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成果范文

时间:2023-09-18 09:30:3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生态建设成果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生态建设成果

篇1

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生存环境危机和我国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为应对全球环境问题,为改变我国持续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向世界递交了一份奋力争优的答卷。尤其是1999年启动的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其规模、投入和成就,均超过了有史以来世界上任何一项生态建设工程。2010年到2014年,连续五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退耕还林的重要性,并对退耕还林作出重要部署。2014年10月,国务院批准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标志着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再度盛大启航,这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更是中华民族保护赖以生存的家园,应对全球生态气候问题的又一壮举。

一、我国生态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1、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1978年11月正式启动的“三北(西北地区、华北北部、东北西部)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2.4%,预计到2050年结束,规划造林5.34亿亩,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2、全国造林灭荒行动

1990年,国务院批复了《1989―2000年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把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上升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广东省率先行动,1990年就完成荒山造林5800万亩,基本消灭宜林荒山。福建、湖南、安徽、湖北、江西、浙江、广西、山东、吉林、江苏、海南等12省区规划期内累计完成造林面积3.48亿亩,在18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实现了基本消灭宜林荒山。

3、天然林保护工程

天然林保护工程自1998年开始实施,17年累计完成人工造林(5005.05万亩)333.67万公顷,飞播造林(5316万亩)354.40万公顷,新封山育林(12881.4万亩)858.76万公顷。

4、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14年,截至2014年底,累计完成建设任务1123.23万公顷,其中林业工程771,97万公顷,草地治理工程241.82万公顷,小流域治理109.44万公顷。

5、长江流域防护林建设工程

1989年到1996年长江、珠江、沿海防护林,平原和太行山绿化先后启动。长江防护林建设工程到2000年完成营造林面积685.5万公顷。2000年二期工程开始,规划造林任务687.6万公顷。珠江防护林建设工程1996年启动,一期工程造林67.5万公顷,二期工程规划227.87万公顷。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期工程累计完成323.67万公顷,二期工程规划造林136.00万公顷。太行山绿化工程一期完成造林295万公顷,二期工程规划146.2万公顷。全国平原绿化工程截止2000年底累计完成造林698万公顷和全国平原绿化工程二期工程规划552.1万公顷。

6、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工程规划自2001年到2050年,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2500个,保护区总面积达到1.72亿公顷,占国土面积达到18%,使85%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种数恢复和增加。2006年已经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2395处,各类保护小区5万多处,形成了类型齐全、功能完备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

7、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建设速生用材林工程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中期发展加快,90年代末形成。2002年,国家正式启动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工程,规划建设2亿亩速生丰产林规划,2015年已经建成。(中国林业新闻网)

8、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自1999年在川、陕、甘开始试点,到2013年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1.39亿亩,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3.08亿亩,位列全球生态建设工程之首,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推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二期工程于2014年启动,规定到2020年将全国具备条件的约4240万亩耕地退耕还林(还草)。[1]

二、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仍然严峻

全球气温升高:地球上最暖的14个年份都出现在1980年以后,气温升高导致更多极端的气候现象――创纪录的热浪、冰融化、海平面上升和更多的破坏性沙尘暴。[2]全球变暖让世界的干旱土地越来越多,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从1959年有测量记录以来年年都在增加,已成为所有环境趋势中最有预示性的趋势。

森林面积缩小:20世纪初全球森林约为50亿公顷,迄今已经减少了将近一半,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估计,全球每年有近1300万公顷(约合3200万英亩)的森林被砍伐,平均每分钟就有20公顷森林化为乌有。

土壤侵蚀流失:地球表层的土壤并不丰厚,大多数地区都是以厘米计,据世界观察研究中心的莱斯特・R・布朗估计,世界耕地面积的36%,正在加速流失。人口持续增长、对粮食需求的持续上升和土地的过度开垦,使不适宜开垦的土地也惨遭破坏性使用。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就会消失。

物种持续减少:据专业机构研究,目前正处于第六次物种大规模灭绝的早期阶段,和过去不同的是,前几次都是自然现象所造成,而这次则是人为的。目前鸟类、哺乳动物和鱼类处于危险和濒临灭绝的百分比都已达到两位数。这个数字,在全世界近10000种的鸟类中占12%,在全世界的4763种哺乳动物中占24%,而在整个25000种鱼类中估计占30%。[3]

沙尘暴频发肆虐:2001年4月中国遭遇了一次很严重的沙尘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的科学家报告,来自中国北部的巨大沙尘暴已经到达美国。“从加拿大到亚利桑那都蒙上了一层尘土”。在科罗拉多州博尔德上空10700米的高度检测到了这次沙尘暴的粉尘。中国正在失去数以百万吨计的表土,如此巨大的自然资本损失,是它无力承受的。[4]

河水断流缺水:这是我国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危机之一。这段记载令人心悸:“由于黄河上游向城市、工业和灌溉改道分流的情况越来越多,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这条河不停息的流淌了几千年后,1972年出现断流。1985年以后,每年都有一部分时间干涸。1997年是个旱年,黄河有226天没有与海相连”。“黄河上游对水的要求不断增长,这意味着有一天黄河可能根本再也流不到山东”。[5]

三、我国西部退耕区面临两难选择

西部退耕区生态环境脆弱,干旱、荒漠化、水土流失、湿地退化等仍然相当严重,现有可供植树造林的土地多集中在荒漠化、石漠化以及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这些地区适生条件极差,给植树造林和生态恢复带来巨大的困难。按照国家的战略部署,西部地区的工作重心将长期以生态建设、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为主,这对于西部退耕区地方经济的发展将是相当大的压力。

据中国首届10.17扶贫论坛的《中国反贫困发展报告》,截止到2013年,我国贫困人口仍有8249万,其中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省份有、甘肃、贵州、新疆、云南和青海。这些地区是我国生态系统脆弱,关系我国生态安全的生态敏感区,同时又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残缺,增收产业薄弱的区域。

《生存与毁灭》一书以纪实的笔触记录了退耕区一部分生活在贫困状态的民众生活现实,生态保护与生存的矛盾冲突表现的尤为尖锐。[6]

1998年国家在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实施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休克疗法”式的“禁伐令”对上游地区特别是一些诸如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区一些依赖“木头财政”的贫困地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比如甘孜州的新龙县,道孚县等完全靠伐木为生计,一夜之间就失去了生存支撑。[7]与木头财政相关联的诸如运输、加工等产业也失去了生存基础。

四、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对策

一方面,享受西部退耕区生态建设成果的发达区域有责任支持其发展替代产业,解决生存问题。另一方面,西部退耕区要从根本上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就要建立起培育生态文化,提高保护生态的行为自觉,最终推进退耕区从以人类为中心的现代社会走向“天人合一”的生态社会。

1、生态文明社会是人类文明演进的高级阶段

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四个文明发展阶段。

采猎文明又称原始绿色文明。时间大约是1万年以前,历时约100万年。人类对自然崇拜敬畏,对自然的影响范围局限于个体和群体的聚集地;农业文明又称黄色文明,出现在约1 万年前―1700年,有近1万年的历史。在农业文明的不同发展阶段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基本上是敬畏、模仿、探索,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产生的问题是人口过剩、土壤侵蚀等生态破坏;工业文明又称黑色文明。至今不到300年,人类凭借日益发达的技术改造征服自然,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产生的问题是资源滥用、能源危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生态文明又称现代绿色文明。其思潮萌芽于20世纪中叶,人类基本达成共识并付诸行动是进入21世纪后。人们反思工业文明的负面影响,对自然的态度改变为适应、协调,追求天人共生,运用高新技术、清洁技术、信息技术,转变生产模式,发展循环经济,追求可持续发展。

