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质量管理范文

时间:2022-11-24 14:00: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商品质量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商品质量管理

篇1

 

当前消费者不只关注商品的基本功能和使用年限,也逐步的注意商品的文化以及与当前的社会发展是否匹配。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描述商品质量时不能再简单的认为是内在质量,还需要描述它的外在和市场质量。这都是由于买方市场在当前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而逐步形成,各企业间为了争夺消费者的竞争变得激烈。

 

商品的内在质量比如基本的使用功能,我们能使用这个商品的年限,使用期间是否可靠以及使用期间是否安全等,是最基本的要求,要给于消费者最基本的功能和最基本的安全性。商品的外在质量比如外在的式样和使用的材质质感等,针对的是消费者的审美诉求。而商品的市场质量比如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该商品是否有名以及消费者使用中的售后情况等,针对的是在市场中的影响力。

 

二、加强商品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一个企业想得到发展,必须有良好的企业形象,而企业形象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诚信。而企业有信誉的服务和经营,真诚和实在的面对消费者,让消费者体会到好的商品和服务质量,就是诚信的表现。而且消费者也愿意去消费那些质量和服务都很好的商品,这是当前市场经济的规律。想做好诚信,质量管理就称为了很重要的一点。

 

1、商品质量影响着企业的商品形象

 

一个企业的在社会上的信誉以及在公众中的知名度,与它自身的企业形象是息息相关的,而想获得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很重要也是很基础的一点就是有一个很好的商品质量。想让旗下的品牌成为一个名牌,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质量足够好。在顾客的潜意识里,名牌除了信誉好之外,还要具备很好的质量。因此,很好的质量对商品是很重要的。

 

2、商品质量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形象

 

企业销售到市场上的商品除了要保证最基本的质量之外,安全和环保也是值得考虑的,既不能伤害身体,也不能损坏环境,而这些都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形象的。此外,想提高企业形象,还涉及到形象质量的问题,而想提高形象质量,需要在经营方针和战略上去努力的塑造一个诚信的形象。而消费者对于形象质量的认知有以下几点变化:第一点是,消费者现在不止要求商品是符合质量要求的,他们也希望商品能有更广泛的适用性;第二点是,消费者现在不止注意狭义的功能质量,也会注意到售后质量,甚至外观质量和性价比的质量等;第三点是,在商品基本的有形的硬性质量之外,消费者也会注意到服务这样的无形质量。而企业也需要不断的跟进和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也更好的维护企业的商品质量和形象。

三、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素

 

1、资源管理

 

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要调用各种资源,而资源管理是让生产高效进行且保证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分为以下三方面:

 

( 1) 人力资源管理。人是左右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生产过程是不能脱离人的影响的。所以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一定要加强,企业要重视人才的培训、引进和开发,要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利用好人力资源。

 

( 2) 信息资源管理。在产品生产中,会有多种多样的信息影响产品的质量,不只是企业内的诸如管理层和工人间的信息,工人和工人的信息,也包括外部的诸如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产品交流的信息。

 

( 3) 物质资源管理。想搭建一套质量管理系统,有一些物质基础比如数据库和网络等也是必须的,没有它们就无法搭建一套完整的体系。

 

2、管理职责

 

( 1) 为企业制定质量方针。企业的质量方针指的是,企业在质量体系中的产品等级,代表了企业质量的形象,是产品质量的目标,以及相应管理人员的作业情况。

 

( 2) 为企业规定质量目标。企业的质量目标指的是质量方针的具体化,是质量方针具体行动步骤的落实。质量目标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产品质量标准与消费者满意的一致性,保持企业产品质量改进的持续性以及企业在效益与效率增长上的高效性。

 

( 3) 为企业确定质量职责和权限。企业的质量职责和权限指的是,企业的生产员工和管理人员结合质量控制上的具体任务、责任和权力所做的规定。另外,职责和权限配置以生产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团结合作作为基本原则。

 

3、企业产品实现过程

 

企业产品实现过程可以用企业产品的质量环来进行表示。企业产品的质量环指的是,从识别消费者需要到评定消费者需要是否被满足的各阶段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相互作用、相互活动的概念模式。企业产品实现过程的概念模式,包括了消费者意见汇总的过程、产品设计的过程以及产品生产的过程。其存在于企业管理和企业产品的全部过程中。

 

四、如何加强企业的质量管理

 

1、必须确立全新的质量管理观念

 

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要想实现质量管理的加强,在具有强烈的质量意识的同时,还要根据复杂多变的市场情况,不断进行质量观念的更新。市场的发展与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除此之外,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也越来越短。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树立全新的、动态的质量观念,并及时根据市场变化的规律,进行质量标准的调整,从而生产出最大限度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

 

2、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

 

企业的生产过程是一个物质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多种生产要素进行有机结合,并按一定的程序和规律进行转化。现代企业必须做到扎扎实实落实基础管理与基本制度。企业在制定基本制度时,不仅要符合企业的整体规划目标,同时也要关注到每一个生产环节,要让企业的工作人员真正懂得:制度是维系质量的根本保障,让每一位工作人员将执行规章制度作为自觉行动。质量管理制度是对生产活动经验的总结,是体现企业人员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与规范要求。良好的管理制度既能对工作人员进行行为的制约,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其成为为实现企业质量目标而发奋工作的人。

 

企业质量标准是企业生产运作的基本准则。企业质量标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能正常发展。由此可见,为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估制度。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这决定了质量标准不能一成不变。为保证企业的质量管理始终能在高起点上运作,要求企业要根据市场的发展情况,对企业的质量标准不断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并确立最为合适的质量标准。

 

为了体现按劳取酬和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应当把质量工效与工资挂钩,从而积极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其把企业利益同自身利益相结合,把自己置身于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充分体现责任、效率与利益。通过实行质量工效与工资挂钩制度,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目标一致、责任同负、风险同担、效益同享的质量共同体。

 

3、树立企业质量文化意识

 

企业的质量文化指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并适应外部的激烈竞争环境,企业全体员工所共同拥有的与质量价值观。建立和发展质量文化需要对如下观念进行转变。质量管理是一种全过程管理,需要全员参加;质量管理需要以人为本,管理层的质量观念的转变才是质量文化的关键。只有提高了企业的质量文化水平,才能更好的实行企业质量管理的措施。

 

篇2

一、按照国务院、国家计委、国家经委确定的分工归口范围,商业部管理的重点产品和商办工业产品,其出口商品生产企业,请你们配合本地区计经委、经贸委(厅、局)、商检局进行清理整顿。

二、清理整顿的重点是检查近二年出口商品质量事故情况,企业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是否坚决,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商品质量保证体系是否严格,标准、计量、测试、信息和文明生产等基础工作是否完善。

三、清理整顿工作要同出口商品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健全质量责任制、制订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相结合。各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要积极开展质量管理的咨询、诊断工作、协助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篇3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以计量单位和数值进行结算或者标称的商品经营活动。

第三条(主管部门)

*市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市技术监督局)是本市商品计量的主管部门,负责全市的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工作。

区、县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在市技术监督局的指导下,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法定计量单位)

商品经营活动中,凡需计算商品量的,必须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第五条(经营者的计量责任)

商品销售者(以下简称销售者)和定量包装、定量灌装商品的生产者(以下简称生产者),应当本着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从事经营活动,保持计量器具的准确度,保证商品计量的准确性。

第六条(计量器具的检定)

对贸易结算用计量器具,由技术监督部门实行强制检定,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贸易结算用计量器具的目录,由市技术监督局公布。

第七条(计量器具的配备)

