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9-10 15:02: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德育课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德育课教学设计

篇1

一堂能对学生思想产生震动或深远影响的课程必然有非常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且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有其现实需求。例如:现阶段的中职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且都是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长大,对亲情的习惯性接受甚至漠视淡然、对挫折和逆境(如单亲、残疾、不富裕等)的排斥与不知所措等是他们的特点。针对这种现象,我把“让孩子们学会接纳自己,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资源,感受并能体会幸福;接纳父母,感受父母之不易,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做为教学目标,设计了《体会幸福•学会感恩》这节课。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兴趣的保证,是课堂效率的保证,更是学生思想内化为行动的保证。这节课上,为了能达到预期目标,我分别采用了小组活动法、对比法、启发式、故事讲述法、演讲法、激励法等十多种教学方法,催生学生真切的幸福感,并有立刻要为父母做点什么的冲动。例如,我把学生分成若干个三人小组,每组派代表抽取象征着第二次生命的“命运之牌”,然后对自己的新生命发表感怀。通过和现实生活的对比,同学们意识到假如生命会有第二次选择,结果未必会比现在好,说不定还不如现在。然后用我国残疾人数量、失学儿童数量、意外事故人员伤亡数量等一系列悚目惊心的数字,让同学生体会到自己现在所拥有的平安、健康、安宁就是最最好的资源,从而启发学生接纳自我、珍惜生活。又如,我用著名歌手韩红《天亮了》这首歌背后鲜为人知的亲情故事为引子,例举父母养育子女的不易与艰辛,让同学们深刻体会父母之恩、天高海深。多种教学方法的共同使用充分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他们积极发言、勇于表达,使课堂效率实现了最大化、最优化。

三、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时代成为了历史,电化教学辅助设备和多媒体设施的运用使教学过程变的更加生动、直观。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也多次运用音频和视频,使教学内容和效果得以更形象的展示与呈现。例如,在导入新课时,我用毛阿敏的《幸福》做前奏,把同学们带进了温馨恬静的氛围;用2012年网络流行语中排行第一的热点词汇“你幸福吗?”和关于这个问题的神回复集锦视频引发了同学们对自身幸福指数的考虑与讨论;用一组组生动的写实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了自己的富足;用一段优秀公益广告——谭晶的《好人就在身边》激发了同学们胸腔里的正能量;歌曲《天亮了》的凄美使同学们潸然泪下;结尾的《时间都去哪了》呼唤大家为父母写下了最真挚的祝福。教学手段的多元化,使课堂声、形、图、色并茂,生动、形象地展示各种教学情境,有利于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在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下接受了思想、提高了认知。

篇2

对于中职教师来说,德育课不好上。原因很简单:首先,德育课理论性较强、概念抽象,学起来较为枯燥;其次,中职学校的学生对德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学习兴趣。再次,一些教师上课照本宣科,课堂就像一潭死水,久而久之,学生失去兴趣,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说起。总的来说,德育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脱节,没有新鲜“血液”注入,德育课也无生命力可言。怎样让德育课活起来,变一潭死水为一潭活水呢?怎样使德育课富有成效呢?笔者认为,搞好课堂教学总体设计是关键。下面就课堂教学总体设计的方法运用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课堂教学总体设计的概念

课堂教学总体设计是指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系统来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习者学习的一种程序和方法,即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的设计,是教学思路、教学结构框架的设计。简而言之,就是对教学过程总的方法步骤的设计。

二、课堂教学总体设计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总体设计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与否,是备课中最关键的一环。它绝非可有可无,任何教材都有两面性:既有系统、条理、规范的一面,又有繁杂、零碎、不正统的一面;学生也是“十个手指不一样长”:学习基础、领悟能力、性格、兴趣等各具特点。如果教师不做或不善于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只是照本宣科,重点不突出,主次不分明,内容不连接,缺乏整体感,没有教学主线,就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不能保证有效教学。德育知识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在德育课教学中要注重课堂教学总体设计。

