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范文

时间:2023-09-08 09:29: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

篇1

一、文明性

文明用语,不仅是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要求,在教学中还能起到沟通师生感情的作用。对学生多使用“大家好”、“谢谢”、“对不起”等话语。课堂上使用文明用语,可以大大缩短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在学生眼里会认为你是一位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教师。在教学中绝不能用“笨蛋”、“你的动作真差劲”、“猪脑子”等语言来挖苦学生,更不能用侮辱性的语言。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是凭着对教师的好恶来进行学习的,学生喜欢哪位教师,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试想假如学生排斥反感教师,那不论教师的知识有多渊博,也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样性

在教学中多使用提问、比喻、对比等方法,将比较抽象的概念、技术具体生动化。例如,学习前抛实心球,对于出手时机的掌握可利用圆的切线原理来启发学生,在什么位置出手,实心球的出手角度最合理,过早角度太大,过晚角度太小。学生通过思考、对比,较快地掌握了技术。教师还要恰当地使用无声语言,无声语言往往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学中运用无声的语言主要包括:眼神、手势、表情、姿态等几个方面。会说话的眼神是心灵的窗户,面部的表情是心灵的一面镜子;手势、姿态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表述思想感情,无声语言运用得恰当,能使课堂教学更加和谐、更加富有感染力。

三、精练性

课堂上学生总是随着教师的语言开拓思路的。教学中中心不突出、东拉西扯、动作要领讲解不清,重演示轻讲解;说话速度过快或多次重复不重要的话,这些都会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归纳、提炼,把复杂的问题简化为几个字、一两句话,变为口诀、顺口溜等容易记的要领。例如,在预防和处理运动损伤的理论教学中,对损伤的症状,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几个字,使学生迅速记住了损伤的特征。

四、规范、科学性

体育教学也是一门科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动作时,要用具体、准确的语言去讲解动作要领,如果教师讲解过程中词不达意,含混不清,就会使学生茫然不知所从。在学生掌握了分解动作要领后再强调动作的完整性。只有这样由浅入深的讲解,由部分到整体的训练中才能使学生真正了解动作要领,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受到感染和触动,从而使学生掌握每个动作的要领及完整动作的技术要领。在教学中还要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语言教学方法。对低年级学生多使用生动、浅显明了的教学语言。对高年级、基础较好的学生则采用专业术语。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要使用普通话教学。有些教师有方言口音,学生的注意力会分散到揣摩教师的表述上,有的甚至没听懂教师在说什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生动、鼓励性

篇2

学生通过艺术实践将自己的艺术天分展示在大众面前,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不断提高,同时也会将其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调度起来。另外,在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断的增加学生登台表演的机会,对其克服因为心里紧张而造成的忘词、跑调、节奏掌握不好等现象都有积极的帮助作用。而学生也在反复表演作品的过程中,增加了自身对知识的感知力,加深了对作品风格、情感等各方面的理解,为其声情并茂的演绎作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说食欲实践活动开展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表演水平和表演能力的全面提高。

二、艺术实践能够促进音乐教育中学生的创作热情

学生参加艺术实践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重塑其音乐形象的过程。只有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完成艺术的再创造,从而将其创作热情充分的激发出来。

(一)学生的表演活动:表演其实就是第二次创作。学生只有通过舞台的演唱或者演奏,才能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从而促进其自信心、表演欲、学习欲的不断增强。

(二)学生的创作与改编: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自己喜欢的民歌、戏曲等进行相应的改编,对于促进民歌、戏曲原有表现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学生将自己亲自创作的作品搬上舞台进行表演,其自信心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如果作品通过实践检验获得广泛认可的话,其内心也会产生巨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而所有这些因素都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作品创作的动力。

三、艺术实践锻炼高职学生社会组织能力

将教育和艺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是音乐教育最大的特点。这一学科既包含了教育的科学性同时也蕴藏着丰富的?术审美属性。音乐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利用教学实践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同时也在将音乐艺术推向社会的过程中达到了弘扬社会正气、活跃文化氛围的目的,充分发挥出了音乐自身所具有的审美与教化功能。而作为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不仅要肩负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任务,同时也会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各种音乐比赛、文艺汇演等。音乐教师在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也必须具备相应的组织能力,而这些组织能力则主要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或者组织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的养成和提高的。

四、艺术实践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参与范围广泛是艺术实践活动另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学生在参与这种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必须积极的与全体人员共同合作,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才能确保演出任务的顺利完成。比如在合唱、合奏的演出过程中,要求所有参演人员必须做到节奏协调、音响均衡才能将音乐艺术的内在美充分的表达出来。而对于那些想要突出自我个性的参演者,则一定会被剔除出演出团体。另外,在组织或者参加文艺晚会、歌咏比赛的过程中,所有的参演人员,都必须齐心协力才能确保演出任务的顺利完成,一旦中间某一个环节出现漏洞的话,那么就有可能导致整场演出的失败。所以,这就要求这个集体中的所有人员,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保持高度的集体荣誉感以及团队协作精神,才能确保演出任务高质量的顺利完成。

五、艺术实践可以充分的展示“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

篇3

艺术构思是离不开丰富的生活实践的,无论偏重于再现的艺术,还是偏重于表现的艺术,在根本上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没有深切的生活感受,没有对现实深刻的心灵震颤,便没有艺术创造的基础,艺术构思便成为无本之木、无米之炊。因此,对于艺术创作而言,作品的深刻性和感染力直接取决于对于生活实践的感悟。(一)生活实践中对素材的有意无意的积累。

艺术家在成长过程中,有意无意地积累了大量的生活实践经验。如童年所受的创伤和苦难经历、成长的烦恼,甚至对吵架这种事的细心体验和观察,都有可能成为艺术家日后创作的素材。巴金在回忆小说《春天里的秋天》的创作过程时说过,他的这篇小说,起因于他有一次去看望一位少女,但他与这位少女只谈了不到十句话。由此可见,大到社会环境和政治历史背景,小到个人的独特生活经历和体验,都为创作提供了现实生活基础。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就是以鲁迅的一位远房叔叔为原型的,而《祝福》中的祥林嫂则是以鲁迅遇到的一个看坟女人为原型的。我在故园系列油画作品中的儿童形象就是以我童年的生活经历和感触为灵对现实生活的这种积累是自然而然的、有意无意的。起初,艺术家在生活中直接实践着,广泛地观察着,可能没有目的性,只是在他们印象的仓库里积满了生活素材,并在记忆中提炼着、升华着,是一个有意无意的积累过程。直到遇上一个偶然的契机,使它与一定的观念相联系,产生了灵感,有了创作意愿,升华了主题思想,也就开始孕育艺术形象了。

(二)积累是灵感的源泉。丰富的生活实践是艺术

家灵感的源泉。就拿《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来说,他的家世和他个人特殊的经历,加之他对生活变故的悉心体验、对人情世故的细致观察,以及自身细腻的情感、周密的思维,为他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也为他提炼、塑造典型艺术形象提供了源泉。《红楼梦》的创作正是以作者的亲身经验为基础,贾宝玉的形象也是以作者自身为原型而创造的。由于艺术家有着丰富的生活积累,所以在艺术构思时才有取之不竭的源泉;正是艺术家亲身的深刻体验,才能激发他们创作的灵感。保罗高更的一系列以原始风貌呈现的油画作品就充分体现了生活积累对于艺术灵感的重要性。

(三)生活实践为艺术典型的真实性提供现实基础。

只有来自现实生活的艺术形象才会真实感人,只有艺术家经历了深刻的情感体验才能塑造出动人的艺术典型形象。中国现代女作家萧红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她从未得到过父母亲的关怀,却从祖父那里得到爱的温暖,萧红终生怀念他的祖父。因此,在她的回忆性自传体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中塑造了一个真实动人、可触可觉的温和慈祥的祖父形象。再如被誉为真理的画家的17世纪西班牙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艺术家委拉斯贵支,在其著名的油画肖像作品《教皇英诺森特十世肖像》中,刻画了一个虚伪狡诈、色厉内荏的掌管大权的教皇形象,其艺术形象栩栩如生、个性鲜明,虽然画面色彩经过了高超的艺术处理,但是却给人极其真实的感受。这正是源于画家对创作对象的细致观察和宗教权威虚伪性的真实感受。当这幅画呈现给教皇时,他也不得不承认:画得太像了!

