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12:3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丰富的旅游资源
会展城市一般都具有会展中心和旅游城市的双重功能,一般的会展城市都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或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或文化底蕴丰厚、人文气息浓郁,具有较强的可观赏性,这些城市本身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加上其他硬件设施及人才优势等要素,使其很容易培育品牌会展、知名会展,进而成为会展中心;对一些原来默默无闻的城市来讲,如果希望通过会展发展地方经济,独特的旅游资源环境是其成功的重要条件,例如海南的博鳌这个小渔村,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旖旎的风光,因博鳌亚洲论坛在这里举办使其一夜成名,并跻身著名会展中心之列。
2.优越的地理位置
大型国际会议或展览会涉及参展商品、客商以及观众的运送和传输,大量的商品、技术、资金、信息汇集在极为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需要迅速扩散到广泛的群体中。同时会展城市要具备集聚市场的能力,即交易市场应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形成对周围区域市场的覆盖。因为会展活动特别是展览会在频度较高的贸易基础上才可能产生和发育,才有可能吸引媒体的关注,从而影响参加会展活动企业的营销效率。因此会展举办城市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状况至关重要。
3.相对发达的第三产业
会展经济与交通、通讯、住宿、餐饮、旅游、商业、电信等行业有较强的关联性,需要这些行业提供完善的服务,满足参展客商的多样化需求。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是会展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构成会展城市的两个要素。特色产业优势愈明显,品牌效应愈强,展会愈容易吸引参展企业和客户,从而赢得声誉,扩大影响。因此,会展一般都会选择在第三产业相对发达的城市举办。
4.市场条件好,开放度高,拥有优势产业
会展活动辐射性广、相关性强、规模大。要求会展城市达到较大的市场规模、较高产业发展水平与开放度。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和会展设施条件越完善,产业优势愈明显,品牌效应愈大,展会愈容易吸引参展企业和客户,从而扩大影响力,如德国汉诺威的工业博览会、法国巴黎的时装展等。会展业目前已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要根据各地的经济文化特点来举办展会。当然,在会展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支持和作用不可或缺,而且在某些条件下甚至不可替代。
5.完备的场馆设施
举办会展活动还要求有符合一定标准的展览场所,并需要举办地具有住宿、餐饮方面的接待能力以及交通、通讯方面的设施保障。否则对参展商也不会有太大的吸引力。
二、会展城市的发展策略
1.做好市场调查和会展城市的策略定位
作为一个朝阳产业,会展业能汇聚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商品流、人才流和物资流,对区域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和催化作用。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为成为会展经济的主角,不做市场调查,不惜投入巨额财政资金,直接策划主办、旨在宣传本地形象、扩大本地影响、带动本地产业发展的各种综合性会展活动。结果导致重复办展,主题模糊,资源浪费。因此,市场调查是必不可少的。
在确定会展项目以前,要洞悉该地区经济、地理方面的优势和特色,一方面要确定有参展需求的参展商,摸清他们的需求所在。另一方面,会展的定位必须是建立在充分掌握市场信息的基础上,必须明确是走综合性的会展城市发展道路还是走专业性的会展城市发展道路。综合性的会展城市发展道路是指举办由各个产业、行业与内外贸相结合的大型交易会、博览会或国际会议,如广州的“广交会”;专业性的会展城市发展道路是指以某一个产业或者行业为依托举办的规模不等的交易会、博览会或大型会议,如顺德的“家博会”等。目前,由综合性向专业性发展已是国际会展业的大趋势。
2.要着力打造品牌会展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一个会展公司如果没有自己的品牌很难在全球化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而目前,我国会展业普遍缺乏品牌意识,行业缺乏品牌企业和品牌会展,从而导致盲目办展、重复办展,会展内容混乱、受众对象不明确,举办会展的中介公司良莠不齐,缺乏品牌会展企业等现象发生,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3.强化会展业的服务功能
服务是会展业的生命所在,没有一流的服务就不可能有一流的会展。因此,从立项、招展、办展到会展结束,始终都要做好服务工作。如要做好展前的信息,帮助参展商做好展馆展台的布置工作和展场企业的广告宣传工作;做好展场的金融、法律、会计等方面的各类咨询服务工作;举办各种洽谈会、主题研讨会,交流信息,创造商机;设立海关、商检的绿色通道,为参展商提供便利;提供运输、保险、翻译等各方面的服务等。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是会展结束后的后续服务问题,这需要建立参展商、观展商的资料库,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便于日后改进工作。
4.制定网络营销策略
会展的首要作用是传播信息,网络技术对信息和数据的传递、交换和处理等提供了极大方便,克服了会展时空方面的有限性。其次,会展属于商务活动,网上会展则是将会展商务活动的电子化。而展览活动大多是以盈利为目的,展览组织者在运作过程中采用网络技术,具有节约、高效、快捷、方便等优点。因此开辟网上会展则可以突破这些限制,除了在会展举办期间作为主场的有利补充之外,它还可以提供全天候、跨地域、跨国界的会展环境,为各国贸易商提供一个丰富、开放、全息的信息交流场所。如今的电子商务会展已经具备了一些传统会展所不具备的功能和手段,不再仅仅是传统会展的宣传手段,而是日益成为一个新的会展形式。
5.做好会展营销与旅游资源的对接
随着会展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业对会展活动的支持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一批旅游企业开始涉足会展业务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会展活动和旅游业能够而且必须实现有效对接已成为会展界和旅游界的共识。可见,会展与旅游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会展参加者向来是旅游业的重要客源,开发会展地旅游资源对会展的成功举足轻重。
中图分类号:F710;F727
一、现代城市商圈的概念
商圈,又称商势圈,是指零售店或商业中心的服务能力所能覆盖的空间范围,或者指来店消费顾客居住的地理区域。商圈理论最早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称为商品和服务的中心地理论①,即以商店中心地为中心,以最大的商品销售和餐饮服务辐射能力为半径,形成商品销售和餐饮服务的圆形区域。
城市商圈是商圈理论的延伸和应用。城市商圈②是一种商业集聚的中心地,是具有一定辐射范围的众多商业网点的集中地,是高密度的商流、客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交汇点。若干相似及互补的商业企业分布在同一个区域内,组成相互竞争、相互合作与相互促进的商业群落,共享商圈渠道价值,并形成对外的整体优势,构成一个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层面的区域复合体。
从城市商圈的发展来看,现代城市商圈的出现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商业现象。现代城市商圈是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产物,它以商业集聚为核心,包含大量购物、金融、餐饮、休闲、娱乐、信息、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设施和功能,能满足城市居民及游客多样化、综合性需求,并因而成为城市的中心。现代城市商圈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区或城乡结合部,形成不同的等级层次,如都市级商圈、区域级商圈及社区级商圈等。
现代城市商圈是一座城市商贸服务业最集中、最发达的区域,代表了城市的商业经济活力水平,成为展现城市繁荣的窗口。其中都市级商圈越来越成为城市繁华活跃的中心地,成为城市的的标志和名片,如北京的王府井商圈、上海的徐家汇商圈、广州的天河路商圈等。
现代城市商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商圈形成、发展与壮大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城市商圈的结构、业种分布、业态组合,城市商圈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与发展策略,城市商圈经济、社会、文化集聚功能的形成与特征等几个方面。其中对现代城市商圈形成、发展与壮大原因的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现代城市商圈形成与发展的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于现代城市商圈形成与发展的研究,侧重于分析其影响因素及相关因素的作用机理,并主要是从产业集聚及商业集聚的角度进行的。
在城市商圈形成和发展的原因研究方面,褚有福[1](2001)认为现代城市商圈的出现,不仅受到行政原则和交通原则的影响,更受市场原则的支配,指出城市商圈形成的四大要素是商铺、商品与服务、客流量和购买力。王娟、柳思维[2](2007)构建了由时间维度、外部环境维度和内部成长维度构成的三维动态模型,指出外部体制环境对于城市商圈的形成影响最大,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成长因素是影响商圈发展的两大主要维度。唐红涛[3](2008)认为商圈的发展取决于零售市场的规模、结构和业态的完善程度及城市的综合营销能力。段东霞[4] (2010)从商圈中心移动的角度,以广州天河路商圈为例分析了城市商圈的形成和发展,认为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市场化推动和交通设施是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王晓春、王先庆[5](2010)从业态组合角度分析认为,通过相关业态的互补性作用,达到最佳的商流、人流的效果,是商圈持续繁荣的核心要素。
从产业集聚和商业集聚的角度,朱涛[6](2004)采用豪泰林模型和斯坦伯格模型对企业选址决策行为进行博弈分析,从经济角度分析了大企业间的集聚及小商铺与大商店的共存机理,论述了城市商圈的形成机理。刘中南,罗建勤[7](2008)认为商圈的形成主要来自于外部环境条件(城市化发展和政府规划引导)和集群的内部动力机制(节约成本绩效、组合成本绩效和区域品牌绩效)。城市商圈通过合作竞争、分工互补、技术创新、文化向心力、维护声誉等机制使商圈具有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王先庆[8](2009)认为商圈是在商业聚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指出商圈发育成长的因素包括盈利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客流因素、购买力水平、经济成本、市场因素)、环境因素(地理、地区文化、周边状况)和发展因素(政府支持、城市规划、商圈空间延伸性)等。
另外,近年来也有学者注意到现代城市商圈的服务业集聚③现象。王学军[9](2003)从现代商业街的这一特定城市商圈的研究出发,指出现代商业街已由传统的“购物场所”向综合性的“生活广场”转化,不仅具有一般的购物功能,还有观光、休闲、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实际上指的就是现代城市商圈的服务业集聚。刘中南,罗建勤[7](2008)指出,商圈是商业企业以及金融、餐饮、储运、信息咨询等服务业的关联企业在一定区域内商业网点密度和专业化经营程度很高的商业经营场所。宋胜洲[10] (2009)指出现代服务业具有城市集聚性,将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钟韵[11](2012)指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以某一服务产业为主体,服务企业大量集中分布、相应的基础设施完备、公共平善、企业集聚达到一定水平的区域,实质上包括了现代城市商圈的概念。
上述学者的研究,对于我们认识现代城市商圈产生与发展的原因有一些帮助,但过于偏重影响因素而非根本动因。现代城市商圈为何会在某一地点产生,而非其他?服务业企业集聚的动力是什么?现代城市商圈内部企业之间有何种相互作用?其经济根源又在哪里?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依据经济博弈论理论,着重分析现代城市商圈各商业主体之间在利益最大化的背景下的相互作用和集聚趋势,试图探析现代城市商圈形成与发展的经济学根源。
三、现代城市商圈形成与发展的博弈分析
