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安全生产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09-10 15:02: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对于安全生产的认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对于安全生产的认识

篇1

引言:安全监督机制的推行是石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一次革命。几年来,通过对钻井施工现场派驻安全监督的形式,对施工范围实施全过程监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陆上石油钻井安全监督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浅述本人的几点认识

一、安全监督的执行力度与标准

安全监督人员监督现场工作的依据是标准,标准按其范围和级别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标准制定的原则是下一级别的标准不能低于上一级别的标准。因此,企业标准是最好的标准。标准从实行之日起企业就应该严格去执行,标准执行力的高低,反映了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也从侧面反映了企业文明程度的高低。石油企业从创业以来就十分重视标准的制定,如动火安全管理规定、设备操作安全管理规定中,许多标准的制定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石油钻井行业是高危行业,标准执行力高,事故就会下降;标准执行力弱,事故就会上升。因此提高标准的执行力度,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安全监督工作的重点。无论是技术标准,还是管理标准,只要是在有效期内,就是企业的内部法律。企业员工无论是哪个层次,在执行标准时,都不允许以任何借口随意降低标准,这应该成为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的原则。

二、监督人员的素质与管理

从钻井公司近年来的安全管理结果来看,监督机制在安全管理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种机制极大地推动着钻井现场HSE表现的改进,事故大幅下降,隐患被大量排除,钻井现场整体表现水平提高。钻井现场HSE表现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主要表现在每个员工在安全职责上都有明确的责任,这种责任落实在每个人的实际工作中。2.设施完整性的符合性。主要指现场各种设施符合标准,设施配备符合标准,设施功能符合标准。3.岗位操作人员操作过程中的符合性。表现在操作符台规程,不与标准相偏离。4.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安全生产制度在生产现场落实的符合性(如巡回检查制、开钻验收制、班前安全讲话制等)。 5.清洁生产执行情况。表现在生产环境的清洁化方面与政策规定的符合性。现场HSE的表现,是衡量现场安全管理的直接体现,也反映出监督人员工作质量的高低。由于钻井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差异,以及监管人员素质的差异,使得现场HSE表现水平有差距。因此,要提高现场HSE表现水平,安全管理是基础,安全监督是保障。监督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繁琐的工作。钻井HSE监督公司在提高监督人员素质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抓监督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监督人员驻井形式是采用每个钻井工作面派驻一名安全监督的形式开展的。工作期间对个人的管理、约束基本靠自我。在这种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工作方式下,职业道德素质更显的重要,有领导分析:监督这项工作干的是良心活,是责任活,是人品活。因此,监督部门把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当成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做。几年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监督人员职业道德有了一定的提高。二是抓文化素质的培训工作。监督人员主要是从钻井现场管理人员中抽调,相对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层次不齐,但现场经验较丰富。监督管理工作的性质决定要干好这项工作,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现场经验,也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理论基础。针对这种实际,监督公司自建立开始,培训工作就当成重要工作来抓,几年下来,监督人员的文化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在井控知识方面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并得到各级管理层的认可。三是抓监督人员的协调、沟通素质的提高工作。监督人员派驻现场的目的是对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其形式就是反违章,查隐患,促整改。钻井公司为了保证监督工作顺利开展,给予了监督人员一定的权限,这种权限的使用如果缺少协调和沟通,对工作的阻力就会增大。监督机制推行之初,由于个别监督人员缺乏协调和沟通,对待问题简单地使用手中的权限,甚至越权,造成现场抵触情绪,甚至有部分管理层不予配合,造成工作很被动。监督机制在企业高层的关心支持下,监督公司通过抓监督人员的协调和沟通素质,使监督机制被钻井施工方逐步理解和接受。

三、监督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1.标准不完善导致执行过程中的偏差。监督人员执行的标准如果没有标准或者标准不统一就等于没有标准(如生产工艺过程殊施工标准;新设备的使用与标准等),没有标准的监督,而是凭经验、凭感觉的随意监督,这种监督在每个监督人员所表现的形式上都有差别,这种差别将导致监督工作的差异。2.操作人员岗位技能不熟练所造成的工作难度。近年来,企业员工主要补充形式来自劳务工,这些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主要是依靠在现场实际操作过程中掌握领会,由于受文化层次的限制,每个人获得岗位操作技能的途径不同,接受的方式不同,掌握领会的层次也就不同,岗位操作技能差异较大。这种情况下,不论是对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都造成一定的难度。因此,员工培训,岗位技能的掌握离安全管理的要求有差距,这个差距,是导致人身伤害事故的隐患,必须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并加以认真解决。3.设施不完整所造成的难度。即设备设施存在本质不安全因素,如缺少安全防护设施、生产空间与操作空间不匹配、安全设施配置的合理性等问题。这些问题本来应在设计、制造过程中消除和解决,现在转化成为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给企业生产埋下了事故隐患。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存在问题,既是安全管理的重点,也成为安全监督的难点。4.制度落实的难点问题。石油企业从创业开始就逐步形成行之有效的安全制度,如岗位安全责任制、岗位巡回检查制等,这制度在石油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安全管理作用。近年来,石油企业推行HSE体系管理,重点强化风险管理,工作现场推行了“两书一表”制度,这些制度在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企业为了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许多企业在现场管理中又引用了一些知名企业在安全管理力面较好的作法,如岗位轮流当安全员制度、风险提示卡制度、特殊工作审批制度等。这样,在生产作业现场就存在许多安全管理制度,许多制度功能交叉。这么多制度都需要在现场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中逐步落实,给安全管理工作造成一定难度。制度建设在基层的原则应该越简单越好、越实用越好、越精炼越好。既便于操作、也利于管理和监督。

结论:石油企业的安全监督机制是为了适应企业不断发展和生存的需要而建立的,它符合现代安全管理的客观规律,是安全管理走向国际化的开始,符合国家和党的政策。安全监督机制目前在我国刚刚起步和建立,在起步和建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问题和难点,需要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解决。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337-01

引言

油田生产基本在户外进行,生产环境恶劣、条件较差,同时作为高风险系数的行业,易燃、易爆气体和物质十分常见,但数据表明绝大多数的事故均是人祸而非天灾,加强员工安全管理工作对于促进油田安全生产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安全生产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根本目标。作为高投入、高风险行业,解决好安全生产,加强员工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企业最终效益、稳定发展,是企业重视人权日益成熟的标志,更是对党和国家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积极实践,关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问题。

1. 油田生产中员工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困境

“安全生产利国利民”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随着国家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同时对于人权和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的地位逐步上升,成为国家、企业、社会大众关心的话题;随着国家相关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企业的改革不断深入,目前油田生产事故降低,但是也存在以下困境:

