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馆的设计范文

时间:2023-09-24 15:36: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故宫博物馆的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故宫博物馆的设计

篇1

一、博物馆与文化创意产品

博物馆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放置奇珍艺宝的神圣场所。但进入现代,随着知识的普及和大众教育的需要,博物馆已由原来的单一的收藏品放置点延伸成具有展示藏品、传播信息、传授文化和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场所。博物馆的参观人群也已经从精英阶层逐步转向平民大众。根据文化部的《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指出,博物馆建设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博物馆事业加速发展的基本理念,树立博物馆文化资源属于人民、博物馆文化发展依靠人民、博物馆文化成果惠及人民的理念。鼓励公众参与博物馆事业,维护博物馆文化资源共享的公平,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而要做到博物馆建设以人为本,惠及人民,实现文化资源共享,除了博物馆向社会开放外,做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也是一个重要方向。博物馆文创产品在我国被定义为:依托本单位馆藏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化、科技提升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以文化为核心内容的产品。博物馆文化产品根据其不同形式和功能可以分为文化体验产品和特色纪念品等多种类型。其中文化体验产品多以科技提升为主要形式,将最新科技与故宫文化相结合。比如博物馆馆内开设科技体验专区,或者开展VR体感游博物馆活动,同时也与新媒体结合,由博物馆牵头开发APP,如“每日故宫”“口袋博物馆”等。而通过创意转化为主要形式的特色纪念品是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另一个大类。特色纪念品与其他类型的文创产品相比更加注重创意,它对博物馆馆内藏品、环境、文化或者博物馆自身形象资源进行提炼,再创造,把这些平面元素、符号故事创新性地加工与重组,形成新的独特的文化产品。这种特色纪念品与文化体验类产品相比在时间上有可持续性,在空间上有实体性,可以赠人也可以自用,更易于拉近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此外,这种特色纪念品还可以为博物馆带来一比可观的收入,延长了产业链,为博物馆事业发展开拓了更多的可能性。北京故宫博物馆作为我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在文创产品的设计和营销上也处于领头羊的地位。本文就以故宫博物馆开设的“故宫淘宝”为例,从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推广(promotion)四个方面分析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网络营销策略。

二、故宫博物馆线上文创产品营销策略分析

(一)故宫博物馆与“故宫淘宝”

北京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体系完备、涵盖古今、品质精良、品类丰富。现有藏品总量已达180余万件(套),以明清宫廷文物类藏品、古建类藏品、图书类藏品为主。藏品共分25种大类别,其中一级藏品8000余件(套),故宫博物院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故宫淘宝”正是在故宫博物院这些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建成的,2008年12月,“故宫淘宝”官方旗舰店在淘宝网开张。截至2016年底,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共有9170种,而在故宫淘宝上出售的文创产品有200多种。根据故宫博物院文创部透露,2013年之后,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开始走红网络,文创产品收入连年走高。2016年文创部线上产品销售额3000余万,2017年文创部总收入较2016年增长26.7%,达到近5000万,而2017年故宫文创部线下收入近1亿元,2017年文创产品总销售收入为1亿4千万元左右。

(二)故宫淘宝文创产品的营销推广策略

1.产品策略

产品策略即企业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向消费者提供多种品牌、品种、规格、式样、特色的产品组合策略。截止到2018年6月,“故宫淘宝”所卖商品为274种,分为故宫娃娃、生活潮品、文房书籍、手帐周边、宫廷饰品和包袋服饰六个大类,每种产品的最高月销量能达到一万件以上。“故宫淘宝”产品从外观上看以“萌系”风格为主,近年来推出了萌系猫挂件、萌系锦衣卫手机架、萌系格格书签等商品。把流行的“萌文化”与传统元素相结合,让宫廷里的格格、皇上也开始“卖萌”,掀起了一股卖萌潮,而在卖萌的同时也尽力还原传统文化元素,例如一款名为“朕不能看透”的眼罩就取自雍正帝的奏折资料,并且在设计时在眼罩上的刺绣上尽力还原雍正的字体。从产品的种类和功能上看,“故宫淘宝”的种类以实用性商品为主,有红纸包、T恤、抱枕、钥匙扣、手表等类商品。“故宫淘宝”上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广受年轻人的追捧和喜爱。

2.价格策略

价格策略是指综合企业内外部因素的基础上依照市场规律进行价格制定和变动,以实现营销目的的营销策略。博物馆文创产品因为其产品特殊性,产品本身不仅应该追求利益性,还应该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因此在产品设计制作方面注重独创性,每类产品设计都会单独开模,且每类产品不会积压过多,因此与同类普通商品相比价格偏高,但也由于“故宫淘宝”所售商品以日常用品为主,所以定价也在购买者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以2018年6月所卖商品为例,“故宫淘宝”所售中,商品价格最低的贺卡为0.8元人民币,最高的仿康熙黄釉瓷盖碗为1280元人民币,销量最高的故宫胶带系列在45元人民币左右。“故宫淘宝”在定价时也会采用折扣定价策略,比如下单即赠免费贺卡,满180元免付邮费,还设有特价宝贝专栏出售折扣商品,以减少库存量。同时,针对老客户也有价格折扣,在确认收货后会获取会员卡,再满500元可获得九五折的折扣。

3.渠道策略

渠道策略是指选择合理的分销渠道以实现产品营销的策略。故宫博物院在“故宫淘宝”的分销渠道上不仅有线上分销,还有线下分销渠道。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线上分销渠道选择了在淘宝网开设“故宫淘宝”官方店铺。根据《2017年度网络购物APP市场研究报告》,2017年全国网上零售额约为7.18万亿,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手机淘宝APP渗透率为69.9%,用户规模达7.13亿,且网络购物APP用户偏好使用手机淘宝。故宫博物院选择淘宝作为自己的线上分销渠道是明智的选择。截止到2018年11月,故宫淘宝的店铺粉丝数为290万,好评率为99.82%,同时也是三冠金牌卖家。在淘宝网平台上,除了“故宫淘宝”外,还有一家故宫博物院文创旗舰店,也出售故宫文创产品。除了线上渠道,线下的实体店也为“故宫淘宝”带来非常高的销量。在故宫博物院附近设有两家故宫文创实体店,一家在午门外,一家在东华门外,所售商品价格与线上淘宝店一致,主要顾客群体是参观故宫的游客。

4.推广策略

推广策略是指通过人员促销的方法或广告宣传等促销策略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引发购买行为的促销策略。“故宫淘宝”的推广策略多种多样,除了利用新媒体两微一端进行文案营销推广外,还通过纪录片、宣传片推广,此外还有与其他知名品牌联合等手段。在促销策略方面,“故宫淘宝”会利用节日进行促销。例如,2017年7月,中秋节前夕,“故宫淘宝”与知名糕点店“北京稻香村”合作,推出中秋限量月饼糕点“掬水月在手”,这种方式打响了“故宫淘宝”的知名度,提升了故宫的销售额,也让购买者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氛。在宣传推广方面,“故宫淘宝”利用两微多端,在微博、微信设有“故宫淘宝”官方微信号和微博号,同时开发出“皇帝的一天”“故宫社区”等多款APP,充分运用新媒体进行网络营销。“故宫淘宝”的网络运营做得非常成功,例如,2018年6月4日在公众号“故宫淘宝”中的《朕再也不许别人说你土》一文中科普中国山水画相关知识,并且说明“故宫淘宝”如何提取山水画元素重新打造“端午花草系列古风香囊”,在文章结尾处附上淘宝链接。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在十天之内就达到了十万多,且香囊的当月销量也有几千多个。这种方式既宣传了传统文化,又提高了故宫博物院的影响力。

三、“故宫淘宝”文创产品营销的借鉴与启示

(一)产品数量与质量问题

“故宫淘宝”自从成为新晋“网红”之后,销量猛然增长。销量的增长带来了一系列商品供应不足、物流运输不当等问题。如2017年发售的“天赐福禄”“御膳房”等系列的纸胶带一度供货不足,在“故宫淘宝”中售价标为99999元人民币,变成了只展示图片,不可以购买的“绝版胶带”。此外,在2017年中秋节推出的“掬水月在手”系列月饼,也同样被一些消费者诟病货不对板,在图片中展示的“圆月饼”等到经过装盒、邮寄、运输等环节就变成了“方月饼”甚至是“碎月饼”。在产品数量和质量方面,“故宫淘宝”可以向台北故宫博物馆的网络商城学习。台北故宫博物院每三个月就要求推出约300种设计新品,几乎覆盖到全部的文物产品,并且采取严酷的“退场机制”,即上架一段时间后如果市场反应冷淡就退场,退场之后的商品,则通过打折或销毁的方式处理。这种机制也促使博物院为那些即将退场的文化产品提供了价格减让。而在运输环节,“故宫淘宝”应该选择与服务更好的快递公司签约,并且在商品上架前做好市场调查和准备工作,保证供求平衡。

