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13: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急诊科疾病护理常规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急诊科危重患者具有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等多种特点,在救治过程中由于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检查、多方面的治疗,因此常需实施院内转运。院内转运在一定程度上可加重症状,增加死亡率,而在院内转运过程中实施安全护理干预,可大大减少转运过程中意外事件的产生,降低死亡率,减少护理纠纷,对患者的疾病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3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诊断和治疗后均选择进行院内转运。将63例分为两组。研究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20~80岁,平均(41.70±4.80)岁;疾病类型:急性呼吸系统疾病5例,心脑血管疾病10例,消化系统疾病4例,意外伤害11例,其它2例。对照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21~82岁,平均(42.11±5.13)岁;疾病类型:急性呼吸系统疾病4例,心脑血管疾病9例,消化系统疾病3例,意外伤害12例,其它3例。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31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即实施传统的平车护送,加强输液处理,对呼吸困难者进行相应的吸氧措施等。研究组32例患者于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安全护理干预,贯彻"安全转运流程",其中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2.1转运前安全护理干预 参照危重患者的实际情况,由专科医生对其院内转运的安全性进行客观、科学地评估,部分患者症状较为严重或生命体征不允许等,均需暂缓转运[1]。经专科医生讨论,确定可以进行转运的患者,必须于转运前实施呼吸道护理,及时清理呼吸道内存在的分泌物。若为呼吸困难者,则必须加强吸氧处理,确保其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2]。转运前,必须加强相关设备的检查,确保各个设备能够安全、正常地使用,同时必须提前联系好转运目的科室,让其做好接收的准备,以便能够及时开展救治工作[3]。
1.2.2转运中安全护理干预 在转运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观察,及时掌握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所出现的变化,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等症状,若出现这些症状,则需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及时实施对症处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4]。转运途中可取头高位,要尽可能避免震荡,同时必须确保中途的顺畅,以备突发状况出现后能够及时进行有效地处理[5]。若转运途中患者存在心脏骤停或严重的呼吸障碍,则需于第一时间内开展救治工作。
1.2.3转运后安全护理干预 在将危重患者顺利转运至目的科室后,必须及时安置好患者,同时加强各方面的检查,确保其生命体征处于平稳状态。若患者症状较为严重,需立即进行引流或吸氧处理,则必须于第一时间装置引流,并应用相关的呼吸机。待患者安全安置,且检查未存在异常现象后,可进行签字确认,做好转运交接工作,转运工作完毕。
1.3统计学方法 组间比较实施χ2检验,应用软件为SPSS12.0,当P
2 结果
2.1院内转运用时情况 研究组转运时间30min的比例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家属满意度 研究组家属满意度(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67.7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死亡率 研究组死亡0例,死亡率为0%;对照组死亡2例,死亡率为6.45%。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782,P
3 讨论
急诊科危重患者是医院较为特殊的人群,其病情严重,随时都有丧失生命的危险,而在救治过程中,院内转运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关系到危重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对于急诊科危重患者,在其院内转运过程中实施安全护理干预,对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转运前安全护理干预可为院内转运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减少转运过程中意外事件的产生;转运中安全护理干预是危重患者安全、顺利转运的重要保障,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减少护理纠纷,转运后安全护理干预可使危重患者的生命体征处于平稳的状态中,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我院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对31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另对32例患者给予安全护理干预,贯彻"安全转运流程"(见图1),其中后者转运时间明显短于前者,其转运时间
图1 急诊科患者安全转运流程图
综上所述,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推行安全护理干预,将"安全转运流程"贯穿于院内转运的每一个环节中,可有效缩短院内转运时间,减少突发状况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对危重患者的疾病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邰金萍.护理干预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16:2689-2690.
[2]赵卫勤.护理干预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11:82+84.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期待也随之增高[1 2]。尤其是社区基层医院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与人们群众的关系更为密切,更加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3 4]。风险因素管理是最近几年护理工作中较为新颖的概念,我院将其引入急诊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并且分析和观察其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急诊科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20岁-60岁,平均年龄35.6±10.6岁,急诊原发病:急性心肌梗死24例,心衰1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20例。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与本次调查,依据是否实施风险因素管理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风险因素管理)30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30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例、年龄分布特点、急诊原发病情况等一般临床资料,经过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库,通过分析,P>0.05,提示两组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管理方法 对照组 根据急诊科收治患者临床特点,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风险因素管理:(1)风险因素管理评估:由急诊科资深护理工作人员共同讨论对急诊科一些风险因素进行评价,制定相应的风险因素管理方法。(2)组织医护人员参加院感办组织的感染控制学术讲座,结合科室的具体情况,进行感染性疾病的消毒和隔离操作技术的培训和现场演练,培养和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两组患者对风险因素认知度和风险事件发生率:(1)风险因素认知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依据患者对急诊科常见的物理化学风险、微生物风险、暴力性风险、心理风险等情况的认知程度进行评价;(2)风险事件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如化
1.3.2 观察两组患者风险因素管理实施效果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综合满意度、护患纠纷投诉率、急诊科护理质控评分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建立数据库,通过卡方检验和t检验分析,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风险因素认知度和风险事件发生率的比较(如表1)
2.2 两组患者风险因素管理实施效果评价的比较(如表2)
3 讨论
