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0 15:02: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我国人教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现状
在对我国一些使用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之后,我们分析发现,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地方。我们的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并没有真正领悟人教版小学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有的教师把一整堂课都安排得乱七八糟,充满了各种低效率形式化的交流、汇报、表演、操作、检查等等,让学生难以自行思考。还有的教师将自己淡化出场,一切学生说了算,在没有充分引导、创设高级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说哪一段就说哪一段,想知道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把自主等同于放任自流,其结果是不少学生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在学生合作学习时,各组成员在合作的目标和任务的分工上不明确,乱哄哄一堆,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看似热闹,实质空洞。在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还有一种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课堂平淡,气愤压抑沉闷,缺乏情感、单调枯燥,教学过程中过多灌输验证,少启发探讨,多职责压抑,少宽容引导,多包办限制,少激励创新,尤其是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是空泛,低质、缺乏策略的。课堂上只有严肃的单一对话,只有单调的文本剖析,学生昏昏欲睡,个性得不到张扬,思维得不到开放。因此长期以来,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学效益低下。鉴于以上几种现状,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
2.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的研究
2.1对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策略进行有效教学方向的改进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随着研究的深入,大家普遍认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在课堂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赫斯特等人对有效教学的研究。赫斯特(Hisrst)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和扩大概念图式和心理技能,从而引起行为变化。因此,教师应该经常考虑怎样使得教学内容被学生接受,使得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可以使得学生学到更深、更多和更广泛的知识。因此,下列三种情况可以称得上是有效教学:学生不仅学到了教师传授的大部分学科知识,而且学到许多其他知识;上课结束很久以后,学生还在继续研究和探讨上课内容;不是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学生渴望学习。
美国教授加里鲍里奇基于25年的课堂教学研究,著成《有效教学方法》,采用谈心式的方法描述一些有效教学实例,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理于教学实践,为世界范围内教学实践的有效改进,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解释和指导。
2.2从国内的教学研究中寻找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有效化的方向
国内的有效教学研究也很活跃。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崔教授对有效教学的内涵、核心思想作了清晰界定,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一是“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二是“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三是“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四是“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五是“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在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最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如何让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变得更高,使得人教版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变得有效。为了提升这一门课程的教学有效性,本文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材料中提取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最后得出了几条让人教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变得更加有效率的教学策略建议。
参考文献
[1]林园.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与美国Treasures教材的选文系统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随着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根据教学进展的不同微课可以被划分为课前预习、课堂讲解、课后复习几个类型。结合微课的不同划分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充分挖掘语文教学中有价值的知识点。微课也是翻转课堂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传统课堂教学注重教师的知识讲授,学生通过课后的练习来将教师讲授的知识进行内化。翻转课堂则能通过微课的课前预习让学生了解知识背景,在激发学习兴趣的情况下更好地进行语文知识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会花费几分钟的时间介绍文章背景。为了节省这一部分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制作背景知识视频,从而更好地将教学重点放在对文本知识的解读上,有重点地开展语文教学。比如,在小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司马光》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向学生讲解文章背景知识和相关事件,并截取相关的视频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欲望,拓展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对历史的了解。
二、利用微课创建情境化和互动化的语文教学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被动听,忽视了情境氛围的创设,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更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和培养。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学习语文创设一定的情境,从而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并培养学生的语文抽象思维。比如,在小学人教版四年级《观潮》的学习中,教师如果单凭自己的语言讲解是很难让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为此在讲解的时候引入微课能够给学生带来视觉化的冲击,以具体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体现在情境化教学,而且也体现在互动化教学。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的过程中要适当融入假想式虚拟互动,实现师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从而深化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了解。同时,教师要做好和学生的在线交流沟通,将学生对课堂的疑问反映在微课的制作中。比如,在小学人教版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中,学习圆明园精美建筑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圆明园景观通过微课课件再现出来,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深化学生对语文课堂内容的理解。