(二)版权意识有待加强

篇2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故宫以及曾经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都变得“不正经”起来,皇帝耍贱,嫔妃卖萌,突破次元壁来“调戏”今天的90后、00后们。

2013年,开发的创意胶带“朕知道了”在大陆走红,衬托出北京故宫创意产品的乏味,也让很多人大呼其“不争气”。没想到,2014年,故宫淘宝挖出的雍正那一句“朕就是这样汉子”凭借霸气而接地气的语调迅速走红,北京故宫自此走上了“网红”不归路。

说起故宫的“网红”之路,便不得不说故宫淘宝。“故宫淘宝”是北京故宫文化服务中心开设的官方销售网店,早在2010年便已上线,同时上线的还有同名微博。其销售的产品与故宫内外的“故宫商店”基本一致,价格也是统一定价,原意是希望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传播故宫文化。

然而,在上线前两三年中,故宫淘宝网店销量一直不令人满意。直到后来招进来一批被誉为“蛇精病”的创意人员之后,故宫淘宝一下子变得“不正经”起来,也受欢迎起来。

点开故宫淘宝店,各种文创产品五花八门,一改从前文博机构文创品的“高冷”姿态,变得异常有趣、亲和。其中既有故宫娃娃系列这样的长期“爆款”,也有应时应景推出的新作。打开一把折扇,上面印着“四爷”雍正的“朕亦甚想你”,相信没有人会不拍案叫绝。

如果你经常刷微博,一定知道故宫淘宝的微博简直“有毒”,不但依靠各种卖萌互动吸引粉丝无数,还带动起全国上下博物馆等文博机构的集体卖萌风潮。

在2016年的首锰员υ煳锝谏希故宫淘宝推出设计了两年的全新重量级IP朱八八。这个长着一张鞋拔子脸的Q版人物原型,来源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因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就选了朱八八这个自带萌贱属性的名字。同时推出的还有大明“卖萌我们是严肃的”系列周边,誓要将卖萌之路进行到底。

2016年,一家名为故宫博物馆文创旗舰店的天猫店正式上线。同属宫内正版,但因为分属不同部门,两家店铺看上去颇有些隔空打擂的嫌疑。其实对于围观群众和消费者来说,两家的产品各有所长,无非是多了一个选择空间而已。比如故宫博物馆文创旗舰店的主打“萌宠”是故宫猫――至今仍代代居住在故宫的活体吉祥物。

“猫守卫”的出现,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大热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的“御猫”。事实上,这部纪录片的走红,也对故宫“网红”的酿成助力不少。

作为一部小成本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走红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其中修钟表的王津师傅一夜之间成了年轻人眼中最有魅力的大叔。从这些故宫匠人的工作、生活中,人们嗅到了宫墙之内的烟火气、人情味,故宫和宫中的文物都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与日常拉近了距离。随后趁热打铁推出的电影版进一步扩大了这部纪录片的知名度,也让故宫的热度再一次拉升。

篇3

在北京生活了十多年,也分享了住在北京的某些好处,比如常能看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展览,有更多机会听到音乐会、看话剧演出以及中外政府交流的一些文化项目。可是走出百多公里,到河北的地级市、县城就出现惊人的“文化落差”:极少有美术馆之类有常规活动的文化设施,也没有北京常见的各类文化活动。

这当然与各地的文化社会发展阶段、特征有关,但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中央集权体制造成的资源落差:首都北京相对全国各地的县市,对文化资源的垄断相当严重,比如北京拥有全国最多的大学、博物馆、剧院,太多的公共文化资源集中在北京,让地方省市—— 除了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稍好点——显得多少有点贫瘠。各地民众如果想看到故宫、国家博物馆里收藏的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之作,要么花费不菲的金钱、时间成本,挤上飞机、火车、汽车来北京瞄一眼,要么就呆在家里看电视上的夸张解说。

夸耀故宫、国家博物馆保存的上百万件藏品是如何丰富、珍贵的文章、影视剧汗牛充栋,但少有人关注民众如何更方便地接近、欣赏它们。事实上,故宫博物馆等国立博物馆以及文艺演出团体长期以来是全国财政支持的,可这些中央院团、博物馆很少去地方展演,即使去很多文艺院团,也倾向用高价商业展演的方式出场,普及型、公益性的举动绝少惠及地方。

所谓“平权”,就是每个国民应该享受差不多的资源、有平等的机会,也就是说政府应该给公民提供公平的经济、文化上的服务。但是也要承认因为历史、地理、体制、经济成本等原因,不可能完全公平,也许永远也无法完全公平。重要的是中央政府的措施应该尽量缩减这种不公平,特别是体制、人为造成的不公平,而不是相反,更不能继续保持甚至拉大这种不平等。

篇4

[中图分类号]G2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4-0102-02

安全技术防范是通过对安全技术、设备、防护设施和守卫人员的综合管理,及时发现入侵,有效制止犯罪,对危险、要害的场所和部位实行预防性控制的活动。顾名思义是通过技术手段防范于未然,从而保卫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通称“技防”。“技防”与“人防”、“物防”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三者互相联系、紧密结合,构成了安全防范系统的主要特点。现代意义上的安全技术防范是根据防护目标的需要,运用某些技术手段,与建筑物实体防护的薄弱环节和按防护级别确定的要害部位,组成一个有规划、有范围、有重点的防护区域。

一般而言,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是根据防护区域现场环境和特点,因地制宜地采用点、线、面和空间相结合的多种技术类型的控测器,构成多层次、无漏洞的入侵控测感知网络系统。在这个网络系统控制范围内,无论入侵者从何方入侵,采用何种入侵手段,入侵探测感知网络系统都能及时、准确地捕捉到入侵信息,实时触发中心控制主机系统的声、光报警和部位显示。控制室接到报警后,值班人员通过操作控制,用声音复核进行监控跟踪,并实时录音、录像取证,把入侵活动信息记录、存储下来。与此同时,在“物防”设施的阻挡和妨碍下,依照预案,运用通标的安全尚未构成威胁的情况下,依照预案,运用通信系统,指挥调度警卫力量迅速出击,使犯罪分子当场落入法网,从而取得与刑事犯罪斗争的胜利,进而达到了安全防范的目的。因此,安全技术防范弥补了人防、物防方面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健全了安防系统,有效地提高了安全防范系数。

我国有组织的安全技术防范起源于文物系统的文物保护。1959年8月15日,故宫博物馆珍宝馆发生了一起盗宝事件,盗贼盗走部分金册、金古币、佩剑等珍贵文物。案件披露后,举国上下震惊,也给保卫部门敲响了警钟。故宫博物馆虽有旧日皇宫的护城河、高墙大院,又有相当强的保卫力量,但却不能制止盗窃案的发生。1960年,故宫博物院珍宝馆内安装运行了我国第一台声控报警器。从此以后,故宫博物馆虽发生了多次盗窃,但都未能得逞,充分显示出安全技术防范的作用。故宫珍宝馆安装的声控报警器标志着我国开始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加强防范确保文物安全,文物系统是报警设备应用、普及、发展的排头兵。到目前为止,文博系统已使用报警系统50年之久。1987年,公安部成立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首先开始制定的标准就包括文博系统安防的相关标准。

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定义,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赢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机构。它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当作自己的基本职责,以便展示、公诸于众,给大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由此可以看出影响博物馆安防的基本因素:保存并展示重要物件,开放给公众。保存环境及保存目标的复杂性,决定了博物馆安防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博物馆的安防工作在面向观众开放的复杂环境下,既要保障展示物的安全,又不能影响正常的展示、参观环境。

《博物馆管理办法》指出,博物馆是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为公众提供学习和欣赏机会的文化事业教育机构。博物馆的收藏、保护、展示功能和展品的独特性决定了博物馆是一个既开放又需要严格保护的场所,藏品安全是博物馆事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建立纵深防护体系,实行分区域防范。从空间角度来说,博物馆的安全技术防范应从外到内建立起纵深防护体系,最外层警戒线由室外周界报警系统、栅栏组成,防止无关人员从外部非法入侵博物馆防护区域,属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为建筑周边包括通道、出入口、门窗等,在该区域使用门禁设备、门磁报警、空间报警、视频监控设备,防止无关人员非法进入博物馆建筑内部;第三道防线针对特定目标,如藏品及专用库房或专用柜、藏品修复室、信息中心、报警监控中心等重要部位须进行专门保护。作为要害部位,该区域应使用门禁系统、空间报警(三种以上报警设备)和展柜报警进行防护,结合视频监控系统和音频监控系统,进行日常监控和报警复核,并保存视频、音频证据。通过从外到内建立起纵深防护体系,划分防区,形成多道防线,才能把入侵者拒之于门外、窗外、建筑物之外。

