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09-20 10:32:3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就业的特征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生就业的特征

篇1

一。

为了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及其成因,我们面向浙江工业大学等浙江省内 10 所高校的 1000 名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在受访的大学生中,存在就业困难的人数比例占 42. 7%。可见,就业困难群体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重点从就业认知和就业现状两个角度,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

就业认知包括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判断及所持的就业态度,还包括大学生对理想工作地和行业的选择期待。通过问卷调查,我们看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持悲观态度,有 75. 8% 的就业困难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超过五成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正常。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论是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都倾向于杭州和浙江省内其他县市,这与高校生源来源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与浙江省经济活跃的态势相关。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显著差异。在行业选择方面,无论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首选的三个行业方向依次是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但是,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的比例仅为非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比例的二分之一。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观念和基层就业心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为改善和提高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思路。

就业现状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在求职准备和求职实践中的实际状况,通过比较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差异,从中可以找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实际求职过程中的优势和弱势。在职业规划目标方面,高校就业困难学生普遍表现出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仅有三成的就业困难学生表示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非就业困难学生中有一半以上了解,甚至非常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可见,对职业规划目标的了解程度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实状况,对职业规划目标的定位和了解越清晰越符合自身的状况,在求职过程中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要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不但要做到知己,还要做到知彼。即除了对自我职业目标的明确定位外,还要了解专业、职场状况,抓住有利时机为自己进入职场做好准备。在问卷调查中,将近一半的就业困难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就业困难群体中对职场了解甚至非常了解的人数比例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人数比例的二分之一。对专业了解和职场了解的欠缺,制约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求职空间。

从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形成并非单因素作用的结果,也非一朝一夕,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并长期作用的结果。我们将这诸种因素归为四类主要矛盾,以此来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原因。就业形势的开放性与就业观念的封闭性之间的矛盾。

当前,随着经济转型的基本完成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形势整体保持开放性特征。劳动力市场上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基本保持平衡,影响人才流动的各种因素公开透明。即便如此,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对就业形势的盲目悲观、对就业地域的盲目热衷、对基层就业的盲目排斥,造成了就业观念的盲目封闭。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由于生理、心理、学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对大学生就业形势持过分消极态度。他们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将就业困难归因于外在就业形势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在就业市场上屡屡受挫。同时,狭隘的就业地域选择和行业选择观念,更加剧了就业困难群体的弱势地位,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优势群体越强、弱势群体越弱的“马太效应”。

人才需求的时效性与人才供给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

高等教育作为根植现实、面向未来的事业,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和未来社会的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全球经济生命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的需求成为人才流动的航标。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复杂的、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发展中某一元素的微弱变化也将有可能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急剧变迁,这就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变迁的“蝴蝶效应”。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思想和办学体制的相对滞后性,自然暴露出人才培养的诸多弊端。高校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无法抓住人才需求的时效性特征,“因师资设专业”、“发展容易上马专业”等现象比比皆是。这种闭门造车的后果,直接导致了人才供给的相对滞后性,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客观因素。

就业能力培养的弱习得性与就业能力运用的强实践性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升级和产业机构的升级,对实用型、服务型、技能型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而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职业素质方面与就业市场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导致大学生在求职时普遍存在有知识、缺能力的现象,这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尤其突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普遍存在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不了解,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对目标职业环境不了解的“三不了解”状况。因而,在大学阶段片面关注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自我管理能力和可迁移能力的培养。相关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最看重、而学生最缺少的是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就业能力。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实践性的就业能力,正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所最欠缺的能力,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关键因素。

求职竞争的高风险性与就业心理的低承受性之间的矛盾。通过调查,我们看到一些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缺乏对自身情况的客观分析,而难以给自己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在求职过程中简单地以他人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由此产生了盲目攀比心理和依赖心理,造成有业不就的现象。还有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因主观上求职态度消极、求职竞争能力较弱和客观上求职时机不利等现实因素,造成求职竞争中的屡屡受挫,进而导致心理失衡和出现自卑心理。攀比心理、依赖心理、心理失衡和自卑心理,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求职竞争中低承受性的具体表现,显然不适应人才竞争的高风险特征,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内生因素。

二。

我们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和成因分析,初步掌握了该群体的系统结构。为了帮助和改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系统状态,挖掘该群体的就业优势,创造可能的就业机遇,克服就业弱势,规避可能的就业威胁,我们提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策略。

尽管在就业市场上,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并不占有普遍优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但我们可以通过充分挖掘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优势,为该群体的顺利就业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从群体属性来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本质上仍然属于大学生群体,尽管在就业观念、就业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适应状况,但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与此同时,他们又具有相对独立的人格,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相对非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总体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这几个方面的优点,使得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仍然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当前,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确立了较为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在如此良好的就业体制和就业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只要善于把握政策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文化素养等优势,将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就业前景。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主要体现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作为享有人力资本优势资源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虽然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拥有学历优势和政策保护优势,但是在外界赋予的优势外衣保护之下,大学生若一味地把自己禁锢在象牙塔中,只偏重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能力的习得,只注重个性的过分张扬而忽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只注重自我感觉的过分良好而忽视社会的现实需求,便很难为自己赢得竞争优势。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大学生群体内部就业竞争力加大; 地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失衡,导致传统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收能力明显下降。在外部竞争环境的威胁面前,大学生若不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将直接沦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困难一族。这说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要想在就业市场上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群体优势,敢于、勇于面对就业市场上的各种威胁。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劣势,主要表现为就业观念的封闭性、就业能力的弱实践性、就业心理的低承受性。这些劣势遇到外部环境的不理想,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陷入最不利的就业境地。对此,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尤其是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关注和帮扶工作; 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投入力度,引导就业困难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注重就业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适时调适大学生的不良就业心理。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其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对该群体的关注和帮扶,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声誉,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为此,我们除了要充分挖掘该群体的优势以外,还要善于辩证分析该群体就业过程中的劣势,规避劣势带来的求职威胁,帮助把握一切可能的就业机遇。

就业机遇的创造需要高校、政府和毕业生自身的通力合作。首先,从高校的角度来看,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就业形势的盲目悲观态度,高校在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时,注意引导其尽早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并做好相应的求职准备,以在时间上赢得就业优势。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理想工作地和理想行业选择的狭隘倾向,高校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其职业价值观趋向现实性,帮助就业困难群体摆正自己的就业定位和心态,以在价值导向上为其赢得就业优势。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所学专业和目标职场不了解的薄弱之处,高校除了加强对大学生的专业通识教育外,还要加强校内外的沟通和合作。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实习实践环节,利用校企合作、暑期社会实践、模拟实训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充分参与到职场体验中去。其次,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开放,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大学生“两项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学生入伍政策、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等的实施,为转变大学生眼高手低的就业观念,培养赴基层就业的职业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政策导向功能,为拓宽大学生的职业目标视域创造了更强大的政策支持空间。除此之外,各地纷纷结合自身的地域特点,实施了不同类型的就业帮扶援助工程、寒门学子就业推荐和专场招聘会、就业困难群体“一卡通”措施等等,这些都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顺利就业创造了条件。再次,从毕业生自身的角度来看,对自身的理性定位、对专业和职场的准确把握、对就业形势的正确判断、对就业心理的适时调适,以及脚踏实地的努力实践,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的劣势,规避就业威胁,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1-0123-02

伴随我国应届毕业生人数数量基数的增加,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国家关注的一个热点。在解决方案中,自主创业则成为一种不可忽略的途径。如何保障自主创业成功,需要进行创业者胜任力的研究。目前对于大学生创业胜任特征的研究主要使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研究者关注的对象是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发现大学生创业胜任特征包含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心理承受力、自我反省与学习、人脉搭建与维护、商业洞察力六个方面(王沛,杨景峰,2010)。产生的一个问题是有创业想法不一定保证创业成功,按照胜任特征的界定,我们需要关注创业成功的个体身上具备的相似特征,对这些特征的挖掘更有现实意义。按照这一思维,我们选取了十位创业成功人士,搜集他们的资料并进行分析,以尝试发现创业成功的胜任特质。

