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范文

时间:2023-09-20 10:32: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篇1

**县位于天山北麓东端,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扼居南北疆与东疆交汇地带,西距自治区首府160公里。全县总面积8848平方公里,下辖5乡4镇,境内有兵团农六师2个团场。全县总人口13.2万人,其中以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29%。

**县气候独特,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6.5℃,降水量183毫米,水资源总量4.4亿立方米,现有可耕地50万亩左右,各类草场888万亩、林地53.7万亩。**县特色农产品丰富,大蒜、红花、肉丛蓉等闻名区内外,是全疆和全国名优特色农产品盛产区之一,已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大蒜之乡、黑加仑之乡、高淀粉马铃薯之乡。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种30余种,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沸石、芒硝等储量丰富,是北疆重要原油生产基地之一,已探明煤炭储量150亿吨、石油1.5亿吨、天然气300亿立方米。**县是北疆旅游资源优势区域,旅游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境内自然风光壮观迷人,人文古迹众多。**县历史悠久,曾是丝路古道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汉代为车师后国所在地,盛唐时设北庭大都护府,境内北庭故城、高昌回鹘佛寺遗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贯通天山直达吐鲁番的车师古道、疏勒古城遗迹、小西沟遗址等30余处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山风景区、北部沙漠温泉度假村和狩猎场正成为新的旅游热点。

近年来,我县在自治区及州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县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全县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城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现已创建成国家体育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民族团结先进县、科技进步先进县、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200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9亿元,比上年增长7.5%,三次产业比例为46.75:23.32:29.9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92元,增长12.8%,增收429元;实现财政收入6320万元,增长8.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31亿元,同比下降3.79%;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66亿元,增长2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75亿元,同比增长12.7%。

二、2005年发展思路及近期发展重点

**县有着独具特色的经济优势和地缘优势,就特色资源来看,在全州甚至在全疆范围都具备良好的潜在发展优势。但一直以来由于历史、社会、地理等诸多原因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缓慢,尤其是在围绕特色农业及特色旅游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方面,潜在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特色农业规模小,产业没有做大做强;农业基础设施差,产业化水平较低,农民增收缓慢;旅游业文化底蕴挖掘不够,缺乏亮点和系统的开发;工业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近几年来,**县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虽有明显的进步,但与**州发展快的兄弟县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如何在相对落后的条件下,知难而进,积极进取,加快发展,与全州同步实现小康目标,是我们面临的第一要务。县四套班子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在短期内我们可能难以改变暂时落后的状态,但我们一定要在思想解放的程度、改革开放的程度、工作落实的力度上寻求突破,奋力追赶,绝不甘于落后。为尽快摆脱这种落后的现状,实现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跨越式发展,满足当前人民群众尽快富裕奔小康的愿望,我县通过认真的分析、研究,提出和制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思路。

2005年吉木萨尔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继续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乌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遇,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围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和增加财政收入、增强财政实力两大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农业和城市两大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优势资源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调优一产,扩张二产,提升三产,加速产业“1132”工程建设步伐(紧紧依托特色农产品,建立十大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延伸形成十条工业产业链,围绕城市建设、科技教育和旅游经济三大产业,加快产业化、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实现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双增长)全面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不断改善各族人民群众的社会水平,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005年我县计划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现价)11.34亿元,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达到5.05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达到2.76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达到3.53亿元,增长18%。实现财政收入7268万元,增长1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增长30%;落实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亿元,增长20.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亿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12元,较上年增加420元。为顺利实现上述目标,2005年我县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调优一产,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多层次增效。通过整合农业资源,调整生产布局,提高产品质量,推行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加快形成番茄、黑加仑、高淀粉土豆、草莓、大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在支持三台酒业、屯河北庭、汇昌油脂、天山飞雪等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的同时,积极引进乌市有实力的企业在我县投资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充分发挥我县水土无污染和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加强科技推广服务,把山区15万亩耕地建成特色、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在平原区建成无公害产品基地,千方百计地把我县的特色优质农产品打进乌鲁木齐市场。二是突出抓好以牛、鸡为重点的畜牧养殖业。引导农牧民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走专业化饲养、科学饲料配方、体系化防疫和良种化繁育的发展路子。2005年,力争奶牛养殖量达到6000头,土鸡养殖总量达到480万羽,同时依靠科技,大力发展“两高一优”畜牧业和特色养殖业,力争使农牧民在畜牧业方面新增收入占到全部增收的51%以上。三是加快发展特色林果业和沙生产业,在南部山区利用荒山荒坡发展万亩特色林果业,在北部沙漠沿线建立10万亩肉苁蓉生产基地,为引进龙头企业发展加工业奠定基础。四是加快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各乡镇的活畜交易市场,搬迁改造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发展大蒜、土鸡等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吸引乌市现代物流企业对我县特色优质农产品进行分级、加工、包装和运销。五是继续做好无公害产品认证和特色农产品的原产地商标认证工作,积极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加快工业发展步伐,扩大经济总量

