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学措施范文

时间:2023-09-12 09:21: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三年级语文教学措施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三年级语文教学措施

篇1

一、引言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小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运用。小学三年级学生思想还不是十分成熟,思维方式比较简单,这个时期的学生还比较贪玩,不能理解学习的重要性,自主学习时间相对比较少。这就要求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采用小组学习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合作方式学习语文知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小学三年级语文小组学习的具体方法

小学是学生成长阶段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格外关注学生。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年龄比较小,活泼好动,不能听从老师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讲课的难度。因此,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通过以下具体措施进行教学。

1.生字合作

在小学三年级语文苏教版教学中,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帮助学生认识生字。在认识生字以后,让同桌组成小组,通过合作方式进行学习,两个同学相互提问并检查生字。一个学生进行听写生字,另一个学生进行监督,然后角色互换。最后两个同学针对错的生字再次回到原文学习,及时纠正对方的错误,并提高双方的学习效率。这样能够充分利用课堂,在课堂上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2.词语练习

在小学三年级苏教版语文教学中,学生认识基本的生字以后需要对词语进行学习。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小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中,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学到更多词语知识。教师要不断给学生增加学习难度,使得学生能够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近义词或者反义词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进行小组分析。教师让学生说出词语“热闹”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时,需要让学生组成若干个小组,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和掌握知识程度不同,通过大家的观点集合在一起,在能够回答出教师问题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程度,还能判断哪些是近义词,哪些是反义词,挖掘到更多词语。另外,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朗读合作

在小学阶段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不断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字词发音,从小锻炼学生学习普通话。教师可以将课文的长度合理划分,让学生分层次进行朗读,并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把文章分成哪些层次,再让学生朗读,也可以根据小组进行朗读比赛,看看哪一组同学的朗诵最具有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写作教学

在小学三年级语文苏教版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涉及写作。需要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写作探究,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要求在教师安排写作内容以后,对小组分析的形式进行讨论,正确把握写作的方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由于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有限,因此需要在小组讨论中,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灵感,提高写作思路。

三、小学三年级语文小组学习的主要形式

在三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已经运用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学,但是有些小组讨论学习模式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当代的教育需求。为了提高小组讨论的教学效率,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设计以下几种小组模式。

1.常规小组模式

小学三年级在进行分组时,要合理分配学生,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组,要求小组成员合理分配任务,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带动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合理分配任务,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其中,使得小组中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发挥自身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小组学习效率。

2.兴趣爱好形式

小学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及家庭教育等多方面的不同产生了一系列个体差异。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性格及兴趣都存在一定差异。在小学三年级语文学习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进行分组学习。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蒲公英》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喜爱植物的同学分成一个小组,在共同的兴趣爱好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学习兴趣。

3.学习方式形式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分组,使得小组成员能够在一个平等的范围内进行学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的学生喜欢朗读课文,有的学生喜欢默读课文,有的学生喜欢拿笔记录。通过教师观察,将具有相同学习方式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这样能够使得学生之间能够高效率地配合学习,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四、结语

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采用小组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不断的沟通交流中,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感情。在小组学习中,能够营造课堂教学的良好氛围,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及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长期以来,关于如何妥善处理好中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和过渡,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也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研讨的热点话题之一。结合近二十年的教学经验,我从中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脱节的现状与成因入手,谈谈做好中低年级语文教学过渡与衔接的几点方法和途径。

一.中低年级语文教学脱节的主要表现:

第一、教材内容和教学模式的脱节。低年级小学语文教材内容较为简单,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少,教师的讲课速度也较慢,往往采取较为直观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但随着年级的升高,随着教材内容的不断加深,知识点的增多,思维难度也不断增大。由于课时在增多,教师讲课的速度也在加快,老师讲课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详细了。

第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脱节。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学习习惯从原来的“被动依赖型”渐渐向“主动自主型”转变。由于低年级教材较为简单,教师授课方式较生动,学生还可以被动地获取足够的知识。由于学习年段的变化,光靠听老师讲课已不能达到获取知识的需要了,它要求中年级学生要具备自我吸收和自我消化的能力。如果在小学语文中低年段过渡期间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则很难跟上教师讲课的步伐了。