三、利用微课实现学生的自主化探究学习
微课也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课程教学方式,教师利用微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小壁虎借尾巴》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壁虎的了解在微课视频教学中适当地设置疑问,引起学生对壁虎的好奇心,学生通过微课基本了解小壁虎的样子之后,教师再向学生提问:“在自己的生活中是否发现过小壁虎?生活中的小壁虎和作者描述的小壁虎有什么区别?”在教师的提问下,学生调动自己的回忆,将自己见到的壁虎和教材上描写的壁虎进行对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情境教学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当中的作用
(一)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小学语文课程通常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老师作为课堂主体,而学生则成为了课堂的客体,长期处于被动听课状态下,而情境教学则改变了这种被动式的教学方法,将情境模式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为小学生学习语文营造一种情境。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就能够很容易理解知识,并且将小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影子》当中,老师可以设置一个与小学生影子相关的游戏,通过游戏小学生可以对《影子》这篇课文有一个深入了解,与此同时,还能够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情境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们的自学能力
小学生仍旧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对各项事物的理解能力上仍存在着一些不足,通过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们置身于情境当中,还能够使学生对抽象知识有一个真实感受,从而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当中,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十分有限,因此,在学习当中可能仍旧无法对课文里的知识有一个准确把握。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将班级里的学生扮演成不同动物角色,并根据小动物脚丫的特征来制作模型,从而加深小学生对语文课文知识的理解。
(三)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本身就是对学生思维进行锻炼,通过学习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内容可以对小学生进行引导,使小学生能够了解课本中主人公的思维方式,从而有助于小学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使小学生能够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当中正确处理事情。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2课《失物招领》一课为例,在讲解这篇课文前,老师可以让小学生对课文里面的内容进行了解,并排练成一个小品或是话剧,通过演出小品和话剧,学生可以了解课文主人公拾金不昧的优秀品质,并且能够在以后的生活当中养成这种良好行为。通过这种情境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并且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情境教学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当中的运用
(一)构建有效的教学情境
想要成功的构建教学情境,需要注意两点: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教师懂的情况下才可以正确带领学生;其次教学情境构建需要综合具体的学科教学内容、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知识积累情况等等,同时要时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保证课堂教学情境的合理性以及实施有效性。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当中,老师首先需要对课文的主体进行把握,了解到学习课文目的是要使学生养成一种感恩的良好品质之后,老师将在教学当中将学生们自己做出的一些感恩事例讲出来,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们养成一种感恩的心态。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
语文课程的学习对学生与老师来说至关重要,老师在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一些活动主体,要使一切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并符合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如心理素质、兴趣爱好、年龄性格以及知识水平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只依靠一本书和一个讲台很难使知识渗透到学生当中,这种做法会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显得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此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以及学习成绩的提高都产生了阻碍。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符合学生的情境,在学习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充分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在学生真正适应情境教学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其学习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快乐的节日》当中,老师首先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并了解学生的具体特征,老师可以以六一儿童节为例进行情境教学,另外,老师可以举办一些比赛,让学生们说出自己在每年六一儿童节当中所做的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正确把握课堂内容,并且还可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们对语文课堂充满兴趣,并积极投入到小学语文学习当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方法是十分有利的,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教师在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注意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情境设置,以此来避免对学生造成误导。总之,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正确的使用情境法进行教学,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情境教学的巨大效益,并最终帮助教师实现其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窦连心.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赤子,2014,(3):114.
[2]邱平.探索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2,(10):79-80.
