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12:3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校园道德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道德教育首先必须借助于一定的道德原则,通过各种外在的社会引导,榜样示范灌输而入脑。道德教育需要真正地做到“生活即教育”,让孩子们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中、生活践行中形成道德意识,唤醒学生的心智。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总感到教育内容脱离实际,口号式的东西颇多,抽象的大道理多,高尚道德讲得多,而基础性道德,个体道德规范讲得少,可操作性不强,实质性的便于学生接受的少。
道德弱化倾向在部分学生迷失在网络媒体世界的现象中可见端倪。“网络新生代”热衷于在电子屏幕前寻求游戏的与刺激,逃避现实社会的压力。他们把自己的闲暇时间,放到充满火药味儿的电子游戏里,早把道德的尺度抛到脑后。
学校追求教育功利,像追求GDP一样。学校德育工作重视不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往往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什么会给学校带来功利,校长就管理什么?什么会给教师带来功利,教师就教什么?什么会给学生带来功利就学什么?结果:主管单位怎么评价学校,校长就抓什么,校长评价教师什么,教师干什么,教师评价学生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育被异化,甚至成了纯然的求知之学。
学生家长就将对生活的期许强加在孩子身上,“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让孩子重复自己的苦”如烙印般深深地烙在家长的心上。家长总是有意无意地拿自己孩子与别人家孩子做比较,有没有比他们更优秀,有没有比他们更出众,上学时千叮咛万嘱咐,回到家管得紧,到了寒暑假也没有自由,弹琴、画画、书法、舞蹈……等等。孩子们几乎没有体验生活的时间与空间,甚至连看一下周边的风景也几乎成了奢侈。
近几年,“陌生人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名词,由于人口的大量流动,形成了“新的群体”,造成了地域社会风尚的差异、受教育程度的差异、风俗习惯的差异及生活水平的差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凌乱,行为失规。就学校而言,为“陌生人”准备了师资,准备了教室、课桌椅、课本等,但是没有准备好道德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环境造就人,不一样的环境影响着孩子不一样的为人处事。土壤需要改良,才能更好地孕育庄稼。为了改善我校的道德教育环境,我们从营造道德教育氛围入手,近几年来,充分利用宣传栏,不断更换道德教育内容。如介绍“十大感动人物”,介绍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在校园的墙上张贴宣传画:“黄香温席”、“岳母刺字”、“探病母”等;每一个教室门口的墙饰由以前的名人名言换成了道德导行牌,如“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等;在教学楼内特地制作了大幅的不锈钢板《三字经》镶嵌在墙上,让学生平时路过都能诵上几句。学校在2008年汇编了书籍《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作为道德教育校本教材。2010年又汇编了道德教育校本教材《道德是被感染的》,校本教材不仅有利于道德教育与实践有个框架结构;还充实了《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内容,丰富了道德教育的内容,便于教师更好地操作。
我们认为良好的品德形成,“认知”是先导,是道德观形成的基础,正如柯尔伯格所作出的判断,个体道德价值观以至于道德品质的形成,必然经历不同水平,多个阶段的发展,这是一个漫长而富有动感的积淀过程。在现实活动中道德观念的形成并无顺序先后,价值大小,份量轻重之分,早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对于后发的价值观念形成发挥着重要而直接的干涉和影响作用。
撒播道德教育之种子
道德教育活动必须摒弃封闭的庭院式教育模式,代之以开放式的教育活动。借助于受教育者的生活体验,社会实践的启发、诱导。学校注重学生平时、日常的生活事例,道德教育摄制组所摄下的学生生活道德情景,通过多媒体在班队课上放给学生看:
镜头一:三年级三个女孩看到厕所门口地上有脏水满地,用拖把打扫干净。
镜头二:谢瑛同学把久病卧床不起老妈妈背出房间晒太阳,并为她梳理头发,帮洗衣服。
镜头三:朱琳为爷爷过生日,切生日蛋糕给爷爷吃。
镜头四:501班少先队员为汽车站亭美容(冲洗落满灰尘的玻璃亭子)。
镜头五:601班鲁恩明同学因爸爸车祸瘫痪在床,每天放学后,陪爸爸聊天、帮洗澡、换衣裤,为爸爸每天倒马桶。
这一个个平凡而明了的事例,都发生在本校,一个个熟悉的面庞,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发生在同伙之间,他们将相互感染,相互传递,在学生心中产生了共鸣,将道德教育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引导孩子感悟了什么是孝敬、什么是感恩、什么是为他人着想,什么是敢于担当责任。可谓道德教育的“说理、导行”已水到渠成。
班队课上,老师与学生讨论交流发生在学生身边不道德的真实行为事例。如:老师讲“有一位住宿在校的四年级学生,平时吴老师很关爱她,她感冒时,领她到医院挂点滴。有一天,雨下得很大,放学了老师没有带雨伞无法回家。问这个学生借把伞,这个学生支支吾吾了半天不答应,吴老师脑海里一片空白,泪水夺眶而出。”此时有个学生马上举手说:“她太自私了!忘恩负义,应该向雷锋叔叔学习!”,这个事例说明,孩子只有在他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不断碰撞才能成长。道德教育有意义的工作是借助于受教育者价值生活体验的启发、诱导,而非越俎代庖,做简单的直称判断。
我校的德育工作者把零星的做人道德,加以整合,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征,汇编了37个道德教育教案。教育涉及基础道德的方方面面。从学会感恩到尊重他人,从诚信善良到有责任心,从勤劳节俭到举止文明等。教师们开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道德观摩课,为了提高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仅平常留心观察学生的每一天,教师自己也静下心来阅读《三字经》《论语》《道德经》《小学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等刊物。在课堂上,学生模拟生活细节,通过小品、快板、诗歌等形式展示了一个个道德小故事。
如打电话的礼仪(二年级)评价要点:1.接通后是否问好;2.有否介绍自己;3.有没有询问对方身份;4.有否把事情说清楚或听清楚;5.说完后有否说再见;6.是否等对方挂了电话后自己再挂电话。
