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09-11 09:18: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篇1

个别高中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往往认为可以凭借语感等方法对此类问题进行解答,却忽视了高中语文的难度和出题人的出题目的。所以,语文教师在教授基础知识之前,要帮助学生们摆正学习基础知识的态度,从心理上加强对此类教学的重视,继而才能使他们在今后基础知识的学习中主动学习,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作用。

1.1针对此类的学生,语文教师应该了解他们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就他们的语文学习水平,帮助他们分析学习语文的方法和态度。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与义务教育的语文学习也是有着极大的区别的,学生们往往需要更多独立自主和探索发问的精神,才能学习到更多的课堂和课外知识。所以,端正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态度对高中生来说是极度必要的,而且也是必需的。语文教师应该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对他们晓之以理,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不当的学习态度。

1.2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们意识到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之后,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相关题型的练习和训练,让学生们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各个题型的特点和题目中常见的缺陷和漏洞。进而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到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总结,能够提高解答基础知识题型的效率和正确率。

2.对基础知识进行划分教学

在学生们端正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语文教师可以依据基础知识题型的不同,进行分类教学。结合每题的不同特点和常见的考题陷阱,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最有效的解题方法。

2.1针对选择正确的单词读音以及正确写法的单词组合类题型,语文教师在每次的教学解析中,要重视对每个选项的详细解释。例如,在解析选择单词读音的题型时,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保持细心的态度,一般情况下,此类选项多会出现现实中的错误读音,教师要帮助学生们认清各类单词的正确读音,让学生们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最好是通过及时地翻阅字典,在字义与字形的解释中全面了解单词的音形义。另一方面,在解答正确写法的单词组合时,语文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们分析单词的基本意义以及延伸意义,而对于出现的错误单词,语文教师要做出具体分析,从字形上分析这个字的产生、发展与演变,从而让学生们在字体上深入了解和记忆,进而逐步掌握解答此类题型的方法。

2.2针对指出选项中的病句和选择合适的搭配词组类题型,语文教师在教学解析中,要根据此类题型的特点,对高中生们的基础知识的教学,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一般情况下,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课文教学内容中可以有意识地涉及到相关的语法搭配的知识点,让学生们细心体会不同的搭配词组对句子意义的表达的作用。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开设针对常见病句的专题基础知识的讲演,让学生们在老师的经验总结中体会到病句的特点。所以,高中生们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可以以最少的时间获取对此类基础知识的解疑,另一方面还可以在课堂上进一步提出疑惑,在与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中加深对相关词组搭配和病句的理解,进而提高解答此类问题的效率。

3.总结和教授基础知识题型的解答技巧

上文提到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各类基础知识题型的重要性和解题方法,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还需要总结和教授这些基础知识题型的解答技巧。学生们只有在掌握各类基础知识的理论之后,再加以解题技巧的完善,才能进一步提高学习基础知识的能力。

3.1针对基础知识的出题特点,语文教师要结合选择题的特点,通过排除法、代入法等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回答的正确率。学生们往往也会倾向于应用此种方法,来提高解题的速度。例如在解答词组搭配的题型时,学生们可以运用代入法将各类选项的词组进行带入,进而通过进一步比较得出最佳的选项。

篇2

高考是我国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相对比较公平的一种人才选拔手段,所以国家对高考是非常重视的。高考是面向全体毕业生的,考题范围广,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高考语文更是如此,因为语文是我国文化表现比较强烈的一门课程,它涉及了我国语言的基本组成、合理组织以及对我国古代语言文学的研究,这些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都是非常普遍的。高考语文试题是经过专业语文教育工作者或研究工作者制定的,而且我们的课程设置中基础知识所占的比重也是很大的,他们是依据我们的课程目标和设置来命题的,所以高考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是十分具有标杆性的。我们可以通过研究高考语文试题,分析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并依据这个结果来进行语文教学,我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效果一定是不错的。

二、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对策

职业高中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所以我们要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补充教学,在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更是如此,而且我们必须在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注意教学方法的选用。

1.注重字词的使用

通过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分析,我们发现字词的考点设置也是有的,所以在这方面的语文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倡导学生使用字典、词典,养成经常查字典和词典的习惯。只有学好字词,理解她们的含义和用法,我们才能造句,完成句子,进而写出优美、有层次的文章。所以在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中不要好高骛远,首先要注重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和使用,做好基础工作,才能进而促进语文教学中其他方面的提升。

2.注重句子的通顺和连贯

语文教学中字词的学习是为我们能够写出通顺、连贯的句子作准备的。我们要始终认识到职业高中学生的基础问题。然后,我们要对他们的造句能力做一个加强训练,造句其实也是一个基础性问题。我们仔细研究高考语文试题后发现,高考语文对句子的正误考察也是很多的,甚至后面对阅读的理解也多多少少涉及一些这方面的问题。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也要重视这方面的问题。

3.注重教学的循序渐进,不要急功近利

职业高中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他们的基础知识教育,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问题:基础知识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职业高中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耐心,而且教学中一定要讲究循序渐进。操之过急只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后果,以致达不到教学的预期效果,甚至可能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习语文的动机。反之,我们循序渐进,学生一步一步学习各种基础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会使他们学会学习,而且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在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循序渐进,千万不能急功近利。

4.注重导学,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

职业高中的学生普遍基础知识比较差,自学能力弱,课前缺乏预习,所以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学生只有跟上教师的节奏,才能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所以教师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也要讲究引导的科学性。教师的教学引导应该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o扣教学重难点,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引导。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可以轻松掌握课程重难点,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制定和实现,提高学习效率。

三、小结

高考语文中的语文基础知识试题是一个很好的检测标杆,我们可以通过对它的研究来探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对策,我们也得出了一定的结论,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重这些问题,试着采用这些策略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篇3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122-01

今年,我带的是高三理科语文,刚开始复习时学生信心百倍,气氛活跃,课堂上状态很好,但是期中考试后,学生的热情下降,加上普遍的一种心理,认为语文是可学也可不学一门学科,导致了课堂效率下降,成绩也在不断下滑,通过分析,我发现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基础知识的落实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误区。现将这些问题简单总结反思如下:

