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消防安全评估范文

时间:2023-09-11 09:19: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建筑工程消防安全评估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建筑工程消防安全评估

篇1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正在朝智能化、结构化、功能多样化和形态美学化方向发展。然而,传统的建筑工程防火设计是按照“处方式”规范来进行的,这种“处方式”规范规定了详细的设计参数和指标,因而具有设计的局限性,使设计出来的建筑工程单调而呆板。因此,传统的“处方式”防火设计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建筑的飞速发展。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就提出了“以性能为基础的防火设计”新概念,并开始对传统的“处方式”建筑防火安全设计法规体系进行改革,提出了制定“以性能为基础的防火规范”的新思路。性能化设计规范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也使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由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方法与传统的“处方式”设计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所以很快成为建筑防火的一种新理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概念

所谓性能化防火设计,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是针对特定建筑对象确立消防安全目标,提出消防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并采用被广泛认可或验证为可靠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方案设计在建筑对象中的火灾场景进行确定性和随机性定量分析,以判断不同解决方案所体现的消防安全性能是否满足消防安全目标,从而得到最优化的防火设计方案,为建筑结构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护。它是传统消防设计方法的一种替代办法,描述能够达到某种规定性能水平的设计。

建筑防火设计最终应达到的安全目标是:1、防止起火及火势扩大,减少财物损失;2、保证安全疏散,确保生命安全;3、保护建筑结构不致因火灾而损失或波及邻房;4、为消防救援提供必要的设施。为此,建筑物防火安全设计须对建筑规划、结构耐火性能、防火分区划分、内部装修、防火设备、防排烟系统及避难对策等方面做出考虑。应该说现行的、条文式的设计方法对上述的问题都有相对独立、完整的考虑。但存在的最大弱点是没有清晰、统一的安全水准,无法体现各消防系统间的协同功效,并导致综合经济性低下。但是,消防安全的性能化设计方法能够考虑到项目所特有的危险和防护这些危险所特有的消防安全措施,可以实现综合性的消防对策,所有系统都综合其中,而不是分别独立设计的,人们除了可增进对潜在的损失了解外,这种综合性工程方法通常可提供更具体成本-效率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案。

二、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的基本步骤

笔者认为,一个完整的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过程应该分为七个基本步骤:

(1)确定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工程范围与内容。首先要了解工程各方面的信息,如建筑的特征,使用功能等;其次对建筑的工艺特征做专门的研究,如非同一般的作业区、危险物品的使用或储存区、昂贵设备区以及零故障区等;再次就是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其使用者特征也不同(如住宅建筑与商业建筑),使用者特征包括年龄、智力、是否睡觉、体能状态等因素。

(2)确定消防安全总体目标、功能目标和性能目标。在消防安全设计中,消防安全设计总体目标是一个范围比较广泛的概念,它表示的是社会所期望的安全水平。概括地说,消防安全应达到的总体目标应该是保护生命、保护财产、保护使用功能、保护环境不受火灾的有害影响。功能目标是设计总目标的基础,它把总目标提炼为能够用工程语言进行量化的数值,指出了一个建筑物怎样才能达到总体目标中所要求的社会期望的安全目标。性能目标及性能要求,是性能水平的表述,建筑材料、建筑构件、系统、组件以及建筑方法等必须满足性能水平的要求,从而达到消防安全总体目标和功能目标。

(3)将定性的消防安全目标转化为定量的性能化判据。基本判据如下:a.生命安全判据。烟气层的高度下限、烟气层和火焰的温度上限、烟气层内毒性气体的浓度上限、烟气透过能见度下限、人员从建筑内最不利位置疏散到安全地点所需时间等。b.结构安全判据。对建筑结构安全起至关重要作用的重点构件的承温上限、耐火极限等。c.环境安全判据。烟气的浓度上限、腐蚀性燃烧生成物的浓度上限等。

(4)确定火灾场景。火灾场景是对某特定火灾从引燃或者从设定的燃烧到火灾增长到最高峰以及火灾所造成的破坏的描述。在建立火灾场景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建筑的平面布局;火灾荷载及分布状态;火灾可能发生的位置;室内人员的分布与状态;火灾可能发生时的环境因素等。

(5)建立设计火灾“热释放速率-时间”变化曲线。综合考虑火灾场景中燃料、点火源、通风状况、空间分布、火灾发生时主动式消防系统的动作情况等因素,确定火灾载荷、火灾规模的大小和增长趋势、以及发生轰燃的可能性,采用火灾增长曲线,热释放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典型火灾增长曲线,一般具有火灾增长期、最高热释放速率期、稳定燃烧期和衰减期等共同特征。每一个需要考虑的火灾场景都应该具有这样的设计火灾曲线。

(6)提出和评估设计方案。评估过程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许多消防安全措施的评估都是依据设计火灾曲线和设计目标进行的。像增加报警装置和自动喷淋装置、对通风特征的修改、变更建筑材料、内装修和建筑内部摆设等因素,都在该步骤进行评估。在评估不同的方案时,清楚地了解该方案是否达到了设计目标是很重要的。在性能化设计评估过程中一些基本因素通常需要被充分考虑,即:起火和发展;烟气蔓延和控制;火灾蔓延和控制;火灾探测和灭火;通知居住者和组织安全疏散;消防部门的接警和现场救助等。

(7)编制报告和说明。分析和设计报告是性能化设计能否被批准的关键因素。该报告需要概括分析和设计过程的全部步骤,并且报告分析和设计结果所提出的格式和方式都要符合审查机构和建筑业主的要求。 三、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与处方式消防安全设计的比较

传统的建筑消防安全设计被国外称为“处方式”设计,将传统的建筑防火规范称为“处方式”规范。“处方式”规范简单明了,便于设计方案的制定。“处方式”规范中给出的设计参数和指标是在总结过去的实践经验和火灾教训的基础上确定的,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应该说,“处方式”规范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十分巨大的贡献,但从社会发展看,现形的“处方式”规范也存在着以下一些突出的问题:a、规范中有关条文之间常常出现互不沟通,相互矛盾的现象,条文与条文之间无法解释清楚;b、传统的设计只能给出局部保障,无法给出一个统一、清晰的整体安全度水准;c、部分技术问题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尚未规定或未能涵盖,跟不上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发展;d、限制了设计人员主观创造力的发展,无法充分体现人的因素对整体安全度的影响。

因此,“处方式”规范和设计方法在客观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局限性。而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是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考虑火灾本身发生、发展和蔓延的基本规律,结合实际火灾中积累的经验,通过对建筑物及其内部可燃物的火灾危险性进行综合分析和计算,从而确定性能指标和设计指标;然后再预设各种可能起火的条件和由此所造成的火、烟蔓延途径以及人员疏散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消防安全工程措施并评估、核定预定的消防安全目标是否已达到;最后再视具体情况对设计方案作调整、优化。其主要思想是在消防设计时仅提出建筑消防安全所需要的性能要求或指标,而不直接要求设计人员为此而必须采用某些特定的解决方法。如何达到这一指标要求,采取什么样的工程措施则由设计人员自己确定,但是设计人员最终要向审核人员证明其所选择的工程解决方法是安全可靠的,所采用的设计计算方法是得到公认的,审核人员也要利用相应的评估工具检验设计方案是否达到了安全目标。

与传统的消防安全设计相比,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具有以下优点

(1)性能化设计体现了一座建筑的独特性能或用途、某个特定风险承担者的需要;

(2)性能化设计注重安全目标的达到,而不考虑采取什么样的途径,有利于发挥防火设计人员的主观创造性;

(3)性能化设计根据工程需要,为开发和选择替代消防方案提供了方法;

(4)性能化设计可在安全水平方面与替代设计方案进行比较,通过这种对比机制,可确定安全等级与成本之间的最佳点;

(5)性能化设计要求在分析中使用多种分析工具,从而提高了工程精度,并可产生更具有革新性的设计;

(6)性能化设计体现了一种新的消防战略,即消防系统是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的,而不是孤立地进行设计;

(7)性能化设计能够为保险部门提供可靠的建筑安全评估报告,有利于保险部门参与建筑的消防工作。

四、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从总体看,性能化设计是一个发展的方向,但就目前的技术支撑条件看,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社会各界对它的接受程度不一;另外,与“处方式”设计相比,性能化分析和设计过程需要在分析、计算和设计文件制作上花费更多的工程时间。增加了工程设计的人力投入,带来了较高的设计成本。综合起来看,目前使用性能化方法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如性能判断标准不一致;对火灾中人员的行为假设的成分过多或预测性火灾模型中存在未得到很好证明或者没有广泛理解的局限性;火灾模型没有将不确定性因素考虑进去;设计过程常常要求专业人员在超出他们专业之外的领域工作。

五、性能化设计的未来展望

由于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的目的是以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从系统安全的角度将火灾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从而保证总体消防安全目标的实现,其设计方法具有灵活性和科学性,比传统“处方式”消防设计具有更多的优点。因此,目前这种设计已成为世界各国建筑消防设计的发展趋势,是不可抗拒的潮流。随着消防安全工程的快速发展,消防安全工程学已随着其潜力、复杂性以及应用性而在基础理论、方法学和实用工具领域得到较大的发展,性能化设计方法将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消防安全工程工作组编.《国外建筑物性能化设计研究译文集》 2001

2肖学锋.发展性能化防火设计:迎接加入WTO的挑战,《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2

篇2

近年来,我国在建筑消防安全方面确定了一些成就,同时积累了丰富经验。然而,目前我国建筑消防安全方面仍然面临着对建筑消防设计重视度不够、消防监督不到位以及消防设施施工质量相对较差等问题,因此,在开展建筑火灾预防和控制工作时,应当落实电气燃气防火和加强明火管理、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和维修保养制度、落实消防巡查和安全责任制度以及配备智能化消防设施,有效避免或及时消除建筑消防安全隐患,确保建筑消防安全。

一、目前建筑消防安全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我国城市建筑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增大,同时建筑物内部功能越来越复杂、用电设备不断增多、装修越来越豪华,使得建筑室内含有大量可燃物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建筑消防安全隐患。目前我国建筑消防安全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建筑消防设计重视度不够

一些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图纸设计时,对建筑消防设计缺乏足够重视,同时,对建筑消防设计过程中缺乏专业的建筑消防设计人员,使得一些建筑的消防配套设施设计不到位,为建筑物带来火灾安全隐患。加上一些建筑工程为了赶工期,缩短了建筑工程设计周期,同时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个专业设计人员并未进行有效协商和配合,使得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图纸存在确图、漏图或是建筑工程消防设计不满足实际施工需求,为建筑工程带来消防安全隐患。

(二)消防监督不到位

一些消防监督人员在消防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并未严格按照程序和规范开展建筑消防工程的建审、施工检查以及竣工验收等消防工程监督工作,为建筑工程带来消防安全隐患。一些消防监督人员对于消防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导致消防监督人员提出的审核意见不够全面和准确,一些消防监督人员甚至对疏散门的开启方向、室内消火栓安装位置等简单设计也并未提出相关审核意见,对建筑一些缺乏主要的消防设施设计图的设计图纸也草率地下发同意的审核意见书;一些消防监督人员不熟悉消防产品、设施,也不会使用;同时一些消防监督人员在消防例行检查时无从下手,一些明显的消防安全隐患却检查不出来,使得建筑消防监督工作的效率不高。

