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9-10 15:02: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德育课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德育课教学设计

篇1

一堂能对学生思想产生震动或深远影响的课程必然有非常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且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有其现实需求。例如:现阶段的中职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且都是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长大,对亲情的习惯性接受甚至漠视淡然、对挫折和逆境(如单亲、残疾、不富裕等)的排斥与不知所措等是他们的特点。针对这种现象,我把“让孩子们学会接纳自己,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资源,感受并能体会幸福;接纳父母,感受父母之不易,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做为教学目标,设计了《体会幸福•学会感恩》这节课。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兴趣的保证,是课堂效率的保证,更是学生思想内化为行动的保证。这节课上,为了能达到预期目标,我分别采用了小组活动法、对比法、启发式、故事讲述法、演讲法、激励法等十多种教学方法,催生学生真切的幸福感,并有立刻要为父母做点什么的冲动。例如,我把学生分成若干个三人小组,每组派代表抽取象征着第二次生命的“命运之牌”,然后对自己的新生命发表感怀。通过和现实生活的对比,同学们意识到假如生命会有第二次选择,结果未必会比现在好,说不定还不如现在。然后用我国残疾人数量、失学儿童数量、意外事故人员伤亡数量等一系列悚目惊心的数字,让同学生体会到自己现在所拥有的平安、健康、安宁就是最最好的资源,从而启发学生接纳自我、珍惜生活。又如,我用著名歌手韩红《天亮了》这首歌背后鲜为人知的亲情故事为引子,例举父母养育子女的不易与艰辛,让同学们深刻体会父母之恩、天高海深。多种教学方法的共同使用充分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他们积极发言、勇于表达,使课堂效率实现了最大化、最优化。

三、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时代成为了历史,电化教学辅助设备和多媒体设施的运用使教学过程变的更加生动、直观。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也多次运用音频和视频,使教学内容和效果得以更形象的展示与呈现。例如,在导入新课时,我用毛阿敏的《幸福》做前奏,把同学们带进了温馨恬静的氛围;用2012年网络流行语中排行第一的热点词汇“你幸福吗?”和关于这个问题的神回复集锦视频引发了同学们对自身幸福指数的考虑与讨论;用一组组生动的写实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了自己的富足;用一段优秀公益广告——谭晶的《好人就在身边》激发了同学们胸腔里的正能量;歌曲《天亮了》的凄美使同学们潸然泪下;结尾的《时间都去哪了》呼唤大家为父母写下了最真挚的祝福。教学手段的多元化,使课堂声、形、图、色并茂,生动、形象地展示各种教学情境,有利于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在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下接受了思想、提高了认知。

篇2

对于中职教师来说,德育课不好上。原因很简单:首先,德育课理论性较强、概念抽象,学起来较为枯燥;其次,中职学校的学生对德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学习兴趣。再次,一些教师上课照本宣科,课堂就像一潭死水,久而久之,学生失去兴趣,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说起。总的来说,德育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脱节,没有新鲜“血液”注入,德育课也无生命力可言。怎样让德育课活起来,变一潭死水为一潭活水呢?怎样使德育课富有成效呢?笔者认为,搞好课堂教学总体设计是关键。下面就课堂教学总体设计的方法运用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课堂教学总体设计的概念

课堂教学总体设计是指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系统来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习者学习的一种程序和方法,即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的设计,是教学思路、教学结构框架的设计。简而言之,就是对教学过程总的方法步骤的设计。

二、课堂教学总体设计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总体设计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与否,是备课中最关键的一环。它绝非可有可无,任何教材都有两面性:既有系统、条理、规范的一面,又有繁杂、零碎、不正统的一面;学生也是“十个手指不一样长”:学习基础、领悟能力、性格、兴趣等各具特点。如果教师不做或不善于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只是照本宣科,重点不突出,主次不分明,内容不连接,缺乏整体感,没有教学主线,就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不能保证有效教学。德育知识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在德育课教学中要注重课堂教学总体设计。

三、课堂教学总体设计的内容

课堂教学总体设计的内容丰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设计。

1.设计教学目标

我们要从学科整体或单元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还要从社会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目标既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又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又符合社会需要。如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这门课程既是中职学校的一门德育必修课,又是对中职生进行的一门职业指导实践课,解决学生择业、就业中的实际问题,既符合学生需要,又符合社会需要。

2.备教材、备学生

我们要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参、教辅,不仅要理解所教课本身的内容,而且要站在学科知识结构体系的高度,把握其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做到融会贯通,高屋建瓴,如适时构建一定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掌握和理会教学知识。同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使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心理发展,如在教学中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灵活变化的教学模式,使之符合学生特点,又使学生适应这种教学模式。

3.变教材内容为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

我们要立足于学生接受知识的视角,将教材新知识作巧妙处理,使之通俗化、感性化,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情景,为新旧知识铺设知识联结的“桥梁”。如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使理论知识感性化;采用体验性教育,使学生加深理解,通过谈感想、谈体会、辩论活动,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不断反复中使学生真正获得知识。

4.设计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学任务的落实,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关系教学效果的好坏。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必须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切实可行,切忌形式化。否则生搬硬套某种教学方法,必然使课堂失去针对性,陷入盲目性,影响教学质量。运用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教授学生知识,而且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吸取、探求知识的能力。我们通常所说的“教无定法”,并不是说教学无法,而是强调要特别注意每堂课要因教学内容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会显现教学方法的作用和魅力。

四、课堂教学总体设计的方法运用

搞好课堂教学总体设计,必须在科学的指导思想的统帅下进行。指导思想是科学的、先进的,其教学实际才会是高水平的;反之,指导思想不明确,或不科学,陈腐落后,其教学设计必然不理想,甚至出现谬误。笔者认为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1.以设疑激趣为先导

