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1 09:18:4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传统文化的优越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个人自身方面:自强不息,重视伦理纲常、道德教化和理想人格
(一)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国人生存态度上的集中体现,它标志着传统文化中人的主体能动性和高度自觉性,也是对中华民族整体人格状态的历史概括。《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中“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体现的都是这种精神。
(二)重视伦理纲常和道德教化
重视伦理纲常和道德教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素以人为本位,所以伦理道德受到特别的重视和提倡,而中西方在伦理与道德之间又有着巨大的差异。西方人的伦理思想建立在以个人为根本的基础上,而中国人的伦理思想建立在以家庭为根本的基础上。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人与人的关系素有“五伦”之说,也就是五种人际关系,即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这五种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家族关系。在五种关系中,家族关系占了三种,而君臣关系是父子关系的扩大,朋友关系是兄弟关系的扩大,如“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即反映了朋友关系和兄弟关系间的联系。
(三)理想人格
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理论是从儒家文化中凝结和升华出来的,以中国儒家哲学为中心的基本传统价值观中,其所传播的价值信念即为一个君子人格在现实世界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承担精神和责任意识。在这种精神背后隐藏的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是对“人”这一群体的普遍关爱,即仁爱的情怀,它是在长远的中国历史社会发展下的产物,它使中国社会形成了一个坚定明确的社会集体意识:公而忘私、讲风骨、重气节。儒家道德的特点是:富于理想主义、人文主义和实践理性精神,它追求自我完美,力图通过提高道德塑造理想人格。
三、人与人之间:厚德载物,兼容并蓄
诚如《易经》所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当以一颗宽厚仁慈的爱心来对待世间万物。中国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不仅对中国文化的向外输出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也对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起着推动作用。在当今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小,相互之间联系的更加紧密,传统的坐井观天、盲目排外只会自取灭亡,只有谋求共同发展,倡导厚德载物、兼容并蓄的精神互补才能真正实现双赢。
四、个人与国家方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一、引言
油画最早于明朝万历七年(1579年),由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首次带入中国。最初传入中国的油画在中国国内的发展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清代之后我国国内油画的发展趋势才逐渐呈现多元化。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是一个国家历史、地理条件以及人文发展的缩影,与这个国家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油画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我国上世纪沉痛的被入侵与殖民历史,艺术的传播与碰撞并不总是和平友好的,但是艺术的渗透作用不会因为政治的因素被磨灭,清末民初,我国一些学者并受西方艺术的影响开始学习和研究油画艺术,近年来我国国内学习油画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对油画的学习和研究都逐渐深入,还有一些艺术型人才将油画与我国的传统水墨画相结合,在油画中融入中国元素,创造出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油画风格。将油画艺术向大众进行更深层次的普及,提高我国国民对油画艺术的欣赏水平是发展我国文化艺术的一项有意义的研究。
二、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与西方油画艺术的区别与普及程度
中国绘画艺术在东方国家中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相应的油画在西方的文化发展中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传统绘画更注重写意,注重意境的创造和表达,而西方油画更注重写实,注重理性思想的表达。西方油画在高效传达事物形态和表达作者丰富的自我情感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借助画作的多样形式来充分表达出作者鲜明的感情,具有突出的艺术效果。而中国绘画更注重意境的描绘,在表达上更加委婉、含蓄,具有与西方油画大相径庭的艺术表现形式。虽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多元化发展,我国国民对西方油画的了解程度已经在逐步加深,而且由于油画具有与我国传统绘画不同的特点和绘画技巧,促使很多人开始了解、学习和研究油画,近年来西方油画已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中打开了广阔的市场。即使近年来油画在我国国内的发展迅速,但是西方油画在我国大众中的普及程度还是没有传统水墨画广泛和深远。因为我国传统绘画是我国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艺术反映,人们对传统绘画的思想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而西方油画所秉承的思想和表达方式与我国国民的认知上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油画的普及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也是因为油画艺术所表达的思想和独特的绘画艺术使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对油画抱有好奇心,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油画独特的绘画思想,对油画的绘画技巧掌握的越来越熟练。从这个方面来看油画目前在我国的大众普及形式会更进一步。从油画的艺术思想来看更为直接鲜明,在大众欣赏普及方面更具有直接性与有效性。
三、油画艺术对大众欣赏普及的优越性
1.油画艺术能够直接有效地表达具体形象的情感态度
西方油画的发展起初就是为了能具体的表现出宗教人物的形象,然后随着文化的发展和西方民间艺术的发展,油画除了为宗教服务外还被人们用来记录生活中的人像和事物,逐渐发展成为西方艺术中的一个鲜明标志。由于油画的创始之初就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所以油画有较强的写实性,能够直接有效的表达具体形象的情感和表达出作者的态度。是现实世界中人物情感和思想的直观表达。例如油画中对于表达人物或者作者内心情感方面,通常是通过画作中人物的面部表情来传达,使人一看就可以感知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是悲伤、愤怒还是开心。对于油画中描绘景物的画作,都是追求形似,在色彩的调配和事物细节的处理上也力求与原物相同,常常使人感叹于它的逼真程度。写实的油画绘画思想和高超的写实技巧能使油画有效地表达出具体形象和情感。
2.油画能够借助多样形式使表达更具感染力
目前对于语文教学认知方面持论者虽多,但涉及的往往是字词句、篇章段的解说,而忽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语文教学对“中华元素”的认知意识。所谓“中华元素”是指被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等。它包括中国独有的著名建筑、历史人文景观、重大发明创造、民俗、手工艺、传统戏曲、重要学术思想、历史人物、图腾、吉祥物等,如万里长城、古代四大发明、诗词、戏曲、京剧、脸谱、刺绣、茶叶、中国象棋等等都可称之为“中华元素”。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视“中华元素”的认知教育,不仅对传承和发展祖国五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
悠悠中华,文明久远,在众多领域积淀了无数的“中华元素”,它们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文明的结晶。人们采取了多种方式和手段来传承它们,其中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中华元素”认知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如在讲授唐诗宋词时,教师可结合课文介绍唐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各个流派的主要特点、成就,教导学生学会诗词赏析,学会领略祖国诗词文化的丰富内涵,从而加深诗词文化这一“中华元素”的认识和认同。这样不仅能使我们教学双方更加积极主动,帮助我们自觉地克服语言教学中面临的困惑,而且将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语文教学与本民族的文化紧密相关,它的“传道、授业、解惑”无不深深地渗入本民族的文化意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知识天地的开拓、思想教育的进行,都离不开民族化的工具(语言、文字),都不少了文化精神的熏陶。比如世界观的教育,文学艺术观的教育,都是以本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伦规范、审美情趣来进行的。对于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也首先是依仗本民族的语言工具、以本民族的思维特征为基础去发展去培养的,离开了这个根本和基础,就谈不上任何培养和发展。当我们的教学双方在认知上达到这样一种高度,语文教学就会呈现一种高质量、高效率。
