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学习小结范文

时间:2023-09-11 09:19: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工商管理学习小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工商管理学习小结

篇1

一、本学期工作情况。

1、接送70中教师。这学期以来,接送教师50余次。每天6点多出发去70中接赵老师,吴老师,(有时候接沈校长)再到北二环接王让平老师,之后返回学校。准时准点,无一次迟到或意外。

2、学校活动的拍照录像。这学期学校活动拍照的共19次,还有部分教师照片以及学校外景拍摄,学校买了无人机,通过无人机拍摄了很多照片以及录像,并做了宣传视频发到网上,公众号。

3、网站及公众号。这学期给学校申请了新的网站,以及公众号。现在在用的共有2个网站,以及2个公众号。这学期学校变化很大,网站学校动态、照片改版已经更新,并持续更新。公众号基本每天推送学校最新的动态和伙食照片。

4、中学部和小学部修网。给中学部新安装了两条宽带,维护修理数次。给小学部每个办公室维护拉通网线。给3楼网络招生部接通电脑,拉通网线。并维修10余次。

5、维修电脑。这学期给各位老师以及门卫维修电脑几十余次。其中包括重装系统十余次。开机硬件维修,帮助老师清理病毒,修复软件。

6、小升初的网络报名。给六年级的学生网络报名,联系家长,沟通信息。

7、中考摇号。这学期临潼的中考摇号在咱学校,联系教育局领导,去西安培训,准备机器,认真落实摇号工作,保证工作的圆满成功。

8、这学期去教育局开会4次。管理更新学校教师系统。

二、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由于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而自己的学识、能力和阅历与其任职都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总不敢掉以轻心,总在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周围的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这样下来感觉自己半年来还是有了一定的进步。经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已具备了一定工作经验,能够比较从容地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经过半年的锻炼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保证了本岗位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努力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积极提高自身各项业务素质,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具备较强的专业心,责任心,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

篇2

一、引言

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ERP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企业自然是对ERP应用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企业实施ERP需要大量既懂得管理科学,同时又懂得ERP软件实施应用的复合型技术应用人才。教育部在教职成〔2006〕4号中提到,高职院校应该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实现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在此二者背景下,所以许多高职院校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相继将ERP实践教学体系的相关课程列入了人才培养方案或计划。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ERP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提出了构建在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ERP实践教学体系的设想。

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ERP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

1.目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对ERP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一般而言,企业对于ERP人才的需求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人才是为了将来开发软件的,是ERP的软件研发人员。他们要精通编程和计算机技术、掌握尖端技术发展趋势,对企业业务运作模式有一定的了解,熟悉ERP原理;第二类是ERP实施维护类的人才。他们要熟悉企业业务运作流程,熟练ERP软件的应用,了解IT技术的运用,具备事实上的IT技术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等:第三类是ERP软件应用类人才。他们熟悉自身所负责的业务流程,熟练ERP软件的使用,具备基础电脑和ERP软件操作能力。

基于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特点,笔者认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应该选取第二类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的定位。

2.目前ERP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设计不合理。ERP实践教学体系应该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应用,需要完整的综合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知识体系。在设计ERP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时出现了以下问题:

(1)ERP相关课程设置不完整。ERP实践教学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ERP基础原理、计算机、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物流管理等基础知识。很多高职院校很少能设置与ERP软件相完整的课程,或者说没有有效进行整合。

基于此特点,高职院校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至少应该开设以下课程:首先,应该在第1-2学期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管理学原理》、《ERP基本原理》、《会计基础》、《ERP沙盘模拟》等课程,这里需要重点提到《ERP基本原理》这门课程,这是大多属高职院校没有开设的;然后,应该在第3-4学期开设《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课程,在这些课程当中应该着重介绍与ERP业务处理流程有关的理论知识;其次,在第5学期开设《ERP综合实训》课程;最后一个学期则可以开设与ERP毕业实习有关的课程。这样自然就不会出现衔接不当的问题,也不会出现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颠倒的现象。

(2)ERP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训实习层次设置的不科学。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ERP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训实习设置应该体现层次性、递进式和渐进式等特点。

根据高职院校现有的软硬件条件和学生的认知和学习特点,笔者认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ERP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训实习层次应分四个层次。即:

