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概念范文

时间:2023-09-25 10:38: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生态城市概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生态城市概念

篇1

随着近年来沙尘暴、沙漠化等现象的日益严重,人们认识到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城市绿地作为“城市之肺”,越来越受到城市规划的关注。对有限的绿地在生态类型、斑块群落结构、空间格局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而不再仅仅是绿地的美学效应了。

1 绿地生态效应的几个概念

1.1 手指状规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彼得-布莱茨的罗夫为首的一批规划师提出了大哥本哈根区域规划建议,就是著名的手指状规划。手指状规划所包含的不仅仅是一个整体城市,而是若干个不连贯的小城镇。他们紧靠快速火车铁路线,犹如穿在线上的珍珠。未来的城市集中在五根伸出的手指上,而现有的城市则就是掌心。选择此种方案在生态效应方面的体现就是有可能从手指缝隙中保存楔形绿地。

若城市地处内陆,其对外交通向四面八方放射,就可能产生星状反吸引模式。若从长远来看,其夹角迟早要被填充,终于形成传统的大城市。西蒙特在《地域环境》一书中提出解决办法:限制个走廊进入市中心区,使它们与外围环线相接,在郊区道路焦点上建立新的城市次中心。市区由居住走廊构成发展轴,以快速有轨电车与市中心联系;二次中心则由铁路与交通干线沟通,可视为地区性发展轴。

如果能够坚强立法,严格控制一开始指状规划师后的楔状绿地不被开发,那么绿化在城市中的生态效应就会起到很大作用。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边界总是在不断的扩大,预留的楔状绿地总是被不断的侵吞。

1.2 输氧系数

在常年盛行风的作用下,位于各方向上的城市保护绿地对城市的输氧作用不同,可称之为输氧系数,规划实践中有两种比较明显的情况。第一种,在城市规划的范围内,位于城市输氧系数大的方位,如果绿地的产氧量大,应将强管理和适时进行植物的更新换代,以保证充足持续的氧气供给量;如果绿地的产氧量小,应通过改善植物的种植结构,增加种类和绿地面积,以增加产氧量。第二种,在城市规划的范围内,位于城市输氧系数小的方位,如果绿地的产氧量大,在保证其生长发育的情况下,要进一步疏通城市的输氧走廊;如果绿地的产氧量小,除了要改善植物的种植结构、增加种类和绿地面积外,还应着重限制在此方位上各类城市用地的建设和对绿地的侵蚀。应当把产氧量多的绿地置于输氧系数大的方位,把产氧量小的绿地置于输氧系数小的方位。

输氧系数的计算公式:Si=Fi*Ui

式中:Fi为i方向的风向频率(%);Ui 为i方向的平均风速(m/s)Si表示来自i方向的污染程度。

1.3 绿道

绿道(Greenway)是指不同宽度的绿色廊道构成的网络。根据功能,主要可分为三类:生态绿道,休闲绿道和历史遗产廊道。绿道主要指自然形成,或历史本来存在,如河流、山谷构成的廊道,也包括完全人工的,如城市林荫道,运河廊道当然也包括在内。廊道连接各生境岛屿对野生生物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生态学家提出建立景观廊道线状联系,可以将孤立的生境斑块连接起来,提供物种、群落和生态过程的连续性。

1.4 绿带(GREENBERG)概念

随着人们认识绿带在大伦敦规划中限定城市发展轮廓的作用。绿带概念作为控制城市发展和为城市提供生态绿地的作用,被广泛的应用到大城市的规划中。比较典型的有华盛顿景观规划和政策框架。

2 生态规划概念的实践

2.1 波斯顿骄傲的“蓝宝石项链”

早在100多年前(1879-1895),Olmsted和Eliot就将公园、林荫道与查尔斯河谷以及沼泽、荒地联系起来,规划了至今成为波斯顿骄傲的“蓝宝石项链”。在 1883年,景观设计师克里夫兰得(Cleveland)为美国明尼苏达的明尼阿波利斯做规划,当时明尼阿波利斯还是一个小镇,克里夫兰得让市长和决策者在郊区购买大面积的土地,用以建立一个公园系统。在土地还远未被开发时,就非常廉价地买到了大块土地。这一行动是为50~ 100年之后的城市所规划的。如今100多年过去了,城市已经扩大了几倍,但这些廉价购得的土地却成为城市中宝贵的绿地系统。这样一个绿地系统的形成,不光是要一个好的概念,同时需要城市决策者提前50-100年进行投资。在同时代,当堪萨斯和克里夫兰都还是小镇时,就用便宜的地价在其郊外购置大量土地,结合区域的河流水系规划建设并一直保护了一个绿地系统。这一当时尚在郊区的绿地系统而今已成为城市的一个有机部分了,成为居民身心再生的场所。由此可见,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需要有前瞻性,更需要突破城市规划的既定边界。需要从战略高度规划城市发展所赖以持续的生态基础设施。 2.2 广州的总体规划

广州的总体规划中提出城市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根据生态优先的原则,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提出了一个“巨型绿心”规划方案,以营造生态和谐的“绿色广州”。

这一规划由绿心、绿核、绿廊三部分组成。绿心即都会生态核心区,包括海珠果树保护区、小谷围生态公园、东南部生态农业保护区等面积达180平方公里的地区;绿核指地区生态调控区,包括陈家林风景名胜区、芳村花卉博览区、大夫山森林公园、莲花山风景名胜区、白云山风景名胜区、香江野生动物园等;绿廊指生态联系廊道,包括珠江及其支流沿岸绿带、组团绿化隔离带、道路绿化带等。

方案以巨型绿心为生态核心,以珠江、白云山为生态主廊道,以珠江支流、城市组团间绿化分隔带为生态次廊道(绿廊),以主要风景名胜区为地区生态调区(绿核),形成开放式生态网络结构。

广州市的概念规划也提出:以山、城、田、海的自然特征为基础,构筑“区域生态环廊”、建立“三纵四横”的“生态廊道”,建构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式的生态结构体系。建设“三纵四横”生态廊道: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城市无限制蔓延,提高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同时维持生态系统良好的结构,以保证其功能的正常发挥,规划在广州市域形成三纵四横的七条生态主廊道,构成广州市域生态格局。另外,在“区域生态环廊”和“三纵四横”基础上,打通汇集到珠江、沙湾水道、市桥水道等密布城乡地区的河网水系形成网状的“蓝道”系统,加之城市基础设施廊道、防护林带、公园等线状和点块状的生态绿地,共同构成了多层次、多功能的复合型网络式生态廊道体系,形成了“山水中的城市,城市中的山水”的山水城一体化城乡生态格局。

3 结语

通过对国内外生态绿地效应的了解,可以强化我们在城市规划中对生态绿地规划的重视,规划师、建筑师要有前瞻性眼光。

篇2

一、生态文明概念的由来

自有文字记录以来的历史来看,中国已经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为期上百万年的原始文明时期,人类必须依赖部落的集体力量才能生存,生产活动要靠简单的渔猎采集。铁器进入人类社会之后,步入了农业文明时期,在我国,农业文明的突出表现就是小农经济,由于中国农业人口众多,耕地相对不足形成了具有满足个人温饱,在自耕地上轮种套种、精耕细作的典型工作生产模式,生产工具相对简单,生产技术长期不变,个人需求极易满足,是这种文明生产方式上的突出特点。英国的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先后开始从农牧文明向农业文明进化。机器开始大规模的运用于人类社会的普通生活生产过程当中,人们不断调整和改进生产方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带来了经济的增长、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等等。早在工业革命高歌猛进,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所向披靡的时候,一些先知先觉的思想家就对人类虐待自然界的行为进行过谴责。从20世纪50、60年代起,全球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状况日趋严重,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物种灭绝、生态破坏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总体环境越来越恶化。2005年3月,联合国发表的《千年生态环境评估报告》认为,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在最大限度地获得各种资源的同时,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范围猛烈改变了全球的生态环境,一些生态系统所遭受的破坏已经无法逆转。这种状况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文明是一个对抗过程,这个过程以其至今为止的形式使土地贫瘠,使森林荒芜,使土壤不能生产其最初的产品,并使气候恶化。”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问题,理应运用科学技术来解决。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十报告中又再次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所谓生态文明,其实它是在对人类经历的三大文明形式反思基础上提出来的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调整,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今天之后我们不得不在尊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纲领,强调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与自然环境共处共融的文明形式,人作为群居性的动物,所谓的生态文明,除了要包含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调整之外,还包含了人与社会之间,人与其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二、生态文明下的城市建设