再如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四年级)1.让学生看录像,镜头里面有传达室的保安履行职责的全过程;2.教师讲电影《泰坦尼克号》,在船即将沉没的时候,船长走进了船长室,选择了和船共存亡,学生明白了这就是一种担当、负责的精神;3.让学生交流、反思自己的责任心;4.教师小结,事情不分大小,件件做好,责任不论轻重,主动承担。少先队大队部利用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由中队辅导员轮流主讲道德教育篇。
浇灌道德教育之苗圃
少先队大队部结合道德教育系列活动,开展争“十章”活动,大队部精心设计了十种不同的彩色道德章卡片,即:礼仪章、感恩章、孝敬章、诚信章、善良章等。无论你在校园、社区或家庭,只要学生有一次道德生活体验,为人道德的真实事例,并有证人就可得一张相对应的道德卡,有委托家长颁发的,有委托班主任颁发的,也有委托中队长颁发的。无论是谁,只要能获得十张道德卡片就可到少先队大队部领取一张道德合格证书。如:有一位学生与老师一起乘公交车回家,见到一位老人上车马上让座,老师等到明天孩子来学校上学时立马颁发给他一张“善良道德章”卡片。
学校每学期都开展评比“十佳道德少年”活动,活动后期我校制作了宣传小册发给每位学生家长。册子里汇编了我校十佳道德少年事迹:如十佳道德少年之一贺朵朵的道德事迹:她读三年级时,老师给她安排了骆某某同学做同桌。有一天下课时,骆某某突然发病,全身痉挛,口吐白沫,小便失禁,昏倒了,把同学们都吓坏了。贺朵朵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马上背起她到教师办公室,让她躺在沙发上休息,此后每隔两个星期骆某某同学就会发病一次,作为同桌,贺朵朵同学特别关注骆某某的状况,防止其因突然发病而摔倒,长此以往,贺朵朵好象是这同学的保姆。每当被问到这件事时,贺朵朵都说:“我帮助她,尊重她,我无怨无悔。”老师的感言是“尊重强者也要尊重弱者,尊重优秀同学也要尊重身患疾病的同学,把他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通过彼此的关爱来减轻它,让弱者找到自尊、自信。同桌、同伴的特殊照顾使弱者身感同在蓝天下,沐浴着一样的阳光,享受着同样的幸福。”十佳道德少年的事迹使学生道德意识升华,道德情感相互碰撞,道德践行相互感染,道德之花遍地开放。
收获道德教育之成果
大学是高层次的教育系统,在公民道德建设环节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而大学校园文化作为承载和传递大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中介,对生活其中的成员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影响。因此,充分理解认识大学校园文化参与公民道德教育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于公民道德建设和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二者均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校园文化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教育对象的特点决定了大学校园文化必须实施公民道德教育大学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具有自身的特质。这些特质决定了必须对其展开公民道德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大学生应有的社会作用。大学生的特质之一表现在:其已是法律承认的独立公民。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在适当的年龄有针对性地展开系统公民道德教育,才能保证大学生正确地行使法律赋予的责任,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否则,大学生就有可能因为没有明确的公民道德意识,不能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甚至做出有违公民道德的事情。有研究者对当代大学生个体公民道德素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个体公民道德素质整体不容乐观,虽然公民道德认知水平较好,但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上表现得相对薄弱。”[1]可见,大学生的公民道德素质教育还任重道远。大学生的特质之二表现在:其是高智商的观念不稳定体。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同龄中佼佼者,在认识世界、分析问题方面具有超群的智商。但是他们思想活跃、喜欢接受新事物、富于批判精神,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成型期,认识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面对社会生活、文化思想的复杂化、多样化,大学生容易受到消极思想的侵蚀,滋生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甚至做出道德失范的事情。大学生的这种矛盾综合体特质决定了必须对其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只有使其树立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是必要的紧迫工作,也有诸多切入的路径,如发挥“两课”的作用、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公民道德实践活动、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创新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等,而其中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大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决定了不能采用中小学说教、灌输的教育方式,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隐形感染力量,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文化养成、思想熏陶具有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因此,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力量,发挥校园文化的独特作用。校园文化从诞生之日起就有德育的作用,然而,以往的校园文化并未明确将“公民道德”教育纳入到德育工作的范畴。在当今全社会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背景下,大学校园文化应明确、系统地把公民道德教育纳入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2.教育环境的变化决定了大学校园文化必须实施公民道德教育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推进,我国高等学校的育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变化,高等学校只有积极探索新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才能应对新环境带来的挑战,真正发挥高等学校的育人作用。