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1 09:19: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济学课程体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 构建经济实验课程的必要性
1.1保证经济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课程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属点,不同的培养目标其课程体系的构架是不一样的。根据我们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应该是“应用型”的人才,也就是培养应用型高级经济管理人才。应用型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应当突出实验教学环节,因此要研究经济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问题。
根据研究发现,经济学人才的市场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需要的是既能够做实际工作的人,如从事营销、文秘、管理、会计等具体工作的人,同时又希望这些人在必要的时候能够撰写经济分析研究报告。也就是说,用人单位普遍需要“既能做又能写”的双重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的市场供需矛盾特别突出。然而按照经济学专业的老培养模式,是着重于培养宏观理论型或者研究型人才。它根本不能满足“既能做又能写”的要求。另外,老的培养模式所培养的写作能力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实证分析能力比较差,不能充分利用现代分析工具及方法手段进行分析论证,导致撰写不出具有一定深度的经济研究分析报告。我们认为,经济学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缺陷,正是我们培养“应用型经济学人才”的突破口。因此,经济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就应当围绕着培养“既能做又能写”的应用型人才去探索的。在设置课程体系时,除了保留必要的传统基础理论课程体系之外,应当加大实践教学环节,要认真设置好经济学实验课程体系,以保证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2 构建经济学人才素质和知识的需要。人的基本素质是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实践中的潜移默化不断形成的。作为经济学应用型人才,大体上应当具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素质――品德、心理、创新和协调。首先是品德素质,品德是指人的品质,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作为高校的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无论是毕业后继续深造也好,或者是从此开始走上实际工作岗位也好,乃至设计自己的未来前途也好,都必须要有远大的抱负,否则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实践证明,凡是建功立业者,无不是树立了宏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而换来的。其次是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是经济学应用型毕业生口后从事经济和管理工作的基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从事每项工作都有好有差,结果有成功也可能有失败。因此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经得起市场经济变化的考验。然而目前高校的学生往往是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经受不住挫折的考验,在挫折来临时报容易走极端。因此,对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和教育,不断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不断完善他们的人格。再次是创新素质。就是要培养擅于发现问题的头脑。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流动无国界,跨国文化交流频繁,作为经济学应用型人才,就应该具备及时发现问题并能捕捉有效信息的头脑。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特别是要重视其判断、推理、逻辑思维分析能力的培养,为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是协调素质。就是要培养协调合作的团队精神。团队协作精神是现代经济生活成就的基本保证,然而现在的大学生在这方面是比较缺乏的。由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长期生活在独往独来、缺乏交往的孤辟环境里,性格比较好强,听不进别人的劝告。为此要对他们加强协调合作素质教育,向他们传输沟通、宽容、合作、协调和双赢的团队精神理念,为他们今后的发展铸造成功的基石。以上这些素质的形成,除了加强教育之外,还可以通过开设经济实验课程,在实验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中提升他们的基本素质,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
经济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仅仅具有基本素质是达不到培养目标的,还必须具有合理的知识体系结构。我们认为,合理的知识体系结构应当具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牢固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政策法规知识。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要求培养学生拥有基本的经济素养和经济学视觉,通过扎实的基础理论学习,使学生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经济表象把握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并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培养学生牢固的专业知识,必须根据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变化有选择、有区别、有重点地向学生传授必要的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就是培养熟练的业务操作技能。我们认为,数学、外语和计算机技能是培养经济应用型人才的“三剑客”。如果学生缺乏这三种技能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研究、分析和创新的能力。数学模型看不懂,外文文献不能阅读,计算机不会操作,如何去捕捉经济学学术前沿知识?如何与国际社会进行交流和沟通?此外,还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经济管理技能,了解经济运行过程,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了解政策法规是培养应用型经济学人才必不可少的知识,学生对国家法律法规、不同时期经济方针政策以及地方的经济状况应当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对经济运行进行判断和分析。以上知识的集合,往往是集中体现在实际工作之中。因此要通过开设经济实验课程,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消化、巩固和提高各种知识水平,使知识的合理构成转化成为学生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的硬本领。
2 经济实验课程体系构成的设想。传统的经济学专业主要是以理论课程为核心,强调的是专业知识面宽又厚,研究能力强又深,适应性广又范,几乎没有考虑去研究开发经济学实验课程问题。因此,对于去研究探索开发经济学实验体系的构成问题就更加无人问津了。而在当今高校大力提倡培养“四种能力”的背景下,实验课程在全国高校呼而欲出,文科类专业要向理工科专业看齐,纷纷开出各种各样的实验课程,特别是实践性比较强的管理类专业模拟实验蓬勃发展,而与经济学类相关专业的实验也逐步开始起航。但唯有经济学专业的实验问题使各高校成为了难题,因为至今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实验课程的确是不知从哪个方面去开拓为好,经济理论课实在难以谈及实验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校都在摸索之中。根据前面述及的人才培养目标,当今我们培养的是应用型经济学人才,这种人才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要具有较强的业务操作能力,这种能力是贯穿于每个劳动者所从事的工作活动之中,最终体现在每个劳动者工作的成效上。因此,学生在学校就应当通过实验对这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训练和培养。
如何构建经济学实验课程体系呢?在既没有前人经验
的借鉴。也没有现行模式可循的情况下,只有靠我们在教学中去摸索,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去完成或者去开创先行,这是一项既艰苦又神圣的事业。经过我们研究。经济学实验课程的开发也不能离开它本身固有的研究对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经济学既是一门研究关于资源配置的高度抽象的学问,又是一门经世济民的学说。之所以说它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学问的学科,是因为资源所包括的内容是比较广泛的,既有自然资源,如矿山、天煞气等,又有人力资源,如劳动力等,还有信息资源,如经济信息、生产信息、市场信息等,这样经济学就要在严格的假定条件下研究经济人对资源的选择行为及其经济后果;之所以说它是一门经世济民的学说,是因为它既能够帮助我们治理国家,推进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又能够管理企业,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够进行家庭理财,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由此可见,经济学理论是既能解释经济现象,又能被经济现象所证明的真理。这样,我们认为经济学实验课程体系大体可以由经济解释性实验课程、经济验证性实验课程和综合经济分析实验课程三大类构成。
2.1 经济解释性实验课程。经济解释性实验课程是指利用经济理论去解释经济现象的一种实验课程。这种实验课程是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出发,去寻找经济理论依据,说明经济现象存在的道理。比如一张百元人民币掉在路上,在没有人看护的情况下,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被过路的人捡走。这个现象至少可以用两个经济学原理去解释它:一是用需求定理去解释,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需要人民币进行消费,而且当路人捡走人民币时也不用花费什么代价,就可以使手上的人民币数量大增,所以他把人民币拿走了;二是用稀缺资源原理也可以解释这个现象,因为人民币对于一般人来讲是属于稀缺资源,多胜于少,人人都想得到它,而且所拥有的人民币越多越好,所以在没有别人看护的情况下,第一个路过的人就会把它捡起来占为己有了。
1.课程体系要素“本科化”色彩较浓
课程内容与本科大量重复,实施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讲授式教学,与学生互动较少。老师面对考核和晋升职称的压力,对学生要求低,通常课后回去做研究,写文章、做课题,对于学生关注太少;课程体系结构不利于学生研究的深入和研究兴趣的培养;课程门数存在因人设课现象,数目较多。课程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有一定的脱节。
2.课程设置要求“统一化”倾向突出
一是在学校层面,为方便管理,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以各种文件形式,对学校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统一要求;二是在某一具体专业内部,研究生之间相互抄袭,指导教师又没有认真把关,导致不同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基本雷同,没有因材施教,个性和特色丧失。
3.课程体系结构“学科化”特征明显
一是由于没有相互支撑的教学团队,课程体系要素相对局限于特定学科范围之内;二是课程体系结构相对忽视实践性课程,没有结合国际潮流、中国特色和经济现状,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4.课程实施过程“应用化”倾向不足
一是理论课程多,数理基础课不足。原因在于部分教师数理功底本身不强;另外,部分学生来自于文科本科生,对于学习较深的数理课程有难度。但缺少数理分析,就不能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使理论知识难以理解。二是主干课程设置中缺乏方法论研究。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人才,必须培养学生规范、科学的研究方法体系。
二、应用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结构设计
课程设置以应用经济学创新人才的培养为目的,以经济学教育的本土化为目标,以经济学教育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为核心,以经济学为指导,立足经济学教育的国际化,进行经济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的改革与调整。课程体系结构涉及三个方面:主干课程、特色课程和实践课程。主干课程是必修课,特色课程和实践课程是选修课。
