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范文

时间:2023-09-10 15:02: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

篇1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1.259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security hidden danger operating nursing,formulat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Methods:the operating room in nursing potential unsafe hidden danger list,nursing safety strategy measures.Results: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staff fully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Make nursing standardized and institutionalized.Conclusion: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safety management to minimize the incidence of safe hidden trouble.

Key wordsoperating;safety hidden;countermeasures

手术室是医院实施手术治疗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工作场所,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的手术方式不断开展,护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护理意外和风险无形上升,同时法律保障体系的日益健全,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以及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患者的法律意识不断强化,手术室的医疗纠纷逐年递增。为了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笔者对20余年来针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现介绍如下。

护理不安全隐患

护理人员缺编,工作繁重,长期超负荷工作,都会造成思想麻痹,注意力不集中,给手术室护理工作带来无形隐患。

护理人员专业知识贫泛,再教育学习不够。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进入了一个新的台阶,护理人员认真学习相关知识不够,对新业务、新技术缺乏正确认识,造成手术要求与应对能力的差距而导致配合不满意。

查对制度不严,常由于用药、输液、器械敷料、标本送检等过程中查对不严,造成用错药、接错病人、弄错手术部位、异物遗留体腔、标本弄错或丢失等情况。

无菌技术操作不严,手术物品管理不规范造成手术病人切口感染。

规章制度不健全,工作责任心不强,医护配合不熟练,手术摆放不正确,造成手术病人摔伤、压疮、电灼伤、坠床等护理隐患。

护理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不完善,特别是急诊抢救病人,医生说,护士做,执行口头医嘱,手术抢救过程缺乏合理的安全性资料。

术中语言不规范,超越职责,如麻师离岗而由护士代看管现象。

对策

强化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手术室各种规章制度:高度重视影响护质量的每一个环节,将查对制度贯穿于手术的全过程,制定手术室护理工作量化考核细则,工作中不断自控、自纠,人人有压力,有动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达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认真对待每台手术。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证据意识,准确完善术中手术护理记录:以护理记录为培训重点,结合典型案例分析说明护理记录上的每一个字都可以成为法庭上的证据,使广大护理人员提高认识,重视术中护理记录书写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病人的知情权和保护权以及治疗方案。术中遇到病人及家属询问术中情况,手术时间长短,是否安全时,护理人员应该慎重解释,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加强业务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开展相应的专业知识学习,适应工作需要,培养爱岗敬业技术精湛,工作认真负责的高素质护理人员,掌握最新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新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管理者排班时应注意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护士与年青素质差的护士搭配。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①抢救病人,执行口头医嘱必须复述一遍后方能执行。②防止异物遗留体腔,认真做好纱布、器械、缝合线及针的清点工作。手术开始,不管是否须清点数字的手术,均要把地盆及手术间的纱布、纱垫一律清点的物品清点干净,收出手术间,手术台上已清点的纱布、纱垫一律不准剪开使用。台上用过的纱球、棉片、小敷料等应放于台上弯盘内,不得投入地盆内。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在手术的始终均要注意观察手术间的情况,防止清点物品的流动。保证数字清点的准确性,做好查对登记,保证手术质量,防止责任事故发生。③做好术前访视,严格执行手术病人查对制度,防止接错病人。④凡分左右脏器器官的手术都应该反复查对病历,询问病人,防止弄错手术部位,做好记录。⑤用药、输液、输血需经两人核对无误方能使用。

严格消毒隔离,把好无菌关,是防止发生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①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重视和做好手术室的环境清洁、消毒及空气细菌监测登记工作。②无菌手术与非无菌手术以及特殊感染手术,手术间分开使用。③无菌物品定位、定量、定专人管理,与非物菌物品必须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致。④凡进入体腔器械物品清毒灭菌监测卡,必须保留术毕贴于手术护理记录单背面备查。⑤巡回护士监督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遵守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管理规范。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①严格执行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等岗位职责,杜绝越职行为,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②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清点台上、台下物品,做到上不清,下不接。③术毕送病人回病房,必须在医生、麻师、护士共同陪护下送回病房,防止摔伤、坠床等意外事故的发生,并与病房护士交代术中情况。

讨论

篇2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249-02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security hidden danger operating nursing,formulat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Methods:the operating room in nursing potential unsafe hidden danger list,nursing safety strategy measures.Results: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staff fully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Make nursing standardized and institutionalized.Conclusion: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safety management to minimize the incidence of safe hidden trouble.

【Key words】operating;safety hidden;countermeasures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工作场所。手术室安全隐患无处不在,严重损害患者的安全与利益。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是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的工作质量和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利益和安危能否得到保障。因此,针对手术室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我院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手术病人的安全与利益。现将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安全管理总结如下。

1 外科手术室护理常见安全问题

1.1护送病人不当,甚至接错病人

1.1.1接错病人常发生于同一病区有重名病人且同日手术时;同时有两名以上急症入院病人(没有办理住院号)时;由于手术病人术前紧张、睡眠欠佳及应用镇静剂,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易发生接错病人;接病人者未认真核对手术通知单信息,导致错接病人或接错手术间。

1.1.2 护送病人过程中,由于方法不当会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术后病人X线片、CT片等贵重物品遗失[2]。

1.2手术安置不当

1.2.1手术的安置以既符合手术操作需要,又不过分妨碍病人生理功能为原则,其操作要轻柔协调,注意负重点和支持点是否正确,各种垫物和支撑物软硬要适中到位,已安妥的舒适不移位。

1.2.2此类错误的发生,主要是巡回护士违背上述原则,对术式不甚了解,缺乏与术者、麻醉者沟通所致,多见于全麻、消瘦、手术时间长、高龄等病人。手术放置不妥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就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压疮、桡神经、坐骨神经、腓总神经的损伤等,或影响患者的呼吸及血液循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

1.3清点有误,操作不当

1.3.1忽略检查校对,导致异物遗留;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造成医疗事故。清点制度执行不到位或清点马虎,操作不当致器械损伤或缝针丢失,外来器械清点、管理不严。术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为今后埋下了隐患。

1.3.2术中注意力不集中,手术前、中、后物品清点有误,术中物品添加未及时登记,造成物品数目清点错误。

1.4 手术部位错误

手术部位错误:术者、麻醉师、巡回护士术前未按病历记载核对或未认真核对患者手术部位,术者凭印象错误为患者施行手术而导致手术部位上的错误,其中对称性器官手术容易出错。

1.5 用药错误

1.5.1病人手术中病情变化快,用药品种多,且要求及时。尤其是体外循环及器官移植手术,病人输液路径多,护士缺乏药品知识,加上不熟悉病人病情,易发生用药错误,造成不安全因素。

1.5.2有的执行口头医嘱有误,而用错药、输错血或用错剂量。术中用错药、输错血:①外用药、静脉用药标志不明显;②药物未定位放置,使用时未认真核对;③执行口头医嘱有误;④输血时未认真执行输血查对原则。

1.6医护间缺少沟通

由于各科手术医师手术时特殊习惯及其他配合要求不同,而医护间未进行有效沟通,造成术前物品准备不足或过多,如有的医生习惯用吸收缝线,有的习惯用不吸收缝线;个别护士贪图方便把所有的一次性用物递上手术台,结果医生未用,造成浪费。