销售者和生产者应当配备与其商品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计量器具。

销售者销售商品或者生产者生产定量包装、定量灌装商品时,应当使用极限误差小于或者等于该商品计量负偏差的允许值的计量器具。

计量器具的配备规范,由市技术监督局制定。

第八条(商品计量负偏差的允许值)

商品计量负偏差的允许值,按国家规定执行。国家未规定的,按本市的规定执行。

第九条(商品量的明示)

销售者、生产者在商品经营活动中,必须向用户、消费者明示商品量的准确数值。

商品量的数值必须由合格的计量器具测得。不得伪造商品量的数值。

第十条(商品量短缺的补偿)

商品经营活动中,商品量短缺超过规定的,销售者应当向用户、消费者补足份量或者补偿损失。

销售者在补足份量或者补偿损失后,对属于商品生产者或者提供者责任的,有权向商品生产者或者提供者追偿。

第十一条(特殊商品的商品量检测)

根据市场商品量检测的需要,市技术监督局可以制定特殊商品的商品量检测方法,在本市商品经营活动中实施。

第十二条(禁止事项)

销售者和生产者不得使用国家和本市明令禁止使用的计量器具;不得破坏计量器具的准确度;不得伪造、盗用强制检定印、证。

第十三条(调解和仲裁检定)

在商品经营活动中,因商品量发生争议的,当事人可以向技术监督部门申请调解或者仲裁检定。

在争议的调解、仲裁过程中,任何一方当事人均不得改变与争议有关的计量器具的技术状态以及有争议的商品量。

第十四条(对使用未经检定的计量器具的处罚)

使用属于强制检定范围而未经检定的计量器具的,责令停止使用,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五条(对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伪造数值的处罚)

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破坏计量器具的准确度或者伪造商品量数值的,没收计量器具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给用户、消费者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

第十六条(对伪造、盗用强制检定印、证的处罚)

伪造、盗用强制检定印、证的,没收其非法检定印、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对使用非法计量器具的处罚)

使用国家和本市明令禁止使用的计量器具的,责令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八条(对配备计量器具不符合要求的处罚)

不按照计量器具的配备规范配备计量器具的,责令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九条(对商品量短缺的处罚)

商品计量的负偏差超过规定的允许值,又拒绝向用户、消费者补偿的,责令其补偿损失,可以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条(行政处罚主体和罚没收入)

本办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由技术监督部门执行,其中第十五条、第十七条、第十九条也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执行。

行政管理部门在对当事人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收缴罚没款时,应当开具由市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没款收据。罚没收入一律上缴国库。

第二十一条(复议和诉讼)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复议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二条(有关用语的含义)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定量包装、定量灌装商品:指在生产过程中按规定数值的商品量进行一次性包装、灌装并有统一净含量标记的商品。

(二)贸易结算用计量器具:指在商品销售和定量包装、定量灌装商品生产过程中能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和量具。

(三)极限误差:指国家有关技术标准、检定规程中对计量器具所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值。

(四)商品计量负偏差:指商品量的实际数值低于商品结算或者标称量的状况。

(五)仲裁检定:指用计量基准器具或者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所进行的以裁决为目的的计量检定、测试活动。

第二十三条(出口商品的例外情形)

在对外贸易中,生产者根据外国客商订制、订购出口商品的要求而使用的计量器具和计量单位,不受本办法的限制。

第二十四条(应用解释部门)

篇4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以计量单位和数值进行结算或者标称的商品经营活动。

第三条(主管部门)

*市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市技术监督局)是本市商品计量的主管部门,负责全市的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工作。

区、县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在市技术监督局的指导下,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法定计量单位)

商品经营活动中,凡需计算商品量的,必须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第五条(经营者的计量责任)

商品销售者(以下简称销售者)和定量包装、定量灌装商品的生产者(以下简称生产者),应当本着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从事经营活动,保持计量器具的准确度,保证商品计量的准确性。

第六条(计量器具的检定)

对贸易结算用计量器具,由技术监督部门实行强制检定,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贸易结算用计量器具的目录,由市技术监督局公布。

第七条(计量器具的配备)

销售者和生产者应当配备与其商品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计量器具。

销售者销售商品或者生产者生产定量包装、定量灌装商品时,应当使用极限误差小于或者等于该商品计量负偏差的允许值的计量器具。

计量器具的配备规范,由市技术监督局制定。

第八条(商品计量负偏差的允许值)

商品计量负偏差的允许值,按国家规定执行。国家未规定的,按本市的规定执行。

第九条(商品量的明示)

销售者、生产者在商品经营活动中,必须向用户、消费者明示商品量的准确数值。

商品量的数值必须由合格的计量器具测得。不得伪造商品量的数值。

第十条(商品量短缺的补偿)

商品经营活动中,商品量短缺超过规定的,销售者应当向用户、消费者补足份量或者补偿损失。

销售者在补足份量或者补偿损失后,对属于商品生产者或者提供者责任的,有权向商品生产者或者提供者追偿。

第十一条(特殊商品的商品量检测)

根据市场商品量检测的需要,市技术监督局可以制定特殊商品的商品量检测方法,在本市商品经营活动中实施。

第十二条(禁止事项)

销售者和生产者不得使用国家和本市明令禁止使用的计量器具;不得破坏计量器具的准确度;不得伪造、盗用强制检定印、证。

第十三条(调解和仲裁检定)

在商品经营活动中,因商品量发生争议的,当事人可以向技术监督部门申请调解或者仲裁检定。

在争议的调解、仲裁过程中,任何一方当事人均不得改变与争议有关的计量器具的技术状态以及有争议的商品量。

第十四条(对使用未经检定的计量器具的处罚)

使用属于强制检定范围而未经检定的计量器具的,责令停止使用,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五条(对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伪造数值的处罚)

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破坏计量器具的准确度或者伪造商品量数值的,没收计量器具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给用户、消费者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

第十六条(对伪造、盗用强制检定印、证的处罚)

伪造、盗用强制检定印、证的,没收其非法检定印、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对使用非法计量器具的处罚)

使用国家和本市明令禁止使用的计量器具的,责令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八条(对配备计量器具不符合要求的处罚)

不按照计量器具的配备规范配备计量器具的,责令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九条(对商品量短缺的处罚)

商品计量的负偏差超过规定的允许值,又拒绝向用户、消费者补偿的,责令其补偿损失,可以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条(行政处罚主体和罚没收入)

本办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由技术监督部门执行,其中第十五条、第十七条、第十九条也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执行。

行政管理部门在对当事人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收缴罚没款时,应当开具由市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没款收据。罚没收入一律上缴国库。

第二十一条(复议和诉讼)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复议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二条(有关用语的含义)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定量包装、定量灌装商品:指在生产过程中按规定数值的商品量进行一次性包装、灌装并有统一净含量标记的商品。

(二)贸易结算用计量器具:指在商品销售和定量包装、定量灌装商品生产过程中能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和量具。

(三)极限误差:指国家有关技术标准、检定规程中对计量器具所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值。

(四)商品计量负偏差:指商品量的实际数值低于商品结算或者标称量的状况。

(五)仲裁检定:指用计量基准器具或者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所进行的以裁决为目的的计量检定、测试活动。

第二十三条(出口商品的例外情形)

在对外贸易中,生产者根据外国客商订制、订购出口商品的要求而使用的计量器具和计量单位,不受本办法的限制。

篇5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economy has made great development, urban construction in all parts of the country are vigorous development. Concrete products is decided to building quality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so we should intensify the concrete products prod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in order to avoid for concrete products quality caused by a building quality problem.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rete products in simple after commercial concrete production quality fluctuation caused by the main factors and reduce concrete products quality the technical measures of fluctuation two problem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Keywords: concrete products quality fluctuation technica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的建筑企业正从传统的形式向新的形势转变。混凝土行业也从传统的在建筑工地搅拌向专业混凝土公司转变,商品混凝土逐渐在中国推广开来。对于工业化生产,由于种种因素,混凝土生产质量会有一定程度的波动,而质量控制就是要减少波动,使生产尽可能稳定在一定范围,保证生产出来的混凝土各项性能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同时达到设计要求,

