时间,增加了习题的数量,提高了习题的难度。A级微课程为补充微课程,供地理基础较好、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使用,在本堂课知识点的基础上补充相关的地理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2.2在微课程中突出教学重、难点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使用微课程有利于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这也是微课程的一个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将微课程作为一种教学演示资源,运用图片、三维立体图等形式来呈现知识点,化抽象为具体,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帮助初中学生逐步形成地理空间概念。例如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这一章,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限,仅凭教师的讲解和板书难以让所有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过程,而在微课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动态图进行直观的三维演示,并搭配教师的相关解说,能够很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接受情况对微课程进行调整,如有必要还可以采取慢放、回放的形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更好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2.3在不同的课堂环节中运用微课程
引言
经济增长,信息化程度提升,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由此不断改变社会各方面,促进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改善人们生活条件的同时,还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不少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开始应用科学技术,促使科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微课程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用此项技术。实践证实,微课程设计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微课程设计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微课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将此项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教师进行微课教学,将教学过程以视频的形式录制并保存。这样的教学形式可应用于学生课前预习,教师也可应用于课堂教学。学生之间存在个体性差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与认知现状,在课后利用微就复习。可见,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利用微课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其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传统的板书相对比,微课是以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声图并茂的形式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其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中,可调动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师利用微课讲解某些地理位置,可在微课程中将地理位置体现出来,节省教师讲解实验时间的同时,还可有针对性的讲解重要的,具有纪念意义的位置。最后,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设计微课程教学可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与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师讲解火山爆发的时候,可利用视频展示火山爆发的具体过程,促使学生更加直观了解火山爆发的全过程,了解火山爆发的周期性。
二、微课程设计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在中学地理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加强微课程设计的应用,对提高课堂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为更好的体现微课程的应用价值,教师在具体应用中还应注意使用策略。1.重视课题选择。设计微课程需将视频作为载体。但并不是中学地理所有的知识点都适用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为提高微课的应用效率,教师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就应重视对课题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微课程的应用体现在部分比较难以讲解的教材内容。如天体运动、洋流分布特点等等,需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才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就应有效整合Flas、视频、实验室模拟等多种教学资源,制作微课,辅以学习指南,引导学生学生。如教师在讲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时候,就可采用Flas的形式,将大胖子与小瘦子的形象来代暖气团进行微课程的制作。利用这种形象生动的微课程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2.加强微课在教学各环节的应用。微课可适用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任何环节。教师在利用微课进行讲解的时候,可加强其在各个环节中的应用。在课前预习中,教师可让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课前预习。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对课堂讲解的知识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增强学生对该章节的知识内容认识度。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微课辅讲解,可增强课堂的生动性与直观性。而在课后巩固复习中,教师通过建立QQ群,可在群里与学生分享教学视频,这样学生就可在家进行学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内容,提高地理水平。3.微课程应用于易错知识点中。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有重点、难点以及易错点。中学地理教师将微课程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的时候,应善于将其应用于易错知识点中。如学生在判断岩层形成先后顺序的时候,教师应了解这部分知识点的内容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逆向思维与发散思维。否则就非常容易出现错误。基于这一点,教师就可利用微课程剔除,在设计动态岩层形成动画的时候,教师还可结合一些较为实用、简单、容易记住的口诀。如“覆盖者新,被覆盖者老”。岩石是一层一层沉积下来的。那么下面的岩层比较老,上面的岩层较新。由此就能够总结出背斜、向斜中部岩层的新老关系。事实上,就易错知识点应用微课程,可化难为易,促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具体。这样学生便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要点。教师利用此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徐盛掌握更多的知识点。
三、结语
在新技术不断更新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教师加强微课程在中学地理中的应用,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加强微课程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328-01