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社会的核心价值主张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对工业文明消极后果进行反思、超越的结果,是人类力图摆脱发展性危机,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理性自觉。关于生态文明的概念大同小异,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即,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8]

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主要是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存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其中建设绿色生态经济是重中之重。

3、我国西部退耕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是优化生态经济模式。发展“资源节约型经济”、“资源开发型经济”、“资源综合利用型经济”、“资源循环利用型经济” 和“资源替代型经济”。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食物链”和工业生态系统“加工链”,使资源得到增殖利用,使“废物”得到再利用。形成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二是推行企业生态化管理。要树立绿色企业形象,重视企业产品绿化信誉,创建绿色名牌,寻找“生态空间” ,建立生态经理制。在世界一日千里的变化速度面前,这些先进经验对西部退耕区和企业的参考借鉴意义不可低估;三是走“绿色经济”发展道路。衡量是不是“绿色经济”,主要看两个方面:首先是看能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其次是看能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破坏,实现“三废污染排放的最小化”。在发达国家,“绿色经济”已经上升为主导型经济,“绿色产品”已经成为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发达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经常使用“绿色壁垒”,向我国的企业施加压力。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将有利于帮助西部退耕区和企业的发展;四是深化西部退耕区经济改革。世界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生态时代,要把西部退耕区经济发展,放在既符合客观经济规律要求,也符合客观生态平衡自然规律要求,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两方面潜力的基础上,其核心是正确处理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关系,这是西部退耕区发展经济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必须把资源环境利用和保护两者内在地结合起来,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从而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得到遏制,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上述数据来源于林业部2014全国林业统计年报.

[2] 莱斯特布朗(著).林自信,戢守志等(译).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东方出版社,2003.

[3] 戴维・跨.杂草丛生的星球[J].哈珀杂志,1998.10.

[4]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新闻:《中国沙尘暴袭击美国》.2001.4.18.

篇2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4-0028-02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人类生态环境的重中之重。城市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城市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更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容忽视的危害。2010年到2020年是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而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环境问题是否得当处理,直接关系到全球环境问题是否得到改善。因此,如何实现我国城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使城市、政府摆脱两难的窘境,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与特点

生态城市建设通过促进环境质量的提高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综合运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协调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协调持续发展的高效组织形式。生态城市概念中的“城市”,不单指城市化地区,还包括城市所有的乡村,既包括城市规划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也包括市域内农村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应强调城市与其周围地域之间动态的统一性,生态城市的系统性观念决定了建设应该全面协调发展[1]。

生态城市的构建是人类最合理地利用资源与环境,寻求人与自然良性循环发展的新的突破,追求人与自然、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共生,乃至高效有序发展。生态城市是由自然、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整合而成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强调整体效益运作,重视环境质量,追求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全面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环境设计规划原则。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所要追求的长期目标,建立生态竞争机制,通过自生和再生原理调节系统,进而更加充分合理地配置有限的自然资源,以适应系统协调有序发展的目标。

综上,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高效和谐性、整体有效性、追求可持续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更加系统地证明了当下城市建设选择生态城市这条道路的必然性。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

大力推进建设生态型城市,这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经道路。生态城市建设是改变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和建设现代化集约型城市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建设生态城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生态城市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城市整体素质,只有走建设生态城市的道路,才能丰富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才能进一步促进城市、社会环境质量与现代化进程的全面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建设生态城市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建设生态城市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新载体,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3.建设生态城市是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

生态城市建设全面强调注重经济效益、注重人类福利、注重生态整体效益。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减少生态破坏和社会环境污染,缓解环境压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知识经济

产业结构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关系到城市经济发展是否稳定、健康、快速,关系到城市定位和整个城市发展目标的确定。我国正处于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过渡的重要时期。如果要摆脱高污染、低产出的产业结构的窘境,必须从产业结构着手,坚持合理布局,以此促进城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把发展知识经济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城市作为人才和科技的聚集地,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只有大力发展知识经济,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产业模式的进一步改革,进而促进我国城市、社会、自然的有序、和谐发展。

2.提高生态意识,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公众是生态城市建设最根本的受益者,但公众对生态城市的建设不冷不热,处在“受约束的尝试”层次,以被动为主,但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2]。树立生态文明观,靠教育宣传和法律法规,强化全民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经途径,教育不仅能提升群众的文化素质,还能调整人的智力乃至技能结构。只有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得到强化,才能促进生态城市的发展,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改善。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就是使人民群众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该承担的环境责任,进而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

因此,必须逐步提高全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更新传统思想观念,深化生态保护理论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明确实施目标,做好科学系统规划,完善产业管理体制,吸引公众参与热情,营造生态环保新风尚,加强区域合作。通过以上有力举措,使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稳健有序地进行。

3.加强政策引导,健全生态城市发展机制

建设生态城市,必须加强政策引导。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方面,必须把生态城市建设和生态经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城市建设过程中绿色技术的比例,用科学的发展观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其次,必须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通过立法、执法营造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保持规划的权威性,依法定的程序编制和修改,而不是一任领导一个规划。”[3]再次,必须确定领导政绩考核制度。“许多城市应该解决又能够解决的环境问题放着不管,却奢谈什么如何使城市生态化,甚至在有些领导的思想中只是要生态城市这块牌子装装门面,并没有真心打算去实施。”[4]针对于生态城市建设,政绩考核强调不仅要有经济发展的提高,更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科学设置绿色GDP,进而使政绩考核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有力助推器。

4.因地制宜,建设各具特色的生态社区

生态社区是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单元,其核心内容是社区生态关系的整合和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强调居民家庭、建筑、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社区服务等要素的有机融合[5]。因地制宜地建设生态城市,不仅能够更充分发挥本城市的区域优势,更能全面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完美统一。

建设生态城市,走生态文明之路,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正确选择,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当今世界的大势所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生态城市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积极主动应对环境污染,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高静,李爱莉,芦玉敏.关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理性思考[J].特区经济,2011,(2):298-299.

[2]李丽红.政府主导型公众参与生态城市规划的难点及法律解决途径[J].现代财经,2009,(8):79-82.

篇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社会、自然、经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要求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而新型城镇化正是达到这一要求的主要途径之一。自2003年提出新型城镇化,我国就迈入了一段前所未有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阶段。多年来,党和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始终强调“稳中求进”,坚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之路,融入生态文明理念,让人们在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中生活和工作,这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对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和生态城市的内涵

(一)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一方面强调“以人为本”,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另一方面坚持城乡“统筹发展”,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式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从而消除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其核心在于不易牺牲环境、农业等为代价,着眼于整体,覆盖农村,促进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可见,新型城镇化打破了行政区域限制,推动了各地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生态城市

从狭义上讲,生态城市就是按照生态理念和原则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建立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们聚居环境。从广义上讲,是基于对社会、自然、经济三者之间关系的生态认识,按照生态学原则构建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一种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而新型城镇化下的生态城市建设既包括狭义也包括广义上的,显然人们要为此不断努力和付出。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推动下,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快速道,所谓的“城市病”问题日渐突出,遂提出了建立生态城市,这既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意义重大。

二、新型城镇化下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新型城镇化和生态城市虽有所不同,但二者之间有着必然联系,最终目标都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建设生态城市必然要有明确的定位、科学的规划设计,以及可靠的付诸实践活动,三者缺一不可。

