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4 10:24: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婴幼儿的护理方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泪道阻塞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病,常表现为泪溢,合并泪囊感染时常有脓性分泌物溢出[1]。泪道冲洗是治疗泪道阻塞的常用方法,婴幼儿的泪道较细小,传统的泪道冲洗比较繁杂,难度较大,单一医护人员难以完成操作,且冲洗效果不够理想, 张宁、陶晗对传统的泪道冲洗进行改进,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可由单一医护人员完成,自命名为改良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和高液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效果良好,今将首次接受改良型泪道冲洗法和高液压泪道冲洗法治疗婴幼儿泪道阻塞120例144眼的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录2007年5月至2008年2月在儿童眼科门诊因溢泪、溢脓就诊的年龄为1~6个月泪道阻塞的婴幼儿共120例,144眼,其中男60例,69眼,女60例,75眼,且首次接受改良型泪道冲洗法和高液压泪道冲洗法治疗婴幼儿泪道阻塞进行统计分析,不是首次接受泪道冲洗的患儿不列入本组统计。
1.2 治疗与结果 首次行改良型婴幼儿泪道冲洗年龄为1~6个月的婴幼儿120例,144眼均能顺利进行,采用改良型婴幼儿泪道法冲洗后,泪道没有通畅者均进行高液压泪道冲洗法冲法。采用改良型婴幼儿泪道冲洗144眼后,泪道通畅者为36眼,占25.00%,不通畅者为108眼,占75.00%,泪道不通畅者108眼行高液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冲洗后,泪道复通畅者为83眼,泪道仍不通畅者25眼。综合首次行改良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及高液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冲洗后,年龄为1~6个月的婴幼儿120例,144眼中,泪道通畅者119眼,占82.64%,泪道仍不通畅者25眼,占17.36%。
2 泪道冲洗治疗前护理
2.1 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指导,消除家属的种种顾虑,得到家属的支持与信任,详尽向家属说明泪道冲洗在泪道阻塞治疗中的重要性,说明冲洗的过程,取得家属的支持与合作。
2.2 泪道冲洗治疗前准备 检查所必需的医疗器械,磨钝的4~6号头皮针,泪小点扩器等是否齐备,用消毒棉签清除婴幼儿眼分必物,干性眼分物泌要蘸上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湿性清除。
2.3 磨钝头皮针的方法 用镜片磨边机打磨,手工细磨,并在棉签上和自己的手背上试验,头皮针头要求光滑,无锐利感,用注射器冲洗明确头皮针通畅,经消毒后备用,本院使用高压蒸气灭菌法。
3 泪道冲洗治疗操作方法
3.1 改良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 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操作,患儿仰卧,长颈灯照明,由患儿家属用双手垫毛巾、纸巾挟紧头部颞侧及下颌,固定患儿头部及双手,医护操作者常规清除患儿结膜囊分泌物,用泪点扩张针垂直伸入溢泪眼的下泪小点,扩张针转向颞侧并来回转动扩大下泪小点,泪小点稍大就行了,不要太用力,动作要轻巧,忌粗暴操作,然后用10 ml注射器抽取已溶解的双黄连注射液3 ml 0.3 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 ml 5 mg,生理盐水6 ml,总混合药液10 ml,注射器套入已磨钝的4~6号头皮针管,排除空气,用已磨钝的头皮针尖垂直插入已经扩张过的下泪小点,有抵触感时把头皮针向颞侧转90°呈水平状进针伸入泪小管,直达泪囊,若进入阻力大,则要边注射混合药液边进针,在液压的作用下扩张泪小管就容易伸入,不可粗暴操作,以免损伤泪小管黏膜。此时医护操作者一手固定头皮针,另一手缓慢注入混合液,同时密切观察幼儿的状态,如分泌物返流,泪道是否通畅,眼睑是否肿胀,患儿哭声是否突然停止等,若泪道是不通畅则进行高液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冲洗。泪道通畅的表现:患儿有频繁的吞咽动作或鼻孔有药液流出。
3.2 高液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 若用上述改良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冲洗,泪道尚未能通畅,则进行高液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冲洗:已进入泪囊的头皮针向上转90°再向下经过泪囊到达或接近鼻泪管,此时头皮针已压迫泪小管总管,上下泪小管,在密切观察幼儿的状态下,缓慢加压注入混合药液,压力渐渐增大,为了防止在高液压下头皮针脱离注射器,用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按住头皮针管与注射器接头处,其他三指及手掌紧握注射器套筒,注射器的注射棒朝下,用力缓慢往桌上推压,压力较大的混合液传向泪囊及鼻泪管下端,促使鼻泪管下端Hasner瓣开放、引起阻塞的分泌物移位,甚至使鼻泪管下端膜状物破裂,从而迫使鼻泪管下端通畅,此方法自命名为“高液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大部分用常规泪道冲洗法冲洗泪道不畅通的婴幼儿应用此法操作泪道畅通。
3.3 泪道冲洗治疗注意事项 注意动作要轻巧,忌粗暴操作,以免损伤泪道;注意观察冲洗返流物;注意观察幼儿表情的变化,有异常改变马上停止操作,如眼睑肿胀,婴幼儿突然停止哭闹等。
4 泪道冲洗治疗后指导
嘱家属注意幼儿眼部卫生,用棉签及时清除眼分泌物,也可用纯棉毛巾或纱布消除,不能使用纸巾清除眼分泌物,因为纸巾纤维易粘在眼结膜上,况且不够卫生,若使用纯棉毛巾或纱布清除眼分泌物,必须进行清洗后煮沸消毒,阳光下晒干才能再次使用。按摩泪囊区前要洗手,剪短指甲;注意观察婴幼儿眼分泌物和泪溢情况,发现依然泪溢隔天到医院继续行泪道冲洗;大多数婴幼儿不需用药。
5 讨论
我国每年有新生儿约2000万[2],与婴幼儿溢泪、泪道阻塞相关的新生儿泪囊炎占新生儿的2%~4%[3],但根据郭玉銮等[4]对3704例新生儿眼病筛查报告,与婴幼儿溢泪相关的泪小点膜闭2例(2只眼),先天性泪囊炎1例(1只眼),数量甚少。但笔者在儿童眼科门诊因溢泪、溢脓接诊的婴幼儿数量很多。
无论护理学科如何发展,永远改变不了“以患者为本”的核心[5],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痛苦,采用改良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及高液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治疗婴幼儿泪道阻塞,属于无创伤性治疗,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可单一医护人员完成,统计结果表明,治疗效果很好,从而减少创伤性治疗。高液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能促使泪道通畅的原理:压力较大的混合药液传向泪囊及鼻泪管下端,促使鼻泪管下端的Hasner瓣开放、引起阻塞的分泌物移位,甚至使鼻泪管下端膜状物破裂,从而迫使鼻泪管下端通畅,达到治疗泪道阻塞的目的,但对于没有管道化的鼻泪管,较厚实的膜状物高液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也无效,只能改用有创伤性的治疗,如泪道探通术、泪道穿线或插管术、泪囊鼻腔吻合术等[6]。不管医学如何发展,护理在新的治疗中也占重要地位,本组采用改良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及高液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属于无创伤性的治疗,若没有好的护理,没有细致的护理操作,是不能达到好的治疗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惠延年.眼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53-56.
[2] 卜行宽.关于我国开展早期听力检查和干预的认识和意见.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1,9(1):13-15.
