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发展史范文

时间:2023-09-11 09:19: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茶文化的发展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茶文化的发展史

篇1

唐代茶文化兴盛是对历史上茶文化吸收和发展的结果。茶文化在唐代最终形成,得益于佛教的大发展、科举制度的完善、唐诗的繁荣、贡茶的成制、政府的倡导等因素。

1、佛教的大发展和推动佛教的大发展为茶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契机。而佛教中的禅宗兴盛直接推动了饮茶风俗的广泛流行;茶禅互动,相互吸收和促进,茶文化得以产生。封演《封氏闻见记》卷6《饮茶》云:茶“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713-741年)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泰山灵岩寺降魔师大兴禅教就是这个时代的反映。晚间不食不睡,甚为难熬。为求功德圆满,修身养心,禅宗功夫坐禅就需要脑清神健,而茶既解渴又提神,与坐禅的意境完全合拍,因此成了坐禅的好伙伴。唐人李咸用在《谢僧寄茶》中说:“空门少年初志坚,摘芳为药除睡眠”,可见茶叶与禅的结合有其客观必然性。既然出家人热衷于以茶助禅,以茶助功,民间信徒必仿而效之,此风因此不胫而走。唐代有一大批僧人种茶、采茶、制茶、饮茶,许多名茶产于名刹,许多高僧都是著名茶人。

2、科举制度的促进唐代用严格的科举考试来选才授官。朝廷特命以茶送到考场,以示关怀,所谓“金銮故例,翰林当直学士,春晚困,则日赐成象殿茶果”。如元稹《自述》(一作王建《宫词》):“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这种科举制度中最高规格的考试,也以茶助考,每一位有幸得到赐茶的人每不感到无比自豪,其轰动效应也更大。这说明科学制度中赐茶的普遍性。

3、唐诗繁荣的影响文人作诗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要求作者头脑清醒,文思如泉。而茶能助诗兴,发文思,所以吟诗与饮茶有机结合起来。唐代著名诗人无不饮茶,有些人还把饮茶与吟诗有机联系起来,这种例子俯首皆是。文人吟诗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茶道茶艺、茶性茶德、茶情茶谊、茶俗茶礼、茶事史诗等,同时对茶树生态环境、造茶技术、煮饮技艺、名茶、贡茶、茶政和贸易等都有涉猎,内容丰富,词句优美,从侧面反映出唐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据不完全统计,唐代茶诗有391首,作者113人,这与唐以前各代偶有所见的茶诗相比真有天壤之别。

4、封建政府的倡导主要表现为以朝廷为首的各级官府提倡饮茶,主张以茶代酒,贡茶、赐茶的盛行等方面。中唐以后各皇帝大多好茶,为提神消食、治病,便向民间搜刮名茶贡饮。唐代贡茶有2种,一是选择各地所产名优茶进贡,二是在茶源丰富,茶质优良,环境优美的地区设立贡茶院造茶进贡。丰富的贡茶,既满足了朝廷饮用需求,又可进行各类赐茶。唐代皇上向各级赐茶已成为示宠的象征。妃嫔、内侍、公主、学人、举子、军人、官吏、王公贵族等都成为赐茶的对象。得到皇帝赐茶的王公贵族更是感激涕零,视为殊荣,誓死图报。皇帝如此重视茶,茶就被作为一种礼仪用于和亲以及固边强国之事上。唐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陪嫁之物中就有茶叶。《政教鉴附录》云:“茶叶亦自文成公主入藏也”。嗣后与吐蕃及回纥的茶马贸易,既有礼遇周边少数民族,以茶惠及边民的内容,也有强国固边的深层次考虑。

二唐代茶文化的主要表现

1、茶文化形成的基础十分厚实,饮茶非常普及。这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也是茶文化普及的必然结果。从地域上看,唐代饮茶风习第一次成了真正意义上全国性的“比屋之饮”。尤其是北方,本来“初不多饮”,开元(713—741年)以后,僧人饮风大盛,为此北方许多地方“多开店铺,煎茶卖之”,这种“始臼中地”的饮茶风俗,很快与大唐文化一起“流于塞外”。饮茶地域性的消失,是饮茶文化作为全国文化出现的标志。从饮茶所属人员看,皇帝嗜荼,“王公朝士无不饮者”,文人嗜茶,僧人嗜茶,道士饮茶,军人饮茶,甚至“田间之问,嗜好尤切”。饮茶没有身份地位的象征,成为一切人的嗜好。从作用来看,茶被看作生活的必需品,所谓“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既祛竭乏,难舍斯须”。人们对茶“溺之甚”,简直达到“穷日尽夜”的程度。没有饮茶的大普及,不会有唐代茶文化的发展。

2、有了一整套制茶、煮茶、饮茶的专门工具和成熟技术,突出表现在陆羽《茶经》的有关论述中。可见,唐代茶事是一门艺术,对茶叶的外形、色泽、茶水香味、滋味、煮水、茶具、柴火、饮茶环境和方式均有详细而严格的规定。他们追求的是茶叶要好,制茶要精,煮茶要术,饮茶要美,要达到这样的艺术境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出现了包括茶学专著在内的一大批茶文献、茶文学。《茶经》面世标志着茶学和茶道的形成,它在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嗣后裴汶的《茶述》、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苏虞的《十六汤品》、温庭筠的《采茶录》、王敷的《茶酒论》、毛文锡的《茶谱》义从不同的侧面共同塑造唐代茶学界的辉煌成就。与此同时,大批诗人用自己饱含深情的笔,写下了数百首茶诗。这些茶诗或呕歌饮茶的美妙,或表达赐茶赠茶后的喜悦心情,或寄托对茶德的思考,凡此种种,都表达了对茶的热爱和追求。唐至五代以茶诗为中心,包括茶散文等文学著作的大量出现,为茶抹上了浓浓的文化韵味。不仅如此,还出现了茶画。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箫翼赚兰亭图》是世界最早的茶画,画中描绘了儒士与僧人共品香茗的情景。阎立本另绘有《斗茶图》,形象地表现了唐代的饮茶风俗。初唐周防的《琴啜茗图》大约是当时宫廷仕女茶道的最早表现。张莹的《明皇和乐图》是一幅宫廷帝王饮茶的图画。佚名的《宫乐图》描绘宫廷妇女集体饮茶的场面。这些画对烹茶、饮茶具体细节与场面描绘得比较具体、细腻。此外,杂著中也大量出现茶的内容。可见茶学家、诗人、文学家、画家、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都拿起自己的笔为茶文化的繁荣而辛勤耕耘。

4、饮茶仪规和茶道的出现,饮茶上升到精神层面。饮茶发展,有所规则,是从唐代开始的,这主要体现在《茶经·六之饮》中。“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除了普通饮茶仪规外,唐代已经形成宫廷茶文化圈、文人茶文化圈、大众茶文化圈、僧侣茶文化圈,不同文化圈的人饮茶自然也就有不同的规则。茶道的创立则是唐代饮茶文化的最高层面,即精神方面的内容,这是唐代茶文化的突出表现。陆羽创造了以“精行俭德”为中心的茶道思想,只不过没有使用“茶道”这个词而已。诗僧皎然首次提出了茶道概念,把品茶过程归纳为3个层次。卢仝又在《走笔谢孟涑议寄新茶》中生动描绘了饮茶的7个层次。刘贞亮将茶叶功效概括为10项,《茶十项》一文说:“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疬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刘贞亮的茶十德比较具体,包含了茶叶对生理及精神方面的功效,其中“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4条纯粹是谈茶的精神作用。至此唐代茶道已经形成。

三唐代茶文化的历史地位

篇2

*市、*市具有海岸风情、港口城市的共同特点,但又以各自不同的特色吸引国内外游客。

(一)*市东部华侨城文化旅游特色

东部华侨城由华侨城集团投资35亿元人民币精心打造,座落于*市大梅沙,占地面积近9平方公里,是以“让都市人回归自然”为宗旨、以文化旅游为特色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东部华侨城在山海间巧妙规划了大侠谷生态公园、茶溪谷休闲公园、云海谷体育公园、华兴寺、主题酒店群、天麓大宅等六大精品板块,集生态动感、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多项文化旅游功能于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生态动感--大侠谷:俯瞰*市东部黄金海岸线,以“森林、阳光、大地、河流、太空”为主题元素,以人类对自然界广袤未知领域的全方位探索为主线,集山地郊野公园和都市主题公园特色于一体,分为峡湾森林、红酒小镇、中心广场、发现之旅、地心之旅、未来之旅、海洋之旅和云中部落等主题区域,带给游人新奇刺激的体验。

休闲度假--茶溪谷:体现中西文化交融并兼有“茶、禅、花、竹”等主要元素,包括茵特拉根小镇、茶翁古镇、三洲茶园和湿地花园四个游览区,体现了西方山地小镇的风情、茶禅文化的融合、岭南茶田的幽雅和湿地花海的浪漫,让都市人远离喧嚣,从容享受自然。

户外运动--云海谷:依托东部华侨城独有的湖光山色、云海奇观、悬崖飞瀑,以休闲健身、生态探险、时尚运动、休闲娱乐、奥运军体运动为主线,体现最具特色的户外运动旅游文化,是一个以高尔夫运动为中心,包含户外奥林匹克运动训练基地和野外拓展训练基地的户外运动休闲胜地。

文化风情--主题生态小镇:茵特拉根通过引入瑞士阿尔卑斯山畔的茵特拉根题材,将中欧山地建筑风格与茶溪谷优美的自然景观进行了完美结合,规划了主题街区、spa中心、度假酒店、剧场等多种形式产品,在山谷间创造出一个童话世界般的山地小镇。茶翁古镇则选择了“以古镇承载文化,以茶园昭示理念”的表现手法,游客在此可以欣赏茶田风光,品尝美茶美食,亲自动手采茶制茶,透过禅茶礼仪品味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度假体验—茵特拉根酒店:以瑞士文化为主题的山地度假酒店,拥有国内罕见的花园式大堂和城堡式总统套房,中餐、日餐、意大利餐等特色餐饮以及酒吧、商务宴会、浪漫婚宴和健康会所等配套设施。酒店将中欧文化融入音乐、鲜花、雕塑、湖光山色的细节与环境之中,让游客充分享受欧式古典尊贵的礼遇,是华侨城国际酒店管理公司自主管理的第一所准五星级主题酒店。

(二)*市海岛文化旅游特色

*市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会城市,热带、滨海、都市资源兼而有之且特色鲜明,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全国唯一的世界健康城市试点。*市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力打造“阳光*·娱乐之都·品位之城”,使*逐步成为集观光游览、度假休闲、疗养健身、商务会展、购物娱乐为一体的旅游集散中心。主要具有以下资源特色:

一是自然资源。有中国雷琼*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内唯一陆陷成海的地震废墟海底村庄。海岸与温泉并存,沿海岸、海湾兴建的海岸温泉度假酒店、海岸高尔夫、火山奇观和海上森林是最重要的三大自然资源特色。

二是人文资源。有南洋文化的百年骑楼老街、火山文化的古村落、贬官文化的五公祠、廉政文化的海瑞墓等人文古迹,还有刚刚推出的创意文化项目—张艺谋执导的“印象·海南岛”大型实景演出。

