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8 09:29: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中历史知识要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发达的古代农业(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距今一万年左右农业开始起源,距今七八千年时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
2、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但使用并不普遍,农业生产仍以石器、木器、骨器为主;
人们已懂得了开沟排水、沤制绿肥、除草培土和治虫灭害等技术;西周时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基本具备;家庭饲养业也得到发展;人们也由经常迁徙走向定居生活。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耕作方式的发展:
自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逐渐推广;西汉赵过推广两人三牛的耦犁,并出现犁壁;东汉出现直辕犁;隋唐时期出现曲辕犁,并增加了犁箭、犁评。
2、耕作技术的进步:
①耕作方法:春秋战国出现垄作法,西汉赵过推广"代田法"。
②耕作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形成耕耙耱技术;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③耕作制度:汉代基本上以一年一熟为主;宋代推广水旱轮作的稻麦复种制;明清时期,北方黄河流域形成了两年三熟制和三年四熟制;南方长江流域发展多种形式的一年两熟制;闽江和珠江流域一些地区形成一年三熟制。
3、水利设施的完善:
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人们还创造和改进了灌溉工具,曹魏时马钧改制翻车用于灌溉;唐朝时创造了筒车;宋朝出现了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2、小农经济的特点:分散性;
封闭性;落后性;脆弱性。
3、小农经济的地位: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小农经济又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它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徭役兵役的主要来源,它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它长期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4、对小农经济的评价:
小农经济下的农业处境有了明显的改善,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和牲畜等生产资料,劳动产品除缴纳赋税外可供自己支配,因此他们具有很高的生产积极性。他们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精耕细作,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但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在生产、很难提高生产技术,这就日益阻碍了社会分工和社会交换,从而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长期持续发展。到了近代小农经济越来越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它成为了阻碍近代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
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①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②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人工冶铁属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掌握了铸造生铁技术,发明铸铁柔化技术和多管鼓风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北宋时普遍使用煤作冶铁燃料,南宋开始使用焦炭冶铁。③春秋晚期掌握了炼钢的方法和淬火技术,西汉掌握了炒钢技术,"百炼钢"在西汉出现,南北朝有灌钢法。
2、丝织业: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商代室内养蚕很普遍,并出现了织机;西周丝织技术突飞猛进,出现斜纹提花织物;战国时出现多种丝织品;西汉在长安设东西织室,发明了提花机;唐代丝织技术进一步提高,并吸收了波斯等国的技艺;宋代丝织品种类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明清时期,丝织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明代中后期,丝织业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3、商代已烧纸出原始瓷器;
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代是我国制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元代烧出了著名的清华和釉里红,我国进入彩瓷生产时期;明清时期,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
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2、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
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
(三)资本主义萌芽
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一些地区、一些生产部门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其标志就是手工业工场。除苏州的丝织业外,在江南的棉布袜制造业、榨油业、矿冶业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资本主义萌芽。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缓慢发展: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了,分工更细密了;出现的手工业部门和地区增多了。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稀疏地出现在个别地区、个别生产部门,多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发展速度又相当缓慢。微弱的资本主义萌芽始终未能发展到工场手工业阶段,其力量还远远不足以分解封建生产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占据主要地位。
3、古代商业的发展(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先秦时期:古代商业活动兴起于商代,商朝的移民为了维持生计,进行商品交易,周人称其职业为在"商人";
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城市商业繁荣,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
国家的统一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的发展,但由于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商业艰难发展。商人经商受到地点、时间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发展不高。
3、隋唐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
由于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特别是大运河的开通促进商品流通的范围扩大。都市和乡村贸易发展起来;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4、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
农业和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政府逐渐放松了对商品交易的限制,水陆交通便利,促进了两宋商业的繁荣,出现了纸币"交子"。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元代交通发达促使商业继续繁荣。
5、明清时期:商业继续繁荣。
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
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
2、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
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3、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中心的逐渐南移等,也催生了一批城市的兴起和繁荣。
扬州、成都 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概况
西汉: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对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主要商品是丝绸。
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立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两宋:为增加财政收入积极发展海外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的重要财源。
元朝:主要的港口有泉州、广州和庆元(宁波),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明清:对外贸易萎缩。明清两朝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2、中国古代官方贸易的特点及目的
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和赏赐完成交易占有重要地位。特点是"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是在政治上宣扬国威,而不是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4、古代的经济政策(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土地制度的演变历程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公有制
(2)奴隶社会--井田制。夏、商、西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那时的耕地,成方成块,形同井字,被称为"井田"这种土地国有制度被称为"井田制"。实质上是一种名义上国有而实际上是各级奴隶主私有的土地制度。