一是带学生参观ERP应用企业和软件提供商,让学生感性了解ERP软件是如何研发出来的以及应用企业是如何运用ERP系统进行业务流程的处理;

二是运用企业物理手工沙盘+电子沙盘进行企业ERP认知教育,依托沙盘教具,进行管理角色的真实扮演,促使学生从较高视角审视企业管理,体验企业经营流程,了解企业运作的基本规律、企业的组织结构设置、管理体系,深入理解企业业务处理流程,强化战略决策管理、市场竞争、危机意识,并将分散的各功能模块联系起来。高职院校还应该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举办的ERP沙盘对抗大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是利用企业的仿真数据和管理角色分配开展ERP综合实训,通过仿真模拟企业ERP运营,将生产制造、财务、供应链、人力资源集成起来,深入了解ERP的业务流程、操作流程和数据流程,并掌握系统软件的参数配置和技术架构。同时高职院校还应把ERP职业技能认证课程纳入到实践教学体系中来,让学生在完成实训项目的同时,还通过参加认证考试来训练职业技能。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可以将自己的实训室作为认证考点,最后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举办的ERP信息化大赛,与全国各大院校进行交流,提升学生的ERP综合技能素质;

四是安排学生去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实地实习,以此获得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ERP技能。

3.目前ERP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在ERP实践教学体系的实际教学中常常出现以下问题,需要克服:(1)忽视ERP管理思想的传授, 以软件功能的介绍和操作为主;(2)在ERP原理的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牢,习惯死记硬背等现象;在ERP沙盘模拟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沙盘规则学生听不明白、缺乏真实的企业案例教学、“重沙盘操作、轻理论”等现象;在ERP综合实训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满堂灌、被动模仿”的现象。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听课、盲目听课、被动操作、盲目操作等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不能很好的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学方法和手段不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境,主要采取案例教学法、机械操作法等,这些方法在实训过程中很难起到作用,学生很难提升动手能力;(4)教学上过于注重ERP软件公司提供的配套教材,按部就班,缺乏灵活性,导致学生操作过程中遇到很多不能解决的问题。还有就是ERP实训教材版本严重滞后,内容不能反映先进性。笔者所在的院校目前采用的便是金蝶软件公司配套的2007和2010版的ERP实训教材。

笔者认为:基于以上问题,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结合情景、角色扮演、仿真应用等的模式开展ERP实训教学,能取到良好的实践效果。

对ERP沙盘模拟课程,我们采取分组实训,角色扮演,实施“做中学”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和战略执行力。在ERP沙盘模拟教学中需要由多个学生组成小组,在模拟的市场环境下,充当企业的不同管理角色,分工合作,开展企业的运营,小组之间通过ERP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平台进行竞争对抗,并由教师提供管理咨询,市场监督。

对于ERP综合实训课程,我们通过采取分组实训、模拟企业真实岗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能动性,通过教师对ERP综合实训项目的提炼,根据不同的项目体验不同的管理角色,进行不同业务模块的操作和练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充分利用ERP综合实训教材、整体实训手册和各模块软件的操作指导进行训练、并且提倡学生在操作过程自行解决问题能力,以此达到提升学生整体的ERP综合技能。

对于整个ERP实践教学体系的相关课程,我们采取建设精品课程网站,提供完备的教学资料,包括模拟企业背景、经典的国赛和省赛ERP技能大赛的案例资料、真实企业的基础数据和业务处理数据、软件配置参数,业务流程处理要求,实训操作指导等资料,对于这些资料要求做到正确性、统一性、整体性,实行教学资源共享,同时开放校内的ERP实训教学平台,让学生在课外时间也能进行各项实训项目的操练。

对于ERP实践教学体系的相关教材,我们应该集合学校、应用企业、软件提供商等多方力量,合作编写具有仿真企业实际业务流程处理特点、又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同时又能反映目前ERP发展趋势的教材。

4.目前ERP实训室建设存在的问题。(1)传统的ERP实训室建设大多是在原有计算机机房的基础上通过安装ERP实训模块软件改造而成的;没有进行有效仿真;(2)目前各高职院校购买的ERP软件品牌杂乱,使学生要适应多种操作界面以及环境,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3)目前各院校ERP实训室的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各系部相关的ERP实训室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实训课程安排凌乱,无法安排跨专业课程,同时也导致实训室无法共享,造成资源浪费。

