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0 15:02:3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文化产业发展的概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键词:文化产业 管理体制 投资渠道
文化产业已发展成为21世纪的一种崭新的产业形态, 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的研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有重要价值。
一、文化产业的概念
对于文化产业的概念,国际国内理论界尚没有统一的界定。本文认为,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文化产业分成三类:一是核心层,包括新闻、出版、广电和文化艺术等,主要是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管理范围;二是层,包括网络、娱乐、旅游、广告、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三是相关服务层,包括提供文化用品、文化设备生产和销售业务的行业,主要指负载文化内容的硬件产品制作业和服务业。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较快,在国民经济运行的贡献中已占据了一定的份额。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132万人,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2006年文化产业所创造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为2.45% , 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3.41% ,拉动GDP增长0.36个百分点。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48% ,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0%。
在我国文化产业中,传统的文化行业占主导地位,新兴的文化行业快速发展,相关的文化服务层已占有近半壁江山。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如新闻、出版发行和版权、广播影视和文化艺术等为主构成的核心层创造增加值为2038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42%;新兴文化产业,如: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其他文化服务构成的层实现增加值为874亿元, 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18%。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等构成的相关服务层创造增加值为1920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40 % ,其发展规模在整个文化产业发展中占据了近一半。
三、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要因素
1.管理体制僵化。首先,行政机构交叉重叠,多头管理,职责不清。其次,政企不分,用计划经济的手段管理已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中的文化产业,削弱了行政部门行政管理与宏观管理的职能。最后,文化企事业单位产权制度不明确,缺乏独立的民事法人资格,导致各文化单位运行机制的低效率,缺乏竞争机制、利益激励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
2.产业政策有待完善。首先,文化产业立法涵盖面不够,很多领域缺少法律、法规的约束。其次, 缺少高层次立法,如新闻法、出版法、电影法。最后,文化立法落后于形势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文化立法却难以跟上形势发展要求。
3.投融资机制缺乏活力。长期以来,文化部门投资渠道单一,主要来自于政府财政,许多重大的文化基础设施由于缺乏资金,导致文化设施建设滞后,水平不高。另外,文化市场风险成本高, 投融资机制不健全使得国内风险投资难以介入,限制国内文化市场的快速发展。
四、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1.创新文化产业体制。首先,改革文化管理机构。要加大政府机构改革力度,建立精简、高效、廉洁、权威的大文化政府管理体制。其次,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政府职能应从“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最后,改革产权体制,实现政企分开。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产权归属关系明确。
2.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体系。首先,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一是要尽快制定相应的文化资源占有使用政策和财政税收金融政策。二是要逐步制定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在内的主导政策。其次,加快文化立法。要通过法律来规范文化市场,重建文化市场秩序,加强文化管理,保证文化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最后建立政府管理文化市场诚信的规定。
3.改善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机制。首先,加大政府投资特别是对非盈利性文化事业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其次,通过引入风险投资资金、外资以及民间资金等方式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最后,通过设立文化发展基金,发行文化彩票,募集社会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2-0132-2
一、图书馆文化的内涵
(一)图书馆精神文化
它是指图书馆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思想行为风尚。包括馆员的政治态度、精神面貌、思想情操和职业道德等各种群体意识和群体精神。其主要表现形式是“馆风”。图书馆精神文化是图书馆文化的核心,是治馆之“魂”、合力之“源”。图书馆精神文化是社会精神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图书馆员除了具有一般社会群体应该具备的远大理想、高尚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之外,还必须具有图书馆人所特有的精神风貌,即:默默无闻、勇于牺牲自我的红烛精神;读者至上、真诚服务的奉献精神;为人作嫁、高尚职业道德情操的敬业精神;以馆为家、馆兴我荣的集体主义精神;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自我塑造精神;刻苦钻研、顽强工作的积极进取精神等等。一个图书馆有了这些精神,并使之逐渐影响、渗透到每个馆员和读者的心灵、工作和学习中,就一定能汇成风范,形成良好的图书馆精神文化,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也必定得以顺利开展。
(二)图书馆环境文化
它是指通过图书馆建筑、设施、布局、美化、园林艺术、厅堂装饰等各种物化形态所体现出的环境氛围。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是启迪人们聪明才智的神圣殿堂,其馆容馆貌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体现出图书馆特有的内涵和风采。
(三)图书馆制度文化
它是指图书馆的馆纪、馆规,包括日常行为规范、部门岗位职责、业务工作细则、奖惩制度、图书借阅保护规则等各项管理制度。合理的规章,严格的纪律,科学的管理,是图书馆管理科学化的目的,是图书馆工作得以稳定而有秩序进行的重要保证。和谐统一,科学合理的图书馆制度文化一经形成,对每个馆员和读者的行为具有练意、习行的规范约束作用,对评定馆员和读者的品质、人格和行为等方面提供了内在尺度,它能使馆员和读者在制度的约束下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使个人的行为符合集体利益和图书馆整体利益。
必须看到,图书馆文化的形成既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又是一个微妙而柔软的心理过程。它应该体现出时代性、多元性、可塑性的鲜明的人性特征。
二、文化产业现状与图书馆相关性分析
(一)文化产业的概念与图书馆
“文化产业”一词最早是法兰克福左派学者阿多诺(Adomo)和霍克海默(Horkheimer)在1947年出版的《启蒙辩证法》中提出来的。西方学者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把文化产业定义为“生产文化意义内容的产业”。美国对文化产业的定义:通过工业化和商业化方式进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交换和传播。我国政府部门和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从这一表述以及是否具有“经营性”为标准,将文化活动划分为经营性文化产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两大基本范畴,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不属于文化产业范畴。海江等在《对文化产业概念的辨析》一文中借鉴中外学者关于文化产业的观点和看法,结合文化产业具体实践活动,认为文化产业就是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行业,如果将文化服务也作为广义上的文化产品来看待,则文化产业就是指生产提供文化产品的行业。文化产品具有多元供给特征,既可由政府提供又可由市场提供,还可由政府与市场混合提供。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产业与是否具有经营性并无直接关系。就这个概念分析,图书馆作为提供文化服务的行业应归人本体文化产业。
从文化产业的概念角度来分析,除去服务体制上的“经营性”差异,不论图书馆是否属于文化产业范畴,都不能割裂或否定图书馆与文化产业的密切相关性。
(二)图书馆作为文献资源中心,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源依托
图书馆作为信息枢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信息支持。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看,图书馆技术的发展,将大大增强图书馆对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传播能力,大大提高我们文化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水平,因而必将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信息革命已经从硬件时代走到了以软件为王的转型时期,正从网络为王时代走向内容为王时代。欧洲人将“内容革命”称为信息社会第二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文化产业发展中技术瓶颈已经或正在被突破,文化产业的生存发展能力越来越取决于文化内容的创造和消费,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含量越来越重要,产业化只是手段,文化内容才是灵魂。而图书馆所拥有的信息资源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容忽视,图书馆将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支撑。
(三)图书馆坚持公益服务性质,为文化产业发展纠偏除弊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以前许多被作为公共财富的文化:降转化为可交易的产品,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将更加突出。而图书馆公益服务的存在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图书馆坚持事业服务方向的公益性质对于从制度层面平衡文化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突出文化的精神价值和淡化文化的商品属性,克服和避免文化财富的分化,保障文化传播中信息公平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文化和信息产业发展对图书馆的启示
(一)对图书馆管理体制的影响
现代产业经营运作的主流模式是市场模式,产业发展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获取产业发展的动力,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图书馆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以平等无偿服务为宗旨。而信息、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对图书馆的公益性管理运行体制造成冲击和影响。图书馆要参与竞争,就必须从单一公益性管理体制向多种服务体制发展,目前图书馆产业化就是一个例证。如何在这种冲击和影响下,既能坚守图书馆的平等无偿服务的公益性原则又能创新图书馆管理服务体制,是图书馆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图书馆是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相结合的双重载体机构,文化、信息产业的发展将从资源和技术层面引导图书馆服务体制变革,在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及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图书馆引进了现代产业的经营管理和服务理念,这有助于推动图书馆服务体制的创新和变革,并最终使图书馆成为一个高效率的公共服务机构。
(二)图书馆是信息与丈化产业发展繁荣的潜在基础资源供应者
鄂云龙指出: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是现代社会的两个“互为表里的超级产业”,这是两个一出世就彼此相互定义的产业。信息产业所体现的是形式,而文化产业则是内容,这两大产业都与图书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目前这两个产业有汇流的趋势,比如网络游戏,如果单纯从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概念来界定,它可能两者都是。刘佑平指出: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汇流的结果,使图书馆将可能进入经济开发的中心地带。这将更加密切图书馆与文化、信息产业的相关性。而图书馆对于信息产业、文化产业成果的收集、整理和保护的传承作用使其成为现代信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巨大信息资源提供机构。对于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来说,蕴藏在图书馆内巨大的文化、信息资源是其可持续性发展的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讲,图书馆是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潜在基础资源。
四、构建城乡文化产业的图书馆服务体系
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改变城乡之间文化资源不平衡现象,更好地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责任主体是各级政府,政府的主导作用是保证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顺利起步、持续发展的关键。乡镇分馆由市或县级图书馆总管集中支配使用,实现文献资源在总分馆体系内的流动和共享。市、区、镇三级财政分别拨款,从开馆经费、图书购置、设备购置、流通快递、技术支持等方面给予经费保证。
从现有的实践看,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构建以市、县级图书馆为中心,以图书馆乡镇分馆为纽带,以村(社区)图书室和图书流动车为基础,以企业;学校、部队等行业系统图书馆联合加盟为补充,覆盖全市、城乡一体、功能完善、资源共享、管理规范的新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五、结论
图书馆文化是有别于其他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一种特色文化,探讨并明确图书馆文化的功能、内容以及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途径,对于提升馆员的人文素养和业务能力,优化图书馆的服务和育人功能,不断优化和发展图书馆的文化品牌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图书馆文化正是关系到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图书馆和怎样建设这个图书馆的根本的、系统性的理论指导体系,是打造形成图书馆特色品牌文化的系统化纲领。然而,用图书馆文化指导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这个功能,却没有受到人们的充分注意。我们应当加强对这个科学体系的研究,使之发挥出作用。这个体系中,主要的因素包含有:图书馆的指导思想和文化定位,办馆的理念、宗旨和特色,图书馆的精神和管理制度,优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独特的、优美的建筑与环境文化建设,图书馆宣传理念,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活动形式,系统化的图书馆文化建设广告用语等等。
【参考文献】
[1]潘寅生,牛虹生.图书馆组织文化浅探[J].图书与情报,1991(4).
[2]何荣利.论图书馆文化的建构”[J].四川图书馆学报,1993(4).
