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09:26:3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护理管理重点知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另外,医学模式也在不断的转化之中,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些都对护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护理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一部分,其科学管理的效应已越来越重要。为适应这些变化,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则迫在眉睫。作为“兵头将尾”的护士长,是护理管理工作的基层组织者和骨干力量,在病区组织和业务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
1 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提升护士品质
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护士长的职责,除检查、督导、协调、服务外,更重要的是自身服务理念、管理理念的确立,引导及纠正工作中的偏差;增强护士的质量意识;让单纯工作质量被监控、被管理转变为自我质量控制,充分发挥护理技能潜能,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护理质量环境与氛围。
护士长是临床质量管理的参与者又是具体实施者,应明确地传达上级的管理要求、标准,及时传达护理部的管理精神,让护士们了解护士长对待上级要求的态度、工作方式及对待检查的态度,以及管理上对她们的希望,要求达到的目的。给予每位护士明确的任务,个人在检查中应负的责任,对她们的处罚、奖励等管理理念。并与护士们达成共识,全员参与。让她们参与制订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明确目标和标准,完成上级检查的要求,自觉实践“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行为准则、质量标准。引导护士发自内心地对患者负责的真实感情,把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延伸和升华,准确定位,从“微笑服务”转变到“个性化服务”,就是说将每个患者视为独立的个体,针对其护理问题进行身心全方位的护理,实行“因人施护”、“因病施护”[1]。
2 正确对待日常工作中的偏差
纠正偏差在临床护理管理中,除道理上讲的规范、制度、标准外,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不定之规,即要达到监控目标的结果,管理的过程、方式是不定式的,不能简单地用一种规范和制度去管理,需根据护士学习、掌握知识的程度、工作能力、态度、效率,患者的要求,制定灵活的可操作性的控制措施、考核标准。
在管理中发现问题不能只偏重对症处理,要参照“四不放过”的原则[2],即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认真查找问题发生的各种原因,从而落实人员责任,制定整改措施,达到防患于未然,行之有效的控制。强调以预防为主纠正偏差,使影响护理质量的多种因素、技术及护士的思想状态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使每一项护理行为达到上下衔接、横向协调,才能发现护士护理是否到位,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加以纠正,定期工作讲评,有助于工作计划安排及重点检查。
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ime value of site management in the application of outpatient nursing management,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outpatient nursing management and using for reference. Methods this study time site management was applied to 2012 in our hospital outpatient nursing management, focus on time, mainly including the begin clinic rush hours,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time, a dispute complaint time,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rescue time and so on, and no time with 2011 site management of outpatient nursing management quality. Results after application time site management of outpatient nursing satisfaction before the application i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99% 85% (chi-square = 13.3158, P = 13.3158). Application time after the site management of outpatient complaints for three pieces of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application before 18 (chi-square = 20.1814, P = 20.1814),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ime site management in outpatient nursing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save the patient's clinical time, reduce the medical dispute complaint events, improve satisfaction, and can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hospital,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is worth wide application in the working practice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time site management; Outpatient nursing management; Application value