1 学生说了不等于做了

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主要采取的是提问个别学生,大部分学生口头展示的方式。当学生能够口头表达出来时,我就以为他们掌握了,但是通过16班的白东东同学的试卷我发现,他在课堂上的口头表达很不错,但是卷子中所组织的语言并不是很好,比如在上诗歌鉴赏时,分析《赋得自君之出矣》,我问道诗歌中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该同学口头展示的是思念丈夫的女子,日益憔悴。”在我的引导下,他进一步说出了运用比拟的手法“如满月”。别的同学将他没有分析出的作者的情感补充了出来。也就是说,对这道题的分析在课堂上已经全部由师生共同完成了,学生只需要将这些信息整合在一起,就可以完成对此句的高质量的分析。但在我检查总复习时发现,大多数学生答题不规范,根本没有把题目做完整,由此可见,说不等于做。学生能说出来,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但是不代表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也就需要我在检查时,不仅要在学生的复习书上标出问题所在,同时也要做出详细的记录,在课后还要再个别落实。以前,我只是在课堂上泛泛的作出要求,或是在批改时标注出来。但是,最终没有检查学生课后的改正情况。这是我落实中一个没有做到位的地方。从12周开始,我开始检查学生课后的改正情况,发现学生整体做题的情况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高考更多注重的时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也要兼顾学生书面表达的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些板书以及动手完成题目,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养成动手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在课堂上的每个环节完成之后,都要要求学生动手完善题目要求保证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动手的时间,逐渐养成动手书写的好习惯。

2 老师不能想当然

我以为学生记住的知识,学生不一定记住了。比如:复习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后,我利用早读时间对名句默写进行了检查。本以为学生的情况会比较好,因为我在每节课堂上给学生时间识记。但是被我叫上黑板的两位只写出来了几句,其他学生写的结果也不尽人意。最让我意外的是考试中,考出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和“故木受绳则直”等非常熟悉的句子,还有学生出现错误。两个班的情况均是如此,这让我颇感意外。学生对基础根本没有进行落实,只是我想当然的以为让学生去记了,学生就记住了,其实,他们并没有记住。于是,我在早读课上督促他们记忆,之后,再进行重复的默写。由此,我得出:让学生去完成的东西一定要有相应的检查措施,不能凭自己的臆想判断学生的掌握情况,一定要去检查一下,看他们到底会不会,可以听写,点名背诵等。有检查,他们就会有一个学习和记忆的标准。在不断的督促和检查中,也让他们把知识记得更牢了。

有了这次的教训,我每周都会对学生的名句默写进行检查,让学生不断积累,备战高考。

新课改要求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我想,实质就是要求教师与学生多交流,老师多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尤其是在学生的知识掌握方面,要通过与学生交流才能够了解得全面。我认为交流的方式应该也可以多种多样的,比如与学生课下交流,课堂上的互动,以及对知识点的检查听写等。在知识掌握方面,千万不能以自己的所想为标准,而要以自己的所见为标准,多关注学生,而不是自己想当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多与学生互动,多了解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不想当然”,才能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制定自己的教学方案。

3 要充分让学生学到东西

篇4

阅读教学是学生言语实践的重要载体,其教学过程对学生理解生活、珍惜生命,塑造自我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言语实践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不断提升言语实践意识,还原阅读教学言语活动交流、言语情感互动的实践性,促使学生理论实践双提升。

一、设置基于课标精神的阅读教学目标

言语实践理念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要遵循课标精神,更加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个性特征,既要完成阅读教学任务,提升学生阅读素养,又要切合学生认知和学习规律。因此,教师可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将言语实践渗透于三维目标。教学目标的设计要遵循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能力目标要结合“语用”过程,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提升。过程目标要渗透自主构建精神,教师指导学习、学生自我构建、自我提升相结合。情感目标要贴近生活、符合文本,杜绝大而空的说教。二是以生为本制定教学目标。基于学生的兴趣、认知、习惯、个性特征等优化教学设计。

二、遵循语文学习规律

言语实践符合汉语学习融会贯通的规律,言语的圆融美(如形式、意义等)、学习过程的体验美,无论是哪种,都离不开学生对文本言、形、意的深刻领悟和圆融体验,继而加深阅读体验,促进“意”的内化。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中,由于篇幅较长,很多教师忽略了学生自我体验的阅读过程,弱化了学生的言语感知与情感领悟,没有实现言语实践,是不明智的做法。此外,言语实践还符合汉语“学以致用”的规律。言语来源于生活最终将服务于生活,初中语文教师要回归生活,实施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与好奇心,使学生将内在情感成功转化为外在知识和能力,学以致用,以“学”促“用”,以“用”促“学”。

三、基于言语实践充分挖掘阅读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是指教师结合学情,利用课堂内外一切可利用条件,通过丰富阅读教学实践活动生成的能促进学生语文阅读素养高效提升的有价值信息。在言语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阅读教学内容,实现这些信息价值的最大化,呈献给学生丰富多彩的阅读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言语阅读与内容甄别能力。教师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多元整合教师、文本、学生等各类教学资源。单纯将阅读文本的内容呈现于学生面前,未免显得干瘪、淡薄,需要充分挖掘多方教学资源,做到师、生、文本的巧妙融合,并基于此设计出科学的教学内容。二是将生活体验有选择地融入阅读教学中。言语实践阅读教学旨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体验,但这并不意味着随意放任,而需要技巧性。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感悟,让学生通过文本内容与生活体验的迁移,以生活思维、情感、技能,生命体验、生命意义等活化文本思想,达到文本语言、内容与生活体验的完美结合,经过美化、处理的选择性的生活体验更容易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四、言语实践观下优化语文阅读教学过程

优化初中语文言语实践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阅读教学过程呈现生机活力,引领学生走出语言困境,由陌生到熟识,由无情到有情,让读与写的语言艺术以实践活动的形式充实课堂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强化学生的言语学习与阅读体验。

基于言语实践观的教学过程更易于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作用的发挥。例如,在《背影》的教学实践中,为了引领学生进一步挖掘文本内涵,教师首先要做到引领学生自主贴近文本,朗读文本,认真触摸文本语言的每一根神经,透彻文本朗读基调,准确把握文本的感彩,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深刻而全面地探究文本内涵。于是,教师可以运用活动竞赛法,组织学生进行文本朗诵比赛。这样,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仅被调动,知、情、意、行提升的终极目标也得以实现。

