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范文

时间:2023-09-18 17:04:1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

篇1

基于此,中国数字经济百人会依托中国电子学会的专业研究团队,深入分析全球各国数字经济主要战略,调研走访在数字经济领域具备领先水平和突出能力的典型企业,系统梳理了国内外顶尖学者的最新观点,以及权威智库和知名战略咨询公司的公开成果,对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做出十点研判,具体如下:

一、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成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

人类生产、生活及治理的数据基础和信息环境正在得到大幅加强和显著改善,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持续普及部署,智能终端和传感器加速应用渗透,人、机、物逐步交互融合,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相关的各项活动已启动全面数字化进程,呈现出从被动到主动、从碎片到连续、从单一分离到综合协同的三大转变,源源不断地产生着呈现爆炸式增长态势的海量数据,蕴含着巨大的价值和潜力。数据已成为与资本和土地相并列的关键生产要素,被不断地分析、挖掘、加工和运用,价值持续得到提升、叠加和倍增,有效促进全要素生产率优化提升,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新动能。

图1 新摩尔定律主导下2015-2035年全球数据总量增长态势

数据来源:IDC,中国电子学会整理

二、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是首要战略任务

全球经济仍处于相对稳定的复苏阶段,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将继续作为主要增长点,在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中不断焕发新的动力。下一阶段,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数字经济相关战略会陆续深入实施,普遍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先进制造业作为重要举措,积极推进从生产要素到创新体系,从业态结构到组织形态,从发展理念到商业模式的全方位变革突破,持续催生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形成数字与实体深度交融、物质与信息耦合驱动的新型发展模式,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有效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图2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学会

三、平台化、共享化引领经济发展新特征、新趋势

企业之间的竞争重心正从技术竞争、产品竞争、供应链竞争逐步演进为平台化的生态体系竞争,一批用户基数庞大、技术积累丰富、资金实力雄厚的行业领军企业已率先启动,通过提供开源系统、营造开放环境、促进跨界融合、变革组织架构、重塑商业模式、孵化创新团队等多种方式,持续构建完善资源集聚、合作共赢的生态格局。同时,飞速发展的新一代信息科技,高频泛在的在线社交,以及渐趋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为大量未能得到完全有效配置的资源提供了成本趋近于零的共享平台和渠道,吸引了共享者数量的指数级集聚,弱化了生产生活资料的“所有权”而强调“使用权”,逐步创造出新的供给和需求,促使共享经济快速兴起。

图3 共享经济行业渗透趋势

数据来源:罗兰贝格,中国电子学会整理

四、全球创新体系以开放协同为导向加快重塑

创新仍是推动经济数字化发展的源动力,受技术开源化和组织方式去中心化的双重作用,知识传播壁垒开始显著消除,创新研发成本持续大幅降低,创造发明速度明显加快,群体性、链条化、跨领域创新成果屡见不鲜,颠覆性、革命性创新与迭代式、渐进式创新相并行。创新主体、机制、流程和模式发生重大变革,不再受到既定的组织边界束缚,资源运作方式和成果转化方式更多地依托互联网展开,跨地域、多元化、高效率的众筹、众包、众创、众智平台不断涌现,凸显出全球开放、高度协同的创新特质,支撑构造以数据增值为核心竞争力的数字经济生态系统。

图4 具有典型意义的开放式协同化创新平台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学会

五、基础设施加速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

持续提升数据获取的量级和频率,不断丰富数据传输的渠道和方式,以及扩大数据存储空间,强化数据加工能力,创新数据使用能力,都是数字经济能够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万物互联和人机物共融将会成为网络架构的基本形态,各国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与部署都面临着扩域增量、共享协作、智能升级的迫切需求。同时,电网、水利、公路、铁路、港口等传统基础设施也正在逐步开展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向着智能电网、智能水务、智能交通、智能港口转型升级,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调度能力,支撑数字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图5 基础设施加速转型升级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学会

六、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延伸至信息空间

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呈现数字化发展趋势,传统产业纷纷面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日益广泛深入。人类社会、物理世界的二元结构正在转变为人类社会、物理世界、信息空间的三元结构,国家和地区之间竞争和博弈的重心逐步从土地、人力、机器的数量质量转移至数字化发展水平,从物理空间延展到信息空间,并将很快呈现出以信息空间的竞争和博弈为主导与引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格局。掌握信息空间核心竞争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将在围绕新一轮国际分工态势展开的博弈中抢先占据价值链制高点。

图6 2016年主要国家数字经济规模

资料来源:《数字经济 迈向从量变到质变的新阶段》

七、数字技能和素养推动消费者能力升级

新兴的数字化产品、应用和服务大量涌现,已形成规模巨大的消费市场,不啻于是对消费者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需具备一定的数字化技能和素养,才能更好地发掘数据价值、使用数字化产品和享受数字化服务。消费者所具有的对数字化资源的获取、理解、处理和利用能力,将成为影响数字消费增长速率和水平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数字经济的整体发展质量与效益。全球各主要发达国家将会愈益重视对公民数字素养的挖潜和培养,并将持续提升公民数字素养上升到构建国家新兴战略竞争力的高度,作为推动数字消费、扩大内需市场、强化内生动能的重要举措。

图7 数字经济时代对公民素养提出新要求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学会

八、社会福利水平依托数字化手段得到有效改善

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数字经济孕育、诞生、发展的重要动力及目标。大幅提升公共资源供给效率,显著增强公共服务效用,进一步推动教育、医疗、慈善等公共事业的便捷化、普惠化、均等化,是数字经济在创新变革生产方式、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之外的关键着力点和突破口。多种类型、多个领域的网络化、智能化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将被搭建,面向公众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互联网远程诊疗将成为高频次、低门槛、易得可选的常规医疗方式,并引入人工智能助手有效提升诊疗精准度,缓解全球性的医疗资源紧张难题。区块链技术将在慈善资金募集和捐赠过程中得到大规模应用,强化互信关系,减少交易成本,溯源资金去向,保障慈善事业的公正、透明、有效。

图8 数字化手段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学会

九、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启动规划、建设和管理

随着信息基础设施的规模扩张、功能升级和网络构建,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运行管理过程中广泛深入地推广应用,大量完整、连续、系统,具备一致性、关联性、价值性的城市数据将被持续获得,为构建与现实物理城市精准映射、智能交互、虚实融合的数字孪生城市提供了可行基础。全球一批形成技术、人才集聚发展,产业规模与创新能力较为突出,具备主动比特化条件的现代化城市将率先尝试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的同步规划,并逐渐上升为两者的同步建设和同步管理。为匹配真正海量数据的采取、传输、存储和计算,专门用于数字城市运行管理决策的系统级平台将得到持续的开发与完善,并逐渐形成可推广复制的标准体系。

图9 数字孪生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篇2

货币是假的,信息是真的

如果高度概括眼前这场金融危机的本质,可以说:货币是假的,信息是真的。或者说,货币是多的,信息是少的。

货币是假的,第一层含义是指,在这场金融危机中,货币市场(含金融市场)没有真实反映实体市场,没有优化配置实体资源,背离了真实世界。第二层含义是,货币市场占用的交易费用,相对于它节省的交易费用,多到不合理的程度。