我国高等教育的巨大变化之一是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曾提出过高等教育“精英—大众—普及”的发展理论。该理论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指出国家适龄人口入学率在15%以内的高等教育阶段为精英型高等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型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型高等教育阶段[2]。教育部于2016年4月7日的首份《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里提到,截至2015年,我国的高校在校生规模将达到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各类高校数量达到2852所,位列世界第二;毛入学率达到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此外,报告指出:预计到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以上,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根据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了的大量高素质人才,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巨大毛入学率意味着高等教育入口开始放宽。进入高等学府的不再是精英教育阶段经过“严格筛选”的精英,大学生在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和个体品德、行为心理素质等方面呈现良莠不齐的态势。作为道德教育重要阵地的大学,如果不能把数量如此庞大、地位如此重要的大学生培养成道德合格的公民,那么大学生有可能从建设社会的中坚变成社会的不稳定力量。因此,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更应该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当大学处于精英教育阶段时,高等教育具有边缘性的特点,对社会来说,高等教育更多的体现在观念上的需要。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是培养凝聚大学精神的社会精英,从思想观念上引领社会发展。而在当今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功能也要相应地发生一定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中国正悄然进入人民社会,人民社会的良好运行,要求其主体———公民具有相应地素质,而其中公民道德素质是重要的方面,所谓“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的形成需要学校的参与。高等学校作为教育系统的最高层级,在培养公民道德素质方面更是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走向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应该从以精神来引导社会发展的精英时代的发展观念中走出来,把培育公民道德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如果说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大环境的话,那么高等教育的内部育人方式应是小环境。育人小环境的变化要求在实施公民道德教育时重视校园文化的作用。在学年制条件下,班级不仅是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机单元,更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实行学分制后,班级的实质性作用减弱,以班级为单位的教育活动减少,这势必会减弱集体主义的观念。再有,传统的大学德育方式单一,缺乏实效。在大学生道德认知方面,只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理论说教,导致学生道德认知贫乏,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面对大学道德教育的现状,现阶段,在大学里实施公民道德教育必须积极寻找新的载体,以保证大学育人功能的实现。校园文化是弥散在校园中一种有形和无形的文化环境,与课堂教学相比,在道德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隐性影响作用。因此,在实施公民道德教育中,要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
二、大学校园文化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必然性
1.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要求大学校园文化参与公民道德教育
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可见,道德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道德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公民道德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诚然,培养具有一定道德素质的公民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然而,如果以社会发展为根本旨归,把人的道德素质的建设作为社会发展的工具和手段的话,最终将导致人的片面发展,从而影响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新时期《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以“公民”为主体,道德是人用以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手段。美国著名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WilliamK.Frankena)曾指出:“从道德上讲,任何道德原则都要求社会本身尊重个人的自律和自由,一般地说,道德要求社会公正地对待个人;并且不要忘记,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3]可见,道德不是外部对人的规约,而是人获得自我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人成为完善自我的一部分。因此,人要获得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和发展一定的道德。人的道德不是天生,而是在社会生活中通过教育和道德实践逐步积累完成的。人的道德的生成与道德行为的维持,一方面依靠制度规范的约束,更重要的是要形成道德的自律,即把道德作为内在生命的需要,把德行作为自动的行为方式。当今,各种道德失范的行为表明,外在制度化的道德规约未能帮助人们建立有道德的生活。只有将道德内化为个体的品质,才能真正完善人的综合素质,促进的人的全面发展。所谓道德内化就是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人品德,使个体不仅从内心真正地相信、接受和遵守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而且自愿将社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转化为自己价值准则的过程。人生来并不具备知识和道德,它们是在外部因素的触发下,内化为人的一部分的。也就是说,人的道德形成要依靠一定的外部环境[4]。在人的道德形成的外部环境中,学校是一个有基础性作用的场域。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而在学校的整个德育系统中,校园文化相比课堂教育具有更大的“渗透”作用,它是没有灌输和说教的无形教育,对学生的道德内化具有先天的优势。因此,在我国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背景下,在高校道德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最终导向的同样是人的全面发展。