五、重视言语实践观下的阅读教学评价

篇5

一直以来,人们将专业技能教育当做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大力发展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从而使文化基础课教学的地位日益微弱,一定程度上出现边缘化的趋势,成了专业教育的或有或无的陪衬。专业对口的实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成为高职院校重要的办学理念乃至于首要的关注点。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中,文化基础教育被认为是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由于受到这种思维方式极大的限制,文化基础课教学在高职阶段事实上只沦为点缀。总之,以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教育为主的思维方式束缚着高职院校文化基础课的课程设置和发展。

二、高职院校也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的冲击

一方面,市场经济能促进生产力的更大发展。这也给大学的发展注入了资金上的活力,高等院校也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不可否认的是和社会实际相联系的日益紧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物质导向功能的影响。一些大学把教育片面经济化、产业化。这样一些和经济效益关联性很少的人文专业得不到认可而被抛弃,纷纷开设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实用专业,现在,高职院校大都压缩基础性课程,像数学、语文、外语、哲学等。

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是:由于高等院校近年来的快速膨胀的发展,资金经费上的短缺成了共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学校通过和市场接轨搞创收。从此,象牙塔内的商业气氛日益浓厚,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大学内蕴含的人文基础课的价值几乎荡然无存。

我们需要能力与品德协同发展的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作为高职院校在进行技能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狠抓学生的素质养成教育,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们要将我国优秀的文化和传统在学生的内心世界植根发芽,让学生能够成为技能过硬品德高尚的时代新人。

三、文化基础课自身的科学性、实效性的缺乏也成为一种障碍

高职院校文化基础课教学除了受上述观念的消极影响外,还有其自身的内在障碍,在教学方法、教育内容上均存在问题,导致了文化基础课实效性的缺乏。

在教学内容上,高职院校的文化基础课教学和基础教育阶段重复现象严重,和社会实际结合的不紧密,使大学生对文化基础课有种虚无的感觉。高职院校开设的文化基础课程,例如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其也是文化基础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到现在,政治理论课程还存在一些阶级性较强的观点,脱离现在的社会实际,学生对这样意识形态化的内容不感兴趣,更不用说陶冶学生的情操,所以,其在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还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再如语文教学,文言文和古诗词等还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方面,内容呆板,方法传统,很难对那些希望在大学阶段能学习到实用的先进的科学知识的大学生产生吸引力。本人倒认为多开设些文秘、应用写作、名作赏析、演讲与口才、公关礼仪等与大学语文相关的文化基础课程,或许能满足学生将来就业的需要。

在教学方法上,各个高校的主要方法仍然是传统的课堂讲授,这种教法有其优点,在理论的学习上效果不错。但是也有明显的缺点,学生在这种场景下是被动的,参与性不强,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文化基础课教学需要有一个内化的过程,更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加深对人文意蕴的体悟。所以,在文化基础课教学时,教育手段方法不能太单一,在课堂传授的同时,通过各种途径,设置各种场景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悟,这远比枯燥单调的课堂教学效果要好的多。

四、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对接受文化基础教育造成影响

篇6

一、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项目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指导下,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对象,先由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并作适当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工程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针对中职生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通过示范项目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并架构起学习新知识的支点,然后运用知识迁移、协作讨论来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所以,在教学设计时,需遵循以下原则: 

1.创设可行的问题情境 

教师设计问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对问题解决活动学习知识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的能力,促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结合实际生活,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自学。 

2.项目设计的层次性 

学生是知识建构过程的主体,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用不同的方法完成项目。因此,教师在进行项目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类学生的知识、认知能力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每一个模块,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使设计的项目有层次感。 

3.项目的设计要让学生积极参与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让学生共同参与,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更好地发现问题,使项目的设计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最终通过使学生的共同参与顺利地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此来提高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4.项目的设计要给学生的思考和尝试留有余地 

鼓励和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和软件的学习、帮助功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启发学生亲自去尝试和探究去发现,鼓励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学内容和项目实例的选择应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素材和依据。 

三、项目教学法的实践 

项目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相关工作项目,提出相应任务目标,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在教师指导、师生互动中解决问题。在做的实践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索学习,领悟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增强职业意识和兴趣,享受成功的喜悦。例如,在计算机基础Word教学中,教师以“小报制作——校园运动会”为项目课题,课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围绕主题制作小报,发动学生结合学校近期举行的相关活动写稿件、拍照片,同时运用网络、报纸、杂志查找相关素材,设计小报图样,总结制作小报应具备的要素。 

上课时,学生带着小组成果来到机房,同组成员安排在一起,推选组长一名,协助教师帮助其他同学并起到带头激励作用。组长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分配组员不同工作任务,组员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在小组中选一位同学担任版面设计师,将草图上的版面在Word中画出来,再将其他同学输入电脑中的文章和图片插入其中。完成了自己工作任务的同学也到版面设计师周围指手画脚、出谋划策,“你用红色看看,红色好看”“这一行字要变大、加粗,这样醒目”……各抒己见的声音不绝于耳。当组内成员遇到技术或资源使用等问题时,可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向老师、同学求助。教师在巡视辅导过程中,密切注意各组对知识点在理解和运用上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在学生自学探究的过程中穿插讲解。如“文字竖排、插入背景”“如何在正文随意定位插入图片”“怎样改变文本框的形状”等。对于格式设置(文字、图片)、表格制作、版式设置(页面、分栏、文本框)等重点和难点,教师根据全班同学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进度,及时讲解、演示、点拨,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注意力集中、积极性高、求知欲强,有时若有所思,有时表现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教学中,要注意控制教学节奏,围绕任务目标,努力做到寓学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在学生实际操作中给予恰当指导,通过一些实例诱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有实际困难时,启发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他们一步步自行解决问题。例如,我提到在重大事件来临前常有倒计时的说法,于是有位同学制作小报时就别出心裁,在报头旁边设计了一个倒计时,再配上动画使小报显出其独特的艺术性。再比如,学生查到参赛选手资料,就设计了专题特写:运动员风采,她设计的版面被大家公认最大方、最有新意。看到别人的作品,能极大刺激学生的创作灵感和欲望,许多学生都积极动手在画图等软件里制作和处理有自己个性的作品。有些原来畏难厌学、迷恋网络的男生,由于他们聪明好动,反应较快、接受能力较强,在项目工作中脱颖而出,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潜能,享受了成功的快乐,找回了自信也增强了学习兴趣,有的还成为上机实践课的骨干。

