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范文

时间:2023-09-08 09:29:4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篇1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率逐年提高。高等教育的入学门槛降低,录取人数逐年增多。据相关统计数字显示,在提出扩大招生规模的第二年,2000年的招生规模约为200万人左右,而截止到2015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的规模达到了700余万,十五年的时间里增长了500余万。大学生这一群体的规模日渐扩大,对于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掌握专业知识、拥有新思想的前沿力量以及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有生力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成长都备受社会各界瞩目。社会各界期望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的知识技能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

然而,高校的培养结果与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期望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中表现最为突出得就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有待增强,近年来各地频发的大学生自杀现象更是引发了社会公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质疑。与其他问题相比,心理健康问题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个体的专业学习能力与道德塑造。有鉴于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刻不容缓。笔者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梳理,并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观察提出相应的改善路径,以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所裨益。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概念是逻辑思维的起点,同时也是我们进行相关研究的基点。“一个探索者在任何领域中的工作总是从创造该领域中有用的语言和概念开始的”①准确的概念才能保证我们研究的准确性以及逻辑的清晰。

(1)大学生。在我国,大学教育层次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四级教育体系。相应得大学生的外延就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以及博士研究生。硕士博士教育是在接受了一定年限的高等教育之后的深造阶段,其心理健康教育与刚迈入高等教育门槛的专科生、本科生有很大差异。本文拟定的研究范围较大学生的外延较小,仅仅包括参加普通高等教育统一考试而录取的专科生、本科生。

(2)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定义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标准。不同的学科,甚至同一学科的不同学派给心理健康下的定义都不尽相同。无论是统计学、社会学还是专业的医学领域都试图对心理健康下一个统一的定义。然而,纵观国内外的各种定义,要么就是过于抽象以及空范,要么就是描述性强而缺乏一定的理论性。这一定义所表现出的不统一性反映了心理健康领域研究的复杂性,同时也说明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的解析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心理学、医学研究的范畴,它的内在也蕴含了社会观念、社会态度以及社会环境等相关问题。对于非专业出身的笔者来讲,明确心理健康的定义实有难度。因此,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仅作些浅显描述,以收抛砖引玉之效。

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主观内心与客观环境相互协调、相互和谐的一种持续而又积极愉快的心理状态。在这样一种状态下,人可以积极成长来实现自己的潜能与价值,当主客观发生不协调时能够自主调整而恢复到原来的协调和谐状态。

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是某种单一的问题,而是各种心理问题的集合。有的学生只有一种问题,而有的学生身上则表现出几种心理问题。根据笔者多年的从教经验,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适应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熟悉的环境会给人带来一种安定感、安全感,而陌生的环境容易令人不安而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新生更是如此。大学新生从高中校园走向大学校园,从熟悉的故乡走向陌生的他乡,面临着生活氛围变化,陌生人相处以及语言、饮食习惯这样一种适应过程;而且对于很多习惯了受宠而不独立的学生而言,需要自己独立决定某些问题,自己独立动手从事某种活动。无论是生存环境的改变还是学会独立的过程,都会给新入学的学生带来一定的困惑与不安。如果这种困惑与不安不能被学生个体进行有效调适,将会产生诸如迷茫、困惑以及没有安全感的心理状态,从而出现因环境不适应而带来的焦虑、抑郁、挫折等心理体验,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健康成长。

(2)学业方面的心理问题。学习乃学生的天职,学习是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主要活动。大学的学习内容、方法以及授课方式与中学阶段有很大的差异,部分同学不能够很快接受这种差异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而出现了相当程度的心理问题。一是因自我定位不准而产生的心理问题。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是学校的尖子生,是老师、同学以及家长心目中的宠儿。带着这种优越感的学生在面对其他比自己更优秀同学时则显示出了一定的落后。如果不能够准确自我定位,这部分学生将会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如自卑与嫉妒心理的加强。二是学习动力不足带来的心理问题。从争分夺秒、严格管理的高中到学习氛围相当宽松的大学,失去了原有的约束,一些同学开始自我放纵而不认真学习,带来的结果就是课程的重修甚至被勒令退学。许多同学因此感受到强烈的心理压力而出现心理过于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

(3)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人是群居性动物,每个人都有人际交往的内在需要。人际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社会衡量一个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指标,因此在迈向社会的最后“加油站”里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部分。但大学有着与高中阶段完全不同的人际交往环境:同学生源地多元化,同学的家庭背景不同,生活喜好及行为偏爱出现较大的差异。能否认识这种差异并且相应得进行人际交往的调整成为理顺自身人际关系的关键。然而在大学新生当中普遍存在着对差异认识不到位以及人际交往技能的缺陷的问题。再加上独生子女中存在着过于自我、唯我独尊、任性等问题更是加剧了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障碍。人际交往障碍的出现导致一些学生出现人际交往恐惧、紧张不安、焦虑抑郁以及人际交往挫折增强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这个体的健康成长以及同学之间关系的和谐稳定。

(4)婚恋及性心理方面的问题。大学生大部分处于18~25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学生处于生理发育的成熟期,对异性、爱情、性体验有强烈的追求欲。然而大学生对爱情与性存在着一定的认识模糊,对恋爱发生与维系的各种准备不足,无法正确处理恋爱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矛盾,在性方面缺乏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以及性道德不成熟。发生在恋爱与性中的种种问题超出了他们的心理承受度以及自我解决的能力,从而使得一些学生在情感上出现障碍,常常因为恋爱问题出现迷惘焦虑,压力大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自杀等极端事例。

3 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路径分析

根据上文的分析,造成大学生产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路径上也应有多元化的选择。

(1)建立同学―辅导员―学校心理咨询机构三级预警机制。任何问题的产生都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个时间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如此。心理问题发生之前,总会有一些比较异常的微小行为出现,如沉默寡言,逃课厌学,神情恍惚等情况。为了防止心理健康问题出现,应该在这些异常行为出现时进行早期干预。同寝室的学生在生活中联系紧密,是发现这种异常行为的最佳人员;辅导员作为班级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责任人,在班级管理中发现相应的问题时应及早介入;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经常接待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在发现苗头性问题时,心理咨询机构应及早对学生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防止问题的恶化。

(2)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地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手段,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抓手,因此必须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地位。高校在课程设置中必须给心理健康教育课安排出足够的学时,不得随意更改、取消相关课程的设置,在师资力量配备以及硬件设施安排上必须给予同其他专业课程同等的投入。另外,鼓励专业课程的老师在讲授专业课程中加入相应的同本专业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得到扩大。

篇2

初中生(七年级和九年级)、高中生(高二年级)和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

二、调查的内容

中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依据是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①个体的适应性和对学习压力的承受程度;②应对心理负面情绪或心理危机等的自控力;③与同学、老师的人际交往;④家庭环境;⑤家校互动;⑥社会环境;⑦中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状况等方面。

三、调查的方法

采用学生和家长问卷调查、访谈、心理危机个案疏导追踪和社会调查相结合。

四、调查的形式和程序

由问卷调查、走访部分中学生的家长、走入不同层次(城市、城镇、农村)的学校,跨区域学校间联合协同、深入社会调研相结合,调查问卷分学生卷和家长卷两部分。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团体施测和随机抽测相结合,以记名或不记名方式自愿填写,依次对560名初中生和665名高中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然后又对近500名中学生的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汇总分析,研讨论证,得出结果。

五、调查的结果

初中生参与问卷调查560人,无效问卷5份。其中男生299人,女生261人。高中生参与调查656人,无效问卷3份。其中男生345人,女生311人。学生家长参与调查500人,有效试卷468份。其中初中学生家长257人、高中学生家长211人。

现将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几个重要方面的调查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一)个体的适应性和对学习压力的承受程度方面

1.个体适应性方面

调查发现处于青春期12-13岁的七年级,有19%的同学不适应新学校的管理方式,其中男生适应性最差(占28%),女生适应性最强(仅占4%)。九年级同学对学校的管理方式的适应性明显降低了。这充分说明他们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时,男性个体的适应性明显比女性差。走访发现七年级同学,对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内容或新的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不适应。中学生的适应性在稳定的环境中会逐步得到培养与提升,但是,总体上仍有16%的个体适应性始终较差。

2.学习压力承受程度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普遍觉得学习紧张、压力大,处于青春期的七年级学生刚进入中学时学习压力最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抗压能力逐渐增强,觉得学习紧张、有压力的程度有所降低,但是仍然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中学生觉得学习紧张、压力大。

(二)应对心理负面情绪或心理危机等的自控力

走访、调查发现:有大部分中学生感觉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产生心里冲动;有些中学生意志力薄弱,不能自我约束,养不成良好的习惯,致使成绩不理想。这些同学应对突如其来的负面情绪或心理危机等的自控力也较差。

(三)在人际交往方面

中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总体上,九年级人际交往失败的同学最多。刚进入中学的七年级女生人际交往失败也相当突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女生与人交往变得更加融洽,相对而言,男生恰好相反,与人产生心理矛盾的几率增大。走访、调查发现当今中学生特别是毕业年级中早恋现象相当多,且一旦失恋产生的心理障碍往往也很严重,值得引起老师和家长们高度重视。

有关中学生缺少家长、集体和教师关爱的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中学生家长对起始年级和毕业年级的孩子关爱较多,但毕业年级同学觉得缺少集体的温暖。高二年级同学觉得缺少家长的关爱的最多(占8%)。走访、调查发现:有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没有小学的时候与同学和家长相处得那么亲密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再乐意与父母或老师沟通了,给父母有一种疏远感,甚至有了心理烦恼时闷在心里也不愿意告诉父母。

有心理烦恼时,中学生通常采取的处理方式调查结果显示:有38%的同学憋在心里自我安慰,九年级高达42%。有10%的同学宁愿压到心底生闷气,也不愿与同学、老师或家长沟通。这是导致心理危机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值得特别关注!

