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1 09:18: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数字乡村建设成果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Abstract] The author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libraries for the building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naly- ses the status quo of rural library cause development and discusses how to carry out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be- tween urban libraries and rural libraries to better promote the rural library cause.
[Key words]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Urban and rural libraries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1 新农村建设中图书馆的重要作用
1. 1 图书馆是农村信息资源中心 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资料是信息的主要载体,是 农村发展各项事业所需信息的重要来源。它不仅必 须满足有着不同爱好、不同文化程度的广大农民群 众的信息需求,对农民群众进行继续教育,还须为农 村经济建设提供各类信息服务,为普及科学文化知 识提供资源支持。只有具备充分的馆藏资源,并且 在发展中不断积累,才能保证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 中全面发挥作用.
1. 2 图书馆的发展有利于城乡文化的融合 目前中国的城乡贫富差距仍然是一大社会问 题。贫富差距似乎是一个经济问题,但事实上,经济 建设和文化建设从来都是互相促进、并行不悖的,任 何一方的缺席都会导致社会发展的失衡。城乡居民 之间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和文化素质的差异,在文 化和价值观念方面存在差别。随着大量农民工涌入 城市,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转为城市居民,如果城乡 文化得不到很好的融合,将会引发尖锐的文化问题 和社会问题。图书馆作为农村地区的文化阵地,在 城乡文化的融合问题上义不容辞.
1. 3 图书馆是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工具 十六届五中全会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统筹城 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 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 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广大农 民致富奔小康则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图书 馆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挥知识收藏与大众传播的 职能优势,对文献信息进行保存、积累和利用,为农 村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
1. 4 图书馆是农村教育事业的中心 图书馆扮演的各种角色中,主要社会职能是教 育职能[1]。它作为文化教育职能机构,作为最广泛 的人民群众接受终身教育的最理想场所,在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成为农民群众最好的第二 学校和培训基地。首先,图书馆作为农村教育事业 的中心,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帮助 农民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文化知识水平,提高生 产技术水平,了解党的政策信息和有关法律法规,提 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以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
要培养具有建设新农村意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 营”新型农民,农村图书馆任重而道远。其次,图书 馆有助于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它不仅向农民提 供文学、美术、音乐、体育、棋类等文娱书刊,供他们 学习阅读,并且可以定期组织各种读书活动和文娱 体育活动,是农民劳动之余的好去处。这些文体活 动给农民营造了一个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丰 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进了农村精神文 明建设.
2 农村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分析 20世纪80年代,我国乡镇图书馆曾有过较大 的发展,但后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乡镇图书馆的发 展变得参差不齐。据有关资料估计,我国目前有乡 镇图书馆近7000个,村级图书室120, 000余个。这 些乡镇图书馆(室)的情况,可粗略概括为:数量少, 资金缺,人才乏,水平低,条件差,虽是星星之火,未 成燎原之势[2]。经济基础决定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 平。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中部地 区的广大农村长期处于闭塞、贫困的状态。因而农 村图书馆事业也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相 比较而言,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图书馆办的有声有 色,像江苏省1987个乡镇至1998年底已建馆654 个,建馆率高达33%。广东、上海、山东等省的一些 发达乡镇,还建成了万册图书馆,海南的一些乡镇图 书馆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中西部及边远经济欠发达 地区,真正能够按照公益图书馆模式运转的农村图 书馆凤毛麟角。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不当,政府 重视不够等诸多原因,导致图书馆空壳现象严重.
县级公共图书馆由于没有持续稳定的文献资源补充 机制,在中西部地区,几年甚至十几年没有买书或很 少买书的绝非少数,“空壳化”现象是县级公共图书 馆经费短缺,特别是资源购置费没有最低限度的基 本保障的必然结果[3]. 3 城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是农村图书馆事业发 展的有效途径
众所周知,我国图书馆事业同样在其发展过程 中存在两个“极”,因各地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发展 水平失衡,且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及其应用的 不平衡,这两个“极”日益清晰和明显。处于强势一 “极”的大中城市图书馆如何与仍然处于极度弱势 状态的广大乡镇农村图书馆(室)一“极”协调发展, 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实现城乡图书馆之间的信息资 源共享,成为发展农村图书馆事业的必要措施和有 力保障.
3. 1 建立以城市图书馆为中心的区域城乡图书馆 联盟,实现资源共享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各个图书馆之间通过网络进行资源共建、共享和协调服务成为了可能。信 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迫切要求信息资源的共享共 建,而建设以城市图书馆为中心的区域城乡图书馆 联盟,是解决目前区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问题,协调 城乡图书馆信息服务,促进农村图书馆建设的一条 重要途径[4]。城市图书馆投巨资购买的现代化设 备,花大力气建立的图书编目、流通借阅、数据库检 索、网上信息资源收集等服务项目,只有通过拓展服 务范围和领域,才能更大地实现其社会效益。以城 市图书馆为中心的区域城乡图书馆联盟可使同一区 域内的所有图书馆共享系统内的资源,因而不论是 对城市图书馆本身还是对农村图书馆,都是一举两 得。此外还可双方通过协调采购,实现资金的合理 使用和资源合理配置,缓解农村图书馆的经费短缺 和藏书总量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图书馆联盟可 以城市图书馆为龙头,联合各农村图书馆,组建地区 性图书馆网络,实行联合编目、联机检索和馆际互 借。再者,图书馆联盟可为农村图书馆提供人员培 训和业务管理服务,提高农村图书馆的人员素质和 服务质量.
3. 2 以一体化思路构建农村图书馆服务共享体系 构建一个以市(县)图书馆为中心,以乡镇分馆 为纽带,以村级图书馆为基础的新农村图书馆服务 体系,可以有效地实现城乡图书馆信息服务共享,完 善农村图书馆服务。城市图书馆可利用先进的网络 技术,为农村图书馆提供文献传递、代检代查、参考 咨询和定题服务等方式的服务。城市图书馆,尤其 是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为农村图书 馆中不懂图书分类编目、排架,不懂图书收藏、借阅 等基础知识的人员提供业务培训和管理服务,提高 农村图书馆的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由于农村图书 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城市图书馆,城市图 书馆发展水平的高低和服务范围的大小对农村图书 馆的建设具有重大的影响,因而强化城市图书馆的 服务能力是前提和关键。可首先做大县(市)图书 馆,巩固和强化其辐射能力,然后把资源和服务有效 地配置到乡镇分馆。在强化县(市)馆的同时,稳步 推进乡镇分馆的建设。最后以乡镇分馆为接力站, 把资源和服务辐射到村级图书馆,形成一个完整的 资源共享服务体系.
