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1 09:18: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数字乡村建设成果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Abstract] The author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libraries for the building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naly- ses the status quo of rural library cause development and discusses how to carry out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be- tween urban libraries and rural libraries to better promote the rural library cause.
[Key words]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Urban and rural libraries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1 新农村建设中图书馆的重要作用
1. 1 图书馆是农村信息资源中心 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资料是信息的主要载体,是 农村发展各项事业所需信息的重要来源。它不仅必 须满足有着不同爱好、不同文化程度的广大农民群 众的信息需求,对农民群众进行继续教育,还须为农 村经济建设提供各类信息服务,为普及科学文化知 识提供资源支持。只有具备充分的馆藏资源,并且 在发展中不断积累,才能保证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 中全面发挥作用.
1. 2 图书馆的发展有利于城乡文化的融合 目前中国的城乡贫富差距仍然是一大社会问 题。贫富差距似乎是一个经济问题,但事实上,经济 建设和文化建设从来都是互相促进、并行不悖的,任 何一方的缺席都会导致社会发展的失衡。城乡居民 之间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和文化素质的差异,在文 化和价值观念方面存在差别。随着大量农民工涌入 城市,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转为城市居民,如果城乡 文化得不到很好的融合,将会引发尖锐的文化问题 和社会问题。图书馆作为农村地区的文化阵地,在 城乡文化的融合问题上义不容辞.
1. 3 图书馆是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工具 十六届五中全会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统筹城 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 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 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广大农 民致富奔小康则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图书 馆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挥知识收藏与大众传播的 职能优势,对文献信息进行保存、积累和利用,为农 村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
1. 4 图书馆是农村教育事业的中心 图书馆扮演的各种角色中,主要社会职能是教 育职能[1]。它作为文化教育职能机构,作为最广泛 的人民群众接受终身教育的最理想场所,在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成为农民群众最好的第二 学校和培训基地。首先,图书馆作为农村教育事业 的中心,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帮助 农民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文化知识水平,提高生 产技术水平,了解党的政策信息和有关法律法规,提 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以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
要培养具有建设新农村意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 营”新型农民,农村图书馆任重而道远。其次,图书 馆有助于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它不仅向农民提 供文学、美术、音乐、体育、棋类等文娱书刊,供他们 学习阅读,并且可以定期组织各种读书活动和文娱 体育活动,是农民劳动之余的好去处。这些文体活 动给农民营造了一个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丰 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进了农村精神文 明建设.
2 农村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分析 20世纪80年代,我国乡镇图书馆曾有过较大 的发展,但后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乡镇图书馆的发 展变得参差不齐。据有关资料估计,我国目前有乡 镇图书馆近7000个,村级图书室120, 000余个。这 些乡镇图书馆(室)的情况,可粗略概括为:数量少, 资金缺,人才乏,水平低,条件差,虽是星星之火,未 成燎原之势[2]。经济基础决定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 平。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中部地 区的广大农村长期处于闭塞、贫困的状态。因而农 村图书馆事业也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相 比较而言,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图书馆办的有声有 色,像江苏省1987个乡镇至1998年底已建馆654 个,建馆率高达33%。广东、上海、山东等省的一些 发达乡镇,还建成了万册图书馆,海南的一些乡镇图 书馆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中西部及边远经济欠发达 地区,真正能够按照公益图书馆模式运转的农村图 书馆凤毛麟角。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不当,政府 重视不够等诸多原因,导致图书馆空壳现象严重.
县级公共图书馆由于没有持续稳定的文献资源补充 机制,在中西部地区,几年甚至十几年没有买书或很 少买书的绝非少数,“空壳化”现象是县级公共图书 馆经费短缺,特别是资源购置费没有最低限度的基 本保障的必然结果[3]. 3 城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是农村图书馆事业发 展的有效途径
众所周知,我国图书馆事业同样在其发展过程 中存在两个“极”,因各地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发展 水平失衡,且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及其应用的 不平衡,这两个“极”日益清晰和明显。处于强势一 “极”的大中城市图书馆如何与仍然处于极度弱势 状态的广大乡镇农村图书馆(室)一“极”协调发展, 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实现城乡图书馆之间的信息资 源共享,成为发展农村图书馆事业的必要措施和有 力保障.