2.校园文化的功能和特点决定了其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的有效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种由自身要素构成的微观文化系统,除了具备文化天然的教育功能外,还具有特殊的育人优势。在校园文化的诸多教育功能中,德育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利用校园文化的特质,实施公民道德教育,对于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促进全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德育是校园文化众多功能中的重要方面。德育,又称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外在社会的要求,结合受教育者自身的特点,展开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活动的总称[5]。校园文化作为有形和无形的学校资产,既为全体学校成员所创造,同时反过来又塑造了这个群体。校园文化自身及其建设过程都蕴涵了极强的德育功能。学校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一般采取课堂教育和非课堂教育的方式进行,前者主要通过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以及相关的人文教育课堂来实现,后者主要通过第二课堂、学生社团、道德实践等活动来推行。两者都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利用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展开公民道德教育,一方面有益于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宽公民道德教育的途径。校园文化自身的特点可以保证公民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校园文化的文化性特点决定了其能够在德育上做到潜在性和深刻性。校园文化虽然可通过校园环境、教学、科研、活动等有形载体得以体现,但最终它体现的是一种无形的文化,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人文性和审美性。校园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以群体思维定式和氛围存在于校园之中,对生活于校园之中的受教育者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在感染与熏陶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校园文化的德育方式是一种隐性教育,即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为受教育者营造相应地文化氛围,引导其感受和体味,促进道德素质的内化。只有将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才能算得上道德教育的成功。校园文化渗透式的德育方式,尊重人的主体性,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需要,在道德教育的内化上具有其他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校园文化的辐射性特点决定了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示范作用。校园文化的辐射性特点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在大的社会范围内,作为社会亚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的校园文化对社会主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作用;二是在小的校园范围内,学校中的先进典型、优秀事迹对其他成员的影响。本文主要在前一种含义的基础上讨论校园文化的辐射性特点对公民道德教育的作用。高等学校作为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基地,校园文化既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同时也有力地影响着社会文化和其他社会亚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最直接的辐射作用体现在为社会提供一定素质的人才。大学校园文化首先作用于培养的人身上,通过大学的教育和大学校园文化的熏陶,培养大学人才多方面的素质,然后再由融合了校园文化的人去影响社会和其他人。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更大的辐射和示范作用。因此,要利用大学校园文化的优势,加强对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发挥其对社会辐射和示范作用,进而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
综上所述,公民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作为实施主体的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在实施公民道德教育方面各有优势、各有侧重。大学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最高层次,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自带道德教育的基因,在公民道德建设的背景下,大学校园文化要以服务社会为导向,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公民道德建设的历史使命,促进民族素质的提高。
作者:郭金创 单位:山东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宗泉.当前大学生个体公民道德素质调查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6):218.