“汉语是一种学习和使用方便、表现力极强因而始终充满生命力的语言。”[1]在世界文化史上,汉语始终处于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它的对外影响始终存在。在古代,不少国家和民族,特别是中国周边国家如朝鲜、日本、越南、老挝、泰国等受汉语的影响颇大,其语言皆吸纳了不少汉语的词语。而在现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及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汉语的影响不断扩大。如今在世界各地都可感受到一股强烈的学习汉语的热潮。汉语正逐渐跃升为全球仅次于英语的新的最有影响力的强势语言。汉语作为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在国际上的重要性正不断提高,学习汉语的人数亦逐年增多。越来越多的国家大学以及中小学、民间机构开设了汉语课程。而我国大陆众多大学建立了对外汉语学院、对外汉语系或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另外还有许多民间的对外汉语教学机构,来我国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乃至对外汉语教师都有些供不应求。如同全球学习英语所创造的巨大产业一般,新兴的全球汉语热,也已经启动了庞大的汉语教学产业,并刺激了相关的图书、音像出版业的迅速发展。这是我们加强语文教学认知意识培养的外部动力。
而且,加强语文教学中“中华元素”的认知意识在当今也显得越来越紧迫。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学生越来越有条件和更多机会接触到外部信息。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使“中华元素”意识在部分学生中呈现淡化的趋势。近些年韩剧、“韩流”的盛行;西方影视媒体对我国校园的影响。一些学生中形成了这样一种价值判断,不能不引起我们思考:“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外国的语言文字比中国的强”。
今天国际信息交流要求有一套统一的字母符号,便利计算机的国际传输,于是产生“单一罗马化”的设计,用统一的一套罗马(拉丁)字母书写全世界的语言,“汉语拼音方案”已经成为汉语罗马字的国际标准,编号定为:ISO7098。这种情况造成了一些人的错觉,认为汉语言文字将要消失。其实这并没有否定汉语言文字的本质特征,这种传输过程,只是使汉语言文字换了一种形式,而呈现出来的仍然是汉语言文字。就语文教学的意义来说,工具性与人文性不是截然两分的,两者密切相关,但由于一些学校的语文教学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内容陈旧,特别是教师忽略语文教学中所蕴涵的中华文化价值之强调,造成了很多学生仅仅把语文作为一个工具来学习,语文教学成为当今争议最多的科目之一。有相当多的语文教师存在人文素养问题,对“中华元素”知之不多,知之不确切。因此,加强语文教学中“中华元素”的认知意识已经十分紧迫。“经济全球化固然导致了民族文化某种程度上的同一性,但也促进了对文化个性风格或本质特征反弹式的强烈守护和执着追求,也就是说,既要世界化又要民族化(或本土化),仍是全球化语境下文化发展的时代主流。”[2]
二
语文教学是根植于民族文化底座之上的文化行为,它参与文化,同时反映文化,特别是中学的语文教学担负着民族文化的代传任务,不论是教学内容、目的,还是教学过程,都深深地渗透了民族的文化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烙印。因此,加强语文教学过程中“中华元素”的认知意识培养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语文教学中“中华元素”的认知意识。
第一,通过对比教学,帮助学生领会汉语言的优越性。今天的学生越来越有更多机会接触和学习汉语以外的语言文字。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加强此方面的对比教学,来帮助学生领会汉语言的优越性。通常,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与英语课堂教学是彼此分离的。虽然我们看到更多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将英语学习与汉语学习进行对照,但很少看到语文教师将汉语学习与英语学习进行对照的。有人预言,21世纪将是汉语汉字的世纪。没有对照和体验,要学生真正领会汉语言的优越性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的做法是,语文教师直接将两种语言文字某些方面进行对照,让学生在对照领会祖国语言文字的优越性,或者请英语教师到课堂中参与教学。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汉字的读音不像拼音字母那样简单,许多汉字往往是一个字形有两三个甚至更多的读音。汉字的字义就更加复杂,一个汉字不但在通常情况下可以表达多种含义,而同一含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又可以有不同的感彩。另外,一个汉字的信息远远超过拼音字母的信息量。在计算机高度发达的今天,汉字也显示了它独特的优越性。由于汉字字形具有大量信息,因而成为计算机最易于识别的文字。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充分利用电脑这个载体,让学生切实通过不同语言文字的输入与输出的效率对照中领会祖国语言文字的优越性。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让学生切身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越性,学生一定会更加热爱它学习它。
第二,充分把握和利用好教材中的“中华元素”,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是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们应该承担的重任。广大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准确把握和利用好教材中的“中华元素”。事实上,我国现行的语文教学内容绝大多数都是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精髓的反映,它包含了大量的、流传千古的历代名著、名篇、诗词、神话传说、戏曲,介绍了著名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重大的发明创造、重要的学术思想,充分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民间工艺、民俗民风、传统节日、民族服饰、特色食品等等,内涵十分丰富。仅以历史知识一项而言,有人统计现行编印的中学语文教材里,有74篇课文涉及了中国历史上30多个历史事件、30多部历史著作和60多个历史人物。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充分把握和灵活运用教材中的这些“中华元素”,就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树立“中华元素”的认同意识,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和主动性。
第三,创新方法手段,变语言形式教学的单一功能为知、情、意教育统一的多功能。在一些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方式方法单一,往往只注重学生对语言的了解与把握,而忽略了“情”、“意”方面氛围的营造和相关方面的教育。语文教学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讲究方式的多样化,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时代在发展变化,“中国的语言和文字,必须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化,紧跟着瞬息万变的历史步伐,向信息化时代前进。”[4]我们只有以新的形式、新的手段来诠释祖国的语言文字,才能更好地发掘出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更好地传承祖国文化。2008年北京运会开幕式中“活字”组合独特表演,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非凡魅力。“今日的语文教育要有中国特色,就要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就要有面向新世纪的浓郁的时代进取精神,变语言形式教学的单一功能为知、情、意教育统一的多功能,变低效率为高效率,尊重和发展教的个性与学的个性,探索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的途径。”[3]这种教学形式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汉语言的热情,增强他们对祖国语言的认同意识、热爱意识。
第四,正确认识语文动态和发展现象,增强责任意识。语文现象是动态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也相应地变动着。特别是在社会发生重大或急剧变化的情况下,语文现象的变化也特别大,特别快。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对外交流增多。这种交流不可避免地影响着语文现象。它一方面丰富了我们汉语语言的词汇及表达方式,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我们汉语文的混乱现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应用已进入到各个行业乃至千家万户,甚至一些中小学的课堂里。今天学校里的语文教学尚未来得及对这一现象加以适当的安排处理。而语文这一现象就带来一系列新的情况与问题,如计算机语言的使用,人机对话对于语言的要求,五花八门的汉字编码的选择以及中文信息处理中的许多其他问题。只有将这些新出现的问题解决好,才能更好地促进祖国语言文字的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将新出现的词汇与课堂教学紧紧联系起来,通过对如“虚拟世界”、“软实力”、“视频”等解释来充分说明汉语言的表达能力,也通过安排学生运用电脑进行写作活动来直接感受汉语言的魅力和克服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增强责任意识,努力避免语言文字使用的错误,使学生养成运用规范的汉语言文字的习惯。比如我们运用电脑打字,形成文稿后,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检查因语言编程所限而造成的错字或者错句。因为,电脑打字中,同音所造成的错字或者错句往往使人易于忽视。