(1)员工素质有待加强给员工安全管理工作带来难度。油田行业具有与建筑行业类似的特点,生产作业中需要大量劳动力,吸引了农村大批闲置劳动力。然而这批劳动力没有经受过专业培训素质还有待提高,对安全生产缺乏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这是油田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正是因为一线作业员工因为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存在侥幸心理,为企业安全生产埋下了不稳定因素[1]

(2)领导重视力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到位。虽然目前油田行业领导率先垂范做出表率起到带头作用,但是不可回避的是存在部分领导对于员工安全管理的企业安全生产问题不够重视,对于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很好的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员工对于安全管理的条例认识不全面,导致工作搁浅。

(3)缺乏制度保障和管理机制。油田行业存在安全生产制度的漏洞,很多条例粗枝大叶没能涵盖到很多细节方面,需要完善和改进。一项事业的推进需要良好的制度作为后勤保证,同时领导之间权利不集中、相互扯皮、项目踢皮球等行为也会加剧员工管理工作的难度[1]。

2.加强油田生产员工安全管理的意义

员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油田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员工,员工是企业运行的主体,员工的素质和水平影响整个企业发展的水平,同样加强员工安全管理工作对于推进整个油田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和现实意义。员工安全管理工作有益于降低人为因素事故发生的几率,降低企业对于人身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失,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同时社会保障、劳动保障是近些年的社会热点和敏感话题,人是社会的主体,加强员工管理工作可以保障员工权益,维护企业的稳定发展,缓解社会压力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2]。

3. 加强油田员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的头等大事,也是企业运营的根本保障,容不得忽视,为加强油田企业员工安全管理,可以从一下几点来思考:

3.1 从油田生产的内在因素考虑

第一,从油田生产的主体,员工自身来看,要着重加强对油田企业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培训。由于油田行业自身的工作特性,对于劳动力的要求比较高,包括职业素质和技术能力。对于油田企业的员工选拔工作要严格要求,对于已经选拔合格的员工要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包括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细则、条例及处罚措施、专业技能、遇险自救措施等,整个过程要严肃对待,确保整个培训活动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并开展培训后考核,对于作业员工进行包括笔试和实践考试的考核,考试通过颁发证件持证上岗。第二,从油田企业生产的环境来考虑,就是对于油田企业生产的环境进行管理,从而为员工的安全提供多一份保障。成立安全管理监督小组,选聘有专业素质、管理经验、思想品德素质较高的的人才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对油田企业生产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安全管理工作小组下基层进行全天实时监控和管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对于一线员工要实行不定期的突击性检查,对于无证上岗和违规操作的行为要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详细排查存在安全隐患的各个环节,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和概率。要成立治安小组,对全体员工实行一视同仁的统一化管理,对于蓄意挑衅引发的安全事进行严肃处理。

3.2加强对油田企业员工安全工作的外在因素管理

外在的因素,就是油田企业生产的安全工作保障措施、安全生产的制度保障、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等等方面来考虑的。首先,是完善油田安全生产和保障员工自身相关制度的建设。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现有制度的漏洞登记在册,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细则,保障员工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实施;其次,就是对于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油田企业要加强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视力度并进行积极宣传,领导要做好表率工作,不不高特殊主义,为安全管理工作率先垂范,具体的例子如,张贴横幅组织全体员工观看安全生产事故录像资料,企业印发安全管理常识和安全条例及处罚细则的手册,提高员工对于安全生产管理的认识;再次,就是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机制来看,建立健全油田安全生产的制度和监督机构,对企业内外部安全生产进行实时监控,对于企业生产进行安全全程监控,为确保员工生产安全提供多一份保障的机制[3]。

4.结语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企业重视人权成熟运营的重大举措也是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必由之路;油田生产行业地位举足轻重且风险系数极高,解决好员工安全管理工作对于整个行业的安全生产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从油田企业内部操作、外部运营多个角度对油田加强员工管理工作进行思考,提出具体可行性的措施,希望可以帮助油田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可靠地指导意见,更好的促进油田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现阶段,我国中小型的化工生产企业数量较多,缺乏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机械设备,安全生产意识薄弱,缺乏较强的安全管理理念。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性,它们对经济效益过度重视,而对安全设施与管理上的投入严重不足,造成企业经常产生安全事故。在企业的化工生产中,员工心中安全生产观念不强,并且由于企业内部对员工在该方面的培训和指导不足,更难以保证企业安全管管理。企业未引进先进的高科技设备,缺乏较强的维护力度,设备运行负荷较大,且潜在的安全性风险较大,难以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导致企业生产存在潜在的安全问题。

1.2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缺位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不够完善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经过调查,我国一些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主要由企业的领导者以及相关监察部门来执行,负责企业产品生产的一线员工对于安全生产并无具体概念,即缺乏安全生产意识,这对企业的生产安全是一个极大的隐患。另一方面,有些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减少对生产安全管理上的支出,只是做一些表边工作去应付安全检查,这样的安全管理并不能起到实际效果。因此,我们需要对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改革,促进企业安全生产。

1.3技术上跟进速度缓慢

企业的安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以技术、工艺与设备作为依托,在企业生产中,技术不过关,工艺水平较低,安全管理得不到保障。对于实际情况中,亟待提高企业的易燃、易爆物品中阻火器及其它防火防爆措施与跟进速度,必须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阀、压力表等,一般这些设备仅在进场后则直接使用,到最后报废都没有检查,安全生产必须以技术力量作为支撑,有效提升企业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与安全监测能力,进一步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一般而言,企业其实更愿意投入于安全生产方面,而对应的技术投入则稍有欠缺。

2化工管理管理的重点和要点分析

2.1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只有让企业的领导者和员工共同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安全管理工作才能真正取得理想的效果,否则对于企业的安全管理就成了空谈,所以要实现企业安全生产首先要从企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方面下手。对企业员工进行定期安全知识培训,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使安全生产成为自觉、规范的行为,让员工在科学文明的安全文化氛围下,创造安全的生产环境。

2.2严查事故安全隐患

化工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普遍较多。从生产设备上来看,化工企业生产设备一般都处于高温、高压等极端的工作环境下,其中一些生产设备更是运转速度高、材料特殊,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因此,我们在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同时,也要注意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排除。此外,我们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遵守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配备的安全设施要符合相关规定。在产品生产的同时,安全设备也必须投入工作,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2.3加强班组安全建设

要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就必须让进行产品生产的一线员工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班组制度可以将几个或者一整个生产线上的员工做成一个班组,每个班组都由一个组长,这样可以将安全生产责任具体到每一个员工,对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以及安全生产责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如何加强班组安全意识的建设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建议:第一,提高班组组长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技能。班组组长是一个班组的领头人物,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强化培训班组员工安全知识与技能。操作人员的安全技能水平对企业安全生产的水平有决定性作用。事故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操作人员安全技术素质水平不高,缺乏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经常发生“三违”事件。第三,积极强化生产现场管理。以生产现场作为班组活动的核心场地,将班组安全生产落实在生产现场中,作为班组安全建设的载体,对生产现场进行强化管理,进而贯彻落实班组安全建设。