门诊是患者就医时首先面临的窗口,特别是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展、设备的完善,就医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就诊人次不断递增,再加上患者病种繁杂,就诊环节较多,极易出现各种纠纷投诉事件,极大程度地影响患者及医院的切身利益,门诊护理门诊管理中的护理工作也起着首屈一指的作用[1]。医院近年来引进的时间位点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检验质控的管理方法,同时也是医院管理门诊护理工作中的重点新提法,当中的时间指的是某一环节或者某一方位,位点指的是管理活动处于某一环节或者某一方位[2]。我院自2012年1月开始将时间位点管理应用于门诊护理管理中,工作核心主要包括了五大重要时间位点,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每日门诊人次可达到800-1000,13名门诊护理工作者的工作重点为导诊、分诊、咨询、护理治疗等。我院从2012年1月开始将时间位点管理应用于门诊护理管理中,工作核心主要包括了五大重要时间位点。
1.2 方法
1.2.1开诊时间
护士长每天均需提前到岗,以便检查各诊疗室工作的准备情况:检查各诊疗室是否存在灯管、饮水机或是空调的损坏,无法正常运行,做好隐患消除工作;保证各个诊断室的检查申请单有足够的存储量、专用设备齐全、台布干净平整;检查急救箱等抢救物品是否准备完善。另外,护士长还需查看每位护士的出勤到位情况,以及他们身体和情绪是否存有异常;查看每位护士的仪表着装规范程度、护理人员是否主动为患者分诊、主动维持患者候诊的秩序;能否为急诊或是危重病人提供紧急的治疗。
1.2.2高峰就诊时间
门诊高峰就诊时间通常均在7:30~10:30am及14:00~16:30pm,候诊时会存在大量的就诊人员及其陪同家属在各个科室候诊区与窗口处等待,此时容易发生一些意外事件。针对该种情况,护士长需要提前对做好预防工作:对预诊的护士监督其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告知护理人员要注意留意现场的候诊情况,若发现有任何紧急情况发生,应立即给予适当的处理。特别是针对出现病情危重的患者,需立即为其提供特殊通道,让患者及时的得到救治,防止意外事件发生。此外,护士长对各科室每日的就诊人次应有具体的数目汇总,对挂号处、收费处、取药处窗口多进行关注,若出现排长队现象,一定要通知相关科室人员给予解决,降低患者的抱怨度,同时节约患者的候诊时间,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
1.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时间
门诊室患者就诊的第一线,患者病重繁杂,病情更是难以预料,极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此,护士长务必要掌握各科室的就诊人数以及病重变化情况,并具备高度的敏感性与预见性,督促医师及时上报有关部门予以解决,若确定为突发公共事件,则要求护士长即刻到岗,组织相关人员展开应急工作,对现场进行维持,若有受伤的患者及时给予救治,同时保障后勤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护士长还需正确地公布事件的相关信息,做好人们对疾病的健康宣传工作,预防公众恐慌现象的发生。
1.2.4纠纷投诉时间
门诊就诊需要一定的秩序性,所以排队时间较长,再加上患者人数较多,等待时间必然也较长,患者及其家属不免会产生烦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稍有不慎,便极易激发就诊患者的不满情绪。从既往门诊就诊接诊工作中来看,造成门诊投诉时间最多的原因之一是语言纠纷。为此,护士长务必要用温和的态度跟患者进行交流,尽量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请患者予以理解。若发生纠纷性投诉事件,护士长要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了解事情的经过;若错在院方,则护士长应尽力采用沟通技巧向患者解释,获取其理解与原谅,并认真听取患者的合理建议,仔细分析护理管理工作的缺陷,吸取经验教训,以便有效地改进护理工作方法。
1.2.5 重病患者急救时间
所有的患者就医的第一步都是经过门诊,而危重患者也不例外,门诊中聚集了大量病情繁杂的患者,部分患者病势病态甚至不容乐观,其发生危险的几率高出正常人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再加上就诊患者人次较多,就极易遗漏掉部分危重患者,进而导致其在长时间的候诊中出现病情突变现象,严重者出现意外事件。护士长应时刻注意门诊危重病人的管理工作,不仅是门诊管理的重点,也是提高门诊护理质量的关键点。为此,护士长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抢救处理预案化,强化对每一位护理人员急救措施、抢救技能的熟练程度,同时对其进行规范化的培训、考核及演练,争取让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娴熟的掌握各种紧急预案与操作技能,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2)做好现场的组织协调工作,当发生意外事件时,护士长需第一时间达到现场,通知保安,疏散人群,维持秩序,协助护送工人转送患者,并通知相关科室准备接收患者,以此确保抢救工作的连续性、有效性。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4.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结果以P
2 结果
2.1 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应用时间位点管理后的门诊病人护理满意度为99%明显优于应用前的85%(χ2=13.3158,P=0.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n;%)