语文教学活力的获取,它来源于对祖国语言文字历史积淀的真感知和创新,一方面,我们要把握汉语言文字历史的积淀,使其本质性的东西得以传承;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发展汉语言文字的“中华元素”。这种认知意识的形成将大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15.
[2] 张新民.全球语境下的中华学科建设[A].文化探索与理性反思――新世纪中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9.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069-02
《文化变迁》一书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人类学系克莱德·伍兹先生撰写,作为美国“文化人类学分科入门丛书”中的一册,本书系统、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西方文化人类学中变迁研究的理论、方法、现状,并结合理论方法描述了危地马拉高原的变迁情况,直观地给读者展示了这一地区现代化进程中变迁的方方面面。且文化变迁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永恒话题,对于中国社会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指导作用。
一、文章结构
本书分别由以下五部分构成:
(一)人类学和变迁历史透视
本文第一章主要是介绍人类学对于变迁问题研究理论的总体情况,并评价出这些理论的贡献和弊端,为之后自己关于变迁研究做了铺垫,也算是关于社会文化变迁研究的综述。
变迁的理论主要涉及了人类学的三个学派:古典进化论学派、传播学派、新进化论学派。在作者看来,古典进化论学派把人类社会单线进化的理论建立在“人类心性的一致性”上的假设是不全面和不真实的,严重忽略了民族间接触导致文化特质的借用和传播情况;传播学派则把他们宏大的理论建立在借用的基础上,忽视了人类的创造性;新进化论中怀特的“普遍进化”将技术作为文化发展的首要推动力过于简单化了,斯图尔德的“特殊进化”把文化变迁置于更广阔的范围内,探讨特殊事例的变迁规则。
(二)变迁的发生
变迁是所有社会文化体系中永恒不变的现象。作者提出,创新是所有文化变迁的基础,包括文化长期的变异、发现、发明和传播借用。即当一个社会文化环境或自然环境发生改变时,人们就会做出一定的适应行动,于是变迁接踵而至。当然,反过来说,社会中发生了创新活动,也可以促使社会文化或自然环境的改变,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三)关于变迁的基本概念
借用(传播):它是社会文化变迁最基本的形式,文化从某一时间某一地区的某一民族传播到另一个民族中,这一文化特质不会被完全复制,而总是因为生态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不同而呈现很大差异,决定于这一文化特质与本地文化适应的程度、可鉴性、优越性、可行性等因素。例如:景教、基督教都曾在我国古代中原地区传播,但由于当时中原已有发达的儒家文化占统治地位,相比起来它们输于优越性和可行性。
而涵化则是传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在两个先前独立存在的文化传统进入持续接触,并且其接触的程度足以引起一个或两个文化产生广泛变迁的时候发生的”。这种涵化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社区的。
在文化借用的过程中,同时也发生了重新解释文化的现象。一种外来的文化特质不可能被按照原貌传递和接受,总会和当地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并纳入该民族的文化体系中。这一现象非常常见。
其次,当不发达的民族开始接受较为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基本要素时,他们一般接受的是一系列技术方面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要素——即技术的变迁以及由此导致的一系列连续变迁。这里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形成一种概念,变迁是一个不断发生的社会过程,它们被穿在时间的链条中一环扣一环,连锁反应。就如现代计算机的发明,它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体现在文化、经济、政治各个方面。
(四)方法论——指导变迁与参与式发展
在两个不同文化传统的群体发生持续接触时,一个较先进的民族会主动地和有目的地介入另一个民族的技术、社会和思想习俗,即指导变迁。作者也用了很多例子来强调,指导变迁一定要适应当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考虑引入的技术是否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尊重被接受者的反应。那么,如果促使当地居民参与这一变迁过程,让他们亲身体验到新技术方法的优越性,指导变迁的行为就更加事半功倍。
同时,作者介绍了人类学在研究文化变迁中的四个基本方法:
1.历史复原法:依赖于文献记载的资料、考古的记录或当事人的回忆,复原过去的历史。要注意的是我们必须做到历史文献的可靠性和回忆者精准的记忆。
2.剖面分析法:通过观察在时间上的某一点,社会中人们行为、信仰与态度的变化范围来推断变迁的进程。不过这属于个案研究,只能代表该社区的特殊变迁,而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3.研究——再研究:回到一个先前被研究过的社区重新研究。这种研究的方法有严重的局限性,不同的调查者由于其在理论方向、资料种类、偏向上的不同,研究出的结果也可能大相径庭。
4.纵向研究法:用历时态的视角精确地记录某一地区变迁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变迁以及如何变迁,但这种研究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5.应用概念、理论和方法描述危地马拉变迁
由本书作者发起的“危地马拉研究计划”应用了社会文化变迁的概念和理论方法对这里做了一个纵向的变迁研究。
二、评价
本文对谭恩美的中国传统文化观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从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捍卫与曲解两个方面,探讨谭恩美多元文化主义者的身份以及在其代表作品中的体现。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捍卫
谭恩美的小说特色在于大量地表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将中国的优美传说、神秘习俗、奇异风情融入故事的叙述中。她一方面着力塑造了美丽、善良、坚强的中国母亲形象,另一方面也为读者勾画出男尊女卑的旧中国。从客观上说,谭恩美以一种妥协的形式捍卫了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捍卫是一种正确解读,也是一种宣扬,虽然在某些激进的华美作家看来,这种捍卫是一种妥协,一种让步,一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非客观反映,但这种方式却以一种间接的方式极大地影响了美国主流文化,从而捍卫了中国传统文化。具体来讲,谭恩美捍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观念、母亲形象及东方文化符号。
( 一) 家庭观念
谭恩美的作品多以两代冲突为主题,尤其是以母女间的冲突为主,在中国生活过的母亲们希望用古老中国的价值观来培养女儿,而在美国出生成长的女儿们却全力争取做个真正的 “美国人”。在 《喜福会》中,中国所特有的人伦关系与上尊下卑的等级关系随处可见。例如,《喜福会》整部小说都是对母女间的情感及女儿对母亲的 “孝”为线索。
一个女儿,就是这样孝顺着她的母亲。这种孝,已深深印在骨髓之上。( 2006: 36)世上从来只有两种女儿,她用中国话高声说,“听话的和不听话的”。在我家里,只允许听话的女儿住进来! ( 2006: 124)
这样的教育方式一方面表现了中国的 “孝”文化,上尊下卑,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中美文化的差异,中美教育理念的差异。谭恩美小说中对于中国传统家庭的描写虽然存在某些偏离,这些偏离也曾引起了其他作家的抨击,但从整体上看,谭恩美的小说能够客观地反映中国传统家庭亲密的家庭关系,包括为了子女可以牺牲一切的无私精神,这也是谭恩美以一种另类的方式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捍卫的一种表现。
( 二) 母亲形象
复杂的母亲形象也是谭恩美小说里的文化冲突的重要表现。谭恩美小说中的母亲形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文化冲突的产物,她们一方面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特征,另外一方面西方文化对其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她们本身就是一个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
谭恩美的处女作 《喜福会》描写四对母女的情感交流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母亲们在解放前期从中国内地移居美国,分别带着自己的故事在新的国土生活。有的在中国战乱时期被迫抛弃两个女儿,有的曾经逃脱包办婚姻,孤身前往美国,有的曾经痛苦地失去自己的母亲,还有的在中国经历过痛苦婚姻。她们无一不对女儿有着很高的期望,同时又用中国的传统观念教育女儿,与出生成长在美国的女儿们有着多方面的价值冲突。