3. 3 城乡图书馆整合各自优势资源,达成优势互补 农村图书馆作为直接面向广大农民群众的场 所,处在农村读者信息反馈的前沿,是策划“三农” 读物选题的最佳基地。农村图书馆通过利用自身优势,深入农民群众,倾听他们的声音,再把第一手信 息反馈给市县
图书馆,供其整理挖掘深层信息,再通 过多种途径传递给书刊出版机构,辅助落实“三农” 政策。城市图书馆通过农村图书馆直接面向农民群 众,宣传国家农业政策,国际市场的农资、农产品需 求信息等。农民和农业科技工作者一旦在实践中碰 到科技难题或困难,农村图书馆可以把这些信息通 过城市图书馆网络技术传达到高校的专家、教授手 中,由专家教授亲自帮助解决问题、答疑解惑,图书 馆从中能起到一个很好的桥梁作用。另外,市县图 书馆农业技术方面的书刊查阅人次少、流通率低,这 些书刊又恰恰是农民最为需要的,农村图书馆应整 合此类资源,为己所用,服务农民。城市图书馆还可 通过“送书下乡”活动,经常捐赠一些图书或农业科 技类期刊给农村图书馆,并帮助他们加工整理、上 架,供当地的农户和科技工作者参考使用。城乡图 书馆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达成资源互通,优势互 补,共同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4 结语
农村图书馆建设是国家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 设的必要项目,承担着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利的重 大使命。农村图书馆与城市图书馆只有通过协调与 合作,才能真正实现1+1>2的功效,促进共同发 展,共同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全面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后期的管理和养护工作为主要任务,以提升农村公路管理效能为总目标,推动落实政府在农村公路管护中的主体责任,动员全社会参与农村公路的管护,构建完善“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公路管护体制机制,为实现农村公路绿色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支撑作用提供有效的机制保障。
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农村公路管护体制,构建“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三级管养体系,明确农村公路管护主体和责任,落实管护队伍和管护经费,全面推动我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法制化,切实做到农村公路“有路必管、管必到位,有路必养、养必优良”,确保全区1363公里农村公路(其中:县道82公里,乡道242公里,村道185公里,组道854公里)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人民群众对农村公路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三、工作任务
(一)管理日常化,实现“有路必管、管必到位”。
1.健全路政管理机构。大力推行区级统一执法,乡村协助执法的工作方式,建立“区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三级联动、专群结合的农村公路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加大农村公路日常综合执法,保障农村公路的完好、畅通。继续落实镇有交管办、村有养护队,做到机构健全,责任明确。
2.严格管理公路两侧建控区。县道两侧边沟外各10米,乡村组道路两侧边沟外各5米范围内不得进行建房、临时搭建等违章活动。落实公路两侧建筑物报批须先经区交通运输部门(县道)同意后,住建、国土等部门方能审批建房手续的联合审批制度。
3.依法保护路产路权。深入开展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严厉打击占道经营、私设平交道口、违章建筑、乱堆乱放、倾倒垃圾等占用公路、侵占公路产权的行为,营造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
4.构建部门联动的综合执法体系。整合交通路政、公安交警、综合执法、农业、水务等部门执法力量,以超限检测站点为依托,以镇、村重要节点为支撑,形成区、镇、村全覆盖的道路交通综合执法网络。
5.加快推进农村交通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数字化、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共享“雪亮工程”和气象、水利、国土等信息资源,推动农村公路管理数字化、智能化。
(二)养护常态化,实现“有路必养、养必优良”。
1.建立多元化农村公路养护体制。坚持管养并重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牢固树立“三分建设、七分养护”的理念,建立县道县(区)管、乡道乡管、村(组)道村管的三级养护管理模式,实现区有公路管理所、镇有交管办、村有养护队的综合管养体系,明确县、乡、村各级职责。区公路管理所具体负责县道及其公路附属设施的日常养护管理,指导协调培训各乡镇做好乡、村、组道路的日常养护及桥梁管理工作;镇交管办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道管理养护工作,做好乡村公路及其设施的保护工作;村养护队负责本村村组道路的日常管理养护,及时进行道路清扫和巡查工作。县、乡、村三级联动实现全区县、乡、村、组道路管养覆盖率100%,做到“有路必养,养必优良”。
2.探索农村公路市场化养护。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化改革,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按规定采用公开招标投标方式,实行合同管理、计量支付,并充分发挥质量检测结果评定作用,择优选定养护队伍。
3.提高农村公路专业化养护水平。按照“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专业化”的要求,优化现有养护队伍,对养护人员定期开展养护专业理论培训指导,建立更加高效、稳定、专业的养护队伍,扩大作业覆盖面,提升专业技能,充分发挥其在公共服务、应急抢险和日常管理养护中的作用。县、乡、村道的日常养护以及路面修补、桥涵构造物修复等小修技术性较强的养护工作实行专业化养护。
4.积极发动农村群众参与。构建专群结合的养护机制,将村组道路日常养护纳入公益性岗位,优先聘用贫困家庭或个人;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社会力量自主筹资筹劳参与农村公路养护。
5.加强农村公路养护质量。树立“建养并重”的理念,加强农村公路养护质量管理,确保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的比例不低于80%,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逐年上升。严格执行国家和有关标准和规范,统筹规划建设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将公路安全生命防护设施与公路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有效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建立权责明确、运转高效、监管有力的组织体系,特成立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2)06-0000-00
广州总面积7434 km?,常住人口1270万人。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作为30年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连续20年位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从北向南呈现“山、水、城、田、海”的自然格局,最高海拔1210 m。背山面海,珠江穿城而过,形成了独特的“青山半入城,六脉皆通海”的地形地貌。
2010年广州亚运会,使广州城市绿化取得巨大成效,花城美誉重新叫响。“十二五”伊始,广州又开始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新征程,翻开了后亚运时期崭新的一页,对城市绿化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型城市化下,广州绿化如何继续提升与发展,本文作初步思考与探索。
1建设背景
1.1大部制改革融合了城乡一体的绿化
2009年,广州实施大部制改革,原广州市林业局和市政园林局合并,新成立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统筹管理全市市域范围内的林业和园林绿化工作,改变了多年以来园林部门管理城区绿地、林业部门管理郊区林地的局面,形成了城乡一体的绿化管理格局。
1.2绿色亚运促进了城市绿化面貌大变
2010年11月,广州举办了举世瞩目的第十六届亚运会,为广州城市绿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从2003年起,广州启动“青山绿地工程”、“花园城市建设行动纲要”等,开展城区绿化美化升级改造,建设城市绿色走廊、湿地河网绿化体系、城郊森林公园和乡村风水林,构建城乡一体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力求局部景观个性化,廊道景观网络化,整体景观生态化。广州的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初步呈现出了“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森林围城、绿道穿城、绿意满城、四季花城”的优美景观。
1.3面临人口密集、绿地紧缺的困境
广州是一个人口高度密集的特大型城市。多年来经济高速增长,人口不断膨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市常住人口约1270万,10年间增长了275万人,建成区面积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70 km?扩展到2000年的507 km?、2011年的927 km?。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广州的土地开发强度达23%,超出欧美等发达国家15%―20%的水平,“水质性”缺水、“热岛效应”、土壤污染等问题日渐凸显。由于城市原本特有的地形地貌,绿地分布不均,北多南少,85%以上的森林分布在北部和东北部山区,离市民比较遥远。城区用地紧缺,老城区绿化只能见缝插针,新城区绿化虽是规划建绿,但也随时面临绿地被侵占的困境,绿化成果保护和管理难度大。
1.4存在森林质量不高、花城特色不明显的症结
城外林多质不高:广州林地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1.66%。面积虽大,但林分质量不高。活立木蓄积量38.07m3/hm?,分别为世界、全国、广东省平均水平的33.4%、44.9%和87%。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林分改造,努力提高森林质量。
城内花多不聚焦:广州具有千年花城的美誉,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5%,常用的花卉品种达到2000多种,但景观特色不突出,缺少像杭州西湖景区、苏州拙政园、洛阳牡丹节那样有代表性和知名度的园林精品。需要突出重点,建设岭南名园和重点园林片区,打造花城名片。
2近年的实践与成效
近年来,广州实施“花园城市”、“森林围城、森林进城”战略,让绿色造福市民,让绿色走进市民身边。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41.66%,建成区绿地率35.6%、绿化覆盖率40.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05,城市公园236个、森林公园49个、自然保护区2个,绿道长2163 km。城市绿化成效卓著,绿化指标位于国内城市前列,是唯一同时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的特大城市。主要开展五个方面的实践。
2.1以开放式绿地让市民共享
针对中心城区绿地少、且不少绿地圈在围栏中只可远观的实际,着力推进最贴近市民日常生活的“出门500米见绿”工程,建设开放式绿地,对中心城区主要公园进行拆围透绿,并推行公园免费开放。新建和改造了33个绿化广场、70个公园及开放式绿地、1300多个花园式、园林式单位和小区,免费开放的城区公园190个,森林公园17个。还绿于民,让市民充分享受绿化成果。开放式绿地融生态、文化、科学、艺术为一体,让市民随意进出,成为广州一处处不设防的“城市客厅”。