[3] 江军,费秀清,庞秀琴.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中国斜视与小儿科杂志,2001,9(3):97-136.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03-0110-02
The nursing on different anesthesia in the application of pediatric invasive manipulatio
GUO Lifa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College,Wenzhou 325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nurse on different anesthesia in the application of pediatric invasive manipulatio Method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08 to October 2010,and comfirmed by invasive manipulation(lumbar puncture or bone marrow puncture),100 patients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10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ketamine group and chloral hydrate group,and to observe its curative effect (include onset time、duration、compliance) and the adverse effect. Results The onset time、compliance、adverse effect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all P < 0.01).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level of duration (P > 0.05). Conclusion The enema of chloral hydrate combined with effective nursing has significant curative effect,and few adverse effect,is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
[Key words] Different anesthesia;Pediatric; Wounded operation
儿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由于小儿解剖生理的特点,因此寻找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1]以及对麻醉全过程的护理配合显得尤为重要[2],直接影响护理的效果及患儿的安全,可以减少患儿的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从而更好地促进患儿的康复。目前有报道某种单一的麻醉方法在儿科有创操作中的护理研究,但尚无报道在一项研究中不同的麻醉方法在儿科有创操作中的对比护理研究。本组研究对象为2008年8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行有创操作(腰穿或骨穿)的患儿,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氯胺酮组和水合氯醛组,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后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穿刺过程中的配合程度、药物副作用等情况,旨在通过对不同麻醉方法在儿科有创操作中的对比护理研究,寻找一种比较安全的在儿科有创操作中的麻醉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儿科100例需行有创操作(腰穿或骨穿)的患儿,均未合并呼吸道及心血管严重疾病。将患儿随机分成氯胺酮组和水合氯醛组,每组50例。氯胺酮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1~6岁,平均(3.21±0.57)岁;水合氯醛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1~5岁,平均(2.78±0.66)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由操作熟练程度相当的儿科医生进行穿刺。氯胺酮组穿刺前给予肌注氯胺酮(3~5) mg/kg,水合氯醛组穿刺前给予10%的水合氯醛(0.25~0.75) mL/kg灌肠。水合氯醛灌肠方法:插管时选择质地柔软、合适型号的肛管,且插管前应涂石蜡油。灌肠时,一般取侧卧位或俯卧位,固定患儿的双腿,以便液体顺利进入结肠,同时减少因药液直接刺激直肠产生便意。灌肠结束后,将患儿肛周皮肤向处捏紧,一般20min左右,不让孩子将药物排出,同时诱导患儿转移注意力,减少哭闹,有利于药液在患儿体内停留较长时间、利于药液的吸收。观察指标:分别在两组患儿给药后收集两组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穿刺过程中的配合程度、药物副作用等情况。
1.3 穿刺配合度评价标准[1]
良:患儿配合良好,安静入睡,能顺利完成手术;差:患儿不配合,表现为不合作、躁动、恐惧、哭闹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其中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起效时间比较
两组患儿均全部入睡,入睡时间为21~35 min。氯胺酮组21~24 min入睡患儿5例(10%),25~29 min入睡患儿27例(54%),30~35 min入睡患儿18例(36%);水合氯醛灌肠组21~24 min入睡患儿32例(64%),25~29 min入睡患儿14例(28%),30~35 min入睡患儿4例(8%);两组同一时间段入睡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1。
2.2 两组持续时间比较
两组患儿麻醉状态均能持续1~2 h,持续3~6 h,两组患儿无明显差异(P > 0.05);两组无一例持续7~8 h,见表2。
2.3 两组穿刺配合度比较
氯胺酮组配合度占62.0%,水合氯醛灌肠组占96.0%,可见水合氯醛灌肠组患儿配合度显著优于氯胺酮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1)。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氯胺酮组患儿2例出现轻度喉痉挛,经阿托品0.01 mg/kg静注症状缓解;1例出现唾液分泌增多,经阿托品0.01 mg/kg静注、头偏向一侧、随时吸痰等处理症状缓解;1例出现哮喘发作,经面罩吸氧、地塞米松3~5 mg静注、氨茶碱(2~4) mg/kg静注等处置症状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而水合氯醛组无一例发生任何不良反应,水合氯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氯胺酮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3 讨论
儿科患者都是生理上和心理上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的个体,他们不理解疾病造成的痛苦,自制力差,对陌生的环境感到不安,易产生恐惧、紧张、胆怯的心理,见针就哭、挣扎、抗拒。然而儿科又存在很多有创的操作,如腰穿、骨穿等,每一种有创操作对患儿都是一种心理上和生理上的打击[3]。病情上的痛苦加上心理上的恐惧往往使患儿对有创操作存在极大的排斥心理,表现得极不合作。同时也是对医生操作的一大挑战。反复的操作、长时间的操作以及操作的成功率也影响患儿及其家长的情绪。
氯胺酮是苯环己哌啶的衍生物[4],是一具有镇痛作用的静脉全麻药,可单独用于小手术全身麻醉,也可用作复合麻醉的组药之一。水合氯醛具有催眠作用,是一种安全的镇静催眠药,婴幼儿水合氯醛灌肠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口服,因口服比较苦、涩,孩子通常会拒绝服药。水合氯醛灌肠被广泛用于难以入睡、不能配合有创术等检查的患儿[5-7],一般在用药后10~30 min入睡,睡眠时间因个体差异而不同。
氯胺酮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在麻醉恢复期有幻觉、躁动不安、恶梦及谵语等精神症状,其次是在术中常有泪液、唾液分泌增多与血压、颅压及眼压升高;偶有一过性喉痉挛及气管痉挛。水合氯醛可引起恶心、呕吐、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在本研究中,氯胺酮患儿有2例出现轻度喉痉挛,1例出现唾液分泌增多,1例出现哮喘发作,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而水合氯醛组无一例发生任何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1)。
本研究中,水合氯醛组麻醉效果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归功于以下几点:①作用温和,起效快,持续时间长,不易产生蓄积中毒,没有明显后遗效应;②插管时选择质地柔软、合适型号的肛管,且插管前涂石蜡油,避免造成患儿疼痛;③灌肠时取侧卧位或俯卧位,固定患儿的双腿,以便液体顺利进入结肠,同时减少因药液直接刺激直肠产生便意;④灌肠结束后,将患儿肛周皮肤向处捏紧,一般20分钟左右,不让孩子将药物排出;⑤情绪患儿哭闹、挣扎时,腹部压力增加会使灌入的药液流出,导致效果不佳。本组护理人员实施了诱导患儿转移注意力、减少哭闹等措施,以利于药液在患儿体内停留较长时间、利于药液的吸收。
由此可见,水合氯醛的麻醉持续时间相当于氯胺酮,但其麻醉起效时间、配合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氯胺酮,故对行有创操作(腰穿或骨穿)的患儿来说,水合氯醛灌肠法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且麻醉全过程的护理配合可减少患儿的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从而更好地促进患儿的康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晓红,李沁晏. 两种不同药物镇静方法对小儿腰椎穿刺制动效果的观察[J]. 临床医学工程,2010,17(4):36-37.
[2] 王颖,曲静,李赫. 小儿麻醉的护理配合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0):179.
[3] 罗琼. 小儿腰穿术前使用水合氯醛或安定镇静的效果观察[J]. 重庆医学,2002,31(5):415-416.
[4] 方敬,王长浦. 氯胺酮、异丙酚辅助小儿腰椎穿刺术68例护理体会[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30(2):250.
[5] 胡丽春.水合氯醛与安定用于学龄前儿童磁共振检查时制动效果观察[J]. 护理研究,2003,17(3):275-276.
婴幼儿是对婴儿和幼儿的统称,婴儿是指0―1岁,幼儿是指1―3岁的小龄孩子。婴儿和幼儿是孩子发展的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是孩子智力和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对婴幼儿的护理非常的重要。