在 《灶神之妻》中有这样一幕,日本人攻打南京,中国军人和他们的家属向南撤退,母亲对女儿说: “我们倒没发多大牢骚。中国人都知道怎样适应环境,不管你是穷人,还是富人。大家全知道,我们的环境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变化。你生在这个国家是你的运气,你从来不需要这样考虑问题。” ( 1994:284) 母亲形象的塑造反映了谭恩美的中国情结和中国文化意识以及母亲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自豪感和对她的深刻影响。
( 三) 东方文化符号
《喜福会》中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写,如周公、托梦、麻将、嫦娥、阴阳五行、风水等,成为美国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也是作品得以成背景关系,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一直以来占据华裔英语文学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是这类作品吸引美国读者的一大特色所在。
“阴阳五行” “风水”等概念随着美籍华裔作家作品的宣扬成为西方注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FENGSHUI”一词也在英文字典中占据一席之地,从而丰富了英文词汇表达。
二、对某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曲解
当然,由于美籍华裔作家自身成长环境的局限以及西方对东方从始至终存在的隔膜,使得美籍华裔作家所描述的东方并不是真正的东方,他们所描述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化。谭恩美小说中对于中国社会的描写,多多少少受到了东方主义的影响,存在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读与曲解。
( 一) 男子形象
谭恩美为读者勾画出男尊女卑的旧中国和作为其代表的男性形象。从 《喜福会》中的映映中国前夫,到 《灶神之妻》中的文富,谭恩美笔下的中国男人和西方男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一不是丑陋、庸俗、懦弱、自私的化身。
诚然,华人男子形象的描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谭恩美所描写的那个特定历史阶段的中国的现实。但作为从小生活在美国的华裔作家,谭恩美只是凭借着自己对中国的些许了解以及母亲略带个人感彩的往事,用西方的价值体系来批判旧中国男尊女卑的男权社会以及那些作为代表的品行恶劣的男人。
( 二) 东方文化符号
妈妈把手臂上割下的那片肉放入药汤里,就像古代的巫婆那样,希冀着用一种未可知的法术,来为自己的母亲尽最后一次孝心。 ( 2006: 36) “割股疗亲”这个中国传统文化色彩颇浓的一个故事,在谭恩美笔下却变成了一种 “邪门歪道”,充满残忍。
《接骨师的女儿》里的 “中医”同样被描述成一种愚昧落后和恐怖的治疗方法,被用作一个满足西方人猎奇的工具。
以上例子一方面体现了作家的中国情结,尽管有着对中国文化的各种 “误读”,另一方面,谭恩美毕竟用自己的笔触丰富了美国的多元文化,并由此促进了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
三、多元文化主义者
特殊的成长环境使得华裔美国人在接受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优越性和局限性的同时,在两种文化的碰撞与冲突中进行多方面的独立思考,独立探索,从而最终确定自己的文化身份。身份的认同是多元文化碰撞融合的过程。谭恩美的几部小说多以矛盾融合、母女和解为结局,这样的主题不仅反映了作家对多元文化的思考和关注,也表达了她对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望。
《喜福会》中的母亲许安梅经历了从认同单一文化到认同两种文化混合体的复杂心理过程。例如: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170-02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它包括对自己民族语言、道德、生活方式、文化产品等方面的认同,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这种力量促使文化共同体成员紧密地团结起来,自觉维护所属文化体系的利益。传统社会,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现代化的加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中华文化的凝聚力。近年来,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愈益深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这为增强中华文化凝聚力指明了方向。
一、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
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认同、国家的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民族认同主要指一个民族的人们对其自然及文化倾向性的认可与共识。民族认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民族是一个人群共同体,对其中的人们的相互关系的认同是民族认同的核心。其次,是民族文化的认同。共同文化是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没有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也不可能形成对民族的认同。
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等的认同。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一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人们只有确认了自己的国民身份,了解了自己与国家存在的密切联系,将自我归属于国家,才会关心国家利益,形成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主体意识。
作为多民族国家,我们非常需要建立一种理性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实现中华民族的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分析国内存在的各种分裂主义,实际上都是缺乏国家认同或者是民族认同,地域认同超越了国家认同造成的。只有增强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保持各民族的团结和谐。文化认同则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必不可少的要素。
二、对现实主流文化的认同是文化认同的主要内容
从文化发展的历史性上看,文化可以分为历史文化和现实文化,两者是以文化传统作为连接的,或者说是具有历史延续性的。但是因为社会的急剧转型,现代文化与历史文化之间产生了某种断裂——一些传统没有得到继承和发展,在中国这种断裂更为明显。所以,我们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比较明显的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历史造就的传统的认同,一个就是对现实文化体系的认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带来的是历史自豪感,对现实的认同才能生成现实的自豪感,只有巩固对现实文化的认同才能更好地增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没有对现实文化的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就容易被外来优势文化认同、地域认同、自然民族认同超越,影响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对现实文化的认同,最重要的是形成对主流文化所包含的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对于前者,在我们国内甚至整个华人群体都表现出了较高的一致性。但是对于后者,即使在国内,也有很多不一致的声音。厚古而非今,并不仅仅是个人认知能力的欠缺,也有我们当前文化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造成的影响。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在内容、结构方面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作为文化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还没有获得它应该达到的认同度。
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是以中华文化在历史上的先进性为支撑的,这种文化先进性又是以国力的强盛为证明的。我们中国人津津乐道的历史,是汉唐的历史,是明朝中前期的历史,总之都是国力强盛的时期。应当说,在封建农耕社会的很长的时间里,以儒学为基本思想的主流文化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完成了整合社会思潮的任务,因而也具有了较强的凝聚力。中国社会历史上多次统一局面的形成是以中华文化认同为基础的。