教师要把教学重点、难点设置成一定教学情景,可以是问题情景,也可以是故事情景、生活场面再现情景等,巧设疑问,激发兴趣。例如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德育课教学中,笔者引用教学情景:“小潭在临近毕业时坐立不安,一会儿觉得高中三年来什么都没学到,一会儿又觉得高中毕业的学生很多,就业压力很大,对找工作没把握,面对单位的招聘无所适从……”由此引发学生展开对职业生涯设计必要性的讨论。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设计首先要让学生想学、爱学。M・克莱茵说:“好教师能使任何教科书都出奇迹,克服差课程的缺陷,而差教师却会把好课程和好学生教坏。”教师的教学总体设计就是通过对教材的巧妙处理和对教学过程的组织筹划,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想学、爱学的心理。

2.以精讲为前提

有的教师不仅善讲,而且有讲瘾,一开讲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这都是传统教育理念下的产物。从古至今,课堂上一直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尤其是德育课,更是从上课讲到下课,唯恐学生理解不了,难怪有人说德育教师是“马列主义老太太”。教学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契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成为新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的大脑以自由的空间。做到这一切就必须以教师精讲为前提,只有教师提炼语言,少讲空洞的话,提高“讲”的效率,才能把时间留给学生,才能让学生主动思考。也唯有如此才能既减轻教师的负担,又提高课堂效率。

3.以揭示规律为重点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必然联系和必然发展趋势。学生不仅要从大量的社会现象中揭示规律,还要运用规律观察、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例如:1958年化和运动,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的破坏。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这揭示了人类发展要受“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一规律的支配。同时又要让学生运用这个规律来认识当前改革的必要性,最终使学生理解并拥护当前的改革开放政策,也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知识的规律,从而学会学习,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服务。

4.以师生、生生合作为动力

让德育课“活”起来,实质就是进行课堂互动,促进互动必须强调合作。在倡导合作性学习的今天,合作越来越被人重视,但在实践层面引入课堂往往很难操作,不是教师不想引入合作,而是唯恐操作不当,导致课堂秩序混乱。其实,课堂上的合作相当重要,合作得好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首先要重新定义德育课堂的活动纪律,那就是讨论有主题,违纪有监督,讨论有奖励等;其次要明确规定合作中讨论、交流的时间,并必须有结果,要当众宣读结果,各组对比;再次要关注合作学习中的弱势群体,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好与差的搭配、活跃的与文静的搭配,男与女的搭配等等。这样既使课堂教学井然有序,又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的学习欲望、情感等得到极大的满足,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完成,教学效果自然不会错。

5.以多感官参与为手段

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这是因为一方面能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另一方面又会使学生产生真情实感的切身体会。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各种感官协同活动,既能减少感知材料的错误,又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在讲授哲学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内容时,利用下雪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一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们的回答不统一,有的说是好事,因为同学们可以打雪仗;也有的说是坏事,因为下雪路滑。笔者教育学生针对下雪是好事还是坏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放在一定的情景下论断,不能妄自下结论,以后同学们考虑事情时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绝对化,才不至于犯错。还可根据学校条件开一些实际操作课、多媒体课、实践活动课等,当然社会实践会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毕竟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到社会中,但也可以采用间接的途径,把备课中准备的课外材料引进课堂,使德育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在丰富的、有血有肉的感性材料的引导下步入理性认识的殿堂。随着现在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笔者利用教室的多媒体播放设备,在课上穿插播放时事新闻视频,结合新的社会热点,让学生感到德育课也很“时尚”,使课堂的讨论气氛更加热烈,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一节高效、成功的课,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一节多姿多彩、耐人寻味的德育课,更需要教师认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同时,还要求课堂教学总体设计主线分明,突出整体性,注重实效性,以保证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篇3

课堂的学习主体是学生,学习活动是课堂的主要活动,这里的学习活动,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由学生相对独立地活动一段时间。“实践体验”课型实施的重点是教师通过设计利于学生参与的学习活动,以更好地达成预设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偏离教学目标而导致学习活动缺乏实效

学习活动的方式与方法有很多,教师为了能让学生充分参与,也花了很多心思去收集和设计一些学习活动。但有时候一些学习活动却偏离了教学目标,导致活动形式化。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导入环节,设置了“猜歌名”的活动进行热身并导入新课,学生参与很积极,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活力,但转入新课学习后,课堂却一下子“冷”了下来,形成鲜明对比,这是因为活动内容偏离了教学目标,导致活动与学习脱节造成的。

2.忽略学生实际而达不到学习活动设计的预期效果

“实践体验”课型教学中有时候会出现教师精心准备的活动、学生却没参加兴趣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情感,或没能考虑学生能力的差异造成的。如在《哲学与人生》课程中,“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的内容里面,在说明物质在运动中存在和发展时,教师往往会采用课本内的一个活动――收集自己不同时期的照片,看看自己的变化发展。让学生从自己的照片里看到自己的变化,感受物质在运动中存在和发展,这种设计本来对学生直观理解知识有很大的帮助。要完成收集照片的活动任务,有两个情况是需要考虑的:一是学生完成任务是否有难度,如对于一些家在外地学生,要他们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不同时期的照片,难度会比较大;二是有些学生不愿意展示自己的照片。但是,教师往往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想法,也没能考虑学生的差别,分层次设计活动,导致活动效果欠佳。

3.学习活动设计过多导致活动低效

学生喜欢能参与的课堂活动,在活动中也很快乐,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有意识地创设各种学习活动,有的甚至一个环节就有一项活动,一节课让学生不断活动。由于活动过多,组织活动中会浪费一定量的时间,另外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容易兴奋而导致课堂难以调控,从而影响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教师在创设活动时没有突出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把握,而且活动缺乏整体设计,单纯注意活动的形式,造成为活动而活动的局面。另外,活动多导致学生对活动的体验难有认真的思考,缺乏基于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使思维缺乏应有的深度,对老师所提问题玩玩是“有什么说什么”、“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课堂上说得多,想得少,因此这样的课堂教学表面热闹、活跃,实质上却是低效的。