前言:目前“微课程”已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运用它,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认知特点,为学生设计出十分钟左右的,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精小,并且能够将所讲地理知识点集中说明的视频与音频,并在最短时间内为学生呈现出更加优质的教学内容,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不断提升。
一、地理微课程的具体制作
首先,教师应明确教学主题,微课程通常都是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主要是地理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如时差计算、气候差异等内容,也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适当的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如,地狱文化、人文环境等。其次,是要合理规划设计课程导入、讲解、提问和总结等教学环节,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教学方案。最后,则要结合教学内容与要求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如,视频、音频和图片等[1]。此外,在制作微课程过程中,教师应将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充分发挥出来,尤其是在确定教学主题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的联合其他地理教师一同讨论设计,进而为学生呈现更加优质的微课程内容。
二、不断丰富地理微课程内容
要想微课程的积极作用能够在地理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不仅需要精美的设计,还应该适当的融入一些具有冲击性的视觉元素,以及优美生动的画面。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准确、灵活的掌握与应用微课程的制作手法和技巧,还要掌握一定的多媒体技术,进而使地理微课程内容能够得到不断丰富,并且能够充分体现出自身的教学风格,使其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常常会涉及到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或者是涉及到空间现象的一些教学内容,如,经线纬线、气候的形成,以及气温变化等。这些内容都能够用做微课程的教学主题。所以,在微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对这些教学资源进行科学整合与利用,并利用计算机技术适当的加入一些动画元素,进而为学生呈现出更加生动、直观的微课程,并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从而更加轻松、快速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2]。教师只有丰富地理课堂的微课程内容,那么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重视微课程的各个教学细节
在进行微课程设计时,教师应注重每一个教学细节,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与钻研,进而为学生呈现一个具有一定深度、完整的微课程,进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观看和学习微课程过程中有所收获和提高,并引导到学生对其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因此,教师在运用微课程开展地理教学活动时,除了要为学生解析其中的难点与疑问,还要设计出相应的微问题,利用逻辑思维对地理教学内容进行统筹规划,将一些教学难点和重点划分成多个小主题,并在精心设计过后,以微课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进而帮助学生有效突破学习难点。比如:在讲解关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相关知识时,由于其对于学生来讲学习难度较大,对此,教师就可以将其教学内容划分成多个小主题,如,纬度因素、地形因素和海陆因素等等,并科学的指导学生进行这些微课程的学习,从而在降低学习难度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学习效率。
四、积极的采用户外和实践活动素材
初中地理教学是一门与自然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很多地理知识要想使学生获得透彻的理解和掌握就必须要要在户外进行,而户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虽然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同时也会耗费大量的教学时间。而利用微课程,教师可以将一些户外和实践教学的视频内容通过一定的加工,以微课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3]。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并对地理与生活的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也能够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比如:在实际生活中怎样使用地图;参与户外活动时怎样辨认方向等内容都可以通过微课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
总之,利用“微课程”来设计和组织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充分满足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实际要求,也能够将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化整为零,指导学生进行分散学习,进而帮助学生有效降低学习难度。同时,也由于微课程运用的时间较短,教师设计和组织起来也比较容易,教师可以科学有效的利用课堂教学中的零碎时间来开展,从而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掌握更加丰富的地理知识,同时也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教学水平,在设计和组织微课程过程中得到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提升,创建了良好的教学手段,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到诸多的学习能力,成为满足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地理是初中阶段教学的重要学科,教师应积极利用微课、交互式电子白板、翻转课堂、网络教学、远程教学等资源,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一、初中地理教学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含义及实施要点
教育信息化指的是教师逐渐将现代化的教育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中,将信息技术引入地理教学中,向着信息化发展方向靠近,促进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资源,促使学生学会更多的信息化技术操作手段。教育信息化一定要满足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目标,满足教材内容教学的实施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注重网络资源在课堂教育过程中的实际应用,使学生接收到更多有意义的教学资源,加深对地理知识的印象。
二、初中地理教学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初中地理教学积极应用教育信息化教学手段,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设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手段,从而为课堂教学的发展做出贡献[1]。首先,将教育信息化教学形式融入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有助于促进学生认知过程的发展,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能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增加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和掌握,使其充分掌握教材的内容,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增强他们的评价分析能力,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将教育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入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充分发挥教材知识体系的优势,真实展现出地图的内容,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体系,掌握更加高效的地理学习技能,形成较高的地理智慧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教育信息化可以简化教材的内容,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化,直观地演示出地理的现象,有效地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吸收和消化[2]。最后,将教育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于地理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他们对专业能力的把握,使其进一步创建出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形式,进而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型发展人才。
