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8 09:29:4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大专语文教育专业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大专院校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大专院校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学生准确把握、理解和熟练运用语言交流的能力,在强化专业技术课程教学的同时,特别开设语文教学这门公共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并非配比和附带的所谓人们意识观念中的副课。随着科技领域的发展,本专业内的学术交流、专业与专业之间的理论渗透、学术成果的研究等都需要语言交流和文字的形成。大专院校语文教学改革是为了是语文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让师生更加重视,提高认识,让语文教学成为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对学生的终身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大专院校实施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便于用文字与别人交流,是今后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因为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言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素养已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素养之一。所以只有专业知识而不会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就不能胜任具有较高智能性与挑战性的专业技术工作,也就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社会,从而影响自己的生存与发展,是难以实现理想的。
二、当前大专语文教学存在认识偏颇问题
客观地讲,大多数专科学生与本科学生相比语文基础要差一点,语言运用能力相对较弱,这部分学生刚从中学时代过渡到专业技能学习阶段,语文基础参差不齐,且保留着中学时代学习语文的惯性思维,没有脱离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无法充分发挥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学习语文的能力,尤其对于未来专业发展与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应用,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但现实中,从学校到班级、从教师到学生,对语文教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这种认识偏颇由来已久,教学实践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不足,大专院校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仅仅停留在应付考试或者个人兴趣爱好方面,没有从专业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发展角度去强化语文教学。大学院校学生参与学习语文的意识不强,上课学生到课率较低,认真听课的不多。大专院校的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多数语文教师认为,大专主要是为学生传授专业技能知识,掌握了专业技能就有了就业的本领,至于语文的学习、培养人文的素养的目标不明确,他们无法从教学中获得成就感。因此,产生“敷衍教学”的思想,再加上学校对语文教学的重视和投入不够,所以教师的积极性不够,也缺乏任务和责任感。
三、教学设施与师资力量配备不足
大专院校是以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为主,为学生就业做好专业知识的准备,所以教学设施的投入主要为专业课程教学提供服务,而语文学科教育的投入甚少,许多老师上课需要传统教学结合信息化教学,但是由于学校在这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相当贫乏,导致语文教师上课积极性不高。大专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直接影响学校的就业率,是专科学校的生命线。因此,学校都极为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除了在人、财、物力上加大投入外,在课程设置上也给予充分的考虑。而语文教育对学生未来就业没有明显的帮助,很少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教材的选择随机性大,课时不足。为满足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的需要,大专院校引进的专业技能教师较多,公共课程中语文学科的教师偏少,且多数是大专、本科毕业生,高学历、高职称的资深教师极少。语文学科建设缺乏有经验、有资历的学科带头人,年轻教师经验不足,需要进一步摸索语文教学与专业建设结合的有效途径。
四、大专院校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提高认识,重新定位大专语文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在大专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观念,首先从思想上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语文学科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大专语文教学不只是其他专业技能课程学习的陪衬,不是可有可无的副课。大专院校开设语文课程不能象征性地作摆设,必须明确加强语文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学好专业课程,是提高新世纪人才素质和文化素养的必要基层课程,是提高大专院校学生的基本语文素质和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公共课程。只有对大专院校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有了清楚的认识,语文教学工作才有责任感和正确方向。教师要革新教育理念,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教育要发展,观念要先行,专科学校要想办出自己的特色,首先要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下功夫,现代学校培养人才既要有长效观念,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发展的需求,尤其专科学校,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实施教学改革。应逐步突出专业性和实用性,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为学生就业提供理想教学环境,要高度重视语文学科在专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明确语文学科在专科学校整体教育发展中的任务和目标。
