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0:38: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风险管理基础知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回避风险。回避风险是指主动避开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如考虑到游泳有溺水的危险,就不去游泳。虽然回避风险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但这种方法明显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可以回避或应该进行回避。如人身意外伤害,无论如何小心翼翼,这类风险总是无法彻底消除。再如,因害怕出车祸就拒绝乘车,车祸这类风险虽可由此而完全避免,但将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实际上是不可行的。
(2)预防风险。预防风险是指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小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程度。兴修水利、建造防护林就是典型的例子。预防风险涉及一个现时成本与潜在损失比较的问题:若潜在损失远大于采取预防措施所支出的成本,就应采用预防风险手段。以兴修堤坝为例,虽然施工成本很高,但与洪水泛滥造成的巨大灾害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
(3)自留风险。自留风险是指自己非理性或理性地主动承担风险。“非理性”自留风险是指对损失发生存在侥幸心理或对潜在的损失程度估计不足从而暴露于风险中;“理性”自留风险是指经正确分析,认为潜在损失在承受范围之内,而且自己承担全部或部分风险比购买保险要经济合算。自留风险一般适用于对付发生概率小,且损失程度低的风险。
(4)转移风险。转移风险是指通过某种安排,把自己面临的风险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另一方。通过转移风险而得到保障,是应用范围最广、最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保险就是其中之一。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建设项目具有资金使用数额大、阶段性强、工期长等特殊性,建设工程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抓住建设项目的前期阶段、中期阶段和后期阶段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预警作用,通过对整个系统各关键环节的风险性进行系统评估、监督和管理,及时堵塞漏洞,控制潜在风险。
一、前期阶段
1、投资立项阶段:投资立项阶段决定投资项目的具体建设规模、建设方案和建设地址,决定建设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及设备的购置等重要事项,是整个项目投资决策的关键环节,为了避免和减少决策失误,提高投资效益,审计人员应确认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经过审批,审批手续是否合法合规。在这一阶段,审计人员要参加有关建设项目的评审会议,监督评审过程,审查评审结果及批复文件。项目建议书重点审查上报有关部门审批的拟建方案、规模、地点、建设条件、资金来源、投资估算等报告及上级的批复文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重点审查编制单位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或资质并经过建设单位委托,是否按规定程序审批,编制单位收费标准是否合理合规。
2、设计阶段:工程设计是基建工作的龙头,工程设计的优劣不仅关系到项目的功能和使用价值的高低,而且对工程造价和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工程设计这一环节是审计的重点。主要包括设计单位选定的合法性、设计方案选定的科学性、设计图纸、设计合同的合理合规性等。设计单位为了降低设计风险,往往通过增加柱、梁等构造上的几何尺寸保守设计,这样,势必增加项目成本。因此,建设单位应聘请非设计单位的建筑、结构设计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充分论证,重点对设计方案的经济性进行论证,以控制工程造价。
二、中期阶段
1、招投标阶段:建设工程的监理、施工总承包、材料及设备招投标工作是建设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阶段,审计人员应运用审计专业知识从前期的招标方式、招标文件的编制等方面入手,对招标工作进行审计监督,一是加大对招标文件内容的审核力度,提出操作性强的修改意见和方案,增强项目工期和投资的可控性。二是以工程取费定额、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审核作为前期投资审核重点,审计人员深入市场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全面展开工程项、量、价的审核,提高审计的直接绩效。
2、合同签订履行阶段:工程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贯穿于项目开工、建设、竣工结算全过程,是建设单位与工程项目参建各方之间的刚性法律约束文件。审计人员应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中介机构审计人员沟通,配合审计事务所顺利开展工作;根据工作需要深入施工现场,对工程合同中的变更和签证内容进行确认,保证决算审计时该项目的真实性;对工程项目的定额、取费一一把关,避免不合理取费和高套定额:加强对合同签订单位履约保证金缴纳情况的确认,避免施工单位违约风险;充分运用审计专业管理经验进行合同审核,提出有效建议并进行项目预控,将可预估的风险通过合同条款进行规避、分散和转移,以维护企业利益,保障建设项目顺利进行。
3、进度款支付阶段:为切实做好工程进度款支付管理,审计人员通过对跟踪审计单位进度款审核意见、已签订合同的审核,对工程进度款支付依据的充分性进行审核确认;项目资金实行先审后付款,加强对工程进度款支付比例的控制,为工程项目结算审计做好充分准备并留有余地,避免工程进度款支付比例过大可能出现的追讨资金困难,也为投资控制设下最后一道防线。
三、后期阶段
1、项目管理咨询阶段:在保证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等前提下,将全过程跟踪审计监督职能加以延伸,充分发挥和利用审计组专家成员具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的优势为项目工程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审计意见和建议,提升审计效益。
