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教育方针范文

时间:2023-09-10 15:02:4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新时期教育方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新时期教育方针

篇1

中图分类号:TN911.72-4;G642

1 引言

随着信息类科学和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与应用得到飞跃式发展,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也已经成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1]。但是“教的困难学得费力”是这门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数字信号处理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复变函数、信号与线性系统等,其教学特点是数学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理论推导繁琐,比如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复杂难度大及滤波器设计多样性,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中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学生基础课程学习的差异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在有限学时内将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传授给学生是需要探索的。如果方法不当,只是灌输大量的具体知识,学生死记硬背教材上的推导和公式,并未理解掌握教学内容,考试时勉强应付,从而对该课程失去兴趣。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近十年的教学实践中,对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改进,摸索出一些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具体讲法,提出启发互动与建模仿真实践应用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中,从教与学两个角度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研究。

2 教学改革方法和途径

2.1 启发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是知识的“满堂灌”。通常课堂教学中把教材作为学习的中心,教师讲授引导进行知识的传授。这样学生较少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学习缺乏热情和主动性,思维受到限制。要让学生对课程有兴趣,必须思考设计课堂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给出学生问题或者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以问题为教学起点,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直接讲授和启发式提问相结合,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思考研究―分析解决”的知识构建过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同时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师课堂讲解推导公式采用板书学生形式,仿真演示边学边验证、多媒体及动画演示等多种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可采取专题讨论的教学形式,把和数字信号处理有关联的理论和技术分成小专题,提前把题目分给每个学生,请学生思考查阅资料做好准备,课堂上发表见解,进行专题讨论,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倾听其他学生的观点也可扩展思路,这对于学好课程及能力培养都有极大的帮助。

2.2 仿真实践的教学方法

数字信号处理的内容较多,但本科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灌输大量的具体知识。培养这些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打好理论基础,掌握本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与基本分析方法,学会使用现代设计、分析、开发、仿真与实验工具。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学习、思考和仿真实验掌握基本知识。MATLAB软件是国际公认的信号处理标准软件和仿真开发平台,利用MATLAB可以使一些很难理解的抽象理论得到直观演示解释,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分析与计算等难题[1]。笔者在近十年的教学中,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用MATLAB软件仿真实现,省去了学生较为繁琐的笔算及较大的计算运算量,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编程能力,培养了工程素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1)实施内容

将仿真工具引入到数字信号处理教学的过程中,从以下两个途径出发,一是结合教学理论进程,基于课堂上的一些重要的核心知识点通过用仿真软件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用形象的图形直观地展现,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轻松地掌握所学知识点,提高其学习兴趣。比如在课堂教学中,讲授快速傅里叶变换时,减少理论推导证明,而着重讲述它的理论应用,仿真演示快速傅里叶变换进行频谱分析,用FFT分析信号频率成分。例如一被噪声污染的信号,很难看出它所包含的频率成分,如一个由100HZ和220HZ正弦信号构成的信号,受到均值随机噪声的干扰,通过FFT来分析其信号频率成分。利用仿真软件可以快速的分析其频率成分,仿真结果如图1所示,直观形象展示给学生,加深对FFT应用的理解。

复杂的公式推导和结论让同学们对频率采样理解不透彻,如果用仿真图形演示如图2频域采样,则会豁然开朗,理解频域采样失真的原因,掌握频率采样定理。

二是给学生实践任务,要求教材中的例题和课后习题用MATLAB程序实现,给出习题求解程序及仿真运行结果。这样能让学生熟悉信号处理的常用函数和编程设计技巧。另外,把学生分成小组,可让学生合作开发一个系统,如开发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仿真系统,确定系统的体系结构由哪些模块组成,模块间的调用关系如何,需要哪些全局变量等。图3为指导学生开发的傅里叶变换的GUI界面,学生不仅掌握了MATLAB的程序设计,而且掌握了离散傅里叶变换的理论和实验仿真结果。由此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投入到学习实践中,培养了良好的合作、探索、完成工作的工程素B。

MATLAB仿真演示的教学效果,使数字信号处理中的抽象、难懂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转化成易懂、直观的图形图像形式,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堂讲授内容[2]。

数字滤波器设计是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中理论推导复杂,计算量较大。而(FDATool Filter Design Analysis Tool)是simulink 信号处理工具箱里专用的滤波器设计工具,它把滤波器设计命令行功能集成在一个图形用户界面窗口中,如图4所示,在图中滤波器设计结果显示区域在上半部分,它可显示滤波器的幅频响应,其中滤波器类型选项包括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和特殊FIR的滤波器,设计指标及性能控制区域在图中的下半部分。

设计滤波器主要对其进行应用,结合信号的频谱分析,理解滤波器的功能与作用。比如有一输入信号x(t)中含有干扰信号,其时域波形如图5(a)所示,对其FFT进行频谱分析如图5 (b)所示,由图可见,信号和干扰的频带互不重叠,设计如图6(c)所示的低通滤波器滤除干扰,得到纯净信号,达到滤波的目的如图6(d)所示。在该仿真中既进行了滤波器设计,又有信号频谱分析FFT的应用,理论和实践结合易于知识的理解掌握。

3 结束语

本文是在教学实践中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改进,摸索出一些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具体讲法,提出启发互动的课堂教学形式和建模仿真实践的教学方法,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启发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更好的理解掌握本学科理论知识。仿真实践练习培养了学生的动手编程设计能力,培养了工程素养,教学方法的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高西全,丁玉美.《数字信号处理》(第三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霍慧芝. MATLAB仿真在数字信号处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大学教育,2013年24期

篇2

党在十上提出新时期的教育方针,要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每一位中学教师作为学生人生的指路人,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新时期,教师要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教师的道德人格决定教育实践活动的水平高度,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不难看出,教师的师德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进一步深化了中学教师道德建设,对坚持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有着长远且深刻的意义。必须承认在党和国家多年的不懈努力之下,师德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不可否认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坚持以身作则,坚守自身情操