三、初中地理教学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策略
(一)网络教学方法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将网络教学方式应用于地理课堂教学中,创建出自主式学习和程序式学习两种方式,能引领学生自主浏览学习,让学生自主查阅相关的学习资料,积极拓展自身的视野,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教师在引领学生建立程序化的学习形式时,不能盲目地引导学生进行资源的搜索。例如,在教学《世界的居民》一课时,教师要引领学生自主搜寻网络上的资源内容,确立明确的搜寻目标,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了解到世界上的人口数量,明确世界上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了解各个国家人种的组成,以及每个聚落的生活习俗习惯。
(二)微课教学方法
微课是初中地理应用最多的一种教学形式,初中地理教师应积极利用微课引领学生预习课文,让学生通过微课提前了解教材上的知识点,并认识到自身在学习上存在的不足,明确自身对教材内容难点的把握,以促进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听讲,加强他们对教材问题的解决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对每一章节进行总结和概括,让学生通过微课了解到每一章节的重点知识内容,进而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建立起每一章节的知识脉络。例如,在教学《世界的气候》一课时,教师将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录制成一个个小视频,并上传到微课网络平台上,让学生通过微课自主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明确气温和气候之间的区别,了解世界气候的主要类型,找准这一章节学习的难点内容,在课堂上主要关注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以建立起这一章节的知识体系,了解世界气候与所处区域之间的联系。
(三)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方法
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遮罩和拉幕的功能,可以暂时遮蔽部分教学信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遮蔽的内容,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能让学生主动探索教材的内容,充分掌握新的知识内容。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聚光灯的功能,可以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让学生了解到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认识到自身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内容,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中国的自然环境》一课时,教师充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手段,将中国自然地形的相关知识点遮蔽起来,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思考我国拥有哪些自然地形,从而了解不同区域之间地形的不同。
(四)翻转课堂教学方法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学形式,成了当前地理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其展现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能让学生自主展示学习成果,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与朋友分享自身的学习心得,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进而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在教学《中国的区域差异》一课时,教师积极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形式,将课堂主体交给学生,将学生分配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自主讨论我国区域之间的差异,研究区域差异的形成原因,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和特点。
(五)远程教学方法
当前,远程教育逐渐融入地理课堂教学中,成了学生放假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积极利用远程教学方式,将课程传递给在校园外的学生,使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音频、视频等计算机技术及时向教师求助学习上的问题,并随时随地学习与地理教材相关的知识内容。这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强化了他们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122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等特点,并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能形象地展示复杂或者微观、宏观的现象,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因而在各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微课,除了可以有效提高地理教学的针对性外,还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性,缩小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
一、微课与地理常识课整合
初中地理教材中大量常识性的知识相对比较简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就可以学会。另外,地理课堂上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占用了大量课堂时间,课堂时间没有被高效利用。对于大部分常识课,地理教师可将其制成知识点清晰、针对性强的微课,要求学生在预习阶段自主学习、自行消化,从而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七大洲的地理位置》一课就可以制成微课,让学生通过自学微课内容完成学习任务。首先,让学生观看世界地图,并提问:“大陆主体部分位于赤道以北的有哪些大洲。”“大陆主体部分位于赤道以南的有哪些大洲?”这两个问题中都提到一条重要的纬线――“赤道”,要求学生找出赤道,然后说出赤道南北各有哪些大洲。其次,提问:“大陆主体部分在西半球的有哪些大洲?”“大陆主体部分在东半球的有哪些大洲?”在地图中找出东西半球,指出分别有哪几个大洲。最后,提问一些重要的纬线贯穿了哪些大洲,如“赤道主要穿过哪些大洲?”“南、北回归线分别穿过哪些大洲?”等。随着问题的一一解答,学生自然了解和掌握了这部分地理知识。
二、微课与地理技能课整合
地图是日常生活以及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因此,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培养识图、析图的能力。在教学中,部分反应慢又羞于发问的学生对地图知识掌握不扎实,不能很好地运用地图解答问题,以致影响到学习成绩。这些学生就可以利用零散的时间,使用微课自主学习,弥补知识的不足。
例如,《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这节微课中,地理教师首先解释了海拔的定义,重点讲述什么是等高线、等高距;然后用动画形式演示等高线;接下来分别介绍山顶、洼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含义。有图、有画、有讲解,听不懂还可从头再来,这种方式,还有什么学不会呢?