[3]黄菊香.图书馆文化刍论[J].图书馆杂志,1996(6).
[4]海江,谭翔浔.对文化产业概念的辨析[J].学术探索,2005(2).
[5]席涛.论图书馆事业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4(2).
[6]王苏宁.改变城乡文化资源失衡?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N].人民网嘉兴4月16日电.
二、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成就
辽宁作为文化大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步伐。目前,辽宁省委、省政府,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打造不同特色、不同内涵的文化产业区域。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门类、多区域的多元化产业格局,加快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1.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辽宁省文化产业经过几十年的蓬勃发展,已达到一定的规模。杂技、话剧、美术等艺术门类在全国享有盛誉;出版、旅游、广播电视等主导产业在全国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辽宁体育事业亦是发展壮大,屡创佳绩。辽宁演艺市场日益活跃,文化产品创作显现出巨大活力,精品力作迭出。
2.文化产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辽宁文化产品出口成绩显著,辽宁芭蕾舞团、沈阳杂技演艺集团等演艺单位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演出大获成功。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重点打造“走出去”品牌产品线,相继创作《稻草人》《寄小读者》十余部优秀童书,并成功输出到韩国市场。
3.文化旅游业迅速发展。
近年来,辽宁文化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各地区结合当地特色和资源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促进了辽宁文化产业的多样发展。沈阳市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大连市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优美的海洋自然风光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辽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
1.资源配置不完善、挖掘力度不够。
近年来,辽宁各地区的文化资源整合不完善,成果不显著。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资源,如资本、信息等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配置和整合,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受短期利益的影响,一些文化产业缺少对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出现了一大批低俗、庸俗的文化产品。
2.科技含量不高、技术水平低。
辽宁文化产业规模数量大,但是质量上有待提高。一些新兴产业如网络服务业等发展速度缓慢,技术水平低,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广播电视等产业缺乏自身特色,科技创新能力低,制作水平低,模仿痕迹严重,呈现的节目产品质量不高等。
3.区域发展不均衡。
辽宁文化产业呈现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状况。首先,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文化生活环境差,设施不健全,发展缓慢。其次,经济发展的好坏影响着文化产业发展的快慢。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从而制约着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要解决辽宁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应深入挖掘各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区域。
4.经营管理人才缺乏。
辽宁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大批经营管理人才。自我培养能力不足,缺乏吸引优秀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动力,导致辽宁优秀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大量缺失,对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有一定消极影响。从辽宁省来看,大学生占绝对优势的城市是沈阳市、大连市,其他城市的大学生数量较小。
5.相关政策需要完善。
政策因素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各部门对出台的文化产业政策宣传力度重视程度低,人们对政策普遍认知较低,使投资文化产业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出台政策并不能及时解决相关配套问题,矛盾日益突出。目前亟需完善相关政策。
四、辽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途径
1.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就是要在全社会加强对文化产业重要作用的充分认识。社会各部门各成员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弘扬中华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文化观念还要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发展观。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有力支撑。
2.政策与制度创新。
当前,文化政策和制度的落实及实施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要加强政策指导,改革旧的管理体制,开创新的制度保障。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文化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区分开来。坚持以市场为主体,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动文化资源多元化整合,大力培育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3.内容与形式创新。
加快文化产业的内容与形式创新,积极开创文化国内、国际两大市场,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加快文化产业走出去步伐,提升文化竞争实力。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应该开发出具有本国文化特色和品位的文化产品,不能一味地效仿,而是要推陈出新。相对辽宁省而言,应充分挖掘辽宁的特色文化资源,发挥辽宁的比较优势,培育文化品牌和文化基地,促使文化产业成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4.人才管理创新。
人才是文化创新战略的根本,发展文化产业目前最短缺的要素就是人力资本。吸引、培养掌握先进技术和方法的高级人才,是短期内提高文化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的重要保障。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同样离不开大批经营管理人才。在高等院校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培养策划、经营管理等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是非常有必要的。
中图分类号:G210.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8-0137-02
我国文化产业产业化已经走了20年的路,但现在我们除了国家垄断的产业之外,没有一项产业具有高附加值[1];文化产业作为多个产业的集合性总称,汇聚了多个产业的特点,本质的经济与内涵的文化相互连结交融,形成了复杂的文化产业系统。我国文化产业正走在由大到强的振兴之路,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进行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是我国文化产业目前迫切需要进行的工作。笔者试图从发展性、竞争性、可操作性的角度,对产业发展模式进行一定的探讨,试图提出系统内具有实用性的评价体系,正确合理引导产业发展,为各类文化企业、咨询公司和政府部门提供一定参考。文中所提模型主要适用对象为以文学作品、动漫、游戏、影视为核心概念产品的企业,或者依靠上述四类产品开发相关衍生品及服务的企业。本文核心理论基础为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所提炼的观点。
一、文化产业相关概念厘清
文化创意产业应当在我们全球化条件下,在消费时代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的基础上产生出来,高科技是它的支撑,网络创造方式为指导的文化技术全面结合的特征,跨国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的重组的新兴产业集群[2]。目前世界各地针对文化产业的命名分类均有所不同,但是无论是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产业、内容产业、版权产业、知识产业甚至智慧产业,其本质都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而衍生出不同分类的各种创意产品或服务,上述几种分类主干内容均有较多交叉,区别主要在于外延的范围以及语境侧重点的不同,研究内容和方向绝大部分基本重合,而本文对于文化产业的讨论亦借鉴其他相关分类有关研究资料,本文中视文化产业概念大致等同于文化创意产业。
我国文化产业的统一分类标准是国家统计局2004年印发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目前虽然因其分类的时效性、合理性而受到众多文化产业研究人员的质疑[3],但其仍然是我国唯一的国家标准。其定义文化产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相信随着文化相关产业的不断成熟以及分工地加深,相应产业细分的诉求也将得到有关部门的响应,文化产业也将能获得更准确的定义,部分过渡性的分类也会随时间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
二、文化产业环状模型与创意评价体系
迈克尔?波特1985年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主要包含内容创意、生产制造、营销推广、传播渠道、消费者[4]。笔者在钻石模型、产业链与价值链理论基础上,试提出文化产业层次发展模型理论(如下图)。该理论主要适用于游戏、动漫、文学、影视为核心产品的文化企业以及主打文化核心概念的文化旅游、玩具、工艺品等的厂商或服务提供商。模型重点是推动力的研究以及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探索性总结,以及相关操作性评价体系研究。
(一)核心创意概念及创意评价体系
什么样的创意是好的创意?什么样的创意是值得进行经济开发的?什么样的创意关注于社会效益而不注重经济效益?又是什么样的创意在目前的环境下暂时不宜发展或难以发展,反而在未来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如何评价一个创意的可行性,如何确定文化创意的社会定位与经济定位?笔者试图提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评价体系,在此限于篇幅,仅列出相关核心概念以供商榷,且做抛砖引玉;由于体系的复杂性,具体分析笔者将另行撰文详述。
文化产业环的核心是文化概念,通过文化概念的分解、提炼、重组可有效提高文化产品价值,而文化产品的价值主要包括商品价值与精神价值,一个能够作为创意初筛的标准必须综合考虑以上两方面价值。故提出:创意评价体系应至少包含三大主干部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创新性(潜力)。其中社会效益评价应涵盖概念可能产生的道德认知影响指数、情绪影响指数、行为影响指数、文化影响指数等,作为其精神价值的评定体系。经济效益评价应包括核心产品(模型中的中层产品)受众覆盖人数及收益指数,衍生品种类及成本-收益指数,产品可持续经营时间及核心产品续作、核心产品转化的成本-收益指数、可能盗版的影响指数等。创新性水平评价应包括差异指数、观众接受指数、新技术应用指数、核心概念再创作的可能性指数、未来流行的可能性指数等。
(二)中层核心产品及最外层衍生品
第二层(中层)为文学作品(literature)、动漫(animation and comics)、影视(movie and television)、游戏(Single game and Network game)四大(类)核心产品。核心产品选取主要为目前受众较广,并且实践证明为商品流通中关系比较紧密并且依托核心概念较易相互转化的产品。
丽江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丽江民间、政府、社会等多方力量各自发力、形成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丽江文化产业发展的历程中,上述主体在不同的阶段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按其主导性划分,可将丽江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民间自发探索阶段、政府聚力引导阶段和社会广泛参与阶段。
(一)民间自发探索丽江文化产业萌芽于丽江民间艺人,成形于宣科、和长红、兰伟等人的商业化运作。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丽江古城里就出现了一群演奏纳西古乐的民间艺人。这些艺人年逾古稀,随身自带干粮,演奏多是自娱自乐,不以营利为目的。与此同时,丽江当地的一些书画家市场意识初显,尝试着将东巴字画推向市场。1986年,宣科先生从内容到形式对纳西古乐进行了提炼与包装,运用商业化运作的手段将其推向市场,一举获得了成功[1]。1997年,丽江国营企业原职工和长红借力丽江旅游业发展,自主创业,充分挖掘丽江当地秀美的自然资源和丰厚的文化资源,将生态旅游与纳西文化相融合,打造了精品旅游景区——玉水寨。1998年,离退休干部兰伟发起成立东巴宫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以民间艺术团体和民间博物馆为主干,兼有传承和展示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双重功能[2]。除此之外,个体老板黄泰设立洛克故居陈列馆、台湾学者于涌兴办私人收藏博物馆、吉鑫宴舞落户古城玉龙花园、个体经营者李根勇兴建东巴万神园等,丽江民间力量均对丽江文化产业的早期发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自发探索。
(二)政府聚力引导2003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将丽江列为全国改革试点地区之一,这标志着丽江文化产业的发展步入政府聚力引导发展阶段。文化体制改革是这一阶段丽江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旨在破除束缚丽江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解放和发展丽江文化生产力。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丽江市首先成立了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其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丽江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总体方案》。该方案不仅确定了丽江市民族歌舞团等七家不同类型的国有文化单位为改革试点单位,还提出了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第三,针对人们思想上的保守性,有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的思想动员工作,例如,通过开会反复学习中央文件精神、积极组织人员参加云南省举办的研修班、举办丽江文化论坛、邀请省委领导作动员、请宣科等民营文化企业负责人现身说法等[3]。第四,制定改革配套政策,助力改革顺利进行。主要表现在设立丽江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确保改革成本不会转嫁给企业职工,从而保证了有关职工的利益。最后,招商引资,内外联合。从丽江以外引入资金、技术和人才,通过与外来优势资源的互补,促成本地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印象•丽江》、《鲁般鲁绕》、束河古镇、雪山水城、国际会展中心、国大商城等文化项目都是其中的杰出案例。有关数据显示,2006年,丽江文化产业经营户已由2001年的840家增加到3100多家;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4亿元增加到6.6亿元,实现税利从2001年的2900万提高到8000多万元,所形成的增加值占了整个GDP的9.8%[4]。