(一)明确定位

确定城市定位时,主要考虑四个方面因素。第一,自然环境条件,即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及其周边的自然环境;第二,地理位置,是指城市所处的区域位置,如位于交通枢纽地带,一个区域的中心地区等;第三,城市的文化传承和历史渊源。我国是文化古国,现代城市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地,更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担。倘若一个城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在确定定位时就不得不考虑文化因素;第四,产业结构和经济基础。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城市原有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基础是其实现突飞猛进发展的基础。如处于东北老工业区的城市就要以工业建设为重点,同时考虑如何维护生态平衡、搞好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然后再看是否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等。

(二)规划设计

生态城市规划不仅涉及城市功能设计,更要有人文设计、景观设计,既利于美化环境又能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以人为本”,加快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经过多年建设,发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最大问题是农民市民化的速度低于城市化,说白了就是农民跟不上城镇的发展速度。面对这样情况,必须“以人为本”,全力解决城乡间的“分离”问题,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例如,统一社会福利、统一户籍、统一资源税收机制和分配机制等,让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步上升。虽然这一点目前很难实现,但它可能城镇化未来趋势之一。

第二,“城乡统筹”,全速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为了符合新型城镇化和生态城市发展,需要按照城乡基本特色进行合理规划,遵守相关的原则或要求,以此来拉近城乡之间的差距,维护生态环境。第一,保护地方特色;第二,乡村生产和生活要在地理空间上合理的混合存在;第三,尊重自然;第四,维护生态循环正常;第五,加快小城镇建设,以带动周边乡村经济发展。

第三,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城镇功能完善,统一布局城乡的基础设施,以降低公共服务上的差距,同时促进城镇化建a设由高耗能向低耗能转型,实现“低碳”发展。

第四,解决当前城市发展难题。一直以来,城市作为某一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中心,既是各种利益的汇集点也是各种矛盾的集聚地。例如,城市空间拥挤、交通堵塞、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这些问题都是城市快速与生态之间矛盾的反应。对此,要通过城乡统筹发展,生态城市建设,去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构建一个社会与自然关系和谐的生活家园。

(三)建设实践

1、景观。将自然景观和城市建筑群完美结合起来,让城市充分生机活力。现代城市都是由各种建筑结构组成的,如果没有绿色的自然景观,生活在高楼林立中的人们将如同置身于沙漠一样。所以要适当在建筑、道路周围安置绿化带,种植乔木、灌木等植物,建设街心公园以发展园林式城市,既可以柔化城市建筑线条,又可以减少噪音、美化环境。

2、生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支撑体系,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例如,以节水、节地为中心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以重效益、节能、节材为中心构建城市产业生产的生态化体系等。尤其要全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城镇化建设中逐步落实生态城市建设,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发展生态经济,切实建立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动。另外,促进城市交通规划建设,降低地理空间紧张。

三、结束语

总之,在新型城镇化中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长久而艰巨的任务,各方人员要不断为此付出努力,争取早日构建和谐家园,实现小康社会,还我们子孙后代一个优美、和谐、宜居的生活家园。■

参考文献

[1]颜丽杰,王国恩.城市规划行政的制约机制―――公众参与[J].规划师,2009(9):57-59.

[2]卢华翔,茅海容.从方法创新和制度创新[J].城市规划,2010(9):27-31.

篇4

记者:近年来,长宁县立足生态、资源、区位和产业优势,坚持以旅游为先导,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2011年实现旅游收入27亿元,旅游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增长点。您如何评价现在取得的成绩?

曾健:我们在旅游产业上实现了旅游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建设、对外宣传营销、区域合作四个新突破。比如全年29个在建旅游项目顺利推进,完成投资6.45亿元。蜀南竹海观光停车场竣工,中国竹海漂浮温泉、蜀南竹海大酒店五星级改造、七洞沟旅游开发、三江湖老年公寓度假村建设、迎风湾景区开发等项目快速推进,8个乡村旅游在建项目进展顺利。同时,包装策划了50余个项目开展对外招商,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7亿元。与川南12个区县共同成立了川南旅游联盟,签署了《川南旅游联盟战略协作框架协议》和《川南旅游联盟战略协作实施细则》,为共同打造川南旅游黄金区迈出了新的步伐。

记者:2011年4月,出于什么样的考虑,你们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建设“百里新村、养生长廊”战略规划?

曾健:首先是贯彻省、市“千村春风工程”的创新之举。在此背景下,我们适时提出“百里新村、养生长廊”战略发展规划,是原生态的保护性开发,能够有效突破土地、资金、环评、能源等要素制约,因此是我县彰显特色、科学定位,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次,我们具备“百里新村、养生长廊”建设的基础条件。我县境内生态优良,森林覆盖率达51.6%,拥有蜀南竹海、佛来山、梅硐竹石林、世纪竹园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县负氧离子平均含量1000个/cm3以上,部分地方高达3.4万个/cm3;资源富集,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5种,页岩气勘探开发项目积极争取升格为国家级页岩气综合开采利用示范区;交通便捷,成贵高铁在县城附近建站,宜宾港长宁香炉滩千吨级码头已建成并试运营,宜泸渝高速公路长宁段正加快建设,贯通全县沿百里江而兴建的路网、水网、气网基本成型。

第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途径。“百里新村、养生长廊”建设是“新村+旅游+产业”三位一体的新型发展模式,可直接改变农村以单纯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传统发展方式,加快调整和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推动我县以养生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我县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时还可以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实现富民与强县的有机统一。

产业支撑是关键

记者:通过3―5年的努力,长宁县要实现一、二、三产业大融合、县域经济大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大改善、城乡统筹一体化的目标,初步建成以乡村旅游、养生旅游为主要内容的“百里新村、养生长廊”,实践路径怎样?

曾健:眼前这张地图显示得十分清楚,按照“1122510”(一城、一廊、两区、两片、五群落、十条精品旅游线路)综合体系,以中国竹生态养生名城为中心点、以竹海旅游区和百亿工业园区为发力点,以县域南部的省级竹海新农村示范片和县域北部的江南特色效益农业基地为两头,以百里江为主线向两翼拓展,集中连片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养生旅游产业,塑造川南特色村落民居,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其中包括打造一座中国竹生态养生名城、百里江康体运动旅游长廊、建设大竹海生态养生度假旅游区和省级重点工业集中区、建设江南特色效益农业示范片和省级竹海新农村建设示范片。

记者:把产业支撑当作核心,为打造“春风工程”百里示范长廊提供动力引擎。截至目前,发展了哪些产业?

曾健:首先是生态养生旅游业。依托蜀南竹海景区,构筑以温泉养生、森林氧吧养生、乡村旅游体验养生为特色的新型养生旅游业态。加快百里江、七洞沟、三江湖、碧浪湖等精品景区景点开发,推进梅硐竹石林和佛来山国家AAAA级旅游区创建工作,形成大竹海新格局。

二是生态观光农业。以现有的优质畜禽、特色果蔬、优质粮油等五大农业产业园区为重点,加快打造佛来山万亩甜梨、三元万亩枇杷、双河万亩花椒、洪谟故里万亩油菜等10个万亩特色农业观光体验区。

把重点放在建设美好新村上

记者:建设美好新村、为建设“春风工程”百里示范长廊增添跨越活力是一个亮点,特别是在与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紧密结合方面有哪些探索?