三、微课与地理复习课整合
由于课时所限,地理复习课往往全面而不具体,甚至一带而过,知识得不到细化;听课的学生也往往是被牵着鼻子走,走马观花,复习效果不明显。微课可以做到详细讲述每个知识点,并可将同一知识点分层录制成基础篇、提升篇、超越篇等。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学习相应的视频资料。有了针对性,学习效率就得到了提高,真正实现了分层教学。
以《自然界的水循环》为例,地理教师可以做三个不同层次的复习视频。第一个:了解陆地水体的含义,能叙述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了解水循环的意义。第二个:了解水循环的构成,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水循环的过程,阐述水循环的意义。第三个:会分析“水循环构成图”,会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掌握三种水循环的联系和区别,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这样的微课适应了不同程度的学生,使学生可以由易到难递进学习,很好地解决了学困生的转化问题。
四、微课与地理活动课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9-0104-03
一 什么是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
微视频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学者McGrevv所提出的60秒课程,在我国,2011年胡铁生老师提出的“微课”是微型教学视频课例。
这里我所指的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是指基于现代教学设计思想,在地理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在5~8分钟、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地理问题或核心内容的多媒体教学视频。视频涉及的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二 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的特点与意义
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最大的特点是:时间短、内容广、形态多。所以,“短、快、精”、大众参与性、随时随地观看是微视频的最大特点。将微视频引入地理课堂教学当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对充分发挥地理教材的价值,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渴求有重要意义。
1.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对知识点的针对性强
其围绕一个特定地理知识点(一般是重难点),集中聚焦该内容,教学主题界定严格,突出问题显著,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实用高效。
2.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由文字、音乐(或解说)、视频画面三部分组成
丰富多彩的媒体视频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画面、音乐、解说声音多管齐下也能使学生展开想象,深思问题。
3.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可使学生随时、随地、随需地展开学习
时间上方便灵活,及时、高效、便捷。空间上机动灵活,微视频的使用不受场地限制。使用方式上多种多样,网络、手机、微博、微视频地理学习平台等,都可使用。
4.现代科技产品为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提供了便利手段
随着手提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现代移动数码产品的普及,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可通过网络覆盖远程学习和在线学习等领域,为全民学习和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提供优质和丰富的资源。
三 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
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的设计为什么要在5~8分钟,而不是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时间30~40分钟,这是符合脑科学原则的,即符合注意力集中时间为10分钟以内的基本规律。下图为注意力集中时间曲线图。
由图可知:学生的注意力在10分钟以下的时间内能够高度集中,这时投入学习就会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如果不断延长时间,注意力就开始下降,这10分钟左右的集中学习是最快乐的,也是学习动力、创造力、想象力最大的时间段。因此,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的设计,应限制在5~8分钟。
四 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的制作方法
1.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制作的硬件和软件
硬件设施:电脑、麦克风、摄像头、宽带网络等
软件设施:(1)图片处理软件(如我形我速、Photoshop、光影魔术手、美图秀秀等)。(2)音频工具(如MP3录音机、Cool Edit Pro等)。(3)视频采集、编辑软件(如会声会影、Snagit32等)。(4)幻灯片制作软件(如ppt等)。
2.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的主题和设计方案
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的制作应该有“主题确立、视频方案设计、素材准备、微视频制作、完善优化、总结反思”六个基本环节。(1)确立主题。微视频虽然只有短短的数分钟,但是也需要进行良好的教学设计,良好的微课程应该是井然有序的。通常情况下,一节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只关注一个地理知识点。教学主题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如“地球公转引起的四季变化”“经纬度的确定”“方向的判定”“非洲的气候分布规律”“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类型的判断”等。(2)视频方案设计。确立主题以后,就要对视频制作的方案进行设计。方案设计的内容要包括:语言设计(引导语、讲解语、点拨语、总结语),地理问题设计,地理课教学情境创设,导学方案设计和温馨提示等。
3.素材准备
搜集并整理与主题相关的地理图片、文字、音频和视频等材料。搜集方法,可利用教材配备的光盘资料,也可通过互联网搜集更全面的资料。
4.微视频的制作步骤
应用ppt制作出教学课件,充分利用ppt丰富的功能,让你的课件内容有血有肉、生动且对学生有吸引力。调试好电脑耳麦、摄像头的功能,使其正常工作。通过屏幕录像软件Snagit32,选定ppt播放屏幕大小。确定屏幕录像,同时开始播放ppt,必要时对幻灯片内容进行解说。录制后保存成avi视频。利用会声会影视频编辑软件进行视频加工。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的制作一般要求做到以下六个方面:(1)高质量:文字、图像、声音力求较佳。(2)主题明确:开门见山,直接指出地理问题,重点突出。(3)具体生动:问题或解决方法清晰,将地理原理暗含于地理问题、现象、故事和解决的策略中。(4)巧妙悬念:层层递进,让学生有想不到的地方和对问题有恍然大悟的感觉。(5)举一反三:让学生看到地理问题背后存在的问题,对相同地理问题有本质的深度解读与思考。(6)培养情感:让学生在微视频教学中产情感共鸣,从而产生亲近感与认同感。