一、研究方法

(一)被试和方法

通过网络搜索,确定10名被试,分别是李阳、潘石屹、李小双、张朝阳、牛根生、宗庆后、李彦宏、俞敏洪、马云和张茵。根据视频和文字资料,进行编码等质性分析。

对谈话内容进行分析后,发现他们对以下方面的问题给出了不同答案,分别是:学历、家中排行、来源地、年龄。以下是十个人的基本信息:

由上表内容可以发现,排行老大的人占40%,老二的占10%,独生的有40%,养子占10%;男性占90%,女性占10%。成长在城市的创业者占样本的50%,来自农村的占50%。在创业年龄上,我们把30岁之前开始创业的称为年轻创业者,50岁以上才开始创业的称为老年创业者,根据这一标准,上述被试中年轻创业者占80%,老年创业者占20%。学历分为本科和非本科,其中拥有本科学历的创业成功者有6人,占60%,非本科占40%。

研究者依据被试自己描述的生活经历以及创业经历,利用EPQ量表,对每个创业者进行打分(注:这里使用的是他评方法),获得他们人格特质方面的信息。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EPQ量表得分的一般情况

表2 样本得分情况

在家中排行这一项,家中排行的高低在内外向上有显著差异。

二、讨论

(一)创业成功者的人格特质

可以发现,这十个人共同具有的特征是P、E量表的得分低,N量表的得分高。在表示精神质的P量表上,低分表示能与人相处,能较好地适应环境,态度温和,不粗暴,善解人意。在表示性格内外向的E量表上,得分低意味着好静,富于内省,不喜欢刺激,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情绪比较稳定。在反应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的N量表上,高分表示可能常常焦虑、紧张。

因此,创业成功者所要具备的特征应该是: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技巧,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善于自我反省,能够进行自我控制,生活有规律,对未来具有危机意识,具有一定的焦虑意识。

(二)创业胜任特质的训练

从本次调查,我们也更多地了解到,创业特征确实存在,但是普通民众对其了解得很少。大多数认为学历、年龄、性别以及家境是创业最主要的因素,甚至有人歪曲地认为有没有后台、有没有关系才是创业能否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对于大学而言,要重视创业胜任特质方面的训练,加强社团建设,让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前具备相应的能力素养。

三、结论

1.创业者胜任特质为人际交往技能,自我控制能力,危机意识。

篇3

[作者简介]吴炜(1975- ),女,江苏建湖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京 21117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083-02

随着教育大众化的深入,用人单位对高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大学生树立竞争意识、蓄积力量、培养自己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在就业市场找到位置的关键。综观在就业市场笑傲江湖的高校毕业生,可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自己独特的服务社会的本领和优势。因此,对于迫切需要提升其“产品”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高校而言,凝练出人才特色来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其面临的严峻课题。

一、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诠释

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指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所拥有的有价值的、独特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的竞争能力,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能使大学生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核心能力,即能创造性地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独特能力,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特异性。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作为大学生所特有的就业优势和能力,应该是不同的成长背景、环境塑造、学校培养模式以及自身先天素质的差异所形成的个性化发展的产物。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异性表明,大学生就业核心能力越突出就越难以效仿,其优势就越明显、越持久。

2.整合性。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个体综合能力的反映,是不同的知识结构、业务技能、综合素质的总合,是通过同化、顺应、重组等多种方式实现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整合程度越高,其就业竞争力就越强,也就越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3.过程性。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与其气质品性、行为模式、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度,其培育取决于知识、经验、理念的不断学习、长期探索和逐步积淀,必须经过一个长期优化整合的发展过程,短期内难以被模仿和复制。过程性保证了拥有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学生在一段时期内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

4.发展性。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核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出不断发展、完善、提高的走势。因此大学生应该适应现实社会的变化,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满足社会的客观需求,使其就业核心竞争力处于动态发展不断提升之中,这样大学生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

虽然人们对于就业核心竞争力要素的认识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是诸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各要素经过有机的协调整合,并不断加以培育、发展,从而形成大学生在面临市场竞争时独具特色的优势与能力。因此,要培养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识别和确定核心要素是前提。大学生要具备就业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一定的就业优势,有优势才有实力,有实力才有发展,这种发展产生于各种要素所形成的合力:专业理论的积累养成理论能力,广博知识的拓展表现个人魅力,训练有素的专业技能实现职业能力,全面培养的综合素质挖掘发展潜力(如图1所示)。

二、人才特色是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篇4

一、引言

新经济时代为创业提供了各种良好的机会,社会上各个领域的创业指数不断升高,社会创业活动越来越活跃,形成一股强大的创业浪潮。在社会创业大潮的影响下,创业也成为大学校园里的热门话题。再加上过去几年高校的扩招,给高校毕业生带来了较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选择独立创业也成为了就业的一项重要途径和策略。与此同时,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潜在创业者,或是选择创业成为实际创业者。

二、创业效能感的内涵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指的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个体对于自身能否利用所掌握的技能实现目标、发现契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总是和特定的领域相联系的,将自我效能感引入创业领域就形成了创业效能感。创业效能感是指“创业者对于其自身是否有能力发现创业机会、影响其所处的创业环境并实现创业行为的自信程度”。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创业效能感的内涵是通过结合创业活动的特点并参照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来界定的。

创业效能感包括管理效能感、机会识别效能感、风险容忍效能感和关系效能感四个方面。管理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在管理能力,尤其是经济和财务等方面的管理能力自信程度;机会识别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在识别新市场机会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上的自信程度;风险容忍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在忍受压力、焦虑、冲突和变化等环境条件还能够卓有成效地工作的能力的自信程度;关系效能感指的是个体与潜在投资者等建立关系的能力上的自信程度。

三、大学生个人背景特征对创业效能感的影响

学者朱仁宏的研究指出创业家个人特征包括两个方面,社会特征和个性特征。个性特征主要包括外向性、责任认真性、经验开放性、自我功效感;社会特征又称为个人背景特征包括创业家能力,性别,种族,创业团队、创业经验、社会与家庭背景等。研究表明,不同创业者个人特征与不同的创业效能感维度显著正相关。本文着重从背景特征的相关因素对创业效能感的影响作用来进行分析,所采用的大学生的个人背景特征主要有:性别、学生干部经验、创业实践经历、职业生涯规划、学历等五个方面。

1.大学生性别与创业效能感

以往的研究发现,女性的创业意向会同时受到创业可行性和创业希求性的影响;而男性样本更多地受到创业希求性影响。另外,男性对创业的可行性仅限于考虑个人所具备的条件;对宏观条件方面的影响考虑较少,女性的创业可行性则同时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因此,对于大学生创业者而言,女大学生比起男大学生承担风险的能力更低,他们在创业风险容忍效能感方便会更弱。

2.大学生学生干部经验与创业效能感

研究发现,先前的经验和管理工作对今后的创业表现有非常高的相关性。大学生还没有踏入工作岗位,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圈子都是同学,他们最能得到锻炼、最能增长经验的工作就是担任班委或学生会干部。学生干部的工作往往就是组织相关活动,譬如各类生活和学习上的比赛等。这就要求学生干部能有效的识别对活动有利的资源和机会,像是寻找赞助单位、向学校申请等活动。因此,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比起那些未担任过的同学的创业机会识别效能感会更高。