相比之前的教育环境,现阶段的师德建设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学校与教师的高度重视,但新时期的教育目标要求学校与教师在原基础上有所创新、发展,努力提高修养和情商,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将培养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用的人才作为己任。但仍然存在部分学校与教师尚未完全把握住十提出的教育方针,没有将学生作为教育活动开展的主体,误以为教师的工作仅仅是简单、重复、机械地教授,而没有培养职业的精神,将热爱学生作为核心,将以身作则当做作风。作为教育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师首先必须加强对师德建设的认识,坚持以身作则是提高自身修养的基础与根本,只有在坚持提高教师个人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的前提下,才能要求教师对教育活动抱着积极、负责的态度,脚踏实地地将本职工作做到尽善尽美,交出让社会、学校和家长都一致满意的答卷。

二、更新教育观念,更迭教育本源

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诚然,中学教师的本职就是教授学生,在传统的教育思想中,教师未注重到学生个体所具有的独特性,甚至错误地将学生的个性与社会性置身于教学活动的边缘。中学教师的道德人格不仅仅指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指导下,更加加深了师德建设的内涵,其中包括科学文化素养――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进步,教育根源的不断更迭提高。

一方面,随着当前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中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停留在落后、老套的层次是注定会被时代淘汰的。教师需要保持终身学习的精神,需要思考如何在变幻无穷、高速发展的时代将学到的全新理念与传统理念中值得保留的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果断摒弃不再适合当前教育利用的部分提高思想高度,提高职业素养。另一方面,教师亦需要重视教育的本源。过去,中学教师收获职业乐趣的来源往往较为单一,只能通过学生取得成绩获得职业成就感,很难对教育事业产生足够的认同感,导致敬业精神严重不足。当下,教师可以从更加丰富多样的渠道体会到教育工作的乐趣,所谓乐教勤业,即是如此。

三、把握师德内涵,理解师德建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中学教师的思想境界确定了教育教学活动的高度。教育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实践活动,师德建设亦然,不可仅凭教师单方面的努力,这是一个包含学校、家长和学生通力协作的过程。学校需要不断组织教师学习党和国家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教育目标,为师德建设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内部形成尊师重道的良好风气,同时完善内部监督考核体系,坚决制止不正之风的出现。家长的付出亦对师德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家长应在课堂外积极肯定教师在教学上取得的成绩,鼓励教师为教学做出持久的进步,努力配合教学活动,为教师道德品格的进步提供环境支持。只有在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才能要求各方把握师德的深切内涵,理解如何做出正确的师德建设。

四、结语

尽管中学教师的道德品格建设之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任务仍是任重而道远的,是一个繁复、庞大的过程,各方努力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必须从自身出发,以学生的需求为落脚点,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提出的新时期教育方针,把握住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为人民服务,将培养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用的人才作为基本目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提高教学积极性,探索出新时期的教育发展之路,形成甘于奉献、乐于奉献的情操。

参考文献:

篇3

1.1管理封闭:目前大多数农村学校管理封闭,不能根据社会的发展进步对管理方式作出调整,忽视先进的管理技术,使得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主动性及积极性不高,致使学校管理丧失有效性。

1.2管理单一:学校管理不注重学生、教师及家长的主体作用,只是单纯的重视校长及行政人员的作用,致使教师、学生及家长对教育管理事业的参与度不高,从而导致学校管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1.3管理考核机制不完善:在农村小学学校管理制度中,缺乏有效的教师考核机制,考核也仅限于评职称晋级、评优选先等量化考核,没有更为完善先进的评价制度。实际上,目前这种量化考核已经实实在在的成为了教师投机的幌子。

2农村学校管理新理念的必要性

2.1素质教育要求的需要:近年来,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提出,要求多方面、多规格及多层次的人才,而过去那种“千校一貌,万生一面”的学校管理模式只会限制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因此,创新是由传统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教育深化改革的要求。2.2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只是注重应试教育,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及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其他综合素质的培养。新的教育方针的提出,要求学校管理必须对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

3农村学校管理工作创新的策略

3.1学校管理创新的基本内容:农村学校管理创新需要包括办学思想、学校教育体制、育人观念、教育手段方法、管理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对人才结构需求的变化,传统的只为考试升学而学习的办学思想及育人观念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改革创新的首要任务就是改变教学观念,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提高教师各方面知识及现代教学技术,与时俱进,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广闻博取,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建立有创新意识的优秀教师队伍。同时,还应积极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摈弃以前注重知识灌输的方式,改为注重全面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落实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

3.2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管理制度就是要把竞争机制融进学校管理之中,实施校长负责制,督促校长具有为学校、教师及学生发展负责的意识。实行全员聘用制,打破教师铁饭碗的思想观念,实行按劳取酬,优质优酬,促使教师及其他职工积极提高自己的教育知识及业务水平,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营造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学校环境,激励师生的创造性教与学相结合,促进教师和学生全面发展。

3.3创新管理结构:新时期农村学校管理结构的创新是指现代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与运行机制的变革,机构与组织的创新是核心,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是目的,充分调动教职工投入教育事业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一是要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培养有积极的创新管理意识,带动教师、学生及家长参与教育事业改革的热情,提高管理水平。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使学生拜托传统学习方式及思维定式的束缚,打破常规,结合自身特点,成为一个德智美体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四有新人。三是充分调动教师创新的积极性,重视优秀教师队伍建设,在有效的竞争机制的引导下,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此外积极引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全面育人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篇4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大学生党员教育;创新途径研究

现阶段,拓展大学生的党员基础教育成为新环境的重要发展方向,大学生具有多方位学习党政知识的途径。在众多教育渠道之中,传统的党员教育方式为培养党员基础素养,以及党员对党课知识信息的涵养。一名合格的党员应具备与之身份相对应的修养,这种修养并非短时间内便可养成,而是经过长期的学习与社会实践,最终通过党课知识的掌握得以顺利培养。

1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员教育面临的机遇

1.1 新媒体改善传统大学生党员教育方针

党员在大学期间会接收到来自各个渠道的党政相关知识,这些知识令大学生党员更好的掌握党课的知识及信息,使之更为快速的吸收这部分知识。培养大学生党员建立起对党的情感,并提升其对党的信仰。