3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的安全生产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对企业员工和附近居民也至关重要。对于化工企业来讲,更应该把生产安全放在整个企业工作的第一位,把提高企业生产安全意识当做工作的重点,再生产过程中营造安全生产的文化氛围。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不断提高企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坚实的保障。

作者:王小飞 蔡广辉 单位: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篇4

在提倡科学发展、以人为本、讲求人性化的当代社会,人的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近年来,虽说我国煤矿事故发生率大幅下降,但纵观全国煤矿安全生产情况,安全生产事故还时有发生,重大、特大事故还在出现,这其中有诸多因素。本文就煤矿安全文化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作一探讨。

一、煤矿安全文化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煤矿安全生产是煤矿安全文化的物质基础,没有煤矿安全生产,煤矿安全文化就无从谈起,反过来说,煤矿安全文化又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推动力,他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建设好煤矿安全文化,才能真正实现煤矿无事故、无伤害、无损失的目标。一位著名经济学家说过:“国家富强在于经济,经济繁荣在于企业,企业兴旺在于管理,管理优劣在于文化”。

我们知道,煤矿安全生产不是靠一句口号、几条标语就能实现的,而是要将煤矿安全文化的理念贯彻到煤矿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并且灌输到每一个职工的潜意识中。煤矿职工安全意识的牢固树立及防护能力的全面提高,必须靠管理创新来实现。对于一个煤矿企业来说,抓好管理创新的重中之重就是抓好企业安全文化。因为煤矿安全文化关乎煤矿职工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所以,煤矿安全文化创建活动要以煤矿职工群众为主体,营造浓厚的煤矿安全文化氛围,进而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现代煤矿企业职工有自己的价值和道德观念,也有自己对安全文化的理解,故要形成煤矿全体员工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念和安全文化观念,就必须从提高煤矿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入手。

煤矿职工自身的安全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安全思维、行为、意识、法治观念和技术水平。由于煤矿职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使职工对煤矿事故隐患分析与判断存在偏差,导致事故隐患经常存在,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现在煤矿企业已经意识到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推动力,认识到通过煤矿安全文化可以改变安全生产现状。煤矿安全文化代表了煤矿职工的利益,我们相信煤矿安全文化的形成,必将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

二、煤矿安全文化是煤矿安全生产的软实力

十七大报告提出“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文化软实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安全文化是现代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研究与实践的成果,煤矿安全发展需要煤矿安全文化。煤矿安全文化是煤矿安全科学发展之本,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如果一个煤矿安全文化是这个煤矿的思维模式、行为规范,是被该煤矿职工广泛认同的价值观的话,那么这个煤矿的安全文化就是该矿职工价值观的灵魂。可以说,煤矿安全文化好比是软件,代表着一个煤矿企业的形象;煤矿安全生产好比是硬件,代表着煤矿的实力。只有软件硬件协调联动,配合有序,才能使该煤矿的效益始终走在同类煤矿的前列,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煤矿安全文化对于安全生产有促进作用

安全文化是人们安全价值观及行为准则的总和,对人的安全观念、安全意识、安全态度等有着深刻的影响。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除了加强传统的安全监督和管理之外,还应该从煤矿安全文化的角度出发来认识和开展安全工作。一位教授说:“安全文化才是解决意外伤害事故的金钥匙;建立和形成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安全文化氛围和安全行为,是实现大众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产活动的根本所在;养成和塑造人的安全意识、安全思维、安全行为、安全价值观,都必须依赖于安全教育,依赖于安全文化的传播,受益于安全文化的熏陶。”

我们从安全生产的理论上来讲,要搞好煤矿安全生产,首先得从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入手。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的工业安全理论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大多数的工业伤害事故都是由于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企业管理不善,使工人缺乏教育和训练或者机械设备缺乏维护、检修以及安全装置不完备,导致了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因此,煤矿安全文化的建设就是要用文化的力量将现代先进的安全文化灌输于煤矿方方面面,使煤矿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内化于心,付诸于行,进而使煤矿安全文化成为煤矿生存的精神动力。因此,只有培育出优秀的安全文化,以优秀的安全文化为基础和氛围铸造安全盾牌,才能保证和推动安全生产的健康、和谐发展。

四、煤矿安全文化对人本安全的推动作用

人本安全是本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安全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本安全,二是人本安全。物和环境的本质安全化就是采用先进的安全科学技术,推广自组织、自适应、自动控制与闭锁的安全技术。人本安全就是从人的角度来认识要达到本质安全所需的条件。人的本质安全指出人的安全素质不仅仅是人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还取决于人的安全意识、观念、伦理、情感、态度、认知、品德等人文素质因素。认识了人的根本性的素质,就自然而然得出要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就需要利用文化的力量,需要用文化的力量塑造本质安全型人。因此,加强和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只有进行安全文化建设才能实现人的本质安全。

煤矿安全文化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形成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对煤矿安全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煤矿职工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原因是物的不安全状态,无论是出现在设计阶段、生产阶段、还是使用阶段,也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从这个角度上讲,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

总之,只有煤矿安全文化在职工脑海中根深蒂固,才能使职工在生产中安全意识始终处于警戒状态,才能使安全事故隐患做到及时发现,做到按时整治,切断事故隐患根源,进而使煤矿生产永远处于安全状态。

【参考文献】

[1] 彭玉敬.安全文化知识读本[M].煤炭工业出版社,2011.4.

[2] 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经验汇编.2013.6.