如果把实体市场视为委托人,货币市场视为人,这次金融危机的实质,是人背离委托人,手段背离目的,自我膨胀,发生异化。这是典型的工业病,是传统工业化局限的大暴露。

按照正常情况,实体市场“委托”货币市场,通过货币形式,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应该是:市场所耗费的交易费用,不应超过委托市场自己配置资源时所耗费的交易费用,也就是说,有金融市场,应该比没有金融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消耗的交易费用少。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货币市场,在帮助实体市场配置资源时,发展出越来越复杂的手段(如衍生金融工具),这些手段开始父生子,子生孙,无限繁衍,到后来背离了目标的初衷,最后“忘记”了自身作为工具的身份,把手段的利益当作了目的的利益,实体市场这个委托人,反而成了华尔街发财致富的手段。不是华尔街为真实世界服务,而成了真实世界为华尔街服务。华尔街的钱,本质上是一种交易费用,当这种交易费用远远超过华尔街提供的服务所给真实世界节省的交易费用时,危机爆发了。

所谓的假,就是指异化。就是对于目的来说,手段变假了,变得不真实了,也就是说,不再以真实符合目的作为手段的本份了。

信息是真的,第一层含义是指,从两房贷款开始,来自真实世界的供求信息一直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以衍生工具的复杂化为转移。第二层含义是指这种真实世界的信息,又是不透明的,因此真实的信息又是少的。

真实信息少,只是现象。本质是没有形成真实信息的产业化,特别是没有形成信息配置资源的统一市场。信息被掌握在了少数利益集团手中。真实信息一旦产业化,将对利益集团不利。格林斯潘相信金融利益集团会以市场自发调节达到均衡为行为目标,但实际是华尔街只不过是一个利益集团。

货币市场的竞争者正在出现

中间人无限膨胀,是王业社会不可克眼的局限。仅在中间人内部调控,不能解决中间人体制自身造成的问题。如果考虑到中间人已形成利益集团,要维护既得利益,情况就更是如此。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反映了工业化不能适应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资源配置的要求。以华尔街金融利益集团和美国国家利益集团为代表的中间人势力恶性膨胀,代表了全球性的工业病。

根本性的问题是货币市场本身存在合理性受到了挑战。当前,出现了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也就是用信息直接配置资源的方式,与货币配置资源的方式相竞争。

电子商务交易市场,正在发展成为独立于货币市场特别是金融市场的信息市场。在电子商务形成的信息市场中,人们通过信息交换,匹配供求,撮合交易,实现了不通过一般等价物的、直接基于使用价值和具体价值的全球资源优化配置。

我们在实践中观察到,许多全球化公司和跨国公司配置资源的时候,首先依靠的,不是上市公司在股市上获得的经常是扭曲过时的价格信号,而是直接利用供应链和社会网络,进行复杂系统条件下一对一的实蓟跷锖头务的信息匹配。只有需要进行宏观判断和长期判断时,才会优先考虑货币市场的信号。一个集团企业的老板,如果在下午3点前,就可以把公司当天所有的资源变化情况、市场变化情况搞清楚,他为什么还要绕弯到华尔街去求证该怎么进行响应市场的决策呢?

我们说,货币是假的,信息是真的。如果信息是假的怎么办?可以援引第一条,“信息是真的”来解决。这是什么意思呢?在用信息配置资源时,任何一条具体的信息,都有可能是假的。但信息市场作为一个整体,与货币市场相比,谁更加真实――更符合真实世界――呢?

当我们说信息是真的时,意思并不是指每一条信息必定是真实的,而是指信息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比货币市场更加接近真实世界;是指信息的机制。这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说,信息市场比货币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更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货币市场要经过一般等价物的迂回,不仅流通速度慢,而且会造成系统性的信号失真;而信息市场在互联网和数字化条件下,可以进行高速复杂的信息匹配。另一方面是说,信息市场比货币市场配置资源的成本更低。因此信息市场在总体上来说,可以比货币市场更有效地配置实体资源。

货币市场与信息市场在配置资源上的实质区别在于,前者是一般等价的迂回调节,后者是个性化的直接调节,这也反映了两种虚拟经济的本质不同。

篇3

2月6日,贵州印发《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7年-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国内首个省级层面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我省发展数字经济的优势是什么?

谢晓尧:贵州的优势总的来说有4个方面,一是战略优势,国家大力支持,数字化发展态势逐渐形成。先后获批建设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获批宽带乡村、远程医疗、物联网重大应用等试点示范,在大数据方面相继出台《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若干政策的意见〉》等系列相关文件,为发展数字经济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是资源优势,数据加速累积,应用模式和种类不断丰富。全省数据中心服务器承载能力达37万台,安装使用服务器5.1万台。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已承载481个应用系统,三大电信运营商贵安数据中心正式投入运营,数据共享开放实现突破,云上贵州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平成升级改造,完成353个数据资源目录的梳理和170个数据集上云,共享数据集118个,108家网站与省政府门户网站实现数据交换等。

三是环境优势,软硬生态良好,发展条件和氛围持续优化。我省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生态和气候条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和宜居宜业环境,推动大数据等新经济形态发展,开展大数据先行探索,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参与大数据发展的氛围,形成全国大数据“试验田”的先行优势和数字经济发展良好的环境优势。交流合作环境不断优化,贵阳数博会成为全球数字经济领域重要的高端交流平台,中国痛客大赛、中国“云上贵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等一批创业创新平台不断涌现。

四是后发优势,发展速度加快,为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空间,我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经济加速发展、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工业实力明显增强,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旅游业井喷发展,一些优势产业在全国地位夯实,全省在西部地区实现了赶超进位的历史性突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五年位居全国前列。

发展“四型”数字经济

《规划》中提出了发展“四型”数字经济,“四型”所对应的经济业态是什么?

谢晓尧:“四型”经济即资源型数字经济、技术型数字经济、融合型数字经济、服务型数字经济,是贵州发展数字经济的主要内容。一是资源型数字济,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挖掘、数据可视化、数据交换交易等领域产业。这部分对应大数据核心业态部分。二是技术型数字经济,主要是数字技术硬件产品研发制造、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包括智能终端产品、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网络通信服务、数字安全等技术领域以及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等领域产业。这部分对应大数据关联业态部分。 三是融合型数字经济,包括数字技术与一、二产业的融合应用,智能制造、数字农业、智慧绿色能源、区域特色产业数字化等新型业态,促进产业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实体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和提质增效,形成数字融合型经济新增长极。四是服务型数字经济,包括数字技术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服务产业新业态,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再造数字消费“新蓝海”。

当前,我省正深入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发展数字经济和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是什么关系?

