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12:3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精神年龄和心理年龄的区别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下文主要讲述了幼儿园音乐教学、小学音乐教学以及小学音乐教学与幼儿园的区别。
一、幼儿园音乐教学
(一)幼儿园教学的老师方面
(1)幼儿园老师教学生唱歌时一般是自己唱为主,教师认为只要自己的腔调不出现错误,学生跟着自己学习唱歌就可以了,但是往往老师能够唱出来的歌学生跟不上或者唱不出来。学唱和教唱都是需要技巧和手段的,教师在教学时,要学生注意自己的坐姿,在学唱的过程中,学生的精神和神经也不要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要注意放松,但是也一定要注意控制,饱满的精神、丰富的表情和正确的坐姿都是可以给人良好的印象和轻松愉快的感觉。
(2)教师在教授学生音乐时,喜欢将手背在自己身体的后面,面无表情,好像是在做机械运动,这样子容易让学生劳累,而且也会对音乐产生倦怠的情绪,教师应该先摆正自己的姿态,两手要在裤缝间自然下垂的状态,不要让学生感到困惑和无力,要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是有感觉的,要与音乐的情感产生共鸣,要包含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让学生自己去感知音乐的价值。
(二)幼儿园教学的学生方面
幼儿园的学生因为年龄的限制,自己感知音乐情感带来的喜悦很难,幼儿的心智还不成熟,幼儿在心理上还是依赖老师多一点的,很注意老师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在老师教授的过程中,很容易就能够模仿老师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老师对幼儿的关注对学生来讲是非常受用的,幼儿很希望老师关注自己,喜欢老师的赞美和接近。
(三)幼儿园教学方法和手段
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比较简单的,就是将教师自身摆在学生年龄的位置上,将自己的心智儿童化,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注意和学生保持亲近,要注意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时,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是非常特殊的,老师要有活泼的语言、幼稚与睿智并重的眼神以及较为夸张的肢体动作等,这样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教师充满依赖感和亲切感,就会在学习中,很自然地和老师交流和沟通,这样幼儿园的音乐教学就会特别的容易和轻松,音乐教学效果和质量也很明显,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也就对学习有了很浓厚的欲望。
二、小学音乐教学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老师方面
小学音乐教学的老师一般都认为小学生能够学会几首简单的励志歌曲就足够,但其实,小学音乐教学对塑造小学生的性格和心理是非常重要的,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已经不能仅仅只是注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要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知识和兴趣,小学音乐教学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性格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形成、学生的智力培养等等。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方面
小学生的心智已经渐进半成熟,有的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思想和意识还有行为习惯上都已经渐渐地走向独立,小学音乐要符合小学生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和优势,音乐歌曲的选择上也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在小学时代,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对学生的一生来讲,非常重要,而且最主要的是小学音乐教学对学生的性格形成和思想道德的形成有很重要的影响,积极向上的歌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小学音乐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开发智力和养成良好的性格和品质。
(三)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和手段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应该局限在老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的状态,音乐教学方法和手段重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人生积极向上的态度,教学方法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音乐的乐律和乐章还有乐谱对于小学生来讲是比较陌生的,而且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学生看音乐五线谱就像在看鬼画符,这很正常,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审美情感能够通过小学音乐反映出来,音乐教育的宗旨和理念就是为了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教学方法和手段要保障音乐课堂的生动、有趣和形象,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和手段要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还要重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默契和互动,要注重学生对音乐和生活的欣赏。
三、幼儿园音乐教学与小学音乐教学的区别
(一)在学生角度看幼儿园与小学音乐教学的区别
首先,幼儿园的幼儿与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因素,智力发展和性格形成都存在差异,幼儿园的音乐教学重在愉悦幼儿,音乐对于幼儿来讲,是生活状态中的一种表现,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小学生的影响比较大,小学音乐重在培养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还注重小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养成良好的性格,音乐教学对小学生的影响要比幼儿园的幼儿要大。
(二)在老师角度看幼儿园与小学音乐教学的区别
幼儿园的老师在教授音乐时不注重五线谱只重视声调,只要老师的发音标准,幼儿的音乐教学就是成功的,但是小学音乐老师还注重学生对音色、五线谱及乐谱的培养,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目标要比幼儿音乐教师的教学目标大。
(三)从教学手段和方法角度看幼儿园与小学音乐教学
幼儿园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愉悦幼儿的心情,使幼儿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能够在音乐中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但是小学音乐教学更加注重音乐教学的全面性及广泛性。在教学中不但注重兴趣的培养及性格的形成,同时还注重音乐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使音乐教学得以升华。小学音乐教学还重视小学生思维的发散,因此小学音乐教学手段和方法较之幼儿园要复杂、多样化、创新化。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讲述,我们了解了小学音乐教学与幼儿园的差别,在音乐教学中,要重视这些差异,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音乐教学教育,才能更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文/梁 霞.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清水亭学校.搞好小学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教学实践.新课程小学.2012年4月18日.
[2]冯莉莉.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小学.小学音乐教学的探索.教学反思.2011.11.01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具有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就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性也称作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小学时期低年级有别于高年级,其接受能力和接受对象有质的区别。作为教育者必须首先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做到教学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学生才能学有所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才能使其智力得到恰当而充分的开掘。人所共知,脑筋急转弯的题目很有利于儿童的智力开发,但必须因不同的年龄出相应的题目,过深过浅都会欲速不达、事倍功半。
小学生心理发展是迅速的,尤其智力和思维能力。小学生在入学以后,由于在学习上以及实践活动中向他们提出许多新问题,就促使他们逐渐地运用抽象思维概括去认识事物,教者必须善于抓住这个契机培养他们抽象思维能力,促使他们以前惯用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迅捷过渡,用大量的形象例子来说明一个抽象的结论。这种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智力开发的具体内容和必由之路,是智力开发和思维发展中的质变。
小学生心理发展是协调的,即是说其心理发育和生理发育是是同步的,这一点犹为珍贵。因此,作为教育者,要抓住这一良好时期,对其人格、情操、意志等进行培养。因为这些都是智力开发的前提条件。一个不爱学习、不懂社会公德的孩子,智力开发是无从谈起的。
德绍地方法院发言人施特劳布表示,由于案发时两名被告尚未年满21岁,因此法庭最终有可能按照青年刑事犯罪,也有可能按照成年人刑事案件做出判决。按照前者,谋杀罪最高判15年监禁,若按后者则可判终身监禁。
为何同一犯罪嫌疑人的同一犯罪行为会存在适用两种量刑标准的可能性,并且两种量刑幅度差别如此之大呢?施特劳布所说的“青年刑事犯罪”跟中国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一个概念吗?