曾健:首先是与科学规划紧密结合。科学编制完善了《长宁县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设计评审出9套农村建房方案,供“春风工程”示范村选择建设。目前,113个“春风工程”示范村均已完成村庄建设初步规划,其中开佛乡马村、下长镇新华村村落建设规划分别荣获四川省农房建设规划评审二等奖、三等奖,开佛乡马村、梅白乡白虎村等8个新村村落建设基本完成。

其次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紧密结合,全方位提升新村建设质量。

第三是探索一套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机制。比如在投入机制上,公共设施部分整合涉农资金解决,农房建设由农民自筹;在建设机制上,由建房户、村组干部、村民代表成立建房小组,统一组织施工,确保农房建设风格和质量;在宅基地置换机制上,农户在新村建设农房的,原宅基地必须拆除并复耕,户均可节约土地近1亩。

记者:实施一年来,取得哪些成效,存在的不足有哪些?

篇5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城镇化进程中实现生态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城镇建设过程中,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与规模效应,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干扰破坏。目前,我国的许多大中型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问题:城市灰霾天气增多,水环境问题严重,公共绿地减少,环境自净能力下降,城市垃圾生成量巨大,交通拥堵愈演愈烈等。这些问题正在影响着居民的正常生活,威胁着人体健康,阻碍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快车道,城镇作为主要的人居环境吸引着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和聚集,其数目和规模在迅速增加和扩大。最新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1)》显示,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27%,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6.9亿人。公开数据显示,至2011年末,中国共有657个设市城市,建制镇增加至19683个。全国共有30个城市常住人口超过800万人,其中13个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人[1]。作为居民生产、生活的主要地点,城镇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发生联系的重要场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要求人们进行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要求把生态思想贯穿到居民生产生活的始终。

2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化建设的实践发展

自1971年联合国提出要开展城市生态的研究后,愈来愈多的国家开始投入到城市生态的研究和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中。

1982年8月28日,第一次城市发展战略思想座谈会提出了“重视城市问题,发展城市科学”的重要主张,城市生态学正式列题,并把北京和天津的城市生态系统研究列入国家“六五”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986年,江西省宜春市第一个提出将建设生态城市作为其发展目标,并于1988年开始试点工作,这是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第一次具体实践,成为我国构建生态城市早期探索的标志性事件。从此,全国各省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省或市的实践要求。1994年7月《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的颁布,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方向,在具体措施上促进了生态概念的推广,可以说是开启了我国各个生态城市建设的大门。1994年,国家环保局组织制定了“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并于1995年,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由此拉开序幕。1996年批准了第一批试点,2004年已有9批,共528个试点,通过3次考核验收,已经命名的有166个[2]。为组织实施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所提出的目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1997年创建了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2000年,国务院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明确把生态省、市的建设作为加强生态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任务,首次明确提出了“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目标。2003年,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是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努力建设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生态省”。同年,国家环保总局了生态省(市、县)建设的指标体系。目前我国已有天津、山西等14个省(市、区)开展了省域范围的建设,500多个市(县)开展了市县范围的建设[3]。2004年,原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同年,国务院将推广循环经济典型,开展生态示范区、生态省(市)、生态文明村以及绿色社区的创建活动列入其当年的工作要点。2007年1月23日,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制定了《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强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生态省(市、县)和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的创建工作。同年,建设部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越来越多的城镇开始关注、提倡生态城市的建设。

3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3.1 合理规划,规范管理

城市的生态化建设的前提是要搞好城市规划,通过扩大自然生态容量、调整经济生态结构、控制社会生态规模等一系列规划手段,来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我国城市类型多样,城市的生态化建设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城市自身的特色,按照符合生态要求的原则进行规划分析。同时在生态化城市的管理中,要有科学、民主、系统的管理体制,形成良性的运行机制;要制定符合城市经济、社会、自然等因素的战略、原则、目标和实施步骤;制定科学合理的鼓励政策,加快生态化城市的建设步伐;创建服务于生态化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科技条件,实现生态化城市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

3.2 实现生态化的经济发展方式

生态化城市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保证自然再生的前提下扩大经济规模,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切实加强生态工业、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建设;立足于可再生资源与能源的利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贯彻落实循环经济的3R原则,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完美结合;形成以绿色或生态产业为特色的以“生态型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格局;调整城市产业结构,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合理布局、优化提升,通过圈区管理、规模效应和产业共生等方式减少资源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物废弃物排放,减轻环境压力。

3.3 建设生态化的人居环境

生态化城市的建设中,要求人居环境洁净、优美、舒适,要充分贯彻生态学理念,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城市的人居环境实际上涉及到了居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而各个方面均需要在绿色生态的理念下发展完善。如在城市的交通体系发展绿色交通,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重视生态用地的规划,实施多重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等[4]。

3.4 倡导生态化的生活方式

生态化的生活方式应该是理性的、节制的、和谐的、全面发展的、可持续的,要求从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将人类自身的生活方式纳入到生态系统整体中考察,从生态系统的承载量、容纳量及整体的良性发展出发,规约、限制人类自身的行为活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每一个个体的参与,而生活方式则是个体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直观的表现。例如,在生活中,要养成绿色消费习惯,自觉践行节能、节水行为,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避免使用一次性产品,自觉维护周边的自然环境,履行每一个人的生态责任。

3.5 重视城镇生态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城镇是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城镇的主体是居民,城镇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提供良好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因此城镇的生态化建设过程是离不开居民的支持和配合的。在城镇生态化建设过程中,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积极引导,让公众从思想上认识到城镇生态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任何一个人都应该为其尽责尽力。

参考文献:

[1]

篇6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我国推行低碳生态城市的现状和实际意义

目前,低碳生态城市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低碳生态城市在规划建设理论研究方面也越来越深入。

我国众多城市也进行了相关方面的规划建设实践。2011年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共提出了15项指标,在八项有关资源环境的指标中,有七项具有强制约束性。由此可见,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在我国政策层面已经得到了极其高度的重视。可以说,在我国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只有采用低碳发展的模式与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才得以真正实现,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然而,就我国现状的国情来看,在很多方面仍并不具备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条件,包括方法体系、理论基础、政策体系、规划原理及建设技术与经验等。因此,我们国家的低碳生态城市就目前来说才刚刚起步,与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生态城市还有一定距离。

二、现阶段中国进行低碳生态建设所遇到主要问题

第一、大城市的建设过于盲目,忽视中小城镇

据统计,全国约90%的地级市以上的城市都提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设想,并以此为发展的目标。但往往停留在规划层面,建设中的实际运用还不成熟。同时,中小城市则缺少对自身的生态建设的关注。

第二、对“新城开发” 过于盲目,对建成区的生态改造不够重视

新开发地区实践低碳生态城市虽然投入较大,但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大部分城市在进行低碳建设时选择了“新城开发”,把推动缓慢、见效慢的建成区改造放置一边。而建成区的低碳生态改造才是城市建设的主要点。

第三、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没有充分的结合中国国情和客观需求

地少人多是我国最大的特点,开展低碳生态城市首要必须结合国情,在不占用耕地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滩涂地、盐碱地等未利用地的生态化改造来进行建设。

第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建立的指法标体系不具有权威性、导向性

任何的城市建设都需要指标体系的引导。我国缺乏指导性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各地区有地方性的指标体系,但都存在一些导向不明的问题。

第五、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多样,定义不明确,

“低碳生态城市”这一概念很早就提出,而对其还没有一个明确、公认的理解。各种概念的混淆,例如“低碳城市”“绿色生态城市”等,对这些概念的确立一个统一的、明确的基础。因此,在实际工作中 ,也出现了滥用概念,偷换概念的问题。

第六、没有确立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地位、编制方法和体系等

低碳城市的规划还处于探索阶段,各个地区的编制方法、内容、指标都没有得到明确规定,缺乏统一的宏观的指导,无法对规划后的城市建设起到良好保障和引导作用。

第七、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过多追求技术的奇、新、特,没有合理控制建设成本

中国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丰富的传统经验和智慧,因此,这些传统的经验与智慧加上部分简单的措施就可以使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是,现在进行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却不再运用以往的方法,而是在技术上有了更高更远的追求,并且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些奇、新、特的技术在没有熟练运用之前往往成本难以控制。

