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范文

时间:2023-09-18 17:04: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篇1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环境原因

1、家庭

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和城市下岗职工家庭,由于经济上的贫困,贫困生在音乐、体育、语言、外语、计算机、知识面等综合素质上落后于家庭优越的学生,他们还存在大学毕业后自主择业的压力,再加上家庭社会关系薄弱,没有父母可以依赖,也没有金钱作为后盾,自身在风度、言谈、气质等方面还有不足之处,因而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心理上便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神经质等问题。[1]

2、社会

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现代社会贫富差距拉大,有钱的人挥金如土,而贫困山区的孩子却连学也上不起。强大的贫富差距使贫困大学生在心理上感觉到压力时时存在,社会上的一些不公正现象也使贫困生感到,在现实生活中金钱具有重要作用,金钱决定人的地位,没有金钱,也就没有地位,由此导致心理失衡,总认为自己经济不宽裕、穿戴不时髦、被人看不起,以致产生自卑感和抑郁感。

3、学校

进入大学校园,随着接触的同学增多,贫困大学生面对着相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变得不知所措,由于经济的窘迫,思维的封闭,他们不能很快融入学校环境,与老师同学相处不融洽,造成人际交往和沟通的困难。贫富差距对贫困生不仅在物质方面有影响,在精神上也有深刻的影响。生活上的落差给贫困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和巨大的精神压力,这种贫富悬殊的差距直接影响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和人际交往,加重了他们的自卑感,从而产生压抑、烦躁、嫉妒、悲观等心理状况。

(2)自身原因

有些贫困学生对贫困的认识不正确,还不能充分意识到,家庭经济贫困是由于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与能力等多种因素造成的,而是错误地把贫困视为耻辱。他们不愿承认自己贫困,认为这是很丢脸面的事,即由经济贫困导致心理贫困。还有些贫困生把贫困当成接受学校资助和大家照顾的正当理由,当自己得到的关心和照顾没有别人多时,各种烦恼、哀叹、愤怒的不良情绪便会随之而生,有的贫困生还把贫困当成挫折,不能积极主动去克服困难,并由此产生悲观、焦虑嫉妒等心理问题。[2]

二、高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焦虑心理。贫困大学生深知父母挣钱的艰辛,自己身处远方,却总是为家里的情况担忧。在焦虑的同时,他们既要应付繁重的学业,又要忙于业余打工贴补自己在校的生活之需,这更增加了他们的焦虑程度[3]。心理长期焦虑过度或过于持久的焦虑体验,损害了正常的心理活动,从而严重地影响学习和正常生活。

2.自卑心理。贫困生常常以悲观消极的态度将自己与别人进行比较,一味看到自己的短处与不足,自觉比别人低一等,做事缺乏自信,甚至懊恼自己的不够优秀,痛苦不堪。

3.抑郁心理。许多贫困生背后大都有一个不幸的家庭,巨大经济和精神压力,使贫困生感到既无助又无奈,时间一长,产生抑郁心理。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应该注重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贫困生认识到城乡有差距、贫富有差别,贫困不是耻辱,要做到人穷志不穷,让贫困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价值,感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深切地体验到社会的支持,从而消除经济困难可能给贫困学生带来的精神上的消极影响。并通过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使贫困生认识到贫困不仅是命运的挑战和磨砺,更是激励自己奋进的动力,从而树立积极的人生理想和学习目标。

(二)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搞好心理卫生宣传,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实践证明解决心理障碍与心理冲突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是心理咨询。学校要组织训练骨干,采用个别咨询与团体咨询相结合的形式,逐步扩大心理咨询的范围,使心理咨询成为贫困生“排忧解难”的有效工具。大学心理咨询应积极寻求多种有效的心理咨询方式,要切实能给学生解压。学校应建立健全学生心理调适与疏导机制。

(三)解决贫困生的实际困难

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或多或少都与贫困有关,及时给贫困生物质的帮助,是对他们心理引导和帮助他们进行自我调适的基础。目前国家为帮助贫困生,采取了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和特殊困难补助以及学费减免等多项政策措施,简称“奖、勤、贷、补、减”, 高校应充分利用好这个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辅导员老师要深入仔细了解贫困生的实际情况,使最需要资助的贫困生获得最大的帮助。同时学校应开设合适的勤工助学岗位,让贫困生靠自己的能力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光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学校可以争取社会的资助。

(四)开展有益的校园活动并鼓励贫困生参与

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有利于贫困生自觉地抵御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学校要积极地多开展一些促进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的积极、有意义的活动,让贫困生切身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通过活动,增加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了解;辅导员应多了解学生,找到贫困生的一些自身优势,组织活动时给他们进行适当的分工安排,使他们感觉到自己被重视和自己的能力被肯定,这样有助于他们以后更积极地参与活动,表现自己。[4] 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社团在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的校园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动地占领校园文化阵地,为广大贫困生提供高雅、健康、多样的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1] 张娅靖.浅析高校贫困生心理现状与对策[J].岱宗学刊, 2008,12(1):98-99.

篇2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内容

大学阶段是人生中的黄金阶段。大学生心理发展方面的表现是由未完全成熟向成熟过渡。如今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环境适应问题。环境适应问题,主要是指大学生对新的校园生活及环境不能从心理上很好地适应。从长时间依赖父母和老师的帮助面临的环境,生活方式,学习新的特性,依赖和自我矛盾的形成将产生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焦虑。

学习心理问题。大学的主要任务是自主学习。学习不适应和学习成绩不理想是引起大学生焦虑的主要原因。包括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

人际交往心理问题。优秀的人际交往关系是大学生很好的适应社会、实现自我个体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仍然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敏感问题。进入准社会团体,独立学校,学生的社交圈,许多人缺乏人际交往技能,或内向孤僻,常常出现沟通障碍和自闭症心理贫困。

恋爱及性心理。传统的教育观念对早恋为禁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青年人的身体发育的需要。对大学生的心理准备不足。成熟的,神秘的,特定恐惧交织在一起,导致各种心理问题。