二、“实践体验”课型教学中提高学习活动设计有效性的策略

要解决教学实践中所暴露的学习活动存在问题,提高学习活动教学的实效性,必须从设计开始。所设计的活动不仅要面向学生实际,利于学生参与,利于学生小组合作,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找准学习活动设计的主题

学习活动主题是否有意义、是否真正为学生所喜爱,决定了学生的投入程度,决定了活动是否能顺利实施。预设活动的主题选得好,学生的参与热情就会空前的高涨,后续活动开展起来就顺利,活动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主题选得不好,活动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而且还有可能使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但学习活动的实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首先明确“实践体验”课型教学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找到学习活动设计的切入点,明确学习活动的主题。“实践体验”课型教学目标的确定,一方面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生活或专业学习实践的需要。例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关注改善民生”一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结合教学大纲关于“关注民生问题,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各种活动”要求,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所谓自下而上,即通过课前组织学生对“幸福生活”的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社会民生问题关注比较少,漠视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工作,没有意识到要解决人民生活的保障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等情况。根据这一调查活动反馈的情况,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设定在如何使学生“关注民生”这一层面,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从恰当的视角关注民生问题中的社会保障制度。

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所有学习活动都围绕更好地帮助学生“关注民生”这个主题设计,如“问卷调查”、“成果展示”、“案例讨论”、“采访”、“献计献策”等。这些学习活动突出以两个优点:第一,学生主体性。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如果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存在,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没有扮演主角,那么教学目标就不能够实现。因此,通过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第二,活动差异性。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能够了解学生的“需要”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在中职学校中,由于专业不同、班级间的差异,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自然也就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堂课教学目标也应是多样的,同样的班级在同一堂课中,不同的学生欲达到的教学目标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学习活动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长,分类参与,因人设标,共享成果。

2.在整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活动设计的针对性

“实践体验”课型教学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学习理论知识,并把理论知识再运用到生活中的过程,因此,通过创设学习活动,将静态的知识情境化、活动化,给学生参与、体验、感悟和内化的机会,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梳理,通过调整顺序、适当增减、重组等方式整合教学内容。

例如在《关注和改善民生》的教学中,基于中职一年级的学生对社会民生问题关注不够,了解较少的情况,由浅入深地为引导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关注民生问题,将教学内容整合为三部分:第一,社会保障体系是民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社会保障体系与国家发展、个人的关系;第三,要从什么视角去关注民生问题中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内容创设不同的活动任务,如通过“问卷调查”、“成果展示”活动任务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保障体系是民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案例讨论”、“采访”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保障体系与国家发展、个人的关系;通过“献计献策”活动共同关注民生问题。这些活动的设计,既贴近学生生活和知识经验,又利于学生参与,让德育课在有限的时间内真正突显到它的实效。

当然,德育教学仅仅靠一堂课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将学习活动贯穿于学生的整个生活之中,使学习活动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生活即课堂,课堂即生活,树立大课堂观、大社会观。因此,在“关注和改善民生”的教学结束,课后要求学生完善民生问题提议案,主要是对提案书内容的可行性进行调研,使学生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关注从课堂延伸到课后,提供机会体验社会生活,感受我们生活环境的变化。

3.突出交流与评价设计以提高学生参与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篇4

中职德育课课程改革提出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与传统的“双基”教学目标相比有很大的改善。“过程与方法”目标不仅是其中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正确把握和有效设计“过程与方法”目标呢?

课堂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的现状

在中职德育课教学大纲中,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表述是:“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了解社会科学知识的生成过程,逐步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本方法。”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大多数教师都能注意用三维目标来统领教学。但普遍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得不够精准,在设计上出现一定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缺少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解,导致该目标的缺失。在目标的设计中,看不到学生要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掌握哪些学习方法。第二,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主体认识不清,将该目标的设计错误地等同于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设计。第三,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表述上,行为动词不准确、不合适,导致无法有效评价该目标的达成情况。第四,目标的设计上比较零乱,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混杂着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维目标不是一定要分成“三点”来写,但必须清楚三种目标的内涵是有差别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内涵的解读

很多人对“过程也是目标”非常不理解,以为这是犯了逻辑错误:目标是指要达到的结果,“过程”怎么是结果呢?这种看法不是没有道理,我们可以看看有关资料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表述:“视频导入、图片展示、配音动画、资料收集、问题探究、分组学习、合作探究”,“课前资料收集,课上问题探究”。很显然,这种表述的确涉及到教学过程(只是由具体的教学活动组成的教学过程),但是,它们能称作教学目标吗?我们谈论的“过程与方法”实际上有两层意思:教师在课堂上教的“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学习中的“过程与方法”。

1.关于“学生的学”

“学生的学”主要是指学生学习的状态和学习的能力(包括方法的掌握),教师应该在德育课课程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主的学习能力,因此,学生学习状态的优化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应该成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关注的重点。

2.关于“学习的过程”

大纲认为:“过程”应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学生的活动过程,这是显性的过程,包括课堂的学习过程和社会的实践过程。二是知识的生成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这是隐性的过程。显性的过程包括学生资料收集、问题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组学习、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社区活动等。在设计上,教师要注重明确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以使学生顺利地经历这些学习的过程。隐性的过程包括概括、归纳、演绎、分析、综合、抽象、发散等思维过程,这也是知识的生成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是要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还要学会知识的生成方法、思维的方法,这对于学生终身学习技能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设计上,教师要充分借助教学资源,为促成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提供尽可能多地机会,而且要尽量明确在某一环节中学生要进行何种思维活动。

3.关于“学习方法”

方法,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方法目标既包含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本方法,又包括在学习德育课中要运用的具体方法。方法和过程是统一的,其内涵基本相通。因为经历过程需要借助或者习得一定的方法。

