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1 08:03: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描写长江的诗歌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6-0073-01
《长江之歌》是中央电视台纪录片《话说长江》主题曲的歌词,被编排在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的开篇。诗歌以简练而富有深情的语言,展现了长江绵延千里的宏伟气势、刚毅博大的精神以及敢于奉献的高贵品质,表达了诗人对长江的依恋和赞美之情。笔者以这篇文本的教学为例,谈谈高年级现代诗歌教学的一些做法。
一、资料介入,明晰内容
诗歌对事物的介绍,并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加以呈现。因此,如果不对所描绘的事物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学生也就难以真正读懂文本的核心内容。
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这首《长江之歌》之前,就引领学生分别从长江的概况、长江的发展以及长江的贡献三个维度进行资料收集,让学生了解长江的具体长度、流经的区域、起点与终点等,了解长江的起源、历史发展的轨迹,了解长江对各种植物的哺育情况以及沿江开发、贸易发展的相关信息。然后,教师将这些信息与文本中的内容进行整合,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大意。如将长江终点、起点的知识与诗歌第一段中“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相结合,感受作者艺术化语言表达所形成的丰富意蕴;将沿江开发和贸易发展的资料与诗歌中“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相结合,感受在改革开放中,长江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诗歌语言精练而具有跳跃性,仅仅凭借着诗歌自身的语言,学生难以揣摩作者意欲表达的内涵。而广泛的资料收集,为学生拓展补充了相应的知识信息,为解构和感知诗歌的内蕴起到了铺垫性作用,教学效果鲜明。
二、对比感知,洞察思路
相对于一般的现代诗歌而言,歌词的创作有着自身的规律与原则,其中上下段之间的对应联系,就是歌词形式上最大的特点。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采用对比、联系、整合的视角进行解读,从而在深入辨析中既明确作者的创作思路,又能感知如此设置的表达效益。
如教学《长江之歌》时,教师组织男女生分别诵读课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并在对比中明晰两个自然段在语言形式和写作策略上的特点。学生在深入思考之后进行分享。有的学生发现两个自然段在语言形式上有对仗关系。教师相机引领学生紧扣语言形式的特点,深入感知作者分别是从哪些视角来描写长江的。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学生逐步意识到第一段,作者借助长江的起源和终点,以空间概念,展现了长江绵延千里和刚柔相济的特点;而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则是从时间的角度出发,凸显了长江沧桑的悠久历史和全新的青春活力。
两个语段并列呈现,让学生以立体化、多层次的方式感知了作者表达的内在情韵,不仅深入洞察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基本构思,更促进了学生文本解构能力的有效发展。
三、拓展补充,实践练笔
Z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阅读教学就应该在学生深入感知与悦纳的基础上,创建真实可感的平台,引领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语用能力。
教师在执教完《长江之歌》之后,为学生拓展补充了另一首描写长江的诗歌《长江礼赞》,并引领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感受两篇文本在创作上的共有特色:首先,都是借助第二人称“你”的口吻来直接抒情,便于诗人将自己独特的情感和盘托出。其次,两首诗歌都大量使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以艺术化的手法对长江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感知,从而促进了表达效果的整体性提升。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则引领学生在自己生活中,选择一个与自己情感最深的事物,并模仿这两首诗歌的写法,尝试写一段诗。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感知诗歌与普通文本之间的区别。然后,再让学生深入实践,进行练笔,从而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
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中“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四句描写了“云霞”“海”“梅柳”“黄鸟”“绿苹”等,这些景物形象写出了早春清新、舒爽的景物特点。