1 婴幼儿的发育特点
婴儿是指0―1岁的孩子,婴儿阶段孩子的各方面的发育都特别的迅速。体重在1岁时基本可达到出生时的三倍[1];身长在婴儿阶段一般每月增长3―3.5厘米,一岁时可达到出生时的1.5倍左右;头围在前半年约增加8―10厘米,后半年增加2―4厘米,一岁时平均大约达到46厘米,到成年人是大约为56―58厘米;胸围在出生时比头围要小1―2厘米,到4个月末时基本相同;另外,刚出生的一段时间内,婴儿仍处于大脑的迅速发育期,脑神经细胞的数目还在继续增加。
幼儿的身长和体重与婴儿阶段相比增长速度有所减慢,但是仍稳定增长。从牙齿看骨骼的发育状况,1岁时婴儿应出6―8颗乳牙,2岁半时20颗乳牙应全部出齐,而且1岁半时幼儿颅囟都应闭合。另外,幼儿从会走、会跑、会跳开始,接触的外界环境增多。语言、记忆、思维、感情等迅速发展。开始慢慢形成自己的性格,开始有是非的认识。在幼儿阶段,孩子的语言能力与表达能力成飞跃发展,2岁开始可以说一些复杂的语言。
2 针对婴幼儿的特点,其具体护理要点概括如下
从上面介绍的婴幼儿发育情况可以看出,婴幼儿是孩子身体、智力、性格发育的非常关键的时期,所以如何合理的护理婴幼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可以想象,合理的护理婴幼儿是一个非常复杂细致的工作,要想做好必须掌握其中的要点、精髓。
2.1 合理的喂养,确保婴幼儿的生长需要 众所周知,母乳中有丰富的营养,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非常有利,所以婴幼儿应该尽可能母乳喂养,但是母乳喂养也要掌握正确的方法。首先要保持的健康、干净,喂奶前要洗手、清洗;在睡觉时不能喂食;掌握正确的喂养姿势,并经常变换姿势喂养。对于婴幼儿的喂养,除了母乳辅食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辅食的添加是需要合适的时机,并要掌握正确的添加方法。给宝宝添加辅食不宜过早,小宝宝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如果过早添加辅食会导致宝宝消化功能紊乱。给宝宝添加辅食最佳时间是宝宝三个月到六个月的时候,如果发现宝宝拒绝吃奶或者对餐桌食物感兴趣的时候就可以尝试给宝宝添加辅食了。
辅食的添加是循序渐进的,一般辅食的添加顺序按照先液体后固体,先稀后浓的原则。总之,不管是母乳还是辅食,都是为了让宝宝得到丰富的营养,可以更健康的成长。所以,对于宝宝的喂养一定要合理,掌握正确的方法,在量上不可太少,也不能太过。否则会对宝宝的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
2.2 确保婴幼儿充足的睡眠 睡眠时婴幼儿发育的第二大食物[2]。一般婴幼儿一昼夜睡眠时间可达到18―22小时。对于正发育旺盛的婴幼儿来说,睡眠不足的危害不亚于营养不良的危害[3]。对他们来说,少睡半小时就会劳累过度。睡眠不足可影响孩子的神经系统,不利于孩子的智力、身体以及性格的成长。所以,给婴幼儿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是婴幼儿护理非常关键的部分。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不仅是可以满足孩子婴幼儿时期的睡眠需要,还可以养成孩子独立睡眠的习惯而且有利于改善孩子的情绪状态。
2.3 加强婴幼儿敏感部位的护理
(1)囟门:囟门是反应宝宝头部发育和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窗口,对周岁之内的宝宝尤其要细心观察有无异常情况,并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囟门的清洗可以在洗澡时进行,可以用宝宝专用的洗发液,避免用力按压、挠抓,更不能用硬物划刮囟门。除了这些注意事项外,如果不慎对宝宝的囟门造成伤害或者发现宝宝囟门有异常的情况一定要及时的就医。
(2)脐带:脐带脱落的时间会因宝宝情况而不同,一般会在宝宝出生后1―2周脱落。但是在脐带脱落前一定要做好护理,防止感染。首先要保持干燥,洗澡时避免将脐带根部弄湿,如果不慎要先用棉棒擦拭干净,再进行脐带护理;第二,避免对脐带的摩擦。纸尿裤大小要合适,否则摩擦到脐带根部会导致破皮发红,甚至血。第三,每天用75%的酒精棉签擦拭两遍,早晚各一次。
综上所述,由于婴幼儿各方面还没发育完全,所以对婴幼儿的护理工作非常复杂,需要在身体、情绪、性格等各方面做好护理。所以,掌握好婴幼儿的护理要点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合理护理婴幼儿的基础。
参考文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们的儿童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对儿童健康体格检查日益重视,按时带婴幼儿到儿童保健门诊体格检查的家长越来越多。而由于我国计划免疫工作的加强,婴幼儿每月都有计划内计划外疫苗接种。家长工作繁忙,常常想把孩子带到医院后,把体格检查、预防接种等都集中在一起完成。以至于婴幼儿在接种疫苗时所产生的疼痛、恐惧心理一直延续到体格检查时,影响了婴幼儿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笔者对582例的婴幼儿在接受预防接种后,进行体格检查过程中的配合程度进行观察分析,找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9年2月16日至5月30日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体格检查的2岁6个月以下婴幼儿。
1.2 方法
1.2.1 操作方法 由专人对接受预防接种后的婴幼儿按婴幼儿体格检查测量要求对婴幼儿进行头围、胸围、体重、身长的测量。按年龄
2 结果
见表1,2。干预前后婴幼儿体检配合程度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表1 不同年龄婴幼儿配合体检情况 表2 不同年龄婴幼儿配合体检干预前后配合程度分析
3 讨论
免疫注射过程对婴幼儿是一种不愉快的经历与感受,而婴幼儿对疼痛刺激的反应更为强烈。由于儿童的认知、语言表达和发育水平不同,各个年龄段儿童发生疼痛时表现也有所不同。可受年龄、应对方式,父母对疼痛的反应,过去疼痛的经历以及文化背景,教育方式等影响,因而影响婴幼儿体检的配合程度。表1显示:6个月以下婴儿在体检时80.55%都配合,没有痛苦表情,这与小于6个月的婴儿对疼痛经历没有记忆,而且对疼痛几乎没有恐惧感[1]有关,与《不同干预方法缓解新生儿疼痛效果的对比》中120名婴幼儿在5 min后疼痛减少到10%相符[2]。6个月~1岁婴幼儿71.79%不配合。6个月以后,对疼痛的反应受到以往疼痛刺激经历以及父母所给予的情感的影响,常规的护理操作就可以刺激婴儿,但反应程度不同。在婴幼儿阶段对疼痛刺激不理解但可以有记忆,且婴幼儿对身体各部位的功能是没有任何概念的,对体格检查等操作也非常恐惧,其反应程度与疼痛刺激的操作几乎是一样的。1~2岁半幼儿有72.15%不配合。幼儿对机体各部位的功能是没有任何概念的,对测体温、血压、检查耳朵等都非常恐惧,其反应程度与疼痛刺激的操作几乎是一样的,他们对疼痛的反应相似于婴儿阶段,但较强烈。
在体格检查过程中婴幼儿的不合作会造成所测量的数据不准确。由于头围大小反映了脑和头部骨骼发育情况,是认知功能好坏的标志,身高、体重是衡量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的主要指标,体重能敏感地反应小儿近期营养状况,身高是反应小儿长期营养状况和生长速度的可靠指标[3]。不精确的数据会影响到小儿生长发育曲线的走势,影响医务人员对小儿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的评估。
4 对免疫注射后进行体格检查的婴幼儿给予有效的干预
4.1 在进行体格检查时要解除孩子的陌生、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为体格测量创造良好的条件 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由于陌生环境及旁边孩子哭闹声以及对医护人员的畏惧感,都可以使孩子产生恐惧和焦虑,会影响孩子在体格测量时的准确性。对极度害怕,哭闹强烈的婴幼儿,采取渐进式心理安抚,慢慢消除婴幼儿的紧张和害怕,告诉宝宝,这是在戴帽子,看看宝宝长大了没有?不是打针,不痛,让宝宝在测量前有心理准备,减轻害怕心理,减少恐惧感。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遇到孩子不听话时不要用到医院“打针”来吓唬孩子,以免增加对医院的恐惧及不正常的心理认知定位。
4.2 安抚婴幼儿的焦虑、恐惧的心情 医务人员用微笑、亲切的语言感染婴幼儿,使婴幼儿感到医务人员的亲切,可信任。并尊重婴幼儿,对婴幼儿的各种不恰当行为(婴幼儿用脚踢医务人员或婴幼儿不小心尿湿了我们的工作服等),要有母亲般的容忍,从心理上进入母亲的角色,使婴幼儿感受母爱的温暖。当得知体检的婴幼儿正好是生日时,立刻送上一句祝福:祝宝宝生日快乐!聪明漂亮(帅气)!使家长和婴幼儿感受到医务人员虽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
4.3 对于正在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儿干预护理 进行体格测量前先吸吮再测量,因吸吮是一种减轻疼痛的有效措施。也可让母亲对婴幼儿进行抚摸、拥抱等肌肤性触觉刺激,来减轻婴幼儿免疫注射后的痛觉。
4.4 6个月以下婴儿最好选择在进入深睡眠状态下进行体格测量 指导妈妈轻轻放婴儿到测量床上,双手扶住婴儿的双臂,使婴儿感觉还是被抱在妈妈的怀抱中一样。在这种状态下操作,大多数婴儿都非常安静,不吵、不闹。
4.5 使用赞赏的语言 如婴幼儿不配合,可以先让配合体检的幼儿先测量,医务人员一边操作一边告诉不配合的幼儿:你看哥哥多乖,我们弟弟也很乖的,医生最喜欢这样的小朋友了。在测量前多使用赞赏的语言鼓励幼儿,因赞赏和鼓励是一种基本的心理需要,尤其对婴幼儿。
4.6 对于个性、独立性较强的幼儿护理 要耐心,细致把握其性格特点,争取其配合,避免强迫、压制的工作方法,不伤害其强烈的自尊心。
通过以上护理干预措施,582名婴幼儿在体格检查过程中配合体检的婴幼儿由37.45%上升至88.65%。如何避免对婴幼儿进行疼痛刺激,减少对婴幼儿的伤害,是护理人员的职责。因此,在为婴幼儿进行健康体格检查过程中,要满足其身心需要,尽可能不要在接受预防接种后或侵入性操作后立即进行体格测量,应先让婴幼儿在做好健康体格检查后才接受预防接种后或侵入性操作,同时,在进行体格检查过程时,动作要轻柔,熟练,尽量消除体格检查过程中的轻微刺激,让婴幼儿在体格检查过程有一个良好的心身健康过程。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7(b)-130-02
婴幼儿常见疾病多以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腹泻常见,常占就诊率的60%以上[1],且多在气候多变时发病,特别是抵抗力差的婴幼儿,有的一年7~8次甚至上10次发病,在临床治疗护理此类患儿时,通过与其家长或看护人沟通及社区访视中了解到多因大人缺乏婴幼儿方面的保健知识和这类疾病的预防知识,没有给婴幼儿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导致他们体质弱而常发此类疾病。为保证婴幼儿健康成长,减少日常疾病的发病率,降低危重患儿比例,减少家庭医疗费用支出, 2007年6月~2008年6月,对我院附近的宝真社区110例0~3岁婴幼儿采取各种方式进行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改变家长错误的养育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6月~2008年6月宝真社区110例婴幼儿为观察组,其中,0~1岁35例,1.1~2.0岁38例,2.1~3.0岁37例;以2006年6月~2007年6月该社区102例为对照组,其中,0~1岁38例,1.1~2.0岁37例,2.1~3.0岁27例,以每年发病4次(含4次)以上为阳性,观察两组在常见病的发病率、危重病例例数、平均一年医疗费用支出三方面的差异。