三是生态特色。*生态环境世界一流,四季亦宜旅游,空气质量在全世界158个大中城市中名列第五,被誉为“天然氧吧”,是中国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市充分利用生态特色开发各种旅游产品,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会展和赛事,如环岛国际自行车公路赛、铁人三项赛、轮滑大赛、lpga世界女子职业高尔夫巡回赛、城市之间、热气球挑战赛、旅游商品交易会等,既带来了人气也带旺了旅游经济。

二、主要做法

考察团通过听介绍、问情况、参观景区景点、查资料、座谈等形式,对考察地区开展文化旅游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了解。

(一)统筹规划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所到考察地区在规划布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时,都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把文化和旅游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及中心工作来抓,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和地区特点,准确进行产业定位,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华侨城集团提出要把华侨城开发区建成城市环境优美,服务功能齐全,社会风尚健康,管理先进,信息化程度较高,富有文化内涵的文明社区。东部华侨城之所以取得骄人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核心价值在于“生态环保大于天”的开发理念,不仅规划营造了一个全方位自然体验的生态之旅,更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寓教于乐的方式向游客推广环保知识,启发游客热爱、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在旅游产品创新的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战略性突破,项目性质上,从做单个项目向打造旅游聚集区突破;项目空间上,从城市中心向郊野地带突破;项目类型上,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突破。*市提出未来五年的工作思路:以“两个加强、两个促进、五个改造”为工作抓手,加强旅游宣传促销、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促进旅游项目建设、促进旅游产品转型,对城市进行改造、对旅游景区进行精品化改造、对旅游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对旅游产品进行转型改造、对旅游通道的客源地改造,确立了文化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同时,强化文化旅游管理部门综合协调、监督检查、行业管理和指导服务职能,形成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联动机制,各部门都在围绕文化旅游产业做文章。政府政策性引导拉动、多元化投资文化旅游产业的大格局已经形成。

(二)精心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品牌

*市和*市始终坚持实施精品战略,突出抓好生态和民族文化特色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和综合开发,打造了华侨城大侠谷、茶溪谷、云海谷和*市海岸高尔夫、火山奇观和海上森林等文化旅游品牌。华侨城集团在资源配置上向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品牌倾斜,在10余年时间内培育出康佳、锦绣中华、世界之窗、中国民俗文化村、欢乐谷、华侨城地产等著名产品品牌以及“康佳a”、“华侨城a”等著名国内资本市场品牌,为民族工业、旅游业的发展增添了光彩。*市围绕文化发展旅游,加快精品文化旅游产品的培育和建设,开发特色多元化民族旅游文化产品,打造文化旅游名市。

(三)引导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发展文化产业首先需要投入,没有有效投入就难以形成产业规模。*市在实施政府主导型的文化旅游产业战略的同时,注重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大力改善投资环境。2007年,海南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决策。2008年3月,国家同意海南省在旅游业对外开放和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先后颁布了《*市鼓励航空客运市场开发暂行办法》和《*市奖励旅行社暂行办法》,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打造成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以及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为*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2007年度对符合条件的12家航空公司和13家旅行社奖励1060万元,其中,航空公司所获奖励金比2006年度增加660万元,表明受奖励政策的激励,航空公司、旅行社把客源引进*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四)着力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内涵

在考察期间,我们处处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对“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没有魅力,没有旅游的文化没有活力”这一论述有了切身感受。*市有南洋文化的百年骑楼老街、火山文化的古村落、贬官文化的五公祠、廉政文化的海瑞墓等人文古迹,还有刚刚推出的创意文化项目—张艺谋执导的“印象·海南岛”大型实景演出。华侨城集团注重对企业文化的深度开发,提出“集团将企业文化作为吸引人才的重要机制。为优秀人才尤其是企业家人才提供丰富的企业文化营养和优良的企业文化环境,使之在成长过程中摆脱滞后的文化理念的制约,不断开阔视野,提高境界”。企业文化作为思想意识和精神力量,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华侨城人(其中包括归国华侨)来自五湖四海,既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渊源,又有国际文化背景,在经济特区的环境里,在艰苦创业的实践中,产生了充满创造力和活力的华侨城文化。开放意识,创新精神,包容心态,变革勇气,是华侨城之魂;主题公园等多项国内首创,是华侨城创新文化的结晶和象征。

(五)注重文化旅游产业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第一资源。一个企业并不是工资高、待遇好就能吸引人才,还必须为人才的成长和理想的实现提供优良的人文环境。华侨城集团做到了这一点,能够根据需要不断为员工提供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以新的文化理念开阔员工的眼界和视野,提高员工的思想境界,为员工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文化素养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员工成长的沃土,把人才作为种子,使各类人才在华侨城的各个岗位上茁壮成长。*市高度重视旅游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用好本地人才、引进紧缺人才和加强学习培训等方式,全面提高旅游人才队伍素质,为当地旅游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先后开展了*“五十佳”导游评选,评选优秀导游;举办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发掘酒店行业技术能手。通过大力开展评优创优活动,有效促进了旅游行业整体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主要经验

这次考察,对考察地旅游工作的总体感受是旅游气氛“浓”,旅游经济“重”,旅游商品“丰”,旅游品位“高”,旅游管理“顺”,发展思维“宽”,发展力度“大”。

(一)树立精品意识,高起点定位旅游业

*市、*市都以培育旅游精品为重点,高起点定位旅游业,大力发挥旅游业在当地国民经济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巨大作用。

华侨城集团将旅游业发展目标定位为“华侨城·旅游城”,成为中国主题公园旅游景区第一品牌,与境外同类景区交映生辉。*市委、市政府把文化旅游发展目标新定位为“将*建设成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乃至世界旅游名城”。*市基于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未来五年将着力发展会展业、户外有氧运动、康体保健产品、历史文化口牌、主题公园、餐饮购物、娱乐活动、酒店业、港航业、全省游客到访中心和自驾车营地十大旅游平台,努力将*市建设成为国际性热带滨海度假休闲观光旅游目的地,并确立了要建设成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的目标。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10多个称号,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全国唯一的世界健康城市试点。

(二)树立融合意识,文化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市、*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旅游业带来了旅游商机,为本地区文化发展与融合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平台。

东部华侨城撷取欧洲阿尔卑斯山麓茵特拉根小镇建筑,实现了中欧山地建筑风格与优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以瑞士文化为主题的山地度假酒店,将中欧文化融入音乐、鲜花、湖光山色的细节与环境之中;华兴寺佛家宾舍体验,促进佛教旅游文化的融合;荣获首届亚洲青年艺术节金奖的《天禅》,以禅茶文化为主题融合了多种艺术手段;茶翁古镇、三洲茶园作为茶文化鉴赏区和了解茶知识的绿色学院,更是集多民族茶艺、陶艺文化于一身。*市地处中国华南经济开发带的前沿,毗邻港澳台、东南亚,是连接大陆本土和东南亚的枢纽,以独特的区位优势吸引着来自韩国、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及地区的客源,同时与环北部湾地区、泛珠三角地区、东亚、东盟各国的联系紧密,促进了国内外旅游文化的大融合。

(三)树立大宣传观念,客源市场结构丰富

充足的宣传经费,大手笔的宣传,使*市、*市旅游业在全国及世界都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市以“国际花园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主题,加强宣传促销,树立*文化旅游业的整体形象。针对旅游开发的重点区域、项目和专题节庆活动,在每个年度或在一个时期内集中推出一个促销口号;编制多种文字的高质量旅游宣传品,设计有特色的、统一的旅游标志;在世界和国内主要旅游客源城市开设旅游窗口,在主要口岸设立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参加各类国际旅游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和促销活动;建立高效的旅游信息系统和旅游宣传推销网络,增强市民旅游促销意识。*市以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会展和赛事,组织参加马来西亚旅游展、俄罗斯莫斯科国际旅游交易会、韩国首尔国际旅游展、海南经贸招商等活动,重点推介高尔夫游,目前*高尔夫产品已成为促进入境旅游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吸引了来自韩国、日本等国家的高尔夫球爱好者,*高尔夫在韩日、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已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利用新闻媒体及有影响力的《商务奖励旅行》、《南方都市报》等刊物进行宣传,通过不断的宣传促销,*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逐年上升,树立了良好的旅游新形象。

四、主要启示

*市、*市文化旅游的成功发展对考察组的触动较大。截止2008年底,东部华侨城项目一期接待国内外游客300多万人次,实现税收5.1亿元人民币;*市接待国内外过夜游客数63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0亿元人民币。主要启示有三个方面:

(一)科学发展,提高对文化旅游产业重要性的认识

要坚持科学发展,充分认识到文化旅游“规划就是财富,环境就是效益,结构就是优势”的重要意义,围绕资源优势做好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坚持泉乡品牌建设战略不动摇,提高各级各部门领导,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对发展壮大文化旅游产业重大意义的认识,结合××文化旅游发展现状,研究出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硬措施,确保泉乡品牌建设战略得到有效落实。增强相关部门及旅游行业内部的“大旅游”意识,通过宣传、培训、教育等方式,提高全县人民群众的文化旅游服务意识,形成“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良好氛围。理顺景区管理体制,整合各种行政管理资源,以利于景区整体开发建设和宣传营销,实现更大发展。

(二)转变观念,全面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品质

一是树立文化与旅游结合的观念。文化是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精神追求的归宿,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在旅游产品开发、城市建设和旅游服务中,要充分体现文化元素,发挥文化的持久魅力。要将适合旅游业开发的文化资源直接转化为具有市场效益的文化旅游产品。例如书画作品,反映泉乡文化、历史名人、民俗文化的文艺演出和歌曲等。

二是树立打造旅游精品的观念。文物来源于历史和文化的沉淀,××县也要用打造未来文物的理念,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开发建设旅游景区,让今天的每一个建筑符号、打造痕迹都能成为以后人们欣赏、保护的文物,坚决杜绝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开发建设心理。特别是抚仙湖东岸旅游区、华盘公路沿线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要围绕旅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需要,既重视景区整体开发思路合理,又要注重景区细节的精细化、情感化设计,让景区从开发理念到具体的建设都能经受市场竞争和历史检验。

三是树立景城合一的观念。县城是游客的集散中心,是旅游景区的有效载体。县城区与旅游区建设都应该在统一的形象和主题下进行,让城市与景区融合,协调发展,体现鲜明的、统一的城市与景区特色和个性。

四是树立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的观念。民族文化是××县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民族文化可以开发、转变为具有广泛参与性和较强吸引力的文化旅游产品,但同时在开发民族文化过程中,又应注重保护民族自身特色和民族氛围,杜绝违背民族精神,世俗化、浮躁的过度商业开发,最终实现民族文化与旅游业协调发展。

