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区域发展范文

时间:2023-09-12 09:21: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文化产业区域发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文化产业区域发展

篇1

二、池州市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池州市拥有156万人口,占地面积约8272平方公里,地处长江经济带,是安徽“两山一湖”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池州市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与开发高新技术产业相比,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1.资源优势

(1)丰富的自然资源。池州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与芜湖市、黄山市、安庆市相接壤,是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同时也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城市,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池州市主要以山区、丘陵为主,河湖交错,堪称华东沃土、江南奇葩。池州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拥有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7%,建立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和升金湖。池州市是安徽重点保护林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有罕见的植被物种,例如红豆杉,香榧、黄山木兰、猬实、银鹊树等,全市境内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9种,占全省的77%。池州市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其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深厚的文化资源。池州市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积淀,其设州置府始于唐武德四年,迄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池州历史文化丰富多样,个性鲜明。一是诗文化,池州有“千载诗人地”的美誉,李白、苏轼、杜牧等众多文人雅士都曾驻足寻芳,留下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等脍炙人口的诗篇。二是宗教文化。九华山是全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它不仅风光秀丽,而且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拥有僧尼千人,寺庙百座,是著名的国际性佛教道场。三是多彩的戏曲文化。青阳腔、罗城民歌、贵池傩戏、石台目连戏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尤其是贵池傩戏,始于母系社会,被誉为“戏曲活化石”,具有浓厚的区域文化特色。另外还有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其中以九华山佛茶、石台天方茶叶最为有名。

(3)人力资源是文化产业能够顺利运行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丰富的人力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所在,只有人力资源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才能更好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虽然池州市具有良好的文化资源,但是人力资本明显不足,尤其是高层次人才资本。池州市文化产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人才结构不均衡。党政人才学历结构本科大约占27%,大专占51%,尤其在企业单位,本科学历的人才只有10%左右。另外,高校毕业生也纷纷通过各种途径留在外地工作,导致池州的人才大量流失。从以上可以看出,池州市人才比较缺乏,特别是创意、管理类高级专门人才比较缺乏,这也是制约池州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技术条件

迈入社会信息化时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技术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目前,池州市工业化水平低于发达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文化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一大特点,就是文化的传承。虽然池州市现代技术水平不高,但是在传统技术以及表现上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池州市是历史名城,传统的技术水平相当高,区域性的民族特色也非常明显,例如青阳农民画,以其独特的构图与选题,秉承了中国画艺术基本特征,具有丰富的欣赏价值。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了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池州的文化产业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还必须与创意、技术结合起来。因此,在技术方面,池州市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以此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3.消费需求结构

池州市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2011年实现GDP417.45亿元,人均29471元,人民生活已达到小康。尤其是近几年,池州市居民消费的热点不再是生活必需消费,文化消费的比重逐渐增加。2012年,池州市农村人均收入875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85元,年均增长13%。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是拉动消费的基础,也是决定消费能力的根本因素。另外,池州是一个生态城市,环境优美,旅游消费需求旺盛。2012年池州市国内旅游收入达2619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8%;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104.2万,增长34%;2012年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4768万美元,增长57%,接待入境旅游人数约43万,比上年增长23%。池州市巨大的消费潜能,为池州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市场。通过上述对池州市文化产业比较优势的简单分析,可以看出,池州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是池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所在,但同时人力资源的短缺、技术条件薄弱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文化产业的开发利用程度,关键就在于创新、管理能力的强弱。因此,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就必须要结合本地区特色,优先发展优势产业,重点提高人才素质,发展本地区经济,从而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

三、池州市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举措

1.扬长避短,优先发展优势产业

池州市是历史名城,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地域特色浓厚,但是文化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比较薄弱,资源整合力度需要加强。首先,池州市应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方优势,以旅游业为文化产业主导产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业对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依赖度比较高,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的人文自然资源是吸引消费的主导力量,例如池州市灿烂的“诗文化”“戏曲文化”“茶文化”“佛教文化”都为其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也提供了保障。其次,池州市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是现代人们休闲度假的圣地。池州市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而且还具有强力的政策支持,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最后,文化旅游产业能够有效地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聚,可以有效带动池州的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池州经济还不发达,只有通过文化、生态的独特性来凸显区域城市优势,避开池州比较劣势和短板,拓展池州文化、生态优势,使池州优势最大化,进而实现池州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目标。