3.大学生创业实践经历与创业效能感

学者Bruce提出创业者的个人特征主要表现为相关经验,同时Cooper也认为,经历是促成创办公司的先决条件。先前有相关经验的创业者会有更成熟的联系网络,并能更好的理解各自产业间的微妙关系、先前创业经历是个人创业的显著优势,也被认为是未来创业绩效的最稳定预测指标之一。对大学生创业而言,先前创业经历最主要表现就是像做小生意、参加促销活动等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有社会创业实践经验的大学生会有更高的创业管理效能感和创业关系效能感。

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效能感

人们能部分地决定自己要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因为人们可以面对环境基于自己能力与目标的认知不同作出自己的选择。基于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在机会来临时能够有效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特殊背景下,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越发显的重要。有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同学,能够根据自己的规划有意识的挖掘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和资源,在困难和危机来临时,也能够按自己的规划有效应对。因此,我们认为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会有更高的创业机会识别效能感和创业风险承担效能感。

5.大学生学历与创业效能感

在我国的创业者中高中或中专学历占较高比率,然而他们所创办的企业,经营年限超出10年以上占45%以上,但企业规模在偏大型及以上的只有18%,这说明企业能够很好地生存下来,但是企业不能快速迅猛发展,这可能就与企业主的学历限制了他们的管理水平有关。同时,研究者Bruce在对快速增长企业的研究中也指出教育水平是影响成功创办公司的关键因素。基于以上研究事实及数据,低学历的大学生创业者对于其有能力管理好所创办的企业的信心就会不足,而相对的那些高学历的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管理效能感方面会更高。

参考文献:

[1]朱仁宏,陈灿.创业研究前沿理论发展动态.当代经济管理,2005,27(1).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特色成长辅导室建立的目标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以下简称“我系”)根据学生现状,建立我系“梦想起航”学生职业生涯特色成长辅导室,旨在帮助高职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树立职业理想、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对职业生涯规划形成正确的认知,挖掘自身潜力提前做好就业准备,从而有效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特色成长辅导室的运行

1.教育体系建设

我系大学生职业生涯特色成长辅导室在多部门的支持下,形成了一套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三者形成的相辅相成的、无缝链接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心理调适等方面的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辅导队伍建设

我系构建了由专家辅导员、朋辈辅导员、特约辅导员、专业教师组成的四位一w辅导队伍。

(1)专家辅导员由班主任、辅导员、心理辅导员组成。负责辅导室的日常运行以及解决思想、生活、心理、职业导向等问题。

(2)朋辈辅导员主要由受过系统专业训练的朋辈心理辅导学生干部组成。负责在同学中开展教育咨询服务,并及时发现报告存在就业及心理危机的学生。

(3)特约辅导员由校领导、党支部书记、创新创业学院领导和教师和外聘专家组成。负责辅导知识体系建设、相关制度的建设、辅导队伍能力提升等,对全体学生进行就业形式、社会职业需求等方面的解读,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规划等。

(4)专业教师队伍由校内外专业课授课教师组成。负责专业指导、解决专业问题、建立学生专业自信心。

3.辅导室制度建设

(1)辅导室实行“一带一”的帮扶制度。由一名朋辈辅导员带一名咨询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学生,解答问题,帮扶到底,为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持续性提供保证。

(2)辅导室实行“寝室连心”责任制度。寝室里一人有问题,其他同学都有责任对其提供帮助,出谋划策。

(3)辅导室实行重点对象分级谈话制度。因就业产生心理问题的重点关注对象,首先由经验丰富的心理辅导员老师和其共同解决心理问题;其次,由辅导员与其谈心谈话,帮助其解读就业的相关政策法规,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最后,由专业老师进行针对性的专业指导,解决专业问题。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特色成长辅导室的积极效果

1.完善约谈模式,扩大了学生的受益面

大学生职业生涯特色成长辅导室采取更为灵活机动的约谈方式。一方面,大学生职业生涯特色成长辅导室定期约谈有情况的学生;另一方面,辅导员、班主任走访班级和宿舍,主动约请学生,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辅导和帮助,不仅扩大了受惠的学生面,还充分扩大了大学生职业生涯特色成长辅导室的影响力。

2.促进大学生及早明确自身定位,激发了大学生的就业潜力

大学生职业生涯特色成长辅导室帮助大一新生摆脱迷茫阶段,使学生根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构建独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其职业意识的觉醒,从而有针对性地强化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减少了大学生就业活动的盲目性,激发了其就业潜力。

3.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提升了大学生就业的综合竞争力

大学生职业生涯特色成长辅导室将能极大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最终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标。同时,大学生在团队中培养了人际交往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克服困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就业的综合竞争力。

篇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1-0095-01

一 引言

现今社会,竞争已经变得越来越激烈,大学生需要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而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就要求高校在制定策略时,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实施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式。当然,我们需要清楚什么是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并了解其特征,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也才能凸显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体系的重要性。

二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和特征

1.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核心能力,这种核心能力是大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期间培养出来的,它将大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整合和内化进而让学生在毕业后进行求职时具有其他学生所不具有的独特的、有价值的竞争能力,继而在寻求合适的职业时更具有优势,并且在就职后让自己的职业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2.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从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区别于其他能力的,它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

第一,内化性。内化性就是核心竞争力不是将大学生的各种能力通过简单的加法进行组合,而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学生的一般能力进行提升和提炼,进而将学生的优势展现出来。所以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个体对技能、道德品质以及知识进行吸收内化的结晶。可以想象,在大学生就业时,核心竞争力内化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就业竞争力的强弱。只有具有高度内化性的学生,才能更好、更快地寻找到适合的职业。

第二,价值性。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体现在它能将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最大限度地实现统一,而且在这种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它能让学生掌握就业竞争的主动权,这样就能够将大学生面临被淘汰的几率降到最低。

第三,独特性、不可替代性。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独特的竞争能力,这种能力是大学生具有自我特色,不同于其他人的一种竞争能力,这种竞争能力是其他的学生不具备的、不能复制的核心特质。在竞争中,大学生一旦有了这种能力,在竞争中就像有了一件法宝,就有了自我的优势。核心竞争力越强,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也就越突出,其在自我职位中发挥的作用就越大,为企事业单位所创造的效益就越大。

第四,动态性。核心竞争力并不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不是学习一次就永远占有竞争的优势、就能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的,而是需要不断地进行提高和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的各种素质、技能等完善的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的过程,只有长期不懈地进行自我的核心竞争力的积累,才能实现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变化的动态平衡。

三 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以及特征的介绍,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对大学生在毕业后求职时所占有的重要地位,所以对于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让大学生在毕业求职中能具有独特优势就显得很有必要。

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可以从大学生自身出发。大学生努力地提高自我的竞争能力,在学校学习期间有意识地锻炼自我,加强与社会的接触,多参与社会活动,这样就能积累一定的学习经验。也可以在学习期间,选修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对于自我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然后制订一个适合自我发展的职业规划。

以上的方法都需要学校提供平台。学校需要为学生定期安排提升自我综合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将课程设置多元化,而且要明白大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机器,当今社会需要的不是只会接受知识而不消化知识的机器,而是看重能够将所学知识转化成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而构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体系能够让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将自我技能、知识等进行整合,进而形成强化的、系统化的竞争优势并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所以要想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制订并实施合理的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体系。

然而如何构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体系,也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首先,培养体系需要具有合理性、科学性,要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要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其次,要有一个完善的反馈与评价机制。当然,此体系要具有动态性,因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具有动态性的,如果体系不具有能动性,那么就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满足市场需求的具有竞争优势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刘义存、陈葆.校企合作对构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05)