(3)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4)封建社会--以私有制为主体多种土地制度所有制并存。封建社会有四种土地所有制;①土地国有制:国家政权直接掌握的土地,由国家经营,主要用于封赏和对农民授田。代表性的土地制度就是均田制,即封建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使用。②地主土地私有制: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③小农土地私有制:广大农民占有很少土地。④君主土地私有制:君主直接掌握的一部分土地,其收入主要用于君主开支。
封建土地所有制以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体,它在封建社会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2、土地兼并
①概念:指地主官僚贵族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土地甚至国有土地,使封建国家、农民控制的土地数量急剧减少,土地逐渐集中到地主手中。其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私人所有,土地可以买卖和转让。土地兼并既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封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②土地兼并产生的影响:在政治上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导致社会矛盾尖锐;豪强地主势力的增强影响中央集权。
经济上造成农民普遍贫困,使之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影响了手工业扩大再生产,抑制了手工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它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③面对土地高度集中,历朝政府都采取措施抑制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
④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不能成功的原因: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规定土地私有,并可以自由买卖的转让;土地是封建社会的主要财富和各种财富的最终归宿;封建政府是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不可能真正抑制土地兼并。
(二)"重农抑商"
1、目的:经济目的是保障农业生产,维护封建政权的经济基础--自然经济,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政治目的是加强对人们的控制、巩固封建统治;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2、演变过程:
①为保障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商鞅首倡"重农抑商"。
影响:保障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有利于巩固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保证赋役的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
②西汉初年,社会经过长期战乱,经济凋敝,富商大贾乘机囤积居奇,操纵物价。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盐铁官营,加强对工商业的管理、对工商业征收重税,这些政策有效地避免了因商人非法牟利对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阻碍;打击富商大贾也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③明清时期,工商业空前兴盛,但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明清两代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而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破坏工商业的正当经营,以致影响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明太祖时期,实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下海,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1―0120―01
一、打好基础,重视高一高二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和初中大不相同,高中历史知识点多、难度大,知识所涉外延明显且较为宽泛。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各不相同,高中老师的讲课方式、习惯也和学生实际的学习实践有所差异,这就往往会让高一新生很不适应,导致一部分学生一开始就产生畏难情绪,对后续的知识就更难以理解消化,从而对高中历史的学习越来越提不起兴趣。
高一高二阶段不仅仅是积累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的阶段,更是夯实历史学科基础能力根基,把历史学科基础知识逐步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阶段。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打好基础入手,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从养成好的学法入手。一方面学习历史必须要引导学生掌握学法,要理清线索,掌握要点,这是将厚书读薄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所谓“要点”,就是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的骨架,是历史“链条”中的重要环节。提炼要点,必须具有逻辑概括的能力,这样才能从繁杂的内容中提炼出记忆的要点,从而以纲带目,化难为易,执简驭繁;另一方面打基础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案”等教学材料的导学功能和“合作学习”的智慧共享,让全体学生能高效利用自主学习时间,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集中有限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消化重点、难点,掌握知识要点和历史节点。
二、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改革教法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是教学计划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由于各酒店环境与条件不同,顶岗实习无论在方式、内容、方法还是组织上都有很大的差别。院校在组织顶岗实习时碰到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实习单位难落实、学生实习积极性不高、实习生难管理,因而导致实习质量不高,实习生流失大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水平。本文从情感教育角度出发,通过对近三年武汉职院、南京旅院、郑州旅院等高职院校1206名曾经参加实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针对如何有效加强实习生管理展开研究。
一、情感及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在活动中对人和客观事物好恶倾向的内在心理反映。人与人之间,特别是领导与被领导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情感关系,就可以使人产生亲切感。而有了亲切感,相互吸引力就大,彼此的影响力也就大。反之,没有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就会造成双方一定的心理距离,而心理距离是一种心理排斥力、对抗力,会产生负影响力。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应该成为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二、情感教育在酒店管理实习学生中的意义分析
(一)满足实习学生基本生活需要
只有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满足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众多酒店的基本生活设施,往往比学校的更逊一筹,从而让实习生产生心理落差。此时应及时给予学生情感关怀,在可实现的范围内满足实习生基本生活需求,让他们感受到酒店的关心与重视,弥补生活设施的不足。
(二)满足实习学生感情上的需要
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二是归属感。感情需要比生活需要更重要,实习生入职后面临完全陌生的环境和人,对初涉职场的他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此时如果能给予实习生正确的引导和关爱,则会让他们放松心情,很快的投入工作。
(三)实习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大学实习生对自己的职业期望值很高,但实习生的工作总是和脏、累结合在一起的,每天重复的劳动,未来没有可见的希望和立足点。一旦有更好的实习条件或可逃离的理由,他们会毫不犹豫选择辞职。故在实习过程中要重点关注他们的情感需要,碰到问题及时沟通,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关心和关怀,从内心深处接受实习。
总之,情感教育成为实习生实习期间的主要动力。学校和酒店要关注他们最迫切的需要,对他们的情感需求要重点考虑和关注。
三、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问题及其分析
(一)实习学生心理现状分析
1. 实习学生普遍具有“低人一等”的心态。根据近三年对武汉职院、南京旅院、郑州旅院等高职院校1206名曾经参加实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有68%的学生认为酒店管理专业是“服侍人”的行业,“低人一等”的工作。42%的学生难以调适心情,很好的投入到实习工作当中。能否把这种意识形态调整过来,直接关系到实习的成败,是实习生所面临的首要考验。
2. 实习学生时常有不公平感。酒店经营目的是盈利,因此在分岗位时会根据实习学生的外貌、身高等外在条件进行分配,这种分岗使得学生间的外形差距突出。在问卷调查中,有48%的学生觉得不公平,进而不可避免地产生失落感。
3. 实习学生的期望得不到满足。有些酒店单从盈利出发,只考虑各部门的用人需求,哪些部门缺人,就将实习生分到哪里去,不考虑学生主观意愿,且实习期间酒店很少给予轮岗机会。学生的期望不能被满足,工作热情和工作责任心就会受到影响,会出现怠工、脱离实习单位等现象。
4. 实习学生缺乏归属感。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一般不超过一年时间,实习生普遍缺乏心理归属感。在对武汉职院2011级酒店管理专业48名学生进行随机调查,所有同学都认为实习结束后要离开,故难以产生强烈的工作责任感、使命感。而酒店管理层和老员工在实习生入职初期的错误,常常采取训斥和不耐烦的态度,更使得实习生觉得自己是编外人员,故很难与酒店融为一体,产生归属感。
(二)问题分析