本册教科书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组教学内容。它们依次是:春天里的发现;奉献与关爱;爱祖国,爱家乡;用心思考,勇于创造;热爱自然,了解自然;培养优秀的品质;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走进科技的世界。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册课文同上册一致,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加注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生字一律注本音,在文中的具体语句之中,有的要读轻声或者变调。
本册共有32篇课文。为体现与中年级的衔接,安排了4篇略读课文,它们是:《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充气雨衣》《玩具柜台前的孩子》《阿德的梦》。略读课文只编排了两项课后练习;有识字任务,没有写字要求。“语文园地”包括四~五个栏目,在上册教材四个栏目的基础上,新增了“宽带网”。“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构字特点、词语之间的联系以及表达方法和标点应用等知识。“日积月累”──引导学生在复习已经学过的字词的同时学习生字新词,感受和强化词语之间的搭配习惯,并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册教材的“日积月累”中增添了能突显中华文化的、与本组专题密切相关的成语韵语、对联、节气歌、古诗词等内容;它们使学生在复习字词的同时,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话题与本组专题有联系,在双向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了对学生进行初步的习作能力的培养,从本册教科书开始,在“口语交际”别增设了“写一写”栏目,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写话训练。“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宽带网”──与本组专题密切相关,引导学生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以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
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教师可作灵活处理。教材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00个。生字表(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00个。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每一课的课后练习中标明。除了随课文识字以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学生既可以利用熟字认识生字,也可以借助生活经验,在同类事物的列举中认字。
二、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每一组教材的“导语”,通过简单的几句话,点出本组的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语”之后的课文以及部分练习,“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好词佳句、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以及展示台等内容,都是围绕本组的专题合理安排的。
2.创设“我知道”“宽带网”两个全新栏目,搭建拓展知识的平台。
从二年级下册开始,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我知道”,在“语文园地”中设置了“宽带网”,这两项内容是不同于前三册教材的全新栏目。从这两个栏目的名称可以看出,是针对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增强语文实践活动而设置的。
3.大幅度更新课文,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本册教科书新编选的课文,占全部课文的一半以上。有描写美好春光的,有发生在春天里的故事,有奉献爱心、关爱他人的,有反映首都新貌的,有倡导动脑动手、勤于思考的《,有引导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有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品质、感悟做人道理的,还有这些介绍科学知识的作品。这么多新编选的课文,分属于不同的体裁,既有童话、故事,也有诗歌、散文、寓言、科普文章,语言活泼,生动有趣。它们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文质兼美,语言典范,教师易教,学生爱读,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4.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的课后练习,一般是4道题。每一课后面一般都有的题目是“我会认”“我会写”“读一读”或“读读背背”,体现了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
5.突破传统呈现方式,增强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
本册教材在呈现方式上又有创新和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编写角度由服务于教师的“教”转向既方便教师的“教”,又易于学生的“学”,教科书由“教本”转变为“学本”。
再次,教材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在“语文园地”里设有“展示台”一栏。教材以学习伙伴的展示为引导,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展示自己的本领和学习收获,使其不断产生成就感。
6.教材的编排体现开放性和弹性,增强适应性。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习惯,是语文学习一项长期的任务。同前几册教材一样,本册教材继续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自主识字,扩大识字量,不受教材规定的识字量的局限。
阅读方面,本册教科书后附六篇选读课文。此类课文不作统一要求,教师可根据教学情况灵活处理。
三、学习目标
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求认识的字不要作过细的字形分析,也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习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这一学期,我在这一方面狠下工夫。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特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努力贯彻当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创设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形成群言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探究式课堂模式,挖掘教材与学生的尝试因素,引导主动探究,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此外,注重鼓励后进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使他们也能取得进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现在本班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学习兴趣比较浓厚。