(三)社会广泛参与2004年12月,丽江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顺利通过了云南省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验收,这标志着丽江文化产业在政府文化体制改革的成功实践下取得了阶段性的丰硕成果,也预示着丽江文化产业发展的崭新局面的开始。通过文化体制改革,一方面破除了长期禁锢在人们思想上的牢笼,唤醒了更多人开发民族文化资源的意识和决心;另一方面,丽江大量国有文化资产内在的活力被激发,纷纷走入市场。在随后的发展时间里,丽江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百花齐放,涌现出了更多享誉海内外的文化精品,逐渐形成了社会广泛参与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到2007年为止,丽江已拥有艺术演出、电影、文物、艺术品、文化娱乐、音像制品、图书报刊、艺术培训、对外文化交流、网络文化以及印刷业等11个文化市场,20多个经营项目,1697户文化经营单位,从业人员6000多人[5]。到2011年底,丽江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1亿元,是2005年的3.3倍,占GDP比重达11.8%,比全国的2.75%、全省的6.1%分别高9.05、5.7个百分点。观看《印象丽江》的人数再创新高,全年共计演出905场,实现营业收入23164.09万元,同比增长26.50%,实现净利润9756.31万元,同比增长41.65%。《丽水金沙》演出980场,接待游客52万人次,实现收入8000万元,实现税收510万元[6]。到2012年,丽江拥有的文化经营户已经达到3100多家,其中,以演艺娱乐业、影视制作、民族文化体验,文化旅游产品加工销售四大产业为主,涉及20多个经营门类、16000多名从业人员[7]。
二、丽江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
(一)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是指在特定时空和条件约束下,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果后所形成的经验、路径、机制的总和[8]。目前学术界对于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成果颇多,但并未达成一致的分类认识。因为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分类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本文从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切入,将现有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概括为三种:非政府主导型、政府主导型、社会共建型。1.非政府主导型非政府主导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是指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非政府力量占主导地位的发展模式。其中,非政府力量包括民间艺人、艺术家、文化爱好者、非政府文艺团体及社会组织等非政府个体或组织。在世界各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早期进程中,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往往都是非政府主导型。这种模式更多体现的是艺术家们对于文化的热爱,而并没有将文化真正意义上作为一种产业来加以发展,因此在时空上具有离散性。相比政府主导型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这时的文化产业化所生产的文化产品类型单一,数量稀少,市场导向不明显,大众文化倾向尚不成熟,社会的文化创造力、生产力均未得到很好的激发。以纽约SOHO艺术聚集区和北京798艺术聚集区为例。位于纽约曼哈顿下城的苏荷区本是二战后纽约大量工厂倒闭后所剩的工业厂房遗址,然而因为租金低廉从而吸引了大量艺术家的入驻。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苏荷已成为纽约全城艺术家高度集中的艺术社区。位于北京朝阳区的798艺术聚集区前身是798联合厂的一个厂区。国有企业改革使这里遗留下了大量的闲置厂房。一批实验派和前卫派艺术家的入驻使798艺术聚集区逐渐成型[9]。2.政府主导型政府主导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是指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力量占据主导地位的发展模式。该种模式中,政府往往把文化产业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并从资金与政策等方面大力扶持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英国、韩国、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例如,1997年,英国首相布莱尔就将创意产业作为国家重要产业加以扶持,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并亲自担任小组主席。在政策方面,英国政府出台了包括培养文化产业消费市场、支持文化艺术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和个人向文化企业捐赠或资助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并由此形成了国际上产业结构最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1997—2005年间,英国共培育了12万家文化创意企业,投入资金超过1.5亿英镑,创意产业为英国GDP的贡献率达8%,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10]。韩国也自1997年金融危机后将文化产业确定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向外主打游戏、电视剧、电影等文化产品,由此掀起了席卷亚洲的“韩流”。日本在20世纪末期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发展战略,随后增加了对文化的财政预算投入。1993年,日本文化产业产值就已经超过汽车产业,仅次于制造业。2010年,日本经济产业省了《面向文化产业立国》白皮书,进一步提出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主打产业。3.社会共建型社会共建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是指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力量和非政府力量都参与其中,很难对两种力量的大小进行比较的发展模式。美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是其中的典型。作为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最为发达的国家。美国文化产业发展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是与其先进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分不开的。不同于“非政府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美国文化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既体现了政府的有关管理职能,也充分激发了民间致力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热情。在政府层面上,美国没有设立文化部等专门的文化产业管理机构,但美国会从资金、政策、法律、教育、科技等方面对本土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简而言之,美国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所体现的职能就是营造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良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等环境氛围。在政府营造的良好环境里,美国民间的各种力量各得其所,得以大显身手,从而在实际执行层面真正推动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由此看来,社会共建型模式很好地平衡了政府力量和民间力量的关系。在这种模式中,政府力量和民间力量各司其职,分工明确,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文化产业发展这一目标。
(二)丽江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早期丽江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多依赖于民间力量的自发探索,因此是一种非政府主导型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在经过二十多年的缓慢摸索后,丽江文化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机遇。在有关政府部门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下,丽江文化产业的发展步入了政府聚力引导的新阶段。此时的丽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向政府主导型模式转变。2004年12月,丽江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圆满落幕,丽江文化产业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解放,随后,丽江文化产业呈现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蓬勃发展态势。丽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由此蜕变为社会共建的新形态。由此可见,丽江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动态的发展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丽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历久弥新。多方力量汇聚交融,赋予了丽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更多新的特点与内涵。
三、丽江文化产业的实现路径
鉴于丽江文化产业发展所处的独特环境,丽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因此具有不可复制性。但丽江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零散的个体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化发展,其背后却有一定的规律和经验可循。总结丽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主要有以下四条:
(一)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文化自觉”这一概念由先生首创,源自他在少数民族实地考察研究中对少数民族文化存续性问题的思考。先生当初提出这个概念时试图回答的是,在世界各民族文化交融碰撞的过程中,各民族文化如何保存自身以及如何获得更好发展的问题。后来,有学者将“文化自觉”这一概念引入我国文化产业领域,开始思索民间的文化自觉力量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应该说,“文化自觉”不仅是一个概念,更代表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思路。这种思路是,在文化成为一种竞争力和生产力的当下,通过民间的文化自觉,利用民间力量充分挖掘既有文化资源的内在价值,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丽江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就充分体现了文化自觉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和巨大推动力。丽江文化产业最早就来自民间力量的自发探索,这是民族文化自觉的直接体现。一群民间老艺人自发聚集演奏纳西古乐,不以营利为目的,乐此不疲。他们的民族文化自觉在于意识到了纳西古乐的文化、艺术、生活价值。宣科先生的民族文化自觉则在于不仅意识到了纳西古乐文化、艺术、生活价值,还看到了纳西古乐潜在的市场价值,亦即经济价值。相比之下,宣科先生的民族文化自觉要比民间老艺人更加彻底。因为宣科先生的商业化运作模式激发了纳西古乐的生命力,提高了纳西古乐的知名度,扩大了纳西古乐的影响力,使纳西古乐得以在丽江以外更广阔的范围内传播开来。从纳西古乐的传承性来讲,这是自娱自乐式的小众传播无法比拟的。除了纳西古乐这一典型案例,丽江文化产业的许多文化精品都体现了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觉。比如上文提到的玉水寨、东巴宫股份有限公司、洛克故居陈列馆等,都是丽江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觉作用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实践。
(二)政府部门的有效领导从地理位置上看,丽江地处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地形错综复杂,道路交通闭塞。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丽江虽然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缺少区位优势。另外,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区,丽江经济发展方式单一,在基础设施、人才、科技、管理等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因素方面较为欠缺。这些劣势都是丽江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从丽江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丽江文化产业在早期发展中虽然有民间力量的自发探索,但是这种“单打独斗”、各自发力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进展缓慢,难以形成合力,显得不尽如人意。面对这种局面,有关政府职能部门适时发挥了领导作用,始终将丽江文化产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不断致力于丽江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的探索。例如,早在1996年,云南省政府就率先确立了建立丽江文化大县和丽江文化大区的目标;1997年又顺利推动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高了丽江古城的知名度和认可度;2001年,在丽江召开的第五届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年会又以民族文化开发与市场经济对接为内容就丽江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同年,丽江政府又从深圳招商引资,促成丽江地区民族歌舞团与深圳能量实业有限公司的合作,从而催生了《丽水金沙》这一文化精品;2002年,丽江市政府又举办了首届“丽江文化论坛”,使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路广为传播,并为丽江文化体制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3年,丽江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之一,丽江政府更是以空前的决心和力度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保证了丽江文化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通过此次文化体制改革,丽江文化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丽江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通过政府部门的有效领导,丽江文化产业的发展避免了许多弯路,得以凝聚各方力量,有的放矢,形成合力,从而实现了较快较好发展。
1农村传统产业的概念
新时代的朝阳产业就是发展文化产业,因其具有投入少、产出高和可持续发展等优点。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时间虽然长,但其发展速度却非常快。各地都希望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增长,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农村传统文化是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为背景,是农民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之中逐渐累积的思维、认知和价值观等结构。农村传统文化产业主要指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按照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标准,进行生产、加工等一系列的活动和过程。农村文化事业、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都在农村传统文化建设之内。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对农村文化事业具有加强作用,能够促进对传统优秀农村文化的传承,有效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繁荣农村经济。
2 目前我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不高,创意不足