其次,注重特定时间段防护的有效性。从时间角度讲,博物馆的开馆、闭馆、布展、撤展都会对安防系统提出不同的要求。闭馆、布展和撤展期间基本为内部人员活动,这些时候博物馆的安防类似大部分安全场所的管理。相比之下,保存环境及保存目标的开放性决定了开馆期间的安防为重中之重,涉及在大量公众参观时对展品的防护,这对安防系统报警的准确率、监控的有效性、覆盖率都是重大挑战。

第三,物防、技防、人防三者紧密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博物馆的安全技术防范必须与“人防”、“物防”紧密结合起来,在保障物防坚固、技防严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防的主观能动性,三者紧密协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安全技术防范手段的作用,顺利开展安防工作,确保防护目标安全。

最后,在安防技术设备的选择、使用、施工方面,对于公众开放区域,既要考虑到展品的防盗、防破坏,又不能影响展品的正常陈列和正常参观环境。对大限度地融入参观环境安防设施,还要考虑到安防设备包括门禁、探测器、摄像机、音频采集探头等的美观、隐蔽性。同时,暴露在外的设备不能对参观人员产生心理压迫感,也不能因大量人员的正常出入导致安防设备误报率的上升。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临时性展览,由于每次展览陈列布局都会有所不同,展柜的摆放将会对报警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产生影响,必要时甚至必须重新布置报警点和摄像点的位置以及对应联动关系。所以,为适应陈列设计、功能布局重新调整的特点,安防系统线缆和布点位置的设置应留有一定的调整性与冗余度。

博物馆需要一套完整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目前,通行的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由防入侵报警系统、巡更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声音复核系统、通信系统(含有线通信、无线通信)、辅助照明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及监控中心等组成。安全技术防范的功能是以防入侵报警系统为核心,配合以声音复核、视频监控(图像记录)、出入口控制与管理、巡更、辅助照明、无线通讯与有线双向对讲等系统,运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将多个独立子系统融为一体,组成安全防范体系。

篇5

北京,另一场《富春山居图》展也启动开来。在798艺术区,以《富春山居图》数位真迹复制画和其他艺术衍生商品为主题的展览正在进行。

 

“国画画的是时间,你可以看到黄公望在画自己一生的经历,年轻时的意气风发,中年时对人生的平静思考,晚年时对过去的历史的回望。”白石茶馆的主人、artkey艺奇文创集团创始人郭羿承,在那幅经过台北故宫矫正、跟原作尺寸材质颜色基本一致的《富春山居图》的数位真迹复制画前驻足讲解。

 

有游客进入展区欣赏,嗟叹无法去台北观摩真迹,在这里饱饱眼福亦不错。

 

这副高仿真画,经过了台北故宫的授权。事实上,此次在北京798艺术区展出的“艺奇典藏故宫系列”品牌的数位真迹复制《富春山居图》,此前已在台北世贸中心“台北故宫文创商品成果展示会”上展出过。

 

在海峡对岸的台湾,因为《富春山居图》的合璧展,相关艺术教育衍生品也随之升温。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纪念品商店里,以“山水合璧”为图案或元素的各种纪念品如茶杯、鼠标垫等,成为游客们愿意人手的纪念品。

 

“相较之下,大陆博物馆在艺术衍生品开发方面还有待加强。”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刘悦迪说,“通过此次活动,两岸博物馆界将进入_个新的交流时代,内地博物馆可以向台湾博物馆学习衍生品开发的先进经验,打开文化创意产业的新思路。”

 

台北故宫的艺术授权

 

这幅数位真迹复制的《富春山居图》,是artkey在2011年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合作,共同推出的数位真迹复制画品牌“艺奇典藏故宫系列”的作品之一。

 

所谓数位真迹,即DGA(Digital Genuine Artwark),为国际上高质量原作复制再现画作之泛称。以高科技手段进行与原作相同材质及等比例的复制,用肉眼几乎看不出与原作的差异。DGA通过特殊处理,可保持画面长久逼真色彩,目前国际许多博物馆在无法取得原作的情况下,多以DGA作为馆藏作品典藏及展出。

 

在台北故宫博物馆的礼品中心,你能看到的不仅仅是数位真迹图。据郭羿承介绍,共三层的礼品中心,近700平方米,有近4000多种的艺术衍生品可供选择,“你可以想象得到的或想象不到的东西,譬如与故宫内的艺术品衔接得很好的开瓶器。”郭羿承说。

 

台北故宫正是用艺术授权的方式带动了艺术衍生品的繁华丰盛。

 

艺术授权,指授权者将自己所拥有或的艺术品等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授权者使用;被授权者按合同规定从事经营活动,并向授权者支付相应的费用。譬如,齐白石的画作《雀跃樱桃》,经过授权,印在旅行箱上,便成了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

 

事实上,在6年前,台北故宫对艺术衍生品的开发走的无非是老路径:形式上是对艺术品的拷贝,做法上是自己进行生产及销售。

 

2006年,台北故宫想去做一些改变,“他们知道了世界博物馆都用艺术授权的方式来对艺术衍生品进行规划,然后在台北进行公开招标,我们招到了。”郭羿承说。

 

这样,自2001年就已经与台北故宫进行复制画合作的artkey,为台北故宫量身制定《台北故宫博物院授权指南》。

 

“就是告诉故宫怎么做艺术授权,包括如何授权、包装、做好产品等,这一套是我们本来就在做的事情,不过是把整个规划系统卖给台北故宫。”郭羿承说。

 

郭羿承,这位23岁就举办了个人画展的台湾人,在自己的画展中发现,个展中推出的衔接自己作品的一些产品很受欢迎。个展结束后,郭羿承便成立了公司专做艺术授权,接下来才发现,国际上已经形成这样一个产业。

 

第一次参加在美国的艺术授权展,授权展的概念是卖授权,属于知识产权的交易。郭羿承发现,“没有华人,我们一去就很受重视。租了小小的摊位在那边,现场在那里画国画,画了送给排队的人们,外国记者蜂拥而至,那次感觉觉得蛮好的,中国文化不是没有机会,而是大有可为。”

 

随后,郭羿承也带动台湾的品牌去参加授权展,包括一些动漫品牌、老夫子以及台北故宫等,带了近五年。

 

“现在,台北故宫发展得很好,不仅是我们帮它做授权手册,台北故宫也组织了一支团队,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想法,这样子做出来,年营业额大概上升到现在的约六七亿台币。”郭羿承说。

 

几年下来,台北故宫的文创经验越来越丰富,在2009年台北故宫的《国立故宫博物院98年年报》中,院长周功鑫在“院长的话”中说:“在文化创意引领知识经济的潮流中,本院积极筹建故宫文化创意园区,期望以故宫丰厚的文化资产以国际知名度为利基,成为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聚落,并透过文创系列活动,力邀具潜力的设计团队参与文创设计课程,让民众体验精致及深具故宫元素的现代设计产品;此外,藉由品牌授权的方式,提高厂商发挥创意,创造衍生商品,以行销全球,促进故宫文创园区成为全球文化创意产业之重镇。”

 

大陆文化产业新灵感

 

在郭羿承看来,比起国际上的博物馆,台北故宫做的还是有差距。

 

“大都会博物馆在纽约开了约七八个专卖店,里面几万种物品,光儿童区就很大,基本上是百货公司的概念。纽约大都会光这个每年就有约2亿美金的收入。”

 

在国外,世界各大博物馆主要收入来源于艺术授权及其衍生品,一般占总收入的20-50%,中央美院的余丁教授通过研究发现,世界几大博物馆销售的产品90%是产品,只有10%是自己特别做的一些产品,销售收入能够占到总收入的30%。他们把艺术授权作为一个产业,商店是他们的销售终端。

 

但比起大陆的博物馆,台北故宫绝对是属于先行者。

 