二.造成中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脱节的原因

第一、学生学习的心理不同。刚入小学的学生,还带有明显的幼儿期的特点,这在思维活动上表现得特别明显。所以,教师对低年级学生实行的是“保姆式”管理――看得紧,管得严,扶得多,照顾周到;而对中年级的学生,则逐渐“放手”,照顾相对减少,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较高,更强调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第二、教师心态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年级的学生个头在不断增高,教师开始把他们看成小大人,授课、催交作业等均点到为止,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如果说,教师把低年级学生看成孩子,需要“妈妈”的督促;那么中年级的学生就是在不断成长的小大人,渐渐脱离“母亲”的怀抱。

第三、教材内容的设计变化。低年级的课本范文,大多以比较简单的识字为主。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材,把识字和认识客观事物结合起来,大量运用各种插图,如看图拼音识字、看图学词学句、看图填空等。但在中年级的教材中,则出现了古诗词,甚至是长文章。虽然拼音、新字新词的学习还在继续,但是学生会明显感觉学习任务在不断加重,范文在变长,内容在变深……

三.小学中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衔接与过渡的途径

(一)做好学习兴趣上的衔接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上三年级下册《燕子专列》一课,教师可以从唱《小燕子》这首歌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春光中小燕子的活泼可爱(给学生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话锋一转,可是,瑞典有一群燕子却遇到了难题(听到这里,同学们的心都悬起来了,注意力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燕子专列》这课…如果你是电台、媒体等,你会怎样呼吁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寻找冻僵的燕子?(一时间,教室里静极了,同学们陷入了沉思……)所以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既能创造宽松有趣的教学情境,又能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欲望,使学生在活学、乐学中提高语文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以及自学能力的形成。

(二)做好学习习惯上的衔接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习惯对学生搞好学习来说,是举足轻重的前提,学好语文必须注意培养学生以下良好的习惯:(1)课前主动预习,课后自觉复习的习惯;(2)课堂上有思路活跃、勤记笔记的习惯;(3)课堂里有大声答问、大胆质疑的习惯;(4)课堂上有与同学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寻求解决途径的习惯;(5)阅读时有随手查阅字典释疑的习惯;(6)作文时有先构思、再写提纲、写正文以及加后记的习惯;(7)文章写成以后有读两三遍并进行自我修改的习惯;(8)课外阅读时有随手摘录、随时积累并运用的习惯;(9)有勤于动笔、写心得体会、记日记的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如果能在小学低年段就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那么升上中年段以后就能更快地适应任务较为繁重而节奏较为快速的学习,学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我教过的好几届学生中,有几个在小学低年段里成绩不是很突出,但学习习惯特别好,学习兴趣浓厚,进入中年段以后,他们在学习上如鱼得水,在年段里都成为了人人羡慕的尖子生。

(三)做好语文知识上的衔接

众所周知,蓝图再好没有砖瓦不行,文章再妙没有字、词、句不行。因此,对学生的严格要求,首先应严在字、词、句上,扩大识字量、掌握汉语拼音是搞好小学中低年级语文教学衔接与过渡的重要前提。比如,二年级时我就让学生先读背好词好句,再试着让他们在句中寻找好词,在段中寻找好句,自己觉得好的词与好的句子或段落可重复读几遍。在严格训练、讲究效益的基础上,去开阔学生的阅读面,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通过看课外书、看报纸、听广播等活动。到了三年级,学生慢慢地自己会读书,会找出一些好词好句好段了,也会做读书笔记了,学生阅读的基础慢慢地打好了,就应在写作训练上加大力度,以读促写,以写带读,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综合能力。

(四)做好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无数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语文学的好坏,是教师“引”出来的,而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学生升入中年级后,对新的学习环境及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很陌生,这时语文教师就要充分起好桥梁的作用。方法上注重深入浅出,激发学习兴趣,不仅教他们“学会”,而且让他们“会学”。 例如:教学《花钟》一课,在学生找出文章中描写花开的句子后,我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喜欢这种花?”很多学生无从知道。其实,如果教师将问题进行简单化,学生就不会被难住。同样写“花开了”,作者是怎样写的?你能像作者那样说一说吗?这样,既能真切地体会语言的丰富与精妙,还能培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把握语文学习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将语文知识教学和基础技能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使“双基”落在实处,练在需要处。坚持从“循法”到“无法”,让学生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发展思维能力,依托教材提高读写能力。学会归纳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三年级学生初读课文,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学会归纳,是件不容易的事。例如,《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从故事的讲述中了解发明家的思维过程,体会发明家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渗透一些高年段的阅读知识与方法,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归纳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对故事内容进行提炼。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我设计了一道填空题,先让学生读懂每一自然段,说出段落大意,然后完成填空题,帮助学生找到思维的着眼点。