工业经济发展缓慢长期以来一直是制约我县加快发展的瓶颈。为此,在今后我们将工业作为振兴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牢牢把握乌昌一体化机遇,充分挖掘我县的特色农产品、矿产、土地等优势,理清发展思路,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工业上规模、上水平。

一是立足特色农产品优势,优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依托十大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重点扶持三台酒业集团黑加仑制品、屯河北庭番茄制品、天山飞雪土豆淀粉等企业扩大特色产品加工规模。通过龙头企业强力带动,促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为我县的支柱产业。二是加快发展以煤炭等矿产资源开发和深加工为重点的重化工工业。重点支持哈煤集团、新矿集团建设大型煤矿,支持特变电工加快五彩湾地区煤炭资源勘探步伐,力争煤炭产量突破100万吨。在此基础上,支持正德焦化、派畴新材、哈煤集团进一步扩大焦炭、电石生产规模,依托区内外大企业集团,在发展煤电一体化、煤化工业方面取得突破。三是全力支持本地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依托区内外名优企业,以资产、项目和产品为纽带,引导推进企业间的融合兼并、重组改造,扶持三台酒业、庄子实业、小金牛农牧机械、银河化工等企业做大做强。四是加强同乌鲁木齐的交流和对接,依托特色农产品和矿产资源两大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大项目、大企业,吸引分工互补型、协作配套型的中小企业在我县投资发展。同时,要认真研究工业园区建设问题,进一步明确园区功能和发展定位,着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为引进投资项目,加快工业发展搭建平台。

(三)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快旅游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

重点开发天山自然景观、沙漠奇特景观、平原人文景观,逐步形成南部山区自然风景区、北部沙漠奇特景观区和中部平原人文景观区。2005年重点抓好北庭故城、西大寺保护开发项目工作;加快对千佛寺、东大龙口水库、野马繁殖中心等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争取车师古道综合开发项目立项,使穿越天山、连接吐鲁番与吉木萨尔县的公路得到国家和自治区立项投资;进一步完善旅游中长期发展规划,创新旅游业管理体制和发展机制,培育旅游品牌,力争使我县成为新疆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利用投资拉动县域经济发展

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与加强项目引进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优化投资与发展环境,加强依法行政,强化政府服务效能,创新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全力以赴抓好优势资源开发、技术改造、城乡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招商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充分发挥投资增长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五)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改进作风,提高服务效能

进一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强化机关服务职能。建立完善“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切实抓好机关效能建设,不断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坚持以人为本,全力解决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重视加强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科技文化工作,推进和实施好帮扶救助城乡社会弱势群体工程,积极解决破产改制企业下岗失业职工和贫困居民就业、就医、子女上学等实际困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有序的发展环境,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四、抢抓机遇,找准工作的切入点

成立乌昌联合党委和推进乌昌经济一体化是自治区为实现乌昌两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快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给我县带来了不容错过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乌鲁木齐是我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流、物流、信息流和商流密集,人才和科技优势突出,具有内在的扩张力和巨大的辐射带动力。吉木萨尔县有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尽管目前面临一些困难,但也有不少加快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基础,同时乌昌党委又做出由乌市新市区、乌鲁木齐高新技术区两区帮扶我县发展的决策,我们相信借助乌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机遇,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达到加快发展的目的。因此,在最近一段时间,我县积极与乌市两区进行对接,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找准与乌市两区实现优势互补的结合点和突破口。

(一)解放思想,坚定发展信心。在认真贯彻区州乌昌经济一体化战略决策精神的基础上,我们充分认识到融合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积极把吉木萨尔县经济社会发展置于一体化经济范畴之内进行认真的研究和部署,打破局部发展的小框框,用长远的眼光来谋划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坚定信心,统一思想,通过乌昌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和经济实力增强。

(二)加强交流,增进了解,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和互访,积极建立双方认同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研究制定双方合作方案,在发挥乌市两区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加快吉木萨尔县的特色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促使**县特色农畜产品深加工、矿产开发、旅游业等逐步形成主导产业。并且在合作方式、政策利用、管理模式等方面积极开拓创新,努力利用乌市两区畅通的信息渠道、多元的投资商机为**县的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寻求发展的机会。

(三)组建乌市两区与我县共同发展的领导机构。在两区与我县相互交流和接洽的基础上,我县已经在经济技术合作和项目支持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并且初步形成了乌市两区对口帮扶我县发展的方案。为进一步推动我县与乌市两区在对接和合作方面的工作,两区和我县正在积极筹建工作领导机构,具体负责对接和支援工作,协调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关系,推动对口支援工作迅速展开,并且能够有实质性进展。