国内大部分博物馆并不知如何进行艺术授权规划,还靠着门票度日,就连北京故宫现在的主要收入也是门票。“很多好作品都珍藏在各地博物馆,如果这些博物馆没有通过艺术授权开发,等于浪费资源,是很可惜的。”郭羿承介绍,目前国内虽有一些博物馆已开始涉足,但没有进行规划和规模运作。

 

郭羿承记得在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参观时,“馆内买一个东西是20块,馆外就是2块钱,都是一样的东西,一个厂商。对博物馆来说,不但赚不到钱,名誉还受损。”

 

“中国的文化很多都在博物馆中,我们不做的话,很可能这个东西会慢慢丧失它的效益,甚至变成是别人在做中国文化的东西。”郭羿承说。

 

英国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曾经说过:“中国缺的不是创意,而是创意商品。”创意商品从哪里来?艺术授权就是很好的途径。

 

而最好的艺术授权品牌在哪里?动漫拼不过日本,影视很难走进西方,这种情况下,郭羿承看来,我们的文创品牌就在博物馆中,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欧洲有长久的文艺复兴历史,在绘画、建筑、音乐上都能创造出卓越的典范,美国如果要在同一面向上与之抗衡,恐怕不会有现在的百老汇、好莱坞、迪斯尼以及打破传统美感价值的当代艺术。同样的,若亚洲国家现在要对美国所设立的文化标准迎头赶上,大张旗鼓地推动影视制作、发展动漫游戏,或是策划当代艺术展览,都只会是美国巨人文化的跟班。唯有从自己的文化着眼,才有机会开创真正有价值的产业。”

 

在黄公望晚年定居的富阳,郭羿承参加了当地的文化产业论坛,当他看到当地政府把“白鹭蹲”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地名改成“黄公望风情小镇”时,一阵唏嘘。

 

在他看来,大陆已经有文化产业的意识,但未必是走了一条相对较好的路径。

 

早在2001年,郭弈承进入大陆,寻找齐白石的后人,争取到了齐白石画作的授权,又将齐白石的画授权到世界各国,让外国人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买单。可见,功夫、京剧之外的中国文化并非没有吸引力,而是用怎样的方式让它与国际去对话、对接。

 

篇6

一、传统博物馆的现实状况

当今时代是数字化的信息时代,信息数字化已经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无疑也会对博物馆的发展与建设产生深刻影响。传统的博物馆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难以完美发挥其应有功能。以中国为例,据中国数字博物馆研究项目课题组介绍:总的来说我国文物资源丰富,但人均享有有限,且分布不均衡;其次藏品量大,但展出量少,造成文化资源的浪费;第三是在文物中存在大量易损文物,如纸类、织绣类、漆器类、石窟壁画类文物等,在自然的长期腐蚀下,难以保持其文化价值的长久性。著名德国文学家歌德曾说:“博物馆者,非古董品之墓地,乃活思想之育种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一种新的模式来实现。

二、数字博物馆的定义

数字时代带动了新媒体的出现,作为新兴载体,给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带来新的方式,带来了区别于传统展厅实物展示的文化展示平台虚拟展示――数字博物馆。根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奇越博士的定义,数字博物馆是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构造出分布式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超越时空限制,为文物提供永久的数字化保护,以及各种修复、管理和展示手段。数字博物馆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随后欧洲国家陆续开始了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和推广工作。比较突出的有以色列戴维森展览中心重现古耶路撒冷项目,东京博物馆的唐招提寺项目,大英博物馆古埃及项目,以及中国的数字故宫、数字敦煌等。数字博物馆摆脱了传统意义上博物馆所必须的建筑、陈列、参观时间等条件的束缚,消除了时空限制,同时可以扩大服务对象的数量,提高文物展出率,改善展示效果,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获取所需的藏品信息。它使传统博物馆的藏品管理和信息查询更加方便合理,更是有效摆脱实物博物馆馆藏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等局限。

三、数字博物馆的结构组成

依照中国文化部文化市场中心陈刚的定义,数字博物馆应用技术的五个环节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加工、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数据输出。而一个完整的数字博物馆的技术组成,有以下三个方面:1.数字内容,藏品数字化得到的藏品数字内容以及人们的数字创造作品,相当于实体博物馆的藏品,是数字博物馆的核心内容;2.数据库,用于保存、保护数字内容资源,相当于实体博物馆的藏品库房;3.展示平台,体现数字博物馆的最终表现形式,相当于实体博物馆的展厅。

目前数字博物馆的数字内容主要是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3D模型等等,通过在博物馆内辟出专门空间,建立相对独立的数字展厅、数字画廊或数字演播厅等进行文物展示;或者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数字化的展示、教育和研究等多种服务,解决博物馆藏品保护与藏品利用之间的矛盾。

在数据采集上主要是从档案采集文本,高清摄像采集图形图像,三维重构等。其中三维重构主要有三维激光扫描仪和直接根据资料建模两种方法。进行纹理映射后,然后利用各种虚拟平台和软件实现对藏品信息资源从时间和空间维度上进行任意延伸,从而达到一种独特的陈列展示和研究分析结果。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海量存储、网络技术、虚拟现实、图形图像检索处理等方面的技术突破的基础之上。由于目前带宽有限,硬件支持不足,想要立刻实现在个人电脑上任意浏览数字博物馆还不太现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是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为基础,向各级文物保护部门辐射,逐步建设具有模块化、开放性、互联互通且稳定可靠、可扩展的计算机网络与存储体系。

在展示平台上面有之前提到的数字展厅、数字画廊或数字演播厅等,无外乎文字、图片、视频,例如北京数字博物馆(beijingmuseum.省略)等。在新媒介形势下,虚拟现实与网络多媒体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数字博物馆。虚拟技术主要依赖于三维实时图形显示、三维定位跟踪、高速计算与并行计算等关键技术,以此模拟人物和场景,使用户在操作过程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现阶段,利用虚拟现实展示方式主要设想有双眼液晶头盔式系统、CAVE系统等。这些技术的产生与应用,是基于观察者的知觉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获得更深刻的体验。

四、数字博物馆的发展诉求

数字博物馆有优于传统实物展示博物馆的优势,也有不足。优势在于数字博物馆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也可以修复、再现已经损坏的文物和藏品,同时具有真实性更高的虚拟现实演示,互动性更强。一些我们看不到的流落海外的文物,或者毁于战乱的古迹等等,通过三维技术重现在世人面前。既兼顾了藏品利用和藏品保护,又教育了世人。不足是展览界面和元素单一,缺乏统一的数据结构规范。新技术的进步,人们渴望新感觉。在现今社会,人们不再满足于“我看到什么”,而是追求“我想看什么”。而且对于不同人群,有针对性的安排展品也是很有必要性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结合web2.0技术和语义网技术设计了个性化数字博物馆(My Museum),可以自行设计展厅、展品,也可多人共建,专业性更强,基本实现“我看我想看”的目的。全国各地都在建立数字博物馆,仅以北京为例,就拥有20多个虚拟博物馆,这就需要有一个共同的数据存储标准。这样就可以实现全国范围内文物的数字信息可以相互交换和展示,实现南京博物馆展出故宫博物馆展品。不仅实现了全国互动,甚至可以实现全世界数字博物馆的交流展览,最终实现文物资源共建共享。

五、总结

数字博物馆给人类带来了超越时空限制的全新模式,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三维扫描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带动下,数字博物馆将向着更加大众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满足了不同群体的不同文化需求。同时在物质文化数字化保护形势下,数字博物馆在建设中加强沟通,统一规范,避免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随时把握数字展示与展示内容紧密结合,以多样化的感知手段,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郭立平、韦凯.数字博物馆的文物展示新模式研究[J].艺术

与设计.2009-12.

[2]刘学荣.基于数字博物馆的文物元数据研究[J].软件导

刊.2009-04.

[3]罗葆森.从传统博物馆到数字博物馆的发展与建设[N].中国

文物报.2002-02.

[4]刘刚、郑新.敦煌石窟壁画大型数字展示技术选择[J].敦煌

研究.2005-10.