现代城市的本质在于集聚性,体现于工业、物流、商业、信息及现代服务业等各个方面,其中现代城市商圈是这一集聚特性的集中体现。由于商业活动的广泛参与性,现代城市商圈的这种集聚特性来源于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及集聚倾向。博弈论是研究经济主体相互作用下,个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决策及行为的理论,可较好地应用于研究现代城市商圈商业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从现代城市商圈商业企业选址博弈出发分析其形成与发展的经济根源,并从渠道控制权的博弈分析探寻现代城市商圈发展壮大的原因。
(一)选址博弈分析
根据博弈论的原理,本文分析两个商店如何在一个城市进行布局,以实现其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为简化分析,我们假定:
第一,存在一个圆形城市,半径为“1”,那么城市的面积即为“π”。
第二,居民在城市中均匀分布,具有相同的消费能力和偏好,因而单位面积的居民产生单位面积倍数的消费,以商店的辐射区域面积表示销售量是合理的。
第三,有两个相同的商店在这一城市社区选择店址,它们提供相似的产品,产品价格和服务水平等各个方面都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两商店的差异标准化为商店的选址位置差异。
第四,两个商店是完全理性的,具有完全信息。
第五,消费者按照购物成本最小化的原则选择购物地点,其中购物成本主要指旅行成本(价格已标准化并保持一致),并假设单位交通成本是一样的,购物成本仅与距离相关。
如图1所示,商店A和商店B在圆形城市中选址。假设开始时两商店分别在城市边缘(圆周上A1,B1点)选址④,此时商铺到城市中心的距离一致。
根据经典Hotelling模型[12],我们可以得到两商店的初始辐射范围。
商店A和商店B分别在城市的两端布局,居民选择交通成本最小的商店消费。在此直线上,由于假设单位交通成本是一样的,如果直线上位于x处的消费者在商店A处消费,那么x点左边的企业也将选择在商店A购买(见图2)。
如果将这个博弈进行数次,根据重复博弈理论,有限次重复博弈不改变原有占优战略均衡,每个企业都将倾向于选择向城市中心移动,经过多阶段博弈,企业A和企业B最终都将在城市中心设置店铺,博弈达到多阶段均衡结果。
同时,在这一占优战略均衡下,不需要参与者有更高程度的理性。参与者仅需自己进行理性分析,而不必考虑对手的选择,即不管对手选择何种战略,参与者本身有唯一的最优战略。在这种情况下,博弈均衡结果能更容易地得到实现,有更强的自发性。
在上述均衡结果下,商业企业集中在城市中心,面临的情况简化为Bertrand模型:企业之间进行充分的市场竞争,最终达到自由竞争的结果,两商店产品的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利润变为零⑦,这是典型商圈所面临激烈竞争的经济根源。
通过上述商店选址模型的博弈分析,我们得知,两商店在经济利润的驱动下最终会在城市中心或者社区中心进行集聚。当我们合理地将两个商店的博弈分析扩展到多个商业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企业之间时,便会最终得到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商圈,这便是现代城市商圈产生的经济根源。
(二)渠道控制权博弈分析
流通渠道是现代流通业实现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它在商品价值增值及实现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笔者认为,共享流通渠道价值链及争夺渠道控制权是现代城市商圈持续发展的动力。
流通渠道不同于营销渠道,是指商品从生产到销售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围绕价值所进行的商品流动过程,也是财富流以及商品智慧价值(如整合、服务、规划等)的创造与实现过程。流通渠道决定了流通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的质量和水平,决定了市场经济的发达水平,流通渠道价值是渠道为流通主体提供的服务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运作过程,取决于渠道的质量(如商品流向、流通速度等)与渠道的控制权两个方面。
现代城市商圈具有提升渠道价值的巨大能力和特质,这主要依赖于现代城市商圈的商业集聚效应。这种效应体现在现代城市商圈通过集约性对于交易成本的节约(集聚经济和信息透明)、城市商圈现代服务业功能的外部经济性、隐形学习能力的发展、品牌效应的建立、竞争互补的共同推动、文化向心力等,现代城市商圈的外部经济因素、交通因素、区位因素等也使其成为提升渠道价值的源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我国重GDP、重工业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工业生产行业获得了极大发展。而由于市场及市场经济的滞后,我国逐渐出现了产品滞销的艰难局面,众多生产企业面临着寻找渠道及零售商的难题,出现了“渠道为王、中间商主导”的产业结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供应商(生产商)在与城市商圈的企业进行博弈时,往往处于被“讹诈”的境地,处于劣势谈判地位。
在城市商圈与供应商的博弈中,双方为瓜分商品利润进行激烈的斗争。其中城市商圈的战略空间为(高价,低价),分别表示其商品采购价格的相对高低,以及租金、入场费、管理费等政策;供应商对上述报价进行选择,战略空间为(合作,不合作)。
在这一博弈中,如果现代城市商圈执行“低价”战略,渠道供应商选择合作,则渠道价值主要为城市商圈获得,供应商薄利多销,而如果选择不合作,则现代城市商圈完全可以选择替代供应商,相反供应商则面临严酷境地,处于破产危机中。如果城市商圈执行高价战略,则让利于渠道供应商,双方共同分享渠道价值,若渠道供应商选择合作获利会较为丰厚,若选择不合作,城市商圈能易于找到替代供应商,但利润有所减少,供应商则可以在外部选择零售商,获取微薄利润。
在这一博弈中,我们假设供应商商品价值为a,城市商圈能提升渠道价值,从而使得商品价值增加为ka,这一价值在城市商圈和供应商之间进行划分。此博弈标准式如表2所示:
在上述博弈中,现代城市商圈通过低价和高价战略将其对渠道价值的增值在供应商和城市商圈之间进行分割,相对于低价战略,高价战略倾向于让利于供应商,因此v1vk,那么(1-v)ka>a便能得到满足,供应商就会更倾向于合作。而在实际情况下,这种利益分割是很常见的。在这种情况下,(低价,合作)成为博弈的严格优势战略组合。
这一均衡结果表明,现代城市商圈采用低价策略,即以较低的采购价格采购,并要求一定比例的入场费、管理费及较高的租金等,而渠道供应商基于自己利益考虑选择合作。此时,现代城市商圈掌握了对于供应商的渠道控制权,主导利润分割,获得大部分利润,但对渠道供应商的利润提升也有帮助。此时,对于现代城市商圈的运作而言,其关注点在于商圈的商品提供,在于从何种渠道获得最优质低价的商品,从而极大化利润获得和渠道价值。
总之,现代城市商圈在与供应商进行连续博弈的过程中,依托其独有的特征和能力,逐步成为渠道的建设者和控制者,掌握着价值分割的主导权,并建立起了供应链渠道上的协作关系机制和利益分割机制,为整个渠道注入了新的价值和活力。通过占据渠道控制权,现代城市商圈还瓜分了渠道的大量利润,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来源,并不断发展壮大。
四、结论
现代城市商圈形成与发展的博弈分析是从城市商圈经营主体之间决策的相互影响及结果的角度,对现代城市商圈产生、发展与壮大的根源进行的分析。我们可从中得到如下结论及现代城市商圈建设的建议:
第一,在利润最大化目标驱动下,商业具有自动向城市中心集聚的倾向。因此对于现代城市商圈发展,要关注市场的力量,同时在进行现代城市商圈规划时,也要注意这种规律,将其设立在具有发展潜力和优势的地点,为商业企业自身的集聚和壮大提供条件。
第二,现代城市商圈的发展过程表现在运作流通渠道,整合并提升渠道价值的过程中。通过反复博弈,渠道主体逐渐达到价值分割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而城市商圈逐步掌握了渠道控制权,分割到较多利润。在市场运行过程中,政府要发挥引导和监督的职能,完善渠道的价值形成和实现功能,从而促进城市商圈和市场繁荣。
第三,从博弈论分析出发,我们对现代城市商圈商业及服务业集聚的根源有了深刻的认识,认清了现代城市商圈产生与发展的动因,而非仅仅是影响因素。
注释:
① Christaller, W. Central Places in Southern German[M],1933. Translated by Baskin C.W. Englewood Cliffs NJ. London: prentice Hall,1996.
② 刘中南、罗建勤(2008)指出,商圈是一定区域内商业网店密度和专业化经营程度很高的商业经营场所;王先庆(2009)认为商圈就是商业集聚的中心,实际上指的都是城市商圈;唐红涛、柳思维等(2008)界定并使用城市商圈的概念研究商业集聚的现象。
③刘奕.服务业集聚形成的理论评述[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5):48-53.作者指出商业服务集群是现代服务业集群的一种类别,详细论述了服务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对认识现代城市商圈有一定的意义。
④可以假设位于城市社区内部任意位置,分析过程类似。
⑤此时瓜分消费者的效果最好,且能更方便地表示距离城市中心(圆心)的距离。
⑥要求S1+S1+S2>S3,即A单独移动获得的纯收益加上两商店共同移动时A获得的收益大于共同移动时B获得的收益。在理性假设下,S1 与S3应大致相等,这一条件容易得到满足。
⑦文中所述Bertrand模型的假设条件是两商店具有相同的状况:产品无差异,成本相等,完全信息等,这些在现实商圈中不完全是如此,因此城市商圈中相关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之外还有共同的发展与繁荣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褚有福.商圈建设与市场规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10):22-24.
[2] 王娟,柳思维.城市商圈布局的三维动态模型构建与述评[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6):10-15.
[3] 唐红涛.商业空间集聚形成与演化发展研究[J].经济经纬,2011(2):50-54.
[4] 段东霞.大中型城市商圈重心移动的影响因素及其动力——以广州市天河路商圈为例[J].商业经济,2010(25):20-22.
[5] 王先庆,王晓春.商贸流通业高速成长背景下都市型商圈繁荣的业态组合及改进策略——以广州天河路商圈为例[J].中国市场,2010(3-4):54-57.
[6] 朱涛.零售企业选址的博弈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7):18-21.
[7] 刘中南,罗建勤.城市商圈企业集聚的生成和运行[J].商业经济评论,2008(5):52-53.
[8] 王先庆.现代城市商业集聚与商圈的发育成长——以广州大道北商圈为例[J].中国流通经济,2009(6):57-60.
[9] 王学军,刘伟芳.国外商业街发展的特征——趋势及启示[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3(3):21-25.
摘要: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以人文本”发展城市文化是当代城市发展的方向与要求,其中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发展有益于增强城市文化品位,丰富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在新型城市化发展趋势下,城市居民对精神文化需求迫切,特别是对休闲体育的需求,促进城市文化休闲化。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化,建设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丰富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文化生活理应成为城市未来发展、建设、规划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关键词:体育文化;休闲体育;城市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1-0042-03
Development of Urban Leisure Sports Culture in New Urbanization
SU Jin
(Sports Medicine and Health Dept., Guiyang Medical School, Guiyang 550009, China)
Abstract: City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and culture is the soul of city. Human orientation is the direction and requirement of modern city development. The urban leisure sport culture can enhance the cultural taste of he city, enrich the spiritual life of the urban residents and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 the urban residents have urgent need for spiritual life, especially the leisure sport. The paper propos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leisure culture, establish urban leisure sports culture and enrich the leisure sports life for the urban residents which should be the guideline and goal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lan,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city.