(四)牢固树立发展的理念,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面对乌市两区对口帮扶我县发展的大好机遇,我县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寻求经济融合发展。一方面将不断挖掘内部发展潜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另一方面努力破除过去在扶持当中一味的要项目、要资金,“输血”式的帮扶方式,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适当“输血”,不断提高自身“造血”功能。如通过包装、打造和宣传,建立环乌市、天池、沙漠温泉度假、北庭文化遗址、天山南部风光、车师古道、吐鲁番等连线的旅游线路,促使我县旅游业尽快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又如通过挂靠、联合等方式创造吉木萨尔县工业园区的建设管理的新型模式,利用**县的矿产资源优势及土地可利用率高的优势,建设工业园区,完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园区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以求得在经济上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篇2

下面,我就今年上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作简要通报。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今年年初,地委、行署根据我区发展形势需要,本着能快则快、求好求快的原则,确定今年是我区的“速度效益年”,提出生产总值要力争达到170亿元,增长14%左右,财政总收入确保19亿元,力争20亿元,增幅达到2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1亿元,增长2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160元的目标。围绕以上工作主题和目标任务,全区上下共同努力,排难而进,上半年全区经济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总体形势较好,基本实现了速度效益年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一)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初步测算,全区实现生产总值66.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6%, 增幅高于上年同期增幅4.2个百分点,是“十五”以来同期的最高增幅。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00亿元,增长6.2%,拉动gdp增长2.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94亿元,增长31.1%,拉动gdp增长7.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24亿元,增长12.9%,拉动gdp增长5.2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5.8%、48.5%、35.6%。

(二)夏收粮油获得丰收,农村经济形势较好。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其中:农业产值18.36亿元,增长5.2%;林业产值0.96亿元,增长1.9%;牧业产值16.48亿元,增长8.7%;渔业产值0.44亿元,增长7.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70亿元,增长7.8%。夏收粮食实产30.61万吨,比上年增长4.23%,油菜籽实产9.78万吨,增长5.03%,蔬菜产量43.40万吨,增长8.85%。

(三)工业生产增势强劲。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2.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1%,增幅高于上年同期26.5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0.46亿元,增长52.6%,成为拉动工业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轻工业实现增加值2.22亿元,增长20.7%。地方工业实现增加值9.06亿元,增长38.3%,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势头。

(四)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2%,限额以上固定资产完成投资22.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2%。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4.63亿元,增长17.0%;更新改造完成投资1.71亿元,下降41.6%;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5.66亿元,增长80.7%;其他完成投资0.53亿元,下降18.7%。

(五)财政税收快速增长。全区财政总收入8.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29亿元,增长20.5%。财政支出15.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8%。完成各项税收6.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5%,其中:国税税收4.59亿元,增长51.5%,地税税收2.34亿元,增长25.2%。

(六)金融机构存贷款同步增长。上半年未,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154.49亿元,比年初增长13.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9.14亿元,比年初增长13.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121.49亿元,比年初增长11.3%,其中:工业贷款4.05亿元,增长17%,农业贷款23.72亿元,增长5.1%,商业贷款10.1亿元,增长6.4%。保险费收入1.79亿元,增长12.3%,赔款支出0.72亿元,增长124.7%。

(七)旅游业快速发展。截止6月底,全区接待旅游人数121.47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8%,其中:国内旅游人数121.43万人次,增长49%;海外旅游人数405人次,下降82.0%。实现旅游总收入8.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8.23亿元,增长43.0%,外汇收入16.2万美元。

 

(八)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效。上半年,全区共计到位资金13.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9%,占年度计划的36.7%,占省下达计划的72%。其中,新签约开工项目68个,合同资金33.49亿元,到位资金3.1亿元,增长37.2%;往年续建项目148个,到位资金10.8亿元。在新建项目中:一产项目5个,项目签约资金5900万元,到位资金480万元;二产项目35个,签约资金94976万元,到位资金16846万元;三产项目28个,签约资金254161万元,到位资金13608万元。按投资规模分,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1个,XX—5000万元的项目16个,XX万元以下的项目44个。