老师除教知识外,还应多教方法,不仅“授业解惑”,还应该“授之以渔”,交给学生自己学习的“钥匙”,让他们自己去打开语文知识的大门。“做到教是为了不教”。

(五)课外阅读的衔接

《课标》要求九年义务教育中要完成400万字的阅读量,而中学阶段只有三年的时间,还得完成九门学科的学习任务,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时间也不富裕,而如果他们能在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进入这个阅读过程,甚至提前到小学一、二年级就开始进入这个阅读过程,不仅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良好的学习品质――因为那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求知欲强的时候,又没有太大的学习压力,还能避免精力过剩造成的上网玩游戏而耽误学习的可能。

近几年,我更是将所教班级的阅读年龄提前。去年,我接手了一个一年级班级,在学会拼音后,很多孩子在我的倡导下就开始了阅读。在阅读中,孩子们不认识的字就看拼音,通过阅读,他们认识了更多的字。可以这样说,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同时,识字又促进了学生更好地阅读,形成了一个极好的良性循环。可见,阅读对学生学好语文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教学实践证明提早阅读这种学习方法是最好的。我教过的语文学习优秀的孩子,大部分是喜欢看书,而且多数是很早就开始进行阅读的,他们的语文能力与他们的阅读时间、阅读量是成正比的。

(六)做好差生转化的衔接

篇3

本学期,我年级组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新的课程标准,围绕县局教研室及学校本学期工作目标,积极稳妥有效地深化语文课程改革,以更新的观念为前提,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进一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将继续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二 、工作要点:

1 、 强化理论学习,在实践中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实验。

继续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以及改革的相应文章,切实转变教师观念。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结构、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2 、加大教研力度,扎实开展丰富的活动,提高教研实效

教研组将要确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意识,重视提高每一位语文教师的业务素质,充分利用时间组织教师围绕新课程的基本目标、具体要求及其实施方式这一核心内容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更加紧密地加强协作。真正把教研与提高课堂效率结合起来,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教师的成长结合起来。

3、加强课题研究。本学期继续开展“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独立性的初步研究”的市级课题研究。本组教师要在课题的引领下,积极开展个人课题的研究,争取多出成绩。

4、充分发挥学校现代教育网络的优势,安排好教师对本学期的单元教学内容进行重难点分析,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提高“空中课堂”的实效。

5、加强课改过程管理。本组教师要积极切磋教法学法,认真上好组内公开课,开展评课交流,及时反思、提炼和总结经验。同时要努力将教研组建设为学习化组织,重视组内和组际之间的团队学习和合作学习,加强教研组信息化建设步伐,整体促进教研组业务水平的提高,

6、规范语文教学常规管理。(1)、抓集体备课。强化课前钻研,发挥集体指挥,规范集体备课,作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负责人,提倡研讨形式的多样化及时化,真正做到实效。

(2)、加强相互听课的力度。继续提倡相互听课,跨学科听课,扩大听课面。

(3)、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特别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特别要重视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审题、阅读、写字等习惯的养成,采取切实的措施抓经常,反复抓,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扩大学生阅读量,加强学生的小练笔,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

三、月工作安排

三月份

1、拟订年级组语文教研计划;

2、安排本学期的语文教研活动;

四月份

1、组织学生参加县小学生手抄报比赛或小学生作文通讯赛;

2、积极参加电教课开放周活动;3、期中考试,认真做好教学小结,及时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五月份

1、迎接教学常规检查工作;

2、积极参加各级论文的评选;

六月份

篇4

韩愈《师说》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自古以来就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如何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呢?这是每位教师终身奋斗并为之实践的永恒课题。小学生就像一张没有任何图案的白纸那样的简单,像清晨还没留下任何脚印的皑皑白雪那般的纯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做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中。”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授课内容中,逐步引导学生朝着正解的方向前行,培养出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生。这也是素质教育赋予每位教育工作者的重任。