1.2 方法
首先得到宝真居委领导支持,从2006年6月1日开始对宝真社区102例0~3岁婴幼儿建立儿童档案,请家长配合,从建立档案开始,宝宝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腹泻常见疾病算发病(以到医院门诊或住院为准),以出现危急生命症状算危重病,并请家长保管好就诊时的各种费用收据或发票,每个月进行一次资料收集登记,截至2007年6月30日,统计出该年内每名患儿发病次数、出现危重疾病次数以及在一年内医疗费用支出。然后算出该社区102例在这一年内的发病率(以每年发病4次或4次以上或出现危重病为阳性)、危重病例的比例及一年内医疗费用支出。再从2007年6月新建好0~1岁儿童档案,保留上一年0~2岁儿童档案,并开始对该社区的110例0~3岁的婴幼儿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并及时收集登记好婴幼儿发病次数、重病次数及费用支出(标准同上),到2008年8~10月统计出这一年每名患儿发病次数、出现危重疾病次数及一年内医疗费用支出,并核算出该年110例婴幼儿的发病率、危重病例的比例及平均一年医疗费用支出。对两组的这三方面作比较。
2 结果
通过社区健康教育,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常见病的发病率、危重患儿病例例数、平均一年医疗费用支出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三方面的比较
3 社区健康教育措施
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根据婴幼儿发育特点,把整个社区的婴幼儿分为两组,0~1岁为一组,1.1~3.0岁为一组。分组做好时间、内容的具体安排,定期做健康知识讲座,向婴幼儿家长或看护人教授婴幼儿安全保健知识及日常疾病预防知识[2]。
协助和指导家长制订婴幼儿膳食计划,监督家长和鼓励婴幼儿在多吃奶类及其制品的同时,把握好食品的种类和数量。
指导家长培养婴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根据年龄特点及季节特点安排一日的生活内容,如睡眠时间、饮食时间、活动时间(每日至少1~2 h的户外活动)[3]。另外,指导家长做好家庭环境卫生及个人卫生,如经常洗头、洗澡、换洗衣服等。
指导家长做好婴幼儿预防接种及定期到医疗保健机构进行体格检查,1岁以内每年体检4次(生后3、6、9、12月),1.1~2.0岁2次(生后18、24个月),2.1~3.0岁1次(生后30个月)[4],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改变措施。
定期访视,每个月进行1次家访,对婴幼儿睡眠、饮食、衣着(特别适中)、卫生等习惯及家庭环境进行具体指导。并与其家庭保持电话联系,定时询问宝宝近期情况,家属也可随时来电话咨询。
通过指导,问卷式调查,评价,使每个患儿家庭都得到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并根据婴幼儿家庭对其宝宝在这方面的保健知识及日常疾病预防知识掌握情况决定是否结束健康教育。
4 讨论
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家长的合理喂养、正确护理密不可分,很多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都与家长健康知识的缺乏有关,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是婴幼儿疾病的诱因。譬如:衣物的不及时添减可能导致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甚至肺炎等;饮食的不合理可能导致腹泻、肠炎、营养不良、贫血等;睡眠,家庭卫生环境等都与婴幼儿健康有着方方面面的联系。因此,对婴幼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大意义。
笔者对该社区的婴幼儿家长实施社区护理健康教育,产生了良好效果,通过对患儿饮食、睡眠、卫生、衣着等方面的指导,提高了患儿的机体抵抗力,明显减少发病次数,降低危重患儿比例,节省了患儿家庭开支,有利于宝宝健康成长。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护理观念的推广,社区护理已成为护理学不可少的一部分,护士职责要从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转向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减少痛苦,集医疗、预防、护理于一身。但现在社区护理健康教育还缺乏政府的有效政策、财政及其他方面的支持,做好这项服务需要很大的人力、精力、财力,我院仅对一个社区婴幼儿进行了上门健康指导,付出了很多精力和时间,事实证明,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对疾病的预防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建议政府加大这方面的投入,社区服务点履行好职责,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轮流到自己管辖的社区进行社区护理健康教育,促使人们自愿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4],且能有效地节约卫生资源。
[参考文献]
[1]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2.
[2]桂月娥.社区护理干预在儿童晚发性佝偻病治疗中的作用[M].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0):65-66.
[3]石洪.社区护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1-83.
[4]高同娟.社区护士开展健康教育的意义和能力培养[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3):153.
泪道阻塞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病,常表现为泪溢,合并泪囊感染时常有脓性分泌物溢出[1]。泪道冲洗是治疗泪道阻塞的常用方法,婴幼儿的泪道较细小,传统的泪道冲洗比较繁杂,难度较大,单一医护人员难以完成操作,且冲洗效果不够理想, 张宁、陶晗对传统的泪道冲洗进行改进,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可由单一医护人员完成,自命名为改良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和高液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效果良好,今将首次接受改良型泪道冲洗法和高液压泪道冲洗法治疗婴幼儿泪道阻塞120例144眼的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录2007年5月至2008年2月在儿童眼科门诊因溢泪、溢脓就诊的年龄为1~6个月泪道阻塞的婴幼儿共120例,144眼,其中男60例,69眼,女60例,75眼,且首次接受改良型泪道冲洗法和高液压泪道冲洗法治疗婴幼儿泪道阻塞进行统计分析,不是首次接受泪道冲洗的患儿不列入本组统计。
1.2 治疗与结果 首次行改良型婴幼儿泪道冲洗年龄为1~6个月的婴幼儿120例,144眼均能顺利进行,采用改良型婴幼儿泪道法冲洗后,泪道没有通畅者均进行高液压泪道冲洗法冲法。采用改良型婴幼儿泪道冲洗144眼后,泪道通畅者为36眼,占25.00%,不通畅者为108眼,占75.00%,泪道不通畅者108眼行高液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冲洗后,泪道复通畅者为83眼,泪道仍不通畅者25眼。综合首次行改良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及高液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冲洗后,年龄为1~6个月的婴幼儿120例,144眼中,泪道通畅者119眼,占82.64%,泪道仍不通畅者25眼,占17.36%。
2 泪道冲洗治疗前护理
2.1 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指导,消除家属的种种顾虑,得到家属的支持与信任,详尽向家属说明泪道冲洗在泪道阻塞治疗中的重要性,说明冲洗的过程,取得家属的支持与合作。
2.2 泪道冲洗治疗前准备 检查所必需的医疗器械,磨钝的4~6号头皮针,泪小点扩器等是否齐备,用消毒棉签清除婴幼儿眼分必物,干性眼分物泌要蘸上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湿性清除。
2.3 磨钝头皮针的方法 用镜片磨边机打磨,手工细磨,并在棉签上和自己的手背上试验,头皮针头要求光滑,无锐利感,用注射器冲洗明确头皮针通畅,经消毒后备用,本院使用高压蒸气灭菌法。
3 泪道冲洗治疗操作方法
3.1 改良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 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操作,患儿仰卧,长颈灯照明,由患儿家属用双手垫毛巾、纸巾挟紧头部颞侧及下颌,固定患儿头部及双手,医护操作者常规清除患儿结膜囊分泌物,用泪点扩张针垂直伸入溢泪眼的下泪小点,扩张针转向颞侧并来回转动扩大下泪小点,泪小点稍大就行了,不要太用力,动作要轻巧,忌粗暴操作,然后用10 ml注射器抽取已溶解的双黄连注射液3 ml 0.3 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 ml 5 mg,生理盐水6 ml,总混合药液10 ml,注射器套入已磨钝的4~6号头皮针管,排除空气,用已磨钝的头皮针尖垂直插入已经扩张过的下泪小点,有抵触感时把头皮针向颞侧转90°呈水平状进针伸入泪小管,直达泪囊,若进入阻力大,则要边注射混合药液边进针,在液压的作用下扩张泪小管就容易伸入,不可粗暴操作,以免损伤泪小管黏膜。此时医护操作者一手固定头皮针,另一手缓慢注入混合液,同时密切观察幼儿的状态,如分泌物返流,泪道是否通畅,眼睑是否肿胀,患儿哭声是否突然停止等,若泪道是不通畅则进行高液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冲洗。泪道通畅的表现:患儿有频繁的吞咽动作或鼻孔有药液流出。 3.2 高液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 若用上述改良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冲洗,泪道尚未能通畅,则进行高液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冲洗:已进入泪囊的头皮针向上转90°再向下经过泪囊到达或接近鼻泪管,此时头皮针已压迫泪小管总管,上下泪小管,在密切观察幼儿的状态下,缓慢加压注入混合药液,压力渐渐增大,为了防止在高液压下头皮针脱离注射器,用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按住头皮针管与注射器接头处,其他三指及手掌紧握注射器套筒,注射器的注射棒朝下,用力缓慢往桌上推压,压力较大的混合液传向泪囊及鼻泪管下端,促使鼻泪管下端Hasner瓣开放、引起阻塞的分泌物移位,甚至使鼻泪管下端膜状物破裂,从而迫使鼻泪管下端通畅,此方法自命名为“高液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大部分用常规泪道冲洗法冲洗泪道不畅通的婴幼儿应用此法操作泪道畅通。
3.3 泪道冲洗治疗注意事项 注意动作要轻巧,忌粗暴操作,以免损伤泪道;注意观察冲洗返流物;注意观察幼儿表情的变化,有异常改变马上停止操作,如眼睑肿胀,婴幼儿突然停止哭闹等。
4 泪道冲洗治疗后指导