在11月26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德刑法与犯罪学研讨会上,三位来自德国的法学教授为听众介绍了德国刑法中“甫成年人”(也译为青年)刑事司法制度。
失踪的留德女孩
5月11日晚八点半,在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攻读建筑设计的中国女孩李洋洁决定出去跑步,却就此失踪。两天之后,尸体在其居所附近被发现,引发中德两国的强烈关注。
案件的侦破过程一波三折,德国警方在大量垃圾堆中找到受害者衣物,此外警方证实在受害者身上发现另一人的DNA。5月23日,一名20岁男性塞巴斯蒂安前往警局自首,表示受害者身上的DNA可能来自自己。此后警方还对他的女友西尼尔(同为20岁)展开问话,两人称在李洋洁失踪前一晚曾与其碰面。男犯罪嫌疑人继父德绍警察分局局长的身份更是给案件带了更多的关注。
11月25日,该案第一次开庭审理。检方指控,处于恋爱关系中的两名被告人,由于女方并不能满足男方的性需求,因此恋爱关系并不稳定。女被告人担心分手,于是与男被告人一同商量通过其他方式满足后者的性需求,以挽救恋爱关系。两人共同策划并实施和杀害李洋洁的计划。此外,检方还对被告人在2013年的另一起案提起了公诉。
“被害人李洋洁多次做出了反抗,并且因为极度痛苦而不断发出惨叫。两名被告人的暴力行为大概持续了一个小时,随后将身受重伤的被害人留在空置住宅中并离开了作案现场。三个小时后,被告人又回到了现场,他们本来以为经过这些时间,被害人已经死亡……两名被告人于是将被害人拖到室外,两天后她被发现时已经死亡……根据法医的鉴定,被害人全身多处骨折、多处皮下出血、有明显痕迹……”据在场的德国媒体描述,庭审现场的气氛仿佛凝固了,几分钟前还在倒吸冷气的人们,现在纷纷瞠目屏息。大厅里,除了女检察官对法律文书异常缓慢、平静的宣读,再无半点其他声响。
首次庭审大约持续了1个小时,在检方阅读完书后结束。按照法庭方面此前宣布的消息,此次审理程序暂先安排19个庭审日,截至2017年2月28日。
年龄问题为何引发量刑分歧
李洋洁案中,西尼尔、塞巴斯蒂安皆为20岁。与中国不同的是,“青年”一词在德国刑法学中具有特殊意义,特指18周岁至21周岁的人
据德国帕绍大学法学院教授维尔纳・薄逸克介绍,德国现行关于未成年司法的主要法律依据是1953年开始实施的《少年法院法》,该法律将可能适用的对象按照刑事责任年龄标准划分为两个档次:少年乃指犯罪时14周岁到18周岁的人;青年(也被翻译成“甫成年人”“年轻成年人”)指犯罪时已满18周岁至21周岁(不包含21周岁)的人。14周岁以下的人不必承担刑事责任,21周岁以上的人全部按照成年人刑法进行判决。青年则根据案件情况适用不同法律规则。
事实上,中德两国在未成年人司法制度方面颇具共同点,譬如都强调“教育为主、惩罚为辅”,14周岁以下的人不必承担刑事责任等等。但“依据青少年刑法对18岁至21岁之间的人进行处罚甚或已经成为中德两国未成年人刑法的最重要区别。”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院教授贝恩德・许乃曼说。
在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眼中,将18周岁至21周岁列入未成年人司法的范畴有着充分的科学基础。“夸张一点儿说,年轻人无法对其行为负责。”许乃曼教授认为。
在许乃曼教授的整个报告中我们也可以窥得德国法学界对于青年犯罪心理状态的认识。“无疑,从青年人心理社会状态到成年人心理社会状态的过渡界限极不明晰。举个例子,德国最伟大的诗人歌德72岁的时候就曾说过自己正经历第二次青春期。”
“就我个人的生活经验来说,我很怀疑一个年轻人18岁就可以成熟到与真正成年人相提并论的地步。因此,民法或者可以为了形式上的明确性在行使选举权时选择僵硬的年龄界限,但在涉及罪犯个人罪责和教育能力的刑法中不应成为唯一的标准。”许乃曼教授说。
另一位教授薄逸克也指出,从统计学上看,少年犯罪人乃“在途之人”,他们实施犯罪行为是个由年龄决定的短暂现象。男性青少年的犯罪负载值(每10万个人口样本中的犯罪人)在18岁至21岁以前都是一路走高(女性则是14岁至16岁以前),并且在该年龄段以后则持续走低。并且“无法确定地表明,少年犯罪人始终受到刑罚制裁,将来就一定不会再犯罪。”
在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关于“青少年过失”的描述中,将其解读为“源自成长冲动的所有脱轨情况”。按照薄逸克教授的介绍,事实上,大多数少年法官将18至20岁看成仍不成熟的年纪,并据此情愿“他们不必判处更加严苛以及会在犯罪人人生发展中留下负面印记的制裁。”
有67%的可能性只被判15年监禁
但在德国,并非所有的青年犯罪都按照未成年人刑法来进行判罚。德国刑法中区分18周岁至21周岁的青年,最初是作为一种例外规定设计的。在留德女生被奸杀一案中,施特劳布的发言正是据此给出了该案的两种可能性结果:适用未成年人刑法则量刑尺度在10年至15年监禁之间;适用成年人刑法则必须为终身监禁。那么,前者的可能性有多少呢?
一个数据可以说明德国法官对于18周岁到20周岁之间犯罪嫌疑人适用该条款的倾向性:适用未成年人法的比例为67%。
薄逸克教授指出:“其中不同的犯罪类型和地区,又有着明显的差异。被指控的罪名越严重,适用少年刑罚的比例就越高,并且大城市的少年法院经常对青年适用少年刑罚,而在小城市,尤其是南德地区的少年法院则更多地趋于保守,他们对青年适用少年刑罚颇为犹豫,且对于不够成熟的认定有所保留。”
《方圆》记者查阅了关于留德女生被奸杀案的发生地“德绍”的相关资料。这是一个位于东部的小城市,人口只有10万人左右,更近似于中国的小镇。由于东西德分裂的历史原因,这里民风偏保守,不少在德学生指出这里存在“种族主义”和“排外情绪”。在这样一个地区,面对“奸杀”案中的种种残忍事实,主审法官的观点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判断刑事责任能力的“马尔堡准则”
那么,德国法官将如何判断一名处于18周岁至21周岁的犯罪嫌疑人该适用未成年人刑法还是成年人刑法呢?
德国《少年法院法》第105条第1款,规定了两种情况下可以对青年适用未成年人刑法:一种是通过对其所在环境因素的考量,从而将犯罪人的人格整体评价为,在行为当时他的道德和心智发育程度仍等同于少年人;另一种则是从犯罪的行为方式、情节或者动机上判断为少年非法行为。在薄逸克教授提供的资料中指出:对于该条款,德国实务见解认为,青年是否等同于未成年人取决于其是否“还有进一步的发育潜力”,即其行为中是否具有少年的典型特质。
显然,德国法律规定的两种情况依然非常概括,因此在德国司法裁量中公认的标准是马尔堡准则。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检办一处处长张寒玉介绍,马尔堡准则诞生于1954年,由德国青少年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与研究青少年法律的学者共同制定,其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在司法实践中关于青少年人格特质的评判标准参差不齐的状况。
按照马尔堡标准,如果年龄介于18周岁至21周岁之间的青年在个性构成方面缺少特定类型能力,那么其通常应被视同于未成年人。这些类型能力包括:(1)具有一定的人生规划;(2)独立判断能力;(3)独立决断能力;(4)预见性思维能力;(5)理性构建情感判断的能力;(6)以严谨态度工作的能力;(7)相较于他人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教还是罚是德国少年司法的老问题
事实上,在中国女留学生李洋洁被谋杀案中产生的关于量刑的争议,并非只是来源于国人对凶手残忍程度的痛恨。即便在德国,青年犯罪的相关规定也是“整个未成年人刑法最困难的问题之一”。
德国的青少年刑法制度肇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该制度最重要的理念就是“教育优先于刑罚”。青少年犯罪被认为是由于教育缺失而导致的社会反常现象,它是青少年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对正确发展发现偏离或悖反的结果。依据这个预设前提,德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确定罪与非罪的界限的根据,是青少年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认知特征,其主要功能是预防青少年犯罪主体的再次犯罪。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马尔堡准则的存在。
据许乃曼教授介绍,这种给了法官巨大选择空间的青年刑事司法制度,尽管仍得到大多数德国学者的支持,近来也有来自两方面的批评声音。“有些人建议像中国那样,依据成年人刑法对待所有年满18岁的罪犯,也有人要求专门设立年龄介于18岁至25岁之间的所谓年轻成年人的犯罪人组别,仍然参照未成年人刑法的较轻处罚对待上述人。”
类似上述声音,凸显了教育与刑罚之间的矛盾。
即便是对青年适用未成年人刑法之内的量刑,也存在争议。薄逸克教授就认为:“最近,少年法院对于‘甫成年人’(青年)实施的具有耸动性的谋杀案件都判得很重。一旦少年刑罚判处13年或14年的监禁,符合教育之必要就仅仅是嘴上文章,而起不到什么实质作用了。刑罚幅度的突破会产生一种磁吸效应:所有严重犯罪都会被顶格判处少年刑罚。可见在严重犯罪中教育原则的尴尬处境。”
毫无疑问,留德女生被奸杀案绝对符合“耸动性的谋杀”这一条。庭审结束后,一名当地报纸的记者对德国之声记者感叹:“我刚才听得整个人都僵住了!”还有一名从德累斯顿赶来旁听的民众说:“刚才检察官在介绍案情细节时,大概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大厅里的那种几乎凝固的气氛,我个人当时就觉得很震惊、浑身不适,听着让谁都难以承受。”
德国青少年司法的借鉴意义
18至20岁的青年是否应该归属于少年司法的范畴从而获得轻判,归根结底与刑事司法理念的有关。那么,抛开我们对于留德女生被奸杀案的犯罪嫌疑人的痛恨,德国这种青年刑事司法制度对中国有何借鉴意义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2A-
0115-01
复习是一个系统梳理的过程,但是很多时候复习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复是伴随着教师的强制灌输和反复训练。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采取形式多样、内容活泼的复习活动,对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浓厚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轻松自如――边玩边复习
小学生的天性好动,以游戏的形式展开复习,让学生易于接受且能积极投身其中。在复习过程中,教师根据复习内容,设计内容与形式贴合的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同时游戏活动的频繁互动对于学生的交际能力、活动能力也是一种积极的促进。
如,在复习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千克与克》时,笔者精心准备了一些实物材料,布置了“小商店”的复习情境,让学生分组活动,分别充当店员与顾客的角色,在“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和“换一换”的方式中,发展学生估重的能力,巩固对千克和克的表象认知,熟练运用单位换算进行实物交换等。为了保证活动的有序和高效,笔者对扮演店员角色的学生进行了指导,并且对活动细则进行解释和说明,保证在整个模拟情境中每个学生的充分参与和积极思考,收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二、兴趣盎然――边听边复习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将数学知识内容进行串联与重组,编撰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给他们娓娓道来。学生的注意力能够被迅速集中,在他们所熟悉的故事情境中展开思维活动,通过角色代入感受到为故事人物排忧解难的成功与满足。