方法与能力是不同的,同时又是密切相连的。方法是具体的,而能力则是抽象的。方法是能力的支撑,能力是方法的升华。具体而言,一节课的目标应该是学生能够掌握什么样的方法(甚至数节课的目标),较长周期的目标才是学生具备某项能力。对具体方法的学习,是为使学生养成某项能力服务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有效性的对策

“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的有效性关注学生切实经历一定的学习过程和获得一定的方法,以此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此,要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的有效性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认清目标的主体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明确师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和定位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性前提。

教学目标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而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预先设定的任务。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一定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规范目标的表述

目标表述得是否清晰是教师对目标理解程度和把握程度的重要体现。在目标的表述上主要注意两点:一个是行为主体,一个是话语方式。在行为主体上,要以学生为主,揭示学生要经历的过程和掌握的方法。在话语方式上,第一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话语习惯,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话语方式。变“培养学生”、“使学生”为“学生学会”“学生进行”等等。第二是要准确界定能与“过程与方法”目标相匹配的行为动词。在此目标的表述上,出现了“领会”、“感受”、“了解”、“认识”、“激发”等动词,明显是不能适应“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表述要求。对于三维目标的表述,不同的目标其表述用词是有区别的。对于“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教师参照加涅教学目标分类系统,做了如下(见下表)的概括。

据此分析,对于“通过搜索资料,探究中国和平发展之路,组织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中国走和平发之路的原因。”的目标设计,不妨这样表述:“学生通过网络、报刊等途径收集中国外交的政策和近期外交事件,参与小组讨论,探究并概括出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

规范目标的表述,功夫不止于言词,更深层次上是要加深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程度。因此,规范“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表述,不仅是为提高当下部分教师教学目标设计的质量提供有效途径,更意在提升广大教师对“三维目标”的理解、把握和实施。

3.关注目标的适切

篇5

1 基于教育发展的回顾

回顾教育发展的历史,可以帮助我们顺着历史的轨迹,洞察教育观念的转变过程。

在古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虽然有一定的相互关系,但更多的是彼此分离。即使是1760年至1860年的英国工业革命,还是被认为是“科学家与工业过程的设计这几乎没有思想的交流”的时代。

直到19世纪中叶,第二次技术革命使得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作用逐渐明显。以电磁理论的提出和电力技术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化进程使得科学与技术连成了同胞兄弟,科学和技术并称为“科技”,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1958年,赫德在《科学素养:对美国学校的意义》中将科学素养理解为“理解科学与社会的一致性”[1]。因此,为了完成科学素养的目标,科学教育应采取更广泛的内容,除了智力,还应该包括伦理和社会价值等重要内容。从此科学教育逐渐开始关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1971年,詹姆斯·卡拉格在“科学教学的广域基础”中也认为学生应如同熟悉科学知识和过程一样熟悉科学的各种社会关系。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科学教育逐步转变到关于个人以及社会发展等问题上来。

1982年,美国国家科学教师协会(NSTA)董事会通过了“科学—技术—社会:20世纪80年代的科学教育”宣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校科学教育已不再是以往的“纯科学”教育了,而是融技术教育和注重科学技术应用于一体的“新科学”教育。

纵观科学教育发展的历史,科学、技术与社会从分离状态逐渐演变为相互融合(图1)。由此可见,化学(科学)教学应充分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

2 基于科学素养的认识

当前,将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化学(科学)课程的目标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如《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将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目标,我国的《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将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目标,其内容主要包括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四方面组成[2](图2-A)。

笔者借助科学教育历程上的分合过程,先将科学素养分解为科学、技术、社会三个相对独立的三部分,以明晰其相对独立性(图2-B),然后将三者重新整合到一个系统中,以准确表达其相互关系(图2-C)。

笔者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进行的重整是基于以下认识进行的:

首先,科学活动和技术活动(以下简称“科技活动”)都是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互动中主动生成的。具体来说,它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科技活动的主体不是抽象的、孤立的、偶然的个体,而是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的社会个体;其二,科技活动在与其他社会活动尤其是物质生产活动的互动过程中获得发展;其三,科技活动通过主动参与社会的变革发挥自己独特的功能。因此,可以这样认为,科学与技术是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

其次,现代的科学更加技术化,现代的技术更加科学化,科学和技术逐渐一体化,已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但科学与技术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详见本文第三部分),因此,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的统一体。

3 基于问题解决的理解

科学乃至人类社会的历史表明,人们时刻都在围绕“问题”和“问题解决”而活动着。问题和问题解决早已渗透进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问题和思维不可分割,问题解决和学习活动结伴而行。因此,我们往往要对每一个事物或现象多问一个“为什么”。

如果我们对科学和技术在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上进行对比剖析,则可以发现科学与技术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表1)。

表1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科学

技术

目的

认识客观世界,

提供改造客观世界的可能。

改造客观世界,

把改造客观世界变成现实。

内容

“是什么”和“为什么”,

即客观世界及其原理。

“做什么”和“怎么做”,

即改造客观世界的操作和实践。

篇6

指导教师:陈福泰

课型:活动型学习

年级:五年级(上册)

活动主题:电话连着你我他

活动目标:

1.逋过活动使儿童了解电话的种类和现代通信工具的发展。认识到电话给人类带来的方便,培养儿童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品质。

2.通过探讨电话的使用情况,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电话的方法,认识到特殊电话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通过了解信件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方法,使学生认识到邮政通信给人类带来的方便。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师:没嘴它会说话,没耳它能听话,细细一条线,连着千万家。同学们猜猜看,它是什么?(师板书“电话连着你我他”)

二、各抒己见,充分讨论

师:哪些同学家有电话?是什么样的电话?(生讨论)

师小结:我们现在使用的电话主要有两大类: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固定电话包括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普通电子按键电话、无绳电话等,移动电话又包括手机、小灵通等。

三、交流资料,资源共事

师:虽然电话有很多用途,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是1922年8月7日这一天,美国的电话机一下子都变成了哑巴,谁也不打电话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一天,人们要为电话的发明者贝尔举行葬礼,停电话是为了对他表示纪念。(板书:贝尔)

师:你知道贝尔发明电话的故事吗?