[5]陈刚.数字博物馆与数字展示[R].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

篇7

0 前言

全球一体化趋势下,国家和地区之间交流日渐深化,代表着国家历史的博物馆藏品成为重要交流载体,但由于藏品具有极高的价值,不法分子利用智能犯罪手段,试图盗取博物馆藏品。传统时代下,对于博物馆的安全防范多以人为主体,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而技术防范能够整合各项技术优势,将入侵报警图像复核、电视监控系统作为核心,形成联动防范系统,及时发现不法分子犯罪行为,避免对博物馆构成损失,从而保证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1 博物馆技术防范发展现状

在我国,技术防范在实践中的应用,开始于第一台声控报警系统,在北京故宫博物馆正式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博物馆安全防范的空白。随后,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等安装了防盗器,但当时报警器主机报警功能单一,处于初级开发阶段,整体防范效果有待提升。[1]

20世纪80年代,安全技术防范进入普及阶段,且发展速度飞快。国外报警技术和产品逐渐渗透至我国,且安防设备功能日渐丰富,增加了巡检、记录及录像等功能,技术防范在博物馆安全防范中发挥的性能受到了广泛关注。

时至今日,对于博物馆的技术防范已经出台了具体的标准,正式进入到规范化、制度化阶段,不仅如此,计算机、通讯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有机结合,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由此,我国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沈阳故宫等多家单位都已经引入了技术防范手段,可见技术防范的重要性。

2 技术防范在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中的运用

当前,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中已经融合了多项防范技术,为博物馆管理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具体来说:

2.1 综合控制技术的运用

综合控制技术,是整个安全防范控制的核心,集合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通信等技术,能够为各个子系统之间大量数据传输提供支持,从而实现对各环节的监督、控制及管理。如在与入侵报警系统联动时,能够对报警现场进行图像、声音复核,将现场图像自动切换到指定的屏幕上进行自动录像。不仅如此,还能够与公安系统连接,及时申请公安人员的帮助和支持。[2]一般来说,根据各个系统延迟时间来看,多在20min之内,报警相应时间仅为2s。

2.2 入侵报警技术的运用

入侵报警系统建立在传感器、探测等技术基础之上,由各类探测器构成,能够对设防区域等非法入侵进行实时、准确的报警,从而形成横向与纵向全方位防护。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周界报警。周界报警是入侵报警系统的一线环节,多设置在博物馆建筑外部,如院落、通道及围墙等位置,以第一道防线。由于博物馆周围环境较为复杂,人防、物防难度相对较大,势必会存在漏洞,将周界报警引入到系统当中,能够提高防范效果。此外,还有磁开关探测器等设备,具有防盗和防破坏等功能,在系统运行中,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能够及时发现入侵行为。

(2)通道报警。主要位于博物馆防范范围内的门、窗及走廊等位置,每个防区的门、窗都可以安装门磁开关等装置,通过多元探测,能够避免非法入侵,且能够对工作人员身份进行识别,以此来提高控制水平。[3]

(3)空间报警。博物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物,具有较高的价值。因此在重要房间等空间内,运用微波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等多元化探测手段,形成交叉性、互动性入侵系统,能够实现对罪犯凿墙、入侵等行为的控制。除此之外,还有展柜报警系统,通过层层防范,能够最大限度上发挥技术在防范层面的积极作用,减少外界对博物馆内部展品的破坏等。

2.3 视频监控技术运用

博物馆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是视频技术探测,能够将探测器录取的画面记录在系统当中,实现远程监控。该系统由前端摄像机、视频报警器等设备构成,能够实现对博物馆各个角落进行监控。[4]在遇到突况时,报警系统会启动报警,提醒安防人员采取行印I音复核作为安全防范的一部分,能够配合其他探测器共同使用。随着互联网和视频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原先模拟视频监控系统也将逐被数字智能高清监控系统所取代。

2.4 门禁技术的运用

门禁技术是安全防范系统中的重要环节,能够通过非接触智能IC卡、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等,对博物馆出入口对象进行识别、控制,当发现进入对象身份不符,或者携带危险物品时,不会启动门禁,避免与藏品接触。现代安防系统中,还有电子门锁启闭装置、信息传输等技术,各项技术在系统中既能够独立运行,还能够与入侵报警系统等形成联动,实现自动化管理与控制。

2.5 电子巡更与通信技术的运用

博物馆安防系统为24小时不间断进行,对于夜间防范,可以运用电子巡更技术,对夜间保安人员的巡检路线、方式及执行等进行管理。在具体实践中,预设已经编制好的巡更软件,并应用读卡器将保安的巡检状态输入到控制中心,进行记录备案,实现对博物馆各个角落的监督,形成24小时不间断防护。[5]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人员之间沟通和交流非常必要,因此运用无线通信技术,通过程控交换机这一载体,能够确保处于不同空间中的人员进行联络,同时,将其与公安机关系统联系到一起,能够及时处置报警情况,争取更多时间保护博物馆内部的展品。随着博物馆不断发展,会对安全防护系统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要重视对技术的研究,丰富系统功能的同时,提高系统运行智能化水平,从根本上防范入侵行为。

3 结语

根据上文所述,现代技术的出现及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传统安防模式的缺陷和弊端。尤其是在博物馆安全防护系统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博物馆在对外开放中,要坚持物防为主,技防为先导,人防为保障,将各个环节有机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体化防范体系。同时,还应重视对安防人员队伍建设,从思想和技术等层面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并适当增加资金、人力投入,不断提高技术防范水平,从而实现对博物馆的有效防护。

参考文献:

[1] 侯爱芹.技术防范在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中的应用[J].福建文博,2014(03):91-93.

[2] 朱云斌.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的思考与对策――以林则徐纪念馆为例[J].福建文博,2014(04):94-96.

篇8

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担负着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负有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的历史使命。尤其是对广大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博物馆作为知识形态的文化教育设施,最重要的功能体现在教育上,教育不仅是博物馆对社会的责任,也是博物馆的首要任务。

从广义上说博物馆教育属于社会教育。博物馆的教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现代博物馆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越来越重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着民族素质和国家前途。但学校教育存在着弊端,如重智育教育轻德育教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而博物馆是以馆藏的实物作为教育的媒介,以实物来反映社会,展示历史,阐释世界。随着中国博物馆的发展以及学校教育系统的改革,博物馆和学校之间的可能合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配合学校,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

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文物史料、设施环境、图书影像、研究人员等,其中众多的资源是学生课堂教育中需要而在学校教育中却无法拥有的,这些资源的使用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课程教育目标,直观地认识理解掌握教学内容并使其记得更快,记忆时间更长。但这些资源需要经过有效的开发设计使用才能够发挥更好的教育效果。

1、针对不同年龄层制定参观方案

目前很多学校会组织学生前往博物馆进行社会实践教育,但博物馆通常是以一种“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讲解模式进行导览和参观,参观路线和讲解词跟普通观众并无很大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都不一样,博物馆需要配合学校,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参观方案。例如小学生感知事物具有笼统、不精确的特点,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针对小学生的讲解应浅显易懂,主要介绍“是什么”,“做什么”,可以穿插一些提问和反问,吸引她们的兴趣。初中生在概括性上比小学生有所发展,注意力更具有稳定性、目的性,能理解抽象的概念,能独立思考。对中学生的要求是掌握科学知识,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针对中学生的讲解侧重于介绍“为什么”,“怎么会”,讲解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小插曲、小故事增强讲解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

博物馆要运用多种教育形式,教学方法上推陈出新,可以有绘画、雕刻、手工类、发现研究类、激发想象类、游戏类、感官体验类、表演类、博物馆工作体验类等。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适合于不同科目的教学,突破传统博物馆教育以讲解为主的模式,尝试从各方面让学生参与。操作类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研究类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放性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表演类活动更能调动气氛,激发热情;体验类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性。教育活动要充分依托利用馆藏资源,主题的设定尽量与学校课程相结合,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在时间安排上尽可能与学校教学进度相适应,在活动细节上按照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组织一场博物馆教学活动,需要把内容、费用、时间、安全等问题考虑齐全。

二、走进学校,主动提供上门服务

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外省市的博物馆无法参观,一年内参观博物馆的次数不会过多,出行产生的各种费用以及安全问题等等。博物馆不应该只是被动的等待“被参观”,也可以主动走进学校,提供“上门服务”,送展览、送活动、送讲座到学校。博物馆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展览,但大部分展览的受众主要以成人为主,真正为青少年群体举办的展览相对较少,很多展览也缺乏互动性和体验性。博物馆可需要为青少年学生量身定制展览,主动将展览送进学校,使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参与博物馆的教育活动。配合展览内容,还可以开展现场讲解、主题讲座、互动活动、手工制作等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

三、牵手学校,建立完备的长效机制

一个博物馆应该有完善的未成年人教育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起完备的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长效机制,能够结合学校的教学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博物^教育服务。部门课程的学习可以离开学校,将课堂搬进博物馆,从平面书本跳至立体世界,对学生来说显然更有吸引力。

博物馆可以同时牵手多家中小学校,博物馆可以主动定期的去学校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学校也可以主动指派部分老师前往博物馆学习,使两者之间的了解更加深入,合作更加紧密,教育活动更有针对性。