1. 酒店方管理问题分析。第一,酒店忽视实习生的针对性管理。根据近三年对武汉职院、南京旅院郑州旅院等高职院校1206名曾经参加实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只有53%的实习生对酒店的管理表示满意。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实习生心理压力较大,酒店对实习生采取与普通员工完全一致的管理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实习生由学生到职员这一角色转变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导致实习生一定时期内很难适应酒店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方法,丧失工作的热情和信心。第二,酒店实习计划制定不明确。44%的学生表示,酒店缺乏系统的实习项目计划,没有把实习作为一种制度,没有轮岗计划和周密的实习安排。第三,酒店方缺乏对实习生的再培训。52%的学生表示,进入酒店接受短期的入职培训后,就直接顶岗工作,忽略了再培训。有些酒店认为培训实习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最终却难以留住实习生,部分酒店甚至出现拒绝实习生参加饭店的在职培训现象。因为缺乏系统、规范性的指导培训,实习生工作不熟练,经常犯错误,客人投诉屡见不鲜。
2. 院校管理问题分析。第一,院校缺乏实习管理主动权。尽管高职院校非常关心实习生的培养,制定了严格的实习管理规程,但在校企合作中,实习安排的主动权限往往掌握在酒店手中,学生的轮岗实习机会由酒店方决定,轮岗概率低,实习计划达不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第二,“双师型”指导教师缺口较大。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缺乏,对实习的指导仅停留在生活、思想等层面,缺乏对专业技能的有针对性指导。故学生对实习过程中服务技能和管理知识的学习觉得无所适从,实践教学难以取得预期实效。学校和酒店要针对学生实习心理,将情感教育应用到学生实习过程中,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习。进而实现酒店专业教育办出成效、办出特色的目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为酒店人才储备打下基础。
四、情感教育的应用方法
(一)学校应注重学生实习前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学校作为实习组织方,不仅是知识和智慧的传播方,其情感的力量有时比知识本身的传授更能影响学生。校方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他们实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实习前帮助学生理性分析实习过程中将碰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增强学生对实习的期待心理,引导学生在正确对待实习,在实习中成长。
(二)酒店应开发实习生情感,针对情感中的主要方面重点关注
酒店在满足实习生基本生活需要外,要理解和接受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将他们的情感需求放在首要位置。要从实习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合理安排安排实习岗位,而不是单从经济利益出发,因为某个岗位缺人而顶岗。有了合适的实习岗位,实习生便会主动完成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美。
(三)酒店管理层应让实习生体验愉悦的情感,保持浓厚的实习兴趣
酒店管理者的关心使实习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当实习生感受到酒店管理层真诚的关怀、积极的期待和希望时,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对酒店产生信赖和归属感,对实习保持浓厚的兴趣,不会随意放弃实习。
(四)实行以人为本的评价,巩固成就动机
实习生实习过程结果会时常受到酒店管理层评价,对实习生的评价要以人为本,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激励,尽可能的从不同角度看到每个实习生的成长和进步,突出实习本身的意义和价值,让实习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进一步坚定实习的信心和决心。
参考文献
[1] 王西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现状分析及对策[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将信息技术和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在先进的教学理论的引导下,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将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与高科技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一种新的能够充分地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出来的教学模式,以计算机高科技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现阶段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工具。
首先,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以往高中历史教学中不能给予学生直观历史现象感受的缺点,使得学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对历史现象进行直观的观察,替代了以往干枯的理论讲述。以往的单纯讲解理论的高中历史教学,其单纯依靠教师讲解历史相关知识,让学生逐渐对高中历史失去兴趣。与此同时,因为现在的历史教学减负的问题,使得高中历史课本中的内容有所删减,学生了解高中历史的相关知识增加了难度,给教师的相关教学、学生的理解学习都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运用电视或者电影录像等手段,将高中历史课程中需要讲解的历史现象进行再现,让学生能够在一个直观的对历史现象的了解下对高中历史相关知识进行学习,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于高中历史相关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的高中历史知识。
其次,现代信息技术的存在也使得高中历史教学的各种难点能够得到有效的突破。一般历史现象的学习中,这种历史事件的内容和存在的意义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之所在,而如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师归类好的历史事件要点进行展示,也就是以多媒体的形式将相关的知识信息进行展示,让学生对这些相关的知识信息产生直观的图片记忆,使得学生能够对这些相关的知识保持长久的记忆。然后在多媒体展示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对这些知识要点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总结,这对于加深学生相关知识的记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最后,现代信息技术的存在对于高中历史教学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对高中历史教学的相关历史场景进行模拟。比如,高中历史课程中康有为与顽固派之间的论战,可以让学生以实际论战的形式模拟历史上的情景,加上多媒体的背景设置,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相关的场景中,对于将来的相关知识的记忆也会深入很多。在课堂教学之后还可以让学生整理相关的资料,比如相关的声像、图片、影像,加深学生对于之前学习的知识的记忆。
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历史教学的具体措施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历史教学的具体措施有很多,本文阐述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如何构建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高中历史教学课程中的课堂信息容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陶冶学生的历史情操,提高学生对于高中历史的知识理解和相关的道德修养,优化高中的历史教学。
首先,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堂中应该对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和学生对于高中历史知识的理解规律进行深入的了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来设置出让学生感觉到悦耳舒心的情景,激发学生对于高中历史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大限度地将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行提高。比如在讲相关的历史事件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下早期的诸如地道战或者地雷战相关的影视资料,引起学生对于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兴趣,再加上巧妙地设置一些相关的问题活跃课堂的气氛,就能够很好地让学生参与到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当中。
其次,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高中历史课程的考试内容也变得灵活多变,这样的情况使得以往老旧的教学模式必须得到一定的改革,才能够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lunwen.1KEJIAN.com。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正好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使得高中历史的教学课程得到了全面的改革。高中历史教师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向学生提更多有意义的问题,能够向学生提供更多有用的材料,让学生能够在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带着问题来进行思考,让学生对于相关的高中历史事件产生深刻的印象。教师在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让不同学生的意见都展现在所有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进行思考,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经验。