如,在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的复习活动中,针对学习过程中学生难以正确区分的“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笔者编撰了《大圣勇闯“对称王国”》的童话故事,用学生耳熟能详的孙悟空形象作为故事主角,在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冒险情节中,学生积极地为孙悟空开动脑筋,尽管学生的表述不够准确,但他们活跃的思维中透出空间观念的进步和成长赢得了老师的一声声赞许。在他们帮助下,大圣战胜一个又一个强大的敌人,顺利地解救出“对称王国”的国王陛下,当下课铃声响起时学生们仍然意犹未尽。
三、全力以赴――边赛边复习
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好胜心和表现欲,在低年级学生身上表现尤为明显。将复习与比赛进行整合,在比赛中进行知识的梳理与温习,学生能够得到老师更多的赞扬和伙伴们的认可,感受到了强烈的自我精神满足。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一些诸如“擂台赛”“接力赛”和“个人表演赛”等形式,帮助学生在节奏明快、气氛热烈的比赛中复习知识、增强能力。
如,在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拼组》复习课上,为了避免知识的机械重复,又不随意拔高教学要求,笔者精心组织了一场图形拼组比赛,让学生分组进行,通过摆、拼、剪等形式,将手工制作与数学学习完美结合。学生们提供了诸如飞机、风车等较为复杂的作品,展示了他们与众不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述,让他们体会到平面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渗透了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图形的组成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知道平面与立体之间的简单转换,为后继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以点带面――边做边复习
教师要改进复习的内容,调整复习的节奏和步伐,使之更贴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实际。由于时代的进步,学生接纳知识的容量和速度都前所未有,因此以往那种亦步亦趋式的复习势必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采用模块化、案例式的复习方式,精心设计出与复习内容契合的活动方案,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活动贯穿于这一段复习进程中,促进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持久兴趣。
对于年龄阶段的划分,世界各国并无统一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此外,在学术上还存在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等不同的界定。
本文所使用的“老年”概念,乃为方便研究的笼统称谓,是相对于年轻人群和上班族而言的,年龄在40岁以上且可自由支配时间充裕的群体。这一部分人,尽管实际年龄分属于青年、中老年、老年,但是在参与群文活动方面具备共同形态,可以忽略其年龄阶段上的差距。这些年龄偏大且已不再从事工作的各个年龄段的人聚在一起,往往结成大大小小的“圈子”,表现出鲜明的老年文化特征,区别于以儿童、少年、青年或中年人群为核心的文化现象。因此,本文整篇幅将以“老年人”这一集体名词来指称这类人群。
为更直观清楚地说明其年龄分布密度,下面,我将摘录部分2011年8月都江堰市文化馆登记在册的群团组织成员信息――
青城洞经古乐团。24人,均为男性。年龄从高到低依次为:84 81 80 80 80 80 79 78 78 77 77 76 76 65 65 65 61 55 5050 42 42 38。
国风合唱团,75人。其中男性21人,年龄从高到低依次为:71 68 67 67 67 66 65 65 64 64 62 61 60 60 58 57 56 55 5353 51。女性54人:60~65岁的12人,55~59岁的20人,50~54岁的18人,40~49岁的4人。
财神雷鼓演艺团,101人。其中男性34人:60~65岁的12人,55~59岁的8人,50~64岁的13人;40~49岁的1人。女性67人:60~65岁的3人,55~59岁的17人,50~54岁的36人,40~49岁的11人。
西蜀艺术团舞队,22人,均为女性:55~59岁的12人,50~54岁的9人,40~49岁的1人。
可见,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老年人(1)50~65岁为绝大多数;(2)年龄下限一般在40岁;(3)有越来越向高龄化发展的趋势。
二、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面貌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是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以文化馆(站)为阵地,依托各类文艺协会和群团组织开展的,适宜普通群众参与的各类文化活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有:文艺演出、书画工艺展览、文化知识讲座、民俗节庆活动、广场活动、文艺辅导培训、电影放映、研讨会、比赛征集活动等。根据活动开展的特点,又可细分为:定期和非定期、连续性和非连续性,节假日,和非节假日、城镇和农村、大型和中小型、政府组织和群众自发等类别。
在对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进行大致描述的基础上,我们展开后面的讨论。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本文所探讨的群众文化主要限于内地的县级城市及其乡镇。
三、以老年人为主体参与群众文化的必然
1.人数上的优势。以成都为例,《成都市2010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25034人。占总人口的17.62%,其中老年人口占该区(市)县总人口比例排在前三位的成华区、崇州市和金牛区,分别为20.33%、19.52%和19.42%。即以2004年被四川省政府授予“长寿之乡”称号的都江堰市为参考,截止2010年5月底,都江堰市共有60岁以上老人10.9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7.9%,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14065人,百岁老人82人,比全国老龄化比例高出5.4个百分点。(数据来源:都江堰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又据《都江堰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常住人口为657996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76161人,占11.57%,同2000年相比上升2.94个百分点。
以上数据表明,在老年人口密集地区,约每五人中就有一名是60岁以上老年人。考虑到60岁以下的退休和下岗人群、农村无业人员,以及外来购房居住老年人,实际进入本文研究视域的“老年”人口将更加庞大。未来十年,成都将进入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鉴于老年人口在绝对数量、人口比例、增长率、人均寿命等方面均呈上升态势,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的老年人相应地亦越来越多,并成为常态。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必将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巨大压力。
2.时间上的优势。群众文化活动的宗旨在于丰富人民业余精神生活,参与群文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便是时间。当代年轻人忙累于工作和各种竞争压力,连回家探望父母和相亲谈恋爱的时间都被压缩再压缩,他们选择的休闲方式通常是“宅”或者户外,再不然就是朋友聚餐K歌,参与日常性群众文化活动的机会较少。老年人则不同,除了帮助儿女照看孙辈外,有许多的闲暇时间还是需要打发的。从公园的变化可窥见一斑。以前,公园里最常见的风景是青年男女成双结对花前月下,而现在已被各个城市最熟悉的场景――老年人健身所取代。参与群众文化活动,赋闲在家的老年群体最有愿望。
3.组织上的优势。进入社会工作后,年轻人的社交网络主要通过BBS、QQ群等虚拟圈实现,加入与退出都经常变动。相比之下,老年群体有很多的选择。《成都市2010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介绍老年文教体活动:全市共有1870支老年文化团队,全年参加人数约42.23万人;各级老年活动站(中心、室)2819个,建筑面积31.56万平方米,其中,有2137个村级老年活动设施,建筑面积16.42万平方米,全年参加活动人数178.46万人次。各级老年大学(学校)564个,注册在校学员10.71万人。各级老年人协会2436个,参加人数67.31万人。
都江堰市常年活跃的文艺协会及群团组织如下:都江堰市作家协会、都江堰市音乐家协会、都江堰市舞蹈家协会、都江堰市美术家协会、都江堰市摄影家协会、都江堰市书法家协会、都江堰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都江堰爱乐艺术团、都江堰国风合唱团;都江堰市文化馆西蜀艺术团、都江堰市文化馆青城洞经古乐团、都江堰财神雷鼓演艺团、都江堰市历史文化研究会、都江堰市老人体育协会、都江堰市都江堰艺术团、都江堰市阳光体艺拉
丁舞队、都江堰市收藏家协会、都江堰市国学会等等。这些团体中,老年人的身影则更为常见。其中最大的是都江堰市老体协,拥有41个分会(队)、8000余名会员,覆盖全市20个乡镇。在各协会、群团组织成员的带动下,几乎每个社区都成立了自己的合唱团、秧歌队乃至其他兴趣小组。即便不是该组织的正式成员,作为相熟的街坊邻里,老年朋友也可以自愿参加相关的培训、排练和演出。每逢有活动,通过这些社团组织便捷且具针对性地下传通知,无论是作为观众还是作为演员,老年人的参与度都很高。文艺社团组织就像是大树的根须,将老年群体紧紧团结在一起,成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结交朋友、表达自我的重要途径。
