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企业管理方向范文

时间:2023-09-24 15:36: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旅游企业管理方向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旅游企业管理方向

篇1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从专业开设至今,一直进行校企合作的不断尝试和完善。校企合作为学生实习提供了空间和平台,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基础和机会,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意义重大。而伴随校企合作的深入,我们发现一个问题正在凸显,即校企文化差异对学生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如何促进校企文化的融合?如何实现校企文化的衔接?是我们需要研究、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校企文化差异对学生的影响

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安排实习是在大三学年的第一学期,专业实习时间一般为半年,未取得导游证的学生安排在高星级酒店前台、餐饮、客房这三大对客服务部门进行实习。

在酒店实习期间,学生所处的环境从原来在校期间较为宽松和自由变为较为严格和苛刻,由原来较为单纯的同学、老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变为追求利益和合作的同事、领导之间的工作人际关系,从原来强调学习成绩的校园到强调工作业绩的企业,实习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后,从不适应到逐渐适应这种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氛围。

在酒店实习的实习生也呈现两种走向:一是短时间的不适应之后,选择坚持至实习结束。这部分同学通过实习强化了专业技能,培养了工作责任感,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二是在不适应期,没有积极应对,没有从自身去改变和适应,而是想着如何逃避,最后这批学生要么自动离开酒店,要么被酒店淘汰。

另外,通过分析不难发现,不同的酒店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有差异的。一家管理松散的酒店相对于一家管理规范、严谨的酒店,学生学到的东西比较少,对环境的适应性也比较差,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比较缓慢。

二、企业文化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的要求

企业文化与学校教育最直接的联系就是企业文化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很多要求,主要表现在:

1.要求学生较快地适应企业文化管理。在学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手段方法与企业管理的手段方法往往差别很大,校园文化氛围和企业文化氛围有非常大的差异,学生不能通过校园文化感受到企业文化。但企业讲求的是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快速适应企业工作和快速融入企业氛围的员工。

2.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如果毕业生没有比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即使学得再好,也无法适应企业文化的环境,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讲,这一点尤其重要。不论是旅行社还是酒店,都要求员工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有较好的服务态度,有较为优质的服务水平。

3.要求学生有团队合作精神和技巧。当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使企业越来越注重团队合作。企业文化管理的功能之一,就是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减少内耗、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往往在校期间,学生在合作技巧方面的学习、表现不受重视。

三、促进校企文化融合的可行途径

综上所述,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需要将职业特征、职业技术、职业道德及职业所需的人文素质等因素融入校园文化中,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到校园中,使学生通过这种文化的融合,在毕业后迅速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认同企业文化精神,自然地融入企业,较快地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

1.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可以尝试开展“六个一”的校企合作模式,即校企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共同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形成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通过校企共建,可以很好地将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教育。

2.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广泛征求行业专家的意见。近两年来,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积极与旅游企业联系,走访相关实习单位的领导和专家,进行对人才需求的多次调查,听取行业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我们根据企业专家的建议,重新设置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将人才培养定位为两条主线:一是为高星级酒店培养具有较强职业意识、精湛服务技能和良好管理能力的主管、领班等督导人才;二是为旅行社培养具有较强导游、计调、外联等业务能力的旅行社职业经理,以满足行业对高素质、高技能旅游专门人才的需求,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进行重新设置。

3.在课程设置上,要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有关内容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将企业真实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融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以企业真实项目和产品为导向设计课程。目前,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导游实务》、《酒店督导与餐饮管理》已实行项目化教学,《酒店服务技术》、《酒店英语》、《导游英语》等旅游专业核心课程正计划实行项目化教学。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要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不断感受、熟悉和认同真实岗位要求和企业文化。另外,基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要为旅游专业学生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可以邀请企业知名人士开设相关讲座,介绍企业的经验理念、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进行就业辅导。

4.在实训课程上,创设仿真的或者真实的实训环境。目前,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已拥有一间导游实训室,一间客房实训室,一间餐饮实训室。其中餐饮实训室已投入经营,由学生负责餐厅管理和运营。原料的管理、账目的管理、人员的管理、对顾客的服务、产品的设计与研发等都是由学生来做。今后,需要对实训室加大投入,以便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实践活动。师生应充分置身于这种仿真的实践氛围中,使学生通过感受、模仿、实验、操作等活动,养成注意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习惯。