3. 1 建立以城市图书馆为中心的区域城乡图书馆 联盟,实现资源共享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各个图书馆之间通过网络进行资源共建、共享和协调服务成为了可能。信 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迫切要求信息资源的共享共 建,而建设以城市图书馆为中心的区域城乡图书馆 联盟,是解决目前区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问题,协调 城乡图书馆信息服务,促进农村图书馆建设的一条 重要途径[4]。城市图书馆投巨资购买的现代化设 备,花大力气建立的图书编目、流通借阅、数据库检 索、网上信息资源收集等服务项目,只有通过拓展服 务范围和领域,才能更大地实现其社会效益。以城 市图书馆为中心的区域城乡图书馆联盟可使同一区 域内的所有图书馆共享系统内的资源,因而不论是 对城市图书馆本身还是对农村图书馆,都是一举两 得。此外还可双方通过协调采购,实现资金的合理 使用和资源合理配置,缓解农村图书馆的经费短缺 和藏书总量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图书馆联盟可 以城市图书馆为龙头,联合各农村图书馆,组建地区 性图书馆网络,实行联合编目、联机检索和馆际互 借。再者,图书馆联盟可为农村图书馆提供人员培 训和业务管理服务,提高农村图书馆的人员素质和 服务质量.
3. 2 以一体化思路构建农村图书馆服务共享体系 构建一个以市(县)图书馆为中心,以乡镇分馆 为纽带,以村级图书馆为基础的新农村图书馆服务 体系,可以有效地实现城乡图书馆信息服务共享,完 善农村图书馆服务。城市图书馆可利用先进的网络 技术,为农村图书馆提供文献传递、代检代查、参考 咨询和定题服务等方式的服务。城市图书馆,尤其 是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为农村图书 馆中不懂图书分类编目、排架,不懂图书收藏、借阅 等基础知识的人员提供业务培训和管理服务,提高 农村图书馆的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由于农村图书 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城市图书馆,城市图 书馆发展水平的高低和服务范围的大小对农村图书 馆的建设具有重大的影响,因而强化城市图书馆的 服务能力是前提和关键。可首先做大县(市)图书 馆,巩固和强化其辐射能力,然后把资源和服务有效 地配置到乡镇分馆。在强化县(市)馆的同时,稳步 推进乡镇分馆的建设。最后以乡镇分馆为接力站, 把资源和服务辐射到村级图书馆,形成一个完整的 资源共享服务体系.
3. 3 城乡图书馆整合各自优势资源,达成优势互补 农村图书馆作为直接面向广大农民群众的场 所,处在农村读者信息反馈的前沿,是策划“三农” 读物选题的最佳基地。农村图书馆通过利用自身优势,深入农民群众,倾听他们的声音,再把第一手信 息反馈给市县
图书馆,供其整理挖掘深层信息,再通 过多种途径传递给书刊出版机构,辅助落实“三农” 政策。城市图书馆通过农村图书馆直接面向农民群 众,宣传国家农业政策,国际市场的农资、农产品需 求信息等。农民和农业科技工作者一旦在实践中碰 到科技难题或困难,农村图书馆可以把这些信息通 过城市图书馆网络技术传达到高校的专家、教授手 中,由专家教授亲自帮助解决问题、答疑解惑,图书 馆从中能起到一个很好的桥梁作用。另外,市县图 书馆农业技术方面的书刊查阅人次少、流通率低,这 些书刊又恰恰是农民最为需要的,农村图书馆应整 合此类资源,为己所用,服务农民。城市图书馆还可 通过“送书下乡”活动,经常捐赠一些图书或农业科 技类期刊给农村图书馆,并帮助他们加工整理、上 架,供当地的农户和科技工作者参考使用。城乡图 书馆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达成资源互通,优势互 补,共同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4 结语
农村图书馆建设是国家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 设的必要项目,承担着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利的重 大使命。农村图书馆与城市图书馆只有通过协调与 合作,才能真正实现1+1>2的功效,促进共同发 展,共同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全面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后期的管理和养护工作为主要任务,以提升农村公路管理效能为总目标,推动落实政府在农村公路管护中的主体责任,动员全社会参与农村公路的管护,构建完善“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公路管护体制机制,为实现农村公路绿色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支撑作用提供有效的机制保障。