谢晓尧:数字经济有很强的大数据特征,我们用大数据战略行动统揽数字经济发展,把数字经济作为我省大数据战略行动的重要方向,作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项目“牵引”培育市场主体

《规划》不但提出了我省数字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而且明确了四个支撑性目标。怎样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谢晓尧:主要以六个方面为抓手:一是抓信息基础设施。大力提升现代信息网络发展水平,加快形成宽带、泛在、融合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构建数字流动新通道。二是抓发展载体。以创建贵安数字经济国家级创新示范区,打造贵阳数字经济示范城市、遵义数字端产品制造集聚区,建设贵阳-遵义-贵安数字经济核心引领带和一批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基地(园区、小镇)。三是抓重点项目。每年谋划、和实施一批引领性、应用性、支撑性的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四是抓融合应用。抓各行各业的大数据应用,抓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推动转型升级。今年我们将实施“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行动计划”,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促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经营模式创新,重点建设120个典型示范项目。五是抓企业培育。千方百计打造一批引领企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中小微企业。六是环境营造,持续营造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验田”环境,让企业愿意来贵州投资、创业,愿意来贵州试验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

篇4

《报告》的主要亮点

(一)全球互联网普及率日渐触及天花板

《报告》显示,全球互联网设备和用户数增长率均趋于停滞或放缓。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同比增长率,2010年超过70%,2017年为零增长。互联网用户数的增长率从2010年的13%左右减少到2017年的7%左右。2018年,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将达到36亿,超过了全球人口总数的50%。《报告》认为,当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之后,全球互联网用户数的增长将越来越难。

(二)大数据促进互联网服务提档升级

《报告》显示,互联网企业正在通过对用户数据的分析和使用,让低价服务变得更好。Facebook、Pint er ests、Spotif ys、Netf l ixes等社交、新闻资讯、音乐、视频类网站或APP,拥有数以亿计的用户,他们通过对集体数据和个人数据的分析来优化产品,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令用户感受到这些服务的价值,使用时间将随之增加。这些网站或APP的订阅用户增长率也出现了较快增长。

(三)技术创新未造成大规模失业潮

《报告》认为,近70年来,新技术促进了GDP的快速增长,而失业率一直保持稳定。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就业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让人们更容易找到自由职业。2014年—2017年,美国自由职业者增速是总劳动力增速的3倍多。二是按需工作数量庞大,并保持高速增长。比如,Uber2017年增长率达到50%,其全球有300万名司机,其中美国有90万名,每周平均工作时间17小时,每小时平均收入为21美元。

(四)用户在个人利益和隐私保护间不断寻求动态平衡

《报告》认为,大部分消费者会为了利益而分享个人数据。咨询公司德勤对美国消费者的调查显示,79%的线上消费者愿意为“明显的个人好处”而共享个人数据,超过66%的在线消费者愿意和朋友亲属共享个人数据。当利益不明显时,大部分消费者会选择通过卸载应用、改变隐私设置、关闭Cook? ies、停止访问某些网站等方式,来保护个人隐私数据。

(五)中国在全球互联网的领导力快速提升

《报告》从企业、用户、智能手机等方面对比了美中两国在互联网领导力方面的变化。中国在全球互联网领域的竞争力在快速提升。从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排名20强看,5年前,美国9家,中国2家;目前,美国11家,中国9家。从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全球份额看,中国2007年为零增长,到2017年实现占比40%,美国2017年占15%。此外,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大型互联网企业具有丰富的产品服务生态,但与美国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互联网企业用户规模看,美国Facebook的22亿和Googl e的20亿,明显领先于中国腾讯的10亿和阿里巴巴的7亿,且Facebook和Googl e的非北美用户占绝大部分,腾讯和阿里巴巴的用户主要集中在中国,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国际化进程仍显滞后。

(六)美国科技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和资本支出

《报告》显示,过去20年全球范围内的科技风险资本融资和美国上市科技公司IPO发行交易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美国科技公司在美国所有行业中的研发支出和资本支出最大、增速最快,两者占营收的比重从2007年的13%增长到2017年的18%。2017年,美国上市公司中研发支出和资本支出排名前5的企业均是互联网企业,其中,亚马逊、谷歌、英特尔的研发支出和资本支出较2016年分别增长高达45%、23%、11%。

几点启示

(一)互联网应用加大了全球数字鸿沟

《报告》显示,全球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之后很难再继续增长,但普及的用户应用还在继续深化,导致全球数字鸿沟持续扩大。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机遇,进一步加速了经济社会数字化进程,而不发达国家未能驶入互联网发展的快车道,与发达国家数字化发展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在网络覆盖范围、互联网服务资费、教育水平和知识技能背景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加剧了上述现象。缩小数字鸿沟,推进互联网普遍服务,需要从扩大网络覆盖范围、降低互联网服务资费、提升教育知识水平多方面协同发力。

(二)互联网等技术进步提升了产业供给侧服务质量

《报告》显示,得益于对用户数据的收集与利用以及高度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用户愿意为服务付费。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用户互联网服务的结合,大大优化了用户服务供给质量,促进了传统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服务提档升级。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能够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提升供给侧质量,能够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重要路径选择。

(三)技术创新引发的产业结构变化释放了就业红利

《报告》显示,过去的技术快速发展并没有带来大规模失业,总体失业率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技术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变化和产业分工细化,部分传统产业退出历史舞台,同时衍生出不少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对就业人员需求持续减少,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分工细化对就业人员需求增加,相互之间此消彼长,使全社会失业率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同时,产业结构的新变化,对人才需求也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产业工人不断掌握新的产业技术,提升自身适应能力。

(四)隐私保护和用户体验是产业创新发展矛盾体

《报告》显示,当个人数据开发有助于提高用户体验时,用户愿意让渡部分隐私来提高其服务体验;反之,当个人数据利用对个人没有显著意义时,用户对隐私的保护就比较关注。依据服务需求,用户在体验和隐私保护之间寻求一种动态平衡。无论政府加强数据治理还是推动产业发展,都须注意用户需求这一特点,过于严格或固定的个人隐私保护政策,都不利于产业创新和用户服务体验的提升。

(五)互联网产业正在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报告》显示,由于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崛起,在网络领导力方面,中国正在快速追赶美国,全球前20大互联网企业中,中美两国几乎平分天下,与5年前相比,竞争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于互联网产业具有很强的渗透和融合效应,对各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各国在互联网产业方面的比拼,最终将对国际竞争格局产生显著和深远影响。

(六)研发和资本投入是驱动产业创新的双轮

《报告》显示,科技公司的研发支出和资本支出,美国最高,其两者支出所占营收比例从2007年的13%增加到2017年的18%。在过去20年间,美国科技公司创新持续加快,主要得益于研发支出和资本投入双轮驱动。纵观全球网络科技企业,频繁投资和并购促进了包括人才等优质资源的聚集,而快速增长的研发支出使得企业争先恐后为未来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美国的网络科技公司紧紧抓住这两点,获得了巨大成功。

对策建议

(一)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包容性发展

一是持续推进宽带通信网络普遍服务,加快网络的升级改造,加快推动5G试商用和大规模部署,以多种方式扩大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满足农村、边远地区和贫困山区的网络接入需求。二是持续推进宽带普及提速降费,提高互联网资费的可负担性,为老百姓(603883,股吧)提供用得上、用得起和好用的互联网服务。三是加快推进互联网无障碍服务,加大互联网无障碍终端和服务供给力度,不断满足不同知识和技能背景的人士对互联网的使用需求。

(二)以互联网创新应用助推产业供给侧改革

一是以互联网应用促进企业服务模式创新,创新移动服务、个、在线服务、远程服务、O2O服务等多种模式,可以满足不同场景下客户服务新需求,释放场景应用红利。二是以互联网应用促进企业组织模式创新,大力发展众创、众包、众筹等网络平台服务,提高企业对产业资源整合能力,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升服务供给能力。三是以互联网促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精准营销、个性化定制、网络制造等新商业模式,以需求侧的深度挖掘来助推精准供给。

