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项目的商业模式范文

时间:2023-09-11 09:19: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公益项目的商业模式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公益项目的商业模式

篇1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项目部主要采用工资薪酬制,张成伟在《关于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团队薪酬激励制度探析》中结合我国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团队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薪酬激励体系即核心是可变薪酬,基础是基本工资,再加福利,从而达到激励施工企业项目部管理团队,施工项目效益最大的目的[1]。赵国旗在《施工项目管理问题初探》中提出企业与项目部利益关系调整,他提出了用模拟股份的方法去分配施工企业项目部人员的工资,这将有利于项目管理,有利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整体效益和项目部人员的利益[3]。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项目部利益分配中存在问题如下:1、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项目部的利益分配中注重岗位技能的工资薪酬制度。这种利益分配模式简单、单一,具有平均主义色彩,不能很好的调动项目部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2、我国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都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下的项目部人员的工资大多是行政监管部门以工效挂钩的方式确定,受政策因素的制约,导致项目部人员的工资不能与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同步发展,致使建筑工程施工国有企业项目部人员产生不积极的思想。3、建筑施工企业中也有些是家族式企业,家族式建筑施工企业项目部人员中有不少是亲戚关系,利益分配上照顾人情,也容易出现帮派现象,因此,家族式建筑施工企业下的项目部人员利益分配难以实现合理化。4、利益分配差异小,责权利不统一。企业利益分配逐渐走向均等化,很多企业为了达到平衡,在工资、晋升和培训机会以及工作设备配置方面做到均匀分配。例如,员工薪资总额中绩效工资占据了45%,大多依据系数比例来分配,使得收入差距小,晋升以及培训机会多这种轮流的方式,员工心理产生等靠思想;年度考核方面,部门之间平衡促进企业内部的平衡,不能突出某一部门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责权利不统一。这些都是导致员工分配均等化,不能体现出工作价值,达不到激励作用的重要因素。

二、施工企业项目部中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分配原则

在制定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项目部的利益分配方案时应遵循的原则如下:①共享利益原则。即当所建设的项目完成时,各参与主体均获得相应的收益的原则。②“按劳分配原则”。该项原则也会更加激励各参与主体更加积极努力的为项目的成功建设而努力。③“风险分担,收益共享原则”。即在建设工程项目建设之前应考虑各种风险的分担,在项目建成之后进行收益共享。④激励相容原则。该原则指的是要保证施工企业中各个参与主体在项目建设成功之后,项目部各成员的收益大于等于其他市场机会的收益,不然各参与主体将不会参与到项目的建设当中。

三、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项目部中参与主体利益分配方案

(一)问题描述

篇2

我在日本建造的叫博多运河城,

它是在1996年开业的。

2008年,我在南京建造了鹏欣·水游城。

在我看来,当喷水池的水喷射到最高点的时候,

面对太阳时,瞬间出现一道彩虹,水在这一瞬间是最美的。操作一个商业地产亦是如此,

是基于与社区共同成长的理念。

社区建设其实不光是建设,

建完后的运营才是真正主要的,

所以我们要从运营的角度出发。

——日本福冈地所株式会社原社长、上海地慧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藤贤一(南京鹏欣·水游城的总体开发及商业运营总顾问)

南京鹏欣·水游城没有散售一平方米,

因为,商业项目如果把产权分得很散,

运营和管理会出现很多问题,

为此我们抵制了很多诱惑,专心打造这个品牌。

要成功开发商业地产项目,首先要掌握“大势”,

现阶段对商业地产来说是巨大的发展机遇,

因此要顺势而为。

其次是要有独特的开发策略,

我们成系统地引进有经验的团队和整套的商业项目运行理念,而不是抄袭某一个建筑。

最后就是必须形成很好的品牌意识,

让项目有更好的形象和品牌组合。

——上海鹏欣(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维茂

让人停留的时间型消费

南京鹏欣·水游城位于夫子庙商圈中心地段,距南京贸易集群新街口2公里,处在城市中轴线上,属于南京5分钟都会生活圈中心地带。该项目顺应了南京市未来的城市发展方向,以广域集客为目标,通过不同生活风格的特色店铺组合,表现出不同于传统商业概念的魅力,填补了南京现有商业格局的空白,实现了与新街口、夫子庙、湖南路等商圈的差异化并存。

不像传统的封闭式商业设施,南京鹏欣·水游城格局开放,阳光、空气、水流、绿色植物等元素被自然地引入城中。城中最壮观的是一个六层高的中空球体,形成了商场的中庭,增加了商铺的可视性,提高了两层以上商铺的价值与人员到达率。中心舞台在建筑上引入了向心力的概念,通过365天全天候不同主题的活动使其长期保持新鲜感,从而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都市剧场”。这也是该项目持续品牌推广的方式:不仅在商品上满足一站式的要求,还通过设施的空间、景观环境营造以及丰富多彩的演出活动使消费者习惯性地在这里形成长时间滞留和消费,由此充分诠释了时间型消费概念。南京鹏欣·水游城仿照日本博多运河城的模式设计规划,它的开发理念是先要让人感动、让人停留,目的最终是增加消费,继而盈利。

有态度的持有经营

篇3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2-0018-04

社会创业通过创造性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经济与社会的双重价值,也为我国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打开一扇新大门。对大学生社会创业过程的机理进行研究,并据此构建大学生社会创业教育体系,对促进大学生社会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社会创新精神,增强社会创业意识,提高社会创业能力,进而推动大学生社会创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创业过程的整合模型

(一)大学生社会创业的界定

社会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的核心内涵是通过社会性、创造性的活动来实现社会价值,完成个人或组织的社会使命。其中,社会性,强调社会创业以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为主要目标;创造性,强调社会创业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创新的方法或商业模式,将公益事业办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有竞争力的实体。

大学生社会创业是大学生个人或由其组成的创业团队,在社会使命与创新精神的激发下,通过建立社会创业组织,借鉴商业化的手段,创新运营模式,向社会公众提品或服务,可持续地产生社会效益的过程。

(二)大学生社会创业过程的整合模型解释

国内学者焦豪、邬爱其(2008)对西方学者提出的一系列社会创业过程理论模型进行整合创新,提出了由影响因素、过程阶段和过程监控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的社会创业过程整合模型。该模型认为,社会创业是一个受个人、组织、环境和流程等因素综合影响的多阶段的演进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创业者需要通过实时的评估与反馈进行过程监控。该模型的提出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与思路。

本文借鉴社会创业过程整合模型的理论框架,结合我国大学生社会创业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特点,提出我国大学生社会创业过程的整合模型解释(见图1)。

1.大学生社会创业的过程阶段与过程监控

依据社会创业过程整合模型,大学生社会创业的过程阶段依次包括:(1)形成社会创业意向。创业者感知到社会需求,产生社会创业的意愿,并认知了自身创业的可行性之后,会产生创业与否的意向。(2)识别与开发社会创业机会。创业者通过系统的方法调查与评估社会需求,并激发创新思维,积极寻求能产生双重价值的社会创业机会,识别社会创业机会的特征,开发社会创业机会的运作模式。(3)评估社会创业机会。创业者分析社会创业机会的机遇与挑战,明确风险及其可能的防控机制,做出是否进行社会创业的决策。(4)实施社会创业行为。创业者确定社会创业机会值得开发之后,制定战略规划,进行团队和组织建设,以献身精神投入社会创业活动中。

大学生社会创业教育体系

大学生社会创业者及其团队在社会创业过程的各个阶段所要完成的任务不同,因而所需要的能力要素也有所不同,为推进社会创业各阶段的演进,创业者必须定期对自己和创业团队的能力进行阶段性评估,以获得相应的完善和提高。

2.大学生社会创业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依据社会创业过程整合模型,大学生社会创业过程受个人、组织、环境和流程等因素的影响,且这些因素在社会创业过程的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影响。

(1)个人因素。综合国内对大学生社会创业实践现状的理论研究观点发现:志愿服务经历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发现社会问题与需求的机会,更容易产生利他动机;自我效能感会提高大学生创业者对自身创业可行性的认知,在社会创业意向形成阶段发挥主要作用;警觉性使创业者能“敏感地”把发现的社会需求与满足这种需求的社会创业机会相结合,在识别与开发社会创业机会阶段发挥主要作用;对社会创业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与信息,会影响社会创业意向的形成以及社会创业机会的识别、评估与开发;创业者的社会网络会增强其警觉性,并为创业者提供了获得信息、资源和支持的渠道。上述影响社会创业过程的个人因素构成大学生的社会创业胜任力。其中,志愿服务经历、知识与信息、社会网络等是基准性胜任力,易于改变和提高;自我效能感、警觉性、动机是鉴别性胜任力,不易培养。

(2)组织因素。大学生社会创业的组织因素包括创业资金、核心员工和志愿者等几种关键资源。其中,资源的可获得程度不仅影响社会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评估,还会影响社会创业机会实施阶段所采取的策略的有效执行情况。

(3)环境因素。大学生社会创业过程的环境因素包括公众对社会创业的认知情况、社会支持、相关政策法规以及高校ι缁岽匆档慕逃与宣传情况。

(4)流程因素。大学生社会创业过程的流程因素包括项目风险控制机制和项目运作模式。风险控制机制有助于保障社会创业机会的实施。社会创业项目运作模式可以分为完全市场化的商业模式、纯粹依靠社会捐助模式以及两者混合型的运作模式。社会创业项目的运作模式设计类型与特点,会影响到创业者对社会创业机会特征的评估,并进而影响创业机会的实施。完全市场化的商业模式有利于社会创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形成有利于推进社会创业过程持续演进的评估与反馈。