风险因素管理是指对患者、护理人员、探访者可能伤害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的过程。急诊科是一个专科性较强的科室,其常涉及急重患者,患流量大,各种情况较为复杂。由于患者病情急、进展快,护理人员常会接触到携带不同病原微生物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因急诊科收治患者紧急,一些患者病史询问不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急救工作,可能增加护理人员血液传播疾病感染的危险性。急诊科常用化学消毒剂如戊二醛、过氧乙酸等其对人体的皮肤、黏膜、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另外急诊科常会收治一些患者,由于患者及家属的焦虑心理和个人饮酒等素质不同,可能对医护人员出现肢体语言过当,恶语伤人、动手打人等情况。此时应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工作培训,减少职业暴露,坚持以预防为主要的方针。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遵循以患者为中心,进行有效的沟通的原则做好急诊护理工作。本研究通过常规护理+风险因素管理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对风险因素认知度和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风险因素管理实施效果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有效的风险因素管理降低了风险事件的发生,有效的提高了临床工作质量。综上所述,风险因素管理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贾晓凤,刘恩君,闰晶,等,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0,22(2):387-389.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271-02
目前,随着社会发展及医疗技术水平提高,人们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现代临床护理理念也从以疾病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1]。无缝隙护理模式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方法,其极具人性化,在保证护理过程完整性和连续性同时,最终达到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的效果[2]。急诊科病人疾病复杂,且病情危重,多数病人属抢救病人,在治疗时间性上要求较高,增加了临床护理难度[3]。为了探讨急诊科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的效果,本文选取急诊科病人100例,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效果比较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5年1月急诊科病人200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无缝组与常规组,每组各有病人100例。100例无缝组病人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在17―80岁,平均年龄为(41.64±10.42)岁。100例常规组病人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在23―79岁,平均年龄为(42.52±10.32)岁。两组病人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检验显示可比性良好。
1.2 方法
常规组病人采用常规方式行护理干预:在接到患者家属的急救电话时由120救护站出车进行患者的接诊,并与此同时与患者家属联系,进行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目前身体状况的进一步了解,并做好治疗准备。在救护车到达后迅速给予患者吸氧等治疗,并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同时联系急救室做好治疗准备。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迅速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在对患者家属进行患者详细病史的问诊的同时将患者迅速转移至急诊抢救室,并迅速帮助患者建立静脉输液通路,进行常规血液学检测、生化功能检查、凝血功能检测、心电图检查、血压检测等,并迅速通知相关科室如神经内科、影像科等科室医师,及时对患者进行救治;在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后及时汇总检查结果。在急诊护理中,护理人员需在患者及其家属入院治疗期间及时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简要的相关疾病知识介绍,同时需对患者进行安慰、鼓励,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同时,对患者治疗环境保持舒适通风和整洁,以提高患者的治疗舒适度。护士每天按时查房,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常规检测病人疾病的相关指标,统一进行饮食指导,常规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对病人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将病情告知病人。
无缝组病人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行护理干预:①病房的重组与优化。②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急诊护理培训工作。③制定具有条理性的抢救流程。④建立急诊绿色通道。⑤风险评估。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抢救物品完好度和护理合格率。其中,满意度:将我院自行设计的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发放病人,其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三项内容[4],病人在相应选项下划勾即可,护理人员不在场情况下,由病人采用不记名方式自行完成填写。风险事件:观察两组病人压疮、坠床、跌倒、导管相关感染、导管滑脱、静脉外渗等发生情况并统计。护理合格率:护理合格率包括医疗考试合格率、医疗操作合格率、护理文书记录合格率。
1.4 统计学处理
病人一般资料和护理结果等数据均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均数±标准差为年龄、护理质量评分等计量数据表示方法,均数组间比较行t检验,百分率为性别、满意度、合格率等计数数据表示方法,百分率组间比较行卡方检验,将P
2、 结 果
2.1满意度比较
无缝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经统计学卡方参数检验显示有显著差异,P
2.2风险事件和抢救物品完好度比较
无缝组病人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抢救物品完好度(98.0%)明显高于常规组(64.0%),经统计学卡方参数检验显示有显著差异,P
2.3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无缝组病人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经统计学t参数检验显示有显著差异,P
2.4护理合格率比较
无缝组护理合格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经统计学卡方参数检验显示有显著差异,P
3、 讨 论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疾病发生的潜在危险也越多。急诊患者疾病发生突然、患者病情不稳定,可能发生恶化或加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预后。能够尽量缩短确诊和救治时间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有效途径。很多患者发生病情误诊或病情忽视未能够接受及时治疗和处理,是造成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急诊科中良好有效的护理方法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的康复,在本次研究中,对常规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而无缝组病人实施了无缝隙护理模式,措施为: ①病房的重组与优化。首先,将散布于各个科室的常用于急诊的检查和检验设备进行重组,并汇集在一起,以确保病人顺利完成各项所需的检查项目。第二,将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检验结果共享系统等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效的用于急诊工作,以便于相关的医护工作者对病人的诊疗结果共享[5]。第三,由急诊科与其他的各个科室组建一个重症急救团队,并设置急诊科专用通道,若有此类病人,则由急救团队进行救护、手术等流程的服务。第四,为了便于医护人员的记忆,制作急救流程图表并张贴在急诊科内[6]。②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急诊护理培训工作。护理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科室的规章制度、护理理论知识、护理技能、与病人沟通的一些技巧以及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等。③制定具有条理性的抢救流程,提高护理人员之间的配合性,一旦病人到达医院需尽快进行病情的评估,尽快确诊并迅速确定抢救计划。④建立急诊绿色通道,保证病人到达后可以及时得到接诊。⑤风险评估。使用我院自行设计的风险评估标准对病人潜在风险、压疮、坠床、跌倒、导管相关感染、导管滑脱、静脉外渗等风险进行评估,并制订相应的措施[7]。经过干预,无缝组病人在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和护理合格率等方面都显著优于常规组。
综上所述,将无缝隙护理模式方法应用于急诊科病人护理中,其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事件的重视度,有效避免或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能够提高抢救物品完好度,以更好实施抢救工作;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各项护理工作的合格率,为临床护理工作改善提供基础;同时还有利于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护患纠纷情况。
参考文献:
[1] 徐琼英.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0):14-15.