二、 通过多途径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与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年级也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所在。针对本班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运用竞争机制,每人发一本竞争本,每日由值日干部做记录,每星期评选一次,给予星星奖励。一个月后评选语文学习积极分子,这样促进学生自觉守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每日组织一位"小老师"领读,既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本班学生上课热情高涨,自我组织领导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二)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爱阅读课外书籍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三年级是学生写作的正式开始。首先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从作文的选题入手,以写童话、想象文为主,适合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另外,积累大量的语汇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我充分利用课前一分钟,借助故事,作文佳作,让学生边听边记好词好句。平日每天轮流,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摘录好词好句,要求其余学生读读记记。平时还经常组织学生到图书馆阅读书籍。经过一学期的尝试,本班学生的词汇量大大增加,写作能力也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在学校举行的作文评比中好多同学还获了奖。
(三)加强写字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三年级的写字教学往往被老师忽略,本学期,我重视了学生的写字习惯的培养,课堂中注意提醒,利用文化餐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课外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在学校里举行的三年级铅笔字比赛中,本班学生获得了一等奖。
三、 加强培优辅差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得以发展。
本班学生存在着差异,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动差生,课外加强辅导工作,课堂中创设机会,给予鼓励,树立后进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
由于自身的能力有限,教学的经验的不足,本学期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有:
1、个别学生的不良的学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引导改正。本班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其中有一些学生在习惯方面存在着的问题--写字习惯很差,写字姿势不正确,不能自觉地完成作业,还有个别学生字迹潦草。还有的学生作业不能按时上交。或遇到难题没有坚强的意志,不会主动克服解决。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279-01
我们在学习语言的也通常都是在学习文化的过程,对于语言学习来说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英语的学者应该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底蕴。当然的小学时学习英语语言最初级阶段,人教版所出版的小学英语教材对文化方面的教学知识有一些研究和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简述小学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小学英语重点强调的是文化方面知识的教学,这也就说明了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的关系密不可分,要想研究小学英语方面的文化知识,必须应该首先理解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的内涵,并且要懂得文化对于学习语言的重要性。其实对于文化定义的来源有很多说法,这也是因为文化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内涵。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其实我们所说的文化,就是指人类在改造世界客观性,协调群体之间关系的时候,在调节自身对感情方面的定义的一些过程中所想要表达的一些风格,特征。
1、语言其实就是一种符号,其中任意一种符号都能够代表一种具体的事物,一种事物就会表达一种意思。每当有不相同观念文化的人们进行交往的时候,语言就拥有了一种能力:跨文化交往。语言和文化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同时语言也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在文化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语言是文化传播的载体。而且与此同时文化对于语言学习同样具有一定重要的影响。语言学习并不能在没有文化的支持下独立存在,学习语言是需要文化方面的支持和理解的。其实一样的,语言的发展和丰富,也将作为整个文化学习发展的重要前提。
2、我们通过对于小学生们进行一些适当的英语语言知识方面的学习,可以让他们拥有比较明确的学习目标,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增添他们对于学习的信心。通过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此来提高对于小学英语学习方面的经济效益。
3、学习文化其实就是对于英语学习基础上的重要目的,因为学习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交流不单单知识语言技能方面的问题,重点在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认知,以此来更好地交往。
二、人教版教材小学英语方面的教学文化知识统计以及分析
对于人教版教材的小学英语涉及到的语言文化进行的一些统计,是本次我们所要讲述知识的重点。
人教版教材小学英语其中包括了很多种教学方面的资源,比如教师专用课本、学生专用教材、一些活动系列手册等等,学生专用教材是这里面的中心教材。我们这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对于教材中文化知识的教学。其中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文化,英语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掺杂一些文化方面的渗透,但是这种文化方面的学习是时隐时现的,我们为了让研究统计起来更加方便, 就统一了研究方向以及研究目的。我们从文化所在区域来分类将文化分成了三类:把英语当作母语学习的、把英语当作目的语言学习的、其他目的学习英语的。有一些学者把文化分成了“知识文化”以及“交际文化”两大类。我们根据这些分类分别对所谓的“知识文化”以及“交际文化”进行了同步的统计以及分析,仔细研究讨论,进行了大量的统计。
三、对于小学英语学习的一些建议
我根据我自己的一些经验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两方面的建议,供大家讨论以及参考。
第一点就是增强对于本族语言文化以及交际文化方面的内容。本族语言文化其实就是学习英语的人们母语文化,因为是他们本族语言文化学习,所以在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当中可以增强他们自身对民族的自豪感以及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其实文化方面的差异更能体现世界多元化,但是也为不同种族之间的交往增添了许多障碍。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起来更加方便,但是单纯学好语言并不一定就代表学会了交流,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是在语言学习的基础上加上对国际文化方面的学习。这就显示出来交际文化的重要作用,所以我认为在小学英语教材中不单单要显示文化知识方面的学习,也应该增添一些关于交际文化的学习内容。
第二点就是应该适当拓展一些文化方面的教学内容,培养小学生们跨文化方面的交际意识以及能力。虽然教材是死板的,但是老师们是有主观思想的。新课程的改革就是提倡老师们应该学会用自己灵活的主观思想来充分利用教材,而不是被教材的条条框框所局限住。教材所能体现的只是国家最表面的目标,只能说是具有普遍性,而并不具有单独个性。英语学习中能够丰富小学生们对于知识学习的内容,老师们应该在教学过程当中,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合理地拓展一些教学文化的内容,丰富孩子们英语学习层面的知识。更有利于对学生们跨文化知识的培养。
通过以上我所讲述的内容,可以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人教版教材对小学英语极其重视,并且为小学生们安排了非常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在考虑了关于小学生有限的认知能力以及学习局限等特点以后,更加灵活的将小学英语灌输到小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中。
2、 初步掌握三拼连续的拼音方法。
3、 认识五个生字,字母儿歌。
二、教学过程:
导入:
小朋友们,春天到了,春光明媚,许多小朋友都来到了大自然中,寻找春姑娘的足迹
请小朋友们看书本上的图,两个小朋友也来到野外观赏春天的美好景色。你觉得这里的景色美吗?你想让你的爸爸妈妈带你到这里玩吗?