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人类居住场所也不断改变,由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型社会开始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城市型社会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口离开乡村,开始前往城市居住生活,开始了人类社会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当中,自然环境面积进一步被压缩,农业用地逐渐远离城市中心。城市成为了人类居住和第二第三产业的工作场所。在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当下,只有坚持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与落实,才能少走弯路,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烟台高新区成立于1990年,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首批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科技工业园区,是全国第一家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烟台高新区行政面积48.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4,300人,是烟台魅力海岸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绿地面积35%以上,年平均气温12度,空气质量常年为国家一级标准,包括了核心发展区、烟台高新区APEC(莱山)产业园、烟台高新区福山高新技术产业园、APEC中国烟台(芝罘)科技工业园、烟台卧龙经济园区等“一区四园”,区内及周边聚集了烟台大学、山东工商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烟台校区等8所高等院校,聚集了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中国航天513所、中科院计算所烟台分所、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以上科研机构17家。高新区距火车站和港口15公里,距烟台空港6公里,可直接与全国各大城市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实现航空、海上和陆路通商。烟台高新区该区区位优势明显,智力资源丰富,战略机遇叠加,是胶东半岛实施生态文明战略的优势地区。

(一)城市功能区域划分严谨,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传统的城市各功能区域的划分有一定的历史沿袭,而城市内部的各个区域划分却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合理划分城市内部的功能区域,除了可以更好的方便居民居住,提高居民幸福指数之外,也能够更加有效地保护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这也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所以,我们就必须杜绝过去“边发展,边污染,先污染,后治理”的城市建设方式,结合城市所在地区的现实条件,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根据城市功能区域的划分,优化产业布局。

(二)调整产业结构,构建以绿色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

十三五规划指出,我国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建设和谐宜居城市,这就决定了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产业布局需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基础和优势条件,因地制宜地调整发展思路,围绕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使得当地的产业结构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走一条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相适宜的道路。

(三)加强环境保护,建立人居环境和谐发展体系

生态文明下的测功能是建设应该要使得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互平衡。现代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依赖环内径的支持,城市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支持之上。从落后的农业国家发展到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思路。经济发展速度虽快,但对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只有扭转过去传统的居民生活生产方式,才能够使得有限的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使用,使得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不至于沦为一纸空谈。

(四)提高居民素质,改善居民行为素养

生态文明除了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之外,还应该注重人民群众之间的和谐关系,一个真正实现生态文明的城市社会,离不开高素质的居民。在这一点上,应该扎实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营造健康积极的氛围;第二,在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域之中,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教育活动,强化居民的文明规范养成,积极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使得整个社会都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第三,就是要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志愿者的相关功能,这是引导人民群众提升自身行为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社会文明的良好办法。

作者:张哲 单位:烟台南山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生态,2013(01).

篇3

中图分类号:TU99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6-0117-03

1 序言

某市城市水系环境的破坏和水质的恶化与作为旅游城市的定位极不协调。2006年某市的决策者通过考察,决定引进德国汉诺威水协的治污理念对城市水系进行综合治理。随后德国汉诺威水协对某市的管网、水文、气候、地理、人口、人们生活习惯进行了详细的普查,并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针对某市的情况制定了水敏性城市发展和可持续性水资源利用框架,设计了对结合管网模拟的机埠改造及配套的人工生态湿地的治污工程综合治理方案,且已陆续开始施工建设,部分工程已经接近尾声,笔者通过对某机埠改造和人工生态湿地配套建设,领略到德国汉诺威水协针对城市治污理念一些特点。

2 通过对现有管网进行普查和建立水力/水文数学模型模拟后,对现有机埠的运行方式的改变及对调蓄池的改造,实现了截污和对不明污水及初期雨水进行预处理

2.1 机埠现状及改造前后的运行情况:目前接近完工的机埠改造工程机埠总汇水面积为415hm2,城市硬化径流面积为290hm2,机埠有两个进水口,一个9712m2的调蓄池,非降雨期来水量平均约0.5m3/S,原机埠的总抽排能力为12.6m3/S,调蓄池的水排向一条长17.3km的城市水系,由于某市的雨、污排水管道存在错接、漏接现象,形成雨污合流现象,由于雨、污水未有效的分离,两个进入机埠污水口CoD浓度最高仅296mg/L和154mg/L,最低时还只有93mg儿和53mg/L,所以送往污水处理厂的污水COD浓度过低造成污水处理厂负荷过重,有时机埠在应急时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了城市水系,且随着城市的发展该水系已经逐渐成为某市城市中心的水系,近年来由于沿岸机埠排污形成了水体恶臭、水生植物消失、栖息动物绝迹的臭水沟,与某市旅游城市的定位极不协调,在短时间内解决雨、污排水管道错接、漏接短期难以实现,针对雨、污合流及水系污染的实际情况,汉诺威水协提出了终端治污的理念,即改造现有的排水机埠和调蓄沉淀池,对来水进行预处理,然后对预处理的水进行分流。首先将原敞开式调蓄池改造成为两个调蓄池,一个为封闭式,一个为敞开式。在非降雨情况下,不明污水在封闭式调蓄池内沉淀、隔离污染物,然后将COD浓度较高的污水直接送往污水处理厂,溢流后COD浓度较低的污水通过人工生态湿地进行生态处理后再排向城市水系,在降雨情况下,从沉淀池溢流的未水进入敞开式调蓄池,再通过排洪渠排入水系内,这种根据来水水质和水量进行区别对待的处理方式,最大限度的解决了雨、污水合流的问题,城市管网中的来水不再是只经过简单的沉淀就直接排入城市水系,同时因送往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浓度提高、水量减少而使污水处理效益更佳,且这种终端治污的方式也为很多老城区未雨污分离的城市提供了一个示范。

2.1.1 机埠改造前后平面布置对比(图1、图2)

2.1.2 排水机埠改造前后运行流程对比(图3、图4)

2.2 调蓄池和泵房改造后的运行原理

此次设计将原来全部敞开的调蓄池分封闭式和敞开式两个调蓄池,来水首先进入封闭式调蓄池,在非降雨期,来水的COD浓度平均约为140mg/L,在进水渠初步沉淀,通过闸门和水位标高的控制,新建的非降雨期泵房以300L/S送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这时抽往污水处理厂的都是来水沉淀下来的污水,上层COD浓度较低的污水通过底板较高的闸门进入封闭式调蓄池沉淀池,封闭式调蓄池沉淀池分为A、B池,来水首先到达A池,在A池沉淀且达到一定水位后通过设置在A池上部三根设有渗水孔的渗透管溢流到B池,(渗透管起到隔离漂浮物及控制水位的作用)再次进行沉淀调蓄,(通过实践证明污水在沉淀池沉淀一小时污水的COD浓度可以减少20%),然后以每两天一次,每次3000m3的频率通过非降雨期泵房抽向人工生态湿地进行生态处理过滤,最后排入城市水系,当B池及人工生态湿地全部注满后,如水位继续上涨,沉淀后的污水通过设置在A、B池尾端的溢流堰溢流到敞开式调蓄池,然后通过降雨期泵房排向人工生态湿地及城市水系,溢流堰能够阻隔污水中的漂浮物及杂物。在小雨时,未水混杂着雨水,COD浓度较低,水位持续上升后开启进水渠通往B池的两个闸门,水流在A、B池沉淀后通过A、B池尾端的溢流堰溢流到敞开式调蓄池。如果在暴雨期,水位上涨过快,在进水渠还设置了一道45m长的溢流堰,污水通过溢流堰溢流至敞开式调蓄池,保证了封闭式调蓄池的安全,这时来水的COD浓度已经很低了,在敞开式调蓄池蓄满后可直接通过排洪渠排入城市水系。降雨结束后,为了清理A、B池廊道内沉淀下来的污泥及杂物,在清空A、B池后,通过设置在A、B池尾端溢流区的冲洗水收集池蓄满的水,开启冲洗门产生一股很强的水浪将封闭式调蓄池沉淀池廊道内淤积物及杂物冲往非降雨期泵房,经过自动格栅隔离较大的沉淀物和漂浮物后抽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封闭式调蓄池内产生的臭气则由生态处理装置进行净化后再排出。图5、图6是调蓄池示意图。