所以,笔者认为应建立实用的ERP仿真实训中心,它就是根据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等各职能管理模块所需的实训功能,整合和集成企业职能业务,在同一中心内设置统一的、通用的综合性ERP信息系统,搭建一个仿真制造业、商业服务业的社会平台,以此突破以往独立设置ERP实训室的传统做法,从而打破壁垒,实现能涵盖ERP 软件的各个专业模块,构造完整的ERP 知识链,对学生进行相应的“ERP综合实训教学”,让学生达到能将所学的ERP软件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综合运用ERP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从而实现将课堂实训与社会就业岗位的“零距离”衔接,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就提前完成了由学校学生向社会所需专业人才的过渡。

同时,在设计ERP仿真实训中心时要力求做到实训环境的仿真、企业岗位角色的仿真、实训项目和内容的仿真。

5.目前ERP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师结构不完整。目前在高职院校讲授ERP相关课程的教师,要么是计算机专业和信管专业的教师,要么就是经管类专业的教师。计算机教师授课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主,经管类专业教师则以管理知识为主。从事管理的不懂技术,从事技术的不懂管理,导致管理和技术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这样既懂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教师非常少。

笔者认为为了满足ERP实践教学体系的培养目标要求,需要建立一支技能互补、结构完整的教学团队。该教学团队主要包括:一是计算机实验员教师,他们主要负责ERP仿真实训中心的软件和硬件的安装调试和管理;二是各职能管理课程的理论教师,他们主要负责讲授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等相关理论及业务流程;三是职业竞赛指导教师,他们主要负责指导ERP沙盘模拟大赛和ERP信息化大赛,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四是ERP综合实训的教师,他们主要负责ERP整体业务处理流程的软件操作指导以及ERP信息化职业认证考试的培训工作。五是来自ERP软件提供商的技术顾问,他们主要负责在ERP实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软件BUG问题的解决,六是与高职院校有校企合作关系的ERP应用企业的负责人,他们负责提供学生实习和就业机会。

三、结束语

本文对构建ERP实践教学体系做出了初步的探索,认为ERP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最可能实现的专业应该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该专业具有天然的优势,能开设ERP所需的多学科课程,能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能较好的实现从ERP认知到ERP基本理论的掌握到熟练操作ERP软件到运用ERP管理思想于企业之中的整个过程。另外,希望能解决高职院校将ERP实践教学过程局限于一门课程的困境。

参考文献:

[1]叶彩虹.基于应用型的ERP课程的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计算机:上半月版,2012年 第2期

[2]郭强.《ERP原理与实践》教改中的问题分析与应对[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09月

[3]袁平.高职院校建设ERP仿真实验实训中心的思路[J].高教论坛.2012年7月第7期

篇3

作者:冯婉玲,孙宏斌(清华大学教务处,北京100084)

本项研究在教育部1997年公布的工商管理一级学科范围内,选取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与欧美的技术管理学科对应)三个覆盖面较大的二级学科所设核心课程的教材,以及管理学、管理经济学等工商管理学科基础课程教材,选择McGraw-Hill,ThomsonSouth-Western,ThomsonLearning,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以及PearsonEducationLit等国际著名出版机构,就其围绕20余门课程所出版的80余本教材进行分析。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对相关教材的研究从七个方面展开:

1.教材理念。理念是教材的灵魂,也是作者的理念。教材理念不同,必然对教材目的、目标、内容、素材选取、体例的考虑不同,故研究教材,就需要考察特定教材所反映的理念。

2.教材内容。教材内容即教材所反映的知识体系。可由知识宽度、深度、新度、前沿性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程度等五者来反映。教材内容不同,所选素材即不同,适用的教学层次、对象也不同。教材的素材来源也是应考察的方面。教材的理论及方法主要来自于作者和他人同类教材、学术期刊以及作者的研究成果。案例主要来自于作者和他人以往的教材或教学资料、学术期刊。常规而言,最新学术期刊一般能反映本领域前沿、热点和新的理论成果,而专著或同类教材一般反映的是较成熟的理论。

3.知识的表现形式。即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述和传递知识,包括定性与定量各自的比例、方法讲解和实践的比例,以及案例、图表、课内练习题和思考题的数量等。针对教材编排是否规范,我们对引文注释、参考文献及名词索引进行了考察。