4.才艺上的优势。国务院《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注重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我国广大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长期奋斗在教育、科研、文化、卫生和工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为国家的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中央组织部等《关于进一步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意见》)据网上最新数据,我国现有离退休科技人员约600多万,占全部科技人才的五分之一,其中70岁以下具有高中级职称、身体健康、有能力继续发挥作用的约200多万人。截至2010年底,全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离退休人员为6299万人,中国老教授协会和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个体会员数量超过65万人。(《“十一五”期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状况》)仅四川省老科协就有会员24580多名。(来源:四川省老龄办)
在文学艺术领域内,年龄与造诣的关系更为明显。老一辈中,既有泰山北斗、名师大家,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本地如数家珍的活化石。大多数老年人,都受过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熏陶,都有自己的爱好或特长,尤其在书法绘画、诗词联对、曲艺、手工艺、民族器乐歌舞、文物收藏、方言地志、风俗仪礼、歌谣传说、花鸟渔农等诸多方面有过人的学识和才能。因此,在群文生活中,老年群体担当了大量的工作。
5.生活习性上的优势,老年人喜早起,生活有规律,怕孤单,能够长期坚持参加某一类别的活动;老年人做事有热情,责任感和集体感强,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很高:老年人的思想观念越来越开放,懂得享受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参与文化活动的主动性越来越强;许多老年人常年保持着读书看报、收听广播的习惯,对本地的新闻十分关注,容易及时获取文化动态;老年人节俭一辈子,晚年都有一定的积蓄,有条件购置满足自己所需的文化产品;最后,相较于艺术院团、大学师生等专业人才,老年团队参与文化事业所要求的酬劳是极低甚至免费的。不管从哪方面来讲,老年人都是群文活动的常客、熟客。
提问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互动活动。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理解同教学效果的有效息相关。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教师的,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提问的技巧与质量。在过去的日常教学中,我的提问多以传统的封闭式提问为主,丢失主体性,缺乏开放性,缺少思考价值;提问笼统空泛,问题问得不明确;牵涉面太广,幼儿不知从何答起,也不容易回答好;问题难度太大,忽视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超过了幼儿的理解水平和知识基础;同时,很少有幼儿主动发起提问,幼儿的质疑精神相当缺乏。
我开始就老师的提问的有效性进行了反思:我想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把以幼儿发展为本作为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特点实施教育。而提问策略正是反映教师教育的能力与艺术的一个方面,教师如何有效地设计教学中的提问,是开发幼儿智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
一、考虑班级幼儿年龄的特点,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
提问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虽然是同一年龄段的幼儿,但每个幼儿都是不同的。教师要了解每个幼儿的不同经验、不同水平、不同个性,正确估计幼儿的能力,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对班级中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我们经常让他们回答有难度和灵活性较大的问题,让他们重新组合所获得的信息来寻求答案;对中等能力的幼儿,基础性和综合性的提问起到了巩固教学效果,吸引大部分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对于能力相对弱的幼儿,教师则可以设计一些难度不大,经过认真思考便能回答的问题,来帮助这些幼儿恢复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二、提问要有启发性,能激发幼儿积极思维
启发式的问题能开启幼儿的心智,使幼儿乐学好学,并能引导幼儿的思维步步深入。教师若将所提问题置于一种情景中,如美术活动“越长越大的毛毛虫”,画面上有的毛毛虫的身体连接起来,而有的身体没有连接好,教师便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哪一条毛毛虫,为什么?”“谁能告诉它应该怎么做?”这样就能改变幼儿消极被动地听故事的状态,激发幼儿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向幼儿提一些“大”而“深”的问题(“大”是指范围广,“深”是指有一定难度),逐步引导幼儿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如将“小蝌蚪分别问了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说的”“小蝌蚪为什么没有找到妈妈”等问题综合成“小蝌蚪为什么问了那么多动物都没有找到妈妈呢?”,其问题答案隐含着对事物的局部与整体之间关系的理解。教师的“为什么”“你从什么地方知道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等问题都是启发式问题的具体落实。
三、提问要讲究语言艺术
在集体教学活动时,幼儿常根据教师的提问来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因此,教师的提问语言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的提问语言必须具有科学性、准确性,以免造成幼儿理解错误或理解困难。如幼儿常把三角形的“角”与“脚”混淆起来,教师可以在提问时反复强调“角”字,提醒幼儿不要混淆。其次,由于教师的教学语言受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时间的制约,所以教师要以最简洁的语言传递最多的知识信息量,必须做到语言简炼流畅、通俗易懂,特别是口头提问句子不宜太长,否则会使幼儿记忆和理解困难,很难找到问题的核心。再次,教师提问的态度要诚恳,语言要亲切,谈话氛围要轻松和谐。在语调和语速的控制上能抑扬顿挫、疏密相间,正确处理提问和回答的关系,使幼儿能非常自然地听清问题,并能从容不迫地思考和回答问题。
四、提问要具有开放性,使幼儿积极思维、充分想象
开放性的问题与传统的提问有着
很大区别,传统的提问往往是一个问题一种答案,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有多种答案,注重的是对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多设计一些有思维指向的开放性问题,如“如果……,那么……”“你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认为应当怎样做”“你喜欢谁,为什么”“谁的方法好,假如是你会怎么办”“关于这个问题你还有其他看法吗”“你最喜欢这本书的哪一页”“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等等。在针对“这幅画讲了些什么”这个问题时,幼儿可以从人物动作、表情、语言、心理及背景等角度进行观察和讲述。由于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幼儿不但要理解故事,而且要将理解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有利于幼儿积极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调查中发现,长期睡眠不足是导致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影响身高。虽然现在孩子的平均身高较以前有了很大提升,大部分家长也认为只要营养跟上了就会长高,其实不然。如果孩子长期睡眠不足,就会影响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导致孩子不容易长高。
导致肥胖。“睡得多”和“睡得少”都会造成肥胖,但有研究表明,孩子缺觉造成的肥胖与其他因素导致的肥胖不同,这是因为睡眠不佳会影响那些与食欲和饱腹感有关的激素,结果就是慢慢变胖。
破坏记忆力。孩子越小所需的睡眠就越多,睡眠不足的孩子学习时往往精力不集中,容易减缓认知能力的发展。睡眠不足会破坏脑部负责近期学习记忆的海马神经区域,对记忆力的破坏是不可弥补的。
此外,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睡眠处在“生命金字塔”的最底层,这种最低层次的需要如果长期得不到满足,会引发精神上的烦躁、焦虑不安、情绪不稳等问题。轻则造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成绩;重则情绪会变得反复无常,破坏人际关系;有的学生甚至会因情绪不稳而容易冲动,产生攻击性。
补睡眠比补营养更重要
专家指出,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背后是沉重的社会问题,涉及到教育体制、升学机制、竞争机制、用人机制等多个方面。调查显示,半数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读到博士,九成孩子认为自己应该至少读到本科,这无形中就会带来学业压力。在升学压力普遍较大的亚洲,牺牲睡眠时间来学习是较为普遍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和老师应帮助孩子学会睡觉。
从小培养正确的生活习惯。专家表示,家长首先要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生活习惯,做事情干脆利索、不要拖拉。父母在培养孩子睡眠习惯上要起表率作用,减少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
营造良好的睡觉环境。先将电脑、电视机、过亮的灯以及玩具等移出卧室,给孩子营造舒适的睡觉环境;然后和孩子一起定个时间表,督促他们及时完成作业,睡前让孩子做些准备工作,如刷牙、洗脸、整理床铺等,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是对孩子进行“该睡觉了”的心理暗示;最后,在睡前建立“缓冲期”,通过讲故事,听音乐等活动,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该睡觉了,帮助他们安静下来。
