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时间:2023-09-21 10:19: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篇1

去年我接手高二(18)班。有一 这样的学生,刚上完第一节课,一下课他马上跑过来,跟我借习题的答案,开始我很不解,因为我刚讲一节新课,很多习题还做不了,可以说他还没做就借答案,但是考虑到不能打消他的积极性,还是借给了他,并告诉他有问题可以找老师解决,他高兴地走了。

在其后的课堂上,他很少听课 ,经常捧着一本课外书,自己在那里做题。也不听课,下课找他来谈话,他还振振有词的说:他从初中开始就是这样学习的,而且成绩一直很好,而且他也习惯了这样的学习方法。高二上学期他很努力,经常问题,而且成绩也还可以,平时他很少和其他学生沟通,如果遇到不会做的题就砸桌子,以发泄,吓周围的人一跳。

慢慢的我发现他的思想非常偏激,不愿相信任何人的话,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劝告,期中考试过去了,慢慢的我发现他开始上课睡觉了,而且怎么叫都不行,找他来问话,他说晚上学得太晚,我劝他还是上课认真听讲,有老师指点,要比他自己看书省劲儿得多,可他说他已经习惯了他的学习方式,这以后他砸桌子的次数越来越多了。我知道他已经靠自己的能力学不会了。于是找他谈话,表明我是在关心他:并希望他能改变学习方法,上课注意听,否则以后只是越来越难想听都跟不上了,都不知该怎样听课了,我正确的分析了他的原因,他没有反驳,而且有点感激,他跟班主任的关系也是紧张,但对我还是比较认可,所有的科目中数学成绩是最高的。但他不习惯接受改变或是难以改变。结果期末考试成为全班倒数。慢慢的我发现,他的思想越来越偏激,有一次他砸了桌子踢了座椅,周围的人不知怎么了,惊恐万状,我也吓了一跳,事后我问他,发泄的方式很多,比如说可以找几个要好的同学倾诉,或可以找个没人的地方哭一通,这些方法也不愿意接受。那也不能把你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呀,他沉默了。

从这件事以后,我一直在思考着,一个孩子从爱学习、主动学习到上课趴桌子睡觉,成为班级的倒数几名。这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原因何在,我们作教师的应该怎样做呢。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力的增强,学生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学生的心理抗挫能力减弱,所以离家出走的学生多了,有的学生想不开就自杀,大学校园里跳楼的多了,退学的多了。舍生堵枪眼,举炸药包的年代,离这些学生太遥远了,在和平年代里,孩子们不知道珍惜生命,更不知道在逆境中怎样成长。中国的孩子和日本的孩子一起参加夏令营,中国的孩子是家长背书包,而日本的孩子是自己背书包,虽说一件小事,慢慢的导致了孩子的独立思考,抗挫能力下降,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样的的语句是否还适用于现在的孩子呢?恐怕现在的孩子早趴下了。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发现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值得老师和家长的重视,其有几个方面的对策:

1 如何面对挫折

尽管在一般情况下,挫折总是与困难、失败、愿望不能得到满足等有关,带有明显的消极气氛和色彩;但是,适当或适量的挫折,尤其是当我们具有了应付挫折的正确手段,能够积极的面对挫折的时候,挫折也有可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冲动性与破坏性,如在课间大声喧哗,发表自己对某一事件的见解,激动时敲课桌板等,对班级的一些管理制度发表片面的、比较偏激的言论。在家里,为了掩饰自己的“失落”,情绪波动大,不愿与家长谈及学校里的人和事,不再如以前“得意”时一切显露无遗,明明白白的“白箱”,也不是一切不可知的,看不见内部结构的“黑箱”,而是一个模糊不定、动荡多变为主要特征的“灰箱”。当然也有不少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和调节后,逐渐趋于适应。

可见,如何帮助这些学生能够积极应对挫折以减轻心理压力,顺利渡过对压力反应的“惊恐――抵抗――衷竭”等三阶段的任务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教育者应有一定的“先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开学初就应认识到这一情况,在选拔班干部这一工作中应体现选拔的公开性、公正性和竞争性,让每一个“有志之士”均有再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如:班干部轮流上岗制,值周班长制及规定试用期等,实验证明以上方法能较大程度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对于性格稍微内向,情绪反应较为轻微的同学,作为班主任应主动找其谈心,充分肯定其过去的成绩,鼓励其能积极地参与竞争,从而由这一方面的竞争带动其他如学习上的竞争状态,取得良好效果。