4.视觉效果。即教材的编排、印刷和装订效果。不同教材在版面设计、图片色彩及篇幅长短方面的考虑各异,语言风格也不尽相同。

5.辅助材料。除主体教材外,一些教材配有光盘、多媒体课件、网站资料、习题及答案、教学指导书、实验指导书等辅助材料。有些教材还配备了案例集,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6.被使用情况。教材被采用情况能反映市场特别是同行对教材的认可程度,多次再版的教材一般是更受追捧的教材。

7.综合评价情况。组织若干人员翻阅相关教材后,即需要对教材的整体情况给出评价。这首先是教材的科学性,即对教材的编写理念、选材和结构设计等方面给出总体评价;其次是先进性,即对教材所反映知识的新颖度、前沿性进行评定;第三是适用性,主要考察教材理论联系实际的情况,以及教材所适用的范围等。三类指标均按李斯特量表1-7评分。

二、国外工商管理教材主要特点

借助前述分析框架,我们发现国外工商管理教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材理念与内容

(1)围绕教学理念选择和组织知识点。国外教材基本是围绕作者的理念来选择和编排知识点,故不同作者编写的同一课程教材在内容、选材和结构上特色各异。例如,同样是“技术管理”教材,RobertA.Burgelman的教材(McGraw-Hill出版)立足于企业技术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介绍企业技术管理的相关研究,同时提供大量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JoeTidd等的“技术管理”教材(JohnWileyamp;SonsLtd出版.)按市场、技术和组织三个维度来组织相关知识,适合硕士生及研究人员使用。国外教材常用副标题来强调本书的理念。如EdwardM.Knodamp;RichardJ.Schonberger编写的“运作管理-应对客户需求”(Operationsmanagement:meetingcustomer'sdemands,McGraw-HillCompanies出版),强调对满足客户需求的重视。与之同时,国外出版社多就同一课程推出多种教材,以增加师生的选择空间。如Thomson出版社出版的“创业管理”教材至少有5个版本。

(2)注重更新内容。国外很多教材不断推出新版本。如O.RayWhittingtonamp;KurtPany编写的“审计原则及其他保障服务”(PrinciplesofAuditingandOtherAssuranceServices)已出版了14个版次。HaroldKerzner编写的“项目管理”(ProjectManagement,JohnWileyamp;Sons出版)至少已推出了第8版。StephenP.Robbins编写的“管理学”(Management,PrenticeHall出版)也出版到第8版,被美国800多所大学和其他国家多数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所采用。JeffrYATimmons编写的“建立新企业”(NewVentureCreation,McGraw-Hill出版)被评为美国“创业学”的经典之作,从1977至2004年共出版了6版,哈佛、百森等商学院均采用此书作为教材。

(3)紧密联系实际。如RoYD.Shapiroamp;JamesL.Heskett编写的“物流管理”(LogisticsStrategy:CasesandConcepts,InternationalThomsonPublishing出版),该教材充分利用哈佛商学院的案例资源,编入30个详细的案例,让学生通过讨论这些案例来认识现实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JeffryATimmons编写的“建立新企业”(NewVentureCreation)中,每章都有案例、案例分析指导及相关练习题。每章结尾有相关网址,以便于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关现实情况。一些教材,还附有商业文摘,以引发学生思考相关问题。与之同时,生产运作、会计、审计以及电子商务等更多地属于操作层面问题,故国外这类教材十分注重培养读者的实际操作技能,以讲解方法为主,并辅以丰富的案例与作业。如William.J.Stevenson编写的“运作管理”(OperationsManagement,TheMcGraw-Hill出版)以对实际操作的指导为方向,凡涉及数学方法,皆有详细的过程讲解、公式和图表,每章都有多个专栏,力图通过实例增加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类似的是,“电子商务”教材往往会截取大量著名站点网页,以说明网站界面的设计特点和操作方法。

(4)注重介绍本领域的前沿领域。国外很多教材对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皆有所介绍。如JoeTidd等人编写的“管理创新”(ManagingInnovation:IntegratingTechnological,MarketandOrganizationalChange,JohnWileyamp;SonsLtd出版),每章结尾都有总结和深入阅读材料,对相关领域最新进展进行描述。还有不少教材在全书最后列出本领域相关专著,以方便感兴趣的读者进一步研究。再如,William.J.Stevenson编写的“运作管理”(OperationsManagement,McGraw-Hill出版)提出了运作管理领域新的研究方向,如基于时间的创新、制造战略、制造与环境、全球化、敏捷制造等问题。相应地,国外教材参考文献中大部分是学术期刊文章,因为以学术期刊文章能反映前沿知识和热点问题。