新媒体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看似虚拟性较强,但是,实质则是在于加强学生对已学知识内容的消化与吸收,使其学习到的党课知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在这一全新环境下,党员的传统教育方式得到了质的提升,这种提升不仅表现在党课知识的学习,同时也改善了大学生党员的学习蓝本,使其学习方式被规范至全新的路径。

1.2 新媒体改良传统教育的客观手段

在新媒体环境之下,传统党课教育手段逐步演变至客观存在,但实际针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实质仍是遵循传统方针。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在这一互动模式之下,大学生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党课知识的学习,且其学习的积极性越高,所学习的内容也随之消化的越透彻。

全新的教育模式重在改良,而非改变原有教育方针,原有教育方针是先人经过近百年的研究与探讨下诞生的,因此,传统教育模式具有着相当高的稳定性,并且这一特性可充分推动大学生党员学习党政知识的积极性。而新媒体环境所改善的教育方针,主要从党政知识教育的另一面展开,也就是学生学习党政知识这一层面,在这一层面之中,教师与学生同为主体,且双方互动性良好,并在互动的同时进行党政知识的探讨,教师的教育者主体身份得以正确发挥。

1.3 新媒体提升了大学生党员学习党政知识的学习效率

新媒体改善了大学生学习党政知识的学习方式,党政知识原有教育方式仅是采取课堂教育制度,但是随着新环境的到来,这一制度被逐渐改善并得以优化,新环境为学生们带来了党政知识的实践性,将所学习的知识范畴带入实际的生活与社会实践之中,加强学生对已学习内容的理解,使学习的效率在一定范围内得到高效提升。

信息是一种图文并茂的数据承载体,而党政知识信息的内容则更为繁杂,其内容真实有效,且生动形象,因此将其知识范畴进行完全吸收原本是不可能的一件事,但是,随着新媒体将其信息中所包含的核心内容进行分解后,党政信息便以多种姿态呈现在众人面前。当下党政信息的主要形态包括图像、文字、声音及视觉暂留,这些形态加深了大学生学习党政知识的学习能力,使其更为高效的接受党政思想。

2 新媒体环境大学生党员教育即将面临的挑衅

2.1 废止原有教育限制

传统党政知识教育中普遍存在较难改善的困点、难点,这些问题都具备独特的特质,而这些特质具备着一定的局限性。而在新环境下,这一问题将会得到改善,改善方式通过对教育空间的扩展展开,原有教育方针主要是在固定场所下实施教育机制,其教育思维较为刻板,因此,针对这一问题的整改方案应为释放信息教育的原有限制。

2.2 侵染大学生党员原有价值观

相对于其他大学生,大学生党员思想更先进、政治更坚定、自制力更强,但是纷繁复杂的新媒体环境对他们的价值观的形成与巩固造成了极大冲击。一方面,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量大、传播速度迅捷,然而这些信息良荞不齐、真假难辨,一些消极的、负面的信息容易影响大学生党员的独立选择和判断,使一些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和世俗化。

2.3 削弱传统教育方针

在传统的工作方式下,大学生党员的教育是通过党课形式进行的,教育管理的手段比较单一。而现如今,大学生党员大多数时间与“新媒体”相伴,短信、论坛等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沟通方式。

3 新媒体环境制定大学生党员有效教育路径

3.1 开拓党政知识教育的有效介质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的教育,要顺应新媒体的诸多特点,积极拓展工作阵地,丰富教育载体。有效运用网络建立大学生党员网上管理平台,全面地、动态地掌握其信息。建立学生党支部QQ群、MSN、BBS、博客以及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架起教育者与大学生党员之间以及大学生党员相互之间自山、平等、民主的桥梁,及时信息、通知等,随时掌握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3.2 提升党政知识的相关教育内容

在虚拟性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员的角色意识面临被弱化的危险,因此首先要坚定不移地开展党员角色意识教育。在多种文化、多元价值观念并存的新媒体环境下,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学生党员的头脑。

3.3 革新传统党政知识教育方针

要积极运用新媒体信息平台,实现现代化的教育模式。新媒体具有超级迅速性和互动性,教育管理者\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要关注个性需求,注重分层教育。目前,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儿乎都注重共性教育,让大学生党员在集中教育之余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地学习。

4 结论

篇5

一、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主要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校教育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力量

1、班主任在学校中的作用。在学校中,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沟通的重要桥梁。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他们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学校单方面教育的结果,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在人们相互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综合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由于社会影响和家庭影响的复杂性,负面影响增加了学校教育的困难。这就要求作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直接代表的新时期的班主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积极争取家庭与社会的配合和支持,给以必要的协调和正确的引导。

此外,复杂的学校各部门工作的开展,几乎都离不开班主任,大到教育教学,小到各类兴趣小组活动,都需要通过班主任的支持、协调,才能进行。可见,班主任是使校内各种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的纽带。

2、班主任在班级中的作用。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也是班集体的设计师。一个好的班集体的形成,离不开具体明确的目标,绘制班级发展进步的蓝图,规划和设计班级前进的方向,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班主任在班级中要建立一支团结在班干部周围的积极分子队伍。随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

3、班主任的新作用。班主任在协调任课教师的教育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上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学生生活在复杂的环境中,他们的发展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家庭和学校教育等各方面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只有各种教育协调一致,形成一个巨大的合力,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一切既有班主任的教育培养,也有任课教师、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影响作用,而要想使各方面力量方向一致、配合得默契,就需要班主任在学校内成为任课教师与学生和团体组织之间的纽带。

二、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应该具有新的形象

1、 科研型学者的形象。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首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时,也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因此,新时期班主任不但要教好自己所担负的课程,而且还要协调好与其它学科教师的关系;不仅应当成为一个有志于学校德育理论研究和工作的探索者,也应当成为一个现身教育的学术型的教育专家。