Key words: sports culture; leisure sport; urban culture
1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及其结构体系
1.1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演变
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从古至今都有,它是与生俱来的。据城市最早的市场交易、军事防御功能来分析,在“市”中就已经具有了休闲、娱乐的功能,如:宗教节庆活动、杂耍、歌舞等具有休闲娱乐的民间活动,这即可成为古代的市井休闲体育活动(文化)。在工业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休闲体育作为劳动力再生产与城市居民生活、学习、工作之余的健身、娱乐方式逐步受到重视并形成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在经历了二战以后,由于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复苏以及“城市病”的出现,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再次被推向,城市旅游特别是城市休闲体育旅游得到了世界广大人民的青睐。我国休闲(体育)文化在20世纪的90年代才得到迅速发展。
1.2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结构体系分析
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并不是简单的城市与休闲体育或者是城市文化和休闲体育文化的简单相加,它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综合体。第一,从构成要素来看,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既包含城市居民的休闲体育思想、休闲体育规范、休闲体育行为等非物质性要素,而且还包括了休闲体育活动的相关体育设施、环境等物质化的要素。第二,从休闲体育活动的空间场所来分析,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主要是由家庭体育、社区体育、市区或者郊区体育等构成的层次分明的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空间。第三,从组织开展情况来看,城市休闲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主体是多样的,比如有: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体育俱乐部、个人等,也决定了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享有具有了公益性和有偿服务,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收入的城市居民的需求。第四,从类型结构上来看,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包括各类的休闲体育项目,还包括户外游憩、体育旅游等。
2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对城市化转型的作用分析
2.1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与新型城市化的关系
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有利于丰富城市和城市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有利于增强城市居民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社会资本存量。为此,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与新型城市化是一种包含的关系,甚至可以理解为也是一种互动关系,因为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属于新型城市化的基本内容之一,新型城市化为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平台,有力地支撑和推动了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2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有利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城市文化是其在不断发展的历程中所形成或积累的,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和,其具体包括了居住、交通文化、行业文化、休闲(体育)文化。现代城市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其文化的竞争,它是城市的灵魂,更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文化学角度来看,城市文化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休闲体育或者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亦是如此;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影响着城市中的每一个居民的生活方式甚至是城市的发展规划,一个城市的休闲体育文化实际上所体现的是该城市的文化品位中某一重要的方面。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是众多文化中独具活力的文化因素之一,是城市文化品位中重要的文化构成体系,它对于突出特色,最大限度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2.3城市休闲体育文化能够有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说到竞争力,衡量竞争力强弱的标准主要有两个,分别是硬件设施条件和软件(柔性)条件。城市竞争力也同样如此,城市竞争力一方面是其硬性的城市建筑、产业发展情况;另一方面是其软件(柔性)的城市文化底蕴,特别是最具活力的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一座城市的休闲体育文化展现的是其“休闲时代”的城市发展特色和趋势,为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产业提供了平台,有利于城市硬件设施条件的提升;再者,同样能为广大城市居民营造一个美好的城市家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市化标准,为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提升了城市软(柔性)实力。
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建设并不是简单地去宣传或者营建各类的休闲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其重点是休闲体育文化理念的灌输和休闲体育文化方式的教授及参与休闲体育的自觉力。实践告诉我们,积极、快乐、健康的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文化生活不但可以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沟通,还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利于创建和谐城市、和谐社会,提高城市竞争力。
3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建设与规划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和城市居民已逐步进入休闲时代。面对城市居民消费和新型城市化的休闲化发展趋势,如何建设与规划管理好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丰富、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便成为当前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3.1科学合理地开展城市休闲体育业与其空间的发展规划
休闲体育城市的打造其实就是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建设,其首要的就是要面向广大城市居民,在满足其对休闲体育文化生活的追求和需要的基础上来发展规划城市休闲体育。城市休闲体育的发展规划是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建设和管理的纲要,必须在城市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下来发展,以休闲体育文化和现有的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实际情况、目标作为基础,从而形成符合实际的、有个性特色的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发展规划,有效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以此最大限度地将城市有关规划和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发展规划进行互动并有效融合。具体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落实。
第一,注重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行业规划。在城市休闲体育文化行业规范中又可以从其结构和性质两个方面来考虑:在结构上,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行业大致可以分为城市休闲体育服务业、工业;在性质上,城市休闲体育文化行业包括了城市休闲体育事业和城市休闲体育产业。因此,城市休闲体育文化行业不但要明确界定其行业界线,努力扶持发展新兴的城市休闲体育文化行业发展,以及较为传统的城市休闲体育文化项目;而且与此同时还要对政府宏观管理行为和市场机制调节行为,以及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合理的考虑,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有效保障城市居民享受到公共休闲体育文化活动,丰富城市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事业的蓬勃健康发展。第二,注重城市休闲体育项目的开展和开发及空间的规划。城市休闲体育文化项目的开展和开发应紧紧基于围绕城市本身固有的休闲体育文化项目来开展,有利于城市居民的参与和认同;在开发上可以引进当前社会上较流行的休闲体育活动项目。在空间上,可以充分利用城市周边山地、公园、社区等公共城所,便于城市休闲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及管理。
3.2加大对城市休闲体育文化项目的投资建设
城市休闲体育文化项目、组织开展、设施、活动空间等是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载体,其项目种类繁多,项目组织开展、设施、活动空间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要想发展好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就需要大量的投入。对于资金的投入来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在大的资源投入渠道中可以借助于有关政府在财政上的支持,如城市公共休闲体育设施建设、休闲体育技能的教育培训、社区休闲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等。其次可以鼓励、支持社会资金来承办各种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具体可以通过社会上的非盈利组织、各类企事业单位、个人捐助的方式来获取资金。最后,可以通过政府的引导与协调有效地对政府资金和社会资金进行整合。不论是上述哪种资金投入渠道,都必须明确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项目的投入主体和明确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服务主体(或对象)。
3.3建立健全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相关政策和管理
建立健全的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相关政策和管理是有力保障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其政策和制度的建设一方面要完善、健全;另一方面又必须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执行,切实维护、保障城市居民享受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权力,正确引导、规范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1)在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消费引导方面,要提倡文明、健康、科学合理的休闲体育消费理念和消费模式,如正确处理好日常工作、学习和休闲之间的关系。(2)在参与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时间保障上,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工作与休息时间、节假日时间、带薪休假制度,工作之外的闲暇时间是保障城市居民参加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基础前提条件之一。(3)在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空间的保障上,活动空间即活动场所,各类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相关的体育场地设施。在城市化发展迅速的今天,城市空间可谓是寸土寸金,为此,要从政府层面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制度,保障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空间。(4)在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产业政策上,在确保城市居民基础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权益后,大力推进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其产业化、社会化,有效形成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多元化供给。(5)在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上,一切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组织与管理首要的前提就是安全和合法,杜绝一切危害人生安全和不健康、不合法的休闲体育文化活动。
3.4加大对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宣传和休闲体育的教育,形成文化自觉力
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规范化、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宣传和休闲体育教育。现代社会是一个传媒和休闲体育文化高速发展的社会,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力。信息和传媒其本身即是一种文化休闲形式,也是引导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重要形式,加强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宣传有利于城市居民养成正确的休闲体育理念、态度。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还必须加强休闲体育文化活动项目技能的教育培训工作,只有城市居民充分掌握了相关的体育技能,才能参与到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中来。对于休闲体育教育培训主要可以通过学校、体育有关组织(包括体育局、俱乐部、民间体育组织等)进行开展和普及。只有当城市居民充分了解和掌握了有关休闲体育文化项目的技能时,才能形成积极参与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文化自觉力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内驱力。
4结束语
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出现和发展对促进传统城市化的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力,二者是包含和互动的关系;从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角度看城市化的作用和地位是积极的,也是一种新思路、新角度——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提升了城市的软实力。为此,促进城市文化的休闲化、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有利于打造形成具有活力和特色的城市文化;有利于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有利于满足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需求,也为政府部门制定城市规划提供了新思路、新角度。研究新型城市化中的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林生.“文化城市”理念的历史语境及理论内涵[J].城市科学,2014(4):18.
[2] 刘少和.基于“宜居城市”建设的城市休闲游憩系统优化研究[J].城市,2014(5):8-10.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城市转型的概述
城市转型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城市发展的历史就是城市转型的历史。城市转型是城市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和转折,它是一种多领域、多方面、多层次、多视角的综合转型。
1979年我国城市化的水平是17.9%,2009年这一数字增长到46.59%,目前国内有7个城市的人口超过了1000万,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49.68%。城镇化即将突破50%的分水岭,意味着城市将面临从粗放、无序、低效率、不可持续发展向精细、高效、低能耗、有序发展转型。国际经验表明,这一时期既是重要机遇期,也是矛盾多发期。必须进一步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高城镇发展质量,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城市发展呈现典型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即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将会带来城市空间的无序和社会发展的失衡。在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的同时,其收入水平、保障住房供应等并没有融入城市中去。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凸显,社会矛盾加剧。这种粗放模式加剧了城市空间的无序开发,城市缺乏生态休闲空间,也加剧了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并加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应该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发展模式,实现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发展模式的转变。与此同时,不能片面强调城市功能分区和专业化,由此形成规模庞大、功能单一的工业区和住宅区,要整合资源,协调各种功能,推动城市向空间一体化转型。
当前,中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全面转型的新阶段,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龙头,城市规划也随之担负起转型与重构的新使命。而各省市的开发区,是所在区域发展的领头羊,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可塑性,更要从规划着手,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城市粗放发展模式,以发展模式转型为主线,全面推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转型,并围绕城市发展转型推进城市制度和空间转型。因此开发区的转型及规划对城市的影响是巨大,做好开发区的工作,就盘活了整盘棋。
2. 开发区转型的规划建议
2.1 完善开发区规划编制,提高建设水平
2.1.1 修编完善开发区规划体系。借鉴发达国家和沿海地区先进规划理念,以主导产业、发展空间、功能区块、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及生态保护为主要内容,编制形成以概念性规划、总体规划为统领,以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等为支撑的开发区规划体系。规划批准后,应严格按规划执行,提高规划在建设中的法定地位。
2.1.2 加快编制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各开发区原则上应明确1-2个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和首位产业,实现错位发展。各地要围绕“十二五”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按照“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多措并举、持续推进”的要求,修订完善开发区主导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强化政策引导,推动建设各有侧重、特色明显、相互配套的开发区产业集群,支持相关开发区共同打造跨区域的产业集群。
2.1.3 着力增强开发区城市功能。按照“产城融合”的思路,将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项目,统一纳入开发区总体规划。有条件的开发区要规划建设一批商务金融、社会公共事业、市政公用设施、大型居住社区、公共服务社区等功能性项目,着力提高开发区的城市承载力。远离中心城市的开发区要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完善开发区城市化功能。着力增强开发区管理机构的社会管理职能,积极探索开发区社会管理新模式。
2.1.4 提高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先地下,后地上;先工业,后商住”的科学建设时序,高标准规划建设开发区道路、电力、燃气、供热、供水、通讯、消防、防汛、治污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企业服务的公共信息技术、物流等公共服务平台。
2.2 优化开发区产业,整合扩大发展空间
2.2.1 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依据国家和各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立足本地区产业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整合区域空间、发挥特色优势、集约利用资源,作为培育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的大平台。产业集聚区由省级统筹谋划,各市分期组织实施。科学划分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功能区、城市配套区、生态功能区、预留发展区等区块,强化产业集聚区与现有城市或开发区的衔接联系。
比如合肥新站试验区以平板显示产业为龙头,迅速集聚了其上下游配套产业,形成产业链,2012年9月设立了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按照“建设大项目、壮大核心企业、延伸产业链、培养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重点发展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商务金融、科技研发、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基地、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2.2.2 推进开发区整合扩区。鼓励各地通过“一区多园”的形式,对现有雷同、分散、行政分割的开发区进行改造整合,开发区数量在现有基础上力争压缩,对开发建设效果不理想的,予以警告直至取消筹建资格。比如合肥各区的开发区就可以整合到现有三大开发区内,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
2.2.3 .积极稳妥推进开发区扩区工作。目前,各开发区经过近10或20年的建设,发展空间严重不足,因此,在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依法采取置换用地、整合周边乡镇工业集聚区、产业园区的方式扩大开发区规划范围,更有力地支持城市转型发展。新站试验区扩区工作走在前面,目前204平方公里面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3. 建立科学评估制度引领城市规划发展
当今中国不缺好的规划师、好的规划,有着最活跃的规划行业和规划市场,有最严格的制度,但最缺乏的对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的动态评估。
