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学科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09-21 10:19: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初中科学学科的基本特征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初中科学学科的基本特征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63-01

一、探究性课堂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有机载体,高效的课堂是成功教学的重要标志和有力保障。传统的化学课堂,强调记忆大量繁多的化学符号和反应式,将已有的知识直接告诉学生,强迫式进行记忆、背诵。在新课程改革下,新的课程观认为:课堂是对话、沟通、交往、合作、探究、展示的平台。除了传统课堂知识教育的任务外,新课堂更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新课堂是新认识的生长点,新激情的启动器,是培养思维与智慧的营养皿,是有生成的课堂,是活的课堂。

不同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课堂形式是因科而异的。就初中化学而言,这是一门化学的启蒙课,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初中化学的这两个特征决定了化学课堂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并引导学生对化学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异探究为本的课堂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掌握学科方法以及真正理解化学知识的本质。《说文解字》中注释“探,远取之也”,有一种顺藤摸瓜、刨根问底的意味;“究,穷也”,包含着对本质的体味和理解。教育家施瓦布说过:“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更好呢?”探究性课堂展现的是“学生去做的事,而不是为他们做好的事”(Something that student do, not something that is done to them)。[1]也就是说,探究性课堂是这样的课堂:学生仔细考察真实现象,探索研究老师和学生提出的有意义的问题,学生在真实的情感投入和体验中,发掘并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收获的是可生长与发展的各种能力的种子而不是现成的知识。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这种课堂形成的是立体的网络体系,而不是一站式的封闭问答。

二、基本特征

1.未知性与问题性

化学探究性课堂的最根本特征是围绕化学科学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的探索活动,经历科学的工作过程。这种未知性取决于人类的一种基本特质――好奇心。探究性课堂重视并利用学生的这种本能的学习冲动。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尤为强烈。”[2]可以看出,探究性课堂迎合了孩子的心理特点,符合新时期教育的发展要求。利用未知性创设问题性,这是探究性课堂的最大特点。

2.发现性和探索性

认知主义教育观和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为探究性课堂提供了充分有你的而理论支撑。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知识都是一种结构性存在,知识本身具有理智发展的效力,学生正是要利用这种结构使知识在自身原有的固着点上生长出来,而在这个发现的过程中,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产生,遵循认知结构去发现和探索,使生成的知识更有利于理解和掌握。或者说学生经历的是一场发现与探索之旅,在旅途中,学生体会的是本能的满足,那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从发现到深入探索,一切都是自然的、自发的,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学生所获得的绝不仅仅是问题的解决与知识的增长,很多潜在的、隐性的种子在悄无声息地萌发着。

3.过程性与开放性

探究性课堂不应是一条通往知识库的康庄大道,而应是星罗密布的交通网,每一条旁逸斜出的小路上都会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有额外馈赠,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过程性既遵循了知识生成的结构特征,也尊重了人们发现知识的认识规律。开放性则体现了知识的可生成行和个体的差异性。我们知道,没有绝对的真理,任何真理都是随着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因此,我们的课堂必须是开放性的,或者说给学生留下的是知识的活路――可以继续延伸的路。同时,由于个体的差异,学生对于预先设计的课堂可能产生我们没有计划到的结果,这种可贵的隐性结果是学生闪烁的智慧的火花,我们应该生育捕捉这种意外之财,让学生在探究性课堂中真实的发展。

4.主动性与互动性

探究性课堂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必须亲力亲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中,这种体验是不能假手于人的。教师扮演的是合作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可以说教师给学生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而执行者只能是学生本人。没有标准答案,学生自己走出的就是路。主动性是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更好地体现了主观能动性。互动性则为主动性保驾护航,师生之间的反馈、生生之间的交流更好地诠释了探究性课堂的活的灵魂,在互动中,促进了交流与沟通,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分析讨论水平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5.反馈性与可生成性