1.主干课程
主干课程包括四个层次:①经济史课程。通过这类课程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经济学的演进历程,提升学习兴致。这类课程包括:“中国经济史”、“世界经济史”、“马克思经济思想史”、“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经济学名著选读”等。②基础理论课程。通过这类课程的教育,使学生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③应用类课程。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企业、部门、区域、国家乃至世界的运行与发展。包括、“会计学”、“金融学”、“公共财政学”、“消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经济学”。④方法类课程。通过这类课程的实践,使学生掌握思考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和动手能力。包括“经济学方法论”、“经济社会调查方法”、“统计学”、“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数据分析与SPSS应用”、matlab等。
2.特色课程
根据各自优势与特色,或经济发展实践的需要,开设3~5门特色课程。如“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经济”、“西部大开发专题”、“经济学前沿专题”、“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20位经济学家思想述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题等特色课程。
3.实践课程
充分发挥应用经济学学科的集聚与辐射作用,加大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的力度,争取与企业、社会建立广泛的联系。积极承担政府、企业咨询类课题。课程主要包括:①各类学术报告、学术沙龙、学术会议、科研课题以及学生间的课余学术讨论等。②建立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为研究生提供学术交流、自主开展科学实验和实践创新思想的专门场所。③通过在校外研究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设立研究生工作站,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两段式双导师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提高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应用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实施方式
1.课程审査机制
(1)严格审査新开设课程。从学科目标定位、适用对象、课程内容、教学设计、考核方式、师资力量、预期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査,并加强对课程开发的指导监督。
(2)定期审查已开设课程。通过定期审查,保证课程符合培养需要、保持较高质量。除教学专家外,注意吸收毕业研究生和用人单位参与课程审査。对于质量未达到要求的课程提出改进、甚至停课要求。
2.研究生选课管理
(1)重视研究生课程学习计划的制定和审査。综合考虑研究生已有基础和兴趣志向,发挥导师和培养指导委员会作用,加强对研究生课程学习计划的制定指导和审查,严格对计划执行的管理和监督。
(2)形成开放、灵活的选课机制。建立跨学科、跨院(系)和跨校选课机制,扩大课程选择范围,支持研究生根据培养需要在论文工作阶段修习部分相关课程。
3.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1)促进学生、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鼓励研究生参与教学设计、教学改革和教学评价。
(2)优化课程内容,注重前沿引领和方法传授。及时调整和凝练课程内容,重视通过对经典理论构建、关键问题突破和前沿研究进展的案例式教学等方式,强化研究生对知识生产过程的理解。
(3)加强对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支持服务。为研究生提供个别化的学习咨询和有针对性的课程学习指导,开展研究生课程学习交流活动。加强教学服务平台和数字化课程中心等信息系统建设。
(4)加大对教师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激励与支持。提高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在教师薪酬结构中,特别是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比重。加大对教师承担研究生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项目的资助力度。
(5)加强师德与师能建设。强化政策措施,引导和要求教师潜心研究教学、认真教书育人。支持教师合作开发、开设课程,鼓励国际和跨学科合作。建设教学交流和教学技能培训平台。
四、应用经济学研究生教学考核和评价方式
1.创新考核方式,严格课程考核
根据课程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等的特点确定考核方式,重视教学过程考核,加强考核过程与教学过程的紧密结合。
2.探索建立课程学习综合考核制度
根据学校、学科和硕士层次的实际情况,结合研究生中期考核,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课程补修或重修,确有必要的应对培养计划做出调整,不适宜继续攻读的应予分流或淘汰。
3.严格课程教学管理
通过建立健全应用经济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制度,按照规定程序办法严格教学管理。已确定开设的研究生课程,必须按计划组织完成教学工作,不得随意替换任课教师、变更教学和考核安排、减少学时和教学内容。研究生课程开课前,教师应按照课程设置要求、针对选课学生特点认真进行教学准备,制定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应对课程各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形式做详实安排,对学生课前准备提出要求和指导。课程教学大纲应在开课前向学生公布并提交管理部门备案,作为开展教学和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经济学;就业;课程体系
一、研究背景
1998年教育部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时减少了近一半专业,却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一个新兴边缘学科诞生后,很多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凭借自身原有相关学科,比如,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学、社会保障学等的师资优势,办出一些特色,走在了前面。江西师范大学校2005 年设立该专业,并于次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多届学生毕业。
二、就业总量分析为了解毕业生实际就业去向,笔者对江西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10届、2011届、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形式包括电话、短信、委托本班同学对未能联络上的同学补充联系。其中2013届和2012届有效信息获得率分别为100%和56%,而2011届和2010届毕业生获得的有效信息不足50%。表1给出的是2013届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与就业岗位的情况。(表1)
总的来看,2013届毕业生中就业单位为企业的占比为60%,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占比为40%,即便把其中的大学生村官部分删掉(按协议他们极有可能将来需要面临二次就业,大约占其中的17%),即真正属于公务员及机关事业单位的部分为23%。虽然相比一些重点大学,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比率仍属较高水平(后者2013届毕业生该项比率仅为6%)。而去往企业的比率高达60%,中国人民大学为86.5%。
在岗位方面,去往企业就业的21 人中有15人前往私营企业,其中10人从事经营类工作;3人前往国有企业,其中1人从事经营类工作;2人前往地方银行,均为经营类工作。按此计算,从事经营类相关工作的比例占32%,高于预期。意味着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从事的是经营类岗位,在所有类别岗位中比率最高(在所有类别中占比最高的是行政类岗位,但如果除去大学生村官部分,则占比和经营类岗位占比相等),远高于我们对从事经营类岗位的学生数量的预期,偏离了我们最初认为大部分毕业生应该去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或企业人事、工资与福利部门工作的判断。这种误判体现在就业比例与和服务于相应就业类别的课程或学分比例之间的对比关系上。2013届毕业生培养计划共开设了25门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不含公共必修课),其中经济学类课程7门(不包括相关课程,如高等数学等),占28%,略低于经营类岗位就业同学的占比,考虑到大学生村官二次就业问题,则两者差距可能会更大,经营类岗位就业比例将显著高于经济类课程的比例。
三、就业结构分析
学生培养计划中经济类课程的开设和学生就业选择情况并不匹配,即经济类课程安排落后于学生就业需求,不仅体现在总量上,在结构上也很明显。
根据就业反映情况,经营类就业全部集中在企业,没有人在政府相关部门从事经营类工作,但为这些部门就业而开设的经济学课程却占全部经济学类课程的43%,主要有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概论和政府经济学,它们没有给学生就业带来直接的促进作用。其他几门经济学类的课程情况稍好,除西方经济学原理作为基础性课程外,其他课程如货币银行学、劳动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原理等都有服务对象,即可以在毕业生就业岗位中找到其影子,如有学生从银行业务工作,有同学从事劳动保障工作以及企业人事管理工作。
在2013 届毕业生就业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升学比例非常低。在41个同学中仅有2个同学选择升学或升学成功,比例为5%,远低于中国人民大学的37.1%,南京农业大学的17%。从升学方向看(2012届类似),这个专业主要有两个去向,一是经济学,可以选择劳动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一是社会保障。对升学选择经济学方向的同学而言,现有经济学课程安排对他们并不利,主要表现为课程杂、方向不明确、缺少核心课程,导致学生在向经济学专业升学过程中遇到障碍。如果升学方向是社会保障,其相应课程则开设较为齐全,一共开设了7门核心课程。但在这种“完美”的课程设置下,选择社会保障作为升学方向的同学仅有1人(2012届为2人),和选择经济学作为升学方向的人数相当,令人质疑其价值。
四、学科建设科学定位
根据以上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可发现,经营类岗位和行政管理类岗位总的占全部就业的比重高达78%,而社会保障类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类等其他岗位占全部就业的比重不到22%,这种反差显示出当前学科建设定位不够理想等问题。首先体现在办学单位设置不合理。据了解,中国人民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设立了专门学院外,其他高校,比如,福建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均则将其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依托管理学平台办出了特色,对学生培养和就业有利。省内某高校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设置在经济管理学院(前身为经贸学院),定位为培养学生向劳动与人事、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及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为此开设了共计10门经济类课程,也办出了特色。江西师范大学则把它放置在了政法学院,目前状况难以显示该平台为专业特色建设带来帮助。当然,新办学科问题在所难免,关键是要面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基于目前收集到的毕业生就业信息可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首先是培养计划中应该对核心课程进行模块化管理,通过模块引导学生明确对未来的定位。根据历届毕业生就业呈现出在某些岗位类别上的集中趋势,可考虑设置若干模块,比如,经济类模块、行政管理类模块、社会保障类模块等。这里仅关注经济类模块建设。
五、经济类模块建设
对就业信息的纵向比较,有助于产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如果不苛求严谨,可以把历届学生培养计划中,经济学课程的变化与历届学生中经营类岗位就业和升学情况作个对比。这里仅以信息收集情况稍好的2012 届和2013 届毕业生为例。2013届毕业生从事经营类有关工作占就业学生中的比例高于2012届毕业生。相应,2013届毕业生的培养计划中经济类课程的门数为7 门,比2012 届毕业生多1门。同时,部分课程的学分也有所增加,如果算上一些外围课程,则相差更多。经济学课程的变化和学生在经营类岗位的就业存在正向相关性,建设好经济类模块有助于学生就业。