二、艺术构思是生活实践基础上的情感想象艺术构思需要艺术家对生活实践有敏锐的感受能力,善于洞幽烛微,抓住最典型的现象、细节。艺术构思中的感受是生活中感受的继续,但又不同于生活中的感受;艺术构思要在生活实践基础上,通过情感体验和艺术想象来完成。

(一)艺术构思是情感想象的过程。

艺术构思的过程,主题、形象形成的过程,也是各种心理能力、心理形式统一、和谐的自由活动的过程,特别是情感体验和艺术想象的过程。、感知是基础,想象中的感知,更是五官感觉的统一活动(统觉),它贯穿着想象活动的全过程。感知的精细性、鲜明性,保证着艺术形象的生动性、具体性。、想象是手段,形象的形成,主题的孕育主要靠艺术想象来完成。、情感是生命,它给艺术想象以动力,给艺术形象以生命。、思索是灵魂,想象的翅膀需要情感的推动,更需要理性的控制、规范、指引。例如当托尔斯泰看到牛蒡花而想起生命的意义时,他是这样记载他的这次体验的:昨天,我穿过一片刚刚犁过的黑土田地。一眼望去,除了黑土以外,什么也没有,连一根绿草也看不到。可是在尘土飞扬的灰秃秃的路旁,却长着一棵鞑靼花(牛蒡花),这棵花有三条幼枝,一条已经断了,断枝上挂着一朵沾了泥的小白花;另一条也折断了,上面沾满了污泥,黑色的绿枝显得垂头丧气,十分肮脏;第三条幼枝向旁边直伸出去,虽然也因为蒙上了灰尘而变黑了,但还活着,中间部分还是红的。这使我想起了哈泽穆拉特(注:系托尔斯泰当时正在构思的小说中的主人公)。我真想把这一切都写出来。这一片田野上,只有它把生命坚持到最后,不管怎样总算坚持下来了。托尔斯泰对典型形象哈泽穆拉特的艺术构思,正是通过他的情感想象使他发现了花与生命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这个过程中,托尔斯泰是从情感体验和想象出发,并以新的情感体验和想象的生成作为结束的。

篇4

包豪斯建立世界最初的设计学院,开设了艺术设计学科,奠定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基础。在《包豪斯宣言》中强调工艺、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认为设计教育应该是重视技术性的基础,加上艺术式的创造的合一,强调技术性、逻辑性的工作方式,逻辑性的,理性的教育的根本,建立艺术家、工业企业家、技术人员的合作关系,提倡在学校当中加强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的作业同时是企业的项目和产品,培养了众多的设计人才,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现在有很多高校还未达到包豪斯当年取得的高度。从现在国内各院校设计教育看,学科建设及教学大纲还是几十年前的年级制和专业严格划分制度,学生专业学习方向单一,知识结构单一,就业出路单一。这种单一的教育模式不能解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加入实践教学体系的必然性

艺术设计类学生往往在毕业时,甚至在毕业前,就已与社会、与市场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了。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校期间就已经有了不少的从业经验,为社会也为自己创造了一定的价值。这种教学与实践、与市场紧密结合的结果,正是我国当代设计教育应当努力实现的目标之一,也是实践教学体系中具体体现的一部分。它不但是个别学生,而且是所有学生都应当参与进来的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体系强调了艺术设计学科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是能改变人类生存状态,提高生存质量,引导生活方式,指导消费导向的实用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项目教学是综合实践教与学的方式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与社会、企业、市场的联系。在符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把企业特别是校外实习基地的设计项目作为课题纳入教学中,使教学与企业的订单或设计项目相结合。这种教学客观地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也主观地解决了目前高校设计教育出现的某些不客观现象,为今后的设计教育发展指明了道路。

枥析久美子曾说,比设计更珍贵的是设计的过程。在设计的过程中创意的产生,与客户的交流,对市场的考察,实际问题的解决等会让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勤于动手,普遍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也增强了学生的个人素质,学会为别人着想,为社会服务的精神。这样的设计教育给予学生的,不仅是当下在校受到的教育,更是未来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状况。正如著名设计师张达利,他是一个不愿意重复自己的人,要不断地抛弃自己,不断尝试新的理论和方法。设计,他认为就是不断地探索、尝试和体验的过程,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对设计领域,对未来有所贡献。

篇5

“民间美术是生产者的艺术(鲁迅语),是劳动人民美的创造,是一切其他美术,如宫廷美术、文人士大夫美术、宗教美术及各种专门美术的渊源和基础。”从历史上看,一切形式的工艺美术,都是在民间美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在创造工具的同时,就伴随着原始的审美理念和设计思想的诞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召开了“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明确指出:注重发展教育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因此,我认为:对设计艺术专业进行民间美术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本文将从以下几点进行论述。

一、从美术人类学价值观的视角来把握民间艺术在设计教育中的价值。

现代美术教育提倡美术教育的性质不再是某种技能教育,而是一种文化学习,因而美术教育不仅是教学生一些基本的美术知识和审美素养,而且包括进行视觉艺术文化的交流和传承。文化的传承不但包括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艺术,而且包括今天国际上流行的主流视觉文化,更包括世界各民族的地域美术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汇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差异,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得今天我们能够领略不同的民间艺术的风采,积淀深厚的民族民间艺术为学生提供了学校难以相比的丰富的艺术经验和教育资源,可以说多样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共享的精神财富。将民族民间艺术引进学校美术教学课堂,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

民间美术为艺术教育结合地域艺术文化特点形成艺术教学特色、形成学校不同的艺术课程特色与风格提供了可能性。美术教师可依据本地域的民族、民间艺术,编写、形成独特的校本课程,如社火脸谱、木版年画、彩绘泥塑等,都是艺术课程珍贵的资源。艺术课程的开放,意味着民间艺人走进课堂,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民间艺术环境,同时对民间艺术的传承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民间美术是设计艺术的起源

从民间美术存在的基本形态和创作心理来看,它的创造目的是实用与审美的完美结合,当人类体念了审美的愉快和造物的乐趣时,以功利特征为目的的民间美术品便应运而生,如民间刺绣、剪纸、年画等这类为纯碎满足精神需求的艺术品便自然而然地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如河南省周口淮阳泥玩具“泥泥狗” 中的代表作“人祖猴”,它产生于太昊陵( 太昊陵是上古伏羲氏的陵寝)附近的村庄。专家们都称“泥泥狗”是民间艺术的“真图腾、活化石”。淮阳“泥泥狗”造型古朴、粗犷、怪诞,已超越自然中的现实形体。那些令人费解的符号,释放出一种原始艺术图腾的魅力,使“泥泥狗”更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泥泥狗”以通体黑色,象征着龟蛇崇尚,红、白为主的花纹点缀主要部位,则意味着生命和生殖崇拜,且色彩鲜明艳丽,艳而不俗,给人一种浓重的神秘感。这些似曾相识的古老形象轻易地就把我们带到了神话世界中。再如中国结,不仅沿袭了传统,而且根据现代的需求,增添了新的内涵,在北京申奥中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从一种混沌的原始审美中,重叠了实用意识、巫术观念、民俗风情、伦理道德、宗教习俗等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世代相传的文化心理的艺术形态体现。

起源于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场工业革命,产生了一门新型的学科,即设计艺术,它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得到迅速发展,不难看出,设计艺术是由手工艺的发展而演化出来的。作为手工艺品的包装、染织等产品不能满足人类大规模的商业需要,作为手工艺品的包装、染织等产品等不能满足人类大规模的商业需要,以大机器生产为主体的工业化产品便取而代之传统的作坊式的手工艺产品,而手工艺产品是在民间艺术基础上的发展,因而,可以认定,现代设计艺术归根结底离不开民间美术土壤的滋养。设计其实质特征也是为美化人们的衣、食、住、行、用五个方面而服务的,这与民间美术为实用、审美需求而创造的特征是一致的。因此,无论从审美心态还是创作形式上来看,民间美术与设计艺术都有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可以说,民间美术是设计艺术的基础,民间美术与设计艺术一脉相承,同宗同源。

三、民间美术的审美形式和造型手法在现代设计中的沿袭。

民间美术不是一门孤立的造型艺术,它与民众的居住环境、生活习俗、伦理道德、等共同构建了民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研究,可以促使我们更深层地领悟民间美术文化内涵的精髓,民间的生活习俗和传统的审美观念及至乐无怨的伦理思想可以使设计艺术创作受到不少启迪。如春节每家每户门前都要贴上红对联,挂上红灯笼,大门上还要用红纸写上倒立的“福字”,红色象征着幸福、喜庆、吉祥,倒立的“福”字则寓意着“福到”,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这种象征与寓意的表现手法,也常常在设计艺术中使用。