反馈性贯穿于整个探究性课堂。从反馈的来源看,反馈可以是预设的,即显性的,也可以是课堂中产生的潜在的、隐性的;就反馈的对象而言,可以是学习资料对学生的反馈,学生之间的反馈,教师给学生的反馈。可以说在探究性课堂中反馈是无处不在的。这话反馈可以线性展开,也可以循环递进。在这过程中,学生获得的是有生命的知识,因为这个过程就如抽丝剥茧般生动。探究性课堂更可贵的一点在于它的可生成性。学习内容的设计不是分裂的、单一的知识点,更不是简单的文字记忆,而是承上启下、瞻前顾后的,即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铺垫的和可传递的。一堂课的结束绝不是以句号来标示的,而是留下一串省略号,而在省略号中蕴藏着某知识或能力在未来继续发展的力量,在知识上积累的是容量,在能力上凝聚的是质量。

篇2

引言

初中生正处于叛逆的年龄,自控能力不是很强,因此在传统课堂上,学生难免会分心、跑神,难以做到认真听讲。而互动式教学则不然,在互动式课堂上,老师不仅是一个教授知识的教育者,而且是一个与学生交流的教育者,互动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破了传统教学课堂的死板、沉闷的局面。

一、互动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实施意义

(一)互动教学让初中科学教学课堂更加活跃

初中生本身就处于青春活泼的阶段,初中的科学课堂也应该是生动的、活跃的,而不应该是沉闷的、枯燥的,科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与学生的生活贴得很近,科学课堂上老师所举的一些例子都是很具有代表性的,足以引起学生兴趣,但是在传统的科学课堂上,老师一个人占据了整个课堂,学生则是配合老师在被动地听课,师生之间丝毫没有交流,因此,要想提高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就必须改变老师一言堂的现象。互动式的教学正是有效改变这种情况的方法,通过互动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活跃学生思维,活跃整个科学课堂,通过学生的思考与回答,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加深学生印象,从而获得牢固知识。

(二)互动教学可以拉近师生距离

在传统课堂上,学生对老师是没有什么情感的,对老师的课也丝毫不期待。互动式教学则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维,同时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老师,与学生打成一片,充分展现自身的知识优势及亲和力。讲授各种各样的知识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第一步,然后通过眼神及语言对积极思考、积极配合的学生进行鼓励,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思考的动力,这样有利于在学生和老师之间建立良好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从一个教师的角色向一个好朋友的角色转变,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对老师的抵触情感,在对老师认可之后,就很容易接受这个老师的学科,进而使他们更加期待科学课堂。

(三)互动教学让科学课堂更具感染力

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真正学会科学知识,然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老师一味地讲,丝毫不顾及学生的心理感受及学习需求,那么这种后果就是得不偿失的,也是没有意义的教学,失去了教学本质。互动式教学则能够改变呆板的、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使其变得具有感染力。具有感染力是优秀课堂的基本特征,老师讲课不仅能够教授知识,而且要把自己的知识及实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受到老师知识、思想的感染。对于初中的科学课堂来说,互动式教学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在课堂上要扮演好引导者形象,让学生学会自己感知教学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一步步的引导,在轻松的氛围中抛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整个课堂松紧有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科学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库,激发学生对于科学课堂的兴趣。

二、互动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情境、生成互动问题

互动式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传统的教学课堂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互动式教学则可以通过老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进行良性互动。通过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切实掌握科学知识。情境的创设给学生营造了探索问题的氛围,在老师有目的有意识的指引下,使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充分地投入到学习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及探索性,使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合作探究、体验互动活动

在互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不仅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要加强生生之间的互动,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完善、学习,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共同成长。例如:老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探讨得出答案,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独特看法,不管有没有偏差,老师都要给予鼓励,使学生敢于思考、敢于发言,从而营造一种良好氛围。

(三)拓展应用、开放互动空间

拓展应用是互动式教学的目标,在科学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的科学,把生活中的科学引入课堂之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能感受到科学的真谛,促使他们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并用科学的态度观察社会,以自己学习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例如:讲“浮力”时,教材上举出的例子往往是船、木块能浮在水面上,浸没在水中的皮球、乒乓球能浮上来,缺乏趣味性。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儿童吃胶囊药物,向学生介绍浮力这一概念。