[2] 王敏兰.无缝隙护理对 ICU 患者感染及停留时间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6):1501-1503.
[3] 苏琴,顾琴,黄华等.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提高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满意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1):139-141.
[4] 曾亮芳.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3):1797-1798.
急诊科处于医院的前沿,其中急救护理又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抢救成败反映了一个医院的医疗质量,也是护理水平高低的综合体现。急诊科护士应熟练掌握急救护理的知识、技能和急危重病人的心里特征,对降低病人的死亡率,促进人类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就急诊科工作谈点浅体会。
1.完善各项制度、严格操作规范
1.1强化制度意识;有章可循,制度管人,保证制度的落实,是护理工作的标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急救护理常规,并贯彻融汇到急诊护理工作的各环节中使护理质量得以不断的提高,防止护理缺陷的发生。
1.2严格执行签字制度;对新入院的患者重点进行安全防范知识的宣教,如;心力衰竭和心肌梗塞的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严禁用力排便;有风险的操作如气管插管、胃管严格按规程操作,意识障碍患者防止坠床等;在治疗过程中,未经业务人员同意不能擅自离开医院,执意拒绝者,应做好解释工作,无效时及时向医生回报,并请患者或家属签字认同。
1.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落实各项诊疗活动中的查对制度,在抽血、给药、或输液、输血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识别方法,不得仅以病床号作为识别依据。开展请病人说出自己的名字,后再次核对的确认病人姓名的方法。制定急诊危重患者腕带使用制度,护送安全制度,疾病护送标准流程,确保急救转运中的安全管理。严格交接班制度。
2.加强急救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
2.1掌握急救理论知识,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需要医护人员在实践中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尤其是急诊科的医护人员需增强对各种疾病的认识能力,具备相应的急救能力和技术。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各种急症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要求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从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中理出头绪抓住要点,进行横向比较,综合分析。我科每周安排专题理论讲座,教学查房及定期的疑难病例讨论,定期或不定期常规化进行模拟实际抢救患者的程序演练,如在模拟人身上进行心肺复苏,强化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有效的提高了急诊护士临床应急处理能力。
2.2加强专业技术理论培训;掌握各种急危重症护理方面的程序和处理要点,提高相应的急救、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技术。我院对急诊科各级护士制定了“三基”训练方案,护理部和科室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学习急诊护理知识及相关技能培训内容的讲座,安排高年资护士进行护理教学查房;定期或不定期常规化进行模拟实际抢救护理程序的演练;定期进行护理危重病例讨论;积极组织急诊科护士参加医院每年定期进行的护士理论和技术操作考试。
2.3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组织急诊科护士认真反复学习护理记录要求,做到观察准确、及时、完整是急诊科护士临床护理中必须重视的问题。护理文书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医疗文件,是检查和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文字资料,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病人接受护理的惟一法律证据。
3.强化服务意识、做好护患沟通
注重护患沟通,减少医疗纠纷;急诊科接诊的患者均为急危重症,病情复杂变化迅速,短时间内即可致命,此时患者及家属常有情绪激动,稍有疏忽,极易引发矛盾,故要求急诊科护士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规范自己的言行,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掌握沟通技巧规避医护风险,消除纠纷隐患,在短时间内解除患者的痛苦,取得患者的信任。
急诊科的护理质量控制的好坏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因此,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控制,做好护患沟通工作,对降低护理风险,预防护理纠纷发生有重要意义。
循证护理是将患者的实际需要、科学的护理知识和临床知识与经验三者相结合,严谨、明智、准确地制定出临床护理方案的过程,其中患者的愿望和需要是循证护理的出发点,而找到最佳的、准确的临床证据是制定科学的临床护理方案的关键[1]。急诊科每天都接纳大量外伤患者,往往伤势比较严重。为此,我院对急诊科的外伤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开展护理,获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急诊科收治的外伤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男65例,女35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34.13±10.24)岁;其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5例,锐气伤36例,高空坠落伤员19例。急诊外伤类型:颅脑损伤39例,胸部外伤31例,腹部外伤员21例,四肢骨折伤9例。患者的文化程度:初中、中专者37例,高中、大专者32源例,本科及以上31例,职业类别:文职人员25例,工人43例,农民14例,服务人员18例。所有患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干预组60例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两组性别构成比例、年龄分布、文化程度、职业类别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采用急诊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循证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模式。
1.2.1针对急诊科患者及家属与护理人员常会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根据护理人员多年经验,对普外科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进行整理。①入院须知了解不足:一些患者及家属在进入医院诊治过程中,由于对入院须知了解不足,从而对护理人员工作有误会;②感染:急诊科外伤患者常由于外伤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③出血:急诊外伤手术患者机体创伤较大,对于血管创伤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也是急诊科一种常见问题;④疼痛:患者因上述手术和创伤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同时严重者影响睡眠,不利于临床护理;⑤不良心理情绪。