避免垃圾睡眠。日本一项研究发现,睡前用电脑、看电视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特别是上网,容易让人神经兴奋。所以在晚上9点后,家长要监督孩子尽量不要进行这些娱乐活动。
对孩子应“因性施教”
李付春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经断言:男孩早于6岁上学是灾难性的选择。一般而言,女孩最擅长的学习方式是语言沟通、聊天和阅读,而男孩最擅长的学习方式是运动、实验操作、使用计算机或参与体验,可是男孩喜欢的学习方式在当今的中小学校中很难得到满足。
现今的初中生与前十年的相比,总体来看心理年龄要比前十年的小2-3岁,尤其是男生比女生生活自理能力更差,以前老师处理学生的矛盾基本是女生受男生欺负,而如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多数是男生受女生欺负。总体来看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以前的学生中不爱学习的绝大多数热爱劳动,老师一说马上自觉拿起工具积极响应,而如今的初中生不爱学习的肢体也懒惰,老师喊不到他的名,装作没听见。具体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种。
1.心理脆弱,想法极端。初中生很多普遍心理脆弱、意志薄弱,面临困惑时,往往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表现为行动迟缓,受到挫折时不能正确对待,有的感到学习好赖无所谓。认为自己自信、开朗的仅仅占20%, 50%表示遇到烦心事或困难会闷在心里。
2.自私任性,霸道蛮横。我发现初中生中有不少“小霸王”,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霸道蛮横、脾气暴躁,不听劝告,不服管,甚至对家长、老师有敌视、仇视的畸形心态。稍有不满意便大发脾气,叛逆怨恨。
3.价值扭曲,贪图享乐。初中生中有不少“不差钱”。 他们虽在学校读寄宿,却不常在学校食堂吃。有的甚至邀2个同学翻校墙偷跑出去到家偷拿了钱到网吧,他们出手阔绰,大把大把地花着父母的血汗钱毫不心疼,还以此作为向同学炫耀的资本,常常令老师瞠目结舌。
4.学习心态不稳定。由于监护人大多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或没有这个意识,重养轻教,致使初中生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大部分家长重监护轻教育,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初中生本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制现代社会中不良诱惑,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5.性格两级分化。初中生中性格两级分化严重,一种是自我约束力很强,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和稳重,像个“小大人”;另一部分要么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要么则好斗、天不怕地不怕,对于老师的话是滴水不进。
二、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缺乏良好的亲情教育。“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麦肯(Mack-innon,1950)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的一个总结。由于“农村初中生”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很多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2.亲人溺爱放纵。现今农村初中生家庭普遍存在溺爱放纵孩子的现象。有的年轻父母虽然意识到自己的孩子不能“留守”在家,总是感觉自己小时候没享受什么,存在用优越的生活条件来补偿的心理,对孩子有求必应,使孩子渐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和贪图享受。
3.学校教育措施跟不上。学校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现在的教育指挥棒致使大多数的学校、老师十分关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成绩差”的学生。而其中的“问题初中生”更属于特殊的群体, 自然而然不引起学校、老师的注意。
4.社会因素。因有关职能部门部门缺乏对娱乐场所的有效管理,致使不少农村“初中生”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干劲不足等不良的学习心态,整天沉迷于娱乐场所,不能自拔。据我了解有的网吧为了经济效益,绞尽脑汁留住孩子,有的甚至给孩子们提供方便面。由于农村初中生在家长、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链中出现“断层”,因此,极易产生生活失助、学业失助、行为失控、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的现象,形成一定程度上的人格。
三、解决“初中生”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长任教师,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相反,则阻碍其发展。为了“农村初中生”能够像城市初中生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我认为完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搭建他们能够见面的桥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良好的情感是重中之重。一是家长要转变观念,重视初中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二是要尽可能地保持和孩子的密切联系和沟通。三是外出务工的家长还要和学校,特别是孩子的班主任老师保持经常的联系,以便了解孩子的动态。
现代心理学认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应该是:(1)智力正常。符合实际年龄的智力是以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总和。 (2)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儿童青少年经常保持轻松、愉快、稳定、协调的情绪,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使整个心身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从而提高心理功能有助于发挥自身的内在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成绩。(3)较好的社会适应性。 一个心理健康的儿童青少年能够较快地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包括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及人际环境等。即使突然发生意外变化或身处恶劣环境中,也能较快地顺应环境并保持心理平衡。(4)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儿童青少年能够与同龄人建立平等、互助、和睦相处的伙伴关系。(5)反应能力适度与行为协调。健康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和谐统一。(6)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 心理健康的儿童青少年具有与其实际年龄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并形成与年龄阶段相适应的心理、行为模式。(7)心理自控能力。心理活动自控能力强的儿童、青少年,其注意集中水平高,记忆和意识活动有效水平也高。而自控能力较差者,其注意集中水平低,注意力难集中,缺乏专注性,其记忆和意识活动有效水平低,往往导致学习困难。(8)健全的个性特征。个性(人格)是每一个人独有的心理特征及特有的行为模式,具有相对的倾向性和稳定性。(9)自信心。自信心是对自我的客观评价,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认知和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如果自我评价过高、自命不凡,会因盲目自信导致意外失败而沮丧,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若自我评价过低,会产生自卑感,因缺乏勇气不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而失去机遇而一事无成。恰当的自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10)心理耐受力。对突发的强烈精神刺激或长期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以及对压力、失败、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即为心理耐受力。
那么班主任如何在工作中对学生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渗透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班主任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环节,永远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排除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障碍,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教材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精心设计导语课堂引入,巧妙置疑设问,运用恰当形象的比喻及表扬和鼓励,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正确引导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教学中教师的自然大方的教态,饱满的精神,亲切而关爱语言,恰如其分的手势和期待的目光,充满逻辑性而精确性的讲授,深入浅出的比喻等多种课堂手段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情感共鸣,通过和谐的师生情感交流,使学生形成轻松愉快的学习心理。尤其是在课改实验中,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小组的配合协作,通过小组和教师的积极的评价,都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成功感和成就感,充分体会自己在团队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愉悦的体验。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现成教材的作用,如语文课本中的名家名篇,字词句中蕴含着做人的道理,审美的情趣,在教学中应当深层次引导学生加强理解,从中体会意境,比较自己的行为,矫正心理上的障碍。数学教学中,通过对烦琐计算可引导培养学生的耐心而不可毛躁的良好心理品质,对容易出错的问题可对学生进行耐挫折能力和细心的心理品质的教育。