(三)消防设施施工质量相对较差

目前,我国一些建筑工程消防设施施工质量相对较差,当发生火灾时,无法有效发挥建筑消防设施的应有作用,直接威胁到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一些消防工程施工单位为了在消防工程投标中中标,隐瞒实际消防工程量,降低报价投标,使得建筑消防工程总造价存在较大缺口,直接影响建筑消防工程整体质量。同时,一些消防工程施工安装单位的施工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不熟悉消防设施设备安装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并未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来进行建筑工程消防设施设备的安装施工,导致建筑工程消防设施设备施工质量相对较差,一些建筑消防设施设备甚至存在严重的安装技术性错误,直接影响着建筑消防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影响建筑消防设施设备正常功能的发挥,为建筑工程带来消防安全隐患。

二、建筑消防安全技术

(一)落实电气燃气防火和加强明火管理

为了确保建筑消防安全,应当落实电气燃气防火和加强明火管理。一方面,注重技术防火。供气管道在进入建筑物之前应当安装紧急切断阀门,以便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及时阶段气源。同时,在开展燃气设备及管道铺设和电气设备及其线路铺设时,应当严格按照遵循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确保燃气管道和电气线路的铺设质量。建筑物应当配置灵敏度较高且性能良好的电气短路保护装置及火警报警系统,确保建筑消防安全。另一方面,加强人为防火,不断提高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在选择室内燃气装置和电气设备时,应当选择性能良好、安全可靠的产品,同时注重家具、窗帘、地毯以及吊顶装饰等室内物品的防火工作,确保建筑消防安全。此外,也应当加强明火管理。有关部门对建筑工程施工或维修过程中的明火作业应当进行严格审批和安全监督,同时对公共建筑内吸烟区域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有效减少火灾安全隐患。

(二)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和维修保养制度

建筑消防安全离不开完善的操作规程,因此,应当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为了确保建筑消防安全,应当制定完善的用电、用火以及用气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同时落实对用电、用火以及用气相关操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用电、用火以及用气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操作水平,确保建筑消防安全。此外,应当注重建筑相关电器设备、燃气设备以及消防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建立健全位置保养制度,并定期开展消防设备的检查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建筑消防设备的存在故障,确保消防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建筑消防安全隐患。

(三)落实消防巡查和安全责任制度

为了确保建筑消防安全,应当在建筑内的每个房间、走廊以及楼梯间等处配置火灾报警系统,根据建筑内部的实际特点选择高效的火灾探测器,同时采用视频实时监控和人工巡查方式,及时发现并处理建筑内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建筑消防安全。此外,也应当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建筑产权单位、物业单位以及使用单位应当构建统一、完善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并将消防安全责任进行细化和分解后落实到具体的实际部门、层面、房间以及人员身上,避免或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建筑消防安全。

(四)配备智能化消防设施

为了确保建筑消防安全,建筑应当配备联动设备和火灾报警等智能化消防设施。建筑在安装消防联动屏时,应当配合土建施工,将消防联动屏安装在建筑首层的消防控制中心内。建筑在配置自动报警系统时,应当结合建筑物的实际功能区域,配置自动灭火探测器。如在建筑的住宅区域、办公区域以及楼梯间安装智能光电感烟探测器,同时配置水雾灭火器或是主动陪睡灭火器;在发电机房选择感烟和感温探测器,同时配置气体灭火器,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确保建筑消防安全。

结束语

火灾是建筑物面临的常见危险因素,直接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事,对建筑消防设计重视度不够、消防监督不到位以及消防设施施工质量相对较差等问题是目前我国建筑消防安全面临的主要为题。因此,应当加强电气燃气防火和明火管理,同时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和维修保养制度,落实消防巡查和安全责任制度,并在建筑中配备智能化消防设施,加强建筑火灾预防和控制,有效避免或减少建筑消防安全隐患,确保建筑消防安全。

参考资料

[1] 钟惠芬,陈开谋.浅析建筑消防设施的设计与使用[J].低温建筑技术,2013,35(8):151-152.

[2] 钱俊.浅析建筑消防施工现存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32).

[3] 贾成福.建筑退让道路红线与城市消防安全布防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08(5):146-149.

篇3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剧增,给我国城市的公共安全提出了巨大挑战,由于城市消防安全涉及到城市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其社会的、政治的影响巨大,因此,城市消防安全也就成为了城市公共安全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所有的城市都应当分析其火灾伤亡、财产损失,有可能发生哪类火灾、有多大的破坏、发生的可能性等问题。而火灾风险分析的过程就是提供火灾证据、预测火灾风险的过程,开发和应用以城市火灾风险评估为主的方法,量化火灾风险,在城市火灾风险管理的科学化决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国务院2013年3月7日批复的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以航空经济为主导的国家级新区。辖区面积由原来的138平方公里扩大至415平方公里。辖区下辖7个办事处和1个富士康社区服务中心,共88个行政村,11个社区工作站,常住人口48.3万人,其中约有24万人为富士康员工。

二、城市火灾的风险评估

分析城市火灾风险可以确定城市或区域内相对的火灾风险,建立城市区域的火灾分布,有助于政府掌握火灾现状,对已确定的火灾风险的高低进行排序,有针对的确定保护措施的类型与数量。

目前,城市火灾风险的分析方法主要有确定城市重点消防地区和一般消防地区的方法、系统化的城市或区域火灾风险的评估方法、简化的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方法。

(一)重点消防地区和一般消防地区的划分

这一方法是从消防的角度将城市用地分为城市重点消防地区和一般消防地区,通常情况下,是将消防安全重点相对集中的局域作为重点消防地区,而将其他的区域作为一般消防地区。以航空港为例,居住着四分之三人口、具备火灾荷载量大、人员密集集中等特点的富士康园区、宿舍区,自然成为了航空港的重点消防地区;另外,机场的消防安全是航空飞行安全和机场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事关旅客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由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的存在,机场辐射开来的大片区域,也将成为消防工作的重心。而周边的薛店、孟庄、张庄等其他区域则为一般消防地区。这样的分析方法是一种粗放式的定性方法,不能明确和定量性的确定城市火灾风险。

(二)系统化的城市和区域火灾风险的划分

这一种方法是在发达国家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火灾风险评估技术对城市或区域火灾风险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评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项以经济学与运筹学为基础,对多种来源的数据进行汇集、筛选并提出预测观点的技术,确定城市和区域火灾风险的比较系统的一种工具。它建立城市和区域火灾风险的评估模型和方法,可以对城市和区域的火灾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其指标体系是开放的,对不同的评价对象,部分指标可以通过专家论证和统计处理进行适当的增加和减少,比较科学的调整权重。

(三)简化的区域火灾风险的划分

这一方法是比较通用的考虑区域火灾风险的定性方法,相对于系统化的方法,在使用上比较简单,但在火灾风险分级的划分上,其判断结果相对较粗,比较适合小城市或大城市的局部区域的火灾风险评估。这一方法主要包括:收集火灾损失、建筑类型和数量、建筑使用者的类型和数量、建筑消防设施等基础资料,利用基础资料进行分析,确定区域的火灾危险、火灾危害程度和保护价值,建立小城市或大城市的区域火灾风险划分。

三、城市火灾形成的主导因素

通过上述方法我们可以总结出,城市火灾危险存在的下几点主要因素:

(一)城市消防规划

第一,消防站责任区面积大,不能保证火灾的及时扑救。消防站欠账问题十分严重,涉及到消防站土建造价、装备被装,还有征地、搬迁、市政工程等各项费用,增设一个消防站的投资是相当可观的。再加上某些特殊区域因历时或地理位置原因,经常出现接出警需要二次、三次甚至多部门转接警的现象,大大延长了第一救援力量到场的时间。

对于航空港而言,面对不断发展的迅猛现状以及新增加的龙中、河东和张庄办事处等不断扩大的辖区范围,仅仅依靠一个空港三路消防站是远远不够的,大队考虑到这些问题,现已于空港十一路建成富士康特勤站,从而提升灭火战斗力量、保证火灾的及时到场扑救。

第二,消防通道堵塞,市政消防设施故障,影响火灾扑救。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与富士康园区的周边区域所均含的巨大商机不言而喻,致使大量商贩占道经营,堵塞消防通道,影响消防工作。而市政消防设施故障维修困难等问题,更是制约着火灾扑救。航空港辖区内共有消火栓68个,可真正完整好用的却只有20余个,执勤车辆不得不经常到辖区企业进行用水补充,不但给相关企业造成一定经济负担,而且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火场用水补给形势也日趋紧张。

第三,城市规划中的消防部分仍处于起步阶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机构比较健全,从规划设计到现场定位放线、施工检查都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而消防管理在近十年间才逐渐受到大家的重视,起步晚,发展不完善。专业人员少,限制了消防技术发展。

第四,正常消防工作难以适应超快发展地区需要。在有些经济超速发展的地区,正常的消防审验工作难以适应地区日益增长的审验需求。地区规划的不断调整变化,也使审验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

截至目前,富士康郑州科技园项目累计建成厂房200万平方米,由于历史原因,随着航空港建设不断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规划不断调整,造成辖区大量建筑工程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情况下开工建设,导致了大量未经消防部门审核先建和未验先用的建筑工程存在,从而形成大量先天火灾隐患。

(二)建筑内部消防安全问题

第一,建筑耐火等级不够,发生火灾时容易倒塌蔓延。早期建筑对消防安全要求低,结构以木质结构为主,如不及时灭火很容易蔓延扩大火势。

第二,电气线路问题。电气火灾占所有火灾数目之首,其直接原因由过载、短路、接触不良,电弧火花、漏电、雷电或静电等。从防火角度看,电气火灾大都是因为电气工程、电器产品质量以及管理等问题造成。电气设备质量不高,安装使用不当,保养不良是造成电气火灾的几个重要原因。

第三,疏散通道不畅。疏散通道不畅是造成火灾伤亡的根本原因,当前很多建筑,特别是商场、影剧院、歌舞厅等公共聚集场所存在疏散楼梯、安全出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避难层等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严重问题。有些地方欺骗检察人员,当时合格,等检查结束又恢复原貌。一些领导和管理者,只是片面地抓经营,防火安全意识淡漠,致使行业中存在许多火灾隐患。检察人员也只是对表面现象进行管理限制,以完成工作为目标,对检查单位的火灾安全并不能完全负责。

第四,消防设施缺损过期。很多单位的消防设施设置不合理,数目不够。配备了消防设备的不注意维护保养,长期不使用不更换造成设备缺损,发生火灾后不能及时进行扑救,甚至起不了作用。