由于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学生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营造了创新思维的形成条件,培养了协作精神。在规定时间内各小组都出色完成了任务,由于打字速度不同,有先后而已。作品风格各异远超过我的预想,小报布局、审美、制作无不体现了各组成员的智慧和汗水。 

项目完成后,由每组推荐自己优秀作品供全班同学评析,对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再请教师和其他同学指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修改意见,最后选出优秀作品给予奖励。这种小组合作学习形成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良性机制,将传统教学中师生间的单向交流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自我评价,促进了学生间良好人际合作关系,而且也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四、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1.项目教学法的初衷是让学生独立完成项目 

这一过程中发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技能;实践经验也应该是学生自己摸索总结出来的,也不是教师灌输的,因此,项目教学法的讲解应该包括对重点教学内容的讲解,其过程应该精练,最好是通过简单的例子用实际操作的方法来进行,这样学生才更容易理解、接受,为学生独立完成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 

2.项目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要恰到好处 

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指导的深度要有所不同。项目教学法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非正面、非全面的提示性指导不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3.项目总结必不可少 

篇7

Abstract:This paper get some issue that in pre-stressed construction from the summary of the pre-stressed construction in the box beam of the high speed railway ,then propose the method to prevent and treat these。

Keyword: high speed railwaybox beampre-stressed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X7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优点及在我国的应用状况

1.1、节省了主材,减少了结构的自重;

1.2、改善和提高了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性能,可延缓构件的开裂,提高构件的抗裂度和刚度,减少变形;

1.3、混凝土梁的剪力和主拉应力减少,提高构件的安全性、可靠性;

预应力结构由最早的单层及双层房屋、公路、铁路、桥梁等扩大到高层建筑、地下建筑、高耸结构、特种复杂结构等方面,我国在20世纪中叶开始试用混凝土结构工程,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投资逐年加大,桥梁交通建设发展迅速,大跨度、高净空的桥梁在现阶段的桥梁建设中占据很大的比例,我国修建的各类大桥几乎全部都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全国铁路市场如火如荼的进行的高铁高速建设中,各条主线中桥梁占据的比例接近80%,无论是现浇连续梁,还是梁场预制简支箱梁都有预应力的应用,在箱梁中更是采用全断面预应力,所以预应力的施工及施工质量对箱梁结构的受力及结构可靠性起着很大的决定性作用,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箱梁质量。

2.钢绞线伸长值的计算及预应力施加现场控制要点

2.1钢绞线的伸长值计算

2.1.1钢绞线理论伸长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直线段取张拉端的应力,曲线按式;L―预应力筋的长度;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

P― 钢绞线张拉端张拉力(N);x―从应力端至孔道计算截面长度;

k―孔道偏差对摩擦力的影响系数;θ―钢绞线与应力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rad); μ―钢绞线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2.1.2后张钢绞线孔道有曲线有直线段,所以要确定钢绞线的工作长度和线形段落的划分,因此要分段计算伸长值,然后累加。所以理论伸长值计算如下:

其中Pi为克服了从张拉端至第i-1段的摩阻力后的剩余有效拉力值。

2.2 实测伸长值的测定

2.2.1预应力钢筋张拉时的实际伸长值,预应力施加分为预、初张拉和终张拉三个阶段,伸长值应分阶段计算,在终张拉伸长值量测中应从应力达到预初张拉应力开始量测,所以单孔钢绞线实测伸长值计算如下

预初张拉应力一般为张拉控制应力的65.8%。梁场初张拉应力在混凝土强度达到80%时施加,先期为了防止混凝土收缩应力导致裂缝的产生应先进行预张拉,终张拉在梁体浇筑28d后进行,及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预初张拉锚外控制应力为930MPa,终张拉锚外控制应力根据孔位不同而不同。如N2a=1413.6MPa,N6=1437.36MPa。

2.2.2钢绞线现场施加先加到预应力控制应力的20%,两端千斤顶油缸活塞行程用钢尺量定,然后张拉到控制应力的100%,两端千斤顶油缸活塞行程再次量定,所以现场钢绞线的伸长值量测值计算公式如下:

L=(L100%-L20%)/0.8

L100%、 L20%―控制应力为100%、20%时的梁体两端油缸活塞行程之和。

3.现场张拉施工步骤及注意事项

3.1锚具及张拉千斤顶的安装

安装锚具及敲打夹片的时候应注意工作锚环对中,夹片应均匀对称打紧并外漏一致,千斤顶上的工具锚的孔位和梁体孔道上的工作锚的孔位排列一致,张拉力的作用线与孔道中心重合。检查限位板是否配套,钢绞线是否顺直,孔道是否有露浆堵塞将钢绞线固定死的,孔道锚垫板周围混凝土是否有缺陷。

3.2张拉顺序

张拉是控制顺序先从梁中心线向两侧对称张拉,先张拉底板中心附近的钢束,然后张拉腹板钢束,再张拉底板两翼的钢束,现场用四台千斤顶配以手拉葫芦进行张拉作业,张拉孔道具体顺序如下N9N8N1N2dN5N4N2bN10N7N6N3N1bN2cN2a。

3.3预应力施工应注意事项

3.3.1在张拉作业开始之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每次张拉都同步且对称张拉,严格控制张拉顺序,在终张拉控制应力施加时应持荷5分钟,待5分钟后补足应力后再回油。主梁成批生产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一束进行孔道磨阻损失测定,将测定的实际值与设计值进行比较,并确定不超过设计范围后方可用来作为计算依据,五一梁场采用K=0.0017,μ=0.729;

3.3.2钢绞线的张拉采用张拉吨位和伸长量进行双控张拉施工,实际伸长量与计算伸长量相差±6%以上时,应查明原因后方可继续施工,对偏差过大的应采用补施应力的措施进行补救;