篇7

就业为民生之本,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大量的高校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知识面宽、创新和实践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人才,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已成为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但是我国目前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方向还集中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因子和评价方式上,没有从大学生竞争力培养体系上进行全局性思考,因此探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显得日益紧迫和必要。

一、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内涵

竞争力是个体为追求较其他个体地位优越的过程,个体包括个人、公司以及国家,其目的皆是为了赢得竞争的胜利。从这角度看,竞争力是个体超越其他个体的自我拥有的优势。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一般可以理解为高校或毕业生通过大学阶段的长期准备,其竞争力在最后就业市场上的表现,毕业生具有比竞争对手更能够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它不仅是高校培养的“特殊产品”,外部的市场表现,更多的是高校一种内部的支撑能力、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的体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反映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某所大学的信任。

本文所研究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较为系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以及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的开发培养,在就业竞争和职业发展中所具有的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职业化能力。

二、构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体系的必要性

(一)高等学校在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模式上存在的不足与缺陷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难题,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高校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日益重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水平不断提升,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但因受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从本校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实际情况以及和相关院校交流中发现,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模式还显滞后,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陷,如:

1. 从实效性上看,就业指导是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全程的渗透模式,但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内容主要集中在就业政策宣传、就业技巧指导和就业信息传递方面,缺乏系统、整体的观念。

2. 就业指导的重心并没有放在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上,更多的是完成工作任务。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是在就业率的指挥引导下,停留在就业安置的层面上。

3. 就业指导课程缺乏理论研究,专业人才缺乏,组织力量薄弱。缺乏有实质意义的心理辅导和职业定位咨询,难以满足大学生求职的实践需要。

4. 以就业率为高校就业水平的评估标准已无法客观评价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

(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包括两个层面:第一,获得工作的能力,是基于满足用人单位用人的聘用条件,单位招聘人才时,不能仅局限于对技能和知识的考察,而应从应聘者的求职动机、个人品质、价值观、自我认知和角色定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第二,在职场能持续的能力,是基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而需不断提升的职业能力。因此,有必要建立一整套培养体系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 有利于系统、全面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加强自我认识。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是一整套系统的、全面的培养体系,是从学生踏入校门就开始的。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专业及发展方向,帮助学生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就自己的不足方面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就业能力。

2. 有利于高校建立培养起一支具有职业指导能力的队伍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的建立需要高校有一批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根据学生情况提供专业化、差异化的职业设计和就业指导。为高校师资培养出具有专业性、系统性、能力强的队伍,从而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3. 有利于用人单位方便、快捷地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人才。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是“单位――高校――学生”三维一体的培养体系,这种培养体系的建立有助于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用人单位能够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及就业能力,可以方便、快捷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人才,学生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个岗位是否适合自己。

4. 搭建就业平台,有利于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学校和企业应联动共同培养大学生,为大学生搭建实习就业平台。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在大学生毕业之前,邀请企业介入其培养,从能力素质要求的提出到培养过程,最后到综合评价的整个过程企业都参与。一方面,企业可以选择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提升能力素质能顺利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避免了盲目性。

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基于胜任特征和系统工程理论,以及相关课题的实证的研究,本文拟通过构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应包含:第一,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职业化素质能力标准和不同类别职业胜任力模型;第二,建立适合大学生群体特点的大学生能力素质测评体系;第三,根据不同的职业化素质能力标准和胜任力模型建立适应需要和大学生实际的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第四,建立基于职业化素质能力和岗位胜任特征的科学有效、公正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搭建大学生就业和社会招聘人才的桥梁和平台。

(一)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模型

我们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中将职业能力素质概括为:一个人能胜任某一职业的特性与能力。包括:身心素质、职业意识、一般能力、专业技能、特殊能力与经历等。我们构建模型的目标就是建立理、工、文法、经管、体育五类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模型组合”,在评价不同对象时可以通过一定方法改变一定数量的评价指标或调整指标权重,使得测评更具有科学性。

(二)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测评系统

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测评运用现代心理学、管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心理测验、情境模拟等手段对人的能力、水平、性格特征等因素进行测量,并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及大学生特性对其素质状况、发展潜力、个性特点等心理特征做出科学评价。一类是心理测验,主要通过笔试测验来了解人的基本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第二类是评价中心技术,包括小组讨论、结构化面试、文件筐测验、情景模拟。

(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是以培养大学生素质为核心,以促进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执行为手段,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为目标的全方位的培养体系。按照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模型的要求,通过综合测评和职业生涯规划确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目标和途径,通过培训使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科学地进行职业设计,全面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掌握求职技巧和方法,顺利就业。具体而言,针对大学不同年级的特点确立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

一年级:转变角色、适应校园、了解专业、激发动力; 二年级:认知自我、设计人生,找出差距、明确方向; 三年级:提高素质,锻炼能力、夯实基础、定位准确; 四年级:掌握政策、提高技巧、调整心态、顺利就业。

根据各年级不同的培养目标,建立各年级的培养课程内容,形成一套完整的培养体系。培养体系的设置遵循内容实用、方式多样、以需求为导向的原则,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营造干中学的良好氛围。培养方式引入企业新员工培训的方法,通过专业的职业能力训练技术、互动式的案例教学、企业的实战训练、职场环境模拟的角色扮演等训练环节,调整和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择业心态,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对学生进行评价,以用人单位的意见为主,综合学校、大学生、政府和专业机构的评价意见形成特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评价结果。通过对比培养前后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的变化来检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式研究”的有效性,反馈到职业能力素质模型、测评方法、培养方式等过程中,不断改进存在的问题,形成一套科学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式”。

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对高等学校就业工作的指导作用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是一种全程培养,其体系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学业生涯中。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目标,在大学四年全过程、全方位地进行就业培训和指导,使学生拥有充分的就业竞争力。因此,按照大学生就业培养体系的要求,高校就业指导要与其他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纳入培养计划,使全程就业指导的层层要求得以实现,势必会极大地提高就业指导的成效,充分体现高等学校的教育职能。

【参考文献】

[1]马立红. 国外高校就业指导的特点及其启示[J].黑龙江教育,2005(04).

篇8

[6] Lee Harvey.On Employability.2003[EB/OL].

http://palatine.ac.uk/files/emp/1236. pdf. 2012-01-27.

[7] Brown, P., Hesketh, A. & Williams, S.Employability in a knowledge-driven economy [J].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Work, 2003(2):107-126.

[8] Brown, P. & Hesketh, A. J. (2004) The mismanagement of talent: employability and jobs in the knowledge based econom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9] Marie-Pierre Moreau.&Carole Leathwood.Graduates' employment and the discourse of employability:a critical analysis[J].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Work, 2006(4):305-324.

[10]Fugate,Mel,Kinicki,A.J,Ashforth,B.E.Employability:A psycho-social construct, its dimensions,and applications[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65):14-15 .

[11] 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91-92.

[12] 文少保.基于人才强国战略的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策略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6(1):101-108.

[13]黄敬宝.就业能力假说--人力资本理论的一种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2007(10):124-127.