择业心理问题。高校扩招之后,大学生普遍工作压力大,乃至呈现困难,由此引起的心理情绪问题更为突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学生的存在,但在大四毕业生更突出。

自我发展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接近成熟,已明确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及价值,充实自我、发展自我的要求更为强烈。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也会产生过分追求完美、期望值太高等不良心理。假如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会引起一系列心理情绪矛盾。

二、文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表现

网络文化的影响。“在传统文化中的网络文化的表现是不同的,网络文化是一种消费文化,娱乐文化,文化的媒介符号。”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自我认识的挖掘和自我情感的宣泄都有影响。在有利于大学生个性发展,拓宽视野,培养创新劲射以及增强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的同时,也会带来诸如紊乱价值取向、淡化人文精神、缺失道德人格等不利影响。

竞争文化的影响。“文化在无形中影响且塑造我们的行为表现方式,所面对的心理问题的性质,并左右我们对问题的处理方式,包括对困难的适应模式,以及遭遇挫折或生病时的反应与处理方式。” 竞争文化无疑是与大学生最为密切的文化之一。在提升危机意识,强化大学生成就动机,培养大学生进取意识以及提高心理素质的同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由于过度竞争和情绪障碍,在个人利益第一的竞争而导致削弱他们的合作意识。

大众文化的影响。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相对于独立的文化范例。因其大众化、通俗化而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大众文化通过信息、影视、流行音乐等方式,能容易让大学生在学习之余得到不同程度的消遣和娱乐,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同时还提供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大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以及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娱乐性,使大众文化迎合了人的趣味,尤其是迎合部分大学生的接受心理;其传播途径的多样性与复制性,使大众文化过度泛滥,从而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三、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文化途径

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有很多,既然心理问题是由文化问题引起的,那么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从文化入手,寻求文化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方法。通过文化调整由于各种文化给大学生心理造成的消极影响,通过文化路径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创造优良的文化环境。人处在一切社会环境中。文化环境对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发展。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高幅度冲击下,营造一个宁静的文化环境,对于调节人的心理健康意义重大。近年我国加大了对文化管理的力度,响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文化得到获得发扬,显现大众文化与主旋律文化共同繁荣的局面。 这是人民希望看到的现象,对于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打造有实力的文化品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用的新思想,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到抓住网络空间,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通过QQ、邮件、微信、微博等新型网络途径和大学生进行平等而个性化的交流,帮助大学生解决具体情况,从而使大学生树立正确而又意义的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篇3

1.1 心理健康与否的判断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维持。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表测量,其标准是随着时代变迁和文化背景变化而变化的。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致可概括为:智力正常,自我评价得当,情绪调控能力强,社会适应良好,人格完整,人际关系和谐,学习动机明确。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的心理正值一个发展时期,是从青少年不成熟的人格状态向成熟状态转变的过程,也是各种矛盾的思想观念发生碰撞、冲突的时期,还要面临复杂的角色转换问题,因而,大学时期正是各类心理问题的高发阶段。笔者了解到,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学业、人际关系处理、恋爱问题、性健康、性格和情绪调节以及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涉及面较广,深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角落。

1.3 学业问题 具体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两极分化现象较严重和学习动机功利化;人际关系问题主要表现为很多大学生不能很好地与人和谐相处;恋爱问题则主要体现为情感的迷茫、不正确的恋爱观以及如何应对失恋;性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性反应,产生了堕落感、耻辱感与性罪恶感,把性与不洁联系起来并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性格和情绪调节问题具体表现在抑郁和情绪失衡。

1.4 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 (1)网络群体。网络这把双刃剑给一部分大学生带来了困扰。(2)贫困大学生。贫困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非贫困生,人际关系敏感、自卑和心理负担过重的现象在贫困生中较为普遍。

2 剖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当代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加入WTO后国际竞争的加剧,对人们的心理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震荡,在这样一种社会大背景下,大学也不再是宁静的港湾,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使得一些大学生原本就脆弱的心理防线受到了空前的冲击和挑战。久而久之,引起了心理的迷乱和失衡。(2)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目前在校大学生,基本出生于国家改革开放之时,成长于国家经济发展之日,由于家长对他们的过高期待,过分保护,使其对家长的依赖性强,导致他们认知和情感发育不正常。另外,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忽略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3)大学生未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知识匮乏。当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并不乐观,很多学校都只是流于形式,心理健康知识匮乏导致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不足,进而使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不足,埋下了诱发心理问题的隐患。(4)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其主要表现在: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他们在性格、意志力和对事物的认知及情感各方面都有别于高中生和成年人,情感方面比较热烈,认知方面明显不足,具体为对社会制度、人际交往和爱情等诸多方面的认识不完善,不成熟。同时,他们的柔韧性不够好,自制力也相对较差,做事喜欢随心所欲,缺乏长远目标,计划性不强。加之现代社会竞争和市场经济加强,各种形形的信息带来人们心理的复杂化,很多大学生经常感到压抑,但由于自身认识不足、心理方面知识的缺乏或顾及个人隐私等多方面因素,他们的郁闷没有得到及时释放,经过长时间的积聚和沉淀,便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

3 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决策

3.1 学校方面的应对措施

3.1.1 开展新生入学的心理健康普查 高中教育以学业为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易被忽视,带着高中遗留下的隐性心理问题,加之离开了父母的呵护,大学新生有可能在遇到一点小挫折后就将原先存在的问题加强化,以相应的症状表现出来。研究表明,开展新生入学的心理健康普查是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1.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良好的环境对人产生的积极影响。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沃土,而校风建设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所以学校应加强团结友爱、奋发图强等优良学风的建设,让同学们在其影响下学会怎样与人和谐相处,解决一些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扰。同时学生还可通过参加学校开展的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情绪特征。

3.1.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由于中学时期心理健康教育不到位,大学生普遍缺乏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鉴于此现状,校方很有必要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除了对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讲解外还应加强认知心理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系统学习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3.1.4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咨询体系 学校心理咨询体系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学生可以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找到应对措施解决心理问题,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近年来,高校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而且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有心理健康档案,比较全面地记录学生心理健康情况。选择适合中国文化环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测查量表,对其大学四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归类,评价并记录在案,针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