生:……
师:那么,你应该向你的爸爸妈妈好好介绍一下这个美丽的地方。我们先来看看图上画了什么?
生:图上有蓝天、白云、绿树、小草、池塘、小蝌蚪,还有两个小朋友在喝水
师:噢!小朋友们看,鸽子的嘴巴里还衔着一跟树枝呢。
生:这是“鸽”。
师:你真行,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妈妈教的,学前班学的。
师:那你能教教大家吗?
生:……
师:我们记的时候还可以用上顺口溜“鸽子鸽子,鸽鸽鸽”
生:跟读
师:老师这儿有首儿歌《小白鸽》:哥哥有只小白鸽,小白鸽呀爱唱歌,咕咕咕,咕咕咕,哥哥听了笑呵呵。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来。
生:老师,小蝌蚪是字母“”
师:你也把它教给其他小朋友好吗?
生:……
师:那还有最后一个字母小朋友知道吗?
生:……
师:小朋友们,我们在念这三个字母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手放在喉咙这里,感受一下它们三个发音的时候是不一样的。()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爱学习,自己学了这么多的知识。又能读字母,还有顺口溜来记。小朋友们刚才学的这三个字母呢也是声母家的,下次帮它们找家的时候可不要找错噢!
生:……
师:那么,当三个声母在一起时,你们能把它们区别开来吗?小朋友们自己试着练读三个声母。
生:练读
师:老师这儿有首儿歌《小白鸽》:哥哥有只小白鸽,小白鸽呀爱唱歌,咕咕咕,咕咕咕,哥哥听了笑呵呵。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来。
师:好,现在先请小朋友们自己练写,看看老师不讲,小朋友们能不能写正确,写漂亮。
生:练写
师:小朋友们都能自学了,写得真好!你们都写了,老师也应该来写一写,练一练,我们来看看老师有没有把它们写漂亮。
2、学会声母b、p、m、f和单韵母a、o、i、u拼成音节的方法。
3、学会带声调拼读音节及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4、认识“爸、妈、我”三个生字,能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
二、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来做一次比赛,叫做看图来说话,看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讲得最多。我们先来看第一幅图。请小朋友们来说话。
生:一个小姑娘在听广播。(注意听“播”的发音)
师:那么这幅图的旁边的这个字母念什么,你知道吗?
生:“播”
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念,“播”念的时候要轻一些短一些。跟着老师念。
生:……
师:我们用“播”这个音来说词语好不好?
生:好!
师:很好,我们会念了之后呢,还要记住它是怎么写的。它的样子像什么呢?
生:一个广播
师:是的,我们来看,这是一根天线,然后还有一个圆肚子。小朋友能不能自己编一首儿歌来记呢?
生:……
师:小朋友们好厉害呀!我们再把它写到四线格里,看看应该怎么写?(写在上格和中格,先写它的天线,再写独自,天线呢要留一个出气孔,不能封闭)小朋友们也来写一写。
师:小朋友们快来看一看这个小哥哥拿着一面小红旗干什么呀?