2、项目管理监督阶段:审计人员应对工程项目立项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合同履约阶段全过程进行检查,归档立卷。对已经竣工的建设项目进行经济效益评价,确定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同时,审计人员经常深入已经竣工使用建设项目现场,走访查看,配合有关部门对《建筑工程质量保修书》相关内容认真督查,避免因未及时报修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改革开放之后,受到全球银行业高度一体化的影响,我国逐渐放宽了对国内金融业的限制,对商业银行进行了并购、资产重组等资本运作,逐步推进了商业银行市场化的进程。商业银行逐步市场化之后都纷纷上市,上市后各间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都有了很大改善。具体表现在:第一,整个银行业的盈利能力趋于平稳,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我国银行业总体上一直保持着稳定高速的增长,在国家经济态势向好的大环境下,银行业每年的净利润提升率都超过了30% ;第二,商业银行不断优化了资产结构,资产有效性持续提升;第三,商业银行不断进行着金融创新探索,将创新金融业务作为利润增长点。可是,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银行业不但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而且市场环境也变得非常严峻。为了提振经济,央行实行了积极的货币政策,除降息之外加大了货币的发行量,多次下调准备金率。降息令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减慢;同时,降低了商业银行的收入,提升了银行贷款的风险。而我国很多商业银行都是将存贷款之间的利息差额作为主要获利方式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持银行的正常发展,必须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借此抵消部分传统业务收入降低带来的风险。
(一)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1)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首先,我国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逐步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相比其它市场,金融市场的发展时间更晚,因此完善程度并不高,不论是法律法规还是监管机制都存在很多漏洞;另外,各地政府为了追求政绩,有时会对商业银行进行盲目的保护,这就为商业银行进行违规操作创造了最佳条件,不过同时也令商业银行面临很高的财务风险。其次,我国还未建立完善的商业银行监管体系,商业银行的监管还只限于业务操作的合规性与合法性,并没有深入到业务的具体环节,探讨操作是否存在违规;且监管基本上都是事后进行的,也就意味着风险已经产生影响才开始对其控制,虽然能够改进当前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却无法挽回银行已经蒙受的经济损失。
(2)资本市场不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在筹资方面受到的限制更多、更严格,因此,实际运营过程中企业能够获得发展资金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如果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偿债能力降低,就将财务风险转移给了商业银行,令银行面临很高的信用风险。假设银行累积了很多这种不良贷款,而其中的绝大部分都转为坏账,那么银行就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而面临很高的财务风险。
(3)风险管理意识不强。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都将大部分精力投放到了提高市场份额以及开拓新业务上,并未对资产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估,一旦出现了诱发风险爆发的因素,银行就可能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上市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以外的其它风险很少研究,也不重视这些风险可能对银行造成的影响。
(二)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整合学术界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各派观点,本文认为可以将其分为3类:上市商业银行业是企业,其经营的目的是为了盈利,商业银行同样具有代表意义。不过,商业银行由于其业务的特殊性,财务管理还有以下特点:
(1)平衡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关系。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基本单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自身的利益也存在短期与长期之分。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短期目标是由长期目标逐渐分解细化出来的,但是两者之间并不一定存在完全的一致性,所以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也就更大,想要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也就更加困难。
(2)保证风险与收益平衡的同时,最大化股东权益。前文提及,商业银行运营过程中的风险非常多样,因此进行财务管理时必须平衡好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如果风险高于收益,那么就没有必要开展相应的业务;只有在风险低于收益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才能通过业务实现一定的利润。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应追求最大化股东权益,从而既保证股东投资的安全性,又保证其理想的收益率。
二、全面风险管理导向下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商业银行的业务特点决定了其运营的高风险性,银行业务的所有环节都存在风险。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多家世界知名的金融机构被迫宣布了破产,令我们深刻体会到了银行业所面对的风险很容易达到无法控制的程度,这也提醒了想要保证银行业务的安全性与稳健性,必须做好风险控制工作,本文结合相关理论以及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调研分析,为其构建了全面风险管理(ER M)导向下的内控体系。