2.加强师资力量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大专院校的语文教学改革需要从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结合的角度寻找突破口,选择与专业课程结合的语文教材,所选教材应注意突出时代性、人文性、实用性,同时也要注意教材的延伸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教学改革需要既懂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很强的语言实践运用能力和文学功底的优秀语文教师,这是时展的需要和新世纪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大专院校语文教学改革不仅需要改变传统观念,更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让现有的语文教师和其他专业教师受到同等待遇,为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最强有力的保障。这是一项长期的教育改革工程,需要各部门多方努力才能实现。大专院校的语文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社会实践需要,结合本专业的相关知识,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语文课成为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有效辅助基础课程,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进一步创设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大专院校语文教学改革需要面对实际,一方面要符合时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与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实施资源整合,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语文学科在大专院校整体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紧跟时展步伐,重视专业技术课程与语文基础课程教学结合的探索,应用多媒体等现代科技辅助教学,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大专院校语文教学改革,培养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欧汉生.高职院校公共课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
注重专业的可操作性和使用性,紧跟市场需求,专业的创业易操作、易起步。一方面学生能够在校就掌握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尤其是校企合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实践机会。不断证明了在高校中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立足于将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效融合的长远发展。
2.行业领域发展为专业人才创业提供更多机遇。
专业领域的行业发展为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是长期和有效的,专业的发展离不开行业的发展,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带动专业的发展。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电子商务领域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更多该专业学生的创业机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创业,从事淘宝或是微商等进行在线交易,创业成本低、风险小、收益快,都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带来机遇和挑战,也是运用专业知识创业的最佳选择。
3.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更多创业型专业人才。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层次低等问题,需要创业的融入,以激活市场化意识,改变传统产业,发挥区域特色优势。如旅游英语专业的一位贫困大学生利用地域旅游和专业优势,自己创业开设家庭小旅馆,通过网络渠道为预订房间和景点,接待外来游客提供一条龙服务。
二、高校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
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越来越重视,单一在教育中融入创业知识和理念会使教育空洞,在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实践平台等方面都要探索结合创业教育。实施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将成为必然,融合的路径方式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理念融入到培养模式。
高校专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本专业领域的高级人才。创业教育理念的建立是学生掌握创业知识和提高创业能力的前提条件,让学生吸收创业知识拥有原始创业活动出发点。构建创业教育理念,需从思想上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拥有创业激情和创业原动力。
2.创业教育融合到专业培养计划中。
专业教育培养计划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的蓝图。在专业教育培养中,高校各专业需要如何教、怎么教、教什么都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要树立全面的创业教育观,注重培养计划的全面和整体设计,把实用型人才培养和创业型人才培养放在同等高的位置,逐步探索适合高校自己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
3.课程设置增加创业创新教育。
创业教育的重点在于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改革,主要将创业教育课程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以培养大学生具有创业精神和能力为导向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立足于成功创业校友和行业顶尖企业合作创业课程,投入到精品创业课程的建设与投入,并将新理念的创业教育引入课堂。
4.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入创业教育理念。
由于高校教育的专业化培养只专注本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其结果是导致学科之间孤立学习,形成知识和技能结构单一的人才,制约了本专业与其他领域的联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需要引入到创业教育中,更注重学生和市场的需求,帮助大学生建构择业和就业的主动性。