1.7护理人员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各医疗机构为了节约人力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尽量压缩编制。护士人数远没达到卫生部的编制要求,护士加班过多,超负荷工作,易造成身心疲惫。有研究表明假如护理人员文化低,素质差,频繁轮换,培训不够,将会导致更多的院内感染和其它不良反应。

2 安全管理措施

2.1 术前访视制度;术前一天器械护士凭手术通知单到病房查阅患者的基本情况。进病房时仪态端庄,态度热情亲切,向患者说明来意,主动介绍自己的姓名和次日将为患者手术所承担的任务,称呼患者时用文明礼貌用语[3],可轻握患者手部减轻患者恐惧感。与患者交流时语言轻柔、通俗易懂,给予患者关怀与支持,树立信心。进入手术间后再次核对病人信息,就彻底避免了接错病人,手术部位错误。

2.2 接送病人签字制度;为避免术中用物、器械不足和质量不良造成意外,我院建立接送病人签字制度。器械护士接病人时将病历、X线片、CT片、疝气补片等带齐并签字。科室成立了专业小组,轮流外出进修学习。我科还建立了手术流程制度,并对各种器械、仪器设备设置专人专管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3 严格的查对制度;为避免遗留物品于患者体腔,我院建立了严格的查对制度。术前、术中、术后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并详细记录在《手术器械物品清点单》上,除记录各种物品的基数外还应注意完整性与完好性。如需替换手术护士,则替换的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要与当前的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共同确定所有物品的完整性与完好性后方可替换。

2.4 预防切口感染的一系列制度;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绝对分室存放,专人定期检查,及时重新灭菌。外用药与静脉用药分室放置。手术人员手部消毒液及手术间定期作细菌培养。手术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参观者应固定手术间,限制参观人数,减少走动和开关手术门。禁止从污染手术间进入无菌手术间参观。术毕,手术器械用含氯消毒液浸泡1h后再刷洗打包,手术间内物品、操作台、地面、墙面可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并紫外线照射1h,空气消毒机消毒1h后手术间方可使用。废弃物焚烧处理,以彻底杀灭病原体避免交叉感染[4]。

2.5对于术中植入人体的物品应提前做好防过敏措施。面对重大手术或患者为体弱多病型时液路应至少开通两个。为避免用错药、输错血,术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使用任何药物时,应与麻醉师共同核对药名、浓度、剂量及有效期。执行口头医嘱时,执行前需复述一遍,并做好三对(对药名、剂量及用法)[5]。准备取血时将输血单内容与病人病历核对且每次只能取一个人的血,避免取错。取血后与麻醉师再次检查、核对无误。输血时密切观察,输血后将输血袋放置24h,确定未发生输血反应后,毁形处理。

2.6 安置手术时既要充分暴露术野又要避免肢体过度外展内收。截石位时腿下垫好棉垫防止压伤肌肉和神经;俯卧位时,头部置头圈,肩下、胸部、腹部、会阴、膝下及足下垫软枕;仰卧位时,耳后、肩下、尾骨、足后跟处垫软枕;侧卧位时,颈下、腋下、肩下、髂骨、脚踝处应垫软枕。

2.7 标本登记制度一般病理标本,术毕由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共同核对,双人签字确认无误后加入福尔马林浸没标本,由专人送往病理科;对于极小的标本,术前准备几个高温灭菌小瓶,手术取下标本后由器械护士直接放入小瓶内,术毕与巡回护士共同核对无误后,加入福尔马林浸没标本双人签字送往病理科;如需送冰冻,巡回护士准备好标本袋,待标本取下立即放入袋中与器械护士核对无误后立即送往病理科;切忌冰冻标本内加福尔马林以免损坏标本。

2.8 对抢救记录单书写做出明确规定,为避免抢救记录不完善造成不良后果,我科对抢救记录单书写做出明确规定,使用口头医嘱后要求医生及时补记,抢救记录结束后6h内补齐,体现准确性、真实性、及时性。

2.9 护送制度 护送病人回病房时,各种管道和引流管应由专人看管防止脱落,并在接送病人单上签字查看是否将病历、X线片、CT片、手术衣裤鞋等带回,避免由此带来的不便。

2.10加强业务学习,强化法律意识定期组织学习,提高业务素质,鼓励外出学习和进修。提高专业技能和应急能力。加强护理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强化法律知识的学习,维护患者权力的同时,把法律作为工作责任,个人权利、义务,自由的价值尺度,确保护理安全。

3 小结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医疗护理日趋复杂,手术室安全隐患不可忽视,安全管理成为保障患者安全与利益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有慎独精神还倡导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6]。我们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水平。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和完善安全管理中各项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才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保证手术病人的安全与利益。

参考文献

[1]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2]赖晓萍,王美珍.手术室护理中的预见性问题与安全管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3):1845.

[3]邬艺平.术前访视在手术室的应用体会.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8):1836-1837.

[4]冯立,耿淑琴,张桂荣.如何加强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6):59-61.

篇3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6.01.111.02 DOI:10.16281/ki.jocml.2016.01.08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对医院的医疗和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手术室是治病救人的场所,而手术室的护理强度大、内容多、护理所需时间长,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很高,如果护理过程中出现问题,不仅会对患者造成影响,还可能引起医患矛盾[1]。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积极采取措施预防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提高护理安全性。文章主要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34.2±12.5)岁;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33.1±11.9)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安全隐患分析分析观察手术室护理过程,得出以下结论。(1)护理人员素质高低不一。由于手术室护理时间长,工作量大,在长时间的高强度护理中,护理人员容易分神,加之有的护理人员不认真对待护理工作,不愿承担责任,容易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也有护理人员对护理专业知识的掌握度不够,护理方法不够科学,影响患者的健康,有的护理人员对手术室的突况不能很好把控,不能正确处理。(2)护理人员操作方法失当。有的护理人员对操作细则没有仔细研读,在进行一些护理操作时比较随意,可能发生在护理过程中不消毒、不严格控制卫生等情况。有的护理人员护理过程中不细心,可能出现将患者放错手术室、对手术物品清点错误、查对器械时出现遗漏等现象。有的护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随意处理医疗垃圾,造成污染;不熟悉医疗标本的重要性,没有及时的分类贴好标签,导致送检时标本混乱,无法检验。(3)手术室护理制度不完善。护理工作是一个规律性的工作,很多流程都需要有章可循,陈旧不合理的制度容易造成护理工作的盲目性,进而出现安全隐患。医院应该密切关注卫生部的制度情况,如果制度有更新,医院应该及时将手术室的护理制度对应更新,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安全隐患的出现。1.2.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引进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前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引进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后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流程,健全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比较两组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率。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2],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后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观察组采用引进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后的护理方法,发生1例护理安全事件,占2%;对照组用引进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前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发生4例护理安全事件,占8%;观察组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护理是手术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它涉及到多类护理人员,主要包括巡回护士和手术护士。巡回护士的主要职责是准备手术所需物品和器械,迎接患者进入手术室等候手术,核对患者信息,协助麻醉医生完成麻醉工作,帮助患者选择适合手术的,手术中密切关注患者各项指标,如果发现问题,要立即告知医生进行处理。手术完成后要整理手术室,还原手术物品,做好交接工作[3]。手术护士的主要职责是手术前认真清点物品、器械等手术所需,认真熟悉手术步骤,保证手术护理时不慌不乱。手术开始前20min做好彻底消毒工作,协助手术第一助手做好手术前的消毒、铺巾工作,及时收纳手术垃圾,妥善保管手术标本,手术后及时清理手术用品,做好手术垃圾处理工作[4]。责任护理人员必须认真负责做好手头每一件工作,如果护理过程出现问题,很容易导致护理安全隐患的出现,危害患者健康。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护理安全隐患的认识,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认真分析其原因,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手术室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效果,促进患者恢复。针对本研究出现的护理安全事件,针对性的提出以下几点防范措施。(1)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医院领导应该合理配置手术室的人力资源,手术少时合理安排护理人员休班,因为足够的休息能保证护理人员以更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也能在手术多的时候长时间工作。同时,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应该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更深入掌握护理过程和注意事项,提高理论知识。应该做到以老带新,新护理人员在老护理人员的带领下能得到更快的成长,也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率[5]。(2)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流程。明确的操作流程能保证护理工作的规范性,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要认真做好患者信息的查对工作,准备好手术所需物品、器械等,以患者舒适为标准选择,如果手术时间很长,手术过程中要适当为患者的受压部位按摩,防止压迫神经对患者造成伤害。手术完成后要认真清点好手术用品,清理手术室,做好交接工作,保管好手术标本,处理好手术垃圾。(3)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医院管理人员应及时关注卫生部的相关制度,根据颁布的新制度,结合实际修改完善本院的制度,并及时安排护理人员进行学习,熟练掌握最新制度内容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对以往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防止出现二次错误,如果条件允许,医院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及时表扬表现突出的护理人员,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综上所述,由于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安全隐患的出现不可避免,只有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防范,才能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手术室护理的安全性,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邱锦芳,郑灵,邓小嫡,田荣,赵静.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J].当代医学,2010,(13):109-110.