篇5

二、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防护措施

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结合相关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资料和文献,总结出如下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防护措施:强化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建立责任考核长效机制;有效的开展事故反思学习;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推行。

(1)强化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

注重安全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人员自身要求条件。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要做到以人为本,只有人人增强了安全防护意识,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提高安全生产的质量和水平。为此,企业要定期进行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另外,要多渠道、多方位地招收和录用思想文化素质比较高的人员充实安监员队伍。通过这些素质教育,才能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2)建立责任考核长效机制

安全责任考核长效机制的建立是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通过制定有效的安全考核和激励制度,让煤矿企业的所有职工都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安全生产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出现事故的单位进行行政处罚和经济处罚,在全矿上下形成人人保安全的局面。这样,有效的责任考核长效机制和职工的收益挂钩,可以让职工更加的注重安全生产,注重标准化工作。

(3)有效的开展事故反思学习

事故反思学习可以让每位煤矿员工认识到不遵守安全标准的危害性。这样通过反思学习,寻找事故原因,有效的落实事故防范措施。具体的做法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进行题目加案例培训教育。根据现场实际,制定出职工不规范操作的考试题,结合历史上因同类型不正规操作发生的事故,给家庭带来的痛苦,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第二,让三违人员进行现身说法。通过思想教育让三违人员认识到讲解自身违法行为的重要性,通过他们的实际违法问题,来对身边的同事进行教育,通过现身说法,来增强意识。

篇6

一、要充分认识制度化建设的必要性

制度化管理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制度化建设势在必行。要继续落实公司业已制定的安全生产方面的规程、制度及标准,深入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等所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严格用制度统一大家的认识,统一大家的意志,统一大家的行为;要继续完善公司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根据管理体制变化、生产实践变化、客观环境变化等情况,及时修改和调整有关的安全规程制度,做到早制定早执行,生产管理部做为专职部门要多下些功夫。在制定完善的过程中,要注意积极吸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

二、要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安全的关系

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抓好辅业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工作,保证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要认真分析改革不同时期安全生产的特点,研究影响安全生产的各种因素,并积极提出切实的对策和建议,将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要充分认识到改革过程中干部职工的思想波动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和把握。改革到位之前,要坚持现行的规章制度不变;改革实施过程中,要保持安全生产的整体稳定性;对改革后的问题要积极加以研究。

同时正确处理好效益与安全的关系。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安全生产为基础的工作方针不动摇。经济效益必须建立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不能单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损害安全生产;相反,只有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经济效益才有可能实现。

三、要加强安全生产业绩考核

安全生产工作既要落实责任制,也要加强考核;既要有压力,也要有动力;既要增加责任心,更要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性。要按照层次分明、权责明确、程序严密的责任管理体系要求,继续将安全生产工作重心下移,将安全生产考核指标层层下达,逐级负责,引起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对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台账,细化、量化考核标准,将安全管理融入车间、班组、个人的绩效考核之中;要继续完善安全生产监管机制,无论机构、人员怎么变,必须确保专兼职安监队伍不减;要充分分析构成安全工作的影响因素,科学安排各项工作,消除、预防、避免事故发生。

四、要强化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和管理

篇7

电力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安全是电力生产的重要保障。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可以有效排除电力生产中的各种问题和安全隐患,保证电力安全生产,保证电力供应持续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至关重要,目前,电力生产中出现的一些安全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应当积极采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电力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要及时作出调整,改进安全生产管理。

1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观念陈旧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不仅仅要求技术进步,各项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到位,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转变和重视。安全生产重于泰山,要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首先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树立以人为本的责任观,安全生产的全局观。但是现在好多电力生产企业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不够重视,墨守成规,对于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常处于被动状态。

1.2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远未实现标准化、正规化

现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离正规化、标准化的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我国的电力企业中,安全生产观念并不陌生,但是很少有哪一个企业能够切实建立一套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的奖惩制度相结合、培训教育相衔接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其次,电力生产企业中还缺乏自上而下的总体规划和设计,也缺少自下而上的反馈,各级管理机构缺乏有效地协调和配合,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管理。

1.3 安全生产意识薄弱

在市场化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不能有效处理安全和稳定、发展之间的关系,片面的追求业绩,忽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生产过程中,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缺乏对操作程序的重要性的认识,往往存在着严重的违章操作,检修的时候,监督人员和管理人员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都严重导致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出现。

1.4 基层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一些电力企业的管理层只重视对大型作业的管理工作重视,而忽视了企业的日常管理。据调查显示,近几年的安全生产事故多是出现在企业的小型作业和分散作业时发生的。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企业的管理层管理观念存在偏差,平时的管理工作时紧时松、管理松懈;企业的监督检查不到位,尤其是在跟踪检查和指导帮助这方面做的不好;对于企业的检修记录和报告管理不妥当,操作人员不能真实了解情况,导致设备在存在隐患的时候违规运行;对于发生的事故处置不当,尤其是对那些安全生产责任人,在发生问题后,纵容姑息、处理不当,不能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1.5 安全工具管理不当

性能良好的安全工具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实际的安全生产过程中,一些安全工具质量不达标,尤其是一些小的电力生产企业,在基层供电时用的工具质量标准不高;此外,一些企业不重视对安全工具的检修,检修意识不强,往往是等到工具严重毁坏的时候才直接换掉,对于一些小的破损根本无视,往往导致这些工具负伤上岗,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2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电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它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和供电安全,避免出现供电中断或者大面积停电的现象,给人民的生活秩序带来混乱。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可以有效保证电力企业的稳定供电和供电安全,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 有利于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

安全是电力生产的重要保障。如果一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安全事故,发电厂和供电站不能正常运作,会严重影响电力企业的稳定生产,当然,也会不利于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可以有效的保证企业的安全、稳定、高效的发展,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

2.3 有利于维护电力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

电力生产的环境相当复杂,危险性非常大,安全生产工作如果不落实到实处,会发生非常严重安全事故,往往会造成非常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这对企业职工的伤害非常大。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可以消除安全隐患,最大限度的保护企业职工的权益,避免出现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

3 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树立安全生产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全局观念

电力企业的各管理层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以身作则,严格遵守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同时,要严格要求员工树立安全生产的思想意识,督促他们加强学习,提高自我的保护意识。

3.2 有计划的开展培训工作

培训工作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通过培训可以有效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的思想认识,帮助他们学习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在新形势下,企业应当根据企业的发展变化和对电力安全生产的新要求,改变培训方向,探索适应新形势的安全生产机制,创新培训方式。开展培训时把培训的内容和实际结合起来,开展不同工种和不同层次的培训,目的是让员工易于接受和理解,更好的掌握安全生产的知识。

3.3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是要把责任重担放在一个人身上,因为安全生产责任是企业中每一个人事情,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把自己高高挂起。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各分管领导具体抓,把安全生产责任细化,形成人人负责、齐抓共管的责任格局。

3.4 健全电力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电力生产中的事故往往是突发事件,但是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会有一定的量变的过程,做好电力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补救措施,保证生产安全。各电力企业要制定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严格落实日常巡查和年度详查工作,保证电力安全生产。

3.5 加强监管,落实监管责任

监管是保证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保证,加强监管可以督促工作人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及时发现电力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派人维修和处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对出现的问题,要督促解决,并要对相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做好监督整改工作。

4 结语

安全是电力生产的重要保障。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对保证电力供应持续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积极采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电力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要及时作出调整。