结语

互动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起来有很强的优越性,对我国的初中科学课堂教育有很大意义,它让初中科学教学课堂更加活跃,拉近师生距离,让科学课堂更具感染力,因此要加强互动式教学的推广,并通过创设情境、生成互动问题;合作探究、体验互动活动;拓展应用、开放互动空间等策略将互动式教学开展起来。

参考文献:

[1]刘艳燕.初中科学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2]郭晴秀.初中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

[3]郭聪聪.初中科学课堂开放教学的实施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篇3

也是由于清晰而有序地呈现科学知识的需要,在理科教材中,各单元的知识基本上被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概念到规律的原则,沿着线性的路径编排。一个单元常常始于知识点或技能点――这些知识点或技能点在成人看来是非常重要的,是学习后面的核心概念必备的。但在有些单元中,始于知识点的学习,可能不利于单元核心概念的有效建构。如初中科学《运动和力》一章中,“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有力作用于其上”是该章的核心概念。如果沿着教材的编排顺序学习,则是先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力、重力、摩擦力等概念,至第七节核心内容“牛顿第一定律”才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思考核心问题:运动与力究竟有什么关系。最后学生虽然也会复述牛顿第一定律,但由于在生活中形成的前概念十分顽固,单元核心概念并未真正建构,至后面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则错误百出。

教育作为完善人性的活动,是一种复杂性现象,具有非线性、混沌、非还原性等基本属性。[1]人的认知是沿着“整体―局部―整体”的路径非线性发展的。按学科逻辑顺序编排的教材常常与初中生的心理顺序之间存在着矛盾。如果让学生按部就班地沿着线性的路径学习,他们貌似在教师的牵引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着,但由于学生与成人的信息严重不对等,只见“树”不见“林”。他们由于对局部知识的意义不明,内在动机不足,问题意识缺乏,从而缺少引入并建构概念的意向。诚然,沿着线性路径编排的单元内容,为学生准确地了解科学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充分体现了科学学科严谨的逻辑体系,确有其自身优势。但是严格的逻辑形式体现了学科专家、内行者所取得的结论,刚刚开始入门的初中生的学习起点如果从逻辑体系开始,可能会因遭遇较大的困难而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在课程实施中,教师需要从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内在需求出发调整学习内容的顺序,让其与学生的心理顺序相适应,以促成其最后对学科逻辑体系的把握。

二、整体化单元学习的特征、意义和策略

我们在单元教学中,试图跳出分析性、线性的思维,以长远的眼光,整体考虑、统筹安排学生在整个单元的学习进程,让学生及早触及主干和核心问题,体会到所学内容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产生较为强烈的求知动机和兴趣。

1.整体化单元学习的特征

整体化单元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始于一个完整的对象,如一个现象、一个情景、一项任务、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从学生的学习状态来说,相对于线性化、碎片化的学习始于知识点和技能点,整体化的学习始于对学生有意义的整体性的事物,因而学生明白局部知识学习的意义,对单元学习有着一定的掌控感,内在学习动机得以激发。从学习结果而言,整体化的单元学习获得的知识具有整体感,并且比较有利于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达到较深的层次,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想方法和情感也得到提升。

2.整体化单元学习的意义

首先,整体化单元学习体现了对人之向学天性的尊重和顺应。人是天生的学习者,呵护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巨大潜能是促使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前提。人类的好奇心常常指向于整体的事物而不是零碎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人的知识常常栖息在对某一个整体的领悟上面,只有完整的事物才对学生有着生命意义。整体化的单元学习在单元伊始即引学习者入门,把意义还给学生,把整体任务和核心问题交给学生,还给学生知情权和驾驭感,唤起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学习自觉。因此,整体化学习是对学生内在需求的呼应,是对人之天性的深层次尊重。