(四)在家庭环境方面

1.一些中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差,家庭心理气氛不好

不利的家庭环境影响是诱发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调查显示:7%的同学觉得缺少家长的关爱,甚至是受到歧视。随着新型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些农民工常年进城或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有很多中学生留守在农村,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更谈不上心理上的呵护。有的父母经常吵架或在家聚众打麻将等,父母的离婚率也在逐年攀升。这样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缺少关爱,甚至受到家长的歧视,使得发生心理危机的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2.家长的期望值过高

调查结果显示:九年级家长的期望值最高,占49%,说明家长对初中生的期望值过高,来自家长的压力会更大一些。按性别来分,刚进入青春期的七年级的父母对其期望值最高,占61%,家长对男生期望值均高于女生,也许是受“望子成龙”传统思想的影响,对男孩寄予厚望所致。

(五)在社会环境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业的危机感逐渐增强,就业压力也成为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另外社会环境不好,舆论导向有偏差。

(六)中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状况方面

从走访中学生家长和家长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比学生问卷反馈的结果更真实、更客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状况更是令人担忧!家长们普遍认为当孩子进入中学后,没有童年时那么听话了,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沟通上的障碍,有些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negative mind)。有的学生这种情况甚至很严重。部分家长觉得与孩子之间有了很明显的“代沟”(gengration gap)。

六、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危机主要形成原因

(一)青春期个体适应性较差,家长期望值过高,学习压力大

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同学觉得学习压力大,激烈的竞争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很难适应。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自控力和承受压力的能力就像肌肉一样,如果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也会逐渐变弱的,就没有原来那么强劲有力了。要想提升这些能力需要有张有弛、科学培养。再加上家长期望值过高,总想让孩子考上一个好的学校,于是利用假期和周末为孩子报各种补习班、辅导班,使得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的学习状态中,身心都没有时间得到休息和调整,自控力减弱,适应性也随之变差,各方面压力过大,多种因素叠加就容易诱发心理危机。

(二)个人社会关系微环境不好,人际交往失败

调查结果显示:人际交往失败会对中学生造成很大的打击。进入中学后心理烦恼因素增多,矛盾激化,一些关系破裂,如失恋、与人交往失败等。心理烦恼无法排解时,就可能会产生心理危机、绝望甚至是轻生的念头。如心理疏导不及时,心理健康及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与人沟通不畅,人际交往失败是导致心理危机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三)家庭环境不好,家校互动少,形不成教育合力

家庭环境因素主要是指父母的个性、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的心理气氛等。家长的人格和行为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很多家长不懂得心理学知识,直接影响着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家长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25%的家长不主动配合学校的调查,在家校互动方面多数处于被动地位

(四)社会不良现象误导,社会舆论导向有偏差

13-18岁这个年龄段的中学生对社会有着极大的好奇心,想广交朋友、多认识社会,来者不拒、无原则地接纳来自社会的各种信息。他们无力甄别是与非,极易受到社会不良习气的诱惑或误导。特别是当今网络极为发达,一些黄、赌、毒充斥着社会的角角落落,稍有不慎,中学生就会误入歧途。大众媒体、社会舆论有些方面做的很不到位或引导有偏差,譬如一些电影、电视、卡通片浮夸的故事情节很易被青少年效仿,对中学生在心理教育起了反作用。

七、干预措施和应对策略

(一)增强自身适应性,管控好各种压力

心理学家丁瓒说:“人类的适应最主要的就是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障碍主要是由人际关系失调引发的。”所以引导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提升学生适应性的重要一环。要想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要注意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形成的良好心理素质,做好迎接新挑战的准备。到中学后,尽快融洽与同学、老师、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关系,提高自身各个方面的适应性。在中学生转换学段时,有序对新科目进行学法指导、新教师介绍、新学校认知等方面进行科学教育和引导,使他们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

(二)学生、老师和家长间进行良好的沟通,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1.作为学生,主动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

人与人通过沟通,相互间增进了友谊,增加了信任,即使以后发生了一点小矛盾,也会通过理智的交流化干戈为玉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能从心理关系上与人增进亲密感、融合性和协调度,就能相互接纳,相互启迪,相互激励,促进个人成长。

2.作为家长和教师,与学生有效沟通的前提是“热爱、尊重和理解学生”

沟通是教育的基础,通过良好、有效的沟通,才能接纳你的思想和启迪。遇到有心理障碍的孩子时,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使学生感觉得到交流带来的快乐和体验,就会慢慢接纳你,逐步打开心扉。想方设法诱导学生将压抑在心中不平的、不满的、苦闷的、愤恨的不良情绪全部倾泻出来,也就基本解决了心理问题,教育目的也就达到了。

(三)优化家庭环境,加强家校互动,形成教育合力

创办家长心理教育辅导学校,聘请心理专家及时讲解相关知识和技能,既能弥补家长在心理教育方面的欠缺,又能让家长认识到心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家校互动,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充分挖掘家长在学生心理教育工作中发挥的潜能。双方相互协作,摸清学生的心理动向,做到学校与家庭心理教育相吻合、时空全覆盖,形成教育合力,以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四)抓好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强化教师队伍

政府机构的规划、人事社保、教育等有关部门相互协同谋划,科学合理布局学校。增强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划区域、跨学校统一调配优质教师资源,优化完善教师结构。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狠抓新入职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和心理教育水平。

篇3

学生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越来越引起教育者的重视,而作为一名医学生,其心理健康的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医学专业的学习态度,乃至影响到将来对待工作的态度。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要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就必须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塑造和教育,心理健康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1]。本校为了帮助在校学生健康成长,也为更好了解新生的状况,从学习和生活上帮助学生,因此为每个班配备了班主任,并由班主任对本校新入学的2003级学生进行心理问卷调查。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查的方法,抽取本校2003级临床本科在校学生共126名,其中女生46名,男生80名。

1.2研究方法

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以问答的形式要求被测学生在记分卷上按照要求记分。该量表包含90个项目,涵盖9个症状因子(F1~F9)和一个附加因子F10(其中F1为躯体化、F2为强迫、F3为人际敏感、F4为抑郁、F5为焦虑、F6为攻击性、F7为恐怖、F8为偏执、F9为精神病性,F10主要反映饮食和睡眠),每个项目按1~5级评分,超过3分,表明该因子的症状达中等以上严重程度。然后将结果使用SPSS11.0软件对问卷进行了数据统分析,并将各项与国内正常成人的因子分比较。

2结果

2.12003级临床本科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本校2003级临床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国内普通成人SL-90的因子分布比较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该年级学生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等因子上与普通成人的差异有显著性。其他因子与普通成人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表12003级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普通成人的比较(略)注:*P<0.05,**P<0.01。表22003级男女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略)注:*P<0.05。

2.22003级临床本科男女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在本校男女医学生中,其心理健康存在性别差异,尤其是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攻击性和恐怖等因子上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男生在人际敏感、攻击性上的问题较女生严重,而女生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和恐怖上的问题较男生突出。男女生的心理健康情况比较见表2。

3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了本校临床医学生SCL-90各因子均分及阳性项目多项高于国内普通成人组。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高速阶段,同时我国现在已加入了世贸组织,给现代大学生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大学生一方面要适应大学的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另一方面又要面对社会上的各种多变的思潮和价值观念。而作为一名医学生,所承受的学习压力和将来工作的压力以及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所造成的心理负担也势必比一般大学生要大,随着国家对医学生的培养越来越多,医学生将来要面临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严峻,社会竞争也更为激烈,人际关系日益复杂,这对于一个还没有完成成熟、适应社会生活的大学生来说是个很大的心理挑战,这样使他们容易导致强迫、抑郁、焦虑与敌对的现象。另一方面,在这批学生中,有80%以上的是独生子女,他们一般在家里处于中心地位,在家的娇生惯养,和父母的过分溺爱,更容易降低他们适应各种社会生活的能力,也缺乏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突发事件,从而导致其心理问题。

研究结果同时显示了本校2003级医学生中女生在躯体化、抑郁、恐怖、焦虑等方面较男生严重,而男生在人际敏感和攻击性等方面较女生严重,可能是由男、女生的个性特征差异、家庭教养方式和社会风气不同所致。在中国,现代社会对男、女孩子的个性培养与教养方式还存在无形的差异,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认为女孩子应该乖巧,而男孩则应该勇敢、坚强,这种根深蒂固的风气自然就形成了男女生之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2]。

篇4

1 引言

心里学研究表明:一个学生的心理状况是否正常、健康与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对父母、同学、老师以及对学习问题等方面的认识和处理方式,往往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前途的看法。这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因此探索和研究目前日益严重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刻不容缓的。

2 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一份报告曾这样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期,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据有关心理咨询机构统计,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不健康或出现心理障碍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我认为,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心理承受能力弱。风险和挫折是人生中难免的事,敢冒风险和战胜挫折,这才是人生应有的品格。可是由于青少年学生特有的天真幼稚,使他们对复杂艰难的现实生活缺乏心理准备,一旦遇上风险和挫折,心理提防容易崩溃,情绪容易低落,产生失望感,甚至危机感。