第八、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打着“生态”的旗号干着“反生态”事情

低碳生态城市的目标是减少对自然的破坏,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而事实上,很多地区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都具有很大的问题。在生态敏感区进行开发建设,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也给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留下隐患。

三、低碳生态城市内涵详述

第一、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和目标

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在促进城市良性发展中是一项重要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二零零九城市发展与规划的国际会议中,仇保兴博士首次提出了这种发展模式,组成低碳生态城需要把生态城市与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复合起来,这个理念关联度高且交叉性强。明确指出了建立在以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加深刻的认识为基础,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目的,建立和谐、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就是低碳生态城市。

第二、低碳生态城的主要类型,具体如下:

1、在技术方面具有创新的生态城市。

2、适用性较强,适合宜居的生态城市。

3、逐步演进式的生态城市。

4、灾后重新建设、改造的生态城市(一般为乡镇)。

第三、我国各地低碳生态城的初步实践

中国截止到目前有很多改革试验区正在规划建设中,包括曹妃甸国际生态城、中新天津生态城、深圳光明生态城等,目前统计显示,已在实施生态城市计划的城市有十几个,着手规划生态卫星城的城市已有二十多个,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投入低碳生态城建设的城市会越来越多,可见,我国正在以最快的步伐迈进世界生态城市的行列。

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对于我国经济的重要影响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就是要提高能源结构与效率,这是低碳经济的核心。在最大限度上减少石油与煤炭等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就是低污染、低能耗的经济。

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转变发展的观念,在发展模式上进行创新,使发展质量得以提高。

发展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为我国经济社会得以快速发展打下基础,对加快低碳城市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顺应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中做出积极应对与选择。可以说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多变的国际环境的应对,及对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实现来说都是具有重大影响的举措。因此我国生态城市的发展道路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五、关于低碳生态城市形成模式及建设建议

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是通过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模式,改变社会经济与发展的模式,平衡与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使生态城的规划设计中的每一个环境都贯彻生态理念,因此,这不是一项短期的社会工程。

若想使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城市得到可持续发展,想重新建设与自然平衡的城市与多元价值的社会,需将绿色低碳价值与文化融合起来,构建一种新的社会体制,此体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与活力。城市里社区,不只是拥有教育、居住、医疗等一些基础性的设施,更是有一定社会学意义的社区,是一群人能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形成制度性与规范性的整体。

城市研究者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包括:绿色低碳本质、可持续性本质等相关的一般性的抽象问题,向着对绿色低碳城市具体的制度问题、文化问题、环境问题以及能够使这些问题得以缓解的方面转化,并对规划政策与措施进行理论研究,从而对决策者做出的决定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是积极的影响,使生态城市的理想逐步得以实现。

无论是城市的开发者还是城市的规划者,都需要反思自己,在创作思想和开发思想方面的反思,不管是在城市的规划还是建筑的设计中,都应该注重有关地域城市在文化方面的营造,注重适合技术的应用,在自然建筑环境方面创造的适应,在我国创造具有文脉的城市文化。使东方国家在对于现代以及后现代主义的理解上更具多样化,更具全面化,只有如此,我们的城市建设才能成为真正的绿色低碳城市,而不只是虚名。

六、结束语

我们最终的目标就是低碳生活,众多城市也在努力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并且数量越来越多,我们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在中国实施低碳经济指日可待,我们必将在最短的时间内走向低碳生活,实现我们的低碳生态城市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9, 16 (a) :1-6.

[2]庄贵阳.中国:以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挑战[J].环境经济,2007(1):70.

[3]方虹.国外发展绿色能源的做法及启示[J].中国科技投资,2007(11):35.

篇7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基本原则

(一)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根本指导的。人类与自然的冲突引发的生态危机是人类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原动力。生态危机日益威胁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们清晰地意识到发展经济不能以损害后展其经济的能力为代价,人类需要的是可持续的发展,而不是只注重眼前增长而不顾未来的自毁式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人类应以适宜的技术发展低碳经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城市,主动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生态问题,为人类后展扫除障碍,争取生态环境空间。

(二)以实现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为目标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应是以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为目标。城市是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地,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离不开城市中各种人工建成环境。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用地与空间越发紧张,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冲突日益加剧。为此,生态城市规划必须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利用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逐步优化、提升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缓解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并最终实现两者的和谐共生。

(三)以城乡有机统一体的“生态区域”为依托

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必须是以城乡有机统一体的“生态区域”为依托的,生态应是基于宏观地域环境背景下的整体效益评价,而不是某地区的微观效益评价。城市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城市与其周围城市、城市与其周边乡村都存在着资金流、信息流、人口流、产业流、物质流等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态城市的建设也离不开其所依托的“生态区域”。只有建立起城乡有机统一的、社会经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区域”,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才有可能和有生命力。城乡有机统一的“生态区域”将为“生态城市”的建立和发展提供赖以生存的“养分”,使其得以建立、发展和成长

(四)以物质和资源、能源的“生态化”生产与循环利用为路径

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依赖于城市的各种物质生产及对各种资源、能源的利用。传统的城市规划建设过程是将物质生产、资源与能源消耗看作一个单向的过程,例如大量使用过的物质产品、能源与资源被视为“废弃物”而简单地丢弃或处理,如此造成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生态足迹”不断加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以物质和资源的“生态化”生产和循环为路径,减少物质生产、人们生活过程中的资源与能源消耗,提高清洁资源能源、可再生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水平。力求以较小的生态环境代价来实现人类经济社会“无限”发展的追求,给人类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李问。

(五)以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生态意识为支撑

人类的思想意识是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改变的内因和原动力。只有人们从思想上}人识到人类挑战生态极限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危机,及其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带来的与日俱增的威胁,人类才能从行动上坚定地承担起生态责任。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必须有赖于人类社会整体生态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只有每个人都树立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理念,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效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我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具体路径

(一)生态主导的政策集成

所谓“生态主导”是指切实改变中国当前的城市规划建设模式,首先保证城市的生态目标,并通过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配套政策来保证生态目标的全面实现。这里包括产业政策、公共财税政策、环保政策、交通政策、住房政策、资源与能源使用政策、公众参与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构成的有机集成体系。实现发展目标的统一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协同推进,来确保生态主导的原则不仅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而且在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都能发挥实实在在的具体作用。

(二)先底后图的空间规划理念

面对中国高速城市化的进程,加之土地财政、地方利益的驱动,城镇空间发展往往处于失控的局面,因此在生态城市规划中要特别首先保证“不可建设空间”的划定。前些年深圳市关于基本生态保护线的划定就是反映了这种思想。所谓“先底后图”的规划方法,就是首先根据生态结构完整性和用地适宜性的标准划定禁建、限建、适建、已建的区域,明确各种生态保护区域的边界,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建设用地布局。以环境和土地承载力等生态分析为基础,辅以基于紧凑城市理念、宜居城市理念、就业居住平衡理念的容量分析,最终确定生态城市的合理人口规模、建设用地规模等。

(三)可评价管理的目标控制体系

评价管理的目标控制体系是生态城市规划的成果得以应用于实践的重要保障。传统城市规划往往更注重规划的目标、愿景等,而对于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评价和管理则缺乏有效的控制体系。要使生态城市规划的成果得以顺利实施,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同时,也应建立起完善的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如建立评价和管理的原则、指标体系等(例如后文介绍的国内外有关生态城市的控制指标体系),为保障规划得以有效实施,需要设立一系列的调控、奖励或惩罚措施等。