(5)详尽的案例资料。融入大量案例是国外工商管理教材一大特点。有的教材以案例分析为主,有的教材配有专门的案例集。有些教材以一个大案例贯穿始终,如O.RaYWhittingtonamp;KurtPany编写的“审计原则及其他保障服务”(PrinciplesofAuditingandOtherAssuranceServices),全书以“凯斯通计算机网络公司”作为贯穿始终的案例。这无疑有利于读者对现实企业的审计过程有个全面、系统的了解。美国教材的案例尤其多,如DonaldF.Kuratkoamp;RichardM.Hodgetts编写的“创业管理”教材(ThomsonLearning,2004出版),每章后面有1-3个小案例,每个案例篇幅在1-3页左右,每个案例有3个思考题;每篇(包括3到4章内容)结束后有一个大案例,篇幅一般有10页;最长的案例是关于商业计划的,有近70页,含33个表格和12张图,由此,使学生对商业计划的编写有个全面的了解。还有教材配合案例的练习题和思考题。如StephenP.Robbins编写的“管理学”(Management,PrenticeHall出版)每章都涉及5个以上专业案例,且每篇还有一个综合案例。

(6)教材作者。国外教材作者除了大学教师外,还有经验丰富的咨询人员或商业管理者,如“创新管理”(InnovationManagement:Strategies,ImplicationsandProfits,OxfordUniversitYPress)的作者AllanAfuah博士曾在美国硅谷与128公路担任过工程师和管理者。他们在教材中引入了新的理念和方法。另外,一些作者在授课的同时,也在为企业提供咨询,他们编写的教材能够在理论知识深度和与实际联系两方面找到很好的平衡点。如DonaldF.Kuratkoamp;RichardM.Hodgetts编写的“创业管理”(ThomsonLearning出版,2004)。

2.教材表现形式

(1)结构较自由,注释很规范。国外教材不拘泥于全面介绍某个专业领域的系统理论,只会根据教材的理念和教学需要搭建的知识框架。一般是先将全书分成几大篇(part),每篇由几章(Chapter)构成。与之同时,国外教材对所引用的观点、数据及案例都注明出处。这一方面是为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另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师生深入研究时查找相关资料。

(2)在“前言”中表白教材的理念与特色。国外教材“前言”包含的信息,除了介绍该教材的写作目的、主要内容外,还介绍了作者的情况和出版社,强调与众不同。有些教材还会说明学科的发展方向、前沿和热点问题,全书的结构框架、教学或自学的方式方法等。目的是使读者通过“前言”对全书有个整体了解,并能对该学科有个基本认识。如果对以前版本有所增减,在前言中也会说明。例如,JeffryA.Timmons的“创业学”(Entrepreneurship)第6版前言中,详细说明了第6版在第5版基础上每章所增加和删除的内容。总体上看,国外教材“前言”在介绍书的内容时侧重于介绍书中“有什么”、书的特色以及作者的理念。一般不会对本书的水平“怎么样”给出评价。

(3)图表表达效果突出。国外教材较多的采用图表,常以逻辑关系图、步骤示意图等使相关内容更为清晰、条理。有些书的图表甚至占到全书篇幅的1/4。涉及到繁琐的数学分析和计算时,例如工程经济学等,即以图表来进行说明。还有教材配有卡通画,这显然比通篇文字的效果更好。

(4)书后多列有专有名词索引。通常会标出英文简写和在书中出现的页码,有些教材还给出该名词的解释。如RichardJ.Schonberger编写的“运作管理”(OperationsManagement,McGraw-Hill出版),通常会在页边空白处给出英文简写和解释。再如,DonaldF.Kuratkoamp;RichardM.Hodgetts编写的“创业管理”教材(ThomsonLearning,2004)全书结尾对近300个专用名词进行了解释。