篇9

一、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研究概况

随着改革开放对人才需求的增长和高校扩招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在转型过程中大学毕业生人数出现了急剧增加的趋势,统计表(表1)的数据表明:毕业生的存量和增量都相当之大。其中,2011-2015年和2001-2010年这两个时间段的大学毕业生总数分别是是1991-2000年的4倍和1981-1990年的8倍。加之教学改革、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措施相对滞后,高等教育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变化所带来的需要,使得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愈发严峻。针对当前这种现状,利用系统理论对大学生就业进行管理和疏导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在教育与就业方面的研究不少。美国学者菲利普・H・库姆斯是最早意识到教育与就业之间出现了教育与就业之间的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并在1968年出版的《世界教育危机》一书中进行了论述。[1]闫广芬等(2011)结合美国教育改革的经验,指出要从通识教育、就业服务、创业教育三方面促进大学生就业。[2]而学者们在利用系统理论研究教育和就业问题的成果尚不多。如季枫等(2013)提出在系统工程视角下社会、高校和个人的三维大学生就业力培养模式[3];马廷奇(2015)揭示了大学生就业管理中需要构建出多主体与市场之间的协同机制[4];魏伟等构建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工程的结构模型,并提出优化控制策略[5]。这些成果对大学生就业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仍显零散。因此,本文从系统理论视角提出了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通过阐述其内涵体系,构建其结构模型,分析其复杂特性,并提出对策建议,使大学生就业管理思路清晰化。

二、 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内涵体系和结构模型

当前大学毕业生数量大,就业岗位供需矛盾突出,社会与经济环境制约条件复杂,加之多元化文化观念的影响加重了大学生就业管理的难度。所以,我们下面把大学生就业的管理看成一个系统进行分析。为了弄清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内涵体系,首先需要明确系统的要素、子系统、目的、目标、功能和环境。

・教师与学生・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内涵体系与复杂特性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基本内涵

1.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元素

系统理论认为,系统中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元素。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元素包括大学生、就业岗位、就业政策和就业条件等。其中,政策包含编制、户籍、薪酬、税收、社保等;条件则包含经费、场地、设备、技术等。

2.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子系统

系统理论认为,子系统是系统的元素按照一定的原则划分而成的组成部分。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主要对象是人,其过程是对大学生就业的管理。因此,就业管理系统包括了对象子系统和过程子系统等两个一级子系统。

(1)对象子系统

对象子系统从人的角度划分为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大学生、社会和家庭等六个二级子系统,这些二级子系统具有层次结构。其中,最核心的是高校、用人单位、大学生等三个二级子系统,它们是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中间层包括家庭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而社会子系统则包含传媒组织、培训机构、中介机构以及社会氛围等;最外层是政府子系统,包括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下级政府,它们都服从上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指挥。上级政府及主管部门既是各项促进就业政策的制定者,又是大学生就业方向的引导者、就业管理的施控者、协调者和监督者。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对象子系统内涵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图1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对象子系统内涵结构模型

(2)过程子系统

过程子系统从事的角度可分为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力提升、就业市场、就业支持、就业服务和就业预警等六个二级子系统。其中,职业生涯规划子系统包括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才供求规划、招生数量和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设计、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力提升子系统包括技能培训、职业资格、社会实践、实习和就业指导等;就业支持子系统包括政府的财政支持、税收减免、办证手续简化等政策措施,用人单位的岗位、薪酬和工作条件,家庭的指导、引导和理解,社会的引导和宽容;就业服务子系统包括失业保障、就业保护、劳动监察等;就业预警子系统包括就业数据分析和失业预测与预警。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过程子系统内涵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二)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目的与功能

1.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目的

系统理论认为,只要能够称为系统的都具有目的性。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有其目的性,而且是多目的的。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有三:一是从大学生的角度,就业管理系统是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使大学生“有业就”并且“就好业”,以期大学生能够达到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人尽其才的效果;二是从管理者的角度,通过就业管理系统的运行,能够起到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挖掘大学生潜在优势,并使其转化为高效的人力资源,进而实现社会人才的合理配置;三是从国家的角度,构建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目的是确保社会稳定、安居乐业,助推完善产业链及产业体系,促进我国的经济、科技发展,并进一步促进我国人民的整体素质水平提高,最终实现强国梦。

2.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目标

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目标包括两方面:一是就业数量目标,包括就业率和失业率。目前,我国对就业率的统计采用的是应届大学生毕业年度的年末就业率;二是就业质量目标,包括薪资待遇、工作专业相关度、职业发展潜力等指标。

3.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功能

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功能,我们认为首先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其次是为用人单位培养人岗相配的专业人才;第三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三)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环境

系统理论认为,系统之外的一切与系统直接相关联的事物构成的集合,称为系统的环境。系统的状态、结构、属性、行为等或多或少与环境相关。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等,并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四)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内涵体系结构模型

根据对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主要内涵的描述,我们进一步构建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内涵体系结构模型如图3所示。在其内涵体系中,对象子系统和过程子系统作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一级子系统,通过其自身、二级子系统和元素以及环境之间的各种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联系来保持这种复杂的联系,这使得就业管理系统的复杂性凸显。

三、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复杂特性分析

根据前文的阐述并结合复杂系统理论的观点,我们认为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复杂性来源于系统的复杂特性。其复杂特性既包涵了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等普遍存在的通用性特征,又包涵了协同性、自组织、非线性、混沌性等复杂性特征。本文选择部分相关性较大的重要复杂特性进行分析。

(一)整体性

系统的整体性是系统最重要的特点,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整体性是透过系统的全面性和涌现性来表现的。该系统贯穿了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社会实践、求职等诸多方面,这些工作的开展是环环相扣的,容易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面性现象。在整个过程中不仅有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协同和配合,还有政府、家庭和社会等各方的参与和支持。这就需要先处理好就业管理系统中各元素、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要掌握和控制好整体效应和局部效应的发挥,促使其能够按照一定的秩序和结构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并在一定条件和环境下能达到整体优化,得出最优的就业管理解决方案,促使系统产生涌现性现象,进而令大学生就业现状能够产生质的变化。

(二)协同性

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构成的主体众多、关系复杂,为使系统能够更好地运作,需要系统的协同性发挥好作用。一方面通过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社会等各主体间及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使系统能够在大学生就业管理工作的各种时期、各种地域、各种功能上自发地形成有序结构,进而推动系统协同功效的发挥;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管理工作协同程度的高低,影响着管理工作的效果和系统的功能,要通过提高各方相互合作、相互联系、相互协同的默契程度,从而实现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行为和功能的优化。同时,还需要重视并发挥序参量的作用,在大学生就业管理工作中既要抓主要问题,又要发挥重点单位、重点高校及优秀大学生等序参量在就业管理系统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三)非线性

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非线性特点存在于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中诸多的过程和联系之中,也是就业管理工作复杂性的重要体现。其中,不仅在大学生的求职过程和就业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策措施上会产生非线性,还在系统内部各元素、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中产生非线性。因此,从过程和联系的角度分析:一是从过程的角度,大学生的求职过程往往是曲折的、反复的,而在就业管理的过程中则需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岗位、不同能力的大学生采取个性化、差异化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就业管理工作具有的多解特点说明了系统中有非线性现象的存在,且这种非线性还是不可避免的;二是从内部联系的角度,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涉及较多的元素和子系统,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较为复杂,其中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大学生、社会和家庭等各方在就业管理工作的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的关系就是一种非线性的关系,不能用简单的线性关系去看待、分析和处理。

(四)混沌性

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混沌性特点既承认系统非周期运动的长期存在,又承认系统可能内在地产生出随机性。在大学生就业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社会、家庭等各方在受到某些特殊因素、因子的影响下,产生了一些非周期的变化,如某个阶段、某个时期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情况发生较大的转变,某些新兴产业、行业突然对人才产生意想不到的吸引效应,一些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典型事迹、成功案例所引起的蝴蝶效应等。

(五)自组织

自组织在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中主要体现在自创生、自生长、自复制、自适应等方面。首先,在就业管理工作中用人单位要结合国家及社会发展的形势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自创生出新的工作领域和就业岗位,如互联网、电商、快递等,并形成稳定的岗位创造模式;高校则结合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创生出新的专业、课程和专业人才。其次,用人单位要在政府、社会提供的政策、资金、技术的支持下,促进各领域岗位的衍生和自生长,并发挥其对人才的虹吸效应,使用人单位的发展进而实现自生长;大学生则在求职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素质和谋生本领,从而实现自生长。第三,高校、用人单位、大学生等将就业管理工作方面好的经验、措施、做法进行多维度地自复制,使就业管理系统中的其他成员能够得到充分地学习、借鉴和推广。第四,大学生就业管理工作的各参与者要对来自社会经济现状、国家发展形势等带来的各种环境变化产生自适应能力,并通过政府的反馈控制对就业管理工作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进行自我分析和优化处理,进而实现就业管理系统的稳定和动态有序。

