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设计构成要素范文

时间:2023-09-11 09:19: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版面设计构成要素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版面设计构成要素

篇1

一、文字元素

文字元素是书籍内容表达的主要元素之一,也是读者获得书籍内容信息,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手段。

在书籍设计中,文字主要分为:标题、副标题、正文、附文、页码等,其中标题和副标题是具有提示性的引导文字,它能够引导读者正确、快速的关注与引起兴趣;正文和附文则是起着阐述、细节描述的说明性文字;页码是方便读者快速了解书籍的整体序列结构的符号文字,页码的形态是可以丰富多变的,既可以是单纯数字,也可以是装饰图形。设计师必须根据文字内容的主次关系,系统合理地进行文字编排,以此吸引读者的阅读欲望和目光。

文字的具体表现形式是由字体形态、字号大小、字间距、行间距、色彩等构成。书籍的版式设计就是通过字体的各种表现形式构建读者与书籍之间信息传达的视觉桥梁,使文字彰显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

字体形态也就是字体类型,目前常见的汉字印刷字体有宋体、仿宋体、黑体、楷体、变体和书法体;拉丁文印刷字体常用的有罗马体、现代罗马体、方饰线体和无饰线体。宋体字形方正,结构严谨,横细竖粗,字体对比鲜明,设计风格古朴庄重,常用于书籍正文。仿宋体是由老宋体演变而来,它的粗细相同,字形细长,起笔、落笔都有顿笔,字体设计风格活泼自然,适用于书籍的序言、注文、图片说明和副标题等。黑体字方头方尾,横竖粗细相同,字体结构庄重有力,常用于标题和重点文句,起到突出醒目的作用。楷体结构平直,严谨,容易识别,字体设计风格清秀悦目,比较适合于儿童读物和小学课本。变体顾名思义为美术字体,美术字体的种类繁多,变化丰富,多用于儿童画册的标题、书籍封面和扉页中的书名等。书法体是一种通过线条和形态结构将人的精神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书法笔划之间变化无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和独特的个性,具有一定的名人效应,大多用于书籍名称标题。每一种字体的选择与运用,都要和书籍的主题内容相统一,相适应,增强文字语言既传达内容又能启动思维的双重功能。从书籍整体版式角度来看,同一书籍设计中,除了主题内容层次多外,一般选择的文字类型是不超过三种的,因为字体过多,会让读者阅读疲惫,版面也相对混乱,妨碍读者视线的集中。

汉斯·彼得·维尔堡在《发展中的书籍艺术》讲到:“文字不可以太小,词与词之间的距离不可以太大,行距不可以太窄,页面不可以太满。围绕文字周围的白边必须大到使视觉环境不受干扰。书籍必须能很好地翻开,书页必须能很好地摊开,书籍不可以太长,不可以太厚和不可以太重。”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本书籍的字体固然重要,但文字的字号大小、字间距、行间距和字体的色彩对书籍整体版式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常规的正文字号为9pt—11pt比较合意,方便成年读者阅读。儿童启蒙读物需要用22pt—36pt,老年人视力较差,必须选用较大字号的字体。字行距指两行文字之间的空白距离,适当的行距不仅方便阅读,而且使版面清晰美观。在书籍版面中,行距一般要大于字距,通常,书的行距是正文字号的二分之一。字体的色彩可以起到内容主次的划分。

总之,不管是字体类型、还是字号的大小和行间距,在版式设计中运用时,它们都要符合书籍主题信息的要求。

二、图形元素

图可以理解为图像、图形,还可以理解为简洁易懂的符号形态,它是现代社会传递信息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对文字元素而言,图形具有可视、可读、可感的优越感,可以将理性与感性统一在一个书籍形态中,文字借助图形的强化表达,可以让读者对书籍内容的印象和感受更加深化。随着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书籍的图像的获取不仅仅局限于手绘的方式,照片、电脑绘图等多种形式的表现方法孕育而生,既丰富了设计师的想象空间,也为传达书籍内容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可能。

如何选择合适的图像和图形,作为设计师必须考虑书籍的主题内容、时代的审美需求和市场竞争状况,针对信息内容和整体要求,选择适合于书籍整体风格的图像表现。

三、色彩元素

色彩是传达心理感受和传递某种意义的一种语言表达。

在书籍设计中,不同的色彩传递给我们的心理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读者可以通过心灵去感知每种色彩的含义,并对色彩产生情感的认同,如看到红色,可以感受到温暖、热情;绿色可以感知到希望、轻松自然与和平;蓝色可以联想到辽阔的天空和浩瀚的海域。

一本优秀的书籍是需要将以上三个要素有机的结合,通过合理美观的布局,将书籍信息内容清晰易懂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让读者充分的享受到读书的乐趣。

篇2

一、版面设计中的形式法则

这就是上一节中提到的版面设计的三个组成方面其中之一———阅读秩序构建的基本方法。

(一)比例和尺度比例是影响版面设计的重要因素。平面作品的版面本身,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招贴等等,都有着固定的尺寸和开本,开本就是指全张纸用比例方法划分的结果,开本使得版面形成了一个具有比例关系的平面空间。版面中的字体的设计也受到比例的限制。尺度是版面的特定标准与阅读行为之间的关系,阅读行为与文本的大小、距离、位置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直接影响了版面信息的传递效率。例如:现代印刷物正文的文本大小在8—13磅左右,这种尺度的文字字号在标准版面上具有良好的视觉识别性,而在标题和封面文本中,字号要加大以适应视觉强度的功能需求。在版面设计中比例与尺度是形成和谐版面以及功能性版面的重要法则。而比例与尺度的适度夸张则会带来独特的视觉风格和欣赏趣味。

(二)对比和调和对比是一切事物被人们感知的前提,是指两个不相等的构成要素同时出现而形成的知觉反差。在版面设计中的对比关系表现在版面元素的大小的对比、明暗的对比、色彩的对比、方向的对比等方面,合理的在版面中运用这些对比关系可以获得强烈的视觉效果。大小对比是版面设计中最常用的对比形式,可以对版面元素进行有效的信息分级,通过大小的对比,版面信息可以有秩序地被传递出来,反差越大的大小对比版面气氛越活跃,反之则越安静。对比同时也形成了版面的视觉层次和视觉中心,这种对比形成的反差突出了版面的主体和主题,例如:报纸的头版头条的标题文字远远大于版面中其他文字的字号。在版面设计中调和是指版面的整体感与一致性,各个版面元素在版面结构上的呼应形成视觉的统一,在板纸和杂志的版面中,页码、标题和内文之间的结构上的联系直接影响了版面的整体形态。调和是近似性的强调,是具有共性的构成要素以及由这种共性形成的整体感和稳定感。所以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报纸、杂志每一个版面和每一期的版面都是相对稳定的,我们经常可以从报纸的头版(或杂志的封面)上就能够判断出是哪份报纸(杂志)。对比和调和是版面设计中是最重要的形式法则。一般来说,在实际版面设计过程中,版面局部多用对比关系的组合,而在整体版面中则强调调和的视觉处理。

(三)对称和均衡在版面设计中,平衡是指通过版面元素的位置、比例、大小、色彩、甚至是其内在含义等各种关系的协调而达到的一种视觉稳定状态。最简单、最直接的平衡形式就是对称。对称是人类视觉最本能的习惯。在版面设计中,对称通过简单的视觉秩序和强烈的形式感统一了版面,对称的形式是传统正规的表现,但同样会带来保守的视觉印象。对于对称,均衡是一种更为积极、复杂的排版形式,是通过版面元素的对比和差异形成了视觉平衡。在不对称的版面编排中,通过对视觉元素的位置、大小、方向和内在含义上的调整,中和版面元素的不均衡性,平衡局部版面的视觉差异。

(四)虚实和疏密虚实的本质是人的眼睛由于焦距而产生的视觉差异,空间的远近,光影的强弱和运动的快慢都能能产生虚实的感受。在版面设计中虚实的概念主要表现为,重要的版面元素表现为“实”,次要的版面元素表现为“虚”,版面元素密集的部分表现为“实”,版面元素疏松的部分表现为“虚”等等。虚实具有相互作用的特征,在版面中,表现“实”的同时也就间接营造了“虚”的空间,尽管视觉强度较弱,但“虚”空间往往是版面中相当重要的部分。疏密实际上是一种版面秩序,是形成版面视觉中心的重要手法,密集的局部往往是版面视觉的最重要部分,而次要的信息往往处于疏松的版面部分。疏密的具体形式包括了焦点式的疏密和散点式的疏密。

二、版面设计中的视觉元素

如何整理视觉元素也是形成版面的关键步骤。

(一)版面设计中的文本文本的距离是形成视觉关系的重要途径。文本的距离包括了文字与文字之间的距离也就是间距,文本段落上下行的距离也就是行距,以及文本段落与其他版面元素之间的距离。文本字据的设置应该以读者在阅读字行的过程中文字的意义和连贯性得到良好的体现为标准,通常情况下,排版软件的自动间距是一个较为适合的距离。文本段落与其他的版面元素之间的距离是区分版面信息的重要分割,适合的距离使版面元素具有了相对的独立视觉感受。在中文版面的编排过程中,为了造成了横向阅读的视觉连续性,文本的行距不宜窄与文字的四分之一,也不宜宽与文字的三倍。文本横排的长度最好不要超过25个字。文本的字体应该采用比较简单易读的字体,例如:宋体、黑体、华文中宋等。文本标题的字体可以根据其含义和想要达到的效果做适度的艺术化处理。