2.2以绿道网引领低碳新生活
绿道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沿着河滨、溪谷、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绿色廊道建立,内设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风景名胜区和居住区等。2010年,广州率先启动绿道网建设。目前已建成6条长2163 km绿道,驿站和服务点151个。通过绿道将3600km2内大大小小的公园、绿地和森林联系在一起,使绿地之间达到联通渗透,彼此呼应[1]。实现了绿化与市民健身、骑自行车出行的结合。绿道成为造福市民、引领市民低碳新生活的标志品牌。2011年,广州绿道获美国交通与发展研究所(ITDP)“可持续交通发展”奖。
2.3以近自然植物群落构造绿化基底
广州绿化建设注重突破唯绿而绿、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因地制宜、师法自然,以植物生态群落理念为指导,持续推进树种配置多元化、树种选择乡土化、绿地结构立体化、植被类型和绿化景观多样化[2],探索出生态效益好、景观效果佳、维护成本低、抗逆能力强的近自然植物群落绿化模式,形成全市绿化基(地)质(或底)。目前,全市绿地已有40多种近自然植物群落类型,城区绿化植物应用种类达2000多种。
2.4以天桥绿化柔软城市景观
广州是一个多立交桥的城市,立交桥数量仅次于北京。十年前,街道景观基本被一道道钢筋水泥桥所阻隔。为了改善空中水泥景观,增加可视绿量,从2004年开始,大力推进城区范围的高架道路、人行天桥、立交桥的绿化。通过科学选育植物种类、持续攻克立交桥恶劣栽培环境下的技术措施,使广州桥梁绿化总长达到300 km,形成了三季开花、四季长青、极具特色的城市空中花廊,犹如跨在城市中的一道道彩虹,柔软了城市景观,温暖了市民的视线。
2.5以城郊森林构建城市绿色生态屏障
广州自古“青山半入城、六脉皆通海”。多年来,充分利用地形地貌丰富的特点,让水网融入林网、绿网。在城市大力建设生态公益林、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构建了449万亩森林生态屏障;以生态景观林带联通城乡,建成了长640 km的19条群落式生态景观林带。在城市中心区,利用青山进城的特点,保留巨型绿地,建设风景名胜区和生态绿地。形成了城外青山延百里、城内青山半入城的城市景观。
3新型城市化下广州城市绿化新探索
在未来的五年,城市绿化将围绕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建设花城、绿城,构建具有岭南特色的生态花园城市。着力优化绿化布局。城中:凸显花城风貌,力求布局生态化、园林艺术化、管理精细化,建设能作为广州名片的岭南名园,打造园林精品片区。城北:保护森林资源,增加森林碳汇,建设最美森林公园,构建城市绿色生态屏障。城南:突出滨海城市特色,加强南部沿海防护体系建设,完善新农村绿化,打造南部生态新区。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城市绿化新实践。
3.1打造花城品牌,建设园林重点片区和岭南名园
为擦亮花城品牌,凸显广州岭南文化中心的地位,在中心城区不同类型、不同功能地区建设园林重点片区。重点建设白云新城园林精品片区,整合片区所有绿地资源和水资源,因地制宜,高标准建设片区内的公园、绿道、林荫、花境、水体、街头绿地、景观大道、立体绿化等,形成具有岭南园林特色、满足市民多元需求的城市绿化精品区和样板区。再逐步推进麓湖片区、天河都市核心片区、越秀名城核心片区的园林精品区建设。同时,针对广州缺少著名、具有广泛影响力名园的现状,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打造十个不同类型的岭南名园,力求成为广州新的城市名片。
3.2推进城乡一体,让森林进城、公园下乡
针对森林分布不均,重点建设近郊乡村绿化和南部平原区绿化,增加南部绿量。总体战略是“森林进城、公园下乡”,让森林进城、上路、拓海,公园入村,着力构建融山、水、城、田、海为一体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在林区,实施“最美森林公园”建设工程,建设十大最美森林公园,持续推进石门、流溪河、帽峰山等森林公园升级改造,完善森林公园基础设施,推动森林旅游大发展。在乡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突出青山环绕、绿树葱笼、碧水长流、村庄农舍融为一体的田园风光。按照一个村庄“一条特色林荫路、一个村级小公园、一片乡村风水林”的建设要求,以点带面,逐步在全市推开。
3.3守护城市生态安全,发展森林碳汇,保护湿地生态体系
一个城市的发展空间有多大,从根本上取决于这个城市的生态承载有多大。广州正在朝着低碳城市发展,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要充分发挥森林固碳功能。目前,广州森林固碳水平还很低,森林碳密度只有世界平均的15%,全国平均的28%[3]。需要大力实施以增加森林储碳能力为目的的植树造林和林分改造;保护好北部230万亩生态公益林和流经城乡的湿地生态系统,完善南部沿海防护林和农田防护林体系,继续实施“森林拓海”,构建南沙湿地大型水上森林。以提升城市生态容量,减缓气候变暖和城市“热岛效应”,促进广州宜居城市建设。
3.4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科技水平,巩固绿化建设成果
城市绿化是“三分种、七分养”,要改变“重建轻管”的传统做法,以精细化、信息化、科学化管理提升绿化管理水平。从手段上,依托数字绿化管理信息系统,结合绿化巡查和林地巡查,实现对园林绿化和森林资源的“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信息化目标,推动城市绿化的精细化、智慧化管理;从技术上,开展花城特色新优绿化植物的培育与推广应用,提高绿化苗木选育、推广应用及管理养护技术水平,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从队伍上,加强森林公安、林政资源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防火等专门机构建设,明确工作职责,落实管护措施,有效保护和巩固绿化建设成果。
正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参考文献
[1]熊咏梅,黄东义等.广州市绿道网建设特色和功能开发现状[J].广东园林,2012(05):28―32
[2]吴泽民.城市景观中的树木与森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3]周国逸,唐旭利.广州市森林碳汇分析[J].城市林业,2009(01):8―11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农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特别是2008年以来,这个场按照总局党委提出的“抓城、强工、带农、共建”的统筹发展方针,积极开展“三化”建设,全面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新农村与城镇化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城在林中,楼在树中,人在花中”的北国生态园林小城镇已初具规模。2009年,八五七农场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0年6月召开的全省小城镇建设现场工作会议上,八五七农场参加了会议,并代表垦区114个农牧场作了典型经验介绍。
一、抓好“四个建设”,加快推进农场城镇化进程
这个场牢固树立“科学规划,着眼长远”的理念,高标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镇,制定了“以规划为标准,以扩容为重点”的小城镇发展战略,确定了以“一年打基础、三年大变样、五年建成花园式农垦城”的发展速度和“近期打造成生态园林城镇,中期发展成旅游观光名镇,远期积淀成垦荒文化古镇”的发展目标。
1.重点抓住房建设,不断扩大小城镇规模。为了将农场小城镇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载体功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辐射带动力强,具有北方特色,能够聚集产业要素的现代精品农垦新城,他们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坚持将抓城的重点体现在“聚人、聚所、聚业、聚能” 上。2008年,八五七农场被农业部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他们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大力实施 “康居工程”。累计投资4.2亿元,高标准规划、设计、建设了阳光、家和、朝阳花园等8个住宅小区,新建住宅楼共计30余万平方米,4 200余户职工迁入新居,占总户数的68%。农场积极推进居民点整体拆迁工程,将距场部20公里以内的15个居民点共计1 798户居民整体搬迁到场部,小城镇人口规模达到1.2万人。目前,农场小城镇已建设成为区域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心,拉动农场和周边乡村区域性的经济、科技、文化、社会活动中心、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物流中心、商服中心和农副产品加工中心。吸纳了杨木、柳毛等乡镇100多户农村居民到八五七场部购买楼房。2010年,农场将投入1.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荔园等三个小区的开发建设,总面积9.5万平方米,改造危旧房1 132户,小城镇人口规模达到1.5万人。计划到2011年,场部地区消灭砖混结构平房,为进一步引导撤并居民点职工群众向场部集聚,壮大小城镇规模提供条件。
2.统筹抓基础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决定小城镇的载体功能。几年来,他们全面实施公路“畅通工程”,累计投资1.4亿元,修建水泥公路134公里,主要道路硬化率达98%,城镇街道和小区硬化率达到100%。全面畅通了农场、管理区、作业站与周边乡村的交通网络,在黑龙江垦区率先实现了白色硬化路面“区区通”和“队队通”。投资1 324万元,为杨木乡、红旗村等乡村建设了2个桥涵和16.3公里的水泥公路,连通了与周边乡村的水泥公路网络。投资240万元,为白泡乡等乡村建设了烤烟房、育秧大棚和温室大棚。承办了总局交通工作现场会,推广了农场开展公路建设的经验。 成功启动了客运公交化试点工程,既方便了农场职工和周边村镇居民的生产生活,又带动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跨越发展。2010年,农场将投资280万元硬化道路3公里,完成场部地区公共区域及住宅小区的硬化及配套建设;投资3 000万元,完成场部新建住宅小区供热管网、上下水、宽带入户、硬化、亮化等工程,完成污水处理站建设工程、农场文化活动中心改造工程和数字化电视推广使用工程。
3.全面抓景观建设,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景观建设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标志。几年来,农场投资近2 000万元对场部地区进行高标准美化绿化,采用以“屏、带、片”为主体,“绿色城堡、绿色屏障、绿色通道、见缝插绿”的方法,达到了“园有景、路有屏、块有形、角有绿”的效果。累计在场部地区栽植银中杨、金叶榆、云杉、小叶丁香等乔灌木7.7万株,新增绿化面积25万平方米。实现了路、树、住和绿地协调搭配,自然成景、独具魅力的生态园林小城镇的规划目标。为了增强小城镇的载体功能,增加小城镇的文化内涵,2009年,他们在翠园公园内建设了以反映三代北大荒人开发建设北大荒的《耕耘》主题雕塑,启动了场史陈列馆建设工程,改善了老年活动场所,这些举措对于丰富小城镇的文化底蕴,提升小城镇的文化魅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创新抓制度建设,提高小城镇管理档次。他们积极探索现代化小城镇的管理模式,建立行政管理、社会管理和居民自我管理相结合的城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挥行政管理的主导作用,在全场组织开展了文明卫生城创建活动,围绕整治场容场貌,修整主次干道、净化社区楼院、治理重点区域、美化沿线环境等重点,实现“四净、四要”。近年来,这个场按照建设城镇、经营城镇、管理城镇的理念,进一步加大了小城镇管理力度,建立健全了城镇管理制度。农场相继出台了《小城镇建设管理办法》、《场规民约》、《小城镇物业管理办法》等制度,实现城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通过城镇管理体制改革,使公用事业走向市场。环卫实行了社会化运作,由城建和社区测定工作量,分路段承包,清扫保洁面积由原来的10万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20万平方米,清洁度由城区二级标准提高为一级标准。