总体上看,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快速、健康的态势,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从横向看我区经济尚落后于其他地区。上半年我区实现生产总值66.18亿元,增长14.6%,增速排在全省九个市(地、州)的第6位,总量排在第7位;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68亿元,增长42.1%,增速虽排在第1位,但总量排在第9位;实现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2.53亿元,增长17.2%,增速排在第7位,总量排在第8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3亿元,增长19.8%,增速排在第3位,总量排在第8位;实现财政总收入8.85亿元,增长34.3%,增速排在第3位,总量排在第8位;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29亿元,增长20.5%,增速排在第7位,总量排在第9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2元,增长8.0%,增速、绝对额均排在第9位。农民人均现金收入904元,增长18.7%,增速排在第1位,绝对额排在第9位。二是固定资产投资进度放慢。上半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2%,虽走出了年初投资下滑的低谷,但投资进度不够理想,仅完成全年任务的25%。三是市场物价涨幅偏高。从铜仁市城调队物价调查资料显示,我区(铜仁市)自年初以来市场物价一直在高位运行。上半年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达104.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达105.3%,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4.7%、5.3%,直接影响了我区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速度,同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偏高也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落实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继续保持上半年工作的良好势头,进一步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加大力度,狠抓落实,努力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努力扩大投资,千方百计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努力推进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协助业主方努力加快思林电站、沙坨电站建设。加快公路建设实施进度,抓好江口至石阡、大兴至迓驾二级公路建设征地拆迁工作,力争分别在9月、11月启动建设;进一步做好杭瑞高速公路铜仁段、玉屏至铜仁高速公路的前期工作。突出抓好“三小”工程和“烟水配套”水利工程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加快实施铜东灌区、乌中灌区、松桃道塘水库等水利扶贫试点项目。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储备,积极向上争取,为实现投资项目前后更替,投资总量稳定增长打好基础。

(二)努力做大做强工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强经济运行协调服务。进一步完善工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煤、电、运等生产要素的调度,确保大龙发电厂稳定生产,支持冶金化工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培育龙头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完善大龙铁合金、松桃三和锰业、铜仁金丰锰业、中水西南硅业等集团公司的组建,尽快组建地区锰行业协会。支持大龙循环经济工业园按照循环经济模式集聚产业,扩大园区经济总量和规模。推进清洁生产和能源节约,抓好三和、太丰、金瑞等三户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积极争取第二批企业通过行业准入。稳步推进国企改革,确保完成全年改制工作任务。积极推进大兴科技工业区的建设。进一步加强领导,解决工业区的定

位问题、体制和机制问题。加快工业区的详规审定工作,尽快实施工业区内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明确完成时限,明确责任人,倒排工期,加快工程进度。加强廉政建设,高度重视工程质量管理问题,严格工程建设监管机制,努力把大兴工业区建设成为全区的优质工程、精品工程、廉政工程。

(三)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抓好抗旱保苗工作,加强秋收农作物田间管理,提前做好秋种的各项准备工作,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继续以发展生态畜牧业为重点,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完成2.5万头良种猪“内推外引”任务,全面完成100个养殖小区建设任务和XX户养殖大户发展任务,认真抓好以重大动物疫病为重点的动物防疫工作。抓好烤烟生产各项工作,特别是收购工作。积极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争取引进一批新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大和推进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一条龙生产模式,扩大农特产品生产规模。整合各类资金抓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确保年内扶贫工作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

(四)进一步扩大开放,不断加强招商引资工作。要深入开展对外招商活动。月底,地委、行署拟召开全区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强力推进此项工作。同时,要积极组团参加9月份在厦门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11月份省政府组织的黄果树瀑布节,10月份组团到温州开展一次较大规模的招商引资推介活动,适当时候组团赴台湾开展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种植方面的专题招商活动;动员各县及地直相关部门派出小分队反复到广东、福建、山东、重庆、成都、长沙、武汉等地招商引资。推进大兴科技工业区招商工作,力争年内有2至5户企业落户。进一步整治优化投资软环境,创造宽松的体制环境,创造高效的政务环境,创造诚信的市场环境。力争实现年内引进到位资金38亿元,比上年增长20%的目标。

(五)坚持城镇带动战略,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建立规划管理跟踪服务、监管落实机制和违规建设重罚机制,确保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加快以江口、石阡污水处理工程、花果山广场、滨江大道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廉租房制度和经济适用房建设。深入开展“整脏治乱”专项行动,扩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保护成果,重点整治铜仁、江口城市周围山体开挖和乱采砂石行为,恢复植被。抓好城镇经济集中带建设,增强城镇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力争今年全区城镇扩容8平方公里,新增8万城镇人口,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篇3

目前全县文化经营户*到500多家,经营项目20余种,从业人员12600人,固定资产*3亿元,年上缴税金1000多万元,目前,通川桥南头和仙鹤路一带已成为大型文化产业园区。新扶持投资规模100万以上的文化产业项目1个(真爱年桦娱乐会所投资400万元)。文化馆所办巴山民乐团常年坚持对外演出,同时在馆内举办美术、书法、作文、舞蹈、摄影创作辅导培训班。县图书馆与他人联办外语培训。体校新办体育用品门市,扩大经营项目和规模,改进了经营方式,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体彩发行有条不紊的进行。文化产业年增加值*到13%。我县积极搞好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按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300m2以上、社区文化中心50m2、村文化活动室30m2以上及农民健身工程(一个标准篮球场)和农村书屋的标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明晰产权,力争“十一五”期间全县各乡镇全面完成任务。今年已将南外镇和赵家镇纳入综合文化站建设,建立了农村书屋40家,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0家。