(二)版面设计中的图像在版面的设计中,图像主要分为版心图像、出血图像和褪底图像三种基本类型。前两种类型都是以图像和版面外延的位置关系来定义的。在视觉效果上、版心图像具有内敛和稳定的特征,常常以矩形或者其他几何形态呈现。出血图像是指图像的四边有一部分超出版面的外延,具有更强的视觉张力和丰富的意向联想,现代出版物多采用这类图像编排方式以强化图像信息的传达。褪底的图像突出了图像的视觉特征,在版面中去底图像和文本段落穿插编排,形成了视觉形态上的鲜明对比,活跃版面视觉。

(三)图文的组合编排文本塑形———是将文本以线和面的形态构成图形,为单纯的文本版面注入了趣味的视觉意向,从而增强了版面的整体视觉效果。文本绕图———文本绕图这种图文的组合形式密切了版面中文字和图像之间的视觉联系,提高了版面的整体阅读性。图形化文字———融合了文本和图像两类版面元素的叙述特征,具有更丰富的视觉意义。文本图形化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从文字的自身结构考虑,也可以从文字的意义中寻找隐喻的视觉联系。

三、版式的确立

最终确立版式要考虑一下三个方面:

篇3

空白,也称“虚空间”,指的是被其它要素包围的空间。国画中有一句话描述空白形式的,叫“计白当黑”,表明了空白的地方和着墨的地方一样都是画面的整体组成部分,可见中国绘画非常讲究留白,以体现“气韵生动”之感。白是属于虚的范畴,以虚带实、以实求虚,虚实结合也是中国美学思想的核心。留白的妙处很多,它是国画中“画鱼不画水”的妙处,是语言中“沉默是金”的妙处,是音乐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妙处,是唐诗中“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妙处,是为人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 妙处,总而言之,留白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反映在版式设计中,我们把图形、文字组成的正形以外的部分理解为空白,也就是版面中未放置任何图文的空白空间,称为版式设计中的虚空间。版式设计中,空白的设计和正形的设计也同样重要,它与版面中的文字、图形等元素共同构成了版面的虚实、黑白、疏密等设计语言。如何巧妙的运用留白,提高版面的整体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

一 通过留白突出版面主题,强化版面重点

在版式设计中,任何一张版面都具有一个吸引读者的主题。如何有效的传达主题,并使版面清晰而又有特色,这就要求版面形成一个视觉中心。认知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留着空白处的东西更容易被人注意和想起,把版面的主体放在空白处,与周围的众多的构成要素分割开来,留白在这里就起到了帮助读者视觉凝聚的作用,凸显了版面的主题内容,有效地形成了版面上的视觉焦点,也帮助了读者找到阅读的线路。

二 通过留白强化版面的视觉层次

版面设计的要素很多,空白在版面中的穿插交叉,不仅调解了画面的虚实、黑白关系,而且是画面疏密有致,产生了视觉上的美感。实际上,在这里,留白就利用了版面上实空间的视觉元素间的间距的大小多少来表达他们之间的亲疏。如:在常见的版面设计上,把同一信息组或同一个空间层次的视觉要素间留白减少,而不属于同一信息组或同一空间层次的视觉要素之间的留白增加,这样,不仅强化了版面的视觉层次,更增加了版面的节奏感。

三 通过留白让读者参与完成版式的设计

鲁迅先生十分强调书中要留一些空白,他在《华盖集》中写道:“我于书的形式上有一种偏见,就是在书的开头和每个题目前后,总喜欢留些空白。”书籍的版式设计中,老版书的上半页留白很多,是为了读者写书评。获得2007年世界最美的书《蚁呓》在版式设计中就是巧妙的运用了这一设计思想,主角蚂蚁在版面中占领毫不起眼的一隅,呈现出一种因为压抑而愈显张力,因卑微而更加突出的艺术感染力力,其余大量留白,让读者感悟人在宇宙中脆如蚂蚁。大块的留白,不仅增加了艺术感染力,而且,可以当做笔记本记录读者的感悟,这种互动式的设计,让读者过目不忘。

四 通过留白提升版面的审美价值

版式设计的目的是让读者安静的读,版面设计应该是“静”,而不是用过多的艺术手法去干扰读者。版面恰当的留白就会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而且,在版面中,空白量的多少给人的印象也不同,空白少,版面中图形文字多,给人的感觉是热闹充满信息的。空白多,给人的感觉是恬静的、高雅的感觉。大量留白的版面往往同高格调联系起来。英国著名的设计师和教育家阿历克斯·伍·怀特曾说过“高档商店一点都不拥挤,而低档商店到处都摆放着商品。前者的东西很少超过三件,因为代表着稀有。后者的目的是批量销售。把两者之间对比比作音量的话,高档商店是一场对话,而廉价商店就是一辆呼啸而过的火车,警报长鸣,灯光闪烁。”由此可见,空白的多少在设计中的不同,不仅传递不同的信息,大量的留白还能提升设计的品质,提高版面的审美价值。

五 通过留白强化版面的动感

现代的版式设计,为了寻求强烈的版面视觉冲击力,经常会选择一些具有强烈动感的图形,如:如运动中的人或者物体,故意倾斜的图形等。处理版面时,在朝向不同方向的运动的形态面前留一定的空白,这样,不仅比较好的强化了版面的动感,又是运动着的形态有足够的伸展的余地,还迎合了读者的心理需求。

总之,无论是那种版面设计,充分的发挥留白的作用,有目的、有意识的留白,借助留白给画面带来更广阔的空间,使画面主次分明,主题突出,高雅大方,这样才能使留白发挥最大的作用,版面更有价值。

篇4

Abstract: the impact of color to the visual is the most direct and rapid. As the first visual language, function of color in the layout design can not be replaced with other elements of the image ofthe font. Because the love of color is one of the most instinct, the most common of human beauty, its impact on the viewer is themost direct, designer must consider the first moment whenreaders color feeling, firmly catch their eye, in order to achievethe purpose of concern, so that the design of illustrations,photographs, font and space relationship with color together into a visual, vivid languag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transmission.

Keywords: layout design color

中图分类号: TS80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引言

视觉是人的主要审美感官。古今中外,人们对它在审美中的地位给予极高的评价。俄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文学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生活与美学》一书中说:“美感是和听觉、视觉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的,离开听觉、视觉,是不能设想的。”版面上每 一个具体可感的对象,其背景、色彩、线条等形式因素,只有通过视觉才能引起人的感受。对于内容不同、风格各异的图书报刊来说,不通过阅读,当然不会知道其内容是否精彩,可读性强不强。读者一般是先粗略地翻一翻,一个富有时代感、新鲜感的版面设计带来的视觉 刺激,自然会成为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这也就是说版式设计具有“广告效应”。文章的内容固然重要,如果再有一个设计新颖的版式,不更能够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更充分地展现自身的个性特征吗?欧美各国的图书报刊就很讲究“视觉”效应。他们常常采用整版的图片或者采取插页的办法,来描绘内容要表达的意境。比如,他们出版的文学名著中多有插图,这些黑白或者彩色插图,创造了一个便于故事情节展开的背景,形象地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现实的场面或一段传奇经历,与文章内容紧密结合,相得益彰,不仅增加了书的可读性,而且多了一些文化韵味。插图与文章好比是绿叶与红花的衬托与被衬托关系,图片是为了表达内容而存在,有时它是文章内容的补充,有时它是文章的注解,在文章中不能直接看到或者体味不深的东西,看了图片却能领悟出来。

二、版式设计构成要素

点、线、面是构成视觉空间的基本元素,也是版面构成的主要语言。版面构成实际上就是如何经营好点、线、面。不管版式如何复杂,最终都可以简化到点、线、面。在设计师的眼里,世上万物都可以归纳为点、线、面:一个字母、几个数字,可以理解为一个点或多个点。一行文字、一行空白,均可理解为一条线。多行文字、一张图片或一片空白,都可以理解为不同形状的面。版式设计就是在有限的版面空间内处理和协调好点线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组合出各种各样的形态,构成有新意的符合审美意识的版式。

版式设计是通过版式设计更好的传播信息。只讲究完美的表现形式而脱离内容,或者只求内容而缺乏艺术的表现,版式设计都会变得空洞和呆板,也就引发了版式设计创新发展的研究。

为了更好的使版式设计为版式内容服务,我们就要寻求合乎情理的版式设计语言。创意是设计的第一步。它在版式设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内容与形式紧密相连的表现方式已成为版面构成的发展新趋势,设计师们敢于打破前人设计传统,不重复以往习惯性的条条框框,并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觉出新意来,已掀起了一场设计思维与设计理念的革命。一件成功的广告设计作品,经过创造性精心设计的编排,以突出的视觉要素构成形态,具有美的韵味的设计格调与良好的印象效果。使消费者对广告版面产生非同一般的心理接触效果,在瞬间的第一感觉过程里,激发起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

版面构成是传播信息的桥梁,所追求的完美形式必须符合主题的思想内容,这是版面构成的根基。只讲表现形式而忽略内容,或只求内容而缺乏艺术表现,其版面效果都是不成功的。只有把形式与内容合理的统一,强化整体布局,才能取得版面构成中独特的社会和艺术价值。如何获得版面的整体性,可从以下几点来考虑:首先加强整体的结构组织和方向视觉秩序。如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斜向结构,曲向结构等。其次加强文案的集合性,将文案中多种信息组成块状,使版面具有条理性。最后加强展开页的整体性。无论是产品目录的展开页版,还是跨页版,均为同视线下展示,加强整体性,可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三、版面设计中色彩表现

各种色彩都意味着其特定的语言,包含一定的象征意义。通过色彩刺激,引起情感作用,它往往同观念、情绪、想象与意境等联系,形成一种特定的知觉,这便是色彩心理。我们只有主动、自觉地选择具象征性的色彩与所传递的主题相结合,才有利读者的发现,并自觉融入此意境中。绝大部分人的经验与联想有关,人们通过与自然界和社会的接触,逐步形成对色的概念与理解,并伴随着联想,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所以认识色的象征性,通过色彩心理,传递设计内涵,是版面设计色彩选择与取舍的关键。