篇8

一、党建工作是煤矿企业开展安全文件建设的重要基础

企业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建立长远的目标,完善符合自身的企业文化,这是有效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的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就必须要以党建工作作为基础,将党建工作看作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提升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最为重要的要依靠全体职工,只有得到全体职工的认同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安全文化建设,这就需要通过党建工作来统一煤矿企业全员的思想,将思想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把煤矿企业员工的自身利益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煤矿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好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以便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二、煤矿党建工作的开展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石

煤矿企业的党建工作是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对于安全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积极有效的党建工作是煤矿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十分重要的保障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煤矿企业的生产还有着一定的风险,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随意性比较大,经常发生违规操作的现象,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危及到煤矿企业人员的自身安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造成损失,影响煤炭生产的正常进行。针对这种情况,党支部在工作中要积极分析安全隐患的因素,抓住重点问题,强化对于企业员工的教育和引导,积极努力的解决生产中的各种问题,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党支部在工作中要结合矿区的实际情况制定规定,同时还要全程对于规定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以保障制度可以得到很好的执行,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另外,对于表现比较好的员工要进行一定的表扬,对于违反规定进行操作的员工则要进行必要的处罚,让员工能够明确开展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这样的情况,员工开展安全生产的意识会得到增强,保障员工的自身安全和企业利益。煤矿企业在实际的工作中要以党建工作作为具体的指导,围绕安全生产进行各项工作,这样才能够切实的承担起进行安全生产的责任,有效的开创安全生产的新局面。3.2党建工作是开展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最为重要的保障通过在煤矿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制定出科学的考核制度,这有利于对员工的考核,提升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在长期的遵守制度的基础上也能促进员工形成安全生产的自觉性。首先在工作中要强化对于现场的管理,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减少可能出现的一些危险因素。企业的员工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员工自身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所以煤矿企业要定期的对员工进行培训,提升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工作技能,保障工作的质量和安全。在煤矿企业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煤矿企业只有不断的坚持创新的思维,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总结,坚持与时俱进,才可以使得党建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才能推进煤矿企业的快速、安全生产,促进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发现,煤矿党建工作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工作中煤矿企业的全体职工都应该加强对于党建工作的正确认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障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另外,我们也应当认识到煤矿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有着一定的复杂性,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员工的利益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这样才能够在工作中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更加的积极的参与到工作中。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于煤矿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矿企业要在实践的基础之上不断的进行创新,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进而保障党建工作能够在安全生产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促进煤矿企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作者:张统政单位:郑煤集团白坪煤业公司

篇9

目前,虽然煤矿企业已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但是并没有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科学的管理制度,所以在实际的开采中就不能将生产中的预防工作做到位,尤其是安全管理工作比较传统保守,只是依靠专门的部门人员进行比较专业的安全管理,并没有采用上下一心,共同努力的安全管理方式这样就会使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中,通常是生产中出现问题时,才会调查和分析事故的原因,根据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但是一般情况下都是治标不治本,企业所使用的安全管理模式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生产中的安全问题。

2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国家为了减少煤矿生产中所发生的事故,不断完善煤矿安全管理中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生产的安全管理,提高企业的成员的安全意识。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全国煤矿生产中每年的死亡人数都在6000~7000之间徘徊,这对于煤矿安全生产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1煤矿安全管理理论基础薄弱

因为我国的煤矿发展只有短短几十年,所以对于煤矿危险源的研究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对生产中矿井的分类还缺乏具体的依据,这样就很难满足生产中安全管理的需要。如果发生事故,对于事故的分析研究主要是以专家的考查鉴定为依据,并没有实际的依据作为说明,所以在实际的安全管理中不能保证事故分析的准确性、可靠性。所以,若想减少煤矿生产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加强对危险源的研究,加强对事故的分析与鉴定,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2.2安全意识不强

在实际生产中,煤矿企业对于企业的安全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更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能够创造更高的效益,也不理解安全生产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3监管力度不够

目前,国内的许多煤矿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安全检测方式,利用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安检工作,凭借着自身多年的经验处理事故中所存在的问题,这明显存在缺陷,缺乏具体的安全检测方法,并且安全管理缺少应有的权威性,在实际的生产中安检人员并没有具体的安全预防措施。

2.4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煤矿工作属于风险大、报酬低,劳动强度大的工种。鉴于煤矿工作的性质,所以在实际中并不能吸引大量的人才从事该项工作,致使大量的基层工人都是一些农民工、合同工或者临时工,他们并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同时也没有专业的技术知识,在思想上也没有集体意识,在安全生产上也没有较强的安全生产意识。其次,在实际生产中不重视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致使煤矿生产中的工程技术人员流失,从而导致煤矿管理力量的弱化,有时政府部门都不能组织一次正常的安全检查,所以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不能实施有效的监管措施。

2.5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标准落后

由于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所以标准化体系并不完善。标准化体系的不完善致使我国的煤矿生产在实际的生产中并不能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不能促进我国煤矿事业的发展。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标准化有赖于今后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从而不断地完善。

3安全管理的指导方针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管理要始终秉承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始终坚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绝不动摇,竭尽全力的保护人民的个人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确保不会给国家带来任何经济损失。煤矿要以当前煤矿安全生产所面临的困难为切入点,找准事故易发点,着力加大对前期预防的生产管理,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理念。煤矿平时还要加大对所属员工不安全行为的检查、管理与控制,可以通过安全教育、批评教育甚至经济惩罚措施和手段,各项安全工作既要结合自身企业实际,又要有计划、有步骤、系统性的循序推进。这样一来,几乎完全可以从根本上使煤矿的安全工作得到改善,杜绝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

4安全管理体系目标

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涉及煤矿运营的整个过程,如煤矿设计、煤矿建造、生产作业以及后期的迁移和扩建等。煤矿安全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在现有的技术、资金和设备条件下,对煤矿生产的各个危险源进行查找、辨别、评估、分级和制定防范机制,保障实现煤矿人员安全作业、机械设备合理调度、各项秩序进行的有条不紊,从根本上杜绝较为重大的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使各种细小的安全漏洞都得到弥补,也使各类突发性的安全事故所造成的人员损伤以及经济损失都尽可能地降低到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煤矿事故种类形式多、管理难度大,它的预防更是一场持久战,需要煤矿企业全员参加,在煤矿生产作业过程中,必须做到矿工无操作失误、机械设备运行安全、生产系统无故障、管理办法及预防措施能够可靠运行,煤矿安全生产作业链的完全运行可靠,最终就能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5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相关对策

5.1健全安全管理体制

(1)以保护煤矿安全生产的角度出发,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执法和管理力度,政府采取行政监管措施与煤矿企业一道积极寻求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相关措施及办法,针对薄弱管理之处更应加大管理力度。对社会反映较为强烈的、突出的安全生产漏洞和存在的问题,必须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手段,政府监管部门要着力监管煤矿的安全生产的生产资质以及工人用工规范等。