4.现场预应力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预防、处理措施

4.1钢绞线滑丝、断丝现象

分析滑丝原因有以下几种:预应力钢绞线生锈;工作夹片中有油污、工作夹片刻丝损伤;工作夹片的尺寸及质量不合格(硬度不够、尺寸过大);锚、夹具的硬度小于钢绞线的硬度。

分析断丝原因:钢绞线由于缠铰、扭结在孔道内长短不一导致的钢绞线受力不均;钢绞线质量不合格,不能承受设计控制应力。

4.2起拱度超标

起拱度超标的原因基本如下:张拉时,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规定值;施加的预应力比控制应力过大或过小;没有按规定的顺序张拉。

预防措施:按预应力混凝土对强度和弹性模量的要求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保证同一榀箱梁的混凝土配合比的一致性。现场实验室做好同条件试块,严格控制张拉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值;严格按设计的张拉控制应力,以张拉力和伸长值对张拉进行双控;严格按张拉顺序进行张拉,匀速、同步、对称进行张拉作业,防止一方加力速度过快,导致张拉受力不均匀。

5.结束语

预应力工程伴随着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而应用更加广泛,尤其在高铁桥梁中占的比重非常大,其中预应力张拉的质量直接影响结构构件受力,所以对箱梁张拉的质量管理、工序管理必须十分重视,严格按照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桥梁建设服务。

篇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238-02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语言实训室在我国教育领域中日益普及。随着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视、听、说为主的外语教学将逐步取代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多媒体语言实训室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外语教学中,普遍使用了多媒体语言实训室。伴随着高校教学的发展和需求的进一步扩大,最初简单的语音室也逐步地过渡到多媒体语言实训室,并正向着数字化语言实训室方向发展。数字化网络语言实训室的推广和使用,使得外语教学的内容、手段乃至一些传统观念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数字化网络多媒体语言实训室所具备的强大功能,不仅使教师在常规的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自我测试的学习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但是,高校多媒体语言实训室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它们阻碍了多媒体语言实训室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也不利于高校语音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改进。本文围绕有关高校多媒体语言实训室使用和管理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其成因和对策展开探讨。

一、五大短板:当前多媒体语言实训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教学观念和现代办公知识滞后

笔者所在单位目前建有8个多媒体语言实训室,分别为专业英语、专业日语、专业韩语以及非外语专业的公共英语、公共日语教学提供服务。多媒体语言实训室的建设,改变了过去“录音机+粉笔”的传统式的外语教学及语言实训模式,所有的外语听力、口语会话课程,以及相当部分的单元教学课程都能够在多媒体语言实训室内进行,现有的多媒体语言实训室开出率普遍较高。

然而,虽然现在多媒体语言实训室开出课时数并不低,教师使用语音设备较频繁,但部分教师对语音设备的操作熟练程度还是不高,需要管理人员每次手把手进行技术支持,难以独立使用各项功能。目前新配备的多媒体语言实训室设备较多是功能较齐全的教学系统,但不少教师所使用的功能并不多。有些教师把语音设备变成简单的录音机、对讲机、影碟机来使用,浪费了物力、财力。多媒体语言实训室设备的功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相对落后,使得数字化网络多媒体语言实训室的基本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多数教师还没有形成一种“大教育”的观念,没有形成“开放式教学”,“交互式教学”,“个别化教学”意识。

(二)现代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等米下锅”现象亟待改变

一方面是多媒体教学系统功能多样,但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临缺乏大量系统教学课件的尴尬。自行制作教学课件目前存在着技术上和资金上的困难,外部市场又鲜有真正适合教学的原创的课件资源。形式上的完备与内容上的缺失形成了巨大落差,阻碍了数字化网络多媒体语言实训室的功能的发挥。

(三)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影响设备正常运转

大部分师生都能基本遵守多媒体语言实训室使用管理规定,但仍存在个别学生故意破坏语音设备。有些学生进入多媒体语言实训室后故意对语音设备进行破坏,如私自搬动语音设备;进行破坏性操作;随意删除设备中的原有文件信息;私设CMOS密码和屏保密码;故意损坏耳机插头、话筒;在教师主控台乱操作设备,使语音系统软件与硬件发生冲突,使信号无法传输,或“死机”等现象。有些学生擅自带其他人员进入多媒体语言实训室;在多媒体语言实训室内大声喧哗、打闹、吐痰、吃零食;随地乱扔杂物,课后一片狼藉;在设备、桌椅、墙上乱写乱画;在语音设备上玩游戏等。

(四)外部环境亟待改善,影响多媒体语言实训室运行

外部环境的保障作用对多媒体语言实训室的正常运转也不可忽视。由于供电电压不稳烧坏电源、屋顶渗漏导致仪器进水受潮短路不断、墙体表层大块剥落砸坏设备,以及不合格装修部件导致的设备接触不良影响设备稳定运行等对多媒体语言实训室的正常教学造成了不小的消极影响,甚至造成了数额较大的损失。另外,网络安全问题也是困扰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方面。多媒体语言实训室实际运行中病毒感染常使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无法正常工作。

(五)制度运行效果不理想

尽管学校和院系均曾就多媒体语言实训室管理颁布过规定,但实行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违反规定并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仍不时发生。尤其是一些学生对多媒体语言实训室管理存逆反心理,对约束自身不当行为的制度规则缺乏必要的认同感,增加了多媒体语言实训室管理的难度。还有一些学生因违规操作造成设备故障后仍称不知晓相关操作规程,对于自己的危险操作造成的严重危害缺乏基本的认识,这说明多媒体语言实训室管理的各项制度的公众认知度还不高。

二、四大举措:多媒体语言实训室上述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一)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积极与教师沟通

一些教师由于年龄偏大,对于信息技术的接触时间不长;一些教师刚从偏远地区调入,不仅对于现代化教学设备非常陌生,也一时难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甚至更觉得黑板+粉笔顺手,使用多媒体语言实训室会造成额外的麻烦。不可否认,科学技术和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师队伍中普及时间还不长,普及水平还不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循序渐进。

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师的岗前培训,以便教师结合硬件功能和教学目的进行先期教学设计;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师的日常技术支持,以便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根据硬件设备使用情况和个人偏好及时调整日后的教学设计方案。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的传授、多媒体语言实训室操作程序的培训两方面,使其充分了解和掌握语音设备的功能和用法,不断增强自身的信息素养,强化信息意识,提高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树立开放式教学、交互式教学、个别化教学的意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要引导教师在课件制作上,要科学实用、符合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辅助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在建设多媒体语言实训室时,还要及时听取收集教师意见,要及时对使用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操作能力和水平。