色彩能增强版面的感染力。编排好的彩色版面与黑、白与灰比较,更能刺激人的视觉神经,加强艺术魅力。根据色彩的语言特征,版面设计中色彩的构成表现:

(1)直接表现。根据版面的传递对象随类赋彩,以粉红色和OK手势演变而来的图案标识加以引用,成为版面的主要色彩。通过直接表现的运用,能使观者迅速感知对象,识别传递出来的软职OK工作室信息,这是版面设计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间接表现。间接的色彩表现是创造信息的情调,运用色彩心理,以粉红色象征的色彩语言,加上简单的OK图案标识着力渲染设计室的气氛,给人一种强烈的创新欲望,一种开发大脑联想,使大脑处于活跃的状态,这样才有利于在此工作室的设计师创作出更好的作品。由于色彩的作用,使版面给人以遐想的空间,增强了视觉传递的效果。

篇5

    在一定的文化发展逻辑下,“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海德格尔所预言的“世界图像时代”已经到来,视觉时代正处于快速形成与演进之中。在这样一种视觉环境下,我们的广告版面设计如何更好地实现自身经济性和价值性的有效统一,这显然是当前我们广告设计业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为此,笔者试图从其具体操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策略出发来对其展开探讨,以期在当前较为纷繁的广告版面设计中寻找到一定的方法论原则和价值导向。

    一、一种视觉规律下的强势抢眼策略

    这一策略强调的是在视觉规律下,广告整体版面设计在其策略目标定位上必须具备视觉竞争力,以适应大众对于视觉期待不断提升的要求。也正如贝尔所强调的,“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广告自身的价值,我们的广告在版面的设计上就必须有所超越,要坚持一种视觉规律下的强势抢眼策略。

    从视觉规律来看,人类视觉的倒“6”路径决定了版面的视觉中心应该是位于版面的数字中心(即版面的正当中)以上八分之五的部位。在具体操作上则要求我们的广告版面在面积和位置的设计上必须以一种强势的宽度和恰当位置来吸引眼球,依靠主打图像形成视觉冲击力,使其成为整个版面的视觉中心而起到强势抢眼的作用;与此同时,要实现广告的强势抢眼性,设计者在版面的色彩安排上必须注意色彩和谐基调下的适当主色调和中心设计,力图在超强的色彩主色调演绎下,一方面使大众的各种视觉渴望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也使广告本身能更好的实现其内涵表达的独特性;除此之外,我们设计者也必须要注意避免因刻意追求广告设计的强势抢眼而忽视广告的崇高、理性追求,反对粗俗、反理性、感官无限制刺激化的设计策略。

    二、一种真实可靠性下的视听可接受策略

    这一策略强调的是一种在广告自身宣传内容的真实可靠性下,版面设计在其形式安排上必须坚持视听的可接受原则。所谓可接受原则,就是说广告的视觉表达形式设计必须把消费者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纳入考虑之中,要保障广告的内容必须高于消费者已有的认知和理解水平,但经过消费者的推敲又能够为他们所理解和接受。

    这就要求我们的广告版面设计者在创意设计之前首先就必须进行理性的广告内容定位,力图在与广告主有效沟通的情况下进行创意构思;在版面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必须对消费大众的整理理解力和认知发展趋势有一个把握,并敏锐的发掘潜在的认知变动,从而更有效的设计出符合消费者审美和心理需求的版面结构布局;其次,在版面的构成要素中,必须强调视觉元素的可接受性,努力做到文字、图像的直接可感性;此外,在版面的布局设计上必须坚持流畅、易视性原则,避免 “满”“板”“散”“断”,努力寻求把握平衡、韵律及整体关系,注意布局审美功能的整体发挥。

    值得指出的是,当前在视觉冲击不断热化的背景下,我们的广告在其版面语言的设计上势必从以语言为中心的形式转向为以形象(尤其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化形式,这样一来,我们的广告版面设计必将越来越具备多样化和多维度。因此,如何在多样化,以及多维度形式下保持广告自身的真实可靠性成为了消费者所担心的问题,也是我们的版面设计所必须努力解决的难题;如何在感觉体验逐步强化的基础上去保持和追求广告自身的深度解释和文化构建也必将成为广告业新的增长点。

    在笔者看来,以上问题要解决,关键就是一种版面设计的工具化、手段化定位。版面设计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是实现广告自身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一种公共性宣传。只有在这一定位下,广告版面设计才能更理性地坚持这种真实可靠性下的视听可接受策略,这是一个价值导向问题,也是一个方法论问题。

    三、一种“字、形、色”有效互动性下的时空无限扩展策略

    这一策略强调的则是一种“可视听媒介”广告版面设计的原则要求。视觉时代,是一个字、形、色全方位、有效互动的时代,尤其是电视、网络等视听媒介的广泛运用,不论是从广度还是从深度上都大大地扩展了广告的影响力,这就使得作为广告直接表现形式的版面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对此,笔者主张坚持一种“字、形、色”有效互动性下的时空无限扩展策略。

    当然,网络广告设计需要考虑的方面有很多,从本文的切入点来说,笔者认为网络广告在版面设计上要实现时空的最大可能的扩展就必须坚持一种“字、形、色”的有效互动性策略。所谓字、形、色有效互动下的时空无限扩展策略,强调的就是在版面设计要素上必须揽括字、形、色各要素,在结构安排上必须是一种字、形、色有效互动下的动态设计,而在设计目标上必须追求一种时空影响力的最大可能。因此,从策略的具体要求而言,力图字、形、色浑然一体,创设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的版面情境应该是网络广告版面设计所要加以考虑的问题。

    1.版面的动态化设计下的平衡目标

    字、形、色一体下,网络广告要注意用动态的手法把原本静止的版面情景表达成一种动态的、舒展自如的结构形式,并在不断拓展的字、形、色空间中,使广告的版面表现张力能够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这样一来,广告版面的比例和尺度则是取得视觉平衡的重要一环,在设计中,就必须力图使各个组成要素谋求一种统一均衡的数量秩序,合理安排其适当位置和比例,从而使版面中的面积、位置、方向、色调以及疏密都具有调理和秩序,更加表现得具有平衡效应。

    2.版面要素不确定性下的灵活组合

    网络字、形、色符号语言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要求我们的版面设计必须具备灵活性,在设计中注意使广告版面在主页中的位置、图形大小的采取、影象位置的放置、版面形态的结构、文字的模块大小,色彩对比的强弱,字体大小与间距能够很好的组合,适当的运用动画或更多的广告表现形式,既保障广告版面整体协调性,又能使各独立的要素成为富有表现性的灵活个体,从而使整个版面自身具有动画性和灵活组性,使整个广告版面设计更具有效性与趣味性。

    3.网络无限传递下的广告效用时空无限性追求

    字、形、色的组构过程就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过程。互联网的无限时空性决定了其广告设计也应具备时空无限性的可能,只是这种可能的实现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其中也包含着广告版面设计的局部参与功能。因此,就网络广告本身版面设计而言,“版面多样化和谐统一艺术”目标下要实现的终极经济和社会价值就是广告版面设计的最终价值目标了。设计者在版面的安排上必须考虑到文化传统的限制性以及国际文化差异性,在色彩的选用,以及标志性形、色的运用上也要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文化壁垒成为广告时空无限传播可能的“绊脚石”,阻碍了广告效用时空无限性目标的有效实现。

    总之,广告的版面设计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广告信息的传递过程,有效管理好各视觉要素的空间安排和强度布局是一个极其关键的环节。总的来说,广告自身的经济性和社会价值性决定了我们在其版面上必须注重消费者心理、审美情趣下的强势抢眼性设计;以真实信息表达及趣味性、灵活性为基点注重消费者的可接受程度,并在版面设计的可视听下实现广告内涵的有效传递;力图在当前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基础上,使广告版面设计在其最终时空影响力度上实现最大可能的技术支持和信息传达。

    参考文献:

篇6

在一定的文化发展逻辑下,“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海德格尔所预言的“世界图像时代”已经到来,视觉时代正处于快速形成与演进之中。在这样一种视觉环境下,我们的广告版面设计如何更好地实现自身经济性和价值性的有效统一,这显然是当前我们广告设计业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为此,笔者试图从其具体操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策略出发来对其展开探讨,以期在当前较为纷繁的广告版面设计中寻找到一定的方法论原则和价值导向。

一、一种视觉规律下的强势抢眼策略

这一策略强调的是在视觉规律下,广告整体版面设计在其策略目标定位上必须具备视觉竞争力,以适应大众对于视觉期待不断提升的要求。也正如贝尔所强调的,“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广告自身的价值,我们的广告在版面的设计上就必须有所超越,要坚持一种视觉规律下的强势抢眼策略。

从视觉规律来看,人类视觉的倒“6”路径决定了版面的视觉中心应该是位于版面的数字中心(即版面的正当中)以上八分之五的部位。在具体操作上则要求我们的广告版面在面积和位置的设计上必须以一种强势的宽度和恰当位置来吸引眼球,依靠主打图像形成视觉冲击力,使其成为整个版面的视觉中心而起到强势抢眼的作用;与此同时,要实现广告的强势抢眼性,设计者在版面的色彩安排上必须注意色彩和谐基调下的适当主色调和中心设计,力图在超强的色彩主色调演绎下,一方面使大众的各种视觉渴望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也使广告本身能更好的实现其内涵表达的独特性;除此之外,我们设计者也必须要注意避免因刻意追求广告设计的强势抢眼而忽视广告的崇高、理性追求,反对粗俗、反理性、感官无限制刺激化的设计策略。