5.完善优化
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制作完成后,最关键的就是要看其效果,地理教师要反复观看自己制作的微视频作品,同时也可以让部分学生试看,并让其提出修改建议,使微视频进一步完善优化,尽量提高微视频课程的质量。
6.总结经验,开展教学反思
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开展后,教师要及时了解教学反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留言,结合自己的微视频地理教学实践,认真反思,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课程设计,努力提升微视频地理课程的设计水平和质量。
五 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的设计及运用策略
要制作出一节好的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不仅需要地理教师对教学内容熟悉,更要求地理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狠下功夫,要学习科学与认知心理学,研究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学生最优质的地理课程教学。
1.制作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时,要充分发挥地理教师个人的特长与优势
在重难点问题上,要向有特长的地理教师虚心请教,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精心设计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使学生们能得到最优质的地理教学资源。
2.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设计的基本流程
一般为“导入――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播放――学习理解――课堂练习――归纳总结――反思感悟”。对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设计时,教师要注意如何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如何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在观看的同时如何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如何加入课堂练习,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课后及时进行对该微视频的反思。
3.要制作出一堂好的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
除了有完美的教学设计外,微视频中还应该有一些靓丽的视觉效果或优美而又活泼的动画。这些都需要一定的资源和软件技术运用能力才能完成。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软件运用技能与技巧,熟悉各种图片、音视频制作的方法,才能精心设计、制作出富有特色的微课程,为学生学习地理服务。
4.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中,主讲教师要用深入浅出的方法对所讲地理知识进行透彻的分析
抓住重点、解决难点,语言精辟,声声入耳,促使学生抓住细节学习,加深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提高微视频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5.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设计要重视细节
设计出能够促使学生深度学习的完整且浓缩精华的地理微视频,促进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思考。如“东南亚”专题,可以划分为“东南亚地理位置”“中南半岛”“马来群岛”“马六 甲海峡”“东南亚富饶的物产”“东南亚国家”等几个短小精悍的小专题供学生学习,这样这一节课的内容不但简洁实用,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6.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要加强微互动
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的设计,要巧妙地引导学生,既有点拨提示,又不断地渗透地理学科的思想和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六 结论
随着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变革了地理课程的教学模式,转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微课教育资源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微课具有现代性,符合当代学生的审美特点。将微课资源引入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高效高中地理课堂的构建。
一、高中地理微课资源特点
“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模式可以说是传统教学视频在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微课”的研究还在进行中,到目前为止,国内仍然没有发现对“微课”做出的准确定义,主流定义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就某个知识点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 “微课”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微课”的资源构成可用“6+1”来概括,即:“1”是指“微课”的核心资源微型教学视频片段,“6”是指与所相配套的教学设计(微教案〕、素材课件(微课件)、教学反思(微反思)、学习反馈(微反馈),练习测试〔微练习)、师生评论(微点评),等辅教与学内容。微课资源具有时间短与内容少的特点,微课视频的信息容量较少,但交互性较强,方便师生利用。这些特点是微课资源的普遍特点,高中地理微课资源还有极个性化特征。
(一)生活化特点
有教育价值的高中地理微课资源,应当与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相符。教师利用地理微课资源,将地理课堂教学内容与高中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母咧醒生的生活中获取教育素材与案例,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像在讲解有关于交通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搜集本市近些年来交通条件变化图以及新闻资料,用微课形式呈现给学生。用生活化的微课资源实施教学,往往能够推动地理教学改革创新。
(二)趣味化特点
微课资源与多媒体技术密切相关,在微课视频中,大量的信息通过文字、图片、音频与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微课资源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刺激学生的神经,让高中学生认识到地理学习的趣味性。微课的存在,不仅让地理知识变得立体化,更让地理课堂变得轻松、愉快。
(三)综合化特点