“要了解一座城市,就去看看它的博物馆;要了解一个国家,就去看看它的博物馆”,博物馆在社会进步中承担起更多的培养育人的责任。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业在发展中对社会教育功能重要性的认识正在逐步加强,对于面向学生的教育也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但我国博物馆参与国民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博物馆的各项教育活动开展的形式还不够丰富,并且尚未建立起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长效机制,受众和教育效果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博物馆需要重新定位和认识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契合点,进一步加强和学校的合作。

参考文献:

篇9

我们在设计导学案过程中,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有了一些生动的案例,现分享给大家:

“导学式五环教学方法”包括情境导入、情境案例展示、探究活动等设计。这些环节是必要的,有利于教师成功地调控课堂,发挥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也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拓展

学习。

在情境导入过程中,不同的导入效果不同。如在设计《我的叔叔于勒》一课中,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背井离乡外出打拼的××发了财,成了一个衣锦还乡的商人,回家后一家过着快乐的日子;也可以将情节为:几年未见到只言片字在家望眼欲穿的妻子,寻找丈夫多年,终于见到穷困潦倒的××,便把他接回家,大家一起过着更为艰难的日子……恰当的情境导入是一节好课的关键,它能够直面学生的生活,启迪学生的思维,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使学生在有意无意中走进教师预设的情境,展开遐思的翅膀。

在问题探究过程中,首先要选择的案例情境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否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如《孔乙己》一课中,在学生明白造成孔乙己悲惨命运的社会原因是封建的科举制度后,结合我们现在的学生考学实际,提出学生现在勤奋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会出现孔乙己这样的命运吗?也可以从当年走进大学的师兄师姐实例探究,榜样引领,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

其次所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老师提出问题的设计让思考后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主动来说,也就是说要杜绝假问题、模糊问题,不停留在形式上参与,而是思维上的更高层次的互动。在《孔乙己》一课中,如果设计“倘若孔乙己没有读过书?”的问题,学生们的想象就会极为丰富:他可以是一个地道的种田人,他心地善良,过着与世无争的清贫生活;他可以是好喝懒做,好逸恶劳,应该是住桥洞一个流浪汉;他身材高大,也许是校园的保安,有进取心,为学生的安全着想着……绝不是封建科举制度下摧残之深的中国读书人。

形成理念的过程是在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究的基础上,应形成正确的理念,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比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提辖作为见义勇为的英雄加以肯定,而有的学生思考后却展示出来的是鲁智深虽有正义感,但他做事鲁莽、不考虑前因后果,这是一起因感情冲动而杀死了人的事件。联系当前的很多杀人案件,如药家鑫故意杀人罪事件、马加爵的十分凶残手段杀害4名同宿舍同学事件,这些人都受到了应有的审判,所以教学就应打破传统思维定势,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的目的。

篇10

此展曾在欧洲很多国家展出,反响非常热烈。特别是在去年举办的“欧罗巴艺术节”上,此展赢得了观众的浓厚兴趣和高度评价。今年,借着举办“俄罗斯文化年”的良好契机,这一珍贵的展览得以首次与中国观众见面,并成为此次“俄罗斯年之俄罗斯文化节”的重点项目之一。

首都博物馆为本次2006年7月20日―9月16日举办的展览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准备。展览形式极富展品所体现的时代特色。为加强展览效果,还辅助出版了展览图录,印刷了展览海报,在开展的同时还将出售具有俄罗斯特色的各式展品。相信所有怀有“俄罗斯情结”并至今难忘中苏友谊的朋友一定会勾起许多难忘的记忆。

“彼岸・看见” 台湾摄影二十家1928―2006

2006年8月11日至 8月23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 “‘彼岸・看见’台湾摄影20家 1928-2006”摄影大展,这次大展在台湾摄影界前辈庄灵的擘划下,邀集了台湾老中青三个世代的二十位摄影家,展出了1928―2006年各阶段、各年代的代表作品将近二百件。纵观本次展出这二十位具有相当代表性摄影家的全部作品,可以说它们是上个世纪以来,台湾摄影艺术发展历史缩影的具体呈现。这些作品的取材,除了极少数是取自中国大陆和国外地区外,绝大部分都来自台湾宝岛的人、景和事物。观阅这些作品,观众不仅能欣赏到二十位摄影家的不同艺术风格展现,还有助于观众对台湾这块睽违了半个多世纪的土地与人民的生活有深入的了解。

为了增进两岸摄影艺术的交流与发展,此次展览于八月十一日上午开幕典礼结束后,在中国美术馆七楼研讨会厅,举行两场大型研讨会。会议邀集了两岸著名摄影家及学者,其中包括台湾的郑桑溪、庄灵、黄永松、庄明景、张照堂、全会华、钟永和,以及大陆的范迪安、吕厚民、朱宪民、王文澜、刘雷、陈申、鲍昆、顾铮、李媚等济济之士。他们就两岸摄影艺术的议题进行全面的探索,期冀从而对两岸摄影的未来,有更宏观而富有建设性的具体结论。

美洲豹崇拜――墨西哥古文明展

2006年7月15日至10月14日,“美洲豹崇拜――墨西哥古文明展”在首都博物馆举办,主题为表现1521年西班牙殖民统治之前,墨西哥古代印第安人所盛行的原始宗教――美洲豹崇拜,以及这一信仰对印第安民族的艺术、风俗、伦理观念等方面的深远影响。展览共展出文物98组件,此外还有部分美洲豹面具、服饰等辅助展品。

美洲豹又名美洲虎,是美洲特有的食肉目猫科动物。分布于北起美国西南部、南至阿根廷的美洲地区。在古代印第安人心目中,美洲豹集凶猛与灵敏、冷酷与华贵于一身,因而被奉为祖先神、保护神而加以崇拜。“美洲豹崇拜”广泛存在于墨西哥至南美洲的印第安部落,极具印第安文化特色,至今仍存留于印第安社会之中,并作为文化遗产而受到保护。

本展览是首都博物馆继《世界文明珍宝――大英博物馆之250年藏品展》之后推出的第二项大型临时展览,它是中墨两国友谊与文化交流的产物,是首都博物馆以新视角推出的特色展陈之一,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纪念胜利70周年

――唐双宁述诗词书法展

为纪念胜利七十周年,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应中国美术馆特别邀请从8月6日-8月17日在该馆举行书诗词书法展。此次展出了唐双宁创作的六十多幅泽东诗词。开展当天儿媳妇、毛岸青的妻子邵华、国学大师文怀沙等都到场表示了祝贺。

唐双宁长期研习中国书法和传统文化,在业界被誉为“中国当代狂草第一人”。国学大师文怀沙在开展当日发表祝辞评论,唐双宁先生学书专学草书大家张旭、怀素、,取法之余,独辟蹊径,自成一派。对于唐双宁的狂草风格,全国著名文物鉴定家、书法家杨仁恺曾点评说:“其作品若长枪大戟,屈铁盘丝,豪放不羁,气度恢弘,于无法中而有法。”

古穆凝重 圆润通畅

篇1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科技博物馆事业获得了蓬勃的发展,科技馆教育亦日益引起各国的重视。本文将从发展历程、建设现状、运行管理等方面,通过中澳科技博物馆的实践介绍和比较研究,求知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从而探索我国科技馆建设与管理的正确方向。

1、科技博物馆的发展与建设方面

1.1 科技博物馆发展的回顾

我国最早的博物馆是南通博物苑,由清末状元张謇于1905年创建的,建立了中馆、南馆、北楼和东楼,苑内有4个陈列馆,陈列自然、历史、美术、教育四部分文物与标本。我国有长达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因此各种历史珍品,成为博物馆收藏的瑰宝,例如著名的故宫博物馆,正在对古建筑、院藏文物、宫廷历史文化遗存、明清档案、清宫典籍等进行着深入细致的研究,建立起完整的“故宫学”体系,意在继续揭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智慧和文化精神。

1.2 科技博物馆建设的现状

澳大利亚各级政府把科技馆建设列入了政府投入的议事日程,每个州都建有本州的科技中心(科技馆),目前全国共有14个科技中心,几乎覆盖了全国。

澳大利亚国家科学技术中心位于首都堪培拉,1988年建成开放,科技中心精湛的展品、合理的布局设计、优美的环境布置、更是加强了展出效果。墨尔本科学技术博物馆一层为主要展厅,其中有气象地理、运动科学、生活中的科学、光与视觉等方面的展品;二层为3~8岁儿童展厅。悉尼动力博物馆位居原来的发电厂,配以一系列庞大的机械藏品、州的第一辆火车,悬在空中的飞机,探讨蒸汽革命如何改变了世界,还有一批观众参与的展品及一些中短期展览。