[2]孙庆珠.高校校园文化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17.
旅游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空间环境进行的,校园这一独特的环境,正是进行旅游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它积淀着历史、传统 、文化和社会的价值,具有潜在而巨大的旅游职业道德教育功能。
一、旅游职业道德教育及大学校园环境的内涵
(一)旅游职业道德
旅游职业道德是旅游从业人员在旅游职业活动中所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品质以及所应该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道德规范。
据全球第二次旅游教育国际会议上所作调查和反馈的情况,与会的旅游教育界和实业界人士对旅游从业者应具备的从业素质这一问题比较集中的意见表明,在18项素质中,伦理道德列居第10位,占84.9%。数据足以说明旅游从业者的道德素质的重要地位。而只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旅游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才能获得真正的实惠,旅游者的经济付出与体验收获才能成正比。旅游院校教育承担着输送高素质旅游人才的任务,所以旅游院校除了开展专门的旅游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之外,还应系统的研究如何通过美化校园环境,构建良好的校园硬环境和软环境来铸造学生的旅游审美引导情趣以及道德情感,正确对待旅游活动中各种道德关系,激发学生们在从业时应具备的道德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旅游职业道德意识。
(二)大学校园环境
大学校园环境既是满足人们“可居”需要的物质基础,又是满足人们“可赏”需要的精神食粮,具有其独特的美学个性和艺术规律。校园环境一方面具有用功能,是一种工程技术建设;另一方面,又具有审美功能,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旅游院校的校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 。
教育环境可分为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和社会育人环境.其中学校教育环境尤其是大学教育环境非常重要。大学心灵教育的有效实施,必须优化校园环境,坚持全员育人。梁素华、陈家诗(2009)认为优化校园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校园生态环境、课堂教育环境、管理环境、服务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及校园物质环境等六个方面。本文借鉴次分类,讨论了高校校园环境的旅游职业道德教育价值。
二、大学校园生态自然环境的情感陶冶作用
良好的校园建筑园林环境融多种艺术为一体,在其艺术空间中,各门艺术自己固有的审美特征被校园环境艺术同化,互相渗透、交汇,产生出一种综合效果,成为校园环境美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大学旅游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环境。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完善人格
旅游在一定程度上是一门审美艺术,对美的欣赏直接决定着旅游体验质量。旅游从业人员作为服务提供者,是美的主要传递着和引导着。
真正的美和善总是有着天然的渗透的。审美活动具有储善性,即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中善性的储存或潜在形态。旅游职业道德教育就是要通过道德理论、规范的传授与学习唤醒的学生的伦理心理结构,实现外在的旅游职业道德文化的移植和内化。审美活动还具有导善性,即通过审美可以导向或达到善的特性。这主要是因为审美过程的超功利性,人类只有超越当前功利走向超功利状态时人才是审美主体,才能谈得上审美。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实质上是在实现个人与他人的对话,是在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审美活动还具有立善性,它揭示了审美活动对于道德人格塑造的高效性和创造性。优美的校园环境本身给人以美感,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着崇高的审美理想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学生通过对建筑、景观等反映的审美趣味、价值取向和艺术追求的感受,能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在感化陶冶中提高审美创造能力。这样有利于加深旅游专业学生对善、恶界限的理解,要求他们用积极的旅游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
(二)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
青年学生尚处于长身体的时期,整齐清洁的校园、优美高雅的景致,能够给人以自由舒畅、清新向上的感觉。通过绿化植物的种植,改善校园内的小气候,起到调节温度、湿度、防风减尘、降低噪音、净化空气等生态效应。校园内的一些修读点和景点,可以使学生在紧张繁忙的学习之余,放松身心、调节思绪、愉悦心情。
三、大学课堂教育环境的认识导向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不但要有较高的旅游专业业务水平、政治理论水平及文化知识素养,还必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荣誉感、高尚的品德和完美的人格。
旅游专业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知识的传授者和人生的领路人。也是旅游职业道德教育中最重要的实施者。 专业教师必须丰富相关的人文知识、美学理论和艺术审美等相关知识,从而提升旅游教育工作者的内在审美素质;同时还需要充实有关旅游体验及体验经济,体验教育和心理学方面关于体验传递的相关知识,从而能更好的理解和发挥体验教学的方式。这样才能首先理解审美观和体验观的旅游职业道德教育,引发自身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领悟,促使这种道德影响力的外化,影响学生的心理道德体验和审美道德意识。这样才能在学生心目中产生威性和威望。产生人格魅力,成为学生的楷模,形成人格力量。这种力量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具有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作用。尤其是旅游职业道德教育课教师在这方面更应慎之又慎,或许你的宏篇巨论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就在你不经意的一句牢骚或粗话中被抵消。甚至留下负面影响。