学习是学生在校的主导活动,学生的大量的心理困惑都产生于学习活动之中,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的解决,理应当与学科渗透相结合。而各科教材都蕴涵相当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素材,教学中又会经常出现有利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情景,班主任及教师细心挖掘,充分利用,是一定会收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具有教育的持久性和广泛的社会性。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塑造离不开和谐的家庭环境。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成因于家庭,显现于学学校,恶化于社会。很多家长又因为工作忙和家庭教育水平的缺陷,忽视了子女的心理品质的现状及其培养和矫正。因此,班主任应通过积极的家访对学生尤其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教育。
然而一谈到家访,学生就紧张,学生一定认为老师要向家长告状,自己免不了一顿斥责甚至惩罚,所以学生不喜欢老师进行家访。但是家访又是一个了解学生很重要的途径。班主任一定要合理安排好家访活动时间,例如选择在学生取得成绩时、有问题时和需要帮助时。在进行家访活动中多向家长肯定学习的成绩,少说学生的不是。通过家访增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宽容和关心。遇到学生的一些小毛病,班主任要向学生直接提出,千万不可向家长告状,以防止学生逆反心理和敌对情绪的产生。班主任也要注意家访的方式,如将家长请到学校,或手机交流,有条件的也可以QQ、微信交流等,交流的时候也要注意多提学生的优点和对学生问题的建设性意见。
三、利用主题班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必须懂得心理学并运用心理学理论培养学生的能力。班主任应积极提高自身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修养并运用所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如利用主题班会进行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如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标准的讲座和讨论,针对中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开出具有不同阶段的讲座,如高一年级的“适应”教育。高二年级的“立志”教育,高三年级的“理想”教育等,既对我校普通中学学生进行自信心的讲座,又开展“进入普通中学就没有希望了吗”的讨论和研究性学习。主题班会除可开讲座外,还可以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种多样的形式,班主任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好主题班会,以进行各方面的心理教育,补充课外知识,讲中外有意义的故事,讨论社会上的一种现象,参观、看录象、开展竞赛和心理测试等活动。内容可以是专题的,也可以是全面的,可以自己组织找资料也可以请辅导员。从中潜移默化地引导,使学生具有勤奋上进、诚实正义、无私奉献等良好品质,能够分辨是非,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能力,树立正确的友谊观、价值观、人生观。
四、利用各种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会在不同的阶段进行各种各样的体育比赛、文艺表演、课本剧演出等活动,每个学生的长处各异,班主任应充分挖掘班里各方面的人才,给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锻炼的机会,同时采取心理激励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毅力,让他们认识到成功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使学生形成不甘落后的个人竞争心理和团结协作的集体竞争心理。当比赛竞争中遇到困难时,帮助学生认识取得成功的艰难,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在遇到挫折时尽力保持较为平和的心境,能自觉控制好自觉的行为,保持心理平衡,让学生积极上进的情绪始终处于优势。例如我班有一位同学平时胆小,做事优柔寡断,我在动员他参加学校大队接力越野赛,课本剧演出时鼓励他一定能行,当他为班级获奖时,又对他进行及时的心理引导,使他能认识成功来自于平时的努力,只要克服自己的心理弱点,积极参与就一定能成功的道理。后来他在学习中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学校里还有以德育为主题的多种教育活动,如以“诚信、责任、爱心”为主题教育的演讲比赛,还有其他的辩论赛等都是很好的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机会。
五、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与学生个别谈心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054-002
情境教学已逐渐为广大英语教师所采用,英语课堂上师生在情境中一起体验、探究、思考、感悟,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求知乐趣,激活了课堂机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为此,笔者就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激活英语课堂,谈几点具体的做法和体会。
一、竞赛法
把竞争带入英语课堂。利用学生自尊心、自我表现欲、荣誉感强,好胜不服输的心理年龄特点,在教师的引导调动下便可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适合学生的竞争气氛,有效防止学生疲劳和产生厌烦情绪,积极的参与到竞争学习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因此,笔者在教学中经常引进竞争机制,给学生一个表现的机会。如提倡“七嘴八舌”和“流水发言”,充分信任学生。课堂上采用比分制,开展学生个人争优和小组比赛争胜的教学形式,如在练习语法the same as和be different from时,在小组内展开竞赛,比一比谁会的多,学生就会争抢地说:“My school uniform is the same as yours. ”、“ My shoes are different from your shoes”……这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情绪饱满,同时团队合作精神得以增强。更重要的是给学习优秀的学生创造了表现的机会,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铺垫了台阶,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动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游戏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时期的英语教学要提倡“乐”的观念,情绪越好,越乐观,对所学内容便会发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效果也将越好。初中生活泼、好动、好玩,而游戏对于学生来说是喜闻乐见的。如, 8A Unit4(Vocabulary)这一课时的目标是掌握各种野生动物的名称。笔者将全班分成四人小组,每小组讨论如何用学过的知识描述这些动物。然后每小组选派能力较强的一位同学上台描述一种动物,让其他各组猜测该动物的名称。顺利完成一次猜测,猜对组得一分。然后另一组选派同学上台介绍,其他组猜测。在规定时间内,以完成猜测游戏多者为胜方,给以鼓励。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从而保持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直现情境法
任何人的学习活动总是从特定的背景中走出来并进入学习状态的。这个背景就是学习者和周围的环境、人群之间的关系。初中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影响他们进入学习状态的因素更是多种多样。因此,教师恰当地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众多感官参与语言学习,从而达到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如教语法have been to和 have gone to的区别时,笔者故意请A学生去办公室拿作业本,然后向班里其他的学生说 Where has A gone? He has gone to the teachers’ office. 等A回到教室继续说 Where has A been ? He has been to the teachers’ office. 从而归纳出:某人去了某个地方还没回来就用have gone to。某人去过某个地方就用have been to。这样就把枯燥、呆板的语法变得明了、清晰,使学生对语法的感知理解更为深刻。
四、运用多媒体,提供直观的言语交际情境法