2.2 患者投诉事件对比
应用时间位点管理后的门诊病人投诉率事件明显少于应用前(χ2=20.1814,P=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患者投诉事件对比分析(n;%)
3 讨论
医院近年来引进的时间位点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检验质控的管理方法,同时也是医院管理门诊护理工作中的重点新提法,其中时间指的是某一环节或者某一方位,位点指的是管理活动处于某一环节或者某一方位[3]。我院自2012年1月开始将时间位点管理应用于门诊护理管理中,工作核心主要包括了五大重要时间位点:开诊时间,就诊高峰时间,发生纠纷投诉时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时间,重病患者抢救时间等,均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由于采用提前开诊的措施后,患者能及时的进行就医,门诊医师也不必为了接诊时出现的一些突况而进行处理,浪费接诊的时间;同时在就诊高峰期时段,合理的调动人员,提高就诊的工作效率,为患者就诊节省时间,进而提升了护理满意度[4]。通过对时间位点管理的应用,护士长能够提前发现患者的不满,最大限度地将抱怨消灭于萌芽之中,阻止事态的恶化,提高管理效率,进而降低了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并能及时拯救危重患者,确保患者就诊期间的生命安全。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时间位点管理后的门诊病人护理满意度为99%明显优于应用前的85%(P
综上所述,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时间位点管理能有效地节约患者的就诊时间,减少就诊纠纷投诉事件,提高满意度,并能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实现真正双赢,值得在工作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林英.时间位点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1):85-86.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征地的减少,在大中小城市建筑工程以高层和超过高层建筑为主,因此,建筑工程对地下基础工程要求越来越高,地下结构的埋深也越来越大。基坑工程施工技术复杂,尤其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技术最为复杂,而且安全性受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深基坑支护工程是一个比较危险性,也是决定对后续上部结构施工安全的基础工作,因此深基坑支护工程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环节,研究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具有一定的意义。
1 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1.1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
水泥搅拌桩以水泥浆为固化剂,将地基中软土和水泥浆强制搅拌混合而成,提高了地基土的强度,加强效果显著,能够和支护结构体系结合加固被动区,或者作为止水帷幕来提高基坑的抗渗透能力,施工工艺如下:为平整场地、放线定位、挖沟槽、桩机就位、第一次预搅拌、达到设计深度、注浆搅拌提升、第二次预搅拌下沉、注浆搅拌提升、成桩移动机器、下一桩施工。
1.2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技术特点
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粘土、粉土、泥炭土和砂土,但在淤泥或淤泥质土等复杂地质条件下处理效果会有所下降,在含有大量淤泥、泥炭和地下水侵蚀时,要在开工前进行大面积的现场试验来确定相关参数。
水泥搅拌桩的质量取决于水灰比、龄期和搅拌质量,与土的特性也有很大关系,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砂质土的水泥混合体强度明显高于淤泥质土,水泥混合土养护标准期为3个月,其强度在一年以后会停止增长。水泥土的渗透系数较小,能够作为防水帷幕,具有良好的止水性。水泥搅拌桩造价低,经济效益好,但在施工时由于要现场拌制水泥浆,会有大量扬尘,污染环境,不适合在城市内施工。
1.3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管理的重点
施工管理的重点为施工前要进行试桩,根据地质报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桩位作为试桩点,确定技术参数,为以后大面积施工提供依据。配置的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在0.45~0.55之间,搅拌时间要在3分钟以上,拌浆机要一直保持转动,防止水泥离析。水泥浆在进泵前要在池中过滤,将杂物清除干净,以免堵塞泵机,根据浆池的大小要满足要求,保证不出现浆液不足导致断桩现场,也不能因为过大出现浆液沉淀浪费。施工中严格控制桩机的提升速度,以保证成桩质量,钻至设计标高后,保持喷嘴停留桩底30秒,到达桩顶后继续搅拌数秒,保证桩头的均匀密实。桩机施工周围要做好排水措施,施工完成后选取部分桩体开挖检测,搅拌桩达到28天龄期后要抽芯检测桩身的强度和完整性,满足要求后才能进行土方开挖。
2 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管理
2.1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利用长螺旋钻机钻孔到桩底标高后,将混凝土通过压力泵机输送到桩底,随着钻杆提升逐渐将混凝土灌注到桩顶位置,作为支护桩能够较好的应用于基坑支护工程。
施工前要平整场地,将软弱土层换填以利于桩机的平稳运行,平整后按照设计图纸放线定位。钻机就位后要检查桩机钻头是否与桩位中心线在同一垂直线上,钻杆的倾角控制在1%以内。其工艺流程为桩机就位、钻至设计深度、终孔、调试泵机、连接混凝土输送管、输送商品混凝土、灌注混凝土、清土提升钻杆、灌注至设计桩顶上0.5m,安装钢筋笼、进行下一桩的施工。
2.2长螺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特点