(三)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

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宣传不足,对消防问题不够重视。中国现在正处于经济迅猛发展的时期,百姓意识形态跟不上经济发展,对安全的理解过于简单,对影响安全的因素了解不多,安全知识过于陈旧。对一些新兴火灾形态茫然不知,导致警惕性不高,火灾多发。体现在人为火灾多,发生火灾造成损失大等方面。主要由于消防安全宣传不到位,没有从根本上重视消防工作,对火灾造成的损失缺乏正确地宣传。

(四)企、事业消防安全工作

第一,硬件设施不符合消防安全规定。有些经营、生产场所未按需要和国家有关规范要求来设计结构和布局,因而在防火分隔、通风、防泄漏、防爆泄压、消防设施等方面存在先天性火灾隐患。生产设施未定期检查或未经防爆处理,泄漏的可燃液体或气体遇到机械摩擦或电气火花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第二,从业人员未经消防安全培训。因为用工制度的放开,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不能相对固定,因而许多从业人员未能及时经过消防安全培训,就匆匆上岗操作,极易发生违章操作造成事故,且事故发生后不懂得消防设施的使用、火灾扑救方法及逃生方法,极易形成小火灾酿成大事故。

四、城市火灾预防对策

(一)调整完善城市总体布局

布局不合理的城区,对严重影响城市消防安全的工厂、仓库,必须纳入近期改造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限期迁移或改变生产使用性质等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保持建筑与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保证单个建筑发生火灾,不对相邻建筑造成影响。工业区与居民之间要有一定的安全距离构成防护带,带内加以绿化,起到阻止火灾蔓延的分割作用。

层层把关解决建筑物的消防问题,加大消防安全投入,及时完成拖欠消防设施,给火灾扑救提供条件。完善规划模式,进行专人专管,把城市消防规划融入城市规划中。

(二)加大消防监督管理力度

对消防法律法规中明确要求的地方,要严加落实,并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特别是针对建筑内的消防安全问题消防监督应当达到以下要求:

1.督促建筑工程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认真执行国家消防法规和技术规范,加强对建筑防火工作的管理;

2.有效地落实建筑工程中的各项防火措施,预防建筑火灾发生或有效地防止火灾蔓延,为及时扑灭火灾创造有利条件;

3.及时发现并消除建筑工程中的火灾隐患。对监督单位工作进行抽查。上级单位要对责任区内各部门的管理工作进行抽查,及时公布检查结果,使各部门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认真落实规定要求的内容。

(三)健全救援工作体系

按《消防法》的要求,要在社会灭火救援中充分发挥救援工作体系的组织、指挥、协调职能,一是建立由政府统一指导,消防部队、公安、医疗急救、交通运输、建设以及市政工程、水、电、气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组成的事故救援指挥体系,便于救援工作的力量调剂,及时有效处置;二是建立专家小组,一旦发生严重的灾害事故,立即调集专家赶赴现场参与决策,现场解决救援工作中的技术难点问题。

根据《消防法》“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原则,2013年5月份以来,航空港管委会先后5次召集建设、环保、社会事务、质检、安监、工商等相关职能部门召开消防工作联席会,管委会领导也多次听取消防工作汇报并作出指示。港区公安消防大队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针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协同职能部门、各办事处、派出所积极开展联合执法、集中夜查,借合力,形成社会整体防控体系。

(四)企、事业消防安全工作

企事业单位火灾危险性大,一旦造成火灾难以控制容易蔓延,保证企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是保证城市安全的先提条件。为保证企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

首先,要加强消防安全培训,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危险性同操作、安全管理人员有着直接的关系,操作和管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高,安全意识强,可以通过信息反馈,不断纠正和调整,消除隐患,从而确保了生产的安全。所以必须对操作、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的消防知识和实际能力达到保证工艺安全的需求。

其次,强化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逐步推广消防安全目标管理工作体系,以此督促各单位自觉运用原理分析、预测火灾成因,对致灾因素采取有针对性、可靠的技术措施与行政手段进行控制和管理,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巩固和发展落实“消防安全十项标准”的成果,以适应当前形势。

最后,推进消防科技发展。指定系统的科学的火灾预防和限制对策,加强工艺配合控制,提高生产安全可靠性,使企事业的消防工作形成一个管理教育、工艺控制、设备控制的有效综合处置系统。

(五)加大宣传力度

首先,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宣传火灾危害,提高城市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并开办安全讲座把消防宣传引入院校、社区,提高市民防灾自救的能力。特别是电气火灾,用火不慎等,人为因素影响比较高的火灾,更要抓好宣传,从原因上减少此类火灾的发生。

其次,加强对外来人员的消防安全宣传,督促聘用外来务工人员的单位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上岗培训。使单位领导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消防责任人的相关职责。重视安全生产问题,减少违反安全规定的火灾。

(六)多种形式的消防力量

在日本,“自卫消防组织”是根据《消防法》所说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处置危险品的单位有义务在员工中组成自卫性的消防组织,因此很多大规模的工厂、法人单位及团体都有设自卫消防组织。

航空港的辖区面积和人口数量不断激增,大型工厂、人员密集场所日益增多,灭火救援任务、建筑工程需要审核验收工作尤为繁重,现有消防力量已经十分吃力,无法满足辖区迅猛的发展势头与形势需要。港区大队立足于合同制消防队,加强自身骨干力量,并通过文员派驻企业、组建农村消防队伍、招收消防协管员、培养物业消防专职保安以及发挥消防志愿者作用等一系列创新方式,运用多种形式的消防力量开展消防工作。

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必然导致城市火灾呈现不同的特点,城市消防工作的任务也日益繁重,因此准确分析研究城市的火灾危险性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和防灾规划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篇4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正在朝智能化、结构化、功能多样化和形态美学化方向发展。然而,传统的建筑工程防火设计是按照“处方式”规范来进行的,这种“处方式”规范规定了详细的设计参数和指标,因而具有设计的局限性,使设计出来的建筑工程单调而呆板。性能化设计规范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也使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由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方法与传统的“处方式”设计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所以很快成为建筑防火的一种新理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性能化防火设计概述

所谓性能化防火设计,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并采用被广泛认可或验证为可靠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方案设计在建筑对象中的火灾场景进行确定性和随机性定量分析,以判断不同解决方案所体现的消防安全性能是否满足消防安全目标,从而得到最优化的防火设计方案,为建筑结构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护。它是传统消防设计方法的一种替代办法,描述能够达到某种规定性能水平的设计。建筑防火设计最终应达到的安全目标是:

(1)保护建筑结构不致因火灾而损失或波及邻房。

(2)为消防救援提供必要的设施。

(3)防止起火及火势扩大,减少财物损失。

(4)保证安全疏散,确保生命安全。

为此,建筑物防火安全设计须对建筑规划、结构耐火性能、防火分区划分、内部装修、防火设备、防排烟系统及避难对策等方面做出考虑。应该说现行的、条文式的设计方法对上述的问题都有相对独立、完整的考虑。但存在的最大弱点是没有清晰、统一的安全水准,无法体现各消防系统间的协同功效,并导致综合经济性低下。但是,消防安全的性能化设计方法能够考虑到项目所特有的危险和防护这些危险所特有的消防安全措施,可以实现综合性的消防对策,所有系统都综合其中,而不是分别独立设计的,人们除了可增进对潜在的损失了解外,这种综合性工程方法通常可提供更具体成本-效率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案。

2.性能化防火设计步骤

2.1确定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工程范围与内容

首先要了解工程各方面的信息,如建筑的特征,使用功能等;其次对建筑的工艺特征做专门的研究,如非同一般的作业区、危险物品的使用或储存区、昂贵设备区以及零故障区等;再次就是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其使用者特征也不同(如住宅建筑与商业建筑),使用者特征包括年龄、智力、是否睡觉、体能状态等因素。

2.2确定消防安全总体目标、功能目标和性能目标

在消防安全设计中,消防安全设计总体目标是一个范围比较广泛的概念,它表示的是社会所期望的安全水平。概括地说,消防安全应达到的总体目标应该是保护生命、保护财产、保护使用功能、保护环境不受火灾的有害影响。

2.3将定性的消防安全目标转化为定量的性能化判据

基本判据如下:a.生命安全判据。烟气层的高度下限、烟气层和火焰的温度上限、烟气层内毒性气体的浓度上限、烟气透过能见度下限、人员从建筑内最不利位置疏散到安全地点所需时间等。b.结构安全判据。对建筑结构安全起至关重要作用的重点构件的承温上限、耐火极限等。c.环境安全判据。烟气的浓度上限、腐蚀性燃烧生成物的浓度上限等。

2.4确定火灾场景

火灾场景是对某特定火灾从引燃或者从设定的燃烧到火灾增长到最高峰以及火灾所造成的破坏的描述。在建立火灾场景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建筑的平面布局;火灾荷载及分布状态;火灾可能发生的位置;室内人员的分布与状态;火灾可能发生时的环境因素等。

2.5建立设计火灾“热释放速率-时间”变化曲线

综合考虑火灾场景中燃料、点火源、通风状况、空间分布、火灾发生时主动式消防系统的动作情况等因素,确定火灾载荷、火灾规模的大小和增长趋势、以及发生轰燃的可能性,采用火灾增长曲线,热释放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典型火灾增长曲线,一般具有火灾增长期、最高热释放速率期、稳定燃烧期和衰减期等共同特征。每一个需要考虑的火灾场景都应该具有这样的设计火灾曲线。

2.6提出和评估设计方案

评估过程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许多消防安全措施的评估都是依据设计火灾曲线和设计目标进行的。像增加报警装置和自动喷淋装置、对通风特征的修改、变更建筑材料、内装修和建筑内部摆设等因素,都在该步骤进行评估。在评估不同的方案时,清楚地了解该方案是否达到了设计目标是很重要的。

3.与处方式消防安全设计的比较

从社会发展看,现形的“处方式”规范也存在着以下一些突出的问题:规范中有关条文之间常常出现互不沟通,相互矛盾的现象,条文与条文之间无法解释清楚;传统的设计只能给出局部保障,无法给出一个统一、清晰的整体安全度水准;部分技术问题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尚未规定或未能涵盖,跟不上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发展;限制了设计人员主观创造力的发展,无法充分体现人的因素对整体安全度的影响。

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是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考虑火灾本身发生、发展和蔓延的基本规律,结合实际火灾中积累的经验,通过对建筑物及其内部可燃物的火灾危险性进行综合分析和计算,从而确定性能指标和设计指标;然后再预设各种可能起火的条件和由此所造成的火、烟蔓延途径以及人员疏散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消防安全工程措施并评估、核定预定的消防安全目标是否已达到;最后再视具体情况对设计方案作调整、优化。与传统的消防安全设计相比,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具有以下优点:

a.性能化设计体现了一座建筑的独特性能或用途、某个特定风险承担者的需要。

b.性能化设计注重安全目标的达到,而不考虑采取什么样的途径,有利于发挥防火设计人员的主观创造性。

c.性能化设计根据工程需要,为开发和选择替代消防方案提供了方法。

d.性能化设计可在安全水平方面与替代设计方案进行比较,通过这种对比机制,可确定安全等级与成本之间的最佳点。

e.性能化设计要求在分析中使用多种分析工具,从而提高了工程精度,并可产生更具有革新性的设计。

4.设计中的注意问题

从总体看,性能化设计是一个发展的方向,但就目前的技术支撑条件看,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社会各界对它的接受程度不一;另外,与“处方式”设计相比,性能化分析和设计过程需要在分析、计算和设计文件制作上花费更多的工程时间。增加了工程设计的人力投入,带来了较高的设计成本。综合起来看,目前使用性能化方法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如性能判断标准不一致;对火灾中人员的行为假设的成分过多或预测性火灾模型中存在未得到很好证明或者没有广泛理解的局限性;火灾模型没有将不确定性因素考虑进去;设计过程常常要求专业人员在超出他们专业之外的领域工作。