其次,整体化单元学习有利于学生自我调控意识和能力的激发。真正的学习是内在和自我驱动的,学习的过程需要自我监督、自我调整和完善。鉴于学生头脑中顽固的前概念的存在,科学概念的建构,仅仅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是不够的,而要让学生意识到旧经验与新经验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即发生认知冲突。在整体化的单元学习中,学生的认知冲突及早地被引发甚至激化,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自我调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最后,整体化的单元学习促进学生对单元核心概念的有效建构。如对于“运动与力的关系”这一概念,在单元学习之初就以活动形式引发学生思考、暴露前概念,并在长达近二周的时间里围绕核心问题进行反复提问、解释,再经课堂上的质疑、辩论以及实验、推理,核心概念的建构犹如五谷经长期发酵、酝酿,甘洌的美酒自然天成。较之原来仅在一节课内被动完成,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深度则进了一层。

3.整体化单元学习的策略

整体化的学习需要教师精心的整体化教学设计。在单元伊始教师需及早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其登高眺远,俯瞰全貌,对于何处有沟壑,何处有山峰,何处是需集中火力的目标有个概略的感知。常用策略有二。其一,例子入手,让思维作胚胎式发展。[2]以整体性的例子为载体把意义还给学生。例子可以是一段历史、一项活动,或者是一项任务、一个课题,单元学习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展开。在科学单元学习中,最多被采用的例子是学生活动。其二,先做后会,让体验成就感悟。学生不是先行接受条文,而是让学生可以先在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中活动、体验。全身心投入的活动是整体的,在此过程中,许多信息、问题和想法会接踵而来,学生可能会进入一种明白了其中道理但无法准确表达的状态,为进一步的理性提升和符号化作好准备。

三、整体化单元学习的进程及机制分析

在初中科学的单元学习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我们从例子(如活动)入手,让学生先感知整体问题,再在整体的背景下认识局部,最后在较高的层次上把握整体,建构核心概念。笔者曾与学生一起经历了《运动和力》一章的单元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进程如下。

1. 活动中触及核心问题

在“机械运动”一节后,学生即在活动单的引导下,在课外活动时间完成几项活动。 “活动一”是一项大型实验:由两位同学到对面的五楼把包有彩色布的大铁锤自静止开始释放,全班同学则一起观察铁锤的下落过程。 “活动二”是四人小组合作,轮流骑自行车,要求尽量让自行车走直线,经历起动、匀速、刹车三阶段,并思考背后的原因。还有两项活动则作为家庭作业,由学生自行设计完成。活动后,学生在活动单上填写各项活动中产生的困惑和希望解释的现象,并“试着解答”。当然,发给学生的活动单上特别要求学生在观察和活动过程中思考“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或变化背后的原因”。

人的思维发展不是呈简单的累积形态,而是作胚胎式、内核式发展的。思维的发展需要一个有意义的事物作为胚胎,源于学生的生活或活动的事物最为合适,因为它有可能帮助认知母体调动全部心智参与学习。[3]在本单元中,几项活动正好充当了学生思维发展的胚胎和内核,学生的思维就此基础上展开。这几项活动虽属个别,却是完整的,是极好的例子。就如一幅全息照片的每一个碎裂的小片包含着整个景物的信息,活动中也包含着速度、力、重力、摩擦力等概念和运动与力的关系。另外,由活动也给充分暴露前概念创造了极好的机会。并且,颇具冲击力的活动也点燃了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热情。活动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真实而蕴含问题的情境,有利于学生直觉、整体地感知研究对象的内部和外部的联系,触及核心问题。整个单元学习就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原来零碎的知识点学习转换成了主题式、问题解决式的进程。

2. 解释现象中暴露前概念

学生活动后,是一节以“运动与力究竟有什么关系”为主题的汇报交流课。各小组先交流在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和尝试性的解答,再进行班级交流。教师在黑板上记录下各组关于运动与力的关系的观点。大多同学认为“有运动就有力”,“运动产生力”。但是,也有反对者认为,“运动不一定需要力”,并以足球被踢出去后仍可以在地上滚作为事实依据。其实,早在“活动一”前,预测铁锤下落过程的运动状态及给出解释时,学生已经暴露了他们的前概念。他们认为,从五楼下落的铁锤速度应该越来越快,因为“离地面越近,重力越大”。