教师在选择与制作微课资源时,不仅要考虑地理学科本身的内容与特点,还要考虑其它学科的内容与特点。从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将多个学科的知识融合在小小的微课中,需要一定的技巧。微课资源具有综合化特点,在于其是多学科知识的集合,更具有明确的主题与科学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实现情感教育目标。
二、微课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方式
(一)利用微课,优化新课导入
课堂导入,对于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有直接影响。在讲解新的地理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与新授课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要重视课堂导入环节的作用,利用现代化的微课导入方法,在课堂开始的前几分钟,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促进学生成为地理课堂的积极参与者。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河流地貌的发育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向学生展示河谷形成的动画以及冲积平原形成的动画,让学生通过微课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陈述性文字以及图片。这样的课堂导入符合高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在导入环节让学生对河流地貌发育的过程有所了解,会让之后的学习更加轻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利用微课,优化知识讲解
知识点的讲解,是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初中地理知识相比,高中地理知识更加丰富,难度更大,理解起来存在困难。面对这样的变化,教师要利用微课降低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难度,让地理学习变得零负担学习。巧妙利用微课,去解决容易混淆的地理知识点,促进学生地理学习思维的清晰化,才能保障教学质量。
比如在学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相关知识时,学生要学习区域自然资源在农业、工业以及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了解我国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特点。多个零散知识点的集体出现,会让高中学生猝不及防,学习起来找不到头绪。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去整理知识点,将看似混乱的知识点分好类,在三五分钟时长的微课引导下,打消学生的负面学习情绪。让微课成为高中学生地理学习中的一个灯塔,能够促进地理课堂吸引力的提高。
(三)利用微课,鼓励学生探究
地理学科知识的抽象性强,许多地理概念具有专业性。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微课对抽象的地理知识点进行转化,让学生找到自主探究的动力。一直以来,教师过于重视地量知识点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开发。在微课出现之后,教师要借微课之力,让学生通过观看形象的微课,做地理知识的提取者。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天气系统的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锋面系统、锋面气旋以及气压系统等知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与特点。教师用微课向学生展示各个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用文字去描述每一个天气系统,有利于学生地理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提取成果与课本陈述相对比,发现问题进行探究,是提升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高效手段。
(四)利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
地理学科知识的涉及面较广,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学生不仅在学习自然知识,还会接触到许多人文知识。在自然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从时间、空间等多个角度去思考、去想象,才能理解地理知识。对于离高中学生生活较远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多多利用微课去创设情境。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地球运动的知识时,这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地理现象,学习起来难度较大。教师利用微课向学生展示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情境,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地理知识点。
(五)利用微课,优化课堂总结
总结,是高中地理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总结环节,学生与教师一起回顾本节课所讲内容,加强记忆。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微课帮助学生再次提起精神,积极动脑去回顾本节课的所用知识点,并找到高效记忆的线索。作为新型的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模式,“微课”目前是教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而目前,有关地理“微课”方面很少。本文从新课导入、地理知识详解、地理知识探究学习、场景模拟、知识点总结、课程练习制作方面探讨了如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微课”。并指出,在运用“微课”时应该注意“微课”的适用性,必须满足微课表现鲜活性、微课目的要明确、微课“生活性”原则等问题。像在讲解有关于海岸与海底地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展示二者对比的图片与文字,让学生在对比中回顾与之相关的知识点。鼓励学生根据微课资源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总结成果,能够让课堂在结束阶段变得热闹起来。在民主的总结氛围中,地理教学成果会得以升华。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微课资源的应用在我国教育领域处于起步阶段,但却给教学活动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动力。高中地理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利用更加科学的思想去调整教学活动,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用微课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才能让高中学生建立全面的地理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