(指名读教材资料:电话的发明)

师:听完这个故事,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四、编拟情景,生活再现

师:同学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某一天,全世界所有的电话都停了,世界将会发生什么事呢?(学生自由发言)

五、大胆设想,创造未来

师:自从贝尔发明电话以后,电话的种类越来越多。随着人类社会不停地发展,通信方式也越来越多,同学们知道我们现代社会还有哪些信息传递的方式吗?同学们不妨设想一下未来电话应当怎样改进才能更加适应人们的需要呢?(小组讨论、绘制设计图)

六、教师小结,激励践行

篇7

指导教师:陈惠萍

课型:活动型学习

年级: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感受科学技术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懂得正确运用科技,造福人类。

2.培养学生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人类生活关系的能力,在学习中提高学生正确利用科技成果的认识水平。

3.认识科学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正面、负面影响。

教学重难点:

感受科学技术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懂得正确运用科技,造福人类。

教学过程:

一、生活处处有科技

1.教师课前布置学生观察思考:生活中哪些事情与科学技术紧密相连?

2.导入滓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整个世界,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请你仔细想一想,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与科学技术密不可分呢?

3.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98页、99页的内容,看一看,说一说。

4.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情说起:如各种文具、纸张、汽车等。让学生感受到,如果离开了科学技术,人们将无法顺利、方便地生活。

5.播放2003年10月15日我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的实录。

6.让同学们说说,看了这段实录的感受。(畅所欲言)

7.师小结:“神州”五号上天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强大的标志,是我们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标志,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可以说,科学技术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二、这样利用科技成果是错误的

1.科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科学技术能够造福人类。但是,如果科学术被错误地利用,将会给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2.示学生收集的有关战争方面的图片。

3.讨论:哪些科技成果被用在了战争中?这样利用对吗?为什么?

4.阅读教材第100页、第101页的内容,看一看,说一说。

5.你还知道哪些错误利用科技成果的事例?

三、总结

篇8

1 设计学科概述

现代设计学作为20世纪以来一门新兴的专门的学科,它也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由于设计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这让现代设计学本身也具有科学技术的客观特征;[1]而设计与一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之间所存在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让现代设计学在一定程度上那个具有了意识形态的色彩。

2 现代设计学的现状

设计学一贯以来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从属于美术学,因而它也继承了美术学所特有的体系,相对于成熟的美术学体系给了现代设计学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设计学研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2]所谓海乃百川,有容乃大,现代设计学也不断学习吸收其他学科的精髓,如经济学,管理学等,从众多的学科中获得启发。

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对设计的欣赏也不断提高。而艺术的本源就是要立足于生活,为人民大众服务,因此现代设计学的设计理念也越来越人文化,生活化。当今社会中的大多数的设计者通过亲身的生活实践,从点滴生活中积累素材,继承传统,不断革故鼎新,标新立异。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必须拥有批判性思维,而包豪斯这样理工科为主的设计教育就应运而生,他打破了艺术的自由和告别了所谓的标准化,强调一个团队的团结精神,只有团结才能做到最好,强调设计的科学性,这是设计学本身的特性所要求的,科学性、逻辑性和艺术表现相结合,成为了这个理论的革新之处。他学生亲自深入工厂,要求学生达到技工水平,让学生亲身实践这样就使得设计学教育的重心由形式走向了实践,从而开辟出设计学的一条新道路,引发了社会大众的新需求――方便实用、经济美观。无论是美国还是德国的设计教育体系都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完全可以说包豪斯的确奠定了现代设计的基础。

3 现代设计学变革

3.1 现代的设计批评结构不健全

纵观现代设计学,其附属艺术批评界,设计学批评与文学美术批评相比而言,设计批评没有受到同等的重视。无论是在现代的理论研究领域还是设计实践领域都呈现出一个场景――无人问津。然而,这与现代正快速发展的设计产业却不成正比。产生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现代设计批评研究领域的不健全,健全的批判领域将对现代设计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重视设计批评。摆在首位的就当属设计界要把重视设计落到实处。从20世纪40年代,批判性思维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此后批判性思维就一直在现代本科教育课程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批判性思维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受教育者的自信心,自觉性和良好的判断力。“批判型教育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怀疑理性――批评性地看待设计理论和实践,是研究可行性学习的基础”

3.2 现代设计教育体系面临的困惑

现代设计学相较于一些其他学科而言,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现代设计教育不存在一个国际标准化的体系。很多时候我们学习,借鉴外国的方法,然而现代设计教育却在外国找不到统一的模式,甚至是全世界。这一点源自涉及自身的特性。作为设计就是要立足生活实践服务人民大众。如今在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条件下,让我们同外国所区分开来,所以不可能相同的模式来参考。设计的所涉及范围非常广阔,从电视广告到高楼大厦建筑,从衣食住行,我们的生活与设计息息相关。设计就此看来他的对象是复杂的,断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我们只能根据国情,另辟蹊径,拒绝单一死板的现代教育体系。

现在我国的各大高校都在开始慢慢进行着现代设计学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尝试,现在专业的艺术院校通过开设更多的设计课程和不断增加新的类别来完善,增加学院的师资力量、高薪聘请对外专业教师等一系列方式来完善和壮大现代设计学的教学队伍。