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有素混凝土桩和混凝土加后插钢筋笼两种,基坑支护常用混凝土加后插钢筋笼的方式。钻孔灌注桩施工机械化程度高,进度快,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其他方法相比施工时能够省去泥浆护壁,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对环境的污染小,能够适应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坑支护。桩周围由于和土层紧密连接,增大了摩擦力,有助于提高竖向承载力。
2.3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管理重点
施工时要有专人负责观察泵机和钻机的提升情况,保证钻杆提升速度与泵送速度相匹配,控制提升速度,避免出现断桩现象。相邻螺旋桩位防止串孔、塌孔现象,要采用跳桩施工。钢筋笼制作时接头要相互错开,加强筋要和主筋焊牢,为保证钢筋笼的刚度要增加焊接加固箍筋和吊挂钢筋。下插钢筋笼时要安排专人进行多个方向的垂直度观察,避免偏位,插入初期要使用振动锤进行下笼,严格控制振动锤的下沉速度,下插到设计标高后摘下钢筋笼吊绳,将钢管和振动锤拔出,拔出过程中要缓慢提升,不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
3 土方开挖及基坑监测管理
3.1土方开挖的原则和方法
土方开挖要和基坑支护紧密结合,先撑后挖,分段分层进行,在基坑搅拌桩和钻孔桩施工完成后,开始将土方开挖作业面划分为若干个小段,为加快进度可以交叉作业。在已完成的支护结构段先沿支护桩内侧开挖,不能一次性开挖过深、过长、过快,支护桩内侧土方挖完后依次向基坑内部开挖,,先开挖基坑外侧,由外向内开挖至设计深度后,再开挖道路土方。基坑内淤泥较厚时要注意对工程桩的保护,在桩附近开挖时要减缓速度,每层开挖保持在1m以内,不能一次性在桩一侧开挖,避免土方下滑造成桩体破坏。
施工流程为平整场地,修筑临时道路;顶部采用1:1的放坡,第一层土开挖1.5m;固定锚索后,土方分层开挖,每层土方开挖深度要小于1m。
土方开挖前要做好各项技术准备和技术交底工作,熟悉图纸,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标高,避免超挖和多挖,开挖前调查清楚地上障碍物和地下管线情况,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的处理,开挖到设计标高后要通知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现场校验,基坑周边要设置临时排水沟,避免基坑内部大面积积水。
3.2基坑监测措施与管理
基坑监测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基坑周围土体的动态变化,了解支护结构的应力状态,全面的评价支护结构的安全性,了解地下水位对基坑的影响,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设计方,能够合理有效的改变施工参数和步骤,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为后续施工提供保障。
基坑监测的内容有基坑地面沉降观测和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按照设计监测方案,根据监测平面布置图每20m设置监测点,保证监测点牢固可靠,每个点埋设完成后要立即对埋设质量进行检查,填写埋设记录,进行初始数据的测量,做好相关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对监测点位的保护意识。做好监测频率和信息反馈工作。
3.3土方开挖的重点
基坑土方开挖是一项系统工程,重点是做好基坑内的降排水,确保不会再坑底出现大面积积水,合理设置开挖范围内的道路,保证车辆正常进出,土方开挖要分层进行,根据地质条件确定分层深度,以免开挖深度大造成失稳,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基坑内的土方开挖要制定专门的开挖方案,采取临时围护措施,基坑内开挖的土体要及时的运走,不能对周围围护结构造成过大的侧向压力。
不同的基坑土方开挖,不论是施工技术上还是施工组织管理上都要很大的特殊性,要做好前期的整体规划,保证土坑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李骏.高层建筑基坑围护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阐述[J].建筑知识,2013,8:503-504.
中图分类号:TM6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8-0047-02
热控保护设备作是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设备之一,对发电效率和发电安全具有一定影响。机组的稳定运行是检测人员的主要任务。由于发电厂多为大型设备,因此其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题,使热控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基于热控设备的重要作用,我们应从设备的使用、检测和主要故障排查入手,对其实施定期和不定期的检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电厂还应制定与其设备相符的检测流程,检修人员要不断丰富自身经验,及时解决故障隐患,确保发电安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1 热控保护装置管理的作用
随着电厂发电机容量的不断增大,热控保护装置的作用更加明显。防止DCS系统失灵、降低安全事故都离不开热控保护装置的使用。一旦火电厂的任何一个设备发生故障,都有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甚至是人员伤亡。而热控保护装置则通过故障控制或者是临时停机来降低经济损失。热控保护装置只有在电厂主设备或者辅助设备发生故障时才会发挥其控制作用,无故障状态下,则处于带电准备状态。热控保护装置的无动作主要是源于主设备与系统本身同时发生故障。可见热控系统的各个参数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某一环节操作失误或者存在问题都会发出跳机停炉信号,对发电厂的稳定运行造成影响。
2 热控保护设备管理问题
2.1 设备自身存在设计缺陷
生产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在保护装置材料选择上偷工减料。发电企业一旦缺乏专业的采购人员,就会造成购进的设备使用寿命不长。设备自身的缺陷多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企业采购人员认真选择,而技术人员应在购进后,使用前对其进行核查。当然,机组自身运行环境复杂,无法满足机组安全的基本需求。