二、依托“两个优势”,促进城镇建设成果人民共享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城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工程,关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八五七农场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使城镇化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和谐普惠区建设。
1.依托政策优势,使城镇化成为民生工程。为了让职工群众住上宽敞楼房,农场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使广大职工群众得到实惠。近几年,农场通过稳健有力的调控手段,将经济适用房的价格控制在1 000元/平方米左右,解决了大多数职工的购房难题。几年来,农场累计发放建房、购房、拆迁补贴7 165万元,使管理区的2 300户职工群众喜迁到场部住进楼房。他们还新建了400余套廉租廉价房屋,帮助经济困难的低收入群体,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2.依托产业优势,使城镇化成为富民工程。随着农场小城镇的规模进一步加大,辐射牵动能力的显著增强。农场拥有个体工商户430家,从业人员达到1 500人,具有农垦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已初具规模。目前,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农场吸纳劳动力就业、拉动农场经济繁荣和职工群众发家致富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农场吸纳了80多户农村居民到小城镇购置楼房,从事运输、餐饮等服务业,朝阳米厂等企业安排农村劳动力就业400多人。2010年,他们将进一步加强餐饮、住宿、家政服务、修理和文化服务等行业建设,努力提升服务档次,促进第三产业健康发展,打造城镇发展支持力,提高城镇发展综合指标。
三、实现“三个提升”,全面增强城镇化的综合实力
近年来,八五七农场根据城镇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和产业特点,科学确定小城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布局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娱乐区、科技教育区。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完善城镇载体功能,引导人口向小城镇聚集,全面增强了小城镇的综合实力。
1.实现了社会事业水平不断提升。这个场十分注重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充分发挥教学质量高,医疗水平高的区位优势,先后投入1 200多万元,改造了两幢教学楼,硬化了校园文化广场,新建了标准化的“六室”和垦区一流的植物园。有180余名农村学生到农场中小学就读。农场不断加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购置了一大批先进的医疗设备,改善了农场医院和管理区卫生所的条件,为职工群众身体健康提供了保证。每年有3 000余名周边农村居民到农场医院就医。2009年,八五七子弟校荣获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农场被授予“省级卫生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信息视觉化 设计流程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化,乡村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选择。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递打破了更多的时空障碍,其传播方式和途径发生的量的超越和质的改变。信息视觉化设计将一系列信息数据转化成视觉图表或图标,使繁复的信息更有效地传递给信息受众,以实现“用视觉去思考”的最终目的,实现信息的高效有序传播。
一、研究背景
旅游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乡村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产业,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因其明显的特色和多样的性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成为社会热点。2006年我国把旅游主题确定为乡村旅游年,这更加凸显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2014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提到,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建设一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规范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党的十发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充分利用美好乡村建设成果,经营美好乡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十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紧密联系十建设美丽乡村的号召,以乡村旅游推动新农村的建设,实现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双赢。
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的转变,使得乡村旅游市场日趋活跃,对乡村旅游的需求日趋增长,人们对乡村旅游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信息视觉化设计是区域旅游发展和区域形象塑造的重要载体,该研究可提高乡村旅游信息化程度,更好地宣传和推广旅游资源,扩大影响,在区域范围内,结合信息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为新农村走向信息型城市综合体的转变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为其他区域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现实参照,还可为区域内其他产业的信息视觉化设计提供示范。
二、乡村旅游信息视觉化
(一)乡村旅游
我国的乡村旅游活动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的接待活动。真正意义上乡村旅游的兴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乡村旅游是在乡村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即旅游开发的行为发生在乡村地区既包括以乡村事物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也包括以非乡村事物,如观光资源、温泉和宗教场所传统资源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是城市与荒野间连续体内人们文化特点的旅游。乡村旅游最大的吸引力是与城市不同的环境,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形成乡村旅游自身的特点,主要的客源市场是都市居民,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村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风情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特产、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
(二)信息视觉化
信息视觉化是对大容量信息整合、归纳,从而进行视觉设计的―种方法,其本质是从抽象数据到视觉化结构的映射,是交互式的视觉展示。信息视觉化的目的不仅仅是视觉化的一种手段,最终是要实现从视觉化中进行数据挖掘,为决策服务。乡村旅游信息视觉化是旅游信息呈现的独特途径和形式,是对信息架构运用艺术化、视觉化的方法和手段,是实现清晰的信息传达、有效沟通及使用。
三、乡村旅游信息视觉化设计流程
乡村旅游信息视觉化以市场调研为依据,实施社会需求的分析,以数据库的建立为基础,通过信息筛选与整合,利用视觉转换与表现来实现。
(一)社会需求分析
社会需求分析是人们借助各种途径了解和掌握并分析相关信息的能力。社会需求分析的质量和水平,是信息视觉化设计的前提,也是信息视觉化设计的驱动力,其水平直接影响整体水平。社会需求分析主要借助一系列的市场调查和信息收集来完成,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以及大量文献信息、电子信息、网络信息的收集整理。
乡村旅游的社会需求分析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社会需要哪些乡村旅游信息视觉化,或者说哪些乡村旅游信息可以通过视觉化,以提高人们旅游的方便快捷,这就关系到乡村旅游数据库的建立以及信息的筛选与整合;二是社会需要怎样的乡村旅游视觉信息,即通过对乡村旅游信息的视觉化设计能否实现积极准确的引导人们,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影响人们旅游中的出行、游玩、休闲,甚至影响人们的旅游决策,这涉及到信息的视觉转化及表现。
(二)数据库建立
信息是人们传达意思的内容。信息由一系列有效数据组成,数据是信息的原始形态。通过这种数据按一定程序经过电子计算机处理、加工才能产生有助于实现特定目的的信息。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容。数据库的建立主要是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并实行统一有效的管理和利用。想要对什么信息进行视觉设计,就决定了要收集怎样的数据类型,即这些数据是数量的、序列的、范围的还是什么等,最重要的是要弄清这些数据与我们想要表达的信息是否存在本质的联系。
乡村旅游信息视觉化,通过视觉传达设计的相关原理把信息视觉化、符号化、图表化,使信息更方便、快捷地传达。乡村旅游数据库包含乡村旅游的方方面面,主要分为两大块,即乡村旅游消费者信息和产品信息。消费者信息涉及到三个方面:一是消费者旅游动机,一般来讲划分为三种(农事活动为主――回归乡村、休闲度假旅游、村寨景色为依托的环境旅游――生态绿色的乡村旅游、农村文化风俗为目的的旅游――体现为旧地重游、实践学习的旅游形式);二是消费者消费意向水平;三是消费者喜好。产品信息涉及到五个方面:一是属性:根据消费者乡村旅游动机,目前的乡村旅游产品的主要类型有:休闲旅游(农家乐、渔家乐)、观光旅游(观光农业、科技观光、古村落观光)、收获品尝(采摘节、垂钓)、学习体验(夏令营旅游)、运动休闲(温泉、高尔夫球、攀岩)、以及复合产品等;二是规模:占地多大、客容量多大、同时可接纳住宿、就餐人数等。三是特色优势;四是位置和交通;五是价格。以上信息数据,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形成一个乡村旅游信息平台。
(三)信息筛选与整合
信息的筛选和整合是将已经收集到的信息依据设计的目的,选择有用的、有代表性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是一个由繁到简的筛选过程。毫无保留地将全部信息呈现给读者是不合理的,也是没有意义的。在信息网络时『弋,我们不是缺乏信息,而是如何使我们更方便地获得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信息还需要加以分析、解释并表达,信息筛选和整合的质量严重影响信息结构及视觉化设计的整体效果,建立明确、合理、清晰的信息关系是信息筛选和整合的关键。