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农村公路管护体制,构建“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三级管养体系,明确农村公路管护主体和责任,落实管护队伍和管护经费,全面推动我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法制化,切实做到农村公路“有路必管、管必到位,有路必养、养必优良”,确保全区1363公里农村公路(其中:县道82公里,乡道242公里,村道185公里,组道854公里)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人民群众对农村公路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三、工作任务
(一)管理日常化,实现“有路必管、管必到位”。
1.健全路政管理机构。大力推行区级统一执法,乡村协助执法的工作方式,建立“区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三级联动、专群结合的农村公路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加大农村公路日常综合执法,保障农村公路的完好、畅通。继续落实镇有交管办、村有养护队,做到机构健全,责任明确。
2.严格管理公路两侧建控区。县道两侧边沟外各10米,乡村组道路两侧边沟外各5米范围内不得进行建房、临时搭建等违章活动。落实公路两侧建筑物报批须先经区交通运输部门(县道)同意后,住建、国土等部门方能审批建房手续的联合审批制度。
3.依法保护路产路权。深入开展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严厉打击占道经营、私设平交道口、违章建筑、乱堆乱放、倾倒垃圾等占用公路、侵占公路产权的行为,营造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
4.构建部门联动的综合执法体系。整合交通路政、公安交警、综合执法、农业、水务等部门执法力量,以超限检测站点为依托,以镇、村重要节点为支撑,形成区、镇、村全覆盖的道路交通综合执法网络。
5.加快推进农村交通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数字化、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共享“雪亮工程”和气象、水利、国土等信息资源,推动农村公路管理数字化、智能化。
(二)养护常态化,实现“有路必养、养必优良”。
1.建立多元化农村公路养护体制。坚持管养并重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牢固树立“三分建设、七分养护”的理念,建立县道县(区)管、乡道乡管、村(组)道村管的三级养护管理模式,实现区有公路管理所、镇有交管办、村有养护队的综合管养体系,明确县、乡、村各级职责。区公路管理所具体负责县道及其公路附属设施的日常养护管理,指导协调培训各乡镇做好乡、村、组道路的日常养护及桥梁管理工作;镇交管办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道管理养护工作,做好乡村公路及其设施的保护工作;村养护队负责本村村组道路的日常管理养护,及时进行道路清扫和巡查工作。县、乡、村三级联动实现全区县、乡、村、组道路管养覆盖率100%,做到“有路必养,养必优良”。
2.探索农村公路市场化养护。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化改革,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按规定采用公开招标投标方式,实行合同管理、计量支付,并充分发挥质量检测结果评定作用,择优选定养护队伍。
3.提高农村公路专业化养护水平。按照“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专业化”的要求,优化现有养护队伍,对养护人员定期开展养护专业理论培训指导,建立更加高效、稳定、专业的养护队伍,扩大作业覆盖面,提升专业技能,充分发挥其在公共服务、应急抢险和日常管理养护中的作用。县、乡、村道的日常养护以及路面修补、桥涵构造物修复等小修技术性较强的养护工作实行专业化养护。
4.积极发动农村群众参与。构建专群结合的养护机制,将村组道路日常养护纳入公益性岗位,优先聘用贫困家庭或个人;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社会力量自主筹资筹劳参与农村公路养护。
5.加强农村公路养护质量。树立“建养并重”的理念,加强农村公路养护质量管理,确保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的比例不低于80%,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逐年上升。严格执行国家和有关标准和规范,统筹规划建设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将公路安全生命防护设施与公路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有效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建立权责明确、运转高效、监管有力的组织体系,特成立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2)06-0000-00
广州总面积7434 km?,常住人口1270万人。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作为30年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连续20年位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从北向南呈现“山、水、城、田、海”的自然格局,最高海拔1210 m。背山面海,珠江穿城而过,形成了独特的“青山半入城,六脉皆通海”的地形地貌。