2.树立文化品牌,增加品牌知名度

文化品牌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通过有力的制作和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只有建立属于池州的文化品牌,才能更好地体现池州的文化精神,扩大池州文化的影响力,推动池州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纪录片《大黄山》,展现了黄山奇特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扩大了黄山的品牌影响力;电影《阿诗玛》则通过撒尼族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与优美自然景观的交相辉映使云南石林家喻户晓。历史和大自然赋予了池州厚重的自然文化资源,经过多年开发与经营,目前,池州拥有三大文化品牌:一是因佛教圣地而蜚声中外的“九华文化”;二是因杜牧的《清明诗》而闻名的池州“杏花村”;三是以优美的自然生态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业”。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池州市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品优势,重点开发特色文化产品,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传播,树立池州的文化品牌。例如,正在筹备的大型山水实景表演“印象•九华”,将旅游与文化完美结合,会大大提升池州的文化品牌,扩大池州的影响力。

3.积极引导消费,扩大文化市场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民在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一个地区的需求层次结构同这个地区的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水平以及人民的受教育程度有关。文化需求是高层次的需求,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精神愉悦的需要。池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几年来呈现比较稳定的增长趋势,生活基本消费已趋于饱和,文化消费市场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池州市政府应积极引导消费者进行文化消费,一要充分利用池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旅游消费向个性化服务方向发展,拓展旅游者在池州消费的时间与空间;二要加大在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配套服务,拓展本地区居民的消费领域。

4.整合资源,合理规划文化产业

池州的文化资源,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经营状态,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另外,由于缺少资金投入,资金和资源没有形成合力,许多艺术还处在璞玉混沌阶段,也没有形成支柱型和旗舰型的文化产业。池州市在区位、资源、交通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首先要充分发挥池州市优势条件,重点发展池州市旅游文化产业,以旅游业为核心,构建旅游文化产业链,辐射和带动池州市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次,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品市场需求大,产品增值价值高,大力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是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增长点。第三,池州市应积极打造民俗文化产业链和创意文化产业链,结合资源条件和人文实际,因地制宜,创新机制,创新模式,探索科学合适的文化产业开发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同时,文化产业化也是树立文化品牌的重要途径。政府应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加大投资力度,致力于池州以文化名市的战略实施。

篇2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256-02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坚持立足市情,把握文化产业发展态势,突出地方特色资源,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层次为重点,不断培育主导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打造特色产业,发展新兴业态,努力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2013年1-6月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9.91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55%。

一、福清区域文化产业的优势条件

福清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核心带,在政治、人文、经济等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区位优势明显

福清是著名侨乡,现有海外华侨近90万人,遍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区位近台,最近处距台湾仅84海里。多年来,福清充分发挥侨多台近的优势,走出了一条“以侨引台、以侨促台、侨台民外共同发展”的开放型经济发展路子。依据《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福清定位于福州南翼发展区,将承接福州市的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而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开发,使得福清成为福州连接平潭的交通要道和桥头堡,也是平潭得以倚靠的天然腹地,为福清对外商贸交往提供便利。

(二)民间资金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众多福清乡亲走遍大江南北,成为国内最活跃的创业群体之一,现有近30万福清乡亲在全国各地经商办厂,积累了雄厚的民间财力。截至今年1月末,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余额约759亿元,使福清成为投资兴业的重要合作平台。

(三)文化资源丰富

福清,“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闽剧)之乡”、“福建省文化先进县(市)”。文化资源涵盖了观光旅游、度假休闲、历史遗产、风土人情以及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尤其是特色文化资源深厚,有以“梦文化”闻名的国家4A级景区石竹山,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瑞岩弥勒造像及龙江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唐代水利工程天宝陂、明代利桥塔和黄阁重纶、清代东关寨、瑞岩摩崖石刻,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佛教临济宗的发源地之一黄檗山万福寺,南少林寺遗址,以及闽剧、石竹山梦文化、宗鹤拳、板凳龙、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福清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产业规模偏小,发展不均衡

与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相比,福清的文化产业规模偏小,总量偏低,而且文化产业各行业间的发展也不均衡,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还有待时日。

(二)知名品牌偏少,创意能力偏弱

缺乏龙头文化企业和知名文化品牌,而且基本立足于传统业态,新兴产业业态即富含创意能力和科技含量的产业形态发展不够,导致文化创新能力较弱,文化产品科技含量较低,文化产业发展对地域性资源过于依赖。