建立完善的规划评估制度是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是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工作质量的需求,是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组成部分的基本要求。规划的完成不仅仅体现在制定、决策、执行的过程,还必须要有评估,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开放的循环提升过程。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11-0023-07
近20余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获得快速发展,2015年城镇化率高达56,1%,但城镇化质量不高,产城融合度低,突出表现在产业布局和城镇发展分离,睡城和鬼城现象频现。产业规划与城镇规划不协调、不同步,既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隐患,也阻碍我国工业化的转型与升级发展。因此,本文试图从提升城镇化质量视角来研究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的形成机理及其实现路径。
一、现有城镇化与工业化共生模式的实践误区
纵观已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实践经验,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如一对孪生兄弟,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共融共生;反之,虽形似但神不合,甚至互相掣肘。目前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正在大力推进中,就两者共生模式来说,全国各地实践模式不尽相同,总结起来,无外乎有三种类型,即唇齿相依、若即若离和天涯海角等城镇化与工业化共生模式,其中真正能够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的城市较少。
1.唇齿相依模式
厂房挨着住房,住房连着工厂。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唇齿相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城镇化和工业化共生模式在全国老工业城市较为普遍。其形成既有当时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发展态势等历史原因,也有缺乏发展工业化经验和未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的主观因素。厂房连着居民生活区发展模式,最大的优势首先是体现在产业工人上班路程近,节省工作时间成本。其次,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形成。厂房连着职工宿舍便于工人之间、工人与工厂领导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员工对公司认同感的快速形成,在工作和生活两个领域形成熟人社会,沟通成本能够降低。当然,该类模式也有鲜明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容易造成对居民区的噪音、热、废水、粉尘、有毒气体等工业污染,特别是一些重化工、重金属等工业企业的污染更严重。二是居民区容易被工厂无序地分割。造成地方政府无法集中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即便供给,也会造成供给成本高。三是城镇化与工业化过度融合带来其他负面效应。如城镇化扩展会受到工业化地理边界的限制,同时,工业转型升级也会受到城镇化质量良莠不齐的制约。总之,城镇化和工业化唇齿相依共生模式的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要想扬长避短发挥两者优势,必须走科学的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道路。
2.若即若离模式
居民生活区、商业区和厂区总是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城镇化和工业化之间仿佛有一条楚河汉界将彼此分割,但这条分割线一般没有清晰边界,也没有设置准则,如同若即若离的恋人,在给定的城市空间彼此相望而不相及,相顾而不相交。一般说来,具备若即若离特征的城市,在其城镇化和工业化实施过程中可能有两种情况会发生。一种是无长远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规划,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无法系统考虑产业和城镇的合理布局;一种是有系统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规划,但这种规划有典型功能分区的特征,对居民生活区、商业区和厂区给予相对固定的地理布局,但未对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给予科学的安排。产业和城镇发展呈现若离若离模式,最大的危害是导致产业和城镇关联度低,互动发展不强,更谈不上融合发展;最大的优点是降低居民区受工厂各类污染的概率。为未来城镇化质量提升及其与产业融合发展留下了空间,降低了相关治理成本。总之,边界不清晰和摇摆不定的产业和城镇发展模式不符合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实现两者在空间和功能等要素上的融合发展,才能构建现代城市生产和生活体系。
3.天涯海角模式
目前最被人们诟病的就是工厂与居民区空间上严重分离,功能上不能互为补充,即产业和城镇自成体系、分x发展。这种天涯海角模式直接导致上班族在城市辛苦地来回奔波,工作成本高,幸福感差。间接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多:第一,人为制造睡城和鬼城。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开发区大量涌现,这些开发区后来演变成城市的新城区,主要承担工业化的任务,而老城则成为居民生活主要集聚区,因此形成了开发区或者新城区白天生产繁忙。商务活动频繁,但夜晚人去楼空,空旷的新城就成了鬼城;而老城正好与新城相反。住在老城区的工薪阶层清晨从老城出发,傍晚如候鸟般返回老城休息,老城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睡城。第二,造成城镇化与工业化“两张皮”现象。由于产业和城镇分离发展,工业化得不到城镇化的工作便捷和时间成本低的人力资源支持,城镇化也没有得到工业化就近提供的公共产品和设施的支持,彼此独立发展,造成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呈现“两张皮”现象。第三,造城社会资源浪费。由于产业工人在新城和老城穿梭,一些城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耗费巨资修建轨道交通,不仅造成人力资源在时间上的巨大损耗,也造成因提供公共交通而浪费巨额的财政资金。
二、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的形成机理
不论是唇齿相依或若即若离模式。还是天涯海角模式,产业和城镇在融合发展上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都未能按照现代市场经济规律实现两者良性互动和功能互补发展。产城融合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和实践模式,在理论界和学术界均未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尚未弄清楚其模式的形成机理。只有弄清楚其融合路径,才可以有的放矢地引导其沿正确的路径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在空间上至少有三种类型,即开放或者新城区、老城区和农村城镇化类型。本文认为,不同区域的融合模式存在着较大差异,每种类型应遵循内在规律,因地制宜地按照各自路径发展。具体发展模式如图1所示。
1.新城(开发)区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大力建设开发区来促进经济发展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由国务院和省、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规划区内设立诸如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国家级、省级类型开发区。由于开发区早期主要承担发展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功能,随着入住开发区的工业企业数量的增加,工人上班的时间成本成为开发区发展制约因素时,开发区建设者们开始意识到规划职工生活区的重要性,但由于规划滞后,后建的居民生活区往往选址不科学,未能体现产城融合发展的理念。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开发区产城融合效果好的地区经验基础上,遵循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和新空间经济学等原理,试图探索适合我国开发区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
(1)新城区产城融合的发展原则。一是新城区产城融合中要坚持功能配套至上的原则。产城要融合发展,首先是城市化要满足工业化发展需要,这一点对于新建的开发区尤为重要。一般来说,开发区因工业而兴建,也会因为城镇化而兴盛。因此,开发区城镇化水平直接决定产城融合的效果。从我国产城融合效果好的城市实践来看,在开发区建设完善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是一条普遍遵循的原则,不仅为工业生产配套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还要在交通、购物、居住、学校、休闲等生活设施上进行配套,来满足区域内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双重需要。二是新城区产城融合中要坚持人本主义原则。本文引用人本主义意在批评在开放区产城融合实践中重“物”轻“人”的错误做法,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关心人的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因素是人本主义与其他学派最大的区别。坚持人本主义原则,就是要改变重视开发区工业化建设和产业发展,轻视产业工人工作、生活、学习和娱乐等人文环境建设的传统做法;坚持人本主义原则,就是产城融合实践中要更加重视人文环境建设,围绕以“人”为核心开展城镇化建设,形成稳定人才、引进人才、重视人才和培养人才的新城文化。三是新城区产城融合中要坚持科学规划原则。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直接导致各地各种类型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受当时思想观念、经济发展和技术条件的制约,老开发区大多没有科学的规划指引,一般采取边建设边调整边规划思路,导致新城区只见工厂不见城市,产城分离现象严重。这些老开发区未来只有通过旧城改造来解决历史欠账问题,但各地在_发区新建或扩容中一定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坚持城镇化和工业化就地或就近原则,坚持依靠规划引导城镇和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则。
(2)新城区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最优的方式,但其天生具有滞后性、盲目性和自发性,具体到产城融合实践中往往表现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导致鬼城和睡城等产城分离现象。因此,对新城区的产城融合需要系统和宏观的理论指导。笔者认为,在遵循上述原则下新城区产城融合模式有自己的独特性,即应该沿着园区产业化-园区城镇化-产城共生化-产城融合等路径。首先,新城区因产业进驻而设立园区,也因产业发展而集聚人气。不容置疑的是,新城区建设初期很难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因此,园区城镇化也不会一蹴而就。其次,随着进入园区企业数量的增多,不论是生产性还是生活业都会因此迅速发展起来,为产业发展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最后,随着产业规模的发展与壮大,为园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就业和税收岗位,从而呈现产业和城镇共生共荣发展之态势,实现产城融合目标。
2.老城区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
相比较而言,我国老城区产城融合度要比新城区普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我国城市化形成的历史原因,也有工厂围城而建的现实根源。虽然老城区产城融合度较高,但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的情况复杂,也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如重化工业与居民区安全距离不达标,人口密集与交通拥挤造成企业物流成本高,规划缺乏导致老城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因此,在产城融合发展的原则和模式上,老城区与新城区应体现差异性与特殊性。
(1)老城区产城融合的发展原则。第一。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开发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而不是肆意破坏老城区,因此,开发老城区不能破坏老城区的历史与文化。由于老城区基础设施既缺乏又存在老化问题,开发与建设的重点是弥补与新城区在公共设施与服务上的不足。当然保护老城区不是保护落后与陈旧,应予以科学甄别,与适度合理开发并行不悖。第二,要坚持商业地产做减法与环境保护做加法的原则。一些不适宜继续在老城区发展的重化工等危害公共安全或者经多年整改环保仍不达标的企业,应彻底搬出老城区,留下安全生产、环保工作到位的企业继续在老城区发展壮大。同时,对因搬迁老城区留下的闲置企业用地,不适宜大规模将其作为商业房地产项目来开发,从而进一步加剧老城区的拥堵和环境压力;确有需要的也应与棚户区改造相结合,以提升老城区人民的居住环境与环保水平为开发目的。
(2)老城区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由于历史原因,老城区承担工业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大量工业企业、事业单位分布在老城区,造成老城区人口密集、交通拥堵,居民区和厂区安全距离缺乏,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因此,要实现老城区产城融合,首先要对老城区进行改造,特别对一些老工业基地实施整体搬迁工程,把碧水蓝天还给老城区。其次,要对老城区落后的服务业进行大力提升,实现老城服务业现代化。现代物业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环节,但多数老旧小区普遍缺乏现代物业管理。因此,不仅要分片分批进行棚户区改造,而且要引进现代物业管理企业人驻老城区,提升老城区城市管理水平。再次,在老城区改造和服务业实现现代化基础上。逐步实现老城新城化。一手抓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宜居老城区;一手抓新型工业化建设,加快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最后,在新型工业化和老城现代化的双轮驱动下,老城区实现脱胎换骨式改造升级,实现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
3.农村城镇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
一直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重点放在大中城市,这种城镇化发展模式不仅造成小城镇发展滞后,而且造成大中城市人口膨胀、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城市病”,客观上制约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小城镇主要分布在县域经济范围内,属于农村城镇化范畴,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伴随农村城镇化的规模扩大和加快发展,产城融合发展问题也会逐渐凸显,因此,在规划和发展农村小城镇时应未雨绸缪,科学合理地协调产业和城镇发展关系。
(1)农村城镇产城融合的发展原则。第一,坚持服务于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原则。农村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有别于大中城市,其产城融合首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符合小城镇发展的产业集群,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村人口集聚,夯实农村经济基础。大中城市产业基础良好,但与之相应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大中城市产城融合的第一要务是改善和增加优质公共服务。而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要坚持优先发展产业原则,同步配套和推进城镇建设,实现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小城镇建设良性互动发展。第二,坚持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农村城镇产城融合有其特殊背景,即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实现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因此有其特殊的使命。即服务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因此,小城镇建设和农村产业发展必须既满足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带领农民致富,又要建设美好城镇,让农民变成市民,在最大程度上节约公共产品的建设和运营成本。第三,坚持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原则。小城镇在空间上居于大中城市和乡村之间,承担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和第二、三产业的重要职能。而实现农业现代化有一个重要前提,即大量过剩的农业人口要实现就地或就近转移,从而实现“三农”现代化。至少在农民市民化转化的初级阶段,小城镇是进城生活和就业的转移农民的最佳选择。因此,在小城镇实现产城融合发展还要坚持服务于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历史使命。
(2)农村城镇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基于“三农”现状的国情,我国农村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相比其他地区,要更加彰显物的产业化与人的城镇化发展,同时,在推进中采取市场化与非市场化路径双管齐下的策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乡村美好化推动新农村建设目标逐渐实现,中小产业集群在小城镇得到快速发展,从农村转移的人口被小城镇产业吸纳,城镇人口会持续增长,二、三产业也因得到更多廉价和充足的人力资源而加快发展,越来越多的产业会集中在小城镇。农村地域空间大,具有较强的发展弹性,产城融合在小城镇发展具有天然的优势。一方面,近似一张白纸的农村小城镇有利于规划出符合产城融合发展的城镇化,乡村美好化与小城镇建设相得益彰。另一方面,三次产业在小城镇融合发展的优势上得天独厚,有利于三次产业耦合发展,从而加快产业和城镇在小城镇融合发展。因此,在农村要遵循一种从新农村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从农业现代化分离出来的大量人口集聚于小城镇,并因中小a业集群的发展而吸附农民就地或就近就业,最终形成“人”的迁移和“物”的发展的城镇和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三、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实现路径
1.总路径:四化同步下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道路
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征途上,完成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两个异常重要的任务。走什么样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道路,不仅关系到两者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更关乎能否实现产业和城镇融合协调发展这一重大使命。如同前文分析,我国传统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导致产城分离,并愈发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因素,已到了必须认真反思和扬弃阶段。在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同发展的现实经济背景下,本文认为,只有走节能环保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和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在新城、老城和农村等不同区域产城融合发展的形成机理,才有可能找到实现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提升城镇化质量的长效机制和发展路径。这是一条中国实践城镇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总路径,具体到不同区域的实践路径,应根据其融合机理的不同,选取差异化的分路径。本文用一个比较直观的方框图来说明产城融合模式的总路径和分路径,如图2所示。
2.分路径
(1)新城区:产业规划与城镇规划相匹配的实践路径。
首先,走空间相匹配的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道路。解决新城区产城分离问题,要解决厂区和城区空间“天各一方执手相看泪眼”的窘境。笔者对新城区进行专题调研时发现,一些城市在规划城市与产业发展时人为地造成产城分离,而非市场无序发展所致。因此,解决产城分离发展要排除非科学规划因素干扰,依靠走产业和城镇空间相匹配发展的路径。一方面,要准确理解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含义,绝不能把产城融合理解成工厂和居民区零距离相互依存发展,科学的产城融合是厂区和居民区应依据工厂生产性质不同而保持相应的安全的环保的科学空间距离。另一方面,要科学规划产城融合的空间距离。目前产城融合的空间距离有市场自发形成,也有政府规划形成的。实践证明两种形式形成的空间距离成败参半,均有偏颇之处。究其原因,前者是市场失灵造成的偏差,后者是规划本身不科学造成人为的失误。随着区位向城市边缘接近,不同规模城市的消费者效用都随之降低。另外,城市规模与地租反向变化,所以对于企业而言,为了降低地租,通常会根据企业的技术密集度和相应获得的收益,将企业设立在规模不同城市的合适区位,以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因此,技术密集度越高的企业,分布在越接近大城市中心地区的区位;技术密集度越低的企业,或劳动密集型企业,则分布在大城市的边缘区域或中小城市相对离城市中心地区较近的区位。对于消费者,离城市中心地区越远,其通勤成本越高,甚至工资也随之下降,使得消费者效用降低。因此,正确可行的路径是在遵循市场规律和依赖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规划不同产业的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距离。
其次,走功能相匹配的产业和城镇协调发展道路。所谓功能相匹配是对象之间互相满足某种需求的一种属性。本文所指的产业和城镇功能相匹配即产业的经济功能和城镇化的服务功能在融合发展中能够互相支撑和互相促进。要达到以上匹配效果,就要弄清楚产业功能和城镇化功能两者在特定语境下的科学内涵。在产城融合语境中,产业功能主要表现为经济功能,而不是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使用功能;城镇化功能主要表现为服务功能,而不是拉动内需的经济功能。要搞清楚两者功能相匹配的具体路径,第一条路径是城镇化发展需要产业提供经济基础,解决城镇居民就业和用来投入到公共服务和设施的财政资金等问题;第二条路径是新城区产业发展离不开城镇化为其提供水、电、气、路、污染物处理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除了提供“物”的城镇化,还需要为工作在新城区的产业工人提供生活便捷、舒适和工作环保、高效的“人”的城镇化服务。因此,准确的功能匹配应围绕以上两个具体路径来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目标。同时,还要搞清楚两者在产城融合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功能、过剩功能和不必要功能。不足功能是指城镇化尚未满足使用对象即产业发展所需求的必要功能,不足功能可能会导致产城分离发展,因此,需要尽快补缺补差。对于因好大喜功或设计失误而超过产业发展需求的过剩和不必要功能,应予以剔除,以节约产城融合发展的成本。
第三,走效率相匹配的a业和城镇高速发展道路。当前,产城融合度低主要由三个方面原因造成:一是产城分离发展带来一系列的社会成本增加问题,造成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效率低下。二是新城区产业发展速度滞后于城镇化发展进度,形成公共服务与设施资源闲置与浪费,并因两者效率不匹配造成产城融合度低。三是城镇化速度滞后于新城区产业发展,因基础配套跟不上而拖累产业发展速度,客观上造成产城融合度低。因此,新城区产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要同步发展,不能一前一后或一快一慢式发展,否则都将因两者效率不匹配而造成产城融合度低。具体来说,一方面,新城区城镇化规划应当超前,建设可以适度超前。当有新产业园落户新城区时,城镇化跟进速度要快;另一方面,新城区产业发展应根据自身规模、技术和市场需要,加快或减缓发展速度,在发展中应不考虑城镇化对其制约作用,即假设城镇化发展完全可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所有条件。