四、 复杂系统理论对大学生就业管理的启示

根据前面的阐述和分析,为了使就业管理系统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大学生就业管理工作需要从整体性、协同性、非线性、混沌性、自组织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把握整体性,坚持系统思维

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是由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大学生、社会和家庭等部分组成的复杂有机整体,按照以往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难以有效地处理和解决现阶段大学生就业管理工作中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因此,各方需要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政府、高校、企业在制定政策、采取措施、评估效果时需要具有系统的整体性,使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内部各元素、各子系统、各项政策措施实现整体有序和最优。同时,政府和各方都要围绕系统的整体优化来思考问题,坚持系统思维,加强各方之间的引导、联系和协同,打破各方各自为战的格局,促使其管理理念能够从根本上发生转变,进而在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中各要素及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作用下形成一种协同机制,使大学生就业管理工作在协同机制的作用下产生出新的整体功能和效果,追求、产生、实现并发挥“1+1>2”的效果。

(二)加强协同性,实现整体优化

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其元素、子系统众多,其运作过程是动态变化的,且其中的关系和联系较为复杂,所以使得各方之间的协同与配合对大学生就业管理工作的开展就变得十分重要。因此,各方需要加强协同性。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等主体需要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功能上能够自发地形成有序、高效的组织管理模式,进而从大学生就业的层次和结构两方面推动就业管理工作协同效果的提升。同时,还需要把握和利用好系统中的序参量,进而在大学生就业管理工作中产生引导、促进、带动的积极作用,最终实现就业管理工作的整体优化。

(三)研究非线性,分析复杂特征

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非线性是系统复杂性的主要来源之一,系统中的各元素和子系统以及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系统的运行过程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复杂性。因此,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等需要对大学生就业管理中的非线性进行深入研究,减少简单套经验的线性思维。一方面要分析就业管理工作中的复杂特征,找出其中的成因,并提出适用性较强的解决思路和调控方案;另一方面则要意识到大学生就业管理工作中的曲折性和反复性,扎实做好各方思想工作,进而提高各方对就业管理工作的配合和支持的程度。

(四)关注混沌性,重视预测预警

大学生就业管理的过程中时常会受到一些不确定性、非周期性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会在就业管理系统的内外部产生一些非周期性的情况和问题,并伴随存着系统混沌性的出现。这些现象需要政府、高校、社会等对其进行重点关注,并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摸索、挖掘出其中深藏着的联系和规律,并尝试利用其联系和规律来寻找一些合适的预测预警方法。此外,也需要重视对系统混沌性的预测预警,我们知道系统产生的这些混沌现象是难以有效地进行预测的,只能够透过某些表现或者迹象提前预见,并通过反馈和非反馈两种控制方法引导或抑制其发展,使其发挥出正向作用,以保证就业管理系统的稳定、有序运行。

(五)激活自组织,保持持续发展

大学生就业管理工作的潜在动力是系统的自组织。而大学生就业管理的过程中,既有不同就业岗位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对大学生要求的差异,又有大学生群体在知识、能力、技术、素质等方面上存在的层次性和结构性的差别,这使得大学生就业管理工作变得不再单一。因此,需要就业管理工作的主要参与者的相互配合和协调来激活自组织,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社会等各方要鼓励并利用好自创生、自生长、自复制、自适应等的积极作用和效果,促进系统的动态有序,进而保持系统的持续发展。

五、 结语

大学生就业管理是一个复杂、开放的大系统。本文利用系统理论的观点与方法,构建了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内涵体系的结构模型,对其复杂特性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关的启示,以期有助于管理部门找到合适的就业管理模式,为大学生就业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菲利普・库姆斯(Coombs.P.H.).世界教育危机[M].赵宝恒,李环,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闫广芬,吴俊.大学生就业背景下的美国高等教育改革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1(5):49-52.

篇10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78-02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都起步较晚,发展时间比较短。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上就更显不足,在很多方面都还不够成熟,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1.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相脱节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思潮、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充斥其中,相互碰撞、相互作用。大学生正处于心智不够成熟的时期,对多元化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不能做出理性科学的判断与取舍,具有不稳定性和可塑性,是教育和引导的关键时期。张美俊在“新时期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认为,“随着就业制度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大学生心理和思想的健康发展,成为大学生能否健康全面发展的关键。然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等仍然着重于就业政策宣传、就业信息传递、就业技巧培训等方面,而不能随着时展和大学生身心发展实际需要。”[1]不能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个体需要,贴近学生思想状况的实际,不能真正有效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

2.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完善

就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言,仍然停留在以往意识形态教育、就业形势政策分析、求职面试技巧等宏观层面,不完善、不完备的内容体系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不能跟上时展的脚步。时展和学生需要要求,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为学生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服务,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主体需要,联系学生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分层次有差别地进行思想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主体竞争意识和诚信意识、树立科学的择业就业观等,从而实现合理择业、成功就业,实现学生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

3.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缺乏创新 首先,片面而不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仍以传统僵化陈旧的课堂授课为主,单方向的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缺少互动沟通和交流指导,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性、自主性以及积极性主动性,说服力大打折扣。第二,单一而不够多样。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使用单一的集体讲授的方式,不能做到尊重个性差异、从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分类分层次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指导。第三,与实践活动脱节。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导致大学生脑袋满满、行动缓缓,根本无法高效的将学到的专业知识、求职知识、就业知识应用于实践中,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尴尬。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其重要地位和作用,从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和现状、大学生思想实际、时代特征出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具体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功能,指导大学生合理择业和顺利就业,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

1.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意义重大,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性质和方向的保证,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必须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相脱节的现象,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滞后的现状,努力寻找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结合点与交叉点,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具体环节中去,将二者紧密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巨大作用。

2.完善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首先,就业期望值教育。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自我评价过高的倾向,最终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因此,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教育引导大学生,冷静客观的评价与分析自我,了解自己经验的不足,了解当前的巨大就业压力,进行准确的自我职业定位,放下架子,踏踏实实、实事求是的选择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职业和岗位,有效的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才能。

第二,主体竞争意识教育。当今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引导大学生认识到,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帮助大学生树立主体竞争的意识,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去,展示自己、推销自己,勇于竞争。一方面,可以开设面试模拟课程,增加学生的实战经验,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及时做好心理疏导,避免出现失败之后恐惧退缩甚至一蹶不振的现象,引导大学生正视困难,总结经验教训,再接再厉,敢于竞争。

第三,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大学生就业不仅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更是社会价值的实现和社会责任的承担,当前大学生就业中普遍存在的个人主义倾向,正是社会责任感淡薄的表现。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在择业、就业中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还要通过积极宣传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与措施,教育大学生认识到岗位无贵贱、基层就业也可以有广阔前景,引导大学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满足社会需要,服务人民、贡献社会,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

3.创新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首先,坚持全程教育。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仅在毕业生中开展,而是要贯穿大学生整个大学生活,针对不同时期的特征进行具体的教育指导,这样教育时间较长,内容较丰富,才能为大学生就业中的从容淡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第二,坚持差别教育。由于大学生在成长背景、生活经历、性格特征、专业、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针对每个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差别对待,大学生就业中也是如此。在理论知识教育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以及面临的具体困难,通过个别谈话指导、就业咨询等加以有效疏导,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和说服性。

第三,坚持网络教育。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成为必然,对传统的授课方法是很好的补充和创新。网络教学不仅可以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利于内容的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而且有利于内容的生动形象,从而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及实效性。

第四,坚持同龄人相互教育。伍翔在“高职院校开展朋辈心理咨询的实践与探索”中认为“大学毕业生作为同龄人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比较相似,大学期间的共同生活使得同学之间、朋友之间相互比较了解。因此面对就业中面临的思想、技巧方法问题,同学和朋友之间可以共同分析、相互鼓励、取长补短,共同应对求职中的挫折与困难,共同努力共同前进。”[3]

参考文献:

[1] 高霞.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机理及其实现途径[J].华东师范大学,2008:33-40.