一、商品混凝土简介

自20世纪70年代末商品混凝土在我们问世以来,已经走过了近三十年的历程,目前,我国商品混凝土有了很大的发展。商品混凝土主要有水泥、骨料、水以及其他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按照一定比例,经搅拌站搅拌,计量、经搅拌车按照指定时间,指定地点运输至使用现场的一种用于出售的混凝土拌合物。它具有以下特点:

1.远离城市,减少了城市污染

由于混凝土搅拌生产搅拌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粉尘,因此混凝土搅拌站一般都会远离城市而分布在城市的边缘,这样也就避免了以前传统施工造成的粉尘、噪音和污水等,保护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2.技术先进,产品质量稳定,提高了生产效率

随着生产过程中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了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减少对城市环境的干扰,同时节约了资源,降低了能耗。搅拌出来的商品混凝土不仅质量稳定可靠,而且生产量大,生产周期短,计量准确,生产供应稳定。

3.提高了施工的文明程度和施工环境

混凝土搅拌从现场分离出来,减少了施工现场的物品堆放,明显改善了施工现场脏乱差的施工环境,提高了施工环境的安全性。

二、引起商品混凝土质量波动的主要因素

1.水泥性能对商品混凝土质量稳定性的影响

水泥是商品混凝土的重要原材料之一,也是决定混凝土性能的最重要的原材料,水泥的品种很多,从组成来看,不同水泥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差别,一是水泥孰料矿物组成的差别,二是混合材料品种和掺量的差别,正是由于组成上的这种差别,使不同的水泥具有不同的特性,我们在建筑施工时,就根据这些差别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

目前,为了满足建设的需要,建筑材料也在不断的更新着材料标准,水泥新标准更新后,很多水泥厂也相应的更改了水泥的孰料的矿物组成,比如水泥的硅酸三钙和铝酸三钙的含量就明显提高,由于硅酸三钙、铝酸三钙的比例变大了,所以它的水化速度也随之加快了。并且由于细度提高,质量进而提高,也就导致了水泥的需水量大大提高了。而且,水泥的吸附减水剂能力变得比以前要强,这样容易导致施工现场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损失。

另外,散装水泥供货温度过高,造成混凝土出机口温度高,施工中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快。对于这个情况,在现场混凝土拌合时,可以掺入少量的缓凝剂,起到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的作用,另一种解决办法,就是增加储存罐的数量,适当延长储存时间来降低水泥的温度。

2.外加剂性能对商品混凝土质量稳定性的影响

外加剂是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掺入的一种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化学物质。外加剂是现代混凝土的一个重要组分,可以说现代混凝土的技术进步几乎都与外加剂的应用有密切的关系,使用过程中必须重外加剂质量的稳定性。目前我们所用的外加剂主要有减水剂、引气剂、膨胀剂、缓凝剂、泵送剂,防水剂、速凝剂等等,在施工中根据混凝土设计要求合理进行选择。

外加剂虽然占混凝土总量的一小部分,但它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影响着整个建筑的结构的安全性,比如在选用缓凝减水剂时,必须检测减水剂和相应水泥的适应性,适应性不好的减水剂用于现场施工可能会出现假凝现象,严重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另外,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如果超标会使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所以,外加剂的选择必须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必要的相关检验后才允许使用。

3.细集料对商品混凝土质量稳定性的影响

我们在购置细集料的时候,需要注意细集料质量的稳定性,主要是细度、颗粒级配、含泥量等技术指标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细集料颗粒级配良好,那么集料的空隙率就低,需要填充的胶凝材料就少,相同流动度下,水泥用量就低,而且混凝土泌水少,还不离析;相反,如果集料级配不良,会直接影响混凝土和易性,就需要增加水和水泥用量,拌合物其他性能都将降低。另外,如果细集料的含泥量过大,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在混凝土生产的时候,细集料的含水量的变化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又一重要因素。混凝土拌合时,应用合理的方法,保证砂石骨料的含水率相对稳定十分重要,为使混凝土出机口塌落度达到设计要求,需要不断调整拌合用水量,确保出机口混凝土水灰比与设计水灰比一致,从而保证混凝土各项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4.粗集料对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稳定性的影响

粗骨料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最大料径、针片状含量等对混凝土强度有一定影响,然而却容易被忽视。另外,如果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求较高,那么粗骨料的强度就显得十分重要,对粗骨料的压碎指标进行检测是十分有必要的。

根据相关规范,碎石的强度可以采用岩石的抗压强度或压碎指标值表示。如果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高,可进行岩石抗压强度检测,岩石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应达到合理标准。

5.计量不准引起的质量波动

如果计量工具出现问题,或者计量过程中有其它因素影响了计量的准确性,就会造成质量的不准确性,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计量设备称量精度达不到要求,导致混凝土生产的配合比不能按设计执行,另外一个情况是集料分隔不清,出现堆放混仓的情况,这些因素都会造成混凝土实际称量和设计配合比的不一致,必将引起混凝土生产质量的波动。

三、减少商品混凝土质量波动的技术措施

1.把好原材料关

原材料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首先就要从原材料开始把关,在保证混凝土生产原材料品质稳定的前提下,对原材料的储存要有专人管理。在砂石料场必须设计一个良好的排水系统,保证料堆的底部不要积水;水泥、粉煤灰等要进行保护,做好防潮、防湿措施;砂、石按品种、规格分隔堆放,严防混料,避免混用或错用。各种材料标识清楚,特别是水泥、粉煤灰、外加剂贮存仓, 应防止进错料或受污染。

2.保证外加剂掺入量的稳定可靠

外加剂购置后,必须先检后用,按经配合比设计论证后的混凝土外加剂掺量,严格控制,并且必须经过计量后方可使用。另外,缓凝剂掺量的多少应根据环境气温的变化合理调整,以满足施工需要。

3.对集料采取均化措施

商品混凝土的含砂率要按施工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保证砂石料的质地均匀,保证混凝土生产各参数的稳定性。

4.定期校验计量设备。

计量设备是混凝土配置过程中重要的工具,应根据行业规范要求,在生产前进行计量检定,合格后方可进行生产,并在生产过程中安排定期检定,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保证计量设备在使用中能够正常准确地发挥其计量的作用。

总结:

商品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的重要原材料,而它的制作也需要各种其它的原料进行组合生产,生产过程复杂,质量的要求也高。在生产过程中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众多,为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生产企业必须清楚地掌握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从这些因素中总结相应的处理和解决办法,同时结合当时各种的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做好混凝土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同时,施工单位也要在施工中正确使用混凝土,遇到问题要仔细分析,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混凝土在建筑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苑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检测、评定及优化设计方法[D].浙江大学,2011.