(5)辅助资料形式丰富。不少国外教材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资料、教学指导书和习题集等。其中,提供习题集或习题解答书的主要是一些以方法讲解为主要内容的教材,如“项目管理”和“工程经济学”等教材。近年来还有一个趋势,即由作者或出版社建立相应的“学习网站”。如William.J.Stevenson编写的“运作管理”(OperationsManagement)在第8版增加了“学习网站”。该网站除了提供本领域的最新动态外,还有很多教学资料和案例,并适时更新。一些教材辅助网站还为教师提供教学用的Powerpoint课件,为学生提供学习软件和电子版习题。

(6)展现真实场景。国外教材注重利用照片、案例及录像等形式来描述真实的商业场景。如“成本会计”(CostAccounting:AManagerialEmphasis,9th,PrenticeHall出版,1997)每章开始都配有不同国家企业的照片,以描绘某个具体操作的真实情形。每篇结尾还有照片及相关说明,以描绘本部分讲述的内容,强化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还有录像案例和配合照片案例,来总结本部分的主要内容。

3.视觉效果

(1)排版讲究。国外教材普遍注重版面设计,不同内容采用不同字体、字号、背景,排版活跃而不杂乱。如美国出版的教材就比较注重版面的变化。教材版本尺寸较大,一般在页面左边留出较大的页边距,以便读者做笔记。标题、正文与案例采用不同的缩进值和字体,有时还采用阴影或色彩突出多样性。

(2)结构编排规范。国外教材力图为学生提供一种友好的风格,提高内容的可读性。每章开始时都会列出“学习目的”和“主要知识点”,结尾对全章内容做出总结。引文注释一般标注在页面底端或本章结尾。参考文献一般在每章最后或者全书后面。如ThomsonSouth-Western出版的“成本会计”(CostAccounting:Traditionsamp;Innovations,第5版),每章都包括学习目标、章首章尾的小案例、新闻小贴士、小节以及练习材料。页边空白处用黑体字列出段落中的重要名词,并对重要段落提出问题,以引发学生回顾和思考。

(3)语言生动。美国很多教材的语言比较生动,往往以“提问”等方式引发读者思考。文字较偏口语化,案例中采用生活化的语言,目的是让读者犹如置身于现实商业社会。不少教材每章开始会插入一段“业内知名人士评论”,以增加读者的兴趣。有些教材还会在书中引用“Fortune”等期刊中精彩的商业新闻或评论。

(4)印刷精美。国外教材多采用防酸纸张印刷,纸张较厚,手感很好。如Mc-GrawHill出版的“运作管理”,大量采用彩色印刷,正文部分采用白底黑字和彩色标题,有大量彩色照片、图片、表格、卡通画等,视觉效果很好。

4.营销特色

国外教材出版社营销方式多样化,网络是其重要的营销渠道,出版社网站除了对出版物详细介绍外,还提供多种资源。最为普遍的是学习网站,如PrenticeHall出版社网站上,有InstructorSupport和StudentSupport,为师生提供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除提供辅助资料外,还有3个数据库(EBSCOAcademicJournal、AbstractDatabase和NewYorkTimesSearch)以方便师生查找文献。此外,Thomsonlearning的网站上有互动学习、职业指导等。国外教材一般都不标注价格,同样的书来自不同的销售渠道价格可能不同。为鼓励教授采用新版教材,除了注重内容的更新外,McGraw-Hill出版公司还为老顾客提供优惠,如可以半价购买新的版本。

三、国外教材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

1.特色化的编写理念

不同教材应有各自的侧重点和特色,使不同层次的使用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材。作者应该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学经验来组织教材内容,不应拘泥于“大而全”的结构。除教师外,还可邀请业界经验丰富人员、咨询专家和研究人员等参与教材编写,为教材注入新的理念和观点。国内教材一般与课程同名,可通过增加副标题来体现教材独特的编写理念和视角。在编排设计上,要方便使用,列出每章的学习目的、要点、结论及参考文献出处、名词索引等。

2.明确对象定位

工商管理教育不同层次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不同,知识面、深度、侧重点也不同。不是适用范围越宽的教材就越好,也不是所有教材都需全面介绍某个学科的理论框架。例如,面向大学低年级的入门教材,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概念、基本方法要交待清楚;面向MBA的教材,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和练习应该是现实经济生活的再现;面向研究型教材,要深入分析和比较已有的研究成果,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国外部分经典教材在理论体系上十分宽泛,同时还包含丰富的实践性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篇章,而不一定讲授全书的内容。