二、一种真实可靠性下的视听可接受策略

这一策略强调的是一种在广告自身宣传内容的真实可靠性下,版面设计在其形式安排上必须坚持视听的可接受原则。所谓可接受原则,就是说广告的视觉表达形式设计必须把消费者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纳入考虑之中,要保障广告的内容必须高于消费者已有的认知和理解水平,但经过消费者的推敲又能够为他们所理解和接受。

这就要求我们的广告版面设计者在创意设计之前首先就必须进行理性的广告内容定位,力图在与广告主有效沟通的情况下进行创意构思;在版面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必须对消费大众的整理理解力和认知发展趋势有一个把握,并敏锐的发掘潜在的认知变动,从而更有效的设计出符合消费者审美和心理需求的版面结构布局;其次,在版面的构成要素中,必须强调视觉元素的可接受性,努力做到文字、图像的直接可感性;此外,在版面的布局设计上必须坚持流畅、易视性原则,避免 “满”“板”“散”“断”,努力寻求把握平衡、韵律及整体关系,注意布局审美功能的整体发挥。

值得指出的是,当前在视觉冲击不断热化的背景下,我们的广告在其版面语言的设计上势必从以语言为中心的形式转向为以形象(尤其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化形式,这样一来,我们的广告版面设计必将越来越具备多样化和多维度。因此,如何在多样化,以及多维度形式下保持广告自身的真实可靠性成为了消费者所担心的问题,也是我们的版面设计所必须努力解决的难题;如何在感觉体验逐步强化的基础上去保持和追求广告自身的深度解释和文化构建也必将成为广告业新的增长点。

在笔者看来,以上问题要解决,关键就是一种版面设计的工具化、手段化定位。版面设计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是实现广告自身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一种公共性宣传。只有在这一定位下,广告版面设计才能更理性地坚持这种真实可靠性下的视听可接受策略,这是一个价值导向问题,也是一个方法论问题。

三、一种“字、形、色”有效互动性下的时空无限扩展策略

这一策略强调的则是一种“可视听媒介”广告版面设计的原则要求。视觉时代,是一个字、形、色全方位、有效互动的时代,尤其是电视、网络等视听媒介的广泛运用,不论是从广度还是从深度上都大大地扩展了广告的影响力,这就使得作为广告直接表现形式的版面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对此,笔者主张坚持一种“字、形、色”有效互动性下的时空无限扩展策略。

当然,网络广告设计需要考虑的方面有很多,从本文的切入点来说,笔者认为网络广告在版面设计上要实现时空的最大可能的扩展就必须坚持一种“字、形、色”的有效互动性策略。所谓字、形、色有效互动下的时空无限扩展策略,强调的就是在版面设计要素上必须揽括字、形、色各要素,在结构安排上必须是一种字、形、色有效互动下的动态设计,而在设计目标上必须追求一种时空影响力的最大可能。因此,从策略的具体要求而言,力图字、形、色浑然一体,创设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的版面情境应该是网络广告版面设计所要加以考虑的问题。

1.版面的动态化设计下的平衡目标

字、形、色一体下,网络广告要注意用动态的手法把原本静止的版面情景表达成一种动态的、舒展自如的结构形式,并在不断拓展的字、形、色空间中,使广告的版面表现张力能够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这样一来,广告版面的比例和尺度则是取得视觉平衡的重要一环,在设计中,就必须力图使各个组成要素谋求一种统一均衡的数量秩序,合理安排其适当位置和比例,从而使版面中的面积、位置、方向、色调以及疏密都具有调理和秩序,更加表现得具有平衡效应。

2.版面要素不确定性下的灵活组合

网络字、形、色符号语言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要求我们的版面设计必须具备灵活性,在设计中注意使广告版面在主页中的位置、图形大小的采取、影象位置的放置、版面形态的结构、文字的模块大小,色彩对比的强弱,字体大小与间距能够很好的组合,适当的运用动画或更多的广告表现形式,既保障广告版面整体协调性,又能使各独立的要素成为富有表现性的灵活个体,从而使整个版面自身具有动画性和灵活组性,使整个广告版面设计更具有效性与趣味性。

3.网络无限传递下的广告效用时空无限性追求

字、形、色的组构过程就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过程。互联网的无限时空性决定了其广告设计也应具备时空无限性的可能,只是这种可能的实现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其中也包含着广告版面设计的局部参与功能。因此,就网络广告本身版面设计而言,“版面多样化和谐统一艺术”目标下要实现的终极经济和社会价值就是广告版面设计的最终价值目标了。设计者在版面的安排上必须考虑到文化传统的限制性以及国际文化差异性,在色彩的选用,以及标志性形、色的运用上也要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文化壁垒成为广告时空无限传播可能的“绊脚石”,阻碍了广告效用时空无限性目标的有效实现。

总之,广告的版面设计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广告信息的传递过程,有效管理好各视觉要素的空间安排和强度布局是一个极其关键的环节。总的来说,广告自身的经济性和社会价值性决定了我们在其版面上必须注重消费者心理、审美情趣下的强势抢眼性设计;以真实信息表达及趣味性、灵活性为基点注重消费者的可接受程度,并在版面设计的可视听下实现广告内涵的有效传递;力图在当前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基础上,使广告版面设计在其最终时空影响力度上实现最大可能的技术支持和信息传达。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贝尔著 赵毅凡蒲笼任晓春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篇7

在一定的文化发展逻辑下,“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海德格尔所预言的“世界图像时代”已经到来,视觉时代正处于快速形成与演进之中。在这样一种视觉环境下,我们的广告版面设计如何更好地实现自身经济性和价值性的有效统一,这显然是当前我们广告设计业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为此,笔者试图从其具体操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策略出发来对其展开探讨,以期在当前较为纷繁的广告版面设计中寻找到一定的方法论原则和价值导向。

一、一种视觉规律下的强势抢眼策略

这一策略强调的是在视觉规律下,广告整体版面设计在其策略目标定位上必须具备视觉竞争力,以适应大众对于视觉期待不断提升的要求。也正如贝尔所强调的,“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广告自身的价值,我们的广告在版面的设计上就必须有所超越,要坚持一种视觉规律下的强势抢眼策略。

从视觉规律来看,人类视觉的倒“6”路径决定了版面的视觉中心应该是位于版面的数字中心(即版面的正当中)以上八分之五的部位。在具体操作上则要求我们的广告版面在面积和位置的设计上必须以一种强势的宽度和恰当位置来吸引眼球,依靠主打图像形成视觉冲击力,使其成为整个版面的视觉中心而起到强势抢眼的作用;与此同时,要实现广告的强势抢眼性,设计者在版面的色彩安排上必须注意色彩和谐基调下的适当主色调和中心设计,力图在超强的色彩主色调演绎下,一方面使大众的各种视觉渴望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也使广告本身能更好的实现其内涵表达的独特性;除此之外,我们设计者也必须要注意避免因刻意追求广告设计的强势抢眼而忽视广告的崇高、理性追求,反对粗俗、反理性、感官无限制刺激化的设计策略。

二、一种真实可靠性下的视听可接受策略

这一策略强调的是一种在广告自身宣传内容的真实可靠性下,版面设计在其形式安排上必须坚持视听的可接受原则。所谓可接受原则,就是说广告的视觉表达形式设计必须把消费者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纳入考虑之中,要保障广告的内容必须高于消费者已有的认知和理解水平,但经过消费者的推敲又能够为他们所理解和接受。

这就要求我们的广告版面设计者在创意设计之前首先就必须进行理性的广告内容定位,力图在与广告主有效沟通的情况下进行创意构思;在版面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必须对消费大众的整理理解力和认知发展趋势有一个把握,并敏锐的发掘潜在的认知变动,从而更有效的设计出符合消费者审美和心理需求的版面结构布局;其次,在版面的构成要素中,必须强调视觉元素的可接受性,努力做到文字、图像的直接可感性;此外,在版面的布局设计上必须坚持流畅、易视性原则,避免“满”“板”“散”“断”,努力寻求把握平衡、韵律及整体关系,注意布局审美功能的整体发挥。

值得指出的是,当前在视觉冲击不断热化的背景下,我们的广告在其版面语言的设计上势必从以语言为中心的形式转向为以形象(尤其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化形式,这样一来,我们的广告版面设计必将越来越具备多样化和多维度。因此,如何在多样化,以及多维度形式下保持广告自身的真实可靠性成为了消费者所担心的问题,也是我们的版面设计所必须努力解决的难题;如何在感觉体验逐步强化的基础上去保持和追求广告自身的深度解释和文化构建也必将成为广告业新的增长点。

在笔者看来,以上问题要解决,关键就是一种版面设计的工具化、手段化定位。版面设计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是实现广告自身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一种公共性宣传。只有在这一定位下,广告版面设计才能更理性地坚持这种真实可靠性下的视听可接受策略,这是一个价值导向问题,也是一个方法论问题。

三、一种“字、形、色”有效互动性下的时空无限扩展策略

这一策略强调的则是一种“可视听媒介”广告版面设计的原则要求。视觉时代,是一个字、形、色全方位、有效互动的时代,尤其是电视、网络等视听媒介的广泛运用,不论是从广度还是从深度上都大大地扩展了广告的影响力,这就使得作为广告直接表现形式的版面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对此,笔者主张坚持一种“字、形、色”有效互动性下的时空无限扩展策略。

当然,网络广告设计需要考虑的方面有很多,从本文的切入点来说,笔者认为网络广告在版面设计上要实现时空的最大可能的扩展就必须坚持一种“字、形、色”的有效互动性策略。所谓字、形、色有效互动下的时空无限扩展策略,强调的就是在版面设计要素上必须揽括字、形、色各要素,在结构安排上必须是一种字、形、色有效互动下的动态设计,而在设计目标上必须追求一种时空影响力的最大可能。因此,从策略的具体要求而言,力图字、形、色浑然一体,创设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的版面情境应该是网络广告版面设计所要加以考虑的问题。