(三)强化措施,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再上新台阶

县委明确提出2009年要“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着力培育旅游产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泉乡”文化内涵,提升“中国泉乡”文化品牌影响力;积极做好全县旅游业总体规划,全力打造高品质的文化休闲旅游区。围绕这个奋斗目标,××县文化旅游业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打造以抚仙湖东岸、华盘公路沿线为重点的旅游精品。要以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水平建设的原则,积极做好全县旅游业总体规划,关键做到“三个围绕”:即围绕市场定目标,围绕资源定方向,围绕市场定卖点。依托华溪、盘溪万亩桔园,在曲江、南盘江一线开发一批桔园生态旅游景区、景点,全力打造重生态、重文化、重体验的乡村旅游。依托象鼻温泉优质的水资源,加快度假村改制和开发建设步伐,全力打造以高端旅游服务产品为核心的康体休闲中心。依托抚仙湖东岸秀丽的自然风光,加快抚仙湖沿岸旅游文化集群项目推进力度,全力打造高品质的文化休闲旅游区。同时要通过引进大项目的带动,大集团的进驻,集群化的推动,达到系列化的成长,实现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市场优势向产品优势的转化,全力打造××旅游精品。

2.以打造优秀旅游县城为目标,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县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抢抓机遇,加大投入,从根本上改善县城设施,为我县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今后,我们要以打造优秀旅游县城为目标,将旅游产业要素纳入城镇和景区建设的总体规划,不断完善城镇旅游功能,提高文化品位,全面提升旅游城市的品牌形象。要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动旅游与文化娱乐、餐饮服务、农业、工业的结合,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兴产业。

篇3

“吉云照影觥筹尽显生活秀,庆语映灯弦歌舒展岁月稠”。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大智路与江汉路之间的吉庆街,是一条集聚排档美食文化和汉味民俗文化的历史名街。其开放的经营方式和平民化的表演方式受到了市民的追捧,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然而,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吉庆街缺乏公共配套措施、建筑老化等等问题逐渐暴露。2009年3月,江岸区政府对吉庆街进行了全面整改。改造采用“异地重建”的方案,以保护修复为主,拆除违章建筑,力争还原街区历史风貌,打造民俗创意区和文化馆藏区。然而,整改后的吉庆街反现萧条,商家惨淡经营,人气每况愈下。2016年12月,重新竣工的吉庆街焕然一新,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促进文化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团队以吉庆街为对象,展开了有针对性的调查。

一、吉庆街文化产业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查前后经过设计问卷、实地考察、分发问卷、采访经营者、阅读相关文献、分析数据的工作,于2016年6月启动,前后开展3次集体调研,共收集线上线下调查问卷255份,对经营者、管理者进行了2次采访。本文采用问卷数据分析、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以下多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一) 调查样本分析

1.受访对象基本情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吉庆街商圈的人群总体呈现出年龄层低、省内出身、教育水平高、文化消费水平较高这四大特点。

其主要年龄层在25岁以下(44.31%),超过半数年收入水平在5万元以下(53.33%)。绝大多数文化程度在义务教育程度以上(83.13%,其中大专学历及以上占44.31%)。常住于大中型城市(74.12%,其中大城市占49.41%。来自于本省、本市的人员占83.53%,其中省内非武汉市出身者更是占到47.84%),半数以上的受访者年度文化娱乐休闲消费额度在1000―5000元之间(51.37%)。如此看来,吉庆街的潜在消费者为年轻人群。

2.受访者获得信息的渠道

在受访者得到信息的渠道中,通过各类传媒和亲友介绍(55.29%)最多,占半数以上。而通过旅行社得知吉庆街的最少,仅占2.35%。扩大范围来看,在针对包括吉庆街在内的武汉市内四个景点的共计940份调查问卷中,经由旅行社推荐而来到景点的人数仍旧占比较低,仅1.28%。在除了“其它”和“旅行社”之外的四个选项中,占比最大的是亲友介绍(21.57%),其次是网络新媒体(17.25%),再次是传统媒体(16.47%)。可推测,将吉庆街介绍给外地亲友的应多为本地市民或近郊人群,这点表明,来访人群往往不带有明确的旅游目的,大多数是探亲出差时顺便游览。该数据一方面说明吉庆街的景点魅力有局限性,吉庆街旅游文化缺乏宣传,另一方面说明吉庆街在制定发展决策时应优先考虑将本地居民作为受众,更有针对性地设计街区商业环境和文化项目。

(二)吉庆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描述

1.吉庆街文化产业到访次数、同行人员、游览目的分析

在受访人群中,“来过吉庆街三次以上的”占总数的56.47%,而第一次或第二次分别占比18.82%、14.9%。问及同行人员,占比最高的是和同学、同事一起(36.86%),其次为和朋友、恋人一起(23.53%),随团到访的最少,仅2.75%。

调查人群游览目的,顺位最高的分别为“其它”和“缓解压力,放松心情”,居中的为“了解城市文化底蕴,开阔视野”,最低的是“被广告宣传吸引”。可以分析,吉庆街作为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不甚突出,作为购物地点的特征也体现不多。“缓解压力,放松心情”是现代社会许多休闲场所都具备的功用,表明吉庆街作为市民消闲场所这一特征的延续。而且,回溯吉庆街的前世今生,吉庆街正因其排挡文化和草根文化吸引大众,在将来的发展策略中也应着重强调这一深厚的文化背景。

2.吉庆街文化产业观光内容分析

询问受访者在吉庆街实际观光的内容。排序最高的是“其它”,比排序第二的“品尝特色美食”得分整整多出一倍。据走访中实地观察,单纯路过、周围居民在此纳凉散步、附近上班族休息、聚会、等人会和占相当一部分。除了与上文已经讨论过的吉庆街作为旅游景点魅力尚有欠缺这一点相互印证外,值得注意的是,品尝美食与感悟历史文化底蕴仍然占据了第二和第三的位置。人们对吉庆街作为著名汉味文化景点的价值仍然有一定的认知度和期待度,吉庆街的相应价值值得保护和强化,在这一点上,绝不应该放弃吉庆街90年代以来作为美食文化名街所积淀下的底蕴。

3.吉庆街游客旅游感受、与满意项目分析

分析受访者的的旅游感受,表示“没达到预期效果,不推荐”以及“比预期差很多。会以负面形式宣传”的受访者比例达到24.7%,表示“基本满意,没有特别出彩之处”的占55.29%,而“超过预期,会推荐亲友过来”的受访者仅占20%。与之前“通过什么渠道得知吉庆街”一项中超过20%的受访者都是通过亲友介绍而到来的数据相对照,吉庆街的口碑效应有待加强。

分析满意项目答案,“特色美食”在满意项目中得到了4.24的高分,“无”、“传统人文景观”、“特色表演”分居二、三、四位;不满项目中,“无”选项排位最高,“配套服务”和“消费价格”、“景观建造”分居二、三、四位。

特色美食的高分说明吉庆街的招牌仍然是美食文化,特色人文景观中的老式里分建筑是吉庆街用来招徕人群的潜在魅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武汉市其他同类美食街市中所没有或者说不太突出、尚未形成特色的音乐、曲艺表演在调查结果中仅占第四位,得分比“无”选项(1.69)低了将近一半(0.87),这一特色不够突出,令前来的顾客感到吉庆街除了美食之外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走访过程中发现,吉庆街的音乐表演者人数减少,演出质量、收费水准有待提升。

4.吉庆街消费金额、不满项目分析

吉庆街的文化,是带着汉味的草根文化。根据人们旅游时考虑的因素显示,人们进行文化观光时,金钱成本也是观光决策的重要参考因素,排在所有选项中的第一位。然而,结合人们对吉庆街的不满之处,吉庆街的消费价格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不满意项目,排位仅次于“无”和“配套服务”两项,居于第三。消费金额调查显示,占44.3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吉庆街的消费在200元以下,200-500元的也占29.41%,500-1000元的占比44.31%,而消费1000元以上的占比8.36%。

吉庆街低额定价是它的巨大优势。然在实际走访中发现,吉庆街里满是高级连锁餐厅,老街两边经营的私人小餐馆,其菜品定价离亲民廉价有一定距离,基本和武汉市其他地区餐馆的定价水平持平,其菜品价格也不具有汉味特色。事实上,来到吉庆街的人群在调查中表示对消费价格不满,多是因为对吉庆街的草根认知与现实情况有落差。

在不满项目中,除去上文提到的草根文化的流失和价格优势的丧失,配套服务成为吉庆街的首要短板,而景观建造位居第四。以上均是吉庆街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难题。

二、吉庆街发展面临的问题

多年来,吉庆街备受政府与人民重视,曾多次进行改造重建。2016年12月,改头换面的吉庆街重新面向广大市民,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改造工程有效解决了建筑老化、缺乏管理等诸多问题,使吉庆街承担起弘扬传统民间文化的历史重任。但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传统民俗草根文化流失

新吉庆街的建设方式是“异地重建”,投资巨大,群众期待也极高。新吉庆街采用民国复古建筑模式,取缔了原有的露天排挡文化和市民草根文化。结合影响观光因素一问的调查结果,景点独特性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审视现状,吉庆街原本以夜市露天餐饮为招牌的特色模糊起来,艺人的不断流失使其失去吸引力。从吉庆街的例子里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城市建设与特色传承的矛盾。现代城市建设在追求整洁、卫生之时,对传统文化造成巨大破坏。此外,新吉庆街的管理者大量招揽全国连锁型餐馆,不仅损坏吉庆街固有的美食特色,使之与高档商业区别无二异,也使价格提高,影响居民消费。

(二)缺乏相关部门有效宣传

吉庆街曾扬名中外,相关小说、影视剧作一度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吸引远客纷至沓来。相较当下游客骤减,且多为周边居民的现状,可见吉庆街的名声已大不如前。

近年来,有关部门对吉c街的宣传较少,现有报道多反映其萧条现状,表示吉庆街不值游玩。同时,有关部门未能充分利用新新崛起的网络媒体平台,使其在新生代消费群体中产生一定影响,导致吉庆街一度没落。

(三)缺乏配套设施建设

武汉的市政交通建设是民众关心的重大问题,这是城市的必要发展经历。只是,武汉交通建设缺乏规划,2009年长江过江隧道试运使中山大道通行受阻,减少吉庆街车流量。2014年8月中山大道又进入进入两年的全封闭地铁施工,加大游客到达吉庆街的难度。五六年的时间使得吉庆街从如日中天变成藏在深闺,在人民心中日渐衰落。吉庆街在黄金时代戛然而止,地位被新生力量取代。2016年,吉庆街交通状况有所改善,但车位较少,交通拥堵等问题仍比较突出。由于缺乏有效的传承和转化方式,缺乏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吉庆街的草根情怀终难长久延续。

三、吉庆街文化产业化发展建议

通过对吉庆街经营者的采访,调查问卷的数据总结,现从以下两方面提出建议。

(一) 政府的战略规划设计和决策支持

1.加强文化政策扶持力度,突出吉庆街特色

文化产业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应加强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加大对文化产业的宣传力度。其次,市政府应在对吉庆街进行统一规划时保留特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保护性开发,维护汉口老街巷文化,增强文化景观文化内涵。有关部门要对入驻商家进行适当筛选,争取吸引艺人回归。同时,政府要丰富宣传渠道,提高吉庆街知名度。使得文化传承和城市建设达到平衡,发扬吉庆街独特的草根文化。

2.维护商家艺人权益

政府要加强文化产业建设,增加资金投入。在艺人管理上,推行艺人俱乐部或工会,为艺人购买社保基金,提供社会保障。在税收政策的制定上,为了重新焕发吉庆街的活力,政府可以针对吉庆街的商户推出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保障小个体户的权益。在城建执法方面,有关人员可在吉庆街附近范围内进行限制性管理,开设步行街,恢复吉庆街热闹风貌。