四、大学管理环境的心灵净化作用
现代科学管理已经从式管理、以物质为中心的管理,转向内涵式管理。注重人本管理、文化管理。突出以人为本,强化人文性。各层次管理人员是高校管理体系中的骨架。他们除了用管理制度去规范和匡正学生行为外。他们的理论水平、管理水平、工作态度、思想品德和为人处事也会通过他们的言行展现在教职工和学生的面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素质的培育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海南三亚琼州学院是以旅游管理学科为重点的院校,应随时、随地注重学生的旅游职业道德教育,但目前一些职能部门还是“官本位”、“利本位”,对青年学生的世界观、素质、鉴别能力负面影响很大。所以,各级干部必须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和政治理论。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修养、慎于言行。分析处理问题要客观公正,不以权压人,要以理服人。领导干部必须是群众的表率,是群众学习的楷模。而旅游职业道德教育的特殊性受到校园管理活动中所追求的精神放飞与人性陶冶的影响,领导干部首先从内心体会到这种陶冶的境况,从而内化、升华自身的精神境界,通过新的道德实施方式使自身的人性得到陶冶,从中体会豁达、完美、积极的人性,在旅游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享受到自我、体验主体个性、心灵得到净化,人生境界得以提升,从而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服务环境的旅游服务意识渗透作用
旅游活动是实践层面的,但其内核却是精神意识层面的。旅游教育也是一样的,教育本身是实践的,但是其内核却是精神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意识决定行为。服务意识在整个旅游服务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旅游职业道德这种行为规范是依靠旅游从业者的思维主导而起作用的。
大学服务人员的主要任务是为大学组织的健康、有序、高效运转提供保障条件。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服务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渗透的过程。服务人员虽然不对学生直接实施教育,但他们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他们的敬业精神、业务水平、服务态度、接人待物、衣着面貌、言谈举止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尤其是在精神文明、生活习惯等方面会产生明显的浸润作用。大学环境是一个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环境。因此,学校应当树立起旅游专业学生全员育人的意识,严格要求所有的工作人员学会关怀、关心和关爱.提供优质服务,处处对学生施以爱心。把最美好的东西展现给学生,以减少负面影响。增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实效性,逐渐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服务意识。
六、校风和学风的行为规范作用
一个清洁、有序的校园,有利于学生公共道德、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的培养。一个优美、幽静的校园,可以提高学生的修养和文明程度。优美怡人的环境能抑制不符合环境氛围的思想和行为。在一些雕塑、石刻、宣传栏等硬环境中融入学校的校风、学风、校训、校规等,可以对学生产生刺激和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和规范他们的行为。
现实的旅游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强调对学生的约束作用,强调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重视统一性、标准化,强调对概念化的职业道德标准的服从。
旅游职业道德实质上是要帮助学生实现道德上的学习和超越,塑造其美的道德人格。旅游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与其说是用宽容倒不如说是以珍视的心情注视旅游专业的学生的自由成长,呵护促进这种自由成长,在传教的同时也促进学生们道德理想与人格完善的结合[1]。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是滋养旅游专业学生德行的重要土壤。好的学风、好的校风一旦形成,对学生影响极大。人是群居者,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如果大多数人都具有正确的认识,则少数在认识和行为上存在偏差的人就会因为离群而感到孤独,从而自觉改正,自觉向大多数人看齐。要引导学生学会关爱。学生群体的学习活动场所,也是同学们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集体环境,应当是政工干部和相关教师精心营造的关爱教育阵地,借以促进和谐,杜绝马加爵类似事件发生。
七、大学物质环境的情感体验保障作用
物质环境包括校容校貌、校园的物质设施、教学和实验设备条件、生活条件和校园自然生态环境等。教学实验设备条件之优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掌握业务知识和实践能力,即影响学生的业务素质。
旅游专业的学生在接受职业道德教育时必然要与体验经济下的旅游实践活动相融合。毕竟道德情感及道德境界并非凭空说明就会让学生理解、领悟。旅游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旅游专业的学生能更好的适应旅游活动的需要,为旅游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学校应根据旅游专业的特点建设专门的实验室,并且模拟企业环境和服务环境,一方面教育者将自身的经历融入其中,引导启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将这种意识通过感应、移情、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与学生的心理活动交融、撞击,使其内化为学生自我的感悟,指引学生的实践选择。
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这种体验的感悟和转化,体会情感,升华道德,将其在内心转化,并外化为旅游实践关系中的道德情感体验,指引其融通实践关系达到道德境界。