[2]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R].2001.

篇11

[作者简介]艾军(1968- ),男,湖北武汉人,广西财经学院党委、校长办公室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广西 南宁 53000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089-02

一、引言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环节,也是体现高等教育价值和大学生人才价值的主要形式。近几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每年以28.23%的速度递增,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引起了政府、社会各界高度的关注。在政府的政策、社会和高校自身的指导和帮扶层面,均结合其职责出台和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同时,分析和探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影响因素,针对性的对策研究与探索也成为学者们涉及较为广泛的研究领域之一。

针对缓解就业困难的对策研究和探索而言,国外学者比较注重整合利用社会的力量和资源。如有学者认为美国政府就业机构应该:去中央化;弹性化,各州甚至同州各地的实施和运作方式都各不相同;强调公私资源整合;经济导向。同时,有学者认为美国就业指导体现了以下特征:高度重视性,美国高校虽不承担责任,但因为学生招生行情、公司捐款和知名度等的影响,美国高校对就业指导也责无旁贷;就业指导体系完备;内容多样性;就业指导的内容全面、形式多样、方法先进;自由灵活性,随着就业市场的需要,美国高校可以自由地增加新的学习科目和淘汰过时的科目。国内研究者在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途径和措施方面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见解及其尝试。如有学者认为现行的高等教育模式和机制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大学生就业困难应该从法律角度进行帮扶,如认为应该关注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的法律规制和新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加强就业指导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途径,如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和水平,加强校企合作等;大学生就业工作应该走信息网络化的道路。综上所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研究和实践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干预,对缓解和探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起到了积极的意义。

然而,就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现状而言,我国高校擅长群体服务,工作特点是先面后点,点面结合,主要精力侧重于指导课和招聘会。不大注重个体化和专业化,导致一些学生不能在应在的岗位上施展自己的才能。特别是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个体化服务比较滞后,又没有形成系统性,因此对大学生就业指导难形成实质性的帮助。本文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和实践的局限性,通过实践将涉及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帮扶的各条途径进行了整合并使之系统化,提出了符合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特点和实际的就业预警机制与援助系统。基本思路是提前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影响因素和就业市场实际情况进行预警,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援助,形成个性化指导。

二、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

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主要针对毕业班的学生,对造成就业困难的自身因素和就业市场因素提前预警。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分为筛选、评估、个人档案、跟踪四个部分。

1.筛选。这一部分分三次进行。第一次筛选为第7学期,针对全体毕业班学生在学业困难、就业意向等方面进行排查、筛选,同时结合筛选情况进行共性援助。第二次筛选为第8学期初,在第一次筛选基础上,对仍存在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筛选。筛选的形式主要分两种:一是毕业生自评,主要涉及就业心理、就业信息、就业技能和学业等个人因素。二是教师和同学的他评。主要涉及身体、家庭、经济等环境因素,对筛选后的学生进行小范围、针对性的援助。第三次筛选为第8学期中期,在前两次筛选的基础上,筛选出就业极其困难的学生,并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援助。

2.评估。建立就业困难学生预警机制的相关制度,根据实际制定就业困难筛选标准,针对就业困难学生的筛选和援助结果进行评估。

3.个人档案。根据筛选结果,综合各方面情况建立就业困难学生档案。主要内容涉及学生实际困难情况,当前求职进展和亟须援助、指导性意见等内容,并指导学生填写就业情况登记表。

4.跟踪。成立以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辅导员和学生组成的工作团队,以时间为维度,根据筛选阶段的特征进行跟踪。主要涉及核实学生存在问题的改进情况及进度,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和新的问题,并填写就业情况追踪表。具体操作是:筛选第一阶段,每四个星期跟踪反馈一次;筛选第二阶段,每两个星期跟踪反馈一次;筛选的第三个阶段,每一个星期跟踪反馈一次。

三、大学生就业援助系统

根据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在实践中我们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系统。大学生就业援助系统的对象为在校全体学生,以年级和专业等特征纬度,结合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使大学生就业指导不仅实现就业指导的系统化全方位指导,而且能实现个性化指导。援助系统主要分为自主创业、就业指导、校企联合、就业市场开拓、校内教师资源等部分,各部分之间具有独立性,又具有互动性。

1.自主创业。该部分由大学生创业俱乐部和创业专家咨询团组成,同时制定《大学生创业俱乐部章程》,规范相关责任与活动。大学生创业俱乐部由已毕业正在从事创业和校内对自主创业感兴趣的学生组成,构建自主创业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的平台。创业专家咨询团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聘用,主要由校内和校外在大学生创业领域具有理论与实践研究和经验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组成,对大学生创业俱乐部进行指导。

2.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分就业安全指导、就业信息指导、就业咨询指导等内容。就业安全指导包括就业信息安全(真实性和合法性等)和就业个人安全防范意识教育两个方面。就业信息指导包括就业信息多渠道的收集、提炼、和追踪等内容,该项工作贯穿于毕业生就业全过程,缺一不可。就业咨询指导主要依托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分层指导:对大一、大二学生进行职业测评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让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特征,逐步形成科学的职业指向。同时对困难的学生进行一对一咨询,并建立跟踪和指导机制;对大三、大四学生开展就业形势、专业需求、求职技巧和法律方面等辅导和咨询。

3.校企联合。学校或学院(系)与相关企业或用人单位合作,在毕业班与非毕业班中召集对该企业或用人单位有就职意向的学生,采取自愿原则,成立实验班,对学生进行准订单式培养。不仅可以让用人单位及时找到合适人选、减少招聘成本、宣传企业文化,而且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的文化、管理模式和社会对人才需求内容等。

4.就业市场开拓。在学校负责就业工作的职能部门的统一安排和协调下,依据学校毕业生历年就业的主要区域,按照专业特点或用人单位需求进行科学划分,学校各学院(系)据此依据自身特色专攻特定区域就业市场。一方面需要与用人单位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另一方面搜集就业信息、掌握就业动态,并与其他学院(系)保持相互联系和及时沟通。

5.校内教师资源。积极拓展就业资源,挖掘和整合校内教师资源对毕业生就业进行援助。一般来讲,学校教师群体由于专业的原因,与社会上类似专业的用人单位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学校要积极整合这些资源,制定适宜的制度,调动教师群体关注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另外也可以依托其他主题让教师帮助就业困难学生并形成机制。如组织教师党支部将就业困难学生进行分配采取“一帮一”或“一帮多”的模式等。

四、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工作的展望

1.存在的问题。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针对高校的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与援助系统取得了显著的实际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1)由于涉及的学校相关部门较多,其权利和义务的划分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充分调动各部门参与的积极性,保证在同一目标下各部门协调一致是发挥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与援助系统功能需要面对的问题。(2)就业预警机制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筛选,将学生就业面临的困难进行分层和分类,同时提供科学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估标准,真实地评估就业预警机制的效果显得尤为重要。(3)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和学习,就业指导教师的整体水平较低,特别是在就业理论和技能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同时各高校也存在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业教师人数不足的现实问题。(4)就高校整体工作部署而言,将大学生就业指导相关工作融入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日常管理体系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过程。(5)大学生就业援助系统涉及在校的全体学生,也涵盖了只涉及毕业班的就业预警机制。实践证明,就业援助系统与预警机制之间的融合和衔接尤为关键。由于各个高校实际情况不同,因此二者之间需要一个长期的磨合过程。