1.2.2循证支持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期刊、数据库,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2.3相应护理干预 ①入院须知:患者入院后及时向其介绍医院环境,同时做到患者病房舒适整洁、通风良好,给患者宾至如归的感觉;②感染:遵医嘱实施抗生素消炎,同时加强对患者巡视,及时对患者感染情况进行观察,采取相应处理措施;③疼痛:患者入住病房后,除了常规护理之外,增加护患沟通与交流,向患者耐心讲解普外科疾病的知识,尤其手术前后的准备工作;④心理护理:普外科患者入院后很多因担心疾病对日常生活、美观及社会认可度的担忧,出现紧张、忧郁、焦虑、自卑等不良心理情绪,针对患者上述情绪变化,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1.3观察指标 参照NRS痛程度疼痛评分标准,0级:无痛;Ⅰ级:有轻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Ⅱ级: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但应给予临床处置;Ⅲ级: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剧烈或难忍。并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投诉率、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护理质量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以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对比 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对比 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投诉率、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护理质量满意度情况的比较见表2。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发展,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性也在不断体现[2-3]。循证护理作为一门较新颖的护理模式逐渐引起了临床护理人员的重视。循证护理核心思想是根据现有研究结果及医院临床实际情况作为制定护理决策的理论依据,同时随时随地不断有效更新新的证据。
急诊科是患者流量较大、人员进出较多的科室,往往外伤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患者及家属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失衡,情绪不稳定,焦虑暴躁,可能因病情的恶化或发展,迁怒于护理人员。本研究通过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急诊外伤患者,首先通过总结多年急诊科护患纠纷或护理差错的发生情况,积累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通过列举和分类的方法将急诊外伤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入院须知了解不详细,除了在入院过程中可能与护理人员发生误会或冲突外,还可能在接受检查、办理住院手续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摩擦,增加了护患纠纷。患者入院开始主动询问患者疑难问题,耐心讲解住院后相关流程,避免患者及家属因住院手续不完备,造成的办理" 繁琐"过程。保持急诊室整洁、干净,尽可能减少患者感染的几率。患者护理前后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恐惧、忧郁等不良情绪,不利于临床护理,同时疾病常会使患者舒适度改变、睡眠方式紊乱甚至影响一些日常交流,产生烦躁不安、易怒不良情绪,影响护患沟通。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急诊外伤患者中应用可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8.176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价值, 特选择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分析, 详细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08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其中内科患者30例, 五官科27例, 妇科12例, 儿科11例, 外科28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23例, 女31例;年龄5~74岁, 平均年龄(38.6±12.6)岁。观察组患者中, 男22例, 女32例;年龄6~75岁, 平均年龄(39.2±12.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 主要有巡视患者、用药指导、健康宣教以及心理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护理, 具体护理内容有:①优化就诊流程:转变以往先挂号再治疗的就诊顺序, 替换成先治疗再挂号的形式, 能够明显缩减患者入院到就诊的时间, 避免由于就诊流程复杂而延误最佳治疗时间;护理人员要主动予以引导, 积极掌握患者诉求并安抚患者及其家属;护理人员要严格规范注射、输液以及吸痰等常规工作, 避免因操作不当而损伤患者[1];护理人员要用从容镇静和耐心的态度完成操作, 提高患者的信任度, 改善患者紧张和焦虑等不良心理。②转变护理理念:做到一切以患者为中心, 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 掌握患者诉求, 为患者实施有效且专业的护理服务;加强对患者饮食和卫生等基础护理的重视, 实现优质护理的持续性和人性化。③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因为急诊科晚间就诊患者偏多, 要重视晚间值班护士责任意识的培养, 一旦出现突发事件要及时进行急救处理, 及时观察患者病情, 保证在短期内辅助患者;排班人员还要考虑护理人员的经验及学历, 排班时进行合理搭配, 从而尽可能地改善护理服务质量。④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急诊科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和准确评估患者病情, 因此对其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的标准更高, 需要其不断学习新知识, 储备更多专业知识;科室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相关专业培训和考核, 将考核成绩列入奖惩制度中[2], 从而充分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 3 观察指标 由护士长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基础护理水平, 总分是100分, 分数越高表明效果越佳。对两组患者发放本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其护理满意度, 主要分为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 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护理质量和基础护理水平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以及基础护理水平评分分别为(98.3±1.2)、(98.8±1.1)分, 高于对照组的(92.5±1.8)、(95.2±1.3)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满意34例(62.96%), 一般满意12例(22.22%), 不满意8例(14.81%), 护理满意度为85.19%;观察组患者中, 满意41例(75.93%), 一般满意12例(22.22%), 不满意1例(1.85%), 护理满意度为98.1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9, P=0.015
3 讨论
急诊科属于医疗机构中重症患者相对集中的一个科室, 具有疾病种类多、抢救和管理任务大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高等特点, 因此必须提高该科室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3]。优质护理模式属于临床的新型护理方法, 其护理宗旨是以患者为中心, 在基础护理上进行创新优化, 落实好护理责任制, 从而显著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4]。有相关临床研究证实[5], 于急诊科中实施优质护理模式护理不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还能有效减少科室护理纠纷的出现。此次研究通过对本院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 并和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 取得了满意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以及基础护理水平评分分别为(98.3±1.2)、(98.8±1.1)分, 高于对照组的(92.5±1.8)、(95.2±1.3)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于急诊科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科室护理质量, 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韩彦辉, 李海霞.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研究. 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9):837-839.
[2] 赵秋菊, 路伟, 杨金花, 等. 品管圈对提升急诊优质护理服务水平的效果观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 31(z1):108-109.