3 通过配套人工生态湿地的建设,对预处理后的污水实现生态净化

此次把人工生态湿地建设在原有的河道上,分为六个分区,为垂直潜流式人工生态湿地,面积约为8300m2,改造后泵房把经过调蓄池沉淀、杂物隔离的不明污水及初期雨水通过管道输送到人工生态湿地的配水渠,配水渠采用溢流的方式把来水集中、均匀的一次性分配到每个分区(配水渠的作用是均匀的分配污水,且在进水口设置了消力装置,避免损伤人工生态湿地内的水生植物),在人工生态湿地的池床上层由一米厚过滤砂组成过滤层,过滤砂下面则是根据不同级配铺设卵石层,以防过滤砂渗入卵石层内的带孔过滤水收集管网,所选的过滤砂必须按照级配铺设,其含钙量、孔隙率、阳离子含量都有明确规定,达不到要求则需进行相应的调配,如含钙量达不到要求则需铺设石灰石等措施,在过滤砂上根据特定的间隔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可有效吸附、拦截悬浮物。同时其发达的根系能使过滤砂内产生空隙,补给氧气,避免产生厌氧环境,使过滤砂发臭板结。将污水投放到人工建造的类似于沼泽的湿地上。当以富营养化为主的污水流过一定长宽比及底面有坡度的生态滤池时,经石英砂填料床过滤,污水可以在床体的过滤砂缝隙中曲折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最后通过收集管网排向城市水系,污水的BOD5(生物5日需氧量)去除率为85%,SS(固体悬浮物)去除率为87%,T-P去除率为85%,氨氮去除率为54%,污水中的无机污染物(重金属)和有机物也很大限度的被湿地芦苇吸收,且水生植物根际的多种微生物活动,增加了湿地基质的透水性,与周围环境的原生动物、微生物等形成各种小环境,通过氧的传递,更加增强了净化废水的能力。生态湿地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其对有机污染物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因此更适用于处理生活污水以及城市污水一类。生态滤池可分别处理废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与可溶性物质。不溶性有机物通过湿地构造中的过滤砂层被沉淀、过滤、截留,进而被微生物利用,而可溶性有机物则可直接通过植物根系生物膜的吸附、吸收及生物代谢降解过程而被分解、去除。每天向生态湿地输送3000m3污水,可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全部排向城市水系,出水COD可以达到约30mg/L至40mg/L。人工生态湿地放空后通过水生植物根系重新补氧,然后再次注水使用。当城市水系水位连续三天高出人工生态湿地水位而无法排出时,配水渠还设置了紧急排空装置,通过开启闸门,人工生态湿地的水可以经过一根输送管回流到敞开式调蓄池,再通过水泵排出。人工生态湿地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

4 通过对河床断面结构的改造及对已经破坏了的河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达到进一步净化水质的作用

原有河道堤岸较陡,驳岸风光带建设在堤岸的外面,采用刚性护坡的方式进行护坡,对河床生态系统有较大的破坏,河道内淤泥较多,河道内的沉水植物已经消失。德国汉诺威水协通过这次改造把堤岸后移,这样一来,缓坡式柔性河岸同时也成为了驳岸风光带,解决了市民休闲的时候无法亲水的问题,同时也增大河床的调蓄容积,发挥防洪功效,河岸浸水区铺设椰棕植物垫及椰棕植物辊进行护坡,防止波浪冲刷堤岸,同时在河滩和植物垫上栽种水生植物,河道内进行清淤后栽种沉水植物,还在水上安装若干人工浮游岛,上面栽种浮水植物,通过这些水生植物根系的吸收,不同的水生植物对水体中各种污染物有吸收、富集效果,达到进一步净化水质的作用。河道堤岸改造前后断面对比示意图如图8、图9。

5 通过驳岸景观与净水系统的一体化的建设,做到了既留住了雨水又净化了初期雨水,同时也美化和改善了环境

篇4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科学合理的制定城市规划,合理安排空间,引导规划开发过程,实现经济、政治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这是政府的一个重要的管理职能[1]。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的格局以及发展的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合理的城市规划也是城市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是确保城市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为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管理中所具有的特殊的地位,业界认为城市规划就是城市建设的龙头,是主要的生产力。但是,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规划体系以及城市发展都有着严重的滞后性。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城市竞争的加剧,传统的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管理和制约的影响也越来越凸显。而概念化的引进,则给城市规划管理带来的新的革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单一规划标准,改变了死板和适应能力低的规划标准,实现了城市规划的变革。对于概念规划及其在新城区规划应用,本文将以布尔津县为例进行探讨。

1、概念规划的特点及实施原则

总的来讲,概念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原则性,是宏观的战略性规划,其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战略性强烈:概念规划涉及到了城市发展的长远目标、功能定位以及目前的布局问题等等,强调从区域的高度以及全局出发编制规划方案。其价值在于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清晰的战略概念。例如,广州概念规划突出的是“山、城、田、海”的格局的概念[2]。

有研究性的总体思考:同程式化的城市规划不同,概念规划强调的是研究性,包含了科学性的工作方法,使用先进的理论等等,其重视的是理论的创新。规划的成果是作为咨询和建议的,是不具有法定约束力的。

宽阔的区域分析视角:概念规划对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以及作用都十分重视,而且还强调城市同城市内部间的协调。规划方案应该坚持接受区域发展的原则。例如,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污染治理等规划,特别是要加强区域间的协调。因而,概念规划同区域规划是能够很好地衔接的。

自由的编制程序及规划形式:概念规划的编制程序是比较自由的,这样就能使得规划师能够针对城市的特点,进行突出性的研究,重视问题解决的实效性。

高度弹性的宏观规划:布尔津在概念规划的引导下,其城市规划是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出发,进行空间的重组。再如,中山市的规划从江海合一到从散到聚的概念的转变,都有很大的弹性。如何落实,需要在不同的阶段做全面的衡量,编制具体的规划才能更好的指导城市发展。

为了更好的进行城市概念规划,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坚持社会、经济和环境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经济的增长并不等同于发展,发展实际上是综合目标的整体优化。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环境、社会和经济目标协调发展的模式,这也是城市发展的管理者和城市规划的共识也是概念规划的基本原则。

其次,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区域协调原则是城市竞争的要求,更是解决目前概念规划普遍缺乏区域关怀问题的一个主要的措施。要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其重点还在于市民同城市执政者是否有统一的认识,是否具有大局观。城市间的竞争来自于世界各地,只有做好区域建设才能提高区域竞争,这才是城市竞争优势提高的一项明智的举措。因此,概念规划就应该从区域的利益出发,实现点面结合,内外协调,重视城市通周边城市的关系,形成局部同整体带动,共同繁荣的局面。

另外,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概念规划是要从现实存在的问题着手,体察市情,明确用地限制以及投资能力限制等问题,实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原则,制定可行的目标。概念规划的发展战略还应当具备指导近期建设的能力,能够为当地的政府提供可行的政策性建议。

最后,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规划服务在为经济建设服务时还应该关注社会问题,重视社会的公平性,保障市民的利益。有的学者认为概念规划迎合的是领导的想法,忽视了市民的要求,这也是目前城市进行概念规划应重视的问题。要改变这种情况,不仅要提高规划师的职业道德,还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督和公众参与制度。

2、概念规划及其在新城区规划――以布尔津县为例

2.1 项目背景情况

区位条件:布尔津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阿尔泰山脉西南麓,准噶尔盆地北沿[3]。该县的西北部同俄罗斯以及哈萨克斯坦相邻,其东北部是蒙古国,东部是阿勒泰市,西部是哈巴河,南部同福海县相邻。布尔津县总共面积达10370.5平方公里,有人口7.1万,有20多个少数民族。布尔津县有1个镇,5个乡和1个民族乡。

生态环境:其地势有着特殊的特点,呈东北向西南倾斜,而北部则是中高山区,中部为丘陵河谷,南部为半荒漠区。独特的地势造就了布尔津县独特的地势地貌和自然景观。属于大陆性北温带寒凉气候的布尔津,夏季天气干热,冬季天气寒冷,昼夜温差较大,光照充足。布尔津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以及矿产资源。布尔津新区将是新疆城市群发展发力承担其崛起的关键,其功能定位以及产业支撑在新疆城市群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交通条件:布尔津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区位优势在今后将会形成数个城市发展带,布尔津县不仅位于多个发展带的交点上,既是布尔津从东向南发展的起步地段,也是布尔津区的东南门户,有着良好的交通优势[4]。

2.2 规划范围

布尔津的规划地带主要以低地以及旅游资源为主。布尔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因此其总体规划以生态旅游为主,在生态旅游概念规划中以人和城市以及资源的协调发展为规划原则。布尔津有着各种地势地貌,有高山,有低谷和丘陵,因此可以在该地区内划分成三大片区。

2.3 概念规划定位

布尔津的发展定位为:展示出21世纪布尔津城市的新气象,建立集旅游、历史文化和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新城。