二、基于社会创业过程整合模型的大学生社会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大学生社会创业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创业所需要的意识、精神、知识、能力以及相应社会创业实践活动的教育。

依据社会创业过程整合模型,大学生社会创业教育的目标与任务是培养大学生社会创业胜任力,助推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创业过程各阶段成功演进的环境、组织和流程因素发挥作用,形成有利于推进社会创业过程持续演进的评估与反馈,并最终成功实施社会创业行为。要实现该目标,大学生社会创业教育体系应由社会创业课程体系、校园公益实践、社会创业孵化平台和多元社会支持系统构成。

(一)社会创业课程体系

社会创业课程体系是为了达到社会创业教育的目标而设计并指导学生的所有学习内容及构成要素的总和。

在课程学习内容方面,可以分为社会创业认知、社会创业学习与训练、社会创业实践三个模块。社会创业认知模块,旨在进行社会创业启蒙,使学生了解社会创业,掌握社会创新思维训练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业者自我认识。社会创业学习与训练模块,旨在学习社会创业的知识与方法,包括发现和评估社会创业机会的方法、创新设计商业模式的方法、防范创业风险的方法,获取创业资源的方法、组建与管理创业团队的方法以及编制社会创业计划书的方法。社会创业实践模块,主要指课程内的实践环节,包括单一实践性训练项目(如社会企业家访谈、创业心理素质测评)和综合性实训项目(如社会创业计划设计与路演)。

在课程设计理念方面,提倡社会创业教育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以增强社会创业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在这方面,可以尝试在社会创业认知模块中,引导学生将社会创业与专业相结合,对一些启发性问题进行思考。例如,“在你所处的专业领域中是否存在一些社会问题?对你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在你的专业领域内是否存在解决方案?有哪些专业资源可与之对接?”等等。

社会创业课程体系的教学目标,重在培养大学生社会创业的胜任力,在大学生社会创业意向形成阶段以及识别与开发社会创业机会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认知学习模块有助于鉴别胜任力中的动机启发,学习与训练有助于提高社会创业的基准性胜任力。

(二)校园公益实践

校园公益实践是大学生以服务社会为理念,以公益社团为组织方式,自主开展一系列社会公益服务的活动。校园公益实践是大学生社会创业的一种课外实践训练方式,既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公益理念,产生利他动机,促进社会创业意向形成;又可以通过实践锻炼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识别与开发社会创业机会的能力,并积累社会资本,加强社会网络,促进其做出实施社会创业机会的决策。

高校是组织与管理校园公益实践的主体,要鼓励大学生创建公益社团,有组织、有目标、可持续地开展公益服务活动,变短期化活动为日常性实践,从中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创新公益项目运作模式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与政府、企业和非营利组织打交道,学会获取与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来运营社团和公益项目。

李远煦(2015)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社会创业项目涉及领域过于单一,关注的社会问题具有高重复性。该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我国高校公益实践领域的局限性影响了大学生对社会创业机会广度与深度的识别与开发。因此,高校还要拓宽校园公益实践活动领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志愿服务经历,从而让大学生能够有机会发现更多不同领域的社会需求,在发挥专业技能和结合志愿服务有效经验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宝贵的社会创业实战经验。

(三)社会创业孵化平台

创业孵化平台是指通过提供一定的资源条件和相关服务帮助和促进创业组织成长和发展的机构或环境。很多高校已成立了专门的创业孵化中心,可以在创业孵化中心内部搭建专门的社会创业孵化平台,提供专业性的孵化支持,为大学生社会创业过程提供有利的环境、组织和流程因素,促进大学生在社会创业的过程监控中形成积极的评估与反馈,并最终实施社会创业行为。

在孵化条件方面,平台应要求入驻孵化的大学生社会创业组织要满足一定条件:创业团队核心成员人数至少在3~7人之间,且至少有一人为在校学生;创业项目要关注社会问题,且已有解决该问题的初步方案。在孵化服务方面,平台除了提供办公场地、设备等硬件服务与融资服务外,还应提供包括公益项目设计、商业模式设计、营销传播、财务会计、团队管理在内的专业支持服务以及导师制的管理指导服务。需要指出的是,社会创业导师既能增强大学生的社会网络,也能够帮助大学生在社会创业过程监控中实施评估与反馈。

(四)社会创业支持系统

上述社会创业教育体系的构成要素能够得以正常运转,还需要有一个包括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在内的社会创业支持系统。

1.政府方面

政府可以从政策倡导、组织协调、法律保障和有效监管等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创业予以支持:(1)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社会创业的社会认知度。一方面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责任意识和助人自助理念,为社会创业的蓬勃发展提供肥沃的公益慈善文化土壤;另一方面,利用多种宣传手段和渠道,向公众推广社会创业组织及其提供的优质公共服务,让“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创业逐渐走进公众视线。(2)提供政策优惠,增强社会创业组织竞争力。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委托授权等方式,让大学生社会创业组织在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领域有机会参与招投标,获得平等的竞争机会,甚至可采取适当的政策倾斜;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牵线搭桥引入公益创投资金,为社会创业组织提供财力支持。(3)立法明确身份地位,制度规范经营行为。世界各国普遍将社会创业组织称为“社会企业”。但我国目前并未专门立法确定这一类型组织的身份与边界。要助推大学生社会创业行为,政府一方面应立法明确社会企业的法律身份,规范准入门槛和机制,确定社会创业的行为边界;另一方面可专门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社会创业,简化繁琐的审批手续,取消不恰当的限制,为大学生社会创业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环境。

2.企业方面

篇4

Abstract Crowd funding is a newly-developing business model, it is sponsor investment for enterprise or personage by public via Internet. Under the impetus of Internet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rowd funding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 financing model in the areas of culture, arts etc.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the library also applies crowd funding model to develop some projects and activities. So it accumulates some experiences for constructing crowd funding platform, choosing projects and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model in the library.

Keywords Crowd funding; library; financing

概念源自众包、又称大众融资(crowd financing)或平等众筹(equity crowd funding)[1]的众筹金融模式早已在海外蔚然成风,但其在国内尚属萌芽发展阶段,也随着点名时间、积木、众筹网等众筹网站的出现以及众筹开放平台的推出,将国内的众筹模式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众筹网等众筹网站也已在科技、影视、娱乐、美食、活动、旅行、公益、摄影、高端服务等领域应用较多[2],使得众筹成为了商业领域与相关业界非常关注的管理、集资、营销模式。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尽管在规模上我国与美国等众筹蔚然成风的国家地区、国内众筹网站与筹资已达10亿美金的Kickstarter[3]众筹巨头无法相比,但国内外的成功众筹实践都证明众筹是未来项目融资的主要方式,也是一个值得肯定和推广的商业模式。同时,有研究统计后发现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文化都是众筹的主要内容[1],因而有人认为众筹不但改变的是商业模式、营销模式,也改变了文化创意产业[4],使得文化界及文化工作者更加重视和应用众筹。

对图书馆界来说,众筹还没有得到重视。究其原因,其主要原因可能有:首先,尽管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的重视,积极推出和建设了免费开放、共享工程、农家书屋等支持政策或项目,业界也积极行动,建设了CALIS、CADAL等文献传递、共享联盟,使得我国的图书馆迎来了一个发展高峰,也使得一直以来限制图书馆发展的经费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同时,由于图书馆是国家财政支持的公益性机构,对于商业气息浓厚的众筹商业模式似乎关联性不够,因而对于众筹的关注相对较少,这一点也能从目前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笔者以“图书馆”&“众筹”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检索,其结果均为0)。其实众筹已在国内外图书馆界得到了探索应用,其效果也都证明众筹不但适用于音乐、漫画等文化创意产业,也适合于以增进文化传播、知识共享等为使命的文化服务业。鉴于此,本文在概述众筹商业模式及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对众筹在图书馆的实践应用进行分析,以找到众筹在未来全面应用于图书馆的成功之道。

1 众筹及其商业模式

1.1 众筹的概念、起源与发展

众筹翻译自国外Crowdfunding一词,最早起源于美国,已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我们现在所知的众筹是指创意者等项目发起人( 筹资人)通过互联网筹款项目并募集资金。随着众筹网站和平台的建立与推出,也使得众筹的平台转向了专业的网站或平台,所筹资金起初也由众筹平台掌握,并不直接到达筹资人手中。若在目标期限内达到募资金额,则项目筹资成功,所筹资金被众筹平台划拨到筹资人账户,待项目成功实施后,筹资人将项目实施的物质或非物质成果(如服务)反馈给出资人,而众筹平台则是通过接受和审核筹资创意、整理出资人信息、监督所筹资金的使用、辅导项目运营并公开项目实施成果等价值活动,从所筹资金中抽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用作为收益。如果在目标期限内未达到募资金额,所筹资金就会被众筹平台退回至出资人,项目发起人则需要开始新一轮的筹资活动或宣告筹资失败[4]。

