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0 04:29:0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心理学学术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激起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重要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自然就会自主地有动力地去学习。首先,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带有趣味性的语言来。比如说,今天要进行带有小数点的数的加减运算,那么,我们可以引用生活中的事情,开场白就可以说“今天大家要一起去吃肯德基”,这可以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那么接下来,就可以叫大家付账算钱了。其次,可以是给同学们抛一个问号,以疑激趣。例如:问一些“为什么会这样呢?”“谁帮忙解决一下呢?”最后,就是要给学生们一些情境,让他们充满兴趣地进入,在自然的情况下解决问题,得到满足感,得到后续的兴趣。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得到尊重
在课堂上,学生于老师的配合特别重要,这不仅能够激励学生学习,还可以激励老师教学。所以课堂气氛一定是需要和谐和,活跃。做到整体活跃,需要激起学生们的兴趣。而上面的一些例子和说明足以激起学生名的整体兴趣。但是学生会有自己的个性,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那么因材施教就显得至关重要。对于那些较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回答较难的问题,以带起更多学生的兴趣,起一个榜样的作用。而对于不太好的学生,可以叫他们回答一些不太难但是具有挑战的问题。这样的话,可以让同学有一种满足感,去“征服”下一个难题。但是要有一个和谐的氛围的话,就需要给予学生一种尊重,不要让他们感受到太大的压力。所以教师的措辞很重要。比如:学生答错很简单的题目,不要过分地责备,同时请别的同学帮忙。
在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数字信号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与之相对应的数字信号课程也同样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数字信号是以算法作为主体核心的课程,其自身的理论性非常强,在数字信号的学习过程中,由于书本中的知识点或者是一些概念大多都以一种比较抽象的方式呈现,再加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这种形势下,数字信号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一直停滞不前,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成效。在这种情况下,将LabVIEW引入课程辅助教学中,不仅能够让学生以一种简单化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的学习,而且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LabVIEW与数字信号处理
LabVIEW的程序设计与传统文化程序设计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LabVIEW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图形化语言,通过使用功能节点,与图形化自身的程序流程进行有效结合,这样不仅能够利用流程控制结构来对程序功能进行有效的控制,而且能够促使程序在设计过程中,其自身的形象更加直观化。这样一来,能够从根本上简化内存分配、程序调试以及多线程序等程序设计细节,这样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精力放到问题的实际解决方面,这样才能够保证最终的教学效果。在程序结构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LabVIEW将一个完整的程序分为前面板和程序框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前面板拖入图形控件中,就能够以非常简单便捷的方式,实现程序界面的美观性,将其自身的影响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1]。对于其中的显示控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相应的设置,从而实现丰富的曲线、图形以及图象的整体显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发现LabVIEW在GUI以及程序设计过程中,其自身的形象化与Matlab软件之间有非常大的优势。在数字信号处理教学中,LabVIEW能够从根本上实现测量以及自动化的应用数据分析,其自身有非常强大的数字信号处理函数节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发挥非常有效的作用[2]。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自身按照信号生成、运算、滤波器以及其他功能的提供,有利于对这些内容进行切实有效的查找和分析,这些功能在数字信号处理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利于使用,而且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LabVIEW与虚拟仪器
虚拟仪器是一种在计算机基础上的自动化测试仪器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发挥非常良好的作用。虚拟仪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自身的软件,将计算机的一些硬件资源与仪器硬件进行有效结合,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提升计算机自身的处理能力,而且能够促使其自身与仪器硬件的测量以及控制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发挥出更多的功能性作用[3]。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缩小仪器硬件的成本和体积,而且能够通过软件的应用,实现对数据的显示、储存以及处理,以保证最终的处理结果。LabVIEW是美国一家仪器公司推出的虚拟仪器开发平台软件,主要是利用图形化的编程语言,打破了传统软件的局限性。传统软件在应用过程中,基本上都需要相对应地进行程序代码的编写和应用,但是LabVIEW则主要是利用流程图或者是程序框图来实现。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让编程者感受到强大的图形化编程语言方式,而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由于自身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以及领域中,已经逐渐被视为一个标准的数据采集和仪器控制软件。利用LabVIEW软件有利于建立属于学生自身的虚拟仪器,其自身的图形化界面能够促使学生在接触编程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4]。