嘱家属注意幼儿眼部卫生,用棉签及时清除眼分泌物,也可用纯棉毛巾或纱布消除,不能使用纸巾清除眼分泌物,因为纸巾纤维易粘在眼结膜上,况且不够卫生,若使用纯棉毛巾或纱布清除眼分泌物,必须进行清洗后煮沸消毒,阳光下晒干才能再次使用。按摩泪囊区前要洗手,剪短指甲;注意观察婴幼儿眼分泌物和泪溢情况,发现依然泪溢隔天到医院继续行泪道冲洗;大多数婴幼儿不需用药。
发热是婴幼儿时期最常发生的症状之一。当婴幼儿体温超过39℃以时必须在医生的指导进行退热治疗。当婴幼儿发热过高或发热持续的时间过长时,能够对婴幼儿的健康带来威胁,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发生,甚至造成高热惊厥,影响婴幼儿的发育[1]。发热给婴幼儿造成的痛苦和危害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质量,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对婴幼儿发热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笔者现将物理降温在婴幼儿发热中的护理应用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收治的发热婴幼儿40例进行研究,其中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17例,年龄在3个月到2岁,平均年龄为16.92±4.93个月。发热时间为3d-8d,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药物治疗并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给予药物治疗同时给予物理降温护理措施,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疾病程度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药物治疗并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遵医嘱正确给药,水杨酸类药物如阿司匹林,儿童一般按照每公斤体重计算药物的用量,水杨酸类药一次按每公斤体重用量为10mg给药,两次用药时间为4h。乙酰苯胺类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每次按照每公斤体重10mg-15mg给药,两次用药时间为4-6h。2岁以下患儿可以使用10%的滴剂,2岁以上患儿可以服用5%的糖浆。吡唑酮类药物如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及安乃近等,芳基烷酸类药物如布洛芬等。
1.2.2观察组患儿在依照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物理降温护理方法:①物理降温护理:告知患儿家长多喂温开水、饮料或者富含水分的水果和稀饭等,病房室内要开窗通气,减少穿衣,解开包裹以及衣服颈部的扣子,暴患儿露头,有利散热;在发热时洗热水澡或用热手巾进行全身擦浴;将冷湿毛巾或毛巾包裹碎冰块敷头,将少热水袋内装少许冷水枕于患儿的头下,或将冰袋放置于大动脉波动处,如颈部、腹股沟内侧、双腋下。当体温超过39℃时给予酒精物理方法降温,用质地较软的纱布蘸取25%-35%的酒精,依次在患儿的颈部、掌心、腋窝、足背、腹股沟处反复拍拭,时间为15-20min,拍拭完毕后要暴露擦浴部位。②舒适护理: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内清洁,对于咽部不适的患儿可以用温盐水或者是复方硼砂液漱口、含服润喉片或者使用咽部喷雾剂。保持患儿的皮肤清洁干燥,为患儿创造舒适安静的环境,室内温湿度适宜,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刺激,让患儿保证充足的休息。③出院指导:向家长讲解关于发热的相关知识,指导掌握发热的相关护理措施及家庭物理降温的方法。患儿出院后再次发作时能够就地急救,在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治疗。注意患儿的卫生,应尽量减少到公共场所玩耍,禁止与患病人群接触,适量加强体格锻炼,合理增加辅食,增加机体抵抗力,积极预防原发病的发生。
1.3效果判断有效是指体温在30min内下降,1h内体温恢复正常范围,2h体温无回升现象。无效是指体温30min、1h仍持续不下降,2h后体温下降在0.5℃以内。
1.4数据处理经数据统计进行数据分析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l3.0进行统计。
2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物理降温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3讨论
发热仅是一个临床症状学的诊断,是许多相关疾病的严重症状之一;临床上对于发热容易做出诊断,但对于发热的病因鉴别诊断才是临床难点和重点。由于婴幼儿的发热病因较复杂,且无明显的其他特异性的症状,临床治疗中需要一定时间的观察,必要需要进行实验室以及特殊的检查,然后依照检查结果并结合患儿的疾病发展经过,甚至采取试验式的治疗,综合性的分析才能最终明确临床诊断[2]。婴幼儿发热的热型与成年人不同,加之近几年的糖皮质激素以及抗生素的早期应用,对临床的一些疾病的热型的特异性规律发生改变[3]。
总之,从临床治疗疗效果来看,物理降温的护理的临床效果较好,而且比较简单易行,尤其对于离医院远而又要及时处理的高热患儿更方便使用,但是无论哪种婴幼儿的降温方法均是对症处理的,而不是对因进行治疗,所以在进行物理降温的同时还应积极针对原发病进行有效的治疗,以免延误患儿的救治时机。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4-0076-02
婴幼儿体表血管瘤采用激光治疗效果很好,但仅按病变表面所见进行治疗易出现误区,磁共振成像及血管动态增强技术无辐射和无碘过敏,能获取丰富的软组织信号,能提供其病变范围和血供关系的影像,指导临床进行激光治疗的评估。磁共振检查时间长、噪声大,婴幼儿在检查中无法配合,因此护理工作在整个扫描过程较为重要。本文总结44例婴幼儿行磁共振平扫、血管成像及增强检查的病例,以探讨婴幼儿磁共振血管增强检查中的专业护理技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在笔者所在医院MR检查的患儿44例,女32例,男12例,年龄6 d~6岁,其中1岁以下35例,1岁以上9例。9例1岁以上患儿病变部位为胸部和肢体,其中3例乳腋部位曾手术切除一个瘤体后发现新病灶,1例术后复发。被检部位有:四肢、头面部和体部,临床均诊断为体表血管瘤。设备:PHILIPS 1.5 T超导型双梯度磁共振系统;材料:BD密闭式24 G静脉留置针,对比剂为钆喷酸葡胺注射液(Gd-DTPA),生理盐水10 ml。
1.2 护理方法
1.2.1 检查前准备 向婴幼儿家长耐心解释磁共振机房环境与温度的特殊情况,检查全过程需有家属在检查室内陪护。询问婴幼儿既往病史及过敏史,经家长同意接受钆对比剂造影后,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确定婴幼儿及陪护人无磁共振检查的禁忌证并更衣,陪护人除去随身金属物品,以防干扰磁场。
1.2.2 建立静脉通道 可以选择手背、脚背或头皮等部位静脉,用带有延长管的头皮式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用透明敷贴妥善固定,并以生理盐水正压封管,告知家属留置套管针期间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及注意防止婴幼儿拔管。
1.2.3 给予镇静 检查全过程需完全镇静,并按医嘱给予镇静,确定婴幼儿完全镇静后带入检查室,技师依检查部位放置婴幼儿舒适,适当固定被检部位并带上耳塞。用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与留置针连接并妥善放置,便于动态增强时注射对比剂。
1.2.4 注射对比剂 将按医嘱计算的对比剂用量抽好的注射器与留置针连接妥当,按检查技师指令进行相应流率的推注,注射与磁共振动态扫描同步进行,在注射的全过程与机房保持通话,随时关注婴幼儿反应及有无渗漏,注射完毕在机房内观察其至检查结束。增强检查结束后,保持留置针观察30 min,无不良反应可拔针离开。
1.3 扫描及图像后处理
按检查部位选择线圈,被检部位于线圈中心置舒适,采集范围包括病变部位的体表软组织,进行蒙片扫描后接着注药和扫描同步进行,连续多个动态扫描。在3D工作站减影,获得逐渐显影和旋转的血管瘤动态显示的血管影像。
2 结果
44例体表血管瘤检查婴幼儿未出现对比剂不良反应和渗漏,31例镇静效果较深的婴幼儿,均一次完成磁共振的平扫序列扫描、增强血管成像扫描和增强序列扫描,图像清晰,占70.45%(31/44);13例镇静效果较浅的婴幼儿,其中5例推注对比剂后惊醒,将其抱出检查室,待其睡沉后无法再采集动态血管图像,只做增强扫描,占11.36%(5/44);8例推注对比剂后,经较长时间不能入睡导致检查不能再继续,改天重做由麻醉师使用药物镇静后完成检查,占18.18%(8/44)。
3 讨论
磁共振三维增强血管成像(3D-CE-MRA)技术[1],经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Gd-DTPA)对比剂,动态多期采集增强血管数据,利用后期图像减影和重建技术,获取多角度旋转各个时相的靶血管图像。检查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被检部位保持不动,由于婴幼儿其生理的特殊性不能主动配合检查,且婴幼儿磁共振检查要求较深程度镇静,要使得这一特殊受检群体能够满足诊断要求的MR图像,这是工作中的主要难点。一次完成整个扫描序列的案例不高,主要原因是镇静效果不好、婴幼儿的镇静用药量不易把握、用药量不足、给药时机不对、镇静后等待时间过长、个体差异及幼儿未熟睡时磁共振检查噪声惊醒等,以上因素均可导致效果不良。对婴幼儿行3D-CE-MRA检查,由于其血管瘤发病部位和病变范围复杂多样,检查过程噪声大和时间较长,平扫、动态血管成像及增强扫描连贯完成需十几分钟,在操作上有较大的难度,必须在有效的镇静状态下快速完成必要的序列和多期血管数据采集[2]。
因此,婴幼儿检查前,镇静药物的使用和血管增强药物使用更需要护理人员的密切关注,注射增强药物时密切观察,确保婴幼儿的用药安全和检查安全。磁共振血管成像笔者选用钆喷酸葡胺(Gd-DTPA)对比剂,用手推注方式给药,推注点最好选择从健侧手腕部注射,若从足部静脉注射对比剂,难以达到团注效果而影响血管显示。推注增强对比剂时,用手推法检查留置针是否在血管内[3],避免对比剂外漏,需要注意的是推入少量液体,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或推注不畅,静脉内缓慢注射对比剂,观察婴幼儿面色、呼吸,注药过程中注意有无外渗。
本组44例婴幼儿磁共振平扫和增强扫描,均给予药物镇静,用24 G留置针置管,增强时均手法推注,所有被检婴幼儿无过敏反应、对比剂外渗现象。这组幼儿中能一次性完成检查的占70.45%(31/44),而不能一次配合完成检查的占29.55%(13/44),主要是幼儿睡眠未沉睡磁共振扫描噪声将其吵醒,或是镇静药物用量偏少致睡眠不深等原因。因此,有效的镇静决定了3D-CE-MRA检查是否顺利完成,需要将婴幼儿镇静强度提高至相对较深及时间相对较长[4],才能不致被扫描噪声惊醒。婴幼儿不具备有较好的理解和表述能力,不可能从心理、认知和环境等方面与其进行沟通[5],只能实施有效的护理监测措施,是婴幼儿用药安全和检查安全的保证,还有正确选择血管建立静脉通道,准确计算药物剂量,把握推注对比剂时机和流率,方能保证配合磁共振检查的顺利完成,才是确保婴幼儿3D-CE-MRA检查成功的关键。各个部位检查所需扫描时间不同,尽量扫描常规序列后,快速进行增强血管成像,要求技师需熟练扫描操作流程,护师应具备扎实的护理专业技巧及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熟悉磁共振的应用操作流程,掌握影像专业护理技术,协助完成全程扫描,顺利获取诊断磁共振图像。
参考文献
[1]刘德祥,贺兰,陈汉威,等.单倍剂量三维对比增强MRA在肢体软组织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1,9(3):65-67.