考察国人对当前文化的认同度还不高。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首先,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优越性还没有充分显现。这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们的文化竞争力还比较弱,表现为文化产业、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强,在国际文化市场上,我们还没有明显优势。二是虽然我国国力大幅度提高,但是还没有达到能充分证明文化先进性优越性的程度。其次,我们当前的文化秩序还不尽合理。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社会的多元化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这就产生了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应是的并存关系,即既保持各自的特色方式,又有明确的共同终极目标。并且,多元文化的发展必须围绕并服务于主流文化,必须顺应主流文化的导向,而不是相反。在一个主流文化模糊、缺乏的国度里,人们会失去了方向感、迷乱了价值观,也就很难达成稳定的文化认同,民族就会日渐丧失内聚力,社会逐渐动荡不安。当前,我们的主流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不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体系,尤其是其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体系还不是非常明确而具体,这对人们形成对主流文化的认同肯定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现代化的过程中各种文化思潮跌宕起伏,碰撞摩擦,此消彼长;中国社会发展的程度很不均衡,各种性质的文化也各自有所依附,所以目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还是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而且这种不一致在很多时候是一种潜在的,是表里不一的情况。基于上述的原因,我们所期望的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文化秩序还没有真正的、完全的建立起来。
反思这种现实,首先要承认社会意识滞后于社会发展现实的客观规律,也要增强文化建设的责任感。人是有能动性的,人与文化的关系也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认同是一种关系,认同包括了主体与客体、认同者与被认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对于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虽然很大程度上依靠社会发展证明这种文化先进性、优越性,但是也不能否定通过文化建设、教化和熏陶增强文化认同的必然性。提升文化认同,必须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中提升文化的认同
“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同时,文化自觉指的又是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的基础上,了解其他文化与自身文化的关系。”[1]文化自觉对于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文化自觉是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我国百余年文化转型之所以总是处于被动状态,就在于缺乏文化自觉。当前,文化冲突风云激荡,甚至演变成军事战争,因此文化战所争夺和捍卫的并非仅是纯文化,而是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根基和生命,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意识形式(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2]对于提高民族的文化自觉,我们决不能轻视。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今世界,只有做到文化自觉,才能在不同文化的对比和互动中稳住根基,获得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继而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
文化自信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表现为对既有文化优良传统的肯定与坚持。同时,也表现为对当下的文化自信,如果没有立足于现实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将会流为思古之幽情,成为无力应对现实和外来文化冲击而只能暂避一时的“精神慰藉所”,创造未来新文化的自信与活力也将会因缺乏当下的根基而无以真正挺立和激活。其次,文化自信表现为对待外来文化的理性态度和开放的胸襟。在外来文化面前,不自傲、不自卑,对文化差异的包容,是对自身文化充满信心的反映;认识到文化各有所长,对外来文化能够辩证取舍,积极地吸纳其精髓为我所用,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再次,文化自信表现为对自己文化发展前景的主动把握。不陶醉在过去的光荣之中,以长远的眼光把握文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勇敢地推进现有文化体系的转型,在未来的发展中创造新的辉煌,为人类文明作出新的贡献,这是文化自信的最高体现。
提升人们的文化自觉,要提升人们对文化地位文化意义的认识,要引导人们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传统文化、主流文化。要通过各种传媒广泛宣传,要通过文化产品的熏陶教化,要通过各种途径的教育涵养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增强人们的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主动性,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文化沿着历史和现实所决定的正确路线健康地发展。
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重点在于增强人们以当下为基点的文化自信,就是要形成和强化人们对当代对文化成就、文化创新创造能力与文化发展前景的自信。这实际上涉及对社会发展道路、社会建设成就、核心价值观、国民素质等各方面的认同与自信。增强人们对这些方面的信心,不仅要加强建设成就的展示、宣传,更要依靠社会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幸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文化自信最有力的现实支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在校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对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具有重要指导和帮助作用,是大学生保持正确前进方向的一个指南。现在整个社会环境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社会上掀起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但是我们对传统文化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有所选择。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收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担负起这样的责任,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进行正确批判,使学生真正学习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具有紧密联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思想产生影响的最直接课程,其他课程则起不到这个作用。高校中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和要求。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讲指由历史沿袭而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的有机复合体,从狭义上讲,指源于过去、融合现在与未来的风俗、思想、制度等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1]。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存在,能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等产生直接影响。传统文化的系统传承和传播需要借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把传统文化传播出去。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趋势,认识当前国情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的要求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情操,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这里直接提到传承优秀文化的问题,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大学生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高校思想政治课对待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2.1高校思想政治课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介绍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要想起到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介绍,不仅包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学生经过比较之后能做出正确判断,对优秀传统文化更认同。现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缺少对传统文化的系统介绍,传统文化介绍的缺失容易导致的一个问题是传统文化教育沦为说教式介绍,学生对传统文化缺少直接接触,学到的传统文化都是道听途说的,不能形成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观点和认识,学生在心里不会对传统文化完全认同。所以高校思想课程中系统的传统文化介绍是传播传统文化的前提,是保证传统文化教育有效性的必要措施。所以对传统文化系统介绍的缺失问题应该加以改革,这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