众筹近几年在欧美得到了快速发展,如2009年上线的Kickstarter是全球众筹平台的开端,其已在艺术、漫画、工艺品、舞蹈、设计、时装、食品、摄影、出版、新闻、影视、戏剧、游戏、音乐、科技等15个领域[5]拥有65000个成功项目,筹资超过10亿美元,参与投资的人超过65万人[6]。同时,还有一组数据显示:2012 年度全球众筹平台筹资金额高达28 亿美元,而在2011 年只有14.7 亿美元;2007 年,全球众筹平台的数量不足100 个[4],但到2013年年底,全球已有600多个众筹平台或网站,帮出资人筹集到了50亿美元[7]。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众筹是一个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生事物,但其发展迅猛,涉及领域广泛,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我国则从2011年才出现了众筹网、点名时间、淘梦网等十余家众筹网站,虽然这些网站的技术、侧重点不一,但都推动了众筹在我国的发展。2013年10月,众筹开放平台的推出则标志着我国的众筹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8]。据我国众筹最大的众筹网统计,截止到2014年6月1日,其已筹集涉及科技、艺术、涉及、音乐、影视、出版、动漫、公益、游戏、公开课等领域的项目1697个,累计支持人数90524人,累计筹资27486288元[9]。可以看出我国的众筹发展尽管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发展起步晚,但也发展迅速,并已在诸多领域得到应用。

1.2 众筹的商业运营模式及风险分析

根据王阿娜的研究成果[10],其在分析众筹运营主体、运营机制的基础上,将众筹运营模式总结为如图1所示。

王阿娜认为众筹运营模式以项目机制为起点,以市场营销机制为动力,以资金流转机制为核心,以利益回报机制为保障,以社区交流机制为协调,因而具有创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吸引了网络社区领域灵活、方便、快捷的优势,极大地激发了大众创意的生成和落地,帮助项目发起人迅速把握市场脉搏,赢得目标客户群和广泛的上下游人脉资源,筹集到项目启动资金等优势,同时,众筹融资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融资,作为一种新生的事物,其不确定性更大,蕴藏着更大的风险,存在着法律风险、技术风险、信用风险和管理风险[10]。

2 众筹模式在国内外图书馆界的应用案例

2.1 国外图书馆界的众筹应用案例

美国伊利诺伊州诺斯莱克公共图书馆是图书馆界应用众筹的先行者。2013年,该馆想要增加一些受欢迎的漫画小说作为馆藏,并增添一个9英尺的绿巨人塑像做为有趣元素来吸引年轻人。该馆工作人员在2013年通过Indiegogo网站启动了众筹活动,希望筹集到3万美元购买绿巨人以及一些漫画小说、一台3D打印机和一台带有绘画板的iMac设备。尽管最后只筹集到了4262美元,仅够用于采购漫画小说、3D打印机和iMac设备,但吸引了美国加州一家拳击馆的老板贡献出了自己2008年《无敌浩克》电影首映式上的用到的那座塑像,也吸引了一家物流公司免费承担输送任务。

图书馆界的另一个众筹先行者则是科罗拉多州德尔塔县图书馆的佩奥尼亚分馆。该馆通过全美最大的众筹网站Kickstarter为一个将电视空白信号覆盖有1500名居民居住的城镇的创新项目集资6000美元用于购买设备。结果筹资活动非常成功,项目也获得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好评,还解决了农村山区接入无线网络难度较大的问题,获得了山区居住者的感激[11-12]。

2.2 国内图书馆界的众筹应用案例

相比较于国外图书馆界的众筹方式,我国图书馆界的众筹类型随更为丰富,但主要集中于热心图书馆的公益人士、民间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等政府资助的图书馆目前还未有先行者;从众筹的平台来看,有通过众筹网等中文众筹网站或平台开展的,也有的通过在线倡议等方式开展的。

(1)基于众筹网等网站平台的筹资模式。在应用众筹网等网站进行集资的图书馆中,最为成功和吸引人数较多的是借助于众筹网的“北大91级校友共建元坊村蒲公英乡村图书馆”项目[13]。该项目由 Berkeley (北大91级同学)于2014年4月3日发起,以在2014年5月3日13:4前为河北省平山县元坊村小学建一座蒲公英图书馆筹集130000元为目标。该项目共吸引了152位筹资者,在截止时间前顺利筹资132400元,图书馆也于2014年6月14日顺利建成。此外,在“赞赏”众筹平台发起的“和老纪一起建个图书馆”[14]、在追梦网上发起的“@济舟WonDerC 视野、梦想、行动、变革――Reads4Kids乡村图书馆” [15]等众筹项目也都是我国图书馆界借助众筹网站开展众筹活动的典范。

(2)基于倡议的筹资模式。民间图书馆与私营图书馆是近年来我国图书馆发展版图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经费来源较为单一,多为公益基金组织、企业及个人捐助,因此一些于社交平台、网站的众筹倡议时常可以见到。如爱贝乐图书馆发起者陶小艾,在2014年3月21日通过爱贝乐图书馆官方博客倡议书发起的“为孩子们众筹一个公益图书馆!将亲子阅读推广事业进行到底,支持陶小艾!”活动[16]。

3 图书馆应用众筹模式的成功因素分析

3.1 众筹模式应用于图书馆的优劣性分析

首先,众筹集资模式为图书馆服务延伸提供了融资捷径。从商业的角度来看,由于民间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成本较高,而众筹以一种大众化的融资方式,为微创业者提供了获得成本更低、更快捷的创业资金的可能,很好的解决了微创业者的融资难题。对图书馆来说,这些创意项目的发起者并不以商业盈利为目的,而且众筹模式的存在使得可能阻碍图书馆延伸服务的资金问题迎刃而解,因而众筹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开展。

其次,众筹模式可以激发图书馆员的创意与创新潜力。尽管我们说众筹模式是一种融资活动,但由于投资者对项目的创意、预期效果都有着挑剔的审视,因而每一个众筹项目发起者都会充分挖掘自己的创意与创新潜力。图书馆创意项目发起者也必须发挥自身的创新与观察、研发能力,并通过投资者的审视而发现可能存在的不足,让每一个图书馆员总是处于一种潜力挖掘与学习进步之中。

3.2 图书馆应用众筹模式的成功因素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以上国内外应用众筹模式进行图书馆资源、经费筹集的案例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为我们图书馆后来实践探索者积累了经验,结合上述的风险分析,我们认为图书馆应用众筹的成功因素主要有:

(1)最佳的众筹平台选择。从美国两个众筹结果截然相反的案例去分析,可以发现除了项目的创意、筹集资金数额等不同外,还有一点不同就是选择的众筹网站平台不同。成功案例所应用的Kickstarter不仅是美国最大的众筹平台,也是培育创业公司的一个重要平台,曾进行Kickstarter融资的创业公司就包括电商解决方案Shopify、硬件及应用开发商BleepBleeps、智能家居项目LuMini、可穿戴音响开发商Boombotix、智能玩具开发商Sabertron,以及天气应用开发商Dark Sky等。而失败案例所应用的Indiegogo尽管创立的时间更早(2008年就推出服务),收取的费率也低于Kickstarter,但其总部位于旧金山,因此在位置上与纽约的Kickstarter拉开了距离,该平台最初也瞄准的是电影市场,因而于2010年获得了MTV新媒体部门的合作,该平台上最成功的项目是智能家居安全产品Canary,融资额接近200万美元,达到最初目标10万美元的近20倍[17]。

可以看出Kickstarter开展的融资项目领域明显宽泛于Indiegogo,在两家网站都未有成功的图书馆筹资项目开展经验基础上,选择一家发起项目多、项目完成率高的网站,其成功的几率可能远远大于另一种选择。因此我们认为我国图书馆在选择众筹网站时,一定要以所提供的发起项目数量、项目成功率、网站访问人数等为综合考虑指标,以致选择一家最佳的众筹网站或平台。

(2)具有创意和高效产出的项目。从商业的角度来看,一个成功的众筹发起项目,其不仅具有能吸引投资人的创意,也要具有可预期的投资回报,并可能在利益的驱动下更注重于后者。但对以公益服务为性质的图书馆众筹来说,投资人看中的则可能是项目的创意与项目实施后的民众受惠效果。

在上述美国成功的实践案例中,图书馆发起的项目既筹资数额不高,也在能源利用、受惠范围、预期效果等方面都相较于失败案例项目的策划都明显更胜一筹,因而其成功的可能性就远远高于失败案例;从国内的实践案例来看,由于为贫困落后地区的孩子们建一座图书馆是很多公益组织、公益基金会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夙愿,当艾贝乐、北大91级毕业生等项目发起者发起此类活动项目时,其得到的支持人数和筹资数额将远远高出为城市孩子举办某项活动等而发起的相关倡议活动。

(3)规范的运作模式。从王阿娜等人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现代意义下的众筹运作模式中既含有项目机制、市场营销机制、资金流转机制与社区交流机制,也具有利益回报机制为保障,使得投资人的资金或付出必须具有相应的资金或服务回报。因而对于主要以文化传播、知识服务等为主要产出的图书馆来说,其筹资的回报就是服务的效果、用户的评价等反馈。如在上述的美国成功案例中,项目成功实施后得到的不仅是政府、民众的好评,更得到了贫困地区人们的感激之情,项目产出高出了投资人预期,让投资人产生满足感与成就感,以为下次项目的开展与筹资打好基础。

篇5

截至2008年底,欧洲至少有41家公益创投机构,而进入投资阶段的慈善项目至少达400个。其中英国最为活跃,是公益投资核心的来源地和目标地。

作为新生事物,公益创投在国外也仅有十几年的历史,而在中国,则始于2007年12月NPP公益创投基金的启动。几天后,联想集团也启动了其第一期公益创投计划,为初创和中小型的公益组织提供创业及发展资助。与汽车、科技等行业相比,公益创投可以说是中外在起点上最接近的一项事业了。