3.2 家庭社会方面的应对措施

3.2.1 家庭教育模式的转变 当代大学生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娇惯等原因造成了他们娇生惯养、依赖性强、适应性差、以自我为中心等性格缺陷。一旦进入大学独立面对生活的考验时,问题便会接踵而至,如同学关系紧张、不适应寝室集体生活、报复心理强、不关心他人等。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家庭,解决方法自然也得从家庭着手,现代社会的家长们应该意识到过去那种全权代劳的呵护方式往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放手让他们自己处理一些生活中的事情,积累生活经验才是健全的家庭教育方式。

3.2.2 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最严重后果就是自杀,近几年,高校学生因为各种心理问题自杀的事件并不少见。巢传宣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系统在自杀意念的产生中可发挥缓冲作用,社会支持系统比较好的学生相对而言产生自杀意念的机会较少。因此,在预防大学生自杀工作中,应考虑构建比较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

3.3 学生自身方面的应对措施

3.3.1 学会自我保健,加强心理调节 大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首先从认识上入手,学生要对自身心理状态、性格特征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对自己在大学里的位置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其次,应该学会自我调适消极情绪。正确的调节方法可以是通过写日记、听音乐、聊天散步购物等,以便及时释放负面情绪。此外,郝霞研究表明经常运用幽默缓解压力的大学生的抑郁和交往焦虑水平都较低,且自我效能和自信都较高,鉴于此大学生可以积极培养采用幽默方式来缓解压力的能力,以促进自身心理健康。

3.3.2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有益于身体和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互相依赖。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其意志品质,弱化、扭转不良的心理倾向。同样,由于体育锻炼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又深刻,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共存,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成熟,有利于情感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

4 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新思路

4.1 完善研究的操作方法,努力推进研究本土化 我们必须在借鉴国外先进研究经验的同时,大力加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加快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并结合中国大学生的自身特点,研发适合中国学生的心理评估量表及问卷,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学生心理研究的本土化发展。

4.2 拓宽研究的视野范围,努力推进研究具体化 在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同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学校这个大环境的影响还要将研究视野扩大到家庭及社会环境等领域,密切关注其成长过程中一些特定因素的影响,使研究细化和具体化。

4.3 扩大研究的文化维度,努力推进研究国际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留学生群体逐渐融入各大院校。对外国大学生来说,国外长期的学习与生活是一个重要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校方在着手研究中国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同时也不得不重视起这些群体的问题。所以我们应对外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研究,扩大研究的文化维度,从而推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 路文焕,徐炳亭.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析.中国学校卫生,2004,25(4):449-450.

2 李殿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7.

3 李淑英.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方式.中国校医,2008,6:761.

4 王定福,陈福生.论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会科学战线,2004,5:185-188.

5 王鲁慧,张扬.认知心理教育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的实验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1:1203-1204.

6 杨彩云,潘素芳,刘建宏.应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兰台世界,2005,7:59.

7 巢传宣,刘建平,付茶英.江西某大学学生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6,1:87.

篇4

社会变迁、疾病年轻化及犯罪处罚等因素导致“缺损型家庭”日益增多。生活在这些家庭的学生,最有安全感、归属感和爱的家庭缺损,成长中最重要场所不健全,必然面临着亲情残缺或教养缺失问题,导致部分学生心理出现异常。为了更直接掌握“缺损型家庭”大学生现状,面向1015名在校大学生开展了调查。抽取的数据中不同学院的“缺损型家庭”大学生在全部学生中占比例从5.33%到12.60%。

1 “缺损型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共性

“缺损型家庭”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但是出现的心理问题有一定的共性。

1.1 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和家庭

父母离开对孩子的打击巨大,他们不愿意面对,觉得自己的过去是不幸的,面对好朋友也不愿意提及家庭情况。这给最初的摸底统计工作带来一些困难,也不利于下一步的教育和干预。统计数据中体现,在将近百人的学院,由于人数少、了解程度高,统计上来的“缺损型家庭”大学生占比例最高。

1.2 不敢交往或在交往中敏感多疑、戒备心强

由于经历过最亲人的离散,他们害怕身边人离开或者背叛,缺乏安全感,有很强的戒备心理,无法轻易相信周围人。他们不愿意过多的被怜悯和同情,又希望和健全家庭的孩子一样得到理解和尊重,重重矛盾,自我压抑,孤独敏感。

1.3 容易将细小事情放大、容易冲动

家庭变故后,有时会钻牛角尖,产生一些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想法,感觉无法克制, 形成冲动倾向或强迫行为。尤其体现在人际关系上,体现在恋爱过程中,更多的依赖牵绊,而出现矛盾时,女生反应更激烈一些,甚至出现一些过激的言行。

1.4 人格发展不健全

情感发育过程中父母一方或双方教育缺位,再加上社会交往歧视造成的伤痛,使之情感淡薄,表现为自私、缺乏同情心、冷漠。“缺损型家庭”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缺失,经济上也会受到影响,对比健全家庭,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失落,如果在教育中未能正确引导,会影响到孩子。

2 影响“缺损型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

由于某些因素影响,“缺损型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也存在着差异性。

2.1 家庭缺损时间

大学期间家庭结构缺损的学生占12.2%,这些学生除在事情发生一阶段情绪变动较大外,心理状况正常。这一方面得益于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对易发心理问题的关注,对重点时期的干预,另一方面也因为大学生身体和心理趋于成熟,人格基本健全,家庭结构变化对他们的影响不是颠覆性的。大学之前家庭结构缺损的占87.8%,基本是未成年前就生活成长在缺损型家庭中,家庭结构缺损时间越早,孩子受到影响越大,心理健康状况越差。特别是从小父母双亡的孤儿,心理出现异常的比例极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表现异常,需要去心理咨询中心疏导。