一、结合小学语文教材,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谈谈德育教育应该如何开展

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有着富饶的土地,壮美的山川,丰富的宝藏和广博的各类资源,并且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一群勤劳勇敢、善良纯朴的人们,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杭”就是杭州,西湖就是杭州的一颗明珠。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西湖》描绘了西湖全景、远山和湖面美丽的景色、小洲,月光下的西湖又别有一番景象,让学生体会到祖国山河的壮丽。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下《长城和运河》中万里长城创造了不朽的奇迹,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它们都是我们的祖先用智慧和汗水缔造的传奇。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员而感到无比骄傲,从而更加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每当奏响国歌时,每当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时,这种爱国主义精神都在学生们的胸中荡漾。

2.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

一个人的品德是后天塑造出来的,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就是说人生下来都是一样的,没有好坏之分,随着后天成长的环境和受到的教育不同,他们的品德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所以,德育教育必须从小抓起。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肩上的任务很重,一方面要传授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如苏教版五年级上《滴水穿石的启示》,它通过水滴石穿这样一个简单的现象,说明了只有认准目标、持之以恒,才能获得最终成功的道理。我在教学过程中收集了一些名人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功的故事。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晋文公重耳流亡国外19年最终成就霸业;司马迁受宫刑而著《史记》。让学生从中获得启示,不要遇到困难就退缩,而要迎难而上,克服艰难险阻,坚持不懈,最终必能铁杵磨成针。

3.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

在平时学习中会遇到许多这样那样的困难,要克服困难,刻苦钻研科学文化知识,举一反三,在追求知识和真理过程中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勤动手,多动脑,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如: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照读。条件再难,也要创造条件去读书学习。今天的学生们有这样好的条件,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呢?这个年龄段对事物有一定的好奇心,苏教版三年级下《海底世界》,让学生们认识海底动物,并掌握它们的活动特点,在此过程中充分激发了学生们对于海底生物研究的兴趣并培养了观察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五年级上《天火之谜》富兰克林通过风筝实验揭开了自然界雷暴之谜,利用放电原理发明了避雷针;《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指出大自然是本神奇而又美妙的书,在描绘大自然绚丽多姿景色的同时,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号召学生们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去探索更多的未知的大自然的奥秘,激发了学生们的刻苦钻研的兴趣,并坚定了钻研的信念。

4.培养孝顺的品德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这个古代几千年的优良传统至今仍受用。但现在家庭的独生子女,在家里大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大都以自我为中心,一向我行我素,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爷爷、奶奶、父母都是他们的佣人,何来孝顺可言。苏教版三年级上《孟母教子》中孟母不像有的家长一味地唠叨,或是用粗鲁的家暴来解决问题,而是用事实让孟子明白了学习要戒骄戒躁,不断磨炼,只有谦虚谨慎、精益求精,才能不断进步的道理。所以孟子的成功与孟母的用心良苦密不可分。我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像孟母一样望子成龙呢,我们应该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应该帮父母哪怕递一杯水,说句“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之类的话,都能让父母感到无比欣慰。所以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孝顺长辈,只有从小确立了这个思想,将来长大了,才会去赡养父母长辈。

二、生活中通过身边的英雄事迹去感化教育

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了不少思想品德高尚的平民英雄,像“最美司机”吴斌肝脏破裂及肋骨多处骨折,肺、肠挫伤,危急关头,他强忍剧痛,换挡刹车将车缓缓停好,拉上手刹、开启双跳灯,以一名职业驾驶员的高度敬业精神,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措施,确保了24名旅客安然无恙,而他却因伤势过重去世;“挺举哥”为救悬挂在4楼阳台女童,徒手爬上3楼防盗窗,足足将女童托举了十余分钟,经过众街坊合力营救,女童最终得救;还有“最美教师”张丽莉,等等,都是我们身边最平凡而普通的人,却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这些事告诉我们社会上还是好人多,让我们无数次地感动,并以他们为榜样,是德育教育的典型例子。让学生们觉得德育教育不是空洞的,更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像苏教版二年级上《大禹治水》,讲述了大禹为了广大百姓的安危,舍小家顾大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优秀品质。用它去教育和感化小学生们,从现在开始培养,日后定能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的德育教育应该得到重视,因为我们提倡培养出“四有新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点滴渗透德育教育,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挖掘好的德育教育的素材,从小学生抓起,把德育教育贯穿到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去,适时加以正确引导,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把培养德才兼备的好学生作为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