三、课堂教学总体设计的内容

课堂教学总体设计的内容丰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设计。

1.设计教学目标

我们要从学科整体或单元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还要从社会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目标既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又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又符合社会需要。如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这门课程既是中职学校的一门德育必修课,又是对中职生进行的一门职业指导实践课,解决学生择业、就业中的实际问题,既符合学生需要,又符合社会需要。

2.备教材、备学生

我们要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参、教辅,不仅要理解所教课本身的内容,而且要站在学科知识结构体系的高度,把握其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做到融会贯通,高屋建瓴,如适时构建一定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掌握和理会教学知识。同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使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心理发展,如在教学中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灵活变化的教学模式,使之符合学生特点,又使学生适应这种教学模式。

3.变教材内容为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

我们要立足于学生接受知识的视角,将教材新知识作巧妙处理,使之通俗化、感性化,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情景,为新旧知识铺设知识联结的“桥梁”。如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使理论知识感性化;采用体验性教育,使学生加深理解,通过谈感想、谈体会、辩论活动,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不断反复中使学生真正获得知识。

4.设计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学任务的落实,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关系教学效果的好坏。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必须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切实可行,切忌形式化。否则生搬硬套某种教学方法,必然使课堂失去针对性,陷入盲目性,影响教学质量。运用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教授学生知识,而且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吸取、探求知识的能力。我们通常所说的“教无定法”,并不是说教学无法,而是强调要特别注意每堂课要因教学内容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会显现教学方法的作用和魅力。

四、课堂教学总体设计的方法运用

搞好课堂教学总体设计,必须在科学的指导思想的统帅下进行。指导思想是科学的、先进的,其教学实际才会是高水平的;反之,指导思想不明确,或不科学,陈腐落后,其教学设计必然不理想,甚至出现谬误。笔者认为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1.以设疑激趣为先导

教师要把教学重点、难点设置成一定教学情景,可以是问题情景,也可以是故事情景、生活场面再现情景等,巧设疑问,激发兴趣。例如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德育课教学中,笔者引用教学情景:“小潭在临近毕业时坐立不安,一会儿觉得高中三年来什么都没学到,一会儿又觉得高中毕业的学生很多,就业压力很大,对找工作没把握,面对单位的招聘无所适从……”由此引发学生展开对职业生涯设计必要性的讨论。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设计首先要让学生想学、爱学。M・克莱茵说:“好教师能使任何教科书都出奇迹,克服差课程的缺陷,而差教师却会把好课程和好学生教坏。”教师的教学总体设计就是通过对教材的巧妙处理和对教学过程的组织筹划,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想学、爱学的心理。

2.以精讲为前提

有的教师不仅善讲,而且有讲瘾,一开讲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这都是传统教育理念下的产物。从古至今,课堂上一直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尤其是德育课,更是从上课讲到下课,唯恐学生理解不了,难怪有人说德育教师是“马列主义老太太”。教学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契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成为新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的大脑以自由的空间。做到这一切就必须以教师精讲为前提,只有教师提炼语言,少讲空洞的话,提高“讲”的效率,才能把时间留给学生,才能让学生主动思考。也唯有如此才能既减轻教师的负担,又提高课堂效率。

3.以揭示规律为重点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必然联系和必然发展趋势。学生不仅要从大量的社会现象中揭示规律,还要运用规律观察、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例如:1958年化和运动,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的破坏。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这揭示了人类发展要受“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一规律的支配。同时又要让学生运用这个规律来认识当前改革的必要性,最终使学生理解并拥护当前的改革开放政策,也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知识的规律,从而学会学习,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服务。