(三)产业吸引力不强,高端人才不足

文化产业整体的集聚要素,对资本、技术、知名企业等的吸引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缺乏文化产业发展迫切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成为制约福清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区域产业关联协同效应不足

文化产业与既有产业如现代制造业之间缺乏整合和融合新产品、新服务、新市场“三新”领域的开拓能力不足,产业门类协调不足,限制了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

三、推进福清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创新机制,建立健全发展体系

一要加大政策扶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政策引导与扶持力度,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从培训骨干企业、简化审批手续、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着手,通过设立投资基金等方式,拉动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同时,在土地供应方面对文化产业重点建设项目予以优先支持,并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鼓励社会团体、个人消费文化产品。二要增强资金投入。探索包括财政补贴、担保费补贴、股权投资等在内的多种融资方式,积极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三要培育人才。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引进力度,在户籍、职称、住房、收入分配、子女入学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省内外有实力的文化产业人才来融创业。建立产、学、研合作体系,支持福清文化产业企业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联合建设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依托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资源,开设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学科,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文化产业专业教育,加强高端人才与本土人才的培养。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奖励机制,设立文化产业贡献奖,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开展各类创意、创新、创造类型的活动,对发展文化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深挖资源,丰富文化旅游内涵

一要抓“立足点”,用好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林则徐、叶向高等历史名人,十番音乐、舞龙舞狮、提线木偶、勾头打击乐等民俗文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推动资源转化。加强对东关寨、鳌江宝塔等文化景观的修复和保护。加快推进永鸿文化城、石竹山5A级文化旅游景区的项目建设。二要抓“增长点”,盘活休闲旅游资源。分期分批推进滨海文化旅游带建设,着重要挖掘海口古镇文化内涵,加快三山温泉旅游项目开发,提速东壁岛旅游度假村二期工程建设,启动滨海文化旅游带的开发。三要抓“支撑点”,实现市场服务与旅游要素对接。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做好旅游、会展和商务活动的配套设施建设,打造服务消费高地。

(三)项目带动,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篇3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228-01

区域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已经逐渐成为富有潜力的新增长点,区域文化发展战略的导向作用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体现更为明显。但是纵观目前各省(市)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仍存在着明显缺陷,如对文化产业属性认识不足,在规划过程中经济分析的缺失,导致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缺乏突出的产业优势,思路单一,结构雷同。该市在现有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也面临着如何结合其他相关地市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把区域文化产业及其发展战略有机结合,以推动衡水市区域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目标。

针对衡水市特有的地域文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应因地制宜,探索出有衡水特色的区域特色。

1 立足于区域文化资源的优势,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

努力实现体现区域特征的现代区域文化产业结构。通过深入调查我市现有的地区文化传统与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区资源优势,如中国丝网之乡,皮草之城,衡水湖等品牌优势,以这些既有的文化名片为依托,以拓展新的文化为重点,通过资源重组,技术保障等手段,争取实现创意新颖,具备市场开发潜力的区域文化产业体系。在文化开发的过程中,应以现有的文化品牌为基础,以“旧瓶装新酒”的创意为出发点,重点强调如何赋予这些现有的文化品牌更多的活力与市场价值。

2 跨行业联动模式的重组与联合

区域文化产业的跨行业联动模式,不应考虑行政区域内的跨行业模式。在具备发展共性与相似文化特征的相关行政区域内,可以通过跨行业互补的方式平衡不同区域内的不同区域文化产业特色,通过这种更加有效的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对于相邻区域见的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投资渠道和金额可以通过这种跨行业联动模式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人力、技术等重要资源也可以在这种模式中得到充分利用。

科学的跨行业联动模式并不仅仅指相邻区域间相似区域文化产业间的联动模式。这一模式首先要求行政区域内对区域文化产业的进行整体认知与规划,强调核心基础文化的同时,以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为依托,实现文化与相关文化多渠道式发展,拓宽三种文化之间的外延,争取探索出与相关文化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其次,组织建设科学的电子商务发展平台。现代化科学的区域文化产业必须有成熟完善的平台为依托。在现代化信息时代,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为不同区域文化的跨行业联动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最有效的技术支持。最后,行政区域内的跨行业联动模式必须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否则,跨区域跨行业的联动模式将很难变为现实。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来进一步完善区域间的文化产业重组,这也必将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长远的增长点。