一、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鉴赏诗中的人物形象,首先要做到知人论世,即关注作者的人生境遇,作品的写作背景,了解诗人是借诗歌抒写怀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还是借诗陈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还是借诗叙其命运无常孤苦无助之难。如我们所知的陆游是一位心系国家,具有强烈爱国情感的诗人,在把握诗歌内容及形象时可以借助诗人报国壮志和忧国深思及创作背景来进行鉴赏。又如欣赏李清照的词,我们要首先了解她的生活境遇大致分为两个阶段:金兵入据中原以前,她和丈夫赵明诚婚姻典雅美满,婚后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生活条件优越;靖康之难后,赵明诚病死,多年搜集的金石书画散失殆尽,自己流寓南方,人生境遇十分凄苦。人生境遇不同,反映在诗词中情感思想也就不同。李清照前期作品多写闺情相思,内容上关注的是个人情感,风格清丽委婉。如《醉花阴》中的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重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思妇形象,后期风格突变,内容融入家国之恨和身世之感,格调凄凉低沉,如《声声慢》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生活孤单,身体衰弱,情绪低落,心境极度凄惨悲戚的形象。因此,我们鉴赏诗歌一定要先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关注写作背景,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把握方法,分析人物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通常需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外貌肖像,心理神态等,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其实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也大致如此。
把握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环境等,从而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或人物形象的意义。如鲍照的《拟行路难》四句:“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坐复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行叹”“坐愁”既有动作,又有心理,逼真地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愤懑。“举杯”“酌酒”这两个动作反映诗人内心愁闷欲借酒消愁。抓住这些动作心理描写,就不难分析出全诗塑造了一个因门阀制度阻碍仕进之路而内心无比愤激的诗人形象。
3.积累术语
积累一些诗歌中常出现的人物形象术语。如“儿女情长”式、“田园山水”式、“豪放洒脱”式、“忧国忧民”式、“怀才不遇”式、“离愁别绪”式、“白塞征战”式等。这些术语较为准确,识记在心,分析人物形象时可以对号入座,信手拈来。
二、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分析
1.抓住特点,探知情感
诗人所抒发的情感往往寄寓在某些景物之中,诗歌中的景物形象也就是诗人抒感的基础,因而景物形象的特点一般与诗人情感的特点是一致的。杜甫《登高》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出现了“落木”“长江”两个景物形象,“萧萧下”“滚滚来”描写了秋色凄冷和长江气势,表现了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也有一些景物形象与诗人情感的特点是相反的。如韦庄的《菩萨蛮》中描绘了江南美丽的风景和美丽的人,“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可结尾却说“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为什么断肠呢?因为当时中原地区战事仍频,社会动乱不已,作者内心因有家难归而愁苦不堪。这样来看,江南的美景更牵引了诗人有家难归的愁情。
2.分析意境,品味情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033
目前,因教材对诗歌的表达技巧没有统一的界定,各种高考复习资料和见诸报纸杂志的文章分类说法不一。比如,在概念上就有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现手法、写作手法、写作技巧等不同的表达;对某种手法,如衬托,有的归入艺术技巧,有的归入表现手法,学生头脑混乱;对于“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等问题,学生看出什么答什么。
笔者认为,高中生没有必要在概念上做细致的区分,可以把手法、技巧划分为一大类,即都是对诗歌形式的鉴赏,这里可以暂借考纲中的“表达技巧”一词。重要的是关于诗歌形式方面的“表达技巧”有哪些,如何归类划分。如果归纳出合理系统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知道这些方法是如何产生和运用的,学生就不用去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去做贴标签式的赏析。
关于高考常涉及的诗歌表达技巧方面的内容,可以归为四大类:思维特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炼字(句)。这四方面分别涉及思维、整首(篇)、句子、字词,是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角度来分类。下面谈一谈每部分所涉及的手法技巧。
一、 思维特点
鉴赏诗歌时,如果判断诗人是通过联想、想象创造的画面,这幅画就是“虚写”,然后再结合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确定这一“虚写”是否与“实写”结合,互相对照,或是侧重一方面,“以虚衬实”或者“以实衬虚”。如果学生弄懂了虚实手法是如何产生和运用的,那么对这一手法的鉴赏就能说得清,道得明了。