[2]张承志.商品混凝土,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1)

篇6

一、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对商品(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商品(预拌)混凝土质量对于建筑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重要性。将商品(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的检查作为工程质量大检查的内容之一,并强化日常监督管理,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定期公布检查情况,将商品(预拌)混凝土企业检查情况与资质管理挂钩,并将其不良行为记入诚信档案。进一步加强对商品(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保证建筑工地使用的商品(预拌)混凝土符合质量标准。

二、商品(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要完善内部管理,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保证混凝土质量

(一)商品(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原材料采购与检验制度、技术方案审批制度、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制度、产品质量文件审核签发制度、计量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生产记录及档案管理制度、质量纠纷处理制度等。

(二)商品(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加强对分设站点的监督检查,制定检查计划并做好检查记录。

(三)商品(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对所有原材料实行进货检验,各种原材料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其中,水泥、沙、石、掺和料等应按其用量的30%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外加剂应全部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

(四)商品(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按要求配备混凝土专项试验室(混凝土专项试验室的基本要求见附件)。

(五)商品(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不得使用国家和地方明令禁止使用的原材料,不得使用立窑水泥和未经处理的海砂等。

三、施工单位、监理(建设)单位要健全混凝土收货管理制度,把好进场质量关

(一)施工企业应向有资质的商品(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定购商品(预拌)混凝土,并在定购合同中明确交货质量要求和供购双方责任。

(二)施工企业应按批次向商品(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索取出厂质量证明书、原材料检验报告、配合比设计报告等。

(三)施工企业应在监理(建设)单位的见证下,按照定购合同的质量要求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商品(预拌)混凝土进行交货验收。

(四)施工企业应按国家有关标准自行制作混凝土试件,不得由供货的商品(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代为制作。

(五)监理(建设)单位应加强对商品(预拌)混凝土交货验收、现场浇注、试件制作养护、质量控制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实体质量的检查并做好记录,及时督促有关责任单位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篇7

中图分类号: O2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现代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企业与供应商是处于一种合作互赢的关系,加强供应商的产品质量管理,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供应商管理也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只有企业和供应商共同努力,才能在共同创造更大的利润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

二、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的意义

1、加强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能够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随着社会化分工的不断发展,生产企业和供应商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形成了供应商一制造商一分销商一零售商一最终用户之间的完整链状模式。因此,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还要考虑供应商的管理。企业只有与供应商通力合作,才能更好地实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和效率的目标。

2、加强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最终使消费者受益,促进良性循环。供应商内部组织混乱,会直接影响其供应产品的质量。随着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可以说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在生产中,我们更需要对供应链管理的加强,推行供应链全面质量管理,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3、加强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也给供应商提供重要的发展机遇,更有利于其提高经营水平,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生产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是一种合作双赢的利益伙伴关系,对于生产企业而言,需要的是稳定、诚信、高效、质优的供应商,只要供应商能长时间的确保提供优质产品,建立起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在诚实守信的前提下,与供应商保持长期稳定、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是生产企业的初衷和愿望。由此,供应商建立起更完备的制度,更规范的操作是有利于其生存、发展和壮大的良好途径。

三、加强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的方法分析

1、供应商开发质量管理

(一)供应商选择通常是由公司采购部门进行寻找和初步选择,初步确认配合意愿。再有采购部门,工程开发部门和质量部门一起进行体系审查、资质审查、认证审查和实地评审。

(二)供应商的开发时机一般为有两个时机

①新品开发时。随物料新开而开发的的供应商,此阶段供应商主要属于新技术原因开发,主要以技术来确定开发评审结果,批量生产能力由开发后供应商进行扩充。

②补充量产资源的供应商开发。实行批量通用等零件而扩充的供应商,此阶段供应商已具备批量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主要评审结果以生产保证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为主。

(三)供应商关系定位,分为买卖关系和互利共赢关系。虽然现代工业企业努力将双方关系由传统的竞争关系转化为互利共赢关系,但由于实际价格因素导致许多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处于中间状态。但是目前很多企业会对于质量成本与采购成本进行综合成本计算,所以在关键元器件或是检验检测受控程度低的物料供应商关系上一般采用互利共赢关系,但是在对于整机影响小容易受控通用件、零部件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供应商资源相对充足的供应商关系则采用中间状态。

2、供应商试制试用阶段质量管理

试制试用阶段已完成对于供应商的初步资格审定和样品检验确认,主要为供应商小批量生产一致性的验证,在此阶段会体现供应商的工艺水平和过程控制生产能力。双方对于产品的质量一致性进行充分验证,以解决其中的产品的量产质量问题,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

(一)质量管理特点:

①对于供应商产品的质量数据进行统计

②对于缺陷产品供应商及时确认和进行专项质量整改并跟踪整改结果和效果

③供应商及时调整工艺参数、增加防错措施及自动化等优化量产条件

④建立双方认可的产品标准和质量保证要求

(二)产品试制试用阶段新增加供应商的质量管控注意事项:

一般在产品试制阶段为补充后续产能新增开发供应商,虽然一般新供应商会选择有技术能力和生产水平的供应商,但是往往还是会出现供应商产品问题多的情况,此种情况一般是整机企业跳过新品开发的双方沟通过程,直接将已成熟的供应商生产技术要求和技术问题直接进行切入新增供应商,而实际由于各供应商生产硬件不同导致未有效消耗问题点,所以特别注意在产品试制阶段对于新增供应商仍要进行新品新供应商的技术质量沟通,不能随意跳过。

3、供应商质量整改循环

通过供应商开发、产品试制试用、批量生产质量管理,但是随着整机的质量不断提升要求即客户的要求不断提升,仍然需要花大部分时间进行产品质量整改。需要建立产品质量整改循环如下:

(一)、对于质量缺陷进行识别,与整机客户进行充分沟通整机的质量要求

(二)、对于产品进行工艺技术改进提出方案并进行单体零件充分验证

(三)、提交方案、试验结果与客户进行初评论证确认改进方案

(四)、进行整机试验、小批验证、批量验证整改效果和有无衍生其它问题

(五)、确认整改效果固化技术工艺方案和新增质量控制点固化

4、供应商质量管理与质量检验控制的关系

随着检验由质量检验向统计质量控制和面质量管理转型,检验也原来的全数检验到抽检检验,从单纯依靠检验到延伸至介入供应商成品检验,在供应商质量管理上外协件检验部门的角色在其中越来越重要,一般开发阶段、大批量生产阶段及后续的定期评审整改循环中都鼓励双方的质量检验控制单位进行充分近距离实地沟通,以保证供应商质量的持续保持。

5、供应商的业绩评定

对于供应商要定期进行业绩评定,以从总体上实现质量监控,对于同类型的供应商,评定级别低的供应商及时淘汰,对于供应商资源进行适度调整和开发以保证整体供应商质量。

(一)、业绩评定方法一般采用不合格评分法较多,部分公司会结合采购供货系统的综合评分法。一般根据各企业的体制进行决定。

(二)、业绩评定周期对于供应商业绩评定一般分为月度、季度、年度,其中季度、年度业绩评定结果会影响对于供应商供货比例的调整。

(三)、业绩评定内容评定中要涉及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指标、售后服务情况、质量改善情况、供货情况等方面。

(四)、业绩评定分级业绩评定后会将供应商评为A、B、C、D 四个等级,根据级别进行资源分配调整开发和资格重新审定。

6、供应商质量体系完善提升

在实际的供应商管理中会遇到各行业的质量体系水平不一的问题,即不同类型零配件厂家体系水平不同,或是整机企业对于零件供应商需要提升以达到其质量水平,就需要对于部分零配件供应商进行体系完善提升。具体步骤有如下几个:

(一)共同分析产品的工艺流程控制制定符合双方质量要求的质量控制计划

(二)对于双方对于物料的质量控制要求延伸至供应商的内部管理制度

(三)对于质量数据、缺陷等双方进行跟踪和分析,找到问题点进行改进

(四)不断更新双方的技术标准、工艺设计和质量控制计划

(五)建立质量互信保证体系

(六)进行互动,定期召开质量体系完善总结交流会

四、结束语

加强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就是为了建立起互相合作的关系,稳定长期合作关系,共同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这个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生产企业和供应商共同努力,培养合法、有序的竞争环境,促进整个行业发展和壮大的同时,使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也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8-0142-03