2.2 家庭经济情况

统计中缺损型家庭学生97%都是经济困难学生。一方面说明父母是工薪阶层的情况下,只有一方抚养并支付大学教育费用很难,另一方面也说明缺损型家庭学生还是不愿意透露家庭情况(统计显示除经济困难学生外缺损型家庭学生仅占3%),而面对经济压力,渴望得到经济帮助,他们必须将家庭情况公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缺损型家庭学生心理带来压力。不同的家庭生活条件,个别“缺损型家庭”大学生产生不平衡心理,出现心理问题。

2.3 社会支持情况

71.43%“缺损型家庭”大学生与母亲生活,缺失父亲应该行使的关于责任担当的教育与示范,22.45%与父亲生活,缺乏母亲教育中表达的温柔与关爱,而6.12%为其他,缺失父母双方。作为社会人,社会支持好坏直接影响着“缺损型家庭”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在调查的千余名学生中有3名孤儿。一人从小生活在直系亲属家,视为己出,家庭经济条件可以,除回避家庭情况外,其他方面无异常。一人大学时父母双方同时车祸遇难,除事故发生后一阶段,经过调整干预后无异常。而一名从小开始辗转在多个家属中的孤儿学生,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在学校干预时得不到社会支持,出现了反复现象。

此外,性别,城乡等差异,也会有不同的心理状况。一般来说,女生比男生更敏感,农村因为聚集的生活,相对保守的观念,使“缺损型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较城市更严重。

3 “缺损型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缺损型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3.1 社会因素的影响

虽然“缺损型家庭”的形成与其子女无关,但是社会上很多人还是无法把他们分开来看待,在接触中总是带有标签。也有一些人虽然在表面上是客气尊重的,但反对自己的子女与他们交朋友。这些或歧视或疏离的做法会给“缺损型家庭”的孩子带来不给的影响,特别是较小的孩子会受到暗示,形成自卑的心理。

3.2 家庭因素的影响

健全的家庭结构本身就是一个软环境,会给孩子安全感和归属感,而且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同的,不可或缺的。“缺损型家庭”中,特别是离异,犯罪等家庭中,孩子在父母身上接触到大量负面的东西,他们所受的正面教育被消耗,世界被颠覆,破坏过的心理世界重建是很困难的。

3.3 学校因素的影响

当前学校都很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普查及辅导员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状况,并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安排学生骨干做帮扶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应该掌握度,更注重人文关怀,更注意保护隐私,不要让学校再成为带给“缺损型家庭”学生压力的又一个场所。特别是在一些资助和帮扶中要注意方法,考虑他们的自尊心。

3.4 学生自身原因

“缺损型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情况良好,有一些在家庭中支撑家长,在学校表现突出,阳光向上积极乐观。出现问题的学生其自身有一定的人格问题,不能正视现实,不愿意接受现实,一昧与他人对比,怨天尤人。这些学生正是我们要重点关注和帮助的,通过我们的教育和引导,完善其人格中不健全的方面,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

“缺损型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起因在家庭,显现在学校,危害在社会,已经引起社会和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高度关注。通过对“缺损型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掌握“缺损型家庭”大学生的心态,找到其心理问题的原因,并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为建立健全“缺损型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干预机制打下基础。

篇5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26

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校要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保持大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完成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国家和社会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积极发展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但是,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态度还存在问题,表现在对心理咨询缺乏了解和信任,对心理咨询的工作还存在抗拒的情绪。作为高校的教育者,要积极研究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解决相应问题的对策,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心理咨询

对心理咨询的解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咨询是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检查和心理测验;狭义的心理咨询则不包括后面三个内容,只局限于咨询师通过书面或语言等媒介了解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并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的过程。

2 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认知不足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目前,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认知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心理咨询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认识还不足,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高校心理普查工作缺乏了解

有些同学对高校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第一,对心理普查工作不了解。本文以大学生心理普查工作举例说明。心理普查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通过心理普查发现的,而在高校的心理普查工作中,能够认真对待普查工作的仅占全体学生的三分之一,有接近半数的大学生是敷衍了事,还有五分之一的大学生不参加普查工作。

2.2 对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缺乏了解

不了解学校所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在一个对心理健康课程的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只了解心理健康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能获得的学分,只关心是否能顺利通过,或是否可以获得学分,对课程的内容和重要性没有清楚的认识,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等同于普通的选修课程。

2.3 对心理咨询的保密性原则有怀疑

大部分同学对他人主动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表示理解,但是当自己遇到心理压力或者有烦心事的时候,能够主动到心理咨询中心求助的同学比例还很低,通过了解他们不去进行心理咨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怕别人知道自己做过心理咨询,会认为自己有心理疾病;第二,怕自己的秘密被别人知道;第三,不好意思将自己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咨询师交流。这几方面的问题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中的“保密性”原则不够信任,这也间接反映了高校有关部门对心理知识的普及不够深入。

2.4 没有正确认识心理咨询的作用

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作用有怀疑,有些大学生认为心理咨询工作就是陪人说说话、谈谈心,不会有什么实际的效果和帮助。这些情况都反映了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缺乏正确认知。

3 解决高校大学生对心理咨询认知问题的对策

3.1 设立心理咨询开放日

可以利用每年5月25日“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1]或10月10日“世界心理健康日”[2]等标志性的纪念日,设立高校的心理咨询开放日,邀请大学生群体或大学生代表走进心理咨询室参观,与心理咨询师接触,通过这第一次接触,增加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改变大学生对心理咨询敬而远之的态度。“5・25”的谐音即为“我爱我”,提醒大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己”。核心内容是:关爱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己,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进而爱别人,爱社会。

3.2 提高心理咨询人员的队伍建设

做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人的因素,在大学生咨询的过程中,首先接触的就是咨询师,咨询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工作的认知。在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中,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还比较少,大多数是兼职的,或者其他岗位人员通过再培训上岗的。高校心理咨询机构要把人才建设摆在战略的高度,增加专职人员的数量,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心理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注重强化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强化咨询技术的培训,通过专题培训提高咨询工作者的业务能力。