(2)老城区:产业升级与城市功能升级并举的实践路径。
第一,走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融合的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道路。如前文所述,由于历史原因,老城区是传统工业集聚区,不仅企业生产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而且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经营效益差,并在其漫长的发展中给老城区带来一系列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对老城区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走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融合发展道路应该是现有技术条件下的最佳选择。以信息化的技术优势来改造传统产业,以新型工业化的效率优势促进信息化规模化发展,形成两化融合发展态势,从而带动老城区产业全面升级,以满足产城融合对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转变的内在需求。
第二,走以人为本的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道路。产城融合成功的美国纽约曼哈顿区和中国苏州新加坡工业园等范例表明,成熟的产业发展园区也一定是以人为本的城市社区。我国老城区不仅人口密度大,居住环境差,而且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历史欠账多。因此,要大力改造老城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因产城融合发展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因为这与产城融合来改善和提升居民的生活、生产条件这一根本目标相契合。随着以人为本的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老城区日趋完善的城市功能和日益提高的城市品位,将会为老城区产业改造与升级提供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并最终实现人与城市、城市与产业、产业与人和谐发展,实现由产城融合走向产城共兴的目标。
第三,走智慧高端的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道路。近年来,我国加快智慧型城市建设的力度,这为老城区破解产城融合难题提供了事半功倍的解决路径。所谓智慧城市是有别于传统城市的运行模式。与数字城市、感知城市、生态城市和智能城市等区域发展概念相互佐证。学界对其定义各有侧重,有的学者强调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有的学者强调城市网络建设的先进性,有的学者强调人的参与的重要性,但本文认为智慧城市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将组织(人或企业)、业务或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等六个核心系统形成既高效又高端的协作运行的城市系统,更加强调智慧城市的系统性和宏观性。因此,老城区功能的改造与升级要以建设智慧型城市为目标,最终实现能够智能分析、感测、优化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为产业和城市开辟一条智慧、高端、高效的融合发展道路。
(3)农村小城镇:实施一镇一产业集群与小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践路径。
党的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城市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如何发挥城市森林的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化建设中很主要的内容。
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学术界对于城市森林的概念,没有统一、公认的标准解释。本文引用彭镇华先生的观点,即:“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地域内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主,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以树木为主体的植被及其所处的人文自然环境所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由于各个学科对城市化的关注重点和理解有所差异,所以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解释。研究者普遍认为城市化是社会经济的转化过程,从内涵看城市化包含四个方面: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资源型城市(包括资源型地区)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城市森林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城市森林对城市化的影响分析
(一)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
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体系最大的碳储库、蓄水库和生态屏障,在缓解温室效应、修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防治土地沙漠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功能。城市森林属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具备良好森林生态系统的城市,才是宜居的城市。
(二)城市森林可以解决城市生态问题
据研究表明,1平方分米阔叶林每天能吸收CO21000千克,放出O2732千克,1平方分米松柏树或松林,一昼夜可分泌出30~60千克杀菌素,足以清除一个中等城市空气中滋生的细菌(中学生物教科书,2009)。引森林进入城市,可以良性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对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减噪除尘、固碳释氧、调节城市环境气候及涵养水源具有重要作用。
(三)城市森林保护城市生态容量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是资源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地方,相关研究表明,一辆中型家庭汽车一年排放的CO2,0.8平方分米人工林就可以全部吸收;一架波音777飞机一年排放的CO2,1万平方分米人工林就能全部吸收;一座20万千瓦的燃煤发电厂一年排放的CO2,3.2万平方分米,人工林就能全部吸收(蔡登谷,2008)。为此,大力发展城市森林,扩大城市森林面积,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增加森林碳汇,有效提升森林功能,增大生态容量。可以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更大的生态容量。
(四)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影响力
发展城市森林,可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建设城市生态文明、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在全国开展的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践活动中,“国家森林城市”已经成为生态和谐宜居城市的绿色名片,提升了城市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竞争力,在城市发展中独具优势。
(五)培养公众生态文化意识
开展城市森林建设,可以培养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培育人们低碳、环保、绿色、和谐的生态道德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增强公众珍惜资源、保护生态、治理环境的自我约束力和社会影响力。
二、鄂尔多斯市城市发展概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鄂尔多斯市总面积86752平方公里,总人口162.5万,其中蒙古族18.3万人,下辖七旗一区,毗邻晋陕宁,南临古长城,西、北、东三面为黄河环绕,与包头市、呼和浩特市隔河相望,属“呼包鄂”金三角地区。
(二)资源概况
1.煤炭和天然气储量巨大
煤炭是鄂尔多斯市能源矿产中的最大优势。目前已探明煤炭储量1496亿吨,约占全国总探明储量的1/6,占探明储量的1/2,预测总储量1万亿吨。同时,鄂尔多斯市也是我国主要的天然气资源集中区,主要位于鄂尔多斯市中西部。
2.无机化工资源品种齐全,建材资源丰富
鄂尔多斯市的无机化工资源品种齐全,蕴藏丰富。主要有天然碱、芒硝、食盐、硫磺、泥炭等,还有伴生物钾盐、镁盐、磷矿等。建材资源是鄂尔多斯市境内的又一大优势资源,主要有石膏、石灰岩、石英砂岩、石英岩、花岗岩、大理石等,分布遍及全市境内。
3.水资源缺乏
鄂尔多斯市是我国相对少雨和水资源贫乏的地区,年降水除少量补给地下水、水库和内陆湖泊外,由于植被覆盖不好,水土保持差,大部分通过黄河水系汇入大海。鄂尔多斯市水资源人均和地均占有量均低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
(三)生态状况
鄂尔多斯市属内蒙古高原的鄂尔多斯高原,是全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重点地区之一。东部丘陵山区,干旱少雨、沟壑纵横、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但矿藏丰富;西部高原区,属典型的荒漠草原;中南部沙漠区,库布其沙漠居北,毛乌素沙漠位南,是国家“三北”防护林的主要地段;北部及南部边缘为平原区,属黄河、无定河冲积平原,是鄂尔多斯市的粮、油、糖、果基地。鄂尔多斯市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且集中,风大沙多,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全市48%的面积为沙漠化土地,54%的面积为水土流失面积。目前,鄂尔多斯市森林资源面积达1799万亩,其中灌木林1414万亩,占有林面积的78.6%。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0.6%提高到16.6%,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四)城市建设状况
鄂尔多斯市建成区面积250.21平方公里,道路面积5034.94万平方米,供热面积7189.30 万平方米。全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6.4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5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9.05平方米。
(五)经济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鄂尔多斯市实现了资源开发的跨越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进入我国地级市前列,2012年鄂尔多斯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656.8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11年增长13.0%。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90.14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213.13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353.53亿元,增长9.8%。如图1:
三、鄂尔多斯市城市化与城市森林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鄂尔多斯市处于能源工业发展初期,发展模式以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和粗放经营为特征。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效应,重开发轻保护的发展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展城市森林可以提供良好的城市生态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保证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优质的空气和水资源,为城市居民提供宜居环境;有利于吸引投资,提高城市竞争力;有利于吸引高素质的人口,加速城市化进程,同时增强农民进城的意愿,促进城乡一体化;可以提高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增强对周边地区的集聚效益和辐射能力。
(一)城市森林规划结合城市建设布局
城市森林是城市建设的组成部分,是城市有生命的基础设施。鄂尔多斯市应把城市森林规划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中,巩固建设成果保证落到实处,同时,让城市森林规划具有法定的执行力,明确其在城市建设中的法律地位。城市森林建设要为城市总体布局服务,注重林木植被与建筑物在空间上的多层次垂直立体配置在规划设计上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园林、城市水体相互协调,融为一体。
(二)“林网化”与“水网化”相结合
森林是“城市之肺”,水体是“城市之肾”,城市因为有了森林和流动的水体才具有了动态、和谐的美。鄂尔多斯市应建设“林网化”―“水网化”模式,使得城市可以利用森林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吸收污染物,促进城市水系水质的改善,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同时,城市水体可以改善森林生长繁育环境,达到近自然的植被结构,便于形成贯通性的生物廊道,优化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实现良性循环。
(三)城市森林建设与森林文化体系建设相结合
城市森林文化是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态文明的组成部分。城市森林的形体美、色彩美、音韵美、结构美,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丰富城市的人文内涵。在鄂尔多斯市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应保护和利用原生森林植被和地形地貌的生态文化价值,使城市森林和以林木为主体的植被群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了城市森林建设的社会效益。
(四)加强部门间合作,提高社会参与程度
森林建设是现代林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涉及多部门、多行业、多学科,加强部门间合作,提高社会参与程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共同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服务。鄂尔多斯市进行城市森林建设,首先,多渠道筹集资金,集思广益调动全社会多方力量,来保障城市森林建设的社会物资基础。其次,要提高社会对城市发展森林的认知度。第三,加大对城市森林建设的科研投入。通过政府、企业、专业机构、高等院校学术以及地方团体的积极参与,为城市森林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与帮助。
四、结论
城市化实质上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空间扩张和生活水平提高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过程。在区域发展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作为城市支撑的基础面临着退化,城市森林建设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可以留住城市的绿色,打造高品质的生存环境空间,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高速发展中的鄂尔多斯市,作为资源型城市,未来还会面临资源枯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此,以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效益显著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为重点,在强调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同时,统筹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加快城市森林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任务还十分艰巨。
参考文献:
[1]蒋立.城市森林建设与城镇化进程的思考[J].林业经济,2007(5)
[2]范欣.关于发展城市森林与建设美丽中国的思考[J].林业经济,2013(7)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1
引言
资源型城市是指以资源的开采而兴起并以资源采掘和加工等作为支柱产业的城市[1],这些资源可以为人类创造财富并具有稀缺性和分布的不均匀性。国内外不同的学者对资源型城市有不同的界定[2]。资源型城市因资源的开采而兴起,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资源,为全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资源产业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随着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资源型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遭到严重破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的概念应运而生。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摆脱长期过分依赖资源而产生的资源枯竭、产业结构畸形发展等问题,从而转入其他经济领域的发展模式。国内外实践证明,随着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能够逐渐摆脱资源对其发展的束缚,走上新的发展轨道。
一、研究区概况
晋城市地处山西省东南端,是山西省通向中原地区的南大门,区位条件优越。除此之外,地处"沁水煤田"南端的晋城市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3],煤炭资源量多质优,全市含煤面积5350平方公里,是全国和山西省的重要煤炭基地。煤炭资源为晋城市带来了一段较长时间的繁荣。随着资源量的逐渐减少、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及煤价下跌造成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波动,晋城市的城市转型势在必行。
二、晋城市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问题
1.规模工业煤炭企业利润下降
行业纵深发展和国内外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走低是导致晋城市煤炭企I利润下降的直接原因。具体表现为作为支柱产业的煤炭、化工等行业企业利润下降,行业效益大幅下滑。2015年全市的煤炭、化工行业的效益绝对量为“十二五”期间的最低点。其中煤炭行业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同比下降16.0%和71.7%,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由48.9%和50.6%下降到47.1%和17.6%[4]。冶铸业和化工也出现亏损。
2.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艰难
近年来,晋城市新兴产业逐渐发展,但是面临一系列问题。新投产的新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吸收资金能力有限,难以在段时间内壮大,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领头羊。2015年,全市仅有4户新投产企业纳入规模工业统计范围,实现总产值4.5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0.5%,对全市规模工业无有效拉动作用。
3.资金缺乏致使转型缺乏支撑
要对传统的煤炭产业进行转型,就必须要从多方面着手:提高产业内部科学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延长煤炭产业链条、培育新兴产业、改造基础设施等。所有的这些方面都要求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基础。但从晋城市目前的状况分析,一方面,可吸收资金途径少,社会资金吸收难度大;另一方面财政资金利用不合理。对于国家给予的资源型城市资金投入利用不充分,用于经济转型重点项目的直接投入和配套投入较少,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4.转型缺乏连续性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项一以贯之的工作,需要在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一段较长的时间里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在一个较完整的政策环境下,在中长期的规划控制下,一代一代的贯彻执行。由于国家政治体制及各届领导者决策偏好的影响,容易形成在转型过程中的短暂停顿或者方向的偏离。这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障转型的连续性。
5.“资源诅咒”下的传统观念的限制
晋城市煤炭开采历史久,形成了完整的煤炭工业体系,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带来福祉。在近几十年的煤炭产业带给人们较为便利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人们的思维逐渐形成定势,即依靠现有的煤炭资源能够得到较为理想的生活状态,逐渐失去了创新与奋斗的意识。此外,长期固化的传统的管理模式同样不利于煤炭产业的转型。长期单纯拘泥于煤炭资源的开发,产业多样化发展模式被固化、传统的经营管理管理模式及对市场需求的缓慢反应以及市场变化的无能为力,都极大的制约了晋城市的转型发展。
三、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对策
针对上述提到的问题,晋城市资源型城市转型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着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改善经营管理模式,规范立法执法秩序,促进经济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1.调整经济结构
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晋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首先,要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延长传统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顺应行业分工之势,积极筹措、合理利用资金,加快促进煤层气、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发展壮大。其次,要继续坚持政企结合,共同开发旅游资源的举措。充分利用中原城市群建设的区位优势,开发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提高经济效益
首先,提高生产效率是增加经济效益的关键。这就要求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实现生产的技术化;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提高企业能源管理、生产流通管理、财务管理、供应销售管理等方面的水平,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效率。其次,要改变计划经济中形成的固化模式,强化竞争意识,积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最后,人才是技术和创新的关键,因此要采取必要的手段留住人才,才能在根本上保证经济的创新和发展。
3.转变传统观念
要从根本上转变固有的“煤炭资源大省”和“靠山吃山”的思维定势,摒弃长期以来形成的凭借资源致富优越感。要充分利用“山西省南大门”的良好区位优势,融入中原城市群发展,加强对外交流,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商贸、餐饮、酒店等服务业,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形成。另一方面,要通过发挥法制作用促进转型的顺利进行,以法制的力量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监督市场行为,为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彭学杰.论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4:7.