(二)关注学情,刚柔相济,充分理解并适度引导学生的诉求

青年学生精力充沛,好奇心强,在多媒体语言实训室显得好动。年龄层次的特点是某些破坏行为的部分原因。另外,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低,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自身行为缺乏清醒认识和必要的自控能力,对于他人的劝诫却强烈抵制,这也是造成管理困难的部分原因。

这就要求对实训室规定的贯彻要坚持刚柔相济、强制性和情感性、严肃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管理者要充分利用“首因效应”培养亲和力。管理者的亲和力是实现人文管理的关键因素。亲和力来自于真诚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思想,是一种认真对待本职工作和周围人的形象感召力。管理者要充分利用“首因效应”,从学生第一次进入语言实训室,管理者真诚坦率、睿智幽默的自我介绍就能树立可亲可信的形象,很快就能让学生认识和悦纳。

同时,还要适当了解班级情况,与一些同学交换联系方式,与他们交上朋友。这样的沟通,能有效消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隔阂,构建融洽的人际环境。这时,管理者介绍并执行语言实训室的规章制度,学生会很快理解和接受。

另外,应对学生精力充沛,对新鲜事物好奇的特性,管理者除了讲授使用前的操作规范外,更重要的是落实责任制,提高责任心,增强责任感。向他们介绍语言实训室的情况,语音系统的性能,详细讲解如何正确使用设备,如声道的选择,音量的调节,声音的录制等。需要指出的是,要给予学生动手操作接触设备的机会,而不要简单粗暴地阻止学生接触设备。所谓“松绑”并非指任由学生在好奇心驱使下随意操作,而是引导甚至鼓励学生正确操作各类部件,体验各种功能,满足其好动的愿望。投之以李,报之以桃,学生得到了关怀,心理上获得了满足,人格上受到了尊重,积极配合管理者的工作,增强主人翁意识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三)以身作则,强化多媒体语言实训室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

日常管理工作要坚持原则,务必做到有法必依。管理人员应会同任课教师做到率先垂范,给学生以良好的行动暗示。如果管理者能以身作则,恪守规范,就能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感染周边的人群,而一旦形成了科学文明的优良风气,破坏规则的行为就会显著减少。相反,如若管理者言行不一,因人而异,其公信力就会受到损害,最终人们会失去对管理制度和管理者的认同感,破坏软环境。

同时,还要事后公开制度执行情况,通过公示栏、张贴统计表等形式,将每个阶段每个班级的使用情况公示。与学生教师考核体系挂钩,表扬遵守规定的正面典型,对于个别严重违反实训室规则的行为,不能简单依照相关规定处罚了事,而应向其说明其错误行为的危害性并告知其处罚依据,同时还要给予相关人员陈述和申辩的机会,以便事后进一步优化实训室管理制度与设施,避免再次发生影响正常教学的事件。

(四)加大投入力度,保障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教学软件的缺乏和设备的老旧需要资金投入的支持,由于版权制度的相关要求,购买正版教学资源往往价格不菲,甚至超过硬件设备的费用;而供电、网络、多媒体语言实训室土木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也在相当程度上受到造价预算的制约。要解决“等米下锅”和“后院起火”的麻烦,必要的资金投入不能打折扣,这是能够产生长期收益的项目。

结语

多媒体语言实训室的应用,不仅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实验室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媒体语言实训室的管理是一项严格的技术管理工作,管理人员要更新观念,开拓进取,使现代化教学手段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要加强管理者自身的内涵建设,既要胜任现代技术装备的工作要求,又要有构建和谐环境的综合素质。随着教学改革和探索的不断推进,我们不可避免地面临诸多问题,但我们坚信,多媒体语言实训室管理和使用中的新老问题最终必将获得解决!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选修课程 发挥性 基础性 矛盾

高中语文的选修课程已经被广泛推广了许多年,而且教育部门对高中语文课程的选修课实施已经成为了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突出亮点。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高中语文必修课程的补充,也是必修课的提升。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将选修课必修化,没有正确理解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差异;还有部分高中语文教师过分的拔高选修课的发展性,将选修课专业化,从而忽略了选修课程的语文特性,即工具性和基础性。

一、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基础性以及发展性特点

1.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基础性特点

高中语文属于基础教育的阶段,在选修课程中有基础性的基本特点,相比起必修课程而言,相互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选修课程中关于每一位学生的基础发展有着不同的学习基础,上述情况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基础性特点。基础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为高中学生提供基础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其二,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语文的选修课程注重的是针对性的发展基础,其中也包括学生的积极研究探索精神以及对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从而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基础。

2.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发展性特点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不管是哪个学科以及哪个阶段都有着发挥性的特点,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发展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基础课程价值的个性化。陈小飞学者在《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开发――以宁波效实中学为例》一文中认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以及不同发展特点来允许学生进行相关课程的选择,从而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1]。从选修课制度本身来说,选修课程是高中语文课程的组成部分,能够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现阶段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所存在的发展性与基础性矛盾

1.很难平衡基础性以及发展性

高中教师在语文选修课程中应该注重基础性与发挥性的和谐统一,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模糊了基础性与发展性界限。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过分重视高中语文课程的基础性,而不是发展性;其二,混淆选修课程以及必修课程的相关区别,把选修课程定义成为必修课程;其三,过分重视发展性,从而脱离了学生的自身文化水平,与实际相分开。上述三个方面的表现不但不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个性,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高中生的学习负担,选修课的课程定位是摆在诸多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无法避免的课题。

2.过分注重发展性而忽略基础性

诸多的高中语文教师在实施了选修课程以后,认为选修课程仅仅只是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忽略了选修课程的基础性特点。举例来说,高校教师开设的选修课程只是从学生本身来考虑,没有从高中语文课程的发展性特点来考虑。另外,还有许多学校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设置中只是为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的发展性特征。知识教学不仅仅只是必修课程中的知识,也是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的重要起点。高中语文知识中,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只有掌握好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够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价值。因此,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教学,而不是仅仅一味的考虑要不要教的问题。实施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应该着重注意体验的过程,重在迁移[2-3]。