二、关于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活动和市一运会组队队参赛工作完成情况

(一)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广泛开展有声有色的群众体育活动。今年已举办县级运动会11次,特别是元九登高比赛、*县第十八届老年人运动会、*县“迎奥运.庆五一”机关篮球运动会富有特色,影响较大。今年元九登高比赛,我县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人士300人参加了正月初八上午市委、市政府统一组织的凤凰山登高比赛,并获得了中年女子组1、2、3、8名,老年组第5名,中年男子组第3、10名,老年男子组第5、6、8、10名的好成绩。同时组织县级机关部门500余人于正月初八上午开展了火烽山登高比赛。各乡镇根据本地实际,开展了简便易行、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和趣味体育活动。据统计全县各乡镇开展各类体育活动110多次,包括篮球、田径、门球、桥牌、钓鱼、烧火龙、板凳龙、翻山铰子等民间体育活动,活跃了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

(二)认真做好市一运会组队参赛工作。

我县提前备战市一运会,抓好组队参赛工作。在市一运会已举办的成年组项目中,我县代表队夺得象棋比赛团体和个人冠军、篮球比赛团体冠军、钓鱼比赛团体冠亚军和个人冠军、羽毛球比赛团体冠军和个人冠军、乒乓球比赛团体冠军和个人冠军等。对市一运会青少年组的9个参赛项目已完成了组队训练工作,正在办理运动员年度注册和紧张严格的训练。

三、关于开展扫黄打非、新闻出版工作及文化市场工作

(一)坚持开展扫黄打非活动。

我局坚持开展扫黄打非活动。一是机构健全。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制定了扫黄打非方案。二是对辖区内出版物市场中私编乱印及违规发行教学用书查处有力。对城区新闻出版物市场开展了反盗行动,出动稽查人员165人次,出动车辆75台次,收缴盗版书籍3000余册,非法报刊3份,取得了显著成绩。

(二)新闻出版工作管理有序。

我县境内有印刷厂19家(其中县属13家、市直5家、通川区1家),书店23家,打复印13家一是对全县图书、打字复印经营户进行了年检工作;二是在城区开展了县法制宣传月活动,送发出版物市场相关的宣传单3000份;三是开展了全县教学用书专项整治工作,规范了新闻出版市场。四是已落实了智鹏麻纺厂为政府推进企业软件正版化工程单位。

(三)文化市场管理规范,市民对治理网吧接纳未成年人满意度*75%。

全县现有音像制品40家,歌舞娱乐场所31家,电子游戏50家,网吧71家,营业演出队伍2家。文化市场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首先,严把准入关,做到了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其次,加强市场监管,勤查严管,严防死守。第三,加大处罚力度。今年来,共立案11件,办结8件,暂扣电脑主机160台,电子游戏机板36张,盗版光碟1500余盘,盗版口袋书300余册。停业整顿3家,警告15家次,处行政罚款24500元。全县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安全无事故。

四、关于文化活动、文艺创作、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一)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今年来,承办春节团拜会文艺演出、元九登高文艺演出、三级联创文艺演出、“*县记忆”摄影作品展、科技文化法律卫生四下乡文艺演出、化工园区庆典演出、文体惠民文艺演出等各类大型文化活动9次,开展送文体下乡活动10次,同时广泛开展了全县春节文体活动。全县各乡镇宣传文体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了各类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180次,观众*17万人次。尤其是石桥的烧火龙等文化活动富有特色,影响很大。

(二)文艺创作硕果累累。

今年全县文艺工作者新创剧节目10个、创作各类文艺作品700多件,其中获国家级奖11件、省级奖13件、市级奖26件,编辑《爱的奉献---四川省*县抗震救灾文艺作品集》1部。

(三)文艺演出好戏连台。

县文工团排练新戏5台,创作舞蹈作品6件,小品7件,歌舞2件,创作的歌伴舞《做官就要做清官》代表*州市参加省纪委的文艺调演。深入乡镇、厂矿、学校、社区演出文艺节目53场。县文化馆巴山民乐团为群众演出100余场。

(四)民保工程落实有效。

组织人员对全县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普查、搜集、整理工作。继去年“巴山石工号子”、“翻山铰子”、“安仁板凳龙”等三项纳入四川省首批非遗名录保护项目,今年又完成了石桥米酒鱼、石桥烧火龙、安仁谭氏子孙龙申报市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工作。

(五)文物管理规范有序。

搞好文物“四有五纳入”工作,确保了全县文物安全无事故。完成了戛云亭的本体维修,对文管所顺利南迁,更换了库房安全设施。为举办市第二旅发大会,县上投资300余万、40万元分别对真佛山庙群和“石牌坊及标语”进行维修打造。已完成“石牌坊及标语”和“真佛山庙群”申报国保前期准备工作,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摸底工作。