4.以师生、生生合作为动力

让德育课“活”起来,实质就是进行课堂互动,促进互动必须强调合作。在倡导合作性学习的今天,合作越来越被人重视,但在实践层面引入课堂往往很难操作,不是教师不想引入合作,而是唯恐操作不当,导致课堂秩序混乱。其实,课堂上的合作相当重要,合作得好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首先要重新定义德育课堂的活动纪律,那就是讨论有主题,违纪有监督,讨论有奖励等;其次要明确规定合作中讨论、交流的时间,并必须有结果,要当众宣读结果,各组对比;再次要关注合作学习中的弱势群体,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好与差的搭配、活跃的与文静的搭配,男与女的搭配等等。这样既使课堂教学井然有序,又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的学习欲望、情感等得到极大的满足,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完成,教学效果自然不会错。

5.以多感官参与为手段

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这是因为一方面能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另一方面又会使学生产生真情实感的切身体会。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各种感官协同活动,既能减少感知材料的错误,又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在讲授哲学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内容时,利用下雪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一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们的回答不统一,有的说是好事,因为同学们可以打雪仗;也有的说是坏事,因为下雪路滑。笔者教育学生针对下雪是好事还是坏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放在一定的情景下论断,不能妄自下结论,以后同学们考虑事情时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绝对化,才不至于犯错。还可根据学校条件开一些实际操作课、多媒体课、实践活动课等,当然社会实践会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毕竟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到社会中,但也可以采用间接的途径,把备课中准备的课外材料引进课堂,使德育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在丰富的、有血有肉的感性材料的引导下步入理性认识的殿堂。随着现在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笔者利用教室的多媒体播放设备,在课上穿插播放时事新闻视频,结合新的社会热点,让学生感到德育课也很“时尚”,使课堂的讨论气氛更加热烈,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一节高效、成功的课,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一节多姿多彩、耐人寻味的德育课,更需要教师认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同时,还要求课堂教学总体设计主线分明,突出整体性,注重实效性,以保证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篇3

课堂的学习主体是学生,学习活动是课堂的主要活动,这里的学习活动,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由学生相对独立地活动一段时间。“实践体验”课型实施的重点是教师通过设计利于学生参与的学习活动,以更好地达成预设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偏离教学目标而导致学习活动缺乏实效

学习活动的方式与方法有很多,教师为了能让学生充分参与,也花了很多心思去收集和设计一些学习活动。但有时候一些学习活动却偏离了教学目标,导致活动形式化。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导入环节,设置了“猜歌名”的活动进行热身并导入新课,学生参与很积极,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活力,但转入新课学习后,课堂却一下子“冷”了下来,形成鲜明对比,这是因为活动内容偏离了教学目标,导致活动与学习脱节造成的。

2.忽略学生实际而达不到学习活动设计的预期效果

“实践体验”课型教学中有时候会出现教师精心准备的活动、学生却没参加兴趣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情感,或没能考虑学生能力的差异造成的。如在《哲学与人生》课程中,“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的内容里面,在说明物质在运动中存在和发展时,教师往往会采用课本内的一个活动――收集自己不同时期的照片,看看自己的变化发展。让学生从自己的照片里看到自己的变化,感受物质在运动中存在和发展,这种设计本来对学生直观理解知识有很大的帮助。要完成收集照片的活动任务,有两个情况是需要考虑的:一是学生完成任务是否有难度,如对于一些家在外地学生,要他们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不同时期的照片,难度会比较大;二是有些学生不愿意展示自己的照片。但是,教师往往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想法,也没能考虑学生的差别,分层次设计活动,导致活动效果欠佳。

3.学习活动设计过多导致活动低效

学生喜欢能参与的课堂活动,在活动中也很快乐,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有意识地创设各种学习活动,有的甚至一个环节就有一项活动,一节课让学生不断活动。由于活动过多,组织活动中会浪费一定量的时间,另外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容易兴奋而导致课堂难以调控,从而影响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教师在创设活动时没有突出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把握,而且活动缺乏整体设计,单纯注意活动的形式,造成为活动而活动的局面。另外,活动多导致学生对活动的体验难有认真的思考,缺乏基于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使思维缺乏应有的深度,对老师所提问题玩玩是“有什么说什么”、“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课堂上说得多,想得少,因此这样的课堂教学表面热闹、活跃,实质上却是低效的。