3.3 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心理咨询的效果

一些大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心理咨询的作用,他们认为心理咨询是万能的,只要参与了心理咨询就能快速、彻底的解决任何问题,很多咨询者都希望通过少数几次咨询就可以解决自己问题,而往往经过几次咨询之后,没有出现期望的显著效果就不再参与咨询了,这种想法是不正确也是不公正的。心理问题和其他身体疾病不同,心理问题非常复杂,产生的原因也是很复杂的,而且心理问题是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产生的,与大学生的家庭环境、生活经历和个性特点都有关系。要消除这些因素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是非常复杂的,有些问题的消除或改善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参加咨询的大学生一定要正确对待咨询的效果,要对心理咨询工作有信心。

4 结束语

研究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的认知情况,有利于帮助心理咨询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特点,在实际工作进行调整,能够更好的把握心理咨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心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依据。

注:

[1]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的谐音即为“我爱我”,提醒大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己”。是2000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团总支、学生会倡议,随后十多所高校响应,在2004年由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共同决定将5月25日定为“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

[2]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在1992年发起,将每年10月10日确定为“世界心理健康日”。

参考文献:

[1]赵杰红.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校心理咨询工作遇冷原因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9):20-21.

[2]胡伟国.地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0,(3):75-77.

篇6

1.大量调查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复杂、多样,其中常见有以下几种

1.1 人际关系问题;进入大学后生活、学习的环境与原来相比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离开了父母和应试教育的老师,面对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人际群体、新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需要自己来安排,有的同学表现出焦虑、抑郁、失眠、苦闷等不良情绪。在与他人交往中难以和别人愉快相处、缺乏交往技巧有此引起了孤独、苦闷、缺少支持和关爱等痛苦感受。他们渴望友谊、理解、和信任。又不善与人沟通,产生人际关系紧张问题。

1.2 学习问题:由于应试教育形成的不良学习方法和习惯使其无法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表现出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态度不端等。造成成绩不好、苦闷、自卑、心理压力大、不自信等不良心理反应。

1.3 情感问题:大学生情感十分丰富发育接近成熟,情绪波动很大、心理上强烈渴求爱情,又不善于处理与异性之间的关系。每个大学生都明白在大学谈恋爱缺乏成熟的条件,如经济上自顾不暇,双方都存在发展变化的可能性,对未来工作的不确定等。内心易产生矛盾和过重的心理压力,导致失恋,易引发心理疾患。

1.4 择业压力问题: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会受到社会、家庭、个性特征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找到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毕业时的就业状况和入学时的心理预期差距太大,从天之骄子到毕业就失业,心理落差太大,对前途感到迷茫,许多心理问题随之产生。

1.5 其它问题:如经济问题、家庭关系、人格缺陷,健康问题、容貌问题等方面而造成大学生的困惑和苦恼。影响身心健康。

2.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方法探讨

2.1 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新生阶段是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和适应期,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班会、晚会、新老生交流、文体活动、宣传等入手,力争尽快熟悉校园生活。90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独立性、适应性不强,及时给予生活指导,专业思想教育,人生理想教育,道德伦理教育,医疗健康教育,讲解大学与中学的不同之处,尽快了解学校生活环境,提高心理素质。

2.2 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咨询作用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及基本医学常识讲座,帮助树立健康意识,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无病、体格健壮,还应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我保健和预防身心疾病的意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开展定期心理健康检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2.3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里广大师生、教职工等共同生活、工作、学习所形成的文化氛围。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指导和人格塑造,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巨大的催化作用。丰富的校园文化让朝气蓬勃、精力旺盛的大学生能在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增强与他人交流、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2.4 对大学生进行负性情绪的心理预防与治疗

与同龄人相比,大学生显得更加敏感、自尊、争强好胜,容易在外界刺激下产生愤懑、自卑、自负等不良情绪,而自己又不会调节和控制,易发生挫折、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导致心理失衡,心理危机,重则精神错乱,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心理调控能力,学会自我心理调试的方法,适应社会生活,至关重要。让消极情绪通过合理的宣泄、转移和升华,调节自己的情绪。以一颗平常心面对自己,面对集体,面对社会。保持乐观,建立自尊,培养积极人格。

2.5 培养独立自主的自信心,确立合理期望

独立的自信心是指,不受自己的成败和他人的评价左右的自信心,不过分苛求自己,确立合理目标,正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目标过高、过低会产生优越感和自卑感,给自信心造成不良影响,或盲目自大、骄傲自满,或自我否定,心灰意冷,产生自身价值困惑。要想解决价值困惑带来的心理问题,避免极端行为出现,要加强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社区和广大农村,在艰苦的环境中进行能力、素质和意志品质的锻炼,引导他们对遇到的各类问题和现象做深层次的思考,增加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和理解,增强社会应变能力,优化心理品质。因此,帮助学生从不断的追求中完善自我。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也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未来的社会发展将更加迅速,竞争更加激烈,对人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工作中,进行科研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发展和培养。根据不同心理健康状况和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以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这也是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长虹,丛中.临床心理治疗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581-582.

[2] 金绪中,沙海燕.江西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心理学杂志,2005,13(4):281-283.

篇7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教育界有识之士越来越普遍的关注,大学校园内,出现学生不假出走、精神失常、非正常死亡现象不断增加,给高等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影响了学校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秩序。而现实中,那些表面上正常,而实际上却潜伏着种种心理问题的学生对自己所存在的烦恼是如何表现的?又是抱着何种态度去认识它们,并且是通过什么措施去解决的?烦恼事频繁发生多在什么时间段?我们想通过这次的调查获取相关信息,为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共调查浙江海洋学院学生215人,其中男生79人,女生136人;大一65人,大二66人,大三84人;平均年龄在21.3岁。

1.2方法

在浙江海洋学院心理教育中心老师的帮助下,设计了春季烦恼事件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烦恼事的表现,频繁出现的时间,认识及解决方法等。调查表主要采用选择方式回答。2008年春季4月份,由班级心理委员组织被调查的同学,以团体方式统一进行填写。