[2]戈明媚,刘志钦,王秋良,等.婴幼儿磁共振检查镇静剂首次应用失败原因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4):273-274.
[3]姚学会,吴爱英.磁共振增强检查中的护理配合[J].护士进修杂志,2008,3(23):254-255.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9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41-02
婴幼儿肺炎是由不同致病原或者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临床上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肺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疾病,重症肺炎的死亡率极高,以被卫生部列为婴幼儿重点防治四病之一(肺炎、腹泻、贫血、佝偻病)[1]。重症肺炎除呼吸系统症状和全身症状加重以外,还会出现循环、神经和消化系统受累的表现,病情危重,如不及时处理和救治会威胁到患儿的生命。笔者现将婴幼儿肺炎67例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收治的67例婴幼儿肺炎的患儿进行分析讨论,男33例,女34例,年龄34天-5岁,病程4天-24天,其中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2例,脑水肿的1例,腹泻的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33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34例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 大多数患儿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咳嗽、气促为主要症状,起初为干咳,随之可有痰。患儿全身症状较明显可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点头呼吸、口唇甲床紫绀的临床体征。出现重症合并心力衰竭。合并心功能不全、心衰的临床表现[2]:①心率突然增快,幼儿>180次/min,婴儿>160次/min,此症状不能用体温升高及呼吸困难解释;②呼吸困难突然加重,呼吸明显增快,频率>60次/min,此症状不能以呼吸系统疾病解释;③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口唇甲床重度紫绀、烦躁不安的症状,经吸氧治疗不能缓解;④心脏出现奔马律或心音低钝,彩超提升心脏增大;⑤尿少、颜面四肢浮肿、肺部罗音加重,少数出现颈静脉努张。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3.1 基础护理干预 观察组的患儿要保持病室环境的整洁舒适,定时空气流通,适合患儿休息保持室内温度在18-22℃,室内湿度应保持55%-60%,减少环境的细菌菌群,每日空气消毒一次,物品表面每日进行消毒液擦拭两次。避免交叉感染,将急性期与恢复期的患儿进行分开病室,进行呼吸道隔离,减少探视人员,尽量减少患儿活动,使患儿保持安静,以减少机体耗氧量。
1.3.2 呼吸功能护理干预 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当患儿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口唇甲床严重发绀时以及周身出现紫绀、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症状时立即给予吸氧,一般氧流量在0.5-1L/min,氧浓度不能超过40%,可以给予35%-50%的乙醇进行湿化[3],适当的增加给氧浓度,根据患儿的病情选择用氧装置:如鼻导管、头罩或面罩进行氧疗,当患儿出现喘憋严重、躁动不安时,可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治疗。以减少患者活动量,降低机体的耗氧量,减少回心血量,控制心衰的严重发展。
1.3.3 药物护理干预 在为患儿使用洋地黄药物治疗心衰时应严格按医嘱进行给药,剂量要准确,用药前要测量脉搏,如婴幼儿低于100次/min,儿童低于60次/min时应通知医生停止用药[4]:①遵医嘱正确使用强心药物,用药同时监测心率以及心律,如患儿出现心率失常、心率过慢以及呕吐等反应时,应停药,洋地黄药物使用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防止发生洋地黄中毒,发现异常现象及时通知医生处理;②使用速尿后应密切观察并记录患儿的24小时尿量,同时注意预防低血钾并发症的发生;③出现脑水肿现象,应用甘露醇,因甘露醇是高渗性脱水剂,对皮肤刺激性较强,在静点时应避免渗漏,用药后随时观察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缓解情况。
2 结 果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在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后患儿的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比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3 讨 论
婴幼儿肺炎属于临床中难治性肺炎,病情发展迅速,并发生全身的炎症反应,肺部常会累积肺炎以及肺不张严重时出现胸腔积液。婴幼儿发病常伴有多器官以及系统的损害比较严重。护理人员必须提高对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的掌握,并进行有效的防治和控制疾病发展的正确处理。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患儿的病情得到改善和调整,提高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儿的康复速度。
参考文献
[1] 许东梅,王勇.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22):275.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6-46-03
肛周湿疹是指发生于周围皮肤,少数可累及会,皮肤浸润肥厚甚至发生皲裂,奇痒难忍的一种皮肤炎症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疾病[1]。肛周湿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具有易复发的特点。而婴幼儿皮肤娇嫩,角化层薄,较其他年龄人群更易发肛周湿疹[2]。婴幼儿发生肛周湿疹后,主要表现为肛周皮肤渗液,可见丘疹、丘疱疹或是密集性粟样多形性丘疹,而且伴有明显的瘙痒症状,甚至难以忍受。我科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对45例婴幼儿湿疹患儿采用复方紫草油外涂患处,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重庆市璧山县人民医院儿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肛周湿疹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患儿,男17例,女28例;年龄1~3岁,平均(1.6±1.4)岁;病程8 d~3个月,平均(1.7±1.3)个月;对照组患儿,男19例,女26例;年龄1~3岁,平均(1.8±1.2)岁;病程10d~3个月,平均(1.8±1.2)个月。所有患儿均符合肛周湿疹的诊断标准[3],排除合并严重心肺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及对复方紫草油过敏等疾病的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新霉素外涂患处,观察组患儿采用复方紫草油外涂患处,均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及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4]
患儿肛周局部出现明显湿疹样皮肤病变,如红疹、红斑、糜烂、渗出、结痂、脱屑;患儿哭闹,且部分患儿用手挠抓;伴有头皮、腋窝等其他部位皮肤湿疹样病变。
1.3 方法
两组患儿便后均采用温开水清洗臀部皮肤,拭干,尿布或尿裤勤换洗,每日采用烤灯照射1~2次[4]。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新毒素涂于患处,观察组加用复方紫草油(武汉健民集团随州药业有限公司)涂于患处,并配合相应的护理,主要包括饮食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休息护理、臀部护理及烤灯照射护理等[5]。
1.4 疗效评价
观察两组患者患处皮肤恢复情况及患者瘙痒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疗效评价标准[5]如下。痊愈:肛周瘙痒消失,皮肤光滑,无鳞屑及糜烂渗出。好转:痒感减轻,局部无渗出,鳞屑明显减少,不影响正常睡眠。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痊愈+好转。同时对两组患儿住院时间进行比较。随访所有患儿1年,观察患儿肛周湿疹复况,及1年内复发次数。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数据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89%,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29,P=0.02
2.3 两组患儿随访1年期间湿疹复况比较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1(c)-0167-03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Nursing of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in Injection Treatment of Infantile Hemangioma
WANG Chun-lei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ic Surgery, PKUCare Luzhong Hospital, Zibo, Shandong Province, 255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eply research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nursing of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in injection treatment of infantile hemangioma in order to summariz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function and specific nursing methods. Methods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nfantile hemangiom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5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injected with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and the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injection was analyzed, and the patients were given the corresponding special nursing and mental nursing, and the rationality of nursing was ensured. Results After injection, the treatment satisfactory degree and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of 80 cases of patients increased by 27.63% and there was no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in injection treatment of infantile hemangioma is vital, and in the whole operation course, the operation is easy,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is very satisfactory, and the fund needed is far less than that of the operative treatment, and we need to carry out the corresponding general nurs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in injection treatment of infantile hemangioma, ensure the timely recovery of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effect of nursing related factors on disease condition.