三、有效解决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发展性以及基础性的相关策略

1.建立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设置以及选课制度

高中语文的选修课程主要是以系统的形式来组成的,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选修模块。每一个系统之间都应该坚持发展性与基础性的和谐统一,从而促使选修的课程能够发展学生的个性。与此同时,每一个系统本身不能够把基础性以及发展性简单分割,使学生能够在各个系统中发展好基础性以及发展性特点。把握好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基础性与发展性特点之后,能够设置更加合理的选课制度,这将是高中学生学习的重点。

2.注重基础知识以及基础技能的教学,转变学习方式

把高中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能够体验到高中语文的乐趣性。另外,基础知识以及基础方法的培养能够让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到升华,在此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综合传授知识给学生。在高中语文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积极倡导学生通过实践来体验学习。并且注重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的教学,在高中选修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师应该把一切知识讲授给学生。在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学生能够对基础与发展方面综合发展,养成学习语文的能力,打好基础。

四、结束语

建立好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基本选课制度,注重基础知识以及基础技能的教学,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好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发展性与基础性的评价体系,能够解决好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矛盾,适度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016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是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的重要方法,更是延续中华五千年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华文化的绵延需要借助语文这门学科,中国的文化振兴也需要语文学科的知识力量。语文教学事业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都决定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的高低。因此,语文的学习不容轻视。

语文的学习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有不同的学习重点。高中的语文学习更是有其特殊性,这不仅是由高中生的特殊性决定的,还与高中语文学习内容的特殊性有关。因此,学习高中语文时,我们不能简单地等而化之,将其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混为一谈,而是需要我们区别对待,特殊学科特殊学习。那么,现在的高中语文学习到底存在着哪些问题,需要我们来区别对待呢?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习主次不分,不能把握学习重点

学习语文时应该把握学习重点,这样高中生在预习、听讲、复习等过程中才会有学习的侧重点,能够对重点、难点等进行重点攻破,提高学习的效率。但是,高中生在学习语文时却没有把握好这一点,他们往往不分学习的主次,总是选择对课本内容进行通篇复习,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既浪费了学习的时间,也影响了学习的效率。比如说高中生最常见的问题是在复习语文时习惯性地将课本翻到第一课,从第一页一字一字地复习学习。显而易见,在这反复的复习过程中,高中生语文知识学习最扎实的往往都是前面几篇课文,而后边的几篇课文往往都很陌生。

高中生不能把握语文学习的主次、重点,对已经掌握的知识与陌生的知识不懂得区别对待学习、复习,而反复的习惯性的语文学习方法是无益于他们语文学习进步的。

二、忽略基础知识,学习不扎实

高中语文的学习需要有较好的语文基础,这样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才不会由于基础知识的疏漏而妨碍学习的进行。语文基础知识主要包括:1.字词的准确区分。高中语文考试中经常考查学生对成语、同义词、多音字等的掌握,而这往往也是高中生最容易失分的地方。2.句子的充分把握。语文常常涉及对句子的理解、对病句的分析、对句子成分的判断等等,这都要求高中生有着扎实的语文基础能力。3.诗词的全面记忆。高中语文经常考查古诗词、重点句子的背诵,将诗句或掐头或去尾的,让学生填入空缺的诗句。这不仅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记忆把握程度,也是对学生字词掌握能力的考查。

由此可见,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绝对不容小觑,但是高中生却对此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导致学习不扎实,考试时容易失分。

三、课外知识了解不多,学习不全面

高中生的课业压力大,学习内容多是事实,但这不代表高中生在学习语文时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忽视性学习。高中语文的学习不仅指课本知识的学习,还要求学生对课外知识有一定的掌握。课外知识的学习是有利于高中生学习语文的,因为课外知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也可以开拓高中生的学习视野,增加写作的素材。比如写作文时就可以将一些名人轶事等添加进去,丰富作文的内容,增添作文的风采。另一方面,高中语文考试或多或少都会考查高中生对课外知识的把握程度,比如经常会考查学生对四大名著的把握,对《红楼梦》《西游记》等故事情节、人物角色、经典台词等的把握。

课外识的学习是高中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中生适当地进行课外阅读,增加课外知识的储备,才可以促进高中生语文的全面学习。

由上可知,高中生在学习语文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多是因高中生学习方法不恰当而引起的。那么,高中语文到底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明确学习重点,把握学习主次

高中生在学习语文时一定要明确学习的重点,这样才有利于设计学习计划。那么怎样明确学习重点呢?1.对语文教师重点强调的知识点、篇章等,进行重点把握。语文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重点了然于胸。2.将课本与辅导书进行比较学习,把握重点知识。课本上的重点知识在辅导书上多有所侧重,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学习可以清晰学习重点。3.将课本习题、课后作业等重点考查内容列为学习重点。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试卷上、习题上等都罗列了学习的重点知识,对这样的习题进行整理归纳,必然有助于高中生把握学习的重点、主次。

如果高中生能够很好地明确学习的重点,那么在学习时便可以对重点知识进行重点学习,以免在学习时开小差错过了学习的重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重视基础巩固,保证扎实学习

高中生学习语文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巩固基础知识的学习:1.注重归纳。高中语文涉及大量字词的考查,尤其是同音词、多音字等,很容易在学习时产生记忆上的混淆。高中生可以对这类的词语进行归纳整理,方便系统记忆。2.反复复习。语文基础知识点多、繁杂,因而很容易就遗忘。高中生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对整理过的这些基础知识点进行巩固记忆,在反复的记忆过程中加深印象,从而完全吸取知识。3.定期考查。高中生应该定期对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考查,从而查漏补缺,巩固学习。高中生往往以为自己对这些知识点把握得很清楚了,但考试时却总是失分,这就是因为平时练习不多,记得不扎实,在考试时一紧张就混淆了记忆。

篇11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是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的重要方法,更是延续中华五千年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华文化的绵延需要借助语文这门学科,中国的文化振兴也需要语文学科的知识力量。语文教学事业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的高低。因此,语文学习不容轻视。

语文学习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有不同的学习重点。高中的语文学习更是有其特殊性,这不仅是由高中生的特殊性决定的,还与高中语文学习内容的特殊性有关。因此,学习高中语文时,我们不能简单地等而化之,将其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混为一谈,而是需要我们区别对待,特殊学科特殊学习。那么,现在的高中语文学习到底存在着哪些问题,需要我们来区别对待呢?