商品混凝土,也称预拌混凝土,简称为“商砼”,俗称灰,是由水泥、砂石骨料、水及根据需要掺入的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等组分按照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送到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拌合物。商品混凝土产业是水泥工业最重要的下游产业之一,在整个建筑行业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商品混凝土产业诞生于改革开放初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30多年来,在我国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技术装备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混凝土外加剂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以奈系、聚羧酸减水剂为代表的高效、高性能减水剂的大规模成熟应用,国内C10~C50普通强度等级预拌混凝土技术变得日趋成熟,同时在C60~C90高强度等级以及C100以上超高强度等级的预拌混凝土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已逐渐缩小。由于我国各地不同层次混凝土企业员工素质存在较大差异,再加上投资企业的主体多元化,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每年总会有大批的混凝土企业出现大大小小的质量事故,在给企业带来不少经济损失的同时,也给工程带来了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所以加强对商品混凝土企业的质量管理,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时期内商品混凝土企业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现将在混凝土企业多年的质量管理经验总结如下,以供混凝土企业的同行们参鉴。

商品混凝土要形成最终的合格产品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原材料采购、配合比设计、拌和、运输、现场浇注、后期养护等各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的混凝土产品质量。混凝土企业的质量管理也就是针对这些具体环节的管理,其基本要求就是做好每一个环节的质量管理,使混凝土最终形成合格的产品。同时,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管理过程与成本控制过程是同步的,好的质量管理不但可以确保最终的混凝土产品达到质量要求,还能起到降本增效的效果。

1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管理

原材料是商品混凝土的源头,要做好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管理,首先就要做到控制不合格品的源头。在生产前,通过对进站原材料的检验,坚决将不符合企业内控指标或相应国家、行业标准的原材料拒之于门外,并杜绝采购劣质、不合格原材料,避免造成混凝土质量隐患。

商品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粉等)、砂、石、外加剂等。水泥方面,新型干法生产线所生产的水泥因其本身质量较为稳定,且与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较好,在我国商品混凝土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P·042.5级水泥已经成为我国混凝土企业使用的主流品种。采用P·042.5级水泥不但可以配置C10~C50普通强度等级混凝土,甚至在配制C60~C80高强度等级混凝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矿物掺合料是以硅、铝、钙等一种或多种氧化物为主要成分,具有一定细度和活度,掺入混凝土中能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活性粉体材料,包括粉煤灰、矿渣粉、磷渣粉、火山灰、硅灰等。目前,曾经的工业废料——粉煤灰作为现代混凝土不可或缺的组分之一,早已大量使用来改善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和降低混凝土成本。同样,随着国内各大中型钢铁企业超细矿渣微粉生产线的相继建成,混凝土企业已开始大量使用矿粉来生产高性能混凝土了。同时,其他矿物掺合料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

砂、石是商品混凝土的骨料,其在混凝土中所占比重最大,为最大宗原材料。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砂石材料在品质上存在较大差异,且随着工业化进程优质砂石原料越来越少,给砂石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带来了越来越大的难度。对粗骨料碎石,应选取质地坚硬、圆棱少孔或表面光滑的石料,按不同粒级分开入库储存。针片状较多或多孔的碎石,因其比表面面积大,就需要提高砂率、外加剂及用水量,不仅增加了配制合格混凝土的难度,而且同时还增加了混凝土成本。对于砂,尽可能采用粒型圆滑、级配合理、含泥量低的砂子,因其相对需水量较少,且保水效果较好,如我国的长江砂等天然砂。同时,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混凝土用砂浆急剧增长。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越来越严,全国各地纷纷对天然砂采取限采,甚至禁采,由此造成了天然砂的紧缺。在此形势下,机制砂自然成为了天然砂最好的替代材料。在实际生产中可采取机砂、河砂混合使用或单独使用。在我国西部,特别是重庆、成都地区的预拌混凝土行业就因地制宜大量采用机制砂,不但解决了砂子紧缺的问题,还因此节省了大量原料和运输

成本。

对于外加剂,要根据水泥、矿物掺合料以及砂石原料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品种。目前,在我国得到最广泛使用的外加剂品种是奈系,同时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综合性能最好的聚羧酸系外加剂在我国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使用。

总之,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当地资源选择合适的原材料来生产预拌混凝土,使之满足质优价廉的目标。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调整

混凝土配合比直接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和成本,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设计和调整是极其关键的工作。混凝土配合比是商品(预拌)混凝土技术管理的核心内容,应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试配和调整。其中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原材料、施工条件以及气温条件。既要达到确保混凝土质量及良好的施工性能,还要做到经济合理。此外,对不同工程用途的混凝土,如常规系列混凝土、水下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防腐高抗折混疑土、清水混凝土、自流平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水工混凝土、路面混凝土、桥梁动载混凝土、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等要制定针对性的配合比,还要视施工期的气温等情况,针对性地选择原材料和试配。实践证明一个好的混凝土配合比,都是经过大量试配研究和调整试验完成。

3 混凝土的运输

商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也就是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匀质性及混凝土到场后的施工性能,做到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以及到场坍落度损失小。要保证商品混凝土的运输质量,运输人员应严格执行以下规定:商品混凝土必须采用专业的混凝土搅拌车运送到施工现场,要尽可能地缩短运输时间,防止坍损过大;混凝土搅拌车应保持筒内清洁、无积水方能装料;混凝土搅拌车每运送一次都应冲洗搅拌筒,装料前须倒净搅拌筒内积水,防止影响混凝土水灰比,最终影响混凝土强度;混凝土搅拌车从装料到卸料,搅拌筒必须保持一直转动,防止混凝土离析;严禁在运送混凝土途中和卸料时向搅拌筒内随意加水,一经发现应禁止使用,如在施工现场发现坍落度稍差的情况可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严禁超掺;混凝土搅拌车运输人员需随车携带由厂家出具的发料单,并严格按照发料单上的信息进行运输,防止漏送和错送;对于冬季施工,运输车辆要做好保温措施,保证混凝土的浇注温度。

4 混凝土的计量拌和与出厂控制

商品混凝土的生产组织是按照企业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通知单,严格控制混凝土出机坍落度及和易性。计量、搅拌是商品混凝土生产的核心,计量精度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计量、搅拌速度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生产效率。要保证混凝土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就给混凝土的搅拌机操作人员提出了很高的素质要求,尤其要求其对预拌混凝土质量有很高的目测能力。混凝土搅拌机操作人员要有对各种原材料精确计量的能力,还要有根据主机电流的变化知晓混凝土坍落度变化的能力,进而更好地控制混凝土的出机坍落度。此外,混凝土原材料砂石的含水量时常有变化,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能,这就要求搅拌机操作员有驾驭这种波动性的能力,需要根据实验室提供的砂石含水量数据进行生产

调整。

商品混凝土的出厂控制是由企业技术人员完成的,它是混凝土出厂前的最后一道质量把关。它要求技术人员目测混凝土出机坍落度及和易性,严格按照规定频次抽检混凝土的坍落度、扩展度、和易性、强度等技术指标。企业技术人员对混凝土品质的目测能力是基本功,应该达到相当熟练的水平,提高目测能力,可以降低很多的劳动强度。不仅试验室技术人员、搅拌机操作人员需要有混凝土的目测能力,而且混凝土泵送工以及前场工长都应具备较强的目测能力,需要通过他们将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品质信息及时地传送回来,以利于实验室及操作室更加便捷地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控制。

5 混凝土的浇注和养护

这是商品混凝土形成合格成品的最后一道程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因为这里不仅有工程监理方、施工方、建设方对混凝土质量的监督,同时也是一个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混凝土企业技术部门要提早向施工方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技术人员和前场工长还要积极配合施工方、监理方做好产品的抽查检验工作,做好混凝土试块的留样标识和养护工作。混凝土泵送工、前场工长既是前场作业人员、混凝土质量监督员,也是混凝土信息采集通讯员,应做好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沟通工作,要将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品质信息及时地传递给技术人员,以便站点做出针对性的调整,保证混凝土产品质量和施工性能。