三、LabVIEW在数字信号处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LabVIEW图形化的语言直觉特性能够让学生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将注意力全部放在被教授的理论知识上,而不是在文本工程软件应用开发的基础上,将关注点全放在编程的一些细节方面。将LabVIEW应用到数字信号处理教学中,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学习,而且能够让学生适当地开发出一些复杂的应用程序,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以及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5]。在LabVIEW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课本上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知识转换成为直观性比较强的知识,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认识,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促使学生在保证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越来越高的同时,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促使数字信号处理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能够有所提升。
四、LabVIEW在数字信号处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分析
(一)滤波器的设计与应用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是数字信号处理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点教学部分,同时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部分,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很容易形成一定的阻碍影响。在对滤波器的设计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整个过程运算量比较大,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对滤波器进行设计,从而达到不同的滤波效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才能够将其自身的影响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达到最优的设计水平[6]。在这种形势下,如果利用LabVIEW软件来进行计算机的辅设计,不仅能够从根本上减少计算量,而且能够实现快速有效的滤波器数字设计,帮助学生将一些抽象的知识以一种直观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在保证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提升的同时,从根本上保证数字信号处理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有所提升。在LabVIEW实际应用过程中,结合滤波器的形成原理,设计的FIR滤波器前面板以及后程序框图,前编面板主要利用在显示方面,对各种控件进行切实有效的操作,对相关的参数进行设置,对滤波器的类型以及窗函数进行选择,在保证滤波器自身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时,能够从根本上起到良好的教学辅助作用。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控制前面板上开关或者是按钮,通过键盘以及鼠标的操作,将其自身与滤波器的幅频、相频特性进行有效结合,促使其自身能够满足设计的整体需求。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以对参数以及滤波器类型进行切实有效的调整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在保证能够达到最佳效果的同时,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地接受一些难点[7]。
(二)信号的频谱分析
在数字信号处理教学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在对数字信号进行分析的时候,基本上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其中包括时间域、频率。有些在时间域方面表现出的复杂信号在转换到频率域时可能会比较简单,比如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混合了几种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在时间域中其自身的波形是没有办法按照科学合理的流程来展示的,经常是以一种没有序列的方式呈现。但是一旦转换到频率域中,就是非常简单的几根谱线,所以在这种形势下可以看出,信号的频谱分析在数字信号处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离散傅里叶变换是对数字信号频谱分析的一种有效工具,吸收LabVIEW语言有利于对离散信号的频谱分析[8]。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对相关参数进行调节,直观地看出离散傅里叶在实际变换过程中的作用。其自身存在的频谱泄露现象以及栅栏效应,能够从根本上加深学生对数字信号处理等相关理论知识的印象。
(三)声音的现场采集
在数字信号处理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有效性,就需要将LabVIEW应用其中,将其自身的影响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保证充分调动起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有效地提高数字信号处理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在进入课程教学阶段之后,为了说明信号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在LabVIEW的应用过程中,通过对其进行简单的设计和分析,可以利用PC的声卡和麦克风实现在教学课堂现场的声音采集,并且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声音采集后的内容显示在投影仪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采集的是实际信号,并且其自身是处于连续动态实时显示的形势下,学生可以直接以枝干的形式看到信号的具体形态特征。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意识到信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还是数字信号处理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LabVIEW在数字信号处理教学过程当中的实际应用,不仅能够从根本上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保证数字信号处理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有所提升。将LabVIEW应用到数字信号处理教学中,能够将原本比较复杂难懂的知识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其能够成为数字信号处理教学中非常有效的辅工具,将其自身的影响和作用发挥出来,为数字信号处理教学的质量提升提供保障。
作者:何海浪 黄乘顺 单位:邵阳学院信息工程系
参考文献:
[1]张易知,肖潇,张喜斌,等.虚拟仪器的设计与实现[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02.
[2]谢启,温晓行,高琴妹,等.LabVIEW软件中菜单形式的用户界面设计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10(9).
[3]谭勇.LabVIEW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8).
[4]姜利英,张艳.LabVIEW在数字信号处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1(9).
[5]马永力.LabVIEW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应用[J].科技广场,2010(7).