二、“实践体验”课型教学中提高学习活动设计有效性的策略

要解决教学实践中所暴露的学习活动存在问题,提高学习活动教学的实效性,必须从设计开始。所设计的活动不仅要面向学生实际,利于学生参与,利于学生小组合作,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找准学习活动设计的主题

学习活动主题是否有意义、是否真正为学生所喜爱,决定了学生的投入程度,决定了活动是否能顺利实施。预设活动的主题选得好,学生的参与热情就会空前的高涨,后续活动开展起来就顺利,活动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主题选得不好,活动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而且还有可能使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但学习活动的实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首先明确“实践体验”课型教学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找到学习活动设计的切入点,明确学习活动的主题。“实践体验”课型教学目标的确定,一方面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生活或专业学习实践的需要。例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关注改善民生”一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结合教学大纲关于“关注民生问题,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各种活动”要求,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所谓自下而上,即通过课前组织学生对“幸福生活”的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社会民生问题关注比较少,漠视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工作,没有意识到要解决人民生活的保障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等情况。根据这一调查活动反馈的情况,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设定在如何使学生“关注民生”这一层面,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从恰当的视角关注民生问题中的社会保障制度。

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所有学习活动都围绕更好地帮助学生“关注民生”这个主题设计,如“问卷调查”、“成果展示”、“案例讨论”、“采访”、“献计献策”等。这些学习活动突出以两个优点:第一,学生主体性。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如果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存在,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没有扮演主角,那么教学目标就不能够实现。因此,通过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第二,活动差异性。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能够了解学生的“需要”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在中职学校中,由于专业不同、班级间的差异,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自然也就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堂课教学目标也应是多样的,同样的班级在同一堂课中,不同的学生欲达到的教学目标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学习活动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长,分类参与,因人设标,共享成果。

2.在整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活动设计的针对性

“实践体验”课型教学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学习理论知识,并把理论知识再运用到生活中的过程,因此,通过创设学习活动,将静态的知识情境化、活动化,给学生参与、体验、感悟和内化的机会,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梳理,通过调整顺序、适当增减、重组等方式整合教学内容。

例如在《关注和改善民生》的教学中,基于中职一年级的学生对社会民生问题关注不够,了解较少的情况,由浅入深地为引导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关注民生问题,将教学内容整合为三部分:第一,社会保障体系是民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社会保障体系与国家发展、个人的关系;第三,要从什么视角去关注民生问题中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内容创设不同的活动任务,如通过“问卷调查”、“成果展示”活动任务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保障体系是民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案例讨论”、“采访”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保障体系与国家发展、个人的关系;通过“献计献策”活动共同关注民生问题。这些活动的设计,既贴近学生生活和知识经验,又利于学生参与,让德育课在有限的时间内真正突显到它的实效。

当然,德育教学仅仅靠一堂课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将学习活动贯穿于学生的整个生活之中,使学习活动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生活即课堂,课堂即生活,树立大课堂观、大社会观。因此,在“关注和改善民生”的教学结束,课后要求学生完善民生问题提议案,主要是对提案书内容的可行性进行调研,使学生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关注从课堂延伸到课后,提供机会体验社会生活,感受我们生活环境的变化。

3.突出交流与评价设计以提高学生参与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篇4

中职德育课课程改革提出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与传统的“双基”教学目标相比有很大的改善。“过程与方法”目标不仅是其中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正确把握和有效设计“过程与方法”目标呢?