5.结语

性能化防火设计是针对特定建筑对象确立消防安全目标,提出消防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实践中除文中论述之举措外,还有其他一些问题需要不断的去探索研究。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文中论述不到之处望行业同仁多多指正。 [科]

篇5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全国范围内各种民建、基建等工程施工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加。急剧快速发展的建筑工程施工行业在不断满足人们住房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安全问题。由于建筑行业发展的快速性,较高的盈利性,驱使大量的企业纷纷涌入建筑施工行业。大量企业涌入建筑行业带来的直接后果不仅仅是加剧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同时,由于企业资质的千差万别特点,使得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为各种事故和问题埋下了严重的隐患。建筑施工行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高危行业,从事工程施工活动需要面对较为复杂的现场环境,作业条件的极大变动性,又容易诱发各类事故的发生。规范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仅仅依靠政府或者企业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期望收获良好的效果。

总结以往建筑施工现场起火的教训,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起火原因分析,一方面能够帮助企业趋利避害,在具体工程施工实践中针对以往的教训,确立防火的重点。另一方面能够对事故发生后,火灾引发原因的调查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我国建筑施工现场起火原因分析

本文通过分析总结我国2002-2011年建筑行业施工现场火宅发生的原因以及发生次数。总结出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行业火灾的形势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从整体的角度上来讲,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形势相当不容乐观。年均火灾次数居高不小,大致保持在每年1000左右。且火灾发生的次数和频率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常见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起火原因有电气、违规操作、用火不慎、员工吸烟、玩火、燃料自燃、雷击以及人为恶性纵火等。从引发施工现场火灾原因的统计分析来看,电气、违规操作以及用火不慎这三种原因在所有原因中出现的频率最多,其中,最甚者是电气问题诱发的火灾。

通过十年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火灾事故分析来看,各年度火灾发生诱发的原因基本上是稳定的。

通过以上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行业消防安全管理还不够完善,火灾事故虽然随着建筑行业规模的发展并未呈现激增的现象,但也出现了较大的增长。总结经验和教训,不难发现,造成施工现场火灾难以杜绝的原因主要是施工现场用电设备较多、临时线路多、施工人员素质较低、明火较多等原因造成的,我国建筑施工行业消防安全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加强施工现场科学布局,有效减少火灾隐患

现场布置的合理性是影响火灾发生几率的重要因素,科学合理的现场布置可以有效的避免作业活动的相互影响,杜绝火势蔓延的物理条件。施工企业在规划施工现场布置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明火的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的堆积区以及危险品的库房等区域。对这些容易造成火灾的项目设立专门且醒目的标示,尽量将易引起火灾的作业区安置在施工现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者是侧风向,以杜绝这些引燃区一旦出现火灾而给企业造成更大危险的可能。

重视电气设备的管理

电气原因是现阶段我国施工现场引起火宅发生最重要的原因,重视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的管理,防止火灾的发生,就需要不断加强电气设备的管理。建筑施工现场中的电气设备多是临时性的,在施工现场,这些电气设备应当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操作,防止违规操作现象的出现。设备的安装、维修等要由经电工或者专业人员检查确认合格以后方能通电使用。严令禁止,在电线上搭载易燃物品,对于检查出可能引起短路、发热、火花等隐患的问题,应当及时进行维修。

强化对电焊、气焊操作的管理

电焊、气焊是两种较为特殊的工种,从事两种工作的人员须持有上岗证,方能进行操作,且在操作的过程中,应当尽量清理干净周围可能存在的可燃物品,并设置专人对电焊、气焊工作区域的灭火设置进行看守,且在工作结束之后,要对现场进行仔细检查,防止火星的存在而产生火灾隐患。

加强明火管理

保证明火与可燃、易燃物堆场和仓库的防火间距,防止飞火。对残余火种应及时熄灭。

建筑施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措施

规范消防部门执法、监督、审批关

消防部门规范执法、依法监督、严格审批程序是减少施工现场火灾发生隐患的重要条件。消防部门针对施工企业未经审批而擅自施工的现象进行限期整改以及手续的补办,严格相关程序的执行,有利于确保施工企业在现场消防设施的布设以及管理方面,符合国家规章制度以及技术标准。用违法成本去约束企业的违法行为,能够迫使企业自觉考虑违法的后果,最终达到消防意识提升,降低火灾发生几率的目的。

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引入保险机制

施工企业作为投保人,往往因为缺乏火灾风险管理经验、资料或忙于施工管理工作,在火灾事故发生以前很难进行系统的火灾风险管理,当事故发生后施工企业工期等的间接损失是得不到赔偿的,况且还有自留风险的存在,所以施工企业非常希望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有得到火灾风险管理服务的要求。保险公司作为保险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极不希望火灾事故的发生,签单前对所承保工程作出正确的火灾风险评估以确定是否承保,签单后监督保险合同执行情况,提供风险管理服务,帮助投保人控制火灾风险的愿望。保险公司与施工单位签订风险担保合同是双方需求的表现,且保险公司在数量采集和项目批量服务方面具有着较大的优势,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引入保险机制,能够有助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管理水平的提升。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2002-2011年十年间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火灾发生原因,总结出我国施工现场火灾发生特点。并针对原因和特点,从企业和行政两个角度提出了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为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环境的营造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贾俊峰,梁青槐.工程保险在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施工技术, 2005(12) .

篇6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9020302

“十一五”以来,全社会各个领域纷纷响应国家关于加强消防工作的号召,努力结合本领域的工作现状、条件、需求等开展消防工作,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加大对火灾等危险事故的抵御强度,全社会的火灾抵御能力有所上升,但是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发展中的火灾危险因素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火灾风险,因而消防工作面临严峻形势,还必须不断加大对消防工作的指导。《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46号,以下简称《意见》)在社会单位火灾防控上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即对容易引发火灾事故的人群密集区域、易燃易爆单位、地下公共场所等实施严格的消防安全监管,督促相关单位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配备消防设施,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提高单位的自防自救能力。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评估制度,由相关单位定期开展消防安全等级评估,并向社会公开评估结果,将其作为该单位信用评级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当前环境下,对建立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等级评估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1 建立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等级评估机制的必要性

1.1 消防监督检查系统性的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和高层、地下公共建筑等高危单位以及功能性、技术性较复杂的建筑或场所不断增多,而消防监管涉及到的内容多,如:消防安全管理、消防水系统、建筑防火、消防人员综合素质等,作为消防安全监管人员,其必须不断紧跟社会发展实际,不断提高自我综合素质,在监管过程中提高业务能力,从而在监管过程中一次性找出所存在的全部问题,并督促相关单位和人员尽快整改。若设立一个中介机构来负责消防安全等级评估工作,一次性发现所有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这样就能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整改,很好的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1.2 消防技术规范缺位的有效补充

在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中,我国现行的消防技术规划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对于大型建筑的消防设计技术规范上,如:大型体育馆、超高层建筑等工程建设项目中,消防技术规范存在诸多漏洞,也有很多方面尚未涉及到,这使得消防设计缺乏专业的技术规范参考,只能依托相关专业单位进行性能优化、评估等。引进中介消防安全等级评估机制,通过中介机构对单位出具评估报告,可以从技术上补充消防设计规范的不足,有效预防和解决先天性火灾隐患。

1.3 修订技术规范对消防管理的影响

消防技术规范是进行消防设计的重要技术依据,是在社会发展、工程设计、火灾事故等的不断总结中逐渐形成的,根据当下的消防管理实际情况进行消防技术规范的修订,使其作为消防设计的重要依据。同时,消防技术规范的不断修订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防监管的难度和工作压力,消防部门开展消防监管工作以技术规范为依据,但是技术规范一旦修订后,此时沿用新规范进行消防设计的单位不多,很多单位的消防设计都是依据旧技术规范进行设计的,如果统一要求其整改,非常不现实。因此,运用消防安全等级评估制度,对相关工程的消防设计进行科学评估十分必要,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技术规范的延续性。

1.4 对社会单位信用评级的重要参考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逐步建立起社会单位信用评价体系。消防安全事关社会单位的诚信度和整体发展。建设单位、使用单位在管理过程中,由于消防安全管理的不到位,会因此被消防监督部门依法查处,造成单位自身社会诚信度降低,在银行贷款、行政监督等方面产生不利后果,影响社会效益。将单位的消防管理状况纳入信用评价体系,依法实施等级评估,可增强其自身发展的责任主体意识,有效整改火灾隐患,确保消防安全。

综上,不管是从技术角度还是从依法监管角度来说,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等级评估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是解决社会单位消防难题的有效方法。那么,如何通过评估来找出消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类分级,从而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和方案,促进隐患整改工作的进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重要课题。

2 建立消防安全等级评估机制的方法分析

(1)根据《意见》的要求,只对容易引发火灾事故的人群密集区域、易燃易爆单位、地下公共场所等建立消防安全等级评估,在笔者看来,评估对象应当分层次,除高危单位外,还应当包含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一般单位。因为从消防监督管理的角度,监管部门管理的单位除了高危单位及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外,还包含了一般单位(主要是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

(2)对某区域的消防安全进行等级评估时,其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关于区域内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置的配备,仔细评估区域内的消防供水管网覆盖范围、消防站数量、消防通信、消防通道等的技术含量,这是确定火灾危险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②关于区域内生产、储存、经营等的消防安全等级以及安全布局,如:居民住宅中的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的搬运存储,将会对该区域的消防安全造成直接的影响。③区域内人员的消防素质高低,接受消防培训人员所占比例、人员的文化层次、年龄比例等也会影响到消防安全。④其余因素,如:区域内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与火灾危险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3)在对单位进行消防安全评估时,应严格参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对单位的消防管理软硬件等进行安全评估,如:消防组织建设、消防管理职责分配、消防检查制度、消防宣教、火灾隐患整改等,结合该单位的具体消防管理工作以及相关部门的消防安全监管工作来开展消防安全等级评估。

(4)对单个建筑的消防安全评估需要综合考虑该区域的消防安全等级,考虑建筑内部的布局、用途、可燃物分布、人员结构等,通过各种方法对消防安全等级进行评估。一般来说,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消防安全等级的评估:①通过对建筑结构特点、可燃物分布以及可能出现的火灾场景辨别火灾危险源,确定该建筑物的主要火灾危险源,并模拟最大的火灾事故,从而确保任何情况下发生的火灾事故都不会超过预估的结果。②根据建筑内的烟气蔓延特点和模拟火灾发展状况来进行火灾危险程度的评估。③根据建筑中人员的文化层次、年龄层次、消防能力等进行火灾发生时人员疏通情况的评估。④根据建筑内的消防设施进行评估。