乡村旅游涉及到的信息包括很多:旅游位置、景点特色、消费水平、条件、行程等;在信息筛选与整合的过程中,首先要设定涉及目标,突出中心概念;其次要对已经收集的信息进行认真的筛选,去粗取精,保留最有价值的信息,或者说受众最感兴趣的乡村旅游信息,比如:乡村旅游景点分布、景点特色、线路等。通过对乡村旅游现状的调研,分析其旅游资源、客源信息、线路信息、交通信息等,通过对信息的筛选和与整合设计,使得信息的传达更明晰有效。
(四)视觉转化与表现
信息视觉转化与表现是指将信息形式转化为视觉形式并合理表达,即信息内容的视觉转化与表达。信息是抽象的,如何对信息进行视觉转化和表现是信息视觉化的核心。信息通过视觉转化使信息传达更方便、准确、更易识别,因而更有魅力和价值。乡村旅游信息的视觉转化主要通过视觉信息图形(图标)、视觉信息图表、视觉信息地图三种形式表现。
1.视觉信息图形(图标)
康德说:“绘画、雕塑甚至还包括建筑和园艺,只要是属于美术的视觉艺术,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图样的造型,因为造型能够给人带来愉快的形状去奠定趣味的基础。”图通常表达一定的视觉内容所要传达的信息,而形是一定内容上的适合形式,具有形式美的表现力,图形所要表达的必定是具有内容的美的形式。乡村旅游信息涉及到旅游主客体的方方面面,如何使旅行者在繁杂的信息中快速、准确地锁定所需信息,视觉信息图形(图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将乡村旅游的特征、旅游项目、客容量等通过图形(图标)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得人们能更加快捷地捕捉信息,为决策服务。
2.视觉信息图表
视觉信息图表是以数据为依据而设计出来的,表现事物的客观内容、信息含量大,视觉信息图表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其内涵也远远超过语言所能表达的范围。理查德・乌尔曼首次提出“视觉信息图表”的概念,他将视觉信息图表设计看作是一种构造信息结构的方式,认为信息结构设计师的根本任务是设计对信息的表达,即信息结构设计师应该能够提取复杂环境和信息中的内核并将其以清晰、美观的方式呈现给受众。作为一种视觉语言传达方式,将文本形象化、时空层次化、信息秩序化,通过对图像、文字、符号、色彩等视觉元素的综合运用来处理一些单靠文本或数据很难解释的信息间的相对关系,并试图通过视觉语言提高信息传达的感染力、丰富性及交流的效率。
乡村旅游视觉信息图表不限于常用的数据图表,它所涵盖范围更大,它将乡村旅游信息量化,将视觉审美艺术与准确的乡村旅游数字文本信息结合在一起,用适当的视觉语言将数字与数字间的关系有效地组织和归纳,形成既生动又容易识别的图表格式,使人们以最少的时间消耗和最大的趣味性去阅读乡村旅游的信息,帮助读者理解过于乏味的描述性文字。
3.视觉信息地图
视觉信息地图的设计关键在于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所要到达的目的地,因此,信息地图是一种做减法的设计。视觉信息地图是人们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重要资料。乡村旅游信息地图可解决区域范围类旅游的信息传递。主要有乡村旅游区域分布视觉信息地图、乡村旅游交通线路地图、旅游项目特色地图等。日益发展的乡村旅游业使得人们对乡村旅游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如何通过乡村旅游信息地图一目了然的找到目的地才是一张好的视觉信息地图的标准。
一、实事工程完成情况
1.农村人才工程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45000人次;农民创业培训1200人;农民上网及农技培训400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11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2000人。乡镇企业经营管理培训。举办了2场为各类企业服务活动和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班,520多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活动。农村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全区已组织185名农村退役士兵,参加相关专业免费培训,培训率达100%。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择优录用了985高校毕业生18名大学生村官。农业科技创业。已建设汤山翠谷南京农业高新技术孵化器和南京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农业科技孵化器2家,孵化面积5万平方米,孵化企业13家,培养了20名农业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继续实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制度。
2.农民健康工程
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和参加率均达100%,人均基本标准达到480元,已参合人数为43.21万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按照32元/人的标准,积极落实公共服务项目补助资金,投入3728万元,推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新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完成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3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新建任务。
3.农村社区服务工程
推进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完成10个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对有条件的社区、自然村门店进行整合,组建20个为农服务社。
4.农村文化工程
今年以来,新建农家书屋18个,送电影2400场、送戏60场。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0000户,入户率达到98%,新增有线电视数字化整转用户2万户;新增互动电视用户1万户。为全区10街道各配备1台数字电影放映机;共送20万元科普图书,新建南京市示范文化站2个;新建村社区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网点199个。
5.农村环境工程
加强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完成区街河道疏浚河塘整治1051个、县乡河道疏竣119条,共计土方1200万方,呈现出“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亮丽风景线。明确了2013年8月底前完成全区1730个自然村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总体目标,其中,2012年完成全区1211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窗口地带村庄整治全部完成。主要任务为:完成交通干道沿线、风景名胜区等窗口地带约417个村和其它地带约782个村庄环境整治,创建12个江苏省三星级“康居乡村”。新建村级污水处理设施10个。新建户用沼气池11个、秸秆汽化集中供气工程3处。完成改厕8000户;新建无害化卫生户厕140座。计划创建“绿化新村”150个,22个建设村达省级村庄绿化示范村。
6.帮促攻坚工程
加大经济薄弱村帮扶力度。研究出台了《新一轮经济薄弱村帮扶意见》,确定了49个经济薄弱村,分三年帮扶。2012年完成16家薄弱村帮扶工作。建成市级14个、区级15个低收入农户增收项目区,项目区总面积33491亩,新建设施面积12100亩,带动低收入农户2755户,带动人数6584人,项目区农户人均增收2280元。
7.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完成社区通过村组水泥路100公里、街道通社区三级公路100公里;完成危桥改造10座。除新城公司东麒线、金麒线、东上线和村镇公交路外,实现了区内交通运输逐步由人工收费改为刷卡付费。新建和改造小农桥50座。新建设施农业1.9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3.5万亩。
8.农村社会保障工程
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根据《南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实现农村低保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和动态管理。截止2012年,农村低保新增677户910人,退出571户914人,全区农村低保总数为9099户、16295人,保障标准为月人均430元,累计发放保障金6600万元,保障对象占全区农业人口比例为10.4%。大力创新机制体制建设,形成“保障对象全员化、待遇享受多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保障模式。
二、下步打算
1.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要充分认识到第三轮农村实事工程对推动统筹城乡一体化和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之路的重要意义。继续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完善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的工作体系。人社局以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强的服务、建筑、运输等行业为突破口,规范和扩大私营企业中;农林科技等部门邀请农业科技专家深入到农户及田间地头,进行了现场技术指导和服务。同时,加大督查的力度,一着不让地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
2.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切实加强资金投入
5年来,区委、区政府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指导思路,坚持经济、社会、生态、人文四者融合统一,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在争先发展中解放思想,在开拓进取中促进和谐,凝心聚力谋发展,攻坚克难求突破,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跻身全省经济强县(市、区)行列。2008年,综合指标列全省26个经济强县的第11位。
在新一轮强区建设中,汇川区围绕遵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目标任务,推进黔北综合经济区建设,着力构建200万人口大城市中心城区,继续走“工业强区、环境立区、开放兴区、特色活区”的路子,倾力打造“实力汇川、精品汇川、人文汇川、效率汇川、和谐汇川”,奋力推进现代化经济强区建设,力争到2010年,生产总值跨百亿大关,在全省经济强县建设综合排名中保位升位。
打造“实力汇川”构筑经济发展新优势
按照“一产调优、二产调强、三产调活”的思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立足于“城郊型、科技型、效益型、示范型”的农业发展定位,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二是坚持工业强区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都市型工业,培育壮大机电、卷烟、制药、食品、建材五大主导产业。切实落实扶优扶强政策,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品牌创建和节能减排,实施标准化战略和名牌战略,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力争在未来5至10年时间内,将汇川建设成为贵州省重要的特色食品加工基地和现代化机电产业基地。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品牌和文化,着力挖掘娄山关战斗遗址等红色旅游资源,精心打海龙囤等造黔北历史文化旅游品牌,提升工业旅游、农业生态旅游、城市旅游和乡村休闲观光旅游服务水平,形成旅游精品。加大高星级酒店、乡村旅馆建设力度,提高服务能力和接待水平。继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加强跨区域旅游合作,精心打造旅游线路。积极扶持现有专业市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性、专业性批发市场,加快物流中心和高速公路沿线各类专业市场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大力发展货物中转、仓储配送、货运、物流经营管理等现代物流业。大力促进金融、保险、证券等行业和企业入驻北海路,努力建设金融一条街。努力把汇川建设成为经济总量大、产业结构优、综合实力强的中心城区。