(一)构建良好的内控环境上市商业银行想要实现理想的内控收效,必须构建良好的内控环境,因为只有这样各项内控措施才能得到有力的执行与落实,从而发挥出应有的内控效用。各个因素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共同构成了上市商业银行的内控环境。实际工作中,商业银行需要结合自身的运营实际,从这些要素入手构建良好的内控环境,为后续内控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
(二)设定合理的内控目标上市商业银行必须设定合理的内控目标,以作为内控工作的指引。之所以强调合理,是因为目标应设定在付出一定努力之后可以实现的标准上,从而提升员工完成内控任务的积极性,进而提升银行的内控效率。另外,银行设定内控目标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风险管理目标,将其作为重要的参考要素之一,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内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从而保证银行运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三)识别风险
上市商业银行能够准确识别出运营过程中可能面对的各类风险,为后续的风险评估以及应对工作做好铺垫。
(四)评估风险识别出风险之后,上市商业银行就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从而确定它们可能对运营造成的影响。评估方法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
(五)应对风险评估了风险之后,上市商业银行就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对这些风险进行防控。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营实际,可以采取表5所示的风险应对措施。上市商业银行应在综合分析风险属性、发生的可能性、对银行造成影响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风险应对措施,从而既实现理想的风险控制收效,又将成本控制在合理水平之内的目标。
(六)内部控制措施
(1)上市商业银行应在全面风险管理导向下实施各项内控措施,以业务活动为依托,对业务活动各环节可能发生风险的节点进行控制,从而在源头上做好风险控制工作。
一、证券交易所按交易经手费的20%、按席位年费的10%提取的证券交易所风险基金,列入证券交易所的费用支出。
二、证券交易所对违规会员的罚款、罚息,列入证券交易所的应付款项,全额转入证券交易所风险基金。
三、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按业务收入的20%提取的证券结算风险基金,列入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费用支出。
四、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按收益的20%提取的证券结算风险基金,按照税后利润计提,税后列支。
五、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对违规结算会员的罚款、罚息,列入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应付款项,全额转入证券结算风险基金。
目前,风险管理属于哪一学科是学术界尚未确定的问题,但我国已有一些高校将风险管理课程划入数学、统计学、金融学、会计学、保险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安全工程等专业中。将风险管理理论应用到生产过程中,能通过有效的风险评估结果、风险应对手段来减少或避免损失的发生,从而实现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安全保障的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不但是安全工程专业的核心理论,也应是贯穿于众多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的基本思想,使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掌握风险管理理论的内容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科教育和课程体系还处于发展阶段,各高校对风险管理理论对安全工程专业学科建设相关性的认识程度也参差不齐,在将风险管理课程划入到安全工程专业规划课程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在我国,通用的风险管理理论在金融、经济管理方面应用较多,发展相对较成熟。但通过问卷调研得知,开设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的各高校中对风险管理理论与工业、工程项目的实践运用结合的内容还较少,不利于学生系统掌握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应用方法。(2)风险管理标准作为风险管理过程建立和实施的通用导则,包括确定范围和风险的辨识、分析、评价、处置、沟通与实时监控风险等内容,是风险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但现有已出版的风险管理课程教材中很少涉及国际和国内风险管理标准的相关内容。(3)有些高校没有认识到风险管理与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安全评价等其他课程内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致使各专业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重复,造成了一定的教学资源浪费。因此,设置风险管理课程对于充实安全工程专业课程具有重要意义,但还需要根据安全工程专业的需求来适当调险管理课程内容的侧重点,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好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2风险管理课程内容要素的提取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提取安全工程专业风险管理课程应包含的内容要素。在全国范围内选取50所具有代表性的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进行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高校数目及其在全国覆盖范围。由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向这些高校的相关教师发出问卷调查函,共发出问卷50份,收回48份,有效问卷48份,回收率为96%,有效率为100%。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到各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开设风险管理类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和教学的主要内容,以及完善其课程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能较全面地反映我国各高校风险管理课程发展的基本情况。据问卷统计,所调查高校中已开设风险管理课程的仅占21%,但93%的高校都开设了除“安全管理”课程以外与风险管理类似的课程,如风险辨识与评价、应急管理等。调查显示:各高校风险管理课程体系在结构上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内容设置差异较大,与相关课程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情况。由于各高校安全工程专业重点研究的领域不同,其风险管理课程的授课重点也有所不同。统计显示,所调查各高校开设的风险管理课程都涉及风险管理基础知识、风险管理基本程序、风险管理方法、风险管理标准和风险管理实践共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作为风险管理课程的核心。