整体化单元学习中,学生的前概念暴露得充分且及时。在本单元中,活动在离“牛顿第一定律”一课的学习尚有二周的时候进行。活动中,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并且,紧接着的汇报交流课又为他们提供了表达和思维碰撞的机会。此时,学生的前概念得以充分暴露并被教师有意识地激化,强烈的认知冲突以及解开疑惑的欲望开始形成。

3. 带着问题学习局部概念

在“汇报交流课”中,教师把从学生嘴巴里“掉出”的力、重力、摩擦力等词都一一记录在黑板上。临下课时,面对学生对“运动与力关系”的两种不同观点,教师建议他们先设法把这些基本概念搞明白,再来作出正误判断。接下来局部概念的学习,基本回到教材编排的顺序进行,但在教学方式上,已少了教师的步步牵引,多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在对物体作受力分析时,学生会突然蹦出一句“它会做什么运动?”“如果没有这个支持力,它会陷下去吗?”在这些学生的心中,物体的受力情况已与运动状态密切相关,而不是井水不犯河水。尚未解开的“运动与力的关系”问题常常困扰着他们,要进一步搞明白运动与力的关系已经成了他们自己的需要,尽管当时并没有人对他们有这样的要求。

4. 论证中建构核心概念

在前面的“汇报交流课”中,学生的观点有:一派与亚里士多德的相似,另一派(少数派)与伽利略的类似。对此,教师并不加以评判。到了第七节“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教师下发前置任务单,引导学生就 “运动与力的关系”作深度思考,问:“现在,你持什么观点呢?请列出能支持你的观点的事实或你的实验方案。”课堂上,首先,学生在各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和支持观点的事实。稍后,观点有争议的小组先在全班交流。“牛顿第一定律”一课成了辩论课。尽管大部分学生由于习惯思维起作用,已经认同了教科书上的观点,但也有极少数学生不愿在自己尚有疑惑的情况下轻易接受结论,于是成了“反方”。在两方辩论中,各自举出不同场景中的事实加以论证,如踢出的足球、太空中的运动物体、被甩出轨道的过山车等,想方设法说明自己的观点成立。最后,教师给各组分发小车、木板、棉布、毛巾等器材,并引导学生着重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大家用外推法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重要科学概念的建构,需要经历对相关现象背后的机制和成因的论证过程。在本单元学习的各个阶段,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在进步,因而论证能力也在提升。在早期“活动”后的汇报交流课中,学生虽有初步观点,但因概念不清、证据不足,说服力不强。而到了“牛顿第一定律”一课,经近二周的酝酿,思路打开了,带到课堂上的资源也丰富了。“有备而来”的学生侃侃而谈,或摆事实或提议做实验,当有人持错误观点时,会有多名同学举出反例加以驳斥。至此,核心概念的建构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5. 解决实际问题中拓展

“二力平衡条件”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补充和拓展,是生活在地球表面附近的人,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运动与力关系可以推得的必然结果。经历了单元整体学习的学生有了较强的问题意识,主动提出了“地球上的物体受重力为什么却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一问题,教师则从学生的疑惑出发,顺势而为,帮助学生完成对核心概念的拓展。该章学习结束时,学生先行独立整理知识,并以概念图表达各概念间的关系。