3.3 纯艺术学科和设计类学科其学科定位和发展方向有所不同

很多人认为设计是纯艺术,而纯艺术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追求和对自我的实现,更侧重艺术家自身的感受和情感的宣泄。现代设计学科的本科教育课程则更注重于人民大众的需求,重点在于强调设计的物质的它的实用性和它的美感。设计学最初发展的起源,基本都是在美术学的基础上演变发展。在美术学的基础上建立设计学,只是在面临现代化快速发展中的临时决策而已。经济化的社会更注重的是设计的实用性而不是纯艺术。设计的定位在于其实用性,然而它的发展却与纯艺术考得太近,设计学招生还在以绘画为主,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基本上离不开画笔,速写、素描、水粉、国画,我们必须要认清,设计不单单只是绘画而已。

3.4 现代设计本科教育课程的扩充

从国外的设计教育发展历程来看,大致上经历了两个阶段,总的来说就是扩充,国外设素描扩充到结构素描;将单纯的色彩写生扩充到色彩分析;将简单制作扩充到立体材料的结构分析等,这种不断的扩充对现代谁本科教育课程的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与其同时,工业设计也就慢慢显得有些衰落。然而,在这种扩充我们要看到它所带来的阻碍,这种扩张中透露出非标准化、自由情绪、拒绝合作态度。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现代设计学本科教育课程的扩充使得我们现代设计学更加丰满、充实起来。

3.5 改革教育模式,培养创新思维

作为设计学的本科教育课程的受教育者而言,想要有新颖设计,就必须从设计思路,设计创作都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把握能力里。只有从事设计学科的人敢于质疑,敢于批判自己所在的领域,否则就会失掉自己的创新能力。想要改革教育模式,培养创新思维,就需要拥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因此,我们必须毫不犹豫的不断的积极的推荐设计批评教学改革。提高现代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新到学生更够更深层次的思考设计的本质,更而更好地促进现代设计学本科教育的改革,使其不断地发展完善。

3.6 以国内现代设计教育的体系看现代设计学科本科课程变革

相比于国外的现代设计学发展,我国的则显得起步晚,发展慢。我国的大部分设计教育都是在国内的一些高校中发挥在那,直至现在我国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设计教育,还是仅仅停留在设计的本科教育阶段。直到八十年代以后我国才开始设立现代设计课程,现代设计学科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的专门学科,它的价值在于应用于社会实践,有高度的务实性。现代设计学不但要关注如何构建和完善本学科领域内的理论体系,与其同时更需要的是严谨的学科理论,只有通过提升现代设计学科地位和本学科建设发展,才能为其提供有效保障。所以中国的设计学教育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符合本国国情的教育体系,不能够完全照搬硬搬外国的教育体系。

4 结语

发展和完善现代设计学教育体系的责任应该是我们整个社会的而不仅仅是我们所认为的专门院校。所谓的专门院校更多的应该是去考虑如何利用所学的设计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我们的经济发展。这所有的一切必须通过改革我们的设计学现代本科教育。只有立足于生活,面向于大众,现代设计学本科课程教育才能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1-0076-01

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提倡人文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发展意识,是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共同提倡的教学新理念。由此看来,新时期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其中情境教学和问题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师生的追捧。因此,在平时的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吃透教材,依据教材特点与学生的学情,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知识的体验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愉悦中探究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

情境创设是指教师以教材为依据,挖掘教材中的激趣点,以各种教学媒体为手段,设置新颖有趣,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感知、掌握并体验知识,它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恰当的情境问题创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二课“感受科技之光”为例,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深刻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硬道理,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激发学生不断学习科学技术的信心。在本课的教学中,不仅出现了很多专业的名词术语,还出现了相当多的知识点,教师单纯讲解可能让学生产生理解上的困惑。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带入实际的科技生活中,用现代化手段展示已有的科技成果,或者是让学生回想并列举影响我们生活的科技成果。多媒体的直观展示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惑,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明白科学技术可以改变世界,而知识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通过设置悬念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

设置悬念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技巧,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是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将教材内容和问题悬念有效链接,让学生在探索合作中解决问题,掌握教材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为学生设置的问题既要有实质性的意义,又要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强调学生的探究意识,在陶冶学生情感的同时还要渗透它的教育性。以“二十世纪初的世界格局”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世界局势,教师可为学生设置这样的问题:欧洲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的扩张为什么发生在两次工业革命之后?在对外扩张过程中,哪个国家表现得最为积极,为什么?除了亚洲之外,为什么是非洲而不是美洲成为列强瓜分的对象?在对世界的瓜分过程中,帝国主义之间是否存在矛盾,矛盾的产生又促成了什么结果?问题的设计要环环相扣,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一步步地解决问题。这个过程紧张而有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步步被调动起来,学生的知识系统也在知识体验中得以建构。

三、通过强化实践,让学生在体验中寻求发展

实践出真知,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来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而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一是为了解决问题,二是进行知识的拓展,学会运用。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悟体验知识,在知识体验的过程中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以八年级上册教学内容“保护我们周围的文明”为例,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文物的保护现状,培养学生对文物保护的认同感。为了让学生对文物保护有更深入的认识,教师应设计以学生实践为主的课堂教学。首先,让学生寻找他们周围的文明遗址,寻找文物。可在课前上网查找或到图书馆查阅,也可以采访一些文物的知情人。通过调查,学生们发现有些有价值的文物或多或少地有所损坏,甚至还有一些文物因损坏而消失了。通过调查与研究,学生们得出结论:在文物保护过程中,现代文化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保护有时存在矛盾,人们对于文物的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文物保护意识,教师继续让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有文物保护小组、城市建设小组、旅游开发小组、商业规划小组等。要求这些小组成员从自身利益和文物保护两方面,分别给出文物保护的相应措施。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们认识到人类应该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发展现代文化。还指出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以后的长远利益,人类应该保护文物,尊重文物,因此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人类自己的发展进程。

四、结束语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与研究。提倡人文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发展意识是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提倡的教学新理念。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实际学情,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探究知识,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新民.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史地综合及其教学策略[J].教学月刊,2011(02).