功能选择:建立生态基础的旅游和度假中心,以阿克吐别克雅丹地貌、友谊峰冰川和古北界动植物分布区等为特色的文化艺术长廊,实现高新产业研发区的建设。

2.3 概念规划理念

山水相生。布尔津新区在实施规划时应该建设两山风景区以及沿江沿岸景观规划,形成山水相生的景观格局。

天地人和:布尔津新区就好像是一座融入到了自然的城市,其生态森林,生态地貌的建设形成了天地人和的布局结构。

弹性发展:布尔津新区的发展应该在政府调控的基础上要遵循市场的运行规律,突出概念规划的特征,实现土地开发弹性发展的运作模式。

2.4 规划特色

2.4.1 生态优选的弹性规划布局

通过生态模型来构筑规划模型。布尔津新区规划用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很好,而且水网也较为的密布。在进行规划时也因此要尊重大自然形成的生态模型,坚持生态优化的原则,为新区提供休闲、娱乐和独家场所。在新区的沿河两岸可预留一定面积的绿化带来保护水体,同时也能够营造滨水空间。

布尔津新区的建设不仅要同其经济及时以及格局变化一致,而且要对其基本的路网格局以及绿地和整体的空间形态进行变化。为了确保规划能够融入到市场运作当中,且在政府的控制下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在弹性开发中要力求平等,引入自我修复功能的弹性开发模式。在这样的原则下,规划用地可分为弹性用地和刚性用地。刚性用地主要是在规划中明确用地的使用性质,例如水体和保护绿带等,弹性用地是指弹性发展区。在这个区域中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低价调控手段,依据城市发展的情况,从市场运作的情况出发来决定土地使用的性质。

2.4.2 生态景观同山水旅游系统规划

生态模型为基础构筑的规划,要实现对生态保护的最大化,以形成富有自然地域的生态景观,给布尔津新区提供独特的景观特色。在自然景观丰富的地段要结合地形以及地貌合理改造,最大程度的保护和利用生态环境。同时,规划绿廊把自然景观引入建设地中,沿着交通干道设置交通绿廊。布尔津县有丰富的山水景观资源,有很大的山水景观构建优势,应充分利用。在新城区布置生态休闲区和度假区,串联老城区中的一些名胜古迹,为新城区增添具有特色和古韵今色的山水旅游内容。

图二:绿块和绿廊

3、结论

尽管,目前概念规划在我国的发展并不成熟, 而且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但是概念规划作为战略规划在空间上的部署,在遵循城市特点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在城市新区建设中有着积极的意义[5]。而且,概念规划对于传统规划中存在的弊端也都能够克服,从而使得规划的制定更加的科学,也能够在城市管理中积极的发挥作用,值得我们重视。

【参考文献】

[1]刘滨谊,王玲. 预景规划方法在概念规划中的应用――以马鞍山市江心洲发展概念规划为例[J]. 规划师,2009,09:81-84.

[2]李敏. 现代城市新城区规划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临湘市临湘大道小区控制性规划为例[J]. 四川建材,2008,05:79-82.

篇5

1.绿色经济

1.1 绿色经济的基本概念

绿色经济是相对于传统农业经济是黄色经济和传统工业经济是黑色

经济而言的,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理念。绿色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思潮兴起的时代。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绿色经济的早期代表。他认为地球就像在太空中的宇宙飞船,靠不断消耗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人们不合理地开发资源和破坏环境,超过了地球的承载能力,就会向宇宙飞船那样走向毁灭。因此,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应该从线性特征转向反馈特征。20 世纪 70 至 80 年代开展的环境保护运动主要关注的是经济活动造成的生态后果,而经济运行机制本身始终在我们的研究视野之外。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的近几年,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治理才替代末端治理成为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的真正主流,零敲碎打的做法才有可能整合成为一套系统的绿色经济战略。

实际上,绿色经济是兼顾发展经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一体化战略。一个理想的绿色经济系统通常包括资源开采者、处理者(制造商)、消费者和废物处理者,他们之间由于存在反馈式、网络状的相互联系,系统内不同行为者之间的物质流远远大于出入系统的物质流。

2.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及内涵

2.1 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升华而提出来的。城市作为人们改造自然最彻底的一种人居环境,是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改造自然的价值观和意志的真实体现。生态城市不仅反映了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最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更加丰富的规律的认识。

生态城市(英文说法有ecocity、ecologicalcity、ecopolis、ecoville、ecovillage等),又称生态社区。1980年展起来的生态城市理论认为城市发展存在生态极限。其理论从最初在城市中运用生态学原理,已发展到包括城市自然生态观、城市经济生态观、城市社会生态观和复合生态观等的综合城市生态理论,并从生态学角度提出了解决城市弊病的一系列对策。

3.生态基础设施概念及相关内容

3.1 生态基础设施概念的提出及内涵

生态基础设施一词最早见于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B)中。MAB的研究推动了生态城市研究在全球内的进展,它提出的五项原则也奠定了后来生态城市理论发展的基础。这里生态基础设施主要指自然景观和腹地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力。此后,有西方学者将生态基础设施的概念表示栖息地网络、自然政策规划等方面,都是从环境资源及生物的保护角度加以引用。

3.2 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

生态基础设施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态系统的基础性结构,由关键性的生态系统所构成,它保障为城市和居民持续地提供自然产品和服务,并使我们的后代能获得同样的产品和服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保障了城市的生态安全,维护了城市的生态卫生,也在城市生态产业代谢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同时促进了城市生态景观整合,培养社会各阶层的生态意识。

4.生态城设计策略

生态城规划设计的核心理念是把景观作为生态基础设施,使多种多样的自然和文化过程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融合在一起,为居民提供多样、便捷的服务,为城市的空间发展提供引导。

(1)用以水为主的生态基础设施构成城市的基本肌理。沿现存水系和地形构建生态基础设施,使雨水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在这片土地上,同时净化雨水。通过对不同的降水强度模拟来确定池塘和湿地系统的面积和类型,以便所有的雨水都能保留在原地并且对当地的水系统产生微弱的影响。这不仅将减少地下排水管道的建造费用,同时还保护或创造了本土动植物和湿地植物生长的栖息地,比如莲花、茭白、荸荠 、菱角和竹芋。

(2)将公共空间与生态基础设施整合在一起。设计三种不同级别的绿色廊道或河道廊道:主廊道宽120到150米,它能够在强降水时吸收来自整个区域中的径流;次级廊道宽60到90米,它能够在中等强度降水时吸收来自分水岭支流的径流;三级廊道宽20到30米,可吸收小强度的降水。

4.1生态城市的构建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启发

4.1.1生态城市的构建有赖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前瞻性建设

国外有学者提出了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优先的理念,认为应在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先行考虑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同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一样,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有前瞻性,一个成功的例子就是美国的“蓝宝石项链”――由波斯顿的公园、林荫道与查尔斯河谷以及沼泽、荒地被连接起来的绿地系统,这个早在一百多年前规划时仍在郊区的一块绿地,现在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也成为居民身心再生的场所。

4.1.2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基础设施注重“空间结构的完整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综合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如果能够合理规划和建设,就能够在优化城市结构、整合城市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必须从根源上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5]问题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城市结构,不健全不到位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没有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建设优化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从而整合城市结构,可保留必要的天然或人工的城市绿地成为城市绿肺或绿心,或以河流、铁路、公路、农田防护林为载体建立城乡连续的生物廊道网络,给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新鲜的“氧气”,这在优化城市结构、缓解工业化带来的各类环境污染问题上将发挥重要作用。

5.结语

在中国,对于生态基础设施概念及思想方法的探讨不断出现,主要集中在对于城市湿地系统、森林生态网络等方面,一些城市在城市发展战略中也提出了和生态基础设施相关的概念。生态基础设施概念的提出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轰轰烈烈进程中对于人地关系的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标志着人类在追求生态城市道路上的又一大进步。

生态城市的建设在中国正火热开展。国内外建设生态城市也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效果。而运用生态基础设施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条新思路。我国关于生态保护的研究范围比较广、内容也比较全面,人们对生态保护的意识也在不断的加强,完全具备了进行系统的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和研究的条件。总之,运用生态基础设施来进行生态城市建设我们还有相当的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篇6

我们现在讲的生态城市就是如何在城市经济社会建设中引入生态的概念。按照世行的解释就是通过城市综合规划管理,力求与自然系统和谐相处。通过领导、规划、政策、法规、制度举措、战略合作、城市设计和全面长期的投入,利用城市有形或无形的资产,形成有创造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经济活动,为市民、商业、和社会创造价值及机会;在改善市民总体福利和地区经济的同时,极大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如何实践生态城市这一理念?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这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需要我们去思考,更需要付诸行动。全社会首先应该树立生态城市建设这个理念,形成社会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共识。生态城市建设涉及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绝非一个部门可以实施。当前尤为重要的是政府应制定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和政策,大力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目前,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正在进行8个节能减排示范城市的综合性政策试点工作,国家能源局提出了建设100个新能源示范城市的概念,这也是探索生态城市建设方面的有效尝试。