1.版面的动态化设计下的平衡目标

字、形、色一体下,网络广告要注意用动态的手法把原本静止的版面情景表达成一种动态的、舒展自如的结构形式,并在不断拓展的字、形、色空间中,使广告的版面表现张力能够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这样一来,广告版面的比例和尺度则是取得视觉平衡的重要一环,在设计中,就必须力图使各个组成要素谋求一种统一均衡的数量秩序,合理安排其适当位置和比例,从而使版面中的面积、位置、方向、色调以及疏密都具有调理和秩序,更加表现得具有平衡效应。

2.版面要素不确定性下的灵活组合

网络字、形、色符号语言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要求我们的版面设计必须具备灵活性,在设计中注意使广告版面在主页中的位置、图形大小的采取、影象位置的放置、版面形态的结构、文字的模块大小,色彩对比的强弱,字体大小与间距能够很好的组合,适当的运用动画或更多的广告表现形式,既保障广告版面整体协调性,又能使各独立的要素成为富有表现性的灵活个体,从而使整个版面自身具有动画性和灵活组性,使整个广告版面设计更具有效性与趣味性。

3.网络无限传递下的广告效用时空无限性追求

字、形、色的组构过程就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过程。互联网的无限时空性决定了其广告设计也应具备时空无限性的可能,只是这种可能的实现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其中也包含着广告版面设计的局部参与功能。因此,就网络广告本身版面设计而言,“版面多样化和谐统一艺术”目标下要实现的终极经济和社会价值就是广告版面设计的最终价值目标了。设计者在版面的安排上必须考虑到文化传统的限制性以及国际文化差异性,在色彩的选用,以及标志性形、色的运用上也要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文化壁垒成为广告时空无限传播可能的“绊脚石”,阻碍了广告效用时空无限性目标的有效实现。

总之,广告的版面设计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广告信息的传递过程,有效管理好各视觉要素的空间安排和强度布局是一个极其关键的环节。总的来说,广告自身的经济性和社会价值性决定了我们在其版面上必须注重消费者心理、审美情趣下的强势抢眼性设计;以真实信息表达及趣味性、灵活性为基点注重消费者的可接受程度,并在版面设计的可视听下实现广告内涵的有效传递;力图在当前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基础上,使广告版面设计在其最终时空影响力度上实现最大可能的技术支持和信息传达。

参考文献:

篇8

一、版面构成简述

(一)、版面构成的来源和发展过程

版面设计理论的形成,源自20世纪的欧洲。英国人威廉.莫里斯最先倡导了一场工艺美术运动,并随之在欧美得以广泛响应。在平面设计中,他尤其讲究版面编排,强调版面的装饰性,通常采取对称结构,形成了严谨、朴素、庄重的风格。莫里斯的古典主义设计风格,开创了版式设计的先导。直到今天,人们仍能感受到这场工艺美术运动的深远影响。稍后的德国人约翰.契肖德在构成主义的基础上,是指向前发展为新客观主义。此外,1919年德国人格罗佩斯国立“魏玛包豪斯设计学院”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创举,它是现代设计的先驱和摇篮,开创了现代设计的新纪元。随着印刷术和照相排版机的产生和广泛运用,版面设计成为更具有丰富创造力的领域。

(二)、版面设计的概念和双重使命

版面构成可以理解为:在有限的版面空间里,将版面构成要素――文字字体、图片图形、线条线框和颜块诸因素,根据特定内容的需要进行排列组合,并运用造型要素及形式原理,把构思与计划用视觉形式表达出来,也就是寻求艺术手段来正确表现版面信息,是一种直觉性、创造性的活动。版面构成肩负着双重使命:一是作为信息的重要媒介,同时它又让读者通过版面的阅读产生美地遐想与共鸣,让设计师的观点与涵养能进入读者的心灵。

二、空白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

(一)、对空白的诠释

“填满空间不是设计师要做的,运动空间才是设计师该做的”

――怀特(美国)

空白,也称“虚空间”,是指被其他要素包围的空间。在平面设计中,版面中的空白具有某种作用并构成设计中的一部分空间,它不仅仅是设计的背景,只要安排的恰当,整体效果则会成倍的提高。空白运用得好,有时则会成为设计中最突出、最令人瞩目的部分。空白空间,不是空虚,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充实体。而东方绘画中传统的空间观念,是将物体的边缘画出界限,便表示了空间与物体的彼此存在,画面的空白蕴藏着说不清的奥秘,引人无限遐想。在具体设计中,空白空间并不是白色的,它可以是黑色或其他任何颜色,它只是起着空白空间的作用,有时可以下意识的把它看成是背景。

空白处与形体相互依存。任何形体都占据着空间,只不过这种空间称为实空间,在形体之外或形体之后的背景,则是虚空间,或称空白处。每一个形体都占据着实空间后,它需要一定的虚空间,使它在视觉上“感到舒服”因此,虚的空间有时比实的空间在设计上更重要,在每次设计时应把它们放在一起综合构思考虑。

(二)、从中国画中感受到的传统意境对版面编排设计的影响

1)国画中的章法对现代版式设计的影响

国画艺术有“章法为一大事,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令透风,计白以当黑。”这一说。一件好的国画作品,空白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章法运用到版式设计中,就是点线面的关系。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千变万化,归纳起来就是一个点线面的构成。要求画面中的各要素相互交织,互为补充,版式设计也就是要解决这些构成要素的排列组合关系。

2)国画中虚与实的关系对现代版式设计的启示

所谓虚与实也就是黑与白,有与无之间的关系。白地虽然没有墨色,即本身纸地的颜色,但在书画境界中的留白与我们日常所说的空白不是一个概念,即画面中的白并不是实际上纸的白,都是经过事先设计安排好的。其中画面的白已经成为画家寄托情思,传达情感的一个部分,同时也给观者一个想象的空间,造成画面的宁静深远感觉。

3)留白

留白则是版面未放置任何文字和图片的空间,它是虚的特殊表现手法。其形式、大小、比例,决定着版面的质量。留白的感觉是一种轻松,最大的作用是引人注意。在版面构成中,巧妙的留白,讲究空白之美,是为了更好的承托主题,集中版面和造成版面的空间层次。

综上所述,中国山水画艺术给与了现代版式设计无限的创作灵感,有待我们深入发掘。

(三)、空白在书籍的页面编排中的应用

1)空白的作用

在书籍设计中空白可以使读者视觉得到休息,形成松紧快慢的节拍。相同的图片和文字,其版面空白量的不同,给人的印象也各异,空白少,版面中的插图和文字则多,给人的感觉是热闹、充满信息,比较适合有活力的年轻人及注重信息量的人阅读。空白多的版面设计,给人以恬静、高雅的感觉,通常使人感到轻松自由,从而以舒适的心情阅读。空白的版面常常同高品位高格调相联系。

2)空白在书籍设计中的心理空间

在书中要留一些空白是鲁迅先生十分强调的内容,他在《华盖集》中写到:“我于书的形式上有一些偏见,就是在书中的开头和每个题目前后,总喜欢留一些空白。”他特别指出:“较好的中国书和西洋书,每本前后都有一两张空白的副页,上下的天地头也很宽。”一本书籍的设计,如果没有空白,就没有书籍的美;没有空白营造的空间,就难以实现正常的阅读。因此,空白是一种无形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黑色的文字与白色的空间,形成了视觉的美感,或大的天头,或开阔的地脚,或大面积空白中有些小字,以制造出不同的节奏,都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美感,让人有一点自由想象的空间。但是,有时为了追求空白效果而无为的制造空间,则不利于读者的阅读。行距字句过大,字与字无法连接,阅读起来则会非常吃力。所以,空白一定要掌握好“度”,标准就是看他是否有利于阅读。

(四)、空白在广告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在平面广告设计中,要将标题、广告语、图形、插图、说明文、色彩、标志、附文等个元素巧妙的组合在一起,同时处理好二维空间内的疏密与空白、文字与图形、图形与色彩等要素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对各元素进行合理编排。

空白的运用有很重要的作用。中国画论里有“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令透风,计白以当黑”的话语,同样适用于广告平面设计中,应该密的地方尽量用图形或文字组织密,应该空白的地方尽量留大一些,只有形成强烈的疏密对比,才能达到很好的版面视觉效果。“计白以当黑”黑为实空间,白为虚空间,黑白是同等重要的。在设计时,人们往往忽视白,把“白”视为塑造实体的剩余物,这是极大错误的。空间不是实体,实体也不是空间,空间是实体存在的依据,实体是空间存在的表现,它们相互制约与渗透。空间的分布决定着实体的构成,实体的构成又影响着空间的组织,实体占据着空间,空间也具有自身的形象性。因此,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版面适当留出空白,能起到使视觉透气、休息的作用,同时又突出了主题所表现的内容,以引起观众对非空白处的注意。

画面中形式以及整个构图富有情趣,左静右动的构置,使版面营造出一种恬静淡雅的氛围.

目的照片印刷在浮凸的方框内,如同浮在方卡的空白框架上,这都表现出客户的实力.最终使这方形卡片成为具有纪念意义的收藏品,而不是一则简单的声明告示.