2010年广州亚运会,使广州城市绿化取得巨大成效,花城美誉重新叫响。“十二五”伊始,广州又开始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新征程,翻开了后亚运时期崭新的一页,对城市绿化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型城市化下,广州绿化如何继续提升与发展,本文作初步思考与探索。
1建设背景
1.1大部制改革融合了城乡一体的绿化
2009年,广州实施大部制改革,原广州市林业局和市政园林局合并,新成立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统筹管理全市市域范围内的林业和园林绿化工作,改变了多年以来园林部门管理城区绿地、林业部门管理郊区林地的局面,形成了城乡一体的绿化管理格局。
1.2绿色亚运促进了城市绿化面貌大变
2010年11月,广州举办了举世瞩目的第十六届亚运会,为广州城市绿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从2003年起,广州启动“青山绿地工程”、“花园城市建设行动纲要”等,开展城区绿化美化升级改造,建设城市绿色走廊、湿地河网绿化体系、城郊森林公园和乡村风水林,构建城乡一体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力求局部景观个性化,廊道景观网络化,整体景观生态化。广州的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初步呈现出了“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森林围城、绿道穿城、绿意满城、四季花城”的优美景观。
1.3面临人口密集、绿地紧缺的困境
广州是一个人口高度密集的特大型城市。多年来经济高速增长,人口不断膨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市常住人口约1270万,10年间增长了275万人,建成区面积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70 km?扩展到2000年的507 km?、2011年的927 km?。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广州的土地开发强度达23%,超出欧美等发达国家15%―20%的水平,“水质性”缺水、“热岛效应”、土壤污染等问题日渐凸显。由于城市原本特有的地形地貌,绿地分布不均,北多南少,85%以上的森林分布在北部和东北部山区,离市民比较遥远。城区用地紧缺,老城区绿化只能见缝插针,新城区绿化虽是规划建绿,但也随时面临绿地被侵占的困境,绿化成果保护和管理难度大。
1.4存在森林质量不高、花城特色不明显的症结
城外林多质不高:广州林地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1.66%。面积虽大,但林分质量不高。活立木蓄积量38.07m3/hm?,分别为世界、全国、广东省平均水平的33.4%、44.9%和87%。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林分改造,努力提高森林质量。
城内花多不聚焦:广州具有千年花城的美誉,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5%,常用的花卉品种达到2000多种,但景观特色不突出,缺少像杭州西湖景区、苏州拙政园、洛阳牡丹节那样有代表性和知名度的园林精品。需要突出重点,建设岭南名园和重点园林片区,打造花城名片。
2近年的实践与成效
近年来,广州实施“花园城市”、“森林围城、森林进城”战略,让绿色造福市民,让绿色走进市民身边。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41.66%,建成区绿地率35.6%、绿化覆盖率40.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05,城市公园236个、森林公园49个、自然保护区2个,绿道长2163 km。城市绿化成效卓著,绿化指标位于国内城市前列,是唯一同时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的特大城市。主要开展五个方面的实践。
2.1以开放式绿地让市民共享
针对中心城区绿地少、且不少绿地圈在围栏中只可远观的实际,着力推进最贴近市民日常生活的“出门500米见绿”工程,建设开放式绿地,对中心城区主要公园进行拆围透绿,并推行公园免费开放。新建和改造了33个绿化广场、70个公园及开放式绿地、1300多个花园式、园林式单位和小区,免费开放的城区公园190个,森林公园17个。还绿于民,让市民充分享受绿化成果。开放式绿地融生态、文化、科学、艺术为一体,让市民随意进出,成为广州一处处不设防的“城市客厅”。
2.2以绿道网引领低碳新生活
绿道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沿着河滨、溪谷、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绿色廊道建立,内设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风景名胜区和居住区等。2010年,广州率先启动绿道网建设。目前已建成6条长2163 km绿道,驿站和服务点151个。通过绿道将3600km2内大大小小的公园、绿地和森林联系在一起,使绿地之间达到联通渗透,彼此呼应[1]。实现了绿化与市民健身、骑自行车出行的结合。绿道成为造福市民、引领市民低碳新生活的标志品牌。2011年,广州绿道获美国交通与发展研究所(ITDP)“可持续交通发展”奖。