“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布鲁纳语)。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其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多媒体技术能提供教材难以提供的情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非语言因素造成的理解难度,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外语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和保护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多媒体介入英语课堂教学中,为创设语言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学生可以从被动的信息接受变为语言交际的积极参与者。如8B Unit 2(Reading) 笔者呈现香港迪思尼乐园的一些图片,尤其是一些卡通图画,像Kitty, Daisy Duck, Donald Duck等引入旅游话题,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增强英语环境氛围,使得学生宛若置身于一种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在创设语言情境中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训练,学生会感到所学英语的重要性和真实性,对语言的感觉和理解便会更加深刻,这样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五、创设问题情境法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疑是思之端。”思维活动由问题的产生开始,问题是学习的起点,问题是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就会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积极思维。学生思维的火花往往闪现在质疑、答问、讨论或练习之中,而独创性见解的表达或挑战性问题的提出往往能推波助澜,使英语课堂教学迭起。西人有谚:“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铺的都是错误的鹅卵石。”因此,教学中有时视情况还可故意创设“搭错梯子爬错墙”的错误问题情境,如为了区分短暂性动词和延续性动词的用法时,教师故意说:The cat has died for three years. He has gone to the cinema since last year. 学生抢着回答: The cat has been dead for three years. He went to the cinema last year.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动脑,自己去发现,直至走出错误的迷宫,这比简单的塞给他们一大包知识更有好处。通过问题促使学生思索,相互交流和争论,使学生始终在问题中学习,养成提问题想问题的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正如波利亚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创设成功体验情境法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们对过去经历过而且获得成功的事情容易发生兴趣。心理学家还指出:人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肯定。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因此可以说,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希望老师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激励与肯定。鉴于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体验:如让成绩差的同学背几个单词,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课堂回答问题时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喝彩,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教师再适时适地的做出适当的表扬和鼓励等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正如爱默生所言:“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只有学生建立了自信,才能更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因为“成功带来的愉快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儿童想当一名好学生的愿望就是依靠这股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语)
总之,成功的英语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活英语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正如法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中只有始终坚持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教学效果;才能把学生从被动接受中解脱出来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构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中学英语教师,我们应该从学生的长远利益出发,努力创设各种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游客对旅游活动的追求和猎奇心理的欲望越发强烈。各地旅游景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主题公园、休闲氧吧、自驾游营地、人文村寨等等,新奇的旅游活动在中华大地上遍地花开。但人类的旅游活动与景观环境在一定意义上是存在交互性的。旅客、开发商与景观环境之间的“博弈”关系必然会保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因此寻求解决之道刻不容缓。而在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除却政令、规划策略等宏观的着眼点之外,我们还可以一种微观的有效手段,对旅游景区的开发与建设加以引导与控制。
一、游览感知与景观环境
旅游者对景观旅游资源的选择取决于他们的动机,而他们的动机是复杂性与多样化的融合体。根据各自不同的背景与需求,旅游者的选择虽然不尽相同,但经历与感知区域性的差异是其永恒的主题。辽阔的原野植被繁茂的森林更加受到偏爱。动物的种群数量,植物的冠幅与密度都会影响游客对景区环境的感受,因此景观环境中的自然原生态基质是吸引游客的感知基础。而景观环境中也存在着一些依附于基质的景观,如清澈的溪流、芬芳的花香、欢快的鸟鸣声也都是组成自然景观环境的重要因素,它们共同给景观环境带来一种多变的灵动性和吸引力。但是对于原生态自然环境中灌木杂草的无序生长受到负面评价较多,这说明次序性的视觉感受在自然环境中更具有亲和力。而在影响环境喜好的各因素中,身体与心理年龄因素比重较大,如儿童较少受到人为痕迹对环境喜好的影响;中青年则表现出对环境中人为部分较高的敏感度;而对人工环境的排斥反应最不明显的则是老年人,但同时正面感受程度也远不如儿童。因此自然景观环境的综合面貌特征,是在环境所具有的个体自然因素与人的心理感知上,起到了一个综合互动的媒介作用。它在人们对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喜好偏爱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自然环境的综合面貌感受,决定了环境引人注目的差异性特征,且对这个特征进行指引。游人对自然环境中个体感受的喜好倾向,正说明了这一特征的吸引力,使他的感知体验跟多的投向它,即环境感知的先觉形态。游人对神秘而又富有变化与新颖的景色有着特别的偏爱,它对游人探索欲的激发十分显著,而对于那些各项因素都处在平均水准的景观环境来说,旅游者能够通过何种感知手段,对这一最具有吸引力的环境面貌特征加以感知,从而获得差异性的游览经历呢?
二、“色彩与环境感受”――环境色彩
康定斯基(俄国画家与教育家1864-1944)曾说过:“不画出某些色彩的形状,也可以创造出具有意义的真实来”,而 勒?柯布西耶(瑞士建筑家,现代建筑旗手1887-1965)也曾明确指出:“色彩不是用来叙述什么的,它是用来唤醒某种感知的” 。这些观点表明,色彩在视知觉中拥有独特的感知功能及其实用价值。因此在色彩心理学中,利用同统一的视知觉经验和色彩架构形式,表述与感知人们的各种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使色彩成为环境信息表述中,绝佳媒介和载体。而特定颜色的内涵意义,如黑色或者白色,其叙述特点在同质的时空背景下具有某种兼容性。这种兼容性表现在色彩对人们的自然属性认知的感受上,更加反映在的群体对色彩共有意识上。这是人类对色彩特性长期的观察和应用的必然结果,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环境色彩是指,在特定的自然条件、文脉背景、经济结构等地域性特质的相互作用下,环境信息所物化综合后的色彩表象。环境色彩区别于个体物质的色彩特性,它不单独显现物质的固有属性,而是对特定的整体环境信息进行融合与演绎。
三、“色彩”――作为旅游景观环境的最重要主题
两千多年前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里我们可以看到关于色彩的早期观点“可见即是色彩”。而现代物理学定义的色彩是:波段范围内可见光的一种能量分布状态,它可引起人类的视觉刺激作用。而在艺术家、人文学家、建筑的眼中,色彩是表述人性情感的一种抽象语言,是共性美感中最朴实化的表述。因此我们研究色彩的现实意义,是掌控其所固有的感知内涵和标示功能。而在景观自然环境中色彩是一种能够唤醒自我感觉的介质,它所具有的能量可以激发出人们最为直接和真实的心理反应,是自然界共有的标识系统。因此“色彩”必然的成为了旅游景观环境中,最为有效与耀眼的,造势手段和氛围营造方法。它能够对旅游者形成最直接和强力的,视觉暗示与景观感受。从而在宏观上引导一个旅游景区的景观环境建设,在微观上调节景区的景观视觉特性。
在体验现代景观环境时,身体感知是最为直接和具体的,环境空间信息的传递和表述依附于具象的天空、大地、山林建筑;而色彩虽然是由人的视觉所感知,
但它还是要依附于如光线这一即抽象又具象抽象的实体而存在,它是环境空间相貌的视觉形态。因此在规划建设旅游景观环境时,根据项目定位和目标人群的不同特性架构不同色彩形态,并且引入一些非视觉性人文感受(如喜庆、温情、平和等)传达给人们,在兼顾如生态、人性化、文脉等各方因素的环境资源;使其审美层次提升达到整体环境感受相互和谐的现实。这即是现代环境色彩设计的本质内涵也是其根本目的所在。
四、结 语