(四)切合地方发展实际的口]操作体系在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过程中,既要有长远的瞻望的发展目标,又要立足该地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与建设方案,分步骤地去实现建立生态城市的目标,因此,要特别关注建立切合地方发展实际的可操作体系。即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规划方法、规划方案、指标体系、评价体系、管理体系等都要符合该地的发展现状,切实有效地指导其向生态城市的目标发展。

(五)促进可推广、可复制的技术运用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土辽阔,人口和城市众多,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因此我们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关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有益经验的同时,不能好高骛远,过于追求“高新”、“前沿”的非适用技术,而是必须尊重中国的基本国情,注重发展现实可行、经济节约的技术,注重应用那些适用技术、成熟技术。可行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方案必须是可以推广、可复制的,而不能作为“昂贵的装饰品”或仅仅是实验室阶段的“示范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技术成本等,适合中国这个发展中的大国国情。

参考文献

[1] 杨培峰.我国城市规划的生态实效缺失及对策分析――从“统筹人和自然”看城市规划生态化革新[J]. 城市规划. 2010(03)

[2] 仇保兴.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J]. 建设科技. 2009(15)

篇8

生态城市的定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从狭义上讲,指的是依照生态学原理建立高效、和谐、可持续发展、健康的居住环境。从广义上说,生态城市的涵义要更深一些,即在人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建立起一种全新的文化观,不只是建立一种良好的居住环境,更重要的是依据生态学的原则建立一种社会与经济与人类都协调发展的社会关系,目的是为了在有限的资源环境内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

1.1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特点

要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首先需要了解生态城市的特点。与传统的城市相比起来,生态城市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和谐性。生态城市强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和谐,众所周知,和谐这个概念,范围十分广泛,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自然与人共同生活存在的方面,人类回归自然同时自然融入城市之中等方面,都要体现和谐的概念,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和谐则更注重人与人的关系和谐。

第二,可持续性。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是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考虑时间,也要考虑空间问题,将时间与空间进行完美的协调,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又能兼顾到下一代,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第三,高效性。传统的城市在资源利用上效率较低,导致很大浪费,而生态城市却能提高自然界资源的利用效率。无论是在自然资源,还是人力资源上,都能完全高效率利用,物质、能量循环再生,各行各业之间的关系都能得到很好的协调。

第四,区域性。生态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区域的概念,是基于区域之间的平衡。但各个城市之间却也是相互影响制约的,因此,只有区域协调才能有生态城市的协调发展。

第五,整体性。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很宽泛,优美的环境以及繁荣的城市建设是一个目标,但新时代的生态理念要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时,也要注重提高人类的质量,力求在整体水平上进行提升。

1.2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

“九五”期间,我国的环境发展有大幅提升,环保方面有很大改善,但依旧有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状况,生态恶化甚至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白色污染”等等,都是侵蚀我国环境的主要因素。环境的恶劣,将会诱发多种疾病的产生。

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探索生态环境建设。第一个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的生态省市海南省,随后,吉林和黑龙江又分别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之后,我国的许多城市比如上海、、宜春、长沙、深圳、扬州等城市都将生态城市的建设作为发展目标。近几年,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势头越来越好,2002年8月19日至23日,我国的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成功在深圳举行,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对城市的生态化以及人文环境的建设都将是一个极大的推动作用。虽然有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依旧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2 如何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

生态城市的建设,一方面涉及到城市各方面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以及生态恢复情况,另一方面,也涉及到人们的价值观念、日常生活方式以及政策法规等的建设。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来,无论是综合国力、科技水平,还是人口的素质以及意识观念,差距都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在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时,要立足于我国的国情,我国的具体国情是环境差、人口多、底子薄,为此,我国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提高环保和生态意识

生态环保意识的建立,是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和基础。为了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进行一定形式的宣传教育是必须,此外,还应让市民体会生态环境保护的各种好处与便利,从实际行动中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规范环境行为。

2.2 制定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如果没有指导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在实践中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制定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时,要对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相互作用关系理解通透。另外,由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多样,具体制定评价指标时,要在各个方面都设定具体的指标体系,形成阶段性的目标。基于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进行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

2.3 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

环境保护是进行城市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以及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完善的环保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建立环保机制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政府加大建设力度,对保护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维护激励。比如,国家要提升环保主管部门的职能和地位;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队伍等等,都是政府主导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措施。二是在市场中引进环保的价值观念,比如通过税收、环境产权等手段来确定人与自然的关系,遏止环境滥用情况的出现等等。三是提高公众参与能力,公众参与是建立完善环保机制的重要手段,在环境决策参与、环境投资参与、环境监督参与等方面,都要将公众参与作为一个目标。具体措施有很多,例如,修订法律,在法律层面上让公民明白自身的法律权利与义务;修改决策程序,让公众能参与到环境保护措施的决策过程中等等,都是提高公众参与能力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篇9

Abstract: water is the basis of life,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biological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water hassignificant position and role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must be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and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cannot do without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natural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to follow,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cept for construction,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practice,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for reference.

Keywords: ecological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传统意义上的水利工程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程,以建设水工建筑物为手段,目的是改造和控制河流,满足人们对防洪和水资源利用等多方面的需求。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境的要求也随之增长。人们认识到河流不仅是可供开发的资源,更是河流系统生命的载体,我们不仅要关注河流的资源利用功能, 也要关注对河流的生态保护功能,这时才发现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方案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就是在满足人类自身社会需求时,忽视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安全与可持续性循环的需求。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作为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规划方案的一个新的分支,是研究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自身社会需求的同时,并兼顾自然水域生态系统安全与可持续性循环的原理和技术方法的规划方案。现代科学的不断进步、发展使我们认识到,传统意义上的水利工程建设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时,不同程度地忽视了河流生态系统循环本身的要求。而随着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逐渐退化,也会给人们的长远利益带来不容忽视的损害。

所以,在未来的水利工程建设中,要权衡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二者关系,理性地寻找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合理的落脚点和研究建设方案。从河流生态可持续建设的全局出发,使生态水利工程与河流环境立法、水资源的综合治理、循环的经济模式以及传统治污技术联合在一起,成为河流生态建设规划的主要方案之一。

一、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是自然水资源供给和分配的主要项目,关系着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成效。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是把人和水资源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要素来综合考虑,照顾到人和自然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共同需求。通过建立有利于促进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的运作机制,达到水生态系统改善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水资源可持续循环的利用;并最终达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由此可见,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必须尊重自然生态循环的法则,在水利建设方面,将生态用水列入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规划配置方案当中,抢救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湿地生物的多样性。另外,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量和质的问题,而且应该是在不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基础上的合理开发利用。

1、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在农业方面,有利于农业的水土保持,可以涵养水源,保护在水利工程局部地区农业用地的土壤质量,促进农业产值的提高,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2、生态水利工程能保护河流的多样性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要求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之前,对局部河流的现状和河流的地貌特征进行系统、整体性的调查与评估。包括调查河流的水位变化幅度,河流本身构成的形状河床是否稳定,河床的材料和河流的横截面形状等诸多方面进行细致的调察和研究。另外, 它还包括对河流内部生物的考察观测,以及对河流周边动植物的分布规律、种类和数量进行数据分析,并且建立相应的生物数据库,这样会从根本生保护水利工程建设周围流域的生态多样性。