5.在顶岗实习管理上,完善实习管理各项规范,实现专人管理。在顶岗实习中,企业文化通过岗位标准、工作规范、劳动纪律、奖惩兑现等,可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矫正和养成。而良好的实习管理制度有助于学生适应实习环境,有助于促进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真正融合。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各实习单位都有一位专业教师负责。该责任教师负责在该实习点学生的心理疏导、学生和酒店之间的协调等工作。另外,制定学生实习管理的相关制度,例如实习生的请假制度,既参考学校的学生管理办法,又考虑到实习单位对员工管理的要求。

篇2

第一,产业结构失调问题开始逐渐突出。 旅游业中除了对景物的欣赏,人文的体会,还有对吃住条件的要求。吃的食物不好、住的条件不好会大大影响旅游人的心情,增加旅游的疲惫感。为了使游客的旅游更加舒适,吸引更多的游客,各大旅游景点渐渐将对景区的管理和建设的重点转移到饭店和一些娱乐设施上。但是,过犹不及,一些景区只顾着追求奢华的享受,将过多的资金投入到饭店的建设中,却忽视了最基本的交通设施建设,使产业结构失调。

第二,政策落实不到位。我国旅游业有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其中有一项明确指出工作在第一线的中低层管理者的主要工作就是对旅游服务质量的管理。但是由于我国的旅游业涉及很多企业,不可避免地就会有很多企业私自制定旅游管理措施,将国家的规定置于一旁不去理会,更有甚者,钻旅游规则的空子来为企业谋取利益。所以,即使有中下级旅游局在监督旅游的服务质量,但是依然难以制止这些行为。

第三,不良竞争现象严重。一些旅游业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将价格降低,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此外,还有一些服务不到位,虚假广告,导致消费者白白遭受损失,在这些恶劣地影响之下,旅游管理无法正常发展。这些情况都是我国旅游业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不彻底造成的,既影响了同行业其他旅游产业的利益,影响自身的发展,还无法完成消费者旅游的初衷。

2 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措施

1.加强宏观调控,控制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我们国家的旅游管理体制不完整,地方旅游局权力较大,瓜分国家旅游局的权力,使得国家层面的旅游战略难以实现,不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集权和分权都是必要的,但是要适度,掌握好这个度,集权需要集中多少,分权要分到什么地步,这些才是难点。集权,国家应该将决策权集权到中央。例如对旅游策略、发展方向等宏观层面的决策,国家旅游局统一制定政策,并由国家旅游局决策。分权,国家应该将发展策略的权力下发给地方旅游局,因为地方旅游局对和管理部门处于旅游业的第一线,相比于中央,地方旅游局和管理部门能更快更准确地了解到当地旅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所以也能更快更有针对性地及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中央和地方相结合,宏观上,中央负责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方向,保证发展方向准确;微观上,地方负责解决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旅游业的正常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促进旅游业在正确的道路上,无碍地发展[2]。

2.加强行政监督力度

国家旅游局和地方旅游局共同协作,一个负责制定旅游管理措施和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一个负责服务管理和行政监督,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旅游业繁荣昌盛的局面,促进国家旅游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业,改善我国现在旅游市场中的一些不良现状,地方管理部门的行政监督功能必不可少。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管理策略,地方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政策和相关规定,定期对旅游行业进行整顿,对政策和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适当增加监督部门的权力,将监督的力度深入到游客中,监督基层的不良竞争现象。将每个游客和每个团队发展成为旅游管理中的监督者,从每个景点每条线路中进行监督,能更好的发现旅游业中的存在的不良现象,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改良乱象,从而收到成效。

3.处理好行政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篇3

1、旅游管理专业就业方向:旅游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主要从事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咨询公司、旅游电子 商务企业、旅游规划策划机构、主题公园的旅游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工作;或旅游与休闲行业的自主创业。

2、旅游管理专业简介: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符合市场经济与国内、国际旅游发展需要的具有经济、管理、行政及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掌握旅游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具有旅游开发实际问题能力,能在各级旅游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管理学科研究的高级专业人才。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激励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过程,通过利用各种有限但尽可能充分的条件激励员工,可以促使每一个员工自发地、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自己的聪明才智与潜在能力,可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使他们保持充足动力和高昂士气,为提高企业效益,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工作。