再次,现代信息技术的存在对于加强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信息含量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存在使得高中历史教学的手段得到变化,从而使得高中历史教师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散,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的时候能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使得学生头脑中的高中历史知识形成一个体系,有一个具体的高中历史知识框架,对于学生将来的高中历史知识学习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推动着我国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完善与发展。《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历史教学要重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自主结合历史看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分析历史问题。”因此,在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切实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让学生能够积极性、主动的进行历史知识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一、高中历史课堂中运用主题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1、“主题式”历史教学模式是新课改的需求。在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政治功能,且忽视了其社会功能。为了能够让历史课堂教学得以科学进步,新课程改革便对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标准。在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被分成了三个组成部分:知识与能力、方式和过程、情感表达和价值观,新课程改革后强调高中历史教学摒弃单纯的背诵历史知识,强化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并运用所学到的历史知识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从而将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意义得以最大化发挥。然而,“主题式”教师便符合新课改的需求,从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为出发点,积极强化学生的情感表达和价值观建设[1]。2、“主题式”符合当代历史课堂教学的理论要点。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他人之间不断的相互帮助和协作中获得的,唯有人们通过合理的协作研究,将彼此之间的知识相互分享才能够丰富的总体储备量。这一重要思想正式当前我国历史教学的理论要点,即重视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学习以及相互学习经验的共享。“主题式”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能够让学生以最高的效率了解到课本中所表达的核心观点,加之每个学生的价值观存在差异性,便会形成不同的历史认识。此时,“主题式”便能够让学生们通过相互经验的交流与合作构建出良好的学习情境,从而促进历史课堂教学意义的实现。
二、主题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1、创设历史情境,把握课堂主题。在课堂教学前期,部分教师可能会对课程主题的设计不够精准,而因此导致许多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方向偏离教材的核心。例如,在必修二中《新航路开辟》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以提问题的方式进行引导,例如:“同学们,现在假设你们是欧洲的一个普通家庭,而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会给你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和影响呢?”在学生积极踊跃发言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的思想不过于偏离主题,教师便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情境的方式来转变学生的认识。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新航路开辟》的纪录片,让学生先对故事的发生背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再组织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还原”历史。最后,教师再让学生通过分组分层的讨论的方式加深对历史课本主题的领悟,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2]。2、突出课本重点,激发学习积极性。高中历史课本各个章节的知识点关联性较强,完全打破了初中历史那种章节的独立性,使得许多学生在背诵学习时感到杂乱无章,并将诸多历史事件和时间混淆。究其原因,鉴于高中历史课本中各个章节的关联性较强,很多学生在学习时便难以把握课本知识的主题,尽而导致在学习时缺乏明晰的学习思路。然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结合主题式教学思想便能够良好的打破这一现象,不仅能够让学生明晰学习思路,掌握各个章节的主题内容,亦能让学生通过参与小组讨论将历史知识进行明确梳理。例如,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章节教学中,教师可先为学生创设一个主题,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使学生们进行积极讨论并分析中央、地方的演变过程。此外,教师再结合教材内容布置一些其他的知识点进行讨论,通过这种主题式教学法的推进,学生不仅能够沿着主题方向对历史课本知识进行学习,还能打破传统“背景概括意义”的单一教学模式,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完善主题关系,强化教学重点。完善主题关系是主题式教学在历史课堂有效融入的重点。首先,教师要明确主题式教学并不是单纯的将各个存在一定历史关系的知识点贯穿在一起,而是将统一知识点进行升华,让学生能够根据某一个知识点延伸学习其相关的知识内容。之后,教师要对教材中讲述的内容以及相对性的任务进行精确划分。最后,为了能够保证学生对内容能够熟练记忆,并了解其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影响,便需将整个事件归类为一个主题,让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的历史事件。例如,教师在对《的崛起》这一课进行教学时,可以将其成几个“小主题”,即重大会议、主要事件和主要人物等。通过将主题进行整体贯穿的形式进行教学,便能够让学生对历史知识系统的认识[3]。
“主题式”历史教学法的运用,是当前我国历史教学中一次大胆创新,教育工作者在运用此方法进行历史教学时,要注意发现其中所隐藏的问题,并及时加以修正,进而保证“主题式”历史教学法的意义得以充分实现。值得强调的是,历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其课堂教学与主题式授课模式相结合亦要循序渐进。
作者:张东梅 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历史专题化教学模式主要是指教师围绕一定的教学主题,对重大的历史事件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迅速掌握重点知识。学生需要从专题式的教学形式中学习历史事件的经验总结,对其历史含义、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特征形成个人的理解与把握,在对历史事件的总结分析中形成自己的史学价值观。
一、高中历史教学专题化的必要性分析
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促进历史人文价值的实现。在新课程改革体系下,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对历史知识要点的掌握,而是以知识点为基础培养学生看待历史事件的独特眼光,形成具有个人意识的思维体系建设。
历史课程教学的特性在于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中,在前人的生活经验和人生历程中,总结、分析该事件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在对典型性人物,事件的分析中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分析、总结的学习能力,能够全面、深刻地把握历史事件所蕴含的深层含义,所以历史课程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不断思考总结的学习过程,学生需要体会和感悟历史事件的人文内涵。在思考总结的过程中,采用专题化的历史教学形式,一方面可以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以更加宏观、全面地角度掌握历史事件的深层内涵,以实现教学效果。
二、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更新教学思想
目前,历史教材的编写主要以模块化、专题化的形式组织课程内容,这种系统性的编写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材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把握教学单元的重点内容。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课程中,教师并没有将教材内容设计与课程讲解有效结合,大多沿用传统的线性讲授方式,在知识的堆砌中开展历史教学,缺乏对历史知识以及史学价值的深层挖掘,学生难以在知识点的识记中建立史学观,在长期的历史学习下,学生很容易将历史课程的学结为固化的知识点的背记过程,导致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佳,学习兴趣贫乏,难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专题化历史教学的讲授策略分析
1.确定教学主题
专题化的讲授方式主要是指教师基于知识进行规律性总结。因此,教师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广泛收集教学资料,确定教学主题。在主题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必须建立清晰的知识结构,对于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差别有清楚认识,灵活运用教学采用,将对历史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转化为历史规律总结,史学思维的建设,实现更高阶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工作时,需要引导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对于特定的知识要点提供必要的信息补充说明。
2.在互动间提供教学指导
专题化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建立学生,教师间互动交流的学习氛围,在自由、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大胆地表达个人的想法,在必要时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在历史课程的交流环节,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或者学习能力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依据特定的主题展开讨论,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但是在小组讨论时,教师需要把握以下几个重点,才能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在小组讨论的部分需要进行讨论,结果提出相应的要求,否则学生间的讨论很容易流于形式,难以实现教学目的。在必要时,教师可以进行引导,注重讨论的效果和有效性。
其次,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鼓励式的教学方式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鼓励式的教学中帮助学生逐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与对历史学科学习的主动性。