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阻碍就是部分传统的文化观念和现代产业发展之间存在强烈的矛盾。受到“重儒轻商”的中国式传统思想影响,部分人对文化产业追求的利益最大化不能够接受,认为文化不能沦为商品,觉得发展文化产业就是对文化的破坏,人们对文化产品消费力受到极大的影响,不利于整个文化产业的前景发展。当前学界和业界都不能对怎样发展文化产业给出有说服力的答案,还有部分人的目光停留不前,认为文化产业就是第一、二产业,没有意识到文化产业其中的特殊和价值。此外,我国目前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普遍创意不足,没有真正掌握到“文化创意”的核心。
2.2 结构性矛盾突出,缺乏内生动力
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范围覆盖比较广泛,既有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制造,又包含有第三产业中的文化服务行业等。按照制造行业的角度而言,文化产业对于占有比重高达60%的重工业而言,其规模和生产设备都是非常小的。
2.3 管理薄弱,服务不到位
对于农村传统的文化产业发展而言,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机构不完善。部分地方虽然设有管理机构,但是由于人员配备不足、素质低以及管理方法落后,造成服务不到位。管理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模式要求进行,甚至缺少必要的制度保障,导致农村传统文化产业不能实现健康发展。
3 加快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
3.1 在政策上大力扶植,促进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要想发展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就必须要借鉴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方法,需要政府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以及城市文化产业统筹发展,充分展现自身优势,以利于两者协调发展。
3.2 完善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有关部门要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进行探究,明确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以及发展机制,要充分结合该区域文化生产的实际情况、资源以及拓展空间,致力于促进和城市文化产业间的要素流通和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完善。
3.3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农民文化需求
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是推进新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建设的必要条件。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主要体现在例如文化站、街道、文化室、体育健身工程等。政府要逐渐完善该区域文化设施,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做好乡镇的文化互动场所工作,激发农民群众的热情,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和加大对农村传?y文化产业建设的投入。
3.4 培养农村文化建设人才
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文化部从2004年以来先后命名了三批135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以及两批4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各级地方政府也依此设立了省级、市级的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园区或集聚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发展特征之一是产业集聚发展,而文化产业园区则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载体。尽管国内文化产业园区在类型、规模和发展模式大相径庭,但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确实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文化产业园区的内涵
在我国,与文化产业园区相关的概念有艺术园区,艺术产业园,创意产业园,文化产业园(区)。由于文化产业园区在我国出现较晚,国内学界对文化产业园区的研究也显欠缺,甚至尚无文化产业园概念的相关界定,这也直接导致了各界对文化产业园这一概念认知上的模糊不清。随着文化产业在我国的日益发展和伴随而来的文化产业园建设的逐步升温,文化产业园的规划与研究必然会越来越多,模糊的概念势『必将对以后的研究带来很大的障碍。因此,根据本国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并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趋势,对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的概念做出清晰的界定已刻不容缓。虽然现阶段在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尚处雏形的形态下对其做出一个准确的定义仍显困难,但园区的基本内涵还是可以框定的。我们可以尝试将文化产业园区的概念界定为:文化产业园区是一系列与文化关联的产业规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区域,是一具有鲜明文化形象并对外界产生一定的吸引力的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
二、文化产业园区的类型
国外对文化产业园区类型的划分试图从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阶段、发展深度、就业动态、重要程度等角度来进行瑚。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将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划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1、松散型。艺术家们自发地聚集在某一区域开展各种文化活动,逐渐壮大造成声势,最后发展成为城市的文化亮点,并对所在区域及周边地区产生经济、文化的影响。
2、民间组织管理型。这种类型的特点是政府极少参与,但民间形成了相关的组织进行管理。例如深圳的大芬村等。
3、政府参与型。这种类型是由地方政府和投资商合作投资兴建,它们是按照政府引导、统一规划、市场运作、分期建设、滚动开发的模式运营,这种模式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展开。
三、目前国内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
1、目前,各地将发展文化产业园区作为集群发展的唯一模式,但对集群发展的本质和特点认识不深,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不明显,园区内集聚的文化创意类企业数量少,企业之间的关联度低。从类型来看,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大多属第一、第二种,第三种类型较少,大多还处于蓝图阶段,这也就决定了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区内各企业问的合作与竞争强度、紧密联系的程度还不够。从园区的运做模式来看,已逐渐由民间自行筹备,内部联系较为松散的状态朝着政府参与投资,并由一定的协会组织来对园区进行管理。由于文化产业园区在我国的出现是最近几年的事,具体如何操作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仍处于边摸索边实践的阶段。另外,我国目前不少产业园区的功能和定位不清晰,重复建设严重,还有就是是跟风现象明显,将文化园区的建设当成短期的“文化地产”抄作,确少长远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等等。
四、城市文化产业园区的区位因素
1、区域的文化法律因素。只有在完善的政策法规的正确引导,才能确保尚处雏形阶段的我国城市文化产业园区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北京 798艺术园区的艰涩命运就有力的说明了这一点。如果798艺术区存在文化产业规划,已纳入到城市发展计划当中,并与区域规划相协调,也就不会出现今天的尴尬局面。
2、区域文化产业政策因素。区域如能具备文化产业优先发展的意识 ,优厚的文化经济政策,如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等等,以及积极推进文化产业、行业内的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文化产业组织的体制创新等方面的一系列激励政策,这将对各种文化产业进驻园区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
3、区域文化产业技术因素。城市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便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长期以来的技术水平低下是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而内容匮乏则是信息产业发展的瓶颈。两者的结合,可实现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双重跨越和共同发展。其结合物——信息文化产业也被认为是与当今世界新的经济形态和技术形态相适应的一种新型文化产业形态,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信息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极富发展潜力的文化产业的新兴领域,必将迅速壮大,并成为文化产业中主流产业。因而城市文化产业园区在区位选择时要与科技园区比邻,创造促使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条件。
4、区域文化产业人才因素。当前我国城市文化产业园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更好的运作园区。成功的城市文化产业园,要具有不断运作展览各种艺术活动的能力,因而那些既懂艺术又懂市场的、具有丰富操作经验的活动组织者以及艺术中介者也是目前急需的人才 ,只有这些既懂经济又懂文化的复合型人才,才能真正把产业园做成品牌。
结语:我国的文化产业园区尽管发展很迅猛、政策相对超前、实施很快,但规范理论的研究仍然较为缺乏,实践中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但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化问题,经济发展面临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日益昭示着发展城市文化产业在我国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林拓.世界文化产业与城市竞争力[]].与现实,2003,4: 2l-3l,
[2]刘维公.为什么我们需要创意文化园区.HTTP://WWW.at-[8]中国文化艺术产业园现象 “热身” 谈[ED/OL].HTLV://Sotho.cn222567986.shtm1.
[3]798艺术区一看得见的艺术,看不清的未来[ED/OL].gup://WWW.Adonai.net.c/news/Rheydt/art/200409/731.htm1.
[4]李赞,刘毅.大芬模式:中国油画产业基地[ED,0L].HTTP://s~people
[5]ill京建设文化产业园区[ED/0L].HTTP://WWW.china.org.~n/ch,SHEN/newbie/171.HTML.
[6]苗长虹,樊杰,张文忠.中国农村工业发展:一个综合区位分析框架
[7]苗长虹.变革中的西方经济地理学:制度、文化、关系与尺度转向
关键词 武术 武术文化 武术文化产业
一、前言
武术,中华民族的杰作,是东方文化的一个特殊符号。武术源于商周时期的军事训练,至秦汉形成流派,并有著作记载。后o国家设有专门机构负责开展武术运动o将武术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为弘扬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国家体育总局在《关于加强体育文化工作的通知》中指出: “要大力加强民族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的推广,扩大体育文化消费,促进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同时国家体育总局在“十二五”工作规划中也对文化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做了整体部署和长远规划,国家逐渐重视体育产业化发展,武术文化产业也逐步发展起来,大力发展武术文化产业已成为弘扬中华文化,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武术文化产业发展存在问题提出一些策略,推动武术文化产业加速发展。
二、武术文化产业概念
武术是文化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目前文化产业的特点、相关定义以及武术文化的自身属性和特点,按照逻辑学的定义方法,将武术文化产业界定为:从工业化和商业化的角度对武术文化资源进行创意的开发以形成的武术文化产品及相关服务活动为中心的产业集合”。武术身为一种传统文化,经过生产、储存以及分配之后大致包括“武术竞技、武术表演、武术健身、武术影视动漫、武术搏击游戏、武术图书、音像出版和武术教育培训、武术器材、武术服装、武术旅游、武术工艺品、纪念品及相关武术品牌衍生品以及为武术文化产品提供制作、销售服务的活动等”。
三、武术文化产业存在问题
2002年,根据加入世贸时我国所作出的承诺,对部分文化项目和文化产品经营,实行不同程度的开放,为中外文化产业的合作与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同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战略构想。2006年8月,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把文化发展纳入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加以统筹规划。2007年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2009年,国家在国务院层面上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振兴规划和系统化政策等。在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市场化的进程中,开始向民营企业逐步开放文化内容制作领域,并且开始吸收社会资本发展文化产业的许多领域,如演出、电影、电视、音乐、动漫、游戏和互联网等行业,取得了重大进展”。由于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促使武术文化产业迎来发展高峰期,发展势头迅猛。但是武术文化产业发展却相对滞后,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武术文化产业市场管理机制不规范
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从1978-1985年起步阶段,到1985-1992年成长阶段,再从1992-2001年至今,在此过程中国家颁布各种政策引导文化产业发展,但是这些产业政策大多停留在行政措施和简单的管理条例上,没有与市场相对应的管理机制。
(二)发展武术文化产业意识薄弱
武术文化渊源流长,但是人们对武术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武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武术散打又缺少应有的技击特色。现代的人们认为武术没有实效性,攻防不明显,技击特性也不强,其实武术理当作为弘扬中华文化的符号而不是对抗搏斗的一种形式。现如今的武术更应往健身、娱乐、文化等方面发展,宣扬国家民族思想、意志。由于人们对武术文化内涵认识浅薄,无法真正将武术文化产业发与社会工业、商业进行有效融合。
(三)武术文化产业特色产品少
武术产业发展包括着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如武术服装、图书、影视、武术器材等,无形资产则包含武术中的物质、精神文化、健身养生文化、教育资源等内容。武术文化产品很少与其他体育项目或国民经济其他产业进行交叉创新,导致武术文化产业产品发展相对单一。
(四)武术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小、程度低
武术文化的传播途径主要依靠学校武术教育,影视传媒,报刊图书出版等方法,传播路径狭窄,收效也不佳。没有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造成武术文化产业缺乏发展资金,武术影像业、武术文化娱乐业、武术文化旅游业等没形成相应的规模。武术本体市场与其他相关联产业没有形成产业链。
(五)武术文化产品市场复合型专业管理人才缺失
我国武术资源丰富,武术专业技能人才众多,但是在我国具备武术知识的人才往往缺乏应有经营意识和知识,而一般经营者又缺乏武术运动知识,懂武术的高素质的管理经营型人才严重不足制约了武术产业市场化的发展。缺乏对武术文化产业专业全面人才挖掘。
参考文献:
[1] 邱服冰.新形势下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核心问题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2011.