2.2 自私狭隘,虚荣心强。一些学生,缺乏包容开放意识,学习和生活上只能听恭维,不能听批评,只能比别人强,不能让别人超越自己,对强于自己的人,当面冷嘲热讽,背后挖苦打击,对有小错或有负于自己的人,常斤斤计较,甚至怀有报复心理。

2.3 缺乏意识和毅力,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现在中学生独生子女多,有的从小过着众星捧月式的“小皇帝”“小公主”生活,有的读书缺乏毅力,在遇到困难与失败,表现为意志软弱,缺少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决心。

2.4 情绪易波动,自控能力差。心理学家一致认为,在决定成功的诸多因素中,智商只起20%的作用,80%的作用来自于其它因素,其中包括“情商”等非智力因素。情商,它包括了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健康稳定的情绪及抑制冲动、延迟满足的克制力,也包括如何理解他人,接纳他人和被他人理解、接纳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外界的客观因素。概括起来主要在三个方面:①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②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③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3.1 家庭环境因素: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家庭环境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很大作,父母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位老师。因此家庭环境的好坏与孩子的心理素质形成有极大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是维护学生健康心理的基础,家庭成员间关系和睦融洽,孩子性格开朗乐观,适应环境能力也会更强。相反家庭破裂,父母不合,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将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使孩子养成孤僻,难以交往的性格。

3.2 社会负面因素: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持久性。在社会大环境下,难免使一些学生产生理想破灭的失落感,缺乏目标和追求的空虚感,出现一些病态和人格障碍,造成心理失衡,甚至精神崩溃。

3.3 学校教育管理因素: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具有针对性、选择性和计划性。然而,在目前学校教育中,某些地方应试教育十分严重,片面地追求升学率,高强度的学习要求,高频率的考试,超限度的加班加点,强烈地刺激着中学生幼稚的心灵。

5 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卫生处指出:“学校是促进中学生思想健康最适合的场所,学校可以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通过特殊问题的干预和心理咨询,转变学生的行为”。因此,在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应注意采取以下对策。

5.1 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高尚品质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保证,要培养出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全面的跨世纪人才,学校教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5.2 学会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自信意志是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树立远大理想、确定人生目标,才有可能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才能激起学生的自信、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

5.3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各科在教学中渗透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良策。教师要转变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改变只看成绩不看能力的测评方法。

篇5

作为个体的积极心理状态,心理资本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主要包括自信、乐观、希望和坚韧性等方面的积极心理能力。自信是指拥有表现和付出必要努力、成功完成具有挑战性任务的自信。具有信心的人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自我激励并且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当遇到障碍的时候锲而不舍。乐观指对当前和将来的成功做积极归因,把好的事件归因于内部、持久、普遍深入的原因,把坏的事件归因于外部、暂时和特定情景中的原因。乐观者则将坏事情看作是暂时的,并认为通过自我的努力一定能战胜困难,最后取得成功。希望指坚持目标,为了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够重新选择实现目标的路线。它不仅是指对个人目标可能达到的决心,还包括对实现目标途径的信念。坚韧性指当遇到问题和困境时,能够坚持、很快恢复和采取迂回途径来取得成功。坚韧性是一种从逆境迅速恢复的能力,具有坚韧性的人表现为坚定地接受现实、有稳定的价值观支持而深信生活的意义、神奇的临时应对和适应重大变化的能力。坚韧性强的人可以在挫折和困难中茁壮成长,遇到挫折时不仅会恢复至最初的水平甚至还可以达到更高。并且在复原的过程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众多研究发现,具有上述积极心理要素的个体能够有效预防和消除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另外,社会支持作为个体从其社会关系网中获取的支持性资源,可以帮助个体有效应付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环境中各种物质刺激、激烈的竞争给还处于价值观和人格发展期的大学生增加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在这样的压力状况下,大学生如果不能很好地应对则有可能导致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从而容易出现各种心理上的问题。在强调和谐社会、关注民生问题的中国社会大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正受到学校和社会的特别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如得不到恰当处理,将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学业以及今后的就业。从个人特征和社会支持系统两个视角研究探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即研究大学生的个人心理资本与知觉到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指导策略,期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启迪。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在西部地区一所大学一至四年级中随机抽取671名学生,随堂施测,收回有效问卷62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85%。其中,男生56.4%,女生43.6%;一年级209人(33.55%),二年级174人(27.93%),三年级143人(22.95%),四年级97人(15.57%);文科生145人(23.27%),理科生218人(34.99%),工科生260人(41.74%);平均年龄21.52岁(标准偏差SD=1.36)。

研究方法。采用Luthans等人(2007)0编制的心理资本量表,测量大学生的自信、希望、坚韧性和乐观四个子维度的心理资本。四个维度的标准分数相加即是心理资本的分值。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让大学生评价自己在获得社会支持方面的程度,项目的平均分即是社会支持得分。采用SCL-90症状白评量表测量心理健康状况,测量内容涉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10个因子。

研究结果

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检验心理资本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年级和专业的影响作用后,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得分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B=-0.325,p

大学生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同样采用层次分析检验大学生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大学生性别、年龄、年级和专业的影响作用后,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得分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B=-0.314,p

讨论

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大学生的心理资本与社会支持均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个体的积极心理有助于降低心理疾患,基于心理资本的视角,关注个体的优势、健康和活力等积极心理状态,强调心理资本的开发与运用,可以有效地改善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资本是可以管理、开发和变化的,通过针对性地培训和干预,可以有效地激发个体的心理资本,进而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来越多的心理研究发现:幸福、希望、信心、快乐、满意是人类成就的主要动机。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心理学需要研究人的光明面,需要研究人的优点与价值。像人力和社会资本一样,积极的心理资本也可进行投资和管理。通过有意识的管理和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助能力,有助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另外,社会支持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在强调提高大学生心理资本以增强大学生自我监护能力的同时,也必须关注大学生社会关系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社会支持是指被支持者所觉察到的来自他人或其他群体的肯定、尊重、关爱和帮助。个人的社会支持网就是指个人能藉以获得各种资源支持(如金钱、情感、友谊等)的社会网络。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社会支持网被认为有利于个体减缓生活压力,有利于身心健康和个人幸福。社会支持网的缺乏,则会导致个人的身心疾病,使个人日常生活的维持出现困难。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关键转折时期,既存在挑战,又有机遇。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压力,包括经济、学业、就业、人际交往等等。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的帮助,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危机,维持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广大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大学贫困生比较多,构建健全的贫困生社会支持系统,保障大学生身心健康并顺利完成学业已经成为社会和高校不容忽视的问题。

篇6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2-0215-02

毕元才(1965-),男,吉林集安人,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从事食品及学生心理教育教学工作。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物质世界的日益充裕,人们关心的焦点从传统的衣食住行等生理需求,逐步转向对人的心理世界的关注这个更深的层面上来。尤其是对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正处于转型和塑造期的大学生来说,个人角色的转换、所处环境的变迁、心智成熟度的增加等,使得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接连发生的大学生自杀、投毒等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是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

心理障碍是指:在心理活动方面有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行为方面有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大学生作为我国文化层次较高的年轻群体,如果仅从身体疾病的角度来看,各种严重身体疾病的比例并不高,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分析,情况并不乐观。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的心理疾病,有的甚至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如何使他们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就成为各高校迫切需要解决和共同关注的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为了了解我院大学生心理的现状和心理素质,分析造成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问题,为我院今后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提供决策依据,从而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更好的应对人生和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所以对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措施进行专题调研。

一、对新手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做到早期发现与预防

利用CL—90自测表,利用比较科学权威的方法,及早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普查让新生认识到心理健康对自我成长的重要性,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提高社会支持能力,也为日后我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基础。问卷本身共90道题,反映学生的苦恼、焦虑、矛盾等症状的项目,得分越高,说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评定方法:分为五级评分(从1=5级),填写时参考下列标准:无(1分):自己感觉没有此项症状问题。轻度(2分):自己感觉有此项问题,但发生得并不频繁、不严重。中度(3分):自己感觉有此项症状,其严重程度为中度。相当重(4分):自己感觉常有此项症状,其程度为中到严重。严重(5分):自己感觉常有此项症状,次数多、程度十分严重。

调查方法:笔者对食品工程分院2013级部分同学共175人进行调查。此次活动沿用去年惯例,依旧选用SCL—90问卷,此问卷操作性强。主要以大一新生为对象,了解学生神经症、焦虑症以及其他各种烦恼、迷茫、不满、冲突等状况。包括:第一部分是专业、班级、姓名等。第二部分是问卷本身,共90道题,反映学生的苦恼、焦虑、矛盾等症状的项目,得分越高,说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差。第三部分为统计表,主要了解被测对象身心状况的总评价。

调查结果:根据统一筛查标准,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则属于超出正常范围:

1.总分在160分以上者;

2.因子分(单项均分)≥2分;

3.单项分≥2的项数超过43次,通过问卷筛查,超出指标范围的占施测学生人数的比率为18.28%。

新生普查统计结果

班级总人数超出指标人数超出率

1301 37人 5 13.5%

1302 37人 10 27.0%

1303 38人 2 5.35%

1304 38人 5 13.1%

1305 31人 9 42.8%

合计 185人 32人 18.28%

筛查结果表

总分超过160分32人单项分≥2的项数超过43次躯体化19,强迫28,人际关系28,抑郁27,焦虑28,敌对26,恐惧27,偏执20,精神病症17,其他20。

因子分【单项均分】≥2分

分析结果:

1.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素质有待提高,由上述表格可看出超出指标人数占全体人数的18.28%。

2.一般情况下,心理健康不良同学存在多种症状,存在症状不是单一的,是两个或多个同时存在的。

3.由上述表格得出:强迫、人际敏感等心理问题,所占人数比重较大。人际关系敏感指一个人的不自在感与自卑感,以及人际关系明显相处不好者,此类同学所占比重大,其余抑郁、焦虑等分值高者也较多,值得反思。

二、通过普查结果,对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调整自己

对于症状(2.0-3.0)间的同学,通过班导老师和家长有意识的引导,加以给予一定的信心、耐心,可以配合一些心理活动进行调整,分院心理部每周一到周五,中午12:30进行心理活动(如心理小游戏等);对症状严重者(3.0以上)需要进行心理辅导,进一步了解这群学生,找到症结并发根源;对于个别学生(4.5以上)建议进行专业的辅助心理治疗。

三、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心理咨询是指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巧,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从心理咨询具有治疗功能的角度来说,心理咨询属于心理治疗,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和治疗手段,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正常人和有轻度心理障碍的人。通过咨询者与求询者的交谈、指导,针对求询者的各种心理适应和提出的问题,帮助求询者正确认识到自身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引导求询者更为有效地面对现实,为求询者提供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机会;增加求询者的心理自由度,帮助求询者改变过去的心理异常,最终恢复健康的心理。心理咨询兼有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功能,通过心理咨询,为咨询对象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条件,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和心理效能水平,以实现降低和减少心理障碍,防止精神疾病,保障心理健康的目的。

四、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课程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要系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避免出现挤占或挪用心理健康教育课学时的现象,充分保障课程的学时和学分,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效开设提供必要的条件。要大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其中,分析自身和同学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在课程的考核中,不仅要看学生的成绩,更要看学生从课程中收获了什么,使学生真正通过课程学习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调节技能,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

五、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

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这样才能够把知识、技能、经验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从而形成学生的思想观、人生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保持发扬下去。

六、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个体化差异明显的大学生群体进行和谐、广泛交流的良好平台,也是在积极的环境下潜移默化地培育和影响学生心理的重要途径。丰富多彩、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等,能够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调节、陶冶情操、启迪思想、提升修养,还能减少人际交往和集体生活中的矛盾和摩擦。因此,当前大学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报、学生社团的文化宣传和塑造的优势,将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我院心理部成员及各班心理委员每周一至周五中午举行心理健康活动,大家充分准备,人员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分明,各班心理委员依据各班特点选定不同游戏,并积极准备活动道具。整个活动中,大家注重细节,顾全大局,态度认真,每个参与者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活动气氛活跃,使同学们自身压力得以释放,同学们拉近了心灵的距离,取得了预期的活动效果。其中,合力吹气球、合力起身、找零钱等。充分调动班级同学的积极性,参与度高,增进了彼此的友谊,并在活动中改善心态,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七、培养学生自我心理健康的调节能力

1.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使学生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物,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敢于肯定对方的优点。只有承认自己和他人的长处、不足,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学习别人的优点,同时保持自信。

2.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消除依赖思想。要让学生相信自己能够生活自理,培养大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将来他们独立踏入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压力会引发学生身心亚健康状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非常大。大学生的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只有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生活,生活才会有规律。

3.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教育学生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特别是恋爱问题,帮助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正常的两往,培养学生自然、文明地与异往的能力。既要懂得尊重对方,又要学会保持交往中的自尊、自爱和责任意识。

5.帮助学生了解适合自己的工作。可以通过讲座、视频等形式,使学生掌握求职技巧,树立求职的自信心。同时,教会学生正确处理就业中可能遇到的挫折,让学生知道,求职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一些挫折。但是在挫折面前,首先要寻找失败的原因,分析自己的优劣势,调整目标,以最好的状态获得新机会。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研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改善学生的不良情绪,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指导他们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在高校中重视学生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必须向更深的层次发展。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加以实施,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来培养和维持学生健康的心理,增强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文化建设,2006(5):

45-46.

[2]刘东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1):53-55.

[3]王慧敏.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J].管理,2006(5):

31.

[4]朱春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Z1):69-70.

篇7

由于社会对教育选择方面存在的一些偏见,使得技工院校学生的生源近几年来一直处于劣势,多数学生或因学习成绩差和思想行为素质差,或因家庭经济条件不理想无法进入高一级普通中学就读,无奈选择进入技工院校寻找出路。他们大都底子薄,基础差,厌学情绪严重,面临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同学和自身的种种压力,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我们关注与研究。

1 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与分析研究,从定量的角度了解当代技工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整体状况,制定系统的、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素质,服务全体学生发展;甄选特殊学生(严重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者),对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与辅导,积极服务于学生个体发展;为技工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有价值参考,服务和谐班级与和谐校园的创建。

2 调查对象

本次心理健康普查以无锡技师学院2011级部分班级学生为对象,年龄均在15岁~18岁之间。

3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教授编制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测验量表作为主要调查工具,其信度系数为0.84~0.88,重测信度系数为0.78~0.86,效度>0.71。该量表由八个内容量表组成,即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每一个内容量表的得分可以转换成标准分,八个内容量表的标准分相加即为全量表总焦虑倾向的标准分。

4 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验,发放问卷1252份,收回问卷1221份,其中有效问卷1018份,包括男生757人,女生261人。

4.1 高焦虑学生检出率较低

MHT测验中若总分≥65分,表明该被试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 受测的1018名学生中有9人,检出比率为0.88%,说明技工院校高焦虑学生检出率较低。这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较严重的不适应行为,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或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

如果学生在某个内容量表上的标准分在8分以上,表示他在这项内容上存在着适应不良,对9名高焦虑学生的各项内容量表得分进行统计后,结果如表1:

由表1可知,从8个内容量表在9名高焦虑学生中按标准分超过8分的人数的排列可以看出,高焦虑学生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躯体、人际交往及自信心方面。

4.2 一般心理问题学生多

受测学生中,总焦虑分在65分以下者为1009人,占99.12%,但其中647人至少有一个内容量表的标准分在8分以上(见表3),占总人数的63.56%,这说明他们虽然在总体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心理问题,但在某些方面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偏常,他们存在至少一个方面心理问题的困扰。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及对人焦虑方面。对比表1与表2可知,不管是全体学生还是高焦虑学生,二者在哪些内容上更易产生心理问题是非常一致的。

4.3 女生冲动倾向检出率高于男生

男生和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度一致,心理偏常的各项焦虑倾向的检出率基本一致。但在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方面,女生分别为11人和14人,占女生群体的4.21%和5.36%,这要明显高于男生1.45%和1.19%的检出率(见表3)。

5 讨论与分析

5.1 关于单个项目检出率高

受测的1018名学生中存在严重心理障碍的为9人,占0.88%,就人数而言,与班主任和学生管理工作者所反映的较为一致;学生一般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占63.56%,这与技工院校“问题学生”较多存在正相关。技工院校学生严重心理问题检出率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与职业类学校学生整体压力较小及家庭因素有关,他们压力没有一般学校学生,特别是普通高中学生大。

这些现象应当引起技工院校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学生管理者的高度重视。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应放在学生群体心理发展性辅导方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其次,要适度增加学生的压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让学生时刻感觉无所事事;最后,要积极从心理方面去解释“行为问题学生”的行为,避免将“行为问题学生”的教育德育化,动不动就给学生贴上“品行不良”的标签。

5.2 关于学习焦虑检出率高

学习焦虑检出率很高,有560人,占55.01%,这说明有一半学生出现学习焦虑情绪。根据笔者的调查分析,这种现象不同于普通中学生的学习焦虑情绪。普通中学生的学习焦虑可能更多的是学习压力造成的,他们担心自己的学习学不好,害怕考试失败,而技工院校学生学习焦虑大都体现在厌学情绪较浓上,他们讨厌整天坐在教室上课,经常旷课、逃学、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睡觉、看课外书、玩手机、考试舞弊等等。

这给我们一种启示,技工学校学生学习兴趣与自信心的培养,以及教学方法的改善极为关键。另一方面,这也许与量表的效度有关,量表的甄别率不高。

5.3 关于女生冲动倾向高于男生

冲动倾向上,女生有14人,占女生群体的5.36%,明显高于男生1.19%的检出率,差异十分显著,但这种现象并不多见。一方面,这是因为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女生比男生更容易焦虑,且情绪波动比较大,故冲动倾向明显;另一方面,这与某些班级或专业,例如会计、物流管理等专业女生较集中有关。在单纯的同性群体中,部分女生易出现去个性化现象,从而出现暴力倾向。另外,这可能与现代家庭结构组成有关。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娇生惯养的孩子也越来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她们的一些不良性格,如易冲动等。

篇8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成因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各类高校在校学生人数总规模达到了一个很大的规模。虽然高等教育发展对我国未来发展有着极大好处,然而因为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的因素,一些高校学生却因为心理问题严重,无法完成学业,或者走向极端,造成悲剧,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他们人生路上的一道阴影。

1.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客观存在

高校学生中,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数量和比例都不少,很多都是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真正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的学生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是,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若是遇到不良的刺激或者某个坏趋势的契机,就容易转化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最终引起一些人生的意外悲剧。每年大学生犯罪和自杀的案例,就是很好的证明。