6 结语

综上所述,商品混凝土的应用在我国建筑行业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加强对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管理,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方法,做好各个环节的质量管控,提高混凝土的质量,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目前,混凝土技术正在朝着高强、高性能、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技术日益成熟,竞争也不断加剧,对商品混凝土企业而言,抓好质量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及中西部大中城市都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预拌混凝土产业,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县市商品混凝土普及率也较高,中西部县市也在逐步推广应用。随着我国预拌混凝土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持续快速提高,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在这一领域一定会赶超世界先进

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建奎.混凝土外加剂原理与应用(第二版)[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2] 张伟,朱其新.谈谈商品混凝土企业的生产与技术管理

篇9

1原材料质量管理

一般情况下,原材料的挑选、进厂质量控制是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的关键。石、水泥、砂、外加剂、掺合料、水等是商品混凝土的重要构成材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商品混凝土的质量与性能,所以需要仔细筛选。选择原材料的主要原则是选择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质量合格的材料。在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只有使用性能稳定的原材料,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料,才能够生产出质量较好的商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管理重点环节就是存放过程,很多原材料出现质量问题都是由于原材料进厂之后管理不合理所导致的,所以生产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应该重视原材料的存放。生产企业必须拥有充足的原材料储存区,各类原材料实行分类存放,以便更好地管理和使用。另外,高度重视原材料的堆放贮存。

(1)在砂石场的日常管理中,必须修建良好的排水设施,更好的防止砂石厂底部出现积水现象,避免铲车和皮带上料过程中导致砂石含水量出现较大波动,从而保障商品混凝土的强度。通常情况下,堆放砂石的场地必须是硬化的地坪。在砂石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根据砂石厂的实际情况加设遮雨棚。同时,还可以采取“先进先用,后进后用”的措施,以此稳定砂石的含水量。

(2)砂石材料必须严格根据不同的品种、不同的规格进行堆放,确保混凝土各项配置比准确无误。

(3)各种材料应该清楚的标识,对于粉料和液体储存罐,需要在进料口添加盖子,并安排专人负责管理,有效防止原材料贮存出现错误而受到污染。

(4)水泥、粉煤灰、矿物掺合料等粉料设置专用筒仓,有醒目的指示铭牌,标明品种和等级,不同生产企业或不同品种的掺合料严禁混仓。掺合料贮存时保持密封、干燥、防止受潮。这方面要引起管理人员的重视,以避免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及经济损失。

2生产工艺的控制管理

商品混凝土技术质量管理的基础条件就是生产工艺控制管理。在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技术质量管理是工作重心,只有将生产工艺控制管理和技术质量管理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够确保混凝土生产企业正常的运行,生产出质量高、性能稳定的商品混凝土。为了有效地提高商品混凝土生产水平和质量,便需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质量控制:

(1)投料前的准备工作。①在商品混凝土生产之前应该安排试验室严格检查砂石的含水量,以及砂石的粒径、粒形等情况,以便合理调整混凝土生产配合比;②全面检查各种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如:上料系统设备,螺旋输送机、皮带运输机、搅拌机等,是否正常运行。特别应该注意外加剂称斗的下料闸门是否关闭严实,以避免因为外加剂出现渗漏而造成混凝土长时间不凝固的现象,进而出现重大的质量安全问题。

(2)确保设备计量准确。①各个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试验室要求的配合比进行操作,并且应该使用电脑来控制整个系统生成,准确记录各个环节的数据,为之后检查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②定期使用砝码校正电子称量,以保证达到GB/T14902—2003《预拌混凝土》规定的计量精度。

(3)需要根据不同搅拌机的类型、搅拌机的实际搅拌效果、混凝土运输时间设置商品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并且应该充分利用搅拌车在搅拌运输过程中进行二次搅拌所能达到的效果,从而在保证商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有效提高商品混凝土的生产效率。

(4)在商品混凝土的日常生产过程中,质量检查人员和操作人员应该随时观察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强度,一旦发现异常现象便需要及时进行检测。通常情况下,试验室除了随机抽样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强度之外,还应该在每车混凝土出厂之时目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禁止坍落度不合格的商品混凝土出厂。

3设备质量控制管理

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不仅需要具备优良和先进的配套设施设备,而且还应该随时确保设备设施具有良好的工作状态,从而确保商品混凝土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其中主要包括商品混凝土搅拌、运输和泵送等各类设备设施。为了生产出更多高质量的商品混凝土,便需要全面做好各类设备设施的检验校对和日常维修保养工作,确保商品混凝土各种试验设备和计量设备准确无误,充分保障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每隔一段时间便使用砝码对称量系统进行校正,每两年便联系相关技术监督部门检验各项设备设施。针对商品混凝土日常生产过程中遇到到设备检验问题,应该及时进行修整,从而确保商品混凝土生产控制系统正常运行。有效防止因设备设施出现故障而影响商品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和搅拌质量,实现降低商品混凝土搅拌成本的效果。

4运输过程的控制管理

当前,大部分商品混凝土运输都是使用专门的罐车,所以在商品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必须严格根据整个路程的时间、运输过程中的天气状况、输送方式等各种条件,合理调整商品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初凝的时间。合理控制商品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将商品混凝土从搅拌到入模的时间合理控制在混凝土初凝的时间内。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初凝时间应该根据不同水泥的种类、外加剂的类型和坍落度的大小、气温等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将商品混凝土的运输时间控制在2个小时之内,从装料到卸料不能够超过4个小时。在各个搅拌车装料之前必须将搅拌筒中的水倒尽,并在出厂之前使用具有一定压力的水冲洗混凝土料斗和混凝土下料槽,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商品混凝土的搅拌水量。除此之外,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人员还应该不断强化商品混凝土的检查力度,严格禁止混凝土罐车司机私自加水,认真做好商品混凝土生产和运输全过程的质量检验管理工作。

篇10

预拌商品混凝土是指在搅拌站集中搅拌后以商品的形式出售给用户使用的混凝土。它实现了混凝土生产的专业化、工业化、商品化,因使用的原材料相对稳定,计量准确,因而质量稳定,具有利于新技术、新材料及散装水泥的推广应用。即加快了施工速度,又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工程质量,节约了成本等优点,受到各国的重视。

随着我国对基础建设的投入增大,建筑业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从而也带动了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发展。就西宁市来说搅拌站已达到了20多家。随着现在大型工程、高层建筑及新的施工方法、新的材料不断出现,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对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质量控制要求越来越高。一个预拌混凝土企业要生存下去、要发展质量管理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质量高低代表了一个企业的生产水平、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市场占有率的高低,产品质量好就意味着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生存发展的提高。下面就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管理做一分析。

1、人员的管理

质量管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员的管理。要有完善的行政组织结构和强有力的质量管理结构。企业才能快速稳健发展,其关键在于人,虽然现在机械化水平提高很快,但操作还是要人来操作完成,所以人是关键。产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在于领导的质量意识,作为企业领导要有正确的质量意识和危机意识,要有保证质量来求得竞争优势的观念。从上到下以质量为中心,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得以实施。提高混凝土生产水平、质量水平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依靠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生产部门、材料、运输、销售部门共同努力,不是某一部门可以单独完成的,他需要领导的强有力支持。搅拌站试验室是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核心部门,在质量控制、新产品技术开发、成本控制、技术服务等方面起关键作用。因此试验室在软、硬件等方面应给于重点支持。试验室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原材料成本在混凝土成本中占有很大的一部分,所以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中试验室应占有核心地位和作用。确保其工作有效地开展,是整个混凝土生产,运输以及现场施工处于严密的控制状态之下。