二、益智作用
德国作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文字,一把是数字,一把是音符。”谈及艺术教育的功利价值时,益智作用显然不可忽视,从莫扎特效应的研究可见一斑。早在1993年,拉舍尔(FrancesH.Rauscher)等人在国际核心期刊《自然》上发表报告,提出莫扎特效应。研究者让36名大学生聆听莫扎特作品K448双钢琴奏鸣曲。实验结束后,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测试,发现这36名大学生在被动听莫扎特乐曲后的十分钟内,空间认知能力显著提高。由此,拉舍尔等人认为,聆听莫扎特音乐能够提高人的空间推理能力。该研究结果引起了教育界及各领域的广泛关注。人们似乎看到了音乐教育给人带来的可见的和潜在的价值。这个研究引起了全世界的轩然大波,对政策和商业的影响很大,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对大多数人而言,听音乐的动机主要在于情绪诱发,即为了唤起或放大某种情绪。已有研究也发现,积极情绪能促进认知功能的发挥,而消极的情绪状态,如焦虑或倦怠感则会降低认知功能。于是,研究者们大胆猜想,之所以出现莫扎特效应很可能并非音乐训练直接导致认知功能的提高,而可能是由于被试者的情绪状态和唤醒状态受到音乐的影响,进而提高了认知功能。据此,研究者们开始重复并改进莫扎特效应实验的研究范式进行一系列实验。结果发现,当用舒伯特音乐作为对照组时,被试者出现了舒伯特效应;而用趣味性强的史蒂芬•金的小说做对照时,也发现和听莫扎特音乐的实验组在空间任务测试中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束后,在对被试者进行访谈时发现,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被试者中,喜欢听莫扎特音乐的人和喜欢听故事的被试人数相当。有趣的是,几乎出现莫扎特效应的大多是喜欢莫扎特音乐的被试者,而喜欢史蒂芬•金小说的被试者则更可能出现史蒂芬•金效应。虽然在实验中研究者并未直接测量情绪和唤醒状态,但以上实验结果说明,音乐训练很可能是通过情绪和唤醒状态而影响认知功能发挥的。随后Thompson等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法。他们选择直接测量情绪和唤醒状态。采用的方式是用快节奏和大调旋律唤起快乐情绪,慢节奏和小调旋律唤起悲伤情绪,分别选用莫扎特D大调和阿尔比诺尼小调柔版。结果快节奏的大调旋律组被试者在空间能力测试的得分上显著高于慢节奏小调旋律组被试者。研究结果进一步论证了,情绪与唤醒状态在音乐训练和认知功能之间起中介作用。据此有研究者提出,莫扎特效应本质上是醒酒药效应,音乐刺激带来了个体的情绪唤醒,促进了智力测验任务表现。打个比方:有两个人喝醉后去参加智力测验。其中一个人提前吃了醒酒药,另一个人没吃。结果吃醒酒药的人智力测验水平比没吃的人高。这个结果不能说醒酒药开发了他的智力,醒酒药仅仅改善了当时做智力测验时的情绪状态。那么,莫扎特效应也是一样的道理,受了音乐的刺激后,个体得到提高的不是智力,而是做智力测验时的情绪状态。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醒酒药效应从心理机制上证明了莫扎特效应的存在。音乐教育的效应要得以发挥,其中,音乐刺激或音乐教育对个体内在情绪的影响是个关键过程。音乐刺激通过改变情绪这个中介变量,对智力、学业成绩等产生影响。虽然这个效应持续的时间比较短暂,有点像醒酒药,大概持续20分钟左右;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经常反复地接受音乐刺激,逐渐影响大脑皮层及认知能力,短期效应会产生长期影响。
三、本位价值
2社区心理学的一些重要概念
由于历史的原因,心理健康一直就是社区心理学的重点研究领域,而不同于此前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等心理治疗流派个人化倾向和重视干预的是,社区心理学更加重视个人与环境的匹配,以及心理健康水平和压力管理能力的提升,即更加重视预防。因为随着心理学发展人们意识到,生活事件和日常烦恼小事都会对个人造成压力,与其积少成多后费劲干预,不如提前预防让人们学会应对压力的技巧。很多研究也表明,预防工作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而在预防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社区心理学有几个非常重要的视角和概念,非常值得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借鉴,分别是:教育与信息传播、社会支持、以及运动健身。
2.1教育与信息传播作为提升身心健康的一种重要手段,教育与信息传播在社区心理学中尤其被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会人们如何思考并作出理性的选择和决定,从而更好地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心理健康教育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提升人们应对问题的技巧以及正常或异常人群面对生活的能力,另一种则是告知公众心理健康问题及其预防和治疗的公众信息策略[8]。相应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多媒体、课程和小组讨论[8]。这两种心理健康教育的类型都分别有很多研究都证实了有效性。第一种类型,有研究表明播放心理健康相关的视频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认知模式提升心理健康水平[9],国内也有研究显示,视频教学远超教师讲授,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形式,而且教学效果评价显著优于传统教师讲授[9];第二种类型,有研究表明使用电视和广播等渠道,频繁而持久地宣传社区内的心理卫生资源,可以使更多人知道消息并主动寻求帮助[9]。研究表明,进行宣传活动时,同时运用多种渠道的效果要远好于形式单一的宣传模式[9]。