2.相关工作的展望。虽然基于高校的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和援助系统的研究还比较少,但是其所具备的新颖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仅扩展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形式和内容的空间,而且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更好地深入大学生群体提供了新的平台,在实践中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和援助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从两个部分展开:在学校和学院(系)层面,首先是优化专业结构,其次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最后是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在大学生自身层面,首先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其次是调整就业观、择业观,最后是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就高校内部而言,其今后相关工作主要是解决上述涉及的问题。

针对高校以外的层面而言,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与援助系统必须与政府举措和社会援助等进行有效地衔接。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工作尤为重视,2009年初,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明确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专门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09]3号)。2009年4月2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和再部署。按照中央总体部署和要求,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科技部、总参谋部等13个部门密切协作以空前的力度制定了与国办文件配套的一系列新的政策和措施。因此,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与援助系统的实践必然是贯彻国家政府文件精神的有效举措,是深化文件要求的科学尝试。在今后的相关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制度的优越性,充分挖掘社会社会资源,其研究和发展方向必然向社会化、结构化、时代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嗣洪.中美大学生就业指导比较研究[J].新课程:教研版,2009(11).

[2]袁新国.透析国外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J].教育与职业,2010(1).

[3]胡拥军.论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的法律规制[J].职教与经济研究,2008(1).

[4]陈楠.劳动合同法视域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J].文教资料,2009(35).

[5]张翼.大学生就业难反映高等教育的尴尬[J].财经政法资讯,2007(6).

篇12

传统的经济理论表明,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有赖于技术进步、劳动力增加和资本积累等因素,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应该是互动和正相关的。经济的较快增长会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就业、降低失业。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进程也证明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人数之间的这种互动机制。

北京师范大学赖德胜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原因及对策》一文中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分析指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既要依赖经济发展,也要进行体制的改革。河南城建学院樊铮钰《论金融危机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简要概述了金融危机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了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社会、经济、政治稳定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从不同层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中北大学王晋光《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分析》中指出: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不是由于大学扩招,而是与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有关,解决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相关对策。唐山学院代冬芳、王金明在《金融危机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中提出了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产生极大的影响,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从就业政策、热点调整、职业规划等六个方面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对策建议。

二、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国家的相关就业政策不完善

劳动力需求是引致性需求,它取决于产品需求,而产品需求又因金融危机引发的消费和投资的下降而下降,因此,金融危机下的劳动力需求不足很难由供给条件的改善来调整。而在此背景下,由于劳动力市场管制以及员工技能上的差异,企业将首先取消新增的劳动力需求。因此,如果没有专项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将很难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热点已经被重新调整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日益扩散,大学生就业热点已经被重新调整,而农业、教育、医药、行政等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IT行业尚未受到显著影响。此外,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消费品行业也是金融危机中受影响较小的行业,就业形势较好。根据历年调查统计,国家各级机关及事业单位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大户,这一就业市场也是相对稳定的。

(三)大学生选择就业的区域差异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大城市则对大学生有着强劲的需求,但是一些地方性的需求抑制(显性的指标限制与隐性的行政限制)与对中小企业或非正规部门的需求抑制(户口、社会保障、流动等),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人为分割。

(四)劳动力市场难以短时间吸纳毕业大学生

在时间结构上,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寻找工作,劳动力市场还需要时间逐步调整,逐步消化大学毕业生在短期内的超量供给。

(五)学生就业能力突显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

三、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本文首先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所选的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将这些指标归纳为少数不相关的重要指标,从而简化计算和消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接下来,对相关指标进行线性分析,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检验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该模型的结论不仅能对2010届毕业生就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而且对今后毕业生就业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有着借鉴之意义。

(一)模型建立

我们首先考虑对货币供应量、存款、贷款、国内信贷、外汇、金融债券、储备货币七个金融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来减少变量个数,之后再用得出的主成分与大学生就业率进行线性回归方法解出模型和综合评价。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首先考察收集到的原有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是否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提取因子。这里借助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检验方法进行分析。通过SPSS操作后,得出结果,从中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215.88,相应的概率P接近0。如果显著性水平α为0.05,由于概率P小于显著性水平α,应拒绝零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同时,KMO值为0.768,根据Kaiser给出了KMO度量标准可知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第二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并选取特征根值大于1的特征值。操作后得出公因子方差,货币供应量为0.980,存款为0.992,贷款为0.982,国内信贷为0.981,外汇为0.996,金融债券为0.927。由此可知,此时所有变量的共同度均较高,各个变量的信息丢失都较少。因此,本次因子提取的总体效果较理想。

第一组数据项描述了初始因子解的情况。可以看到,第1个因子的特征根值为5.857,解释原有的6个变量总方差的97.609%(5.857/6*100%),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7.609%;第2个因子的特征根值为0.135,解释原有6个变量总方差2.246%(0.135/6*100%),其余数据均类似。在初始解中由于提取了6个因子,因此,原有变量的总方差均被解释。

第二组数据项描述了因子解的情况。可以看到,国内信贷的相关系数为0.998,货币供应量的相关系数为0.996,存款的相关系数为0.991,贷款的相关系数为0.990,外汇的相关系数为0.990,金融债券的相关系数为0.963。由于提取的因子,都接近1,总体上,原有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因子分析效果较理想。

(二)模型求解

第一步:前面建立了一个主成分模型,在计算主成分的步骤中将出现因子载荷矩阵,我们可以取得每个主成分的方差,即特征根,它的大小表示了对应主成分能够描述原来所有信息的多少(更多情况下是由方差贡献率来反映)。对七个变量进行提取了一个主成分变量,故主成分的模型可以为:

F1=r11S1+r12S2+r13S3+r14S4+r15S5+r16S6

由相关数据可知主成分的线性方程模型为:

F1=0.998S1+0.996S2+0.991S3+0.990S4+0.990S5+0.963S6

第二步:求出了主成分的线性方程后就再与大学生就业率进行线性分析(方法:做完第一步后就可以得出F的值,然后将该值与大学生就业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调整的判定系数R=0.854较接近于1,拟合优度较好。

同时,被解释变量的总离差平方和为0.389,回归平方和及均方均为0.365,F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58.368,对应的概率P值为0.000,依据该表可进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如果显著水平α为0.05,该模型的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的概率P值小于显著水平α,应拒绝原假设,认为主成分F与被解释变量间(大学生就业率Y)的线性关系显著,由此表可以得出线性回归方程的常量α、β系数分别为-1.444、1.009E-06,将其代入线性回归方程y=α+βF得最终的回归方程。

大学生就业率为:

y=-1.444+(1.009E-06)F

(三)模型的检验

成对样本统计量检验后表明,实际就业率与模型检验就业率样本的平均值分别为0.18015和0.18817,无较大差异,实际就业率略低于模型检验就业率。实际就业率与模型检验就业率两组样本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971,它表明,在显著水平α为0.05时,样本二者的线性相关程度很强。由成对样本检验也表明,t检验统计量观测值对应的双尾概率p值接近于1,在显著水平α为0.05时,由于概率p值大于显著水平α,应接受零假设,即认为总体上就业率的平均值与0无显著差异。

四、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的实证分析,应对金融危机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危机,必须整合政府、学校和大学生个人的资源,通过制定各种有效的政策、制度、措施,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引导大学生合理定位,找准方向,促进大学生就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