2、务实型博爱者的新形象。

班主任的一颗爱心,是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剂型和催生型。新时期班主任博爱者的形象,主要表现在对于学生具体的日常生活琐事中,这就需要班主任具有求事务实的工作作风。(1)观察学生要仔细,发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美好思想行为的萌芽,及时给以肯定,促使他们发展壮大;及时抓住学生中出现的不良的思想苗头,把工作做在前面,防患于未然。(2)调查研究要仔细。要讲求实效,通过家访或找学生谈话或与学科老师闲谈等多种途径理解学生的情况,在调查研究中要处处留心,经过全面的综合的分析,做到心中有数。(3)要从细微处抓起,从小事做起,抓养成教育,常规训练,集体纪律和学习风气,使班级形成一股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力量。

2、 师表楷模的形象。由于班主任是学生们接触最多的教师,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对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及人生追求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新时期不断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努力锤炼自己,使自己逐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用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师表形象去陶冶学生的心灵。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培育者,良好的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班主任创造、辛勤培育的结果。学生的成长需要班主任培养和教育,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的形成,都要靠班主任的启发、诱导、熏陶和影响。良好的学生集体对培养集体主义思想、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以及发展他们的智力、能力和个性,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班主任是实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骨干力量,对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全面执行学校教育工作计划起着保证作用。

再次,班主任是学生思想的主抓人,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末端执行者,也是学校制定各项教育目标和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基层实施者。因此,班主任应根据国家有关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制定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组织并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充实起来,让他们感觉在学校就像在家里一样的温馨。

篇6

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这对于教师的课堂引导能力、协调组织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贵州教师誓词》、《贵州教师自律歌》都是对于教师综合素质的直观要求。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严格按照新的教学理念与教育方针,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教育综合素质,以便能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更好的参考。

一、教师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水平

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展各项生产生活活动。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我们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认识到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以便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与认识,更好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教育理念。因为地理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科目,高中时期的地理知识涉及了国家的人口政策、环境政策、对外政策等多项基本国策,只有教师拥有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水平,才能够及时、科学的认识到国家的方针政策变化,引导学生有效的进行知识的学习。比如在教学《人口的变化》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回顾,从上世纪50年代国家“鼓励多生”,到70年代“只生2个”,再到80年代的“只生1个”、90年代的“少生优生”,到现在允许“双独家庭”生育二胎……让学生认识到国家人口政策的变化也是随着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变化的。在教学中教师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视频,及时的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渗透,就能够加强学生对于时事政治的熟知程度,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综合认知。

二、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

我们常说教学要“以德为先”,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自身的言谈举止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特别是在高中时期,学生的成人意识较强,行为准则也处于养成阶段,所以就更需要教师能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认知。笔者认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宗旨概括地说就是两点:“一是如何教会学生做人,二是如何教会学生成才”。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道德本身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就有着极大的强化与影响作用。俗话说“想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想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有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热爱学生,对学生全面负责,遵纪守法,行为文明,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具有鲜明的政治态度,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这样以来才能够从自身做好,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在教学中、生活中对于学生进行熏陶,提升学生的学习认知与行为认知。“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拥有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相信就会赢得学生更多的尊重与敬仰,这对于教师教学计划的实施、教学步骤的实现也有着极大的促进意义。

三、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素质水平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对于人才类型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教育模式也在不断调整,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凸显出了学生学习专业化这个趋势。地理是一项学习难度相对较大的科目,涉及内容相对较多、学生基础相对较差,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其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认识到新时期的新挑战,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以便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笔者认为教师专业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比如专业知识的转化运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教育教学艺术和教育研究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操作能力等。特别是近些年来教育现代化战略的实施,各项教学设备、教学资源都逐渐的走进了课堂,对于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教学《地球上的大气》这节课的时候,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演示,演示气压带、风带的运动轨迹,就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认识,这是传统教学中无法实现的。另外也需要教师能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实践水平,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探究,丰富学生的学习感知。比如在教学《区域经济发展》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我们的家乡该如何发展呢?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同时,教师也要结合福泉本地的交通区位优势(是大西南出海的主要通道和华东、中南地区通往大西南的咽喉要道,位于沪(上海)昆(昆明)、兰(兰州)海(海口)、武(武隆)马(马场坪)三条高速和湘黔铁路交通线上)、旅游资源(夜郎文化、古城垣、葛镜桥及道教圣地福泉山)等内容,根据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展望家乡的美好未来,提升学生对于地域规划、地域发展的综合认知能力。

篇7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改革,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同时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正在逐步完善。在这样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中的政工教育形势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也对政工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高职院校政工队伍建设变得愈加重要。为了保证高职院校中政工教育的效果,必须加强高职院校政工人员的培养。

一、加强高职院校政工队伍素质建设的重要性

1.加强高职院校政工队伍素质建设有利于提升我国人才的综合素质,提高我国人才的竞争力。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与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但是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脱颖而出,必须有高素质的人才。在高职院校中积极开展政工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水平,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为我国培养大量思想素质过硬、专业知识牢固的创新型人才,提高我国人才的竞争力。而在新时期情况下,需要加强对政工队伍的素质建设,让政工队伍能够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更好地开展政工教育工作,提升政工教育的工作成效。

2.加强高职院校政工队伍素质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工队伍形象,让政工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在新时期情况下,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他们更加注重自身对外界的事物进行自我判断,如果政工人员不注重提升自身的素质,树立良好的形象,那么将会使学生对政工教育的内容产生怀疑,政工教育的说服力下降,不利于政工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为此,自十以来,国家对提出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同时教育部也刊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培育教师爱岗敬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加强高职院校政工队伍素质建设,有利于政工队伍的树立良好形象,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政工教育工作的说服力,以保证政工教育的顺利开展。