[2]牛铁铮,金善玉,薛丹.浅谈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2,(11):255-256.

[3]杜娟,李艳军,吴金玉.浅谈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北方药学,2013,(02):116-117.

篇4

【关键词】手术室; 护理安全隐患; 管理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of the Hidden Dangers in the Nursing Safety in Operating Room

Huang jingbo Shen danping Qiu deye

【Abstract】Objective :Analyze some composition element and the management strategy of the nursing factor of dangerous in operating room.Methods :To seek the factor of dangerous and solve it.Result :Safety containment measure which was to aim directly at could degrade incidence of the nursing error,at the same time it could enhance the consciousness of safe qualitative in nursing staff. Conclusion :It could make a good supervising system on nursing security control which to manage the nursing factor of dangerous in operating room,and warrant to practice well about quality management program in every direction.

【Key words】Operation room; Nursing; Factor of dangerous;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048-02

护理安全是在实施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是病人在手术室内不给病人造成身心意外的伤害,根据不安全因素种类而采取的各种安全防患措施,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防患,手术室工作节奏快,持续时间长,风险大,通过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采取相应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安全隐患发生,确保手术安全,防止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1]。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疏忽和麻弊大意会直接导致患者手术差错发生,最后铸成重大医疗事故[2]。笔者针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因数进行分析,现介绍如下:

1 手术室常见安全隐患

(1)接送患者手术部位错 手术患者术前的紧张及使用镇静剂,小儿及老人神志不清者的患者,容易接错患者放错手术间。手术前未核对清楚正确部位,导致手术部位错(2) 电灼伤 电凝使用不当以及负极板潮湿引起电灼伤。(3)用错药物及输入异型血未认真执行医生口头医嘱给药不准确,输血输液查对不严格(4) 异物遗留体腔物品清点有误,未按清点交接制度(5) 标本遗失病理标本保管不当,错放错送,责任心不强失误造成遗失(6)压疮手术摆放不当引起患者局部皮肤受压导致压疮。

2 预防措施与管理对策

手术室进一步完善各班次职责及制度和护理工作流程,加强护士法律知识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考核。

2.1 强化护理安全质量教育:提高护理安全认识,坚持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手术室护理队伍相对年青,必需加强护士牢固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严格执行护理工作制度。护理工作制度是保证护理工作秩序,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差错事故的重要法规。坚持严格事前控制,严肃事后处理的原则。做到“三预、四抓、两超”,即预见、预查、预防;对容易出错的时间、容易出错的环节、容易出错的部门、容易出错的人,进行超前教育和超前监控。在每月对那些虽未造成病人伤害,但造成负面影响,为事故隐患,进行事件共享,给予通报提醒。对检查中发现违规、违纪现象,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并提出整改措施,使护理工作安全警钟长鸣。

2.2 重视法制教育、强化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知识的培训,使护士懂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自觉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经常组织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文件,增强了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手术室护士知法、守法、依法、护法,严格按规章制度开展护理工作。

2.3 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护士不但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而且要有精湛的业务技术,娴熟的护理操作以及高质量的服务水准。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医疗设备的更新、新技术的开展,手术室护士必须不断的充实和更新知识,同时不断的增强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敏锐的观察力和应急处理能力。科室领导鼓励护士参加各种自考、撰写护理论文、参加学术会议交流,对新毕业护士定期进行基础理论、操作技能考核。

2.4 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缓解超负荷工作状态:手术室长期存在护理人员不足、工作量大、时间长的问题,护士长弹性排班制,关心护士生活、解决护士的后顾之忧,使手术室护士可以精神饱满的全情投入工作中,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2.5 针对手术不安全因素,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

2.5.1 接错病人、开错手术部位:接病人时要认真核对病人的科室、姓名、性别、年龄、床号、手术部位,特别是接台病人更要加强核对。5岁以下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差的,更要小心核对,不能将两小儿放于同一车床上。手术开始前,再与麻醉师、手术医生共同核对手术部位,术前在手术部位画―个手术标记。

2.5.2 用错药物及输入异型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手术时用药通常是口头医嘱,要做到重复―次口头医嘱,用药后与麻醉师再次核对药瓶后方可用药,用药后药瓶要保留。输血时严格执行输血规程,血液需经血库人员、手术室护士、麻醉师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

2.5.3 灼伤、烫伤病人:使用电刀时常规检查性能是否良好, 常见为电刀灼伤,使用电刀时注意负极板的放置时与皮肤完全接触,消毒时不要太湿,电刀不用时固定放置,特殊时肢体需垫海绵垫,保证肢体不接触金属物[3]。避免烫伤病人。防止碘酒、酒精、双氧水等化学药物灼伤。高频电刀在使用时会形成火花,遇易燃物时会着火[4]。