(三)加强互联网相关教育培训力度

一是提高全民信息素养,推进互联网应用教育从娃娃抓起,把互联网应用技能作为全民基础技能来培养,将其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二是优化教育人才结构,加大互联网技术、应用、融合、管理、治理和安全等各方面创新人才的培养,满足互联网和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融合对产业人才结构变化的需求。三是加强产业工人互联网应用技能培训,完善定期培训机制,发展在线培训服务,强化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培训,提高产业工人适应互联网发展的能力。

(四)平衡个人隐私保护和数据开发促进产业创新

一是制定合理的隐私保护监管政策,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依据国内产业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完善个人数据采集、流通、开发和利用政策,加大隐私保护和监督检查的执法力度,提升数据保护水平。二是鼓励在尊重个人数据保护的前提下,鼓励企业加强对个人数据的开发利用,促进服务优化、体验提升和产业创新。

(五)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篇5

(讯)近日,从汕头市经信部门了解到,汕头市将以1000家企业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为切入点,以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产品生产、市场经营的深度应用为重点,大力推进企业的两化融合,不断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适应国内外市场的快速变化。

“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互联网+”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在以工业“互联网+”行动计划为重点,在1000家企业中开展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拓展工业转型升级新路径中,汕头市将抓紧开展工业“互联网+”行动计划的编制,组织对“互联网+”的研究,实施互联网与该市工业传统产业、园区建设、生产业的融合,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契机以及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阶段特征,依托新兴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思维,充分发挥互联网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融合、创新驱动作用,加速产业价值链体系重构,运用互联网的优势,加快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此外,该市将运用“互联网+”实施工业转型升级。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以该市的化工塑料、机械装备、印刷包装、电子信息、医药制造、纺织服装、工艺玩具、食品制造、文具制造、家用电器等传统优势产业领域为载体,从产品数字化与智能化、设计过程数字化、制造过程数字化与智能化、生产管理过程信息化、制造装备数字化与智能化、定制式柔性制造等六个方面加快该市优势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增效。同时,该市还将培育发展壮大“互联网+”新兴业态。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把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结合起来,创造新的发展业态,加快发展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推进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工业设计、产品研发、工程承包、远程故障诊断、第三方维修维护、协同制造、再制造等多元化、服务化的应用,培育发展壮大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原材料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等生产业,拓展工业生产经营的新途径。

记者从《汕头市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2015-2017年)》中了解到,通过以工业“互联网+”行动计划为重点,在1000家企业中开展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我市计划到2017年,我市优势传统产业应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率达到90%;扩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规模,国家和省“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达20家,其中通过国家和省认定的企业12家。(来源:中国经济导报;文/罗勉)

篇6

【媒体称中国将以关税还击特朗普贸易战,美元指数刷新日低】

媒体称,中国准备用有针对性的关税打击特朗普政府的支持者,包括对美国农产品征税。中国也在考虑对证券和保险业的外资投资放宽限制。“任何中国对美国新关税的回应都会是经过考虑、成相应比例的。”

三题材挖掘

1、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即将召开,已上升至国家战略

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将于4月21日-25日在福州举行。峰会以“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为主题,是中国信息化发展政策平台、电子政务和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展示平台、数字中国建设理论经验和实践交流平台。峰会还将《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7年)》。

市场热度:

涉及个股:海量数据、数据港、榕基软件。

2、工信部提出加快5G应用发展,推动跨行业合作

篇7

自2008年第一个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落户上海后,截至今年3月份,共有10家主题相似但功能细分的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在中国的重要战略版图上竞相盛开。沿海一线包括天津、青岛、江苏、上海、杭州、广州,内陆地区包括重庆、湖北、湖南、陕西。

结合今年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看,中国经济还处在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城镇化的任务尚未完成,从而客观上有继续工业化、城镇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将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潜力。正如国务院研究室主任宁吉所说:“虽然去年、今年,外资企业来华投资的数量是少了,但是投资额始终在增长,大企业反而来得多了。他们把工厂无论放到哪个国家,都不如放到中国沿海有这种综合优势。你放在东莞、苏州,都有综合的优势条件,打个电话配套就都来了,物流的、金融的、技术工人的,其他一些国家还是替代不了中国。”同时,这种优势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落户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保障。

窥斑见豹,移动互联数字产业的发展趋势,就今天的市场看是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互联网现在已经开始进入实体。传媒行业、零售行业、金融行业、制造行业,这四个行业是目前正在颠覆的,还有很多行业慢慢在颠覆”,PPTV的CEO陶闯认为移动互联就是要逼着多个行业做出最核心的极致体验,逼着互联网企业及相关实体企业挖空心思创新,这样才能利用移动互联平台整合资源,把上下游产业链发挥到极致。

国家把第十家数字出版基地放在青岛就是看好了青岛上下沟通的战略位置,青岛的加入使中国东部地区一条依托移动互联,重要实体经济参与的数字出版产业链更加完美。

地理:上下连接,内外沟通

青岛地理位置优越,海陆空交通便捷。青岛作为全省一体两翼经济发展布局中的龙头,可以带动全省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根据《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到2015年,将青岛基本建成我国海洋科学发展的优先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的聚集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到2020年,青岛将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区域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中心、国际海洋科技教育中心、国际海滨旅游度假胜地和国际海上体育运动基地。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向东,可对接日、韩,实现东北亚国际合作;向北,可对接京津冀一体化新区;向南,可连接长三角经济区;向西,可辐射豫晋等地。建设青岛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基地从各方面讲都为山东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文化:厚重与时尚兼得

青岛的文化资源立体性超强,其中既有建置一百多年的历史文化资源,又有以道教名山崂山、历史建筑为主的旅游文化资源,既有丰富的文艺演出资源,又有以青岛出版集团等为代表的出版文化资源。特别是青岛结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培育了大批具有城市鲜明特色的文化品牌,如“帆船之都”、“音乐之岛”、“影视之城”、“舞动青岛”、“美术之港”。

文化的兼容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到这个城市寻求发展以及创业,为这个城市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意识,互联网专业人才的集聚将为数字出版基地形成丰富的人才智库。

青岛市现在拥有3家出版社、50余家报刊社、百余家动漫游戏企业、1500家印刷企业,2012年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值约200亿元。其中,青岛出版集团是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拥有书、报、刊、电子、音像、网络六大出版业态,年经营总收入超过16亿元。青岛出版集团于2012年成立了数字动漫出版中心,开展相关的数字出版工作。出版集团与移动、汉王、网龙、超星等多家科技公司合作,对传统出版物数字化进行二次开发,开发了手机书、电子书、手持阅读器、富媒体出版物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出版产品,在手机、网站、APPStore等平台进行全平台及营销,实现了“全媒体覆盖”。

由青岛出版集团承建的数字出版内容园区,提出了“数字城市社区”的全新概念,通过数字技术实现了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的有机融合,围绕数字教育、数字阅读、数字生活、数字娱乐等,引入了增强现实技术、二维码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开发了云课堂电子书包系统、爱考拉移动学习平台、青岛100度等新型数字出版产品。

青岛出版集团推出的“数字融合出版”是出版行业产品结构与商务模式的全新探索,是通过多种先进技术手段将静态的传统出版物与动态的数字出版物有机融合的最新出版形式,青岛出版集团移动新媒体中心总经理贾晓阳介绍:“这种形式可打破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之间的壁垒,使二者相互融合、彼此促进。”可以说,融合了数字信息的纸质出版物的内容可以不断更新,成为“永不过时的出版物”。内容与技术平台的完美结合让青岛出版集团成为数字出版基地的内容提供商是一种必然。