2 学习习惯及其培养

平时,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学习马虎,作业拖拉甚至抄袭;有的学生上课不专心,东张西望;有的学生作息无规律、学习无计划;有的学生学习中不爱动脑筋,依赖性强……所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是个学习习惯问题,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同时对提高修养、完善人格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同时学习习惯不良也会直接影响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从而对人际关系造成影响,也容易形成自卑、敏感或攻击、敌视等性格。因此,为了使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有修养、人格健全的人,从小就要培养他们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一进入高一,我们就针对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

2.1 培养与卫生有关的学习习惯。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也是一种体力劳动,如果负担过重,时间过长,就会引起身体有关器官和大脑的疲劳,长此以往会损害身体健康。针对他们在用脑习惯,用眼习惯及正确的写字看书姿态等方面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出,教其轮换用脑(如文理交替学习等),以提高学习效率,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均能取得较好效果。

2.2 培养与认知有关的学习习惯。这是学习习惯中最重要的部分。比如在学校里有些学生不愿下功夫自己做作业,抄袭等现象,在老师和家长共同督促下培养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告之今日事今日毕,不能拖拉,对于学生作业中碰到的困难,作为家长老师只能给予启发诱导,决不能越俎代疱,要鼓励他自己去克服,告诉他看来的,抄来的东西永远是别人的,只有经过自己大脑的熟虑,理解后才真正是自己的,培养学生在学习找乐趣,去体会每一个小小成功后的喜悦。

2.3 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习惯。要求学生温故知新。可利用上课前几分钟的复习回顾和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增强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如上新课前要求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要提出问题他必须有预习),然后在讲新课的过程中再逐一解决,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的过程其收效可想而知。最后是培养与个性有关的学习习惯。个性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性格,它对学习效率有极大影响,也是教育者要矫正其不良习惯中最棘手的问题。这些学生我们要给予极大的热情,安排成绩好又热心的同学做他的同桌,在平时老师也要主动地找他“要问题”,让他感受老师、同学没有忽视他,让他体会集体的温柔。培养或矫正这类习惯我们还是首先从个性上入手,因人而异。

3 人际关系与交往

高中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涉及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不少同学由于缺乏人际交往策略,不善于与人交往,常常引起人际关系的障碍,带来不必要的烦恼和痛苦。时间久了自然会影响人的性格,这种同伴关系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及稳定性,同时还具有多样性的形式。

调查表明,80%以上的同学愿意对“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倾吐心声,很少对父母及老师表露。由于心理发展的闭锁性使高中生容易感到孤独,因此又产生了希望被人理解的强烈愿望,他们渴望自我肯定,也很想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自己能够做什么,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反省及与同伴的交往中认识自己,感受的能力以及在集体中所占据的地位。

亲子关系是形成最早而且持续时间较长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家蒙特梅耶亨及扬尼指出,父母和同伴都没有对高中生生活的各方面产生绝对的影响,相反,他们只是满足高中生不同的需要。父母对高中生的行为进行必要的控制,教给他们责任感;高中生和同伴在一起,则能满足更多的个人需要,享受的娱乐消遣。而父母对高中生的影响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起作用:一是父母教养方式的直接作用,二是子女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看法所起的作用。经观察、了解,高中生的家庭教养方式有以下几种类型:

首先是专制型,一切都由父母说了算,子女没有行为的自主决定权。随着高中学生独立、自我意识的明显增强,他们对成人的意见不轻信、不盲从,要求有事实的证明和逻辑说服力,他们需一个同成人能平等交流情感的空间和时间。对于家长的擅自干扰、管教过严过多,甚至动辄打骂,反感情绪由然而生,从而漠视甚至抗拒成人的决定。心理学家内波尼坦研究表明,在犯罪的男孩、女孩都把自己和父母的关系看的很糟,认为父母忽视他们,对他们持敌对和拒绝的态度。

其次是溺爱、娇宠型。与专制型相反,有些家长过分娇宠孩子,把孩子当“小皇帝”,对其百依百顺,即便孩子犯了错误,也不加追究甚至于包庇纵容。对于高中生能独立完成的事,往往都一概包揽。这样的孩子往往懂得一些事理,又不能彻底了解,缺少一种情感意志上的自主调控能力,较多地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支配,表现出情感和意志行为上相对的脆弱性,养成学生“碰不得,说不得”,比较任性、较弱、自私,而遇到困难,又会束手无策,甚至自暴自弃。