生态城市,涉及到我们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上的转变。生态城市能不能建设好,最终体现在人们的行为方式是否发生了真正的转变,是否按照生态城市这个理念来转变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以最小的环境资源代价,为社会提供比较满意的生态和生活方式。

篇7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生态城市设计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1.1 生态城市概念的产生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第11项计划)中提出了“关于人类聚居地的生态综合研究”,首次给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明确提出了用综合生态方法,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城市,这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生态学理论的广泛应用与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村落的规划建设与研究。

19世纪80年代,前苏联生态学家扬诺斯基(O. Yanitsky)提出生态城市是人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充分发挥、人的健康和生存环境得到充分保护、物质、能量和信息高效率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一种理想栖境。美国生态学家瑞杰斯特(Richard Register)提出生态城市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聚居地、是生态健康的城市。

生态城市的概念反映了人类谋求健康发展的意愿,也反映了人类对人与自然认识的提高。生态城市概念一经提出,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197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创办了《城市生态学》杂志,各国研究者积极研讨,生态城市的概念不断充实和完善,研究方法不断进步和拓展,生态城市理论不断丰富和升华,生态城市为现代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

1.2 生态城市设计的内涵

从生态哲学角度看,生态城市设计重点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从生态经济学观点看,生态城市注重利用绿色能源实现生态与经济的相互促进和发展;从生态社会学观点看,生态城市注重提高人们生态意识促使人们自身素质的提高;从城市生态学观点看,生态城市使社会、经济和自然的有机结合,提高城市自我调节的能力,提高城市的持续稳定;从城市规划学观点看,生态城市使人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完全符合人的心理要求。因此,生态城市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经济、社会、环境协调一致为价值取向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1.3 生态城市设计概念的发展

西方国家对生态城市设计研究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早在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就表达了人类对和谐的理想型城市的追求和向往。自19世纪80年代前苏联生态学家扬诺斯基和美国生态学家瑞杰斯特等学者提出了生态城市概念后,生态城市设计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兴趣,西方国家对生态城市设计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探讨,不断召开研讨会,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很多大胆的创新性想法不断产生,新观点、新理论不断推出,大大丰富了生态城市设计的内涵,推动着生态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值得提出的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鲍罗•索勒里提出的金字塔形城市构想,成为当时最具特点和争议的代表性构想。他认为,在自然界,越复杂的有机体占有的空间越少,随着复杂性的增加,有机体更趋向为内向爆裂或微缩的系统。他设计出了容纳17万人生活,满足人与人、人与城市内外自然环境高度密切联系城市原型图,如图1所示。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每个家庭都能既面对城市外部自然景观,又能面对高度联系的城市内部本身。鲍罗•索勒里的城市生态理论是一种试图体现建筑学与生态学相融合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它给出,理想生态城市是高度综合且具有合适的建筑高度和密度,在最大限度的容纳居住人口的同时,居民享受着生态化、和谐、美好的环境。

图1. 金字塔形城市构想示意图

我国的生态城市设计起步较晚,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停滞不前之后, 20世纪80年代有了较快的发展。起初的生态建设主要从绿地和改善和控制环境污染出发,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总体上体现了生态城市设计的某些要求,但按照城市生态系统的要求还相差甚远,20世纪90年代,我国研究者积极参与国际生态城市设计学术会议,结合我国实际,积极开展研究,不断完善我国生态城市设计的发展目标,逐渐形成以社会、经济、自然符合生态理论为指导的相对完整的城市建设理论方法体系。1988年生态城市领域著名专家王如松教授出版了《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与方法》, 对生态城市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1996年王如松、欧阳志云的《天人合一山水城市建设的人类生态学原理》为我国生态城市设计建设指出了发展方向。之后,我国陆续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试点,从此生态城市建设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

2 山师东路改造的背景

山师东路改造是对传统街区进行生态城市建设改造的一个例子。山师东路是一条南北向的道路。位于济南的历下区,南起经十路,北至和平路,全长810米(见图2所示),担负着疏通经十路和和平路这两条主干道作用,然而,由于山师东路附近,高校多,学生多,居民多,文化氛围浓厚,生活品的需求量大。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山师东路成了一条文化商业街道,有经营文化用品、工艺品、服装、小食品、小玩具等各种各类小商品的店铺,也有理发、维修等店铺,车、人、商摊混杂,交通堵塞,卫生状况极差(如图3所示)。此外,房屋的建筑风格不一,道路排水管线不完善,道路狭窄造成车辆拥挤,商业小摊占据道路的情况严重,自建临时房等建筑物压道路红线的现象十分普遍,所以,改造前的山师东路已经无法承担其应有的交通疏导线作用。而且,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在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今天,山师东路的发展已经远远落后,恶化的购物环境、生活环境与当地的人文环境已经十分不协调,更是谈不上满足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极大地影响了济南市的省城形象。在这种情况下,2008年济南市人民政府对山师东路进行了彻底改造。

图 2. 山师东路区位图

图3.改造前的山师东路人车混杂

3 山师东路改造中生态城市设计的理念

山师东路的改造从以下五个方面体现了生态城市设计的基本思想。

(1)道路拓宽。按照现代城市规划的规范和要求,根据道路规划还原了山师东路的道路宽度,人行道与机动车道分开。这样,在提高车辆交通畅通的同时,可以满足行人步行的需求。解决了交通拥挤现象,也保证了交通安全,消除了一些安全隐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符合生态城市设计基本思想,符合城市资源合理分配利用的基本原则。

(2)完善道路排水系统。作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一项重要内容,对道路的排水系统进行了改造和完善,使其与城市的排水主线相连接,保证道路的雨水及生活用水的畅通,大大改善了道路的环境质量。体现了生态城市设计与建设的基本内容。

(3)道路绿化。在部分保留原有植物的同时,补充了较多的景观植物,并赋予景观人文特征,给山师东路带来了绿色、带来了生机、带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环境的改善也促进了人的素质的提高。

(4)店铺的设计。沿街店铺的设计,考虑了布局的合理、美观、建筑风格和色彩的协调、使用材料的环保以及方便街道管理原则。总体效果,改造后的山师东路有利于市容的改观,有利于城市的交通管理以及工商管理,体现了城市的文化文明和城市生态建设。

(5)文化品位的提升。在道路的两侧增加了部分壁刻,有明清时代的市井图、百福字,辛弃疾、李清照词等等,提升了道路的文化品位,这是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将人文、自然与社会有机结合、注重人文关怀、创造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在这种设计思想指导下改造后的山师东路基本解决了交通拥挤、人车混杂问题,改善和提高了居民生活和购物的环境,提升了街道的文化品位,满足了居民的基本需求。因此,山师东路的建设改造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经济的和谐,符合生态城市的基本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见图4、图5所示)。

图 4. 改造后的山师东路道路交通改善

图 5. 改造后的山师东路绿化及文化氛围

4 山师东路改造后存在的不足

尽管山师东路的改造体现了生态城市设计的基本思想,但全面分析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1)按照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在资源紧张的今天,应该更加注重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可持续能源,例如,充分利用成熟的太阳能技术等等,在这些方面,山师东路改造建设中没有充分考虑。

(2)在山师东路改造中,植物、花卉、壁画等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连贯性较差,内容单薄,缺乏互动和生动、生肌和活力,缺乏与人之间的协调,没有达到利用现有的空间和资源让居民得到充分享受、充分文化熏陶、充分满足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按照生态城市设计的要求,改造后山师东路仍然还有相当大的改进空间。

(3)山师东路的商业气息过于浓重。改造后的山师东路店铺的安排缺乏文化气息,造成居民就是单纯的购物,这与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的要求是有差距的。

5 对于山师东路改造后的两点建议

对于改造后的山师东路,仍然有较大的优化空间,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节能减排工作。生态城市必须注重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济南位于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理位置,因此山师东路首先应充分重视太阳能的充分利用,为此,政府还可以制定政策,鼓励商户节能减排,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2)城市的生态化是各个小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所以,小节点的生态化城市设计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努力增加山师东路的自然特征,景观的人文效果,小范围内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使其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使居民感到温馨亲切。

6 结语

山师东路改造是成功的,解决了长期道路交通拥挤问题,解决了居民生活、购物、娱乐环境恶劣的问题,符合生态城市的基本要求,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基本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是仍存在改进的空间。由此也得到启示:

(1)与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相比较,我国的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尚处于初始阶段,有关生态城市的理论、规划思路、设计方法和管理机制尚在探索之中,同时,生态城市设计以及改造需要多学科专家的积极参与。这就启发我们,设计者、决策者和建设者还需要学习研究,要有超前意识,不断进行思路创新和实践创新。