2.2社会支持与互助组社会支持并不是社区心理学独有的概念,它被定义为施助者为帮助受助者提升幸福感而产生的个体间能察觉到的资源交换。社区心理学更加重视社会支持中互助组这种形式的作用,社区心理学家们认为,个人并不需要加入一个由专家领导的、特别正式的小组才能获得帮助,无论是朋友、家人还是同事,哪怕是施助者是非专业人士,也很可能给困难中的人以支持。在互助组中,人们既是受助者,又是施助者,互相支持便能获得渡过难关的力量,并不需要其中一定要有专家。究其原因,一方面,人们从别人的关心中得到了温暖和爱;另一方面,人们从遇到相似困难的人们分享的经验中相互学习,在互助组中也习得了一些应对困难的技巧5。这就与我国高校应用较多的团体辅导(需要专业人士领导)有一些理念上的差别,从概念上来说更接近朋辈团体辅导,而朋辈团体辅导的有效性有不少研究可以佐证,如对寝室同学做朋辈辅导可以有效地改善寝室内部的人际关系。
2.3运动健身社区心理学家十分重视运动和锻炼健身,认为运动(尤其是团队运动)在竞争不是特别激烈的情况下,能够塑造个性、增强同理心,对身心健康大有好处。研究表明,运动健身可以有效缓解压力带来的负作用[14]。热衷于运动的人普遍有更高的生活质量、更好的幸福感以及更多的放松感。国内也有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对不同的心理健康指标有相应的改善作用,如体育舞蹈可以降低敌意、改善人际关系,而网球则能缓解强迫、恐怖症状。
3对心理健康工作的启示
3.1教育与信息传播形式需要更加多样化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是课程。除此之外的心理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形式多为海报、传单等单一渠道的纸质打印品,而宣传工作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在心理健康周或健康月集中展开,平时宣传的力度并不大。从社区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我国高校需要多采用多媒体、课程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育和信息传播形式,在传统的心理健康课基础上,尝试加入视频、广播、动画等多媒体渠道的宣传手段,配合以形式多样、灵活有效的小组讨论、社团活动等,而且不光要在某周某月大力宣传,在平时也要渗入到学校的各个角度,才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普及效果:一方面能让更多的学生被吸引、被告知相应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能让接受到知识的学生在多种信息渠道的刺激下加深印象,最终导致认知和行为方面的深刻改变。
3.2互助组可以作为心理健康工作的有益补充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便是专业心理学工作者人手严重短缺,不论是学生们的障碍性需求还是发展性需求,从总体上来看,仅凭高校心理中心的专业老师,都是难以满足的。针对这一点,社区心理学给出了很好的启示,高校可以寝室、班级或社团为单位,由学生自行联系或在老师指导下,发展出各种各样、由一些遇到相似问题的同学组成的互助组,在障碍性问题方面,可以形成如单亲家庭互助组、留守儿童互助组、人际问题互助组等互助组;在发展性问题方面,可以组成恋爱互助组、考研互助组、留学互助组等。通过组员的相互支持,这些有特殊经历或特殊需求的学生有可能相互取暖、彼此支持、集思广益,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成长效果,同时大大降低了对专业心理老师的需求。对于解决学生多、专业心理老师少的矛盾是一个值得一试的新思路。当然这些互助组的有效性,还有待更多尝试后用相应的本土化研究去证实。
3.3运动健身应在心理健康工作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国很多高校都具备充足的硬件设施和运动场地,但鼓励学生运动的意识却有待提高,多数仅靠检查或学分激励的方式来激发和维持学生运动的积极性,从长远来看,失去了提升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无论是在心理健康课程或者是心理社团活动中,都很少把运动健身作为一项主题活动开展起来,更不要说长期去坚持了。从社区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坚持长期适合自己的运动或锻炼对心理健康水平和抗压能力的提升是大有帮助的,因此心理老师们可以尝试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加入贯穿整个学期的、持续性的运动小组活动。长此以往,以点带面,将对整个校园的心理健康水平起到不可估量的提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