2 .结果

2.1大学生春季烦恼事件以及情绪恶劣程度

调查显示,最烦恼的事是就业与未来发展前途问题,女生烦恼人数多于男生,随年级升高这方面烦恼的人数明显上升。其次是能力问题,觉得自己能力不够,男生这方面的烦恼多于女生,大一同学多于其他年级的同学。第三是专业与学业发展问题,这方面女生比男生 要多,大二同学比大一和大三同学要多。另外是学习问题和经济问题,男生学习上的烦恼的烦恼多于女生,学习上大一同学的烦恼多于大二和大三同学,而经济问题则是女生为多,大三为多。

因为烦恼事件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指对学习、生活、社会交往三方面的影响,考查结果发现,认为受到影响的同学占到了67.4%,总体上女生受影响要多于男生。关于有些同学感到未受到影响是由于自身采取了一些合理的调节方法,有的是采取放任无所顾忌的态度。

2.2大学生春季应对心理的烦恼的途径

大学生应对心理烦恼的途径,从应对的一般分类上以及社会支持方面来考查。

同学们采取的调节方法很多,其中积极地“面对现实,尽量想办法解决,”最多,其次是“通过娱乐等活动转移目标”、 “不让任何人知道,一个人呆着”。积极的解决问题、转移、往好处想这几种方法,都是男生比女生使用得多。男生不同于女生的另一方面是,会使用利用物质的方法调节自己情绪,如吃、喝、抽等。女生的特点是求助方面比男生 多。从不同年级的情况看,大一同学积极去解决,转移不去想的同学比较多,倾诉比较少。而大和大三同学则转换想法、找人倾诉和不想让人知道的同学比较多了。

在寻求社会支持方面,同学们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主要是自己解决,其次是找同学朋友。其中男生靠自己解决多些,女生找同学朋友多些。同时,除了向父母求助外,心理咨询老师成为他们的重要求助者。另外,很少有同学会向班主任、辅导员、学长求助。

3.讨论

春季学生的烦恼问题比较严重,烦恼主要 与就业发展有关,那些与就业发展有关的学习问题、能力问题也是产生烦恼的原因。从横向来看,在学习问题上男生比女生更为苦恼,可能由于本身男生平时比女生贪玩,导致临近期末自然前者比后者更担忧。这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而在各个年级段来看,低年级比高年级要更看重这一问题。关于就业与前途问题,大三占最大比重,而且这种比重是随着年级的增高而上升的。说明,越是临近毕业;大家的心理关注自己今后的人生,这是一种好的现象。关于能力缺乏问题,男生比例要大,随着年级的增高,这种比例逐渐减少。也说明了,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越来越有自信了,高年级的比低年级的更懂得自己的能力,更了解自身的价值与需要。

在寻求社会支持方面,以父母和心理咨询老师为主。春季还有夏季,来心理咨询室的同学最多,这一方面反映了这个季节心理问题是多发时期,也说明了同学们对于心理咨询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找心理咨询老师的比例大致相同,其实是咨询老师人力有限,全部在全负荷工作。这个时期是心理咨询室最忙的时期,可是同学们都不愿意去找其他老师,甚至不愿意去找辅导员老师。说明辅导员老师,特别是心理辅导员老师在其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以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针对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同学进行,让大家学习良好的调节心理烦恼的方法。要让更多的心理辅导员一起参与工作,及时化解同学们的烦恼。

篇8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075-01

大学生是时代骄子,但部分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往往忽视心理健康状况以致出现心理疾病并导致各种不良后果。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大学生中16%到25.4%的人有心理障碍,其中因为精神疾病休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总人数的37.9%,因精神疾病退学的人数占因病退学总人数的64.4%,而且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人数正在逐年上升。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存在往往使他们心理扭曲,不能正常完成学业,甚至引发诸如校园暴力、自杀等各种极端事件。而在目前的大学生中,新生、毕业生和贫困生是容易产生心理疾病的主要群体。

一、三类学生群体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

(一)新生的心理疾病主要产生于生活不适。学生在中学时期一般都生活在父母身边,很少与外界接触,缺少独立生活的经验,进入大学之后,面对社会化的大学生活,学生在自我认知、同学交往、生活环境、学习竞争等方面都面临着全面的调整和适应,在这个时候,一些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较弱的学生就会出现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使这些学生因为不适应新环境而觉得生活缺乏乐趣而导致休学、退学;因为不善社交而使个性变得孤僻、冷漠,严重的会患上抑郁症,甚至出现自杀倾向。

(二)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产生于就业压力。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 “大众教育”,社会上技校生、“海归”派、进城务工人员和下岗工人的不断增多,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竞争形势。尽管学生们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形势早已熟知,但严酷的现实仍然超出他们的想象,这让毕业生的失落感增强,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此时会做什么、能做什么、将来想要干什么。严峻的就业压力使部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自卑胆怯、信心不足、患得患失、人云亦云等心理问题。

(三)贫困生的心理障碍主要产生于经济困难。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这类学生在生活上会与其他同学有着明显的差距;由于交不起学费和缺少生活费,他们必须为获得收入而奔波,所以,贫困牵扯了他们更多的精力,造成沉重的身心负担。经济上的重负,使贫困生在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因为贫困,他们会在同学面前感到痛苦和羞愧;因为贫困,他们会在人际交往中自我封闭,独来独往;因为贫困,个别贫困生还会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做出极端的行为。

通过对三类大学生群体心理疾病产生原因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高校和学生个体的前途和发展,也影响着社会和国家的稳定和建设,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三类学生群体心理疾病的解决方法

(一)新生心理疾病的解决方法。在对待新生生活不适应和社交困难的问题时,新生应尽快把自己的疑惑告诉老师,寻求老师的帮助。而老师则应该在新生入学后及时通过开班会或者个别谈话等形式让学生懂得进入大学的学生们即将开始的生活是与以往不同的:进入大学后,远离父母的呵护和溺爱,面对的是如何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独立行动;面对的是如何与同学相处、与老师相处、与社会相处;面对的是在没有人鞭策着学习的情况下如何学会自觉学习。老师要告诉学生,每个大学生都是这样从不懂到懂,从无所适从到应对自如的。学生懂得了这几点,有了心理准备,就能很快的适应一个新的生活环境,以全新的姿态、崭新的面貌、向上的精神迎接新的生活。