二、 表达方式
诗歌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和抒情。有关描写的知识如下:
描写的对象有:景和人。
描写的角度有:正面和侧面。正面描写景物可从客观和主观的角度描写,客观的角度涉及空间、时间和逻辑(诗歌很少涉及逻辑的角度,所以可以略去不谈),主观的角度有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的。
描写的基本手法有:白描和工笔细描。如果描写的对象是人,写人的手法还有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等细节描写。
如果诗歌中的画面有主要画面、次要画面,或画面中有主要景物和起衬托作用的景物,就能判断描写的角度是否有正面描写或侧面描写。最重要的是应从描写的对象和角度来判断所使用的手法。比如杜甫《登高》的前四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幅画用白描的手法,所描写的景没有主次之分,合起来为下面抒情作渲染、烘托,不存在正面、侧面的角度,可这幅画在空间上有远景、有近景,有天上、有地下,有猿的哀鸣声、萧萧落木声、滚滚波涛声,有风在吹、鸟在飞、水在滚,又有清渚白沙的清静。因诗歌从不同角度全方位来描绘景致,所以说这幅画从空间上形成对照,运用了对比(对照)的手法;落木是时间的痕迹,与江水结合,既有时间的流逝又有空间的广大,这里时空结合;这幅画又从主观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上描写,从而有视觉、听觉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因此,可以说因描写角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写作手法或写作技巧,那么就不能再说“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是描法,它是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切入描写而产生的写作手法或技巧。总之,应该让学生明确哪些是描写的角度,哪些是写景写人的基本手法,哪些是因描写角度而产生的表达技巧。
有关抒情的知识如下:
抒情角度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象征)、借乐景抒哀情(反衬)、借哀景抒乐情(反衬)、借乐景抒乐情(正衬)、借哀景抒哀情(正衬)、寓情于景(以情驭景)、情景交融。
在间接抒情中,诗人一般借助便于表达感情的景物或典型的意象来抒情,如果诗人通过描绘某一具体物象寄托自己的情感,我们就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这样的诗一般会有象征意义,所以多用象征的手法。借景抒情中景和情之间还存在借什么样的景抒什么样的情的情况,通常可以有上面列出的四种情况,因此会相对应产生正衬和反衬的手法。
寓情于景(以情驭景)与借景抒情也是有区别的。寓情于景是诗人把情感寄予景中,景物带有诗人的情感。古典诗中,往往景中有情,情因景生,情景交融的情况较多。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句既借“杨柳”“雨雪”抒思念和凄苦之情,又因抒情主人公的思念和凄苦而有“依依”和“霏霏”的景致,这里既有借景抒情,又有寓情于景,又是情景交融的典型诗句,极富感染力。因此,可以这样归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三种方法既是并列关系,同时又可以交叉并存。
三、 修辞手法
诗歌从语句的角度主要涉及修辞手法中的修辞格,让学生掌握常用的修辞格即可,如比喻、对偶、比拟、排比、借代、夸张、反问、反复、双关、对比、顶针、回环、互文、通感等。常见的修辞格中还有“引用”,在诗歌中引用古代的典故我们称为“用典”,这里就把“用典”归到修辞手法里,对高中生暂不用做概念理论上更深入的研究。
摘要:陈义芝是中国台湾著名的诗人,活跃于当代台湾诗坛,著有诗集《青衫》、《新婚别》、《我年轻的恋人》、《不安的居住》,诗歌中融会传统与现代于一体,以“诗如练剑,正道大法”为创作宗旨。其诗歌创作中有深深的思乡情愁,其对川渝三峡的一系列诗歌,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对巴渝三峡的书写,洋溢着一种别样的思乡具有深深的中华三峡血统。
关键词:文学;陈义芝;川渝诗歌;思乡愁情;三峡情
陈义芝,是活跃于台湾现当代的诗人,在诗坛上享有很高的威望。同时,其根其宗,却在我们三峡大地:重庆忠州,可以说是大半个重庆娃儿!其著有多部诗集,在其诗歌中,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以描写川渝、三峡为主要内容,抒发其浓浓的思乡愁情,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情。主要包括:《出川前记》、《川行即事》(又称返乡诗诗十首)《新婚别》、《一种茶》、《回音》等。总之,其这类诗歌倾注了自己满腔的思乡愁情,具有浓厚的故乡情、三峡情!
一、忠州之子――陈义芝
陈义芝,1953年出生,祖籍重庆市忠县,其父于1949年漂泊台湾,于1953年出生于台湾花莲,三岁移居彰化。毕业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香港东亚研究所文学硕士,高雄师范大学博士候选人。1980年进《联合报》,1997年任副刊主编,曾获台湾教育部散文奖、时报文学推荐奖、图书金鼎奖、出版资讯金鼎奖、中兴文艺奖、中山文艺奖、台湾诗人奖等。虽然其名声远扬海内外,但却并没有忘却自己是忠州三峡的孩子,虽未在三峡出生,但仍然可以说是“在长江母亲的怀抱里喝着川江水长大”[2]的,只不过这是超越时空限制,虽身在台湾但却心系三峡的无数三峡人,用血泪汇聚的血色长江,足以温暖三峡海岛诗人那颗受伤的心,慰藉那种思愁别情。
二、川渝诗歌中的乡愁别情
自古以来,“思乡”一直是历代文人诗歌中的不老主题,陈义芝亦是如此,其诗歌中,有道独特的风景线:以三峡川渝为内容,抒发自己思乡愁情的诗歌,在这类诗歌中充分的体现了诗人作为三峡之子。以下我们就从陈义芝的几首描写巴渝故乡诗歌,进行具体的分析,一起去领略那份独特的三峡思乡情!