终端产品:海尔、海信共同打造

青岛的独特优势在于拥有海尔、海信等技术力量雄厚、消费者认可的大型数字出版终端产品研发企业。在数字出版内容原创、编辑加工、数字转换、平台投送、设备生产、市场销售组成的产业链中处于终端,直接面对和影响消费者。“青岛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将是我国数字出版终端产品最丰富、研发力量最雄厚、市场化水平最高的数字出版基地。”海尔电视部门的负责人显得很自信。

这种自信源于海尔的实力。海尔集团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集团与全球一流供应商、研究机构、著名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了以互联网为媒介的120多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创新生态圈。其研发的三网融合电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运用开放的技术平台,均可以支持数字出版的各种格式,是数字出版产品走进家庭的广阔终端平台。

海信集团是国家首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创新体系企业研发中心试点单位,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数字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海信集团主要从事面向三网融合的交互式数字电视平台系统、IPTV系统、互联网电视系统的设计开发、多业务终端产品的设计开发。

园区:功能互补、以人为本

篇8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血脉,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效调控宏观经济的运行,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金融业的安全、高效、稳健运行,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在金融业发展的过程中,原有的发展模式被突破,产生了新的发展模式。这种新的发展模式表现在金融业融合发展,而目前这种融合发展的模式沿着两条路径进行:一是金融业内部所出现的混业经营,进而形成全能型金融机构;另一种路径是金融业和实体产业的融合发展所形成的新兴产业。

一、金融业发展过程分析

自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频繁暴发使得经济发达国家都开始对金融业进行规制。美国颁布法律最早对金融业进行规制,随后英国、加拿大、日本也纷纷仿效美国颁布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金融业进行监管。各种金融法对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做出了明确的限制,银行业、证券业及保险业分业经营和分业规制,形成政策性进入壁垒,这时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产业边界清晰。在20世纪的50年代,国外一些先进的银行开始运用计算机来进行票据集中录入,实现账务管理的批处理,这成为信息化技术在金融业应用的开端。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推出电子银行卡。从此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金融业。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全球化经济的到来,推动了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金融业中的应用改变了金融业传统的业务流程,使得金融业的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也减少了金融业的运营成本,并产生了更多的金融创新。传统的金融业和信息业出现技术相互渗透和融合及相互并购的现象并由此生成一些新的业务。与此同时,政府对金融业的监管也开始放松。美国、欧盟和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金融业出现了融合的趋势。2001年7月我国央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首次明确商业银行可以进行证券业务。2004年10月:保监会和证监会联合《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保险资金获准直接入市。2005年2月由央行、银监会和证监会联合制定的《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公布施行,鼓励商业银行采取股权多元化方式设立基金管理公司。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开始由非竞争关系变为竞争关系,三者之间的传统产业边界开始模糊,出现了融合的趋势。金融业的融合正朝着个性化、效率化、无时空、无地方化的方向发展,力求为客户提供安全、快捷、优质的服务。

同时金融业在自身融合发展的同时出现了金融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新的产业的形态,这种融合发展的新兴产业是金融服务业的融合创新,有助于金融业的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增强金融业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能力。

二、金融业融合发展的经济效益分析

1.降低金融产品交易成本

科斯早在1973年《企业的经济性质》一书中提出了交易成本,它认为在经济交往的过程中,经济主体进行交易会产生谈判和签约的费用,这就是人们交易时要付出的代价。在对交易成本产生的本质研究中,交易成本论认为在专业化分工条件下,市场价格机制交易会有信息成本、搜寻成本、议价成本、决策成本及监督成本,因此市场价格交易成本较高,需要把交易纳入到一个组织中就形成了企业。在金融产品的交易中,金融的融合发展使得金融产品的需求者不仅可以得到金融业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金融产品,而且通过混业经营的全能金融机构能够一站式的得到所需金融产品和享受到整体的金融服务,降低消费者的交易成本。

2.金融机构产生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

英国的经济学家哈提哈特和里歇尔在研究了多项关于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观点后认为综合性银行在效率和金融稳定上具有优势,综合性商业银行能够发挥出比其他专业化银行更大程度的管理能力和企业家能力。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墨顿・米勒认为商业银行通过融合经营,投资者得到了良好的承销服务,同时银行的整体实力得到增强。银行金融机构通过综合性发展在一个平台上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降低金融产品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产生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这是因为原有的人才、设备和技术能够在全能型的金融机构中重复使用,因此能够以较低的边际成本,提供同质的服务。证券和保险金融机构的全能发展同样也能产生相同的效应。总之金融业的融合发展显示出金融机构发展的成熟性。在全能型的金融机构中,各种金融资源能够自由充分流动,使得金融产业结构更趋效率化、高级化,网络型的金融体系开始形成,金融空间结构呈现更加有序状态。这种金融资源的集聚融合效益加快金融产品成本降低速度,使全能型金融机构获得相对成本优势,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3.有助于金融机构分散风险

美国学者Benston经过对《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进行研究后发现统计结果分析显示,当银行拥有附属证券公司时,或当银行将一部分资本投入证券业务时,其风险只有轻微的增长,而收益却有显著提高。增加的盈利加强了银行的支付能力,因此降低了银行倒闭的风险,进而降低了金融系统发生危机的风险。增强全能型银行及机构的竞争力,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德国经济学家特洛文也认为综合性银行能向社会和客户提供投资的最佳机会,可以增强银行和客户的联系,可以使整个金融制度趋于稳定。

4.增强金融创新能力

金融业融合发展程提高使得创新资源进一步集中,增强金融创新能力。金融业的融合发展使金融机构企业更易获取原存于企业外部的知识,同时对于原有的知识更容易理解、消化、吸收、创新,实现原有外部知识和自身知识的融合,使得差异性和多样性的金融知识达到更高层次的协同性,产生群体金融知识学习的外溢性。这种出于不同节点上知识面的交叉,产生的不同知识的融合,降低学习的成本,增强融合后的创新能力。同时金融融合发展促进了内部资源优化,技术网络、交易网络和社会网络有机结合,激发了金融创新活力,大量梯度性金融创新出现,金融业进入良性循环发展。

三、金融业融合发展路径分析

1.金融业内不同行业的融合

在产业融合的产业发展的态势下,金融业的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也在融合发展。金融业业内的融合发展是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打破自身分营业务的局限,彼此之间互相渗透、交叉以及综合而形成的一种发展模式。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规制的放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剧了金融业跨产业并购现象。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发展、获得竞争优势,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不断通过跨产业并购,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使自己成为多元化、综合性的金融机构,来为消费者提供一体化、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如1998年4月,美国花旗公司和旅行者公司宣布合并,合并后的新集团定名为花旗集团,价值730亿美元,拥有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的1亿家公司及零售客户,能够提供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基金管理、证券交易等业务在内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这种混业并购的现象在欧洲、日本也频频出现。这样的并购模糊了银行、证券、保险业务之间的界线,使银行在同一平台上进行综合业务操作,运用资产组合理论减少经营单一业务的风险,获得范围经济的效益,另一方面综合金融机构利用其内部业务网络的资源、服务及销售渠道,设计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充分的便利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降低服务成本,客户只需要面对金融机构的一个窗口就可以获得综合型金融机构内部的各类业务,减少搜寻信息、监督管理的成本,从而建立稳定优质的客户群,整体上来说可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金融业通过并购与综合经营,可以提高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