民间美术的造型手法是以原始混沌思维的感知造型和理念意识的寓意性造型为主体的,中国传统的散点透视法、“X”光透视法、投影造型法、中国文字组合的造型法等,也常被现代设计艺术的造型所借鉴,并广泛地运用到染织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广告、壁画及标志设计等领域,中国铁路的标志“ ”,便是由铁路轨道的透视剖面造型和中国文字的“工人”二字的组合造型相结合而成的,其寓意深刻,一目了然,给人留下过目不忘的印象,成为我国优秀的标志设计,这种设计思路显然受到民间美术造型方法的影响。

四、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融合,提高民间美术的吸引力

当今时代,许多成功的设计包括一些被国际设计界认可的、代表中国风格的佳作,它们成功的原因,都与立足本土,吸收中国传统美术和民间美术的营养分不开。就拿图形标志来说,香港凤凰卫视的台徽借用了彩陶上的凤鸟图形,并使用了中国特有的“喜相逢”的结构形式,反映出一种厚实的文化底蕴,而且凤鸟两两相对,旋转的翅膀极富动感,体现了现代媒体的特征,深受观众的欢迎。反之,我们相信民间美术如与现代艺术相融合,一定能让这些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

21世纪对于中国的艺术设计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期。从实用美术到艺术设计,中国的设计艺术完成了一次从传统到现代的变革。如今,当我们在设计“眼光”不要停留在“西方的”、“现代的”阶段,当我们在接纳一种新的文化时,也要传承一些传统的艺术文化。中国民间美术,有着被逐渐忘却的危险。而在审美与文化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对中国民间美术在艺术设计中的价值研究,应有更深一层的意义。

五、与教育相结合,开办民间美术研究专业,促进经济发展

民间美术要改变目前的状况使其真正地“活”起来,学校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种教育途径充分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以此影响文化进程与经济的发展。人们能从多元化的角度出发,认识到其存在的价值,不会因为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有所不同而厚此薄彼,更不会极端排斥民间美术,如北京石景山地区就是一个民间美术极为浓厚的地区。

现代高等艺术教育不是把“模仿”与“继承”作为培养人才的目的,不仅继承了前人的优秀素质与成果,更具有开创未来的特质的新型人才作为至高目标,与传统艺术教育相比,现代教育更注重“创新”或“创造”,它要求受教育者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综合各学科知识,立足实践,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从而适应充满激烈竞争和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需要。

民间美术教学也可通过艺术实践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收集素材、查阅资料,甚至对民间美术品进行“临摹”,从感知、理解、再现民间美术的表象入手,进而利用现代设计理念与民艺语言进行对比、沟通、互补,取民间美术之精华,挖掘民族文化深层的精神内涵,从而完成对本土文化审美形象的心理体验的升华,创作出既有民族时代精神,又有现代设计艺术特征的新作品。这一过程,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本身就须具有一种探索与创新,这与现代艺术教育的改革思路正好相吻合。

受益于从民间美术中激发的创作灵感,也是对进行民间美术教学的一次肯定。尽管目前普通设计院校进行民间美术教育的条件尚不完全成熟,也没有完善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等,但部分院校受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所感染,已着手将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艺术相结合进行教学的课题研究,这不能不说是设计艺术教育界一件值得欣慰的大事。

参考文献:

[1]张道一等.民间工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1984:101.

[2]美术史论丛刊编辑部.美术史论.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2.

[3]蒋君兰.浅谈民间美术的变化趋势[J].科技咨询导报,2007,(04).

篇6

[中图分类号]G254.3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41(2013)01-0068-05

检索点是文献各项识别特征的揭示点,是读者为了获取所需文献查找和识别书目数据的特定角度,通常以名称、词语或代码表示。检索点是书目数据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著录项目,其著录的准确、规范和统一程度,直接影响到书目数据的质量和文献的检索效率,影响到馆际之间中文书目数据的交换与共享。因此,在编目工作中要重视具有检索意义字段的著录,将主要检索点准确地、规范地、充分地反映出来。

在实际工作中,尽管《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及《新版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以下简称《格式》)确定了著录规则和方法,对于统一编目思想、规范书目数据的制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各类型文献出版形式的不规范,单纯依据《规则》和《格式》还不足以保证著录项目的标准、规范和统一,中文图书的著录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结合多年著录审校工作实践,针对中文图书主要检索点著录的规范统一问题作一些探讨。

1 产生著录差异的原因

1.1 标准因素

《规则》和《格式》体现着指导性和通用性,规定了共性的、典型问题的著录原则和方法,语言表述也非常简明扼要,对于具体问题缺乏明确的、详细的解释,不可能涵盖现实编目工作的所有细节。而编目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规则》和《格式》往往不能机械照搬,编目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疑难问题,著录信息的选择和著录项目的形式往往存在着差异。

1.2 主观因素

编目工作专业性较强,编目员对编目规则的理解不同,对著录信息的主观判断不同,对同类问题的著录也往往不一致,这是产生书目数据著录差异的主观原因。编目人员只有掌握较为深厚的文献编目、文献检索等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并且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才能正确地分析复杂多变的实际问题,准确把握著录信息的先后主次和规范的形式,才能对图书的特征做出正确的揭示。

1.3 客观因素

在编目过程中编目员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图书,这些图书本身所提供的著录信息越来越复杂,表现在:图书没有固定的出版格式,题名页、封面、版权页等著录信息源所提供的文献形式特征不统一等,无疑增加了著录信息的提取和规范表述的难度。

1.4 数据来源因素

在全国联合编目的工作模式下,书目数据由编目中心及其成员馆共同制作。不同的文献编目机构往往有各自的编目原则、编目惯例和编目细则,有的图书馆甚至还沿用着传统的非规范化的处理方法,加之各馆编目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制作书目数据过程中对同类问题的处理必然存在着差异。

2 中文图书主要检索点著录解析

描述中文图书形式特征的检索点主要有题名、责任者、丛书名等。下面结合实例对主要检索点常见的著录差异进行分析,并给出统一的著录细则。

2.1 题名著录的常见差异及统一

题名是识别和确认文献的主要依据,是文献的主要检索点。著录时要充分发挥机读目录可制作多个题名检索点的优势,将所有具有独立检索意义的文献题名准确地描述和揭示出来。

2.1.1题名中字符的著录。含有标点符号、空格、数字、汉语拼音及外文字母的题名,常常出现著录差异,应制定著录细则统一其输入规范。

(1)题名中具有语法关系的标点符号、空格一般依原题照录。汉字间的标点符号、空格为双字节;字母间的标点符号、空格为单字节;汉字与字母间的标点符号和空格,单、双字节随其前面的字符。[3]63

例1: 2001#@a任重道远 继往开来

篇7

前言

在众多的科学领域——包括物理、化学、电子、冶金、计算机这些专业领域,由于高速发展的社会和不断创新的科学技术的影响,焊接技术作为最主要的钢结构连接技术,不断的被发现和使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并且发挥了在我国的建筑工程领域里无法替代的重大作用。相关的统计显示,在建筑工程中差不多有一半都要进行必要的焊接技术来进行加工和处理。这也可以看出,要在建筑领域的实现钢结构技术的快速发展,并且在建筑领域的钢结构进行质量上的保证,对于焊接水平的大力提高就显得异常重要。本论文对于这个问题,结合实践操作中的具体经验,进而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证。

1、低温焊接下的施工工艺分析

1.1 选取焊接材料

要更好的在低温环境下进行相应的焊接作业,并且有效完成焊接任务,一定要对于氢含量比较低的焊接材料进行尽量的选择,并且对于这类焊接材料进行必要的保温和烘焙措施。

1.2 焊接前要进行的防护措施解析

要最大程度减少热量所带来的损失,在焊接作业的地方可以构建对应的保护房,这样就能形成一个比较封闭的空间。一旦条件不允许,还可以采取其他类别的措施,来达到防护热量损失减少的作用。进行一些气体焊接操作的时候,也要对于气瓶进行相应的保温措施。

1.3 控制焊接质量的措施

①层间温度及预热措施

和常温条件下的焊接预热相比,低温焊接下的预热温度要更加高一些,并且由于较大范围的预热区域,对于焊接点周围的范围确定一般以大于等于两个钢的厚度且不小于100毫米为宜。高于预热温度的焊接层的温度,和低于规定的最低温度的20摄氏度的对比情况下,选择较高温度的情形。