五、关于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深入乡镇、厂矿、学校、社区演出文艺节目53场。从去年10月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以来,按每年每村7.2场的要求,放映爱国片、科教片、故事片等5500余场次,观众*270余万人次,完成了2007年度放映任务。编《读书顾问》、《科技信息》各2期,送书下乡3次,建好了梁上泉文学资料室和大堰乡留守儿童站,接受旅美作家陈官煊捐赠图书1000余册。文体中心建设256个挖孔桩浇筑已基本完成,全民健身广场正在继续平整,年底有望完成体育馆主体工程。

六、关于抓好群众性体育活动

全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6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0%。今年已举办县级运动会11次,特别是元九登高比赛、*县第十八届老年人运动会、*县“迎奥运.庆五一”机关篮球运动会富有特色,影响较大。积极备战省十一届运动会,对项目的布局和有关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将羽毛球球队确定在新*学校,柔道队定在*三中,摔跤队定在真佛山文武学校,田径队定在*县中学,正在积极选材。在市一运会已举办的成年组项目中,我县代表队夺得象棋比赛团体和个人冠军、篮球比赛团体冠军、钓鱼比赛团体冠亚军和个人冠军、羽毛球比赛团体冠军和个人冠军、乒乓球比赛团体冠军和个人冠军等。对市一运会青少年组的9个参赛项目已完成了组队训练工作,正在办理运动员年度注册和紧张严格的训练。已向省市运动队输送体育人才15人,今年体育大专院校上线人数*18人。开展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全国亿万老年人健康走向北京奥运会活动”。扎实抓好农民健身工程,现已建全民健身路径12条。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后专干缺员严重。影响全县文体工作整体推进,共同繁荣。

(二)文体系统的专业人才大多年龄大,非专业人员多,专业后备人才匮乏,特别是文工团舞蹈奇缺,影响工作正常开展。

(三)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等违规行为虽严管重罚,但仍屡禁不止,时有发生。

八、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搞好文体阵地建设。

一是建成文体中心;二是“十一五”期间建完乡镇综合文化站及村文化活动室、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农民健身工程、农村书屋,今年要多争取指标,多实施项目;

(二)搞好队伍建设。

解决乡镇缺文体专干和文工团缺舞蹈演员。

(三)办好旅发大会。

抓好文体中心建设,真佛山、石桥列宁街、陈伯钧纪念馆打造、戛云亭第二期打造(即景观设计方案的实施);

(四)开展好文体活动。

一是文体服务中心年内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大的乡镇分别不得少于3次,小的乡镇分别不得少于2次(尤其是体育5个项目以上的综合运动会乡镇必须*到一次)。同时各乡镇必须对民间文艺团体或对青少年最低进行一次培训,人数要在10人以上;县级部门每年开展文体活动分别不得少于1次。

二是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完成真佛山和石桥列宁街申国保工作;

三是文化馆的业余辅导、培训立足馆内,着力落实乡村、社区、企业、校园;

四是图书馆送书到乡村、社区、企业、校园;

五是文艺节目(编排演)储备,送文艺下乡,承办专场文艺演出;

六是文艺创作不少于1500件,同时省以上获奖作品不得少于2件;.积极备战*州市第一届运动会和训练参加四川省第十一届运动会队员,争取取得好的成绩;

七是认真作好文体惠民工作,广泛开展送文体下乡及农村书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五)搞好文化、出版物市场管理。

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文化、出版物市场管理,尤其是加大对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及教辅读物和盗版教材的管理力度、入罚力度。

(六)壮大文化产业。

篇4

(一)抓干部管理在促进干部作风大转变上求实效。按照“作风大转变,经济大发展”工作要求,不断加强制度的规范化建设,有效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

一是建立健全机关内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干部学习培训、车辆管理、物品采购、来客接待以及财务审批、议事决策、上班签到、下乡签名、挂牌上岗、限时办结等机关内务管理制度,力求用制度来管人、管事、管钱、管物,确保了有人干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

二是建立健全干部联系群众制度。今年,乡党委、政府把干部职工下乡走访群众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它列入干部职工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周调度、月考核,工作完成情况与干部职工绩效工资挂钩。深入实施“1121”工程,即干部职工每月下乡不少于10天,每次下乡走访农户不得少于10户;每位干部职工所联系的农户每月走访不得少于2次,每户农户的家庭主要成员每月走访不得少于1次。到目前为止,共收集意见建议70余条,筹集帮扶资金15万元,帮扶群众13人,为民办实事11件,解决问题21个。