2.3以近自然植物群落构造绿化基底
广州绿化建设注重突破唯绿而绿、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因地制宜、师法自然,以植物生态群落理念为指导,持续推进树种配置多元化、树种选择乡土化、绿地结构立体化、植被类型和绿化景观多样化[2],探索出生态效益好、景观效果佳、维护成本低、抗逆能力强的近自然植物群落绿化模式,形成全市绿化基(地)质(或底)。目前,全市绿地已有40多种近自然植物群落类型,城区绿化植物应用种类达2000多种。
2.4以天桥绿化柔软城市景观
广州是一个多立交桥的城市,立交桥数量仅次于北京。十年前,街道景观基本被一道道钢筋水泥桥所阻隔。为了改善空中水泥景观,增加可视绿量,从2004年开始,大力推进城区范围的高架道路、人行天桥、立交桥的绿化。通过科学选育植物种类、持续攻克立交桥恶劣栽培环境下的技术措施,使广州桥梁绿化总长达到300 km,形成了三季开花、四季长青、极具特色的城市空中花廊,犹如跨在城市中的一道道彩虹,柔软了城市景观,温暖了市民的视线。
2.5以城郊森林构建城市绿色生态屏障
广州自古“青山半入城、六脉皆通海”。多年来,充分利用地形地貌丰富的特点,让水网融入林网、绿网。在城市大力建设生态公益林、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构建了449万亩森林生态屏障;以生态景观林带联通城乡,建成了长640 km的19条群落式生态景观林带。在城市中心区,利用青山进城的特点,保留巨型绿地,建设风景名胜区和生态绿地。形成了城外青山延百里、城内青山半入城的城市景观。
3新型城市化下广州城市绿化新探索
在未来的五年,城市绿化将围绕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建设花城、绿城,构建具有岭南特色的生态花园城市。着力优化绿化布局。城中:凸显花城风貌,力求布局生态化、园林艺术化、管理精细化,建设能作为广州名片的岭南名园,打造园林精品片区。城北:保护森林资源,增加森林碳汇,建设最美森林公园,构建城市绿色生态屏障。城南:突出滨海城市特色,加强南部沿海防护体系建设,完善新农村绿化,打造南部生态新区。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城市绿化新实践。
3.1打造花城品牌,建设园林重点片区和岭南名园
为擦亮花城品牌,凸显广州岭南文化中心的地位,在中心城区不同类型、不同功能地区建设园林重点片区。重点建设白云新城园林精品片区,整合片区所有绿地资源和水资源,因地制宜,高标准建设片区内的公园、绿道、林荫、花境、水体、街头绿地、景观大道、立体绿化等,形成具有岭南园林特色、满足市民多元需求的城市绿化精品区和样板区。再逐步推进麓湖片区、天河都市核心片区、越秀名城核心片区的园林精品区建设。同时,针对广州缺少著名、具有广泛影响力名园的现状,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打造十个不同类型的岭南名园,力求成为广州新的城市名片。
3.2推进城乡一体,让森林进城、公园下乡
针对森林分布不均,重点建设近郊乡村绿化和南部平原区绿化,增加南部绿量。总体战略是“森林进城、公园下乡”,让森林进城、上路、拓海,公园入村,着力构建融山、水、城、田、海为一体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在林区,实施“最美森林公园”建设工程,建设十大最美森林公园,持续推进石门、流溪河、帽峰山等森林公园升级改造,完善森林公园基础设施,推动森林旅游大发展。在乡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突出青山环绕、绿树葱笼、碧水长流、村庄农舍融为一体的田园风光。按照一个村庄“一条特色林荫路、一个村级小公园、一片乡村风水林”的建设要求,以点带面,逐步在全市推开。
3.3守护城市生态安全,发展森林碳汇,保护湿地生态体系
一个城市的发展空间有多大,从根本上取决于这个城市的生态承载有多大。广州正在朝着低碳城市发展,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要充分发挥森林固碳功能。目前,广州森林固碳水平还很低,森林碳密度只有世界平均的15%,全国平均的28%[3]。需要大力实施以增加森林储碳能力为目的的植树造林和林分改造;保护好北部230万亩生态公益林和流经城乡的湿地生态系统,完善南部沿海防护林和农田防护林体系,继续实施“森林拓海”,构建南沙湿地大型水上森林。以提升城市生态容量,减缓气候变暖和城市“热岛效应”,促进广州宜居城市建设。
3.4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科技水平,巩固绿化建设成果
城市绿化是“三分种、七分养”,要改变“重建轻管”的传统做法,以精细化、信息化、科学化管理提升绿化管理水平。从手段上,依托数字绿化管理信息系统,结合绿化巡查和林地巡查,实现对园林绿化和森林资源的“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信息化目标,推动城市绿化的精细化、智慧化管理;从技术上,开展花城特色新优绿化植物的培育与推广应用,提高绿化苗木选育、推广应用及管理养护技术水平,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从队伍上,加强森林公安、林政资源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防火等专门机构建设,明确工作职责,落实管护措施,有效保护和巩固绿化建设成果。