最后,教师需要重视评语的多样性,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师需要给予适当的点评,在点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言语的创新性,不能采用单一的语言模式,对于学生优秀的部分或者还有待加强的部分教师都需要有策略的提出,不要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中历史教学采用专题化德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己的史学思维,将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理念贯彻实施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建立宏观的思维意识,在对历史事件的规律性总结中寻找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方法,将现实生活与历史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灵活运用,不断创新思维,在对知识点的分析归纳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以培养学生独立看待问题的视角为最终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曾维丽.“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原则的提出与落实――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学习一得[J].教师之友,2005(6).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098-01
在高中阶段,历史教学已不再单纯要求死记硬背历史知识点,而是更强调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刻意涵,并通过分析史料把握历史深意,帮助学生建构历史知识体系,解读历史问题的原因、过程和意义。历史也不单是线性状态的呈现,而是逐渐向专题化、模块化转变,于是文字史料成为考查学生历史知识水平的重点,也成为高中生学习历史的突破口,文字史料教学被放置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在这样的背景下,历史教师应充分借助文字史料,转变教学理念,寻求多种文字史料运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字史料,从而促使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1 注重教材史料,有效链接知识
随着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高中历史教科书也处于不断修订的过程之中,以人教版为例,教材突显专题化、模块化编写特点,教材的变化也影响着知识考核模式的转变,促使高考命题也发生着改变。目前,历史知识的考核内容也多以文字史料的方式呈现,很多时候,文字史料的分析和解读,已经成为学生解开历史知识谜团的金钥匙。
万变不离其宗,教材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依托,其中有很多文字史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而且也能够强化学生文字史料解读的训练,对文字史料的解读,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历史现象,对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应充分重视教材文字史料,立足于教材,并向课外拓展,实现教材文字史料的课外延伸,从而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探究历史现象、解答历史知识的疑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点。教师若能够活用教材文字史料内容,并使之贯穿于历史教学过程中,那么高中生的历史知识基础便会更加牢固。
2 秉持适当原则,合理选用史料
文字史料的科学选用,是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基础,也是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依凭。然而,长期以来,文字史料的运用深陷误区之中,如过分堆砌、选用的史料偏、怪、难,脱离教学实际,缺乏层次性和思考价值,与教学知识点的关联度较低等等,这样文字史料也就失去了运用的意义,甚至导致学生苦于海量的史料阅读而削弱了学习效果。
对此,在文字史料的选用方面,教师应秉持适当的原则。一是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要结合高中生学习能力实际、并以解决教学重难点为目标,如对高一学生可选取一些故事性较强、通俗易懂的文字史料,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对高三学生可选取难度较大的文字史料,从而提升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二是要有多样性。文字史料可划分为表格史料、撰述史料等多种类型,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用丰富多样的文字史料,从而有效激发学生解读史料的兴趣;三是要有典型性。在文字史料的选取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的控制史料数量,务求少而精,尤其是古代史部分的文言文史料,学生阅读起来比较吃力,教师应科学筛选,使得学生深入分析和解读具有典型性的文字史料。
3 解读文字史料,深化知识探究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选择合适的史料是基础,核心是以文字史料为依据,而关键环节是解读。文字史料的解读,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同时也需要反复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对文字史料进行准确的解读,是学生分析理解史料内容的关键,解读文字史料是有一些方法的,教师应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文字史料,找出文字史料背后隐含的历史知识,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实现对文字史料的准确解读。
一般来说,文字史料的解读,主要可以划分为信息提取、现象描述、成因分析、本质揭示等四个阶段。信息提取是文字解读的基础,主要针对文字史料中涉及(明示或暗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等方面信息点警醒提取。现象描述是文字史料解读的过程,是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立足史料信息对历史情境进行还原,梳理出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等内容,从而全面把握文字史料内容。成因分析是促使学生学会思考,围绕问题深入探究,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地点,发生了材料中所发生的事件,使得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分析。本质揭示主要促使学生从材料内容出发,深入到文字史料背后所隐含的本质内容,从而综合解读出文字材料所要考查的重难点知识。
4 综合分析考量,恰当组织答案
文字史料是学习与考查知识的重要媒介,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文字史料解读之后,并不是意味着史料学习的结束,对于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来说,组织答案,最终落实到笔端。此前,学生已经带着问题对文字史料进行了仔细阅读和分析,对问题答案已大致心中有数。在很多教师观念中,只要学生吃透了史料、找出[含知识点,就算大功告成了。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对文字史料和问题理解很透彻,分数却并不理想,这是由于答案无法做到有效组织。对此,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文字史料进行系统全面分析,提炼要点,找出史料指向的核心知识点;其次,以问题设置的分值为依据,做好采分点的分配;第三,充分结合文字史料,用简单、准确的语言总结出问题的答案,这样既能节省学生答题时间,又能获得理想的成绩,而且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实际分析与运用能力。
总之,文字史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高中生学习历史知识,提升历史分析能力的基础,教师应注重文字史料的运用,能够筛选浩如烟海的文字史料,并立足于教学重难点知识,促使学生更好地解读文字史料,建构具有深度的历史知识体系,从而为高中生更高效的学习历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51
引言:
历史距离课堂、学生遥远,如若没有一种好的课堂教学方法,课堂将会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全然提不起来。如何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对我国高中历史新课改课堂教学是一种挑战。在课堂上,如果可以做到让历史“活”起来,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则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将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而是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1、高中历史新课改课堂教学的现状
正视过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对高中历史进行了更加系统性与理论性的研究,尝试从历史、学生等多方面重新编排新形势下的高中历史课本。高中历史新课改的实行在我国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效果一:使历史课程日渐多元化。现各地区与学校具有了开设与本土历史及学校历史相关的课程权利,使的我国的历史课程逐步向本土历史文化与时代文化进军。效果二:历史课程朝综合性教学发展。在高中历史课程的编排上,逐步融合多学科知识,授课过程中尝试用理科教学方法,使历史课程上多学科融合。效果三:新课改内容上的安排更加的契合实际教学过程。在向同学们讲述史实的同时,新课改提出了课程教学中突出注意要点,要求师生一同解决课程中的难点。
2、当前高中历史新课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对历史学科不重视
从初中开始,大部分的学生视语数英为主科,而历史、地理之类的学科仅是副科,历史所占分量不高,面对历史考试学生也无非就是将课本的知识一背,就完事了。从初中开始形成的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思想,使学生在高中专注语数英,忽视历史知识的学习,这导致了学生花费在历史上的学习时间减少,自然也没有学习历史的兴趣。
2.2、高中学科的课程安排
高中时期,学生各科课程安排很多,一天到晚,除了上课便是做作业,这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获取课堂外的知识变的很困难。同时,高中历史新课改注重学生对史学知识的采集、归纳、分析等能力培养,但是由于大部分高中采取封闭式教学,学生获取新知识的途径只有课本、图书馆以及多媒体电脑。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非常的狭窄,对于个别拥有手机的学生,若处在一个没有学习氛围的环境中,学生也很难自主的去查阅文献资料。