2.2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批判
在全民学习传统文化的社会背景下,对传统文化的赞扬之声多,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声音却很少,这是一种不可取的态度。传统文化必须一分为二地看待,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积极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则应该加以批判[2]。现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批判,这对传统文化而言是一种不全面的认识,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会产生不利影响。现在高校介绍传统文化时为了突出自身文化的优越性,往往着重强调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则避而不谈,这样就会对大学生造成误导,使学生认为所有传统文化都是好的,不存在糟粕部分,这样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正确认识。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孝文化是对我国人伦纲常的一个基本规范,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应该看到孝文化发展到极端就是愚孝,这是一种物极必反的现象,当孝文化发展到愚孝时是不可取的,成为传统文化的糟粕部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对传统文化要做全面介绍,传播优秀文化,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加以正确批判。
3.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批判的意义
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批判有着重要意义,首先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离不开批判,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糟粕并存,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进行批判,从另外来看就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会更大。另外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有利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正确认识,使大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两面性,以后积极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自觉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此外,高校思想政治课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批判有助于在社会上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风气,使民众看待传统文化更理性。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在开展过程中应当对传统文化加以正确批判,使学生对待传统文化形成正确认识。
一、及其特点
是创始人的演说,主要讲的是人类解放和发展的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具有科学性的理论体系,它经过了160多年的严峻考验和激烈革命,这说明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它具有科学性、普适性、实践性的特点。
二、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历史的产物,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延续力,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就是我们华夏儿女的祖先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创造的制度的总称。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极大的融合力、持久的凝聚力、深厚的亲和力。
三、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是西方文化,要想在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就必须要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相似之处,被我们国民接受。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传统文化对中国民众有着深深的影响,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带领着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赶走了西方列强,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使中国走向了新时代。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实际情况,融入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融合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
哲学思想中国化是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我们要把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使二者交锋、碰撞、对话与沟通,这样中华民族才会不断地了解和认识哲学思想,最后接受思想。可以说,哲学思想使中华人民开始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水平,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地现代化。
四、中国传统文化对的负面影响
与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具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但是凡事都具有双面性,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历史遗留的产物,它具有极强的封建意识遗留下来的坏毛病,比如等级制度、强调尊卑长幼、服从等。在传统的思想中,有高人一等的富人,也有低人一等的穷人,这些都严重地影响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五、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通融之处
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相似之处。在《礼记》《大同书》中就可以看出,在中国的古代,人们就希望构建一个和谐的、没有战争、没有剥削、压迫和等级制度的社会,推选一位贤能的国王,带领人民生活在一个公平、诚信、和谐的社会中。哲学是把唯物主义与历史相结合,通过改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关系,科学地、客观地解决这些矛盾,构建一个自由、人人平等的理想型社会。同时,在对待人民的观念中,两者都主张“以民为本”的观念。
六、如何使与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融合
1.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引导下,中华民族陷入了困顿之中,被作为救国图强的一条道路,带领着中华人民取得了革命性的胜利,赶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了旧的社会制度,迎来了中华民族的新时代。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必然会与传统文化有摩擦,要想在中国大地上面播种、发芽、开花、结果,中国化要充分结合中国人民的实际情况,考虑民众的价值取向,还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2.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可行性
与《礼记》《大同书》中所构想的理想社会是具有相似之处的。主张的是自由、人人平等,把中的唯物主义与历史实际相结合,通过改变旧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关系,创造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在古代的《礼记》《大同书》中,人们追求的是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人们选出一位有才之士管理国家,人民生活在一个诚信、公平、和谐的社会中。同时,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都推崇“以人为本”的观念。
3.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必然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大众化”的战略任务。要推动大众化,文化基础是不容忽视的。社会基础文化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精神源泉,国别化是根植于这个基础之上的一个国家的灵魂的再创造。当代中国化必须建立在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基础之上,进而运用其最基本的理论去塑造人们的认识。“所谓当代中国大众化,从形式上说,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更有助于其宣传和传播。” [1]从文化意义上讲,要形成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必须从人民大众的不同文化层次去划分大众化的不同表现形式。