2、原材料的控制管理

混凝土是有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和拌合水组成的,这些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对原材料进行认真负责的控制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基础。

1)水泥的控制管理

水泥是混凝土中主要的胶凝材料,对混凝土质量影响很大。所以对水泥控制尤为重要。水泥的控制主要从以下几点控制:

(1)尽可能采用一个水泥厂生产的水泥。不同水泥厂家生产的水泥其化学成分及性能不一样,不利于技术人员对混凝土性能、质量进行控制。

(2)尽可能采用回转窑生产的水泥,因为回转窑生产的水泥比立窑生产的水泥质量稳定有利于控制。

(3)要对所用的水泥隔一段时间对强度、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对常用减水剂的适应、塌落度损失等进行统计,从而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提供依据。

(4)要和水泥厂家保持联系,经常进行沟通,对水泥厂家配合比调整等信息进行及时了解以利于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2)集料的控制管理

(1)集料尽量选用1~2家的,最多不超过3家。因为各生产厂家的集料有一些区别,不利于生产质量控制。例如砂中含石率,在西宁来说各个厂家砂中含石率在20%~50%之间变化幅度较大。所以厂家越多越不好控制。

(2)要对集料的强度、级配、粒径、针片状、含泥量及其他有害物质加以控制。如砂石含泥量偏高,为保证质量就要增加水泥用量且易造成混凝土的裂缝;针片状含量过高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已造成堵管并且降低混凝土强度。

(3)砂石原材料应分开堆放,不能来一车就直接上料仓,直接上料仓由于含水含石的原因影响到混凝土坍落度和和易性。

3)掺合料的控制

掺合料的品种较多,目前西宁市场主要的掺合料主要是粉煤灰与矿粉。对于粉煤灰的掺用要注意粉煤灰的品质指标。选用相对固定的厂家,质量稳定的厂家便于质量控制。对于矿粉目前西宁市场就青海正维一家生产,但要加强监控,如有异常及时反馈给厂家,并对配合比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混凝土质量。

4)外加剂的控制

混凝土外加剂是商品混凝土中不可缺少的材料。虽然掺量少,但对混凝土质量影响较大,对于外加剂的控制主要比重、含固量、PH值、减水率、水泥净浆流动度及与水泥的适应性等来控制。由于现在西部基础建设的投资加大,水泥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所以水泥厂有时间孰料供不上时会从外地买水泥熟料和调整配比,这样就会出现与外加剂适应性不好的问题,这就需要经常和水泥厂沟通,水泥厂调整的时候及时通知商混站注意,确保混凝土质量。对于选用外加剂不仅要考虑品种、单价、更重要的要考查外加剂的质量稳定性及售前与售后服务,根据水泥情况能够及时调整外加剂配方,达到使用的最佳效果,既节约了成本有保证了质量。

5)拌合水的控制

可使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天然水。

3、对生产中的控制管理

生产过程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工序。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可施工性,混凝土强度保证率的高低。

1)生产设备要求运转稳定,计量准确。所以要做好机械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计量设备的定期校验,以确保生产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

2)试验室质检员应在开盘是及时校对配合比,并根据原料情况及时监控调整配合比,保证混凝土出厂合格率达到100%。

4、施工现场的控制

由于商品混凝土的特殊性,出厂时是半成品,运到施工现场后完成浇筑、养护等后期工序才能成为成品。因此商品混凝土在现场的质量管理及服务也是十分也是重要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几点要严格控制:

1)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应将商品混凝土的性能特点(如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浇筑成型方法、养护要点等)及时通知施工单位。

2)合理调度车辆确保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保证搅拌车到工地后,能够及时浇筑。

3)搅拌车到工地后不准随意加水,如坍落度偏小,可采用减水剂后掺法,搅拌均匀后方可卸料。

4)混凝土现场取样应在卸料过程的1/4~3/4之间取样,并拌合均匀后按国家标准成型、养护。

5)对浇筑成型的结构应加强养护,普通混凝土养护不少于7天,防水混凝土不少于14天。

篇11

0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投入增加,对于商品混凝土的需要越来越大,正在成为一个不断壮大的产业,出于对施工的规范和环保的要求,国家先后出台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等法规文件,以约束施工中出现的噪音污染,要求混凝土搅拌必须要集中进行,变粗放型生产为集约化模式,是混凝土生产方式的重大进步。各地纷纷建立了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迅速从最初的市场急需变成了市场饱和,实际上小城镇中有两到三家商品搅拌站就足以满足当地的建设需要。如何让自己的搅拌站在竞争中发展壮大,显然管理水平的提高必然是重要的措施之一。提高效率,保证质量是管理实现的终极目标。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工程的质量,所以在搅拌站的管理中要对材料选购、设备检查、技术人员培养、自然条件的变化、施工中的交通情况、工地的施工条件等环节全方位的控制,做到宏观管理,统一调配,人力和车辆配备充分,在保证工程用量的同时,也为意外情况做好预案。

1 对搅拌站混凝土的生产进行有效的管理

商品混凝土的生产包括选购材料、科学计算配比、生产、运输、交货抽检几个方面。管理者必须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和高度的质量意识,不断学习和掌握混凝土生产的知识和新技术,而且必须对成品进行严格检验,严格规范标准,杜绝为了追求利益而弄虚作假。

1.1 原材料的控制 进货渠道要正规合理,坚持从名优品牌厂家进货,进厂把关非常重要,必须对材料进行严格筛选和检验,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材料一律禁止进入搅拌站。

必须保证水泥来自声誉好的大型旋窑水泥厂,保证水泥产品具备三证。选用的必须是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能低于P·O32.5,随时采集样品进行抽检,按批复检混凝土凝结时间,安定性与强度等指标。

选用高标准优质的砂石料,大粒径砂子虽然成本较高,但是能够大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同时为了有效的控制成本,可以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来降低水泥和外加剂组分的用量。对砂子要做度模数、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堆积密度、表观密度等各项指标的检测;对碎石要对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堆积密度、表观密度、压碎指标等进行检测。商品混凝土一般使用饮用水进行搅拌,如果使用的非饮用水源,要定期进行检验,即使符合标准,还要通过混凝土试验最后确定是否能用。

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搅拌站的管理中,首先要解决好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的配套供应和应用技术问题,以免影响混凝土的生产进程和质量。外加剂的种类有磨细粉煤灰、磨细矿渣、磨细天沸石和硅灰及其复合物等。如果根据需要更换外加剂品种时,必须要清洗干净外加剂储存罐及计量器。对于目前普遍采用粉状膨胀剂要专门的筒仓,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标准进行配比,除了分批抽检混凝土的物理性以外,还要对不同批次的水泥进行适应性检验。实践表明外加剂、掺合料和水泥三者间明显带有适应性。当水泥生产厂和外加剂厂数量少的时候,适应性容易把握,所有采购时,只要能够保证质量,尽量从固定的生产厂家进货,确保形成稳定的适应性。由于我国外加剂厂和水泥厂较多,因适应性问题而衍生的工程质量问题较多,这一点必须要引起搅拌站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1.2 配合比设计与控制 配合比的设计和控制是混凝土生产的最关键的技术环节,操作人员必须树立为整个工序负责的思想,要和施工单位进行详细的技术沟通,按照他们提出的要求和反应的问题反复进行试验,确保做到配比符合工程质量要求。配比首先要考虑的是原材料各种参数,水泥的强度等级、骨粒的等级和外加剂的种类,设计出有适当间隔的水灰比例,然后进行多次配比试验,当试拌后,混凝土的和易性达到要求时就说明配比完成了,之后还要在每个工作班内,抽取混凝土拌合物进行抽样试验分析,以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