3 消防安全等级评估标准

从笔者调研的情况看,目前,湖南、河北等省都已经建立了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等级评估标准。合理判断、评价单位消防安全状况,量化评估单位消防安全等级,可以使政府、公众及单位自身可以准确掌握单位的消防安全状况。评估标准的建立应以保护公民人身和公私财产的安全为目标,制定科学评估单位消防安全等级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单位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及其它火灾类保险的保险费率浮动系数。同时保险机构可以根据单位的消防安全等级,科学厘定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及其它火灾类保险的费率水平。

(1)消防安全等级评估的主体。单位消防安全等级评估应由公安消防机构或具备防灾、防损、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咨询服务资质的保险中介机构实施。高危单位应由公安消防机构组织合法的中介机构实施、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一般单位应由单位自行组织实施并报公安消防机构备案。

(2)消防安全等级评估项目。单位消防安全等级综合评估按以下项目评定:①总平面布置与消防通道状况;②疏散逃生设施状况;③消防设施配备运行状况;④消防安全管理状况。

(3)单位消防安全等级评估可分为以下五类:A类: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开业)前的消防安全评;B类:举办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或展览会、物资商品交易会前的消防安全评估;C类: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前的消防安全评估;D类:改为其他用途的建筑在投入生产、经营、使用前的消防安全评估;E类: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生产、经营、使用(营业)中的消防安全现状进行的消防安全评估。

(4)特别规定应涵盖以下内容:同一单位具有不在同一处的多个场所的,应分别进行消防安全等级评估;集贸市场、超级市场作为一个场所进行消防安全等级评估;对单位进行E类消防安全等级评估,一般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等级的结果应通过挂牌、公告、媒体等方式向社会公布,同时,该结果还可以成为该单位是否享受火灾公众责任保险以及其余火灾类保险优惠费率的重要标准之一。保险单位可根据该单位的消防安全等级评估结果来确定保费系数。

篇7

通过开展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改进建筑工地、物业小区消防安全管理,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有效消除火灾隐患,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工作范围

做好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和建设工程电气设计施工及其线路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问题的排查整治。指导、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做好住宅小区共用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并指导业主依照有关规定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对住宅小区共用消防设施进行维修、更新、改造。

三、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7年12月20日前)

成立冬春火灾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局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局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局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协调各科室制定检查方案、落实工作责任。要求各建筑企业和物管公司,认清当前消防安全形势,提高对今冬明春火灾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明确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任务和要求。

(二)全面排查整治阶段。(2017年12月-2018年“两会”前)

开展全面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逐一列出清单,落实整改责任、整改计划和整改任务,依法跟踪督促整改。要求各建筑企业和物业对家庭和小区的消防安全隐患和公共消防设施存在的隐患开展自查自纠,对建筑工地和物业小区中存在消防设施损坏、消防车道、疏散通道占用、堵塞等消防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要求限期整改。建筑施工单位不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设计、不按设计图纸施工、施工不规范和使用不合格电器产品施工、监理单位不履行施工质量的监理责任等行为要求限期整改。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8年3月-4月)

对冬春火灾防控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检查评估实际效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巩固排查治理成果,并形成冬春火灾防控总结报告。

四、具体要求

(一)强化作业区消防安全管理。施工、监理单位应重点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消防安全管理,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并指导工人在发生火灾时如何自救或报警,定期组织开展消防救援演练;施工现场严格动火作业审批和监护,动火作业前应对作业现场的可燃物进行清理,作业现场及附近无法移走的可燃物应采用不燃材料对其覆盖或隔离,动火作业时有防范措施和专人监护;安全网等设施防火性能符合要求,并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建筑电工、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及持证上岗情况按照现行标准规范要求执行。

(二)强化办公区、生活区消防安全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使用的临时宿舍、办公用房,其建筑构件燃烧性能等级必须为A级。现场宿舍内严禁使用煤气灶、大功率电器等易引发消防安全事故的设备,严禁乱拉乱接电线。每100平方米至少配备2具灭火级别不低于3A的灭火器,厨房等用火场所应适当增加。宿舍内使用空调的应单独设置线路,并对线路进行全封闭保护,杜绝乱接乱拉。

(三)强化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各有关企业要高度重视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依据《浙江省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浙建安办〔2017〕12号)及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等相关规定的各项要求,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严格落实“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一机一闸一漏”等临时用电规范要求,严禁电线私拉乱扯、一闸多用等违章违规现象发生。强化自查自纠,重点检查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档案建立情况,办公用房及民工宿舍用电线路敷设保护和大功率电气使用等情况,及时消除各类用电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篇8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小企业逐渐成为当前经济建设最为活跃的经济成份,其范围涉及化工、电子、纺织、服装、机加工等多个方面。从其组成结构来看,有的是从家庭作坊起步发展起来的,还有的是异地投资办实体的,这些企业大部分处于中小规模发展状态,但同时具有继续发展壮大的潜力。这些企业通常准入门槛低,甚至是边发展边扩大规模,因此造成消防安全投入不足,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等诸多方面的安全隐患。如何在中小企业的消防管理工作中实施科学、有效的措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第一,中小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意识淡化,消防安全管理长期处于低水平循环状态。第二,现有的消防监督管理体系与中小企业大量增加的趋势不平衡。第三,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行业指导和管理,没有相应的科学管理机制。在另外,就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而言,一是社会面上没有足够的经消防安全专门培训的人员供企业选配,以解决企业人员流动快的问题;二是没有相应的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安全管理方面的服务;三是没有建立相应的科学管理机制,规范消防安全管理的具体标准,在推动中小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缺乏力度,无针对性。

二、中小企业消防管理中引入动态评估机制的必要性

一是消防安全管理系统性的要求。由于消防安全管理涉及到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建筑防火、自动消防设施等各个方面,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很难全面系统地掌握企业全部隐患。这样就容易出现监管单位检查提一处问题,整改一处问题,使单位始终陷于被动局面,影响火灾隐患的整改质量。如果通过比较全面的消防安全评估,对隐患问题能较全面系统的提出,对提高火灾隐患整改质量有积极作用。

二是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要求。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往往基于现有的生产规模,涉及消防安全方面也是在现有的消防设施基础上逐步完善。这其中很大程度上受到场地、资金、周围环境等多方面条件限制。只有依托于专业的、性能化的动态评估机制,才能有效预防和解决先天性火灾隐患。

三是社会化消防工作发展的需要。消防工作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随着社会化消防工作的发展,单纯依靠以往的政府职能部门宏观性、强制性的管理是能满足社会化消防进程发展要求的。无论是从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还是从执法监督的角度,中小企业在消防安全管理中建立动态评估制度都是解决中小企业消防难题的有效方法。

三、如何建立消防安全等级评估机制

1.消防安全评估机制的引入。消防安全评估可以理解为火灾风险评估,既在火灾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火灾风险进行估算,通过对所选择的风险抵御措施进行评估,把所收集和估算的数据转化为准确的结论的过程。从系统分析的角度来看,风险具有系统特性和动态特性。风险实际上并非某一单一实体或事物的固有特性,而是属于一个系统的特性。若系统发生变化,很容易就会使事先对风险所做的估算随之发生变化。对某一单位、区域、场所的消防安全状况进行评议估计,即对构成环境的各类消防安全因素参照现行的消防法律、法规、规范,进行的定性或定量的评价分析,得出一个较为全面的量化结果。这个结果可以直接反映该单位、区域、场所的消防安全现状和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后果的预测,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时效性特点。

2.评估的对象、范围和内容。评估对象应当分层次,除包含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和地下建筑外,还应当包含某一区域内的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单体建筑的消防安全。

篇9

一、火灾风险评估的概念

过去,人们往往依靠经验和直观推断来做出决策。随着计算机容量不断扩大和模块技术的发展,风险评估(riskassessment)和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技术作为复杂或重大事项决策的必要辅助手段,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在决策分析、管理科学、运营研究和系统安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知和应用[1]。

通常认为风险(risk)的定义为:能够对研究对象产生影响的事件发生的机会,它通过后果和可能性这两个方面来具体体现。风险概念中包括三个因素:对可能发生的事件的认知;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的后果[2]。因而,火灾风险(firerisk)包含火灾危险性(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和火灾危害性(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的后果)双重含义[3]。

现在,在文献中可以看到的与“火灾风险评估”相关的术语有fireriskanalysis,fireriskestimation,fireriskevaluation,fireriskassessment等,但基本上火灾风险评估都是指:在火灾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火灾风险进行估算,通过对所选择的风险抵御措施进行评估,把所收集和估算的数据转化为准确的结论的过程。火灾风险评估与火灾模拟、火灾风险管理和消防工程之间有密切关系,为其提供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简单地如消防安全设施检查表,复杂的就会涉及到概率分析,在应用方面针对的风险目标的性质和分析人员的经验有各种变化[4]。

较多的人倾向于从工程角度来定义火灾危害性(firehazard)和火灾风险(firerisk)。火灾危害性指:凡是根据已有的资料认为能引起火灾或爆炸,或是能为火灾的强度增大或蔓延持续提供燃料,即对人员或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任何情况、工艺过程、材料或形势。火灾危害性分析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针对性,目的是确定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可能发生的可预见性后果。这种设定的条件称为火灾场景,包括建筑物中房间的布局、建材、装修材料及家具、居住者的特征等与相关后果有关的各种具体信息。目前在确定后果方面的趋势是尽可能地利用各种火灾模式,辅以专家判断。此时,危害性分析可以看作是风险评估的一个构成元素,即风险评估是对危害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权衡的一系列危害性分析。

从系统分析的角度来看,风险具有系统特性和动态特性。风险实际上并非某一单一实体或事物的固有特性,而是属于一个系统的特性。若系统发生变化,很容易就会使事先对风险所做的估算随之发生变化。火灾风险评估模式包括:系统认定,即明确所要评估的具体系统并定义出风险抵御措施的过程;风险估算,即设定关于火灾的发生几率和严重后果及其伴随的不确定性的衡量标准或尺度,计算和量化系统中的指标的过程;风险评估,对该标准或尺度进行分析和估算,确定某一特定风险值的重要性或某一特定风险发生变化的权重[5]。

二、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的意义及发展概况

在消防方面,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和建筑设计性能化的发展,对建筑工程的安全评估日益受到重视,比如美国消防协会制定的“NFPA101生命安全法规”是一部关注火灾中的人员安全的消防法规,与之同源的“NFPA101A确保生命安全的选择性方法指南”,分别针对医护场所、监禁场所、办公场所等,给出了一系列安全评估方法,多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评估方面[6]。