[2]王青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1.
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的系统价值观,它把人、经济、社会和自然所形成的系统看作一种持续的、渐变的演化过程。我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化系统工程,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规划、计划和实验,从而探索和建立代表不同经济类型、区域类型和资源类型的可持续发展平台,其中大城市城区型实验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台。
大城市在一个国家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历来是行政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可以说,城市化的程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现代化、工业化、科技化和集约化和资源配置合理化的程度。因此,研究探索我国大城市城区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发展对策,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贯彻落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树立长远发展观念,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只有抓好经济建设,不断提升经济实力,才能为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大城市城区型实验区一般处在大城市的中心地带,辖区人口在百万左右,且在区域形态上全部是非农业的城市人口,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注重都市经济的健康发展可以促进实验区经济建设得到长远发展。应根据大城市城区的特点,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发展重点,优化第二产业的结构,积极发展科技型企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围绕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符合不同功能定位要求的生态布局和规划,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为重点,对城市区域的建设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生态、宜居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推动节能降耗事业,构建环境友好体系
(一)发展循环经济,完善固废回收体系
大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和再资源化是一项复杂工程,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静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进一步健全传统固体废弃物的回收体系,配备专职回收人员实行上门服务,实施对家庭日常的废弃物进行归类分类的回收网络体系。其次,要探索和建立城市废旧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回收体系。要在区域内建立废旧家电回收试点及组建专业的回收队伍,并要多吸取国外先进管理体系,如日本的生产者责任制,采用“谁生产谁负责”的回收方式。再次,要完善城市有害固体废弃物回收体系。主要针对医疗卫生、工业化工等有害废弃物进行全程控制与治理。通过从源头加以控制减少,采用清洁生产来减少有害废弃物的产生,以及建立专门的安全处置场地用以处理这类有害废弃物,彻底消除乱堆、乱放、乱排现象。
(二)倡导低碳经济。构建建筑节能体系
高楼林立是大城市的一个标志。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商用办公楼,还是居民住房,都越来越向高空间发展。楼层越高,建筑用材、水泥用量就越大,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越大。大力开展城市建筑节能减排工作,是实现国家、省、市“十一五”节能减排的重要目标。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工程,引进和推广国外日益普及的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等的新理念和新技术,引导房地产开发商设计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实施新建住宅、办公楼宇和公共建筑的节能规范。要推进巩固建筑节能改造,鼓励大型公共建筑使用分布式供能系统和太阳能利用设施,探索实施“低能耗、低排放”的建筑技术项目。大力建立节约型社区和生态型社区等节能示范项目,加强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三)宣扬节能减排,构建宜居环境体系
大城市的产业和能耗主要是以服务业为主。因此,要从服务业节能抓起,特别是大城市的商用楼宇,要开展单位建筑空间的能耗监测,提倡采用节能灯具、减少空调的使用率,采用节能、节水电器;大力宣传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理念,普及低碳能源技术知识,积极引导和鼓励公众向节约合适型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转变,培养节约型的生活习惯:还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鼓励居民使用太阳能、风能等节能设备;此外,还可开展低碳社区,鼓励居民家庭参与低碳家庭和节能家庭的创建,有效抑制家庭能耗水平逐渐上升的趋势。
三、加大社会事业投入。促进民生协调发展
大城市城区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应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构建完善社区医疗卫生体系,巩固深化办学体系等,探索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城区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运行机制。
(一)发展城市轨道,构建现代化公共交通体系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各大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与有限的城市资源承载力、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土地资源可提供的交通供给和环境容量与个体交通需求造成的停车难等矛盾也在不断加剧。机动车增长及交通堵塞造成的大气和噪音污染在城市污染中的比重日益上升,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目前,世界各国为解决交通拥堵、降低大气污染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其途径之一就是发展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采用电力牵引,对大气几乎没有污染,噪声也很小,是十分清洁的公共交通工具。我国政府已充分认识到在大城市建设轨道交通的重要性,“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鼓励条件成熟的城市要超前规划、适时建设。由于轨道交通的巨大客流、快速的周转效率,极大地缓解路面道路交通的紧张状况,也是解决城市交通行车难、停车难的一个好方式。
此外,鉴于大城市的空间有限,除积极发展地下工程和公共停车场等设施,应合理配置高架路面与地面相结合的现代化公交车体系:提倡采取“单双号私家车日”、“无车日”、“公共交通周”等节日:制定利益机制,如公交票价减价机制,促使更多人采用公共交通出行,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完善区域化卫生服务体系
“看病难,看病贵”是人口众多的大城市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因此。在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中,城区型实验区应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入手,着眼于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最优选择性地配置资源、最佳组合地对接资源,进行区域规划和卫生资源调整,构建医疗机构、预防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理分工、密切配合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
对社区卫生服务点的设立,应该合理布点,按一定服务人口标准设置,健全卫生社区中心管理机制,推进社区卫生
服务的健康发展: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服务功能,在预防、保健、上门服务等方面提高服务质量。加大并明确城区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标准。减轻居民医疗负担;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在政府投入的基础上,切断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在临床诊断、医疗服务过程中收费的直接关系,维护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的有效运行:对经济困难的群体实行医疗费用减免政策:还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
(三)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构建均衡化素质教育体系
“上学难,上好学难”是人口众多,特别是外来人员众多的大城市中存在的另一个普遍问题。应该大力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办学为辅,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全面提高义务教育的整体水平,开拓小班环境下实现教师因材施教、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让包括残疾儿童和外来人员子女在内的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在相对均衡的条件下接受高标准、高质量的九年义务教育;针对外来人员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应为其开办“民工子弟学校”,通过“联盟办学”、“嫁接办学”等多种形式,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真正做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实现教育的优质化、平民化、均衡化;此外,还要积极开发、整合、利用好社区各类教育资源,打造社区教育的精品亮点,开展适应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人群需求的多元培训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努力提高全民素质;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这不仅有利于改善民生问题,更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社会发展到现在正面临着新发展模式的伟大变革,即工业文明向一种新的文明的转变,这种新文明我们称之为生态文明。每一次文明更替都是一次社会革命,促进了社会大发展、大进步,同时引起人类住区(城乡)结构和本质的深刻改变,新的人类聚居模式——生态城市——也应欲而生。面向未来的生态城市研究因此成为城市科学和城市规划研究规划研究的世界前沿与热点课题之一。
人类聚居是受社会经济结构制约的,即人类聚居的发展受制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并与之相适应。生态城市应从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史以及人类居住的历史演变来认识、理解,才有可能正确把握生态城市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理念。
文明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它的进化、更替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决定的。人类文明史也是人类认识、利用、改造自然的历史。人类社会第一次革命——农业革命使人类由游牧生活进入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定居生活。这一时期世界人口数量不多,社会组织程度不高,经济的主体是农耕经济,能源动力主要是薪才、畜力、人力等,技术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能力还比较低,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还比较小,虽然也有局部环境受到破坏的情况,但从整体看,人类对自然的作用还远远未达到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程度,崇拜自然,依赖自然的思想仍占主导地位,所以有人称这一时期为黄色文明。
城市就产生于农业文明时期。这一时期城乡空间混沌、并存,城市与乡村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基本是统一的。但就城乡关系而言,城市在政治上统治着乡村,但在经济上却受制于乡村。
十八世纪西方工业革命开启了世界工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带来了农业文明无法想象的物质财富,人类社会也空前繁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改善了人在自然界的地位,驾驭主宰自然的机械论思想盛行。城市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城市数量、规模剧增,城市成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虽然乡村也得到了发展,但城市凭借生产周期短、产值高、利润大的大机器工业迅速崛起,加之这种工业生产是以剥夺农业资源为特征的,使得本来就处于劣势的农业经济雪上加霜,出现工业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农业经济相对滞后的现象,在文化教育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等其它方面也明显优于乡村,城乡发展极不平衡、极不平等。城乡差距日益加大,城乡矛盾日益加深,城乡开始分化、对立,形成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为特征的二元社会。城市与乡村,由一体到分离,再由分离到融合,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
建立在掠夺式利用自然资源基础上的工业文明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主要的社会价值方向,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威胁到地球上各种生命体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有人将工业文明称为黑色文明。托夫勒说的好,“我们在征服自然的战役中,已经到达了一个转折点。生物圈已经不容许工业化再继续侵袭了”。这意味着工业文明已达到了最高成就,因其本身固有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开始走向衰退而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正在兴起,人类社会将进入新的生态文明阶段。
生态文明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是人类在认识、利用自然的过程中的一次质的飞跃。生态文明反对传统的人类中心论,反对通过掠夺自然的方式来促进人类自身的繁荣,同时也反对自然中心主义,而强调人、自然的整体和谐,实现人、自然双赢式发展,所以有人称之为绿色文明,它以知识、信息生产为主的知识经济取代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主的工业经济,资源的开发方向由自然转向人,这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关键,因为人与自然矛盾的实质是自然资源使用过度,而人力资源开发不足,这正是基于对人、自然整体和谐发展认识的结果。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成为能源结构的主体,从而形成和创造新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这一时期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城与乡只是分工上的不同,两者相互协调、平等的发展,互为补充。在经济上,城乡形成统一的产业体系,产业划分不再带有城或乡地域特征,农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业相对于二、三产业所占比重最低,但能与其共同协调、稳定、健康发展。在社会文化上,城乡社会建立起统一的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医疗服务体系,人口素质获得共同的提高和进步,形成统一的文化价值体系;消除城乡户籍制,全体社会成员无所谓城市人还是乡村人,人尽其才,大部分人从事非农产业,从事农业的人口比重较低,这些人就像在工厂、企业从事劳动的人一样,同样享受城市的自由与方便,只是分工上的不同。在社区建设上,原来十分分散、孤立的乡村居民点实现相对集中式发展,形成一定模式的聚居地,有相应的完善的配套设施,享有与城市社区基本相同的文明条件,人类居住区表现为“城乡融合体”,此即生态城市。
可见生态城市的生态文明时代的产物,是在对工业文明时代城乡辩证否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的更为高级的人类生存空间系统,可以说是人类住区(城乡)发展的高级阶段、高级形式。从地理空间上看,生态城市已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的概念了,是一高度城市化的区域,抛弃传统以“农业”“非农业”作为划分聚居的标准,而是强调了聚居作为人类生活场所的本质上的同一性,表现为一种新的城乡关系格局,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形成城乡网络结构。强调在人、自然系统整体协调的基础上考虑人类空间和经济活动的模式,实现“天地人和”,从而达到人、自然系统的整体和谐,为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解开辟道路。简而言之,生态城市就是与生态文明时代相对应的人类社会生活新的空间内人、自然系统和谐、持续发展的人类居住区。
生态城市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不是绝对的和谐,而是有“冲突”的和谐,即一种动态的平衡,它即包含合作,也包含斗争,表现为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即人与自然系统各要素间存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不过这些或对立或互补或一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形成的合力能保持在可承受的生态稳定阀值或生态稳定门槛内波动,表现为由非平衡平衡非平衡新的平衡的过程,即动态平衡,这种过程从局部、短期看是动荡的、不平衡的,但从整体、长期看是一种“发展过程的稳定性”,从而保持系统整体持续稳定,达到整体协同进化、螺旋式发展。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实际上是“生态重建”“生态重构”的过程,即对现有城乡的物质环境进行有机更新,对社会价值观,道德伦理、经济模式、生活方式及政策体制等社会文明进行重新定位和根本转变,从而对整个城乡系统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空间结构等进行根本性改造、再构和创新,它涉及到城乡时空横向与纵向、物质与精神的各系统层次的方方面面,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破旧立新社会革命,对此我们要有正确的清醒的认识,不盲目乐观和悲观,既要看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也要认识到它的可能性,不是遥遥无期、虚拟的理想乌托邦,而是一个可望可及、循序渐进的持续的发展过程。它需要我们共同的关切、共同的参与、共同的努力,只有这样,才有我们共同的未来。生态城市目标的实现,将取决于人类的认识和行动。
参考文献:
[1]伍燕南,王跃.由表及里的苏州市生态城市建设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2(8).