经济类模块建设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服务和致力于经营类岗位的同学,一是服务于在其他岗位的同学。两类同学就业目的不同,对经济学课程体系的需求不同,因此可分别设立两类经济学模块课程供选择:经济类模块I和经济类模块II。
经济类模块I。主要面向将来准备在就业或升学时向经营类岗位或经济类专业发展的同学。该模块在原来经济学课程中进行整合,主要对原来一些就业贡献小且内容非常相似的课程,比如,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概论和政府经济学进行精简,同时增加一些核心课程和有利于拓宽学生就业面的课程,例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该模块具体包括以下课程: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劳动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从课程数量上看,该模块所包含的课程数量与原来的经济学课程数量相比并无变化,但从就业的现实角度看,则显然设置更加优化,且更贴近当前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学生在这些课程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或旁听其他课程,再如,消费者行为学等。
经济类模块II。该模块旨在为往其他方向发展的同学提供经济学基础知识,传递经济学思想,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工具。具体开设的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原理、公共财政学、劳动经济学。从课程数量看,该模块包含的课程比原来培养计划中的经济学课程减少3门,学分数量减少9分。这些课程主要是经济学思想、经济学相关知识的普及,它们或者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知识,或者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决策的思维。这个模块课程尽管精简了,但传递经济学基本知识与经济学思想的目的更突出,反而有助于学生未来发展。
六、结论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新设置专业,各高校兴办该专业的时间差距不大,关键在如何结合高校自身资源办出自身特色。作为文科院校,江西师范大学在资源上具备一定优势。但要把这一优势发挥出来,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第一,学校应该重视新专业的建设。
平台对一个学科的发展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政法学院这个平台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的贡献并未显现出来,对学生就业非常不利。另一种选择是设立公共管理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管理学科实力并不弱,但却分散分布在商学院、教育学院、文旅学院和政法学院中,无法发挥规模办学优势。
第二,以服务学生就业为导向,重新明确学科建设定位。就业不能仅依靠学生毕业时学校搭建的各种平台,关键还在学生自身素质、知识和能力。因此,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必须明确未来方向。要实现这一点,学科建设定位必须科学合理,并建立在以就业为导向基础上,只有全面综合分析学生就业情况,才能实现科学合理的学科定位。这种科学合理的学科定位必须最终体现在学生培养计划和课程设计上。而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有益于学生定向培养。在当前学生课时不断被压缩背景下,模块化课程体系有助于缓解课时紧张现象,避免教学质量和培养质量下降,达到培养有用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白凤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探索[D].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03).
[2]谢勇,李放,周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3(04).
[3]宗惠.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D].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1).
大数据时代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社会各行各业对数据分析需求大幅上升,需要借助数据分析实现数据的增值,挖掘数据背后的潜在价值,为其经营管理决策、投资决策提供智力支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具有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应用创新型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逐渐攀升,也引发了对高校经管类专业学生能力的更高要求。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经管类专业学生必须能够广泛应用定量分析技术,能够从海量数据中获取有效数据,运用科学的方法从这些数据中提取出有用信息,建立相应的模型,作出最优决策。统计学是培养经管类专业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众多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以后深入学习相关定量方法类课程(诸如计量经济学、管理运筹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等)的基础。因此,统计学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获取有效数据和分析数据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而影响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的培养。
一、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教学定位模糊。
我国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的最大弊端在于一直按照前苏联划分方式将其归类为一门偏重于简单数据整理课程,而将相应的统计分析所采用方法和理论归为数理统计,因此在教学中不重视对后者的学习。然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统计学课程是同时包括这两个部分内容的,尤其是后一个部分内容是定量分析的重要基础。因此,在传统统计学教学定位下,学生只认识了基本理论与概念,却掌握不了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这与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难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社会各领域对经济管理人才素质的新需求。
2.课程体系有待完善,与经管类专业融合不够。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设置只涉及理论统计学这一领域,未将统计分析方法与相关经管类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在这样的课程体系安排下,学生虽然掌握了统计基本理论和方法,但难以体会到统计在本专业学习中的应用价值,当面临现实的经济、管理问题却无能为力,不会运用所学统计方法,结合专业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定量分析。这种状况与经管类人才定量分析能力培养目的相违背,难以实现具有创新能力的经管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如能结合经管类专业特点,对统计学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建设,势必能够培养出具有定量分析技能,满足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符合大数据时代人才素质要求的经济管理人才。
二、大数据时代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体系构建
1.明确课程教学定位。
目前,统计学教学中偏重于统计学基本概念、基本模型和基本方法的理论知识学习,系统性较强,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统计学的知识体系,但是对统计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统计方法的应用重视不够,这不仅会让学生望而生畏,从而失去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不能够学以致用,在自己本专业深入学习过程中不会运用统计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的经济管理问题,而在教与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源头在于教学定位不够准确。因此,本文提出新的课程教学定位:以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提高经管类专业学生定量分析能力为目标,结合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的特点,通过统计学的理论教学、案例分析、课程设计、实验(践)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统计思维能力和统计应用能力,具备运用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社会经济管理领域有关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大数据时代对经济管理人才的新需求。
2.课程体系优化建设。
根据新的教学定位,统计学课程体系优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一是课程体系设置要强调基础知识、注重灵活应用、突出定量分析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二是课程结构上,突出专业针对性,强调统计学科和经济学科、管理学科的有机结合,使课程特色化;三是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为学生提供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的实训平台;四是将统计分析软件的运用融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加强统计分析软件的技能培养。因此,本文将运用模块化系统集成思想,根据经济与管理类各专业的要求,提出按专业分模块,按模块分层次,按层次定内容的改革方案,构建“课程体系课程子系统课程模块具体内容”的递阶控制结构模型。在统计学课程体系优化建设中,我们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构建出模块化、层次化集成的课程体系在整体功能上达到了最佳状态。课程基础子系统是统计学理论基础和统计思维培养阶段,由统计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构成,体现了“厚基础”的功能。课程应用子系统和课程案例子系统是统计分析能力训练阶段,首先结合认知性案例模块系统介绍统计分析方法,让经管类专业学生了解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其次进一步结合专业特色案例模块和统计分析软件模块,通过分专业教学方式,使不同专业学生能够体会到统计学在本专业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强能力”的功能。课程实践子系统是统计应用能力实践阶段,是培养大数据时代应用型经管人才的重要环节。课程实践主要包括课堂实践和实验室模拟,课外实践主要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实训实习和相关竞赛,通过课程实践和课外实践两大平台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课程选修子系统是统计应用能力扩展阶段,该阶段在学生掌握统计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选修统计预测与统计决策两大模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定量分析能力。
三、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体系构建,应注重强化基础理论,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做到统计知识与实例分析相结合,与软件应用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根据经管类各专业特色,以“知识+能力+应用”模式进行模块化、层次化课程体系设置,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数据素养和信息素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定量分析能力,以适应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素质的新需求,使具有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能力的经济管理人才在就业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孙根年.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观及系统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2001,(2).