目前,我国在火灾风险评价方面的研究,大部分是以某一企业,或某一特定建筑物为对象的小系统。例如,由武警学院承担的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石化企业消防安全评价方法及软件开发研究”,以“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范”等消防规范和德尔菲专家调查法为基础,设计了石化企业消防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道化指数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采用线性加权模型得出炼油厂的消防安全评价结果[7]。以某一特定建筑物为对象的火灾风险评价也比较多,如中国矿业大学周心权教授,在分析建筑火灾发生原因的基础上,建立了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因素集,并运用模糊评价法对我国的高层民用建筑进行了消防安全评价[8]。

与上述的安全评估不同,城市区域的火灾风险评估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火灾风险级别,配置消防救援力量,指导城市消防系统改造,指导城市消防规划。对已建成的城市区域的火灾风险评估必须考虑许多因素,即城市火灾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区域内所存在的对生命安全造成危险的情况、火灾频率、气候条件、人口统计等因素,进而评价社区的消防部署和消防能力等抵御风险的因素。除此之外,在评估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情况是要关注社区从财政及其他方面为消防规划中所要求的总体消防水平提供支持的能力和意愿。随着城市规模扩大、综合功能增强,在居住区商贸中心、医院、学校、和护理场所增多,评估方法还会相应的改变。现有的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主要出于以下两个目的:

(一)用于保险目的

在火灾保险方面的应用的典型事例为美国保险管理处ISO(InsuranceServicesOffice,ISO)的城市火灾分级法,在美国已经被视为指导社区政府部门对其火灾抵御能力和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和自我评估的良好方法。ISO方法把社区消防状况分为10个等级,10级最差,1级最好。

ISO是按照一套统一的指标来对每个社区的客观存在的灭火能力进行评估,确定该社区的公共消防级别,这套指标来自于由美国消防协会和美国自来水公司协会所制定的各种国家规范。ISO对城市消防的分级方法主要体现在它的“市政消防分级表(CommercialFireRatingSchedule,CFRS)”上。CFRS把建筑结构、用途、防火间距与公共消防情况(用公共消防分级数目表达)相关联,再以统计数据加以调节后,来确定相应的火险费用。ISO级别仅被保险公司用作确定火险费用的一个成分。ISO分级系统虽然无法反映出消防组织的其他应急救援能力,但实际上也常用于各个区域的公共灭火力量的确定。

市政消防分级表从1974年开始使用,主要考察某城市区域的7个指标情况:供水、消防队、火灾报警、建筑法规、电气法规、消防法规、气候条件。随着技术进步,该表也不断改进。1980年版抽取了CFRS中对公共消防分级的方法,给出了修订后的灭火力量等级表,指标只包括前3项。被删除的指标或者确少区分度,或者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评估时太过于主观,而且74表格中包含许多评估标准是具体的规定,如果某一社区的情况没有满足这些规定,则归属为差额分,规定降低了表格可使用的弹性范围,无法正确评估情况和技术的变化。故而ISO分级表被视为越来越“性能化”[9]。

(二)用于消防力量的部署

当今的消防组织和地方政府要担负日益加重的安全责任,面对来自公众的对抵御各种风险的更多的期望,以及调整消防机构人员、设备及其他预算方面的压力,迫切需要确认某一给定辖区内的具体风险和危险的等级。

具体地说,城市区域风险评估在消防方面的目的就是:使公众和消防员的生命、财产的预期风险水平与消防安全设施以及火灾和其他应急救援力量的种类和部署达到最佳平衡。

关于火灾风险对于灭火救援力量的影响,美国消防界对此的关注可以说几经反复,其间美国消防学院、NFPA等都做了许多工作。直至20世纪90年代,国际消防局长协会成立了由150名专业人士组成的国际消防组织资质认定委员会(theCommissionofFireAccreditationInternational,CFAI),经过9年的广泛工作,制定了“消防应急救援自我评估方法”,和制定标准的社区消防安全系统。另外,NFPA最终还制定了NFPA1710和1720两个指导消防力量部署的标准,分别帮助职业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和改进为社区提供的消防救援的水平。根据NFPA最近的调查,NFPA1710将在全美30500个消防机构中的3300~3600个得到正式的应用,也推广到加拿大有些地区[10]。

英国对消防救援力量的部署标准是依据内政部批准的“风险指标”,把消防队的辖区划分为“A”、“B”、“C”、“D”四类区域,名为“风险分级”系统。其目的是对消防队的辖区进行风险评估,确定辖区内的各种风险区域,进而确定该风险区域发生火灾后应出动的消防车数量和消防响应时间。1995年,英国的审计委员会了一份题为“消防方针”的考察报告,认为这种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建筑设施的占用情况、社区的人口统计情况和社会经济因素,也没有把建筑物内的消防安全设施纳入考核范围。故而由审计委员会报告联合工作组与内政部的消防研究发展办公室一起,设立了一个研究项目。该项目的目的是开发一套供消防机构划分区域的风险等级,对包括灭火在内的所有应急救援力量进行部署,用于消防安全设施的规划并能解决上述问题的风险评估方法,再对开发出的方法进行测试。最后Entec公司开发出了计算软件,并于1999年4月以内政部的名义出台了“风险评估工具箱”测试版[11]三、国内外近期的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方法

(一)国内的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方法

张一先等采用指数法对苏州古城区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级[15],该方法的指标体系考虑了数量危险性,着火危险性,人员财产损失严重度,消防能力这四个因素。1995年李杰等在建立火灾平均发生率与城市人口密度﹑城区面积﹑建筑面积间的统计关系基础上,选取建筑面积为主导参量,建立了以建筑面积为单一因子的城市火灾危险评价公式[12]。李华军[16]等在1995年提出了城市火灾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中城市火灾危险性评价由危害度﹑危险度和安全度三个指标组成,用以评价现实的风险,不能用来指导城市消防规划。

(二)美国的“风险、危害和经济价值评估”方法[13]

美国国家消防局与CFAI于1999年一起,在“消防局自我评估”及“消防安全标准”的工作的基础上,更突出强调了“火灾科学”的“科学性”,开发出名为“风险、危害和经济价值评估(Risk,HazardandValueEvaluation)”的方法。美国消防局于2001年11月19日了该方案,这是一个计算机软件系统,包含了多种表格、公式、数据库、数据分析方法,主要用于采集相关的信息和数据,以确定和评估辖区内火灾及相关风险情况,供地方公共安全政策决策者使用,有助于消防机构和辖区决策者针对其消防及应急救援部门的需求做出客观的、可量化的决策,更加充分地体现了把消防力量布署与社区火灾风险相结合的原则。

该方法的要点集中于两个方面:1、各种建筑场所火灾隐患评估。其目的是收集各种数据元素,这些数据能够通过高度认可的量度方法,以便提供客观的、定量的决策指导。其中的分值分配系统共包括6类数据元素:建筑设施、建筑物、生命安全、供水需求、经济价值。2、社区人口统计信息。用于收集辖区年度收集的相关数据元素。包括居住人口、年均火灾损失总值、每1000人口中的消防员数目等数据元素。

该方法已在一些消防局的救援响应规划中得到应用。以苏福尔斯消防局为例,它利用该方法把其社区风险定义为高中低三类区域,进而再考察这些区域的火灾风险可能性和后果:高风险区域包括风险可能性和后果都很大的以及可能性低、后果大的区域,主要指人员密集的场所和经济利益较大的场所;中等风险区域是风险可能性大,后果小的区域,如居住区;低风险区域是风险可能性和后果都较低的区域,如绿地、水域等,然后再把这些在消防救援响应规划中体现出来。

(三)英国的“风险评估”方法[14]

英国Entec公司研发“消防风险评估工具箱”,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评估方法的现实性,是否在一定的时限内能达到最初设定的目标。经过对环境、管理、海事安全等部门所使用的各种风险评估方法的进行广泛考察之后,研究人员认为如果对这些方法加以适当转换,就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对消防队应该接警响应的不同紧急情况进行评估。二是建立了表达社会对生命安全风险可接受程度的指标。

Entec的方法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对消防队应该接警响应的各类事故和各类建筑设施进行风险评估,这样得到一组关于灭火力量部署和消防安全设施规划的国家指南。对于各类事故和建筑设施而言,由于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数据各不相同,所以对于国家水平上的风险评估设定了一个包括四个阶段的通用的程序:对生命和/或财产的风险水平进行估算;把风险水平与可接受指标进行对比;确定降低风险的方法,包括相应的预防和灭火力量的部署;对不同层次的灭火和预防工作的作用进行估算,确定能合理、可行地降低风险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国家指南确定后,才能提供一套评估工具,各地消防主管部门可以利用这些工具在国家规划要求范围内,对当地的火灾风险进行评估,并对灭火力量进行相应的部署。该项目要求针对以下四类事故制定风险评估工具:住宅火灾;商场、工厂、多用途建筑和民用塔楼这样人员比较密集的建筑的火灾;道路交通事故一类危及生命安全、需要特种救援的事故;船舶失事、飞机坠落这样的重特大事故。

第三个阶段是对使用上述评估工具的区域进行考查,估算其风险水平,与国家风险规划指南对比,并推荐应具备的消防力量和消防安全设施水平。

参考文献:

1、ThomasF.Barry,P.E.Risk-informed,Performance-basedIndustrialFirerotection.

TennesseeValleyPublishing,2002.

&n2、HB142-1999Abasicintroductiontomanagingrisk:AS/NZS4360:1999

3、ISO8421-1:1987(E/F)

4、RichardW.Vukowski,FireHazardAnalysis,FireProtectionHandbook,18thedition,1995.

5、Brannigan,V.,andMeeks,C.,“ComputerizedFireRiskAssessmentModels”,JournalofFireSciences,No.31995.

6、NFPA101AGuideonAlternativeApproachestoLifeSafety.2000edition.

7、赵敏学,吴立志,商靠定,刘义祥,韩冬.石化企业的消防安全评价,安全与环境学报,第3期,2003年

8、李志宪,杨漫红,周心权.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技术初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2年第12卷第2期:30~34.

9、FireSuppressionRatingSchedule,ISOCommercialRiskServices,1998edition.

10、NFPA1710:ADecisionGuide,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FireChiefs,Fairfax,Virginia.2001.

11、Entec,ReviewofHighOccupancyRiskAssessmentToolkit.23August2000.

12、李杰等.城市火灾危险性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95年第二期:99~103.

13、InformationontheRisk,HazardandValueEvaluation,USFA,1999.