2.5.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异物遗留在体腔内:手术前做到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六查:接病人查(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及配血报告)病人进手术室查,麻醉前查,皮肤前消毒查,切开皮肤前查,关体腔前后查,十二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号,手术名称, 手术部位,手术物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物品合格率齐全)四到位: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刀。洗手、巡回护士手术物品严格执行清点、核对、登记制度,术前、术后认真清点物品,特别是术中剪下的钢丝,克氏针,注射器针头套等,应及时清理手术切口周围的物品,不用时及时回收,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2.5.5 病理标本遗失: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医生在病人机体上切下的任何组织,洗手护士都要认真保存。对护生及进修生单独洗手时尤其注意,放手不放眼,认真做好带教工作。大标本可用治疗巾、弯盘、盐水盒存放,小的标本(淋巴结、囊肿等)用湿纱布包好,用钳夹住,放于弯盆内妥善保管,术后用10%甲醛固定,标本袋贴好标签连同填好的病理单,巡回护士与医生一起送到存放标本的固定地方,并在标本登记本上双签名。

2.5.6不当引起的神经麻痹导致组织压伤:掌握各种手术的摆放方法及注意事项。了解患者生理特点,进行压疮风险评估,排除术中压疮的发生[5]。摆的原则:保持呼吸、循环功能,充分暴露手术野,使病人舒适,固定牢固。机体的着床支点避开神经走行的部位,避免肢体受压造成神经麻痹。使用气压止血带时严格掌握禁忌证,选择合适的气压止血带,压力适中,记录时间,定时松开。术后检查受压皮肤是否损伤。

3 结果

通过对手术室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及制订相应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对策,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显著提高,手术事故隐患风险大大降低。通过护理安全质量的管理,把手术室不安全因素控制在最低程度。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对护士的法制教育,提高了法律意识,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和慎度精神,对护士的言行举止起到自律作用,无一例护理纠纷出现。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使手术室护士在器械准备和配合方面有所提高,大大减少了因器械准备不足或不良而延误手术的情况。新护士专业技术及基础护理操作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操作技术合格率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安排,使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休息合理搭配,提高了工作质量,减少了差错苗头。有针对性地预防手术常见不安全隐患因素,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护理缺陷,减少了护理纠纷。

4讨论

通过对手术室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健全手术室规章制度与工作流程,明确各级护理人员职责,强化安全质量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加强专业技术教育与训练是防范手术室护理差错事故的关键。手术室工作是―个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风险高的岗位,在繁忙的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安全的隐患,任何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手术过程都带着潜在的风险,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安全质量是患者选择就医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之―,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要严格进行质量监控,引用现代科学手段,坚持科学管理,有效的运用现代质量管理办法,使手术室护理安全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全程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春英,赵红英,运用手术室护理质量反规表提高手术室护理前景[J],天津护理,2002,10,(14),197-198.

[2] 曾俊,任辉,实用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5-37.

篇5

作者单位:350005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外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以及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和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健康要求越来越高,人们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维权”事件随处可见,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患者治疗的特殊场所。其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和医疗效果。而手术室护理工作因其涉及人事多、范围广是医疗纠纷的多发区。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防危对策,使手术室工作更安全、快捷、有效、最大限度降低医疗护理事故的发生。

1 护理安全的概念及意义

护理安全是指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护理安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永久课题,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可以综合反映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护理不安全的因素将影响护理效果、患者康复、医院在患者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2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

2.1 存在的法律问题 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较淡薄,多年来,护理人员只注意了护理工作的知识技术含量,却忽视了护理工作的服务特性。护理人员缺乏对护理学科独立性、主动性、科学性的认识,在工作中缺乏对自身的约束,随意性强,慎独精神差,对发生的错误轻描淡写,认识不到护理的过失会引起医疗纠纷;在护理管理和护理实践中忽视患者权益,工作中缺乏沟通,对自己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缺乏应有的认识;思想观念、护理行为没有因为社会对护理质量,护理服务的期望的提高而转变。

2.2 术前防术隐患 人力不足导致开展术前防范有困难。即使进行防范,许多地方也只是流于形式,处于应付状态,防范的规范性受到限制,术前防范过程中患者对即将发生手术会有许多疑问,有些问题超出术前防范护士所了解的范畴。如麻醉风险、麻醉意外、又有些是序于应由术者解释的。如手术治疗方案、手术方式、有些是病区护士健康教育内容。若回避或应答不当,与其他人解释不同等,都会使患者产生误解或焦虑。达不到防视的目地,有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在医患关系比较紧张的今天,增加出现医疗纠纷隐患的概率。

2.3 手术室的隐患

2.3.1 手术室环境隐患 手术间空气洁净度不达标造成手术感染等。如湿式清洁扫措施来落实。参观手术人员太多。空间净化系统未定时清洁检修等。

2.3.2 手术室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或违规操作或导致工作失误。如手术接诊时手术对象、方式、部位及侧向错误。手术物品准备不足。术中器械物品缺失,违反无菌操作。仪器操作不规范等,有的还造成严重后果。

2.3.3 护理经验不足导致执行不力 如患者提放损伤组织或神精手术低温导致苏醒延迟。电刀负极板造成皮肤灼伤等。手术室护理若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不足或滞后,也导致护理隐患增加。

2.3.4 制度建立后不严格执行或以经验代替制度 导致制度形如虚设。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导致人员流动性增强,造成手术人员经验不足或技能不高。培训制度落实不力。导致操作失误,造成严重后果。如劳教失控造成未经灭菌器械用于手术等。物品和设备管理使用不当,严重影响手术质量,如特殊器械,手术物品的准备不完善,造成手术延误。设备性能掌握不好导致手术风险。手术器械核对和管理不规范,导致残留体腔。标本没有妥善保存及管理不善。

3 防范措施

3.1 加强护士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在手术室管理中加强护理风险教育,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规章制度,使每位护士自觉学法、知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患者和自我保护。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稳固树立“质量安全第一、服务第一、患者第一”依法施护的观念。将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及患者提供安全护理。

3.2 提高专业技能做好分层次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针对临床先进精密仪器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等。保证患者使用过程的安全。

3.3 术前防视 应由经过专业知识健康教育。人际关系方面专门培训过的专职护士当防视任务。专职护士能够针对性对患者关心的问题进行规范性指导。编写具有针对性通谷易懂。图文并茂的专科手册给患者。以保证患者能够正确理解手术的有关事宜,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3.4 预防接诊错误防止接错患者,使用录有存患者手术信息的手腕牌。使用“手术患者接送卡”“手术患者前核对表”在手术室门前对患者进行“三问”“三查”即“问人名”问病名。问手术名查病历。查身份查携物。把握好手术每一节。落实术前四级查对[2](接送员、手术护士、麻醉师、护士共同核对患者姓名和手术部位,把好手术安全关。

3.5 防止用错药可制定常用药物配制标准卡方便护士配制和确保剂量准确,避免灼伤皮肤。术中用药时必须经人核对。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等。术中用过的各种药物安排应留到手术结束后方可处理。瓶签脱落、字迹不清的药物一律不用。执行口头医嘱要复确1遍无误后方可使用。并做好记录,输血前应两人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供血者姓名、共同在输血牌正面签名和签核对时间,方可输给患者,并观察输血反应。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在血袋标签上签上签名。将血袋放入专用保存桶中保存24 h以上。