[3] 徐敏, 赵正平.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4(10):1225-122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急诊患者100例进行分组研究,利用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3~75岁,平均(50.8±2.4)岁;疾病类型包括心衰13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急性腹痛7例、多脏器功能衰竭6例、上消化道出血12例。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5~78岁,平均(50.5±2.7)岁;疾病类型包括心衰12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急性腹痛8例、多脏器功能衰竭7例、上消化道出血11例。在前述性别与年龄及疾病类型上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本人和(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不愿意配合研究,精神障碍或意识异常,无法独立完成问卷调查。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方法
1.2.1对照组
本组患者接受急诊科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接诊患者后采取快速吸氧处理,并监测心电图情况,完善分诊前的准备。
1.2.2观察组
本组患者开展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处理,具体如下:①接诊护理:要求3min内完成接诊响应工作,及时安排救护车出发,在接送途中车内医护人员及时和发现患病者的路人或者家属进行沟通,维持有效联系,电话中详细对患者此时的状态进行询问,包括体征、病情、病程,并了解他们的病史、过敏史等。指导患者平卧,尽量多休息,以良好的体力等待救护车达到。②急诊转运护理:救护车达到后,医护人员要及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并对病情做初步判断,明确所需的急救药品,及时治疗,完善心电图监测与吸氧等处理。若患者疼痛剧烈难以耐受,则按照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方案处理,若依旧无效则予以吗啡镇痛。有心脏骤停者则及时予以心脏复苏处理。在转运患者时,严密对他们的生命体征与心电图进行监测,及时发现Q波与T波异常。此外,对患者家属进行安慰,缓解他们的负面情绪,特别是恐惧、担忧、焦虑等。③院内转运护理:入院后以设备全方位评估状态,根据结果明确所需的转运设备、药物,并动态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对意识清醒患者及时健康宣教,尽量促使患者配合治疗与护理。在转运期间,电话告知科室患者信息,初步制定救治措施。转运过程中减少移动与搬运,避免担架摇晃。意识清醒者要实施心理疏导,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④急诊室护理:进入急诊病房后,协助患者摆好,尽量以舒适为宜,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意识清醒者及时询问主观感受,若有严重突况及时抢救。及时告知急诊人员病情信息,以便合理安排后续治疗。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急诊反应时间、护理差错、护理纠纷事件,并评价护理满意度评分,予以统计学分析。
1.4评价标准
护理满意度评分按照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问卷总评分0~100分,评分越高则表明患者对护理越满意。1.5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数据应用SPSS22.0处理,采取n(%)表达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采取sx±表达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当检验值P<0.05时,评价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两组患者急诊反应时间与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分析
观察组患者急救反应时间要比对照组明显更短,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两组患者护理差错、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比较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总结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期间急诊科收治的73例患者,运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分成观察组37例患者和对照组36例患者。男性患者为41例,年龄为17.9-64.2岁,平均年龄为(37.23±4.04)岁;女性患者为32例,年龄为18.5-67.8岁,平均年龄为(38.51±6.13)岁。73例患者中心血管疾病患者为27例、中毒昏迷患者为16例、外伤疾患者为12例、妊娠期并发症患者为18例。所有患者的病情均符合急诊科治疗标准,就诊原因、性别等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行基本常规护理,来院后对不同病症的患者及时进行急救护理,配合医师进行后续救治。观察组患者从加强护理风险意识、强化专业技能、完善急诊细节护理等方面,实行急诊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方法如下。
1.2.1加强护理风险意识存在部分护理人员对风险急救意识比较缺乏,不能准确预测护理中风险发生几率,懒散的态度,不能在急诊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而急诊科的疾病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心理素质与团队合作等各方面进行着考验。缺乏经验的护理人员很难在急诊科这样嘈杂环境中保持头脑冷静,更增加护理风险的产生。因此,应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的培养,明确自己护理工作的法律义务与责任。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指导经验较少的护理人员,并定期召开经验交流探讨会,增进学术交流,增加护理风险意识。
1.2.2强化专业技能急救科内医疗器具较为繁多,护理人员对这些器械不能很好的掌握,在急救时耽误对患者的抢救时间,增加护理风险。因此,应定期组织技能培训和考核,有条件时可对急救场景进行模拟训练,培养护理人员的实践经验。同时也要对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进行培训,保持心胸豁达,尽量去理解和尊重患者。通过强化专业技能查找出工作时应注意的事项与比较薄弱的方面,增加患者满意率,降低护理风险。稳定患者情绪后,做好病情的讲解工作,在护理中避免出现神色慌张的表情。拉近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增加护理的依从性。
1.2.3细节护理将急诊护理从细节方面进行管理,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与人文关怀,是提高患者满意率,减少护理风险的关键。在急诊大厅内设置专门的引导人员,对独自前来就诊的老年或病情较重的患者,给予挂号、化验等各方面的协助,一直陪伴到住院,以免患者在就诊期间出现意外情况。将主动、贴心服务的理念贯彻到全程护理中,运用熟练的护理技能和心理辅导,最大程度上安抚患者及其家属不安紧张的情绪。
1.2.4规范患者资料在急诊科医疗护理的资料是记录患者病情和具体护理措施的重要文件,承担着法律的责任。为医师的抢救工作提供确切依据,所以护理人员应及时准确的将患者就诊时间,病情变化,具体护理方法等进行记录。避免因记录出错导致的医疗纠纷。