(2)高校已经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始做出积极应对

不过值得欣喜的现象就是,我国高校已经开始意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且开始做出对应的努力了。不管是加强高校老师的心理辅导能力培训,还是设置学生心理辅导室,都是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出的积极回应。

2.成因分析

(1)社会因素

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价值观思潮冲击很大,加上社会现实跟高校学生心中曾经想象的社会不一样,因此很容易对高校学生造成心理打击。尤其是在社会现实中碰壁之后,更容易产生沮丧、失落、甚至极端情绪,若是得不到有效的心理疏导,很容易演化成为心理问题。

(2)学校因素

在教育产业化的浪潮下,大学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了,受社会现实的影响和冲击下,一些社会的丑恶现象在高校中也会存在,对高校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与此同时,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心理辅导方面的课程设置以及心理教师配备又不能及时跟上时代和现实要求,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自然要大很多。

(3)家庭因素

目前,高校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很高,加上我国家长容易溺爱孩子的习惯,使得这些孩子从小就像成长在温室中的花朵,心理素质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遇到问题,就容易产生逃避或者极端心理。久而久之,心理健康问题就凸显出来了。此外,一些家庭本身不和谐,不稳定,如父母离婚等,也会对孩子心理产生影响。

(4)个人因素

大学生的心理特质大致基本上开始稳定,有些人性格偏内向,不善交流和沟通,或者因为某些心结而不愿意敞开心扉。加上各种生活带来的烦恼和焦虑,使得整个人的心态都会出现问题,当这种心态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有量变引起质变,最终成为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矫正与促进的具体途径

既然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客观存在,则不应该回避这个现实问题,尤其是作为高校管理层,应该主动采取积极措施,解决问题,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1.加大专业心理辅导教师的配置,开设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课

由于过去对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重视程度不够,我国高校在专业心理辅导教师方面的配备相对较少,这方面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随着对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视,各大高校都在逐步增加专业心理辅导教师的配置。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通过招聘方式引进专业心理学方面的教师或者专家,这种方式成本较高,但是见效快,效果好,因为招聘引进的都是已经成名或者有着丰富经验的心理学方面的教师;二是高校自己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培养属于自己的心理辅导教师,这种方式需要的时间较长,成本也稍低一些,但优势是教师较为了解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是专业化程度不太够。

有了专业的心理学教师配备之后,自然要开设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心理健康辅导课程。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这也就使得他们之间的一些人,会出现相同或者相似的心理问题。虽说一个个去面谈解决这些心理问题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太耗成本和时间,因此,在学校的组织下,以专业心理教师为主要力量,开设一些针对大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的课程,如谈恋爱、交友、就业、家境、学业方面的心理学课程,供学生选修。这样,一些恰好有这方面心理问题的学生,但是症状较轻的,或许听过课之后,就可以将这些心理健康问题自我解决了。开设针对 性较强的心理辅导课程,在预防心理健康问题方面的效果更加明显一些,一些有这方面心理问题苗头的学生,说不定在修完这些课程之后,心理自我调节能力更强,从而避免了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QQ、论坛、微信、股吧等成为年轻人喜欢的交流方式,心理辅导老师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些互联网工具,建立网络心理辅导工作室,这样的话,可以避免一些学生由于害怕尴尬而不敢和老师面对面交流的问题,获得更真实的情况,从而采取的心理矫正措施更有效。

2.加强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立体互动沟通

任何一名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都不是某种单一因素导致的,因此,不管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还是心理健康问题的矫正,都需要多方面积极因素的配合,最终形成一个立体的良性氛围,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战胜心理问题。大多数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都是因为沟通不到位产生的,有时候误会或者误解在缺乏沟通的情况下,会恶化成为一个个难以化解的心结,这些心结在心底埋藏的时间久了之后,遇到某种刺激或者不良诱导因素契机,就容易演变成一种心理健康问题。

在预防或矫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方面,应该以学生个体为中心,学校、家长和教师之间建立一种有效的联系沟通机制,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苗头或者症状,就多方面加强关注,若是确实是出现了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那就一定要学校、家长和教师之间多配合努力,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可以在学习学业政策方面给予帮助,家长可以给予一种亲情的关怀,教师可以给予一种亦师亦友的关心,有了这些来自不同方面的帮助和关心,心理健康问题固然不一定就可以很快顺利解决,但是至少可以有效缓和,在方法正确的情况下,还能够逐步化解。

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生活,校园文化的学校氛围,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深刻的影响。家长是学生的至亲之人,亲情是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这点不可忽视。至于教师,是学生人生路上的导师之一,有很多都能跟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这三股力量能够凝聚起来,形成一股有效合力因素的话,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就能产生更大的积极影响。

3.对学生多采用多元化的激励性评价

如果说在高中时代,因为高考升学因素的影响,想要顺利推进多元化激励性评价制度有些难度,那么在大学时代,则这个阻碍因素的影响已经很低了。进入大学之后,实际上就是一个社会的雏形,或许还需要重视文化课成绩,但是只需要基本合格,不影响毕业的话,就对学生的发展并没有太多实际的影响,反而是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对学生在大学里的生活以及以后的就业会产生更大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之所以产生心理问题,就是因为遭遇负面的评价过多或者过重,从而产生压抑甚至反叛的心理,最终酿成心理问题悲剧。

一个人若是生活在阳光灿烂的环境中,自然心情更好,也更容易感知到真善美,反之则容易产生阴暗心理,最终形成心理问题。因此,不管是高校,还是教师,在评价大学生的时候,就尽量采取一个多元化的激励性评价体系,多发现大学生身上的优点,至于缺点的话,只要不是严重到影响别人的话,稍作提醒即可,没必要大张旗鼓进行批评。比如,某个学生在文艺方面天赋很强,就不妨多给他这方面的展示机会,并且对其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和肯定。这样,其心态就会变得积极上进,从而能有效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再如,某个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一般,能力也一般,但是为人踏实善良,经常帮助别人,偶尔还见义勇为,这样的人,也需要得到肯定和奖赏,这样才能让他感受人生的价值。

4.通过体育运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体育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意义非常重要,这点在国外的认识更加深刻,这就是为什么国外大学中,体育运动普及程度如此之高,一些大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会优先考虑体育能力强的学生的原因。相对而言,我国高校在利用体育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体育运动具有强烈的竞技性,一番激烈紧张的运动之后,整个人的身心都容易放松下来,经常保持这种运动,人的心态会发生一些积极的变化,这都是潜移默化中发生的。此外,体育运动既强调公平竞争对抗,又要求合作协调,既肯定个人的汗水与付出,也要求有团队的荣誉感。这些因素,都是非常积极的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其心态更加阳光进取,人际关系处理也相对和谐,其情绪控制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比不参加体育运动的人要好一些。

高校要充分意识和利用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多方面引导学生开展一些有益身心的体育运动,帮助学生释放压力,养成积极的心理情感。有了这种积极的心理情感,就自然能够形成一种健康的心理。

三、结语

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因为在未来,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会更多,可以说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实际上是几乎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孩子在大学学习生活时的问题。目前来看,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普遍,但是严重程度的比例还不是很高,然而若是不能得到及时的矫正,很容易衍生出一些恶性后果。高校则应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考虑,认真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多个角度采取一些相关的措施,让学生能够保持一个相对健康的心理状况,为其顺利成人和成才奠定身心健康基础。然而,在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

参考文献:

[1] 唐健.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下学校体育改革[J].体育学刊,2005,(03).

[2]张文静,田雨普.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价值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04).

篇9

1.消极情绪困扰。

表现在空虚、无聊、无所事事、没有进取心,找不到具体生活学习目标。这在学生中普遍存在,占到被调查学生人数的42.6%。在问及原因时,很多学生认为,从道理上我们比谁都明白,也知道不进则退的道理,更清楚目前我们面临的压力,但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2.自卑心理作怪。

通过我们对2012年、2013年入学的专科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反映出的最明显的心理问题就是自卑,约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37%,在问及自卑的原因时,很多学生都阐述了自卑理由和原因,比如学习成绩不理想、没有特长、能力平平、对将来没有信心、经济条件不好自卑等。

3.入学适应不良。

这个问题在新生中非常普遍,占到被调查总数的72%左右,因为这个调查是在新生入学不久进行的,所以从数字上看比例相对高些,随着环境的熟悉这个数字应呈下降趋势。出现适应问题的学生从自己熟悉的、习惯了的、甚至优越的环境来到学校,无论从外在环境、学习方式、同学关系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表现想家心切,情绪低落,萎靡不振;有的同学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和师生关系,很长时间无法进入学习状态;有的学生不知如何与其他同学相处的心理问题等等。其实从心理咨询的角度看,适应问题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问题,每个人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尤其是前后反差比较大的环境中来都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适应能力强的同学能很快调整自己的心态,逐渐步入正轨。而适应能力差的同学,比如性格孤僻的同学、家庭条件好、在家被溺爱娇惯的同学、没住过集体宿舍、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的同学就容易出现适应能力差的问题,他们往往不从自身主观方面找原因,而常常把问题的出现归结于外在的客观因素,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家庭教育在一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困扰是成长的起点,应淡化这一问题,个体会逐渐的进行自我调整,由不适应到适应。