3.6 防止摔伤和患者损伤,定期检查接送在车轮,锁扣,定期清除车轮线头,进出电梯门时要保护患者头部和肢体,婴幼儿,语言不通,躁动或意识不清者让家属在手术等候门陪护待麻醉医生就位后才送入手术间。接手术患者要避免在走廊等候或麻醉。术中防止压伤患者,固定时,即要求暴露良好的手术视野,又要不使肢体及神经过度牵拉受压,提放俯卧位时可用头圈(胶型垫)。预防面部压伤。为全麻插管俯卧患者翻身,头颈,腰部及下肢与脊柱同步移动。保持功能位。避免脊背损伤[3]。术中使用高频电刀时,电极板应置于患者肌肉丰厚处紧贴患者皮肤。患者其他部位避免与手术床金属部位接触,防止灼伤皮肤。不可重复使用一次性负极板,调整,仪器报警或切割效果差时。应及时检查,不可随意增大切割功率。婴幼儿皮肤稚嫩,皮肤消毒后,床单多被侵湿。要更换订单或加辅布垫,防止术中残留消毒液渗透皮肤损伤皮肤。上气压止白带时患者肢体包好衬垫。在袖带边缘内衬纱条,阻挡因抬手脚导致消毒液返流。消毒完毕取去,注意压力。工作时不超过上肢

3.7 规范术中物品以清点和使用。手术过程要严格3~5年备查。术中尽量不更换器械护士,术中添加物品(尤其是小件物品)由巡回护士亲自送交。纱布器械掉地(尤其是缝针)及时拣起。零散物品(如套管、显微夹、螺钉)应放入固定器内。尽量使用可以显形敷料、带线棉片。手术切皮前,常规清理手术间增拉级1次。(含随患者带入的敷料、器械)、手术室各种设备繁多。落实设备用前培训制度。做到定位放置、专入管理、定期检查、防患于未然。

3.8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护理人员应加强无菌观念,自觉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熟悉掌握无菌技术,严格隔离管理。

3.9 按规范护理记录单的书写,手术护理记录单作为医疗法律文件是“举证倒置”以重要证据之一[4]巡回护士在记录单上应客观,真实地填写患者的有关情况。要求规范书写,不得涂改,手术结束后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在清点单上亲笔签名。

3.10 保留灭菌效果监测以记录,包括空气,物品表面。工作洗手一次性灭菌物品。高压灭菌物品。腔镜器械的消毒灭菌等物品备案手术中人体植入物的灭菌标志和合格证条型码分别贴在手术同意书和手术护理记录单的反面。以便以后进行查对,防止引发纠纷。

3.11 积极处理护理风险事件。法律事项的准备与应对,即做好举证相关的准备,及时保护或封存风险发生现场,找取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尽力说服对方、理解对方,将风险降低到极限。

4 结论

综上所述,手术室的护理隐患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课题,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使科内每位护士都能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强化服务意识,在工作巩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增加服务意识,为患者提供体现个性化的优质服务。强化护理风险意识,采取定期培训考试,隐患分析会,提高对护理隐患的预见性,以便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参 考 文 献

[1] 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349.

篇6

手术室作为外科手术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场所,是医院的一个特殊的重要部门,有劳动强度大、节奏快、病种多、接触面广、护理工作繁重等特点。手术室中的护理工作贯穿整个手术过程,因此护理工作的质量也就直接决定了手术进行的成功与否,当然其中如果存在有一些护理风险和安全隐患,同样也贯穿在整个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有机敏的应变能力、高效的工作效率和严格规范的操作方法。本文通过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从提高护理人员个人的素质、手术室管理制度的改进等相关防控措施,来减少相关的安全隐患,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和患者的安全。

1 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和抢救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医疗事故最容易发生的高风险科室,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高低对手术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侵权责任法》等法规相继出台,患者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医疗纠纷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所以秉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认真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至关重要。笔者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安全隐患:

1.1制度隐患

为了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国务院于2002年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此条例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的处理进行了规制。这一条例的颁布就给手术室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医疗机构必须遵照此条例及时的修改与条例不符的旧制度,这样才能保障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1.2人员隐患

在手术室护理人员中不乏有责任心不强,专业技能不熟练,应变能力差者,这些都可能导致工作失误,且失误率较高。另一方面,目前大多数护士都只是中专学历,大专学历也只是在职大专毕业,原始本科学历更是少之又少。有的护士认为年纪大了,就不用学更多的知识,遇到新问题、新情况只能临时应付,对手术步骤按部就班,没有创新的思维,应急能力差,这样对患者的安全就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1.3管理隐患

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完善,或者各项规章制度无法贯彻实施,没有得到落实。如在接送患者的过程中,不穿外用衣和鞋,参观新展开手术的人数较多,造成室内糟杂,室内菌落升高,影响手术操作者的正常发挥和增加病人发生感染的机会。

1.4操作隐患

1.4.1接错病人:因接待病人的护士核对信息错误,或者病人手术前紧张以及使用镇静剂后不能清楚的回答问话等,易发生接错病人的情况;

1.4.2安置不当:在接送患者出入房门时未保护好患者头部及手足,或移动患者至平车或手术台时因固定不当、无人协助,或担架车、手术床未保持功能完好,而导致患者出现碰伤、摔伤、坠床等意外;或者由于安置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约束带过紧或两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受压;

1.4.3手术部位错误:术者、麻醉师、巡回护士未认真核对患者手术部位,术者凭印象为患者施行手术而导致手术部位错误;

1.4.4用错药物、输错血:输血输液查对时有误,药物摆放有错,标识不清导致误用;

1.4.5神经功能受损、电灼伤、冻伤、压疮:如电凝器直接与病人皮肤相接触,或酒精消毒皮肤后未擦干即应用电刀可造成灼伤;

1.4.6异物遗留:手术操作过程中有很多器械物品直接与患者的身体接触,由于在手术前、中、后没有认真清点手术器械物品以及检查器械物品的完整性,导致将器械附件,如手术剪、各类撑开器的螺钉遗留在患者的体腔或深部组织中。

7、执行的无菌技术操作标准不高:在手术室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其是防止患者手术室内发生感染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如果操作不当,如在无菌包打开后不执行无菌操作而直接敞开抖落器械,容易给患者造成感染。