(2)我国城市建设和改造的任务是十分繁重的,必须按照生态城市设计的理念、遵循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进行城市建设和改造,尤其是既有建筑的改造必须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环境综合整治,这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城市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宋晔晧 . 鲍罗索勒里的城市建筑生态学[J]. 世界建筑,1999(2)

[2]黄光宇,陈勇 . 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 城市规划,1997(6),17-20

[3]刘萍,刘菁 . 城市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J]. 新建筑,1999(6)

[4]景星蓉,张健,樊燕妮 . 生态城市及城市生态系统理论[J]. 城市问题,2004(6)

[5]梅林 . 泛生态观与生态城市规划整合策略[D]. 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2007(1)

[6]王祥荣 . 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内涵与实证研究[J]. 规划师,1997

[7]沈清基 .论城市规划的生态学化—兼论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的关系[J]. 规划师,2000(3)

[8]王榕杰,任婷婷,李楠楠 . 广义生态化城市设计[J]. 中国城市林业,2006(6)

[9]任倩兰 . 生态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浅议[J]. 长沙大学学报,2000(6)

[10]周彝馨 . 如何在城市设计中焕发传统居住区的活力-广州文德路地区总体城市设计[J]. 建筑与文化,2008(3)

[11]毕涛,鞠美庭,孟伟庆,路立 . 国内外生态城市发展进程及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对策[C]. 1994-2010

[12]刘佳燕 . 社会关怀的回归:关于城市规划本质的反思[J]. 研究-社会和规划 2008

[13]刘宛 . 城市设计实践的特征[J]. 城市设计 2003(1)

[14]刘宛 . 城市设计的范畴及要素[C]. 城市规划汇刊 2003(1)

[15]刘宛 . 城市设计理论思潮初探[J]. 国外城市规划 2004(4)

[16]高军波,张润朋 . 基于城市本质认识的城市规划模式探讨[J]. 城市规划 2008(8)

[17]侯 蕾,夏奇星,陶金莎,张宏兰 . 夏热冬冷地区城市设生态策略研究[J]. 2009

篇8

中图分类号:X21 文献标识码:A

1.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研究计划中首次提出来的。有关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内涵先后出现过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将生态城市进行简单化和现实化,第二种观点将城市完美化和理想化。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接受和认同的是第三种观点。该观点认为生态城市是自然和谐、社会公平、经济高效且具有美感的复合生态系统,强调自然、社会和经济三者互惠共生、协调发展。

2我国现行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1)指标体系不全面,层次结构不合理

生态城市建设体现的是一种广义的生态观,其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基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国家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分为系统层和指标层,系统层包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三方面。而其中反映资源和能源利用状况的仅有关于能耗和水资源消耗与利用的4项指标,且分属于不同的子系统。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等二次资源的利用化程度,在指标体系中并没有体现。另外,城市的社会发展涉及住房、居民收入水平与分配以及科教文化等多方面,而国家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只列出了城市化水平、采暖区集中供热普及率和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三个指标,不能全面反映城市社会发展状况。

(2)指标体系未分配权重

权重是反映某一指标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相对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而国家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中并没有考虑各指标对实现生态城市总目标的权重,并且指标权重的分配得当与否,关系到整个指标体系能否客观反映考核对象的实际。

(3)指标体系不能体现各城市的特点

国家颁布实施的指标体系虽能够反映城市发展的共性,但却体现不出城市发展的特性。例如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标均以万元GDP为基准,只有新鲜水耗是以单位工业增加值为基准,不能很好的体现沈阳市这种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全国重工业基地的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程度和资源利用率。

(4)生态市创建考核方案不合理

现行的生态市创建考核方案是环办[2005]137号文件《关于印发全国生态县、生态市创建工作考核方案的通知》,该考核方案存在两个问题。一 、方案中的指标体系是环发[2003]91号文件《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中提出的,而2007年已经对原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整,现执行的是环发[2007]195号文件《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而新的指标体系颁布实施后,仍没有针对该指标体系的考核方案出台。二、现行考核方案中对基本条件和各项指标的赋分方法是“达标满分,不达标零分”,无法体现考核年度指标值与标准值的差距或者达标后的先进程度。

3沈阳市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研究

生态城市已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然而,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时刻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一方面旨在建立一套设计合理、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生态城市建设过程可量测、可监督,让城市管理决策部门明晰生态城市发展方向,掌握城市发展阶段和不足之处,以期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另一方面旨在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沈阳市生态城市建设进展进行评价和测评。

3.1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的建立

基于对生态城市概念和内涵的理解,本研究将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分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四个系统。通过查阅和收集国内外现有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频度分析法,选取出现频率较高的指标,在此基础上进行优选,得到初步的指标体系,然后采用专家咨询法对初步指标体系进行筛选,确立最终的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见表1。

3.2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对于一个包含多因素的评价目标来说,各指标对目标实现的贡献程度是不同的,为了表征这一差别,需要引入“权重”的概念。评价指标的权重是对各个评价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相对重要性的数量表示。科学合理的确定指标权重是评价方法的重要环节之一,权重的大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综合评价的结果。常用的权重确定方法有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等。

本研究对子系统权重采用专家调查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四个子系统的权重依次为0.2、0.2、0.35和0.25。对专题层和指标层的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Saaty T. L.提出的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两两比较重要性建立判断矩阵,通过判断矩阵的特征值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根据以上方法确定的指标体系权重见表1。

结语

基于对生态城市概念和内涵的理解,针对我国现行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及考核方案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以沈阳市为例建立了生态城市建设与评价的多层次分级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使生态城市建设过程可量测、可监督,也可以运用其对沈阳市生态城市建设进展进行测评,从而推动沈阳市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但同时也应指出,该指标体系还有待在生态城市建设与评价的实践中接受检验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篇9

随着近年来沙尘暴、沙漠化等现象的日益严重,人们认识到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城市绿地作为“城市之肺”,越来越受到城市规划的关注。对有限的绿地在生态类型、斑块群落结构、空间格局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而不再仅仅是绿地的美学效应了。

1 绿地生态效应的几个概念

1.1 手指状规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彼得-布莱茨的罗夫为首的一批规划师提出了大哥本哈根区域规划建议,就是著名的手指状规划。手指状规划所包含的不仅仅是一个整体城市,而是若干个不连贯的小城镇。他们紧靠快速火车铁路线,犹如穿在线上的珍珠。未来的城市集中在五根伸出的手指上,而现有的城市则就是掌心。选择此种方案在生态效应方面的体现就是有可能从手指缝隙中保存楔形绿地。

若城市地处内陆,其对外交通向四面八方放射,就可能产生星状反吸引模式。若从长远来看,其夹角迟早要被填充,终于形成传统的大城市。西蒙特在《地域环境》一书中提出解决办法:限制个走廊进入市中心区,使它们与环线相接,在郊区道路焦点上建立新的城市次中心。市区由居住走廊构成发展轴,以快速有轨电车与市中心联系;二次中心则由铁路与交通干线沟通,可视为地区性发展轴。

如果能够坚强立法,严格控制一开始指状规划师后的楔状绿地不被开发,那么绿化在城市中的生态效应就会起到很大作用。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边界总是在不断的扩大,预留的楔状绿地总是被不断的侵吞。

1.2 输氧系数

在常年盛行风的作用下,位于各方向上的城市保护绿地对城市的输氧作用不同,可称之为输氧系数,规划实践中有两种比较明显的情况。第一种,在城市规划的范围内,位于城市输氧系数大的方位,如果绿地的产氧量大,应将强管理和适时进行植物的更新换代,以保证充足持续的氧气供给量;如果绿地的产氧量小,应通过改善植物的种植结构,增加种类和绿地面积,以增加产氧量。第二种,在城市规划的范围内,位于城市输氧系数小的方位,如果绿地的产氧量大,在保证其生长发育的情况下,要进一步疏通城市的输氧走廊;如果绿地的产氧量小,除了要改善植物的种植结构、增加种类和绿地面积外,还应着重限制在此方位上各类城市用地的建设和对绿地的侵蚀。应当把产氧量多的绿地置于输氧系数大的方位,把产氧量小的绿地置于输氧系数小的方位。

输氧系数的计算公式:Si=Fi*Ui

式中:Fi为i方向的风向频率(%);Ui 为i方向的平均风速(m/s)Si表示来自i方向的污染程度。

1.3 绿道

绿道(Greenway)是指不同宽度的绿色廊道构成的网络。根据功能,主要可分为三类:生态绿道,休闲绿道和历史遗产廊道。绿道主要指自然形成,或历史本来存在,如河流、山谷构成的廊道,也包括完全人工的,如城市林荫道,运河廊道当然也包括在内。廊道连接各生境岛屿对野生生物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生态学家提出建立景观廊道线状联系,可以将孤立的生境斑块连接起来,提供物种、群落和生态过程的连续性。