2.金融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1)金融业与信息业的融合

金融业是应用信息技术最早的行业。无论是技术还是应用水平都是比较领先的。20世纪80年代初,国外银行业发动了一场数字化革命,信息技术逐步进入银行的管理领域,银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业务优化、整合,再造业务流程,不断进行全面的重组,使国际银行业的发展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达到管理和业务处理信息化的目标,国内各家银行及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都纷纷投入巨资进行信息化建设,包括数据大集中、业务集中处理等等。随着金融业对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扩展和系统的不断升级,金融业内的基础设施和网络资源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网上银行依托迅猛发展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利用渗透到全球每个角落的因特网,把银行的业务直接在因特网上推出。网上银行与实体银行的发展方向是不一样,由于网上银行的快速性和连动性,银行可以从原来支付的一个环节成为资源整合者,延长产业链条。网上银行的虚拟性让业务本身发生变化,带来业务创新。网上证券交易作为证券公司参与竞争、提升核心竞争力,降低经营成本、实现低成本扩张的重要手段,具有实时性和互动性,有利于券商为客户提供更加及时、个性和全面的服务,深化和加强券商的服务意识。网上证券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增加了证券信息的丰富性和流通效率,极大地提高了投资者选择的自由度,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为股民提供了安全的交易手段,投资者可以得到更加优质快速的证券行情信息和交易服务,减少因行情延迟、信息时差或交易不及时等引起的交易损失。另外可以突破地域限制,给所有投资者一个公平的交易平台和较平等的服务。网上保险是指通过网络实现投保、核保、理赔、给付,也即保险企业采用网络来开展一切活动的经营方式。网上开展保险业务缩短了销售渠道,大大降低费用,从而能获得更高的利润。通过网上保险业务,投保人只要简单的输入一些情况,保险公司就可以接收到这些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节省双方当事人之间进行联系以及商谈的大量时间,提高效率,同时降低了公司的经营成本。网上保险能够加快信息传递速度的优势可使保险服务质量得以大大提升。总之金融业所有的业务归根到底都是进行数字处理,金融机构是一个数字化的中介机构,因此金融业和信息的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2)金融业与实体产业的融合

金融业与实体产业的融合发展首先表现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这种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产生了产业的资本化,增强了实体产业的内源性的融资能力,进而也带动了外源性的融资能力,其表现为产业资本大规模进军证券、保险、银行等金融业的各个部门。其次,金融业和实体产业的融合发展表现为产业投资基金,这种产业投资基金以满足特定实体产业融资需求为路径,以获取风险投资收益为目标,形成金融业服务的创新。最后,金融业和实体产业的融合发展表现为金融业与具体实体产业融合而形成的新型产业。金融业和物流业融合而成的金融物流是其典型的产业之一。它通过金融产品的创新,使其满足物流业发展的需要,调节物流业资金融通的渠道,它提供的一种金融与物流集成式的创新服务,金融物流不仅能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物流与加工服务,还为客户提供间接或直接的金融服务,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和客户的经营和资本运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振华.产业融合:新产业革命的历史性标志―兼析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融合案例[J].产业经济研究,2003(1).

[2]厉无畏.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J].上海管理科学,2002(4).

[3][日]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2).

[4]朱瑞博.价值模块整合与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3(8).

[5]于刃刚,李玉红.论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J].生产力研究,2004(1).

[6]陈雨露,马勇.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中的开放保护与国家控制[J].财贸经济,2008(3).

[7]夏秀渊.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研究[J].浙江金融,2009(10).

篇9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正处于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底志济作为发展最迅速、创新最活跃、辐射最广泛的经济活动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引擎。

我们欣慰地看到,数字经济拓展了经济发展的新空间,新技术、新业态、新应用、新模式不断涌现,世界经济正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我们欣慰地看到,数字经济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扩大就业、惠民立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欣慰地看到,数字经济营造了更加协同、灵活、包容、开放的市场环境,对于缩小国家与地区间的差别,推动世界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大力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等,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据有关机构测算,2015年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达18.6万亿人民币,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浙江作为中国的网络大省,近年来加快了信息化发展步伐,做大做强信息产业,数字经济迅猛发展,浙江的发展实践也生动地折射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勃勃生机和活力。

主席今年9月在杭州G20工商峰会上指出,要把握数字经济的历史性机遇,提升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二十国集团还了《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呼吁加强沟通合作,推动数字经济的繁荣发展。中国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协力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

中国将从五方面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中国愿从五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发展以创新驱动为内核的数字经济。创新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应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引领作用,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技术赋能不断丰富数字经济内涵,催生新业态、孕育新产业,为数字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创新空间。我们应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智能制造、普惠金融等,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我们应优化政策环境、厚植创新土壤,充分调动互联网企业、科研机构、社会各界的创新热情,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二是发展以协调包容为要义的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是最能体现协调性、包容性发展的经济形态之一。我们应推动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农村地区互联网建设步伐,降低应用成本,消弭数字鸿沟,实现国家协调发展、地区协同发展、城乡一体发展,让网络成为致富之路、幸福之路。我们应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子商务、数据跨境流动等领域的国际规则和标准,为各国平等参与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促进全球数字经济更加均衡、更加包容发展。

三是发展以开放合作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开放合作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应发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和基础性战略资源的重要作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动数据资源有序流动、开放共享,让数字价值充分释放。我们应推动制定平等的数字经济贸易规则,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形成覆盖全球、深度融合、互利共赢的数字市场。中国将大力实施双边、多边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深入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息化合作。我们诚挚欢迎各国互联网企业和创业者在遵守中国法律的前提下,来华投资兴业,也希望各国市场向中国企业进一步开放,实现互利共赢的经济增长。

四是发展以安全可信为前提的数字经济。安全可信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命脉。我们应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建设安全可信的信息基础设施。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和利用,促进可信、稳定、可靠的互联网应用。我们应坚决打击侵犯个人隐私、侵害知识产权等各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打击网络犯罪司法协助,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安全保障。我们应探索建立适用数字经济发展的监管新模式,完善网络社会信用体系、网络空间证照体系,营造公平公正、健康有序、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篇10

2、传统包装设计正面临着新的转型

传统的购物方式,往往是消费者与商品之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消费者根据自身的需要去选择商品,商品通过实体包装去传达自身内在的功能和形式信息。传统的实体包装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对商品的保护、运输、形象展示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超级市场模式下的架上购物时代,包装本身就成了产品的推销员,更进一步的拥有了宣传和导购的作用。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网民中的一员,数字媒体技术作为网络信息传递的载体,已渗透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需求与分配的组织化已不分国家、地区、投资、贸易额大小等,一律将通过网络来完成,按照网络秩序来活动,许多传统企业正面临挑战。在网络的虚拟购物环境中,坐在电脑前,简单的几个指令,可以实现绝大多数现实世界中想做的事,在这些事当中,包含了人类世界发展的最基础环节——生产与消费。随着网络购物热潮的到来,人们可以足不出户的购买到自己需要的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商品,无比的高效与便利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涌入这个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化服务之中,成为网上消费者中的一员。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潮流化的趋势,在现实社会中得到用户的青睐并且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网络技术发展、网络购物的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在短短数年之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80后年轻人,超过八成人的习惯在网上购物。因此虚拟网络商城的快速发展,实体购物环境中的商品包装促销功能也将随之被淡化,实体商品包装的优势逐渐失去了它昔日耀眼的光环,原有的宣传、促销甚至是导购功能已经被新的包装形式所替代——虚拟数字化包装。