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文化对于我国民族统一、综合国力的增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今世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国不仅在经济、政治方面竞争,同时也必须在文化上树立自己独特的优势,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相对于国外来说,我国体育文化事业发展起步较晚,在体育文化产业理论体系的构建上还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再加上实践经验的不足,导致体育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缓慢,发展模式也比较落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明确我国体育发展存在的限制因素,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制定生态化的发展对策。
1.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内涵和特征
1.1体育文化产业的内涵
体育文化产业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是指社会上以提供体育文化产品为主的经济部门的总和,其中,体育文化产品主要包括体育服务产品和体育用品两类,经济部门不仅包括当前我国从事体育产品生产的企业,同时也包括各种以经营性活动为主的其它企业或机构。具体来说,体育文化产品包括体育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产业提供的体育文化服务、体育文化娱乐休闲活动等。要更深刻地理解这一概念,可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进行辨析,从广义的角度看,体育文化产业指的是以体育为依托,利用各种社会化的途径,为社会大众服务,实现对我国体育精神的传承和弘扬的新型产业,它是我国体育和文化发展的一种新形势。狭义的体育文化产业指的是与体育比赛、体育健身、体育影视等密切相关的体育文化产品的生产、体育文化传播服务和各种体育娱乐活动等。总的来说,体育文化产业是具有双重属性的一种特殊产业,它既有鲜明的体育文化属性,同时也具有独特的体育文化内涵。
1.2体育文化产业的特征
1.2.1可持续发展性体育文化产业是我国的新兴产业,它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综合价值较高,为了适应当今时代社会分工发展的要求,体育文化产业也逐步转化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体系,当今我国体育文化产业正逐步朝着科学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在体育用品生产过程中以及各类体育活动开展中都更加注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这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国的体育文化产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1.2.2双重价值性我国的体育文化产业的核心的无形资产,它是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的连接纽带,利用无形的体育精神和有形的体育物质创造出一种既具有精神价值,同时也具有物质价值的产业,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文化领域,体育文化产业都具有无法取代的价值,从性质上看,体育文化产业能实现物质消费和精神基础的兼容,文化是整个产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同时也是发展的基本要求,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以人们的文化需求为基础的,完全满足我国精神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从产品上看,它主要以服务类产品为主,可归为我国的第三产业,因此,它又是物质消费类的产业,文化体育产业的发展能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就业渠道,降低社会失业率。1.2.3统一性和融合性我国的体育文化产业已经逐渐由文化产业向着经济产业发展,其具有的观念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正逐步融为一体,并越来越凸现出来,这就进一步提高了体育文化知识在全社会的认同感,让体育文化产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财富。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要实现体育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学会区分其经济属性和观念形态属性,同时也要认识到二者的交叉点。一方面不能仅仅追求体育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而忽略其精神文化价值,另一方面,也不能只看到体育文化产业的观念形态属性,而对其经济属性视而不见。无论是文化价值,还是创造物质财富的价值,这两者都已经深深融入在了体育文化产业之中,因此,必须明确二者的统一性,不能以实现某一种价值而牺牲另一种价值。自2003年起,我国已经陆续出台了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方针和政策,虽然这些政策在刚开始的时候起到了一定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但是这些政策的重点大多是放在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上,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就难免忽略了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精神财富的价值,体育文化产业也不例外,不管是从当期还是长远的发展来看,文化产业都将朝着与其它相关产业相统一、融合的方向发展。
2.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限制因子
2.1缺乏资金
目前,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资金缺乏,该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体育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总的来说,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主要是由以下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融资体系不完善。当前我国的体育文化产业在融资体系的建设上还存在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筹资方式不够灵活、金融参与度低以及融资模式落后等,例如,一些在现代经济中经常运用的债券、股票等筹资方式,基本上很少在体育文化产业中运用。第二,投资结构不合理。对于体育文化产业的投资来说,其本身是一项长久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因此,在投资结构上应更加注重对一些文化战略后备资源的投入,但是当前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投资结构中,大部分资金都偏向于效益高、成本低、运作周期短的文化产业项目,而忽略了真正具有价值的长期性项目的投资。第三,投资渠道单一。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投入资金大多数来自于政府,国内个人资本以及国外资本相对较少,这就导致体育文化产业的筹资渠道过于单一、狭隘,许多文化产业项目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而不得不取缔。
2.2创新型人才不足
当今世界,创新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具备持久的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体育文化产业作为我国文化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发展状况的好坏也与创新具有直接的联系,只有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团队,才能不断壮大我国的体育文化产业。相关部门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的体育文化产业领域,复合型人才的数量非常少,在管理、决策、规划等方面具有较高实力的人才更是十分缺乏,不少体育文化企业在用人机制上都存在一些问题,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企业领导层的人才观严重扭曲,认为只有命令式、服从式的管理模式才是最好的,这就导致一些本身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被埋没,最终影响到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此外,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也是导致创新型人才缺乏的一大重要因素,由于不具备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导致企业的在职员工看不到自身的发展前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也就不能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仅仅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就算原本具有创新的才能,也可能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逐渐磨灭。
2.3未树立品牌效应
不管是对于何种行业来说,品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品牌既是一种荣誉和信誉,同时也是一种效益,树立优良的品牌,可以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大多数人可能对品牌并不陌生,它是指一种能够对企业带来增值的无形资产,品牌的增值也可以看作是附加值的不断提升。一般来说,品牌主要来自于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并通过口耳相传积累起来的总体印象。对于体育文化品牌来说,其涵盖面比较广泛,既可以是某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同时也可以是全球化、世界化的精神财富。从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看,品牌效应的缺乏是阻碍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绊脚石。虽然我国早在古代就出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体育项目,但是这些体育项目由于流派众多、鱼龙混杂,很难形成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体系,导致许多历史悠久的体育项目至今仍与奥运会绝缘。
3.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生态化对策
3.1采取多元化的融资途径
要让我国的体育文化产业实现生态化、持续化的发展,首先必须在融资渠道上下功夫,解决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资金问题。首先,应加大政策扶持,通过制定相关的奖励实施政策,吸引更多的个人资本和外资投入到体育文化产业的建设中。其次,要优化投资结构,在一些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长期性项目上增加投资。最后,要完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服务,利用知识产权等精神财富来筹资。
3.2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首先,体育文化产业的高层领导者必须在人才的选拔上严格把关,要求入职人员不仅要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还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其次,国家相关体育部门、文化部门、教育部门等应积极创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机制,采用企业和高校合作办学的形式,创办专门的体育文化教学培训基地。最后,国家体育局必须做好后备人才的储备工作,注重对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使之成为视野开阔、具备创造力的新型人才。
3.3树立品牌效应
要树立起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品牌效应,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要打造独具特色的民族品牌,将中国的武术、龙舟、摔跤等传统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推向世界,使之成为代表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品牌支撑。第二,要打造现代化的创意性品牌,通过借鉴东西方体育文明,运用无限的想象力和灵感,创建在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的体育文化品牌。
4.结语
总之,在现代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东西,而变成一种兼具观念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的新产业,体育文化产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一大组成部分,正逐渐朝着产业经济进军,体育文化领域越来越多地融入到各种经济产业之中,为其全方位的交叉成长提供了可能性。针对当前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限制因素,必须采取生态化的发展对策,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晓静.山东省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与发展战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3)04-0111-05
继“环首都经济圈”(以下简称“环首区”)布局后,河北省紧接着又规划了“环首都文化产业带”,政府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反映了双方优化产业结构和保护环境的共同需求。显然,河北省以政府战略的形式构设了环首区发展的美好蓝图,为其承接首都“溢出效应”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然而,与首都的协同难题仍是制约该区域文化产业链完善的关键因素。产业发展实践表明,只有理顺产业链,才有可能将良好愿望转化为生产力;准确对接首都文化产业链,有助于推进绿色无污染产业的发展。为探寻环首区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笔者所在课题组多次深入该区14县、区实地考察,对影响产业发展的环境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产业链相关理论,提出完善文化产业链、优化价值链核的对接思路。
一、文化产业链对接相关理论
(一)产业链内涵界定
众所周知,亚当·斯密(Adam Smith)基于社会分工的“迂回的链条”说,被视为产业链思想的萌芽;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将分工扩展到企业与企业之间,进一步突出了企业间分工协作的重要性;发展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Albert Otto Hirschman),将研究的视域逐渐扩展到了企业外部。1958年,在《经济发展策略》一书中赫希曼强调了产业链环节“前向”和“后向”的关联效应,自此,“关联效应”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内容。国内相关研究,是在供需链、企业链、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区域产业发展实践进一步深化扩展的结果。其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不仅把产业链作为一种单独的经济组织形式加以理论化,还将“产业关联”理论扩及不同产业间和不同区域间,拓展了西方研究由微观到中观的探索路径。