3.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武汉市政府应抓住吉庆街的交通优势,加强地标建设,对旅游景点进行区域性整合形成集群效应。如在进行公共交通线路规划时优先考虑经过吉庆街的线路,将吉庆街与其他临近景点联合,形成旅游经典线路;以“吉庆街”命名公交或地铁站点;在周边景点地图中加入吉庆街地标,进行一定的景点介绍和旅游推广。同时,也应完善公共设备,规划露天大排档区域和停车场区域,完善配套措施。

(二) 商家和艺人的文化自觉

要把吉庆街建设成武汉饮食文化的另一张名片,那就必然少不了吉庆街传统商家的力量,个体商家需要在正确认识吉庆街文化的基础上,对自己的经营进行适度改进,走亲民路线,无论是食品的味道还是用餐氛围的营造、价格上都力求亲民。除了在文化观念上的更新以外,也应继续严格地遵照餐饮行业规范,保证食品安全,对顾客负责。

在吉庆街的街头艺术方面,无论是非遗传承人还是街头艺人都应有文化传承自觉。其音乐种类、与艺术形式可以适当创新,形成湖北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使吉庆街发挥其独特的文化作用。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新吉庆街改造工程完成,吉庆街逐渐重回大众视野。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大型公益活动的承办,以及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都意味着吉庆街必将在城市化进程中进一步发展。同时,吉庆街的改造之路可广为借鉴。其所代表的典型问题,体现在传统民俗文化转型升级的各个方面。唯有加以重视,才能更好促进文化产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熊元斌,李晟.吉庆街:武汉休闲文化名片的打造[J]. 学习与实践. 2004(07)

[2] 孙静梅.展示城市文化的一张艺术名片――武汉市吉庆街街头音乐表演形式的分析[J]. 学习月刊. 2006(24)

篇4

遗迹、茶书、茶诗、茶词、茶赋、茶小说、茶散文、茶楹联、茶曲、茶歌、茶舞、茶艺、茶俗、茶礼、茶书法、茶绘画等均可纳入茶文化遗产行列。邢窑白瓷作为一种传统茶具,亦属于我国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拟从茶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视角对邢窑白瓷及其茶具的历史发展概况展开全面论述,并对其历史影响及当代价值加以简要评析。

1 邢窑白瓷的历史沿革

1.1 兴起阶段—北齐白瓷的创烧源于青瓷,最初兴起于南北朝后期的北齐时期。瓷器的瓷胎中铁元索的含量,尤其是氧化铁的含量决定了瓷器的成色,含铁量越多,瓷器成色越深。白瓷瓷胎中的呈色元索氧化铁的含量极低,在1%以下,因此,白瓷对瓷器烧制技术要求较高。由此可见,北朝时期在制瓷技术上较前代已然有了较大的突破和发展。

  我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多次诸侯争霸、南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南北朝时期正处于我国南方和北方分裂对峙阶段,中原地区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百姓大举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后,迁都中原,南迁居民得以回归中原,同时将南方先进的制瓷技术和经验带到了北方,并在河北一带兴建邢窑,在青瓷的基础上创烧了白瓷,邢窑白瓷由此产生,这可谓是当时制瓷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

1.2 发展阶段—北朝至隋邢窑是我国白瓷生产最早的窑口之一,在北齐至隋朝这一时期发展迅速。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白瓷均较前期有了长足的进步。考古资料表明,隋朝白瓷的烧造数量与当时青瓷的产量相当,二者平分秋色,势均力敌。在白瓷的烧制原料上开始大量使用化妆土,并烧制出化妆白瓷,精致细腻、釉色均匀稳定、质感舒适,具有较强的艺术性。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隋朝高档细白瓷标本被发现,这是邢窑考古研究的一个重大发现,可惜具体的高档细白瓷器物并未被发现,虽说遗憾,但也足以说明隋朝白瓷烧制的工艺水平之高、功夫之深。也有专家根据隋朝白瓷精致细腻等相关特点,尤其是从近期考古发掘的白瓷杯残片来推测邢窑作为贡品的年代可能出现在隋朝,早于现在公认的唐朝。可见隋朝时期邢窑白瓷的工艺水平与烧制技术已经到达了相当的高度,这也为唐代邢窑白瓷达到顶峰水平提供了条件。

1.3 兴盛时期—唐朝经过北齐、隋、唐初几十年的发展,邢窑白瓷烧制技术日趋成熟,烧制工艺与精度进一步提高,加之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为邢窑白瓷的大发展与大繁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唐代邢窑白瓷独具特色,陆羽《茶经》评价其具有“类银、类雪”的特点,与南方越窑“类玉、类冰”的青瓷交相辉映,逐步开创了我国陶瓷史上“南青北白”的新局面,对越窑青瓷“天下独尊”的地位提出了挑战。这一时期,邢窑白瓷在制作工艺和产量上均达到了鼎盛时期。《新唐书》载:“邢州贡瓷”。初唐时期邢州地区所产白瓷已作为贡品,说明此时邢窑白瓷的工艺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唐·李肇《国史补》说:“内丘白瓷阪,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可见其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受众之多。据资料显示,唐代除邢窑生产白瓷之外,曲阳窑、巩县窑、鹤壁窑、密县窑、登封窑、部县窑、安阳窑、浑源窑、平定窑、耀州窑、萧窑等众多名窑均烧制白瓷。唐代四川大邑也出产白瓷,杜甫在《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一诗中写道:“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川杜甫对大邑白瓷的描写颇为细致:“轻且坚”,即重量轻,质地坚硬,说明大邑白瓷胎质薄,所用材质好;“扣如哀玉”、“胜霜雪”,白瓷如玉如雪一般,说明其烧制工艺水平很高,釉质细致;“锦城传”,即在四川成都一代广为流传,风靡一时,从中也表现了杜甫对大邑白瓷的喜爱,如获至宝的心情自然流露。

  与邢窑白瓷处于同时期的其他窑口也多处于繁荣期,各地瓷器竞争激烈,其中声望最高、名气最大的无疑是南方越窑的青瓷,其名望大有盖过邢窑白瓷之势。中唐时期的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提出了“邢不如越”的论断,使得后世“越窑胜过邢窑”这一观点深入人心,但也不乏有人对此提出反对。唐·皮日休《茶阪》诗中写道:“邢人与越人,皆能造兹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枣花势旋眼,萍沫香沾齿,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z]皮诗将邢窑与越窑放在了同一高度,对邢窑白瓷大加赞赏。唐代诗人元棋也曾作诗赞美邢窑白瓷:“雕镌荆玉盏,烘透内邱瓶”,赞其造型之规整、器体之莹薄。段安节《乐府杂录》中“以越阪、邢阪共十二只,旋加减水于其中,以筋击之,其音妙于方响也。”一句记载了唐代乐师郭道源用筷子敲击越窑、邢窑瓷器所发出的金石之声,说明了邢窑白瓷质量好,工艺高,胎骨坚实致密,可与越窑瓷器一并作为乐器使用。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载:“品茶用阪,白瓷为良,所谓‘索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也。”阳羡指的是今江苏省宜兴市,该书是第一部论述紫砂壶艺的专著,倡导品茶以白瓷为宜。

  文人七件事“琴棋书画诗酒茶”,生活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皆好饮之”,无不昭示着古人饮茶的盛况。在唐宋乃至清朝,饮茶更是受到帝王将相、文人士大夫的大力倡导,李白、杜甫、皎然、白居易、颜真卿、蔡襄、苏轼、黄庭坚、唐寅、宋徽宗、清乾隆皇帝皆是爱茶、懂茶之人。例如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喜欢用白瓷茶具饮茶,陆士修的《五言月夜吸茶联句》便写道:“索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其中“索瓷”即白瓷,描写了颜真卿和他的几位朋友在一个月夜相聚,用白瓷碗品茶的情境,悠然闲适,一团和气,饱含“和、敬、清、寂”之大道。诗人白居易也喜好白瓷茶具,他深知白瓷茶具的妙处:“白瓷阪甚洁,红炉炭方炽。……盛来有佳色,咽罢余芳气。”白碗胜霜雪,盛茶有佳色,道出了白瓷茶具的两大优点。何况白瓷比青瓷更具包容性,不论什么茶,它都能很好地映衬茶汤色泽之美。中唐诗人皎然描述白瓷:“索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皎然爱用邢窑所产白瓷碗,认为索瓷盛绿茶更增雅致。这除了与白瓷茶具本身“轻清高洁”“精致美观”的品质有关以外,更与文人的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息息相关。从中也可看出,唐代邢窑白瓷的繁荣已经受到了文人士大夫的大力推崇,邢窑白瓷工艺水平之高、器形之精美皆为文人们所津津乐道。

1.4 衰落阶段—唐末五代唐朝末期,藩镇割据,战争频繁,政局动荡,吏治腐败,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极大地阻碍了邢窑的进一步发展,成为邢窑白瓷由盛转衰的转折。《新唐书》记载了会吕三年(843年)至光化元年(898年)邢州地区发生的7次规模较大的战争,战争期间民不聊生,邢窑的发展也因此中断。

  至五代,唐朝大一统的盛世局面彻底崩溃,战争不断,百姓被迫服役参与战事,手工业者流离失所,从而加速了邢窑的衰败。这一时期,邢窑多烧制粗白瓷,胎体粗松,做工粗糙,细白瓷甚少。邢窑白瓷由此逐渐衰落,走向低迷,并很快被迅速崛起的定窑所取代。至此,邢窑白瓷及其茶具的辉煌历史也就永远被定格在了唐五代时期。

2 邢窑白瓷的时代价值

  邢窑白瓷虽仅有短短数百年的历史,犹如昙花一现,但其历史地位和影响仍可折射当代,是当之无愧的“无价之宝”。

  由于白瓷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品饮价值、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至今仍被广泛运用于日常茶事活动中,这一点在茶叶审评中的体现尤为明显。茶叶审评所用器具一般都是白瓷茶具,既便于观看茶汤颜色,又便于形成对比,方便审评。另外,同样是为了便于“观色”,白瓷茶具还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茶艺表演和品茗活动中,这当然也与其自身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实用功能密不可分。

篇5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绿色朝阳产业,承载、展示、交流、传播着不同的文化,是文化价值得以实现、文化影响力得以提升、文化力量得以增强的有效途径。结合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区建设为契机,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张掖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发展状况和主要成效

近年来,张掖市委、市政府积极实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以创建旅游名区为目标,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基础设施,精心培育“中国地貌景观大观园、丝绸之路古城邦、暑天休闲度假城、户外运动体验区”四大品牌,全面提升了文化旅游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现了文化旅游产业突破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14年接待游客突破1100万人次,增长4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8.95亿元,增长50.69%,高于全省24.69个百分点,旅游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旅游文化产业的强力拉动下,第三产业增加值、税收、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分别达到41.1%、51.5%和50.2%,成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最活跃的因素。