打造“精品汇川”描绘城乡建设新面貌
认真贯彻市委提出的“南北充实、东扩西控、改造旧城、发展新区”的思路,构建以北部新城区为核心、集镇为支点、农民新村为结点的城镇网络体系,确保全区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努力将汇川打造成为全省宜居城区。有序有效推进高桥、新舟坝、天义厂三大棚户区和上海路片区改造工程,加快汇川大道片区整体开发,努力拓展城市空间,推动城市向北发展。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体现特色,建设精品小城镇,形成集农民生活居住、农产品加工、商品集散为一体的小城镇经济带,增强中心集镇的集聚辐射功能。坚持以市场化手段推进城市建设,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城市管理,积极构建“职责明确、管理有序、运作高效、服务完善”的城市管理体系,大力实施城市道路“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和“数字城管”工程,把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建立“属地管理、职责分明、高效服务”的社区管理体制,努力把汇川建设成为社会秩序好、服务功能全、人居环境佳的精品城区。
打造“人文汇川”促进社会事业新进步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立多方投入的筹资体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努力实现“双高普九”目标。充分发挥教育资源集聚的优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积极规范民办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视学前教育、老年教育,关心特殊教育,不断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积极发展各类文化事业,提升文化品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整合文化资源,着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利用好现有文体设施,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全面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工作。依法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净化文化市场环境。积极发展社区文化、镇村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旅游文化和校园文化,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大力倡导健康文明、诚信守法、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的时代风尚。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素质。努力把汇川建设成为居民素质好、文化品位高、保障能力强的文明城区。
打造“效率汇川”彰显体制机制新活力
一是切实转变机关作风。着力解决个别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确保政令畅通,形成战斗合力。二是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的关系,引导和规范中介机构、行业组织健康发展,切实把工作重点从行政管制、管理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三是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着力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合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营造出“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打造改革开放的亮丽窗口。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建立健全领导挂帮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恳谈会、政企银联席会议等制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开放水平,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的突破。努力把汇川建设成为服务效率高、经济秩序好、投资环境优的开放城区。
在湖州的农村,农家乐已经成为较常见的农村旅游经营实体。一家一户的门面,几间装修简朴的客房,加上可口的美食和农家田间的采摘乐趣,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家乐成为都市人放松的去处。据了解,2016年一季度,湖州市接待国内游客1645.32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155.03亿元,同比增长51.29%,其中乡村旅游游客超过600余万人次。
数字是对湖州乡村旅游人气的最佳诠释。2016年5月15日至16日,第七届中国・湖州国际生态(乡村)旅游节暨丝韵南浔文化旅游节在南浔举行,这是湖州市迎来的又一个国际旅游盛会。近年来,湖州市以浙江省乡村旅游专项改革试点城市为抓手,围绕“强功能、提品质、塑文化、聚人气、促产业、富百姓”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着力通过乡村旅游“湖州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培育与创新,深入开展旅游体制改革创新,全面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体制之变
体制创新是诸多形式创新的关键,体制创新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湖州市委、市政府顺应旅游经济发展新常态,于2014年组建了湖州市旅游委员会,为旅游经济重塑新动力。
据了解,湖州市旅游委员会的组建,实现了职能、机构、编制、职数、经费的“五个增加”和体制转型,明确由旅委统筹管理全市休闲旅游产业,专设了乡村旅游处和产业促进处,为全国唯一。与此同时,全市新增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14个,确定交通、规划和农办三个部门的领导为职数内的旅委兼职副主任,推动完成了市县两级旅委体制的全覆盖。建立了市旅委代表市政府对36个部门和5个县区7个主体的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机制,初步形成了“统筹规划、统筹产业、统筹执法、统筹考核、统筹营销”的大旅委体制,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目前,除了组建市旅委,安吉、德清、长兴也都设立了旅委,真正实现了市县旅游体制的全覆盖,体制创新走在了全国前列。
配套设置旅委的体制创新,配合湖州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以及乡村旅游利民富民的功能,湖州市于2013年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统筹全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与管理的湖州市乡村旅游事业发展中心,2014年又设立了乡村旅游处,并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湖州市旅游行政执法支队,三县两区均设立了独立的乡村旅游管理办公室。
目前,湖州市乡村旅游已构建四级行政管理体系、部门联动体系、四级行业协会自律体系、四级旅游行政执法体系四位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和管理的“大体制”,为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消费环境、品牌影响和营销水平提供了保障。在全国创新建立了乡村旅游提升发展工作推进的“领导联系、季度例会、督查通报、专题会商、年终考核”五项制度。
周末,在莫干山海拔300多米的德清劳岭村,西坡29号民宿的主人钱继良已在忙碌地接待客人。房间并不便宜,一幢民居房一个晚上标价,工作日5000元,周末7000元。可即便如此,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住客还是络绎不绝。钱继良说,来的最多的一个回头客,不到4年时间,来了15次。
民宿经济红红火火,与湖州市旅游部门在全国率先建立乡村旅游标准大体系密不可分。近年来,该市起草了《湖州市乡村民宿管理办法(试行)》,先后出台了乡村旅游集聚区、示范村、示范农庄、示范农家和乡村民宿(“示范洋家”)五项认定标准,推动湖州乡村旅游规范化、体系化、标准化发展。德清县正式提出《乡村民宿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德清标准”,为全国县级(县、市)第一家。2014年8月6日,国家旅游局将安吉县列为第三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县(区)。
发展之新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湖州市充分吸收和转化了大都市的市场需求,实现了旅游发展与都市圈发展之间的深度互动。湖州乡村旅游发展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成绩,得益于其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了自身特色优势,通过差异化定位,使其成为长三角地区的都市后花园,在区域经济中实现了现代化发展的特色之路。同时全市还以周末休闲、异地养老、养生度假等为核心功能,发展了一批高品质的乡村旅游产品,成为都市消费中心和休闲度假中心。
服务引领乡村旅游发展联动机制基本形成,走在全国前列。2010年,湖州牵头成立长三角乡村旅游联盟,先后成立了浙江分会、江苏分会和上海分会,目前该联盟已成为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副会长单位,联盟成员已达300多家。同时开设了“中国乡村旅游网”,推行了“长三角乡村旅游推介会”“长三角乡村旅游营销月”等活动,积极融入长三角都市圈并实现区域合作互动发展。
去年,市旅游委员会又成为亚太旅游协会会员,并且在第六届国际乡村旅游大会上,推动建立了国际乡村旅游联盟,对引领乡村旅游大联动机制构建发挥了重要作用。
什么是中国乡村度假的“湖州模式”?乡村度假的“湖州模式”是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的建设成果,以乡村旅游为切入点,差异化参与都市圈分工,走出了一l城乡一体化、农民就地城镇化、乡村就地现代化、农业就地产业化的生态发展之路,是工业化后期区域创新发展模式的新样板、新典范。并出现了以“洋家乐”带动的“洋式+中式”模式、以美丽乡村带动的“生态+文化”模式、以旅游景区带动的“景区+农家”模式和以休闲农庄带动的“农庄+游购”模式等乡村度假旅游的四种模式。同时还形成了德清东部水乡乡村旅游、长兴水口茶乡乡村旅游、安吉中国大竹海乡村旅游、吴兴滨湖乡村旅游、南浔浔练乡村旅游等十大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
湖州一直有着“把人从都市圈模式带入休闲度假模式”的神奇魔力。比如德清,莫干山上有着200多幢别墅,风格各异,无一雷同,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山下,不少村民闲置的旧房,经过改造成了个性化的“洋家乐”,周末累了就找一处休憩;比如长兴,可选择做一个吃货,尝尝当地特色的碗,仅水口乡顾渚村就有437家农家乐,老板和蔼可亲,做的菜也是一等一的地道;比如安吉,除了可以去《卧虎藏龙》、《蜗居》、《如意》等电影电视剧的取景地游玩,还可以去中张村的农耕馆及尚书土干村里解读下农耕文化。