3、虚拟数字化包装设计是新时期消费市场的刚性需求

虚拟数字化包装设计是相对传统实体包装的概念而言的,是指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利用数字化的图形、文本、超链接等相关信息,将交易的虚拟商品材质、功能、大小、外观、促销信息等通过互联网虚拟空间环境展示出来,辅助其完成对商品宣传、销售,诱导网民产生购买行为的一种应用型设计模式。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开拓了一个依靠网络虚拟空间来生存、发展的时代。虚拟数字化包装依赖于互联网络的虚拟环境才得以快速发展。网络虽然是虚拟的,数字包装手段和形式也是虚拟的,但在这一环境中相关的买卖双方的商品本身却是真实存在的,虚拟数字化包装设计通过数字手段将商品的各个层面信息以虚拟现实的方式传递给消费者,使消费者最大限度地通过这些虚拟信息了解商品。不得不承认的是,就目前的技术手段而言,虚拟包装与现实商品之间确实存在着某些或大或小的差距,如色差、质感等,但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这一差距正在被逐步的缩小,这也为虚拟数字化包装设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2001年网络传递花香的技术在日本总务省诞生,改变了以前网络传递仅限于传递图像和声音。综合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五大网络传递技术为虚拟数字化包装设计服务,扩大虚拟数字化包装的展示效果,产品信息用数字的形式把文字、声音、视频、图像、气味等信息通过机顶盒或传感器等传递技术传达给网民,满足网民对产品信息的全方位了解,大大增加网络虚拟市场的成交量,必将冲击着传统商品的销售。虚拟概念性包装的发展一旦突破了艺术与技术之间的结合瓶颈,一定会成为未来包装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虚拟数字化包装以最低廉的成本实现宣传与销售的最大化,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虚拟数字化包装设计以交互式电子文件的形式把产品信息到虚拟网络市场中,没有固定的店铺、厂房、办公大楼等固定资产,只需要计算机、网址、数据库、软件系统和优良的信誉度来进行营运,减少了投资者成本,实现零库存和低成本运作;能节约有限的自然资源,简化了包装的设计流程、缩短了设计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无纸化的包装设计,真正实现了绿色包装,使人、自然与产品之间达到最大的和谐,对社会的发展、环境的保护将产生巨大影响并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真正的符合了当前低碳环保的时代主题。这也是B2C电子商务市场得以迅猛发展的重要前提。可以说,B2C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虚拟数字化包装设计功不可没。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使得虚拟数字化包装对设计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4、虚拟数字化包装时代对设计师的要求

现代包装设计的目的有两大功能——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设计师要探究两者优化组合的规律和方法。其前提必须符合“科学、适用、美观、经济”的原则。要求体现科学、适用、美观和经济原则,产出无任是自然功能,还是社会功能,无论是科学原则,还是适用原则,均以经济原则为准绳,均受到经济原则的影响和制约,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虚拟数字化包装。全面了解其经济属性,不仅有助于对虚拟数字化包装设计本质意义的认识,而且对准确把握其发展过程及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应用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虚拟销售环境中产生了一类网上成交网下运送的产品一一“虚拟产品”,虚拟数字化包装设计就是为这类产品进行设计策划、营销的一项专业技术;是辅助其完成对商品的展示、宣传、销售过程的一种设计模式。从技术方面可以定义为:电子商务的虚拟数字化包装设计是一种多技术的集合体,包括交换数据(如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获得数据(共享数据库、电子公告牌)以及自动捕获数据(条形码)等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随着销售商品的展示环境的变化而延伸发展的。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对传统包装概念理解的基础之上,还要对虚拟购物环境下的数字包装技术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当前的虚拟数字化包装,虽然发展很快,但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通过实验性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网民抱怨网络上的产品画面太小、太模糊,有些网站甚至不能提品的形象,要么将商品包装拍照上传到网页中,以静态模式展现在浏览者面前;要么是将产品实物拍照以后直接展现在网页上,人机不能互动,展示一面就是一面,满足不了网民对产品信息全方位的了解。顾客不能被虚拟视觉包装所说服,虚拟产品包装与网民之间的沟通遇到瓶颈,就必然会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包装是无声的推销员”,要发展电子商务,就必须先从虚拟产品的品牌包装设计上着手,强调其包装装潢的视觉效果的真实性与美观性,最大限度的缩小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差异。遍览世界电子商务格局,对网络虚拟产品包装虽有不少规范,但却并不得要领,仅仅是对网络技术上的上传图片尺寸、分辨率、格式、文件大小做出了技术性的要求,但对虚拟产品包装的设计要求交代甚少。很少有企业或者研究者将虚拟数字化包装的设计提到日程上来,虚拟数字化包装设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待我们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而目前虚拟产品包装设计的现状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传统包装设计思路和设计模式里徘徊。在虚拟的网络市场中流通,设计师如果没有针对其特殊的销售环境、特殊的消费人群和媒介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就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更不利于虚拟数字化包装设计行业的发展。因此,对数字虚拟包装设计的应用研究必须要开拓思路,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将网络推广营销手段植入数字包装设计规划之中,使得实现虚拟数字化包装更好地为消费者、厂家、商家服务。

篇11

移动电子商务掀大潮

据易观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2.88亿,市场规模达637亿元,同比上涨64.2%。预计2012年用户数将突破6亿,超过互联网用户数。这意味着近3亿中国人同时生活在线上空间和线下世界中。从数据可以看出,移动电子商务市场巨大,那么,移动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通信时代。在移动互联网前期,多数业务都跟通信有关,主要业务以短信和彩信服务为主。李岩认为,短信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应用,对于众多拥有庞大销售网点的大型企业而言,其需要和分散全国各地的终端网点进行沟通,需要给在各个终端网点的工作人员发送最新的公司销售政策、评价信息、公司通知,也需要利用这种方式和客户、会员进行深入沟通,举办推广活动等。亿美软通曾为中粮集团、可口可乐等大型企业提供过这种服务,企业只需向一个特定的号码发送短信,后台软件就会将其库存和销售信息汇集到数据库里。

WAP时代。在李岩看来,这个时代也可称为前3G时代,手机以非智能机为主,在通信模式上采用WAP方式。在这个阶段,其在商业领域的应用上并没有大的进展,因为其不能有效地解决复杂系统的沟通问题,在效率和使用的便利性上也不如短信,所以,WAP时代是一个过渡时代。

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3G网络、终端智能机的进一步发展,移动商务进入繁荣阶段。李岩认为,移动商务的演进,实际上是传统经济逐渐被数字化的过程。多年来,亿美软通之所以能够保持行业领先,一是专注于移动商务技术不动摇;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产品研发方向。因为专注,所以能够生产出移动商务领域最好的产品,既有为企业销售人员和库管人员使用的手持终端设备,又有为市场提供的二维条码的扫描终端,通过后台系统的配合,完成电子优惠券的发放和回收,在软件、后台以及前端的终端生产上,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使其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帮助消费者改善消费体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产品,紧贴市场需求使亿美软通的产品得到客户的一致认可,同时确立了其行业领导者的地位。面对移动电子商务大潮,亿美软通未来的发展重点在于打造和完善智-惠城市平台,以帮助企业实现销售管理的全程电子化和数字化,使其能在销售与市场领域实现全速发展。