(一)强化政府引导作用,旅游发展动力日趋强劲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领各县区、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到西安、宝鸡、天水等旅游业发展较快的地区考察学习,总结经验,寻找差距,理清思路,进一步凝聚了思想共识,坚定了发展信心。把2011、2012年确定为“全市旅游发展年”,以超常规的举措开发特色旅游资源,有效激发了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市、县区调整充实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并将旅游产业开发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体系进行专项考核,进一步明确职能职责,形成了责权明晰、运行顺畅、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二)加快项目建设力度,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着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全市旅游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提高。吸引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资金技术实力雄厚的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投资建设景区景点,推动宜居宜游。按照“推进开工建设项目、抓好招商引资项目、筛选储备后续项目”的思路,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着力改善旅游交通设施和导览标识系统,加快建设游客咨询服务中心(站点)和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

(三)打造精品景区,旅游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大力开发城郊休闲度假型、景区景点依托型、特色产业带动型、乡村民俗文化体验型等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乡村旅游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充实扩展。积极开发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和特色餐饮,有力地促进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着力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商务旅游、自驾旅游、探险旅游、体育旅游、保健旅游等旅游新业态,文殊寺滑雪场、扁都口滑雪场、康乐草原滑雪场投入运营。

(四)拓展客源市场,旅游整体形象有效提升

依托媒体广告、专业网站和节会赛事等载体,着力宣传金张掖特色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提升了张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采取有偿和招徕游客奖励等方式,委托重点客源地城市旅行社宣传推介金张掖特色旅游资源,鼓励旅行社开通重点客源地城市至张掖的旅游包机和旅游专列。精心策划举办湿地之夏・金张掖旅游文化艺术节、全国(国际)露营大会、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中国裕固族民族风情节暨祁连玉石文化旅游博览会、甘肃・张掖丝绸之路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高层论坛等品牌节会和赛事活动,以节造势、以节聚客、以节促发展,张掖旅游的整体形象进一步提升。

(五)加强行业监管,旅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坚持以培育市场主体、提升服务质量为目标,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切实加强旅游行业监管,着力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全市旅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市、县区政府打破政府主导投资开发旅游景区的旧模式,先后成立市山水文化旅游公司等14家旅游文化投资开发公司,整合景区实物资产和优质资源、经营权、收费权、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以股份制等方式与知名企业合作开发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二、主要困难和存在问题

(一)文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对张掖历史文化还没有深入研究挖掘,区域内文化元素没有进行系统梳理提炼,地域文化定位不够明确统一,文化特色和品牌价值未能很好凸显。景点多而分散、产品结构单一、缺少参与性、体验性、互动性产品,游客驻留时间短,日均消费低。公共文化服务和供给能力不足,特别是面对日新月异的数字化发展新形势,在“三馆一院”数字化建设的进程中,缺乏相应的技术、资金和人才支撑;文化精品创作水平不高,因缺乏编创专业人才和资金,未能很好地将厚重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优秀的文艺作品。

(二)联动发展不足,市场营销水平较低。张掖旅游大景区建设还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协调沟通机制还不够,缺乏统筹协调各县区发展的平台。市级财政投入有限,各县市区分工协作、整体推进、错位发展不够,旅游发展格局中虽与省内外其他市加强旅游交流协作,但还处于浅层次、单渠道。在旅游宣传上,区域整体包装的营销策略尚未形成,网络宣传营销投入也不足,产品上不连线,时间上不连贯,尚未形成六县区合力打造的能充分展示张掖大景区的品牌形象。多数旅游项目只展现了神奇美丽的自然景观,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原生态的民俗文化,以及丰富的民间传统艺术没有进行系统的挖掘整理,休闲度假、娱乐、体验性产品不多,很多景点都是看了就走,缺乏吸引力,让游客欣赏、回味、留恋的东西很少。导致很有竞争力的旅游景区景点品位不突出,品牌不彰显。

(三)保障措施缺乏,产业整体实力不强。道路交通规划没有突出文化旅游发展思路,旅游集散、咨询服务中心建设滞后,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设施布局不合理,规模档次低,配套服务能力弱。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较低,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景区内部标识系统不完善,道路、星级厕所、通讯及其它一些服务设施都还不完善。2013年张掖市旅游收入39.12亿元,甘肃省620.2亿元,仅占全省旅游收入6.3%,与张掖把旅游业打造成区域首位产业的地位不相符。这些问题直接导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整体规模小、服务层次低,经济效益不明显。

三、思路与对策

(一)加大挖掘整理力度,提升地域文化研究深度。加大挖掘、整理和研究力度,厘清张掖历史文化脉络,加速研究成果向文化旅游转化与运用。积聚市内外相关专家学者,设立专项经费完善张掖地域文化体系。对张掖市城乡公共文化资源进行详细调查摸底,对资源整合方式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全市不同区域、不同经济状况、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等群体的文化消费水平、消费习惯、消费需求以及发展趋势进行调研分析,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供给。

(二)发挥基地带动作用,加大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充分发挥玉水苑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大佛寺文化产业园、西游文化主题公园、丹霞影视拍摄基地、焉支山―皇家马场文化产业基地、扁都口生态文化产业园、大沙河生态文化主题公园和肃南裕固族风情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在旅游景区设置便于旅客休闲的公共文化活动设施和开展特色文化活动项目,建立张掖市历史遗存数据库,出台古村落、古民居修缮技术和新建仿古建筑技术标准,设立市县两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加强与上级文物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重点文物、非遗保护专项资金。

(三)统筹资源规划,聚力区域一体联动发展。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张掖作为一个大景区来策划和经营,对文化旅游资源实行统一保护、规划、开发和营销,推进旅游交通、市场、信息和管理机制一体化,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避免各自为战、重复建设。

(四)培育核心景区,提升大景区建设水平。启动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张掖大佛寺、焉支山-山丹皇家马场等重点景区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并申报世界级自然遗产。加快开发建设丝绸之路古城邦、马文化产业园、西游文化主题公园、长城文化游览区等新的大景区。

(五)注重深度开发,拉长产业链条。围绕“中国地貌景观大观园,暑天休闲度假城,丝绸之路古城邦,户外运动体验区”主题形象,开发生态、文化、休闲、美食、工艺品等特色旅游产品系列,加强与城市功能、休闲农业、健康养生等资源的深度融合,提升乡村旅游,培育体育旅游,拉长产业链条,发挥叠加效应。加快A级景区(点)创建和升级,引导景区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运营。大力推进摄影、影视、写生基地建设,加强市场培育,形成产业优势。

篇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2-0339-01

一、调查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历史积淀,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继承、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人们的时代使命,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要条件。当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不仅依赖于传统媒介,更借助于新媒体这一日益强大的技术手段和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走入了大众的视野,微信的产生和发展对传统文化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能够立足事实,深入的了解微信作为新兴媒体对于传统文化的作用,获得第一手的资源和信息,调查小组展开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采访不同职业的人群等多种方式,在全国多地展开,共收到纸质问卷215份、电子问卷136份及采访视频等。根据调查问卷及现场采访,希望能够充分地了解到传统文化在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平台上的发展情况。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调查结果

在大众使用微信的频率方面,在受访人群中,微信日均使用时间在1小时以内的占46%左右,5小时以上占不到12%。微信的使用率普遍高于其他的网络方式;在微信各类消息普及度方面,使用微信的用户浏览信息多集中于时事新闻,而关注传统文化的用户比例在32%左右。

在传统文化关注度方面,54%的微信用户在日常生活中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一般,仅2.2%的用户对该领域完全不关注;在传统文化各种传播渠道产生的效果方面,通过微信传播传统文化知识目前效果一般,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仍然是宣传传统文化的主力军。

在受众对待微信传播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中,受访者对通过微信传播传统文化的方式普遍表示赞同。有93%的受访者认为,微信中有关传统文化的信息使他们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精彩,增加了知识储备,有75%的被调查者认为从中得到了精神的滋养。大家以一种较为开放的心态来接受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和新媒体的融合,作为文化发展的形式已经逐渐被大众所接受。

(二)调查结果分析

1.以微信传播传统文化现阶段效果一般

与传统传播方式相比,微信传播传统文化的方式尚未成为主流。目前人们学习和接受传统文化信息的渠道主要来自于书籍报刊、电视广播和课堂学习,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传播传统文化的影响尚不深远。其原因在于,传统文化在缓慢中传承与进化,而微信的出现和发展则突如其来,二者之间的隔阂需要一定的适应周期。公众号的传播、朋友圈的转发、微信群的“家”文化与“红包”文化,已经是微信在传播传统文化中开始发挥作用的一种体现。

2.以微信传承传统文化有极大的潜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移佣说难杆倨占埃通过新媒体获取资讯、学习知识、交流情感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普遍,人们埋首于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时间越来越长。而相对于其他新媒体平台,微信操作简单、界面简洁、功能综合,适合于各个年龄阶层的群体,优势日趋明显。微信的广泛普及意味着,传播传统文化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承方式,而应该顺应时代潮流谋求新的发展方向。拥有广大用户的微信提供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用户市场。虽然传统文化尚未成为大众通过微信获取知识的主流部分,但绝大多数受访者对以微信传播传统文化的方式持赞同意见,他们普遍认为相比其他网络文学,传统文化更能带给人们精神上的饱腹感,更符合大众心理需求。

3.微信传播传统文化尚有不足之处

其一,微信对传统文化普及的审核和规范存在不足。一些网络谣言的制造者为了引起关注借传统文化的外壳在朋友圈大行其道,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其二,微信的发展带来了便捷的生活、开阔的视野,同时也使人们趋向于快餐式的阅读与粗略化的思考。传统文化被不断简化、解构,甚至娱乐化。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快节奏的微信传播中难以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其三,传播传统文化的微信内容不够优质,缺乏市场竞争力。在调查问卷和采访中,许多受访者建议对对微信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包装,打造古色古香、精致优雅的阅读体验,防止出现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三、提高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影响力的策略

(一)规范传播,确保微信传播传统文化的公信力

在虚假信息泛滥的今天,网络谣言过多地消耗民众的信任度,无论对微信公众平台还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一种打击。微信对传播传统文化知识、精神的准确性掌握是做好新媒体传统文化普及的重要前提。除了加强监管并限制微信中不实言论传播,还可以对微信公众号采取信用评级制度,评级结果公开显示在该公众号的首页上。同时,我们应当鼓励颇具公信力和专业素养的传统媒介敞开怀抱接纳新媒体,在新兴平台上为大众带来高质量的文化享受。

(二)打造适合新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项目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微信的推送,在大众脑海里形成的是碎片化印象。将零碎的传统文化知识打造为深刻而系统的精品文化项目,也可以积累一批忠实的读者。

(三)提高传统文化微信传播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厚重积淀,远不如时事新闻、娱乐八卦所能给用户提供直观的刺激和新奇的享受。世界日新月异,传统文化也需要推陈出新。结合时事热点,注重版面版式,提高微信产品的整体质量,改善用户的阅读体验,都能为传统文化内容吸引大量读者。在文化传播之余,还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设置互动平台,提供传统文化爱好者交流探讨的园地。由此,微信因传统文化丰富了内在价值,而传统文化也将以其自身优势,投入新媒体时代的洪流,在微信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中焕发新的活力。