[2]曾五一,肖红中、庞皓,朱建平.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统计研究,2012,(2).
[3]姚寿福.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2,(3).
[4]朱怀庆.大数据时代对本科经管类统计学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4,(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054-02
大数据时代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社会各行各业对数据分析需求大幅上升,需要借助数据分析实现数据的增值,挖掘数据背后的潜在价值,为其经营管理决策、投资决策提供智力支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具有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应用创新型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逐渐攀升,也引发了对高校经管类专业学生能力的更高要求。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经管类专业学生必须能够广泛应用定量分析技术,能够从海量数据中获取有效数据,运用科学的方法从这些数据中提取出有用信息,建立相应的模型,作出最优决策。
统计学是培养经管类专业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众多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以后深入学习相关定量方法类课程(诸如计量经济学、管理运筹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等)的基础。因此,统计学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获取有效数据和分析数据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而影响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的培养。
一、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教学定位模糊。我国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的最大弊端在于一直按照前苏联划分方式将其归类为一门偏重于简单数据整理课程,而将相应的统计分析所采用方法和理论归为数理统计,因此在教学中不重视对后者的学习。然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统计学课程是同时包括这两个部分内容的,尤其是后一个部分内容是定量分析的重要基础。因此,在传统统计学教学定位下,学生只认识了基本理论与概念,却掌握不了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这与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难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社会各领域对经济管理人才素质的新需求。
2.课程体系有待完善,与经管类专业融合不够。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设置只涉及理论统计学这一领域,未将统计分析方法与相关经管类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在这样的课程体系安排下,学生虽然掌握了统计基本理论和方法,但难以体会到统计在本专业学习中的应用价值,当面临现实的经济、管理问题却无能为力,不会运用所学统计方法,结合专业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定量分析。这种状况与经管类人才定量分析能力培养目的相违背,难以实现具有创新能力的经管类人才的培养目标。
因此,如能结合经管类专业特点,对统计学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建设,势必能够培养出具有定量分析技能,满足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符合大数据时代人才素质要求的经济管理人才。
二、大数据时代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体系构建
1.明确课程教学定位。目前,统计学教学中偏重于统计学基本概念、基本模型和基本方法的理论知识学习,系统性较强,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统计学的知识体系,但是对统计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统计方法的应用重视不够,这不仅会让学生望而生畏,从而失去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不能够学以致用,在自己本专业深入学习过程中不会运用统计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的经济管理问题,而在教与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源头在于教学定位不够准确。因此,本文提出新的课程教学定位:以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提高经管类专业学生定量分析能力为目标,结合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的特点,通过统计学的理论教学、案例分析、课程设计、实验(践)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统计思维能力和统计应用能力,具备运用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社会经济管理领域有关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大数据时代对经济管理人才的新需求。
2.课程体系优化建设。根据新的教学定位,统计学课程体系优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一是课程体系设置要强调基础知识、注重灵活应用、突出定量分析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二是课程结构上,突出专业针对性,强调统计学科和经济学科、管理学科的有机结合,使课程特色化;三是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为学生提供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的实训平台;四是将统计分析软件的运用融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加强统计分析软件的技能培养。
因此,本文将运用模块化系统集成思想,根据经济与管理类各专业的要求,提出按专业分模块,按模块分层次,按层次定内容的改革方案,构建“课程体系课程子系统课程模块具体内容”的递阶控制结构模型,具体如图1所示。
在统计学课程体系优化建设中,我们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构建出模块化、层次化集成的课程体系在整体功能上达到了最佳状态。
课程基础子系统是统计学理论基础和统计思维培养阶段,由统计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构成,体现了“厚基础”的功能。课程应用子系统和课程案例子系统是统计分析能力训练阶段,首先结合认知性案例模块系统介绍统计分析方法,让经管类专业学生了解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其次进一步结合专业特色案例模块和统计分析软件模块,通过分专业教学方式,使不同专业学生能够体会到统计学在本专业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强能力”的功能。课程实践子系统是统计应用能力实践阶段,是培养大数据时代应用型经管人才的重要环节。课程实践主要包括课堂实践和实验室模拟,课外实践主要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实训实习和相关竞赛,通过课程实践和课外实践两大平台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课程选修子系统是统计应用能力扩展阶段,该阶段在学生掌握统计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选修统计预测与统计决策两大模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定量分析能力。
三、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体系构建,应注重强化基础理论,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做到统计知识与实例分析相结合,与软件应用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根据经管类各专业特色,以“知识+能力+应用”模式进行模块化、层次化课程体系设置,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数据素养和信息素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定量分析能力,以适应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素质的新需求,使具有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能力的经济管理人才在就业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孙根年.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观及系统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2001,(2).
[2]曾五一,肖红中、庞皓,朱建平.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统计研究,2012,(2).
[3]姚寿福.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2,(3).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2-0183-02
计量经济学诞生近50年后进入了中国,不但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变革,而且对其他学科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计量方法的准确运用成为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必备的技能之一。然而,由于计量经济学是数学、经济学和统计学的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在短时间内很难准确把握计量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导致论文写作过程中模型应用不当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使硕士研究生在计量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短时间内有效跨过理论学习和应用之间的鸿沟,一直是困扰计量经济学教学者的难题。
当前,计量经济学教学工作者对本科生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做出了充分的尝试,但对硕士研究生,尤其是非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建议和实践仍显不足。本文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采用调查数据分析方法提出了硕士研究生计量经济学课程“三位一体”教学体系,以期能够为硕士研究生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一、硕士研究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优势和劣势
笔者对所在学校非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计量经济学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共发出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9份。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对硕士研究生学习计量经济学所具备的优势与劣势具有清晰地认识,使课程体系的设计更具针对性。
1.本科背景的差异增加了课程设计的难度。一些研究生所学专业与本科专业不同,还有一些学生的本科专业属于理工科。一些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过计量经济学,而一些学生在本科阶段从未接触过计量经济学。在笔者所进行的调查中,23.04%的学生选择了与本科不相同的专业,有47%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过计量经济学。本科背景的差异导致计量经济学知识点的接受程度不同,增加了课程设计的难度。
2.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具有较强的认识。在全部调查样本中,认为计量经济学对做学术研究重要的比例达92.41%,导师向学生强调过学习计量经济学重要性的比例达78.75%。因此,与本科生相比,硕士研究生对计量经济学学习的必要性具有更强的认知,学习动机更加强烈。