湖州不仅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乡村旅游标准体系,更是让当地乡村度假模式成为全国示范。作为“中国乡村旅游第一市”,湖州品牌已经打响。在市旅委看来,亚太旅游协会决定把国际乡村旅游大会永久驻足在湖州,原因也在于此。2014年,国家旅游局主导出版了《中国乡村度假新模式DD湖州乡村度假的实践探索与理论观察》一书。专家赞誉:“湖州模式是我国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的典型样板,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经典浓缩,是探索新型城镇化的成功范例,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典型样板。”近年来,来湖州考察乡村旅游的政府代表团络绎不绝,2015年,全市已接待来湖考察乡村旅游的团队500多批。
走向国际
城镇化表面上看是人口的集聚,实际上是产业形态的转型升级。2009年,四川城镇化率达38.7%,在吸纳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和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小城镇发挥了独特作用。为此,成都市进行了一系列见微知著的“破冰”行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龙泉驿区生态移民富民工程。该区龙泉山脉的46个村散居着8.4万农民,山脉生态脆弱,地质灾害点达411个,群众渴望彻底避险。针对群众的刚性需求,成都相关政府部门启动了生态移民富民工程,即居住保障、就业保障和社会保障三大保障安居乐业工程。该工程启动后,人均享受免费35平方米的住房面积和10平方米的经营性用房面积;还组织就业培训,并根据其技术能力,解决移民工作问题;为农户购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费用全部由开发实体支付。
动力从何来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成果,为四川新型城镇化建设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省住建厅正从“六个方面”即政策推动、机制转动、试点带动、投入拉动、就业促动、规划驱动等推进跨越发展。如果把四川省“六动战略”视作巴蜀新型城镇化的春天,那这样的春天正铺开在全省48.6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从成都平原到金沙江畔,从雪域高原到秦巴山区,闲置的农村土地被集中起来统一整理、统一对外招商流转,这样就容易变成生财的“金山”。
未雨绸缪,谋划挑战。在2013年,省委书记王东明就提出“5・5・3”行动纲领,激活城镇。即“五个坚持、五个注重、三个转变”:坚持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绿色发展、统筹城乡、制度创新;更加注重公平共享、质量效益、生态文明、四化同步、顶层设计等先进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由粗放增长向集约高效发展转变,由土地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转变,由城乡分割向城乡一体发展转变。
省住建厅通过举办全省市、县长培训班,“解密四川城镇化之机”,科学谋划,运筹帷幄,布局“又快又好”发展之计。并坚持“人的城镇化”理念,消除“见物不见人”、“兴城不兴业”、“同工不同酬”、“同城不同户”等弊端,努力实现发展同步、要素同权、资源同享、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建设,以解决区域发展中的战略性与综合性问题,对每一座城镇进行“特色定位”。
思路一变天地宽。最为开颜的当是南充市高坪区龙门镇的“鲤鱼跳龙门”。2012年龙门镇启动开发项目,将独特的龙文化、鱼文化、民俗文化融为一体,招商引资14亿元改造水码头,实现年吞吐量3900万吨、年交易额150亿元的规模,产生GDP90亿元,年创税15亿元,带动3万人就业,使龙门镇成为绝美的福祉之城。
怎样创新绩
新型城镇化如何“新型”?“2013中国・四川住房城乡建设博览会”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意义非凡。该“住博会”引人入胜的是“智慧城市建设论坛”,通过现场“接地气”的展示,让观众体验智慧终端应用服务,观赏数字化工地和数字城管调度,远程操控智慧社区和智慧家庭的智能应用,享受智慧城市带来的方便与舒适。这种方便与舒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郫县市民感受最深。以“智慧水务项目”为例,郫县的自来水,供应成都主城区80%的饮用水,通过智慧检测,实现数据提取自动化、数据传输网络化,运用“智慧水务”信息技术,保障了饮用水的绝对安全。
雅安、绵阳、遂宁、温江、阆中等,正由“乡村四川”向“城镇四川”华丽转身,让新型城镇更智慧,更靓丽。它们从贫困中奋进,从废墟中崛起,从创新中辉煌,从跨越中美丽。
规划面积1578平方公里的天府新区是最为辉煌的创举。自2011年末启动以来,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的150个规模项目同时破土动工,一个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图景正一步步走进现实。
一、信息化建设优化了政务发展环境。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信息化建设意识大大增强,办公业务领域的计算机应用不断普及。目前机关共有电脑30余台,平均每两人一台电脑,每个科室至少有1台电脑,并要求各村委会至少配备1台电脑,每名机关干部都熟练掌握了电脑操作,公文、信息处理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一支既懂办公自动化技术又熟悉机关业务的专业队伍已经形成。并且促进了政务公开,提高了镇村两级的办公效率,增加了政府的服务能力。镇政府在互联网上向公众介绍政府的各类信息,公众可以在网上访问镇政府的主页,了解政府的各个组成机构及其详细的资料,各部门机构制定的各项政策、工作规划、业务范围等。公众还可以在政府主页设定的专栏中,写下自己对镇政府各种意见和建议,镇政府派专人负责搜集整理公众意见,并落实其中需要处理和解决的事件。同时,各村村民也可足不出村、通过点击电脑,便可以对镇政务以及全镇的发展情况一目了然。这样大大增强了群众参与的责任感,有利于实现决策民主化。
二、提高了全民信息化意识综合素质。起初农村家庭购买计算机主要是为孩子们学习用,后来受其影响人们的意识和行为也逐步发生了改变,闲暇时自由上网冲浪,看看国内外大事,发个E-mail等等,从不了解到亲手用,从麻将桌到电脑桌,这些以前看似很神秘的事情,现在变成了现实。网络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人们旧有的思想观念的更新和转变,人们的信息化综合素质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以宣传工作为中心,建设现代化广播电视强势媒体
宣传是广播电视工作的首要任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把宣传工作摆在广播电视工作的首位,其他各项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宣传这个中心。为此,我们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始终坚持广播电视作为党、政府和人民喉舌的根本属性不动摇,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密切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加强“解疑释惑、解读政策、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工作,切实提高把握导向、引导舆论的水平;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时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潮;用以全面提升节目质量、建设现代化广播电视强势媒体为目标,创新办台理念和发展战略,立足实际,从地区经济、历史、文化、市场和受众需求出发,对频道(率)定位进行深入研究和科学调整,形成独特而鲜明的个性。要大力推广和实施栏目精品化、频道(率)专业化、媒体品牌化战略,不断深化品牌内涵,提升品牌形象,扩大品牌价值,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适应科技发展和受众分众化的趋势,积极探索发展网络广播电视、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等新型媒体,形成一批具有时代精神、民族特色、品位高雅的新媒体品牌,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活力,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为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主流媒体建设,20*年地区广播电视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原地区广播电视台广播部的基础上分设成立了××人民广播电台,不但使之成为继报纸、电视之后的地区又一主流媒体,而且在传统媒体强势化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此外,地区电视台按照提高舆论引导力和落实“三贴近”的要求,正在着手对《××新闻联播》、《金山周刊》、《金山纵横》等自办品牌栏目进行整体改版和专业化包装,力争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地区电视台自办节目的收视率和社会影响力。
二、以事业建设为基础,构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以来,我区的广播电视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截止目前,全区广播电视的覆盖率已达96.51%和93.58%。但是由于受区域经济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制约,与内地发达省区甚至疆内其它地州相比,我区的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薄弱,各族群众特别是边远农牧区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为此,今后几年我区广播电视应紧紧抓住以下四个机遇,做强做大全区的广播电视事业,以此来满足各族群众听广播、看电视、享受文化娱乐和科普教育的基本文化权益。一是抓住国家和自治区投资实施广播电视无线大功率覆盖工程的机遇,精心组织好工程建设,大幅度提高中央和自治区广播电视节目在全地区的覆盖水平。二是抓住国家发射直播卫星的机遇,加快推进“村村通”工程,按照以县(市)为单位、集中整片推进的原则,在各县(市)全面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不断提高全区广播电视的覆盖率。三是抓住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的机遇,积极争取财政对广播电视的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广播电视采编播设备的装备水平,大幅度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能力,实现广播电视的数字化播出。四是抓住20*年地区节目下传到县的机遇,进一步采取措施努力实现地县(市)节目的到乡到村,不断提高地县(市)广播电视节目的覆盖率,使边远农村牧区群众都能收听收看到地区和各县(市)的广播电视节目。通过实施上述四项工程,努力构建起覆盖全区城乡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使事业建设的规模和水平尽快步入全疆的先进行列。此外,为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地区广播电视局提出了由地区电视台与地委组织部联合开办农村远程教育专业电视频道的构想,以此来更好地为广大农牧民群众提供更多的科技信息服务、政策法律服务和文化娱乐服务。
三、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不断提高广播电视数字化水平