总之,围绕核心概念的建构展开整体化的单元学习,把学习重心从零碎的事实和局部的知识转移到理解可迁移的核心概念和知识结构上,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思想方法的深刻理解,也有效地促进了单元核心概念的建构。本文案例所述整体化单元学习的进程一般适用于知识脉络清晰,核心概念鲜明的单元。在初中科学教材中,有的“章”内容丰富且涉及面广,不止一个重要概念,则可分成若干小单元,进行整体化的学习设计。如在《体内物质的运输》《透镜与视觉》《金属和合金》等小单元中,均打破教材中小单元的知识呈现顺序,以生动的整体性例子切入,让学生沿着问题解决的思路展开学习。当然,整体化单元学习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有全局意识,以系统的眼光看待问题;需要教师锤炼自己的学科功底,站在学科和单元的高度整体把握教学内容;需要教师有强烈的学生意识和以生为本的价值取向,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单元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具体课时的微观设计,最后在课堂中创生师生“自己的课程”。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碎片化的教学评价极大地制约着走向整体化学习的进程。学校里频繁的月考、联考以及紧随其后的排名,压得教师无暇顾及整体而只顾眼前某几节内容的知识点、技能点的落实;各类考试中琐碎、繁多、专给学生挖“陷阱”的碎片化的试题导致碎片化的学习。走向整体化学习,也诉求教学评价的整体化。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236-01

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是在初中生物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对于初上高中的学生来说,普遍感到高中生物比较难学,内容抽象微观,不易理解,即使把教材的内容看会了,一到练习时就不会应用,学习兴趣不高。在教学实践中,我也深深地感受到学生所掌握的生物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高中生物课程学习所需具备的要求有一定差距,高中生物教学难度很大。处理好初、高中生物知识的衔接,对学好高中生物很重要,同时有利于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因此,初高中生物课程的衔接成为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做好初高中生物课程的衔接并不是指教师简单地将初中的相关知识再拿到高中课堂上复习一遍,而是要在实际教学中根据需要,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有目的、分步骤地进行。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在每个模块教学前对初高中课程标准以及教材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学生初中生物学习情况,哪些知识在初中学过,哪些知识虽学过但学生没有掌握好,哪些知识还有待于在高中加深和拓宽等。我认为搞好初、高中生物课程的衔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教材内容上搞好初高中生物的衔接

将衔接的知识点梳理归纳后,教师要根据高中阶段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区分基础知识、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对于简单的基础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提供挂图或插图、列表比较等直观手段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促进已忘知识的再现和巩固,而不能认为初中已经学过,学生就一定掌握。例如,在进行受精作用教学时,教师出示初中教材的植物受精过程的示意图、生男生女图解,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深入受精作用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这样,将初高中知识联系起来,教学就比较完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理想。而对于高中阶段要求较高的重难点知识,则要重点学习,通过一定的练习以及习题课讲解进行巩固。例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并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的原因,通过孟德尔的研究过程体验假说演绎法,引起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印象,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另外,教师还要注重提高学生“温故”而“知新”的能力,利用旧知识同化新知识的能力,顺利完成知识的迁移。

二、从教学方法上搞好初高中生物的衔接

初高中衔接要求教师通览教材、课标,重点理解和把握初高中生物内容主题的互补和递进关系。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高中教材,确定新学年开始的授课内容并制订出授课计划,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初中生物知识的复习,作好初、高中的衔接,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准确理解高中生物学知识。另外,高中生物必修教材讲述的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其中涉及了不少数学、物理和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例如,讲述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时需要用到数学的概率和统计方面的知识,讲述DNA的结构、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时需要以化学的物质结构作基础,讲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向两极移动时需要物理的力学方面知识,等等。

三、从学习方法上搞好初高中生物的衔接

突破“死记硬背”的简单模式,初中结业考试对学生要求较低,有时会给学生形成一种错觉,生物只要考前突击一下就行。而高中阶段主要是面向高考,对于学生的要求提高了,而学生的观念没有及时的转变,仍然以旧的方式来学习生物,显然是无法适应的。初中课改倡导探究性学习,但仍有学生习惯于简单的“死记硬背”,他们学习生物的方法主要是记忆、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刚进高中时,一些学生不重视生物的学习,学生对生物学习的认识还停留在初中的学习模式,有部分学生或缺乏兴趣、或学习方法欠佳,往往出现不会、不想学习现象,生物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等学生开始有兴趣,开始找到方法时又为时已晚。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从“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的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适应高中生物的学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