四、结语

传统文化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给予了一代代中国人民丰富的精神滋养,国人承担着将文化宝藏代代相传的历史使命。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化的传承遭遇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次调查通过电子问卷与现场采访相结合的方式,对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着重探究了传统文化在微信这一媒介中传播发展的新思路。调查发现,微信传播传统文化的方式目前的影响力不甚强大,但发展的潜力无穷。即使微信为媒介的传播方式在当下社会暴露出种种缺陷,但有效的对策可以改善这一状况,助力传统文化在微信上的传承与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期待,微信因传统文化增添了文化底蕴,而传统文化也因新的传播方式呈现出独特的风采。

篇7

一、行政效能监察在优化发展环境中的实践应用

以行政效能监察手段优化发展环境,必须根据《行政监察法》赋予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责,突出监察工作特点,综合运用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惩戒决定权,从以下几方面整治行政机关中存在的作风和效能问题:

(一)认真受理效能投诉。受理投诉是监察法乃至宪法对监察机关履行职责的基本要求,也是监察机关维护老百姓权益的基本体现。因此,必须完善投诉制度,把受理群众的效能投诉作为纪检监察机关的专门和经常性工作。首先,要建立受理机构完善投诉网络。由于效能问题投诉一般涉及各部门具体的内部管理,因此不仅纪检监察机关要成立专门的机构、抽调专职人员受理群众的有关投诉,还要组织和督促政府各部门设立投诉机构、投诉电话、信箱或网上邮箱,明确负责人员,并向社会公布,形成受理投诉的网络,保证群众投诉得到及时落实。其次,要建立快速反应的受理程序和处理机制。行政效能投诉具有自身的特点,它所反映的问题一般比较具体,时效性强,如果解决不及时,就会失去意义。因此,必须建立不同于其他投诉的受理程序和处理机制,简化环节,体现简便、快速、高效的要求。同时,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充分调动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性,对投诉进行分流处理。对于比较典型的投诉件,由监察机关直接调查核实;对一般投诉件转交有关部门办理,并督促承办部门按时办理并报结果。第三,要搭建投诉平台。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和纪检监察机关监督的合力,开展“政风行风热线”专栏、电视现场对话会等活动,引导群众投诉,强化对政府部门和行业窗口单位的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构建政府与群众直接交流的信息平台。既可以提高投诉的质量和可查性,又可以加强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效能意识,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服务质量,树好单位的形象。

(二)主动开展专项检查。要重视运用好检查的手段,主动围绕机关作风和办事效率问题开展专项检查,发现薄弱环节,纠正错误行为,树立先进典型,提出监察建议,促进机关作风的好转和办事效率的提高。从工作实践看,检查的内容主要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检查机关效能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政府部门的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公开服务承诺制、全程服务制等机关效能制度,是行政效能监察的重要保证。这些制度落实得好,企业、群众办事就会大大方便。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经常检查这些制度的落实情况,尤其要检查办事的程序、环节和时限等是否符合规定,以促进工作制度的真正落实。二是检查优化发展环境有关优惠政策或服务承诺的兑现情况。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了旨在提高行政效能、改善投资发展环境的优惠政策或服务承诺。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检查这些措施的落实情况,为党委和政府分忧,为企业和群众服务。三是检查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从实践的调查情况看,在当前机关作风和效能方面存在的问题中,服务态度差是群众最不满意、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要采取明查暗访、问卷调查、组织群众评议等多种形式,经常检查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问题,摸情况,敲警钟,发现问题认真处理。

(三)严肃查处典型问题。一直以来,机关工作人员对效能问题的危害性认识很不够,有的人认为:只要不贪污、受贿、腐化,办事慢一点、态度差一点算不了什么问题,犯不了什么错误。在这种情况下,解决效能问题仅靠一般的号召、教育和检查是不够的。行政效能监察的效果和力度如何,关键在于能不能抓住一些典型严肃处理。不下决心查处一些典型,就不足以使机关工作人员产生思想震动,不足以取信于民,不足以端正风气。信丰县行政效能投诉中心运行一年多来,多次查处了一些行政乱作为、“吃拿卡要”、不依法行政、工作方式粗暴等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对有关人员分别作出通报批评、效能告诫以至纪律处分等处理,并抓住典型在新闻媒体上曝光,既严肃查处违纪问题,又广泛宣传教育,较好地起到了“惩治不作为,纠正乱作为,鼓励有作为”的作用。

(四)积极推进制度创新。解决行政效能问题,从根本上说,要改革政府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因此,效能监察要坚持标本兼治的方针,在加强事后查处的同时,重视推动行政管理的制度创新。首先,要改进行政程序,促进依法行政。深入研究哪些办事制度存在漏洞、哪些办事条件的设置不合理、哪些办事程序和办事环节可以简化、哪些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等等。其次,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高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减少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加强审批监管。这些任务的落实,将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第三,要推进政务公开,促进透明行政。要借鉴美国、瑞典等国家的做法,通过立法形式,明确规定政务公开的原则、范围、方式和责任追究制度,以及公民个人所享有的要求了解政府所掌握的有关其本人的资料的权利,强制推行政务公开。

二、以效能监察手段优化发展环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机关作风和效能问题点多面广,而且,有的情况还会触及行政管理的深层次问题。为了保证行政效能监察手段的有效运用,实践中要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一)找准监督重点,解决行政管理活动中的突出问题。结合当前实际,行政效能监察的内容和标准应当定位在以下方面:一是监察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是否依法履行职责,对管理对象制定措施、做出决定是否主体合法、内容合法和程序合法;二是监察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是否依法公开了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密切相关的事项,是否做到决策民主、办事公开;三是监察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是否按规定或承诺的时限完成工作计划、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四是监察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完成的工作是否达到质量要求及取得预期效果;五是监察有关行政效能方面的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科学并得到有效执行;六是监察涉及多个行政部门的管理工作运转是否协调、有序、规范;七是监察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是否为行政相对人提供了优良的服务。

篇8

(一)益阳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及其作用

1.农业产业化成效显著。益阳市围绕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狠抓特色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以业主制经营为突破口,将农业不断向二、三产业延伸,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近三年来,农村信用社年均累计放贷近42亿元,重点支持了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发展,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2.促进了农民增收。通过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产、高质、高效农业产口生产,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取得最佳综合效益。2007年实现农业增加值83亿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15元,同比增长16%。

3.促进了农业产业持续发展。通过农业产业化,促使农业产业改变单纯提供原料产品和简单劳动力状况,延伸二、三产业链,实现农业产品多次增值,提高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养殖业比较效益。2007年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林业增长18%,牲猪增长39%,渔业增长5%。

(二)益阳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及特点

1.企业规模快速发展,规模经济初步形成。农产品加工企业中,规模企业225家,其中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31家,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4家,市级龙头企业127家。

2.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基地建设提质扩容。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均有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市龙头企业基地面积达600万亩。基地建设的提质扩容,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

3.专合组织异军突起,组织经营日趋完善。目前,全市拥有正式注册、运作规范的专业合作组织746个,建立农产品基地500万亩,带动农户50万户,吸纳转移剩余劳力近20万人。

4.着力打造精品名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5.引资融资倾向多元,后续资金不断增加。

二、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与特点

(一)当前农村资金运行的特点与变化

1.融资主体由分散型向组织型转变。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壮大,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经济主体资格、资质和地位将发生深刻变化,分散的农户相对缩小,组织型的客户上升,目前面对单个农户为主的融资管理方式难以适应新农村的变化,尤其是面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兴起,亟待金融创新。

2.资金流动环节由单一向多极转变。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和实现途径,农业产业由单一的种养环节向产前、产中、产后伸展,由单一业态向产业群体扩张,使传统的单一资金投向和资金回流,转向资金流向多渠道、现金回流的多环节。如果长期坚守着单笔单向的融资模式,将落后于农业产业化的现实需求。

3.资金回流周期由季节性转向常年性延续。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农业生产的自然周期性逐渐减弱,特别是畜牧业、林业、加工业、运销业的发展,季节性周期的波幅缩小、周期延长,甚至出现明显的反周期。所以,长期以来种植业为基础形成的农业贷款春借秋还冬不贷的管理考核模式,明显滞后于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迫切需要把从季节性周期管理转向常年延续的市场周期管理。

4.资金需求由传统粮食生产型向现代化生产型转变。目前益阳市非粮食类高效经济作用已有70多万亩,年产值可达15亿元,为第一产业增加值的50%;预计今年农民对现代农业经济物的贷款需求将增加到3亿元以上。

5.资金形态由松散型向集约型资金需求转变。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益阳市农民每年从农产品深加工和涉农产品流通环节中直接获得经济收入近10亿元,人均200多元。为此,市农信系统在去年向造纸、纺织、食品、种养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和以“公司+农户+协会”为特征的集约型农村经济组织累计发放贷款6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将再向这些涉农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提高20个百分点的贷款,主要满足广大农民对集约型农业生产的资金需求。

6.资金额度由小额农贷向大额农贷资金需求转变。近几年来,小额农贷在解决农民贷款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收到了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小额农贷受贷款额度、贷款期限等制约,在种养业和集约化农业发展较好的村镇,已逐步被农户大额联保贷款模式取代,广大农民对大额农贷的需求越来越旺。

7.资金投向由简单再生产资金需求向生态农业建设资金需求转变。调查显示,现在农村简单再生产资金需求明显减弱,生态农业建设资金需求在不断增强,并且呈逐年增大的势头。湖区四家信用联社今年用于国家退耕还林、退耕还水等方面的生态农业建设贷款占四家信用联社总贷款的20%,以后逐年还将增加。

8.融资环境由压抑向宽松转变。目前由应对不良环境而形成的融资条件,如严厉的担保、抵押、质押、评级、公证、登记、核销等融资条件控制必须有所调整。在信用改善和市场竞争激励的条件下,对客户信用资质的认证、需求时效性强化、经济评估性的延伸、融资安全性的标准、风险管理的控制都需要有较明显的改进。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对金融部门提出的新要求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推进战略性调整过程中,金融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农村金融却未能充分发挥相应的核心作用,农村金融服务缺失问题有加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农业产业化的高要求与金融机构现状不相适应。一是机构大量精减,金融服务弱化。二是业务种类少,存款业务仅有活期、定期等常规储种,贷款业务主要以短期贷款为主,而消费信贷、科技信贷和助学信贷基本空白。三是结算手段落后,以手工为主要方式,侧重现金结算、耗时长、效率低,而大多数地区电子化还没有涉及;四是缺乏服务观念,普遍存在“等贷”现象。四是经营机制僵化,导致管理上、经营上的低效益;五是资金分流严重,国有银行和邮政储蓄的农村网点把部分农村储蓄转移到非农领域,使本已不足的金融服务更加薄弱。

2.信贷供应与需求的差距大。目前,农村企业及农户对金融的要求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资金需求量巨增。据调查,全市有乡镇企业和工业龙头企业93个,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3240家,科技示范户8万户。每年资金需求量大,大约需要投入80个亿左右,其中需财政拨款10个亿,金融部门集体贷入30个亿,民间借贷10个亿,引进外资30个亿,才能基本上 满足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资金需求。二是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养殖大户贷款额度增加。在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转变过程中,乡镇企业和种养大户资金需求量成倍发展,远远超出农民自有资金用于农业生产的承受能力。

3.农业贷款投向与农业结构调整的矛盾大。调查的市农村信用社年累放农业贷款34亿元中,田间生产12亿元,占比为35%,而养殖业等多种经营占比仅28%,其他各种农产品深加工、新兴种植业等只获少量贷款支持,相关基础设施贷款则几乎为空白。