3.加强高职院校政工队伍素质建设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的现代化管理,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正在逐步推进现代化管理,而在高职院校现代化管理中,合理的政工教育能够更好落实好的教育方针和措施,使高职院校更快实现现代化管理。而且通过提升政工队伍素质建设,能够在高职院校中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保证高职院校教育坚定的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迈进,培养出更多政治思想素质过硬的合格人才,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政工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时期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政工队伍素质建设的意义重大。但是在目前的高职院校政工队伍中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影响了政工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1.高职院校政工教育工作人员相对学历不高,从事政工教育工作的时间较短。在目前高职院校政工人员中,大多只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相对于高职院校其他的专业课老师来说,政工人员的学历不够高;同时政工人员的职称水平也不够高,有相当一部分是无职称或仅仅是初级职称;另外,多数政工人员从事政工教育工作的时间不够长,多数在3-8年之间,而且多数政工人员并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政工教育的专业性不高,限制了政工教育的效果。

2.高职院校政工人员来源复杂,思想不够坚定。在高职院校现有的专职政工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非党员,而且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甚至有一部分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导致高职院校政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同时很多政工人员缺乏坚定的思想素质与系统的职业规划,他们只是把政工教育工作作为一种临时工作,没有将心思都放工作上,一旦他们找到更好的工作岗位就会“跳槽”,影响了政工工作的稳定开展。

3.高职院校专职政工人员不足,影响了政工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自从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数量大大增加,而专职的政工人员却没有相应的增加。在一些高职院校中,专职辅导员与学生达到1:350左右,有的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甚至达到1:400以上,远远超出了教育部规定高等院校专职辅导员与学1:200的比例。高职院校专职政工人员不足,无法满足新时期形势下的政工教育工作。

4.高职院校政工人员观念滞后,工作方法僵化。一直以来,高职院校政工人员的工作观念就是“只负责学生在校期间的政工教育,校外的事情不由我负责”,这一工作观念是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工作要求的。因为随着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的“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使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在企业或单位进行实践实习,学生在校的时间减少;而且政工人员很难随同学生进入实习的单位或企业,传统教育方法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出现政工教育的真空,增加了政工教育的难度。

5.高职院校政工人员对自身工作定位不明确,与学生的沟通较少,政工教育效果不明显。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政工人员将自身的工作重心放在了对班级学生的日常服务与管理上,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而且高职院校政工人员的工作量多而杂,教师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使政工教育的效果不佳。

三、高职院校政工队伍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目前的高职院校政工队伍中的问题不是凭空产生的,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高职院校缺乏健全的政工人员的管理制度,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一直以来,我国高职院校中都没有建立起专门针对政工人员的管理制度,也没有针对政工人员的教育成果的评估体系,使得政工人员的管理存在漏洞;同时由于高职院校政工人员的待遇相对不高,也没有明确的激励机制,政工人员觉得干多干少都一个样,导致政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政工人员也不愿意积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不利于政工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

2.高职院校政工人员的专业、职业化水平低,导致政工人员综合素质不够高。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没有形成完善的政工专业体系,很多政工人员所学专业与政工工作相关性不大,甚至很多高职院校中的一些政工人员是由一些专业课老师兼任,政工人员的专业性不强;同时由于政工职业化水平不高,很多高职院校都没对政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而且政工人员的培训机制也不完善,影响了政工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3.高职院校领导对政工工作重视度不高,政工人员缺乏工作热情。在一些高职院校中,部分领导认为政工工作并不重要,忽视了对政工人员的培养、提拔,也不注重对政工人员的职业培训,使政工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升缓慢;同时政工人员觉得自己不受重视,对工作的认同度不高,没有工作热情,也不愿积极采用新方法、新途径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使政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三、加强高职院校政工队伍建设,提高政工队伍素质的措施。

为了打造一个思想素质过硬、工作能力强的政工队伍,我们可以根据目前高职院校政工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提升政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1.高职院校领导和政工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政工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工作责任感。高职院校政工工作是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关系到党教育方针能否落实,是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院校领导要更加重视政工工作,注重对政工人员的培养;同时政工人员要强化自身的工作责任感,积极进行自我培养,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2.建立完善的政工人员选拔制定、管理体系、激励机制,提升政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1)完善高职院校政工人员的选拔制度,提高政工队伍素质。在目前的政工人员选拔时,缺乏完善的选拔制度,没有政工人员的素质进行综合评判,出现聘用的政工人员不能满足工作需求的情况。因此需要建立起一个合理的政工人员选拔制度,严把选拔关,提拔出一批思想素质过硬的、爱岗敬业的政工人员,保证政工人员综合素质。(2)建立科学的高职院校政工人员管理体系,通过科学的管理提升政工人员的综合素养。首先政工工作是一个实践性强的工作,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使制度与现实情况相协调;其次要建立健全对政工人员的考核制度,抓好政工人员日常考核,注重对政工人员的思想考核与作风考核,建立起政工工作档案,让考核有据可查。(3)制定合理的政工人员激励机制,提高工作积极性。一个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够让人爆发出强大的工作能力。通过提高政工人员的薪资待遇、福利待遇等物质激励方式,提高政工人员工作主动性;同时加强对政工人员的精神激励,比如说对工作能力强的政工人员要多加表扬鼓励,使政工人员的工作热情更饱满,从而提高政工工作效果。

3.加强对政工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政工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在对政工人员进行培训时,要根据工作人员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同时要选择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能力突出、潜力大的政工人员进行重点培养,打造政工队伍的骨干人员。

在对政工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时,要注意提升政工人员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①思想政治素质:让政工人员在工作中能够坚持党的领导,积极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保有政治敏锐性。

②道德素质:通过培养政工良好的道德素质,树立良好的形象,以身作则,提高政工人员工作的说服力与影响力。

③工作责任感:通过培养政工人员的工作责任感,让他们将精力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去,积极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④专业知识技能:通过培训,让政工人员掌握专业的知识技能,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更好地开展工作。

4.政工人员应积极改进工作方法,坚持走群众路线。政工人员要对原有工作观念创新、改进工作方法,积极了解群众,深入群众,通过加大对群众的了解,对自身的工作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在群众中提高自身的工作素养,提高政工工作的效率;而且政工人员要特别注意自身的言论,避免不当言论在群众之中造成负面影响。

高职院校政工工作与其他工作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特别是在新时期环境下,对高职院校政工人员提出了更多的工作要求。为了保证政工教育的效果,必须加强对政工队伍的建设,提高对政工工作的重视程度,完善政工人员选拔制定、管理体系、激励机制,加强对政工人员的系统培训,提升政工队伍素质,提高政工教育的效果,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讨[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5).