另有一些离异家庭,更是缺少父爱或母爱,对孩子的成长成才受到影响,如认知发展受阻,明显的个性缺陷(如软弱、胆小、意志薄弱,缺乏信心和毅力等),情感障碍,社交能力差,缺乏爱心,及对新事物不太敏感并缺乏兴趣等。民主、平等。

高中生与父母的良好关系通常是在父母坚持民主教育方式时形成的。高中阶段,个人对父母的认同程度比以前减弱了,虽然好的父母仍是高中生重要的行为准绳,但父母的榜样已不再象童年时期那样,被绝对地、不加批评地接受。尽管高中生在追求独立,但他们仍迫切需要年长者的生活经验和帮助。他们最希望把父母看作朋友和参谋,所以一个民主、平等的家庭教育氛围对孩子的影响是积极的,它能使学生具备高水平的社会能力。一个拥有温暖的家庭气氛又享有与年龄相适应的自主的话,他们就会表现出自信、独立、进取、不顺从。另一方面,如果高中生认为自己得到父母的接受,有归属感,那么他们就会形成一种自我价值感,形成更为灵活的自我概念。同时,感到一定程度的独立也是高中生健康发展所必要的。

篇2

一、前言

经过对现阶段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分析可知,许多学生都存在在压力面前不知所措,无法有效释放压力舒缓心情的现象。为了保证高中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会正确处理心理问题,在高中阶段,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结合高中教育实际,提高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质量,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中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为此,我们应结合高中学生特点,制定具体的心理健康教学措施,保证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有效开展,保证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持续提高。

二、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

从目前高中生面临的压力来看,有来自学习本身的压力,也有父母和家庭的压力,有些学生可能还面临着升学及高考的压力。在这些压力面前,由于高中生年龄较小,尚不能完全解决这些问题,由此而来产生的焦虑情绪就会影响到高中生正常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经过对目前高中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后可知,多数高中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整个高中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不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将会对高中教学产生严重影响,将会危害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将会给高中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从目前高中生的心理状况来看,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呈现以下状态: 1、高中生在压力面前容易表现的较为焦虑

考虑到目前高中生面临压力较大的现状,许多高中生无法正确面对自己的压力,往往在压力面前表现的比较脆弱,多数学生会表现的焦虑,会伴有轻微的神经衰弱以及精神性问题,会对学习和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我们应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足够的重视。

2、多数高中生不会有效的释放压力情绪

从目前高中生在压力面前的表现来看的,多数高中生不会有效的释放压力,这成为了影响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目前高中生群体中,由于压力得不到有效释放,进而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

3、多数高中生不清楚心理健康的概念

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多数高中生不清楚心理健康的概念,对心理健康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的作用,导致了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不能够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心理问题,影响了学生正常的成长,制约了高中教育取得积极效果。

三、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现在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财富者,而是有能力,有良好品质的高素质人才。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要求人要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有科学知识、创新能力及健康的人格等。社会不断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固然能够让人们享受到高科技、高品质的生活,然而对于高中生来讲,对一些新奇的东西比较好奇,特别是手机、网络等,由于学生自控力差、对于网络信息的分辨能力低,加上这个时期的他们易冲动、有叛逆心理,多数又都是独生子女,往往会获取不良信息,做出不应有的行为。现在新闻报道中,学生犯罪案件越来越多,引起人们的关注。有句俗话:无才无德是废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有才是正品。虽然是一句普通的俗语,但是经典,并且从社会力量贡献的角度对人进行了划分,明确了德才兼备者才是社会最需要的人。在生活工作中,科学知识很重要,一个人的健全人格更加重要。

高中生成长中会出现矛盾心理,对社会人才的概念不能准确的定位,把知识看得尤为重要,忽视了自己能力的培养。这个阶段的教育就是帮助学生通过知识、技能的学习来认识社会,认识社会中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和模式,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压力的调节、学习技巧的掌握、团结意识的提高及创造能力的培养等多个方面来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现阶段出现的问题,促进教育塑造人、培养人这一目的的实现。 由此可见,在高中教育阶段,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是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提升的关键,我们必须认真做好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高中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从上述分析可知,要想有效解决高中生面临的压力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提高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指数,就要在高中阶段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目前来看,在高中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中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高中生心理问题的必要手段

为了有效解决高中生的心理问题,在高中阶段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解决高中生心理问题的必要手段来看待。由此可见,在高中教育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才能满足高中心理健康需要。