2 防控措施

篇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对医院的医疗和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手术室是治病救人的场所,而手术室的护理强度大、内容多、护理所需时间长,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很高,如果护理过程中出现问题,不仅会对患者造成影响,还可能引起医患矛盾[1]。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积极采取措施预防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提高护理安全性。文章主要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34.2±12.5)岁;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33.1±11.9)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安全隐患分析分析观察手术室护理过程,得出以下结论。(1)护理人员素质高低不一。由于手术室护理时间长,工作量大,在长时间的高强度护理中,护理人员容易分神,加之有的护理人员不认真对待护理工作,不愿承担责任,容易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也有护理人员对护理专业知识的掌握度不够,护理方法不够科学,影响患者的健康,有的护理人员对手术室的突况不能很好把控,不能正确处理。(2)护理人员操作方法失当。有的护理人员对操作细则没有仔细研读,在进行一些护理操作时比较随意,可能发生在护理过程中不消毒、不严格控制卫生等情况。有的护理人员护理过程中不细心,可能出现将患者放错手术室、对手术物品清点错误、查对器械时出现遗漏等现象。有的护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随意处理医疗垃圾,造成污染;不熟悉医疗标本的重要性,没有及时的分类贴好标签,导致送检时标本混乱,无法检验。(3)手术室护理制度不完善。护理工作是一个规律性的工作,很多流程都需要有章可循,陈旧不合理的制度容易造成护理工作的盲目性,进而出现安全隐患。医院应该密切关注卫生部的制度情况,如果制度有更新,医院应该及时将手术室的护理制度对应更新,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安全隐患的出现。1.2.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引进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前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引进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后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流程,健全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比较两组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率。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2],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后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观察组采用引进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后的护理方法,发生1例护理安全事件,占2%;对照组用引进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前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发生4例护理安全事件,占8%;观察组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护理是手术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它涉及到多类护理人员,主要包括巡回护士和手术护士。巡回护士的主要职责是准备手术所需物品和器械,迎接患者进入手术室等候手术,核对患者信息,协助麻醉医生完成麻醉工作,帮助患者选择适合手术的,手术中密切关注患者各项指标,如果发现问题,要立即告知医生进行处理。手术完成后要整理手术室,还原手术物品,做好交接工作[3]。手术护士的主要职责是手术前认真清点物品、器械等手术所需,认真熟悉手术步骤,保证手术护理时不慌不乱。手术开始前20min做好彻底消毒工作,协助手术第一助手做好手术前的消毒、铺巾工作,及时收纳手术垃圾,妥善保管手术标本,手术后及时清理手术用品,做好手术垃圾处理工作[4]。责任护理人员必须认真负责做好手头每一件工作,如果护理过程出现问题,很容易导致护理安全隐患的出现,危害患者健康。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护理安全隐患的认识,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认真分析其原因,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手术室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效果,促进患者恢复。针对本研究出现的护理安全事件,针对性的提出以下几点防范措施。(1)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医院领导应该合理配置手术室的人力资源,手术少时合理安排护理人员休班,因为足够的休息能保证护理人员以更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也能在手术多的时候长时间工作。同时,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应该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更深入掌握护理过程和注意事项,提高理论知识。应该做到以老带新,新护理人员在老护理人员的带领下能得到更快的成长,也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率[5]。(2)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流程。明确的操作流程能保证护理工作的规范性,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要认真做好患者信息的查对工作,准备好手术所需物品、器械等,以患者舒适为标准选择,如果手术时间很长,手术过程中要适当为患者的受压部位按摩,防止压迫神经对患者造成伤害。手术完成后要认真清点好手术用品,清理手术室,做好交接工作,保管好手术标本,处理好手术垃圾。(3)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医院管理人员应及时关注卫生部的相关制度,根据颁布的新制度,结合实际修改完善本院的制度,并及时安排护理人员进行学习,熟练掌握最新制度内容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对以往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防止出现二次错误,如果条件允许,医院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及时表扬表现突出的护理人员,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综上所述,由于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安全隐患的出现不可避免,只有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防范,才能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手术室护理的安全性,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作者:李翔宇 单位: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

参考文献

[1]邱锦芳,郑灵,邓小嫡,田荣,赵静.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J].当代医学,2010,(13):109-110.

[2]牛铁铮,金善玉,薛丹.浅谈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2,(11):255-256.

篇8

【关键词】手术室安全护理 潜在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先进技术的涌现,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量的要求,而手术室是医院实施手术治疗和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容易发生差错事故和护理缺陷的环节很多。我科针对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采取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有效地杜绝和减少了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了手术安全。以下就手术室护理的一些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进行探讨。

1 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1.1 防止接错患者和手术部位的错误:手术当日到病房接病人时,应根据手术通知单和病历认真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时间、手术部位、麻醉方式及术前准备情况,并和手术医生一起在手术部位做标志,确认无误后方可将患者带入手术室。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和麻醉师再次核对患者的详细信息,核对无误后带入手术间。洗手前由手术医生、巡回护士、麻醉师三方再次共同核对病人信息和手术部位。在接台手术较多时,或者患者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时,特别容易接错患者,要特别关注。各个环节层层把关,杜绝差错发生。

1.2 防止患者摔伤、碰伤、坠床:要经常检查手术推车是否平稳,是否有故障。接送别人时,特别是老人小儿、神志不清的患者,要专人看管,必要时加上约束带,拉上床档,注意肢置,防止坠床、坠车、挤压及撞伤等意外的发生。

1.3 防止不当造成损伤:巡回护士和手术医生在摆放时,应遵循安全、舒适、术野充分暴露,不妨碍呼吸为原则,根据手术部位正确摆放。使用束缚带固定时不可过紧,防止过分外展或牵拉引起神经损伤。对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要加强术中观察,注意观察肢体末端的血运,给予适当的按摩,防止压疮的发生。

1.4 防止器械准备不全或损坏造成意外:器械护士应根据手术通知单准备器械,并检查其性能是否良好、配件是否齐全、数量是否充足;实施重大特殊或新手术时,要求术者于术前一日到手术室挑选所需的特殊器械,并检查其是否齐备适用,以免影响手术操作;对术中器械损坏及不好用的器械,应及时更换。

1.5 防止用错药、输错血:用药前必须核对瓶签,用过的空安瓿,应保留至手术结束后方可丢弃,以备查对;紧急情况下执行口头医嘱用药时,在执行前后必须复述一遍,并嘱麻醉医生及时记录。输血前后应该与麻醉医生共同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以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血袋号、保存期。密切观察输血后的反应,及时发现异常。输血完毕,血袋冷藏保存24h备查。

1.6 防止器械、纱布遗留体腔:器械、纱布遗留体腔内是最严重的医疗事故。首先要规范器械敷料登记护理记录单,然后在各个环节认真核对。我们在手术切皮前、关腔前及缝合切口前后三次查对,由器械和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手术器械、敷料、缝针等物品,并做好记录;术中需要增加或减少用物时,由台上台下共同确认并及时记录,清点无误后方可缝合切口皮肤。因此手术室护士一定要具备清醒的头脑,建立严格的清点制度,有效的杜绝物品遗留患者体内事故的发生。

1.7 防止术中仪器使用不当造成的损伤

1.7.1 使用高频电刀时,要严格控制输出频率,严禁超安全范围使用。在用消毒液消毒皮肤时,消毒液不可过湿,特别是酒精未干时不可使用电刀,以防诱发燃烧。接触患者的电极板要紧贴患者的皮肤,固定于远离心脏的肌肉丰厚处,患者身体其他部位避免与手术床上的金属部分接触,防止灼伤患者。

1.7.2 使用气压止血带时,要严格掌握禁忌症,掌握好工作压力,成人上肢压力为80kpa,下肢为40kpa,小儿上肢为30kpa,下肢为40kpa。止血带充气后,应注明开始时间,时限1h,最长不超过1.5h,每次间歇5-10min,使用中每15min检查一次压力指数,及时提醒术者止血时间。

1.8 防止标本遗失或错误:手术中取下的标本,器械护士要妥善保管,及时放入有固定液的标本袋中,核对标签,病理检查单、标本送检袋与标本登记要一致,器械、巡回护士及手术者在病理检查送检本上登记并签名,及时送检。手术中取下的任何组织标本不可自行处理或丢弃;连台手术的标本取下后,应马上固定并做标记,以防丢失和混放。