4.人际交往困难。

在问到“你认为大学生最难处理的事情是什么?”时,78%的学生回答是人际关系。为什么在大学生中会普遍地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原因在于在中学阶段,学生学习压力大,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人际交往上,造成了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上大学之后,自然会碰到人际交往困难方面的问题,而且学生们都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就是一个人要想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在社会上取得成功,社会交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对矛盾,即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和迫切需要提高社会交往能力的矛盾,这一矛盾得不到解决就会出现相应的心理问题及困惑,主要表现在同学关系紧张、经常因一点琐事跟宿舍同学闹矛盾、想当学生干部不知怎样实现、当了学生干部不知怎样得到学生的拥护、不知怎样得到老师的赏识、想尽快成为社会人却不知怎样做起等等。

5.模糊恋爱凸出。

在校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非常普遍,由此产生的问题也很突出,因为大学生从年龄、生理上看正处在恋爱的季节,但当真正遇到恋爱问题的时候,面对种种感情纠葛的时候,真的不知怎样处理,陷入了感情和理智的矛盾之中。怎样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怎样面对情感,有的学生对此没有正确的认识,出现了一些变形的情感,如空虚无聊找个精神寄托、不求天长地久,只要一时拥有、爱上了别人的朋友或有妇之夫等,当他们面对这些实际问题时,不知怎样处理,陷入矛盾痛苦的境地,甚至产生一些极端的行为和严重的心理问题乃至心理疾病。对待大学生的恋爱问题,是我们大学里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对此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禁止,而要直对,正确引导。

6.职业生涯茫然。

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实际的问题,也是他们考虑最多的问题,而且带有普遍性,从学生入校之日起,就已经沉甸甸的压在了学生的肩上,是他们面临的最大的压力,因为从社会整个大的环境来看,就业的压力就已经很大。从表面上看,这似乎不是一个心理问题,可实际上很多心理问题由此产生。就业的困难,竞争的激烈,前途的无助,给学生带来非常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又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对于学生个人来讲只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含金量,但更多的时候是无可奈何、无能为力,这是导致现在大学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非常突出的最主要原因。

7.神经紊乱多症。

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达到一定量的变化就会使神经紊乱,引发神经症,神经症的种类主要有神经衰弱(目前有的学者认为神经衰弱已不属于神经症的范围)、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疑病症、恐怖症等,这些神经症在我们学生当中虽然人数不多,但在我们收上来的调查问卷、个别座谈和平时的心理咨询中都有发现,有的已经严重到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对这样的学生,我们采取了及时主动联系帮助的措施,把他们从危险的边缘拉回来,对座谈、咨询中发现的有比较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我们会真诚的帮助他们,使他们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一些心理咨询技巧和简单的心理治疗的经验,如放松训练、暗示、认知疗法、森田疗法、系统脱敏等帮助他们逐渐摆脱困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对一些比较严重的、存在时间比较长的神经症,没有更多的能力帮助他们,只能与学校、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求得他们的理解支持,为他们联系北京等地进行心理治疗。

二、心理健康工作对共青团的启示与对策

通过这次大范围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几年来团的心理咨询工作,我们总结出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要想使学校共青团的工作开展得丰富多彩、朝气蓬勃,使学校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工作开展的更扎实有效,必须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入手。归纳起来,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重视是开展团的工作和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关键。

实践表明,共青团工作没有领导的重视是难以开展的,没有各部门的支持配合是难以铺开的。况且心理健康工作是学校共青团一项崭新的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探究,所以与学校领导重视密不可分。只要学校领导重视,无论是从认识上,还是物质上、政策上都会从各个方面给团的工作、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工作给予支持,这是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

2.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

这里的教师队伍素质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工作的教师素质,一是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由于心理咨询工作的特殊性,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经验、有爱心、有亲和力、有责任心,同时要求咨询人员必须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为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基础。如果条件允许,应积极创造条件参加必要的心理咨询专业知识培训,或者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让心理咨询教师参加全国心理咨询师认证资格培训与考试,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在将来必要和可能的情况下,心理咨询可以适当向社会开放,因为现在从承德的实际情况看,很多人当面对心理困扰的时候,处在求助无门的状态,没有正规的、规范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为他们提供帮助,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3.课堂教学是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自80年代起步以来,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人们在实践中摸索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策略或模式,其中包括开设专门的心理活动课、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等。但作为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没有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因此,在一些学校形成了一种消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一方面由于教师教育行为不当引起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另一方面又去开展咨询辅导想法补救。在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今天,应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树立“两全”意识,即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意识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意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将面向少数学生开展的补救性的心理咨询、辅导和矫治工作与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积极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预防和发展性工作结合起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是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对少数学生的问题矫正。

4.学校整体办学条件和水平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实践证明,如果要想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只依靠心理咨询是远远不够的,心理咨询只是在学生已经出现问题的时候,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我们应该认识到,任何事都要防患于未然,尽量避免不利的因素出现,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比较大的课题,那就是学校应该从各方面、多角度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证,学校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具有教育的功能,也都具有文化的内涵,真正体现出教书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的教育理念。

篇10

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及其家长发放问卷调查显示,90%的家长认为自已倾尽所能,把希望、精力、经费全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上。但是,面对中等职业学校厌学、任性、叛逆、早恋、网瘾、缺乏良好行为习惯等问题,80%以上的家长承认,自己常处于烦恼和焦忧之中,认为付出很多,却总是难以如愿;30%左右的家长坦言自已是个“失败的父母”;超过55%的家长表示从来不会与自己的孩子讨论压力、焦虑、控制情绪、抑郁感、早恋等相关问题;40%的家长表示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问题;60%的家长感到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经验、方法和技巧,一方面家长越来越感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另一方面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束手无策,不知如何解决,怎样采取恰当有效方法。调研显示:虽然家长的知识水平普遍提高,但家庭教育特别是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滞后。

2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对子女的教育失去信心,采取“放羊式”教育管理:目前,各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主要由中考落榜生构成,很少主动或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选择职业学校。在经历了“小升初”“初升高”选拨考试之后,学生一次又一次的经受挫折与打击,其家长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到逐渐失去信心,从而采取“放羊式”的教育。家长把孩子送到职校,只寄希望学校暂行“保姆职责”,对孩子的成人成才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对职业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造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家庭教育以及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严重缺失。从而导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无论在学习上、心理上都存在很多问题。

2.2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经验和方法: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重文化教育的影响,多数家长只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状况,很少关注心理健康,其原因一方面是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认识到家庭教育不仅是知识学习,更重要的是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人格和个性教肓;另一方面由于家长的文化水平、个人素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家长普遍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经验,未能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3家长对孩子的心理问题关注度不高:孩子在其成长的不同阶段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这是符合孩子成长的身心规律的,随着年龄增长到初中阶段,孩子出现逆反心理,甚至叛逆。到了中等职业阶段,孩子厌学、自卑、打架、喝酒、吸烟、早恋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这让家长逐渐对孩子的教育失去信心,从而不管不教,放任自流。家长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生理与心理特征缺乏了解,对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缺乏预见,未引起高度的关注,也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其化解心理的困惑和问题。人生成长受教育的起点是家庭,不同的家庭环境对孩长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而这恰恰未引起家长的重视和高度关注。家长只有真正关注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内心所思所想,才能走出心理健康的误区。

2.4家长缺乏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有极强的专业性,许多家长不具备解决孩子心理问题的技能。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社会,新鲜事物对孩子的心理不断冲击,带来新的心理问题。家长的传统教育观念和陈旧的知识体系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孩子的发展需求,面对孩子的心理问题,家长缺乏引导孩子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很多家长仍习惯于对孩子进行管制教育,采取简单的说教和强迫式的教育,其效果往往是事与愿违,适得其反,遭到孩子的反抗或消极应对。寻求独立是青少年的一种强烈心理需求,家长要及时关注孩子心理变化,发现孩子的问题,同时家长自身要做好心理准备,实现角色的转换,积极探索沟通的渠道与方式,与孩子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即良师益友的关系。

2.5家长不健康的心理和生活方式对孩子带来影响:身教重于言教,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很强的影响。但家长们面对时代的变化,面对社会、工作、生活、家庭带来的压力和困惑,自身也会产生不少的心理问题。家长带着这些问题去教育孩子会影响教育效果,更可能对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家长对社会的认识、对工作生活的态度、对家庭关系的处理,特别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在日常通过其言行充分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接受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对孩子的身心产生直接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一旦形成是难以改变的。因此,家长也需要有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困难,给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有利于家庭教育活动的开展,其效果也才是最佳的。

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3.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家长要重树教育的信心:许多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孩子进入职业学校,是孩子学习的失败,是家庭教育的失败,甚至用刻薄的语言挖苦孩子,把孩子数落得一无是处,一旦再有其他问题发生,即进行说教教育。这样家庭教育下的孩子会极度自卑,甚至自暴自弃,长此以往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失去了耐心和信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虽然在学业上、心理上、行为习惯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仍处于可塑阶段。家长应该本着对孩子未来负责的态度,当孩子遭受失败或行为出现偏差时,家长要表现得坚强和绝不放弃,鼓励孩子积极上进,取得成功。

3.2提升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家长普遍缺乏心理辅导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需要多层面、多渠道帮助家长提升心理健康知识和教育水平。①从家长层面来说,要主动了解学习心理学知识,参加相关的培训,通过自我学习,用现代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陪同孩子一起健康成长,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职责。家长之间也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有效的教育方法。②从学校层面来说,要承担起指导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通过引进和培训建立一支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指导的师资队伍;建立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为学生、家长提供专业的、便捷的心理咨询服务;成立家长学校,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培训,为家长学习交流提供平台;组织编写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案例分析等,为家长学习提供学习材料;借助现代通讯手段,建立家校互动交流的平台,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③从社会层面来说,政府、家长单位、社区应当承担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职能,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工作,设立专业咨询机构,设立心理咨询热线。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共同协作,让家长、子女在活动中得到情感的感悟和体验,实现家长与孩子的共同成长。