三是建立健全干部服务群众制度。在严格执行“三项制度”的同时,继续在全乡开展乡村干部“大下访”,党政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下乡服务群众和“一杯热茶、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句承诺”“四个一”活动。不断加大督查考核力度,把督查考核作为推动工作落实、确保工作实效的重要环节来抓,通过抓住不落实的事,处理不落实的人来增强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宗旨观念。

(二)抓产业结构调整在发挥产业优势上鼓实劲。

一是抓农业产业提升。立足特有的气候和产业优势,乡党委、政府按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理念,着力培育柑桔特色产业。一方面,以品种改良为契机,引导和鼓励桔农因地制宜地发展四季小水果、油茶和楠竹,努力提高四季小水果的比重,逐步形成树种、品种合理搭配,上市时间又相互交错的农业产业格局。另一方面,以提升柑桔品质为重点,以推广和运用新品种新技术为重要手段,不断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升科技含量,使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黄板粘杀、地膜保水反光和节水灌溉等实用技术在全乡得到普及。今年来,聘请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市驻乡科技特派员、本土专家举办柑桔栽培新技术免费培训班1期,培训人次达800人;新建精品柑桔园基地500亩;完成柑桔品种改良150余亩;发放柑桔大小实蝇防治补贴资金9万余元;新发展小水果600余亩;完成枫联、焦坪、山口等村油茶低改1220亩;完成大垅、玭珠等村楠竹新造及低改440亩。

二是抓休闲旅游业提质。以东江湖创国家5A级景区为依托,充分发挥我乡水陆两便、青山秀水、花果飘香、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生态优势,以休闲旅游大提质为抓手,不断丰富旅游内涵,着力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区。一是做特“吃”的文章,就是要增强饮食的诱惑力。在整合本土特色菜肴的同时,还要针对游客的饮食习惯,挖掘不同地方的饮食文化,形成不同菜系的菜谱,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饮食需求。使游客在不仅能够吃尽本土的美味佳肴,还能享受到浓浓的家乡风味。二是做活“水”的文章,就是要走好水路。发挥东江湖无与伦比的水资源优势,借鉴桂林、千岛湖等旅游胜地的成功做法,积极引导农家游业主,大力开发安全性能较高的水上娱乐项目,配套完善水上摩托、湖中垂钓、游湖观景等设施设备,让游客在留得住、玩得开心。三是要做精“山”的文章,就是要唱好山歌。一方面要不断放大产业优势,大力发展集采摘、品果、观园、漫步于一体的农家休闲游。把农业产业化建设与发展农家休闲游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两项产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农家游业主转变经营理念,开阔经营视野,大力开发开心农场,努力把网络游戏变成现实,让游客在休闲的同时得到体验,在体验中多一份牵挂,多一份惦记,老百姓就多一份收入。四是做靓“住”的文章。一是结合城乡环境同治工作,大力实施美化、绿化、净化、亮化,努力实现环境卫生全面提质;二是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大力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让游客在体味乡土气息的同时,也感受到星级宾馆无微不至的热情与服务;三是对所有农家游进行全面的提质改造,我们将会同旅游行政和业务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对全乡的农家游进行重新的认定,不断提高农家游的准入门槛,对达标的农家游进行备案登记,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适当支持,提高农家游的整体水平。

(三)抓城乡环境同治在建设幸福上谋实事。突出村镇绿化,继续深入推进城乡环境同治工作,积极开展文明卫生村创建活动,努力建设美丽幸福,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一是强化宣传促共识。为把全乡人民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城乡环境同治工作上来,乡党委政府充分利用会议、标语、座谈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在机关、学校、村组、农户深入开展大讨论、大教化、大规劝活动,全乡上下形成了城乡环境同治的共识,促进了广大群众文明卫生习惯的逐步养成。目前,全乡开展城乡环境同治大宣讲、大讨论160余次,发放“门前三包”温馨提示、文明卫生公约等各类宣传资料4200余份,书写张贴各种横幅标语180多条,乡、村两级组织干部群众和在校学生开展规劝和清扫行动20余次,纠正不文明行为300多人次。

二是完善机制筑成果。通过去年全乡上下的共同努力,乡城乡环境同治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连续两个季度考核名列全市前三名,乡村面貌着实改善,群众甚为赞许。要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成果,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乡环境同治工作机制。一是完善领导机制。为加强对城乡同治工作的领导,乡里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其他党政领导任副组长,乡直机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环境同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村委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实行“乡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各部门联村、村干部包组、组长党员包户”的包干负责制。乡与村与部门、村与组、组与户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各村、各部门分别成立了组织机构,制订详细工作方案,形成了全乡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完善投入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村民主体”的原则,采取以奖的方式,大力支持村级环境整治。乡本级财政今年预算安排6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城乡环境同治工作;要求各村每年投入城乡环境同治资金不得少于2万元,形成市奖励、乡配套、村组自筹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三是完善考核评比机制。继续实行月安排,季考核、季通报、季奖惩兑现制度。将城乡环境同治工作列入年度综合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与乡村两级干部职工、各村职业化干部的绩效工资和年度评先评优挂钩,将季度考核结果与市、乡两级奖扶资金挂钩,做到奖优罚劣。考核范围向纵向延伸,由过去的乡考核村向村考核组、组考核户延伸,考核结果层层上报,层层公示,级级兑现。同时,乡党委、政府将村镇绿化作为今年城乡环境同治工作的重点,实行专项考核,制定了专项考核奖惩办法。