3.扎实的数学基础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计量理论。硕士研究生大多经过了研究生考试的洗礼,对于数学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数学知识储备较好。调查问卷中近60%的学生认为数学知识并不是理解计量方法过程中的关键性阻碍。硕士研究生所具备的扎实数学基础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计量理论,为计量理论的深入讲解提供了可行性。
二、硕士研究生计量经济学课堂需求分析
为了更好地提出教学改革建议,笔者在调查问卷中设置了三个问题了解学生的课堂需求,具体问题和选项如下表所示。
对于第一个问题,三个选择的分布比例分别为86.38%、4.90%和8.72%,因此在授课方式的选择上,依然应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这主要是由计量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由于计量经济学是交叉学科,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仅依靠学生的分组讨论和自学无法达到准确理解的目标。
对于第二个问题,四个选项的分布比例分别为11.38%、48.78%、14.36%和29.27%。计量理论依然是学生在计量经济学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但理论的推导并不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学生更关心计量理论所体现的思想,因此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应避免陷入单纯理论推导的境地,重点应在计量理论所体现的现实含义上。计量软件的操作在重要性的排名中居于第二位,主要原因在于计量经济学的学习以应用为目标,熟练的软件操作则是应用的前提。计量案例在重要性的排名上处于最后一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案例不重要,当我们转向第三个问题时,发现对案例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案例上,因此结合学生专业背景,采用恰当的案例是调动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兴趣的有效方法。
三、“三位一体”教学体系的构建
1.以与专业相关的案例为引导,强化计量经济学学习的目的性。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问题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更强烈的兴趣。这就要求在课程设计中需要寻找与学生专业相符合的恰当案例,并提出与计量经济学知识点相关的问题。比如,案例中应该建立怎样的模型进行分析,模型中的参数如何获得,参数的可靠程度是怎样的,所建立模型是否恰当,有没有更好的模型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相关的计量知识点,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以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案例为引导会增加学生学习计量方法的目的性,加深计量方法在其专业方向中应用的直观感受。
2.以计量理论所体现的思想为支撑,掌握计量方法的基本分析脉络。计量经济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参数估计、估计量的性质以及假设检验三个部分。在非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中参数估计方法主要涉及最小二乘法和极大似然法,估计量的性质主要涉及高斯马尔可夫定理和极大似然估计量的性质,假设检验主要涉及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和模型整体显著性检验,对这些理论理解的透彻与否直接决定了能否自如地把握和运用形式更加复杂的计量模型,因此,适当的理论推导是必要的。同时,相对于本科生而言,硕士研究生具有更好的数学知识储备,对推导中所遇到的技术难点更容易理解和突破,但需要注意的是,计量理论的讲授应避免为推导而推导,重点应在于深入讲解每个理论的现实含义。
一、现行课程考核体系及其缺陷
每门课程都具备特定的功能,课程考核理应与功能相匹配。《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工程技术与经济互相交叉的应用性课程,着重培养懂经济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制定各种工程技术方案,而且能分析方案的经济效果;不仅扎实掌握相关理论和方法,而且灵活应用于实践。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经济平台课程,其教学与考核体系必须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相适应。目前,虽然也有一些关于《工程经济学》课程考核改革的探索,但均就课程论课程,忽略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宏观指导。实际上,每门课程都是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一颗“螺丝钉”,都应该在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相当多的课程教学与考核就书本论书本,课程功能弱化,课程考核与课程功能严重不匹配。
(一)现行课程考核体系。
根据对同行的相关调查,目前《工程经济学》课程的主要考核方式及权重体系如表一。
出勤情况主要看学生迟到、早退和旷课情况,通常靠点名完成。点名次数因教师不同而有差异,48个学时通常会有5—10此点名;课堂表现包括课堂讨论、课堂笔记等;平时作业主要是课本章后作业;期末书面考试通常是闭卷,主要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名词解释、计算题等。《工程经济学》课程现行考核存在诸多缺陷,具体表现为:课程考核方式、考核权重结构、成绩评定标准等不合理。
(二)现行考核体系的缺陷。
1.课程考核方式没有产生应有的激励和引导功能。激励和引导是课程考核的重要功能之一。当前的课程考核体系存在诸多漏洞,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助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期末书面考试重点考查工程经济分析等基本理论知识,容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无法有效引导学生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通过这门应用性课程,学生应懂得运用工程经济分析方法进行实践是应具备的重要专业素养,但显然无法通过期末的一次书面考试来实现。除了专业素质外,一门课程还应该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方面有所裨益,但在当前的教学与考核中往往不能很好体现,表现为:计算机和外语知识只通过计算机和外语课程获取,没有和《工程经济学》课程有效结合;诚信、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是职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但是,不少学生对待平时作业却敷衍了事、相互抄袭,出勤不出力,学习态度较差,因而通过本课程所能够培养的协作和学习能力便无从谈起。
2.课程考核的科学性不够,表现为考核权重结构不合理、平时成绩考核随意性大。期末书面考试一般占到总成绩的70%—80%,重点考查工程经济分析等基本理论知识点,无法有效引导学生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不同考核方式所占权重目前和其功能不配比。表现为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考核,往往只能关注到课堂表现较好的学生及课堂表现较差的学生,不能覆盖绝大多数学生;而对学生作业、笔记质量的考核,只能以作业、笔记完成时的状态为准,对其形成过程不能实施有益监督,或存在互相抄袭现象,致使评价结果产生偏差。平时作业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不仅如此,由于缺乏客观标准,打分主观性强,平时成绩反倒成了降低不及格率的重要手段。
二、《工程经济学》课程考核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课程考核应当与课程功能定位相适应。
每一门课程在整个培养方案中都要承担一定的功能。并且课程的合理功能与目标还应该是多元的,是一个系列,相辅相成。要较好地实现其系列功能,除了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外,课程考核自然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就要求课程的每一个功能都有一种或多种考核方式与其相互对应。另外,除了考核方式外,还需根据课程各个功能的重要性,合理确定不同考核方式占总成绩的比重,即考核方式权重依据其所能承担的功能来确定,这样会比较科学。把课程考核方式、考核权重与课程功能定位相适应,有助于增强课程考核的引导性和科学性,有助于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最终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注意课程考核的客观性、过程性、反馈性。
客观性要求课程考核时尽量减少主观随意性。《工程经济学》试卷考试一般能够做到相对客观,但平时成绩如课程论文、课程设计、课堂表现等主观性往往强,需要注意。否则,平时考核可能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或者成为调节学生成绩的手段。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能靠期末一次考试简单确定。从管理学原理看,加强过程控制是重要的,而且平时多次考核与及时反馈,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三、《工程经济学》课程考核体系设计
(一)课程功能合理定位与目标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52-02
一、研究意义及必要性
对于体验式学习的认识,人们最初是从哲学、美学、心理学等角度来探讨的,其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观,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由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等学者提出。但是,这种理论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关注并予以推广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从教育学领域开始流行起来的。教育学意义的体验式学习认为体验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果。基于上面的认识,学界普遍认为,体验式学习真正被用在教育教学中是应用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大学教授库伯构建了一个体验式学习模型。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这也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看法一致:强调在学习中,学生不只是单纯的模仿,更应在情景、互动、合作中创作。[1]在实践方面,较早应用于船员的业务学习。船员通过实操的体验,来感知自己处理应及情况的技能。后来较多的应用于教育学领域。
国内对体验式学习的研究也是近年来倍受关注,成为教育学者、社会学学者及管理学者共同探索的问题。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发展趋势越发专业化、集群化和规模化。这种产业链的延长带来了社会分工体系的复杂性。如何能培养出复合型的信息化管理实践型人才给高校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此外,在目前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成为我们教学的重中之重。这要求我们必须从市场需求出发,及时重塑教育理念,强化实践教学,设计教学课程,最大化的实现教学价值。体验式教学方法可以较为有效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学校与社会的对接,因此,高校试图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及形式上做出探索和尝试。他们提出这样的学习方法的特征是实践性,情景性,模拟性和学习效果差异性等,但也处于刚起步阶段。从研究成果上看,目前对于体验式学习的尝试领域普遍集中在教育学,体育学和外语教学中。
CESIA体验学习,即遵从创设(create)―体验(experience)―分享(share)―整合(integrate)―应用与创新(apply and innovate)的学习过程。这种教学方法旨在以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导向,在教与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师生的互动性,达成从学中做,从做中学,从而使学生对于学习的知识产生深刻体验后,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的领域。 相似的研究还有沉浸式教学(认知、体验、领悟、实践),ATDE教学(问、想、做、评),PBL(基于问题导向式学习),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混合式教学(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融合式教学,SCEI式教学(顿悟式体验学习)等。与这些理论相应的,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工具和模型,如案例教学,沙盘训练等。