缓解资金难题

最近十年来,中国的个人公共服务需求年均增长幅度,已超过此前50年的总体增幅,而后续潜力仍然巨大。

然而同时,巨大潜力也面临非常困境。来自麦肯锡的分析称,在中国慈善系统中,约800家官方或半官方慈善机构享有慈善资金来源的80%,而中国民间15余万家慈善公益机构却仅占20%。

“资金的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民间慈善发展的一大难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长期致力于社会企业家技能培训的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社会发展助理主任彭艳妮,一针见血地指出。

而公益创投的未来发展,将一定程度上缓解公益组织对资金的渴望。值得一提的是,与传统的慈善捐赠相比,公益创投在资金上更注重长期性和杠杆效应,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在组织自身的能力建设上,以期实现潜在的、更大的社会效益。

以LGT公益创投基金会为例,其单个项目投资额度为20万至100万美元,足以支付发展所需的人员工资、运营和市场费用,并以被投资组织提升的慈善能力为支点,撬动更多的基金会或政府等支持资源。同时,作为公益创投机构,通常会选择那些自身能通过“商业化的慈善模式”达到盈亏平衡或盈利,从而实现良性循环的组织项目。

公益创投的出现,不仅使一批公益组织有望缓解发展早期的资金困境,也将通过恰当的商业模式筛选,解决其后期成长壮大的问题。公益创投的本质在于,“通过支持具有高成长潜力的公益商业模式的自身运转和复制推广,创造更大的慈善力量。”LGT公益创投基金会中国区投资经理肖晗表示。

突破人才瓶颈

如果说,资金的匮乏,仅仅是限制慈善公益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壮大,那么,人才的匮乏,则是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另一制约因素。

据《2010年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报告》显示,44.8%的公益组织的专职人员在3人以下,其中还有10%并没有专职人员,而专职人员超过10人的还不到20%。

阻碍人才进入公益组织的障碍固然有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公益组织待遇低下。上述《报告》显示,37.7%的从业人员没有任何社会保障,88.5%的人员收入在5000元以下,其中还有超过10%的人员并没有固定的收入。而更令人吃惊的是,公益组织的人才流失也尤为严重,近8成的人离开公益领域,其中有43.1%是因为薪酬待遇过低。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英国,应届大学毕业生进入到公益组织工作,与其他行业(银行金融业除外)薪酬并无太大差距;在美国,公益从业者平均年薪为3.5万美元,国际型公益组织高管人员则高达16万美元。“公益慈善组织自我造血能力的不足,势必会影响到从业人员的待遇问题,进而造成对人才的吸引力下降。”彭艳妮分析道。

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指出,“行业资源的瓶颈,造成人才缺乏;而人才的缺乏,又使行业获取资源的能力更缺、更弱。人才缺乏原本是一个果,但是现在又成了制约行业发展的主因。”这正是目前中国慈善公益组织发展陷入恶性循环的真实写照。

公益创投的出现,也有望为此提供一条新的解决思路。通过公益创投,公益组织可快速复制其慈善模式,有效促进慈善项目的成长。而这种成长,又将为从业者提升薪酬待遇和发展空间带来机会,从而形成良性的正向循环。

比如英国著名的公平贸易社会企业Cafedirect(咖啡直达),其通过合理的商业运作手法快速扩大规模,最终成功上市,创造了英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道德公股发售。如此一来,既冲破了传统公益组织发展空间的限制,也解决了从业者的激励问题,有利于吸引到更高水平的专业人员,进而促进公益组织更快成长。

而公益组织的快速成长,也将为公益创投机构带来更为良性的财务和社会回报,并助其吸引到更多的专业人才。“如果说公益组织缺少专业人员,那么懂得公益创投的专业人才更加稀缺。”肖晗表示,“目前,大部分专业人士更有意愿选择回报率更高的商业风投。”

求解效益平衡

传统观点认为,做慈善就是发扬爱心,不涉及盈利问题。在这种观念之下,慈善组织资金往往大部分源自捐赠,即使获得捐赠的组织,有很多也是艰难维持的状况。且中国大多数民间公益组织公信力不足,难以募到款,机构发展陷入极大困境,从业者们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夸张一点说,去做慈善的人,很可能最后也需要别人来救济。这使愿意从事慈善事业的人越来越少,慈善公益组织的发展受到极大制约。”肖晗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解决慈善和社会问题,不能仅仅依靠传统意义上的善心来透支,而是需要找到更加专业的人,创建更智慧、更可持续的社会服务性机构,以自身的能力建设进行自我造血,将商业智慧与慈善事业完美结合。而公益创投正是将其结合的最好方式。

民政部慈善司前司长王振耀曾表示,NGO不仅可以盈利,而且必须盈利。他强调,“只要不分红,盈利还是用于公益事业皆可以。”

可以看到,与传统慈善不同的是,公益创投需要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掌握一个平衡。但其本质依然是为发展公益,而非将利润放在第一位,这是公益创投的根本出发点。

篇6

(一)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创业活动要求大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较高的创业精神。而我国就业市场上的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普遍较低,导致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减少,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而在创业的过程中,大学生必须离开家长和学校的保护去接触社会,体验社会,这一过程能够有效加强大学生的实践锻炼,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大学生创业需要大学生运用自己的所学知识创新经济问题解决方法,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创新意识,进而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二)促进社会发展。资源优化利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在现代经济体系下,企业运行效率逐渐提高,创新成为资源优化利用的重要途径。很多企业积极招聘创新人才,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而创业能够有效提高创业者的收入,促进社会经济结构的形成。这是因为,创业不仅能够满足社会对新产品和新服务的需求,而且能够刺激企业投资,平衡产品需求和增长,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另外,大学生创业能够将大学生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为社会培养具有丰富经验和较强创新能力的实践人才,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三)增加就业机会。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的主要社会问题,虽然我国制定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但是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然得不到根本解决。而创业不仅能够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而且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工作岗位,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因此,大学生创业能够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二、大学生创业模式分析

(一)传统创业模式。一是自主经营模式。自主经营创业模式主要集中在零售、服装、图书、餐饮、食品等行业,大学生通过自行筹集资金建立小型的股份制企业,运用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开展自主经营,自己负责企业的盈亏。自主经营模式是传统大学生创业的主要模式,并且,这种模式的风险较小,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技能力的要求不高。但是,这种模式的营业利润较低;二是孵化器模式。孵化器模式指大学生通过参加创业大赛来深入挖掘并培育创业项目,进而开展模拟创业,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积累大学生的创业经验。孵化器模式能够有效利用政府和高校的创业资源来孵化创业项目。但是,这种模式对大学生所孵化的创业项目的要求较高,强调项目的创新性和项目的科技水平。另外,孵化器模式的成本较低,风险较少,可以享受政府的创业政策,受到大学生的高度青睐;三是网络营销模式。网络营销模式是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微博、微信等进行网络营销的创业模式。例如,大学生在淘宝网开设网店销售化妆品、特产、服装等。网络模式的成本较小,入门槛较低。但是,这种模式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性较低,规模也不大,创业经营比较被动;四是创业服务模式。创业服务模式指大学生运用自身的创意和才智出谋划策进行创业。这种模式主要集中在装饰、策划、婚庆、艺术等领域,对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及创意思维有着较高的要求。(二)经济转型时期大学生创业模式。一是互联网支撑下的商业模式。互联网支撑下的商业模式主要指大学生运用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培养自身的互联网思维,改进传统商业模式,进而创新出新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对大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意识的要求较高,强调大学生对互联网特点和互联网商业的充分认识,要求大学生能够打破传统商业模式的束缚。并且,互联网支撑下的商业创业模式远远超越了电子商务,是对传统电子商务的改造和升级;二是科技成果转化型模式。科技成果转化型模式主要指大学生通过市场调查,在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依托自己学校或实验室所研发的科技成果或科技核心技术创新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并创立公司。这种模式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或服务,资金需求量较大,风险较高。但是,这种模式的盈利能力较强,能够促进产业升级和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三是公益创业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指大学生将公益项目进行商业化和市场化运作的创业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大学生就业,受到高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并且,公益创业模式对大学的公益理想和公益使命感要求较高,强调大学生的团队意识、风险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完善大学生创业模式的建议

(一)强化创业教育。一是我国教育部门应积极改进传统的就业创业教育理念,强化创业教育意识,将创业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之中,将创业教育作为系统工程贯穿于教育的始终。为此,我国可以积极向西方国家学习,从小学开始就涉及创业基础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创业理念,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并且,学校应积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加强教师对创业教育的认识,要求教师开展创业教育,加强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另外,高校应积极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积极向学生介绍创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创业精神。除此之外,高校应积极改进创业教育模式,不能将创业教育停留在形式和政策上,应加强对学生能力和个性的定位,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展针对性创业教育,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二是学校应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创业教育能力。为此,学校应积极引进专业化的创业教育教师,提高创业教育质量。并且,学校应招聘优秀创业者作为兼职教师,加强对学生创业实践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另外,学校应积极组织创业教师参加创业培训,不断提高创业教师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进而提高创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二)优化创业环境。一是我国应加强社会各界对创业的认知。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只要学习好,考取一定的证书就可以得到体面的工作。而创业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标志。因此,很多学生不愿意进行创业。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应积极改变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创业的认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二是我国应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一方面,学校应积极优化创业氛围,开展各种创新活动和创业大赛,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另一方面,政府应积极出台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并且,政府应加快法治建设,完善大学生创业法律法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法律保障。