[Key words]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Infant; Hemangioma;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Nursing
通^对血管瘤的综合研究和分析得知,在婴幼儿时期,血管瘤是非常常见的良性肿瘤[1-2]。婴幼儿血管瘤的主要表现就是在出生和最初的几个星期中就能够被发现,而且在发现后的未来1个月中,血管瘤生长的很快,不过有极少数的病例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行消退[1]。该研究随机选取2015年1―12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婴幼儿血管瘤患者80例,并对患者进行曲安奈德注射,对患者进行注射前后的区别分析,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专科护理和心理护理,确保护理的合理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来该医院进行治疗的婴幼儿血管瘤患者80例,并对患者进行曲安奈德注射。80例患者都来自于该医院小儿外科,其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最小年龄的患者38 d,最大年龄的患者13岁,其中小于6个月的患者22例,6个月~1岁的患者26例,大于1岁的患者12例.患者瘤体大小不等,其中瘤体在四肢的15例,胸部8例,背部6例,会阴2例,肩部6例,臂部1例,头颈2例,腋下2例。
1.2 治疗方法
在对患者进行注射曲安奈德(曲安奈德,国药准字:2009487,剂量2 mL,给药途径:注射,疗程:2周)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身体各项指标的检查,在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正常,身体的各项检测指标都符合要去后,才能够进行相应的治疗[3]。在进行药物配置的时候,需要首先将曲安奈德进行充分的摇匀,然后进场抽取,一般情况下抽取2~3 mL,然后利用2%的利多卡因注射液(国药准字:14023559,剂量:3 mg/kg,给药途径:注射,疗程:1 d)加入适量至5 mL注射器中等待使用[4]。在开始治疗前,需要对常规的瘤体病变区和周围的皮肤进行无菌消毒,确保所操作部位的无菌性[5]。并用5 mL的注射器在瘤体的边缘刺进瘤体内部,然后抽取血性液体并注入配制好的药液。由于不同病人不同病变部位的瘤体大小不同,所以对于体积较大的瘤体,需要注射的时候改变注射的进针方向,一般改变2~3次。在进行药物注射的时候,一般采用放射状注入药物,并确保药液在瘤体内部均匀分布[6]。这种注射方式能够有利于药液的吸收,而且在注射后,瘤体便面的皮肤会出现变白肿胀的情况。在注射结束后,需要对其进行局部的按压,一般按压时间为5~10 min,主要是为了防止出现穿刺部位出血[7]。
1.3 护理方法
1.3.1 注射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由于曲安奈德是激素类的药物,所以在对患者进行该药物的治疗前,必须将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明确告知患者家长。该激素类药物和其他激素类药物一样,长期使用会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具体到曲安奈德,会造成皮下脂肪的脱落或者表现为患儿肤色的变白等不良反应[8]。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缓和医患关系,获得家属的支持,医护人员必须将有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告知患儿家属,取得患儿家属的同意后方可用药[9]。②注射要求。患儿在进行注射治疗时需要保障身体状态的良好健康,不能在身体出现不适(如感冒、发热、凝血功能出现障碍、腹泻等)状况时进行曲安奈德的药物注射治疗[10]。这一方面会影响患儿机体对于药物的吸收程度,造成药物的浪费,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另一方面可能会加剧患儿身体对于药物的不良反应的程度,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加重患儿的痛苦,加重患儿病情。因此,注射曲安奈德进行治疗时,必须确保患儿身体状态的良好[11-13]。另外,如若患儿在注射曲安奈德进行治疗的前后2周进行过疫苗接种,严禁注射曲安奈德进行治疗。同时,进行药物注射治疗时注射部位的皮肤不能出现破损等情况,要保证注射部位皮肤的完整无破损。同样,为了避免患儿对药物的误吸,还需保证患者在进行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前不能喂食过饱[14]。还需要注意患儿治疗时注射时保持的,尤其是年纪较小的患儿,对于年纪较大的患儿,可以运用鼓励、表扬等让患儿能够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药物注射治疗。
1.3.2 注射中护理 ①必须严格保证注射过程的无菌状态,以防止出现因为操作不当的因素造成的感染。②在注射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监控注射的利多卡因的剂量,避免出现因为注射剂量偏高造成的中毒现象。③在注射的过程中,还应该严密观察患儿的身体状态变化,如果患儿在注射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或变弱、脸色发白、声音变微弱等症状时,要立刻停止药物的注射治疗。同时,还应提前准备好可能会用到的急救器械和药物,针对患儿出现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处理。
1.3.3 注射后护理 ①渗血及出血的护理。在注射完成后,需要用无菌的棉球对注射部位进行5~10 min的按压,主要是为了防止出现注射部位的出血。在按压后,如果出现瘤体表面渗血,需要进行局部的按压,并及时的通知医生对相应的出血部位止血,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15]。②皮肤护理。在进行皮肤护理的时候,需要患者保持瘤体和瘤体周围的皮肤干燥。如果患者出现高烧或者哭闹不止的现象,甚至出现组织局部坏死溃烂和感染的情况,需要马上来医院进行救治。在此次研究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患处的破损溃烂,在进行处理后进行换药,最终痊愈。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和家长的沟通,确保患者和家长对于患者的患处没有抓挠和摩擦。③患儿注射结束后,需要护理员和家属对其观察半小时,并确保过敏体质患者不会出现过敏和其他的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者出现休克,需要马上对其进行抢救。④复查。在2次治疗的期间,一般需要确保治疗的时间为2个月,而且也可以根据瘤体本身的大小以及治疗的具体结果进行后期的治疗选择,确保治疗后的良好结果。如果治疗后患者出现轻度脂肪萎缩和色斑残留,就不用再继续注射,会逐渐好转并消失。
1.4 疗效标准
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得知,疗效分为3种,治愈、好转和无效,判断标准如下。治愈:瘤体完全消失,而且对机体没有功能障碍的影响,患者患处的皮肤颜色变得正常,或者是可以有轻度的色素沉着,有的婴儿患者会出现轻度的脂肪萎缩,但不影响功能。好转:瘤体体积有明显的变小,不过没有完全消失,没有导致患者出现功能障碍。无效:瘤体没有明显的变化,或者体积继续增大,对患者的影响更大[14]。
2 结果
80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在经过曲安奈德注射治疗2~3针后,瘤体的大小明显发生变化,所有瘤体都逐渐减少,甚至有的瘤体消失,通过对患者的瘤体情况统计得知,其中治愈71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100%。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有2例患者的瘤体表面出现破损,最终导致感染,因此在进行血管瘤患者治疗的时候,需要对患者进行经常的换药,并保持创面的干燥和正常,确保患者的尽快回复。笔者通过对其中两例血管瘤治疗前后的对比得知,曲安奈德的治疗效果十分明显,而且很多患者在治疗后反应治疗的满意度比较高。见表1。
3 讨论
血管瘤对于刚出生的婴幼儿来说是十分常见的,而且由于血管瘤本身种类很多,而且不同的血管瘤之间的差异比较大,所以在进行治疗的时候,所使用的治疗方法也是因人而异。在该次研究总,所使用的注射曲安奈德,这种注射曲安奈德方法的作用点比较局部,而且操作起来方法比较简单。在对80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进行曲安奈德注射后,平均每人的注射次数为2~3针,因此对于每个人而言,注射计量相对较小,对于患者的身体影响比较小。对于80例患者硭担治愈的有71例,治愈率高达88.75%,有效为9例,总有效率为100%。何一方[8]学者对平阳霉素对此病情的治疗情况研究得知,平阳霉素对于婴幼儿血管瘤的治愈率为57.9%,有效率为87.3%。以此使用曲安奈德对婴幼儿血管瘤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
在对婴幼儿血管瘤进行治疗的时候,雌激素对曲安奈德的使用会有一定的影响。血管瘤本身的生长比较迅速,而且会对破坏周围的组织产生较强的破坏性。有的患者血管瘤比较严重,会导致患处出现溃烂和出血的现象,甚至最终导致患者出现出血、坏死和感染的情况发生,最终甚至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在利用曲安奈德进行患者的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的时候,需要在进行治疗前做好相应的专科护理准备,并以此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另外在对患者进行注射后,要对周围的皮肤进行相应的护理,这不但能够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而且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李小珠.婴幼儿血管瘤的健康教育[J].中外医学研究,2015(26):15-16.