综观以往的研究,包括对经管类专业的课程设计研究,还只是停留在对其本质和特征、价值及其实现途径上的理论层面的讨论,只有极个别的研究关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效果的分析与评价。对于实践层面,课程体系的设计和评价模型少之又少。由此,有必要将一些课程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具体化、程式化。
二、高校经管类课程的学科特征
经管类课程相对于自然科学来说,属于软科学,主要是研究人类社会活动及经济活动进程中的内在规律。它具有以下的学科特征:
(一)理论观点纷杂,流派纵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迁。
经管类的主干标志性的课程是经济学和管理学,课程都是以一定的,客观的社会经济实践为基础,又反过来反映和推动人类的社会实践。以此为奠基,相关的边缘学科也呈现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学者的不同看法的延伸。如《人力资源管理》及《管理心理学》的发展脉络就其实质是遵循了《管理学》的历史演变,并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和创新。[2]
(二)理论性强,实践性也强。经管类课程由相关概念出发,引申原理,是概括而抽象的。学生在课程内主要是靠理解来掌握知识点,无法像理科生那样通过室内的一些实验,直接得出结论。但从另一个方面说,经管类课程是总结人们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规律并加以总结。这种总结不是全文照搬,而是创造性的加以应用。比如《管理学》中的一些领导理论,并不是放在任何一个环境和情景下都能实现的,这洽洽需要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和对比,找到适用的条件,并达到一定的效果。这是于自然科学的条件相对唯一性有很大区别的。
(三)经济学和管理学及其相关理论之间互相交织。经济学和管理学以及相关课程互相交叉、互相渗透的特征较为明显。事实往往是一个理论或者一个模型同时应用于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比如统计学。同时,又与其他学科交融,比如社会学、心理学、数学等,这使得经管类课程呈现了较为复杂的综合性。同时,在教学评价中,应体现这种交叉和渗透,并加以创新。[3]
(四)整体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存在瓶颈。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各类组织经济的进展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经管专业历来是学生看好的专业。但是,由于经管类课程更新速度快,对于和社会及企业的对接要求高,没有相应的实践体验,往往很难对于教学效果给出客观的评价,进而让人觉得这类课程的枯燥性和理论性强。比如人力资源管理,它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它涉及了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许多领域。就其教学效果而言,学生也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和体验来掌握知识,单纯的理论学习无济于事。从另一个方面说,如何评价课程效果,比如成为一个很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学生毕业多年以后才能体现出来。这些无法从学生一毕业就看得出来,因此造成效学评价体系中现有的效果评价无法呈现,都需要时间的积淀。相应的专业还有经济学、国际贸易等。
三、基于CESIA体验学习视角下的经管类课程设计-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例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与社会对接程度较高,同时,它跨越了了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门知识。对于这门课程的讲解,单单在课堂上阐明理论是无法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因此,CESIA体验学习较为适合本门课程的深度挖掘。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如下的学习模型图:
(一)课程说明
1.课程说明:以人力资源管理招聘模块中的压力面试环节为例。
2.学生分配: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演招聘经理,另一组扮演前来应聘的应试者,在中场时互换。
3.前提假设:
(1)假设应试者在前面的招聘环节表现都很不错。
(2)假设应试者实习成绩很差。
(3)假设招聘经理欲招聘的就是与其实习工作类似的职务。
(4)假设应试者没有任何准备面对实习成绩差的压力,从而无力应对。
4.情景设立:这是一个压力面试的场景。招聘经理说:“你好,你前面几个环节的表现不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我们同时也注意到,你实习的时候,成绩很差,而我们就是要你从事与实习时一样的工作。我们无法判断你的胜任力。如果我们不能录用你,我们深感抱歉。”
5.要求:学生们按各组的角色进行讨论和分享。作为招聘经理的一方,尽量提高自己的要求,对于应试者比较苛刻;作为应试者的一方,尽量表明自己真诚的态度,在胜任力方面说服对方。然后再换位,体验双方不同的心理和不同的态度。
6.展开讨论:作为招聘经理的一方同学对于应试者的回答是否满意,是否能引起招录的欲望。作为应试者的一方同学,思考如何回答这样伴有压力的问题,在回答中做到有理有据。
7.思路整合:作为应试者,首先要勇于承认自己实习差的现实,并从自己身上找到不足的原因进行主、客观说明;其次要自信的表达,正因为有了实习的磨炼,工作中才会改进不足,发挥自己的长处;再次,真诚的表示希望得到录用的机会并表达决心;最后,如果对方对于自己的胜任能力仍有怀疑,可以提出低薪胜任一段时间看看表现。
8.作为延伸实践研究,可带学生去企业进行走访和调研,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招聘经理们一般是如何看待应试者的,从哪些方面关注应试者。对于这类压力面试的题目,招聘经理们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会提出。
9.最后对于本次体验进行反馈,哪些地方做的不足,学生们有何期待。
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图示来呈现具体体验的过程:
(二)必要条件
1.老师精心准备学生体验的道具,并对学生将要呈现的角色有十足的把握。
2.老师对于学生回答有一定的预期。
3.学生的表现投入。
4.学生互相打分能够客观,不带入主观印象,如同学关系,个人关系等。
5.有比较稳定的企业群信息,有条件实现相关教师应增加在企业的时间。
6.注重反馈,有利于下一次的体验实践。
7.学生人数不宜过多,一般控制在20-25人为宜。
(三)对于这类体验课程的客观支持
1.构建合理有效的师生评价体系。目前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除了上课的提问和出勤的考量,基本上就是期末的试卷。因此,学生们上课并不积极参与回答或者角色扮演。所以,首要的任务就是改变学生“学习好不好,看看一张卷”的学习现实。在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中增加体验的表现分数,参与分数,作为常规性的计量,让学生们乐于并勇于体验,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提升其成就感。对于老师的评价,也应增加老师授课的体验式教学的次数,效果作为计量。鼓励老师搞体验教学,并从中获得收获,从而改变教师授课效果的一般性,难以突破性和趋同性。
2.形成具体规模的校企合作。一般老师毕业后少有去企业工作的经验,学校应组织教师去企业工作一段时间是必要的,但是工作一段时间也并不能真正掌握企业实践工作,因为在企业工作的这段时间能看到、能体验到的只是企业实践工作极少部分,因此,学校应探讨教师实训教学能力提升办法。[4]开发具有教学及实践双重意义的实习、实训基地是一个很好的思路。这样的实习基地应选择与所讲专业相近的企业。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市场经济导向下,多于重示组织绩效,少于看待社会效益,即便是签订了合同,也不是很情愿的接受学校实训的要求,或者很难形成真正的校企合作,更无法说把学生的实训及实习当成企业的核心任务来完成,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实训效果,同时也无法形式体验式教学的整体流程的执行顺畅。[5]
四、结语
高校的强大一是依靠它的科研水平,另一个是依靠它的教学水平。教学是培养学生的重要环节。就目前国家教育部推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大多数学校都面临着如何提升学生的市场适应力,提升其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困惑和挑战。CESIA体验式教与学是一个很好的引导,但是,不可否认,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则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企业的多重配合,而这通常是实践当中最难完成的。
(一)学校层面。首先,应大力改革教师与学生的评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让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空间可操作。其次,要重视教学突破的重要性,在设备和软件的购置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敢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予以鼓励,给教师足够的自主性和发展空间创新。最后,应加大教师在课程、课堂和教改方面的课题支持和成果奖励,以增强教师尝试体验式教学的兴趣。
(二)教师层面。一方面,由于传统的教育背景的影响,我国的本科、硕士及博士教育体系中,实践的环节偏少,特别是一些文科专业,根本没有去企业的机会。因此,毕业生毕业后直接到高校任教,无法在企业经验方面继续传承。教师自己要努力争取去企业挂职,真正的讲授具有实操性的课程。在体验式教学方面也会更加有体会,实施起来也更加游刃有余。另一方面,在尝试之初,学生可能会不配合,反应较慢,或者设备条件不足,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但是教师不能放弃和退缩,充实自己,多学习,多交流。
(三)企业层面。形成产、学、研一条龙的学习体系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如上述案例,如果师生进行体验后能够去企业问寻相类似问题的解决过程,由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讲述一般性的处理方法,相信学生会增加印象,进而更为感兴趣,从而有效促进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奕君.体验式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应用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5):113-116.
[2][3]王凯、赵波.形成性评价在高校经管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97-198.
[4]郭巧云、李友德.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12):133-135.
【摘 要】经济数学基础是电大开放教育工商、金融、会计专科等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学生在学这门课程的时候,由于对公式记忆含糊或解题方法逻辑不清,常犯一些不该有的莫名其妙的错误,下面就这些问题做一个分析,以与广大师生和同行共同探讨,学习进步。
关键词 经济数学基础;习题解法;解析
作者简介:谌勇(1967—),男,重庆万州人,讲师,1987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固体电子学系电子材料及元器件专业,毕业分配在电子部第26研究所工作,取得所级鉴定一项,国防科工委部级鉴定一项,参加并获结题通过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子课题一项,现任职于重庆市万州广播电视大学,研究方向为数学课程教学。
《经济数学基础(微积分 线性代数)》是电大开放教育部分经济类专业专科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由于电大学生是成人业余学习,基础教差,所以我在讲授这们课程时不时复习中学数学的相关内容,给学生讲解清楚具体思路和解题方法,容易模糊的地方讲解清楚细微差别,以帮助学生能够记忆清楚准确,逻辑推导思路分明;通式强调学生多学多练,把学生叫上台去演练,不会的地方通过学生的相互讨论,老师提示,帮助学生分析,指导学生完成解题过程,以加深印象,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思路,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以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灵活运用公式定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由此可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奥妙和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林曙,黎诣远.经济数学基础(微积分)[M].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李林曙,黎诣远.经济数学基础(线性代数)[M].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柳重堪.高等数学(上册 一分册)[M].中央电大出版社.