篇10

常态课是日常教学中的家常课,一般是老师经过认真备课及准备材料后去上的课,这样的课堂是没有其他听课老师的,也没有领导检查的。常态课是相对于观摩课、示范课而言的。它的主要特点是原生态,也就是非特殊状态,注重的是在普通的教学条件下,未经刻意雕琢的课堂教学所获得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须从平时抓起,把每一节常态课打造成高质量的课,提高常态课的课堂效率,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受益,学科教学质量才能得到切实的保证。而好的课堂教学主线能使一堂课显得条理清晰、且环环相扣,更能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地感知、体验、探究,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何为科学课的“教学主线”?我认为是指以围绕教学目标设计、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主要线索为轴心的教学脉络;是体现了教师在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及反复钻研教材和教学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的比较成熟、可行的教学思路。

作为一线的农村小学科学教师,上得最多的还是常态课,那在科学常态课中如何运用教学主线设计呢?

一、教学主线要有精心设计的导入部分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经过精心设计的新课导入,既能回顾旧知,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牵动学生的思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快步入学习状态,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课,上课老师从课的一开始就给学生创设一个所熟悉的童话故事情境――“卖火柴的小女孩”,情境中小女孩点着一根火柴,眼前出现一幅美景并投影出示,由此让学生说出身边有哪些物质。这样把教材的内容融入故事,让科学概念的教学在童话故事情节的演绎中得以落实。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由此使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关注。

二、教学主线要有突出核心概念的结构主线

教学过程要突出以“科学概念和知识体系”为主干的教学主线。根据教材各概念间的内在联系,首先确定核心概念,并在课堂教学中,时刻围绕这个核心,构建一条清晰的知识结构主线,使学生通过这种知识主线的学习与内化,构建高层次的认知结构。

如,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金属热胀冷缩吗》一课,教学目标中是设计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活动,有效地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但在物质世界中的金属界,有个别是热缩冷胀的。这课的核心概念是大多数金属会热胀冷缩。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就应该这样安排:先是让学生通过固体体胀演示器实验给铜球加热,体会热胀,再让铜球快速冷却,体会冷缩,这样初步了解金属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其次是举一反三,采用铁、铝、铅等常见金属实验,进一步知道金属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然后是提出质疑,是不是所有金属都具有这个性质,从而提出特例,通过查找资料,借鉴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了解大多数金属会热胀冷缩,但有两种金属会热缩冷胀。以下是本人在教学这课时的片断实录:

师:同学们,经过我们的动手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

生1:我们发现铁条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生2:我们组发现钢条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师:那说明了什么问题,谁能概括性地总结一下?

生:铁和钢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师:总结得非常好,由以上两个实验可以得出铁和钢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师:铜、铁和钢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会热胀冷缩呢?

生1:是的。

生2:还有许多金属我们还没观察过,也许有些金属是热缩冷胀的,就像水变冰就膨胀了。

生3:是的,我们应该研究每一种金属以后才能下结论。

师借机利导出示材料:科学家的研究发现。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但是我们不能对每一种金属都做热胀冷缩的实验,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科学家对所有的金属做热胀冷缩实验的发现吧!

生:阅读教材中第38页的资料。

师:通过阅读第38页的资料,你有什么新发现?

生:大多数金属会热胀冷缩,但也有少数金属是热缩冷胀的,如,锑和铋。

师:还真的存在热缩冷胀的物质,是锑和铋。

师:对科学的研究怎样才能得能出科学的结论呢?

生:要经过不断的严格的实验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师:对,同学们说得很好。科学的结论都是在严格的科学实验中得出的。

……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学生的自主实验得出,铜、铁、铝等金属会热胀冷缩。就在学生认为所有金属都会热胀冷缩的时候,老师适时地提出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会热胀冷缩,是大多数金属都会热胀冷缩,还有两种金属是热缩冷胀。这样的设计,把“大多数金属会热胀冷缩”这个核心概念落实得恰到好处。

又如,孟老师在《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课的教学中,针对“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变化的”“让物质发生变化”这三个科学概念设计了一系列问题或探究主题:(1)同学们,在这个美好的世界里你看到了什么?在这个世界里,还有什么?(2)在我们的教室里充满了空气。你能想个办法来证明一下吗?(3)你能在我们的教室里找找有哪些物质吗?火、声音、电、光,它们是物质吗?(4)在加热过程中,这块冰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水还能重新变成冰吗?你觉得冰和水之间有怎么样的关系?(5)我用力地捏一下,易拉罐发生了什么变化?(6)它们中间有没有好朋友,谁和谁关系比较好?(7)在火柴燃烧的过程中火柴发生了什么变化?火柴的燃烧和前面冰化成水、易拉罐压扁有什么不一样?(8)这两枚铁钉有什么不一样?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9)铁钉生锈和火柴燃烧有什么相同之处呢?(10)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使蜡烛产生变化。(11)哪些与火柴燃烧、铁钉生锈比较像?你为什么将它们分类在一起?

前3组问题落实了教材的第一个科学概念,中间3组问题落实了第二个科学概念,后面的几组问题又落实了第三个科学概念。这样的设计把看似松散的现象归结到三个科学概念中,达成了所有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主线要有多元化的评价环节

《浙江省小学科学教学建议》指出:评价学生的科学学习,不仅要关注科学知识检测,还要指向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实践的评价,对学生的科学学习态度、习惯的评价和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缺乏评价的学习,不仅教学过程不完整,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课堂上必须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恰当的反馈。

教学评价可以是一组精心设计的练习题,它可包含整堂的科学概念,也可以是实验操作的一些规范或步骤,题型可以是判断、填空和选择,也可以是一些问题。教学评价还可以是结合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综合并有所突破的一些探究活动。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在指导学生通过变量控制法研究体积相同的一组物体,重的易沉;重量相同的一组物体,小的易沉后,安排一个让小瓶子沉入水中的实验。通过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进一步了解变量控制法,检验了“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系”的这一科学概念的掌握情况。这些事实告诉我们,只要合理运用教学主线,就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能实现课堂知识的迁移,保证了高效的教学。