2.3、初高中历史学科衔接不紧凑
做好新课改后初高中历史的衔接,需要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过程中构建属于自己的历史知识架构。勤于将史书上各年份发生的事件串联起来,做到从古到今对于历史进程的演变心中有“史”。其次,在平时的考试过程中加强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为了适应高中多材料型的试题,初中阶段需要求学生多阅读史书,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拓宽视野。
2.4历史专题学习的困扰
高中历史课程内容上,没有对历史体系做到系统性的处理。高中历史新课改在课程框架上运用“模块+专题”齐头并进的模式,通过将历史中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整理,以彰显其中的规律关系。然而这种模块与专题的形式对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是一种冲击,原因是这种新的教学要求学生具有和老师一样丰富的历史文化积累,按专题进行教学,课堂上历史不再是按照年份“上演”,而是多样的历史内容结合,对于初中历史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历史学习将会进行的很艰难。
3、解决高中历史新课改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对策
3.1、教师加强自身系统理论知识
历史新课改对高中历史老师提出了新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做到对历史知识全面、系统的了解。利用自身强大的专业知识,利用学生爱探索的心理,教师根据专题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去挖掘与专题有关的有趣的、不为人知的一些历史秘密,然后由学生课堂上进行讲诉。在慢慢地探索中,学生愿意去找寻跟多的历史故事与同学们分享,愿意去学习历史了。
3.2、创新教学形式,设置“专题”课堂
在新课改下,直面学生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课堂教学创新,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首先在教学形式上,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专题内容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如情景教学、讨论组形式教学等,在课堂上教师起引领作用,让学生参与到自主教学、学习的过程中。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专门的课堂用于演历史话剧,在每一单元的学习后,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历史专题演话剧,并进行评比活动,话剧力求表现出历史课堂上学习的主要内容、重点内容。通过专门的课堂让同学们演话剧,不仅可以让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演绎历史事件,同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更多的历史。
如此进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可以让学生在历史学科中逐步开拓自己的事业。
3.3、注重历史框架的构造,引导学生爱历史
在学生初涉历史时,以时间年份为线索,为同学们先理清年代事件。历史新课改后,专题教学中,包含了大量的零碎知识点,学生不容易掌握。这时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每个专题做一幅“专题框架联想树图”,然后将树图挖空,组织学生小组比赛将树图填满,促进学生小组内学习效果。
引言:
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春风拂过,我们的历史课堂也不断焕发生机,尽管如此,新课改实行过程不免会存在阻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立以学生成才为目标的理念,致力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让学生享受新课改的历史课堂,让学生自主的开拓眼界,积极参与到学习历史的行列中去。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海西网漳州南联络线南靖至龙海高速公路线路长46kM,主线路面结构设计为4.5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6C上面层+5.5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下面层+12cm密级配沥青碎石上基层+16cm级配碎石下基层+36cm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采用A级70号普通沥青,下面层采用30号硬质沥青,上面层采用进口SBS改性沥青。
我国目前对于标号低于70号沥青的研究和应用均较少,沥青路面结构的中下面层使用的沥青偏软是导致夏季沥青路面产生车辙的原因之一,为此好多高速公路在沥青路面的中下面层也使用改性沥青,但极大的增加了公路的建设成本。如果能在沥青路面中、下面层使用硬质沥青,即可提高路面的抗车辙性能也可大幅降低工程成本。本项目下面层就是采用30号硬质沥青进行研究。
1 工程概况
1.1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拟建路线位于福建省南部,戴云山脉西南延伸部分,山体庞大,往东逐渐过渡为低山地形。西南隅岩溪一带地势较低,属高程200m以下的丘陵地形。区内山岳深受切割,山坡陡峻,沟谷发育,多悬崖峭壁,植被发育,基岩差。路线穿越的地貌单元有中低山地、丘陵坡地、残坡积台地、冲洪积阶地、河流阶地、盆地等。
气象、水文、环境:工程所在区域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四季常青,年平均温度为2l℃。7月份平均气温28.5℃,夏季极端气温37.7℃;多年平均风速在2.0m/s;平均降雨量1612mm,平均径流深935mm,雨量充沛,但年内时空分布不均。
1.2技术指标
该高速公路的技术标准采用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路基顶宽度为26m,路面横向布置1m+0.75m+3.5m+3.5m +3m+0.75m(半幅)。路面结构层为:4.5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6C上面层+5.5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下面层+12cm密级配沥青碎石上基层+16cm级配碎石下基层+36cm水泥稳定碎石。
2 配合比设计
2.1 原材料分析
福建省漳州市处于闽南地区,气温高,雨水多,对路面石料要求比较严格。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控制碎石的质量:第一是碎石的固有特性试验,如石料压碎值、表观相对密度、吸水率、对沥青的粘附性、软石含量、磨光值等;第二是生产特性,主要包括粒径、针片状、棱角性、洁净度、坚固性等。由于当地碎石场生产规模比较小,周边材质花岗岩居多,选择距离沥青拌和站40kM的山格平寨的料场进行生产粗细集料。对该碎石场加工设备进行了要求,具备反击破和整形机。避免多渠道、多厂家进料的做法,保证了碎石规格的一致性。能够保证碎石的生产质量,从而为路面质量奠定坚实的的基础。本高速公路原材料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见表1~表5。
表130号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表2 粗集料的技术要求
表3 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表4 矿粉的质量技术要求
表5原材料实测项目表
注:为改善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应加入20%的消石灰。
2.2 施工配合比设计
采用的配合比为:0/4.75:4.75/9.5:9.5/19:沥青:矿粉=31.5%:20%:46%:4.4%:2.5%。众所周知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控制是质量的保证,由于我们采用的是30号硬质沥青,就要求有充分的拌合时间和严格的温度范围。拌合时间,干拌12s,湿拌35s,总的拌合时间为47s。骨料加热温度为185℃~195℃,沥青加热温度为165℃~175℃,出料温度为170℃~180℃弃料温度>200℃。在此拌合时间和温度下,能够使沥青混合料搅拌均匀,可以观测到外观发亮(表6)。
表6 AC-20C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
3 施工主要机具和测试仪器配置(表7)
3.1设备配置
表7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表
3.2主要试验、测量仪器配备(表8)
表8主要测试仪器配备表
4 施工工艺
上基层报验混合料的拌合混合料的运输混合料的摊铺碾压接缝处理交通管制。
4.1 施工准备
上基层验收完毕后,进行测量放线工作,定出边线,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通过试验段得出为1.21,摊铺碾压设备提前就位(下面层采用平衡梁法施工)。
4.2 混合料的拌合
混合料的拌合采用无锡雪桃拌合站,型号为J5000,额定功率为400t/h,由于选择用30号硬质沥青,需要拌合时间延长,实际产量为280t/h,该站配有自动打印系统,可以逐盘打印沥青及各种矿料的用量和拌和温度,在开始施工前已经被当地质检部门标定合格。
4.3 混合料的运输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采用20T的自卸车,由于30号硬质沥青混合料温度损失比较快,我们在运输车辆两侧采取了保温措施,减少了温度损失。在装料前,安排专人把车箱底板及侧板清洗干净,并刷一簿层油水(用含柴油量为20%油水)。沥青混合料装入车箱时,分三次进行,先装车箱前部,再装车箱后部,最后装车箱中部,以减少沥青混合料离析现象。沥青混合料从装车点到施工点之间的运输时间应该少2h。每辆运输车都要备有棉篷布,在运输过程中进行保温和防尘。
卸料时,运料车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而对平整度产生影响。卸料过程中,运料车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4.4 混合料的摊铺
沥青混凝土的摊铺采用一台摊铺机单幅全宽摊铺,摊铺机组装宽度为11.2m,图纸要求AC-20上口宽度为11.295m,摊铺机行驶速度控制在2~3m/min。在摊铺机收料斗涂刷少量柴油防止粘料。摊铺机在开工之前提前0.5~1h对熨平板进行预热,温度不低于100℃。在正式开始摊铺前应保证5辆以上的料车,以保证摊铺的连续进行,避免停机待料现象的发生。运输车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前30cm停止,靠摊铺机向前推动运输车辆前进。摊铺机后跟有人工进行边角及坑槽处理,混合料的摊铺温度不低于165℃。摊铺机配备熨平板自控装置,能通过传感器控制标高和平整度,使摊铺机能铺筑出理想的纵横坡度。传感器应由参考线与滑撬式基准板操作。横坡控制器应能让熨平板保持理想的坡度,精度在±0.1%范围内。用一台摊铺机能够避免热接缝,可以提高平整度,混合料没有出现离析现象。