三、有效使用空白后画面所达到的视觉效果

(一)靳埭强先生海报作品分析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靳埭强先生的海报作品中大量余白所产生的恬淡虚静,正是道家这种虚静思想的最好体现。

靳埭强先生的海报底色通常为白色,白色象征着纯洁,神圣,充满诗意,而且白色更能够凸显画面主题,集中观者视线,营造画面气氛。是整个画面充满着一种神奇的艺术魔力。在靳埭强1993台北设计讲座海报中大片的余白中便是如此。以形而论,余白为海洋,石与纸间为海峡;以意而论,余白为空间、为意念,石与纸间为交流、为沟通;而沟通系列海报,更是将这一空白的创意发挥的淋漓尽致。

“九九归一,”纪念海报,也是以平常心表达对祖国统一的自然欣喜.来自澳门市花的一半莲花瓣,如舟如渡,落在”九九”二字组成的涟漪上.一个叶落归根,花开花落,生生不息的意象.洁丽的莲象征”不染”的精神,在清澈的余白中,试图演绎禅宗的意境.

以静凸现动,以余白凸现主题,是靳先生海报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大量的余白使观者产生一种沉静空灵之感,以凸显主题之凝重强烈,使之产生出一种对比与和谐。同时,靳先生使主题“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获得夺目之感。《香港艺术家年奖》海报(1991)便是如此,以大片余白凸显试剑石的刚劲强烈,而使用压裁手法使石断开,凸现“成功之前,必磨剑练功……试剑石断,锋芒显现。”的强烈视觉效果,令人拍案叫绝。

篇9

“解构”,最初是作为一个哲学术语来理解的。在哲学家海德格尔那里,原是“消解”或“解除解构”的意思①。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则借取了海德格尔的“消解”意义,将其转化为“解构”的思想。所谓解构,就是从颠覆语言解构入手,旨在反对结构主义的研究或认知模式,以求破除结构主义造成的思想限定,谋求更深层次,更广阔的发现和建设。

解构主义具有强烈的个性,其设计风格常被人们归纳为多变的、多元的、非同一化的、破碎的或者凌乱、模糊的。它用不稳定、不连续、差异性的特点,消解了结构主义的单元化、模式化的规律性。自由版式设计中的解构性,实质上是对传统理性版面设计的反叛和颠覆,是对原有古典和以数理为基础的排版秩序结构的肢解和破坏。它将视觉元素和数码化的符号重新组合,反对秩序的存在,元素符号们独立的各尽所能、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在高度自主的状态下建立多元化的自由秩序。这些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无序的版面构成元素

在自由版式设计中反对秩序的存在,各种版面构成要素在版面中自由的进行大小、长短、宽窄等各种穿插。图形和文字可以随意放置在版面的任何一个地方,方向可以倾斜或无序。文字、图片、色块、粗细不等的线条,构成一个支离破碎的空间,充满了切割与重组、解构与承袭的各种创造的可能性。例如以自由版式设计见长的美国平面设计师大卫·卡尔森,他的设计以难已辨认的字体和光怪陆离的视觉效果而出名:倒置混合的排版,各种不同混杂安放的字体,混乱的标题,大小写字母和模糊叠加的形式,还有的字甚至还塞入了小的斜方框中。版面中的构成语言元素呈不和谐及总体的风格混杂及戏谑式的符号混合(如图1)。但是让批评家都感到吃惊的是他的作品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和欢迎。这种无序的版面构成所展示出的解构性,所呈现的漫不经心,颠覆了美学的边界。这种构成形式使版面设计进入一个更为宽松和多元的时代。

2.大胆的版面构成手法

自由版式的构成手法充满了自由,大胆和随意。设计者往往通过合成、透叠、模糊、扭曲等特殊技巧来塑造版面中的各种组成元素。运用电脑、数码等新媒介进行版面特殊效果处理的手法,成为自由版式设计发展的新动向。在技术的支持下,自由版式设计中充满了实验性和偶然性,往往呈现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不确定的图形和肌理还有偶然的错误效果保留等等都可以成为版面的构成手法。例如大卫·卡尔森就把在雕版和油印时代无法回避的错误视为一种美。残缺的字母、油墨的污迹以及滚筒的线痕迹成为他最爱使用的页面装饰元素之一。如图2所示,他通过大胆而多样化的手法,在版面设计中构成一个多视点、矛盾、虚幻的多维空间,实现了创意的无限潜能。

3.个性的版面构成氛围

个性就意味着与众不同。自由版式的设计目的似乎一开始就是为了满足大众的视觉欣赏。在自由版式设计中,追求新颖独特的个性表现和有意制造某种神秘、无规则的空间,或者以追求幽默、风趣的表现形式来吸引读者。它能够第一时间吸引读者,让人们印象深刻,能鹤立鸡群于众多视觉形象之上。它完全吸收了解构主义的非理性思路,将那些长期被忽视在传统审美之外的潜在的、从属的形式特征突出和强化,力图唤醒观者的一种陌生的审美意识。这种个性化的处理编排和独特的形式构造使版面产生了神奇美妙的视觉效果,为版面注入了更深的内涵与情趣。

二、自由版式在解构视角下的信息诉求表现

尽管自由版式设计的风格具有极强的“非主流”性,但是发展至今的自由版式设计并不是随心所欲地“激进”设计,而是对解构主义的修正性运用。对一些商业广告或书籍的版面设计时,为了确保设计信息的良好沟通,自由版式设计还是要部分遵循必要的常规设计原则来适应观者的视觉心理。设计师会尽量利用一些看似不和谐的点、线、面与破碎的图文符号去重组版面,来实现详尽分析、清晰示意和个性传达的目的。自由版式中的信息诉求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

1.新奇的视觉吸引

篇10

一、版式设计的视觉要素与构成要素

对于版式设计而言,其主要构成要素分为:文字、图形以及色彩等,其中图形和文字的重新组成和编排则是板式设计当中最为重要的组成元素。从某种角度上说,图形与文字的版式编排方式将决定着整个编排设计作品的视觉效果。图形与文字在版式编排设计中的作用就是传达大量信息给受众,而图形在版面当中的特点是直接和抽象的。对于文字,它则是一种很具体的视觉元素,它通过改变字形的大小、字重、宽窄、字形等样式达到不同的视觉效果,无论是哪一种字体,给人的心理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图形与文字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在版面编排设计中是极其常用的表现形式,对设计师来说图形和文字的编排运用能力至关重要,组合不同给予不同效果的版式编排设计。一个好的图形与文字的版式编排设计必须是合理的组织排列并有效地传递必要信息,并且手法独特、个性突出、创新性强。在版式设计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构成要素通常指的是:在一定的平面载体表现当中,将视觉要素之间进行重新组合的一种关系要素,这种关系要素通常可以分为:群组、空间、动势与节奏。而对于版面的设计来说,群组同样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从一定的视角上可以看出,编排设计的主要核心问题就是应当如何去处理好群组之间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问题。而对于群组之间所表现的问题来说,它不仅仅是一种客观上的视觉形象展现,而且还是对各元素之间进行编排设计的主要手段体现,是设计者进行设计时候所需要链接各元素的重要环节,同样也是进行画面编排体系中的重要组织节点。在进行平面设计的时候,每一个元素之间都必须要有一个特定的空间区域,设计师将所需要设计的内容重新组织从而编排在这当中,这种对于空间的界定已有非常久远的发展历史。在进行编排之后的画面表现上通常会有着一种特殊的表现力,这种表现力则展现的是一种客观事物所具有的运动规律以及心理特征,同时也充分体现着人们对于各元素重新的界定和解读。例如:编排画面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形体特征以及图像的走向、肌理所表现的密与疏,色彩表现出来的色相、明度、纯度等,都可以在进行重组的时候充分吸引人们的眼球。画面上的动势是设计师要认识并加以运用的重要构成要素。从版式编排设计的角度讲,节奏是各种视觉元素在相互关系上的又一种主要的构成表现。节奏实际上是视觉流程阅读顺序的展开表现,是随着主观视觉对画面各种要素观察、解读的流程中,对各种要素相互关系的一种把握。

二、版式设计的形式法则与设计方法

版式设计离不开艺术表现,美的表现手法是规范形式美感的基本法则。它是通过节奏与韵律、对称与权衡、对比与调合、比例与适度、秩序与变异、虚实与留白、变化与统一来体现的。

(一)均衡与对称

均衡与对称是版式设计最为常用的规律,它几乎应用于每种不同的版面设计风格中去,笔者认为这是于咱们人类自身形体特征以及生物对称生长脱不开关系的。而在具体应用中,这种对称式的构图方法,会让人感受到稳定、和谐的视觉效果。

(二)网格式构图

网格式构图是西方的设计方法,就是通过将版面分割成为不同的方格形区域从而达到一种设计感。这种划分既可以是规则直观的格线,同时也可以是潜在的不可见的格线。这种设计虽然快捷方便,但也有其缺陷所在,比如说这种局限性设计不够活泼生动,过于呆板。就是将图形元素去底化,使其边缘不规则化,没有了方形的底,图形突破条框边界的约束,会变得生动,在版式中更活泼自然。

(三)留白与虚实

留白并非空留出纯白色的大面积,它可以通过一种饱和度较低或者明度高的单一色来表现这种视觉效果。留白的目的是为了将中心主题更好地衬托和彰显出来,这种主题可以为文字亦或者是图形。从而给所需要表达的视觉中心更加多的视觉空间。虚实也是版式设计中突显中心的一种重要法则规律。虚实的应用比如有,将背景区的图形的轮廓变得模糊不肯定,类似于摄影中的大光圈,将背景物虚化形式,以及色彩变淡或是变灰等方法。

(四)秩序与变异

好的版面设计能够给人以舒适的可读性,从而方便人们阅读。因此,对于一个版面设计而言,这种排列的秩序感与条理性非常重要。然而“变异”可以将这种规律性打破,所以说变异点就成为了设计中较为出彩的关键。版面设计,要在整体中讲求条理的秩序,而其局部运用变异的方式,从而突破规律。方法多样,比如外框法、同色系法、线形书架法等等。