1.3 生产、运输过程的控制 生产、运输要遵循如下流程:

技术人员要对每份配合比进行试拌,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粘聚性、保水性,进而评定其和易性是否符合工程的要求,经过反复调整达到标准要求后,技术人员签字后正式进行生产。对于计量环节,首先要检测好测量工具和设备正常,操作者和质检员要定期检验,加强监控,及时查看分析报告,确保误差值在正常范围内,对于连续出现的负正偏,要及时查找原因,排除故障。搅拌环节是生产混凝土的核心,该环节对以后工序有着重要的影响。操作时,必须把各种原材料的名称和规格清晰的标注在操作平台上,操作人员技术必须过关,培养经常复核和反复纠错的习惯。

运输时,要合理调配车辆,控制好路线和时间,做到即不误时,连续供应,又保证混凝土运输不影响其质量。尤其要注意混凝土罐的护理,及时清除里面的积水,保证在运输过程中罐体持续运转,保持混凝土良好的和易性。综合分析气温和混凝土的性能因素来控制入泵时间。

篇12

中图分类号:U416.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6-0151-02

0 引言

中建一局NGZH-3标段全长400km,设贵港、桂平、平南、藤县、梧州南、郁南、南江口、云浮东八个站房。由于线长点散,所用的混凝土全部是商品混凝土。

商品混凝土企业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历史,它主要是以生产和销售混凝土为主,同时面向建筑市场的建材机构。虽然很多企业的管理水平随着建筑市场的完善以及行业规范的更新也不断的提高,但是由于对商品混凝土行业缺少行业技术人员,加上混凝土的组分多样化,目前市场供应的混凝土存在很多的质量隐患,具体如下:

1 合同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的源头

由于混凝土有销售半径范围的限制以及强大的时效性要求,因此,混凝土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一般是以订单作为起点来组织生产的。销售合同中除了明确单价、数量、付款条件以及常规的质量验收条款外,还有养护方法、养护周期以及采样方法和混凝土浇注操作程序等,因此,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的源头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销售合同。

2 原材料的质量管理是获得质量合格产品的根本保证

传统的混凝土主要由砂、石、水泥和水四种组分,而现代的混凝土又添加了外加剂、粉煤灰、矿粉以及硅灰和各种激发剂等,使得混凝土有八九种或更多的组分,因此,确保混凝土合格的根本就是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对混凝土影响大的材料不应当委托中介机构购买,在充分考虑采购成本的前提下优选质量稳定的供应商,同时在采购合同中应当明确验收标准以及违约责任。从验收角度讲,卸货前应当尽量做到检验,对于不能够立即出结果的原材料应在双方共同见证下封样留存为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提供证据。接收的材料应当由授权人签字认可,分类存放并明确使用的结构部位以及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对于常规材料的入口,应当有检测、生产、材料三个岗位的人员签字确认。

3 配合比设计质量是高性能混凝土的基础

获得高性能混凝土的前提就是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性。配合比除了满足规范要求外还应当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工程结构特点以及强度验收批次等充分考虑其经济性、耐久性和施工性能,优先选择最佳品质的原材料进行尝试匹配与组合。应当提前或随第一车混凝土将质保材料发送到工地,要明确制造商、检测到的数据、外加剂制造商的使用说明、混凝土的初始和终凝时间等。

4 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

理顺操作工在混凝土企业的隶属关系是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前提。一般企业为了便于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将操作工划分到生产部门管理,但是事实证明操作工归质量、技术部门管理,不仅更有利于设备管理,也更有利于质量管理,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过程管理。

5 混凝土搅拌楼的发料准确度的控制的几点注意点

首先,对称量系统的操作过程进行观察,称量过程一般分为两次,第一次称量接近目标量的80-90%,第二次再进行微调,再达到目标值。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发现发生冲量的情况一般都是由机械反应的灵敏性造成的,如果在称的闸口有夹质物、积存物,很容易引起冲量的,所以我们要求维修部人员经常对闸口处进行清理,吸尘袋也经常进行清理,传动机构做好,生产时经常派配料工去检查闸口的情况。其次,在电脑中对各种原材料的误差值的设定,并不是简单地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定,要通过不断的统计与试验,并根椐各称的最小感量,来确定各种原材料误差值在电脑的设定值。这样能保证配料时的精确度。另外,在生产过程中,要求操作员不断对发料情况作检查,比如,要求在生产前,先输入配比,打印空白的物料单看目标值是否与配比一致。在生产过程中,要求不定期填写配合比检查表,填写实际用量与目标值,看两者是否相符。除每月的固定校称以外,试验室每周做个配合比的理论用量的统计,生产部做个实际用量的统计,两者相比,检查各种原料的使用情况是否正常,如果有问题首先就进行称的临时校验,保证称的准确性。最后,教育操作员要有思想责任心,当系统提醒超差时,不能随意地按“继续”键操作,一定要在查明原因的情况下才能继续操作。当发生手动操作时一定要详细记录各种原材料的明细,确保符合配比的准确性。

6 加强技术服务和延伸工作

每一个合同签定之前,混凝土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应提出由施工部门牵头,组织并邀请由监理、施工、设计、质监(必要时请添加剂供应商)和其他部门人员参加的技术交底会议,对达成共识的方案和技术要求,形成会议纪要并请各方签署确认。施工时,现场调度要起到兼职质检员的作用,混凝土企业设置现场技术服务人员,所有人员均必须在试验室质检员岗位工作超过半年,同时具备质检员和前方调度的职责,在前方的现场服务时,随时监督施工过程的规范性操作,对违反操作规程和技术交底的行为,能及时制止和反馈信息并形成书面记录。

7 加强质量检查,以确保及时性的回访工作

混凝土浇注后必须进行的关键环节就是回访。及时回访不仅能够有效的监督执行技术交底中养护方案的情况,及时消除非结构性裂缝,更能够有效监督标养标本的规范化养护。混凝土实体的裂缝除了本身与结构设计外,一般都是因为施工和养护不到位造成的,因此,回访要强调及时性,一般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大约在浇注混凝土结束后12小时内为宜。

8 加强试验室管理与建设

实验室是混凝土企业的技术核心部门,主要负责原材料的常规性能检测、为生产提供适用的经济配合比、为工地提供质保资料等,它不同于专职的检测机构,因此实验室的管理方法和模式与检测机构不同。为了保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混凝土企业必须全面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并且对日常的工作要充分放权,切实问责。

9 混凝土企业加强自身建设和行业自律

9.1 引导市场向健康、有序方向发展。近年来混凝土发展迅猛,同时企业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市场竞争,混凝土企业仅仅一味的盲目的比价格与垫资已经不能够占据市场的优越性了。因此,在恶意竞争大搞价格战的情况下势必会造成混凝土质量下降从而影响工程质量,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市场向着健康、有序方向发展。

9.2 一定要建立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的质量管理体系。企业的质量管理涉及到生产、测试、供应等各个部门的各个环节,因此,质量管理是全过程的管理,质量控制也要实现过程控制。因此,为了落实质量管理的目标,必须树立人人有责的质量管理意识,进行长效管理、过程管理。

9.3 混凝土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企业形象和地位,必须做更多提高实体质量的试验和课题,不仅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还要有创新意识,应当把不同配合比、不同混合料的混凝土性能研究透彻,以更好的服务于建设节约型社会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10 结束语

商品混凝土拌合站是混凝土工程的第一步,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作为混凝土企业的生产管理人员,有理由、也有责任抓好混凝土生产、管理的工作。一个企业,三份生产七分管理,只有重视管理、抓好管理,企业才有前景。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