5.实践平台的搭建。
校内要把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创业大讲堂、创业比赛、创业社团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在校内的创业热情。同时要加强创业基地建设,给予学生创业实践空间,如建设大学生团队“创业园”,学生不但可以获得创业知识和理论,体验创业实践过程,增加创业成功率。校外与企业合作,带动创业项目,如导师指导学生参与创业课题和创业项目,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拓展项目,从而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2等级化的教育体系让专业教育受到蔑视
从高考招生的录取分数线就可以看出来,985高校分数线最高,211高校次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录取分数线最低。在人们的观念中,进入高职的学生是最差的学生,高职学校是层次最低的学校。这种观念让职业教育成为被低水平、低档次、质量差的代名词。这种价值观念深入人心,这就让很多实际是“高等专门学校”的高校不愿意真正从事专业或职业教育。
3国家对高校的管理与考核往往使用同一个标准
按照的说法,真正的大学应该“治学”,以学术为目标,再没有其它目标。高等专门学校应该“治术”,以满足社会的各种职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为目标。两者迥异,评价标准也应该不同。但是,现在的高校都在热衷与追求大学排名,国际上“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国内“武书连大学排名”最具影响力。大学排名的最大特点是“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高校”,这必然导致本该“治术”的学校拼命去“治学”,最后出现千校一面的结果。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1-0089-03
Comparative Studying on the Humanistic Quality between Sport Majors and General College Students
WANG Xiuxia1, LI Fengxiang, SHANG Ruihua2
(1.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E. Institute, Zibo 255049, Shandong China; 2.Education Schoo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Guangdong China)
Abstract:with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ollege of sports majors’ humanistic qualities, namely, moral quality, literature, history and physiology quality, legal quality, scientific quality, aesthetic quality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it compares the abovementioned quality with the data in Chinese Citizen’s Humanistic Quality Investigation and Strategy Researching,the major research project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032006).It finds that, in terms of the humanistic quality, the sport majors and the students in the common majors have similarities and their own features. Except for the knowledge on literature, history and physiology and general law knowledge, the sport majors are not inferior to other common students. Besides that, sport majors are more aggressive and bold which makes them more violent in solving problems. Therefore,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in the education of the sport majors, their characteristics shall be considered and leveraged in a positive way.
Key words: humanistic quality; sport majors; common majors; college student; comparison
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也是人文素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对人文素质教育十几年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人文素质不仅包括文史哲常识,还包括在社会化过程中养成的行为规范和基础文明、学习中华和世界文明史知识后形成的历史和世界视野、对真善美的判断力和鉴别力、得体的仪表和文雅的气质等,而在这些方面,体育专业大学生与普通专业大学生是否也存在差异?本文将以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2003-2006)“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与对策研究”编制的问卷对山东省5所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现状进行调查,并与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我们所提出的疑问做一解答。
1 研究方法
1.1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需要及大学生的特点,选择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2003-2006)“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与对策研究”编制的问卷,该问卷包括6个一级维度,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文史哲素质、科学素质、审美素质、环保素质;每个一级维度下面又有 3 个二级维度,即意识、知识、行为。
于2008年8月至12月对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体育学院学生发放问卷,每个学校发放问卷120份,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63份,回收率为93.8%,有效问卷497份,有效率为88.3%。