篇10

一、火灾风险评估的概念

过去,人们往往依靠经验和直观推断来做出决策。随着计算机容量不断扩大和模块技术的发展,风险评估(riskassessment)和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技术作为复杂或重大事项决策的必要辅助手段,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在决策分析、管理科学、运营研究和系统安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知和应用。

通常认为风险(risk)的定义为:能够对研究对象产生影响的事件发生的机会,它通过后果和可能性这两个方面来具体体现。风险概念中包括三个因素:对可能发生的事件的认知;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的后果[2]。因而,火灾风险(firerisk)包含火灾危险性(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和火灾危害性(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的后果)双重含义。

现在,在文献中可以看到的与“火灾风险评估”相关的术语有fireriskanalysis,fireriskestimation,fireriskevaluation,fireriskassessment等,但基本上火灾风险评估都是指:在火灾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火灾风险进行估算,通过对所选择的风险抵御措施进行评估,把所收集和估算的数据转化为准确的结论的过程。火灾风险评估与火灾模拟、火灾风险管理和消防工程之间有密切关系,为其提供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简单地如消防安全设施检查表,复杂的就会涉及到概率分析,在应用方面针对的风险目标的性质和分析人员的经验有各种变化。较多的人倾向于从工程角度来定义火灾危害性(firehazard)和火灾风险(firerisk)。火灾危害性指:凡是根据已有的资料认为能引起火灾或爆炸,或是能为火灾的强度增大或蔓延持续提供燃料,即对人员或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任何情况、工艺过程、材料或形势。火灾危害性分析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针对性,目的是确定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可能发生的可预见性后果。这种设定的条件称为火灾场景,包括建筑物中房间的布局、建材、装修材料及家具、居住者的特征等与相关后果有关的各种具体信息。目前在确定后果方面的趋势是尽可能地利用各种火灾模式,辅以专家判断。此时,危害性分析可以看作是风险评估的一个构成元素,即风险评估是对危害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权衡的一系列危害性分析。

从系统分析的角度来看,风险具有系统特性和动态特性。风险实际上并非某一单一实体或事物的固有特性,而是属于一个系统的特性。若系统发生变化,很容易就会使事先对风险所做的估算随之发生变化。火灾风险评估模式包括:系统认定,即明确所要评估的具体系统并定义出风险抵御措施的过程;风险估算,即设定关于火灾的发生几率和严重后果及其伴随的不确定性的衡量标准或尺度,计算和量化系统中的指标的过程;风险评估,对该标准或尺度进行分析和估算,确定某一特定风险值的重要性或某一特定风险发生变化的权重。

二、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的意义及发展概况

在消防方面,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和建筑设计性能化的发展,对建筑工程的安全评估日益受到重视,比如美国消防协会制定的“NFPA101生命安全法规”是一部关注火灾中的人员安全的消防法规,与之同源的“NFPA101A确保生命安全的选择性方法指南”,分别针对医护场所、监禁场所、办公场所等,给出了一系列安全评估方法,多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评估方面。

目前,我国在火灾风险评价方面的研究,大部分是以某一企业,或某一特定建筑物为对象的小系统。例如,由武警学院承担的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石化企业消防安全评价方法及软件开发研究”,以“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范”等消防规范和德尔菲专家调查法为基础,设计了石化企业消防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道化指数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采用线性加权模型得出炼油厂的消防安全评价结果。以某一特定建筑物为对象的火灾风险评价也比较多,如中国矿业大学周心权教授,在分析建筑火灾发生原因的基础上,建立了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因素集,并运用模糊评价法对我国的高层民用建筑进行了消防安全评价。与上述的安全评估不同,城市区域的火灾风险评估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火灾风险级别,配置消防救援力量,指导城市消防系统改造,指导城市消防规划。对已建成的城市区域的火灾风险评估必须考虑许多因素,即城市火灾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区域内所存在的对生命安全造成危险的情况、火灾频率、气候条件、人口统计等因素,进而评价社区的消防部署和消防能力等抵御风险的因素。除此之外,在评估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情况是要关注社区从财政及其他方面为消防规划中所要求的总体消防水平提供支持的能力和意愿。随着城市规模扩大、综合功能增强,在居住区商贸中心、医院、学校、和护理场所增多,评估方法还会相应的改变。现有的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主要出于以下两个目的:

(一)用于保险目的

在火灾保险方面的应用的典型事例为美国保险管理处ISO(InsuranceServicesOffice,ISO)的城市火灾分级法,在美国已经被视为指导社区政府部门对其火灾抵御能力和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和自我评估的良好方法。ISO方法把社区消防状况分为10个等级,10级最差,1级最好。ISO是按照一套统一的指标来对每个社区的客观存在的灭火能力进行评估,确定该社区的公共消防级别,这套指标来自于由美国消防协会和美国自来水公司协会所制定的各种国家规范。ISO对城市消防的分级方法主要体现在它的“市政消防分级表(CommercialFireRatingSchedule,CFRS)”上。CFRS把建筑结构、用途、防火间距与公共消防情况(用公共消防分级数目表达)相关联,再以统计数据加以调节后,来确定相应的火险费用。ISO级别仅被保险公司用作确定火险费用的一个成分。ISO分级系统虽然无法反映出消防组织的其他应急救援能力,但实际上也常用于各个区域的公共灭火力量的确定。市政消防分级表从1974年开始使用,主要考察某城市区域的7个指标情况:供水、消防队、火灾报警、建筑法规、电气法规、消防法规、气候条件。随着技术进步,该表也不断改进。1980年版抽取了CFRS中对公共消防分级的方法,给出了修订后的灭火力量等级表,指标只包括前3项。被删除的指标或者确少区分度,或者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评估时太过于主观,而且74表格中包含许多评估标准是具体的规定,如果某一社区的情况没有满足这些规定,则归属为差额分,规定降低了表格可使用的弹性范围,无法正确评估情况和技术的变化。故而ISO分级表被视为越来越“性能化”。

(二)用于消防力量的部署

当今的消防组织和地方政府要担负日益加重的安全责任,面对来自公众的对抵御各种风险的更多的期望,以及调整消防机构人员、设备及其他预算方面的压力,迫切需要确认某一给定辖区内的具体风险和危险的等级。具体地说,城市区域风险评估在消防方面的目的就是:使公众和消防员的生命、财产的预期风险水平与消防安全设施以及火灾和其他应急救援力量的种类和部署达到最佳平衡。

关于火灾风险对于灭火救援力量的影响,美国消防界对此的关注可以说几经反复,其间美国消防学院、NFPA等都做了许多工作。直至20世纪90年代,国际消防局长协会成立了由150名专业人士组成的国际消防组织资质认定委员会(theCommissionofFireAccreditationInternational,CFAI),经过9年的广泛工作,制定了“消防应急救援自我评估方法”,和制定标准的社区消防安全系统。另外,NFPA最终还制定了NFPA1710和1720两个指导消防力量部署的标准,分别帮助职业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和改进为社区提供的消防救援的水平。根据NFPA最近的调查,NFPA1710将在全美30500个消防机构中的3300~3600个得到正式的应用,也推广到加拿大有些地区。

英国对消防救援力量的部署标准是依据内政部批准的“风险指标”,把消防队的辖区划分为“A”、“B”、“C”、“D”四类区域,名为“风险分级”系统。其目的是对消防队的辖区进行风险评估,确定辖区内的各种风险区域,进而确定该风险区域发生火灾后应出动的消防车数量和消防响应时间。1995年,英国的审计委员会了一份题为“消防方针”的考察报告,认为这种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建筑设施的占用情况、社区的人口统计情况和社会经济因素,也没有把建筑物内的消防安全设施纳入考核范围。故而由审计委员会报告联合工作组与内政部的消防研究发展办公室一起,设立了一个研究项目。该项目的目的是开发一套供消防机构划分区域的风险等级,对包括灭火在内的所有应急救援力量进行部署,用于消防安全设施的规划并能解决上述问题的风险评估方法,再对开发出的方法进行测试。最后Entec公司开发出了计算软件,并于1999年4月以内政部的名义出台了“风险评估工具箱”测试版。

三、国内外近期的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方法

(一)国内的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方法

张一先等采用指数法对苏州古城区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级,该方法的指标体系考虑了数量危险性,着火危险性,人员财产损失严重度,消防能力这四个因素。1995年李杰等在建立火灾平均发生率与城市人口密度﹑城区面积﹑建筑面积间的统计关系基础上,选取建筑面积为主导参量,建立了以建筑面积为单一因子的城市火灾危险评价公式[12]。李华军[16]等在1995年提出了城市火灾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中城市火灾危险性评价由危害度﹑危险度和安全度三个指标组成,用以评价现实的风险,不能用来指导城市消防规划。

(二)美国的“风险、危害和经济价值评估”方法

美国国家消防局与CFAI于1999年一起,在“消防局自我评估”及“消防安全标准”的工作的基础上,更突出强调了“火灾科学”的“科学性”,开发出名为“风险、危害和经济价值评估(Risk,HazardandValueEvaluation)”的方法。美国消防局于2001年11月19日了该方案,这是一个计算机软件系统,包含了多种表格、公式、数据库、数据分析方法,主要用于采集相关的信息和数据,以确定和评估辖区内火灾及相关风险情况,供地方公共安全政策决策者使用,有助于消防机构和辖区决策者针对其消防及应急救援部门的需求做出客观的、可量化的决策,更加充分地体现了把消防力量布署与社区火灾风险相结合的原则。该方法的要点集中于两个方面:1、各种建筑场所火灾隐患评估。其目的是收集各种数据元素,这些数据能够通过高度认可的量度方法,以便提供客观的、定量的决策指导。其中的分值分配系统共包括6类数据元素:建筑设施、建筑物、生命安全、供水需求、经济价值。2、社区人口统计信息。用于收集辖区年度收集的相关数据元素。包括居住人口、年均火灾损失总值、每1000人口中的消防员数目等数据元素。

该方法已在一些消防局的救援响应规划中得到应用。以苏福尔斯消防局为例,它利用该方法把其社区风险定义为高中低三类区域,进而再考察这些区域的火灾风险可能性和后果:高风险区域包括风险可能性和后果都很大的以及可能性低、后果大的区域,主要指人员密集的场所和经济利益较大的场所;中等风险区域是风险可能性大,后果小的区域,如居住区;低风险区域是风险可能性和后果都较低的区域,如绿地、水域等,然后再把这些在消防救援响应规划中体现出来。

(三)英国的“风险评估”方法

英国Entec公司研发“消防风险评估工具箱”,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评估方法的现实性,是否在一定的时限内能达到最初设定的目标。经过对环境、管理、海事安全等部门所使用的各种风险评估方法的进行广泛考察之后,研究人员认为如果对这些方法加以适当转换,就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对消防队应该接警响应的不同紧急情况进行评估。二是建立了表达社会对生命安全风险可接受程度的指标。

Entec的方法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对消防队应该接警响应的各类事故和各类建筑设施进行风险评估,这样得到一组关于灭火力量部署和消防安全设施规划的国家指南。对于各类事故和建筑设施而言,由于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数据各不相同,所以对于国家水平上的风险评估设定了一个包括四个阶段的通用的程序:对生命和/或财产的风险水平进行估算;把风险水平与可接受指标进行对比;确定降低风险的方法,包括相应的预防和灭火力量的部署;对不同层次的灭火和预防工作的作用进行估算,确定能合理、可行地降低风险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国家指南确定后,才能提供一套评估工具,各地消防主管部门可以利用这些工具在国家规划要求范围内,对当地的火灾风险进行评估,并对灭火力量进行相应的部署。该项目要求针对以下四类事故制定风险评估工具:住宅火灾;商场、工厂、多用途建筑和民用塔楼这样人员比较密集的建筑的火灾;道路交通事故一类危及生命安全、需要特种救援的事故;船舶失事、飞机坠落这样的重特大事故。

第三个阶段是对使用上述评估工具的区域进行考查,估算其风险水平,与国家风险规划指南对比,并推荐应具备的消防力量和消防安全设施水平。

参考文献:

1、ThomasF.Barry,P.E.Risk-informed,Performance-basedIndustrialFirerotection.