我国的科技馆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历经约30年的发展,全国已“达标”的科技馆数量持续增长,至2010年底,全国建成开放的“达标”科技馆总数达到86个。[1]例如上海科技馆共有生物万象、地壳探秘、智慧之光、彩虹儿童乐园、设计师摇篮、地球家园、信息时代、机器人世界、探索之光、人与健康、宇航天地等11个常设展区;广东科学中心设有儿童天地、实验与发现、数码世界、交通世界、绿色家园、飞天之梦、人与健康、感知与思维8个常设主题展区。

2、科技博物馆的运行方面

下面以澳大利亚国家科学技术中心与中国科技馆为例,展示双方主要功能的实践并进行比较。

2.1 展览教育

2.1.1 常设展览

澳大利亚国家科学技术中心位于首都堪培拉,科技中心的展览主题以展品共性来确定而不以学科来分类;展品以展示科学原理为主而以展示高新技术为辅,这些都符合世界潮流。展品设计新颖,制作精美,推广到整个澳洲,代表了澳大利亚的水平。

中国科技馆一期工程于1988年9月22日建成开放,二期工程于2000年4月29日建成开放,新馆于2009年9月16日建成开放。新馆设有“科学乐园”、“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五大主题展厅。

2.1.2 临时展览

澳大利亚国家科学技术中心除了常设展览外,还设置BHP野生科学、恐龙、环境、有趣的科学和微观世界等临时展览。例如“公路地带展”运用20个有趣的展品来强调行人、骑车人、乘客以及驾驶者面临的道路危险,还使用了多媒体技术以加强学习的体验。

中国科技馆已连续举办6届的“巴斯夫小小化学家”活动在中国科技馆新馆精彩亮相;2009年是国际天文年,中国科技馆与中科院国家天文合推出“走进天文年”系列教育活动;由中国科协、中国新闻社、道达尔共同举办的“和谐能源之旅”近日将在中国科技馆拉开序幕。

2.1.3 巡回展览

澳大利亚最大的一个流动科学展览,是由一个有15名科学表演人员组成,包括满满一辆半拖挂车的互动展品在内的科普马戏团。每年它把这些展品带给生活在澳大利亚农村或边远地区的孩子及家庭。

中国的科技巡回展览则始于1983年,当时尚处于筹建中的中国科技馆以安大略科学中心的展览为基础,经过加工调整,组织力量到内蒙、青海、广西、湖南、新疆巡展,观众达30余万人次。中国科技馆的“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览成绩斐然,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比利时、荷兰、瑞士等国及香港巡回展出,累计观众达560多万人次。

2.2 培训教育

澳大利亚国家科学技术中心为教师准备了针对中心展览内容的教学材料,为他们准备了各种发展研讨会,这些活动旨在提高教师们设置为学生安排设计科技活动的能力和技巧。

中国科技馆也十分重视学生培训工作,与台湾一家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科教中心合作,共同创办大自然科学实验活动。其办学特色是:以科学实验为主线,采用活动教学方式,使用创新技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亲身体验学科学的乐趣,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科技博物馆的管理方面

3.1 政府投资

中国国家与地方科技馆的土建资金均由政府投资,展品经费也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例如中国科技馆在三期建设中财政拨款投入建设经费为12亿元,开馆后由政府提供运营与管理经费;上海科技馆财政拨款投入建设经费经费为19亿元,开馆头5年每年预算15000万元,其中7500万元来自政府拨款,其余来自业务收入。

3.2 重视科普专门人才的培养

澳大利亚十分重视科普专门人才的培养,在澳大利亚,很多大学都开有科学传播专业,仅在昆士兰州,就有昆士兰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中央昆士兰大学、吉姆库克大学、格里菲斯大学等开设有科学传播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课程。位于首都堪培拉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则设有科学传播专业博士学位,并编有专著系统地研究科学传播。

中国科协与北京师范大学已经创建了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2002年开始招收科学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4、结语

通过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到中澳两国科技博物馆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差距,对于澳大利亚科技博物馆的成功与经验,我们要加以借鉴。

4.1 澳大利亚科技博物馆的主要特色

艺术与展示。澳大利亚科技博物馆都很注重展览设计中艺术手法的采用与把握。墨尔本博物馆展出了出生于1927年的一代名马,在赛马中屡得大奖,成为经济萧条的年代里人们的精神支柱。标本制作的高超手艺令人震撼,再现了骏马飞扬的神采和矫健的雄姿;标本展台的形状为马蹄形,黑白相间的背景为骑手服的色彩,树龄1600年的红橡木地板象征着永恒。

生态与环保。保持生态平衡,提倡环境保护是全人类的共识,在澳大利亚的科技博物馆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墨尔本博物馆的森林展区布满了远古蕨类植物和高大的乔木,水流循环,植物进行着光合作用,草丛中生活着5种毒蛇,小鸟筑起了真正的鸟巢,林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寄生虫。展区中有一些树木成了电线杆状,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3]

文化与精神。在澳大利亚的科技博物馆时刻都会感觉到一种博物馆文化,感受到一种博物馆精神。博物馆员工着装统一,佩证上岗,语言规范,彬彬有礼,训练有素,或接受咨询,或给予讲解。“请莫忘记,我们的职责是使你参观愉快,欢迎随时向我们的工作人员寻求帮助。”这是一家博物馆的欢迎辞,也是各家博物馆的真实写照。

所有的这一切,都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4.2 科技馆设施建设

澳大利亚人口不足2000万人,全国拥有现代化的科技馆14个,平均140万人就有一个科技馆,令人羡慕。在澳大利亚最令人信服的成功改建旧建筑的典范是悉尼动力博物馆,该馆利用原发电厂高低空旷的车间展示机械、交通、能源等展品,而一些废置的发电设备也成了现成的展品。我们要借鉴他们的经验,可充分利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以后关、停、并、转企业的厂房设施,进行改造,兴建科技馆。

4.3 科技馆的营运与管理

澳大利亚各馆积极举办临时展览,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时间。中国恐龙展在澳大利亚博物馆大获成功,6个月观众达17.6万人次,为近年来最成功的展览。澳大利亚科技博物馆常设展览不收费,临时展览要收费,这也可以作为我们今后科技馆免费后的榜样。

澳大利亚有时通过拍卖将标本、艺术品捐献给博物馆,而政府对中拍者的企业提供减免税收;博物馆压缩员工数量,广招志愿者,而志愿者多数为高素质的富家妇人,政府则对其丈夫的经营酌情减免税收。

墨尔本科学技术博物馆是由州文化部门拨款兴建并统一管理的科技馆。有30多个工作人员,而维修后勤人员与其他场馆调配使用。总人数不到400名,分管17个场馆(其中墨尔本市区有4个)。科技馆和学校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学校组织学生来馆做理化实验要预约,科技馆象征性地收费11澳元。

科技博物馆营运经费不足,也是国内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澳大利亚的同行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4.4 科学传播人才建设

澳大利亚十分注重科学传播学科体系建设,很多大学都开有科学传播专业,位于首都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则设有科学传播专业博士学位,已经为全国培养出不少的科学传播的人才。我国近年也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北师大已开始招收此专业的硕士生,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速度与规模还远远不够,要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建立起科学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篇12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生态博物馆理念的不断深入、创新和拓展,安吉生态博物馆在建馆的过程中本着对民族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展示,推动当地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理念在创新中不断地发展。同时,安吉县于2008年开始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计划通过十年时间将187个行政村打造为“美丽乡村”,争创中国美丽乡村样板。美丽乡村的创建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与十提出的“美丽中国”理念不谋而合。安吉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与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共同推进。当下随着安吉“优雅竹城—风情小镇—美丽乡村”立体式格局的建立,生态理念得到了切实的拓展和贯彻。

本文就对安吉生态博物馆的建设理念进行分析。

1.生态博物馆

生态博物馆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国人提出的,其中的“生态”的含义不仅包含了自然生态,同时也包含着人文生态。其是一种以村寨社区为单位,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强调的是对文化遗产保护和保存中的真实性、原生性和完整性[1]。目前,我国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发展的非常迅速,其中安吉生态博物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一个生态博物馆群。