自20世纪90年代傅国华开始使用产业链概念以来,国内对产业链的概念、内涵、类别等方面的讨论逐渐深入,但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理论体系。就现有文献分析,关于产业链概念内涵的界定主要有如下三类。(1)定位在产业内关联。认为产业链是“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等经济活动过程按内在的技术经济关联要求将有关的经济活动、经济过程、生产阶段或经济业务按次序联结起来的链式结构”。[1](2)跨产业关联,产业链不必局限于同一产业间。刘贵富总结了简新华、杨公仆、龚勤林等相关说法,认为产业链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同一产业部门或不同产业部门某一行业中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及其相关企业,以产品为纽带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关系,联结成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链网式企业战略联盟。[2]刘志迎根据经济学中标准的定义,更进一步强调跨产业的特征,“产业链既涉及不同分工形成上下游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又伴随着知识、技术等的传递,因此并非仅指某种最终产品所在的产业,产业链应该是跨产业的一个概念,单独一个产业无所谓产业链。”[3](3)跨区域关联,关注区域市场间的关系。郁义鸿将产业链抽象为由两个相关产业之间或相邻市场之间的关系,将这类关系分为上下游产业之间的纵向关系和并行产业之间的横向关系两类。[4]
本文综合以上三种界定,重点探讨文化产业链节点间关联效应对区域经济的作用,而不着意区别商品链、生产链、供应链以及价值链等概念。因而,产业链概念既包括实体存在的企业、产品,也涵括了企业之间的技术、经济、品牌形象认同等联系,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产业链要素。一条完整产业链由创意设计、生产、交换、消费环节组成,但不同企业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与之相应的市场活动,确定适宜的产业链节点,在特定区域内构成不尽相同的供需链。增值性是构建、优化产业链的主要诉求,完善的产业链,能够实现1+1>2的乘数效应。一般说,产业链越长,链核越强大,增值、辐射效应越明显。在出版产业中,一条包括了上游版权、中游出版物、印刷和下游的光盘生产,甚至延至境外合作出版等活动的产业链所带来的范围效应就会很突出。拓宽、延伸产业链是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二)文化产业链构建是一个涉及多部门的系统工程
依以上界定,文化产业链可概括为:各文化产业部门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因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环境,由不同的产业价值环节连缀而成的链式形态。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推进,文化产业不仅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和广电等传统业态,还涵盖了手机出版、交友平台、视频网站等由传统文化符号和数字技术融合所产生的新兴业态。在产业链中,文化符号的数字化开发、创意设计居上游高端层,中游是文化内容产品的大量复制生产环节,下游是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推广和消费,处低端层。当前,我国文化园区雨后春笋般出现,文化产业确已“做大”,但规模不经济、范围不经济现象严重。许多地方还只是园区型、板块式单打独斗发展。产业链不完善,链条短、链核缺失等问题突出。
文化产业链的完善,超过了单一的文化产业层面,其产业链的构建涉及到多种因素。文化产业不仅具有跨行业、跨市场的特性,还颇具融产业特征。产业形态不仅涉及文化部门、广播电视部门、工业信息部门,而且也将农业、工业等产业形态涵括进来,比如观光农业、旧工业区创意改造等。向勇等以迈克尔·波特钻石理论分析框架为蓝本,总结了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相互关系,得出如图1所示的中国文化产业本土实践分析框架,对完善环首区文化产业链具有一定启示。
从图1[5]可以看出,在文化产业体系的构建中,生产供给和消费需求环节的有效对接,不仅要考虑特定政治、经济等宏观背景,同时也要利用科技力量并及时把握新出现的机会,变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当前,环首区产业发展在宏观环境利好的背景下,突破点是中观层面整合区域内外资源、把握时机理顺产业要素供求关系,使之顺畅运行。
(三)环首区文化产业链对接集中在三个方面
环首区产业链完善的复杂性,不只表现在一区自身产业对接,而是要力促跨区域、跨市场、跨行业的有效对接。在环首区这样可囊括所有环节的大经济区,完善产业链不仅要构建设计完整的产业链,更要动态关注关键环节的优化提升。所谓优化提升,是指借助品牌影响力或资本、科技优势、政策推动平台以及资源配置、创新等力量,将主要的增值体能、增值空间较大的链核环节做强,发挥其辐射力和产业拉动力。优化产业链环即可看作一种方法,也可视为一种对接方式,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与构建产业链按先后顺序展开,也可同步渗透。
产业链对接的内涵,在环首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区域功能对接。河北省提出按照“六基地”(养老、健身、休闲度假、观光农业、绿色有机蔬菜、宜居生活基地)规划布局,以“绿色”环保为核心价值诉求。这种注重生态的发展目标,一方面适应了产业转型、打造河北经济“增长极”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主动服务首都“世界城市”建设的态度。为此,文化产业发展需沟通协调,通过产业链完善实现共赢。二是政策对接。这是跨区域发展中最棘手的问题,如纽约都市圈、长三角区域发展都经过了不断磨合的过程。施祖麟认为不能只为北京考虑,而是“应该结合河北省,整体上对这14个县、区应该有个明确的省内定位,不能光说是环首都经济圈、绿色经济圈。要给他们什么优惠政策,而且这个优惠政策是向省要,还是向北京或者中央要,这很重要。”[6]这就需要双方在土地、税收、人才等问题上协调,力避政策不一、割裂式产业格局的出现。三是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对接。京冀双方产业发展理念是否对接,关系到产业政策制定,更直接影响着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环节的贯通。文化产业发展需产业化运作,应借鉴美国迪士尼、韩国影视产业链构建的成功经验,以科技创新、品牌带动、衍生品开发的方式延伸产业链,以期收获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之效益。
二、环首区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发展态势分析
环首区文化产业发展处在大北京经济区域环境下,京冀双方协同发展难题由来已久,一直存在着发展诉求、资源禀赋基础、传统经济活动的惯性等差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京冀区域间的产业关联效应更加突出,双方协同发展渐成共识,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然而对接思路不明晰也阻滞环首区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
(一)协同发展已为京冀双方共识
从发展目标看,首都以生态为取向,而河北致力于经济发展,这对矛盾曾严重影响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市委研究室“首都经济圈研究”课题组研究指出:“京、津两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远未发挥出来,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虹吸现象,在使京津周边成为经济发展的谷底的同时,也导致自身出现了众多的大城市病,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现状的时候了。”[7]环首区战略的“绿色”定位可视为双方协调的表现,低碳概念利于河北产业转型,也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需要。
1. 环首区担负着河北省新“增长极”的重任。对于处在贫困带的环首区来说,多年来不仅未得到首都经济的“溢出”效应,还在人才、资源方面受巨大磁场的吸引,经济发展落差极大。一方面,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偏低,配套设施不健全,产业开发能力受限。该区域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缺乏现代化科技设备和高档次的影院、演出场所,加之图书陈旧,远远不能满足区域内外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对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和利用,多停留在名胜遗址的简单修复和静态观展层面,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无从实现。
为改变这种状况,2010年10月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战略提出举全省之力打造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随后又出台了《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逐步引导形成‘四带一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总体布局”,并按照“协同与共赢、借力与错位”等原则,打造跨区域协调发展的“环首都文化产业带”。在具体支持措施上,管理层不仅在资金上支持(自2011年起,河北省将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从每年1 500万元提高到2亿元),而且还依照经济特区的优惠幅度进行引导,其中在土地供应、工商登记、项目审批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之大在国内领先。与之相应,环首区所涉的4市及14县、区也相继出台了支持配套措施。
2. 北京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问题”突出,“世界城市”建设任务急迫。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居民对文化的消费逐渐增多,消费能力增强。2010年北京市人均GDP就已超9 295.48美元,2011年则超1.2万美元,2012年更是超过1.3万美元,恩格尔系数降至了36%左右,已达到世界中等富裕生活水平。与此同时,文化产业发展迅猛。“十一五”时期,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3%;2011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1 938.6亿元;2012年,实现增加值2 189.2亿元(增长情况参见图2)。
然而,随着城市功能过度集中,出现了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等突出问题,制约了北京的进一步发展。从1990年开始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而且在逐年加重。《北京市2011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247.9万,占总人口的19.4%;80岁及以上人口38.6万,占总人口的3%。老年抚养系数高达27.6%,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
同时,从需求看,首都“大国首都、世界城市”的建设目标,城市空间布局要重新调整、产业要转型升级,这就需要周边区域的强力支撑。世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依赖城市周边区域发展体系的共同发展,而绝非孤枝独秀。在韩国,首尔经济圈GDP经济总量占到了全国的67%。而北京首都经济圈(京津冀三省市)在2009年只占国家经济总量的10.9%,2010年仅为10.8%,远不及长江三角洲经济圈,2010年其16个城市GDP经济总量占比达17.6%,2011年占到17.4%。显然,作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北京,周边存在这样一个贫困带,无法匹配“世界城市”发展的蒸蒸气象。
环首区对于拓展产业空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都市圈良性发展的重要意义,首都各界也已逐渐达成共识。2011年12月在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环首都圈与北京对接发展论坛”上,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金良浚指出,北京在金融业、文化产业、高端服务业、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中,必须实施部分产业向环首都圈转移。更要指出的是,在国家“推进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将打造“首都经济圈”定为“十二五”国家战略,明确“首都经济圈”包括“环首都经济圈”。由此可知,环首区发展已不再是河北“一厢情愿”式的“单相思”了,而是变为共同愿望。
(二)环首区文化产业发展虽有一定基础,但产业链对接思路有待明晰
可以说,环首区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处地利又得天时,不仅资源丰富,而且有的企业已经自觉应对首都出版业需求,发展态势良好,形成印装产业集群。但对于多数县市来说,还在盲目模仿,尚未找准产业链中的价值增值环节,消弱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1. 环首区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具备一定基础。(1)文化遗产形态多样,生态环境良好,利于休闲娱乐产业发展。该区域涵盖了三祖文化、三国文化、元文化、明文化及清文化等文化形态,分布着遗存230多项,仅涿鹿一县就有中华三祖堂、中华合符坛、逐鹿狩猎场多达17项。而且,文化资源开发方式不断创新。滦平县为扩大国际影响力,利用“万里长城,金山独秀”的优势,开展国际长城马拉松赛、金山岭长城徒步大会等体育活动,促成了美国摄影学会中国摄影基地(PSA China)落户金山岭长城。从生态环境看,该区域有多处风光独特、气候舒适宜人的自然景观。不仅有野三坡、雾灵山生态旅游胜地,还有潮白河、滦河等河流资源。(2)文化产业发展初具规模,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在商务会议会展、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等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二是印刷复制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廊坊的香河县、三河市、安次区的数字印刷、彩色印刷具有专业化和快速的特点,满足了北京众多出版社的需求,规模化效应显现;高氏集团、华林印务等年产值上亿的龙头企业,具有了集约化的产业特征;三是演艺影视业已有一定知名度。大厂评剧歌舞团演艺公司、国华影视公司、央视涿州影视基地的品牌影响,已有一定的文化产业辐射力。
2. 文化产业发展方向还不明确。环首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其表现可概括为“十五多十五少”:因地制宜多,关注产业结构少;内向眼光多,外向关注少;自说自话多,主动对接少;历史多,现实少;静态多,动态少;场地园区建设多,内容少;硬件多,软件少;小巧有余,宏大不足;零碎多,规模少;传统多,现代高科技少;浅尝辄止多,深入耕耘少;现成利用多,创意少;谈投入多,谈效益少;本土多,世界少;园区项目多,商业模式少。对以上现象进行分析可总结出以下特征:(1)产业链对接意识较弱,产业观念有待强化。(2)先进生产要素缺乏,产业链不完整,辐射力弱。
三、环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链对接思路
环首区文化产业要实现跨越发展,应在生态性、整体性原则下,依据首都需求以及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自身区域比较优势,以优区位理念设计产业发展格局;再从首都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着手,延展、补充产业链;进而以错位发展思路,优化产业链、追求超越。