4.5 混合料的碾压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应当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按照先轻后重、由低向高的顺序进行。为了防止胶轮压路机的温度下降,用帆布把胶轮保护起来,能够保持胶轮的温度,特别是在有风的天气下碾压效果很明显,不容易出现粘轮,减少了人工涂刷隔离剂。沥青混合料开始碾压时,首先用双钢轮前进静压,后退震压(弱震),然后用胶轮碾压8遍,胶轮平行跟进碾压可以减少拐弯,提高平整度,最后用双钢轮静压2遍,包含收光。碾压时双钢轮尽量紧跟在摊铺机后面,保证作业组的跟进长度为最小,该长度与气候有关,确保摊铺机的压实平台与最后一台压路机之间的距离不超过60m。可以减少摊铺后的温度损失,开始碾压时的混合料的内部温度不低于160℃,在碾压期间,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的碾压轮宽度,为避免碾压时混合料推挤产生拥包,碾压时应将驱动轮朝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方向不应突然改变;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行,不准刹车制动。压路机折回不应处在同一横断面上。施工机械和车辆不得在未冷却的沥青混合料上停放,防止油料、脂、汽油或其他杂质在压路机操作或停放期间掉落在路面上。压路机碾压速度见表9。
表9压路机碾压速度表
4.6 接缝处理
横缝在当天施工完成后,在还未完全冷却前,人工用3m直尺沿纵向位置检测,在摊铺段端部的直尺呈悬臂状,以摊铺层与直尺脱离接触处定出接缝位置,从该切除位置划线,用切割机切成垂直横缝,并将切除部分清走。第2天将接缝断面清扫干净并刷粘层油后进行摊铺。摊铺机熨平板从接缝处起步摊铺,当摊铺机起步后,人工用铁锹铲除原路面上的混合料,漏出接口为止,碾压接缝时,用双钢轮压路机横向碾压,前进静压,后退振压,碾压宽度为20cm,双钢轮压路机20cm的位置在新铺的混合料上碾压,当压路机通过以后人工清除原有路面上的混合料,漏出接口,用3m直尺监测接缝位置,高的部位要铲除,低的部位用筛子筛细料填补,直到用3m直尺监测合格后正常碾压。接缝时速度要快,防止温度下降过快,影响接头平整度及压实度等质量。
4.7 封闭交通
每天施工完成的路段应封闭交通,禁止任何车辆通行,直至成型路面完全冷却至常温以下。必要时可采取洒水车洒水降至50℃以下后开放交通。
初高中的教育虽然共同属于教育的基础阶段,但是初中教育又是高中教育的一个基础,且高中教育又属于初中教育的发展与继续。对于初高中的教育来说,不仅要有明确分工,还要互相协调,重视初高中阶段教学的衔接问题,更好的帮助新进入高一的学生尽快熟悉与适应高中阶段学习的特点,为他们新学习阶段打造良好的一个开端。本文主要针对于初高中学生的历史学科衔接问题进行的探讨,希望对日后初高中历史衔接问题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的差异
1、初高中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特点
在学生的初中阶段,他们的思维正处在一种经验型思维向理论性思维过渡的一种阶段。并且其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偏向于经验型,他们经常需要借助到一些习惯或者生活之中所遇见事情的亲身感受来进行思维的活动。然而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的思维多数为理论类型,其要求用理论来作为指导,对各种事实的材料进行归纳处理,有效掌握逻辑思维的一些程序,应用推理判断等手法来增加自身知识的领域,形成自身的一种知识系统。
2、初高中教学使用的教材有着不同的体系
在初中历史教材之中大多采用时序与主题的一种通史体系,其主要应用主题形式,并依照古今中外的时间顺序来进行编排。因为对于初中的历史知识不追求体系完整性质,所以在教材中会删减掉一些历史的概念与内容,导致初中教学的历史课程体系缺乏一定的完整性,并且知识结构也较为散落。而且在知识方面,初中的历史教材较为注重一些历史事件与人物的故事性,对于历史事件与人物的多层次多视角的思考与分析表述的较少,对一些历史规律与概念的定义解释较为简单。然而高中历史课程对于初中历史课程的一个拓展、深化。为避免和初中历史课程出现重复的现象,高中历史教材采用中外关联与贯通古今的基本原则进行编排,并在初中教材通史的基础之上,应用了专题与模块的系统。这样更加利于高中生深入、集中的对历史进行探究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更加利于高中学生对历史和现实、局部与全局以及世界与中国的关系正确的认识。
3、初高中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特点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普遍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多数习惯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且他们所学习的知识也比较简单,多数为对知识的记忆与了解,被动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对于初中历史学习来说还是很有效果的。然而高中的教材内容比较多,课程的时间也较为紧迫,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之下,以自主学习作为主体,并有效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才可以更好的完成历史学习任务。一旦学生应用初中的被动学习方式来学习高中历史,就可能导致学习了大量知识要点,对知识点记的很熟,但是真正应用到学习中,就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二、怎样更好的将初高中历史进行衔接
1、高中的历史教师要充分了解初中教材与学生实际学习的情况
在长期的历史教学之中,初中与高中教学大多处于隔绝的一种状态,使得高中教师了解初中教学实际情况并不多。对于即将教授的高一学生来说,高中教师需要更进一步了解初中历史课程的标准以及教科书的特点,注意学生初中历史知识掌握的状况,提升教学的连续性与针对性,授课的过程中对知识的传授能够详略得到。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习方法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其有着信息量大、呈现的方式多样等特点。教材中不仅有图片、文字、表格,还会有一些资料卡片,这样学生在上课之前进行课程的预习就变得重要起来。只有经过对课本的预习,才能更好的了解课程知识的重点,并发现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识,便于听课的时候进行关注。教师要在授课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听课方式,遇见不正确的听课方式要对其进行纠正与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积极思考、及时做笔记、积极发言等学习习惯。
3、高中教师需要对课程标准认真的研读,适当更新教学的理念
教师需要在对课程目标进行明确的基础之上,认真领会课程内容的标准,并适当更新教学的理念。例如在《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教育在对教材认真研读之后,应用知识链接中的《1840—1900年列强发动的简表》,这样能够让学生对教材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掌握,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中国是怎么慢慢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4、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缩短学生的适应期
一般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与渴求心是很大的。这也是教师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通过不同的手段来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来缩短学生对高中历史知识的适应时间。
5、适应高中学生思维的特点,进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果想要在历史的教学之中,想要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素质,就必定要重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首先,用历史知识作为载体,应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培养,这样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比较、分析以及概括的能力。其次,需要对历史的材料进行充分利用,逐步对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在高中历史教材之中有一种明显的特征,就是从一个新角度出来,用全新要求来增加历史原始材料,并配合一定的思考问题,要求高中学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利用,并综合学过的知识,岁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研究。
总而言之,初高中的历史教学衔接在教师的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如果初高中的历史教师能够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切实将这方面工作做好,不但可以减少教学中的重复劳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可以更好的将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实现教育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0-0031-01
历史课程是高中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对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道德情操的培养乃至全面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就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现状而言,教材仍然为最核心的教学资源。然而,随着历史课程教学实践的逐步深入,教学目标逐步从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培养(包括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教材资源越来越难以满足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史料作为历史学习、历史研究的主要依据,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有着相当深厚的价值,同时对当前高中历史教学资源也是一种有效的补充。下面,教师就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研究。
一、史料的教学价值分析
史料指研究或讨论历史时所依据的资料,它通常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实发生时产生,可分为一手史料、二手史料。史料的种类非常丰富,通常包括以下几种:一是文字类。这是史料最常见的形态,诸如史书、档案、学术著作及文学作品、个人日记等,都可以纳入文字类史料的范畴。二是图像类。图像类史料主要包括壁画、绘画、刺绣、图案等,是中国古人“左图右史”的典型反映。三是器物类。器物类史料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工具,包括建筑、家具、墓葬、饰品、钱币等多项内容。史料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首先,史料不同于一般的教材表述,它是历史史实的直观记录,具有原始性、客观性等多项特征,对学生认知历史本原、培养学生历史证据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历史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同一个历史事件,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解读。史料可以便于学生直接从源头来掌握历史知识,提升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和历史问题解决能力。最后,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是向学生传达特定的史实,更重要的是运用史料来构建学生的历史认知与历史素养。