[2]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4.

篇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146-02

一、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涵义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就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依据党的方针、政策,创造性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给人以美感的思想政治教育技能。这一概念包括以下三层涵义: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必须以当前的思想教育工作方针、原则作指导。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艺术不是以党的思想教育工作方针、原则作指导,就会偏离方向,就不会有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只能是一种权术、骗术。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必须以熟练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为前提。一个不熟悉、甚至不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是不会有什么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可言的。三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种高超的思想教育技能。这种技能来源于思想政治工作者精湛的知识、广博的阅历和丰富的经验。它可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使之独具一格、恰到好处、驾轻就熟、机智巧妙地解决各种思想问题,不仅能使“老大难”思想问题迎刃而解,而且具有强烈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令人有一种幡然顿悟、心悦诚服的感觉,可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理论基础

每一门学问,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艺术也不例外。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是,而思想政治教育艺术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这门科学的分支学科,其理论基础也是。这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是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者创造性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是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整个社会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取决于对教育对象的研究分析,来源于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和总结,反映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的认识。“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运用和发展,就是认识过程两个飞跃的循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作为一门学问的确立,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运用,是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不断发展,说明了人们认识过程的不断循环性。思想政治教育艺术赖于与客观实践活动,只有坚持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原理,善于在实践中探索,就会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艺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只有坚持这一科学的方法论原理,才能寻求出人们思想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性,把握思想脉搏,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卓有成效。

三、思想政治教育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关系

1.思想政治教育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紧密相连

思想政治工作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去创造性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还是难以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熟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而且要精通思想政治教育艺术。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前提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认识、把握教育对象,为解决思想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技巧的总和。在认识世界中采用的方法叫认识方法或思想方法,在改造世界中所采用的方法叫工作方法或行动方法。因此,广义地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产生的前提。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原则确立之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方法对于思想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作用。同志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曾用过河要有桥和船的形象比喻,生动而又深刻地说明任务和方法的关系,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和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无数实践说明,思想问题的解决,都是同正确的工作方法分不开的。从一定意义上讲,能否实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常常取决与有没有科学的方法。这个道理,不论过去还是今后,都是相通的。今天,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实现四个现代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有更新更科学的方法,才能适应发展变化的形势,把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

四、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特点

篇9

近日与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几位老教授聊起解放初期青城小学的沿革发展,收获颇多。他们如数家珍,兴致勃勃地回顾了60多年前呼和浩特地区小学教育的历程。这其中有曾在解放初任旧城杨家巷小学校长的王老先生,曾执教新城苏虎街小学的陈老先生,还有新城满族贵胄白老先生。从他们的讲述中,我基本理清了呼和浩特地区小学在解放初期的发展概况,在这里与大家共享。

解放初期,归绥市仅有13所完全小学,以后逐渐增加到二十几所,用编号命名,如一完小即是现今的旧城恒昌店小学,四完小即是现今的新城苏虎街小学,十二完小即是现今的新城关帝庙小学,十三完小即是被撤销的旧城杨家巷小学等。

说起小学的命名,老先生们还讲了些趣闻轶事:如苏虎街小学原名归绥第四完小,1950年改名为绥远省干部子弟小学,1954年(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将绥远省与合并,撤销绥远省建制)更名为内蒙古直属机关干部子弟学校,实行寄宿制,内蒙古政府拨款直接管理。1955年划归呼和浩特市教育局统管,学校名称依旧。1955年秋季,呼和浩特市政府为强调小学生就近入学,决定以街巷名称命名小学校名。如旧城的太平街小学、县府街小学、梁山街小学,新城的东落凤小学、东街小学、关帝庙小学等。苏虎街小学也是这时取消“内蒙古直属机关干部子弟学校”称谓的。可是大部分学生家长和师生不愿意取消带有明显学生构成特色的校名。据当时在苏虎街小学任教的陈老先生回忆,一天下午,一位自治区领导曾去找校长,说不能改名的缘由:即苏虎街是以曾经居住于此的恶霸财主苏虎命名的,以这么个人物名字冠名小学校名不好。校长解释此人死去百年,此街道名称已是约定俗成的叫法了,早就没了苏虎的丝毫影子。后来此事也就不了了之,内蒙古直属机关干部子弟学校按照呼和浩特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冠名为苏虎街小学,此事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干群关系的和谐。

20世纪50年代以后,各级政府逐年加大教育投入,合理布局教育资源,呼和浩特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突飞猛进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呼和浩特市的小学教育更上了一个新台阶。例如曾经归属于“恶霸”街的苏虎街小学,从1960年起,着手进行学制改革和集中识字实验,在1978年被确定为自治区、市、区三级重点小学,1984年改为实验小学,并系统进行学制、集中识字、阅读课单元序列教学、讲演课等项目的教改实验。在此期间,苏虎街小学努力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教育质量有了长足的提高,曾被赞为“呼市小教一枝花”。又如曾被命名为归绥市立第十三完全小学的关帝庙小学,由于学校扩大,原校舍简陋,教室不敷应用,于是利用旧庙院成立了分校,并在1954年正式更名为呼和浩特市关帝庙街小学。关帝庙小学从1953年起进行了全面整顿,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1955年开展了普通话教学。在1964年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将满堂灌式教育改为启发式教育,同时减轻学生作业过重的负担,并组织了公益劳动小组、课外阅读小组。在1985年,时任音乐教师的张立中作曲的《草原恋》歌曲获自治区一等奖,并入选《广播歌选》,之后《草原恋》唱响国内外。

上述这两所小学建国后的发展史,其实代表着众多的青城小学的历史发展,它是呼和浩特市乃至内蒙古教育的发展缩影之一。可以感受到,在历史中屹立近百年的小学,从解放初期仅有十三所的完全小学到如今过百所的小学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在青山脚下,在新时期成长的孩子们是幸福的。