生:哥哥在爬上坡/哥哥在跑步/哥哥在爬山
师:咦?小哥哥手上的小红旗怎么和旁边的这个字母那么像啊,小朋友们知道这个字母念什么吗?
生:……
师:它呀就念p,我们一起来念,注意要轻要快p、p、p。我们还有一个检验有没有读准确的方法,请小朋友们拿出一张薄薄的纸,我们在念p的时候注意观察。
生:……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纸会动
师:对了,发的时候纸会明显的动,我们可以试一试念其它字母的时候是不是也这样。
生:……
师:看来小朋友们又已经会念了,跟着老师再一起念一念。
生:……
师:会念了,你们会写吗?自己觉得会写的小朋友请上来写。
生:……
关键词:小学语文;图片教学;重要性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在小学语文的课本中,几乎每篇课文都有相关的插图。这些插图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相符,具有很强吸引力与感染力,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效利用这些图片,以充分发挥这些图片的作用。以下主要就图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一、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抽象思维还未完善,对文中描绘的精彩内容或事物很难再现于脑海中,从而无法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进而觉得课堂枯燥无味,容易产生厌学或偏科情绪。相反,小学生在该年龄阶段会有发达的形象思维,对事物表象兴趣浓厚,课文中的插图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将课文内容与插图有机结合起来,用插图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生通过插图再现文本内容,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加深了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认识与记忆。
二、培养及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1.有利于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插图往往与文本内容相对应。因此,教师应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图片,让学生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学习文本知识,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增强了自己的观察能力。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荷叶圆圆》该篇课文时,教师可通过“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等引导学生对文中插图内容进行观察,并比较图片与文中描写是否一致。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学生很快掌握了文本知识,并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观察能力,这也有利于小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养成热爱观察的习惯。
2.提高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能力
(1)利用插图,有利于更好地进行词义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词义教学是重难点。小学生抽象思维及理解能力较弱,如果教师仅仅采用口头讲解的方式,许多学生无法理解,则达不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及发育特点,利用图片将观察与理解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与课文。比如,在学习人教版的《我们的民族小学》该篇课文时,许多学生无法理解“傣族”“景颇族”“德昂族”这几个词语,但通过看课文中的民族服装图,学生则能很快了解并区分这几个民族。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帮助学生理解词语,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了解其他少数民族的好奇心。
(2)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一些意思较深奥的句子还无法理解,若教师能有效结合插图讲解,可能会取得预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学习人教版的《雪地里的小画家》该篇文章时,课文中写到“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句子中运用了拟人化手法,一些学生很难理解句子的意思。此时,教师可让学生在图片中分别找出这些动物都画了什么,然后进行提问。通过观看图片,学生则能很快理解动物画的这些竹叶、梅花、枫叶、月牙,原来都是它们的脚印,还能了解这些动物脚掌的形状。
(3)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文重难点的理解能力。在小学课文中,每幅插图其实都是课文重难点的再现,因此,教师若能充分利用插图,对提高学生理解文章重难点具有积极作用。比如,在讲解人教版的《坐井观天》一文时,通过与插图的有机结合,学生很容易从图片了解到青蛙为什么不同意小鸟“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的说法,主要是因为青蛙坐在小小的井里,只能看到井口大的天。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积极阅读
由于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比较特殊,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某一事物的关注不能够持续很长的时间。但是如果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就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积极进行阅读。学生有了阅读兴趣,自然觉得阅读是一种乐趣,而乐趣可以把兴趣扩大化,逐渐养成阅读的主体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行阅读。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各种有效途径,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甘罗》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开场白: 自古英雄出少年,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甘罗,寻找故事的起因和经过,看看甘罗是怎么样的一个少年英雄。话语一落,学生个个全神贯注地看着我,继而我说让我们一起寻找答案,首先让两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前两段,一名是爷爷,一名是甘罗。学生积极举手参与,我让两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并着重"唉声叹气"这个成语,让学生感受爷爷当时的烦恼。通过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下被激发了,促使学生积极进行阅读,一探究竟。