3、生态水利工程有利于局部河流域的河床岸坡建设与防护

生态水利工程主要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基础上,注重生态和水文景观,使护岸形势的多样化。为了让动植物、水域植物、鱼类等有更好的栖息和繁殖的场所,在建设过程中会避免使用不透水的材料,尽量使用良好垫层结构和反滤结构的堆石, 以保证水利建设河床岸坡的生态稳定。

4、生态水利工程能修复已破坏的河道

生态水利工程有利于修复河流整个生态系统;生态水利工程还会加强生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从而改变传统单一经济技术测评的方式,对水利工程进行整体的规划和建设。

二、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1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是指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为消除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而修建的工程。按其服务对象分为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供水和排水工程、环境水利工程、海涂围垦工程等。同时为防洪、灌溉、发电、航运等多种目标服务的为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如黄河小浪底、长江三峡等大型蓄水工程。

2.2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空间中的生物群落(动物、植物、微生物)与其环境组成的系统,其中各成员借助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形成一个有组织的功能复合体。在生态系统各个要素中,水又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水即是生物群落生命的载体,又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介质。在外界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和自我净化功能,通过自我修复,保持水体的洁净。

2.3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兴建水利工程是解决水资源问题,保障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有利举措。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大型蓄水工程和大型调水工程,其不仅明显地改变着地形地貌,影响着局部气候,同时也大幅度地改变着河流自身的形态,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河流形态多样性,其结果将导致水域生物群落多样性的降低,使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有这些影响,都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除对生态系统带来积极影响外,往往还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有的甚至是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三、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制定行之有效的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案

要严格控制水利工程设计阶段的规划内容,促进生态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的提高,使新型生态水利工程发挥应有的环保价值、水利价值。

2、坚持保护和修复河流流域水文多样化的原则

众所周知每条河流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具有其自身特殊性。因此,在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不能盲目的去效仿前人的案例,而是要根据每条河流的不同水文特征进行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

3、 遵守保持和维护河流自我修复的能力的原则

河流具有进行自我修复的能力,这种修复能力不仅能减轻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对河流的消极影响和破坏程度,而且还能减少人们对河流自然环境破坏之后的人为修复力,对河流的可持续发展起着社会和经济共同的促进作用。

4、坚持以修复整个河流水体系统为主要目标的原则

水利工程建设所在的河流与周边的田地和城镇是相互连接的,它们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因此,在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和相互的关系。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在水利建设中,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处处都能意识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但是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多成分、多因素、多变量的综合问题,需要我们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采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来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这样不仅能够实现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且还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篇10

一、生态城市不等于原生态城市

现在一提生态建设,人们就认为必须是原生态的,任何人为的动作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实际上,原生态未必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生态,因为在自然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整体生态也在时刻发生着变化,为了使自己能够存在,原生态也必须不断调节自身。但这种调节是自发被动进行的。众所周知,生态作为一个系统,构成该系统的每一部分都有自身的运行轨道和规律,正是由于彼此间的相容才使整个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中,但这种稳定只是相对的存在,因为“地球表面和一切生活条件的渐次改变,直接导致有机体的渐次改变和他们对变化着的环境的适应,导致物种的变异性。”当这些物体通过转变而使自己与他物之间形成相容时,新一轮的相对稳定才展现出来。但生态城市建设主要是人类根据城市发展的规律,运用本身的智慧,使原生态能够加快自身与整体社会的耦合。人作为自然界中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物,其主观判断能力是其他生物不可比拟的,所以,一旦人类发现生态呈现出不稳定状态,其就会采取各种能动性措施来修复这种不稳定。虽然修复的效果有时并不令人满意。但毕竟人类有这种意识,比生态的自我修复有时会更能显示出其意义。

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在,人口密集,且随着人类的需要,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因此。我们谈生态城市建设,也就是在城市的这种扩大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的因素,以为人类以后的生活带来便利而不是烦恼,而要想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便利,城市的建设就要遵循生态要求。所以,在人的行为和生态要求之间,产生的就是生态城市,也就是说,这种城市既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生态的要求,同时又包含了人类自己的创造,使之更加符合人的需要与生态内在规律。况且,真正的原生态城市是不存在的,只要是城市,就有人的活动,原生态就会发生变化,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说,世界上真正意义的原生态只存在于人没有到达的地方。正如恩格斯所说,“地球的外观、地球上的气候、植物、动物以及人类自身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有这些都源自人类的活动,而在同一时期,德国的那些没有人类涉足的自然界所发生的变化却是小得可怜。”而至于城市则根本不可能存在原生态,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生态城市建设根本不可能存在原生态。

二、生态城市建设不是简单的循环经济建设

循环经济是我们提倡的经济模式,且循环经济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因子,但生态城市建设不单单是循环经济建设,而是包括了社会、民生等多层次领域的内容。

一个城市的发展,并不仅仅完全是随着狭义上的经济发展而发展的,社会的进步已向我们昭显出越来越多的城市发展模式,只要一个城市的建设符合生态自身的规律。且人类能够较为舒服地生活于其中,那就应该认为是城市中生态和谐的一大表现。我们知道,循环经济指的是一种经济运行模式,其理念主要是指“用反馈的方法,对有限的资源循环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带来的损害。”由该理念可以看出,其是基于生产污染、能源浪费对生态破坏所提出的一种经济理念。只是从环境的污染、能源的浪费角度来思考的。但生态城市作为一个系统,并不仅仅只包括经济要素,还有诸多人文要素和文化要素,循环经济模式建设固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领域。但并不能囊括生态城市建设要求的全部,只能算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般说来,社会生态、经济生态、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共同组成了生态城市系统。这一系统是依据许多非常不同的原则而被建构起来的。循环经济只属于为实现经济生态所采用的一种模式,属于人类经济行为方式的一种,只有经济的生态化而缺乏其他系统的生态化,生态城市的建设根本无从可言,而且没有其他系统的配合,循环经济也很难顺畅推进。虽然人们说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原理来指导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但其核心只是经济模式的转变,如强调所谓“废物”的再利用,降低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等。经济是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依赖,主要由生产、流通和消费三大领域组成。所以,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人们能够操作的是诸如“推行清洁生产工艺,进行产品的生态设计、实施产品的绿色生产,建立完善产品的再生体系”,“倡导绿色消费,建立绿色市场准入机制,加强消费品回收网络的建立,严禁高能耗、重污染的消费品进入消费市场”等等。但在此之外的生态问题却不是仅仅靠循环经济就能解决的,所以,单纯地把生态城市建设视为发展循环经济是不符合生态城市本身建设规律的,

三、生态城市建设不仅仅是环境保护

生态是运动的,“生态演变是自然与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作为人类生活的依赖,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质量的高低,进而制约着城市活力的显现。生态城市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环境优异,宜于人类居住,但单纯的环境保护并不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全部。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恶化是不争的事实,这种环境恶化突出表现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关系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特别是现代社会中经济发展周期的出现。其一方面刺激了那些先前已被禁止的对环境具有危害性技术的复活,另一方面又刺激了更新的现代技术的出现,从而使得城市中的环境更加恶化,且呈现出了新的形式,如高科技污染、高危害性污染等。“都市发展的历史证明,都市一方面是人类作用于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另一方面也是人类社会中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环境作为一个综合系统,有多个小系统组成,任何一个和人类生存相关的物质条件都有环境的因素,如大气环境、水环境、光环境、土壤环境、交通环境等等,这些都属于生态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

的东西,有的还属于不可再生、人类不可创造且必须依赖的,也就是说,自然生态环境是整个城市生态发展的基础,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出发点就是要把“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控制在自然生态的承载能力之内”,以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利用,由此,环境保护也就成为了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第一要务。