三是以乡带村促统筹。乡党委政府以集镇整治成果为基础,积极开展羊场植绿活动,强力推进城乡环境同治工作。一是注重领导。为切实巩固集镇整治工作成果,乡里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顾问,乡长任组长的集镇整治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集镇环境整治的组织实施,着力打造靓丽羊场,并安排了2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目标管理考核。二是保障投入。为实现集镇区的洁、净、美,以植绿羊场为重点,积极开展“植绿羊场、点亮羊场、洁净羊场、文明羊场”四大工程。目前,乡财政已投资15万余元用于羊场街道的绿化、亮化、净化工作,在集镇区街道两旁和单位院落种植桂花树、樟树、卷叶白兰、木芙蓉等500余株,新增公共绿化地2500余平方米;购置大小生活垃圾桶、果皮箱200余个;集镇区主街道、背街小巷安装路灯30余盏。为确保集镇整治工作长效性和常态化,乡党委、政府建立健全了集镇区卫生管理责任制,积极推行门前五包责任制、卫生日保洁制、文明卫生户评比制。目前,集镇区垃圾乱倒、果皮乱扔、商品乱摆、杂物乱堆、车辆乱停现象大为改观,面貌焕然一新,干口称赞,成为城乡环境同治的样榜点。通过植绿羊场行动的开展,全乡迅速掀起了村镇绿化。目前,全乡完成通道绿化50.6公里,完成绿地面积2500平方米,完成荒山及迹地更新造林830亩,共种植枇杷、柑橘、木芙蓉、桂花树等绿化苗木1万余株。

(四)抓统筹协调在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上出实招。

一是坚持计生工作不松动。以开展春季计生集中服务月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政策宣传,将人口计生工作纳入乡干部职工、职业化村干部考核内容,考核结果直接与绩效工资和年度评先评优挂钩,使乡村两级干部抓计生工作成为一种常态,当成自己的责任。突出计生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三查四术”落实、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力度,2013年春季计生服务月开展以来,全乡共落实“四大”手术17例,其中落实上环7例、结扎9例、流引产1例;完成社会抚养费征收18万元,为任务数的45%。

二是坚持安全生产工作不松懈。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等安全责任,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积极开展了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认真抓好森林防火宣传,严格控制野外用火,火险期实行野外用火报告批准制,有效杜绝了森林火灾的发生。完善各项防灾减灾工作预案,重点抓好非煤矿山、水上、陆上交通、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的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工作,今年来大小安全事故为零。

三是坚持综治工作不松手。狠抓综治基础工作,进一步强化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坚持超前化解,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建立和完善群众接待制度,实行党政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做到有诉必答、有求必应,有效化解了积案,理顺了群众情绪,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全乡事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0%。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了治安巡逻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了重点区域、重点地段的巡查、监管、整治,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四是坚持项目建设不松劲。今年,乡党委、政府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继续推行乡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重点工程项目责任制,建立项目建设联动机制和项目推进协调机制,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目前,政府老办公楼改造工程、卫生院扩改工程项目、黄桥株树垅大桥绕道工程、东清公路通道绿化工程等已全面完工;水果批发市场二期工程、乡集中供水工程、矿山废渣治理工程、清长公路硬化工程、玭珠引水工程等已正在加紧施工;清西汉冲头码头工程、枫联下坑码头工程、大垅新、老上组道路改造工程、加田耕地整理项目、代头村石漠化治理项目等工程即将启动实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乡村两级财政脆弱,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

二是农业产业化提质增效前景不容乐观。一方面,柑桔虽有规模、有品质、有名气,但没有过硬的品牌,实现品牌化经营任重而道远。另一方面,销售始终是柑桔产业化建设的一条短脚。虽组建了柑桔专业合作社,但难以规范运作,发挥其应有作用。

三是全乡缺乏处理垃圾的填埋场或中转站,垃圾处理成为一大难题。

四是休闲旅游大提质缺乏政策上的倾斜和资金上的支持。

三、下段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创新举措,强力推进城乡环境同治工作。

二是进一步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强力推进“一户一产业”、“一户一产业工人”工程,努力实现农业转型、农民转身、农村转变。

三是进一步抓实项目建设和争资立项工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