(五)统一性法则

这种法则通常可以在多页型设计以及系列型设计中被广泛地应用,而且着重在设计当中采用具有一定相同特点的元素进行合理的组合和运用。例如,采用相统一的图形装饰框进行装饰,这种装饰可以让人们充分感受到视觉上的相同性和联系性,并且使得整个构图形式更为统一化。而这种统一性的特点不仅仅只是表现在对于图形外部的装饰上,同样在色彩组合上也有一定的体现,例如:在进行页面设计的时候,将页面当中所表现的色彩组合运用同一种色系进行表现,可以充分体现出整副画面给人的视觉整体性。而对于这种统一性来说,图形排列形式的规律性也同样会表现这一特点,例如:在进行图形重构和组织上,相同的规律性特点也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形成一定的联系,达到视觉上的统一。在设计发展及演变过程当中,也会产生不同的编排方式以及视觉特点。因此,在进行编排设计的实践过程当中,我们可以根据构图方式的不同,依据色彩、图形特点等元素的变化进行一定的重新组合和训练。如进行均衡、对称、对比、自由为类型的构图练习,也可以根据画面的编排模式,如直向、横向、斜向和散点等方式进行设计练习。

三、版式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

在编排方面,招贴广告设计通常会采用对比构图以及均衡的方式进行表现,从而让图像当中的主要特点极为突出,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他次要的文字图形则通过打散、“出血”、靠边等方法减弱。而有的作品则主要是通过对画面动势进行处理,将这种形象处在各种动势的冲突焦点之中。在招贴设计中,如何对各元素之间进行平衡处理则是一个具有一定难度的重要课题。现代包装设计一个最主要的功能是传递信息,即宣传有关包装内的产品、生产产品的企业,以及如何使用产品的知识等。因此设计好一个包装首要考虑的是正确安排包装上的信息。在编排的时候要突出主题,同时做到清晰有序。版式编排设计是一种与文字紧密结合的视觉形象,给予我们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而且跟图形文字的平面设计一样,对我们的视觉、感观都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影响。笔者认为版式编排设计是平面设计中一种更为直接、更为形象的艺术设计。它通过文字的有机排列、色彩的搭配、几何形状的组成、图形的合理放置、甚至更为别具匠心的材料的使用,还有各要素的和谐搭配表现出这个设计的特色。作为一个设计师更应该这样,要把自己的真实情感和需要反应的感情表现出来,还要把自身内在的思想要表达的东西挖掘出来,并呈现出自己的设计风格。

参考文献:

篇11

从传播学的角度说,“在社会责任理论下,表达自由的基础是个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良心负有义务。表达自由是一种道德权利。表达自由不能用一个人的私人目的,它与个人的精神存在和发展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它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价值。”媒介无疑是受众表达意见最重要的窗口和渠道,一份报纸的版式设计,是这一媒介的精神风貌,饱含这一媒介的内涵,彰显这一媒介的性格。

版式设计 追求独特“性格”

现在报纸五花八门、色彩缤纷。要想让读者记住你的报纸,必须保持独立个性,形成自已的风格。如《北京青年报》的浓眉大眼、《南方日报》的清秀挺拔、《新京报》的精致大气,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份报纸版式设计中的基本元素有图形、文字和色彩构成。图形是平面设计的基本元素,主要由点、线、面组成。点是最小的几何元素,点虽小但它可以明确详细的位置,是线、面的起止点,它没有形状、方向上的区别。平面设计中对文字的处理,主要通过调整文字的形体、颜色,组合图形和字体,使文字既有说明意义,同时具备欣赏审美价值,影响欣赏者的视觉审美,让受众在领略文字意思的同时,被文字独特的构图形式震撼。色彩在平面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可以营造视觉感性上的冲击效果;或者利用欣赏者对色彩的敏感,借助色彩本身具备的感染力,来感染欣赏者的眼球,展现设计作品的最佳效果。平面设计中,可以通过调节色彩的明暗对比度来表达喜怒哀乐等情感;通过搭配明度、色相、饱和度,来阐释人的情感,让人感受到震撼。色彩是塑造美、传递美的重要手段,通过色彩还可以传承历史、弘扬民族文化,它对平面设计的效果产生的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对于一份报刊,艺术总监对于上述基本元素使用的要求和指导,设计人员的领悟和创新,日渐形成这份报刊的精神风貌,形成其独特的性格。

人是有个性的,读者亦是有选择的阅读,因而作为与受众息息相关的纸质媒体,其深入人心的特色必然成为赢得读者、赢得市场的决胜条件。而好的版面设计能成为报纸的门面、报纸的品牌,它形成一种独特的语言,向读者展示自已的风格,扩大报纸内容对受众的吸引力。

大胆用图 追求版面“活化”

现代报纸的版面设计中,越来越强调视觉冲击力,而版面中的头条往往是形成视觉冲击力的核心。一些报纸为了营造视觉效果,不惜违背新闻原则,以视觉――而不是以新闻价值来设计头条。大标题、大图片,甚至粗黑的框线,无不在刺激着读者的视觉神经。

图文并茂是设计优秀版面的原则之一,随着浅阅读时代的到来,图片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所占据的版面位置也越来越大。同时,大小不同照片在版面上安排恰当与否,对版面的美观程度以及形成版面的视觉中心有直接影响。在图片使用上,设计者要敢于打破传统的黄金分割比例,大胆裁剪,或拖长使版面显挺拔,或裁扁产生“宽银幕”效果,起到“活化”版面的作用。

据笔者观察,近年来,图片在版面上的地位不断提高。新闻照片数量增多、篇幅加大,成组的照片大量采用,照片的质量也不断提高。图示与新闻漫画在版面上也大量出现。图示包括统计图表和各类示意图,具有图解内容和活跃版面双重功能。

无论是在传统报刊,还是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工作的美术编辑,其工作的原理是相通的。目前,新媒体的发展势头迅猛,但是目前不少新媒体领域内的业界翘楚还未深入研究美术编辑工作,呈现在新兴媒体上的阅读内容在外在表现形式上也略有不足,没有满足读者对阅读界面美观、舒适的需求。这一现状也促使媒体领域的美术编辑、美术总监要多加学习,切实提高自身水平。

拆分组合 追求轻松悦读

报纸版面设计主要考虑的要素是版式、标题、图片,这三者如何安排,其依据是编辑对整版稿件的编排与处理,同时遵从于整个报纸的统一风格。如果从设计美学上认识这个问题,就是内容决定形式。报纸内容编排的最终抉择在编辑,编辑对稿件的组织及其对新闻的认知程度,都深刻影响着版面的整体风格。

网络时代虽然让信息碎片化,但同时也让纸媒报道的传播速度呈几何倍数增长。数字化的浪潮正在强烈地冲击着传统报纸的堡垒,留住读者成为报刊行业的首要任务。浅阅读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追求的是一种暂时的心理愉悦和短期的信息摄取。谁能使读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谁就是赢家。因此,版面编排在适应模块式编排、简化版面构成要素等现代报纸设计趋势的基础上,还应该对不同类型、长短稿件进行提要、分拆、组合,尽可能地方便读者阅读。

在拆分组合中,一定尊重编辑、尊重新闻。在报纸的版面设计中,视觉设计的本质是以视觉语言“表述”新闻价值。版面设计者必须通过编辑领会了新闻价值,才能进行具体的设计编排。编辑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对新闻本身的挖掘,直接贯穿到版面的设计中。

本地元素 追求地域特色

每个地方都有自身的地方文化,把地方文化元素应用到版面设计中,可以体现报纸的地方特色。

篇12

王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硕士。

一、书籍设计的整体美释意

1. 书籍设计的整体美

关于书籍整体设计的概念,吕敬人《书艺问道》解释为:“书籍设计,设计方方面面,从封面到内文版式,外在造型到信息传达、材质构建及工艺兑现,从阅读审美到实用功能……是一系列书籍整体设计的创造性运作。”[1]也即书籍整体设计不仅是针对“开本、字体、版面、插图、封面以及纸张、印刷、装订和材料的选择与设计”,[2]更包含着与内容的整体搭配和统一规划。

由此可见,书籍设计的整体美并非指单纯的书籍制作美,也不是狭义的封面设计美,其实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书籍整体搭配和规划的美,其中体现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审美需求。

2. 书籍整体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

书籍整体设计有四个组成部分:书脊的整体造型设计,版面的整体造型设计,书中插图的整体设计,环衬和扉页的整体设计。四个方面各为特色,又相互关联,成为书籍整体设计的重要组成。

(1) 从书脊的整体造型设计方面看,它是书籍整体设计的重要组成,承担着创造美的视觉感官的作用。书籍设计中,书脊设计一般被视为封面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堪称书籍的第二张脸。书脊设计一面联系着正面的封页,一面联系着背面的封底,当置放于书架时,又会独立成一个平面呈现在人们面前。书脊设计不仅是书籍封页设计的一部分,且与读者的第一视觉感官相连,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 由于版面设计和书籍所含信息及读者阅读息息相关,所以版面的整体造型设计始终是书籍整体设计的重中之重。版面设计之美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美术方面,一是文字方面。二者相结合产生的艺术效果,能够增强书籍的视觉美感和读者的阅读欲望。版面设计是书籍整体设计之美的核心因素,优秀的版面设计不仅能够创造极佳的视觉美感,更会增强读者的阅读欲望和阅读享受。