3.注重内容更新

工商管理的实践和理论发展十分迅速,工商管理教材应不断更新内容、推出新的版本。新版教材至少应包括:①删除过时的理论、方法和案例;②体现师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③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反映前沿动态;④增加新案例、新问题;⑤增加新的教学方式和辅助工具,如案例录像资料、电子课件及网络教学工具等。新版本“前言”要对其中的变动进行介绍。

4.提高案例质量

案例是工商管理教材的特色。美国教材的案例是对现实商业社会的真实描述,背景资料和数据介绍较详尽。除了有文字案例外,还有录像案例和思考题,对这些案例进行讨论,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目前国内不少商学院开始建立“案例库”,多年的MBA教育也积累了不少优秀的报告。一些上市公司透明度高,编者可通过公开渠道获得企业的各种报告,也是很好的案例素材。因此,国内工商管理教材应注意从中开发更高质量的案例。

5.紧密联系实际

优秀的工商管理教材应紧密联系实践。面向操作层面的课程,诸如“生产运作管理、供应链物流管理、会计、电子商务”等,教材应避免通篇都是概念、原则、步骤等描述性文字,而应有大量的方法讲解和过程分析。涉及到数学方法时,应有现实背景丰富的例题和练习,以帮助学生掌握实际方法和技能。面向决策层面的课程,诸如“战略管理、技术战略”等,教材应通过理论和案例分析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介绍相关理论的同时,还应交待其适用范围。在真实场景中介绍有关理论和方法,是教材编写的趋势。国内的教材编写至少应有真实的大案例贯穿全书,使学生在接触新知识的同时,了解相关理论在现实社会中的适用情景。

6.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辅资料

充分利用网络提供丰富的教辅资料是国际上的新趋势。国外作者或出版社为教材建立学习网站,提供与教材有关的教学资料,如课件、考题、阅读资料、案例、练习,以及本领域最新研究动态和成果。甚至有数据库或讨论区,供读者使用。目前国内教材的电子版资料多数仅是一张含有PowerPoint课件和阅读材料的光盘。就此而言,国内教材编写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7.充分利用“前言”表述教材特色

篇4

    首先,电大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注重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现代商学素养熏陶和创业教育为基石,培养“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具有国际头脑和创新精神与能力,理论基础与技能扎实、知识面宽广,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工商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这个目标决定了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必须是有理论、能实干、最终要能经受市场经济大潮考验的弄潮儿。这个考验是真真实实的,是激烈、残酷的,容不得半点虚假。

    基于这个培养目标,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体现了融理论、技能于一体的特点。除了基础课外,专业课如《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小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企业战略管理》、《流通概论》等都与企业经营管理结合得十分紧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些课程既注意对实践中各种问题进行理论概括和理论解释,同时也注意经营知识、技术、方法与技巧的介绍,从而为学生从事流通经营与管理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操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课程的教学应当特别重视实践教学活动,如练习、实验、实习,参观、调研等,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教学中的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讲与练,学与用的关系,克服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的毛病,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书本知识的自觉性和目的性。

    其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也决定了工商管理专业开展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电大工商管理专业的学习群体绝大多数为在职人员,80%的学员是参加工作后感到知识的不足,或是因为从事工作的学历要求,而来“充电”的。他们大多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他们的学习目的排除了很多的幻想,更切合实际。他们学习有以下需求:(1)在以往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使自己从感性认识的层面提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2)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从而拓宽自己的管理思路;(3)扎扎实实地学习一些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以便规范自己的管理行为。由此可见学习者更看重知识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对实践性教学本来就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社会活动能力也是我们开展实践性教学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教学中引导他们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系统的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提倡“过程研修”,在实践中领悟理论,再用理论去引领实践,让知识“盘活变现”,做到理论和实际、学与用、知与行的辩证统一,便也是适应学生学习需求的应有之义。