2 总结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完善了手术室各种岗位职责及制度,加强了对全科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教育及业务技术培训,培养她们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每周集中学习业务知识,每月进行差错事故分析会,不断查找工作中的潜在护理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制定防范措施,警钟长鸣,有效地减少了护理安全隐患和差错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手术安全。

参考文献

[1] 魏革,刘苏.手术室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174-183

篇9

①无菌环境控制不严格,无菌操作不规范,增加患者感染的几率。手术室是外科手术进行的重要场地,涉及的医疗器械多,难度大,需要的护理人员也相对较多,从而引起护理人员技术水平良芳不齐,使得无菌操作不规范依然时有发生。如手术进行前,护理人员不及时洗手、未戴无菌衣帽、口罩等,或未进行全身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等,对于新进的实习医生,指导教师不及时指导,导致学生无菌观念不强,不规范上台等;

②手术室患者由于病情变化快,使用药物较多,而护理人员未具备专业的药学知识或未熟练掌握输液、输血的操作技巧,在患者用药前,所服药物的浓度、剂量等未进行核对,从而导致患者服药错误而出现过敏,或者输血、输液方法不当,致使静脉通路循环不畅需要抢救,从而使手术时间延误;

③患者在进行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对其看护不严格,因为疏忽使患者不小心坠床或发生碰撞;患者摆放不当,引起低血压、神经损伤等;

④手术进行前,护理人员未事先了解相关医疗仪器的使用方法,或未对相关注意事项引起注意,导致患者手术进行时对医疗仪器及器材使用不当而引发患者意外损伤等,如未正确使用电极板而使患者发生电烧伤等。

1.1.2手术室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使手术室护理制度化和规范化。

首先,加强本科室护理人员的无菌意识,不定期对其进行无菌技术的培训,并通过考核来检验培训结果,不断使得无菌意识得到强化。

其次,术前检查外科手术人员的无菌卫生情况,具体内容为检查其洗手情况及无菌手套等穿戴规范情况等,确保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

第三,加强实习学生的管理和指导工作,把科学洗手方法以及手术衣、帽等穿戴方法手把手交给实习学生。手术进行前,相关护理人员应详细掌握患者病情、手术类型、以及相关仪器、药物等情况,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落实清点制度,做到手术进行时对所需物品、药品、仪器、器材心中有数,并对其进行全面清点和确认;严格对手术时使用物品进行管理,不允许任何人将手术物品带离手术室,手术完成时,在手术仪器未清点完毕时任何工作人员不得离开手术室。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进行手术操作,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应被简化忽略。加强对相关护士人员的技能培训,增强其药用、输液技巧等方面的知识。手术进行前,应事先把不同药物进行分类,并做明显标记以便查找;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并将患者所述过敏药物进行登记,必要时可对患者两组静脉进行通路,手术进行时应随时关注患者反应,询问其是否存在不适症状;需对患者进行输血时,护理人员取血时应详细和血库工作人员核对血样,待血样取回手术室后,再次与护士核对,且输血进行前应再次与麻醉师核对后方可对患者进行输血,患者输血完成后,不应立即丢毁输血袋,待患者输血24h后无其它不良反应后才可做销毁处理。

1.2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广检验,尸<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将安全防范措施引入手术室护理中,前、后两组进行对比发现,引入后手术实施出现的医疗事故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也有所提高。安全防范措施引入前实施手术的患者50例中,出现医疗差错6例,占12%,患者满意度为65%;引入后实施手术的患者50例中,未出现医疗差错,患者满意度提升至98%,两组数据差异明显。

篇10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

中图分类号:R47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先进技术的发展,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而手术是通过侵入性操作为病人解除病痛,医治创伤的手段,一刀一剪,一针一线都是确保病人生命安全,取得手术成功不可忽视的细节,由于护理人员心理素质、业务素质以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手术室护理还存在着许多隐患,现总结如下并提出防范措施:

1.存在的问题

1.1技术方面

手术室护士承担着特殊的护理工作,要求知识范围广,业务能力强,应急反应快,随着医学的发展,新技术、新业务不断开展,新的医疗仪器设备大量应用,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技术风险加大,影响了护理安全。

1.2操作方面

手术安置不当导致压伤.约束带过紧或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压迫,衬垫不当影响病人血液循环、呼吸,手术病人护送不当,造成管道脱落、病人坠床、摔伤等。

1.3责任方面

部分护理人员由于责任心不强或工作忙乱而违反技术操作规程,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而导致接错病人,给病人输血、输液出现差错,药物摆放有误,标识不清导致误用。

1.4清点物品有误

术前,关闭体腔前后,器械、缝针等清点有误,操作不当导致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器械完好性被疏忽。

1.5标本管理

连台手术时,由于未及时将标本放于指定位置,或由于医生将标本拿出向病人家属讲解,而又未与巡回护士交接,导致标本丢失。

1.6仪器使用

术中仪器使用不当,准备时未试机而造成临时故障,电凝器电极固定不牢造成脱落或污染,电凝器直接接触病人皮肤造成烧伤。

1.7手术室内噪声源

如吸引器、监护仪、麻醉呼吸机、电凝器等,不仅增加了病人对手术的恐惧感,降低了其适应性,还使医务人员产生不良心理反应而降低工作效率。

2.防范措施

2.1加强业务学习

定期选派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及手术交流,提高专业技能及应急能力,做到术前准备充足,术中主动配合,术后总结交流。

2.2安全使用仪器

定期对科室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普查、检修,不用时及时关闭电源;手机不能带人手术问;贵重器械及腔镜器械等精密器械要做好保养、清洗、保管工作,以免延误手术中使用。

2.3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及操作常规

严格执行洗手制度、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护理安全制度等。术前做到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六查:即接病人时查(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术前用药及药物过敏史);病人人手术间时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开刀时查;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问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等。四到位: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到位。

2.4加强薄弱环节的管

篇11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我院手术室共行手术18715次,发生安全隐患46次,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我院手术室共行手术19963次,发生安全隐患3次,基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致发安全隐患的因素并且探究相应防控对策。

1.2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就手术室而言,其基本伴随如下7个层面的安全隐患:①在接送患者的时候可能搞错手术部位:因为在进行手术之前,可能会给予患者进行服用镇静剂,如此就使得那些神志不清的患者或者小儿会容易搞错手术间;②伴随电灼伤:在进行手术的时候,因为伴随不当的电凝刀操作可能会使得患者伴随相应的灼伤;③伴随用药错误;护理工作者在执行医嘱的时候因为大意而使得药物使用伴随错误;④伴随输血错误:给患者进行输血的时候并未就血型进行认真的核对;⑤有异物遗留于患者体腔内:没有认真仔细清点手术器械以及相应物品,也没有依据相关制度进行严格的交接;⑥标本伴随遗失现象:在进行手术的时候,没有就获取的患者标本进行认真保管,致使其被错放或者遗失;⑦患者伴随压疮现象:在手术治疗的时候,若没有让患者采取适当,很容易致使其伴随压疮或者皮肤受损现象。

1.3相应风险对策

1.3.1重视对护理工作者安全意识的教育: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帮助护理工作者提高安全意识,让他们将患者安全第一的理念建立起来,同时,也严格依据手术室中的相关工作流程[1]。在进行护理的时候,在一些容易伴随差错的时间和环节中,进行相应的超前监控措施,并且对护理工作者做好相应的超前教育。另外,将相应的奖惩制度建立起来,对每个月中没有伴随差错的护理工作者进行相应奖励,对手术进行中伴随差错的护理工作者进行相应惩罚。