3 准确市场定位,确立区域文化品牌

该市应重点开发本地既有的文化产业与文化品牌,鼓励既有文化品牌和产业通过品牌创意和市场开拓,赋予既有品牌新的市场和活力。并逐步培养这些既有文化品牌走出区域性发展区间。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调研,拓宽品牌的省际、国家乃至国际效应,通过政府政策支持以及有效的电子商务平台把区域性文化品牌做大做强,使之真正成为能够代表区域经济的一张名片。

4 支持发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事业

群众文化事业是也区域文化内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历程本身就有植根于群众的优良传统。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事业的配合与支持。同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群众文化道路也应该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并符合时代要求。群众文化生活必须走社会化发展之路,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都是不切实际的。群众文化事业的自发性特征决定了它的市场性特征,不同的街区,不同的年龄层次群体对于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形式有不同的需求。各种运动休闲场所与设施的完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群众文化事业更适合走社区化发展的道路,以点带面,以少聚多,健康积极,丰富多才的群众文化事业也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保障。

文化产业对社会发展,尤其是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得到了更多专家与大众的认同。但是,文化产业究竟应该以何种方式参与到经济发展中,并且适应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要求呢。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区域发展极其不均衡的国家,如何通过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变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问题。通过以上的分析与阐述,我市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不断汲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但是又不能照搬照抄。应该切实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体现区域特色的基础上,力争构建一个科学的均衡的区域文化产业模式。

参考文献

篇4

文化产业的区域比较

(一)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的比重

文化产业对经济的促进和拉动作用主要通过对城市就业、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相关产业等的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并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发达国家很早就认识到文化产业相对传统产业的优势,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积极为文化产业提供支持。在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许多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已逐步替代传统的产业而成为支柱产业(见表1)。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支持力度的增加,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从2008年的2.43%增加到2011年的2.85%。其中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以2008年为例,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73%,中部地区为1.63%,西部地区为1.34%,东北地区为1.38%。

(二)各区域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比较

衡量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单纯分析其占GDP的比重是非常片面的,因为它只重视了经济价值而忽视了文化及内涵的价值。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很多地区存在这样的误区,单纯的靠投入数量的增加拉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造成了投资的盲目性和投资效益的低下。因此分析文化产业的投入产出比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2007年至2009年国内各地区文化产业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数据及各地区文化产业总产出数据的整理,我们得出各地区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比如图1所示。

本表基于2006年至2011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而来,由于各年度统计年鉴统计指标不一致,我们能够拿来做对比的只有2007年至2009年的数据。另外,由于某些年度统计数据的缺失,造成个别地区个别年份计算比例(如东北地区2007年)的不合理性。忽略这些影响因素,我们仍然可以从此表中看出各地区文化产业投入产出的总体趋势:东部地区投入产出比比较稳定,且始终保持较高的比例;西部地区投入产出比明显低于东、中部地区。

(三)政府资金支持的区域比较

在我国,由于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政府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制定各项政策和法规来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中央财政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提供了充分的保障。2012年5月,财政部最新修订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提出:进一步加强财政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扩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近几年来,全国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都在35%-45%之间。虽然政府对文化产业支持的力度很大,但在实施过程中不同地区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总体来看,东部地区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较高,而中西部地区比重偏低(见图2)。

(四)人均文化事业费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各级政府对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增加,我国人均文化事业费已由2000年的4.99元增加到2011年的29.14元。且文化事业费的投入呈现向基层、农村倾斜的趋势,有效的改善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但是,对2005年至2011年全国四大区域人均文化事业费平均值进行考察,仍然可以看出其存在的区域差异。各年度人均文化事业费中,东部地区居首,其次是西部和东北部地区,中部地区人均文化事业费最低(见图3)。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特征。总体来说,各方面指标东部地区都优于其他地区。

原因分析

(一)自然禀赋的差异

东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及自然资源丰富,同时便利的交通使其具有对外贸易和跨国合作与交流的机会,由于其文化资源丰富,经济、教育和科技基础较好,且信息传递速度和管理水平较高使其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先天优势。另外,国内各项政策基本上都采取由沿海向内地展开的梯度推进方法,在税收、财政、投融资等政策上对东部实行倾斜。尤其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我国三大服务业枢纽城市,具有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与法制环境,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开发和传承。相比之下,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由于地理因素使得其产业基础薄弱,信息资源匾乏,限制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文化产品的同质化不符合错位竞争的原则