3.3家长要关注孩子心理: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的共性,但更多的是个性问题。每个孩子身体、心理发展历程是不一致的,成熟度也是不一样的,所处的家庭环境的差异,受社会环境影响的程度等诸多因素,都会造成每个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类型、出现的时间不一样,每一位孩子都独具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孩子需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案。家长需要特别关注孩子的个性特征,要常观察孩子的行为,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心理变化情况。家长只有真正关注孩子成长历程,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采取有效的心理辅导、行为矫正等措施,才能走出家庭心理健康的误区,与孩子共同成长。

3.4家长需要为孩子营造良好家庭环境:良好的家风、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潜移默化,对孩子良好的身心发展、优秀品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规矩大于宠爱,身教重于言教!父母言行一致,孩子才会遵守规则。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否则孩子可能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家庭气氛和谐,才能教出性格平和、身心健康的孩子,不要在孩子心里埋下怨恨、暴力的种子。应该给孩子的是爱,而不是伤害,要以孩子的成长为目标,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发展的空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应当引起家长、学校、社会高度关注,形成关爱、教育的合力。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尊重自已的孩子,倾听孩子心声,帮助孩子重塑信心,掌握心理辅导的技能方法,把孩子培养成身心健康的人。

作者:张敏 单位:重庆市商务学校

参考文献

[1]王超,武桂芝.基于家庭因素的中职新生心理健康分析[J].时代教育,2015,12(7):248.

篇11

[中图分类号]G8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4 — 0139 — 03

随着中国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学校布局的规划调整,寄宿制学校的数量快速增加,以寄宿方式就读的学生越来越多,寄宿生的成长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成为教育和心理学界研究的焦点之一。综观已有研究,承认寄宿生活对学生成长有一定积极作用的报道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在提高学生自立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成绩等与应试教育有关的外在目标方面;大部分研究则关注寄宿生活对学生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影响,考察这些差异的表现和造成差异的原因。对处于8-14岁年龄段的中小学生来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安全意识尚未基本形成。这一时期学生对家庭、父母的生理和心理依赖很强,离开家庭的寄宿生活,对学生成长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深入研究寄宿生活对学生成长尤其是心理发展的影响,对于确保学生健康成长,促进义务教育模式的改善和提高,显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拟就寄宿生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核心对已有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为从学校社会工作方面解决这问题提供研究铺垫。

一、关于寄宿生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寄宿生活在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但主要还是消极影响。近些年来这些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学生的社会化及社会适应

通过对低龄寄宿对农村小学生社会化影响的研究,刘先丽(2007)发现,低龄寄宿对农村小学生的社会化有积极影响,但也存在着不容人们忽视的问题,寄宿生活使学生离开了家庭,他们在性格培养、行为习惯养成和价值观形成等方面受父母的指导很少,他们的社会化更容易产生偏差。王芳、杨培(2008)借助青少年社会适应性问卷对寄宿制与非寄宿制高中社会适应性调查显示,寄宿制与非寄宿制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在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非寄宿制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寄宿制学生,寄宿学生在社交性、内抑性和人际信任方面得分均显著高于非寄宿学生。

2.寄宿与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

王春平(2011)通过农村小学寄宿生和走读生的焦虑对比研究表明,农村小学寄宿生焦虑状况不容乐观,焦虑水平和焦虑障碍筛出率都显著高于走读生,焦虑水平在性别方面未呈现显著差异,但年级间差异显著,私立学校寄宿生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公立学校。走读生焦虑整体水平较好,但也呈现出显著的年级差异。肖利敏、陶芳标等(2008)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安徽省农村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3834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寄宿生抑郁症状检出率(52.7%)高于走读生(46.2%),寄宿生焦虑症状检出率(27.7%)也高于走读(2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寄宿是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1〕。

3.寄宿与学生的孤独感

关于这一议题,昝旻(2011)通过对寄宿与非寄宿制小学生自尊和孤独感差异研究发现,寄宿制与非寄宿制的小学生的孤独感差异显著(T=2.419,P=0.016

4.寄宿与学生的人际交往

刘朝军、田素英等(2004)使用SCL—90量表对寄宿生和非寄宿生进行了测评,发现寄宿制学校男生人际关系、敌对因子得分高于非寄宿制学校男生,女生人际关系因子得分也高于非寄宿制学校女生〔4〕。李宇青(2006)通过对寄宿制高中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研究发现:97.6%的寄宿生认为生活的寝室有矛盾,55.2%的学生认为是生活习惯的差异导致,42.4%的学生认为是个人言行不当,37.6%的学生认为是生活琐事所致〔5〕。

5.寄宿与学生行为偏离

李璧、罗昭逊等(2003)使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用)对贵阳市789名学龄寄宿儿童和普通儿童进行测评,结果显示:寄宿儿童的问题行为检出率为27.55%,明显高于普通儿童的17.37%;寄宿儿童的违纪行为、行为与神经质行为问题检出率均高于普通小学儿童〔6〕。王玲、李崇勇等(2008)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3-5年级寄宿儿童和普通儿童进行调查发现:寄宿女生在活动情况上较非寄宿女生差,在社交退缩、体诉、多动、违纪因子分以及总量表分比非寄宿生有相对多的问题〔7〕。唐慧琴、杜亚松等(1999)用 YSR 对上海市某寄宿制重点中学 765 名初中生进行测试,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9.8%,其中男生有行为问题者 47 例,行为问题检出率占 13% ,女生有行为问题者 28 例,行为问题检出率占 6.9%,男生行为问题检出率大于女生〔8〕。

二、关于影响寄宿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关于寄宿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这一问题,现有研究主要围绕家庭、学校和寄宿生自身三个方面,其中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是影响寄宿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 家庭因素

董树梅(2006)在其《影响城市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家庭原因探析》一文中指出,家庭原因对寄宿生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表现是:亲子沟通缺乏,导致寄宿生情感缺失;父母期望值过高,导致孩子压力过大;特殊结构家庭,导致孩子遭受心灵创伤 〔9〕。

王玲、李崇勇(2008)对寄宿制小学生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表明,家庭教养方式对男生的影响不显著,对女生的行为有显著影响,父亲的过分干涉、严厉惩罚与寄宿女生的抑郁、多动、社交退缩、违纪、攻击等均成正相关〔7〕。

储小庆(2009)通过对农村寄宿小学生学校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发现,重庆市31个县区的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家长与孩子交流时,关心学习情况的家长占97%,关心孩子生活情况的为77%,关心孩子身体状况的有65%,只有23%的家长关心孩子的内心烦恼,2%的家长关心孩子的业余爱好,没有家长关心孩子的课余活动〔10〕。

2. 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相关研究表明,寄宿制学校重视学习成绩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安全管理的管理理念,忽视学生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发展,使得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缺乏丰富的课余生活。

叶敬忠、潘璐(2007)在农村寄宿制小学生的情感世界研究中发现,农村寄宿制小学的管理还处于看管为主的低水平,“不出事为原则”的低要求,对学生的心理状况缺少关注和引导,加之封闭式的严格管理,容易造成学生性格内向和封闭〔3〕。

吴霓、廉恒鼎(2010)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活动综述中指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比较贫乏。主要表现为:课余生活以学业为主,存在超负荷学习的现象;学校组织的课余生活形式单调,以体育活动为主;学生自主开展课余活动的能力不够,主要内容都与学校有关;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缺乏有效管理;寄宿制学校缺乏组织学生课余生活的软硬件设施〔11〕。

杨润勇(2009)通过对中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的调查发现,寄宿制学校教师普遍存在“身兼数职”——除了教学,还要承担保障寄宿生人身安全和照顾其生活起居的重要责任。超负荷工作的教师往往难以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寄宿制学校生活十分没意思”;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除了课本、练习册之外,既没有课外书,也没有课外活动”。这些情况均会对寄宿生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12〕。

3. 寄宿生自身的因素

寄宿生自身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格特质、自我意识、性别方面。神经质人格特质者,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自我意识水平较低者,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寄宿女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于寄宿男生。

从人格特质来看,申自力、陈力(2012)在寄宿与非寄宿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指出,神经质人格倾向的个体,其心理特征表现为焦虑、担心,常常郁郁不乐、忧心忡忡,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和不理智的行为。正是神经质人格倾向的个体因其在情绪管理、为人处世等方面存在的这些缺陷,导致其在应对学校生活压力时会比他人有更多的困难〔13〕。

从自我意识方面来看,唐慧琴、杜亚松(1999)对寄宿制重点初中学生自我意识、情绪状态与行为问题的研究发现:765名寄宿制中学生中,11.6%的学生自我意识水平降低,9%的学生有抑郁情况,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9.8%,学生中自我意识水平降低者,有情绪抑郁者,他们的行为问题各因子得分都高于正常组,因此应该加强中学生自我意识评价的辨证性,防止和减少学生抑郁情绪,提高心理素质〔8〕。

从性别差异看,董树梅(2006)在分析影响寄宿制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家庭原因时指出,寄宿女生中60%在心理健康测评中至少有一项因素出现焦虑倾向;在总量表标准分最高的10人中,女生占8人;各因素的检出率除冲动倾向外,寄宿女生均高于寄宿男生〔9〕。杜亚松、唐慧琴等(2001)对寄宿制重点中学男女生心理卫生状况比较研究表明男女生行为问题存在极显著差异,男生在抑郁、攻击、违纪和不受欢迎五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女生,而女生在思维障碍和躯体诉述这两个因子上得分高于男生。