中图分类号:JO 文献标识码:A
在这个速度至上的时代,到处都矗立着高楼大厦,地铁遍布整个城市,人们的脚步从来没有过停歇。做事总是讲求速成。譬如:快速入门、英语速成等等。我们的内心在这种大的环境背景下也开始驱使自己卖力工作,拼命地赚钱。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我们总是处在这样一种快节奏当中。
然而现代生活是选择以速度为上,还是着重于人们的和谐发展,从而提升生活的品味开始慢慢被人们关注思考。慢城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生活的新视角,放慢生活节奏,从而享受生活。
一、慢城的内涵
“国际慢城(Slow cities)”是1999年兴起于意大利的一种新的城市模式,随后在欧洲的许多国家和亚洲的部分国家中开来。“国际慢城”是指建立一种放慢生活节奏的城市形态。根据世界慢城联盟的规定,获评的城镇、村庄或社区必须人口在五万以下,追求绿色生活方式。反污染、反噪音,支持都市绿化,支持传统手工方法作业,不设快餐区和大型超市。
慢城发展比较缓慢,并且城市分布在快城周边,即一般意义上的郊区。当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寻求这种缓慢和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基于慢食的长期演化,主流媒体抓住这种现象命名为慢城,慢的生活方式对快速提出挑战,所以慢将会成为主流生活模式。
慢城是一种良好的生活状态,让人忘却时钟和事事求快的压力。追求绿色的生活方式,反对污染、反对噪音,支持绿色能源,增加绿化,支持地区性的一些传统手工作坊及贩售当地农产品的商店、市场及餐馆,从而增进人们的热情好客、睦邻友好的精神。可以提供更多的空间散步、更多的绿地休闲娱乐,也能够提供广场或塔地用于交流,禁止街道两旁存在影响市容的广告等。车辆而限制在20公里每小时,禁止鸣笛,使城镇的环境能够焕然一新。
二、慢城的作用研究
在互联网的同城化和经济资源共享化的条件下,地域的特有文化也慢慢随着差异的不断淡化而被推向了同化的边缘。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步的时代,小城镇发展盲目地跟随大中小城市大力发展城市化,而没有将地域特色和其独特文化与本身的资源或区域特色产业相结合。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建筑物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也基本上被一些现代的高楼大厦所掩盖,不仅失去展现空间特色的机会,而且也走向了空间的一致性,从而使得城市的个性逐渐消失殆尽。
一个城镇的更应要优先考虑这个城镇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所处位置、历史文化及其经济条件等内外因素,要做到扬长避短,因地制宜,从而确定未来发展方向。
自然环境是城镇建设的载体,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难免对自然景观造成一定的破坏。而大城市遍布着建筑的足迹,忽视了自然环境的人造环境毫无生机。
在对于快与慢的比较中,慢城对城镇的环境质量还是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慢城能够一定程度上的来引导城镇经济的良性发展模式。使其能够可持续的发展,从而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推动经济发展并能实现社会公平。
三、慢城与慢食的相互作用
慢食的出现主要目的是致力于保护当地传统的濒危食品,并通过慢食来审查其文化政治。以社会经济的慢食运动为主题对慢食和快餐两种消费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大多数的人们会选择慢食,进而引发人们对慢城的构思,最终慢食对慢城的形成还是起到了促进作用。
以慢食为启迪,对慢城进行分析研究,慢食作为一种社会运动试图抵制全球化趋势的饮食习惯,人们对其都很关注,根据相似原理,慢城作为一个市镇网络,对当地城市发展、旅游都是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把慢食和慢城作为促进生态发展的手段和工具。
四、发展慢城的必要性分析
城市化的进程过快,造成城市人口急剧地膨胀、人口密度过大、住房困难、交通拥挤、生态环境恶化等。城市竞争力的高低又与城市居民的福祉是息息相关的,一些城市为快速发展,最终导致大部分的居民为生活奔波劳碌。而正是这种城市生活节奏的快速化,使得我们要建立慢城从而缓解居民的巨大压力。为城市的居民打造低碳、宜居的城市环境。
慢城是顺应了人们生活追求的宜居需求,有优质的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气息,能够适度增长的世界观。调整对当代经济增长的思想偏差,构建简单而优胜的生活模式。坚持在互联网的资源共享、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也保留所在城镇独有的个性。在保护原有地方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一些高科技手段等多种方式,促进城市和地方经济水平的提高,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五、优化地方生态、打造人性化空间
风靡一时的生态园是我吗强调生态环境的表现,但是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对滞后,与慢城的要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大部门的城市还是趋于一致,地方特色和独特的文化不能有效地表现出来,在打造慢城硬件的同时也要把生态空间等软实力加以提升,优化地方风貌,减少环境污染,增强生态气息。
“国际慢城”里人们能够感受到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全球化对于城市文化的冲击将减弱。人们可以享受具有本土风情的饮食、服饰、习俗等,这些与绿色、健康相关联的内容都充分尊重和保护原真性文化,保持城市的个性。
“国际慢城”散发出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交融的韵味。慢城并不排斥现代化的文明成果,基础设施、言行举止都透露着现代化的气息。但是在“国际慢城”中,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人们过着慢生活,给人们以亲切的地方归属感。
慢城作为低碳、宜居城市的新型模式,舒适惬意公共活动空间是重要的表现。公共活动空间作为慢城人们活动的场所,人性化与否关系着人们的幸福指数在城镇建设中设置多种形式的绿色空间场所,增加休闲娱乐设施和健身器材,打造人性化公共活动空间,提供温馨舒适生活环境的同时要减少各类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六、结语
在慢城的建设中,要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充实、发展传统文化,提升本土文化。使人们有更多的休闲时间和更高的审美品味,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中,人们能够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吸收精髓,从而丰富和提升自身的本土文化。
慢城是是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也是一个社会和谐进步、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它反映了人们追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意愿,体现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更深层次的认识,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层次。
大自然赋予人类生命,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基础。我们不但有认识和利用自然的创造力,也要持有保护和尊重自然的理性认知能力。我们要认清现在的环境,转变态度,从过去征服自然到善待自然、珍爱自然,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慢城
宗仁《“国际慢城”在中国及其现实意义研究》载《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9期
朱晓清 甄峰 蒋跃庭《国外慢城发展情况及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载
《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4期
中图分类号:F299.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1-0113-02
一、从城市群演化规律看郑州都市区有必要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
越来越多的发展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城市群”已成为国内外城市化的重要载体。在由众多城市构成的城市集合体中,不仅有大城市、特大城市或“都市区”形态的地域增长极,也有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其他城市,以及共同组成的“中心―”圈层。基于互补性、移动性和各种中介机会,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功能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要素资源是相互流动、相互叠加的,并在演进中形成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多极网络化结构,形成内在的垂直和横向经济社会联系、发达的共享基础设施网络和跨行政区的统筹治理体系。因此,融合发展是城市群及不同等城市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必然规律。就国内看,无论是沿海地区的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还是中部地区的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等,近年来中心城市或都市区与周边城市的一体化融合态势愈加明显,并从中迸发出巨大的活力。处于发育阶段的中原城市群,也应遵从这样的基本规律,不论是作为增长极的郑州都市区,还是处于周边的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和济源等城市,城市群各个成员的提升与发展离不开对接和互补。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和融合发展,郑州都市区才能够集聚更多的优质资源、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周边城市才能够更好地彰显特色、更好地形成比较优势,中原城市群整体竞争力、整体效能才能够得到充分提升。
二、从中原城市群阶段性特征看郑州都市区有必要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
有关研究表明,随着河南省城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特别是随着郑州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及郑汴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原城市群城市规模等级已经由序列分布转为首位分布,即从曾经的郑州、洛阳“双中心”结构,演变为当前以郑州都市区为核心的“单中心”结构。从全国角度看,郑州的区位交通、综合物流、市场辐射、特色产业优势和作为中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地位越来越凸显。为了进一步提升郑州市在国家发展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增强中原城市群影响力,未来一个阶段,郑州须高起点实施国际商都发展战略,突出“枢纽建设、产业体系、城市环境”三大核心任务,重点强化国际物流、综合商贸、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国际化城市等战略支撑,巩固提升全国交通枢纽地位,积极构建国际航空大都市,建设国家现代物流商贸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及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和创新中心,努力实现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在这一进程中,不仅需要坚持优化郑州都市区内部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统筹推进主城区有机更新、航空城综合开发、新城区有序拓展和组团建设,构建通勤高效、功能互补、生态隔离的现代都市区空间布局,强化增长极功能,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还必须打破行政边界壁垒制约,积极推进都市区与周边城市的融合对接,开门建设都市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要素资源合理流动和生产力优化配置,打造功能互补、协调联动的组合型大都市区,形成中心带动周边、周边支撑中心的互促互进发展局面,是顺应、推进郑州国际商都建设的基本途径。
三、从新型城镇化要求看郑州都市区有必要加快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
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已经进入到城乡统筹、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阶段。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取向从原先的“速度优先”转变为“质量优先”;首要任务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着力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发展格局是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支撑条件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布局,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同时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就河南省现实条件看,落实新型城镇化的新取向、新要求,仅依靠某一个城市、甚至仅依靠一个郑州都市区是不可能实现的。特别是在城乡统筹、产业布局、人口就业、社会治理、生态支撑、传承和创新中原文化方面,必须坚持都市区与周边城市的融合对接,通过合理分工、共建共享、协同发展来实现。
四、从推进供给侧改革看郑州都市区有必要加快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
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举措,也是破解我省区域经济结构性、素质性、体制性深层次矛盾的根本手段。长期以来,包括省会郑州在内的中原城市群,一直存在着产业结构粗放、产业层次偏低、产业同构严重,以及创新能力薄弱、公共供给不能满足需要和基础设施存在短板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长期依赖以初级要素投入为主的传统增长机制,另一方面是由于城市之间、区域之间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以邻为壑,未能实现良性互动与优势互补,导致要素供给不足与资源浪费、利用率不高并存,投资过度与产能过剩、投资回报率递减并存,人口市民化程度低与人口局部过度集中、“城市病”严重并存。对此,必须加强系统设计和统筹规划,在积极实施其他各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的同时,把加快郑州都市区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作为河南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区域协调、管控和引导,铲除阻碍城市间要素合理流动的制度,降低城市间活动的交易成本,解决供需错配与空间错配并存的矛盾,优化生产力布局结构,在区域融合中提升传统动力,集聚新动能,提高供给质量,促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彭波,毛磊.我城镇化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2012年达52.57%[N].人民日报,2013-06-27.
[2] 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2):16-22.
[3] 梅志雄,徐颂军,欧阳军,等.近二十年珠三角城市群城市空间相互作用时空演变[J].地理科学,2012,(6):694-701.