篇9

一、引言

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与此同时,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等问题频频困扰大学生,以至于当今的大学生常常“陷入个人问题的矛盾之中不能自拔”,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问题,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现在的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造成其心理不健康,从而导致大学生不能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这样的现实。目前大学生自杀或伤害他人生命的现象屡屡出现,这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也反映出大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目前来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 学习动力缺失,生活消极悲观

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放松下来,旷课、迟到、早退现象普遍发生,他们用上网、玩耍、谈恋爱等方式来消磨时光。另一部分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兼职、社团等活动。大学生消极颓废、虚度光阴是对生命的轻视与亵渎,这在一定程度也是外界环境对其施予一定压力后的逃避行为。

2 漠视生命,自杀事件频发

上海市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在“上海市预防自杀研讨会”上公布了对杨浦区3000名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调查显示,25%以上的被调查者曾经有过自杀的意念。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大连、沈阳、哈尔滨等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26.5%的大学生偶尔有自杀念头,2.1%的大学生经常有自杀念头。2012年,全国共报道281名大学生自杀事件,其中209人死亡,72人存活,自杀死亡率为74.4%。

以往学者的研究将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根源归为学业、就业、情感等几个方面,从调查数据中(见下表)我们可以看到,学生面临主要压力集中在学业与就业两个层面上,这也是高校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所在。在校期间的学业问题又直接影响到就业问题,二者相辅相成。这些现象使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不能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学业因素的成因,加以教育和疏导,找到缓解和控制的方法,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于大学生心理的研究过于形式化和表面化,忽视了形成心理问题的根源性原因,特别是一直忽略学业压力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解决方法也过于教条化和格式化。

二、目前高校在学生学业层面存在问题

学习是学生在学校期间的核心任务,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掌握生存技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打下的学业基础,决定了其在走入社会时发展的基础以及未来发展的差异性。但在目前的高校,教育体制和学校办学理念的差异,导致学生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1 理论与实践脱节

很多课程的安排和教材的编著已经完全脱离时展的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师本身就对教材内容产生质疑,这种强迫式的灌输方式只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迷茫,形成逆反心理,很难达到学习的效果。

2 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影响教育效果

学校在教师的选拔过程中唯学历论,缺少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考核,因此教学过程很难与学生形成共鸣,不能达到预设的教育效果。

3 职业生涯规划形式大于内容

各个高校都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学生在刚入学时就填写职业生涯规划书,但是这种为了做而做缺少实际的操作意义。在操作过程中,学校并没有对职业生涯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概念模糊。

4 高校心理咨询发展缓慢,学生对心理咨询认识不足

在学业面对很大压力的情况下,学生难免在心理上出现各种问题。调查表明,大学生中觉得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一般和对之不了解的人占大部分,觉得很好或较好的只占16%,有13%觉得很差或较差,真正去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人很少,只占很少一部分。学校在这方面的宣传也很少,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程度不够高。学校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应当作为重要环节,而很多高校却将之忽略了。

三、缓解学生学业压力的途径

高校大学生心理压力明显高于其他人群,这源于社会压力、家庭的压力、自我认知的压力,等等。高校工作者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在造成学生压力的学业、感情、社交、就业等各方面进行 研究,广大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根据学生特点的变化及时了解学生特点,主动地承担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适工作,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调适的工 作机制和工作方法,把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使思想教 育工作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1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促使广大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与方法,从而更科学地认识学习压力的成因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高校学生思想工作者很多没有进行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学习,这成为开展高校心理辅导工作的最大障碍,经过短期培训上岗的辅导员不能够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面对实际问题,他们无从下手,甚至要到产生不良后果后才会发现问题。这在高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状况。高校在选录学生辅导员时应重点引进心理学、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不定期地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加强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

2 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使其常规化、规范化

当前大学生心理咨询虽然在每个高校都有开展,但并未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应有的功效。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室是一个被边缘化的部门,很多时候成为了学校的摆设。领导不重视,教师不积极,学生不认同成为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名存实亡的主要问题。因此,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从政策层面上进行监督和管理,使高校心理工作落到实处,真正有一批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专业的指导。

3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与时俱进,应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时展的趋势进行研究

时代的发展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很大的挑战,过于保守或者落后于社会发展的心理咨询方法必将被淘汰,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必将阻碍这门科学在现实中的应用。

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1)心理咨询师应该对于社会环境和时展特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心理咨询师不仅仅是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知识储备,特别在这个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时代的特点赋予青年人的影响尤为明显。从更宏观的角度上去认识和把握学生成长的特点尤为重要。

(2)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时代在发展,而个人生活的圈子却在逐渐缩小。特别是网络的发展是影响青年人人际交往的一个主因。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走出小圈子,多参与、多接触、多了解,这对于学生性格的养成有重要的作用。

4 通过改革教学方式,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同时,加强管理和监督,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学校要形成听课评课制度和教学满意度评价体系,建立优良教风的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 ] 张建卫,刘玉新,金盛华.大学生压力与应对方式特点的实证研究 [ J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2 ] 王 鹏.大学生学习压力及其调控策略初探 [ J ]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篇10

1.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不够重视

随着近几年大学生引发的事故越来越多,社会和学校已经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但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学校仍然把学生的专业素质放在最主要的位置,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的投入不够或者没有投入。有的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形同虚构,无人登门,有的大学甚至没有专门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机构,使得学生迷茫无助的时候无人帮忙,容易钻牛角尖。对学生心理教育的考核评估也就是简单填张试卷,根本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学领域的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

2.心理教育对象不全面

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只不过大多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不至于引起学生做出对社会的危害性活动,只有心理问题很严重的学生才对做出极端的行为。但学校往往认识不到这一点,认为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只是少数,只需要对极少数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学校又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往往等到事情发生后才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时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已经为时晚矣,学校也只是在发生问题的那一段时间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没有开展长久的心理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到杯水车薪的作用。由于教育对象的片面化,使得大多数学生在面临就业、情感、家庭问题时没有专业人士指导,学生的孤独感增强,容易产生消极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3.对心理教育的认识不合理