2.2 技术人员的水平不足或者操作失误
在运行中,由于生产环境与施工图纸的改造不能够同步,修改资料未及时归档而造成的技术参数出现错误,检修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异常状况,或者判断失误,从而影响热控保护装置的使用,造成一系列的系统安全问题。另外,设备检修过程中,由于检修人员过分自信,依靠自身的经验对线路进行擅自改造,对设备的性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3 设备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热控保护装置的重要性要求检修人员要时刻对其进行检测,但由于电厂运行时间长,而工厂检修人员少,一些检修人员具有逃避行为,没有对设备运行进行必要的维护。尤其是在发电厂运行高峰期,设备误动等现象很难避免,而检修人员的散漫态度则导致设备的隐患无法及时发现。一些问题虽被查出,但检修人员对于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不准确,维修手段单一,造成设备故障不能及时处理,为日后的停机甚至是人员伤亡埋下隐患。
3 热控保护装置管理中设备点检制的应用
设备点检制是指按照一定的企业指定标准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定期及不定期的检查,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设备点检制与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责任都具有一定的关系。这项技术已经得到我国企业的认可,并且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其中,点检管理以全员管理、细分点检内容和点检责任为主。三位一体是点检制的主要特点,应用点检制可及时发现热力保护系统存在的问题,降低安全隐患,从而确保其安全运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对点检的落实,强化企业的热控保护装置管理,点检制度管理模式下,检修人员的责任明确,通过适当的奖惩模式来确保其积极工作。对检修过程和结果要做好相应的记录,一方面拓展检修人员的经验,一方面,根据其结果为以后的检修提供方便。点检制最初实施于日本,随着我国工业相关行业的发达,用电量逐渐增加,火力发电厂依然是我国主要发电场所之一,其热控保护装置的管理就具有必要性。就我国目前情况看,加强热力保护装置的管理要做到以下几点。
3.1 加强热控保护装置的试验管理
为确保热控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应在其运行期间对其进行必要的测试,测试内容包括其性能指标、运行状态等。首先,企业应制定标准的热控装置试验流程。为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试验人员应具有专业性。同时,还应对试验结果进行记录,由管理人员进行签字,时刻了解最新的热控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及时解决设备存在的安全问题。
3.2 加强热控保护装置的技术管理
技术是确保热控保护装置的根本条件。技术体现在检修人员对图纸的正确理解,对图纸的管理和具体点检修操作能力。在保护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对资料进行正确的审核与管理,做到专人专管,保持检修过程中的资料完整,提高检修效率。检修人员及时与技术人员沟通,确保图纸的更新满足设备运行需求。以便于正确了解故障,处理故障。设备点检在我国大型发电厂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观念问题,我国的专业检修人员不多。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设备点检水平,还应在制定具体制度的基础上,对点检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其点检水平。
3.3 提高热控保护装置的消缺质量
火力发电厂设备以热控保护装置为主,缺乏对热控保护装置质量的控制,将造成企业的安全隐患。除了对其进行运行检测外,其质量缺陷同样存在。因此,要对其质量缺陷进行排查,检修人员要具有丰富的经验,将可能引起的设备故障进行排查,对质量缺陷采取合理的补救措施。将重点放在设备运行期间的异常反应上,对电厂热控装置还应加强保护,将其隐患控制在萌芽之中。设备缺陷的资料同样要进行保存,随着现代技术的发达,技术档案的保存已经变得方便。要求检修人员与技术人员掌握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将具有规律性的缺陷进行总结,不断的提升自身经验。在我国,专业检修人员的数量并不多,一些中小企业,缺乏对缺陷和对故障出现原因的记录和保存意识,造成出现问题临时解决,而解决效率却不高。检修是企业的事,应在大家的探讨和沟通下完成,及时分享热控保护的缺陷研究,包括与其他企业如人员进行探讨,都能够确保企业热控保护装置检测水平的提高,确保其安全性。
3.4 加强检修管理人员的责任认定
火电厂作为我国经济产业支柱,其规模较大。检修工作也并非由一人完成,要确保检修效率,就要从责任认定开始。首先,明确检修制度、流程和任务,做到分配合理,并且加大监督力度,确保点检工作的正常运行。设备点检制度要求各个级别的人发挥其积极作用,树立正确的检修态度,将一线操作人员的安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首位,以确保企业检修工作的顺利运行。对企业检测人员,还应严格按照检修制度进行,既确保业务能力,又能够及时掌握技术更新。
4 结 语
火电厂在我国经济中占据主导位置。而其运行核心技术在于热力保护装置的稳定运行。设备点检以定期的、不定期的检测为主,致力于实现对热控保护装置的全面、专业检测,因此在火电厂稳定运行中具有积极作用。我国设备点检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反应为检测技术不全面,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相关制度不完善造成检修效率低下,设备故障时有发生,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其检测力度,更新检测技术,以确保我国火电厂的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