4.农业资金来源单一与农业生产多元化的矛盾大。目前我国支农资金来源主要是金融部门信贷资金,其他融资渠道几乎没有。金融部门中又集中于农村信用社和农发行,特别是基层乡镇,发放农户的贷款主要是农村信用社。目前信用社贷款质量不佳,不良贷款占经为28%,乡镇欠贷多、范围广。一旦乡镇农村信用社受贷款质量、存贷比例的影响,无法满足农户的农业生产贷款需求,农户难以寻找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

5.资金短缺与资金外流的矛盾深。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对信贷资金需求有着巨大潜力。但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县域资金通过国有商业银行县级机构和邮政储蓄机构外流。安化县邮政储蓄存款余额仅占全县储蓄余额的11.5%,邮政储蓄银行发放小额贷款80万元,仅占全县贷款的0.04%,大部分邮政储蓄上存;农业银行的新增存款也几乎全部上存,影响了农村资金的整体供应。

6.农村金融市场形态低级,资金分流严重。从目前益阳市的情况看,“重城市,轻农村”的趋势仍没多大改变,不仅工、中、建等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撤并了在农村的经营机构和部分县支行,而且农行也撤消了大批的营业所,导致相当一部分的县或乡镇只有农村信用社。而农村信用社规模较小,经营风险大,资产质量低下,缺乏独立支撑能力。无力实现支持“三农”的合作目标、政策目标和盈利目标。同时农村资金流失严重,缺资金反哺“三农”。资金的大量分流严重制约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力度与深度。

7.“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深度不够。据市联社统计监测,到2007年末,辖内农户共有78万户,有贷款需求的38万户,而符合贷款的仅贷款需求总户数的43%,创建信用乡镇仅为20%,农村依和工程建设力度欠缺。

8.农业产业化发展所应配套的风险机制不健全。政府在推动地方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特别需要资金启动。对金融而言,支持农业这一弱质产业,信贷风险高,加之缺少相应的信贷保证、保险机制和必要的政策保护,以致于农村信用社陷入支农与自身利益难两全的境地。

9.农业产业化主体融资的弱质性。在农业产业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是那些起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大部分都在资本动作、融资方面具有弱质性,主要表现在内部弱质性和外部融资环境的不利性两个方面。农业龙头企业融资的内在弱质性主要是,一些龙头企业内部信用达不到银行贷款的要求,自有流动资金先天不足,内部治理结构不规范,企业产权不清,资信等级低,没有长期信用基础,信用地位不稳固,致使其获取担保贷款能力差。农业龙头企业外部融资环境的不利性主要表现在银行贷款。当前,银行信贷资金分配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倾斜,多为其他所有制经济的龙头企业却得不到应有的信贷支持。

10.不良贷款潜在风险较大。农业产业化贷款项目普遍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且风险难以预测。2008年3月末,益阳市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账面余额63311万元,不良率13.32%,从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看,认定已形成不良贷款还要更多。

11.抵押担保安全系数低。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多数企业缺乏足额资产作为抵押担保,尤其是种植业、养殖业,以苗木等地上附着作物抵押,该抵押物价格波动大、价值评估难、变现能力弱、抗自然风险能力差。另外,相当部分农业产业化企业和贷款农户,自身实力偏弱,市场竞争力较低,融资渠道少,抵押担保难以落实,银信部门难以贷款 。

12.金融机构贷款管理难以适应农业产业化需求。

13.同时,央行支农再贷款对发放对象的限制,不利于农业规模化发展。

三、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政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明确支持重点,把支持农业产业化和拓展信贷业务、实现商业化经营结合起来

金融机构要树立支持农业产业化“一二三产业联动,城乡相融”的信贷投放观念 ,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相互协作,适度竞争,“抓龙头、强龙身、助龙尾”,把信贷支持对象扩大到相关的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产业。要深入研究欠发达地区农业生产特点,因地制宜,突出支持重点,优化资源配置。

(二)设立专项产业投资基金,建立包括农业龙头企业在内的信用担保体系,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

建立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可以有效组织和引导民间投资,将城乡分散的资金汇集起来投向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全社会办大农业,促使其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要将龙头企业纳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完善为龙头企业服务的金融服务体系。要解决农业龙头企业贷款难、担保难、抵押难的问题,同时,降低银行风险,提高银行给龙头企业融资的积极性,关键是建立包括农业龙头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信用社担保体系。此外 ,信用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做好对龙头企业贷后资金运用的监管工作。

(三)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挥金融整体合力,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支持力度

一是补充、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农村政策性金融服务功能,允许其介入需要国家政策扶持,但市场风险较大、商业性金融不愿介入的农业产业化企业或项目,增强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的推动作用,从而实现其与农行、信用社功能互补。二是农业银行信贷服务要侧重于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的支持,并集中扶贫贷款规模,重点支持一批能够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国家政策导向作用。三是农村信用社要继续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并提供大额农户担保抵押贷款,以满足农户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加工、流通等方面的资金需要。四是人民银行要保持支农再贷款政策的延续性,增强政策力度,引导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方向,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同时,银行和信用社还要积极探索各种合作方式,形成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共同投资、共担风险的合力优势。

(四)改进信贷管理,区别对待,大力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

考虑到农业的比较效益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弱,大多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金实力较小,当前,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评级和信贷发放,应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以区别对待。

(五)加强信贷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金融机构要根据当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特点,确定业务重点和业务创新方向,不断创新适合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服务工具和方式,提高服务效率。根据重点龙头企业需求,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可采取申请可循环使用信用额度方式,简化审批手续,为特别优秀的企业设立信贷“绿色通道”;派驻客户经理,实行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的“一条龙”综合服务,提供信贷、票据承兑贴现、信用证、贸易融资、出口退税账户托管、应收账款融资以及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等多方面服务;积极探索开发新的贷款方式,如农民房产抵押等贷款方式。

(六)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配套机制

一是公司、基地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重点是逐步解决企业与生产基地、农户之间松散的不稳定的单纯买卖关系的问题。二是政府对龙头公司的扶持机制。财政可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对企业实行资本金投入、贷款贴息,用于支持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外贸、海关优先帮助企业办理自营进出口权证;落实对企业的税收减免、出口退税政策等等。三是金融支持的风险分担机制。建议政府协调财政、当地龙头企业共同出资或以已经评估的可抵押资主入股设立担保基金,为金融支持提供中介分险渠道。

(七)加大扶持,给信用社以更多的政策倾斜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产业化离不开农村信用社。首先应先一步实行农村利率市场化。充许农村信用社追逐利润最大化,按照商业化运作方式经营。其次,中央财政应对农村信用社以往承担保值贴补息、乡镇企业改制导致的债务悬空等改革成本,给予专项政策补贴,支持信用社轻装上阵。其三,实行统一法人改革,健全授权授信制度,给县级农村信用社以更大、更为灵活的自主经营权,使其金融服务跟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其四,中央银行要继续加大对支农再贷款的投放力度。农村信用社做大做强,对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必然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篇9

第一次听到邬梦兆先生的《茶诗歌曲集》时,一下子就被委婉而富激情的旋律攫住了心。《茶路》是邬梦兆先生《茶诗歌曲集》中的一首,我以为,也是本集中最大气的一首茶歌。听过许多用流行音乐配制的诗曲,原以为都是听得麻木了,但一首《茶路》之歌却再次打翻了心里的五味瓶,让人感概万千,同时听了歌中词意,感叹时光易逝。同样是民族唱法,《茶路》既没有像其它民歌那样豪放奔涌,也没有像其他民歌那样温柔似水,而是在这两者之间探寻一种独特的旋律来震憾人心,并一下子捕捉到茶路犹如人生之路的那样一种情怀和感慨。《茶路》歌词分作四段,但却包含着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史,实际上《茶路》之歌就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史的一部浓缩版――从“悠悠的远古”、“神农尝百草”到“《茶经》的诞生”,从“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到“创造了无限的财富和生机”……在旷畅的曲词中进入了一种意境之美。而问题的关键是,含义深刻的歌词,用民族唱法恰到好处地演绎出古老而文明的茶文化发展过程,使《茶路》之歌在整体风格上衬托出词之美、律之雅、歌之悲三者相合的艺术感染力。“漫长的路”、“承担重任的路”、“五彩缤纷路”、“铺满阳光的路”……从另一层面上,更像是在诠释“有过坎坷”、“有过坦途”、“有过美好”的人生之路以及中国茶文化――苦尽甘来之路。

《茶路》是一首典型的抒情、恬静的民歌,全曲由4/4拍子构成的音乐动机一气合成。旋律流畅、优美、深挚。歌曲从中音起唱,感情委婉,音律的发展入情入理。邬梦兆先生创作的歌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听后使人难以忘怀。先有女声独唱来引出第一主题中国茶文化在荒漠无际的“茶马古道”上艰辛的形象,仿佛把人带到了古老而悠悠的远方;第二主题则从女声齐唱开始,以“五彩缤纷”的形象开创了中国茶文化深厚的文化背景继而影响到全球茶的发展史,优美的女声齐声活跃了音乐的情绪,带有冥想的田园诗风味,但依然染有孤寂黯然的情调;第三主题以一条“承担重任之路”恢复到了女独的低音部,显示一种“重任”的紧张度又有所加强,并以“铺满阳光的路”切换出第四主题男声部旋律的青春活力和激情,使词曲变化富有色彩。表明了中国茶文化从艰难历程的精神状态滋生出新的信心,最后完全肯定了只要“朝前走去”,就能到达“辉煌的远方”的一种人生奋斗精神动力。

篇10

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有着百年经营历史的张一元同其它企业一起进入了奥运村。这让奥运史上第一次出现了茶的身影。

张一元设在奥运村的茶馆,位于奥运村村长办公室那古色古香的院落对面,300平方米大小的茶馆,一时间容纳80位客人。而据张一元奥运茶馆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在奥运会举办期间承担着3项任务:展示中国茶文化、表演茶艺和泡茶服务。

在奥运期间,他们推出了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包装。以往,张一元把包装环节交由包装企业代为定制,并不注重于包装的专门设计。针对奥运会的特殊场合、特殊情境,他们精心设计了多款具有民族特色的包装方案。他们把京剧脸谱、皮影戏、泥塑、面人这些中国文化元素加入设计之中,让张一元茶的包装透出了十足的京味文化。

张一元作为北京奥运村中国茶艺室的主运营商,抓住这个难得机遇,大胆创新,开创了茶叶经营与演艺结合之路。他们主动与中国戏剧学院合作,精心编排了《中华茶韵》,将茶文化搬上了奥运村这个国际舞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运期间,中国茶艺室用最直接的方式让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们了解了中国茶,感受了中国的茶文化。张一元用骄人的业绩,实现了中华茶艺走进奥运的百年梦想,也在张一元的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记忆。