科学技术对提高广播电视传播效率具有决定的意义,数字化是广播电视科技发展的趋势。我区广播电视应坚持以人为本、用户至上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力争早日实现地区及各县(市)所在城镇的有线电视数字化。要把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放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大环境下来运作,既要符合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又要考虑低收入人群的承受能力,充分尊重不同收视人群的选择权,避免搞强制转换。要在20*年自治区网络公司数字节目下传到县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措施实现数字电视的乡村化延伸,让有条件的乡村和有经济承受能力的农牧民群众尽快享受到数字电视的丰富节目内容和清晰收视效果。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加快推进移动数字广播电视的发展。要以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和传输、播出数字化为目标,切实做好规划和人员培训等工作,不断创新运行和管理方式,构建数字技术新体系。要充分利用地区及各县(市)现有的硬盘播出系统和已开通的新闻回传系统等设备设施,加快推进地县(市)广播电视制作播出的网络化建设,努力实现地区与县(市)、广播与电视、有线与无线之间的资源共享,不断降低采访、制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新闻传播时效。为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发展新型媒体,地区电视台根据国家和自治区广电部门的要求,正在着手筹办地区数字移动电视的可行性研究和规划工作,力争早日开通以手机、车载为主的数字移动电视,为广大受众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服务。
四、以经营创收为重点,努力发展广播电视文化产业
近年来,地区广播电视系统的产业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总量在全疆仍居于落后位次。这与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不相适应,与我国东部省市和部分西部省区甚至疆内发达地州广播电视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强劲的发展势头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为此,我们必须敢于正视问题,找准制约发展的瓶颈和原因,站在新的起点上寻求新的突破。要牢固树立“第一要义是发展”的科学理念,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谋划发展规划,创新发展机制,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广播电视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要把握发展重点,突出抓好广告业和影视译制这两大优势产业,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随着我区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收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不断提高,广告市场份额不断增加,为广播电视广告收入的持续增长提供了物质条件,加之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提高和广告经营机制的创新,为广告收入的较快增长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信心和智慧,用更好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抓好广告经营创收工作,把广告产业做强做大,为做好以宣传为中心的各项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充分运用国家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政策,大力发展付费电视、视频点播、电视会议、互联网接入、家庭缴费、传输业务、资讯服务等多种业务,形成多元化经营的产业格局,打造有线数字电视产业集群。为进一步做强做大我区的广播电视产业,20*年地区广播电视局按照发展文化产业的规律和要求,在原地区广播电视台影视部的基础上分设成立了地区影视译制中心。为此,我们要以分设成立地区影视译制中心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哈萨克语影视剧和动漫片的译制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译制水平,努力使之尽快成为地区文化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和朝阳产业。同时,我们要抓住自治区实施“走出去”工程的机遇,不断提高我区广播电视节目特别是译制节目在周边国家的影响力和购买力。
五、以推进改革为动力,进一步激发广播电视发展活力
《商务旅游》:昆明市为发展旅游业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黄局长:在面对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下,多年来我们统筹规划,多措并举,为旅游业发展做了很多工作。
(一)完善旅游规划体系。突出规划引领的作用,根据昆明市旅游产业发展需要,修编了《昆明市旅游发展规划》等一批旅游发展规划书。带动昆明城市国际化发展,将旅游业作为桥头堡战略建设的先导产业来谋划。
(二)内引外培,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2012年昆明市投资额3亿元以上的旅游重大项目39个,协议投资金额1597.59亿元。以阳宗海生态旅游小镇、七彩云南名胜世界、星河温泉旅游小镇为代表的综合性旅游小镇开发建设全面提速。
(三)通过机制体制改革创新,旅游产业发展聚集区正在形成。按照“项目集中、管理集中、政策集中、扶持集中”的原则,昆明市在石林风景名胜区、滇池旅游度假区至滇池东岸片区等九个区域集中建设旅游产业集聚片区。
(四)全方位加大宣传营销推广。在中央电视台和云南电视台投放昆明旅游形象宣传片。加强对国外旅游客源地的宣传推广。定期举办“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昆明狂欢节”、“郑和文化旅游节”、“浪漫春城·花开昆明—2013昆明茶花节”等大型旅游类活动。
(五)“智慧旅游”成果丰硕。在昆明市“数字旅游”平成备案的旅行社有342家、分社45家、旅行社服务网点146家、旅行社部门1561个,景区景点207家。平台建设进一步强化了行业和市场的管理监督作用。
(六)深入开展旅游业“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2012年昆明市共立案查处旅游行政案件259件,罚没金额125.95万元。其中“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立案查处旅游行政案件206件。所有案件均已按程序和时限办结,结案率100%。
(七)安全生产、综治维稳成效明显。昆明市积极推进“平安旅游”活动,严格落实安全工作“一岗双责”责任,建立责任倒查机制。全方位开展隐患排查和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通过“安全生产月”活动,不断强化安全意识。
(八)旅游业基础工作进展快速。2012年昆明市共举办25期导游培训。成功举办了昆明旅游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和全省导游大赛等活动。新增4家A级旅游景区。为规范乡村旅游服务,撰写《昆明市乡村旅游服务管理办法调研报告》。
《商务旅游》:未来昆明旅游业总体发展思路与2013年旅游业发展目标是什么?
黄局长:未来昆明市将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挖掘优势,将旅游业作为经济腾飞的动力,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全面提升旅游业国际化水平为突破口,以推进旅游业综合改革为内生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统筹旅游业与现代城市建设、城乡一体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努力构筑旅游产品特色化、旅游服务国际化、游客进出便利化、旅游环境优质化发展新格局。
2013年努力实现接待海外旅游者121.3万人次,同比增长6.65%;接待国内旅游者5476.99万人次,同比增长17.71%;旅游总收入513.84亿元,同比增长18.95%的发展目标。
《商务旅游》:接下来将采取哪些措施发展昆明旅游业以实现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
黄局长:为把昆明全面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城市,我们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规划引领,重视战略研究。加强与国家旅游研究院战略合作,启动昆明旅游发展战略研究。编制一批对全市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规划。做好各项规划的宣传、贯彻和执行工作,将规划内容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确保规划实施的有效性。
(二)加快提升景区质量,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完善景区游览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推动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推进39个全省重大旅游项目的建设工作。
(三)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进旅游综合改革。提升旅游市场化水平,促进旅游业各要素流动。强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综合协调管理能力,建立运转高效的涉旅工作协作机制。积极稳妥探索旅游度假区改革创新工作。
(四)推动旅游与文化、科技、商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不断推出旅游新项目和新产品。抓好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推进旅游与现代农业的融合发展;策划包装环滇池体育赛事;依托特色旅游街区,引进各类地方名特商品和连锁经营业态。
(五)加强旅游市场宣传营销。请专业机构对昆明旅游形象宣传总体策划;利用现代媒体和宣传手段加强旅游营销力度;建立昆明-东南亚旅游城市联盟;加强入境市场开发力度,拉动昆明入境旅游的持续增长;探索与航空公司的联合营销模式,引进国外航空公司开通更多国际航线。
(六)抓住《旅游法》出台契机,推进依法治旅和市场治理。以《旅游法》为依据,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矛盾性问题,全面推进旅游市场治理工作,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昆明打造国际旅游城市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七)治大隐患、防大事故,扎实有效推进安全生产和综治维稳工作。坚持落实责任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对重点时段旅游安全生产和行业综合治理维稳监管。加大旅游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力度,创新旅游安全保障机制,共建安全综治维稳防控体系。
(八)保障办好“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昆明狂欢节”、“南博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和“中欧旅游论坛”等大型旅游节庆会展活动,培育国际节庆、会展品牌。积极争办国际性展会,争取更多国际性主题会展和论坛落户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