正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参考文献
[1]熊咏梅,黄东义等.广州市绿道网建设特色和功能开发现状[J].广东园林,2012(05):28―32
[2]吴泽民.城市景观中的树木与森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3]周国逸,唐旭利.广州市森林碳汇分析[J].城市林业,2009(01):8―11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农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特别是2008年以来,这个场按照总局党委提出的“抓城、强工、带农、共建”的统筹发展方针,积极开展“三化”建设,全面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新农村与城镇化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城在林中,楼在树中,人在花中”的北国生态园林小城镇已初具规模。2009年,八五七农场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0年6月召开的全省小城镇建设现场工作会议上,八五七农场参加了会议,并代表垦区114个农牧场作了典型经验介绍。
一、抓好“四个建设”,加快推进农场城镇化进程
这个场牢固树立“科学规划,着眼长远”的理念,高标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镇,制定了“以规划为标准,以扩容为重点”的小城镇发展战略,确定了以“一年打基础、三年大变样、五年建成花园式农垦城”的发展速度和“近期打造成生态园林城镇,中期发展成旅游观光名镇,远期积淀成垦荒文化古镇”的发展目标。
1.重点抓住房建设,不断扩大小城镇规模。为了将农场小城镇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载体功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辐射带动力强,具有北方特色,能够聚集产业要素的现代精品农垦新城,他们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坚持将抓城的重点体现在“聚人、聚所、聚业、聚能” 上。2008年,八五七农场被农业部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他们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大力实施 “康居工程”。累计投资4.2亿元,高标准规划、设计、建设了阳光、家和、朝阳花园等8个住宅小区,新建住宅楼共计30余万平方米,4 200余户职工迁入新居,占总户数的68%。农场积极推进居民点整体拆迁工程,将距场部20公里以内的15个居民点共计1 798户居民整体搬迁到场部,小城镇人口规模达到1.2万人。目前,农场小城镇已建设成为区域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心,拉动农场和周边乡村区域性的经济、科技、文化、社会活动中心、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物流中心、商服中心和农副产品加工中心。吸纳了杨木、柳毛等乡镇100多户农村居民到八五七场部购买楼房。2010年,农场将投入1.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荔园等三个小区的开发建设,总面积9.5万平方米,改造危旧房1 132户,小城镇人口规模达到1.5万人。计划到2011年,场部地区消灭砖混结构平房,为进一步引导撤并居民点职工群众向场部集聚,壮大小城镇规模提供条件。
2.统筹抓基础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决定小城镇的载体功能。几年来,他们全面实施公路“畅通工程”,累计投资1.4亿元,修建水泥公路134公里,主要道路硬化率达98%,城镇街道和小区硬化率达到100%。全面畅通了农场、管理区、作业站与周边乡村的交通网络,在黑龙江垦区率先实现了白色硬化路面“区区通”和“队队通”。投资1 324万元,为杨木乡、红旗村等乡村建设了2个桥涵和16.3公里的水泥公路,连通了与周边乡村的水泥公路网络。投资240万元,为白泡乡等乡村建设了烤烟房、育秧大棚和温室大棚。承办了总局交通工作现场会,推广了农场开展公路建设的经验。 成功启动了客运公交化试点工程,既方便了农场职工和周边村镇居民的生产生活,又带动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跨越发展。2010年,农场将投资280万元硬化道路3公里,完成场部地区公共区域及住宅小区的硬化及配套建设;投资3 000万元,完成场部新建住宅小区供热管网、上下水、宽带入户、硬化、亮化等工程,完成污水处理站建设工程、农场文化活动中心改造工程和数字化电视推广使用工程。