二、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手段
如前所述,史料具有多重教学价值,但由于教师教学环节中的策略失误,史料的教学价值并未得到有效彰显。对此,教师应采取以下几点策略。
1. 精心选择史料
史料作为历史教学的资源,归根结底要服务于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而史料的精心选择则是其教学价值发挥的前提条件。对此,教师需要做好以下两点工作:第一,确保史料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史料的选择要紧扣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以人民版高中历史“伟大的”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抗战相关的史料,如抗战老兵的回忆录、抗战时期的报纸记录等,让学生从历史深处来把握抗战。第二,尽可能多选择图像史料。文字史料,尤其是古代的文字史料,皆为文言文书写,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图像、视频史料则更具直观性,也更能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理呈现史料
高中历史知识都是结论性的,总体而言是抽象、枯燥的,难以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为了使抽象的历史更为具体化,教师往往需要引入大量的史料,通过史料的呈现与展示为学生构建一个真实可感的历史情境,因此,史料的呈现方式极为重要。目前,随着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成为史料呈现的主要载体,对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有着积极的意义。以必修二中的“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认知中国古代农业种植方式的变化,教师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组历史图片,包括春秋的铁犁,汉代的耦犁、一牛挽犁及耧车,唐代的曲辕犁等。直观的图片辅以一定的文字讲解,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知。
3. 巧妙设计问题
历史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历史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以及历史解读能力的训练。当前,不少高中生在影视作品以及文学作品的熏陶下,对历史充满兴趣。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宜再“干巴巴”地传授历史知识,而应通过史料巧妙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一些历史问题。
4. 及时总结评价
总结评价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教师矫正教学环节中的不足之处,提升教学效能有着相当突出的作用。因而,教师在运用史料开展历史教学时,还需要做好相应的总结评价工作。总结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史料的选择是否具有典型性。同一历史事件的相关史料为数众多,教师在选择时,应选择最具典型性也最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的史料。第二,史料的应用是否做到高效。历史学科的课时本身就较少,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史料运用中一定要注意应用效率。
三、结束语
总之,史料是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重要资源,对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有着重要的价值。因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做好史料的应用工作,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提供有效支撑,开阔学生的人生视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引言
当前的历史教学,往往强调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专业性也比较强,不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讲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比较刻板,并没有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中心。而引入社会史的学习内容,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来呈现时代的风貌和历史发展的特征,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从全方位来构建一个完善的历史科学体系。
一、社会史观的含义
社会史观是指以社会的角度观察和解读历史,社会史观是历史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产物。而在中国历史教学中,所认为的社会史观即中,以辨证唯物的方法看社会。而社会史观在本质上就是生活化、大众化,是社会习俗的历史。
二、社会史观与其他历史教学方法的差异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历史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强调历史学科的完整性和专业性,但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和学习热情。课堂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历史教学中的论证式教学方法,重视知识的传授,要求学生重在理解课本上的历史知识,但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将历史事实完整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只需要对问题作出答案就可以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或是传统的表演式教学方法,根据老师制定的教案进行有序的提问和回答问题,这样的方法只适用于公开听课和上级检查,学会只是配合教师进行“表演”,已经完全失去了历史教学的意义。
以上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部门针对当前的历史教学现状,在全国范围内制订了历史课程改革策略。随着历史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社会史观也被引入了高中历史教学,因为社会史观和其他史观不同,它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它的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可以从日常小事中分析历史,了解历史,这样的教学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意义
1.拓宽历史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当人对做某一件事,或是学习某一门学科产生了兴趣,内在的动力就会驱使自己反复不断的通过学习来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因而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是促进历史教学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还要以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为原则,然后利用丰富生动化的人类历史生活场景来反映时代的特征和生活的风貌,让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了解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2.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社会史观在历史教学中的引入,也促使教师在专业化教学中不断得到成长。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对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和知识大纲,而是倾向于对时代的关注,学生的关注,让教师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挖掘出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知识形成的规律,熟练运用史料,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进行问题导学的方式,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知识要点。
3.扩展学生认知维度,增强历史探究能力
历史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主动探究的能力。而社会史观重视纵向发展,在学习社会史时,必须要借鉴社会学、民俗学、心理学和生态学等社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因为社会史提倡多样化的研究方法。
社会史研究具有丰富多样化的特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社会史学的这一特征,开展情景教学和史料教学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学习来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同时还能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强化区域历史教学,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利于社会史的跨学科研究特点,加强对区域历史的学习研究,同时可以利用丰富的乡土历史资源对校本历史课程进行开发。另外,历史教学新课标也规定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历史调查来进行学习。而多样化的历史调查活动,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的运用历史知识的综合能力,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而且,利用区域社会史的研究内容来开发校本课程,既可以扩展历史教学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家乡的历史发展。
结束语
对历史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需求,而用社会史进行高中历史教学也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因为社会史更贴近生活,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关联较大,利用社会史来进行教学,更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对历史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