第一,从区域功能定位出发,依照首都布局和文化产业链现状,分级设计产业对接格局。环首区对于京冀双方发展诉求来说,是承担着特殊功能的特区,既承担着为首都发展提供绿色保障的重任,也负载着河北省打造新增长极的期待,要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基于此,若对应“世界城市”的目标,建设14颗耀眼闪烁的“世界一流”绿色卫星城环绕北京,那自然会相得益彰。这就需要根据北京市的规划格局和文化产业分布的状况,通过循优推移将产业链的各个节点配置到适合其经济活动诉求的特定位置,即优区位。
首先,从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规划考虑,可分级设计北京的卫星城格局。对于首都经济圈发展布局,刘永瑞认为“以首都为圆心、以100公里左右为半径的环带是核心圈层,应加强对绿色经济和绿色生态发展的规划和推进,大力发展无毒、无害、无污染的产业或行业,为首都地区营造更加宜人的居住环境。”这种区域功能定位体现在产业链的设计中,既要在环保的前提下承接首都“溢出效应”,更要打造河北绿色文化产业政策实验和品牌集聚的平台。作为第二层级的固安和大厂可以承接高端商务会议,发展总部经济,满足首都高层交流的需求;也可利用生态优势建设休闲度假基地,开发体验经济。作为第三层级的张、承六县可开发原生态旅游基地,为首都提供绿色屏障。功能定位及产业发展方向参见示意图3。
具体的产业链环节的确定,需要根据北京文化产业布局而选择。北京现有的31个大型产业集聚区,多集中在内容创意及现代科技传播等产业上游环节:在影视业,北京集全国70%以上的影视公司、发行公司和后期制作单位;在艺术品创作展示产业有798园区,“到北京,游长城、吃烤鸭、逛798”的说法即为明证;在数字产业,仅石景山基地注册上亿的数字娱乐企业已超过500家;新媒体产业,有大兴国家新媒体基地;动漫产业,有石景山国家动漫基地。从分布看,大型项目主要集中在朝阳区、海淀区和通州区;从结构上看,以上游创意为主,软件与计算机网络服务、设计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四大行业规模最大。从所涉及行业看,主要有艺术品交易、影视及新媒体制作、主题游乐项目、出版影视、IT业、艺术设计业、传统古玩业以及旅游业。可见,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强大竞争力,不仅资金、人才、市场等要素最齐备,而且产业门类比较齐全、规模效益和范围经济突出。环首区产业布局应避免直接和首都形成竞争态势,而是要对应“六基地”目标,根据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文化用品的生产、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这十大产业门类的经济特点,根据优区位原则分别安排创意、生产、销售、消费、再消费诸多环节。
第二,按照“绿色”价值诉求,围绕“生态”目标选择产业链对接策略。对接北京,可根据出版传媒业、文化休闲娱乐业等对资源禀赋的不同要求,选择切入点,或者集聚或者分散,确定适宜的产业链对接方式。
从延展、补充环节着手,搭建文化服务平台。“补充”策略是该区的首选方式。众所周知,在北京的电视台、影视公司,规模都很大,而规模所带来的创意内容和高科技优势,环首都地区难以企及。大兴区的北京星光影视园便是利用地利优势,选择“补充”方式运作的成功案例。由做灯光设备到建摄影棚承接贵州电视台拍摄龙永图《论道》等节目制作,再到把新华网、搜索等国家级媒体引进影视园,陈瑞福这种“补充”式发展,极大地带动了大兴文化产业发展。环首区可借鉴参考这一思路,重点发展生产和销售、服务业,着力点应放在延展、补充、服务环节。可从两个方向布局:一是建设文化产业衍生产品基地。将北京的文化产业发展成果,采取景观化手段集中演示并力求产业升级,构建北京各大文化产业聚集区产业延伸的“后台”——生产基地,如文化产业公园、衍生品研发制作、专业化、定制化的后续服务等;二是建设文化产业“前台”,即试验基地,为北京市文化产业提供经营、生产、推广等环节的前期试验服务,例如动漫、影视、演艺等。如香河,可发挥家具产业优势,提供大型影视剧特定场面的道具、布景、服装、甚至延伸到化妆服务等环节。
以错位、迂回思路,追求超越。要推动环首都区域文化的共同发展,首先就需要从空间资源的整体性和产业关联性出发,编制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14县、区利益与区域大局统一起来,设计区域内的错位布局,探索引领方式。廊坊市曾提出“引领北京”的设想。引领,首先要错位。北京拥有国家大剧院、北京工体、宋庄、潘家园等相当成熟的文化市场主体,环首区不宜硬碰硬竞争,发展只可“迂回”行进,找错位思路。环首区可规划北京没有的项目或者薄弱环节,如高科技全息演唱、未来体验、太空舱的体验、概念车、智能家居等,有可能实现“引领”,甚至“超越”。也可借独具的资源优势,建设原生态基地,通过温泉养生旅游、农业体验观光旅游、休闲体育健身旅游产业,延长产业链以带动环首区发展。
第三,增加高科技和文化元素的注入,优化产业链,以名品打造核心价值链辐射力。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文化资源转化成产业,特别需要现代科技作为桥梁,借助高科技打造影响力。在法国,为鼓励出版行业技术化和完善产业链,文化和交流部制定了系列优惠政策,年资助额度高达四亿欧元。环首区应将文化与科技创新作为未来发展的驱动力,通过政策激励以文化引领休闲时尚、以科技创造全新体验,布局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的示范区,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名品。比如,环首区可以建设以“科技、互动、娱乐、体验”为特点的大型航天主题公园和国家级航天科普馆,开发具有航天气魄、草原风情、民族特色的航天主题体验城。金山岭长城的原味文化底蕴,可用数字声像技术再现。韩国名将张保皋借韩剧《海神》得以传播,同样,抗倭英雄戚继光修筑长城的聪明才智,也可借力现代影视技术传播,以拓展文化旅游宽度。涿鹿县三祖遗产的开发,可采用影视等娱乐的方式吸引注意力,然后再将独特又丰富的“釜山合符”内涵,借数字技术展示出来,使优秀文化得以传承、产业的文化内涵得以提升。兴隆县的体育训练基地、大厂的评剧也可考虑与动漫、数码科技链接,向节庆会展延伸,进行深加工。
同时,重视产业间融合发展,为传统产业注入文化、科技内涵。传统产业要主动借用文化元素,促使产业结构升级,满足现代文化需求。平泉的活性炭开发可作为范本推广,把传统农业通过工业加工、艺术构想创意使文化产品为现实生活服务,螺旋式上升,打通产业门类,实现产业融合。丰宁草原旅游可以谋划与奥迪绿色驾驶活动联姻,香河的家具设计也可向城市建设、文化地标设计渗透,开拓出产业间大市场,扩大文化资源的品牌影响。
参考文献:
[1]周新生.产业链与产业链打造[J].广东社会科学,2006,(4):30.
[2]刘贵富.产业链:内涵、特性及其表现形式[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3):114.
[3]刘志迎.产业链概念、分类及形成机理研究述评[J].工业技术经济,2009,(10):52.
[4]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1):36.
一、总部经济概念的提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
总部经济是指企业等经营实体将总部布局在资金、技术和高端人才等战略资源高度密集的具有特定资源优势的区域中心或者中心城市,而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营运成本较低和土地、能源、材料等常规资源密集的周边地区,最终通过公司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相分离的模式来实现价值链的合理分工和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并带动经济效益成倍增长的一种新经济形式。2003年,我国学者赵弘首次提出发展总部经济的政策建议,同年,北京丰台设立了我国第一个总部基地,首批有80家大型企业总部入驻。随后,总部经济在国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纷纷提出发展总部经济。目前,北京已经形成了商务中心区(CBD)、金融街、中关村科技园、丰台总部基地等特色总部经济聚集区。上海陆家嘴、浦东新区、徐家汇等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成效显著。上海在世博园B片区规划建设央企总部聚集区,预计注册资本将超过500亿元,年经营收入累计超过1.1万亿元。与此同时,部分二三线城市也纷纷提出发展总部经济战略。根据《2008―2009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不完全统计,全国有35个城市提出要发展总部经济。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分列2010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前6名。
发展总部经济,有利于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更好地推进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企业总部通常从事决策、科研、营销、投资、物流等高端知识型劳动,占据产业链的核心环节。相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所占区域面积单位小,产业贡献率大,它有利于破解土地、能源、环境等要素资源制约,同时促进人才、资本等高端产业要素的集聚,激发通讯、传媒、金融、会计、评估、法律、会展等关联产业的发展,带动住宅、交通、教育、商业服务等配套服务机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区域经济新的发展引擎,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以总部基地为枢纽,发挥产业链高端的引领与导向作用,带动辐射制造业等的技术升级与产业转移,实现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合理布局与集成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发展总部经济取决于某一区域特殊的资源禀赋、区位布局、制度环境、现有的经济发展基础、包括与兄弟省市的产业布局协调等。当前,部分二三线城市不顾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特色,盲目炒作“发展总部经济、促进产业升级”的时尚概念,导致了同质性化竞争的盛行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乏力,亟需得到进一步规范。但是不可否认,总部经济概念的引入,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经济发展视角,创造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同样,它对于解决当前文化产业及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总部经济为解决文化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提供全新视角
近几年来,我国的文化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不断浮现,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盲目追求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一些地区拥有较好的文化产品制造业基础、或者特色民间文化社团经营经验,却忽视已有的产业基础与特色,盲目追求时尚,提出发展艺术设计、创意咨询、会展等产业门类,意图通过集中资金投入、模式移植迅速占领文化产业发展高端阵地,却因为经济基础、区位条件、文化环境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水土不服”而“后继乏力”。同时,盲目转型使原有的特色文化产业门类失去了良好的资金保障、人力资源供给等政策依托,竞争力提升受到限制,形成“优势不优、特色不特、头尾顾此失彼”的发展局面。二是盲目追求产业链的完善性,搞“大而全”的产业布局。一些地区既要发展文化制造业、又大力推动文化流通业的发展,同时又积极鼓励发展建筑与装饰设计、信息与软件设计、广告与会展等创意产业。大而全的产业布局,稀释了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特色,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重点呈现“失焦”现象,使政府有限的资源供给更加分散,形成“撒胡椒面”效应,“都有所涉及、而均力有不逮”,影响了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三是文化产业布局分散,资源利用率不高。文化产业园区蓬勃兴起的同时,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同类企业进驻不同的园区,文化产业布局分散,园区之间关联性差,在产品结构,宣传策划,市场营销等方面各自为战,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形不成规模效益,产业集群非但没有生成反而容易形成“同室操戈”的局面,区位品牌效应和品牌竞争力缺失。四是部分区域文化产业“空心化”现象严重。部分区域在文化产业更替过程中,传统的文化制造业因为各种原因向人力资本更加便宜、税收等政策优势更加明显的地区转移,与此同时,新兴文化产业门类却没有及时跟进,形成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断层。五是满足于低水平的“前店后厂”式的产业发展格局。部分地区在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片面追求发展数量的扩张,大力扶持作坊型、粗放式的文化企业,搞“文化创业”人民战争,忽视文化龙头企业的培育,文化产业创新度与集成度不高,产业链处于低层次的循环运动状态。部分文化产业园区甚至盲目引进非文化类、非创意型企业,对孵化对象缺乏科学合理评估、甚至沿袭传统工业企业及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模式,形成鱼龙混杂的发展局面。
总部经济通过总部与制造基地的分离来实现不同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总部经济的构建直接规制和区隔了总部及其关联区域的产业内容及产业形态,界定了总部基地与制造基地之间的空间布局,实现了不同地区文化产业形态的相对“固化”,避免在同一区域内文化产业上中下游产业链发展重点的频繁置换,资源的稀释与挤压,通过新经济形态的确立消除了搞“大而全”产业布局的体制空间与学理基础。通过总部基地的建设,实现文化产业高端产业门类的集聚,打造文化产业集群,推动集约式发展。以总部经济这种新经济形态的确立及其对周边产业带的辐射效应,有效填补传统制造业基地迁移后带来的产业空白,构建新的文化产业结构布局。通过总部经济的发展,淘汰传统的产销合一、粗放型、小规模、低水平的文化产业经营与发展模式,转而构建文化产业大集团、大项目、大平台,通过发达的文化企业“大脑”的构建,及其所主导、牵引的发达的“制造基地”的建设,实现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实力质的提升。
三、以总部经济建设为抓手,促进文化产业布局优化与形态创新的实践路径
一是要建立文化产业总部经济发展规划,引导文化产业合理布局与科学发展。在文化产业总部基地建设中,要立足区域文化产业及经济发展基础、区位优势及特征、政策环境及文化积淀等,科学编制文化产业总部经济发展规划。要明确文化产业总部经济的类型结构,根据区域文化产业门类特征,在管理经营型、技术服务型、经销型、仓储物流型等产业门类中确定文化产业总部经济的主导类型结构。要明确文化产业总部经济的层次结构,在规划编制中,不能脱离区域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盲目提出上层次、上水平,意图通过一步到位达到某种发展水平。要建立分期、分批、分层次的发展路线图,科学判断区域内外、国内外文化产业建设和发展的整体竞合格局,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合理确定近期文化产业总部经济发展规划,在预留足够拓展空间、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情况下,做好总部聚集区的中远期发展规划,使产业特色的凝练、发展质量的提升、竞争力的夯实与发展速度实现和谐统一。要明确文化产业总部经济的区域结构。企业总部本身就具有不同的层级定位,比如全球总部、总部洲际派出机构、总部国家中心等。要依托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及其周边省市竞合现状,确立文化产业总部经济面向的层级范围,即明确总部聚集区吸纳企业总部的层次结构。通过发展量能与层次的合理定位,更好地衔接区域原有的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明确文化产业经济的规模结构。总部企业聚集区不能一味求大,一味追求企业数量的简单群聚,炒作企业规模体量的数字流水。要根据区域经济承载量、市场前景、文化产业的现有基础、竞合格局等合理确立总部聚集区的规模。
要建立文化产业总部集聚区的整合与退出机制。对于一些定位类同、产业同构的产业园区,要实行优化整合,强强联合,打造旗舰型、示范性的总部聚集区,避免同质化竞争,造成资源浪费。对于一些创新能力弱、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差的企业总部要进行升级改造,在规定时间内达不到相关指标要求的予以撤销;对于背离文化产业发展实际、借发展总部经济之名发展房地产业、商贸流通业或者传统工业项目的园区,要果断“摘牌”,厘清其性质,不再享受发展文化产业总部经济,推动产业业转型所享受的各项政策优惠。