现代旅游景观开发,已经不局限于单一的人为建筑构景,而是着眼于景观大环境的各类因素。其中环境的视觉感受已成为景观感知中的重要主题,游客不再是简单接受视觉上的色彩形态刺激,更是一种环境与视知觉间的互动体验。在旅游景区的环境开发中,研究当地区域性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特征,关注其原生状态下,色彩的视觉特性、演化规律、精神内涵等,能够帮助我们提炼与确定景区的环境基调色彩,其色彩具有地域性的包容感和延续力。以此为参照,结合当地民俗、服饰、建筑的色彩,可使我们掌握此地色彩上的地域差异与超常性。从而为和谐区域内色彩的视觉感知提供色域基础。在此之上景区内建筑、植物、路径、标识、服饰、广告宣传等等,其用色都应遵循此色域基础以达到全局和谐局部差异的效果。从而使景区内的人工痕迹与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相融合,避免出现对原生态环境的侵略式影响,以提升旅游景区的整体环境氛围和旅游产品的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可以明显区别出语文活动课程与传统语文课程的差异。传统的语文活动课堂是以语文教材为着眼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本进行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训练,教师所采用的也大都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模式导致了学生实践知识的不足。另外传统语文教材具有很大的有限性,缺乏一定的时代性与现实性,学生通过对语文教材的学习并不能很好地与现实接轨。新型的初中语文活动课程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语文课堂的不足,与传统语文课堂相辅相成,构成了语文课的整体。初中语文活动课具有开放性、科学性等特点,它能够将学科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在整体上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
一、语文活动课的现状分析
由于初中语文活动课兴起时间较短,一些具体的实施措施不足,一些学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较多问题,主要问题表现为语文学科性质的混淆、教师过度夸大学生的自主性、忽视学生的差异性以及教学组织的滞后性。
(一)语文学科性质的混淆
语文教育界曾对语文学科的性质进行了大讨论,呼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而不是其他课程。通过长期探索,传统的语文课程在其形式上发生明显转变,但性质混淆的误区仍在初中语文活动课堂中存在。语文活动课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语文教师对语文性质的理解不到位,如对语文学科及其他学科的性质产生了混淆,把语文活动课上成了“地理课”、“历史课”、“音乐课”等课程,使得语文活动课完全走了样,变成了一锅“大杂烩”,正所谓“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以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语文实践活动“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为例,一些语文教师在活动课中大谈社会热点与政治要闻,学生们也激情澎湃,讨论得热火朝天,不断举例论证自己的观点。在这节语文活动课堂上学生虽然完全融入了课堂讨论中,教师对教学结果也甚是满意,一次语文活动课看似完美结束。但由于教师在活动课程中忽视了语文学科的性质,一味地阐述政治观点,脱离了语文活动主题,未能使语文活动课程发挥应有作用。
(二)教师过度夸大学生的自主性,忽视学生的差异性
语文活动课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自主、有目的地进行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虽强调学生的主体但不能脱离教师的主导。一些语文教师在理解上出现偏差,导致在具体的语文活动课程中忽视教师的主导性,把课堂全权交由学生负责。然而过度放权于学生,必然会使活动课堂呈现出一片混乱的局面。甚至有些教师直接把语文活动课定义为是学生的课堂。有些学生对教师提出的具体问题敷衍了事,不经思索,直接照抄网络上一些资源或者随意得出一些结论,看似有理有据,其实华而不实。一节语文活动课下来,学生并没有学到具体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更不用说达到语文活动课所要求的具体标准。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受挫,不能顺利进行,出现诸如学习动机低落,焦虑、紧张感强烈,缺乏自信等其他问题。”[2]“学困生”是实施义务教育制度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语文教师在具体活动课程上要关注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但这一基本问题往往得不到教师应有的注意,致使一些学生游离于语文活动课堂边缘。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活动安排过程中会过于偏爱一些优秀生,对“学困生”则没有投入应有的关注。对于“学困生”而言没有参与感,久而久之,使得他们在教师的忽视下逐渐地远离语文活动课堂。
(三)教学组织的落后性
长久以来,传统的语文课堂呈现出一种教学效率低下的局面,教学质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求。语文活动课虽然弥补了传统课堂的不足,但在具体的语文活动课程的实施中,许多语文教师依旧按照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完全照本宣科,毫无创新意识,使得原本充满活力的语文实践课程,受到教学组织的限制变成了死气沉沉的教科书式的宣讲与解读,与传统的语文课堂并没有具体的差别,完全背离了语文活动课程的目的。
二、初中语文活动课程的对应策略
如何进行语文活动课程的教W设计,从根本方面改变初中语文活动课程的现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
对教师而言,需要制定长期的语文活动教学计划。语文活动课程并不是语文教师自主发挥的课程,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教学设计和准备,不能以教师的突发奇想和随意的一个主题就开始了一次语文活动课程。在课程的安排上语文教师可以就几个方面的大问题来进行一个学期的总体的设计,可以先就某一方面的问题设计好主题,再不断层层递进。例如从听、说、读、写的四个方面确定一个大的总体的目标,再从总体目标中划分出阶段目标,明确好每一次的语文活动课程主要是侧重于对学生哪一方面的培养,围绕这一目标进行预设和设计,不求面面俱到,但就具体的问题要研究透彻,不能是大范围、大面积的撒网。经过长期坚持,在期末语文活动课程进行总结时,会发现在语文活动课程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不断提高与进步,并且学生的探究、创新以及合作的意识在不知不觉当中已经得到发展。
(二)尊重W生差异,开设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征的课程
语文教师要尊重差异,理解差异,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做为一名老师应该要做到因材施教,在对学生进行活动安排时,要注意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以及接受能力,尽可能地挖掘每位学生的长处,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在活动课程中学生才能充分地展现自我,才会对课堂产生兴趣;语文活动课程也能发挥它的实质作用,学生也才能更好地吸收知识,完善自我。
语文活动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探究精神为主的实践课程,那么语文活动课程的设计一定要吸引学生的目光。通过艾里克森对自我意识的研究,可以得知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较为成熟,能够比较自觉地认识和评价自我,他们渴望自主,希望得到自尊的体验,期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社会的认可。那么语文教师在活动主题的设计上要抓住学生的心理以及年龄特征,而不以超出他们理解范围外的知识为主题进行探究,这样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使他们真正参与其中,有所收获。例如以“诗歌与古典音乐”为主题,首先音乐是学生所钟爱的,这个主题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但在具体的活动课程中教师要把握好音乐和诗歌之间的联系,不要有所偏颇。
(三)完善语文活动课的组织
语文活动课的组织工作,一方面要做好学生的组织工作,要让全部的学生参与其中,做到在参与中学习、提高,而不是面对少部分优秀的学生。二要改变学生长久以来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教师要积极进行组织和设计,这可以采用我们在传统语文课堂上运用的小组交流法。第一步,小组成员之间就具体的问题进行分工,每个人完成不同资料的搜集。第二步,小组的成员将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完善,小组内每个人阐述自己的观点,既锻炼每个学生的“说”的能力,也让其有机会展示自我。第三步,进行班级内的交流,每一个小组派代表对自己小组的学习结果进行展示,让不同小组对其他小组的结果进行评判,说出自己的理由。第四步,教师对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让学生进行学习或评判,并对学生小组的结果进行整合,这样就体现了公平性,教师参与其中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第五步,让学生进行总结,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对这次的语文活动课结果进行总结,对疑问以及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断地总结完善,力求做到完美。第六步,教师的总结与反思,语文教师在活动课结束后,要写一份课后反思以及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这样既可以挖掘学生的特长,也可以快速地熟悉学生,在接下来的活动课程中会有所帮助。
另外语文活动课程的设计大体上不能脱离语文学科的范围,语文活动课程要密切联系语文学科。就如前面所讲语文活动课程要把握好语文的性质,不能跑偏变成其他学科的活动课程。但是活动课程的安排也不能受到语文教材的限制和束缚,可以结合已有的教材,但是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不同的方面扩宽学生已有的知识层面。
总之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课堂中,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也要善于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要做好教学设计,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知识能力与技能,扩宽学生的语文知识面和提高学生文学层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只有不断地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进行探索实践,语文活动课才会更加的完备成熟,为传统的语文课堂增添一抹不一样的色彩,使语文教学焕发新的风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