②合理焊接方法的采用

一般而言,尽量采取多层多道焊和使用较窄的摆幅,并且对于层间温度进行严格控制。

③焊接后的热度和保温处理

焊接以后,对于焊接接头一定要及时进行相应的热保温处理,方便氢气的扩散逸出,对由于过快的冷速造成的冷裂纹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止作用,保持适当的后热温度,对于预热温度的适当降低也是非常有利的。

2、高强钢焊接的施工工艺分析

2.1 选择和匹配焊接材料

①强匹配

和母材规定的最低标准比较起来,在强节点的弱杆件方面,在韧性、塑性和强度方面,焊接材料的熔敷金属要比标准明显偏高,对于焊接接头位置的各类基本性能指标来说,要求他们和母材料规定的最低标准至少应该相匹配。

②焊缝的塑性要求

对于厚板进行的焊接过程中,选择适当的焊材需要根据厚度效应的强度来进行,一般在比较大的节点拘束度的情况下,在四分之一的板厚后选择焊材,并且稍低的强度是最合适宜的。

③对于冲击韧性的要求,要进行很好的满足

选择焊材韧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选择的焊材好坏,能够对于焊缝和热影响区的韧性,对于钢结构规定标准进行很好的满足。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上或者低于50毫米的钢板厚度的时候,不用进行钢结构的预热,这是由于其力学指标突出所形成的明显优势,在区强比的冲击性能上,这个优势更加突出。

2.2 对于高强钢焊接性能进行评价的方式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当前阶段主要有热影响区最高硬度试验评定法、碳当量计算评定法和插销试验临界断裂应力评定法这些方式,来对于高强钢焊接性能进行的有效评价。

2.3 对于最低预热温度进行确定的常用方式

①要进行这方面的控制,可以通过裂纹实验来实现,来确认最低的预热温度;

②根据一定碳含量的钢材,对于不同板厚T形接头角焊缝热影响区的硬度,达到相应的冷却速度的通常采用方式,对于预热温度进行硬度上的控制,并且对于焊接线能量进行查表确定;

③对于最低预热温度的确定,还可以根据裂纹板厚范围、敏感指数、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和据速度等级等进行确定;

④确定最低预热温度,也可以根据接头冷却时间、热输入及钢材的特定曲线来实现。

2.4 控制焊接质量的方法分析

①对于冷却速度和热输入进行的控制

针对焊接时的电流、电压和焊接速度,以及熔敷金属在一定区间里的冷却时间,进行适当和必要的控制,达到和完成控制焊接质量的目的;

②在选择优越的低氢焊接材料的质量基础上,还要求操作人员具备良好的操作方法,才能很好的保护熔池金属,从而控制焊缝里各类元素质量的百分比;

③控制应力和变形

选择气体保护焊等低热输入及高能量密度的焊接方式,并且采用多层多道焊接和用小线能量,对于焊接坡口的间隙和角度以及熔敷金属填充量的有效减少;避免集中的应力和变形,可以采用跳焊法;另外还要通过多人同时施焊及分段退焊的方式,来对于长焊缝进行焊接;还可以采用对称坡口的方法,进行轮流并对称的施焊。

对于高强钢的焊接作业,需要从供货的所处特征以及钢材料自身强化机理这些角度考虑,对于各项性能的指标要求进行全面的考察,从而对于焊接质量的试验方法进行评价和对于合适的焊材进行选择,并且选择一个合适生产的焊接工艺,满足指导生产的要求。要避免产生冷裂现象在焊接钢材过程中的发生,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防范。要对于接头弱化现象进行避免,一定要在焊接的时候对于焊接线能量和层间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筛选,并且秉承在较低成本原则下,完成高质量的焊接施工任务。

3、厚钢板焊接技术解析

3.1 防止因焊接导致产生裂纹和对变形现象的减少,是焊接厚钢板的关键所在,这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①尽量选择X坡口和双U的合理的坡口方式。要在保证焊透前提下,对于单面焊接采用窄间隙和小角度坡口的方式,对于焊接收缩进行最大程度的减少,并且对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对于焊接残余应力进行大力降低。

②层间温度和合理预热的适度确定;

③后热及保温处理。

3.2 在建筑钢结构之中,得到最大应用的厚钢板,在大量钢结构工程里也被大量采用,在对于大力发展厚钢板焊接技术力量促进的同时,对于建筑用钢的范围也进行了极大的丰富。

4、结束语

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进步以及不断创新的科学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焊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由此而来的焊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有更新和完善的施工工艺和技术不断涌现,这对于焊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和提升起到了非常关键和促进的作用。通过近些年对不断创新和应用到施工工程中的焊接技术的大力实践,在建筑工程中的钢结构的焊接施工带来了更多方便快捷的方法和技术的同时,对于钢结构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快速发展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另外,在建筑方面的钢结构质量保证和提升钢结构焊接水平这些方面,对于新工艺和新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也起到了非常重要而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舞蹈是一种古老的人为艺术,它的起源和发展都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随着现如今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舞蹈更是受到了人们更为广泛的重视和关注,新的课程改革、舞蹈的素质教育逐渐被大众接受。

虽然高校舞蹈的教育有了一定的规模获得了较为明显的成就,但是,我们还是需要清醒的认识到高校舞蹈教育中存在的不足。许多高校的舞蹈教育不免会进入到过于注重课堂化的误区,从而忽略了与实践的结合。然而舞蹈的课堂教学和理论研究都是需要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舞蹈只有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与舞台相结合才能培养出更全面的学生。这也就体现出了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一、 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舞蹈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堂化教学的弊端就是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舞蹈表演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在现实当中许多学生上课学习舞蹈动作时都很认真,但是学完动作之后在自己练习的时候会发现跳舞没有“感觉”,跳舞变成了机械化的重复舞蹈动作,练习的也只是动作的熟悉程度,并不能理解舞蹈所需要的情感表达,舞台表现力得不到培养。而通过参与艺术实践活动就可以更好的理解舞蹈的表现形式, 也可以在实践当中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舞蹈语言进行创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演出实践机会还可以锻炼自己的舞台表现力和舞蹈的情感感染力。从这一方面来讲,学生参与艺术实践可以使自己课堂所学知识得到运用,还可以通过舞台实践的方式提高舞台表现、情感表达的能力,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以提升。

二、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艺术实践活动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实践当中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在舞台上的演出,学生可以主观能动的进行创作,从而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演出还可以学习和掌握文艺表演各个环节组织和编排的知识。参与艺术实践活动之后与理论知识、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完善和巩固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 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学生在实践中走出校园,可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参与艺术实践活动还可以增强学生对团队合作意识的认识;通过实践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本专业的职业发展前景,接触本专业的相关人士扩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从而更好地树立职业发展意识。让学生通过课余时间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收获许多课内无法学到的知识,并使其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文化素质都得以不同程度的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实践是高校舞蹈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在舞蹈教育中强化实践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的人才,更符合高校的教学目标要求。今后,我们也必须重视舞蹈的实践性教学,重视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并且不断的探索和发现实践教学对课堂教学的更多作用,使舞蹈艺术实践受到重视,并通过艺术实践活动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简介】

康智贤(1995-),女,汉族,本科,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学生,R担何璧副硌荨

*本文为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度大学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B类(项目编号:W2015254)课题论文。

参考文献:

1.金秋,《舞蹈高等教育的未来之路》载自《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5(1)

2.张玉梅,《论普通高校舞蹈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载自《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2)

篇9

近些年来,滦南县的中小学发生了多起雷击事故,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特别是2007年7月18日下午,滦南县第一实验小学北楼西南角遭雷击,大面积的水泥块飞落满地,同时微机室20台电脑全部瘫痪;安各庄镇大柳树村小学每逢雨季长遭雷击,操场、房屋等。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校高层建筑物不断增多,电化教育、远程教育等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普及,雷电隐患也随之增加,但由于部分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防雷意识淡薄,许多学校校舍未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国家现行有关防雷规范安装防雷。

目前中小学校园的雷击防护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一些工作进程也在逐步实施,但限于各方面条件因素,还没能达到人们的期望值。