二、当前我国旅游企业的管理现状

当前,大多旅游企业管理者并没有重视到激励的作用,也没有完善的员工激励机制。我们常听到旅游企业的员工抱怨:他们的上司总是板着脸,只要干活一出错就被指责、被批评;在公司里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要请示;工作气氛不好,办公现场环境乱七八糟,周围净是聊天、打私人电话、吵架、不干活的;团队成员之间的恶性竞争等等。这些都暴露了当前旅游企业管理中激励机制不完善的问题

三、如何在旅游企业管理中运用激励理论完善激励机制

一般公认的效果较好且具操作性的激励理论主要有以下四种:公平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强化理论和期望理论。接下来将分别论述如何在旅游企业管理中运用上述理论。

(一)注重公平感引导,营造公平合理气氛――公平理论的运用

公平理论是指一个人的报酬和投入之比和与之比较的对象的报酬和投入之比应该是平衡的。如果员工公平感发生偏差,就会影响工作的积极性与效率

由于旅游企业的员工与外界的各种交往较多,眼界开阔,往往会将其报酬和投入之比和他人比较,这种比较是客观存在的,是凭个人主观感觉的。所以,其公平感也是客观存在,受个人主观思想影响的。针对上述特点,旅游企业管理者要多给员工做思想工作,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公平感。

首先,管理者可以利用的亲和力,用吃饭、喝茶等轻松愉快的方式与员工进行交流,无意识或间接地灌输正确的比较思路,让他们学会发现他人长处,认识自己短处。例如对一些新入职的高学历员工,就应该引导他们客观公正地选择比较标准,要尽可能发现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职业发展和提高,从而有效避免他们产生不公平感。

其次,要在企业中营造一种公平合理的气氛,使员工产生主观上的公平感。管理者可以正确引导员工言论,及时将消极言论遏杀在摇篮中,减少因不正常的舆论

最后,旅游企业的管理者在薪酬决策时应综合考虑岗位的相对价值、薪资水平、个人绩效这三点,以此作为制定工资制度的基础,要体现“多劳多得,质优多得,责重多得”的原则,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同时还可以采用保密工资,使员工相互不了解彼此的收支比率,以免员工互相比较而产生不公平感。

(二)设置具体清晰目标,加强员工目标认同――目标设置理论的运用

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认为,目标本身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们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能实现目标。

旅游企业的管理者应帮助员工设立具体的、有相当难度的目标化为他们自己的目标,变成他们行动的方向和动力。旅游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要用具体到每小时、每天、每周的任务指标来代替“好好干”等这种泛泛而谈的空口号,把工作目标中工作任务的内容和方向、最后完成期限和应达到的绩效标准等方面清晰的表达出来。同时,在帮员工制定目标时,最好可以使制定的目标比员工的现有表现高一些。这不但提供了挑战性,同时也使员工感到有达到目标的可能。

其次,旅游企业的管理者应尽可能地使员工获得较高的目标认同。管理者要使所有员工了解组织目标,并员工一起加入到制定目标的过程中去。在参与设定目标的过程中,可以更加了解工作的内容与方法,因而可以改善工作表现。

最后,要加强和做好目标进程的反馈工作。旅游企业的管理者要重视信息反馈,不断完善公司的信息反馈渠道,例如可以设立信息反馈箱,让员工把目标实现的具体情况,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写到纸上,投递到反馈箱,并由专人整理后转给管理者阅览。让管理者了解员工实行目标具体情况的同时,也可以及时的给员工提供帮助。

(三)因人而异,灵活强化――强化理论的运用

强化理论着眼于行为的结果,认为在形成操作条件反射过程中,个体行为是主动的,个体为获得奖励或回避不好的刺激,会主动地选择自己的行为。

旅游企业的管理者要针对不同员工采用不同的强化方式,要“因人而异”。根据员工的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经历等不同,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强化方式,例如刚入行或家庭负担较重的员工会较为重视物质奖励,管理者可在其工资上“做文章”;而老员工则可能更重视职业发展,管理者就可以从精神激励入手,当他们业绩达到甚至超出目标时,可在全体员工大会上表扬,让他们看到职业前景的希望。

(四)重视过程,增强动机――期望理论的运用

期望理论认为要分析一个人的行为,应该从这人所追求的目标价值与其实现的可能性来考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