一、大众化与中华传统文化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一致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和谐思想在体现在中华文明史上的每个阶段。《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2]368大众化的过程正是各种文化各尽其能的表现。“明镜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3]23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和历史传承性,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对正确理解和实践大众化的文化基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要充分运用传统文化的力量去积极引领大众意识,防止大众对理论产生认识上的僵化。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必然导致人们认识上的滞后性,于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的大众化必然成为引导人们认识新生事物的灯塔。“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人文精神的‘空场’。‘空场’并不表明没有任何文化精神,恰恰相反,现实情况是,同时拥有太多的文化精神,前现代的、现代的和后现代的文化精神同时包围和挤压着,它们互相冲突、碰撞、排斥,而没有哪一种能够成为主导性的文化精神。”[4]301在大众化进程中必然会出现文化上的引路者,而中华传统文化则为当代中国大众化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大众化的文化表现形式
大众文化是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主体,又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传播对象的群体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表现方式。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是当代大众化的文化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表现方式。大众文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普遍价值观形成的相对统一的意识形态表现形式。大众化的文化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形成相对统一的价值观取向。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在今后几年,“9O后”逐渐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相对于“70后”、“80后”,这个群体所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广,接触的事物更多,所受的思想冲击也更大,加强高校思想工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尝试将传统文化教育引入高校思想工作,发现结果事半功倍。
一、高校加强思想工作的必要性
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生的人群大量进入高校,以及社会其他矛盾,如就业、社会公平等矛盾的突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逐渐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高校管理者有必要加强思想工作教育。
1."90后”泛指1990年到1999年之间出生的群体。由于九十年代正处于改革开放飞速发展的年代,再加上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相对于其他群体而言,这个群体接受信息的能力普遍较强。由于时代的变革,“90后”的思维更为活跃,思想情绪波动较大,他们的观念、思想和老一辈人的价值观相差很大。由于成长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他们更加个性更加张扬,性格趋于自我。这些特点可以说是优点,也可以说是缺点,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进行引导,以期达到让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2.“90后”面临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其所受冲击更大。因为高校的连续扩招,以及多年累积下来的就业压力,如今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以至于已经对入学新生都产生了冲击。甚至在南方一些城市,发生了高中生放弃高考的事件。高中生放弃高考固然有多种因素,就业难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在这种环境下进入高校的学生,其思想压力可想而知,高校需要加强思想工作,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心理疏解,避免极端事例的出现。
3很多调查数据显示“90后”群体对于社会、对于政治表现漠然,但对于偶像、明星却过于狂热。有人说“90后”是自私的一代,尽管这些话有些危言耸听,但也可以从中看出一些表现在这个群体中的,所特有的特征。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烙印。如何挖掘这个群体的优点,摒弃他们的缺点,也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传统文化的优势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亘古的历史中,很多贤人志士留下了诸多文化瑰宝,是我们研究和学习的典范。比如,儒家对品德和操守的磨练、道家对事物规律的探索以及法家对法则的研究等等。传统文化作为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精华,思想高度、亲和力等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从某一方面而言,高校教育对学生的人格、品质和价值观的培养比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培养更为重要。我国传统文化以及我国历史长河中涌现的志士仁人都可以成为学生的精神楷模。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1.传统文化是数千年文化流传的结晶,与大学生没有隔阂感。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十几个朝代的文化大家的沉淀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成了溶于中华民族骨髓中的营养物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百姓的生活。大学生从小在这个环境中成长,即使是青春叛逆期,对民族传统文化也是接受和认可的。将传统文化教育溶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会使思想教育工作更加亲切,更加得心应手。
2.传统文化流派繁多,有利于大学生挑选。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流传中,有许多分支、理念在互相争论中逐渐发展成型,像儒家的“中庸”、道家的“自然”、法家的“刑名”等等,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这些流派,对社会方方面面思想动态都会有影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受,或者崇尚“中庸”的儒家,或者喜欢“刑名”的法家,或者喜欢道家等等,方便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挑选。根据大学生的兴趣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起到的效果必将事半功倍。
3.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在世界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有利于大学生产生自豪感,形成民族凝聚力。随着国家的日益强大,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并在逐步被世界各国人民所认知、接受。利用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必将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进而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三、引入传统文化教育。加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