[4]李先明,谌勇,敖开云,姚素芬,许院年.《开放教育数学课程教学过程模式改革实践研究》(结题报告)[C].
[5]谌勇.电大数学课程教学过程引发的几点思考[C]//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电大教育研究协作会第18届年会论文集.2011,11.
[6]李先明.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研究[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7]李先明.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与实践[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8]周美才.新疆电大: 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探索开放教育新路:《经济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6-20.
目前在大多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是作为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一般放在一年级上学期开设,其中很大一部分涉及到了经济基础以及法律基础的相关知识。但是,经济法基础作为专业课程一般在二年级的时候才能开设。但是,这两个课程从主旨思想以及相关知识点方面都有很大衔接,可是两个课程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一年左右,这样使学生在学习经济法基础课程时感觉与前面的知识点衔接不上,好多基础的东西全都忘记了,这样使学生在课堂上的理解难度大大增加,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并且感到枯燥乏味经常走神。
2.教学的方法过于僵硬
经济法基础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可是由于法律本身的性质,硬性的法规条文比较多,所以课程主要是以讲解为主。可是如果单靠老师一味的说教,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比如通过案例分析让同学参与讨论,一方面调动了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同时还应该努力寻找其他的教学方法,比如模拟法庭,增强学生对法律条文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能力。
3.中专生自身特点
中专生所处的年龄段有其固有的特点,有些同学缺少学习兴趣,无法集中注意力,有些同学严重偏科,有些同学叛逆心理比较强,情绪起伏比较大。这些都使得他们对条理性比较强的经济法基础产生抵触情绪,认为学习这些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与自身未来职业发展的关系不大。另外,由于阅历较少的关系,很多同学无法把学习的知识点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认为这些法律仅仅存在于案例中。因此在教学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二、针对经济法基础教学的改革建议
1.教材的改革应更具有实践性
经济法基础教材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职业性和实用性。现在的教材一般都是针对老师讲解用的,并没有针对学生未来实践的目的编写,教材多以理论为主,缺少案例分析,在课后的思考题大多是名词解释等,目的是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样缺乏实践性。因此新的教材的改革必然要添加足够的实训内容,不仅要包括知识理论,还要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另外,教材应该突破传统的纸质版,应该不断引入多媒体教材和电子教材。
2.教材的改革应更具适用性和时效性
选择教材的基础是“适用性”,教师在选择教材的时候必须注重所选教材是否符合课程教学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并且还要联系到学生的特点,看教材是否具有启发性,难度适中,深度适宜。其次,时效性也是选取教材的重要标准,很多老的教材,其中的案例已经过时,学生们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随着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法律体系的完善,许多法律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因此教师在选择教材的时候要选择最新的版本,更要站在科学的前沿对内容进行讲解,及时对教材中的陈旧内容进行纠正,确保学生的知识来源的正确性。
3.针对学生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中职经济法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既懂经济又懂法律的人才,通过课堂的学习可以熟练的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单纯的理论研究根本无法满足这样的教学目标。但是由于中职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学习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兴趣,因此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首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有些是较简单而非重点的,有些是重点难理解的,对于前者可以设立情景自学,让学生独立完成,以小组展示自学成果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后者需要教师首先对知识进行过讲解,再带领大家在案例讨论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这样避免了知识点太难学生产生受挫心理。最后,教师在选取案例时要贴近生活,让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启发学生说出身边和所学知识相关的事,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经济法》课程是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基础课之一,本课程的开设,旨在通过对经济法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研究和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理论和知识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分析和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对于实现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使《经济法》教学与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相适应,使经济法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增强法律实践能力,尤其对独立学院的学生而言,运用体验式教学法无疑是比较恰当的选择。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群体特点以及与经济法课程性质的矛盾
(一)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自我管理能力差
独立学院普遍都是“三本招生学校”,其招生对象的“三本性”决定了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的参差不齐现象特别严重。从客观上看,一些学生高中的基础知识总体表现比较差,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相对较差,课堂学习效率不高。从主观上看,独立学院的部分学生整体上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没有涉猎课外知识的积极性。
此外,独立学院的部分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差。正因为一方面学习基础不扎实,另一方面又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饱满的学习热情,独立学院部分学生上课不专心,课后不自习,迟到、旷课的现象较为普遍。
(二)家庭条件比较优越,自我意识强烈
由于三本的学费较高,这就使得进入独立学院学习的学生家庭条件普遍较好,生活优裕。由于家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部分独立学院的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个性张扬,而承受压力和挫折的心理能力可能与一本、二本的学生有所不同,同时在遵守纪律、团队合作等方面意识较差。
(三)思维活跃,综合素质高
在学习基础薄弱、自我意识强烈的同时,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在社会适应能力、表现力、交往能力上优势突出,综合素质较高。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有过接受特长教育的机会,思维敏捷活跃,具体表现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同时愿意在课堂上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动手能力强,敢想敢做,富有灵感和较强的主观创新意识[1]。
上述提到的独立学院教学对象的独特性与《经济法》的课程性质产生了较大的矛盾。《经济法》课程性质要求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法学基本理论作为基础,而经管类各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经济法》时缺少必要的法律基础知识,对法学基本问题和基本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老师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对法学基本问题和基本概念作一定的阐述。由于独立学院大多数学生对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轻视比较常见,导致学生认为《经济法》课程教条、机械、需要死记硬背,从而产生抵触情绪。在《经济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往往感到不易理解,难以掌握,更不用说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法律问题。
二、独立学院教学要求与经济法课程传统教学方法的矛盾
重视实践性教学、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被认为是独立学院教学的特色,而大多数独立学院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实践性教学方面的改革存在着一定难度。
尽管《经济法》这门课程在各独立学院的经济管理专业几乎都有开设,但真正开展《经济法》实践教学的学校寥寥无几。在独立学院理论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一味移植母体高校教学方法的做法。目前,很多独立学院在本科生的《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只是为了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讲授内容,教学以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讲授为主,对应用教学关注太少,缺乏对学生实际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关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得不够。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书本知识,过分注重继承、重复前人经验,其独立性被严重削弱,这严重影响了独立学院理论教学质量的提高。事实上,经济法的许多法学理论、法律条文都是从社会实践中抽象出来进而又用于解决社会问题的,因此对这些理论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法学理论及法律条文的解释层面上,更重要的还在于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和解释实践中存在的社会问题。
三、体验式教学法在独立学院《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必然性
(一)体验式教学
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构建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同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形式,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环境中通过体验去感知、理解、领悟、验证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做到观念、判断、技能的自主形成于与主动掌握[2]。
教育学专家发现:使用传统式的教学方法,学员在课堂中仅吸收10%—30%的内容,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而“亲身体验的互动式学习”采用最科学的“多重感官学习法”。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自己的经验,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思考和提升[3]。
(二)体验式教学法在独立学院《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必然性
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承担着管理者所需要的法律知识传授和法律素质培养的任务,因而课程涵盖所有与市场经济运行有关,以及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法律知识内容,具有极强的综合性[4]。作为一门不同于经济系列课程的法律学科,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既保留《经济法》的特色和理论体系 ,又能与其他经济学科相互衔接,融为一体,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是在教学中需要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就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没有接受过法学的系统教育,对于高度概括、抽象的法律规范往往不易理解和掌握。要使《经济法》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增强法律实践能力,尤其对独立学院的学生而言,运用体验式教学法无疑是比较恰当的教学方法[5]。