1.2 比较分析法 将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与马抗美《透视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1]中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了解山东省体育院系大学生与普通专业大学生在人文素质发展中的差异。
1.3 数理统计法 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1.0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专业与普通专业大学生基础性人文素质比较分析 基础性人文素质包括道德素质和文史哲素质两方面。
道德素质包括道德意识、道德常识、和道德行为。问卷中设计了两个 “相同选项、不同提问” 的题目考察大学生的道德意识状况,一个是“你最看重的人的哪3种品质或关系”――界定为大学生期许道德素质,另一个是“你觉得现在的人实际上哪3种品质或相关关系居多”――界定为大学生自认现实道德素质。虽然选项相同,但是调查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调查结果见图1,可以看出,体育专业大学生与普通专业大学生表现相同的特点,期许道德素质和自认现实道德素质结果总体趋势基本相同,诚信、关爱、负责任、宽容、沟通排在大学生期许道德素质的前五位,而相互利用、冷漠、欺诈排在大学生自认现实道德素质的前三位,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期许道德素质要远远高于自认现实道德素质。
在道德行为方面,体育专业大学生较普通专业大学生果断,这表现出体育专业大学生性格中豪爽、大方、不拘小节的特点。如大学生乘车时对老弱病残人士让座的态度上,自认会 “主动让座” 的达84.6%(79.0%),而自认“不让座” 的仅占2.1%(2.3%),当然,还有部分大学生的内心想法与实际行动不一致,12.4%(18.7%) 的大学生自认“想让座但终于没让”。(括号内数据引自马抗美《透视当代学生人文素质》,下同)
图1 山东省体育院系大学生心理期许道德状况于自认现实道德状况对比
注:实线代表期许道德状况,虚线代表自认现实道德状况。文史哲素质主要从爱国与民族意识、文史哲常识和文化与生活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调查显示在爱国与民族意识方面,大学生普遍表现出比较强烈的爱国观念和民族自尊心。体育专业普通专业大学生没有很大差别。在文史哲常识上,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中外历史名人的认知情况、 中外著名历史事件的认知情况、哲学常识的认知情况、中外文学名著的认知情况四道题目进行综合评分,每题的总分值为5分,根据得分均值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大学生对文史哲常识的了解情况得分平均为14.536(15.093),虽然低于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但差异不具显著性。其中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学生得分均值高于山东体育学院,而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
在法律常识方面,体育院系大学生对法律性质的正确认识为79.9%与普通大学生高达91.2%也存在较大差距。这说明体育院系大学生对法律性质的正确认识水平较其它专业大学生的认识水平低。但体育专业大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和维护法律,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自认“很少遵守法律” 的大学生仅有3.5%(2.9%),有17.5%(41.4%)的体育专业大学生曾经参加过不同形式的法律宣传活动,难能可贵的是,大部分大体育专业学生自觉地维护法律的尊严,如48.7%(45.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曾“指出过别人的违法行为” 。因此,与普通大学生相比,体育专业大学生法律知识认识水平较低,参加的法律宣传活动较少,但较普通大学生能更勇敢地指出别人的违法行为。
在科学素质方面,尊重客观规律办事是科学意识的重要标志,体育专业大学生自认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选择 “按他人意志办事”的仅占5.6%(6.3%),选择“据自己兴趣办事”的占 45.3%(45.6%),选择“按客观规律办事”占49.1%(48.1%)。可以看出,体育专业与普通专业大学生在科学意识方面,缺乏自觉的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倾向于凭兴趣去分析和判断。在科学行为方面,体育专业大学生较普通专业大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但是更善于发现问题的原因以及善于解决问题。
2.3 体育专业与普通专业大学生延伸性人文素质比较分析 延伸性人文素质包括审美素质和环保素质两方面。
在审美素质方面,对于审美情趣,问卷中列举了十个考察对象,由大学生选择自认为是“很美” 的三项,结果见图2。排在前三位的是善良、真诚和智慧,这与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调查结果相一致。因此,大学生在审美方面,重“内在之美” 和 “自然之美”,对审美的概念认识准确,在审美行为上,更追求自然美。 但与普通大学生比起来体育专业大学生对漂亮和时尚更为欣赏。
图2 体育专业和普通专业大学生追求美的事物或品质类型排序表
在环保素质方面,体育专业大学生对环保意义的正确认知均在80%(85%)以上,对环保内涵的认知为88.7%(90%),对环保规定的认知则相对较低,为74.3%(77.1%)。在环保方法的认同上,环境保护方面体育专业大学生更加倾向“事前保护”,对“事后保护”(“打击破坏环境者”)的选择比例仅为28.2%(24.9%)。在环保自愿行为方面,体育专业大学生自认自愿主动参加环境保护活动的比例为47.0%(51.9%),自认如果有组织安排就参加的大学生比例为48.7%(43.5),而干脆认为“不愿参加”的比例仅为4.3%(4.5%)。
可见,不管是体育专业大学生还是普通专业大学生,都表现出较强的环保意识和环保常识,是环保行动的重要推动者。
3 结 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体育专业与普通专业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既有共同的特点也有各自特有的特点,除了在文史哲及法律常识方面,单科性体育院系大学生低于普通专业外,其它素质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此外,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更能表现出个性张扬、敢作敢为的性格和行为特点,并由此决定了在解决纠纷方面趋向于采取武力手段。因此,建议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应根据这些特点因势利导,发挥其积极的作用,避免类似打架斗殴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 马抗美,郑真江.透视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N].光明日报,2008-2-21.
[2] 黄成双.高师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7):269.
[3] 赵先卿,杨继星,赵一平.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2):251-253.
[4] 叶天放.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