(2)煤矿企业必须从根本上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每一个煤矿企业必须拥有独立的、完善的安全监督监察体系与流程,要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管理办法。应单独设立专业、独立的安全检查单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以此确保每一名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明确安全责任,不断完善与深化现有的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生产无小事,安全生产的各项负责工作必须明确划分到每一个人,各项管理工作必须切实落实到实处,只有企业领导与员工都上下齐心,充分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煤矿安全生产才会顺利开展。

5.2优化管理方式

(1)加大安全生产重要性的宣传,制定系统性的宣传方案,细化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管理办法及其标准,将个人和单位的岗位职责进行精细划分,对于工作,要实事求是,严格且全面,做到奖罚得当。

(2)有针对性地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形式进行管控。对于高危作业时应及时加大安全预防的管理力度,对于作业负责人和项目监督人应加大监督力度,有重点的抓住生产管理的薄弱环节。加强对煤矿企业责任人的安全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意义及如何应对存在的风险。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关作业的应急预案。

5.3大力培育专业人才

人才始终是推动各项建设的关键,要积极组织如安全宣传、教育讲座、员工培训等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使煤矿员工不但掌握过硬的业务素质,更能掌握各种自救办法,如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展开自救,从而极大地减少了事故的伤亡人数,降低了损失。

5.4加快立法进度,强化监管职能

煤矿企业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归根结底,一方面是安全生产理念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监督监管体系的不到位也是一个重大因素。因此,国家现在必须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令行禁止的安全生产及监督检查体系,以此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持续有效进行。

5.5建立合法有效的中介机构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实展开对煤矿安全现状的整体评估,重点对煤矿法人代表、矿区安全负责人在煤矿进行生产作业时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指责履行情况进行定期且严格的考核,对煤矿内的各项安全设备、消防器材以及其他一些必要的安全救生用品进行可用性检测,帮助煤矿企业完善自身的安全生产以及应急救护系统。如今,第三产业正发展的如火如荼,中介服务更是第三产业中最具有市场前景和广阔发展前途的产业形式之一,建立煤矿企业的中介机构能够有效地实现煤矿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信息沟通,也能向全社会输出高效、完善的技术服务等。

5.6加快煤矿标准化建设

煤矿安全生产存在较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相关技术法规、煤矿行业标准、煤矿安全装备的监督与检查以及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时的责任判定都是需要相关专业技术和标准。煤矿安全生产的标准化是指导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依据。现行的煤矿安全生产标准也需要不断加以修订以满足当前生产发展的需要。

篇10

作者简介:杨林学(1973-),男,四川苍溪人,国网四川苍溪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建设部,助理工程师。(四川 苍溪 628400)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242-02

一、电网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发展阶段,国家电网公司和省电网公司提出了“十二五”的规划目标,促进了电网安全生产和建设不断的发展,电网资产经营方面也不断进步。但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事业大面积开展,对用电需求不断增加,而电力企业内部的管理机构和电力安全生产教育还有一定的不足,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需求。研究目前电网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找到相应的措施已是迫在眉睫。[1]

1.电网工程进展比较缓慢

我国电网投资有限,技术创新落后,发展框架不强,对于优化资源的配置能力还达不到目前的需求水平。并且对于事故风险应急响应的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尤其一些偏远并经济不发达地方,电网单位融资能力差、工业发展少、供电负责区域经济落后,[2]导致电网企业制定的设计规划标准也随之下降,电网技术水平随之降低,供电安全稳定性能得不到保证,常出现用电高峰时电网瘫痪现象。这种电网的不坚强影响供求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2.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不高

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是整个国家全面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但是当前电网安全生产的能力不能适应国家与人们生活的发展需求,首先是电网的用户水平不一,电力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常出现电力设备被破坏和盗窃的现象。工业单位的用电常出现野蛮用电、违章用电,对于电力用电法规和准则完全不顾,导致电网安全事故层出不穷,从而导致当地电网建设落后,电网安全基础不稳,电网安全运行能力降低。必须改变这些弊病才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3]其次,电网安全生产基础不稳定,电网企业不能统一管理并有效规划,电网整体结构不合理,供电能力有限,并且对于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响应水平低,电网管理比较松散,规章制度不能上行下达,形同虚设。电网设备不能及时更新,导致运行不通畅,维修和围护难度增加,尤其在用电高峰故障层出不穷。部分电力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电力技术和操作行为不规范,人为的操作违章行为经常发生。

3.电力生产安全教育滞后

目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教育与企业发展严重不协调,影响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首先,电力企业没有完整系统的安全生产的教育体制和安全教育文化,没有树立起电网安全生产观念,需要在电力规划设计过程中考虑到电力文化教育因素,努力做到电网规范管理、技术过硬、结构系统完善,推动各级电力网络之间的和谐发展,提高国家电网的服务水平,系统改善电力安全生产的落后现状。其次,不断提升电力的输电水平和安全稳定供电能力,加强电力技术的提升和改进,使电力安全生产与质量和效益相协调,对施工质量严格把关。在电力设备运行中加强对其的检查、检修、升级,保证设备时刻处于健康运行状态,严格执行生产制度,确保电力安全生产。再次,电力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只停留在纸上,并且一些电力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不完善,无法直接应用到安全生产中去,电力安全教育没有系统规划和认真实施。电力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理念差,没有和规章制度系统合为一体。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教育成果不能得到有效发挥。最后,对于电力安全生产的认识匮乏,不能在生产中体现。

二、电网安全生产的原因分析

1.表面原因

第一,电力安全管理部门的管理力度不大,规定性的原则不能坚持,负责人员工作态度不积极、不负责,电力工程现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之间不明晰,责任的关系不明确,现场的电力生产安全措施不能有效落实,有些安全措施形同虚设,并对电力工作人员要求不严,管理出现松懈,指导没有目的和没有切入点,导致工期延误和工程质量不合格,供电故障频出。第二,管理人员的电力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和安全思想松懈,对于电力安全生产的艰巨性、长期性、隐蔽性、周期性,反弹性认识不到位,放松对电力事故的警惕性。风险应急响应意识淡薄,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思想产生,导致电力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不能顺利实施。第三,电力安全生产的宣传不到位,加上电力建设部门为了赶工期,在任务和工作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因工作人员少导致电力安全生产能力达不到要求标准,电力安全生产的地位不断降低,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出现混乱。电力安全生产的事故往往发生在抢工期和赶任务的时间段。

2.内在原因

电力安全生产外在的问题是容易发觉的,而且发现后可以提高觉悟逐渐改变电力生产中的不足,改变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强化电力安全生产的执行能力,使得工作中的弊病逐渐消除,但是作为电力企业的部门所呈现出来的表层问题,在其他的部门也普遍性存在,所以要从更深层次提高对电力安全生产的认识。