1 存在问题及原因

全县约有中小学40余所,其中农村占80%,约有10万m2的中小学建筑无直击雷防护装置;很大一部分校园网、电教室(多媒体)未做防雷方面的考虑。

一些学校所处的自然环境存在着雷害的隐患。有的学校周边有河流、池塘、稻田等。还有的学校为所处环境中的制高点。很多学校内部有高大树木,这些因素,都能引雷害入侵。

少数的一些学校,虽然设置了一些防雷装置,但这些装置与现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只有近几年完工建成的学校,情况稍好一些,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校园内的旗杆,普遍存在着未做接地处理的问题;建筑物避雷带失于维护(锈腐老化);电话线、电源线、网线、电视天线等线缆直接捆扎在避雷带上;架空设置的这些线缆是很容易遭雷击的。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历史性、不规范,现有的中小学许多建筑物是始于八、九十年代,20年代初,在后来的时间里,也未进行相当的改造。因此,这些建筑物存在着重大安全隐患,安全现状与国标和行标的要求相距甚远。

一些学校在选址时,未充分考虑防雷安全问题。

2 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工作重点

综上述问题,应有重点采取措施,从根本上改变中小学防雷安全状况,建议采取措施如下:

1)启动改造工程,按现行的国标要求,对不合乎要求的学校进行技术改造,使之满足要求,工作重点应放在直击雷防护上;2)对存在选址问题的学校进行雷电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必要时,可以考虑迁址。

3 直击雷防护总体技术要求的建议

1)所有旗杆均设置接地装置,要求冲击电阻不大于10Ω,并设置标志和护栏;在保证安全距离的前提下,可设置独立接地(原有的接地可以利用,但必须经检测接地阻值合乎要求,则仅需完成标志和护栏即可)。

校园内的旗杆,是重要的建筑构件,师生们经常要在这里进行活动。然而,从防雷安全的角度上看,它确实一个隐患,几乎都没有接地,有接地的符合要求的夜很少,所以在这里提出:旗杆上要做良好的接地处理。

接地装置是将雷电流释放到大地。学校校舍的防雷接地和电气接地采用共用接地时,其接地电阻值不宜大于4Ω。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可利用其基础内钢筋作为接地体。接地装置可根据实际地形做相应敷设,一般校舍布置在整个学校操场四周,则人工接地装置可敷设各校舍的背面,较近的接地体可相互连接。对于土壤电阻率比较高的地区,可利用换土或使用降阻剂等方法来降地接地电阻值。接闪器、雷电流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是外部防雷三个必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内部防雷的前提和基础防线;

2)五层、四层、三层、二层的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餐厅等人员密集的建筑物应补设避雷带(网),建筑物顶部的水箱、通风孔等,如超出避雷带的都要加装防护装置。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对建筑物的分类,按其规定年雷暴日数,初步确定中小学建筑物可按三类防雷建筑考虑;

3)补设的避雷带(网),其接地装置宜围绕被保护建筑物呈环形敷设,并与接地装置实现联合接地,其接地阻值取最小值(≤1Ω或≤4Ω)。补设的避雷带(网)要与原有的金属构件(门窗、管道、楼梯、铁艺、护栏等)实现良好的电气连接,使之等电位。

应在电源进户端和配电箱处加设电涌保护器,GB50057-2010第4.5.4条第三项的规定、《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中要求采取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措施。电源线路电涌保护器安装可考虑在学校的配电房总配电柜内,每栋校舍的总配电箱内,及网络机房总电源处设置相适配的电源电涌保护器。信号线路的信号电涌保护器的配置应按信号的频率、电压、工作电流、插入损耗和接口型号选择。

在实际中,相当一部分学校的电源是架空线直接引入的,有的是埋地引入,但埋地的长度不合乎要求,其屏蔽或接地情况很难知晓,考虑到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提高安全级别,提出了这条要求;

4)其他有关要求:

(1)对于校内的高大树木, 不在保护范围内,宜安装避雷针做直击雷防护,否则可要求树木矮于校舍高度1m以上,或宜有5m以上的安全距离,同时在大树显著位置悬挂防雷警示牌,提醒学生、教师雷雨天气不要在大树下逗留;(2)所有的各类线路,应妥善处理。建筑物顶端的电话线、网线等建议地下敷设(拆除、屏蔽、重新埋设等);(3)对于一些农村学校室外场所,如操场、较大面积的空场、校舍老旧,无法安装防雷装置,此时,应尽可能的争取资金先解决校舍的建设问题,使防雷装置与校舍建设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建议学校对学生加强管理和教育,进行防雷科普宣传(一些防雷知识和相关资料都已发放到教育局)。

4 结论

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我们利用40天的时间对全县所有中小学校走访检查,在校师生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因此,中小学的防雷安全问题不仅仅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大事,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希望相关部门能对此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篇1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常见病,治疗方法虽多,但概而言之,不外乎是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笔者综合近年来有关文献报道,对本病的中医分型和非手术治疗进展加以概述。

1中医分型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分型论证的报道较多,归纳有以下几类:①按病变过程,将本症分为3证8型[1],即实证(急性炎性水肿高峰期)有:行痹型、瘀血阻滞型、湿热下注型和寒邪凝滞型,虚实夹杂证(炎性水肿刺激消失仅为间盘突出压迫)有:气虚血瘀型,风寒湿痹型,虚证(恢复期,此为残余椎间盘压迫刺激症)有:气血亏虚筋脉失养型、肾虚型。②按不同病因。将腰椎间盘突出证分为3证6型[2]:亦即气滞血瘀证包括瘀阻偏重型和血瘀生热型,虚损劳伤证包括元气偏虚型和肝肾偏虚型,寒凝湿滞证包括寒凝偏重型和湿滞偏重型。从本病分型看,以上两者分型可谓详细,但学习掌握较难。③根据临床表现和体质差异分型[3]:急性期、缓解期、康复期分期治疗。④将CT分型与中医辩证分析结合[4],认为气滞血瘀型以偏侧突为主,风寒湿滞型以中央突出为主,湿热痰滞型无明差别,但常伴有髓核钙化,小关节增生,肝肾亏虚型则为突出的椎间盘块影CT值偏高或钙化。这种结合椎间盘突出位置及增生钙化情况分型较有特色,亦易于学习掌握。

2非手术治疗

2.1中药汤剂治疗:中药汤剂治疗有内服和外用之分。

2.1.1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药内服具有活血止痛,补益肝肾,温经通督的作用,可减轻炎性反应程度,缩短炎症期和减轻结缔组织的形成,促进变性神经纤维的恢复,减轻瘢痕化及瘢痕对神经组织的挤压,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可分为:①按中医辩证分型多方治疗。如谈雷[5]用通督活血汤加减、炮甲汤、舒筋活血汤、炮甲汤合舒筋活血汤治疗本症分别属虚损型、瘀滞型、劳损型、混合型取得较好疗效。②以一方为主随证加减,肖宗苗[6]以独活寄生汤为基本方,气血不足加炙黄芪,疼痛较甚的,初期患者加桃仁、红花,病程较长者加威灵仙、地鳖虫、穿山甲,配合骨盆牵引手法按摩治疗。张姚萍、周军[7]以自拟通痹止前汤(牛膝15g、木瓜6g、独活6g、秦艽9g、桑寄生15g、白芍10g、当归10g、桂枝5g、细辛3g、杜仲15g)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1例,有效率为96.6%。

2.1.2中药热熨外贴:中药热熨外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温阳益肾,疏散风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可使面部肌肉与韧带的紧张状态得以解除,腰椎间盘压力降低,使突出的髓核有逐渐纳还之可能,加之活血化瘀药物的运用,使得局部血运改善,神经根水肿逐渐缓解。张春冬、张耕应用自拟的中药骨康宁3号方[8]:独活15g、元胡15g、牛旁子10g、威灵仙20g、防风10g、桂枝10g、山茱萸10g、穿山甲5g、杜仲15g、当归10g、鸡血藤20g、骨碎补20g,用纱布包装封口,800ml水浸透后,煎煮30min取出,置患处敷,有效率88.8%。曹永明、曹靖宗等[9]:在内服固肾活络汤的同时,局部外贴仲景神贴,仲景神贴由红花10g,马钱子、乌蛇、酒大黄各50g,生乳香、生没药、生川乌、生南星、骨碎补各30g,独活、透骨草、川芎、全蝎、土元、血竭各20g,广丹100g、松香200g、冰片25g、芝麻油2.5kg熬制成膏,分切压平,每5g切成直径4㎝、厚0.3㎝的圆形,放置麝香壮骨膏上,用时贴敷患处及相关穴位,7天换药一次至痊愈。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临床治愈率为80%,总有效率100%。