1.遵循行为矫正原则,对“问题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问题的定义有很多,比如违法道德规范行为,违反学生守则行为,违反纪律、规范行为等等。针对问题学生,可以运用塑造、消退、强化、模仿、惩罚等手段进行矫正。所谓塑造就是引诱学生的目标行为,并通过奖励等措施使其行为进行巩固;所谓消退就是废除使其行为可以进行下去的一切外在因素;强化则是在消退的基础上进行行为巩固的一种手段;模仿是根据学生的心理,通过塑造学生的精神偶像而达到引导其正确价值观的一种策略;惩罚就是针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处罚的方法。在这些方法中融入传统文化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塑造”,接受传统文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塑造学生的人格,可从营造校园氛同人手,如开展国学课程、国学学习社团、请国学大师讲座等,将国学融入到校园氛围中来,引导学生学习各家流派精髓之处,领悟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和人格精华。再如“模仿”,孟子日: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孔子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从孔孟的话中可以看出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之美,我国文人高风亮节的人格品德,是学生们加以学习的楷模。引导学生掌握国学、了解我国文人志士的故事、塑造学生心目中的精神楷模。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创意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其中的原因离不开它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形式各异的表现题材和涵盖广泛的风格。在世界艺术之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其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被广告创作者所青睐。在广告创意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具象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型:
1.绘画元素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书画同源的说法,绘画是运用色彩、线条和造型的实践活动。它不仅是一种表现形式,更要体现其内容和精神。中国绘画不仅深化了现代设计的主题和内涵,更体现了本民族文化的特点和气质,这对推动中国的现代设计起到了积极作用。著名的设计家勒埭强先生在这方面很有自己的见地,他能够享誉世界的原因就是以其独具民族特色的设计理念,他对水墨画的理解相当深入并将其巧妙地融合到设计作品中,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2.汉字、书法元素
中国书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觉艺术,随着汉字从甲骨文到古汉字再到最终的汉字,经历了不断发展和磨砺,书法艺术也日臻成熟。历来就有书画同源之说,书法出现的时间比绘画晚,但书法却比绘画更加成熟。绘画讲究意境、意蕴自然合一,这与书法是相同的,二者的审美观也几乎一样。这对于如今的广告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广告作品不能盲目追求华而不实和浮夸,要用民族的文化元素产生商业气息。
3.篆刻元素
篆刻艺术是与书法紧密结合,随着时间的延续、空间的发展,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风貌,其样子生动、统一、和谐。在小小的方寸之间可以感受到时间的古朴和空间的浑厚,虽然经过无数次的更迭,但是它仍然能以柔和的光泽、古雅的趣味,引人细细品味。“印者,信也”这样说的原因是古代印章主要用于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信用的保证。篆刻有阳刻和阴刻的区分,凸出来的字叫做阳刻,凹进去的交阴刻,在广告设计中常用到的便是阴刻。
4.图形元素
在《视觉传达设计》一书中提到:本世纪会是图形的世界,接踵而至的现代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将来的图形设计的造型表现形式和创作理念,图形世界即将变得异彩纷呈。“以意生象、以象生意”是图形设计的一个的重要过程,一个好的设计,可以通过视觉传达信息,超越地域、民族界限以及语言的障碍和文化差异来进行国际交流。可以表达出中国人和谐包容的社会审美意识和宁静淡薄的自然观。更加是迎合了当代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及渴望回归自然的心理,传达出了“回归自然”的人居哲学观。
关键词:道德经 圣经 女性形象 女性地位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9-0019-01
《道德经》与《圣经》分别是汉民族与古希伯来民族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中西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是译本最多的经典。《道德经》又名《老子》,由九九八十一章洋洋洒洒五千言组成,古今中外诸多学者与批评家对其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养生学、管理学等广大领域都做出了造诣颇深的学术研究。《圣经》由《旧约》和《新约》两部构成,《旧约》是犹太教经书,《新约》则记录了耶稣基督及其使徒的言行和故事,其内涵意义深远。
自十九世纪末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次浪潮之后,人们便开始重新审视男权社会下女性作为他者的边缘地位,一次又一次对男权统治地位提出了质疑,女性也开始得到身体、思想上的解放。自此女性地位一直收到极高程度的关注,也是一直有争议的话题。到底女性应该是与男性的地位平等甚至高于男性还是应该作为附属品,作为他者受男性的支配?在这两部经典中而不乏诸多有关女性的描写。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从这两部经典中所体现出来的人们对于女性地位的看法也有所不同。
一、女性形象
两部著作中的女性都是美的、伟大的、智慧的。《道德经》中的女性以柔为美,突出了女性的阴柔美相对于阳刚美即男性的优越性。“上善若水。”《道德经,第八章》水具有与女性相同的阴柔的品质,水散于天,渗入地而滋养万物,就像是女性慈母般的关爱,也像是女性贤妻搬的奉献,水向低处流,却最终汇聚成海,显现出女性的包容之心。“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根”《道德经,第六章》,玄牝即为母性生殖器官,乃是“天根”,“天根”便当崇敬,故女性应为尊。此处一语道出了女性的母性特质之伟大。道,即便母性。道的女性特质在诸多篇章中都有描写,老子认为女性是万物之始,之根源所在。正是由于女性的特殊的生殖作用才使得人类繁衍生息,女性之美之伟大不仅表现与其包容包含奉献,也表现与此。《道德经》中女性智慧最伟大之处便是无为,以追求全人类的和谐为最终目标。
《圣经》中女性也都是美丽的智慧的,例如夏娃、路德、以斯贴。《以斯贴记》中这样描写: “the maid was fair and beautiful”。她们的美丽首先体现在外貌外形上,她们通过玩手段、耍心机赢得了另一个伟大男人的欢心,为自己赢得幸福,保护了自己的子民。但同时是以他人的牺牲为代价的。夏娃----人类之母,她勇敢并且渴望智慧。她带领人类走向智慧、文明,使人类摆脱了愚昧无知。在人类发展史上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虽然人类被赶出伊甸园,但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夏娃带领人类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伊斯贴与其叔叔联手策划计谋打败了哈曼,保护了自己的子民,并最终得到幸福。路得具有一个女人应该具备的一切美德,她渴望得到快乐幸福,虽然她耍了一个小小的心机,才最终赢得了国王的青睐,但是她自食其力。圣经中大多女性的出现大多伴有智慧而生,她们的伟大、智慧其实也是相对而言。
二、女性之地位
《道德经》中的女性与男性处于平等地位,强调的是两性平等、和谐,甚至还突出了阴柔美相对于阳刚美的优越性,从这方面来看,女性地位还要略高于男性地位。“万物负阴而抱阳,冲之以为和”这一句就强调了人类的繁衍生息并不是男性或者女性单方可以完成的,而是阴阳平衡才促使了生命的繁衍生息。所以在《道德经》中所提倡的是男女平等和谐,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全进人类的共同进步。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指出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故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大意是说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可以冲击坚硬的东西,却只有水可以,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所以弱能胜过强,柔能胜过刚,这个道理是天下人无人不晓的一个道理。女性的阴柔特性的优越性表达得淋漓尽致。
但是《圣经》中的女性无一例外都是在男性光辉照耀下的产物,不管从叙述还是话语权角度来看都是他者,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大多数女性的出场都与男性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例如圣经中女性的名字大多是以某男性的母亲、妻妾的方式命名的,表面上看这些女性是在场的,但却是为了衬托那些不在场的男性。这些女性缺乏自主权,虽然有些章节也颂扬了女性的智谋,但她们始终处于边缘地位,只是为了衬托背后男人的伟大并且繁衍人类而存在,当某一个女性繁衍了后代之后,便从叙事中消失,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出现过。夏娃是男人的一根肋骨便成人形,象征着其作为附属品,受男性管辖的边缘地位,虽然她引导人类走向文明,但是这种他者身份却无可厚非。
结束语
这两部经典研究越来越多,角度也各有不同。不断有学者对于老子、上帝的身份提出质疑,有人怀疑老子本身就是女性,上帝的形象中也有女性特质。通过分析这两部经典中女性形象,对于老子,上帝身份的怀疑,现在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管前人对女性的地位如何看待,当今人们对女性的态度已经大有改观。并且由于中西文传统文化,女性地位发生变化的过程也稍有不同。
参考文献:
[1]《老子传》海南市:海南海南出版社 余世存 2010年10月
[2]《西方文论选读》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 朱志荣 杨俊蕾 200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