1.3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急救中的完整率、护理满意程度、护理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结果:106例急性腹痛患者中患内科疾病者有63例,占59.4%,患外科疾病者有31例,占29.2%,患妇科疾病者有12例,占11.3%。对患者实施的诊疗措施包括实施对症治疗、转至上级医院就诊、在门诊留观处理、患者来急诊科就诊后迅速联系外科急诊手术进行手术治疗、查明病因后进行会诊等。门诊患者在对症治疗后腹痛症状均缓解,行住院治疗的患者经手术、对症治疗及护理后全部病愈出院。
结论:腹痛部位、腹痛性质及腹痛程度与患者具体疾病类型有关。对患者进行妥善处理、充分的早期诊断和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是急诊内科医务人员处理急性腹痛的主要责任。合理的、正确的诊疗能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积极推广。
关键词:急诊内科急性腹痛诊治分析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198-02
急性腹痛主要是指患者腹部突发性疼痛,常由腹腔内或腹腔外器官疾病所引起。腹腔内器官疾病引起的腹痛称为内脏性腹痛,腹痛由内脏神经传导,主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并伴有恶心、呕吐及出汗等一系列相关症状;而腹腔外器官疾病引起腹痛称为躯体性腹痛,腹痛由躯体神经传导,常为持续性腹痛,多不伴发恶心、呕吐症状[1]。急诊内科中急性腹痛往往是由多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近年来,随着人们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急诊内科中急性腹痛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现代临床医学的深入实践,急诊内科中急性腹痛的诊治也受到了广泛关注[2]。本文旨在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入院诊治的106例急诊内科中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我院急诊内科中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为进一步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采用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于2011年5月-2013年5月入院诊治的106例急诊内科中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本文所涉及患者及其家属在接受本文研究前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文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106例患者中男性50例,女性56例;患者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37.9±6.7)岁。患者均存在腹部不同位置有不同程度的急性疼痛。
1.2诊疗方法。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病史等行常规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急诊增强CT检查。对疾病类型作初步判断并行对症治疗,按实际需要转科或转院。
2结果
106例急性腹痛患者的病情统计详见表1。106例急性腹痛患者中患内科疾病者有63例,占59.4%,患外科疾病者有31例,占29.2%,患妇科疾病者有12例,占11.3%。内科疾病患者中,1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23例胆囊炎患者、8例急性胃肠炎患者、10例急性胃炎患者、7例中毒患者住院实施对症治疗后全部好转,均病愈出院。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迅速联系心内科病房住院,1例症状较轻,行对症治疗及护理后痊愈,2例转至上级医院就诊。7例中毒患者采用6542治疗后腹痛很快缓解。外科疾病患者中,11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住院实施对症治疗后均病愈出院。9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在门诊留观处理,解痉止痛后腹痛症状迅速缓解,安排结石患者在泌尿科门诊随访。6例肠梗阻患者住院通便处理后4例腹痛症状缓解,2例实施外科处理后痊愈。5例肠穿孔患者来急诊科就诊后迅速联系外科急诊手术协助进行手术治疗,后全部病愈出院。妇科疾病患者中,3例宫外孕患者疼痛急剧并伴有内出血病征,迅速联系外科急诊实施手术治疗,后全部病愈出院。2例盆腔炎患者、3例附件炎患者在查明病因后进行妇科会诊,3例转科,2例继续在急诊科行常规抗感染治疗。4例痛经患者实施对症治疗及护理后腹痛症状减轻。
3讨论
急性腹痛由于具有起病急骤、发病率高、病因多样、对患者影响大等特点,临床上应对急性腹痛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各种相关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合理的诊疗及护理[3]。因为内外各种因素引发的腹痛发病较急,患者通常对突如其来的疼痛缺乏心理准备,因而易发生紧张、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此时,急诊内科医务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为其制定系统的心理护理方案,妥善处理患者急性腹痛,热情对待患者,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诊断及治疗。若病情严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则医务人员需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对患者详细的术前指导。术后则应尽早进行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系统的、科学的康复护理。
急诊内科对急性腹痛及时实施诊疗及护理能最大程度上降低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减少急性腹痛导致的并发症[4]。对患者实施正确的诊断,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加之全面的临床诊疗和护理,有利于及时辨明急性腹痛发病原因,缓解急性腹痛症状,缩短治愈期。本文研究也注意到,腹痛部位往往是患者病变所在。中上腹部疼痛多为胃痛。右上腹疼痛多为肝胆疾患。急性阑尾炎疼痛常位于McBurney点[5]。脐周疼痛多为小肠绞痛。下腹部疼痛多为结肠绞痛。耻骨上部疼痛多为膀胱痛。急性下腹部痛也见于急性盆腔炎症。腹痛的性质与程度也与疾病类型有关[6]。消化性溃疡穿孔导致的腹痛往往突然发生,呈剧烈的刀割样、烧灼样持续性中上腹痛。胆绞痛、肾绞痛、肠绞痛也非常剧烈。持续地广泛地剧烈腹痛见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诱发加剧或缓解疼痛的因素同样与疾病类型有关。急性腹膜炎患者腹痛在静卧时减轻,腹壁加压或改变时加重。胆绞痛则可因脂肪餐而诱发。暴食是急性胃扩张型腹痛的诱因。暴力作用往往是肝、脾破裂造成腹痛的原因。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多与患者饮食不洁有关[7]。
对患者进行妥善处理、充分的早期诊断和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是急诊科医务人员处理急性腹痛的主要责任。医务人员应提高对急诊内科中急性腹痛临床诊治的认识,应对急性腹痛患者具体的身体状况与患病严重程度进行谨慎的、合理的、系统的评价,确保病情诊断确切,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有针对性的临床诊治方案。诊疗过程中应辨明高危因素,并予以及时干预。甚至应对患者实施个体化诊治,以确保有效预防及改善急性腹痛症状。急诊中处理急性腹痛的特殊性也要求医院加强急诊科医务人员的素质管理,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制定完善的急诊科医务人员管理制度,系统地、有针对性地组织急诊科医务人员开展加强职业素质教育;急诊科医务人员在掌握基础诊疗方法的同时,应定期开展目的性强的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治疗过程中急诊科医务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充分了解病发原因及危险因素,并耐心解答患者疑虑,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消除患者消极情绪,巩固患者痊愈的信心,提高患者治愈率。不同病因导致的急性腹痛发病患者需要有针对性的临床诊治方法。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疗及护理方法应根据患者具体疾病种类而做相应的调整。对急性腹痛患者临床诊疗的差异化调整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有针对性的、正确的诊疗能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袁磊.100例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疗体会[J].婚育与健康.实用诊疗,2012,(7):35-36