1.2.1风险管理基础知识
按照学生的基本认知规律,在介绍风险管理基础理论之前,首先应使学生了解风险的相关知识,包括风险的定义、特性、分类、要素、成本以及度量方法等。风险管理基础理论方面应介绍风险管理理论的起源和发展,风险管理的目的、意义、组织、程序等内容,使学生在宏观上熟悉该门课程的基本内涵。
1.2.2风险管理的程序及方法
风险管理的程序和方法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然而各高校关于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并不统一。笔者认为相关内容应根据《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GB/T24353—2009)进行统一规范,风险管理程序应包括沟通与协商、确定环境信息、风险评估(即风险识别、分析、评价)、风险决策、风险应对、检测与评审等主要环节;风险管理的方法可以分为风险规避、损失控制和损失融资3种基本形式。表1中列出了风险管理的程序及方法各环节所涉及的具体方法。
1.2.3风险管理标准
风险管理标准能够提供合理、系统的方法,使组织更加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因此该部分是风险管理课程的重点内容。在风险管理标准的指导下,学生能认识到如何更高效地识别、分析、评价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并给出适当的处理措施。
1.2.险管理实践
学习风险管理理论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因此,风险管理理论在石油、电力、工程建设、矿山和钢铁等典型高风险行业领域的实践应用,也应是该课程需要重点涉及的内容。在风险管理实践中,需要利用一些软件来实施风险识别、分析、评价等环节,典型的风险管理软件模型有CRM模型、Riskit模型、SoftRisk模型等。同时,在风险管理实践部分,可以吸收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中的相关内容,并结合国外风险管理最新发展趋势。
1.3构建风险管理课程内容体系的结构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取了13个普适于安全工程专业的风险管理课程内容要素,并构建了适用于安全工程专业的风险管理课程内容体系。
2基于DEMATEL方法的安全工程专业风险管理课程内容设置
2.1DEMATEL方法介绍
DEMATEL方法最早由美国学者Gabus和Fontela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该方法主要运用图论及矩阵论原理来进行系统因素分析,通过分析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与直接影响关系,计算出每个要素对其他要素的影响程度及被影响度,从而计算出每个要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然后判断要素之间关系的有无及其强弱程度。目前,已有一些学者将DEMENTEL方法应用到教育系统的分析研究中,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因此,将DEMATEL方法应用到安全工程专业风险管理课程内容要素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2结果分析
2.2.1影响度分析由风险管理课程各内容要素影响度计算结果,综合影响值排在前5位的内容要素为风险管理基础知识(A2)、国际风险管理标准(A11)、国内风险管理标准(A9)、风险基础知识(A1)和风险识别与分析(A3),说明这些内容要素对其他内容要素的影响程度较大,是风险管理课程整体内容框架的基础。在风险管理课程13个内容要素中,受其他内容要素影响程度最大的是风险管理的3种基本方法,即风险规避(A6)、损失控制(A7)和损失融资(A8),这表明只有在丰富的风险管理知识和正确的风险识别、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并选取合理的风险应对措施,这也与风险管理实施的基本程序相符。
2.2.2原因度分析
原因度反映了风险管理课程各个内容要素之间的关联程度。若原因度指标大于0,则表明该要素与其他要素之间关联程度高,反之则关联程度低。在风险管理课程内容体系中,原因要素有6个,按原因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风险管理基础知识(A2)、风险基础知识(A1)、国内风险管理标准(A9)、国际风险管理标准(A11)、国外风险管理标准(A10)和风险识别与分析(A3),说明这些要素对其他内容要素影响度较大,应重点对这些内容进行系统而详细的阐述,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其他部分知识。
2.2.3中心度分析
中心度反映了风险管理课程各内容要素在该门课程中的重要程度,图3中各内容要素从左到右表示该部分内容越来越重要。中心度排在前5位的内容要素有风险识别与分析(A3)、损失融资(A8)、风险应对(A5)、国际风险管理标准(A11)和风险管理基础知识(A2),表明这些内容要素是贯穿风险管理课程的核心内容,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各内容要素的重要程度进行合理的课时分配。
3安全工程专业风险管理课程内容体系发展对策
本文根据对我国安全工程专业风险管理课程内容的问卷调查和DEMATEL方法分析结果,并针对安全工程专业风险管理课程内容体系今后的发展,提出以下对策:
(1)若要构建规范、系统的适合安全工程专业的风险管理课程内容结构体系,需要明确风险管理课程本身的学科内涵,并结合笔者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提出的风险管理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同时综合考虑学生培养方向和知识结构需求,合理规划和选择课程内容。