作者:姚井君 单位:盐城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篇7

从职能角度考虑,管理会计可以用于支持组织的战略规划和控制,提供面向外部的和未来的信息,并提供与决策相关的工具和技术。比如标杆管理法、目标成本法、全生命周期成本等,这些管理会计的工具和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外部竞争对手的行为和业绩。再比如净现流法、回收期法、内部报酬率法,这些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公司的投资行为是否具有可行性,从而帮助管理层做出符合公司利益的正确决策。

市场化转型之痛

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下,“补短板、调结构、去产能”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在转型调整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共同的困难,这些问题应该引起管理当局的足够重视,主要包括:

未来发展战略方向不明确

融资平台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承担着地方政府投融资项目的融资功能。然而,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发生变化,“补短板、调结构、去产能”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势在必行。然而,脱离了地方政府的信用背书,众多政府投融资平台向何种方向转型?未来的发展战略是什么?如何按照商业化的模式明确公司的使命、愿景和目标,从而打造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些是广大融资平台公司在寻求市场化转型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商业模式模糊,市场化竞争能力低下

今后一段时期内,随着越来越多的融资平台进行转型,平台公司的数量肯定会大幅减少。越来越多的平台公司将作为市场主体,面对市场竞争,这就要求平台公司必须确立自己的商业模式和盈利体系。

然而,习惯了做地方政府的“钱口袋”,听从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安排的融资平台公司,如何能够在大浪淘沙的市场竞争中确立自己的商业模式?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众多融资平台公司转型过程中亟待思考的问题。

政绩观导致融资平台债务负担沉重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地方政府一直是以GDP为纲,对各级政府的考核基本上只考核地方GDP增量,而忽略了其他与民生经济相关的指标。在这样的考核制度之下,地方政府的执政模式日趋畸形。他们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招商引资,所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据统计,从2005年到2013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在2005年占比为48.6%,2009年上升到67%,2013年上涨到78.6%(图1),这一数字远远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占比。美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为20%左右,日本占比为25%左右,基本都在30%以下。而中国的这种大搞园区开发建设、依靠投资拉动经济的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各级政府前期大搞建设的资金主要是地方政府通过投融资平台举借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地方债。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从2006年的3.56万亿元,一路狂飙至2013年6月底的17.89万亿元,债务余额在不到7年的时间里翻了两番,平均每年增长债务规模超过60%。过快的债务增长速度应当引起管理当局的高度重视,稍有不慎极易引起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责任主体不明确,未能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及考核机制

目前,某些地方政府平台仍存在政企不分的倾向,平台公司高管人员大多是由政府官员担任,无论在人事管理还是在具体业务上大多受到地方政府的控制,从而导致平台公司决策主体不明确,甚至存在不计项目经营效益、单纯追求政绩的倾向,在投融资的过程中容易发生重大的失误。

由于大多数平台公司未能建立起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公司治理结构混乱、决策效率低下,一旦发生决策失误,很难追责。此外,大多数平台公司均未能建立起有效的绩效评价及考核机制。

管理会计支撑市场化转型

确定发展战略,实现价值增值

管理会计通过规划、控制和决策等过程,可以明确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企业能够获得发展的关键成功因素,从而实现价值创造和资本增值。

首先应由各级政府牵头,从战略层面对融资平台公司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和定位,确定公司商业模式,随即对公司主营业务板块进行梳理,确定公司的盈利模式,模拟公司财务状况及现金流情况。在条件成熟时,可以将平台公司优质资产打包上市,以此实现公司的市场化转型及价值增值。

创新商业模式,提升公司业绩

所谓创新商业模式,就是发现和组织符合企业利益的独特的资源交易,为企业带来正的现金流。管理会计与商业模式的确立和创新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管理会计可以提供面向外部的以及未来的信息,从而为企业的战略决策和过程控制服务,而企业确立商业模式的过程也就是战略决策的过程。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要实现市场化转型,首先应该确立自己的商业模式。地方政府应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以及业务发展的需要,对区域内的平台公司进行重新整合和定位,区分公益性项目及非公益性项目,对于承载自身具有收入来源的非公益性项目的平台公司,应将其逐步推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并设立合理的业绩考核指标,对平台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应按照公司的经营业绩实行市场化考核和评估,并以此为依据决定高管的薪酬水平,而不应像以前那样,按照平台公司所谓的行政级别发放高管的薪酬。这样一来,可以极大地激发管理层以及员工的劳动积极性,从而大幅提升公司业绩。

通过“精益财务管理”,化解存量债务

“精益管理”是管理会计的核心理念之一。精益管理的核心就是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创造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价值。

“精益财务管理”主要是指从公司财务层面出发,通过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方法与制度流程设计,降低成本、提升价值、防范风险,通过资金集中管理与优化配置,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积极开展成本管理、深度参与投资管理、完善财务信息化系统、加强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撑等,使传统的核算型财务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型。

只有从精益管理的角度出发,以精益财务管理为手段,才能有效控制债务规模,降低公司融资成本。各级融资平台公司在制定自身的资金使用计划时应该本着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厉行节约的原则,力争自身经营收入能够覆盖当期还本付息支出及经营成本支出,只有这样才能逐渐降低公司的债务规模。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落实责任主体

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是为实现公司战略、提高公司业绩服务,而建立高效、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实现公司战略的重要环节

地方政府设立的各类投融资平台行政色彩普遍较浓,主要高管不是按照市场化原则选聘,而是一般由当地政府任命。由于长期以来政企不分,一旦发生决策失误,无法确认责任主体,也无法对公司高管人员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和考核体系。

管理会计的工具方法可以应用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绩效管理领域,如可以采用关键指标法、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等方法,帮助建立融资平台的考核评价体系。以经济增加值(EVA)为例,EVA是指企业可持续的投资收益超过资本成本的净值。通过建立以EVA为导向的价值评价体系,融资平台首先以财务数据为基础,以资金成本为基准,深入公司经营的不同环节和不同层级,将EVA的构成要素从财务指标向管理和操作层面逐级分解,绘制出要素全、可计量、易识别的价值树,从而揭示出价值形成的途径以及影响重大的关键价值驱动因素。

篇8

下面我们以经济适用房为例来阐述准公益信托的信托模式的有关法律问题。

一、关于公益信托的理解

公益信托,也可称慈善信托,是指出于公益目的而设立的信托,此种类型的信托在社会生活中通常表现为:委托人提供一定数额的财产作为信托财产,由受托人管理该项财产,并按照有关信托行为的规定,将信托财产及其收益运用于举办某一项或某些公益事业。

按照我国《信托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公益信托的设立应为了以下的公共利益:(1)救济贫困;(2)救助灾民;(3)扶助残疾人;(4)发展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事业;(5)发展医疗卫生事业;(6)发展环境保护事业,维护生态环境;(7)发展其他社会公益事业。

从上述关于公益信托的法律规定看,公益与私益最根本的区别是受益人的区别——在于它并不是以特定的某一人或某些人为资助对象,而是以整个社会或该社会一定范围内的所有需要该项资助的人为资助对象。这在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而且获得资助的条件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所以,应当理解为,为使社会公众或者不特定的群体或者同一性质的大范围群体受益的应当认定为公益,因为其获益的对象并未被特定化,带有广泛性和不确定性。相反的,如果某一获益行为,设定的获益对象是指特定的一人或几人,或者是带有局限性的群体,那么就应当认定为私益,因为其获益的对象已被特定化,在确定的范围之外他人不可享受此种利益。

从信托上来看,如某一信托,它旨在救助全国或某一地区的所有无助的人,则属于公益信托;它仅以特定的某几个人为资助对象的话,就属于私益信托。从公益信托实质方面讲,该信托应该有明显社会利益。从形式层面看,受益人应该不特定。只有受益人不特定,谁都有可能从中受益,才可认为信托具有公共利益实质,从而成立公益信托。而私益信托是要求指定特定的受益人,可以是投资者,也可以是投资者指定的个体,受益具有确定性。

二、从当前公益信托法律规定的缺陷重新认识公益信托的概念

当前公益信托在实践中的表现主要为两点:(1)委托人的非营利性,实践中表现为委托人的捐赠方式;(2)信托财产或者收益直接投资于公益项目(信托财产进行其他投资进行增值不在此讨论之列)。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法律对于公益信托的规定存在的两个问题:完全的非盈利性甚至是捐献使得许多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人望而却步。作为资本,追逐高回报是其本性使然,而在中国老百姓还不普遍富裕的情况下,要求其参与公益事业不求回报甚至完全捐赠,很不现实,所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何出力的大有人在?说明大家公益之心是切实存在的,因此广大市民能够参与低回报的信托项目,就体现了其公益之心,集腋成裘,此类的公益项目中,虽然个人投资额度小,但是由于可以参与的人数可观,其规模不可小觑。