课堂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的现状

在中职德育课教学大纲中,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表述是:“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了解社会科学知识的生成过程,逐步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本方法。”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大多数教师都能注意用三维目标来统领教学。但普遍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得不够精准,在设计上出现一定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缺少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解,导致该目标的缺失。在目标的设计中,看不到学生要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掌握哪些学习方法。第二,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主体认识不清,将该目标的设计错误地等同于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设计。第三,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表述上,行为动词不准确、不合适,导致无法有效评价该目标的达成情况。第四,目标的设计上比较零乱,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混杂着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维目标不是一定要分成“三点”来写,但必须清楚三种目标的内涵是有差别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内涵的解读

很多人对“过程也是目标”非常不理解,以为这是犯了逻辑错误:目标是指要达到的结果,“过程”怎么是结果呢?这种看法不是没有道理,我们可以看看有关资料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表述:“视频导入、图片展示、配音动画、资料收集、问题探究、分组学习、合作探究”,“课前资料收集,课上问题探究”。很显然,这种表述的确涉及到教学过程(只是由具体的教学活动组成的教学过程),但是,它们能称作教学目标吗?我们谈论的“过程与方法”实际上有两层意思:教师在课堂上教的“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学习中的“过程与方法”。

1.关于“学生的学”

“学生的学”主要是指学生学习的状态和学习的能力(包括方法的掌握),教师应该在德育课课程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主的学习能力,因此,学生学习状态的优化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应该成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关注的重点。

2.关于“学习的过程”

大纲认为:“过程”应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学生的活动过程,这是显性的过程,包括课堂的学习过程和社会的实践过程。二是知识的生成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这是隐性的过程。显性的过程包括学生资料收集、问题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组学习、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社区活动等。在设计上,教师要注重明确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以使学生顺利地经历这些学习的过程。隐性的过程包括概括、归纳、演绎、分析、综合、抽象、发散等思维过程,这也是知识的生成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是要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还要学会知识的生成方法、思维的方法,这对于学生终身学习技能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设计上,教师要充分借助教学资源,为促成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提供尽可能多地机会,而且要尽量明确在某一环节中学生要进行何种思维活动。

3.关于“学习方法”

方法,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方法目标既包含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本方法,又包括在学习德育课中要运用的具体方法。方法和过程是统一的,其内涵基本相通。因为经历过程需要借助或者习得一定的方法。

方法与能力是不同的,同时又是密切相连的。方法是具体的,而能力则是抽象的。方法是能力的支撑,能力是方法的升华。具体而言,一节课的目标应该是学生能够掌握什么样的方法(甚至数节课的目标),较长周期的目标才是学生具备某项能力。对具体方法的学习,是为使学生养成某项能力服务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有效性的对策

“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的有效性关注学生切实经历一定的学习过程和获得一定的方法,以此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此,要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的有效性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认清目标的主体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明确师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和定位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性前提。

教学目标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而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预先设定的任务。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一定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规范目标的表述

目标表述得是否清晰是教师对目标理解程度和把握程度的重要体现。在目标的表述上主要注意两点:一个是行为主体,一个是话语方式。在行为主体上,要以学生为主,揭示学生要经历的过程和掌握的方法。在话语方式上,第一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话语习惯,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话语方式。变“培养学生”、“使学生”为“学生学会”“学生进行”等等。第二是要准确界定能与“过程与方法”目标相匹配的行为动词。在此目标的表述上,出现了“领会”、“感受”、“了解”、“认识”、“激发”等动词,明显是不能适应“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表述要求。对于三维目标的表述,不同的目标其表述用词是有区别的。对于“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教师参照加涅教学目标分类系统,做了如下(见下表)的概括。

据此分析,对于“通过搜索资料,探究中国和平发展之路,组织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中国走和平发之路的原因。”的目标设计,不妨这样表述:“学生通过网络、报刊等途径收集中国外交的政策和近期外交事件,参与小组讨论,探究并概括出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

规范目标的表述,功夫不止于言词,更深层次上是要加深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程度。因此,规范“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表述,不仅是为提高当下部分教师教学目标设计的质量提供有效途径,更意在提升广大教师对“三维目标”的理解、把握和实施。

3.关注目标的适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