[2] 李凤棉,王成,欧洁红,等.Β射线对不同年龄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评价[J].河北医药,2015(3):13-14.
[3] 黄亚强,周永华.微波治疗婴幼儿血管瘤40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5(3):27-28.
[4] 陈鳎严晓鸥.臀部严重婴幼儿血管瘤综合治疗1例护理[J].上海护理,2015(4):21-22.
[5] 梁岚萍,王秋元,宋金英,等.高功率半导体激光治疗婴幼儿血管瘤[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1):33-34.
[6] 李芳芳,张文显,杨伊帆,等.婴幼儿血管瘤破溃的护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5):32-33.
[7] 马媛,熊屏,龚霞,等.深部婴幼儿血管瘤与小儿静脉畸形的超声鉴别诊断[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6(7):21-22.
[8] 何一芳.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11):15-16.
[9] 潘福琼,吕蓉,常有军,赖龙清.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与斑痣76例[J].中华理疗杂志,2015(4):12-13.
[10] 李春燕,文荣娥,李颖春,等.平阳霉素治疗婴幼儿血管瘤致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S2):14-15.
[11] 张平.微波治疗小血管瘤的临床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7):107.
[12] 张丽华,宋洪涛.婴幼儿血管瘤治疗药物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2015(1):19-20.
【关键词】血管瘤;咪喹莫特; 护理
婴幼儿血管瘤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高达10%[1],多在出生后数天或数周发病,开始病灶只有针尖大小,如不及时治疗在数周内病灶将迅速增大,造成外观的破坏[2]。婴幼儿血管瘤虽为良性肿瘤,有自发消退可能,但内皮细胞过度增殖,生长状况难以预测,缺乏客观的判断指标。与其盲目等待不如早期干预以促进血管瘤消退。目前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包括病灶局部或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同位素敷贴、干扰素、抗肿瘤药物、口服普萘洛尔、激光和手术治疗等[3],均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咪喹莫特用于治疗血管瘤最早由Martinez等[4]于2002年报道,目前国内外均有应用5%的咪喹莫特治疗血管瘤获得明显效果的报道[5,6],笔者用咪喹莫特治疗婴幼儿血管瘤52例,取得一定的疗效。
一、 临床资料
2011.1~2011.12我院我科就诊婴幼儿血管瘤患者208例,告知家长血管瘤有自行消退的可能,早期积极治疗可能可以加速消退,减少对美观和功能的影响。获我院人体试验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取得家长知情同意,告知该治疗为超处方用药。有52例患者愿意接受咪喹莫特治疗,另外65例患者接受585nm脉冲染料激光(美国CYNOSURE公司)治疗,38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10例接受口服普萘洛尔治疗,18例接受平阳霉素瘤体注射术,还有17例患儿要求于外院治疗。治疗组52例患者予咪喹莫特治疗,之前均未接受其他治疗,其中男性12例,女性40例;位于头面部12例,躯干部19例,四肢21例。年龄20天~10月,平均年龄3月,瘤体面积从0.8 cm × 1.0 cm ~ 8 cm × 8cm大小不等。
二、 方法
外用5%的咪喹莫特乳膏(明欣利迪,四川明欣药业),将药膏均匀涂抹至血管瘤表面,轻轻按摩直至药物完全吸收,无需洗去药物。每两天一次,咪喹莫特乳膏使用一月后,若血管瘤未出现消退现象,可增加用药频率至每天一次,告知家长若出现瘤体溃烂暂停药膏涂抹。持续用药16周,若用药期间血管瘤消退,即停药。
采用Achauer等[7]分级标准进行评价。I级(差),瘤体缩小
定期随访至1岁,每月复诊一次,观察、测量血管瘤大小、质地及色泽变化,根据疗效及不良反应等适当调整用药量。
三、 结果
治疗组52例,IV级23例,Ⅲ级12例,Ⅱ级11例,I级6例,IV级、Ⅲ级和Ⅱ级均为有效,有效率88.5%。咪喹莫特外用8周左右后,婴幼儿血管瘤开始出现生长减缓并出现消退现象。不良反应有皮肤红斑28.8%、表皮剥脱21.2%、皮肤瘙痒9.6%及结痂32.7%。52例患者有1例失访(失访病例列入I级疗效),远期观察中,瘢痕形成23.1%,色素沉着19.2%,色素脱失3.8%,赘皮组织残留15.3%,溃疡迁延不愈7.7%。
四、 护理
1. 用药治疗前的健康指导:做好婴幼儿血管瘤家长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婴幼儿血管瘤出生后快速生长及自发消退的不确定性给患儿家长造成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目前血管瘤治疗方法众多,每个患儿都要根据自身情况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案,与家长充分沟通,设身处地的为家长着想。向家长介绍咪喹莫特的药理作用,无需隐瞒咪喹莫特的用途,5%的咪喹莫特乳膏是1997年被美国FDA批准上市的第一个外用治疗外生殖器疣的免疫调节药物,国产药膏商品名为明欣利迪乳膏,2002年Martinez等[4]首次报道局部5%的咪喹莫特乳膏治疗2例婴幼儿头皮浅表血管瘤,获得全部消退的疗效,国内外病例报道亦证实其疗效。主要优点是用药方便、可控,无局部刺激性,无全身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良好。
2. 用药治疗后的护理
2.1. 瘤体红斑水肿与护理
咪喹莫特乳膏外用后部分病例出现红斑水肿,可适当减少药物用量,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完整,强调安全护理,防止碰撞、摩擦等引起表皮破溃,应穿着宽松的棉质衣物,勤剪指甲,防止患者搔抓患处。向患儿家长解释病情,咪喹莫特是一种免疫反应调节剂,可诱导生成炎性预激因子(IFN-α、IFN-γ及IL-1,6,8,10,12),活化TH1细胞,激活局部炎症反应[8],此与瘤体红肿可能存在相关性。密切注意瘤体红斑水肿的消退情况。
2.2. 结痂创面与护理
咪喹莫特乳膏外用后部分病例出现瘤体表面结痂,予暂停用药;有些病例痂皮干燥,待自行脱落后基底发白,说明血管瘤已基本消退,注意近期避免碰水,防止感染;还有病例痂下有渗液,予去除痂皮后见溃疡创面,创面应暴露,予聚维酮碘外涂,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创面使用人重组表皮生长因子软膏,以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的形成。
2.3 破溃创面与护理
有4例患儿用药后瘤体破溃,反复感染迁延不愈,创面培养及血培养均无阳性结果,予1:1稀释H2O2清洗、消毒后再用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外涂,每天1-2次,直至伤口愈合,溃烂创面护理时应注意创面暴露,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必要时用远红光外线灯照创面,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4 疤痕远期护理
针对瘢痕积极采用积雪苷乳膏治疗,每日3-4次,每次5-10min按摩疤痕。告知家长疤痕的护理重在坚持,对于头面部易包扎的部位可进一步采用疤痕贴压迫疗法,注意保持气道通畅。
小结
婴幼儿血管瘤具有出生后快速生长和自发消退的临床特征,在此期间婴幼儿的免疫系统也在不断成熟,有研究发现在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组织中存在CD8+T和CD32+T细胞,在婴幼儿血管瘤的增生和消退中可能起作用[8,9],咪喹莫特为非核苷杂环胺药物,是一种新型合成的小分子免疫调节剂,它可以直接刺激免疫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合成和释放特殊的细胞因子,间接激活T细胞免疫。此外,咪喹莫特还可以诱导免疫细胞产生化学增活素,吸引免疫细胞到达病变部位[10]。
咪喹莫特属于免疫调节剂,不影响细胞分裂周期,无蓄积毒性,若密切注意瘤体溃烂及疤痕等问题,并护理得当,咪喹莫特治婴幼儿血管瘤不失为一种值得探索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Kilcline C,Frieden IJ.Infantile hemangiomas:how common are they?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medicaI Iiterature .Pediatr Dermatol,2008,25(2):168-173.
[2] Schwartz RA, Sidor MI, Musumeci ML, et al. Infantile haemangiomas:achallenge in paediatric dermatology.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10,24(6):631-638.
[3] Barrio VR, Drolet BA. Treatment of hemangiomas of infancy. Dermatol Ther, 2005, 18(2):151-159.
[4] Martinez MI,Sanchez-Carpintero I,North PE,et al.Infantile hemangioma:clinical resolution with 5% imiquimod cream. Arch Dermatol,2002,138(7):881-884.
[5] Senchak AJ,Dann M,Cable B,et al.Successful treatment of Cutaneous hemangioma of infancy with topical imiquimod 5% :a Report of 3cases.Ear Nose Throat J,2010,89(3):E21-25.
[6] 马刚,林晓曦,江成鸿,等.咪喹莫特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1,27(6):411-414.
[7] Achauer BM,ChangC J,VanderKam VM.Management of hemangioma of infancy:review of 245 patients.Plast Reconstr Surg,1997,99(5):1301-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