二是要为文化产业总部经济发展提供完善的政策配套。政府相关职能要建立起文化产业总部集聚区论证、审批机制,根据区域文化产业总部经济发展的整体布局要求,对于园区设置与企业入驻进行科学论证,积极促成建立文化产业总部集聚区建设指标参照体系,明确园区产值、创新要素等层级界定要素,国家和地方政府根据不同的发展层级予以不同的扶持措施,建立园区服务内容、服务绩效考核的指导性意见目标,更好地促进园区规划建设。要建立园区服务水平动态监测体系、企业经营绩效动态监测体系等,采取问卷调查、经营数据统计分析等手段,对一定时期内园区的公共服务质量与满意度、企业经营情况、行业发展态势等进行科学研判。
要进一步协调国家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建立与完善区域性政策法规制度,完善总部经济实体的投融资、人力资源集聚、知识产权保护等系列政策。比如,鼓励依法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鼓励社会资金通过参股或债权等多种方式参与总部经济实体建设。发挥各级政策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资总部经济实体,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探索园区内的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的可行性。鼓励各类担保机构为债权融资产品的发行提供担保服务等。园区可以与相关高校、研究机构签订定向人才合作协议,鼓励高校教师及其科研团队以多种身份参与园区建设,通过就业政策、人才引进政策改革调控高端人才流向,建立和保障以知识产权、技术要素入股的创新机制,更好地集聚高素质人才。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建立针对文化创意保护与侵权界定的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明确文化创意保护的构成要件、技术指标,明确不同层级知识产权侵害的判定标准与依据。制定符合文化特点、具有可操作性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法规。根据不同程度的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行业主管部门处以勒令整改等的处罚,通报并处理直接责任人。情节严重可以通过司法渠道予以解决。通过行政、司法和市场手段的综合作用,为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文化产业总部经济区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我国的文化产业由来已久,尤其是时代进入了全球知识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的文化产业不断整合知识资源和智力资源,并以科技创新和专利技术知识产权为核心,将经济、政治与文化产业融为一体,最大程度上覆盖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所有文明,包涵了知识、信息、娱乐、休闲等内容,拓展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内容,并逐渐在经济发展领域突显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成为了我国的主导、支柱型产业。
一、文化产业概念综述
文化产业的概念应当以文化为生产第一要素,在工业标准和条件下,实现对文化商品的规模化生产、策划、销售和售后服务,并通过文化资源市场配置而实现的产业集合型文化经济形态。它主要是向消费者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和属性:
1、知识创造特性。在文化产业之中,其特定的知识信息、文字、音像、艺术等产品和服务,都承载有文化的内涵和知识的特性,在这些文化内容的生产过程中,最为突出的属性即在于文化产业的知识创造性,它必须是原创的、唯一的,具有不可替代和再生的特性。可以说,文化产业是以其独特的知识原创性的特征而存在的,正因为这个特性,一些国家将文化产业界定并命名为“创意产业”。
2、可复制性的传播特征。在文化产业的经营产品或服务之中,对于原创文化的传播是需要加以工业化复制为前提的,它虽然以知识原创性为核心,然而对于文化产业的传播则需要借助于复制技术而加以实现。
3、市场导向特性。文化产业是一种营利型的商品,它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它与其他商品一样,都要依循市场价值规律而运营,然而,它不是简单的文化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而是在产业化的运营机制之下,通过整合知识产权资源,进行持续化的产业链开发,从而满足人类对于文化的需求。同时,文化产业的产品和服务还具有对人类的意识形态的导向性,其中包括的政治观点、社会观点、哲学观点、道德观点、艺术观点等,都对人们产生思想上的导向作用。
4、服务与营利特性。文化产业提供的是一种无形的服务,它将人类的知识、智力成果,以文化产品为依托,满足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同时,它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之下,还具有自身的营利性特性,也即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经济性和社会性。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在知识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战略地位和意义
1、文化产业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和灵魂
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和意义,它是我国民族发展的灵魂,我国所提倡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对于我国的发展方向具有极为重要的引领作用,通过与中国民众道德观念相契合的先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可以使其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实现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的功能。在文化产业的发展基础上,才能深入和全面建构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在文化产业为中国人民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的前提下,可以满足人们对于大众文化的需求,这对于提高中华民族文化水平和文化素质,都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功能。
2、文化a业是衡量我国综合国力的标志
文化产业归属于第三产业,在现代知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成为了衡量国家和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在中国现今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繁荣和发展,对于凝聚和激励中国人民的思想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生产力,也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象征和标志,在知识经济一体时代,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在于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文化产业的繁荣直接推动了第三产业的繁荣,并直接促进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这种生产力要素,文化产业的“人化”作用可以较好地提升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程度,从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社会文化创新能力。
3、文化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构成之中,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已经不断发展、繁荣和壮大,成为了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知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传统的文化产业如:新闻产业、出版产业、广电产业成为了“核心层”,新兴的文化产业如:网络文化、休闲娱乐、多媒体广告、会展等成为了“层”,它们共同映衬、互为提升,致使我国文化产业的生产规模和销售规模不断上升,并创造出上千亿的文化产值。可见,文化产业在知识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不断繁荣,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4、文化产业成为了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国文化产业为人们提供了精神文化食粮,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传播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信息,提供了有益的渠道,并在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文化环境的保护等方面,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另外,我国的文化产业还具有传承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尤其是不可再生的文化或文物资源,突显出文化产业的责任和使命。
5、文化产业成为了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和媒介
在二十一世纪的知识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人们必然要进行文化的交流,国际贸易内容也融入了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一些经济强国通过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而对世界文化起着主导作用,其文化产业也极其强盛。我国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也必然要以文化产业作为与世界联结的桥梁和媒介,将中国的文化有力地推向世界,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国文化、领略到中国文化产业的魅力,从而实现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和经济交流。
2、全面优化中国文化产业环境
在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知识文化进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优化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
(1)人文环境的优化
我国要从国情出发,用先进的文化理念打造一流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中心区,利用地理资源、文化资源、技术资源的不同优势,创建和开发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和深远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园,并促进配套产业的发展,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文环境。还要注重社会文化氛围的积极创设,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为了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注入社会各界的力量,充分发挥基层工会、共青团、文联、作协、记协的团队力量,营造出有利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另外,还要强化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设计特色化、功能化的文化产业基础设施,为文化产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创造条件。
(2)法制环境的优化
在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法制环境的优化是前提和保障。要完善文化产业相关的规制,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如:高新文化企业的优惠政策、文化企业的所得税返还政策等,并在对文化产业加强执行监督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对文化资源的开发、民间艺术的保护,确保文化产业发展在法制的轨道上不断壮大。
(3)市场环境的优化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市场的资源配置基础作用密不可分,通过对市场环境的优化,积极鼓励和引导文化消费,通过文化创意吸引社会消费者,打造全新的文化品牌,增强社会文化产业的消费。同时,还要将文化产业的眼光投向广阔的农村市场,要打造与我国农村经济相适应的农村文化市场环境,从而培育多种形式的文化产业市场。
3、提升中国文化产业整体素质
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中,要实现跨行业经营、多媒体运作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在多元资本介入的条件下,成立跨行业的文化产业集团公司,在集成资源的前提下,对文化产业结构和产品加以优化,从而实现跨区域文化经营和管理。并致力于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使之成为增强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法宝,最快地缩短中国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差距。文化产业专业人才还应当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要在人才强国的战略引领下,培育中国文化产业的专业创意人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
五、结束语
总之,我国的文化产业是在知识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新兴的产业,它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存在自身的问题,为了实现二十一世纪下的中国文化产业跨越式的发展,我们要依循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则,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在文化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把握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真谛,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繁荣与提升。
参考文献:
[1] 祁述裕,刘琳. 文化与科技融合引领文化产业发展[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1(06)
[2] 李凤亮. 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路径[J]. 南京社会科学. 2011(12)
[3] 王安琪. 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述评[J]. 生产力研究. 2011(11)
[4] 刘筠梅.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研究综述[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5] 冯华,温岳中. 产业链视角下的我国文化产业发展[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