篇11

预科数学课程的科学设置存在诸多问题,迄今没有真正把预科数学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建设,因教学目标和要求无定性、定位和定量的规定,不便组织教学和检查教学效果,因此基本上是一个无定规不受约束的教学,不能不影响少数民族科技人才的迅速培养。少数民族预科数学教学如何设置,如何改革等等问题,都是我们在新世纪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所不可回避的。本文就是对这些问题的一个初步的思索。

一般来说,少数民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特殊的困难。数学基础知识较低,特别是拥有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蒙古族学生、藏族学生。高考数学成绩普遍偏低。根据对南昌工学院学院2012级部分的学生调研发现,有80%的学生高考数学不及格;许多学生并没有完全掌握中学阶段的数学。

根据预科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把强化预科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放在首位,预科数学课程设置第一学期以巩固高中数学知识为主,同时要加强课后练习。第二学期开设高等数学,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过渡,顺利的进入大学高等数学的学习。

初等数学课程可以作为少数民族数学教学中的基础课。预科初等数学课程通过仔细的阅读课文,使学生加深对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认知,扩大数学文化知识范围,加强数学语言的运用和解题能力培养。高等数学是体现数学价值的重要形式,又是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

预科数学教学作为三门主干课程之一,它与九年义务数学学习根本区别在于:在有限的时间(一年)、有限的空间(教室)、有限的条件(主要是教师)下,追求最大的成功率。所谓教学质量,最终就是成功率问题。预科数学教学不同于本民族语言的教学,母语教学是在具备语言适用能力的基础上传授与接受理性知识的教学,而预科数学教学则应是以培养思维能力为目的的教学。因此,预科数学教学应当把知识的连贯性放在核心地位。要提高教学质量,独立思考及数学技能训练应贯穿整个预科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编写相适应的教材确定教学起点,少数民族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学过12年数学,有一定数学基础。过去我们对这个实际缺乏科学的分析,对其重视不够,实行“零”起点的教学。这种做法虽然基于打好数学基本功的良好愿望,但由于脱离学生兴趣而适得其反。数学教学应该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果学生在相当长时间内接触不到新知识,已学过的某些知识又因得不到巩固而不断遗忘。这就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预科数学教学的落后面貌。提高教学起点,要从改革教材入手。教材要适合学生的实际,即建立在比学生现有水平高一些,但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又能达到的水平上。

根据成绩将学生分成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在三个不同等级的班里使用不同等级的教材,设置不同类型及不同程度的数学课程,做到不同对象不同对待,因材施教。所有班级实行滚动管理,期中、期末进行综合评分,优升劣降,大大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出路。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发展为主题,教学目标具体化、教学合理化等方面着手,以求得最有效的教学效果。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体系,教师的备课内容、课堂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学习需求来确定的,课堂教学方式以直接交流为主导形式。如讲练新课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来讲解。

当然,预科数学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除了与课程的设置、教材的内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测试制度等等有关外,还与教师和学生的激励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各高校预科数学教学工作者若能积极探索,因地制宜,一定能使我国的预科数学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 考 文 献

篇12

1.1 什么是支架式教学

在教育上所谓支架,是指教师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提高现有能力的支持的形式。这种教学策略来源于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最邻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教育者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支架,通过“支架”不断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

1.2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分类

支架式教学模式分为范例式支架(在学习新知识之前为学生提供范例以参考和借鉴来启发学生)、问题式支架(用不同层次、角度、深度的问题搭建起的学习“路线图”,“路线图”将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学习的逐渐深入而强化)和建议式支架(当学生遇到困境时,教师提出恰当的建议)。

1.3 支架式教学的基本环节

1.3.1 搭脚手架

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1.3.2 进入情境

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1.3.3 独立探索

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开始时先由教师启发引导,适时提示。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继续攀升。

1.3.4 协作学习

进行小组协商、讨论。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1.3.5 效果评价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支架式教学模式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教师的指导(或干预)的逐渐减少,最终使学生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基于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物理课教学

设计

2.1 支架式教学模式应用于课堂的学情分析

在以往初中理科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是教师讲授或演示实验,学生被动接受,再通过习题巩固。支架式教学应用于物理课的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再逐步放手使学生学会探索。

在学习摩擦力时,要求学生掌握摩擦力的发生条件、方向、影响因素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在通过学习摩擦力知识,培养探究能力。因此以问题为切入点,通过问题的不断深入搭建起支架,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进行学习,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二力平衡的条件,以及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学生将在此基础上,对摩擦力的性质进行探究。

2.2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

2.2.1 创设情境 搭建支架

教学生一个小魔术:让学生拿出两本书,相互一页一页的交叉叠放(课堂上也可多几页交叉),然后请同学拉开这两本书,当学生拉不开时,问学生:“是什么原因使这两本书拉不开”?进而引出摩擦力的概念。

2.2.2 搭脚手架

支架一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方向。

支架二 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支架三 在生活中是如何改变摩擦力的大小来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的。

这三个支架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逐次递进的,在教学中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和个体差异性,在三个支架之间搭建更加细化的分支架。这里将会更多的应用到问题式支架。

2.2.3 学生独立探索

在学生探索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分别在桌面上、铺毛巾的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课本,并在书上加一定的砝码匀速拉动,比较前后读数的变化,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引导学生得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老师在这里以建议式支架为主,加以问题式支架。通过这种脚手架,不断地把学生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

2.2.4 协作学习

在探索“生活中是如何改变摩擦力的大小来服务我们的生活的?”这个问题时,首先用到的是范例式支架,分别展示在生活中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应用实例。然后可让小组合作进行讨论,联系我们的生活实践,举例在生活中通过什么方式增大摩擦来为我们服务,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减小摩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最后总结组员的发言,派代表进行汇报。

2.2.5 效果评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