其次公益事业是列举性的,那么在对公益没有定义的情况下,如何理解项目的公益性,例如政府的经济保障房建设是不是公益项目?在传统的理解上,我们认为公益信托应该投资于公益事业本身,而如果经济保障房项目的信托资金是投资于开发商而非直接的公益项目本身,那么这是否可以理解为公益信托?我们认为有必要对于公益事业进行广义的理解,只要社会上的不特定的困难群体从这个信托计划的实施中得到了利益,并且实施者没有从中得到利益,均应该认为是公益事业。就经济保障房信托项目而言,经济适用房项目由住建房公司承建,住建房公司在承建人的基础上只获得微薄的利润,这也是准公益信托的关键性质之一,它不是单纯以获利为目的。此次信托的主要受益人为社会广大的购房困难弱势群体,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享有住房。民法理念“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住房是一个人生存的最起码要素,然而纵观现今全国房市,房价居高不下,普通个体只有望房兴叹,或者花一辈子的时间背上房债,成为不折不扣的“房奴”。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房地产的政策,试图稳定房地产市场,从宏观来看,这是一种政府公益的行为。所以可以这样理解,经济适用房是以满足社会人群对住房的需求的公益事业行为。公益的广义理解,可以扩大公益信托的范围,让那些政府想做而无力做的有利于广大困难群体的事项获得社会上大批小额闲散资金的支持。

从当前公益信托的缺陷看,我们应当将低于一般市场资本回报率、资金使用人不从中盈利、有利于社会弱势全体的信托计划纳入公益信托的组成部分,从而为公益信托扫除障碍,让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让更多关爱社会公益事业的人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来。

从委托人是否盈利看,我们可以将准公益信托称为营利性公益信托;而传统的公益信托则为非营利性公益信托。这样我们认为公益信托应该有两个部分组成,即典型的公益信托和准公益信托。

三、准公益信托的运作模式

篇9

“加上前两次国务院公布的资源枯竭城市名单,全国资源枯竭城市已经达到44个。”生态网CEO王立伟告诉记者。在王立伟看来,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环保事业将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型行业,在过去的20多年,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两个问题一直存在,一个是环境污染,另一个是资源枯竭。尤其对于资源枯竭的城市来说,快速转型是实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从2000年初开始,王立伟就在某媒体从事财经记者的工作,由于工作关系,王立伟接触到许多中高端企业。在工作中,王立伟发现从2005年开始,许多中高端企业开始重视环保,无论是企业自身生产,还是在社会活动中,很多企业愿意承担环保的社会责任。同时,王立伟也发现,许多企业想做,但中间的障碍很多,因为中国的环保事业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对接机制,导致一些项目流产。这让王立伟下定决心搭建一个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平台,实现各方的无缝对接,于是在2011年初成立了生态网。

“在我看来,从事环保事业,要实现三方的无缝对接,分别是环保事业者、政府部门和环保方面的专家。许多环保事业者手里有很好的技术,但不知道如何将其推广出去,让各级环保部门了解这些技术;同时,没有环保专家的鉴定,也无法从科学的角度分析技术的有效性。”王立伟说。

打开生态网的主页,里面包含着各类环保方面的资讯,也有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图片。王立伟希望将网站打造成纯公益的资讯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向公众普及环保知识,小到垃圾分类,大到环境治理,现在每天的点击量也有几千次。两年时间里,公司在网站的投入达到了近300万元,但目前没有从网站上获得任何收入。现在公司的员工有十几人,主要工作是和各地方的环保部门建立联系,及时环保信息。在这两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一些企业的帮助,但要想让网站继续生存下去,必须有经济效益维持。尽管网站从事的是环保公益工作,但王立伟没有申请一分钱的资金,他也有自己的经营之道。

目前,全国44个资源枯竭城市面临着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压力,比如,江苏徐州过去是产煤大市,但很久之前,煤炭就已经被开采完了,如果没有良好的交通优势和徐工集团这样的重工业集团崛起,城市的发展必然停滞。但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有这样的便利条件。比如山西的一些煤炭产出大市,多数都处在山地和丘陵地带,交通非常不便,同时也没有做高新技术的产业基础,随着开采量的不断增加,许多煤矿的煤炭产出量越来越低。政府部门为了加强管理和促进有限资源整合,2009年5月山西省政府要求民间资本在年底前退出煤炭业,许多煤老板获得了高额的补偿资金,政府担心这部分资金的大量外流,同时,这些闲置资金如果可以被激活,将会对地方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但苦于没有好的项目,高新产业又不会选择在没有基础的煤矿大市当中立项。王立伟在与地方环保部门的交流中得到了这个信息。刚好王立伟知道有位环保事业者有一项石头造纸技术,这一项目非常环保,不会破坏植被,生产过程中也不会产生污染,经过政府相关部门考察后发现,当地拥有适合造纸的石头,所以王立伟作为对接方,将两方联系在一起,促成了项目的顺利开展。而作为对接方,王立伟会根据项目的额度,收取几个点的佣金。

“这部分佣金其实很少,一般由资方出,我们绝对不会让这点钱成为两边合作的障碍。国内的一些环保事业者手里有很多高附加值的技术,我了解到,人参经过特殊培育之后,可以在沙漠中与苁蓉一同种植,北京的一家企业已经在新疆建立了实验基地,效果很好,每亩有几万元的收入,而且防沙治沙效果很好,是非常好的环保项目,我们希望能够得到政府的支持。”王立伟如是说。

同时,生态网还会联合各级环保部门开展以生态、环保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每次组织大型活动,必然要花费一些费用,而网站的运营已经让他没有什么收入,所以他也会到外面去联系一些公司,作为活动赞助方,为其解决资金问题。为了将活动做得更有影响力,让社会各界都参与进来,王立伟也会动用自己在媒体方面的资源,邀请自己的媒体朋友帮助其宣传环保理念。“一场活动下来,我可能还会有一些资金结余,这些数额尽管很少,但举办的活动多了,我的收入也就有了,这样既宣传了环保理念,也能够让我有资金去经营网站,”王立伟说。

2013年,王立伟经营的生态网将会有新的动作,计划和一些地方电视台合作,联合环保部门成立环保演播室,给环保事业者和当地政府部门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各地区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有选择地引进项目。同时还会制作一些环保方面的电视节目,给大家普及环保知识,王立伟称,“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商业的成分,同时也能为环保事业的推广做更多的努力。”

在刚开始成立生态网时,王立伟对这份事业信心满满,但真正做的时候才发现,其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在和一些环保主义者交流时,他们会认为这样的模式不是做环保,而是以环保为借口,为自己创造利益,每次面对这样的问题,王立伟都直言相告,“我不是在做没有任何利益的公司,我要推广环保理念,可是没有资金支持什么也做不了,说白了,我就是想用商业模式养环保。”

篇10

一、社会企业的中国化

2004年,“社会企业”传入中国,随之相关研究与实践层出不穷。然而,相较英美良好的发展状况以及孟加拉成功的“国民—达能”案例(2009),“社会企业”对中国来说仍是一个新鲜词,不仅从理论上没有明确的定义,从实践上大多尝试也都“胎死腹中”。

社会企业兼具社会性与企业性。英国政府对其定义为“一个社会企业是一个商业组织,它的主要目标是社会目标,而它的利润应主要用于对社会目标的支持性投资或直接投资到社区当中,而不是为了股东和所有人的利益最大化而进行投资。”官应廉(2008)认为社会企业是使用商业模式和机制解决社会问题,介于公司和传统非营利组织之间。社会使命、目的是社会企业的关键因素,但在中国它到底是偏公司还是偏非营利组织,争议颇深。

一部分人认为应当把社会企业作为公司看待,社会企业必须通过生产或是服务赚钱,并拿出大部分钱用于再投资,以维持社会企业商业上的可持续性。而另一部分人认为社会企业作为第三部门,更偏重于非营利组织。如果组织善于采用商业模式,并能整合一切资源,包括政府资助、捐赠或是自身的商业运作发展下去,就可以视为社会企业。

笔者认为,这两种定义都是描述的社会企业,但却是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二种看法中的“社会企业”可能存在与非营利组织(NPO)转型初期,此时的资金来源还包括政府资助和社会捐赠,但为了可持续发展以及解决资金缺口因而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商业运作,从而补充社会公益活动的资金缺口,维持组织运营。而第一种看法中的“社会企业”可能是为达到一定社会目标而设立的公司,例如解决就业问题等。这种“社会企业”还可能存在于NPO转型后的稳定发展期,此时其资金来源全靠商业运作,资金流稳定,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社会企业尚处于萌芽阶段,社会企业的出现更多的是探究意义上的实践,而非必然。因此,“社会企业”对于中国来说,应该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也许很多尝试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会企业”,例如有的公司拿出年利润的20%做慈善,这更多的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然而,在不断摸索中更替中我们才能找到最“中国化”的社会企业定义。

二、社会企业的发展路径选择

1.自主创业还是顺势发展

在探讨社会企业的出现方式时,存在两种情况:一是私人自主创业。在国家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下,创建社会企业,运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但是,在中国的社会观念中,“公益可以盈利”的观念并没有被普遍接受,因此,大多创业者对“社会企业”呈观望状态。同时,由于大多的利润被拿来再投资、做公益,因此投资者的回收期不短,积极性不高。二是已有的组织转型,或是企业下设子公司运营“社会企业项目”。这种情况下,社会企业的社会性或企业性会有很好的经验借鉴,但相应的很难在两种性质中做好平衡。例如一家普通企业开始做社会企业项目,在领域新、专业人才少、配合度有限的情况下很容易背离了原有的社会目标,而发展成又一个普通商业项目。而一个专门的NPO转型为社会企业,由于中国人普遍反感在非营利活动中谈商业、谈钱,这在转型初期无疑会面临巨大困难,首先获得投资很难,就算有投资但公众的质疑是难免的、随之公信力会下降。同时,获得的资金是否能支撑到良性循环,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绿色心之光(北京)是通过一个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和一个电子商务公司的运作来支持农民工子女学校、全国农民女工和城市下岗女工的免费职业培训、就业等爱心公益事业。在投入捐款和筹款以及个人启动资金的共350万元,运作了将近三年后,基本做到盈亏平衡,但企业还远没有到良性循环。