1.4 绿带(GREENBERG)概念

随着人们认识绿带在大伦敦规划中限定城市发展轮廓的作用。绿带概念作为控制城市发展和为城市提供生态绿地的作用,被广泛的应用到大城市的规划中。比较典型的有华盛顿景观规划和政策框架。

2 生态规划概念的实践

2.1 波斯顿骄傲的“蓝宝石项链”

早在100多年前(1879-1895),Olmsted和Eliot就将公园、林荫道与查尔斯河谷以及沼泽、荒地联系起来,规划了至今成为波斯顿骄傲的“蓝宝石项链”。在 1883年,景观设计师克里夫兰得(Cleveland)为美国明尼苏达的明尼阿波利斯做规划,当时明尼阿波利斯还是一个小镇,克里夫兰得让市长和决策者在郊区购买大面积的土地,用以建立一个公园系统。在土地还远未被开发时,就非常廉价地买到了大块土地。这一行动是为50~ 100年之后的城市所规划的。如今100多年过去了,城市已经扩大了几倍,但这些廉价购得的土地却成为城市中宝贵的绿地系统。这样一个绿地系统的形成,不光是要一个好的概念,同时需要城市决策者提前50-100年进行投资。在同时代,当堪萨斯和克里夫兰都还是小镇时,就用便宜的地价在其郊外购置大量土地,结合区域的河流水系规划建设并一直保护了一个绿地系统。这一当时尚在郊区的绿地系统而今已成为城市的一个有机部分了,成为居民身心再生的场所。由此可见,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需要有前瞻性,更需要突破城市规划的既定边界。需要从战略高度规划城市发展所赖以持续的生态基础设施。

2.2 城市的总体规划

城市的总体规划中提出城市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根据生态优先的原则,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提出了一个“巨型绿心”规划方案,以营造生态和谐的“绿色广州”。

这一规划由绿心、绿核、绿廊三部分组成。绿心即都会生态核心区,绿核指地区生态调控区,;绿廊指生态联系廊道, 方案以巨型绿心为生态核心,以江、山为生态主廊道,珠支流、城市组团间绿化分隔带为生态次廊道(绿廊),以主要风景名胜区为地区生态调区(绿核),形成开放式生态网络结构。

城市概念规划也提出:以山、城、田、海的自然特征为基础,构筑“区域生态环廊”、建立“三纵四横”的“生态廊道”,建构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式的生态结构体系。建设“三纵四横”生态廊道: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城市无限制蔓延,提高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同时维持生态系统良好的结构,以保证其功能的正常发挥,规划在城市域形成三纵四横的七条生态主廊道,构成城市域生态格局。另外,在“区域生态环廊”和“三纵四横”基础上,打通汇集到密布城乡地区的河网水系形成网状的“蓝道”系统,加之城市基础设施廊道、防护林带、公园等线状和点块状的生态绿地,共同构成了多层次、多功能的复合型网络式生态廊道体系,形成了“山水中的城市,城市中的山水”的山水城一体化城乡生态格局。

3 结语

通过对国内外生态绿地效应的了解,可以强化我们在城市规划中对生态绿地规划的重视,规划师、建筑师要有前瞻性眼光。

篇10

关键词:

海绵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用

滨水景观设计是指,距离水域空间200~300m范围内的空间,也可以将其延伸至距离水域1~2km范围内的空间。滨水区域是连接陆地和水域的主要部分,对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在进行滨水区域景观设计时,要特别注重对其排水系统的设计,否则就会增加该区域的地表径流量,导致周围水系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甚至产生比较严重的水资源污染现象。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为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它要求其景观生态系统具有像海绵那样的弹性,最大限度地控制流入江河湖泊的降雨量,实现滨水区域中水资源的重复循环利用。

1滨水景观的特点

1.1开放性滨水景观是连接城市和水域的主要区域,是整个城市公共绿地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该区域具有较高的开放性,是人们进行各种类型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

1.2多样性为了平衡城市的用地情况,各个地区都在其城市滨水区域建立了多样化的娱乐场所、运输码头等,使得滨水区域的建设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1.3生态敏感性为了确保整个滨水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植物景观设计成为滨水区域景观设计的重点内容,该区域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能够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空气。同时,其景观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容易受到其它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严重的破坏。

2基于海绵城市概念的滨水景观设计原则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滨水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破坏,水质污染现象非常严重,各种景观的设计更是相互不协调,没有充分发挥滨水景观亲水性的优势。海绵城市概念要求在滨水景观设计时,充分利用滨水区域的自然特点,保护滨水区域原有的生态体系,实现人类、自然、土地以及水资源的和谐相处。滨水景观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守的原则如下:

2.1防洪原则滨水景观设计完成之后,除了要能够满足人们基本的休闲和娱乐目的,还要具有一定的防洪能力。当遇到强降雨天气时,能够避免洪水对滨水区域的威胁。

2.2生态原则滨水景观设计过程中,还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生态学理念,以实现对当地环境的最大保护,最大限度降低人为因素对滨水环境景观的影响。

2.3空间层次性原则景观设计过程中,注重垂直方向景观的设计,如营造具有一定高度差的道路或者平台,增强人们对道路的立体感,同时还可以根据地形的变化特点,设计不同高度的植物种类,营造丰富的垂直景观效果。

2.4完整性原则滨水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点线面的合理配置,实现城市、滨水区域和水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得到一个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

3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有效解决了其水资源循环问题,实现了对滨水区域水资源的保护。图1给出了海绵城市概念下滨水景观中排水设计思路和传统情况下设计思路的对比。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雨水得到了有效利用,其平均排放量降低了一半以上。

3.1道路景观的海绵体设计道路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到整个城市面积的10%~25%,因此,在滨水景观设计中,首先要解决道路海绵体的设计。具体的设计方法如下:首先,在道路土层上面铺设一定厚度的碎石子,实现对各种渗透水的存储、过滤和导入。然后,架设具有较强导水性能的PP塑料管,并且采用网格铺设模式。最后,再铺设混凝土,道路上预留排水孔。这样雨水和空气能够方便和道路下面的土层进行循环,确保土层中各种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实现对水资源净化和污染物分解的目的。

3.2广场的海绵体设计广场属于城市景观之一,为了便于居民的行走和游憩,其地面一般采用硬质铺装材料,对雨水的渗透性较差。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广场景观设计,在选择铺装材料时,可以选择渗透吸水能力较强的铺装材料,实现对水资源有效涵养。目前,渗透性铺装材料在我国便道铺设中的应用较多。

3.3生态廊道的规划设计生态廊道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滨水空间中各生态斑块的联系和隔离,通过设置不同的生态廊道,实现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有效结合,营造大规模、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体系,为生物的迁徙和水资源的循环提供便利。如XX河湿地公园在设计过程中采取如下措施:(1)将沿河径流、水塘、低洼地作为湿地,纳入整个雨洪调蓄与净化系统,缓解城市内涝,回补河道景观用水,形成分级雨洪净化湿地。(2)其次,在园区内将城市休闲游憩与河道生态环境的建设相结合,建立连续的慢行网络,并改造断面形式,创造更多的亲水空间。(3)将滨河土地开发与河道整治相结合,以河道景观为契机,引导城市内部更新,提升土地价值,增强城市活力,促进湿地景观与城市宜居环境协同发展。(4)在修建河道的自然驳岸中,恢复河道生态状况与自净能力,重现河道的生命力。(5)净化缓冲周边水质坏境,结合XX河内围林地空间的组织,同周边的城市环境形成良好的交融关系,构筑成城市海绵绿肺,中心生态基地。公园在建设过程中将调蓄设施与城市即有绿地、园林、景观水体结合在一起,有效降低了景观建设所需成本,同时注重对园区中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减少了建设排水管道和钢筋混泥土水池的工程量,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另外,公园中心大面积的生态湿地,形成城市绿肺;水沟管网的雨水收集、水土涵养、泄洪防涝等功能,增加了城市的“蓝”、“绿”空间,降低了城市热岛效应,改善了人居环境,也为城市带来较高的生态效益。总之,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海绵绿芯”理念,使城市公园具有“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等生态功能,不断延长城市绿线,增强城市中心绿色地块,提高对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让城市与自然互动,同时成为规划中新老城区的休闲绿色场地。