《新婚别》是诗人于1989年出版的诗集,和诗人杜甫诗歌《新婚别》同名,诗集充满了人间之爱、泥土之情、乡里之思,三者行成一有机整体。体现了诗人一贯的创作风格;拥抱抒情传统,重视语言创新、强调形音义的化合,不标新立异、不随波逐流。其中的《新婚别》一诗,采用“古体新写”艺术处理方法,在诗的序中,写到“去年回四川,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妇托我带信来台,寻当年形势仓皇中她一去无音讯的丈夫”,全诗以此展开,书写了大时代下川渝人民的悲苦命运,令人刻骨铭心。
《四川水患》是诗人心系川渝人民的又一很好的证明:
该诗的开头这样写道:
四川,深陷的一只独眼|留下三行泪|地图上从右起|嘉陵江、沱江、岷江。
结尾写道:
我掏出那副新配的眼镜|在台湾八月的早报上|在多雾的蜀地|梭巡|一个字一个字|悚悚惕惕|寻找家乡的消息。
诗歌开头,通过意象的选取,给人一种悲壮的气氛,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结尾点明了该诗的主旨“寻找家乡的信息,反映了这位三峡诗人虽身处海岛,却依然心系多难的家乡,可以说是:“有范仲淹的先忧后乐的遗风”[3]。
《出川即事》(又称返乡诗十首),具有鲜明的三峡地域特色,全诗另设的十个小题节段,以《西飞重庆》为始、《待决的课题为终》,想象时密时疏,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诗歌功底该诗另设的十个小题节段,全诗叙事与乡愁之情有机的融为一体,体现了深藏诗人心底的那份乡愁别情。我们仅以其中的两节作简要的分析:
川行即事之一《西飞重庆》
一、高空俯瞰 三、一张张亲切的脸在眼底闪过
大地是一张脸 其实是一座座村落,不知名却倍感熟悉
棱线分明,五官清楚 如我儿时远足行经的台湾乡下
凸起苍额,隆准和 隔世重逢
丰润的唇,呼喊我去看那 始信江山如画
生在山川长在山川时间的烟幕起起落落不能改变它
化成泥依山川的同胞云间是中国云和还是
二、一千六百公里,自上海飞重庆 四、三十年前岛上,田间小路舔舐棉花糖
俯瞰河流蜿蜒 而今在另一陌生的路上
如掌纹为大地注入生命 辽天以棉花糖海迎我
牵引我痉挛的血管 唤我,带着童稚的心
凌风拖住遏抑不住的 尽管沧桑早已成形像皱纹无法消除
奔突的心 难以成眠的夜正以我奔向家乡的速度
奔向我
《西飞重庆》作为《川行即事》中的第一首,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川行即事》奠定了一种思乡的感情基调,全诗讲述了自己从上海飞至重庆,从上空俯瞰自己魅力的故乡重庆时的所想所感。诗人因太过激动兴奋,夜不能寐,一心只想回到自己的故乡重庆忠县!早日踏上那块熟悉而又陌生的忠州故乡,去品尝忠县的《麻辣小面》,有诗为证:
川行即事之五《麻辣小面》
天刚亮就在炉子上烫面
土陶碗实实的土
而花椒确实正宗的麻
胡椒,正宗的辣
卖五角钱一碗
我唏哩唿噜趁热吞下
像长江水一样久长的麻辣面哟
吞下历史的龙蛇,文化的水怪
将我心扎紧
不教痛,但教堵住胸口
说不出一句话
全诗采用生活化的语言,简单朴实,以故乡(重庆忠县)的麻辣小面作为自己情感的载体,以“麻辣”写出了作者心中的那份火热的激情,全诗洋溢喜悦之情,作为三峡海岛诗人不忘故乡,时时心系故乡。诗人在“乡愁的古老弦上,弹奏着麻而且辣的新声。”[2]。
当然以上四首诗只是三峡海岛诗人陈义芝川渝乡愁诗歌中的一小部分,但却足以表明诗人时时心系三峡川渝、心怀思乡愁情,具有深深的三峡文化情结。
三、浓浓的故乡情、三峡情
众多如陈义芝般的海岛诗人用笔墨,加上那颗火热的心,筑起了一道乡愁诗歌的桥梁,拉近了无数三峡海岛人的距离,在陈义芝的带领下,听着那首唱遍全球的乡愁之歌,走向我们巴渝、三峡!
总之,诗人陈义芝,虽然远在我们的海岛:台湾。但他却没有忘记他的第一故乡重庆忠县,没有忘记川渝、三峡,始终心系三峡川渝、心怀思乡别情,给我们创造的思乡别情的诗歌,宛如一首首伤感而又悦耳的歌谣,唱响了一代代无数远在海岛台湾的三峡人的心中的那份乡愁别情!
参考文献:
[1]沈奇.《时间、家园与本色写作――评陈义芝的诗》[D].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卷,1997年第1期(总第9期)。
[2]陶德宗.《论台湾文化的中华血统》[D].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4期。
[3]李元洛.《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略论陈义芝的诗》[D].台湾文学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