百年老字号张一元始创于清光绪年间。创始人张昌翼取意“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定下了这个字号。改革开放给张一元带来了新的生机。1992年,北京张一元茶叶公司的注册,使张一元有了更大发展。公司始终坚持诚信立业信条,秉承“茶道即人道”精神,提出了“人品如茶品,好的人如好的茶一样至清至纯”的人文理念。十多年来,他们以弘扬茶文化为己任,传达给消费者浓浓的茶叶情与经商道。改革开放让张一元成功地完成了向现代化企业的转变。现在的张一元已成为传播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窗口,它集产、供、研、学为一体,在行业中已处于领头地位。北京奥运村里的中国茶艺室,让中国传统文化再一次得以充分展示,也在张一元的百年发展史上书写了浓重一笔。

篇11

今天上午,我们在此隆重举行省茶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这是我省茶界茶人的一大喜事,也是我省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振兴茶业经济,发展茶文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对对省茶文化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杨汝岱副主席百忙中莅临视察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社会各界人士多年来对茶文化事业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为中华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曾经在我国茶叶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在新阶段,茶叶成为加快陕南区域突破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区域性特色产业。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围绕“品种良种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产品品牌化”的思路,加快优质茶叶示范种植基地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大茶文化研究,全面提升了茶叶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全省茶叶种植面积达107.6万亩,其中可采茶园面积69.8万亩,总产量17604.4吨,茶叶农业产值13.5亿元,茶农种茶年人均纯收入987.5元,茶产业已成为陕南的一个重要产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随着茶产业的日益发展,茶文化的氛围逐渐浓厚,以茶会友、以茶传情,崇尚茶文化,追求茶品味,逐步成为社会时尚。特别是去年以来,省茶叶流通协会保护性恢复研究具有6历史的“泾阳茯茶”,已于今年成功恢复明代茯茶加工工艺,重塑了“茯茶始祖”的这一历史名牌;汉唐皇家宫廷文化、佛教茶文化、道教茶文化、贡茶文化以及民间文人雅士茶文化的研究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篇12

关键词:

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功能;土家族茶文化

1研究背景

恩施自治州现有茶园总面积达到137万亩,占湖北省总面积的28.2%;茶叶总产量8.9万吨,占湖北省总产量的31.7%;茶叶农业产值27.6亿元,占湖北省茶叶总产值的21.0%,茶业综合产值达到96.2亿元。面积、产量均居湖北省第一位,在全国地市级产茶区中居第五位。全州80万茶农人均茶叶收入3386元,茶叶对全州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贡献额达到519元。全州规模以上茶叶加工企业达到68家。其中:州级龙头企业52家,省级龙头企业9家,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19家。在市场营销上,企业直销店108个,加盟店1165个,全州398家茶企开通了电商营销渠道,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电商年成交额达到1.5亿元。利川金利、宣恩宣桃、鹤峰鑫农等茶叶企业走出去,到国外办公司、设立办事处和营销网点,茶产业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升,2015年直接出口额达到2190万美元[1],说明恩施自治州的茶叶生产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新阶段。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市场开发的深入,市场竞争的加剧成为必然,市场对茶叶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产品的品牌打造和确立成为各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恩施地区所在清江流域是古代巴人主要的活动区域,也是巴蜀文化形成的早期核心之地,它地处神秘的北纬30度线上属武陵山区,最高海拔3032米,最低海拔66.8米,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物产,造就了恩施地区独特的民族茶文化。图书馆提供茶文化服务尤为重要。

2恩施土家族茶文化追述

恩施土家人视茶为圣物,认为山有山神,茶有茶神,禁忌将茶泼在地上,否则视为沾污茶神。抓茶叶必须洗手,名曰“净手”,这仍是对神灵的尊重。茶不仅用于待客,在特定情况下,还用于敬奉神灵和留存于宗教仪式中。如今,虽然在土家族地区早已没有往日隆重浩大的祀拜仪式,但是,通过渗透在他们日常生活的民族茶文化各个方面古老而纷繁多彩的茶俗,一代又一代地从混沌初开的原始时代传承至今,故使其茶俗中的古老韵味更为原始浓烈一些。恩施地区的茶文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46年的周武王时代,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武五伐纣时,巴人以茶叶、生漆、蜂蜜等作贡品晋献给周武王。”说明在西周时期土家祖先就开始种植、加工、利用茶叶。据三国人张揖所著《广雅》一书说:“荆巴间茶作饼……”。荆是指当今的荆州,巴是指巴州,四川东部,是指当今的鄂西恩施地区。又据西晋人撰写的《荆州土地记》记载:“武陵七县通产茶,最好”。据查武陵郡所辖七县,从行政区分来看恩施地区当属“武陵郡”所辖。这些资料说明恩施地区的产茶史历史可追述到公元前后。唐朝陆羽《茶经•一之源》载:巴川峡川有二人合抱的茶树。巴川应泛指鄂西的崇山峻岭,现仅存的恩施市五峰山上的联珠塔建于清同治11年(1872),上书对联“巴山万重入蜀境;夷水千廻接楚天”之句。

3图书馆拓展“茶文化”服务功能的意义

恩施自治州是我国古老的茶叶产区和茶文化发源地之一,这里有优越的产茶条件,悠久的产茶历史,同时还保留了许多历史悠久的名茶、自然淳朴的古老茶礼、多姿多彩的民间茶俗等独特的茶文化。纵观茶叶的发展史,茶叶的普及与茶叶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企业要打造自己的茶叶品牌就必须研究自己产品的特色文化,对于一个茶叶品牌来说,没有自己的茶文化作底蕴,是打造不出自己的茶叶品牌的。当下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炒得火热,而半数鄂茶来自恩施,采摘茶叶、现场炒茶、品茶、茶艺表演、开发茶饮料等都是茶文化的一种传播,如今在鄂西生态圈内,各大景点打出茶文化牌,茶叶观光园令游客流连忘返,茶文化成为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的一大亮点。经过我们的调查,关于土家族茶文化的研究已经有前辈做过[2],但对恩施土家族的茶文化做过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和研究的甚少。在对全州部分茶叶生产企业的走访中,所有企业都迫切需要这方面的资料,恩施茶叶要打响品牌,必须挖掘茶文化内涵,发展健康的茶产业,这是提升全州茶叶知名度,打造恩施自治州茶叶品牌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希望我们能尽快地出成果为企业服务,也坚定了我们把这个课题做好、做扎实的信心。高职院校图书馆不仅仅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也是西部民族地区文献资源的集散地,民族地区信息交流中心,是提高西部开发者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随着社会的进步,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职能也将进一步拓宽,图书馆有义务利用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较好的服务设施和稳定精干的工作队伍,充分发挥图书馆教育和信息职能,融入社会,参与经济建设,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对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4图书馆拓展“茶文化”服务功能的措施

4.1广泛收集与“茶文化”相关的少数民族地方文献信息

由于恩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缘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使其民族文化原生态得到了较好的保留,民族民间艺术更是博大深厚,使整个恩施州置身于民俗的海洋,显现出较强的民族文化深层内涵,同时由于雄奇险峻、高阔博大的自然条件,粗犷淳厚、质朴纯真的土家风土民情,又为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提供了艺术根基和良好的环境土壤。在恩施这块孕育着深厚土家文化的土地上,茶成为土家文化的重要元素,深受土家先祖的喜爱,先后演绎出了“巴东真香茗”、“雾洞绿茶”、“容美贡茶”、“恩施玉露”、“伍家台贡茶”等许多历史文化名茶,成为恩施茶叶历史上一颗颗闪烁的明珠,也给恩施茶叶赋予浓厚的传奇色彩。图书馆就需要对能真实地反映了本地区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军事、自然、人物、艺术、风俗等的资料广泛收集。在收集土家族茶文化资料时,我馆主要从这几方面入手:一是所有记载有关恩施茶的各地方志和茶专著;二是近代恩施茶人,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贡献;三是有代表性的名茶以及名茶传人;四是与茶有关的故事、歌谣、戏调、谚语、谜语、歇后语等;五是恩施茶叶原始生产状态下的加工工具、饮茶用具等。想方设法深入少数民族生活地区,进行社会调查、民间采访,拓宽收集渠道,获取珍贵的原始材料。如:走访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赵国安,恩施玉露非遗传承人杨胜伟。

4.2深入挖掘和整理“茶文化”等地方文献信息

少数民族的地方文化包含着巨大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分散零散,相当部分的文化采用口授的方式传承下来,这些流传极广的口头文学,既高雅又通俗,如:“头茶苦,二茶涩,三茶好吃无人摘”(反映茶的品质及采法),土家人谁都能说唱几句;还有些是通过走访笔记和录制的音频、视频资料,如“土家四道茶”,这就要求图书馆有一支精干的队伍对搜集来的原始数据加工整理和进一步挖掘。少数民族地方文献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图书馆要对收集到的本地区地方志、州志、县志等地方民族文献进行挖掘,如:道光《施南府志》载:“茶、椒俱卫境出”;“茶税银六两七钱五分”;《鹤峰州志》云:“容美产贡茶,茶树遍地生殖,惟州署后数株所产最佳,味亦清腴,取井水烹服,驱火除瘴,散气止并解一切杂症,现生产极饶”。少数民族地方文献真实地反映了本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军事、自然、人物、艺术、风俗等一切自然和人文的内容,众多神话传说,民族习俗均可在当地的文献中寻得踪述,求得诠释和注解[3]。在此过程中我馆始终把握传承性、民族性、地方性、针对性、实用性基本原则。

4.3实行企业对接,提供“茶文化”技术服务

借旅游景点来推销茶叶,这并不是稀奇事,当年云南打造“七彩云南”模式就很成功,借云南景点叫响普洱茶,普洱茶助推云南旅游。2015—2016年恩施职院图书馆先后和“罗圈岩休闲旅游区”、“润邦茶叶有限公司”、“宣恩伍家台茶厂”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并为这些企业量身打造了一套《恩施土家族茶文化展示设计方案》,本方案的主题思想是以恩施土家族茶文化的发展史为主线,对恩施土家族历史名茶的产生、发展、现传承人和近代茶叶人物的的图文追述,以及当地土家族的茶叶生产工具、茶具和与茶相关物品的展览,并通过“土家四道茶表演”来最终展示恩施土家族深厚的茶文化。笔者认为西部生态旅游文化圈是西部大开发的一个亮点,而茶又是土家文化的重要元素,因此充分利用当地信息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是时展赋予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责任。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民族节日,民族体育活动、民族特色食品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从中找到其与图书馆事业的关联度和结合点,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为开发文化旅游提供丰富的文献考证依据,同时也为本地茶叶产业和旅游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而利润的增长又将引起地方政府和图书馆对地方民族文献的重视和收藏,从而实现图书馆与地方经济的双赢。

作者:向庆彬 单位: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参考文献

[1]杨长勇.关于茶产业链建设情况的汇报[R].恩施州农业局,2015.

[2]王庆松.土家茶文化[J].农业考古,2005(11);黎星辉,施兆鹏,等.湘西土家茶文化拾零[J].福建茶叶,2001(9):108-110.

[3]刘勇.论出数民族地区图馆馆对地方旅游业的作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5):311-313.

[4]郭峰.湖北恩施地区土家族茶文化探讨[J].华中人文论丛,2011(2):24-27.

[5]杨胜伟.恩施玉露[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2.

[6]张新华.鹤峰茶经[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24.

[7]王喜梅.图书馆为藏区提供民族地方文献姿源服务的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10):99-101.

[8]吴英姿.图书馆与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J].图书馆论坛,2002(6):16-1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