TennesseeValleyPublishing,2002.

&n2、HB142-1999Abasicintroductiontomanagingrisk:AS/NZS4360:1999

3、ISO8421-1:1987(E/F)

4、RichardW.Vukowski,FireHazardAnalysis,FireProtectionHandbook,18thedition,1995.

5、Brannigan,V.,andMeeks,C.,“ComputerizedFireRiskAssessmentModels”,JournalofFireSciences,No.31995.

6、NFPA101AGuideonAlternativeApproachestoLifeSafety.2000edition.

7、赵敏学,吴立志,商靠定,刘义祥,韩冬.石化企业的消防安全评价,安全与环境学报,第3期,2003年

8、李志宪,杨漫红,周心权.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技术初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2年第12卷第2期:30~34.

9、FireSuppressionRatingSchedule,ISOCommercialRiskServices,1998edition.

10、NFPA1710:ADecisionGuide,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FireChiefs,Fairfax,Virginia.2001.

11、Entec,ReviewofHighOccupancyRiskAssessmentToolkit.23August2000.

12、李杰等.城市火灾危险性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95年第二期:99~103.

13、InformationontheRisk,HazardandValueEvaluation,USFA,1999.

篇11

中图分类号X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09-0148-02

0 引言

新兴的建筑在建设时都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使用旧的防火设计已经不能全面的处理消防安全问题,我国的很多地方对消防设计的工作进行了研究,以实现最小火灾损失和保证防火安全为目标进行防火设计工作,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果做好消防工作,保证人民安全是消防事业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

1 消防安全防火设计的概念

消防安全防火设计是以消防安全工程学为基础的,是一种新型的建筑类防火设计的方式。在现在的消防工程学和火灾学中对消防防火设计研究的范围最广,他是根据建筑的结构以及建筑的功能情况,在消防安全工程学原理的基础上确定防火设计应该实现的目标。同时在预设不同火灾场景的条件下来分析火灾发生已经蔓延的过程等,预测火灾的危险性,最终设计出最佳的方案,来为建筑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护。

2 防火设计消防管理设计

在建筑中一般是根据传统的法规进行防火设计,但是现行的法律中对性能化防火设计并没有规定,在实际情况中,地方性细则对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管理作出了规定。对性能化防火设计的管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在最初设计建筑时要向消防机构提供申请报告,而消防机构会根据工程设计来确定建筑是根据传统的防火设计还是性能防火进行设计,如果确定了建筑工程设计或者评估的内容、安全的目标和火灾场景以及分析的工具后都要由性能消防设计单位向消防机构提供并且审核。性能化消防设计的文件和报告完成后要经过消防机构的审查和认证,设计单位应该把消防机构审查通过后的消防设计的施工图再次送往消防机构进行审核。

3 建筑主体结构自身消防耐火稳定性

火灾是破坏建筑结构安全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建筑结构的耐火性对于防止建筑坍塌有重要的影响。要保证建筑主体结构的耐火性,就要对其主要的构件继续拧严格的选择。对此,保证建筑主体结构自身消防耐火稳定性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采用低框架结构时要根据常规的设计增加柱的截面,对钢筋混凝土继续依耐性能的评估时要考虑这些构件所在房间的火灾荷载以及通风的情况。

对于耐火要求比较高的建筑,如果使用了混凝土构件就要使用防火的涂料,而使用防火的板材进行装修时就要增加主筋的保护层和截面的宽度,同时还要设置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

建筑结构中钢结构的构件外部要有隔热层,隔热层要选用导热系数小且热容较大的这样就可以提高构件的耐火性能。给构件添加保护层时一般可以采用喷涂或者包敷的办法。如果钢梁的跨度太大了可以在梁下安全耐火的吊顶材料方式火灾的烟气直接损害钢梁。

建筑 结构类型 损失(万元) 倒塌时间(分)

重庆某化工厂 钢屋架 18 20

长春卷烟厂 钢木屋架 15.9 20

北京某车间 钢屋架 52 20

表1 我国不同建筑类型出现火灾致建筑倒塌的案例

4 消防通道与防火隔离设计

消防通道设计:高层建筑的周围要有环形的消防车道。如果设置环形的车道比较困难可以沿着建筑的长变设置。电梯是高层建筑中的一个主要的交通途径,在建筑中使用消防电梯可以为消防人员救火节约时间,设计消防电梯应该要具备两点:首先,消防电梯要有火灾紧急控制的功能,一旦出现了火灾消防中心就可以使全部的电梯返回到首层中,而且正在工作的电梯也可以切断电源,而消防电梯还可以继续工作为抢救火灾工作提供便利;其次,消防电梯中要有避免火灾损害电梯的技术措施,可以防止烟气进入消防前室等等,使得消防电梯可以在火灾中成为垂直的交通工具和安全通道。

防火隔离设计:高层建筑要有防火隔离带,选择的保温材料应该为A级的材料。而且建筑的墙体结构应该采用金属或者石材等非透明的结构。建筑的屋顶建立保温层,保温的材料等级不能低于B2级。

5 报警系统与灭火装置

建筑中要有完善的消防设施和灭火的设备,这些消防设施为了控制火灾的蔓延以及减少火灾损伤的武器。因此,建筑中要严格的根据规范配备自动喷火灭火和报警系统。建筑的灭火装置要安放在醒目的通道。此外还可以进行消防用水设计进行灭火。建筑的消防用水一般设置在消防栓的灭火装置中。采用自动喷淋的系统不仅操作简单,价格低而且在灭火时更加的快速。在设计消防用水时要充分的利用喷淋系统中的消防泵,这样一旦出现火灾,就会爆破出水灭火,进而还会引发警铃。消防水池是消防用水设计中的一个部分,因此在设计时要保证消防水池水源充足。

报警系统:在建筑中设置的自动报警系统一般都是采用烟感型的探测器,安放在电梯、走道等公共的区域。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其效果并不突出,在火灾发生的过程中,烟气到达探测器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使用自动报警系统还增加了物业的管理费用。因此为了实现最佳的报警效果,应该把火灾的探测器以及报警的按钮设计到智能化的系统中进行统一的管理,例如使用火灾探测和视频监控一体的设备,不仅可以进行监督还可以自动切换报警模式,既经济又实用。

6 结论

为了做好建筑的消防安全防火设计工作不仅要重视日常消防通道,建筑防火隔离设计以及报警和灭火装置的设计,此外还要加强日常的防火和易燃品等的管理,做到设计和人工管理共同发挥效果,才能更好的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篇12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城市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大量建筑例如:高楼、大厦、住宅、小区等越来越多。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相关建筑的配套消防措施并不是很完善,建筑火灾发生的越来越频繁,形势十分严峻。据我国相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因建筑火灾所造成的损失达上亿元,所造成的人员伤亡仅次于地震等自然灾害所带来的伤亡。由引可见,对建筑火灾的预防已成为当前我国消防工作的重点所在。对建筑工程竣工验收中的消防措施评估在防治和减少建筑火灾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2 我国关于建筑消防工程峻工验收的法规综述

我国建筑消防工程管理具有统一管理、分头负责的特点。我国消防法律法规对建筑工程消防明文规定,指定公安、质检、建设等部门对建筑工程的消防措施负有监督检查的责任。公安部《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第二条规定:公安消防机构对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内部装修和用途变更的建筑工程项目,从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所实施的消防设计、施工安装监督检查和消防工程验收。《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的第三十二条规定:对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在第五章第二十六条中作了明确规定“监督检查建设项目在设计和施工中执行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情况,参加竣工验收”。《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五十四条关于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的规定: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竣工时,必须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建筑消防技术综合性很强,涉及到多个学科及专业工程。《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消防监督人员在进行建筑消防工程验收时,应该检查的消防工程措施内容,包括排水、通风、空调、电气、电梯、安全门等众多要点。建筑消防工程包括建筑消防设施在内的一切属于防火、灭火、分隔、疏散等用途的工程,包括防火分区、防火墙、楼梯、消防电梯、消防水池、水箱、电气线路等。建筑工程的消防验收不是简单的消防设施验收,而是对整个建筑消防工程进行验收。我国现行的消防法要求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竣工时,必须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工程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3 建筑消防工程验收的指标分析

建筑消防工程是指包括一切防火、灭火措施的工程。建筑消防工程的指标主要包括建筑及其构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排水灭火系统、应急照明等。这些工程内容是在工程峻工验收阶段必须加以严格检查的。

3.1 建筑及其构造

建筑的防火构造主要是指建筑的耐火等级、建设层数、建筑面积等与防火灾之间的相互关系,还包括相邻建筑之间防灾的有效距离、建筑的安全疏散条件、易引起火灾的锅炉房、发电机房位置的限制要求、各种类型、用途的建筑中防火安全区的划分范围等。工程峻工后,首次要检验的就是建筑构造的防火性能,这是保障建筑消防工程有效的首要因素。

3.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建筑消防工程的关键内容。它由触发感应器、火灾报警装置、火灾现场执行器及其它辅助功能的装置组成。当建筑物内的某一区域内出现着火进,火灾触发感应器便将从现场探测到的烟气、火光等以信号形式立即传到火灾报警装置,火灾报警装置发出声音报警及指示火灾地点以便消防人员及时有效的处理;报警装置发出报警的同时,将信号会传送到火灾现场的的执行器继电器或电磁阀等开启喷淋头,喷洒灭火剂进行灭火。为了防止执行器中某些组件由于特殊原因失灵,火灾现场附还备有手动开关。

3.3 自动排水灭火系统

自动排水灭火系统在消防安全领域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因为水作为扑灭火灾而言,是最经济有效的方式。自动排水灭火系统包括给水系统和喷水系统。给水系统负责水源、泵站、管网等外在供水需求;喷水系统则是直接负责扑灭火灾;同时也可以提醒人们发生了火灾,要及时采取灭火行动。

3.4 应急照明系统

一般情况下,火灾发生后,电力会因些中断。这时火灾现场的应急照明就显得到至关重要。应急照明可以在正常照明失效时为保证消防人员继续工作;或保障人们从火灾现场安全撤离。应急照明应结合正常照明统一规划,设置好正常照明与应急照明之间的电源切换。应急照明应使用独立的备用电源,应严格按照《工业与民用建筑供电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和相关的施工验收规范进行施工。消防用电设备完全依靠城市电网供给电能,火灾时一旦停电,势必给火灾报警、人员疏散、灭火作业带来危害,甚至造成极为严重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必须认真的对待火灾时消防用电设备的电能持续供给及应急照明问题。

参考文献:

[1]郑观雄.关于消防工程验收的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4,(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