4结论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污染现象更加严重,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且成为降低城市水污染的主要方式。目前,海绵城市的概念在我国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还相对较少,也没有建立比较规范的标准。本文主要介绍了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城市滨水景观不同于一般的景观,其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和敏感性的特点,因此,必须引入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文中还以道路景观、绿化带景观以及生态廊道的景观设计为例,介绍了海绵城市概念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蓝.现代城市滨水景观建设的思考[J].广西城镇建设,2012(6)

2李心怡.浅谈城市滨水景观规划的方向[J].民营科技,2010(6)

篇11

1993年,欧洲环境署(EEA)为了综合分析和描述环境问题及其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结合了PSR框架及DSR框架的优点,提出了DPSIR概念模型,该模型包含驱动力(D)、压力(P)、状态(S)、响应(R)及影响(I)五个要素,并架构了五个要素间的因果关系链,形成生态安全作用的路径网络。本文基于该概念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维度构建中国沿海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每一个维度下观测变量的选取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生态安全评价的经典、高频指标[11-13]为基础,通过梳理相关文献[14-17]的研究指标来确定。沿海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最终由25个指标构成,如表1所示。 

2基于SEM模型的沿海城市生态安全作用机理分析2.1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本文综合考虑沿海城市的区位、海域特色、经济发展 

2.3数据及模型检验 

2.3.1数据的信度及效度检验 

本文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及合成信度对指标体系进行信度检验。内部一致性信度采用Cronbach’a作为衡量指标,一般要求a的数值大于0.6[22];合成信度采用Composite Reliability(CR)作为衡量指标,通常要求CR的数值大于0.7[23]。沿海城市生态安全DPSIR评价指标体系信度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指标体系中DPSIR五个因子的Cronbach’a值从0.633到0.892,均大于0.6,各个因子的CR值均大于0.7,该结果表明沿海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信度。 

本文采用内敛效度和判别效度对各个因子之间的内部一致性和差异程度进行检验。内敛效度检验要求每个因子的平均提取方差值(AVE)的临界值大于0.5;判别效度检验要求因子的AVE值的平方根大于该因子与其他因子的相关系数。本研究中DPSIR五个因子的AVE值分别为0.573、0.584、0.628、0.624和0.812,均高于临界值05,该结果表明各因子之间具有较高的内敛效度。各个因子之间的判别效度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AVE的平方根(矩阵对角线数值)均大于该因子与对应的其他因子的相关系数(对角线左下角数值),表明沿海城市生态安全DPSIR概念模型的框架中各个因子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 

篇12

关键词:生态城市;绿色建筑;发展展望

随着人们物质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城市建设这一崭新的概念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它的目的就是构建一个绿色,自然,和谐的人与自然共生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建设是一种最大限度的发挥人们创造力,不断促进社会文明的城市建设体系。作为生态城市的主要构成部分,绿色建筑将是我们不得不讨论的话题。作为一个城市建设人员,如何构建和谐生态系统,如何正确看待绿色建筑的发展,将是我们日后工作中的关键。

一、生态城市的概念及要求

(一)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的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当然,作为生态城市的建设者,我们考虑的不仅是做好生态城市概念范围内的事情,而要往更高层面考虑,我们要为构建和谐的城市生态体系而努力。一个城市的真正繁华,必须建立在所在地区的自然与社会和谐的基础之上。

(二)生态城市的要求

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首先标志着它必须符合自然界的各种自然规律。关于这一点,我们真应该向古代人学习。古代的建筑学家可以说将“自然资源”运用的淋漓尽致,各种建筑的设计建造都是建立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基础上的。但是现代人却往往缺乏这样的思想,他们经常为了追求独特做一些移山填海的事情,导致生态平衡失调,最后遭殃的还是老百姓自己。幸好,随着人类自身的不断提高,当代的城市建设工作者开始注保护自然环境,回归自然。

其次,我们必须把绿色建筑纳入到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之中。绿色建筑的核心是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非常符合生态城市建设的观念,各种绿色建筑的兴建对于缓解现代社会的资源紧缺等现象效果明显。

最后,生态城市建设的最基本要求是以人为本。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准则也是创建生态城市的必然要求。

二、浅析生态城市建设中绿色建筑的发展

从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和要求看,发展绿色建筑是必经之路。

(一) 绿色建筑概念的提出

总的来讲,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笔者在此要强调的是,绿色建筑中的“绿色”并不仅仅是一般的屋顶花园,它其实代表的是一种思想,一个概念。它的核心在于提倡我们在搞生态城市建设中,从建筑物的产生直至消亡的全过程中最大程度的减少能耗,降低污染,尽量保证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当然,在当今社会,由于各项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建筑物要做到完全的没有污染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是只要我们有这样的意识就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绿色建筑这个概念现在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业界人士的推崇,而且的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现今社会,能源危机已迫在眉睫,环境日益恶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众多的自然灾害告诉我们,只有跟自然界和谐相处,我们才能够得到自身的发展。倡导绿色建筑,就是在这个大前提下产生的。节能环保的思想是绿色建筑产生的必要条件。各项信息等高新技术的开发也为绿色建筑做了很好的铺垫。总而言之,在进行生态城市建设中,绿色建筑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绿色建筑的现状

一方面,我们先来看一下国外绿色建筑的现状:

绿色建筑学的诞生最早出现在美国,是以美国学者麦克翰在1969年所编写的《自然设计》为标志的。由于发达国家接连发生能源危机,所以保护资源,节省能源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时兴,自此绿色建筑也被正式搬上了台面。

“自给建筑” 是较早出现的绿色建筑。这个学说的创始人在自己设计住宅时,不仅考虑到周边自然资源的利用,更把周围的生活废弃物变废为宝。这才是业界最佩服他的地方。从他的整个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的气息,感受到自然界的无穷力量,体会到绿色建筑的绝对优势,整个住宅环境都非常符合生态原则。

欧洲是当今世界绿色建筑发展的前哨,对建筑生态环保的研究是当今欧洲建筑科技发展最迅速和最活跃的领域,欧洲建筑生态节能技术日新月异,其先进的生态节能理念、技术与实施体系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丹麦的绿色建筑是欧洲可持续建筑的典范,其先进的节能环保理念独树一帜,最新提出的被动式节能方法和主动式节能方法,就是有力的证明。被动式节能方法就是加强建筑的保温;合理设计建筑结构,构建重型建筑,保证建筑的舒适性,包括使用水环热泵,增加建筑的透光性,通过利用日光照明等措施尽量降低建筑对能源的需求。主动式节能方法就是采用太阳能热驱动技术,风能发电技术,利用地下水、室外空气和海水为建筑降温,建立温室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等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应用。可以说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非常良好。

另一方面,我们分析一下我国绿色建筑现状:

我国的绿色建筑起步较晚,发展比较缓慢,与国外绿色建筑的发展相比差距较大。我国现有的绿色建筑项目主要向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及部分大城市集中。从数量上看,我国城市建设每年完成建筑面积11亿至l2亿m,其中真正属于绿色建筑的并不多。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绿色建筑的发展,国家制订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住房城乡建设部2007年正式启动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工作。截至目前为止,已有包括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中心在内的两批来自上海、深圳、无锡等城市的10个建筑 项目获得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绿色建筑以节能环保、舒适生活、节能科技为主要技术集成,为生体城市建设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三)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前景和优势

在全球都注重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绿色建筑的情况下,合理分析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前景和优势将是建筑工作者工作的基本动力。

总的来讲,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比较快,而且工业化进程连同企业,人们的思想都在不同程度的进步。我国建筑面积广阔,地理环境复杂,再加上本身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可以说发展绿色建筑不管从思想上还是实践上都是独具优势的。

首先,我国的建筑节能潜力巨大。我国现有的建筑有四百多亿平方米,而且每年还在新建十六亿至二十亿平方米,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百分之九十五伊桑的建筑都属于高耗能建筑,跟发达国家相比,如果达到他们同样的室内舒适度,我国的单位建筑面积耗能将是他们的两到三倍。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节约的能源潜力非常大。在“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承担了我国全部节能百分之二十的任务。现今社会,绿色建筑的节能已不再是以给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环境为目标了,它已发展成一个社会问题,前景十分广阔。

其次,发展绿色建筑效益比较高。根据业内人士测算,如果要达到同样的节能效果,建筑行业比工业投入少很多。而且,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过发展绿色建筑,构建生态城市的成本明显降低,这与我国多样的气候地理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侧面说也是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一个明显优势所在。

再次,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相对成熟。目前为止,我国在很多国际性的科研项目上还停留在初步阶段,甚至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子都没办法预测。但是绿色建筑技术已经日趋成熟,而且取得了一些成绩。像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实施了“绿色建筑关键技术”,在节能,节水,改善建筑环境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科研成果,并在实践中得到深刻的验证。使得绿色建筑完全融入生态城市建设的洪流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