篇10

21世纪是以知识技术创新和人才科技竞争为特点的知识经济时代。谁能把握住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而对于人才的培养最传统也最有效的方式当然是通过高等教育选的人才,而高等教育的关键正在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李岚清曾说过:“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室,要保证高质量的教育,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教师。” [1]。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1.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

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时代性,对于新时期教育工作的展开具有长远的重大意义。高等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着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关系着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关系着学生的人格最终成形,也关系着国家的前途与民族的命运。因此要保证党的执政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就必须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2.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履行高等教育职责和使命的客观要求

新时期学生素质的不断提升和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高校教师自身能够自觉地遵循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道德要求;学习政治知识、加强社会实践、增广见闻,不断提高自己教书育人的水平和专业水平;在思想水平、道德水平、学识学风上都能以身作则才能更好的为人师表。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能够不断启迪和绑着高校教师明确在教育实践中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使他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事业,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3]。

3.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高校教师整体素质的迫切需要

教师是高等教育的主体。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学能力素质和健康的身心等,同时更要具备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责任更加突出,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加广泛,教书育人的工作标准更加提高。因此,高校要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必须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形成良好的校风和严谨的教风,从战略高度重视师德建设,调动广大高校教师进行教学科研的评估工作,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一批这样德才兼备的高校师资队伍[4]。

4.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社会风气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走向,而高等教育所处的重要位置,更使高校内的风气对社会风气有着示范性的作用,而教风更是学风、校风的模范。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情操和道德品质都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和改革开放的深化,也使广大人民群众热情的关注高等教育、重视高等教育,这些无疑有利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能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质,适应和谐社会对自身素质的要求,促进高校良好的教风和学风的形成,有力的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5]。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缺乏强烈的敬业意识

市场经济对各行业的冲击都是巨大的,事业单位就职人员辞职下海的事件屡见不鲜。部分教师处于对自己当前经济或职位状况的不满,不能树立“终生执教”的正确观念,更多地注重物质利益,这就导致了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得过且过,连基本的教学质量都很难保证。更为严重的是,有些高校出现“身在学校心在外的”怪象,严重缺乏责任感,只将教育作为自己的后备事业,将教育作为自己最后的不得已而为之的事业,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入到经商或者能取得更多的物质利益的工作中去。

2.教学科研投入人力财力较少

教师的执教生涯长达数十年,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很多教师过多地注重对某种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传授,这是对中学只注重理论而不重视实践教育的矫枉过正。在自身的科研水平方面,有的教师也忽略了自身科研能力水平与教学能力和质量息息相关,对自身投入精力过少,从而自身的教学水平一直处在原点,没有过多进步和提高,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也影响了人才的输出。

3.教育方式方法落伍过时

有的教师觉得只要就业就是端上了铁饭碗,只要遵循旧有的或者已学到的教育方法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有新的问题出现也不积极寻求新的解决方法,不钻研业务技能,对学校组织的继续教育课程也是采取消极方式不予接受。贫乏的知识、陈旧的观念呆板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具有更多自我意识的新时代学生[6]。

三、新时期如何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1.加强领导,完善制度,用严格的管理规范教师行为

首先,高校一定要重视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高校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成立专门的师德建设工作机构,形成以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工作机制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其次,高校要有规范的教学管理,严格的考核制度,从教师从教开始直到离开教师岗位制定全方位的师德师风监控制度。通过制定进人制度、教师岗位管理制度、教学工作规范制度、教师行为规范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教师起到全方位的行为规范和引导;同时通过在教师资格认定、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制度中对师德师风实施一票否决等制度,从而达到强调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教学过程的规范化的目的。

2.注重宣传,树立典型,用先进的文化塑造教师品德

首先,高校要通过对师德深入的宣传教育工作,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形成师德建设的良好环境。通过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文化精神,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树立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其次,高校还要积极组织教师学习孟二冬、谭千秋等先进人物的事迹,培养教师坚定信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高尚品德,提高教师的思想境界;同时还要注重发掘校内的先进典型,让教师向自己身边的榜样学习,通过庆祝教师节活动评选表彰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活动,集中在校内对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进行全方位宣传,褒扬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

3.以人为本,注重关爱,以和谐的理念重视教师需求

高等学校贯彻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教职工为本,努力形成尊师重教、服务教师的良好风尚;加强师德建设,不但要对教师提出要求,而且要帮助教师创造达到这些要求所必备的条件;把加强师德建设与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实施人文关怀,切实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畅通学校与教师的沟通渠道,认真听取并尊重教师对学校办学的意见和建议,为广大教师提高素质、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切实提高和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使教师能够定期得到业务进修和学术交流的机会,努力建设团结协作、干事创业、充满活力、文明有序的和谐校园,为高校师德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7]。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也是一项漫长没有终点的学习和培训。只有不断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教师在不断地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律人必先自律,育人必先为表。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的神圣职责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超.社会转型时期的教师职业道德思考.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2]毕万利,李玉春.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层次分析.辽宁高职学报.2007.

[3]王清风.加强和改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河北大学学报.2008.

[4]徐晶.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

[5]李乙平.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当代教育论坛.2006.