[2]杨昀.急诊内科急性腹痛300例诊治体会[J].医药前沿,2012,02(18):280-281
[3]唐爱军.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2):107-108
[4]高颖.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26):122-123
社会心理学对压力的定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刺激、反应状态、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1]。
2急诊护士压力源
2.1工作性质
2.1.1应急情况多
急诊科的护理工作以应急为主,急诊护士面对的急诊病人病情变化快,不确定因素多,必须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并快速做出反应,同时要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这些都让急诊护士处于一种高度的应激状态。
2.1.2抢救仪器多
急诊工作中的抢救仪器、设备的使用等工作也增加了急诊护士的压力。
2.1.3中夜班多
急诊科护理人员轮转在中夜班的时间较多,轮班制打破了正常的人体生物节律,对护士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使她们在工作、生活中易出现疲劳、焦虑、抑郁、睡眠质量差等不良现象。
2.2工作环境
2.2.1 工作量大
急诊科每天要接诊大量的急诊抢救病人及家属,使急诊科成为一个变化无常、喧哗吵闹的场所。
2.2.2病人素质不一
急诊病人文化层次多样、社会背景各异,病人易产生过激行为,因此存在着工作场所暴力的风险。
2.2.3安全隐患多
急诊科存在很多的职业性安全隐患,例如针刺伤、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职业暴力等,以上环境都会使护士产生相当大的压力。
2.3人际关系
急诊科的护士面对的人际关系是相对复杂的,急诊护士不仅要处理好医护、护护间的人际关系,增加人际协作,共同圆满完成抢救工作,还要较好地处理好护患间的人际关系,成功得到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相对于病房简单、稳定的人际关系,急诊科的病人及家属在急的状况下,表现为易怒、难沟通、多变,这些都要急诊科的护士加以识别,针对不同性格、脾气,采取不同的沟通策略。
2.4社会支持
大量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护士的职业压力呈负相关。护士这个职业得到的社会支持一向非常少,支持体系的不完善,导致护士遭遇心理压力时,无法倾诉、无法缓解压力。在工作中,缺少管理者的支持会导致消极的情绪状态。
3急诊护士压力的表现及结果
高强度的职业压力易使急诊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并能产生无助的心理体验。工作疲惫感包括否定自我价值,工作态度消极,对服务对象漠不关心,长期的压力还会进一步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职业压力不仅会影响到护士自身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会对其护理对象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职业压力常带来消极后果,表现为工作表现差、护理差错、离职、情绪的不稳、心血管疾病等问题。
4应对策略
4.1 领导支持
护理管理者在重视提高护理质量和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同时,也应给急诊科护士提供安全、宽松的工作环境。管理者应当关注护士工作压力状况,并及时给予工作和生活上的帮助,如适当的人员配备、定期座谈交流、弹性排班等,做到人性化管理。
4.2加强管理和培训
急诊科应健全并严格落实急诊的各项规章制度,制订各项种急诊抢救操作常规、急救程序、护理常规等,建立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娴熟的工作技能可以让急诊护士在应激状态下处事不惊,提高应对能力、处理各种复杂的情况,急诊科应经常组织专业学习、培训、交流,不断地提高护士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
4.3学会沟通技巧
平时要加强急诊护士心理素质的养成,进行心理学讲座的培训,了解急诊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特点,学会有效的沟通技巧。学会换位思考,体谅病人的心情,当与病人发生冲突时,尽量冷静处理、不激化矛盾。
4.4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遭遇工作压力时,利用各种社会支持系统,寻求帮助、缓解压力。工作之余应注意适当的休息及放松,应多外出旅游、聊天、参加体育锻炼等,进行有效的放松,缓解日常工作积累下来的压力。
4.5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7)04-148-04
医院急诊科属于重点科室之一。针对医院急诊科而言,其医疗服务供给需求量大、急危重症接诊量多、护理服务内容涉及多学科交叉,同时还具有极高的护理安全风险。该科室所关注的重点对象为急危重症患者,在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将历经分诊、抢救、住院观察、监护等多个环节,将涉及到较多的纠正区域以及部门。一旦中间的交接不完善或者交接过程中存在问题,则会对患者的持续性治疗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现实条件下,十分需要安全高效的护理模式,以有效为患者提供安全与质量并重的急诊就诊环境。无缝隙管理属于一种高效的现代化新型管理模式,目前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保障护理服务完整性以及连续性的重要基础,应用该方式实施护理,可以确保更高的安全性。我院积极开展该项研究,探索分析无缝隙导向型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其应用效果,取得了有价值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纳入对象均为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1月期间急诊科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共计900例。男500例、女400例;年龄(46.3±15.4)岁;在具体疾病类型中,含脑血管系统120例、呼吸系统260例、创伤80例、心血管系统210例、消化系统110例、其他20例。所有患者均原意纳入本研究,经同意,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随机分组,各450例。研究组中男204例,女246例,年龄(46.1±13.5)岁,其中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62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26例,创伤患者39例,心血管系统疾病109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66例,其他48例;对照组中男221例,女229例,年龄(46.0±15.7)岁,其中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65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29例,创伤患者45例,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122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56例,其他3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组建由急诊科护士长任组长、护理组长为副组长的急诊科无缝隙导向型护理小组,科室全体护理人员为成员。