1.3.2重视对护理工作者法律理念的加强:对护理工作者定时进行法律知识培训,从而让他们更好的为患者进行护理,也更好的保障好患者的权益。同时,给予患者提供学习医疗事故的处理条例,让他们能够懂得通过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让整个手术室处于一个知法和守法的和谐氛围当中。

1.3.3重视护理工作者业务能力的提高:就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者而言,不但要理论知识过硬,更要技能娴熟、操作标准。伴随着不断提高的护理要求以及不断开展的各项医疗新技术,就护理工作者而言,要重视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不断更新自身的护理知识,从而使得自身思维广度得以提高,另外也使得自身的观察敏锐力得到相应加强,能够更为妥善的处理好相关突发事件[2]。因而,应该对护理工作者进行鼓励,让他们积极参加相应的学术交流活动,让自己的知识经验不断丰富和充实,另外,还要定期对他们的专业技能进行考核,如果考核不合格,要让他们待岗并且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学习。

1.3.4合理安排护理工作者的工作:就手术而言,有着相对较大的护理工作量,也有着相对较长的工作时间,因而手术室中的护理工作者会长久的处于高压力状态之中,就会很容易影响到他们的护理质量[3]。所以,应该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者实施弹性排班制,对他们的生活问题及时关系,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工作心态投入工作中,进而使得自身护理质量得以保障。

1.3.5认真核对患者信息:①护理工作者在接患者时,要对其各项资料进行认真的核对,尤其是那些年龄较小具有较差语言表达能力的患者,更要认真做好核对,切忌将两个年龄相仿的小儿置于一张车床,在进行手术之前,需要医师以及麻醉师和护理工作者三者共同对患者的资料进行认真核对。②在手术室中,要对各项制度进行认真的核对,在手术室中会有相对较多的口头医嘱,护理工作者接到指令时要对口头医嘱进行相应重复,在用药之前,要和医师进行相应核对后才能对其进行用药,用药过后要保留药瓶。对患者输血的时候,需要输血科工作者和麻醉师以及护理工作者三方经过认真核对,确定信息无错,才能进行输血措施。③认真核查患者手术时用到的药品以及器械,在手术完毕进行切口关闭措施之前,护理工作者要认真核对所有物品,待信息准确无误,才能关闭手术切口。④手术时,护理工作者要将医师切取的患者组织做好认真保管,在手术之后做好相关处理并且装入标本袋以及病理单,和医师一起将其送入病理科,并且与医师一起做好交接记录。⑤手术时,要帮助患者调整最为舒适的,从而使得其呼吸顺畅,循环功能得以保持并且能够将手术视野暴露出来,采取相应固定措施,防止患者因为受压而伴随压疮事件。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实施手术室安全隐患和相应防范对策后,和实施前相比,实施前(2013年)和实施后(2014年)手术总数分别是18715、19963例,患者接送错误4例(2.1%)、0例(0%),电灼伤6例(3.2%)、1例(5%),用药及输血错误8例(4.3%)、0例(0%),异物遗留体腔3例(16%)、0例(0%),标本遗失7例(37%)、2例(0%),压疮18例(9.6%)、2例(1%),差错率46例(24.6%)、3例(15%),手术室护理差错率得到了明显降低,P<0.05。

3讨论

伴随着不断转变的护理模式,护理工作日趋完善和规范,有着更为广泛的服务范围,因而也更加彰显了安全护理的重要意义,因为其和患者的生命密不可分,一点疏忽就可能引起较为严重的后果[4-5]。因而,就护理工作者而言,需要重视安全隐患的及时分析并且采取相应对策,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使得患者的安全和效益得以保障[6]。2014年,我院手术室实施了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风险对策,积极分析在护理过程中伴随的各项安全隐患,并且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研究发现,在实施手术室安全隐患和相应风险防治对策后,和实施前相比,我院手术室护理差错率得到了明显降低,P<0.05,可见,和以往研究相似[7-8],积极分析护理安全隐患并采取合理对策,效果较好。综上所述,重视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并且采取相应的风险对策,成效更为明显,值得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作者:张剑飞 单位: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1]房迎辉.手术室护理中心理护理的意义[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148.

[2]刘维静.手术室护理中的预见性问题及安全管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4):91-92.

[3]孙利萍,王哲慧.临床护理路径式带教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3):41-42.

[4]孙园园.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4):218-219.

[5]朱静,曹建平.手术室常见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4):228-229.

篇12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来我院行眼科手术的100例患者,其中女45例,男55例,年龄3~89岁,平均年龄(65.33±13.21)岁;眼外伤手术10例,抗青光眼术11例,斜视矫正术20例,视网膜脱离修复术25例,白内障摘除术30例,其他眼科手术4例。

1.2方法

对100例患者眼科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眼科手术期间护理安全隐患,针对护理安全隐患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2结果

2.1眼科手术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本组100例眼科手术患者中,术后撞伤1例,术后感染2例,采取对症治疗,并未对患者产生影响;术中医护人员谈话使得患者不满1例,缝针刺伤1例,在耐心劝解以后,并未发生医患纠纷;由于尿急与紧张造成血压升高1例,眼心反射1例,在采取对症处理以后,完成手术;人工晶体度数核对错误1例,及时发现并完成手术;器械遗失1例,在重新进行查找清点以后核对无误,并未对手术造成影响;激光机不能开机1例,冷凝机无法制冷1例,显微镜灯泡烧坏1例,及时维修以后,手术完成。

2.2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

在对100例眼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后发现,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包含:医疗制度不完善;手术室监督意识差,缺少后勤保障;法律意识差,技能、知识单一,护理人员配备不完善。

3讨论

临床中,眼科手术难度较大,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对于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有了新的要求。本组在回顾分析100例眼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后,其分析统计结果显示,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包含:医疗制度不完善;手术室监督意识差,缺少后勤保障;法律意识差,技能、知识单一,护理人员配备不完善。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即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加强后勤保障与手术室安全监督;重视护理人员合理配置,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积极开展技能培训以及理论学习。

3.1完善医疗安全制度

采取眼科手术患者,一般存在不同程度的视力损伤,白内障摘除术、抗青光眼术以老年患者居多,其感觉功能、运动功能与听力功能下降,并且连台手术易发生排号混淆情况,所以要完善各项医疗安全制度。术后,术眼需敷料包扎,建立安全制度对于减少术后意外伤有着重要作用。管理者需要按照有关医疗法规,与本院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与眼科手术室护理情况相符合的医疗制度,及时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作出相应调整,进而减少眼科手术室护理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隐患,保证手术安全。

3.2加强规范管理

做好后勤保障,多与各部门交流沟通,做好后勤监督、巡查工作,确保手术机械供给以及有关器械安全运行,使其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得以消除,保证手术安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发生交叉感染,对于非手术室人员要限制进出,避免出现医源性感染。加强安全监督。对于护理人员进行严格要求,使得护理人员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多与手术主治医生沟通交流,使得手术室护理安全得以保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