一是人为的因素。人是电力安全生产的根本要素,也是最主要的要素,电力能不能安全生产主要取决于人。人在电力生产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人的操作能力水平直接决定事故的发生与否,以往的经验可知事故产生九成以上原因是人为因素,人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工作岗位不热爱,没有激情,没有奉献精神,没有工作心得,希望以少付出得到较多回报,抱怨多,本身的个人业务素质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需求,专业技能不过硬,没有主动遵照电力生产的安全规范、制度流程去实施。主要是对企业的责任心不够。尤其有些电力企业单位对内部员工的层次分得较为复杂,这也是历史遗留问题,比如还存在国营和集体之分、劳务人员和劳动人员之分、农电工和临时电工之分。工种形式复杂多样,很难统一建立一套系统的工作管理机制,大集体人员有时比国营人员多出很多,所占数量比例也比较大,在工种使用上混合使用,同一岗位同样的工作而国营和大集体人员的工资待遇差别较大。在这些工作身份不同的工作人员混合在一起的工作中推行目前的绩效管理就面临着很多不便和难以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有些电力企业部门的管理体制不合理,如电力人员只进不出,造成了大锅饭的情况发生,保护了效率不高、能力水平差的工作人员,同时打击了表现积极员工、优秀员工、先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资金投入。电力部门每年都会有一部分预算资金投入到电网规划上,主要重视负荷能力和产量效益,注重资金的付出与电量产出的比例关系,但是通常把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忽略了,新技术、新产品、新能源的应用也经常被忽略,导致在电力生产技术方面不断落后于其他城市或者国家,设备不能经常更新,更新后布局不合理的现象也经常发生。如有些地域广阔,布置方式不够灵活多样,形不成环网供电。另外还有些地区变电容载偏低,变电的容量不能满足要求,少数变电站的单线单变的形式还在运用。还有些地区电力网络结构不合理。电网超载现象也时有发生,极大威胁着电网的安全运行。针对这种情况,只能加大电力网络的投资力度,才能使得电网稳定安全地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

三是管理部门的问题。电力企业的一些风险应急响应能力不足,没有预控能力,这是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前的管理模式是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电力安全生产往往是一票否决制度,起初在电力安全生产方面还是有一定的效果和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病: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混乱,工作分工不明确,流程不清晰,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现场工作杂乱无章。预防措置不到位。电力生产现场违章情况时常发生,负责人员无责任心并麻痹大意。安全管理问题出现形式主义。事故出现后互相推诿,发生前互相扯皮,管理人员有章不循,工作管理风气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工作人员工作散漫。绩效考核不严格,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惩罚措施执行不严格。同时电力企业内部的奖惩机制不完善,无法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对其的约束性,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目标有很大差距。对于国营和集体工作人员的分配制度不均衡,严重打击集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管理部门的执行力度层层削弱。电力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整体的、系统的各专业、部门、工种之间的安全生产的管理体制。

3.地方电网的问题

首先,地方电网由于国家政策、运行体制、地域限制的影响,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还相对落后,安全生产和电网的稳定运行管理的特点还属于粗放型。人员分配不合理、人浮于事的情况比较严重,信息化程度不高,人员的素质不一,经常出现有章不循。

其次,电力运行能力差,电网工作不稳定。由于电力部门对地方电网的投资不足导致地方电网运行脆弱,地方电网一般是地方财政投资进行电网的维护和建设,地方电力公司的经济实力决定了电力融资困难,使得电力投资严重不足,更谈不上形成高压的供电网络。

再次,电力企业的经营能力差。有些贫困地区的电力企业每年都要投入大额的资金进行维护和建设电力网络,投资成本无法收回,亏损严重。有些电力员工对于调整后的工作待遇期待值较高,电力部门无法满足要求,使得电力企业的发展和员工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并长期存在。国家电网和地方电网的收费差值使得越贫困地方收费越高,这严重违背了中央的以人为本的原则,间接导致个人偷电现象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电力企业的正常发展和供电秩序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安全与生产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不安全就不能生产。安全生产是由各个部分紧密相连、紧密配合和紧密协调的系统作业,它包括安全生产的技术设计、工艺流程、生产计划、生产过程、检查、验收等环节,在管理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被管理者忽视都有可能使安全生产存在着危险,造成事故隐患。把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纳入到项目生产考核的体系中,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安全,然后才是生产,可以使管理者从思想到行动上都重视起来,形成“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理念,使全员都能关注安全的点滴。长此以往,安全生产就有了保证,人员生命就有了保证,国家财产就有了保证,企业效益就有了保证,安全生产就能长治久安。

一、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安全生产对个人的重要性

人是生产活动中的主体,无论是从科学技术生产力并不发达的旧时期,还是如今科学技术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的当今社会,人一直体现着重要的作用!而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必将会使人受到伤害,轻者受伤,重者丧命!因而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必将给个人、家庭带来巨大的伤害!

2、安全生产对企业的重要性

人们常说:“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正确理解与掌握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反对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把安全与生产完全割裂开来的片面的孤立的观点,这一点儿是非常重要的。就企业而言,经济效益是中心,这是企业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是全部工作的目的和归宿,但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事实上,一个企业安全生产如何,必然会影响企业的效益。企业发生安全事故总要造成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还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还要花费时间去处理,这本身就是直接经济效益上的损失。此外,由于工亡事故的影响,职工人心不稳,出勤难以保证,工作难以进行,这也是无法估量的损失。以及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在外的形象,影响人们对此企业的印象!这也是一笔无法估计的损失!由此可见,安全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但是也应看到,安全毕竟不等于效益,经济效益就能提高。事实证明安全与效益是企业的两项根本性任务。企业领导必须坚持两手抓,要以安全保效益,以效益促安全,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厚此薄彼。摆不正两者之间的关系,效益一时上去了,安全方面出了问题,也会前功尽弃;只抓安全,不抓效益提高,企业没有经济实力,安全投入便无法保证,安全自然也无从谈起。

二、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建议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提高全员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认识,要广泛宣传安全的重要性,宣传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宣扬安全生产中的经验和吸取发生事故的教训,使广大员工从思想上有安全意识,时时紧绷安全这根弦,不断增强自我安全保护的意识和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2、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成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机构,要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要在“预防为主”上多下功夫,要强化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坚决落实安全责任制。按“目标明确、层次分明、责任到位、保障有效”的原则,把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基层、班组、个人,使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用安全生产制度来引导、规范员工的行为,进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

3、加大安全奖的调节作用。对于职工来说,错误的操作习惯一旦养成,很难纠正,这也是很大的安全隐患。除了加大教育、宣传安全重要性外,必须加大安全奖的调节作用,从职工自身利益上促使其转变观念和习惯,消除安全隐患。结合我厂实际,可以从增加职工安全抵押和加大考核力度两个方面来实现。