但除了必须保护环境外,生态城市建设还有更多的人文内涵要求。就拿环境来说。还需要进行环境设计、环境改造,而这些都是人们根据城市发展的规划要求有目的进行的,都超越了单纯的环境的意义,当然,人在其中的这种劳动也就归属于人文的内涵。除环境之外,还有诸如城市规划、人工景观和城市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等多方面内容,所谓“建筑布局合理。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大力提高建筑物的传统个性和文化艺术品位,城市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充足而且先进,城市管理纳入法治轨道”等。因此,从这一层面来说,生态城市建设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环境保护。

四、生态城市建设没有固定模式

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建设生态城市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必须在符合生态城市的指标要素内,按照本地区的情况来确定建设的内涵。

篇11

中图分类号: X17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生态建设的现状

城市生态建设中的“政绩化”

一些地方的城市生态建设中领导的个人思想严重。一些领导不顾社会现实,一味的凭着个人喜好来决定城市生态建设的发展方向,而不是按照当地的发展趋势和社会现实来发展城市生态建设,从而导致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被严重的浪费。而还有一些领导为了好的政绩,为了自己的能够迅速登上高位,就肆无忌惮的大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很多虽然好看却没有实际用处的设施被建设了出来,而城市的环境没有改变,人们的生活水平没有提高,却又让人们疲于奔命,甚至是误国误民。

城市生态建设没有一个统一的目标

城市生态建设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也就是说城市生态建设思路不够清晰。因此,各个地方在城市生态建设过程中各自为政,这样使得很多地方城市生态建只考虑当地的一个小环境,而忽略了我国整个社会城市生态建这个大的环境,使得很多城市设施重复建设,或者当地环境治理的不错,但却把一些垃圾和污染物排放到了其他城市,使得其他地方的城市生态建设遭到破坏。最终使得我国城市生态建设进步迟缓,甚至有倒退的现象。

地方保护主义的阻碍

我国城市生态建设中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一些地方当权者,保护一个污染严重或破坏生态的企业,因为他们能够从这些企业中获得利益,贪污受贿,滥用人民赋予的神圣的权利,使得城市生态建设在这一地区发展缓慢,更有甚者还会污染和破坏其他地方的城市生态建设,从而严重阻碍了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进程。

城市生态建设经济和科技方面的问题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此,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并且我国在经济水平方面也远远比不上发达国家。我国一些城市破坏和污染严重,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完成我国城市生态建设。同时,我国一些城市发展还比较落后,经济水平也不高,因此,发展城市生态建设存在资金不足的现象。从而使得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发展进程相对滞后。

城市生态建设的对策

加强城市生态建设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人民都应该参与到城市生态建设中来,同时监督城市生态建设。城市生态建设要“以人为本”,现代社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城市生态建设也离不开人民的参与。因此,人民有权利与义务监督我国的城市生态建设。为了防止城市生态建设被一些领导的个人思想所左右,应该使城市生态建设更加透明化、公开化,人民可以参与到城市生态建设规划的方向目标中去,为城市生态建设建言献策,并对城市生态建设的每一步进行监督,这样人民行使了作为主人翁的权利,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我国的城市生态建设中去,这样才能使我国城市生态建设有序、正常发展。

制定一个明确的、统一的城市生态建设的目标

城市生态建设应该像自然一样,要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才能得以永恒。反之,就会出现各个城市生态建设变成只扫个人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现象,从而导致我们城市生态建设的发展是用其他城市生态建设的破坏换来的。因此,我国城市生态建设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发展目标,从而才能协调我国所有人、财、物力,使所有资源得以合理、充分的利用,使全国上下一心,这样才能加快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进程。

完善城市生态建设的法律制度

为了顺利完成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目标,需要制定一套完备的法律制度,用法律的权威去规范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方方面面。从而减少我国城市生态建设过程中的一些违法乱纪、贪污受贿行为,并且对那些破坏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目标,阻碍我国城市生态建设进程的不法分子进行制裁,从而使得我国城市生态建设能够顺利进行。

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经济支持、技术保障

城市生态建设不是少数人能够实现的,城市生态建设离不开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因为城市生态建设需要的强大的科学技术来合理规划城市的布局和城市生态建设的方向,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才能保障城市生态建设的顺利实施,这些都少不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扶持有利于合理分配和利用我国有限的资源,从而使得我国城市生态建设更加和谐有序的发展。

总结

我国城市生态建设虽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之处,但是有着国家政策和法律的保障,国家给予强大的技术力量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后盾,只要我国上下一心,我国城市生态建设必将能够顺利进行。我们城市的生活环境将因城市生态建设而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篇12

现在我国各大中小城市在发展建设过程中,都打出“生态城市”这张牌,以扩大城市知名度。但在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中仍存在一些认识和建设上的误区,如果不排除这些误区,生态城市建设必然受到挫折,甚至有可能影响城市的正常建设和发展。这些误区主要表现在:

一、对生态城市概念理解的误区

许多城市政府进行城市规划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包括“花园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环境优美的城市”,有的甚至将这些城市形态简单地等同于生态城市,这些提法是单纯追求自然环境的美化,仅从自然环境角度考虑生态城市建设的片面观点。生态城市内涵模糊不清。

为此,我们要充分和深入地理解和认识生态城市,尤其要加强对内涵的理解,保证生态城市建设不偏离其本质。生态城市是不仅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还要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它有着综合性的内涵。

二、对生态城市建设区域的误区

我国某些生态城市建设忽视城市与区域密切相关的整体观念和城市周边生态环境系统的保护,追求的是小系统范围内的高效、经济和低污染,这种思维模式与生态城市建设的整体观念格格不入,属于局部的思维模式。体现在生态城市建设实践中就是更多注重城市区域,轻视农村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财政的投入、社会保障重点在城市。而在城市的农村区域,在这些方面相当缺乏。对建设区域的误区,会导致生态城市建设的城乡发展不平衡。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提醒我们,生态城市概念中的“城市”,不仅指城市化地区,还包括城市所有的乡村。既包括城市规划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也包括市域内农村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应强调城市与其周围地域之间动态的统一性。

因此,建议生态城市建设要城乡结合,统筹规划,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城市的发展需要乡村提供物质基础,如农产品、林木等,而乡村的发展则需要城市提供市场,所以城市与乡村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必须统筹规划,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

三、对生态城市建设内容上的误区

有人认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生态化”,认为要想生态,就必须回归自然,即克隆自然,加大城市绿化。城市绿地面积越大越好,广场越大越好。道路越宽越好,城市越大越好,楼房越高越好,将城市的生物多样性简单地等同于植物种类的多而杂,认为生态住宅区的标志就是高绿化率等等。这是对生态城市建设内容上的误区。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环境优异,宜于人类居住,但单纯的环境保护并不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全部。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建设的工业、农业、能源、交通、建筑、绿化、通讯、环保等方面。生态城市建设要求城市发展必须与城市生态平衡相协调,要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和谐,尤其是要建立生态产业,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对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的误区

在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实践中,有的地方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而是简单地照抄照搬有些地方的建设经验,结果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是对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的错误认识。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在探索建立生态文明的进程中,各城市资源状况不同,社会进步程度不同,产业基础不同,也就决定了各自选择的发展方式和途径不尽相同。也就是说,建设生态城市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必须在符合生态城市的指标要素内,按照科学规律,根据城市发展特点及生态特点,确定生态建设的内容,只有这样,生态城市建设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也才能宜居,也才具有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无论采取什么模式,生态城市建设都必须以实用性和可操作为前提,而且对本城市要有明确的可操作性目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