2.2牵引手法治疗:牵引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学者[10]认为其机理在于:①可拉宽椎间隙,增加椎管内容积;②可松解神经根粘连,使突出物还纳或移位;③可纠正脊柱关节紊乱,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平衡;④可放松脊旁肌肉,改善受压组织的血液供应,因而达到治疗目的。通过改变牵引角度进行观察对比[11],发现仰卧位,L5/s1突出者以30度角牵引,L4/5突出者以15度角牵引,L3/4以0度(水平)牵引,疗效较好。采用双侧不等重量牵引治疗本病[12],一般健侧或症状轻侧牵引重量为患者体重的14,病侧或症状重的一侧牵引重量再按患者体重增加110,可提高疗效。

近年来,不少学者用特制牵引床治疗提高疗效。如梁振安、祁丽等[13]自行研制的多功能治疗床辅以按摩、电热进行仰卧牵引治疗。张滑源[14]运用电牵引结合在过伸或过屈牵引时,配合弹性掀压复位手法整复治疗本病。余作取、冯志听[15]采用“长弓”牌微电脑控制三维牵引床快速牵引,结合中药外敷,配合弹力腰围等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94.3%。其共同特点是:增强牵引力量,改变牵引角度,以增大椎间隙,增加椎间盘内负压,有利于髓核回纳,配合手法等松懈神经根粘连,以达提高疗效之目的。

也有学者报告重手法会加重神经粘连,因而不主张长期牵引重手法治疗。吴国平、武长林等[16]从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发现5例受累神经根异常水肿粘连,其病史5例患者均有反复多次重手法按摩治疗史。蒋会平、王泽强等[17]对术中25例严重神经根粘连的患者进行回顾性查询,发现均有重手法治疗史,并提出重手法按摩引起粘连是增加手术难度,影响腰椎间盘摘除术后疗效的重要原因。

2.3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本病多配用其他方法同时使用。张永生[18]运用针刺配合拔罐治疗本病,取以大肠俞、白环俞为主穴,L4/5椎间盘突出则主穴取气海、关元俞,配以三阴交、中缪。

张增田、张庆占[19]采用正骨手法加蟒针:腰俞通命门,白环俞通环跳,承扶通浮郄,委中通承山穴治疗本症,总有效率100%。手法多以强刺激、泻法为主。

2.4封闭治疗:采用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几年多有报道,封闭液的药物组成多数学者常以局麻药(利多卡因)、激素类(确尖缩松-A)、能量合剂与神经营养药。也有少数学者用中药制剂脉络宁和激素组成的封闭液[20],较有特色。封闭有以下几类:①硬膜外腔封闭和骶管封闭[21]:对运动和感觉神经都有较好的阻滞作用,且使血管扩张,并借以封闭液起到液体剥离作用,使椎间盘与神经根及硬膜腔粘连分离。②椎间孔及椎旁封闭治疗[22],药物直达病所,用量小,无椎管内感染及损伤,比较安全有较。另外,还有穴位封闭,单纯麻醉下推拿,硬膜外腔滴注等治疗方法。 转贴于

2.5微创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介入治疗,是国内近年来推广的新技术,它属于非开放性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溶解和超氧消融术三种,共同优势是创伤小,不扰乱脊柱稳定性,后遗症少,手术简单,容易掌握和操作,安全系数大,住院时间短,费用开支少。因其用于临床时间短,其运用价值尚在争议,但只要严格掌握好各自适应症,确实可收到很好疗效。

2.5.1化学溶解术:髓核化学溶解疗法是经皮穿刺技术将胶原溶解酶注入病变髓核内,使髓核的主要成分蛋白多糖解聚,降低椎间盘内压力,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达到消除或缓解临床症状的效果。胶原酶注射部位分类[26]:盘内注射、盘外注射和硬膜外间隙置管注射治疗。进针途径传统的是在电视X线监视下,后侧方进针;也有采用经骶管[27]和经椎板外切迹入路[28],认为较后侧方入路有如下优点:不需要特殊设备,无需X线监视,进路短,操作简单,安全性强。有学者对药物剂量进行研究[29]认为:人体有效剂量以400u~600u/每椎间盘为宜。

2.5.2超氧刀消融术:超氧刀消溶术和传统手术以及其他物理介入治疗有很大不同,主要作用于髓核突出物,对其他组织无影响,因而该技术被誉为“绿色疗法”。该技术是在C臂机引导下精确定位,通过一直径0.5毫米的穿刺针进入椎间盘后,注入浓度精确的超氧到病灶,利用超氧极强的氧化能力,迅速氧化髓核组织内的蛋白多糖及破坏髓核细胞,使蛋白多糖功能丧失,细胞产生的蛋白多糖减少,髓核组织渗透压不能维持,导致水分丧失而萎缩,从而迅速降低椎间盘内压力,且消除突出物之化学刺激性和免疫源性[30],从根本上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达到治疗目的。孙刚、陈秀椿等[31]采用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内注射浓度为45~53mg/L的医用臭氧,治疗本病262例,结果显效45.5%,有效46.8%,总有效率为92.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方法繁多,不少学者在各方面作了不少有益探索,确实提高了疗效,但本病在临床分型上至今未能统一规范,对本病的疗效评价亦无统一可靠的标准,让临床医生客观地评价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增加了难度。相信在广大同道的共同努力下,对该病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

参考文献

[1]龙智铨.中医药辩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3例报告.中医正骨,1996,8(3):21-22

[2]黄锦芳,郭团年,赖选魁.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治疗研究.中国骨伤,1998,11(3):45-47

[3]吴运定,施维智.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辩证施治.中国骨伤,1993,6(4):11-12

[4]彭晓惠,李旋歌,吴玉改.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与中医证型分析.中国骨伤,1992,8(4):34-35

[5]谈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中国骨伤,1992,5(2):14

[6]肖宗苗.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正骨,1997,9(3):50

[7]张姚萍,周军.通痹止痛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中医正骨,2000,12(6):41-42

[8]张春冬,张耕.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外治杂志,2003,12(5):8-9

[9]曹永明,曹靖宗,柳嘉等.中药外贴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临床观察.中医外治杂志,2004,13(1):8

[10]张俊,鲍铁同,张春健等.牵引压弹斜板三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原理分析.中医正骨,1995,7(5):6-7

[11]刘峰,潘晓红.不同程度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4例.中医正骨,1998,11(1):31-32

[12]李洁三,张惠珠,李毅嵩.双侧重牵引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1例报告.中医正骨,2000,12(6):40

[13]梁振安,祁丽,李平津,等.多功能治疗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颈腰痛杂志,1995,16(3):143-144

[14]张渭源.电动牵引结合手法整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7例.上海中医药杂志,1998,(8):23

[15]余作取,冯志听.三维多功能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国骨伤,2000,13(5):284

[16]吴国平,武长林,张乃仁,等.腰椎间盘突出症重手法按摩后神经根水肿粘连.颈腰痛杂志,1995,16(2):86-87

[17]蒋会平,王泽强,吴健华,等.从腰椎间盘手术认识重手法推拿利弊.颈腰痛杂志,1995,16(2):101-102

[18]张永生.针刺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83例疗效分析.中国针灸,1993,13(5):17

[19]张增田,张庆占.正骨加蟒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7例疗效观察.颈腰痛杂志,1995,16(2):97-98

[20]张世民,支满霞,苗艳玲,等.脉络宁硬腰膜外注射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及初步动物试验.中医正骨,1995,7(5):15

[21]苏再发,苏元波.康灵克通骶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颈腰痛杂志,1995,16(2):92-93

[22]周旭,朱桂枝,赵新玲.椎间孔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正骨,2000,12(9):50

[23]张荣环,李永强,宋永胜,等.注射用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国骨伤,2000,13(5):286-287

[24]谢南方,郭春慧.经皮骶管胶原酶介入加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正骨,2000,12(9):52

[25]李玉建.经椎板外切迹入路胶原酶注射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正骨,2000,12(6):28

篇11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而广义的素质又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艺术教育在育人方面,特别是在人才素质培养方面,有着独特的、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活处处是艺术,处处有艺术;艺术就是生活;衣食住行、举手投足皆艺术,接受艺术教育是提升学生的生存状态、生理品质、潜力开发的有利因素。

一、从学生个人方面来看

(一)道德素质

人的品德素质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德育来实现的,德育是培养人们优良品德的主要途径。但是,艺术教育对德育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艺术教育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1.艺术教育具有较强的社会政治功能,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艺术教育对培养人的坚强的意志、树立远大的理想有着巨大的作用,对人的政治素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艺术教育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艺术有着强烈的感染力。通过艺术教育可以使人涵养德行和调节性情,塑造完美人格。艺术教育是陶冶性情所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也是促进美的人格形成的必修课。苏霍姆林斯基说得更为明确,他指出:“赋予学生的认识和创造活动以及他在各种活动中的精神需求的发展和满足以特定方向的审美教育,涉及正在成长的人的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审美教育同人的思想面貌的形成,同儿童和青少年审美和道德标准的形成,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可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感化功能,可以增强德育效果。这种效果往往是德育自身所不可及的。中央实施“五个一工程”正是运用艺术教育手段来教育人民、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具体体现,因为,艺术教育“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荀子·乐论)