篇12

前言:目前,一些电力企业的领导者缺乏基本的安全保障意识,没有能够认识到加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对于电力安全生产和电力企业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没有能够在电力企业中形成有关安全生产的企业文化。在实践中,一些领导缺乏安全意识不仅仅会影响到基层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树立;同时,还会影响到企业安全生产的执行力度,不利于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电力生产和检修作业的过程中,由于企业的一些作业人员缺乏安全生产的意识,对于现场的技术措施和安全组织措施落实的不够扎实,经常会出现违反操作的规范的一些行为,或者是对于安全工具的使用不够恰当。这使得电力作业过程中出现电网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到电力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

1.电力管理中所应该注意的问题

1.1电力企业的日常管理制度

一些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日常管理有所忽视。这使得一些电力企业经常会出现安全器具管理混乱,很多正在使用的安全器具存在着质量等问题。目前,一些电力企业定期检测安全器具的意识较为薄弱,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很多已经超过使用年限的工器还在积蓄使用。这给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造成一定的隐患。

1.2 缺乏风险识别能力

看不到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潜在风险,看不见冰山下面潜伏的巨大隐患,只是在事故发生之后,才认识到深层次的安全隐患和危害。缺乏风险分析的能力,受业务素质和知识能力的限制,对生产环节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和隐患,不能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判断,不熟悉生产环境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了解新型设备的结构和原理,存在盲目性和主观性。

1.3 忽视安全生产软管理

软管理是相对电力设备管理而言的,包括电力安全生产的资料、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等。软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被淡化。比如,大修一台开关或主变压器与贯彻检修现场安全措施标准化相比,就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后者远远逊于前者,甚至流于形式。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 电网装备科技含量的增加,复杂的工作变得简单化了,现场工作量大大减少,工作人员也趋少,管理工作则相对复杂化,软管理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1.4 运行管理不严

现场运行规程没有及时修订,“两票”执行情况差,“五防”装置管理不规范, 应急预案管理不完善。设备的正常周期检修、试验工作没有按照规定的原则进行,对存在的缺陷不分析、对细节问题视而不见、避而不谈,对那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小缺陷、重复缺陷、习惯性违章抱着不足挂齿、微不足道的态度或者是对设备缺陷的处理不及时,长期带“病”运行。电网的稳定措施不力, 留有安全隐患。对安全工作缺乏严格认真的态度,缺乏“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安全生产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安全管理措施没有完全落到实处。

1.5 安全规章制度没有真正执行到位

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奖惩制度并不严格或执行得不严格,所有的规章制度没有真正执行到位,而是走形式、走过场、应付上级领导,有的职工对《安规》不熟,以似懂非懂的心态投入工作,或者为了省事方便,不按《安规》的要求执行;有的职工思想麻痹,工作中凭经验办事,不履行规范的操作程序。

1.6 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

一些使用中的安全工具质量差。尤其是一些基层农村供电所或供电营业所的登高作业等器具的质量合格率不高。同时,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

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2.1强化安全意识

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树立起安全意识,强化预防安全事故的思想,企业的领导应该始终保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采取措施保证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在企业中营造有利于开展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另外,应当在电力企业中建立安全管理的网络,开展安全生产的思想建设工作,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强化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在作业的过程中严格依据规范进行各项操作。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和每一位员工的利益息息相关,电力企业应当从领导到员工,每个人都树立起安全生产的意识。这样才能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生产作业环境,确保安全措施可以融入到每一次的生产作业之中,让员工都能够保持进行安全生产的意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2.2 强化现场的管理

企业的领导要重视电力生产过程中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对于一线的工作人员严格的要求,使得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基层班组管理是电力开展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电力企业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对于基层的工作要抓实抓细。如:强化现场管理,提升现场指挥者的综合素质;通过指挥者来监督和带动工作人员,促进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另外,电力企业要定期的对企业的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和考核,表扬那些操作规范的工作人员,对于存在有违章操作的过程行为要及时的进行纠正。对于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多发性和重复性的安全事故要进行认真的总结,避免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同时,要加大对于薄弱环节的治理,提升电力企业的整体作业水平,进而提升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

2.3完善日常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应当强化日常的各项管理措施,通过开展日常的规范管理预防安全管理事故的发生。在实践中应该将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每一项的工作之中,从日常的工作细节抓起,不断的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同时,也要强化对于生产工器具的管理,对于不符合要求,损害程度比较大工器具应当进行报废处理,避免因为生产工具的不合格而引发一些安全隐患。

2.4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

各级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监察机关应能正确地理解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把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真正地落实分解到企业员工,组织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具有可行性的班组经济责任考核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让制度管人,让制度管事,把所有的规章制度真正执行到位,以制度与考核的约束来开展安全管理,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提高一线生产岗位安全生产补贴,在考核奖惩上,因为他们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中应该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真正实现生产者“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观念的转变,可以肯定地说,只有从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到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能在安全思想由强制性到自觉性的一次质的飞跃,才能够从事故源头上发挥遏制不安全因素的作用,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

2.5进一步加强安全性评价工作

安全性评价工作主要分为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业务培训,其有效开展,可以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促进全体职工对国家和电力行业有关法律法规的熟悉和掌握,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职工处理事故的能力。我们必须通过多种措施,加强过程管理,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

2.6安全生产组织、制度与措施的建立健全

电力企业系统各单位应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作为安全生产的领导机构,负责组织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研究和决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政策和措施,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各部门必须在其业务范围内按照其安全生产职责做好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电力企业系统各单位的各级电力生产和技术管理部门以及各级调度部门应做好电力生产安全保证体系的工作,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保证电力生产和电网运行安全的各项规程制度。电力企业系统各单位的各级电力建设和工程管理部门应做好电力建设安全保证体系工作,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保证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的各项规程制度。

2.7 电力企业系统内部实行安全生产监督制度

各单位依据产权或管理关系,实行上级对下级的安全生产监督,即电力企业对其分电力企业、子电力企业实行安全生产监督;电力企业各分电力企业、子电力企业对其所属生产经营单位实行安全生产监督;代管企业对被代管企业依据协议实行安全生产监督。电力企业系统各单位的安全生产除接受电力企业内部的监督外,还应接受所在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结束语:在一些电力安全事故中,往往是由于现场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疏忽大意,酿成了事故。一些工作人员或者是贪图省事,抱着侥幸心理,或者是自以为是,盲目自信,不仅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了不幸和灾难,而且也给国家和人民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因此,建议对多发性和重复性的事故进行认真的总结,提高改进办法,并形成规定和制度,治理薄弱环节。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