2、高中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教学发展的必要措施

从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来看,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高中生学会了正确排解心理情绪和释放心理压力,做到了科学合理的调节情绪,有效提高了自身心理调节能力和心理健康指数。为此,我们应对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足够的重视,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促进教学发展的必要措施来看待。

3、高中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满足高中教学要求的重要方式

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诸多优点,在高中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方式。为此,我们应对高中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对其作用和意义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同时也要认识到在高中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对整个高中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目前高中阶段,考虑到学生实际的心理状况,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但是解决高中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手段,还是提高高中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所以,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明确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高中阶段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满足高中教育需求。

参考文献:

[1] 付艳芬;中国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陆洋;中学生担忧的一般倾向性和内容特殊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倩;学校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篇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现代教育模式的要求,也是顺应时代的要求。目前由于家长工作忙、压力大,关注孩子的时间比较少,再加之互联网的普及,各种信息充斥了生活,这样的环境极易造成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单纯的开设心理健康课,学生并不能够重视,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渗入心理健康教育,力图从学科的角度改善学生心理状况,促进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1生物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整合的重要性

1.1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现代教育人们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科中所蕴含的道理。在高中生物教材中,隐含着大量的心理学的健康教育资源。主要体现在:(1)高中生物课程目标是: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理解人与自然之间发展的意义,其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生物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加强学生对社会以及自然的责任感,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为孩子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高中生物知识与生活比较接近,更容易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不会因为离生活很远而让学生对其丧失兴趣。如: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的学习,可以让我们科学地进行食品储藏以及食用。这些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只要进行挖掘,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之上将其很好地传达给学生,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也会正确引导孩子的价值观、情感等,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发展。

1.2减轻学生负担,形成健全人格

现代社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比较重视,同时所谓的决定人生第一大转折点的高考也迫在眉睫,双重压力下孩子的心理负担非常重,出现丧气、颓废等现象,因此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当前的首要任务。通过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锻炼孩子的意志、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同时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形成健全的人格,更重要的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这对孩子以后适应社会以及处理问题方面有重要的影响。

2生物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整合策略

2.1研究教材,挖掘生物教材中与心理健康有关的内容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从而影响学习的效率、效果。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众所周知,知识是学习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只要我们细心地观察就会发现,生物课本就像一个宝藏,蕴藏着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尽管如此,大多数的学生仍然没有发现解决问题的钥匙,只是单纯地从课本上获取知识而已,这说明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需要老师积极地去引导。而老师首先就要研究透教材,对教材中涉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有深刻地见解。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其实很多。如“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很多科学家不断地开拓、修正,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科学理论的支持。这就可以延伸到学习,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进、完善、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帮助和锻炼意志力非常重要。此外,要敢于质疑,科学家或者老师的观点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在提出质疑的同时,要有一定的依据,不能仅凭感觉。达尔文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理论,让学生看到生存斗争的残酷现实,这只是表面现象,更应该体会到的是不进则退,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进步,停在原地,而别人在不断地进步,你就相当于退步了,而退步就要面临残酷的现实,因此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才不至于被这个社会淘汰。

2.2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

高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敏感、自尊心强,因此老师要尊重学生。如果老师采取不恰当的教学方式,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轻者可能导致学生对生物课失去兴趣,重者可能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学生和老师是平等的,要互相尊重,多鼓励学生,当学生问题没有回答对时,不应该当众批评,而应该让学生找出自己没有回答对的原因,同时安慰学生;当学生因为害怕说错而不敢说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即使错了也没有关系。这些看似很小的举动,在学生心理激起了大大的涟漪,学生觉得自己得到尊重了,自然会尊重老师,也会喜欢上生物课。

3结语

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将生物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整合,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心理建设,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求老师教学水平高,还要仔细研读教材,提炼出教材中与心理健康有关的内容。此外,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尊重程度也是决定心理健康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老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使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篇4

一、为高中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外在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倘若一个中学生,他整日耳边响起的都是父母的唠叨,教师的批评,同伴的嘲笑,经常被要求去做或者去达到一些非他能力范围的事情和目标。长此以往,他就会产生焦虑、恐慌、自卑,做任何事情都瞻前顾后,畏首畏尾,能力甚至于智力呈现下降的趋势,人的性格也会变得孤僻、冷漠、嫉妒等;反之,如果他生活在宽松、宽容、和谐的氛围中,那么他就会学会宽容和谦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