(3) 书籍中的插图设计在书籍整体设计中起着“点睛”之用。一个优秀的书籍设计,不仅包括封面、书脊、版面等方面的出色设计,也包含书籍中唯美的插图设计。古往今来出色的书籍设计,许多都有精彩的插图设计,甚至许多书籍的插图都可独立成为一幅绘画艺术珍品,是画家一生艺术经验的精辟总结。如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现代白话》,其中的插图由著名国画家戴敦邦所绘。这些插画作品典雅而含蓄,充满浓郁的传统艺术气息;景、物、人等情思意蕴均赋予笔墨之中,令人品味无限;笔墨渲染处又与文本内容相结合,极佳地体现了书籍的风格和内涵,给人无限的美感。这种一丝不苟、艺术性极强的插图设计,在当下“快餐”式的文化氛围中独树一帜,凸显精彩,无疑增强了书籍整体之美。(如图一、二)

(4) 环衬和扉页的整体设计是书籍整体设计之美的不可或缺之处。所谓扉页,指封面或者环衬页后的一页,被人称为“书名页”或“书门页”。扉页既承担着书籍整体美的陪衬之用,也是书籍阅读功能自身所需要的。书籍环衬是指在书籍的封面和书籍中,处于扉页前面的那张对折双连的双页纸,是“连环衬页”的简称,其作用是加固书心与书壳的连接。

二、书籍整体设计中的视觉要素

叶德辉《书林清话》云:“凡书之直之等差,视其本,视其刻,视其纸,视其装,视其刷,视其缓急,视其有无,本视其抄刻,抄视其讹正,刻视其精粗,纸视其美恶,装视其工拙,印视其初终,缓急视其时,又视其用,远近视其代,又视其方。合起七者,参伍而错综之,天下之书之直之等定矣。”[3]可见,书的优劣是有衡量标准的,并体现在书籍设计的整体之美上。书籍设计中的文字、图像、色彩、材料和工艺,这5个重要因素的统一并结合,构成了书籍整体设计之美的视觉要素。

1. 书籍整体的视觉构成要素

书籍的整体设计最终构成一种视觉因素,影响读者的阅读和书籍自身的品格。本文拟以视觉构成的几大因素――文字、图像、色彩来逐一分析。

(1)文字

从文字层面看,它是组成书籍的基础和核心,也是书籍整体设计的核心以及体现设计整体美的核心。而中华文化中多样的汉字形态――篆、隶、行、草等,正为当下书籍文字设计打开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首先,书籍整体设计中的文字设计须以书籍自身内容为设计基础,这也是版面设计的原则。如散文类的书籍,其版面设计中的字体的种类要少,整体版面给人的视觉感受就较为典雅和优美;一些科普读物由于其书籍内容较为严肃,版面设计中的文字设计就要尽量避免花哨;而对于一些时尚杂志而言,时代感强烈的内容自然需要多样、时尚的文字来承载,所以其中的文字设计,应以多种组合安排来体现当前人们的生活态度和审美需求。

其次,文字的设计排版要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营造良好的书籍“阅读环境”。过密的文字排版设计会影响人的阅读视觉,最终影响人的阅读兴趣和欲望;而过宽松的文字设计又会浪费纸张,使人在阅读时容易产生倦怠之感。事实上,成功的、能够承载书籍整体设计之美的文字排版设计,既能够引导阅读的视线;又能够美化整个版面,从而美化整体设计;另一方面也能正确地传递书籍内容,为读者留下极佳的阅读印象。

(2)图像

书籍中的图像设计是构成其整体美的重要元素,是文字信息传播的主要辅助方式,一般说包括插图、照片、标志等形式。书籍中图像的设计与上文所述的文字设计原理相同,都要以书籍内容为基础,同时还要考虑图像的设计方式。如在儿童读物中,图像设计就不能过分成熟化、时尚化,要符合儿童的阅读特点和兴趣,以增强书籍自身的趣味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并强化书籍的表现;而对于学术型书籍,图像则要简略而能够说明问题,尽量避免无用的图像信息,以符合书籍内容给人严谨之感。

(3)色彩

色彩作为重要的视觉元素之一,在书籍整体设计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书籍整体设计之美的重要载体。从心理学角度看,通过视觉神经传递到大脑中的色彩,最终会影响人的情绪和心态,自然也会影响人的阅读情绪和心理。

设计色彩时,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到书籍读者群的自身情况。如儿童读物的色彩,要以鲜艳、唯美为主;古典书籍的色彩则要典雅、庄重,着力营造特定的审美意境。总之,书籍设计中的文字设计、图像设计和色彩设计,从来就不是各自为政的独立体,相反,这些元素相互影响,互相衔接,并最终构成书籍设计的整体之美。

文字、图像和色彩的设计还应考虑书籍材料的问题。换言之,书籍是各种信息的载体,而书籍的物化载体则是不同的材料。吕敬人曾说:“现代各种纸隐含着变化无穷的肌理……都会产生动和静、强和弱、快和慢、外在和内在等的对比和节奏起伏,以及华贵与朴素、高雅与粗俗、现实与抽象等意味的生动表达。”[4]可见,材料是视觉构成元素的组成部分,也是其设计应考虑的重要命题。当下生活中,书籍的材料非常丰富,除人们熟知的纸、皮革外,还出现了满足幼儿阅读条件的以双面覆膜增强韧度的铜版纸――“撕不烂”;满足浸水条件下阅读的书籍――聚乙烯纸;甚至是在睡觉前暗淡灯光下可阅读的书籍――夜光材料书,等等。设计者须依照书籍的使用群体,并充分把握书籍材料的特点,才能够达到材料与设计的和谐统一。

此外,不同材料的书籍,确实给了人们不同的视觉和触觉感受。如柔软的材料会给人安逸舒缓的心境,坚硬的材料会给人庄重、厚实之感等等。简言之,设计者须选择可有效表现书籍内容(文字、图像、色彩等)视觉构成元素的纸张,考虑其反射率、表现性、稳定性和可阅读性的高低、强弱,来选择纸张的材料。如《中国邮票》(图三)一书,外包装是坚硬复古的木质书盒,原生态的木纹无疑在第一时间给了读者历史厚重感;另外,整个书籍从中间分开,寓意传统的中华文化大门,打开书籍也就是打开了传统文化的大门。仅从这本书看,其外包装的材料和内在的文字、图像、色彩相统一,甚至无需打开书籍,就可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悠远气息。

2. 书籍整体的视觉审美要素

黑格尔指出:“美的形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内容借以显现出意蕴和特性的东西。内在的显现于外在的;就借这外在的,人才可以认识到内在的,因为外在的从它本身指引到内在的。”[5]书籍整体设计之美要从书籍的造型,即外在的形式美,与书籍的造蕴,即内在的内涵美两方面入手。

(1)外在造型美

书籍的外在造型,一般由上文所述的几种书籍的视觉构成元素组成,也即由文字、图像、色彩、材料四个基础元素,加之一定的工艺所构成。因此要体现书籍设计的外在造型美,自然要从这几个元素入手。而如何让书籍中的文字排版设计、图像选择、色彩运用、材料选择以及加工工艺都达到“美”的境界,其实是一个难解的问题,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从这几方面的和谐统一论述一二。

如上文所述,构成整体的分支虽多,但分支之间并非毫无联系。如图像、色彩的选择,要以文字的内容为依据;材料的选择,不仅要依赖书籍的信息,还与加工的工艺相关联。所以,在创造书籍整体美的过程中,设计者务必要将这些元素统一起来,使其达到和谐、共融的程度。在这方面,《小红人的故事》(图四)一书的整体设计就十分到位。该书的内容是作者在乡土民间文化考察中所产生的感受,以及怎样创作剪纸小红人的故事。书籍设计中最显眼的无外乎那红彤彤的颜色,其从里到外、从上到下都透露出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色彩倾向,明确地表现出书籍中的文字信息。此外在图像上,书籍中选用的图像大都以黑色篆刻式出现;在材料上,选择朴实、厚重而不光滑的纸质材料;在加工中,本书的封页选用传统线装帧的方式,这些无疑都让书籍充满了浓郁的中国风情,契合本书中所体现的中国民间文化氛围。本书外在造型上的整体设计与书籍的内在传递信息相得益彰,取得了极佳的视觉效果。

(2)内涵美

书籍设计的内涵美,是书籍设计中体现出的设计理念与文化精神。如果说外在美是书籍的形态,那么内涵美则是书籍的神态,而形与神自来是相互统一并不可分割的。正如杉蒲康平所说:“一本书就是一个生命体,它要富有生命力,这样才能打动读者。”而这里的生命力,指的不仅是书籍的信息范畴,还应包括书籍设计的内涵美,唯此才能达到从内而外的和谐统一之美。

如由赵健设计的、号称“世界最美的书”的《曹雪芹风筝艺术》(图五)的整体设计,就突出了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表达了文化传承的悠远意蕴,营造了令人回味的内涵美。抛开传统六眼钉和“绫绢包角”所蕴涵的传统风味,就“线”装帧方式与风筝之“线”的暗自契合已然令人赞叹,更不用说其中线装的锁线处又与内文编排中的虚线遥相呼应。从整体上看,本书的设计依然将其内涵之美呈现在世人面前,堪称书籍整体设计体现内在美的典范之作。自然,在这样的设计下,本书的精神气质一并呈现,十分精彩。

结 语

综上所述,展现书籍设计的整体之美,在于了解书籍传播这一方式的特点和它的本质;在于掌握书籍的整体设计规律。书籍,既不是简单的装饰物,也不是复杂信息的物化体,读者在阅读、触摸和思考的过程中,通过视觉感官与书籍产生互动,从而获取知识并享受阅读过程。所以,书籍的设计不仅要关注内容信息的传递,还须注重其视觉构成要素及视觉审美要素。当然,这是一个极富艺术创造力的工作,也是一个富于感性诗意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吕敬人. 书艺问道[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2-7.

[2] 高斌. 论书籍设计的形态创意[J]. 金色年华,201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