[6]刘晓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2010.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226-01

地理课外活动,是中学地理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大纲和调整后的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都明确指出:为了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学生的地理知识领域,教师应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课外话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深化课堂知识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一、理论依据

1、培养目标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我们培养的目标是: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教育,使他们成为有良好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公民“四有”人才。

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不但要通过课堂去贯彻,而且还要通过课外活动去贯彻。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切实有效地贯彻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

课外活动的全过程就是运用知识,开发智力的过程,也就是德智体美劳同时发挥作用同时进展的过程。因此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起着明显的不可取代的作用。

教育的着眼点在于培养人,培养一代新时期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只有在活动中把德智体美劳统一起来,才能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

2、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开展课外活动与学校的课堂教学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课堂教学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基础,课外活动则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能获得课堂中口授笔述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同时对推进教改和发现培养热爱科学的人才 幼苗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课堂教学是为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打下基础,课外活动对课堂教学起着巩固、补充等辅助作用;也起着扩展 、深化、强化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特别关注这种课外活动的作用。所以有人说“课堂打基础,课外出人才”。

3、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旺盛时期,组织他们参加一些活动,可以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正常发育,课外活动以感性认识为主,这正适合青少年学生认识事物偏重感性的特点。经常为他们开展形象化的课外活动、并加以启发引导,就是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

中学生还具有兴趣广泛,喜欢模仿和探索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他们的兴趣爱好得以培养和发展,就能渐渐形成技能和特长,为快出人才,多出人才打下基础。

二、开展原则

1、积极引导与坚持自愿相结合

由于中学生年龄、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的局限,完全自发地,独立地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有许多困难,因而中学一般采取新学期开始,由学校领导动员,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然后组织学生开展专门的某项活动;也可组织全校性或班级性的地理课外活动。前者一般为长时间定期,后者为短期不定期的活动。

2、学生为主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对任何地理课外活动,教师都要加强领导,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活动,发挥好主导作用。但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则应以学生为主体,大胆让他们去亲自动手动脑,去探索,去创造;不要怕出错,不要怕反复,让他们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增长才智,不断进取。3、.精心组织与形式多样相结合

组织开展地理课外活动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应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环境条件和可能提供的条件,选择开展适当形式的地理课外活动,按活动范围可分为校内和校外两大类。

三、实施的步骤

1、列出计划表

制订学期地理课外活动计划表(活动序列表)。每一次活动前由指导老师布置工作任务,提出目的要求方法。有材料,物品工具的准备工作。及时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每次活动后要及时加以总结,要找出成功原因及失败的地方。当然有的活动内容应有老师作出必要的示范。因此,无论是短期的或长期的地理课外活动,都必须列出计划表,包括目的、任务、方法及所需的场地材料等等。活动计划是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2、组织与确定活动量

地理课外活动组织,一般由学生自愿报名、学校、班主任与指导老师商量同意而确定,每周安排1到2课时的活动量。小型活动人数一般10到20人为宜,大型活动可视情况而定,分若干小组,选出组长,以后在活动中由各组长实际负责工作。师生共同配合有利活动开展。

3、活动过程中督促与指导

篇12

关键词:班主任;地位;作用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主要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校教育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力量,因此班主任在学校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一、班主任在学校、班级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沟通的重要桥梁。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他们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学校单方面教育的结果,而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在人们相互间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综合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由于社会影响和家庭影响的复杂性,负面影响增加了学校教育的困难。班主任作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直接代表,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争取家庭与社会的配合和支持,给予必要的协调和正确的导向。

         其次由于学校工作的复杂性,学校的各个部门的工作,几乎都离不开班主任。教育、教学、总务、体育卫生、课外科技、文体活动以及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工作等等,都需要通过班主任的支持协调下进行。可见班主任是使校内各种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的纽带。

         2.在班级中的地位和作用。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也是班集体的设计师。集体的形成,离不开具体明确的目标,制定和确立班级的目标,绘制班级发展进步的蓝图,规划和设计班级前进的方向,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班主任必须在一个班级中健全班级的领导核心,并且有一支团结在班干部周围的积极分子队伍。同时,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并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条件。

         二、班主任的特殊地位    班主任是学生思想的主抓人,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最终端执行者,也是学校制订各项教育目标和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最基层实施者。班主任应根据国家有关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制订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民,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充实起来,让我们感觉在学校就像在家一样的温馨。培养和选拔一批学生干部,促使一个班集体的形成,进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最终在班级中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气氛,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努力地、积极地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劳动技能,把每位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四有人才。从宏观上讲,班主任应该对班级有很强的责任心,因为,班主任是这个 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落实到班级的第一负责人,微观上 ,对于每个学生来说,班主任综合素质的高低、工作态度的积极与否在很在程度上决定了班级中每位学生素质的高低,从有关数据和有关调查中可以显示,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从其班级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合格率也高,这些学生日后成为了各业的领军人物,更有的成为国家栋梁之材,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可谓是“青出于蓝胜于蓝”。相反,那些综合素质差,工作态度不积极的班主任,其班级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合格率也低,,没有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有的对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媒体上关于教师体罚学生的事实报到屡见不鲜,试问,这样的行为能在学生中产生什么样的良好影响?因此,班主任在学生思想品质、道德行为的培养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上有莫大的责任。

其地位是其他教师不可替代的,是班级管理、学生教育的第一人。    

        三、班主任的新作用    班主任的特殊地位,使得班主任在教育

教学中有着新的重要作用:

     1.班主任是实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骨干力量,对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全面执行学校教育工作计划起着保证作用。学校教育工作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教育工作计划,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组织各项活动等都是通过班级为单位实现的,而班主任正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引导者,因而学校的各项规定能自觉执行、各项任务能积极完成,都与班主任工作密切相关。      

         2.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引导者,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中,起着导师的引路作用。由于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培育者,对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学生集体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以及发展他们的智力、能力和个性,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良好的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班主任创造、辛勤培育的结果。同时,班主任是学生美好心灵的雕塑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学生的成长需要班主任的培养和教育,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的形成,主要靠班主任的启发诱导、熏陶和影响。    

        3.班主任在协调任课教师的教育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区教育上起着重要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学生生活在复杂的环境中,他们的发展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家庭和学校教育等各方面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只有各种教育协调一致,形成一个巨大的合力,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这里既有班主任的教育培养,也有任课教师、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影响作用,而要想使各方面力量方向一致、配合默契形成合力,就需要班主任在校内成为任课教师与学生和团队组织之间的纽带。

         四、班主任的新形象    

        1.师表楷模的新形象。由于班主任是和学生们接触最多的教师,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对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及人生追求等都有着巨大的直接影响。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实质上也是教师人格影响学生人格的教育过程,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新时期不断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努力锤炼自己,使自己逐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与良好的师表形象去陶冶学生的心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