3.艺术教育具有陶冶功能,对人的心理素质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和激发人们积极、健康的情感,坚韧顽强的意志和健全的性格。无论中国还是西方,人们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孔子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亚里士多德以音乐为例指出:“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是为着一个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教育、净化、精神享受。”苏霍姆林斯基深刻地指出:“美是一种心灵体操—他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二)智力素质

以开发智力为主要形式的科学知识教育侧重于理性,较为单调、枯燥、刻板,逻辑性较强。艺术教育则具有形象性、创造性、感性的特征,能促进人的智力发展,开拓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钱学森在科学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音乐,因为他的夫人是艺术家,常给他介绍音乐艺术。正是由于受到了艺术方面的熏陶,才使他视野更加开阔,想问题也更宽一些。他说:“只注意逻辑思维,埋头于细节,易犯机械的、片面的毛病,缺乏整体的有机联系的认识。”所以他非常重视形象思维的培养。马克思认为:精神活动是最使人向往的一个活动领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的智力获得更高层次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从脑科学、生理学角度来看,艺术教育实施的是一种全脑教育,它对于大脑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艺术教育具有启智、增识功能。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它能帮助人们从审美的角度获得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认识,艺术教育是提高人的才智素质的重要方式。

1.艺术教育的内容博大而精深,艺术教育是获取文化知识的窗口,艺术教育的形式是多样的,内容是广泛的,无论从艺术的哪个门类来讲,无一不是深厚文化的结晶。仅就《诗经》而言,它是一部包含丰富的自然知识的著作,仅涉及动植物名称的就有300多处。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认识自然的结晶。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作品无一不是厚积而薄发的文学艺术家的知识积累的产物。文化素质的提高离不开艺术教育。

2.艺术教育在培养智力和能力素质方面有着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的智力和能力素质包括很多方面,艺术教育深刻地影响着其每一个方面,较突出地表现在对审美和创造能力的作用上。人的审美能力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美是具体的,具有最确定的感性形式。另一个层次,美是超越感性形式的最抽象的表现形式。艺术教育,就是要是人对美的理解从第一个层次到第二个层次,并使这两个层次统一起来。人的审美能力的提高对他的智力素质及文化人格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人的审美能力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能力的发展。艺术教育对人的创造能力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激发和丰富个性生命,使之具有自发涌动的创造欲望和动力,高度敏捷与发达的创造能力和自觉的创造意识,为思维和实践等方面的创造力提供不竭之源。

(三)身体素质

1.在体育教学中积极实施美育,因为体育应该是健与美的结合。各种体育活动都要求人体各部位动作协调,优美雅观,富有节奏感。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会使体态更加健美、更加匀称。在大学各项体育活动中,学生都很喜爱艺术体操,它既是艺术教育,又是体育,是二者的结合。可以说音乐是艺术体操的灵魂,最能充分体现艺术体操的韵律和节奏,优美的乐曲可以激发观众的审美情感,惊险的动作又强化了音乐艺术效果的表达。在体育竞技中加入音乐会使体育更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体育训练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力量,艺术教育对情感的愉悦能够将意志力量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为,更好地实现体育的目的。除了在运动中要求人的动作要协调灵敏外,在生活技术操作中也需要人的双手、形体和大脑变得灵活协调。

2.艺术教育是身体素质提高的有力助手,二者有着目标的统一性。人的身体素质的提高主要的手段是运动。人们发现通过接触艺术作品,感受艺术美可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这便是艺术教育的功能之一。几乎每一项运动都离不开艺术美的内容和形式,因为运动本身就是美,运动的目的在于追求特定意义上的美。

(四)审美素质

学生通过接受艺术的教育,能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对美好事物的爱好与追求。艺术教育凭借着特殊的审美教育方式,引导人们在美的感受、鉴赏中按照美的规律进行个体人格的完善和促进自我意识的健全,它不带有一般教育的强制性,而是通过人对美的感受,引起情感的激荡,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尚的情操。从本质上讲,艺术教育就是审美教育。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们能更加全面、更加具体地感受现实生活。艺术通过审美方式的教育,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五)劳动技能素质

艺术教育还要使学生成为审美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要引导学生参与制作过程,在身心运动中体验审美的乐趣和把握各种活动的审美特征。这就是一种劳动技能的锻炼,例如:绘画、工艺美术、剪纸、雕刻雕塑、写作、演奏乐器、创作音乐、练习书法,等等。这些具体的教育课程,都是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获得对艺术创造的亲身体验,以及培养一种劳动的技能。

二、从学校方面来看

艺术教育不仅要为学生服务,还要为学校服务;不但要体现高职高专特色,而且要具有每所学校不同的鲜明特征。这样才会让学生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依托高校文化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每所院校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校徽、校训、校歌等是高校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艺术教育可以与其相结合,可以通过举行唱响校歌、诠释校训等相关的艺术活动,让学校的办学宗旨牢牢印在每位学生的心中,让学生为学校而自豪。通过艺术教育多方面的努力,学校的形象在不断提升,品质在不断改善,而艺术教育在高校建设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高职高专要有特色的艺术教育模式,“以实用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把传统艺术教育模式进行具体化、多元化处理,让学生的审美修养和人文素养更接近社会需求,提前使学生感受到相关就业信息,为顺利踏入工作岗位,参与市场竞争做好准备。同时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外在形式,使高职高专院校的校园文化呈现出自己的鲜明特征,更好地突出了高职高专院校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办学目标。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在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是强大的、不可替代的,它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中也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鲍建新.新时代环境下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再认识[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2]于娜,万彤.加强艺术教育创新构建和谐校园文化[J].职教论坛,(5).

[3]陈林.新世纪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

[4]谢成武.对当代大学生普及艺术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城市经济,2010,(8).

篇12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12-015-004

数字时代下,新媒体技术与数字化终端的崛起与发展不只意味着动画艺术形式与传播方式的变化,更蕴含着动画创作的方式与内容的发展变迁。如何培养出能够在未来与世界动画强国进行竞争的优秀动画创作人才,是摆在中国高校动画创作人才的教育面前的一大挑战。

中国高校动画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动画创作人才具备适时吸纳数字技术优点,充分利用各种新技术与新设备,提高动画创作的技术手段与视觉表现的能力。从目前国产动画的创作过程来看,我国的动画创作人员并不欠缺这方面的能力,高科技的应用早已经渗透在我国动画创作的过程当中,中国高校动画教育的贡献功不可没。我国早在2005年推就出了国内首部三维动画电影《魔比斯环》,当是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动画的制作水平已经在向高技术发展,它的重大意义就是告知全世界,中国当时就已经拥有独立生产和制作三

维动画的能力了。

另一方面,中国高校动画教育要增强动画创作人才提升其所创作动画的内容与艺术形式的能力,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合理结合。目前的国产动画虽然应用着先进的数字技术和数字设备,可是创作出来的国产动画片却只能面对低龄化的受众市场,近几年屡创动画电影票房纪录的《喜洋洋与灰太狼》系列动画电影就是很好的例证。国产动画的低龄化创作趋势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国高校动画教育对动画创作人才民族文化培养的缺乏。目前,中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动画专业,从事动画制作的人员也已经不在少数,中国的动画产业看似前景一片光明的背后,却是中国动画片创作人才的极度缺乏,中国高校动画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提高。

2 中国高校动画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高校动画教育发展遇到了瓶颈,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近些年来培养出的动画创作人才缺乏艺术创造力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很多人将其归因为动画制作的技术水平有限,画面效果无法与国外动画片抗衡。这种过时的观点在今天看来是站不住脚的,目前,我国的动画教育虽然在教学方式和教学设备上已经与数字时代的发展像接轨,配备了先进的动画教学实验设备,并搬用了国外的动画教学课程设置。中国高校动画教育出来的动画创作人才的动画技术制作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况且,中国动画这几年在平面和三维的制作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虽然制作水准同国际动画强国的一线水平还有差距,但也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中国高校动画教育这几年培养出的动画创作人才的动画制作水准是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但是停滞不前的创作思想却阻碍了他们创作出高质量的动画片。为什么配备了顶尖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课程却仍然难以培养出能够创作出优秀的高质量动画创作人员,这其中既包括中国高校动画教育思路的狭隘问题,也有动画教育人员对于动画艺术认识不足的问题,导致了培养出的动画创作人才难以胜任国产动画的质量发展需要。