一、理工科大一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特点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接受到了不同文化的冲击和影响。部分的大学生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但是,部分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境界和人生追求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1)政治思想不稳定。理工科大学生的政治鉴别能力有待增强,政治热情较高,能够理性的看待国内外大事,但是政治取向不坚定,虽然关心,但是缺乏自己的观点。(2)比较关注自身发展,重视自我的实现,理工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比起社会价值更重视现实利益。(3)心理承受力较弱。理工科的大一学生刚入校,各方面都面临新环境的挑战,他们对于大学校内外的道德失范现象的承受力较弱。
二、理工科大一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成因分析
理工科大一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出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社会变化的冲击。传统价值观念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部分大一学生在进入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后,现实问题和他们本身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出现了参差不齐的变化。同时他们本身又具备了的90后自我、开放、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又使得他们乐于接受现实,长此以往,极易会诱发个别学生产生边缘个人主义的思想。
第二,社会认知的多远化,造成意识形态的混乱,个人主义、崇尚自由成为目前在校大学生的主要信仰,大一学生在学长们的影响下,他们的认同会趋向一致,混淆了他们原本自己的观点,使得不少学生不关心祖国的命运和前途,只顾个人利益。
第三,目前的教育使得学生在学期间缺乏适当的道德教育和训练。应试教育,只会让学校单纯追求升学率,只会让学生以学习成绩来衡量是否有才,刚考入大学的理工科大一学生往往会忽视了自身的思想道德的培养,虽然文化程度是大学生,但道德水平却不高。
三、校园文化对理工科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
(一)目前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这几年的教育产业化的浪潮下,部分高校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开设一些就业形势“热门”专业,同时以毕业生就业率、校园基础设施、社会口碑等内容来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优劣的重要指标;而家长在帮子女选报专业时,也会根据现实就业情况侧重于经济回报相对丰厚的专业。其次,校园文化建设趋同现象严重。当前,许多国内高校不是以自身办学特色来推进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而是一味强调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校风校训、管理体制。第三,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力量过于薄弱。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传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对学生、社会以及公民团体在其中的作用重视,使得“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融通和互动不是很明显,甚至处于隔膜的状态”。
(二)校园文化对于理工科大一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
第一,规范约束作用。校园文化主体可以通过制定一定的纪律性和规范性。它要求理工科大一学生的行为举止必须与之相符,并对违反这种规范的行为施以相应的谴责或处罚。
第二,凝聚强化作用。这种凝聚强化,主要取决于校园精神,共同的校园文化背景,使大一学生易于相互理解和亲近,在思维和行为方面产生趋同倾向,进而将个人理想归置在共同的校园精神之中。
第三,扩充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力量。随着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界限的日渐模糊,固守传统的办学模式显得不合时宜。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应日趋多元化。大学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机构,一方面,应注重用充足的资金来充实校园文化建设,另一方面,部分社会团体本身具有较强的学术性质,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邀请不同的团体的代表来高校举办专题讲座,以此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
第四,校园文化建设主体力量的多元化。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发展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影响,在此情形下,校园文化建设应充分聆听理工科大一学生的需求,重视社会和理工科大一学生的需求,集思广益,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的民主性、科学性。
第五,校园文化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教育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校园文化环境应既包括高雅、舒适、充满人文气息的建筑,也应包括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社团组织、文体比赛、创建文明宿舍等动态的环境。
四、营造校园文化的几个注意点
第一、要注重校园文化的特色建设。曾经指出“高校办得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要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高校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定位和学科设置,要立足自身特点,走高、精、尖发展道。还应注意对目标定位的坚持,纵观世界知名学府,这些学府一直坚持有几百年历史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理念,不为外界的经济和政治所影响,始终站在人类文明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