小组共同制定无缝隙导向型护理模式相关制度、护理流程、服务指引以及各类急危重症评估表。(2)由护理骨干人员参照无缝隙导向性护理流程实施实地模拟演练,其他成员现场观摩,研究学习演练过程中可能影响护理安全以及护理质量的缝隙性环节,不断予以修订和完善。组长引导小组成员进行集体讨论交流。然后修订相关制度、流程、指引、评估表等,形成最终版本。(3)急诊分诊室护理人员在接诊患者后,应用急危重症患者评估表评估患者病情,准确识别出急危重症护理对象,监测其生命体征,为其提供适宜的车、床等相关服务,引导患者接受进一步诊疗流程。(4)分诊室护理人员立即将急危重症患者安全送入急诊抢救室实施进一步抢救处理,交接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前期处置等相关资料准确无误。(5)在急诊抢救室完成对初步抢救任务后,对患者实时病情进行再次评估,按照其病情进展以及治疗护理需求,按照急救医生安排,将其安全转运至留观室、急诊病房、监护室、手术室等相关科室接受后续治疗区域,抢救室护理人员与相关后续治疗区域护理人员就患者信息、病情、已实施诊疗护理措施以及进一步诊疗护理需求等相关内容进行详尽交接。(6)有效落实无缝隙导向型护理模式保障机制,每班次设护理协调员1名,由年资最高、经验最丰富、协调能力最好的护理人员担任,其主要工作是,在本班次过程中,按照急危重症接诊患者在各区域、各环节的实时护理服务需求量动态变化,灵活调配各治疗区域的人力、物资以及器械的分配。同时,相关护理人员并不固定在某一治疗区域,区域间护理人员每3个月进行一次轮岗服务,从而实现所有护理人员熟知各区域、各岗位工作内容以及职责等,同时也可以有效促进急诊科o理团队成员间的沟通与交流,以便所有护理人员均有能力在协调员的安排下随时胜任调剂后的岗位工作任务。
1.3观察指标
(1)焦虑程度: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评价,由评价对象按照自己的焦虑程度对该量表的20个评分项目分别进行1~4分的评价,分数越高,表示焦虑情况越严重。(2)抢救成功率:将抢救脱险标准作为抢救成功的标准,患者在接受相关抢救后,其生命体征得以好转并维持平稳状态,得以安全转运并接受后续相关治疗。(3)护理人员转运交接情况,主要包含科室间询问次数、责任推诿次数以及危急值漏交次数等,对发生率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研究对象SA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干预前焦虑量表(SAS)评分均相对较高且相互接近(P>0.05),实施相应干预后,两组SAS评分均明显下降,研究组下降幅度超过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比较
研究组450例患者中,抢救成功430例,抢救成功率为95.56%,对照组450例患者中,抢救成功396例,抢救成功率为8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02,P
2.3两组护理人员交接情况比较
研究组的科室间询问率、责任推诿率以及危急值漏交率等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我院自2011年8月开始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急诊科患者进行救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5月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80例,均符合AMI诊断标准。其中,男99例,女81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6.6±15.1)岁;发病至救治时间30~170 min,平均(77.4±12.2)min。将18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AMI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急诊接诊后后立即给予患者吸氧、心电图监护。观察组给予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主要如下。
1.2.1做好接诊护理准备 急诊接诊后立即发车,途中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仔细询问患者病情并做好记录,嘱咐患者家属不要随意挪动患者,等待救护车达到现场后听从医务人员的安排。待到达现场后,立即给予患者吸氧、心电监护,并安慰患者及其家属,消除其的恐慌与焦躁心理。入院后,认真做好病情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的治疗方法。
1.2.2优化AMI救治流程 成立AMI急诊救治小组,优急诊AMI接诊绿色通道;要求医务人员在接诊途中对患者的疾病病情做出判断,并做好详细记录,建立静脉输液通路并于接诊途中电话通知急诊科室做好接诊准备,通知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病情及途中救治方法等;待入院后交由急诊科医生再次结合CT及MRI等检查结果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将判断结果详细记录,交由分诊科室结转;做好院内分诊及转运交接工作,转运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预先做好应对意外事件的救治准备工作。
1.2.3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从提高医务人员的急诊救治水平着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组织以护士长为主要负责人的优质护理服务小组,定期对科室内所有护理人员进行必要的护理专业知识培训;定期对临床护理实践中遇到的难点、疑点进行讨论、剖析,找到科学的解决方法,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要求护理人员保持微笑服务,拉近与患者的距离,保持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急诊救治的顺利开展。
1.3疗效判定 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急救反应时间、患者死亡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实验数据以(x±s)和(%)的形式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急诊AMI患者病情危急、患者及其家属情绪波动较大,护理难度较大。为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必须对急诊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以提高救治质 量[1-2]。优质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在临床各科室广泛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3-4]。本文以AMI急诊接诊至救治为基础资料,分析了优质护理方法在AMI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临床实践表明,经以做好充分的接诊救治准备、优化AMI接诊救治流程并着重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为主要目标的优质护理方法可显著改善AMI的急诊救治效果。本文中优化护理干预组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低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韩彦辉,李海霞.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9):837-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