大多数高校对心理教育的认识不全面甚至不合理,有的学校把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混为一谈,认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等同于对学生进行了心理教育,这显然是片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也帮助树立学生正确的观念,但倾向于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培养,而心理教育则倾向于对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却不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有的学校又过于看重心理问题的严重性,认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树立都是心理问题的一部分,学生的观念有偏差,就是有心理问题,这是对心理问题的不合理认识,学校如果坚持这种观点,会给很大学生扣上心理不健康的帽子,让学生产生心理压力,反倒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对大学生实施积极心理教育的措施

1.树立积极预防的观念

在以往的心理教育中,教师只注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解决,关注学生遇到的问题,注重这些问题的发生原因和解决方法,这种教育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使学生缓解压力,克服消极情绪,但学生却注意不到自己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心理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还注重学生是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增强自我调整能力、增强心理素质。

心理教育的进行应该从积极的角度出发,发现学生心理中的积极因素,用积极的途径激发这些积极因素,使学生培养积极的品质和思想,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增强心理素质,树立正确观念,心理教育由被动的解决问题变为积极的预防问题、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2.设置专门的心理指导课

很对学校虽然设有心理咨询机构,但学生碍于面子等问题,不想在教师面前表露心事,面对心理咨询机构的大门望而却步,折道而返。学校可以换一种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比如设置专门的心理指导课,心理指导课和心理理论课不同,不再向学生传授枯燥的理论,而是把理论运用到实际中来,切实帮助学生解决一系列心理问题。在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匿名写出自己近期面临的问题或困难,这样就解决了学生由于面子问题不肯吐露心声的状况,教师在收到学生的反馈后,对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总结和概括,并当堂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明确自己存在的问题,消除对困难的恐惧心理,帮助学生解决苦恼,还给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

篇11

    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逐渐上升,通过该种教育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并制定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预策略,保证大学生的正常发展。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数量的增多,大学生面临的各种压力也不短增加,如果学校与教师不能给与学生正确的心理指导,将会影响到他们的成长,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自杀事件。面对不同性格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其不同的心理指导,使他们处理好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让他们能够用健康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与学习,实现自身的健康成长。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1.1人际交往能力教育

    要想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就要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在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中缓解内心的孤独感,积极向他人倾诉自身的压力与问题,寻求良好的解决方法,从而减少心理疾病。研究人员发现,人际交往过程中可以实现心理沟通,并通过自我完善来和他人辅导来调节心理状态,从而保证人的心理健康。大学生的校园生活相对单纯,交流对象比较单一,再加上自身生活经验不足,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解决,给心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会出现心理疾病。通过人际交往教育,学生可以自觉寻找交流人群,减轻内心压抑与痛苦,积极面对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最终保持健康上升的生活心态。

    2心理健康教育与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关系

篇12

大学期间是大学生心理发展最为重要的阶段,是大学生个体心理素质提升的关键期。但该时期,因为大学生自身心理的不成熟,使得大学生成为了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的群体。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面临着诸多的生活、学习、就业压力,让大学生容易出现焦躁、抑郁、挫折等心理健康问题。真是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入手进行分析,最后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来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根据严重程度的不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可分为轻度心理障碍和严重心理障碍。河北省曾对一些高校新生进行心理普查,结果表明,20%-30%的学生存在轻度心理障碍;0.8%-2%的学生存在严重心理障碍。苏州大学心理咨询中心8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测查数据显示,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大学生比例基本稳定在6%左右。杭州市的调查研究发现,25.3%的大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国家教委曾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大约20.2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己成为大学生体学、退学、自杀的一个主要因素。据统计,因心理健康问题而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占总退学人数的30%左右,而且这一比例呈逐年增长趋势。大学生心理问题在数量、严重性和复杂性上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正是看到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我国开始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通过出台一些文件和政策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讲课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监狱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这些政策文件的颁布实施,充分说明了党和政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二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础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影响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方式、突进得到了改进,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课堂教育工作得到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通过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夯实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形式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在局限于课堂说教,普通高等学校开始利用计算机技术、微信等形式来改善心理健康教育条件。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片面化。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包括积极和消极两种目标,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多以消极目标为主,关注大学生群体存在的各种心理疾病、解决方法以及如何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教育矫正。但忽视了对大学生心理潜能的挖掘,对大学生积极的心理个体品质的培养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仅仅让大学生了解到自身存在的不良心理症状,而对如何积极进行健康心理的培养知之甚少,导致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不高。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严重。普通高等院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对待,设置了学时、学分,教学内容依照教材开展,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应用性不强,无法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目标相融合。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偏重治疗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对大学生存在的消极心理行为进行治疗,而忽视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规律,不重视心理健康防范性教育,导致治标不治本的现状出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不足和偏差、心理学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发展程度不高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原因。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积极心理学倡导对大学生积极心理潜能的挖掘和发展,反对消极的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心理学反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事后处理和解决,倡导积极的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防范性教育让大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

1.更多关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积极心理学关注对大学生个体潜能的挖掘,这就需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要仅仅注重存在心理健康疾病的大学生,而应该将每一位心理健康的大学生都包含在内。通过重视发展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如自信、乐观等来挖掘大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位大学生都能树立起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通过积极预防来避免心理问题的发生。

2.强化大学生积极情绪的体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通过强化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来培养大学生个体积极心理品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兴趣、增强满意度、激发大学生的爱心等,这些积极情绪体验最终会融入到大学生的血液之中,从而引导大学生的知行能力,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3.转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倡导心理健康问题个别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的教育方式。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倡团体辅导、交互式的心理问题处理方式,认为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最具高效性,但也不否定个别咨询具有针对性的优势,认为只有个别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才会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提升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通过良好的人际支持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永春,刘明波,高山川.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现状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2):50-55.

[2]刘浩,熊奕奕.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议[J].青少年研究,2008(1):76-7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