三、关于解决寄宿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梳理文献发现,已有研究主要从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来探讨解决寄宿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1.学校方面

要改善寄宿生的成长环境,就学校方面学者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要完善学校设施,保障后勤生活,加强制度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二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寄宿制学校老师必须真诚关怀、充分理解学生,用真诚的情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14〕。三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活动,让学生在不同领域达到自我实现,获得赞赏与肯定,使其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15〕。四是构建心理咨询、疏导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挖掘学生潜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心理需要,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休闲中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控制自我〔16〕。

2.家庭方面

关于改善寄宿学生的家庭教育和成长条件,研究认为:一是家长应不断学习,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正确的人才观,对学生的期望值应符合学生实际〔16〕。二是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与孩子的交流,了解其心理状况,认识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会对其未来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15〕。三是要加强家校沟通,让家长和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成长。

四、简单述评

在人们对寄宿制学校及寄宿生的高度关注下,在人们对寄宿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思考中,有关寄宿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这些成果对于指导寄宿制学校和寄宿生家长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改善办学理念和教育模式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对城镇化迅速推进的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的学校教育来说,现有研究的局限性仍然是明显的。这些局限主要表现在:

第一,就对象来看,现有研究大多只局限于对某一时期寄宿生心理特点的横断性研究,而缺少对该群体心理发展的纵向追踪研究。

第二,从方法和内容来看,现有研究多运用国内外成熟的心理量表对寄宿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调查分析,且多以描述性研究为主,研究方法单一;在内容方面,未考虑到中小学寄宿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忽略了家庭对学生成长的作用。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是学生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关于寄宿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并未从学生安全感这一角度看待问题,仅从家庭结构、教养方式等方面寻找原因。

第三,从寄宿生活的影响方面看,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却缺乏对这一对相反作用的量化分析,从而会产生莫衷一是的效果。吴拉、朱丽莎指出寄宿生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而李宇青等人的研究则表明寄宿生容易产生人际交往问题。面对两种互相矛盾的观点,笔者认为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第四,从解决对策方面来看,已有研究主要是从学校和家长两个角度来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在寄宿生心理问题干预方面,多从心理学角度进行,而很少认识到寄宿生问题实际上是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问题的某种反映,需要从社会工作角度来解决。在寄宿制学校开展学校社会工作,不仅可以解决寄宿生心理问题,而且对这一问题的产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仅仅是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对寄宿生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所做的一个粗略的文献梳理,目的在于厘清问题,更深入、更细致的工作有待新的研究来深化,并为社会工作的介入提供必要的证据支持。学校社会工作是以专业理论为指导,秉持助人自助的理念,运用专业方法和技巧,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发掘学生潜能的专业活动。该工作可以为政府、学校和家长提供专业咨询和指导,共同为寄宿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参 考 文 献〕

〔1〕肖利敏,陶芳标,等.安徽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抑郁焦虑症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

(09):785-787.

〔2〕 昝旻.寄宿与非寄宿制小学生自尊和孤独感的现状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

〔3〕 叶敬忠,潘璐.农村寄宿制小学生的情感世界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7,(09):29-31.

〔4〕 刘朝军,田素英,等.寄宿制和非寄宿制学校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2004,(27):5782-

5784.

〔5〕 李宇青.寄宿制高中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6〕 李璧,罗昭逊,等.寄宿制小学儿童感觉统合及行为问题分析〔J〕.中国校医,2003,(01):16-18.

〔7〕 王玲,李崇勇,等.寄宿制小学生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07):494-495.

〔8〕 唐慧琴,杜亚松,等.寄宿制重点初中学生自我意识、情绪状态与行为问题〔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04):228-230.

〔9〕 董树梅.影响城市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家庭原因探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6,(04):38-40.

〔10〕 储小庆.农村寄宿小学生学校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11〕 吴霓,廉恒鼎.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研究综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12):32-35.

〔12〕 杨润勇.关于中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8):32-36.

〔13〕 申自力,陈力,等.寄宿与非寄宿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2,(08):38-42.

篇12

独立学院是普通本科院校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二级学院。截止至2012年3月,教育部公布的独立学院共有303所,独立学院已经成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独立学院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社会认同、社会地位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本研究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测试量表,研究分析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如何有效的开展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学生共5128人,其中男生2361人,女生2767人。大学一年级学生2710人,大学二年级学生2418人。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瑞格心理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测评软件,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在学院机房进行测试,测试的时间是2011年11月,历时一周。研究使用的量表为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共90个题目,分别类属9个因子,每个因子反映学生某方面的情况。这九个因子分别是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该量表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等均有涉及,能较为准确描述被试的自我感觉,较好地反映被试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严重程度和变化。量表总分高于160分,或阳性项目数大于43个,或因子分高于2分,需考虑筛查阳性症状,综合其他相关情况,对被试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三)统计分析

采用SPSS20.0对量表数据进行分析,主要统计方法为t检验。

二、结果

(一)独立学院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情况(表一)

大一学生量表总分大于200分以上的有210人,占总人数的8%;总分高于160分低于200分的学生有381人,占总人数的14.6%;大二学生总分大于200分以上的有243人,占总人数的10%;总分高于160分低于200分的学生有451人,占总人数的18.6%。从总体看,大一大二年级心理健康的学生占75%,有25%的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独立学院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基本情况

采用单样本t检验比较大学一二年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大学生常模[1]的差异,结果如表1所示。独立学院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上都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并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

(三)独立学院男女生性别差异比较(表二)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男女生性别差异,结果如表2所示。女生在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恐怖因子,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上均高于男生,存在极其显著差异。敌对因子也高于男生,存在显著差异,只有偏执因子得分基本相等,不存在差异。

(四)独立学院大学一年级与大学二年级年级差异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结果如表3所示。大学二年级学生各因子分均高于大学一年级,存在极其显著差异。

三、讨论

(一)独立学院大一、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分析

调查发现,该院学生中心理健康者占75%,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有25%,说明该院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良好的,大部分学生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是也有少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需加以关注。根据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分析,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时期,充满青春活力,朝气蓬勃,敢想敢干,易于接受新事物,总体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是大学生心理也充满了种种矛盾,自我意识增强与认知能力发展不平衡,情感丰富而不稳定,心理闭锁与寻求理解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如果没有处理好这些矛盾和冲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了消极的影响。[2](P.21-25)

根据与全国大学生常模相比较,该院学生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低于常模水平,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其实社会各界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存在偏见,往往认为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属于不受老师关注的群体,很大一部分学生经历了高考失利,加上社会对独立学院的认同度不高,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会比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差。通过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分析,独立学院学生有自己的特点:家庭条件较好,社会压力相对小,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综合素质强,思维活跃,社会活动能力强,兴趣爱好广泛,拥有好奇心,而这些特征为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打好了基础。

(二)独立学院男女生心理状况分析

调查显示,该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上均高于男生,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敌对因子也高于男生,存在显著差异,只有偏执因子得分基本相等,不存在差异。这与大部分研究中的结果相类似。[3]从性别差异上看,女生情感细腻,敏感,情绪变化快,希望被人理解支持,依赖心理强,而男生独立自主性强,处事果断,大度,情绪不易受他人影响,从而导致女生在生活上产生更多的消极观念,心理健康状况比男生差。

(三)独立学院不同年级间心理状况分析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在各因子上均低于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差异极其显著,这与国内的一些研究相反。[4]大一年级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环境适应方面。对于普通院校的学生来说,大一新生刚入学,各方面可能存在很多不适应,包括环境,人际,学习方式等方面。但是由于大部分独立学院90%以上的生源都来自省内,在地理环境,语言、生活习惯方面没有太大差异,离家较近,能基本适应大学生活。第二,学习方面,进入大学后,学习任务相对轻,父母也不再严加管束,学习处于放松期。第三、人际关系方面,大一学生之间的感情还处于“热恋期”,对对方充满了好奇心,同时也为自己树立好的形象而迁就忍让对方,同学间感情较好。第四、活动方面,积极参加学校班集体各项活动,热心学生会、协会工作,丰富了自身大学生活。第五、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绝大部分学生没有经济压力。大二年级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相比大一学生要差,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在学习方面,课程任务加重,开始接触专业知识,学习压力加大;第二,人际方面,同学之间的友谊已处于“磨合期”,内部开始出现一些矛盾,冲突,如不能良好的处理好人际关系,将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第三,学生不再热衷于集体活动,大部分学生的生活圈缩小了,孤独,无聊的心理开始出现。

四、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

调查研究表明,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是也有一少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为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学院可建立三级网络体系,即分别在院、系和班级中设立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各级网络各司其职,相互沟通融合,畅通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的传导通道,确保学生心理心理状况稳定发展。

(二)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与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相比,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积极的情绪和品质,主张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以此来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促进人格的完善。[5]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只是干预(帮助存在心理困惑的学生走出心理阴影),而是关注学生的积极方面,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和品质,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三)重视女生和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现阶段,各独立院校对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比较重视,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而对高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却有所忽略。同时,没有针对性的开展女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仲稳山,李露.全国大学生scl90新常模构建问题研究[J]. 中国校医,2009,(3).

[2]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湖南:湖南人民出 版社,200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