动画创作人才的成功培养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实现的。一个成熟的动画创作人才并不仅仅要精通绘画与电脑软件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与一定的创新能力。因为动画是一种文化,动画业被定义为文化产业,它被看作是多学科的互融性与交叉性,从实用性的、解决问题式的活动上升到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文化现象的大背景下的一种必然。作为现代设计中最重要部分的动画,它集中了美术、设计、服装、电脑技术、美学、文学、社会学、营销学、电影学、表演等最为广泛的要素,是最具有多科性和互融性的学科综合体。因此,动画的繁荣,决不仅仅靠熟练使用电脑、绘画造型能力强就可以做得好的。

动画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虽然具有很强的外在形式的可塑性,但是合适的内容题材的选择才是优秀动画作品所必须具备的。丧失了主题内容的动画作品,就好像没有燃料的跑车一样,纵然被设计制造的再精良,也只是件摆设。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2005年雷声大雨点小的中国第一部纯三维动画电影《魔比斯环》,这部动画电影的制作过程历时五年,耗资上亿的大片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三维动画制作技术,到最后上映时却面临着“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没有自己特色。不论是剧情的设置还是人物造型的设计方面都不免显得有些俗套。从概念构思创新角度看来,《魔比斯环》并没无可取之处,它既没有达到预计中的走国际路线的效果,也没有体现出任何民族性的特色。可是如果站在有利于动画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魔比斯环》则填补了中国动画史上没有三维动画电影的空白,证明了中国的动画制作水准的提高。从这个例子看来,国产动画的制作水准已经不是束缚其发展的主要枷锁了,中国高校动画只有想办法提升动画创作人才的创作构思、丰富动画的表现手段,真正地体现出中国动画的民族性特色,才能培养出能够与从众多动画强国进行竞争,并找到突破的契机的优秀动画创作人才。

相比之下,美国好莱坞在1998年曾经以中国的民间故事《木兰从军记》为故事素材,改编成的动画片《花木兰》在上映的第一周就取得全美票房冠军。但是作为如此优秀的动画故事素材的原产国,中国国内的动画创作人员却对如此耳熟能详的素材“视而不见”,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动画教育对动画创作人才培养的失职,使得现在的中国动画创作人员对本国优秀的民间文化不甚了解,这也是制约中国动画发展民族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3 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对高校动画教育的积极影响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伟大民族。如此悠久的文化历史背景和多样的民族风格,必然使得我国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来培养出独具一格且内涵丰富的民间文化。它是我国本土文化的基本组成要素,是最能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之一。而将优秀的民间文化中所包含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合理地应用到艺术创作当中去,最终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文化形态的过程,则成为中华民族体现自身民族特色的主要方式。

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产品,它的民族特色就如同戏剧一样,主要从内容题材和表现手法上体现出来的民族品格的深度与广度。动画的民族风格是由本民族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传统、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语言心理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在其内容、形式、格调、表现手法上,体现出本民族的审美理想与审美需要,尤其是本民族的文化心理需要,体现出与其他民族迥然不同的气质。

首先,从审美心理方面来讲,就动画而言,越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的题材内容,就越容易引起国际动画界的兴趣,越能在世界动画中标出自己的位置,同时也能契合外国观众猎奇的观看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说,越是民族的,越具有国际性。中国老一辈的动画创作人员就是通过自身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学习和体会,将其运用到动画的创作当中去,才在当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例如:从万氏兄弟于1926年完成中国的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到后来的《三个和尚》、《九色鹿》、《牧笛》等等,这些民族风格鲜明的作品在伴随着中国动画成长的过程当中,为中国动画赢得了“中国学派”的美誉。无论是在表现形式还是在题材选取方面,民间艺术都为这些优秀的作品提供了广阔的取材范围。在题材选取方面,中国动画多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通俗文学为原始素材,进行再创作。例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就来自于神话传说;来自于民间故事的有《马头琴的传说》、《日月谭》、系列片《阿凡提的故事》等等;还有的取材于寓言和成语,例如《三个和尚》和《骄傲的将军》。在艺术表现形式方面,由于我国民间美术、曲艺非常发达,艺术形式种类丰富,例如像国画、剪纸、皮影、刺绣和书法这些独特的表现手段都完全可以运用到动画领域当中。中国动画在发展的几十年中,就是吸取了民间美术的营养,创造了许多新颖的动画形式,而且在国际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例如:由于从国画当中得到启示,我国于1961年拍摄的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就为世界动画界增添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新片种;在1963年,又拍出水墨动画片《牧笛》,片中运用水墨表现了人物、家畜和山水,清秀的画面体现出了鲜明的中国风格。

而这些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动画形式必然只能产生于自身丰厚的文化土壤。遗憾的是,早在二十世纪中叶就被世界动画界所瞩目的中国动画走到今天却迷失了方向,如今这一代的中国动画观众对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片耳熟能详,对国产动画片却漠不关心,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动画的悲哀。

中国动画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没能在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20世纪60年代以来借鉴水墨画、剪纸、木偶、皮影等本土艺术造型语言,创作的动画片都比较优秀,但我们并没有沿着此路走下去,更没有创新。中国本土艺术造型语言非常丰富,但如何能将其转化为动画艺术形式,如何使传统的本土文化符号转化为一种能为当代人所接受和喜爱的动画艺术形象,是需要中国高校动画教育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语言,就不能仅仅把一些传统文化样式、民间美术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搬到动画当中,要经过动画创作人员经过自己的创新思考,将传统的艺术形式转化为现代民众能够接受的形式加以表现。如果仅仅是照搬中国水墨画、民间剪纸、皮影等具体艺术形象,将无法脱离这些艺术自身的功能特点,掉入模仿抄袭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从本土文化、民间文化中应该寻找那些民族风格鲜明,造型独特,而又适应于动画艺术表现的文化资源作为动画素材加以利用。我国的传统文化与国际化、现代化是不相违背的,关键在于创作者如何构思、如何运用。作为现代的国内动画创作人员,应该注重审视中国本土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造型语言,不论是传统木板年画,还是皮影、壁画等艺术形式当中,都有动画创作所需求的造型元素,但如何把这些丰富的形象具体化、个性化并加以综合提炼,仍需要创作人员进行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其实美的本质是一致的,但美的形式却是多样的。这形式的多样性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由于自己对动画的不同理解而发展的适合本民族的表现形式,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而对于中国动画,照抄照搬不是办法,重要的是在融会贯通之后,开创自己的民族风格,那样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民族化是指动画的精神内核,一定是反映中国人的价值观念、风土人情、文化特色,没有民族性便没有个性与特色。

中国本土文化中包容着深厚的创作理念和创作形式,为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行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也是很完整的参照。动画不仅是一个影视形象,它可以通过一系列后续产品的衍生开发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会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发展民族化的创作道路,坚持从本土文化中发掘宝贵的资源,不仅是国产动画的发展出路,更是宣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

现在,中国动画的发展正走到了十字路口,曾经的辉煌固然令我们骄傲,但残酷的现实还是逼迫我们进行思考和学习。我们的动画民族化的路子走了几十年,突然走不动了。于是就有人提议放弃民族化创作道路,发展国际化道路。目前中国动画的“洋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且是内容题材和形象设计多方面的“洋化”。这种倾向的出发点也许是为了迎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但是一味的模仿别人也就意味着丧失了自己的特色,这样制作出来的动画片当然不会被认可。解决现代化问题不能否定民族化,民族的特质、民族的文化才是中国动画创作的根基。中国高校动画教育需要在将民族性作为其发展根基的同时,必须深入探索现代化改革,使民族的精神特质符合现代社会审美的需要,才能真正融合在现代化的语境中,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动画创作人才。任何艺术作品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之后才能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只有将民族的精神与时代的内涵相结合,在现代语境下探索展现民族特质的新道路,探索时代条件下民族新的动画话语,实现新型数字技术与传统民间文化相结合的动画人才培养模式,中国动画才能够迎来振兴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刘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成人动画竞争战略.现代传播[J].2006(4)

2 陈书禄.中国文化通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刘娴.中国动画的民族化与现代化.中国电视,2005.(8)

4 娄淑芬,李明.中国动画“民族化”之思考.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6,23(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