2.安吉生态博物馆的概况

2.1地理、人文优势

“湖州安吉县,门与白云齐”。这是唐朝诗人周朴对安吉的赞颂。安吉地处长三角的中心位置,是“全国第一个生态县”,“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中国竹乡”,“中国转椅之乡”,“中国白茶之乡”,2012年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成为中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安吉”取自《诗经》“安且吉兮”。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安吉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形成了兼容并蓄,敢为人先的昌硕文化;虚心有节、挺拔向上的竹子文化;扶贫帮困,和谐发展的孝文化;雷厉风行、不辱使命的邮驿文化;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竹业椅业文化。

2.2馆群介绍

安吉自2008年开始,在国家文物局以及浙江省文物局的指导下,根据浙江省委打造生态浙江的总体要求,结合“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立足生态博物馆发展的宏观布局和实际,在浙北安吉进行了一项前所未有的生态博物馆建设创新实践。根据我国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情况,及《安吉生态博物馆总体规划》和《安吉生态生态博物馆建设实施方案》,安吉生态博物馆采取“中心馆+专题馆+村落馆”格局(见图一)。

中心馆——中国·安吉生态博物馆项目选址于安吉县城昌硕公园区块。中心馆总建筑面积15414㎡,主要建设集收藏、展示、研究、休闲一体的功能。中心馆建设满足山水园林城市定位相一致的要求,是一座既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现代功能的城市会客厅,使之成为研究南太湖、西苕溪历史文化和中国竹乡民俗文化的重要场所。中心馆的设计理念为“城市方印——承呈吴越遗风,镌苕溪历史,神隽味永,浑穆古朴”和“章法自然——以绿为底,以水为墨,写就灵动山水”。

12个专题馆,包括①上墅生态农业博物馆②天荒坪生态能源博物馆③安吉竹文化生态博物馆 ④上张山民文化生态博物馆⑤鄣吴竹扇生态博物馆⑥安吉白茶文化生态博物馆⑦安吉移民文化生态博物馆⑧郎村畲民生态博物馆⑨马村蚕桑生态博物馆⑩ 永裕现代竹产业生态博物馆⑪龙山古墓葬生态博物馆(在建)⑫安吉古军事防御生态博物馆(在建)馆。专题馆挖掘地方特色产业和传统文化,内容涉及安吉的茶文化、书画文化、蚕桑文化、扇文化、造纸文化等多种具有安吉地域特色的工艺、传统。

村落馆分布在全县各个乡(镇),在“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中为丰富美丽乡村内容,挖掘乡村文化记忆,反映乡村特色的多个乡村“民间博物馆”,如①安吉桥文化展示馆②大河皮影戏文化展示馆③安吉古驿文化展示馆④鹤鹿溪名人文化展示馆⑤黄杜白茶诗书文化展示馆⑥龙王山根雕文化展示馆⑦上墅龙王手工造纸文化展示馆⑧尚书垓尚书文化展示馆⑨杭垓竹帚产业展示馆⑩桐杭军事文化展示馆⑪孝丰孝文化展示馆⑫吟诗农耕文化展示馆⑬孝源孝文化展示馆⑭银坑影视文化展示馆⑮迂迢农民书画展示馆⑯中张畲民文化展示馆等。

安吉生态博物馆群将县域范围内最具特色的人文、生态资源纳入展示范围,将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产业生态等各个方面较好地融合,以系统的观念展示安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图一:安吉生态博物馆馆群结构

2.3建馆意义

故宫博物馆院长单霁翔先生对安吉生态博物馆给予了高度评价:安吉县从传统博物馆的“馆舍天地”走向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面对多样化的文化资源,进入无限的发展空间,这种将自然生态资源与历史人文资源融于一体,将馆内宝贵的藏品与馆外原真、活态的陈列品紧密相连,突破了传统博物馆与环境之间、可移动与不可移动的物品之间、信息与实物之间的障碍,让全县人民成为博物馆管理的主人,是中国博物馆建设模式的重大创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安吉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使我国的文化遗产和与之相关的生态环境得到整体上、原始中的活态的保护,将这种保护的到不断的延续和持续的发展,同时对我国农村社区文化的魅力进行着优良的展示。

主入口透视图

3.安吉生态博物馆的建设理念

3.1文化景观原状态保护理念

安吉生态博物馆的的使命和宗旨就是将安吉原有的景观状态进行保护,将当地在文化、政治以及经济上的很多方面通过生态博物馆的形式进行互动,在活动中融入自然景观,培养当当地的居民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从而改善安吉居民的生活环境氛围以及自然景观的品质,在此基础之上来满足安吉生态博物馆在今天和未来的发展需求。安吉生态博物馆的建设理念不是将安吉的生态环境搬入到馆中,而是将一个自然环境保留在原生态地,以博物馆的管理方式进行运营,这表现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保护含义,才是生态博物馆的生态内涵,其所体现的才是正确的文化内涵。安吉生态博物馆在推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弘扬、传承和普及中,一直是以当地的居民为首要的推动力,动员当地的居民通过应用本地区的资源、技术来对当地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3]。

3.2文化景观整体保护理念

安吉生态博物馆所倡导的是对整个文化景观保护的一种理念,保护的是安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和独特的生态优势。从对安吉生态博物馆和当地的民俗来看,安吉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是按照整体的保护和科学发展的原则来实施的,整体建设的思路是将生态文化和文化生态相融合,注重对安吉人们赖于生存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将自然和文化、传统和现代、物质和非物质的生态文化进行整体的保护。安吉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所体现的是安吉居民在长期生活中的生存智慧的成果,处处展示着他们在生活中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极具当地的民族特色,这不仅仅是作为包含着安吉的建筑、民风民俗、传统技术,同时还包含着人们赖于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这些都是需要保护的,对其中的一项没有做到位就会影响整体的效果。

3.3文化景观的动态保护

博物馆一般所展示的都是一些文化古迹,生态博物馆也不例外。安吉生态博物馆中所展示的内容就是安吉居民在发展过程中所留下的珍贵的文化财富。从安吉的文化特征来看,其生态环境极具多样性,这是安吉的地理特征和当地居民的生活所遗留下来的,当然在社会的发展中它们还会跟着变化和发展,这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不可能说这些景观处于一个一直不变的过程,同时生态环境也是一个活的姿态,它为大家所展示的是安吉的生产活动、人文活动,以及生活中相关的诸多因素,人们在视觉的享受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走进这个社会,在体验这份感受中就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了当地的社会影响力,以此带动了当地的经济社会生活。从这些情况中就可以看出,对文化景观实施动态方向上的保护是非常有利于拉动经济的增长的,只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好对景观的保护[4]。

3.4文化景观的传承保护

在安吉生态博物馆中,竹和茶文化的保护是最为突出的,这和当地的生产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浅层次来说这就是当地景观的一个表现,同时也是对当地文化的一种传承。在安吉生态博物馆中,竹文化和茶文化都是安吉的老前辈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他们对这些生产文化的传承都有一定的流程。就像茶叶的制作,不同的方法所制作出来的味道是不一样的。所以,对生态园中的这些文化都需要传承,但是在传承的过程中还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根据每个生态中景观不同的特性、生产环境形成具有特色的自然生态区、历史文化区和现代生态区,系统的划分形成独具安吉特色的生态博物馆模式,在对安吉文化保护的基础上做好传承的工作。

3.5文化景观的居民自我保护

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规划管理,但是生态资源却是当地的居民在不断的保护、不断的传承中所留存下来的,所以建馆的决策需要当地居民在共同决策的基础上才可以实施的。生态博物馆在某种程度上将居民的力量进行了凝聚,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当地居民的共同实施和决策,这是生态博物馆在建设过程中将文化得以发展的一项必要的条件。在这个生态博物馆建设中,当地的居民通过对自己思想的传达和规划,体现了自己、展示了自己,让当地的居民知道自己就是文化的主人,这种主人公意识的培养对安吉生态博物馆的保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情感的交流使当地的居民对当地文化的保护意识得到不断的提高。

实景照片

4.结论

综上所述,安吉生态博物馆的的建设理念就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的保护,在这个理念之中,安吉生态博物馆发挥了多方的力量,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为安吉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中的遗产都进行了保护,将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相结合,一直以“坚持生态立省,推进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为指导,激励着全社会在生态意识上的培养,这为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着一份坚实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博物馆》博物馆管理资料索引(1—25卷)[J].中国博物馆.2010,(02):134.

[2] 单霁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

[3]胡骏.中国博物馆事业宏观管理中的一个问题[J].中国博物馆.2009,(02):267.

[4] 乔治·亨利·里维埃.生态博物馆——一个进化的定义[J].中国博物馆.2011,(04):79-8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