2.政府引导还是市场自发

对中国来说,社会企业的兴起,无疑是第三部门改革的重要推力。这就面临一个问题:社会企业的发展模式灵活、形式多样,是由政府鼓励并引导社会企业的创立,即自上而下影响发展还是民间自发创办,自下而上渗透改革。如果由政府引导,社会企业的发展会比较规范、一定的门槛会减少失败的案例,但政府势必直接或间接成为主要投资人,这样做成本较高,牵扯人力物力较多,要慎重考虑。而如果任由民间社会企业自然发展,灵活性会较高、商业模式的创新会带来惊喜。可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也是难以避免的,我们无法保证市场的规范性,难免会有不法企业滥竽充数,造成恶劣影响,阻碍“社会企业”中国发展之路。而且,目前缺乏社会企业家的领军人物,“社会企业”在中国的认知度较低,缺乏领军人物和理念的激励,“社会企业”的发展较难推进。

三、关于社会企业发展路径的建议

对于社会企业的发展路径选择,笔者认为,中国目前处于社会企业发展的萌芽阶段,政府的适当引导,是有效、有益的。可以考虑私人企业、公共服务领域、慈善机构三方结合的可行性。设定试点,融合私人企业的资金支持、公共服务的号召力、慈善机构的公益力,采用招标与专家建议的形式选取三方组织,对社会企业进行初探性实践。在探索与修正性的发展中,形成一个成功“社会企业”的品牌,由此扩大“社会企业”的影响力,同时推进我国对“社会企业”的理论研究。之后,政府逐渐退出,主要推出合理的扶持政策与监管政策,鼓励民间社会企业自主发展。

篇11

一、众筹融资模式的起源、定义及特性

(一)众筹融资模式的起源及定义

众筹,(Crowd funding),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是指用团购+预购的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众筹是利用互联网的社交网络传播特性,让小企业家、艺术家或个人对公众展示他们的创意,争取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进而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援助。

现代众筹指通过互联网方式筹款并募集资金,作为一种商业模式起源于20世纪末的美国,其中,成立于2009年Kickstarter成为众筹的典型代表,Kickstarter是个中立和中介性质的平台,发起人在该网站创业项目信息,众网友根据创业项目的信息,在规定的时间内投入资金,当投入的资金达到项目发起人设立的金额下限时,项目融资成功,该网站收取相应的手续费。Mollick(2102)对众筹给出的定义为:融资者借助于互联网上的众筹融资平台为其项目向广泛的投资者融资,每位投资者通过少量的投资金额从融资者那里获得实物(例如预计产出的产品)或股权。[1]即众筹融资模式由发起人:有创造能力但缺乏资金的人;支持者:对筹资者的故事和回报感兴趣的,有能力支持的人;平台:连接发起人和支持者的互联网终端,三者构成。

(二)众筹融资的特性

1.低门槛、低成本和高效率:无论身份、地位、职业、年龄、性别,只要有想法有创造能力都可以发起项目,成为发起人,在互联网平台上融资。基于社交网络的众筹相对于传统融资方式的突出优势就是低成本:启动成本低、营销成本低、交易成本低。募集者和投资者通过进度更新和反馈机制频繁交互,信息对称,提高投融资双方的沟通和交易效率。

2.项目的多样性和富有创意性:众筹的方向具有多样性,项目类别包括设计、科技、音乐、影视、食品、漫画、出版、游戏、摄影等。发起人必须先将自己的创意(设计图、成品、策划等)达到可展示的程度,才能通过平台的审核,而不单单是一个概念或者一个点子。

3.投资人的大众化: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参与到企业投融资的环节中,成为企业的投资者,通常是普通的草根民众,而非公司、企业或是风险投资人,更不是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中介公司。

4.融资活动与社交媒体的无缝整合:众筹的运行依赖于开放的网络社区和大众筛选机制,项目、信息沟通、交易执行等环节均在互联网上实施完成。

二、众筹融资产生的原因及我国众筹融资模式发展的现状

(一)众筹融资产生的原因

首先,众筹融资模式的盛行在于金融危机以来,中小企业无合格的抵押品及信息不对称,使得这些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融资困难的加剧。

其次,众筹融资模式可以使企业更贴近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只要有足够的消费者承诺支付一定的费用,创造者便同意提品。

最后,互联网的普及,社交网络、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技术等新兴技术的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消费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使得现代金融理念和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二)我国众筹融资模式发展的现状

我国众筹融资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的IT人借鉴美国众筹平台,成立了一批类似的网站。首个众筹网点名时间在2011年成立,仿照Kickstarter的商业模式运作,网站的设计几乎都参考了Kickstarter的风格。目前,众筹平台模式:有以点名时间为代表的为各种创新产品的预售及宣传平台;以淘梦网为代表的专注于微电影而成为影视、音乐拍摄与录制或著作出版等人文艺术的实现平台;以追梦网为代表的公益项目的募资平台;以天使汇为代表的创业项目的投资平台。2013年10月天使汇被新闻联播报道,成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典范,成立至今以为100个项目完成筹资,总筹资额高达3亿余人民币。

三、众筹融资的主要商业模式及存在问题

(一)众筹融资的主要商业模式

众筹融资的主要商业模式包括:捐赠或赞助的众筹模式,奖励或预售的众筹模式,股权的众筹模式,借贷的众筹模式。

1.捐赠与赞助的众筹模式,是捐赠与无偿的投资模式。有些公益机构的网站允许直接在网络上捐款,通过网络来扩大捐款的来源。公益机构的管理者或组织公益活动的个人也可以利用自身在网络社区和社交网站中的影响力,发起资金赞助。捐赠者的动机是社会性的,涉及的项目主要是金额相对较小的募集,包括教育、社团、宗教、环境、社会等方面。

2.预售的众筹模式,是得到普遍应用的模式。美国Kickstarter网站以及中国的点名时间网都使用该种模式。发起人通过在线新产品或服务信息,对该产品或服务有兴趣的投资者可以事先订购支付,从而完成众筹融资。该模式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传统的市场调研和进行有些的市场需求分析。[2]

3.借贷的众筹模式,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众筹平台想若干出资者借款。平台的角色可以是多样化的。一些平台相当于中间人,并且也会还款给借贷人。另一些平台只是作为媒介,交易结束后借款者和放款者会直接保持联系。

P2P借款具有众筹借贷的特征,采用这种模式的是寻求低于银行利息贷款的借款者。现有数据表明,P2P借贷的平均违约率很低,小于1%。这个众筹的子形式不断发展并且有利可图。以拍拍贷,人人贷,红岭创投为主。

与P2P借贷相似,P2B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平台。迄今为止,这种形式的众筹已经吸引到了政府基金的青睐作共同投资,比如英国政府。

4.股权的众筹模式,是指众筹平台通过向出资者提供股权为项目所有人筹资的众筹模式。此模式常常用于初创企业或中小企业的初创阶段,尤其在一些软件、网络、新材料、新科技之类的企业中应用广泛。

除了上述主要的商业模式外,众筹融资在运作过程中还衍生了一些其他的模式,如实物融资,混合模式的融资等等。

(二)我国众筹融资存在的问题

1.欺诈现象频发。与传统的VC和天使投资不同,众筹平台上,投资人与发起人没有直接的联系,对拟投的项目和企业,也只是纸上谈兵,没有深入的了解,募资者和投资者的地理分隔也使得投资者难以监督所投项目的业务运营状况,中间缺乏担保和监管制度,无形增加了诈骗的风险。国内已出现多起众筹欺诈事件,如“贝尔创投”事件等。

2.投资者保护问题突出。众筹融资是互联网金融的新模式不同于传统的金融模式。大部分投资者对其风险没有足够的认识,对融资项目质量缺乏判断力,容易在借贷利率或创意项目的诱惑下,做出错误的选择。如2013年4月,上线仅一个月的“众贷网”宣布倒闭。国内互联网的信用监控机制薄弱,无法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另外,易涉及刑事犯罪,在下节展开。

四、我国众筹融资模式的法律环境

众筹融资作为创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是新生事物,它是否能茁壮成长,在于它所处的社会环境。其中,法律环境尤为重要。当前,众筹融资模式所处的法律环境,使众筹融资模式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众筹融资存在的法律风险,包括刑事法律风险、行政法律风险、民事风险。

(一)刑事法律风险

1.对于实物预售类众筹融资模式,主要涉嫌非法集资,具体涉及刑法中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款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176条与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中均有较明确的界定。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有明确的界定: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实践中,除个别众筹网声称有网络备案或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外,其并未明确出示依法批准吸收资金的资格;众筹平台均通过网站等媒体向社会公开宣传融资项目;众筹平台均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实物等方式给付回报;众筹平台均向不特定对象(即网友)吸收资金。综上所述,众筹在涉嫌违法方面基本同时具备上述四个要件。关于罪与非罪的起刑点,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认定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或者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均应追究刑事责任。按照此标准,中国的众筹网不仅仅处于一般违法状态,而且许多项目由于筹集的资金或者人数达到了司法解释的下限,因而项目发起人与众筹平台均面临刑事犯罪风险。