四、体验式教学法在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中的应用
(一)案例教学
《经济法》课程离不开案例教学。《经济法》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单纯的法律条文十分枯燥,但结合适量的案例则会使教学内容丰富且生动,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表达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就业提供一个练兵场所。因此,案例教学是《经济法》教学的一大特色。但如何组织好、运用好案例教学值得思考。以下是笔者多年从事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案例教学的体会。①在案例的选择上尽量是与经管类学生所学专业如会计、旅游、金融等相关联的案例,例如案例中的当事人是会计、导游或银行的工作人员,以增强案例的吸引力,也容易为学生接受和掌握。②在案例的表现形式上,尽量图文并茂,如采用录像教学,教师选择典型案例,集中给学生放录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比较容易融入到案例的发展情节中去,轻松愉快地学习了知识而且印象深刻。目前电视、网络上有关法律问题方面的录像资料很多,为教师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③在案例的选择上应是对实际情况、法律现象的客观描述,其基本内容必须是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而且因当事人可能不经意的违法行为给自己或他人造成的后果严重,能给学生带来震撼。④案例应适应教学目标的需要,必须能够说明问题。其中应含有人们易混淆的观点,如法律与道德、情理等的混淆,也可能是对不同概念、不同法律主体、不同法律行为等的混淆,这些问题可以用直接的方式提出,让学生思考、分析、解决,也可以用间接的方式提出,通过引导,让学生深入思考来发现问题。
(二)主题辩论教学
经济法律规范具有适用背景的复杂性,即由于社会经济现象千差万别、纷繁复杂而使“准绳”的采用极为难以把握,很容易出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问题。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对经济法的理解和适用具有极大的可辩性。法学从其产生到现在就是在学术争鸣的历史征程中成长起来的,因此辩论式教学理应在“经济法”教学中占据一席之地。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具体的操作方法是: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国内外经济生活中有争议性的问题,由学生自由组合五人一组,给学生一周的时间准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课堂上由组长发言,阐述己方的观点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辩论,再由教师对部分有代表性的法律意见加以点评,并请部分学生参与交流,最后每一小组写出书面的辩论报告。在此过程中同学们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又能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也具有实用性,效果很好。主题辩论教学需要注意的是辩论的话题不能太难且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三)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在一个逼真而没有实际风险的环境中去体验、练习各种技能,可以训练学生灵活地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也能够将各种知识及时结合《经济法》这门课程的特点,在有些章节的部门法学习中,很适合搞模拟教学[6]。例如笔者在给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生讲解《公司法》这一章时,曾组织学生模拟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任务,每个小组模拟设立一个有限责任公司,而如何设立公司,设立公司需要什么条件、准备哪些资料,这将会迫使学生查阅大量资料、请教老师、与同学探讨,这样既可以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实践经验,又可为学生的日后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四)角色分配教学
角色扮演法是体验式学习的一种方法。学生在教师所设计的场景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以当事人的身份身临其境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种类似游戏般的体验,促进学生能深刻地体会法律知识,可以说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最好方式。教师在其中的角色则是以客观的局外人的立场出现的,主要的作用有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场景、提供背景资料、点评总结等,可见在角色扮演法中,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 笔者以《合同法》为例介绍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其课程中的具体应用:订立合同。目的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合同订立的两个重要的阶段:要约与承诺的法律效力。情节有:设计若干名学生代表分别代表买卖双方,对教师所给素材中的合同主要内容进行洽谈。学生洽谈的内容一定要体现要约和承诺,然后请其他的同学就洽谈过程所体现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和点评。教师主要对学生分析和点评的观点进行评价和总结。角色扮演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角色扮演教学法的主角是学生,可选择学习能力强和探知力强的学生来担当主角,但对其他未直接参与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兼顾,这样才会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五、体验式教学法在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对教材内容作适当取舍
《经济法》课程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目前,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计划一般在四十课时,在教学中不可能将全部的条文一一介绍清楚。因此,教师必须针对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生的特点,有选择、有重点地加以介绍。
(二)注意传统课堂教学与体验教学的关系
体验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学习,它既弥补了传统知识体系的缺陷,又自成一体形成新的知识、技能体系。体验式教学法应该得到提倡,但是不能忽略了课堂本身的规律和要求,体验教学活动更不能代替课堂教学,颠倒主次。
(三)需要加强教师的组织、引导能力
体验式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随机性的突发事件,教师必须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和理论涵养才能胜任此教学法。需要教师能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想法,要具有丰富的临场指导经验和较高的技能水平等。
(四)考核学生的方法可以多样化
闭卷考试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写论文可以多查资料扩大知识面。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可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注重对学生的及时评价和合理评价。
总之,体验式教学法为《经济法》开拓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学生从“配角”变为“主角”,而教师则从“主角”变为“配角”,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分析和创新能力。目前,体验式教学模式在《经济法》课程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把体验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高度关注学生发展的教学思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和发展,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柳杨.对独立学院<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2):120—122.
[2]王学东.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6):131—133.
[3]张渭绒.体验式教学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践[j].新西部,2009(08):19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一、引言
经济金融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仅仅具有基本素质是达不到培养目标的,还必须具有合理的知识体系结构。我们认为,合理的知识体系结构应当具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牢固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政策法规知识。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要求培养学生拥有基本的经济素养和经济金融学视觉,通过扎实的基础理论学习,使学生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经济表象把握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并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培养学生牢固的专业知识,必须根据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变化有选择、有区别、有重点地向学生传授必要的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就是培养熟练的业务操作技能。我们认为,数学、外语和计算机技能是培养经济应用型人才的“三剑客”,如果学生缺乏这三种技能就会直接影响了学生研究、分析和创新的能力。数学模型看不懂,外文文献不能阅读,计算机不会操作,如何去捕捉经济金融学学术前沿知识?如何与国际社会进行交流和沟通?此外,还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经济管理技能,了解经济运行过程,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了解政策法规是培养应用型经济金融学人才必不可少知识,学生对国家法律法规、不同时期经济方针政策以及地方的经济状况应当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对经济运行进行判断和分析。
二、经济实验课程体系构成的设想
传统的经济金融学专业主要是以理论课程为核心,强调的是专业知识面宽又厚,研究能力强又深,适应性广又范,几乎没有考虑去研究开发经济金融学实验课程问题。因此,对于去研究探索开发经济金融学实验体系的构成问题就更加无人问津了。而在当今高校大力提倡培养“四种能力”的背景下,实验课程在全国高校呼而欲出,文科类专业要向理工科专业看齐,纷纷开出各种各样的实验课程,特别是实践性比较强的管理类专业模拟实验逢勃发展,而与经济金融学类相关专业的实验也逐步开始起航。但唯有经济金融学专业的实验问题使各高校成为了难题,因为至今对于经济金融学专业的实验课程的确是不知从哪个方面去开拓为好,经济理论课实在难以谈及实验问题。
如何构建经济金融学实验课程体系呢?在既没有前人经验的借鉴,也没有现行模式可循的情况下,只有靠我们在教学中去摸索,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去完成或者去开创先行,这是一项既艰苦又神圣的事业。经过我们研究,经济金融学实验课程的开发也不能离开它本身固有的研究对象。经济金融学的研究对象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经济金融学既是一门研究关于资源配置的高度抽象的学问,又是一门经世济民的学说。
1.经济解释性实验课程
经济解释性实验课程是指利用经济理论去解释经济现象的一种实验课程。这种实验课程是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出发,去寻找经济理论依据,说明经济现象存在的道理。比如一张百元人民币掉在路上,在没有人看护的情况下,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被过路的人捡走。这个现象至少可以用两个经济金融学原理去解释它:一是用需求定理去解释,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需要人民币进行消费,而且当路人捡走人民币时也不用花费什么代价,就可以使手上的人民币数量大增,所以他把人民币拿走了;二是用稀缺资源原理也可以解释这个现象,因为人民币对于一般人来讲是属于稀缺资源,多胜于少,人人都想得到它,而且所拥有的人民币越多越好,所以在没有别人看护的情况下,第一个路过的人就会把它捡起来占为已有了。
根据老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教师在组织这类经济实验课时一般可以采取两种教学组织方式:一种是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通过选择恰当的经济现象去寻找经济理论,从而可以加深学生对经济理论的认识;另一种是教师在讲述经济理论原理之后,列举出与原理有关的经济现象,让学生进行讨论,由学生自己去找出经济现象的答案,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经济原理的认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经济解释性实验课程通常是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的,因此又把它称之为同步实验课程。
2.经济验证性实验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