豪特林(Hotelling, 1929)提出了产品差异化的模型来解释厂商的选址和定价问题。他认为,产品的差异化程度越大,其市场竞争力越强。在文化产业竞争中,产品的差异化更是竞争取胜的关键。按照企业竞争理论,企业目标市场竞争战略有两种方式:正位竞争和错位竞争。应用于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上,由于不同区域自然禀赋的差异,各区域应该错开各自的锋芒,以己之长发展优势竞争地位。

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正与传统理论相悖,各地区在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发展产业基地、产业园区等。发展思路单一、产业结构雷同、区域特色不够明显等问题造成了投资的盲目性和恶性的正位竞争,从而产生资源的浪费和收益的低下。东部地区由于具备充裕的人力和物力资本,在完善的市场机制作用下实现了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的融合,文化产业投资的产出较高。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虽然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却由于缺乏完善的市场机制没有实现文化资本和市场机制的融合,无法突出其竞争优势,使得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较低。

(三)政府资金支持的地区差异

通过前文对2005-2010年各地区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东部地区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平均达到0.5%左右,而其他地区则仅为0.3%-0.4%。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政府的资金支持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相对处于初级阶段,多数文化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资信程度不高,直接和间接融资渠道不畅,政府的资金支持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作用巨大。而东部地区由于其先天的资源优势及文化产业市场的完善使其获得的财政资助比中西部地区要多。

文化产业区域发展策略

(一)依托区位优势,突出区域特色

东部地区沿海,经济发展速度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可以依托其经济、技术基础和高水平的消费群体,发展“高技术含量和资本密集”的文化产业,即集中优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同时,由于东部地区具有充足的人才,科学技术水平发达,可以有效地促进科学技术和文化产业的融合,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化水平。因此,东部地区适合建立文化产业园,发展以数字技术为主的影视制作、游戏软件、动漫制作等创意产业。

中部地区文化资本密集。适合以其文化资源为依托进行发展。可以延展文化价值链,集合中原地区的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

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和风土民俗各异,具有丰富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可以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有机结合继续挖掘丰厚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如九寨沟、兵马俑、丝绸之路等区域文化特色浓厚的旅游产品。同时,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充足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创反映西部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的民族文化,并做好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保护。

东北地区则应充分融合三省的优势,建立“大东北”文化产业区。首先,以冰雪文化和草原文化为发展重点,建立冰雪科技、物质和民俗文化体系及以大兴安岭、长白山等为代表的生态文化旅游区;其次,挖掘老工业区的文化遗产,建立以沈阳、长春、大庆为代表的“工业文化区”;最后,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的民族和艺术资源,促进满族文化和二人转艺术的传播和创新。

(二)依托财政,拓宽融资渠道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各地区文化产业基本建设投资中,国家预算资金占总投资额的50%以上。而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方面,东部地区要明显优于其他地区。目前文化产业主要的融资方式有上市融资、政府财政支持、债券融资、银行贷款等。但是,由于文化产业大部分为资信等级不高的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和上市融资非常困难,而且政府财政支持的资金投放在管理上有很大的随意性,而且也存在很大的区域偏好,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因此,各地区文化产业在依赖财政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应积极拓宽思路,寻找适合自己的融资方式,如私募基金、信托计划、项目所有权和收益权质押贷款以及资产证券化等。

(三)加强对区域内部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区域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核心在于人才和技术的合理配置。各地政府在发展当地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人才战略和技术战略,建立良好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培养专业的技术骨干并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各地政府应首先认识到人才和技术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的重要作用,制定合理的文化产业人才和技术发展规划,建立人才和技术培养基金和资助体系,实现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要对人才和技术的质量进行监督和认证,扶持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协会和行业协会,建立健全人才和技术的评价体系,以确保其质量和效果。另外还应加强人才基地建设,着重培养产业人才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孙连才.文化产业教程[[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2.顾江.文化产业经济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朱启松,黄致真.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

4.韩丽霞.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2,4

5.王希奎.关于发展我省文化产业的宏观思考[J].理论观察. 2000,4

6.王亚川.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趋势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6,4

7.花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结构和战略重点[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