    二、工商管理专业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模式设计

    明确了工商管理专业开展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研究。

    (一)在教学一体化设计中突出实践性教学应有的地位

    在工商管理专业每门课的教学一体化设计中突出实践性教学的地位,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成为电大课程教学的两翼。在电大的多种授课形式中,无论何种形式的授课,都必须尽可能地突出和强化实践性教学内容。如在《统计学原理》的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中,安排学生了解一个企业,对其进行一个专题的统计分析,写出分析报告并进行师生交流。再如在《个人与团队管理》、《资源与运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加入更多的案例,同时加入指导学生作专题调研和开展小组学习活动的实践教学内容。课程实践教学应遵循“建构理论”,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边学边做,通过主动建构的方式掌握知识。如《企业文化》,我们就把“企业文化与徽文化”专题讨论会设计为课程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徽文化丰富的内涵和精髓作深入的了解和探讨,结合当今企业实际对如何吸收其精华和扬弃糟粕谈看法做研究。

    (二)在实施中实行“三师”负责制

    实践性教学贯穿电大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各方的配合和努力。实施中可实行“三师负责制”。所谓“三师”是指专业主管(系主任)、辅导教师、管理教师(班主任),三者密切配合,各司其职。作为专业主管是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总负责人,他必须熟悉本专业所开课程的知识点和专业最前沿的理论创新,是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总工程师。课程辅导教师是设计师,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和知识点设计出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实践性教学方案,并加以实施,还要对实施的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帮助学生从实践再上升到理论,实现“第二个飞跃”。但因电大的辅导教师大多是外聘的,一些课外的活动(如参观、调研等)很难与学生一起参加。这就要靠管理教师组织和督促学生来完成,管理教师的职责就是当好辅导教师的助手,成为辅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对实践性教学方案的实施起保证作用。

    (三)重视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创新

    由于电大自身条件的局限性,如资金和实践基地的不足,使得电大开展实践性教学面临不少困难和局限,然而电大丰富的网上资源和人脉资源又使电大开展实践性教学具有相对的优势,这就需要扬长避短,在实践性教学的模式设计上进行创新。

    1.利用学员自身优势,开展专题小组实践活动

    工商管理专业的学员大多来自企业,他们企业本身就是最好的实践基地。可根据学员分布情况,以一些骨干企业的学员为主组成小组,开展实践活动。如《企业文化》、《统计学原理》、《流通概论》等课程,我们将学生组成了几个调研小组分头进行活动,最终形成小组调查报告和活动小结,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再如《企业文化》,参加本门课程学习的学生有两个班级,一个班由辅导教师设计“了解徽商、走进徽商,传承徽商精神”为主题的小组活动,学生在从事导游工作的学员的引导下,参观了徽商商埠、商船,以及当时徽商云集的渔梁街店铺遗迹,了解当时徽商经营的盛况和他们的经营宗旨、商业道德,感悟“徽骆驼”精神,从而领悟了徽商“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仁心为质。”的精髓。另一个班则开展了“企业文化与徽文化”研讨会,研讨会前,学员对自身所在的工商企业的“企业文化”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对徽文化给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和运用作了探讨,在较短的时间里就写成34篇论文。研讨会上,学生们的发言有理论、有实践,对徽文化丰富的内涵和精髓作了深入的介绍和探讨,对其精华和糟粕都作了科学的分析,并结合当今企业实际,对如何发扬徽文化谈了看法。在学习《市场营销学》这门课时,教师组织了从事营销工作的学员,开展了“营销经理谈营销”座谈会,让学员们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运用课本理论进行分析,畅谈经验和教训,既是对自己工作的总结提高,也给其他学员以启发。

    2.与企业联合,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运用学习的理论,组织学员为当地的企业经营、管理出谋划策,也是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员应用能力的好方法。它使学习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入实际的管理环境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掌握知识,让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产生兴趣,掌握管理理论的实际内涵,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从企业获得实际的管理经验。例如:在学习了《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等专业课后,为了锻炼学员的应用能力,走出校门,我们与当地最大的超市“家得利”超市,联合开展了“我为家得利献一计”活动,要求学员从消费者的角度为超市把脉诊病,以管理者的身份为超市献计献策。学生积极性很高,认真地进行调查、分析、思考。活动共收到各类稿件190余篇。他们从企业文化、销售决策、公关宣传、商品质量、节日促销、文明经商、营业员管理,服务质量、店容店貌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建议和计策得到了超市领导高度的评价。他们称赞电大学员观察仔细,调查深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给超市出了不少好点子,并采纳了学生们提出的不少建议,还承担了活动所需的全部经费,并给学生以奖励。

    3.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课题研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