2.教授学生阅读方法,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不仅需要教授学生阅读知识,还应该教授学生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阅读报刊、杂志,快速掌握所阅读文章的中心思想,读懂文本所传达的涵义。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渗透阅读方法,如动笔找出关键句,而关键句一般是在段落中的首句或末尾,可以在阅读过程中适当摘抄自己认为优美或者有启发性的句子,不断研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鼓励学生写阅读后的感受,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自身的表达能力也得到提高。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病房里的故事》为例,教师首先让学生用横线划出吉姆是如何描述窗外的,然后思考从吉姆的描绘中能够看出吉姆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教学生从用词上揣摩人物心理,如窗外的树木发芽了,湖水碧绿,蝴蝶飞舞,花儿盛开,从发芽、碧绿、飞舞、盛开这四个动词,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憧憬,由此可见,吉姆是一个乐观、对生命的向往的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阅读方法,如从词语中揣摩人物心理,找关键句了解中心思想等,在遇到疑惑时用笔记下,然后反复阅读,得出答案。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营造良好阅读环境,培养积极阅读情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欲望,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阅读环境,培养积极阅读的情境。比如教师可以收集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材料,如报纸、报刊、儿童文学等,然后进行集体阅读,营造阅读氛围。在阅读完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所阅读的材料进行集体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值得注意的是,仅仅是依靠阅读环境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努力构造阅读情境,结合文本内容,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官,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文本内容,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长城》这一课为例,教师首先张贴事先准备好的有关长城的图片,增强学生对长城的直观感,然后引出中国的俗语不到长城非好汉,接着教师说让我们一起通过阅读来领略长城的伟大吧。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文本内容,同学们个个神采飞扬地阅读着《长城》这篇课文,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在阅读中体会长城的伟大,体会到这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来进行情感渗透呢?
第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的氛围,并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体验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感情投入为的是也同样将学生的感情激发出来,那么,通过创设有“情”的氛围来展开教学活动就是一种情感渗透的方式。不但在课堂上,及时在备课时也都要具有这种情感上的激情和回应。在备课时,我们可以将一些富有感情的素材包含进去或者说是融入其中。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用情感区建立于学生之间的沟通,可以是一个眼神、一句称赞,还可以是对学生的心,师生共同去感受着文章中的各种心情。在课下作业的批改中还可以用使用激励式评语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中的“金色的草地”一文。通过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去感受作者的描写,朗读之前可以先播放录音让写学生去倾听并引导他们闭上眼睛去心去感受,在心中刻画出一幅“草地”之美景。这就是“情”的氛围创设过程。然后,教师在这种“清”的氛围中展开教学,使学生由衷地发出“开满黄花的草地多美啊!”或者“在草地上吹着蒲公英的种子玩多有趣啊!”等这样的呐喊声,将课堂气氛推向。
第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所学课文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体验进行联系,将学生的情感渗透转化为热爱生活、热爱亲人、热爱师长、热爱朋友以及热爱一切周围事物的真实感情
现实中的感受与所学文章的联系,使我们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有了共鸣,那么何愁学生的感情不被激发,何愁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不感兴趣呢?这就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我们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的教育不仅体现在知识的给予上,还要体现在培养他们的热爱一切美好事物的“情”上。
仍然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中的“金色的草地”一文。在教学活动中,无论是学生用心倾听并在心中刻画出一幅“草地”美景的过程,还是由衷地发出“开满黄花的草地多美啊!”等这样的呐喊声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还要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来迸发出对于“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城市或是我们的国家等”由衷的热爱,因为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城市或是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之美。最后,教师结语:“同学们,我们的大自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它们多姿多彩、形态各异。只要我们能够仔细观察,就会有新奇的和独特的感受,让我们去亲近大自然吧,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乐趣。”相信,此时学生的情感已经被导入了,得到了现实的召唤。
第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上的交流
一步一步的情感渗透,由最初的“情”氛围的创设,到之后的“与现实生活中的体验进行联系”,教师在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经历。再往后就是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了,这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前两个阶段是“情的输入”,那么这个阶段成为了“情的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