O2O商业模式的前世今生

当前,网络零售异常火暴,但实体经济的市场主导地位依然不可动摇。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一种全新的O2O商业模式应运而生。O2O是指从线上寻找消费者并将其带到线下实体店中的“从线上到线下”的商业模式,即Online2Offline,它让网络变成线下交易的前台,正在颠覆并超越传统电子商务模式。

O2O模式的缘起和本质

李岩认为,O2O模式是电子商务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必然趋势。从B2B到B2C,再到O2O,电子商务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渐显现。近年,B2C能够得以爆发式增长,既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又得益于社会金融业、物流等设施的进一步完善。而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数字化在实体经济中不断扩散的过程。

不过,在B2C网络零售之外,人们大量的消费依然聚集在本地的生活服务方面,而这样的实体经济内容以前是无法纳入传统电子商务版图的,比如餐饮、健身、美容美发等。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这一块产业开始被数字化,并逐步进入移动电子商务领域。因为移动互联网能够支持人的位移,这样就产生了O2O的商业模式,即线上营销,线下消费。

O2O模式的出现解决了B2C模式解决不了的一些商品零售,特别是必须到店消费的商品和服务,如看电影和演出、餐饮等。O2O模式使消费者兼得线上订购的便捷实惠和线下消费的完美体验,其本质是实体经济数字化的进一步发展,是B2C的进一步升级。

O2O模式的挑战

实际上,实体经济数字化的空间还未起步,所以O2O商业模式既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又面临挑战。一是市场培育需要时间,二是技术亟须突破。从B2C到O2O逐步演进的过程中,消费者观念的转变需要时间,只有通过有效引导来激发消费者关注的热情,商家才会关注。在技术层面,最大的拦路虎是扫码器等终端设备的成本依然偏高,只有尽快降低终端设备的成本,才能快速有效地吸引更多商家进入,使其得以快速发展。

智-惠城市:数字化移动营销平台

亿美软通推出的智-惠城市(省略)是中国第一个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以手机为用户终端、以城市为区域建立的高效、互动、本地化的O2O商业模式的移动商务平台。智-惠城市和传统短信服务有比较大的区别,短信是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渠道,是信息传递的渠道,它能快速、精准地到达每一个消费者或者销售人员那里,实施企业的管理意图;而移动互联网在技术丰富性上要远高于短信,除了信息传递功能外,智-惠城市为企业提供一个全程数字化的移动营销平台,是企业的移动销售平台,是针对企业需求的一个重大升级。

在这个平台上,实体经营者可以实现线上流量向到店客流的转化,消费者可以享受在线获取、到店享用的便利和实惠。其实现的过程是全程的、可计量的数字化营销。

“在这之前,企业的市场推广和销售多是分开进行的,企业对市场的判断处于模糊状态。做了市场推广,也带来了客流,却分不清市场投入和销售的比例关系。究其原因是没有数字化,或者说数字化链条没有延伸到达成交易。”李岩分析道。不过,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市场和销售呈现融合趋势,其界限逐渐变得模糊,市场推广的渠道开始成为销售渠道。比如,企业在互联网上借助搜索等工具推广产品时加入二维条码,用户输入自己的手机号码下载条码,再持条码到实体店进行消费,企业通过后台可以看到条码在哪个门店、什么时间被使用,通过数据的筛选,可以有效地判断对广告感兴趣的人有多少,又有多少人转化为实际销售。从广告投放到用户行为转化,再到销售达成,是一个闭环的全数字化管理过程,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营销效果。

“智-惠城市不仅是一个移动营销平台,更是一个移动销售平台。把网页浏览量变成客流量,最后变成销量,亿美软通通过自己的技术,将实体经济充分数字化,并让其以数字化的手段,更精准有效地提高营销效果,达成销售。这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对整个销售与市场体系的一个重大变革。”李岩说道。通过消费者与企业互动,帮助企业实现精准的数字营销;同时帮助消费者找到更加优惠,更加适合自己的个性化产品。智-惠城市目前在全国各个城市寻找运营合作伙伴,建立运营中心,然后在本地寻找实体商家,商家可免费在智-惠城市平台进行移动营销,只需按照效果付费。收费的依据是优惠券的下载数量,消费者只有输入真实的手机号码才能下载优惠券,所以可以确保每一个下载优惠券的消费者都是真实、有效的。如果实现了在线移动支付,企业则可按照成交比例来付费。

目前,智-惠城市平台已在北京市有关行业进行了试点应用,早期参与应用的知名商家包括星光天地、沃乐玛山姆会员店、华堂商场、美廉美超市、眉州东坡酒楼、麻辣诱惑、面包新语以及京城数十家电影院线,都获得了良好反响,探索和积累了宝贵的应用经验。目前,智-惠城市应用正在全国范围渐次铺开,已有杭州、宁波、合肥、南京、上海等20多个城市开通了智-惠城市平台,向当地商家和消费者提供服务。在未来3年,智-惠城市应用将覆盖全国100个大中城市,为超过10万家企业提供移动商务应用平台,其服务将惠及3亿以上的手机用户。

李岩认为,通过以下三个步骤的实施,将使智-惠城市平台进一步放大。首先是“点亮”。智-惠城市平台要实现覆盖全国100个大中城市,为超过10万家企业提供移动商务应用平台,服务3亿以上的手机用户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在重点区域、重点城市、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做重点推广,以点带面,逐步放大。其次是“汇聚”。智惠平台一旦在一个城市的一个行业或者一个行业的若干企业形成一定的规模,就可在这个城市汇聚成消费者优惠网。以此为基点,如果将全国各个城市的消费者优惠网汇聚起来,就将形成全国性的移动消费者优惠网络,形成一个规模化的网络平台。最后是“融合”。在智-惠城市平台,一旦汇聚了一定的商家和消费者资源,平台就会开放API,为其他企业提供系统技术支持,形成一个大的商业生态。

由于O2O商业模式既承载实体企业,又承载着在线的消费者,所以,亿美软通其要想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建立持久的优势,既要挖掘和满足用户需求,又要不断升级产品,降低企业进入门槛,还要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和服务,以此建立一个完整的移动营销网络和平台。通过智-惠城市平台,手机用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获得许多便利和实惠;商家和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和手机,实现从线上到线下一体化营销,让消费者及时分享各种优惠。

移动电子商务的未来

篇12

实际上,移动互联浪潮正在凭借改变与“颠覆”的力量席卷着当下的经济与生活。从智能手机的普及到社交网络的蓬勃,从大数据概念的兴起到o2o模式的流行,几乎每一场信息领域的变革都无法离开移动互联的智能化影响,而那些曾享受垄断优势的传统行业也不得不面临来自移动互联的强大冲击。

无论是电信、金融、传媒、房地产、文化、教育、医疗等传统高壁垒行业,还是旅游、租车、餐饮、零售等典型消费经济,细数近年来被移动互联网渗透的诸多领域,无不关乎产业价值链条的重构与行业间的信息跨界融合。在移动互联的趋势下,各行各业都在试图重新理解数字经济的转型,平台战略与分享型经济的新商业思维贯穿其中,为下一个蓝海市场的爆发寻找机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