【基金项目】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结构转型与江苏省城镇化战略研究―以江苏省为例”(项目编号:10JJDZONGHE021)和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结构转型与江苏省城镇化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10ZDAXM02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王涛,苏州市行政学院经济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领导科学研究;段进军,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和区域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103(2013)05-0018-04
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使得我国工业化与全球经济融为一体,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全套型产业结构”已经转变为“全球供应链”型的产业结构。这种全球供应链型的产业结构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了我国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导致我国城市与区域发展对国外市场形成了严重的依赖性,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典型的外向性特点。但随着国内外宏观形势的变化,这种外向型城市和区域发展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适应新的宏观形势,我们必须转变单一的外向型发展模式,形成内外并重的双循环模式,以推动我国城市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和区域外向型发展模式的负面效应
随着我国融入全球经济程度的加深,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全套型”产业结构,已经完全裂变成为一种“全球供应链型”的产业结构。这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表现得最为突出。这种“全球供应链”型的产业结构主要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环境资源以及各地区的优惠政策,为发达国家生产商品和服务。该模式存在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也呈现出一种不对称性和不公平性。一方面,在价值链利益分割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性,发达国家属于价值链附加值高的环节,而我们则属于附加值最低的组装环节。另一方面,组装环节的生产又是以限制和挤压工人工资以及耗费大量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为基础的。这种外向型发展模式对我国社会经济已经产生了很强的负面效应。
首先,表现在发展观念的误区上。各城市和区域政府就像扮演一个类似交际花的被动角色,盼望着诱使外部投资者对她施以大量的物质恩惠。本来就资金紧张,但为了取悦外部投资者,政府举债引资,城市陷入更深的债务之中。根据相关统计,我国地方政府的外债已经达到10亿元左右,为社会经济发展埋下了严重隐患,欧美发达国家政府外债引发的金融危机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同时,受GDP主义的影响,地方政府往往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放弃对未来的投资。最后,这种把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动力狭隘地理解为“招商引资”,是忽视城市和区域内在价值和财富的体现。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人们越来越关注于地方和区域的内在财富和价值。
其次,这种外向型发展模式与城市和区域的大扩张联系在一起,侵占了我国大量优质的土地资源。我国著名的经济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陆大道提出了我国城镇化存在严重的空间失控和冒进的倾向。很多城市都把城市框架拉得很大,用人均建设用地的标准来衡量,最早我国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大概在60平方米,现在绝大多数的城市人均建设用地都达到110-130平方米,这个标准超过许多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7%,澳大利亚的1/30,加拿大的1/19,俄罗斯的1/9,美国的1/8。
城市的空间扩张引发诸多问题,其中包括严重的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国家环保部资料分析显示,从2004-2008年不同时期,全国仍有60%-65%的城镇缺水,80%的城镇水域和60%的饮用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5%-80%的城市沿河水系与湖泊遭到污染,全国污水处理率仅有48%,全国城市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达到1.6亿吨,在50%垃圾处理中仅有26%达到了无害化处理标准。可见,我国的城市环境、资源消耗经受不起城市冒进发展的严重形势,城镇化发展应有一个适度性。另外,城市空间扩张和蔓延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城市空间蔓延和扩张还形成了大量失地农民与城市边缘人群。据估计,2000年全国已有5000万农民失去土地。在2001-2004四年间,全国又净减少2694万亩耕地,按劳均4亩耕地计算,相当于增加了670万农业剩余劳动力。
再次,这种供应链型的外向型发展模式使城市和区域发展产生一种路径依赖,无法形成一种内在的发展动力。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构成一种外部循环,由于忽视了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内部动力,内部循环无法建立,因而外部循环也就不可持续。我们可以看到,金融危机后,由于发达国家的市场容量和结构出现变化,我国产品出口受到很大限制,内需市场又无法启动,这必然对我国整体经济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效应。学者时磊在《外资主导型出口导向战略的“大国困境”: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对策》一文中提出以下观点:外向型发展模式的基础是低廉的劳动力价格,这种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不是表现为劳动力的低工资,而是低福利。中国劳动力市场上以农民工群体为主体的工业阶层得不到足够的社会福利是这种工业化战略的核心竞争能力。但是,低廉劳动力价格和低福利会加剧国内市场得不到有效的开发,由于这一原因会导致中国的工业生产对世界市场的依存度越来越高,远远超过了实施出口导向的日本、韩国在同一发展阶段的水平。另一方面,劳动力价格低廉和低福利不利于人力资本积累,不利于技术水平的转型等等。但我们看到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这种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发展已经接近尾声,必须考虑依靠内需的启动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与区域外向型发展模式的困境与转型
在国内外宏观形势出现大变化的情况下,城市和区域外向型发展模式面临着进一步的调整,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发展模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种困境迫使我们必须要变革这种外向型发展模式,形成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
(一)外向型发展模式遭遇的三大困境
首先,我国外向型发展模式的空间扩张不是无限制的,因为我国没有更多的土地资源来支撑这种外向型发展模式的地理扩张。我国沿海大多数城市后备土地资源已经不多,结构转型已经成为各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战略任务。不仅发达的北上广等城市土地紧缺,而且这种地荒正在往西部主要城市蔓延。西部经济最近几年正在高速发展,各地上马的重点项目也非常多,这与西部省份追赶东部省份发展经济的愿望是一致的。以陕西省为例,2010年该省有关重点项目计划用地约30万亩,而国土部下达的指标不足15万亩,缺口非常大。当然,这与国家控制18亿亩的耕地红线有关系。
其次,未来我国廉价劳动力资源也由过剩到缺乏,成为制约这种外向发展模式又一重要因素。这里以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情况看,说明我国国内的经济形势的变化。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4亿人,其中0~14岁少年儿童人口2.22亿,占16.6%,15~59岁年龄人口为9.4亿,占总人口比重70.14%,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增到1.78亿,人口老龄化水平13.26%。数据显示,0~14岁人口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了6.29个百分点,同时,60岁及以上人口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了2.93个百分点。预期未来的人口变动将以少年儿童人口规模相对稳定,劳动年龄人口数量递减和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为主要特征,人口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我国经济发展遭遇到“民工荒”不仅是一个短期的周期波动,而且是一个中长期的结构性问题,预示着人口拐点的到来。
再次,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容量和结构的变化。全球进入后危机时代,但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仍具有长期性,其中表现为:第一,主要发达国家储蓄上升、消费萎缩和进口减少将成为中长期趋势。欧美市场需求即使能够在总量上得到缓慢恢复,其规模和结构也会发生较大变化。这将对我国长期注重的中低端民用产品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第二,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复杂性。国际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显著抬头,中国以传统方式继续分享经济全球化红利的时代将成为历史。第三,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增大,也对我国以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将产生严重的牵制。受上述国际经济形势的综合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将出现战略转型,产业也将出现新的特点和新的发展趋势。
(二)城市与区域内生型发展模式的形成
上述外向型发展模式所遭遇到的三大瓶颈,充分说明了依靠单纯的要素投入取得经济的快速增长必须转向到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特别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将会导致投资性经济将无以为继,FDI在中国的投资收益可能逐步呈现递减的趋势;同时,资金配置于基础设施、制造业和房地产的效率已经不可避免地有所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向消费型经济的转型动力。消费型经济转型意味着区域发展的动力由外部市场推动转向内部市场的推动,也为我国城市和区域经济内生的发展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同时,要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必须要高度重视创新的作用。创新具有区域性和内生性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成区域内生性的发展模式形成。因此,我们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所构成的全球经济大循环是不会消失的,但其需要不断地变革和重构,我们强调城市和区域发展模式的内生性并非刻意否定全球经济的大循环作用,而是更多地强调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即没有良好的内部循环,外部循环也是不可持续的。
三、我国城市与区域发展发展模式的转型
我国城市和区域外向型发展模式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我们认为,这种模式虽然促进了我国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但并没有有效地改变我国城市和区域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性。要有效地改变这种依赖性,必须要立足于城市和区域发展内生型发展模式,并形成内外之间的良性互动。
(一)两位学者城市和区域内生型思想
1. 城市和区域发展的两种循环观
著名的城市规划专家约翰・弗里德曼把城市发展分为“城市营销”与“准城市国家”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一种无情的零和游戏,主要是指地方政府利用优惠政策――减免税收、免费土地、津贴等等来进行招商引资。第二种模式是“准城市国家”,它关乎区域未来的方面,主张一种相当程度的自治,它更加强调的是类似于国家的角色。他还提出可持续发展与地区财富创造的问题。同时指出,城市――区域不可能期望从自身外部获得一种可持续发展动力。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牢固地基于它们自身的天赋资源。约翰・弗里德曼提出了城市和区域发展两种循环观。
2.简・雅各布斯城市和区域进口替代的思想
简・雅各布斯被称为美国的新都市之母,她的很多重要思想值得我国城市和区域发展借鉴。她在《城市经济》和《国家区域财富》两本书中所提出的城市发展的进口替代是基于对城市发展历史的总结,具有普遍性的规律。进口替代具有巨大的乘数效应,同时,进口替代推动出口结构的变化,反过来又推动进口结构的变化,使得进口替代在更高层次上不断进行。城市的进口替代过程容易在某个时点快速发生,简・雅各布斯强调了城市进口替代能够产生五种巨大的经济扩张力量:新型的、不同种类的进口产品的城市市场,迅速增加的城市工作计划,迅速提高农业产量和生产力的技术,向外转移的城市企业和工作机会,城市产生的巨额资金,等等。所有这些巨大的力量同时在一个进口替代型城市中汹涌,也只有在这座城市的腹地之内,他们才能同时发挥作用,并且力量大小基本相当,可以维持平衡。这五种力量其实就构成了城市和区域之间的互动,形成了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内部动力。
(二)加快我国城市和区域的创新生态建设
我们的城镇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规模型的城镇化,也不能再简单地理解为人口意义上的城镇化,城镇化转型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并包含丰富的内涵,但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经济发展战略和城镇化发展模式的转型。“后发优势”是我们长期以来坚持的重要战略,在相当长时期内确实支撑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现在“后发优势”变成一种“后发劣势”,人们养成一种心理依赖,缺乏制度创新的动力。“后发优势”本质上是一种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存在严重弊端,尽管“世界工厂”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外汇盈余和就业率,但也导致了“全世界污染中国”的局面,加剧了我国环境问题的严峻程度。我国的城镇化模式是建立在“后发优势”战略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的,也具有典型的外生型特点。现在需要转变我国城市和区域发展战略,需要由“后发优势”战略转向“先发优势”战略,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建设城市和区域的创新生态系统。目前,我国已经提出建设“3+1”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计划,包括北京的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还有安徽的合芜蚌地区。国家设立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目的在于形成一种区域创新的生态系统,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而地方政府往往偏重于通过创新示范区争取发展政策,而不能从制度层面进行改革,形成区域的创新生态,无论美国的硅谷还是世界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发展经验,都说明了区域创新生态对于创新的重要性。
(三)促进我国产业发展从GVC走向NVC
学者刘志彪等人提出,从GVC走向NVC(GVC即全球价值链,NVC即国内价值链)是我国东部三大都市区一体化与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为未来三大人口――产业集聚区城镇化提供动力的重要选择。这是因为融入全球价值链对我国区域间产业部门的联系产生了弱化效应,对区域实体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国内价值链的构建,既是长三角、珠三角等制造企业摆脱单一地依赖全球价值链的出口导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所在。在GVC中,产业升级仅限于产品和工艺升级,而最重要的功能升级被牢牢地限制,因而极有可能被限制于“代工――出口――微利化――品牌、销售终端渠道与自主创新能力缺失――价值链攀升能力缺失的非意愿的恶性循环的发展路径”。为了突破这种锁定效应,改变我国的产业发展模式,我国城市和区域的产业发展要从供应链型的GVC走向基于区域的NVC。
(四)实现我国城市和区域向消费社会的转型
我们必须要很好地利用“第二次人口红利”。第一次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力丰富和储蓄率高。尽管我们预计,到2015年以后会出现一个转折点,但还是有一些“第一次人口红利”可以挖掘的。“第一次人口红利”的利用形势主要是劳动力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农民工虽然工作在城市,但仍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民,他们的消费模式、社会身份没有转化,所以他们的消费贡献、对社会公共服务以及城市居住设施提出的需求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因此,应该把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新阶段的重要战略。现在我国人口城市化率接近50%,而非农业户口人口的比重只有33%,中间还有13个百分点的差距,“第二次人口红利”开发将有利于我国内需的扩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和区域发展内生型模式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简・雅各布斯著.城市经济[M].项婷婷,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2] 简・雅各布斯著.城市与国家财富[M].金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