2.对于债权类众筹融资模式,主要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款罪、集资诈骗罪。如果债权类众筹虚构项目,将吸收的资金挪作他用或者用于挥霍,或者卷款跑路,则该类债权众筹涉嫌集资诈骗罪。目前,已经有部分跑路的P2P被司法机关以集资诈骗罪立案侦查。

3.对于股权类众筹模式,主要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款罪、集资诈骗罪,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非法发行股票和非法经营证券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2006〕99号),对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某些行为作了限制: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后股东累计不超过200人的,为非公开发行;非公开发行股票及其股权转让,不得采用广告、公告、广播、电话、传真、信函、推介会、说明会、网络、短信、公开劝诱等公开方式或变相公开方式向社会公众发行;严禁任何公司股东自行或委托他人以公开方式向社会公众转让股票;向特定对象转让股票,未依法报经证监会核准的,转让后,公司股东累计不得超过200人。众筹平台以网络等公开方式将融资项目向社会公众公示,以吸引其它不特定对象加入投资者之列,这就涉嫌以公开方式向社会公众转让股票。另外,我国《公司法》也对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和公司债券的发行条件、程序及审批制度作了严格的规定,要求公司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时,必须向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递交募股申请、批准。目前,股权回报类众筹平台均未获得此类批准。

4.其他还可能涉嫌虚假广告罪、非法经营罪及侵犯知识产权罪。众筹平台应知或明知众筹项目存在虚假或扩大宣传的行为而仍然予以,并且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达到了刑事立案标准,则涉嫌虚假广告犯罪。众筹平台未经批准,在平台上擅自销售有关的金融产品或产品,并且造成了严重后果,达到了刑事立案标准,则涉嫌非法经营犯罪。众筹平台未经知识产权所有人许可,非法利用其知识产权,并造成严重后果,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则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罪。

(二)行政法律风险

就目前而言,众筹在中国可能会遇到与刑事犯罪法律风险相对应的行政法律风险。未经批准擅自公开发行股份;非法集资;众筹平台应知或明知众筹项目存在虚假或扩大宣传的行为而仍然予以;众筹平台未经批准,在平台上擅自销售有关的金融产品或产品;未经知识产权所有人许可,非法利用其知识产权等行为,尚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则涉嫌相应的行政违法处置。

(三)民事法律风险

众筹除了上述的刑事法律风险和行政违法法律风险之外,还会伴随民事法律风险的发生。

合同违约纠纷,主要表现在产品质量不符合约定,交货期不符合约定,不能如期提交约定回报结果,不能如期还款造成的债务纠纷等。

股权纠纷及公司治理有关的纠纷。此外,对于采取股权代持方式的股权类众筹,还可能存在股权代持纠纷等。如果没有事先设计好退出机制或者对退出方式设计不当,引起的股权退出纠纷。

众筹融资的民诉法律风险,不但表现在实体上,在诉讼程序上也存在法律风险,如诉讼主体资格确定问题,电子证据认定问题,损失确定标准问题,刑民交叉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等诸多程序问题。

五、完善众筹融资模式的法律环境

众筹的兴起是发展资本市场的大好机遇。它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复苏的新兴途径,也有利于拓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夯实资本市场基础。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和推进众筹融资模式。2012年,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初创期企业推动法案》(简称JOBS法案),允许创业公司网上售股,将众筹融资合法化、规范化,推动众筹成为创新性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平台。众筹融资模式在中国的发展不甚理想,原因众多,但主要原因是众筹遭遇合法性危机,其发展困境主要源自政策和法律障碍。故而,国家立法和监管机构在相关政策与法制方面有所作为,方能破除中国众筹发展的重要障碍。

(一)借鉴他山之石:美国的《JOBS法案》,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推进众筹融资的合法化

立法和监管机构应系统性地清理、调整现行阻碍包括众筹在内的互联网金融正常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以便利中小微企业融资和投资者权益保护两大原则,尽快研究出台规范众筹融资模式的法律法规,同步推进众筹平台监管和投资者保护。

篇12

关键词 CBO 业余篮球 商业模式

一、中国业余篮球公开赛(CBO)概述

中国业余篮球公开赛(CHINESE BASKETBALL OPEN,简称CBO)是2005年12月,经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批准,由中国篮球协会主办、全国各省市体育局、篮球协会承办的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参与面积最广、最受观众瞩目的公益性体育赛事。2007年CBO经国家体育总局刘鹏局长批示,被正式纳入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计划。

中国业余篮球公开赛(CBO)经过近七年的摸索与实践,已初步建立了以“各省市县级公开赛”为主体,以“男子篮球俱乐部联赛”为龙头,以“女子篮球俱乐部锦标赛”、“北京世界华人篮球赛”等精品活动为辅的较为稳定的竞赛体系。每年3月至11月间,由CBO组委会及各地方体育局、篮协等单位共同举办CBO比赛。

二、CBO现行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

CBO与以往的全国性项目不同,以往的全国性赛事是由一个组委会统一负责赛事的管理、宣传、招商及执行。CBO则是由一个组委会负责管理、宣传与招商,但执行环节是由各地方机构完成。目前,CBO运用着以往赛事的传统商业运作模式,但执行部分的资金又未能按照传统商业运作模式完全下发到各地执行机构,故使得赛事运营出现以下问题:

(一)执行环节缺乏经费

由于CBO组委会负责统一招商,但又未能按照传统商业运作模式下拨执行经费,故导致各地方CBO执行机构在缺乏执行经费的情况下不能进行自由招商,地方招商瓶颈的存在,使CBO的执行机构不能形成造血功能。

(二)CBO品牌未能得到保护

CBO各地方的执行机构为了使赛事正常进行,对赛事进行任意的招商,但为了不与CBO组委会的要求发生冲突,故更改或不使用CBO整体VI,使CBO品牌形象无法得到保护。

(三)CBO招商存在阻力

由于各地方对CBO的品牌未能进行保护,使得企业的权益不能在CBO比赛中落实,企业在全国不能看到CBO的比赛,导致CBO现有赞助商对权益落实不满意。

(四)CBO宣传较为匮乏

各地方不能自觉、正确地通过媒体宣传CBO的品牌。

三、CBO商业模式的思考

全国性的比赛项目,最重要的是品牌的树立与维护。作为CBO的良性商业模式,应满足如下条件:

(一)将各地CBO执行机构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能够充分调动各地方执行机构的积极性,使各地方执行机构可以通过CBO获得商业利润。

(二)使各地CBO的执行机构形成自身造血机能,在市场的作用下自觉维护CBO品牌,做好宣传推广工作,从而达到维护他们自身赞助商的目的。

(三)使各地CBO的执行机构服从于CBO组委会的统一管理,使CBO组委会变成真正的管理者。

四、建立健全CBO新的商业运作模式

(一)CBO赛事的区域推广权及招商权实行授权管理制

CBO组委会对赛事的区域推广权及招商权实行授权管理制,即:地方执行机构所招赞助商在经CBO组委会批准,并缴纳一定管理费用后,执行机构自动获得CBO的区域招商权,可以在指定区域进行赛事推广与招商工作。采取一年一次竞标的制度。

(二)CBO组委会放开招商权

CBO组委会应放开招商权(除垄断或寡头行业),尤其是体育产品的招商权,使各地方CBO执行机构获得本区域CBO赛事的招商权。可获得CBO区域招商权的有:地方篮球协会、地方体育公司、地方篮球协会与体育公司的联合体。

(三)CBO组委会对品牌维护进行统一要求

CBO组委会要对各地组办的比赛规模、媒体宣传、品牌维护等进行统一要求。

(四)CBO监督赞助商权益的落实

CBO组委会组建监督团队,对各地方的比赛进行场地监督,检查各区域赞助商是否已经过CBO组委会的审批;检查CBO的全国合作伙伴的广告权益是否在赛场中落实。

五、新的商业模式优势分析

(一)新的模式将充分调动各地方的积极性,地方执行机构想要获得企业的认可,获得更多的赞助,须自觉维护CBO品牌,自觉做好场地布置及赛事宣传,使CBO组委会在全国各地获得“免费”宣传,这将有利于CBO品牌成长。

(二)新的商业模式将使CBO的产品受到篮球爱好者的欢迎,CBO可开发与推广自主产品,使CBO的产品体系随着赛事发展逐步成长。CBO要从加强宣传、吸引赞助、加强商品开发等入手,逐渐形成一个品牌。

(三)由于新的模式采用一年一次竞标的制度,所以各地方获得授权的执行机构会按照组委会要求做好竞赛、宣传等相关工作,自觉上传比赛信息,为获得下一年的授权奠定基础。

(四)新的商业模式可以使CBO组委会获得稳定的运作资金,不必每年进行招商。随着CBO在各地的规范开展,CBO的品牌将得到较大提升,CBO组委会可根据CBO品牌的知名度,适时调整授权方式或授权费用。

在七年的发展历程中,CBO已打下了良好的市场基础,CBO组委会作为赛事管理机构,应了解基层市场需求,以培养品牌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分析和利用CBO的市场特点,按照CBO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制定出适合CBO发展的商业模式,为今后的发展奠定雄厚基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