一、学习主次不分,不能把握学习重点

学习语文时应该把握学习重点,这样高中生在预习、听讲、复习等过程中才会有学习的侧重点,能够对重点、难点等进行重点攻破,提高学习的效率。但是,高中生在学习语文时却没有把握好这一点,他们往往不分学习的主次,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既浪费了学习的时间,也影响了学习的效率。比如说高中生最常见的问题是在复习语文时习惯性地将课本翻到第一课,从第一页一字一句地复习学习。显而易见,在这反复的复习过程中,高中生语文知识学习最扎实的往往都是前面几篇课文,而后边的几篇课文往往都很陌生。

高中生不能把握语文学习的主次、重点,对已经掌握的知识与陌生的知识不懂得区别对待学习、复习,而反复的习惯性的语文学习方法是无益于他们语文学习进步的。

二、忽略基础知识,学习不扎实

高中语文的学习需要有较好的语文基础,这样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才不会由于基础知识的疏漏而妨碍学习的进行。语文基础知识主要包括:1.字词的准确区分。高中语文考试中经常考查学生对成语、同义词、多音字等的掌握,而这往往也是高中生最容易失分的地方。2.句子的充分把握。语文常常涉及对句子的理解、对病句的分析、对句子成分的判断等等,这都要求高中生有着扎实的语文基础能力。3.诗词的全面记忆。高中语文经常考查古诗词、重点句子的背诵,将诗句或掐头或去尾的,让学生填入空缺的诗句。这不仅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记忆把握程度,也是对学生字词掌握能力的考查。

由此可见,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绝对不容小觑,但是高中生却对此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导致学习不扎实,考试时容易失分。

三、课外知识了解不多,学习不全面

高中生的课业压力大,但这不代表高中生在学习语文时就可以敷衍了事。高中语文的学习不仅指课本知识的学习,还要求学生对课外知识有一定的掌握。课外知识的学习是有利于高中生学习语文的,因为课外知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也可以开拓高中生的学习视野,增加写作的素材。比如写作文时就可以将一些名人逸事等添加进去,丰富作文的内容,增添作文的风采。另一方面,高中语文考试或多或少都会考查高中生对课外知识的把握程度,比如经常会考查学生对四大名著的把握,对《红楼梦》《西游记》中故事情节、人物角色、经典台词的把握。

课外知识的学习是高中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中生适当地进行课外阅读,增加课外知识的储备,才可以促进高中生语文的全面学习。

由此可知,高中生在学习语文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多是因高中生学习方法不恰当而引起的。那么,高中语文到底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明确学习重点,把握学习主次

高中生在学习语文时一定要明确学习的重点,这样才有利于设计学习计划。那么,怎样明确学习重点呢?1.对语文教师重点强调的知识点、篇章等,进行重点把握。语文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重点了然于胸。2.将课本与辅导书进行比较学习,把握重点知识。课本上的重点知识在辅导书上多有所侧重,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学习可以清晰学习重点。3.将课本习题、课后作业等重点考查内容列为学习重点。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试卷上、习题上等都罗列了学习的重点知识,对这样的习题进行整理归纳,必然有助于高中生把握学习的重点、主次。

(二)重视基础巩固,保证扎实学习

高中生学习语文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巩固基础知识的学习:1.注重归纳。高中语文涉及大量字词的考查,尤其是同音词、多音字等,很容易在学习时产生记忆上的混淆。高中生可以对这类的词语进行归纳整理,方便系统记忆。2.反复复习。高中生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对整理过的这些基础知识点进行巩固记忆,在反复的记忆过程中加深印象,从而完全吸取知识。3.定期考查。高中生应该定期对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考查,从而查漏补缺,巩固学习。

(三)加强课外学习,保证充分学习

篇12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087

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够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的语文教学要与语文课程实现有机统一,教师不仅要提高教学能力,还要对教学对象进行深入研究,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效提高阅读教学质量。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改善阅读教学质量已经十分必要,本人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就此问题展开论述。

一、有效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注重通过阅读实现知识的有效传授,而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与综合素质的发展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种阅读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因此,需要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有效改进。有效改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改革是新课改的要求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学业的成败,还关系到以后的人生发展,对一个人的终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的进一步教育,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效掌握语文知识,更要具备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阅读教学是将这一教学指导思想付诸实践的关键环节。

(二)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语文教学丰富多彩,而阅读教学最能体现语文教学的这一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使阅读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模块。能否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关系到阅读教学资源能否得以充分利用、优化配置。只有进一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使学生的眼界变得更加开阔,新的资源才能得以进一步开发,最终实现语文教学资源体系的优化配置。

(三)进行有效的基础知识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新课标指出:学生在阅读作品过程中,要能够有效把握文章的题材,在对文章背景环境有效掌握的情况下,理解文章的中心主旨。除此之外,学生还要对文章的修辞手法、抒情方式等进行有效把握,这就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要牢固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学生只有有效掌握了语文基础知识,才能对文章有一个正确的了解,最终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效把握中心主旨。

二、有效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要想有效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做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了做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态度。对于学习而言,学生抱什么样的学习态度很重要,尤其是像语文这样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有效融入个人情感的学科而言,教师想要进行有效施教,更要能够有效把握学生的学习态度。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不是每一个学生对语文学习都有浓厚的兴趣,对于语文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而言,教师在教学中更容易有效实现知识的传递,学生对教师的思想与方法也更容易接受。但是对于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浓厚的学生而言,就会对教师的讲解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因此,为了有效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把握好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在此基础上制定与学生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从学生现有的阅读水平出发。从学生现有的阅读水平出发是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不管学生现有的阅读能力处于何种水平之上,都需要教师尊重客观实际,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例如:如果学生整体的阅读水平比较高,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阅读训练,如果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比较一般,那么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训练,还要注重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

3.从学生的个性特征出发。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征,尤其是对于语文这门需要学生投入个人见解与情感的学科而言,不同的个性特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应该从学生的个性特征出发,对于不同个性特种的学生,教学方法应该有所区别,这样才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有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