3.全面抓景观建设,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景观建设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标志。几年来,农场投资近2 000万元对场部地区进行高标准美化绿化,采用以“屏、带、片”为主体,“绿色城堡、绿色屏障、绿色通道、见缝插绿”的方法,达到了“园有景、路有屏、块有形、角有绿”的效果。累计在场部地区栽植银中杨、金叶榆、云杉、小叶丁香等乔灌木7.7万株,新增绿化面积25万平方米。实现了路、树、住和绿地协调搭配,自然成景、独具魅力的生态园林小城镇的规划目标。为了增强小城镇的载体功能,增加小城镇的文化内涵,2009年,他们在翠园公园内建设了以反映三代北大荒人开发建设北大荒的《耕耘》主题雕塑,启动了场史陈列馆建设工程,改善了老年活动场所,这些举措对于丰富小城镇的文化底蕴,提升小城镇的文化魅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创新抓制度建设,提高小城镇管理档次。他们积极探索现代化小城镇的管理模式,建立行政管理、社会管理和居民自我管理相结合的城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挥行政管理的主导作用,在全场组织开展了文明卫生城创建活动,围绕整治场容场貌,修整主次干道、净化社区楼院、治理重点区域、美化沿线环境等重点,实现“四净、四要”。近年来,这个场按照建设城镇、经营城镇、管理城镇的理念,进一步加大了小城镇管理力度,建立健全了城镇管理制度。农场相继出台了《小城镇建设管理办法》、《场规民约》、《小城镇物业管理办法》等制度,实现城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通过城镇管理体制改革,使公用事业走向市场。环卫实行了社会化运作,由城建和社区测定工作量,分路段承包,清扫保洁面积由原来的10万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20万平方米,清洁度由城区二级标准提高为一级标准。
二、依托“两个优势”,促进城镇建设成果人民共享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城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工程,关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八五七农场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使城镇化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和谐普惠区建设。
1.依托政策优势,使城镇化成为民生工程。为了让职工群众住上宽敞楼房,农场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使广大职工群众得到实惠。近几年,农场通过稳健有力的调控手段,将经济适用房的价格控制在1 000元/平方米左右,解决了大多数职工的购房难题。几年来,农场累计发放建房、购房、拆迁补贴7 165万元,使管理区的2 300户职工群众喜迁到场部住进楼房。他们还新建了400余套廉租廉价房屋,帮助经济困难的低收入群体,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2.依托产业优势,使城镇化成为富民工程。随着农场小城镇的规模进一步加大,辐射牵动能力的显著增强。农场拥有个体工商户430家,从业人员达到1 500人,具有农垦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已初具规模。目前,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农场吸纳劳动力就业、拉动农场经济繁荣和职工群众发家致富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农场吸纳了80多户农村居民到小城镇购置楼房,从事运输、餐饮等服务业,朝阳米厂等企业安排农村劳动力就业400多人。2010年,他们将进一步加强餐饮、住宿、家政服务、修理和文化服务等行业建设,努力提升服务档次,促进第三产业健康发展,打造城镇发展支持力,提高城镇发展综合指标。
三、实现“三个提升”,全面增强城镇化的综合实力
近年来,八五七农场根据城镇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和产业特点,科学确定小城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布局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娱乐区、科技教育区。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完善城镇载体功能,引导人口向小城镇聚集,全面增强了小城镇的综合实力。
1.实现了社会事业水平不断提升。这个场十分注重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充分发挥教学质量高,医疗水平高的区位优势,先后投入1 200多万元,改造了两幢教学楼,硬化了校园文化广场,新建了标准化的“六室”和垦区一流的植物园。有180余名农村学生到农场中小学就读。农场不断加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购置了一大批先进的医疗设备,改善了农场医院和管理区卫生所的条件,为职工群众身体健康提供了保证。每年有3 000余名周边农村居民到农场医院就医。2009年,八五七子弟校荣获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农场被授予“省级卫生先进单位”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