(2)风险管理课程内容安排既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又要注意其与安全管理等其他课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避免内容重叠;同时,应把授课的重点放在介绍风险管理基础知识、风险管理标准和风险管理方法等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都较高的内容要素上,而以往的风险管理教材很少涉及到风险管理标准的内容,在这方面应加以完善。(3)须重视风险管理方法的应用和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应使学生熟练掌握风险的识别与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应对等基本内容,并能够较好地应用到各行业领域的风险管理中;同时,应增加风险管理软件模型、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等风险管理学科前沿方面的内容,以适应当前对安全工程专业高级技术型人才的培育要求。
4结论与建议
(1)风险管理课程内容适用于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学,通过该课程教学应使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熟练掌握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我国安全工程专业开设风险管理课程的高校数目还很少,该课程在全国各高校的发展水平不均衡。
(2)构建了适用于安全工程专业的风险管理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确定了风险和风险管理基础知识、风险管理程序及方法、风险管理标准和风险管理实践作为该课程的核心内容,可为开发适用于安全工程专业的风险管理教材提供依据,也可为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内容规划设置提供参考。
本次考试命题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教材及其考试大纲的要求,考核了考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作为注册会计师所具备的实际执业能力,相对而言是一次比较适宜的命题考试。从《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的试题来看,其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一是全面考核、重点突出,紧密围绕注册会计师考试大纲的要求,从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出发。考虑到本科目今年首次作为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实际情况,从难易程度分析,该科目试题命题的中度,难易程度掌握得较为得当,测试了考生是否具备注册会计师所需的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相关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从命题范围和各部分比例来看,本科目试题基本涵盖了考试大纲所确定的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两个部分的考试范围,并且这两部分的内容比重大体适当(相对而言,公司战略的比重略微大一点)。试题对每一部分的重点掌握得当,较为突出地反映了公司战略、风险管理各部分的中心内容。这主要体现在对基本概念、名词术语以及人物观点思想等方面的命题上,侧重运用性的知识点考察,如对swot分析法的考察、内部控制的理解和运用、风险类型等等,他们占试题基础部分的比重较大,这一点从客观试题中看得非常明显,从试题的难易程度分析,这一类试题如果能够认真领会掌握教材及其大纲要领,考生是能较为容易地回答出来的。
二是重视测试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实际应用和职业能力的需要,同时又能联系实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与注册会计师的实际业务相联系。这一点相对于前面第一条,即基础知识的掌握运用而言,是较有难度的,它测试考生是否具有成为一名注册会计师的基本执业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和发挥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无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灵活全面的掌握知识,更主要的是测试了考生具备运用基础知识判断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试题的难度是递进的,它们一般体现在是否能具有从所提供的试题信息中识别相关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这些试题初看,似乎是教材中的“原话”内容表述,但细细一看,似乎又是不熟悉的,它们略微高于教材。如试题第一题目中的第1、23、13、16、19、21、23等等,第二大题中的第1、2、3、4、5、6、7、8、10、13、14、15、16等等。这种考察考生从复杂变化的信息中(抑或人为的增加迷惑考生的因素),能透过现象做出判断的能力是依赖于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理解,只有在这一基础和前提上,才能正确运用。这也提醒考生在复习中,要想培养一种发现问题,并按一定的工作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认认真真地掌握教材及其考试大纲中的要求。此外,要求考生能够以合适的角色并根据这一角色的要求,用简明扼要的方式提出建议、观点和意见,也是考察学生的一个能力。比如第三大题中所提的两问,即根据命题者提供的一些信息,来做出判断。本题中要求考生能够做出:判断甲公司上述有关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是否恰当,并简要说明理由;假设考生是甲公司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考生在招聘内部审计人员时将从哪些方面考察候选人是否具备所需的要求。这实际上考察了考生是否懂得考生所掌握的相关知识以及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掌握相关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在简答题、综合题中是较为明显的,这些试题要求考生经过所学知识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实践经验、较强的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将很难准确、全面地发现存在的问题。
三是体现及时掌握新知识新内容,实现知识更新的要求。坚持终身学习,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是对注册会计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因技术不断变革而落伍的基本素质要求之一。时代的要求给注册会计师及时更新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特别是相关领域所涉及的新知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强、涉及学科较多的课程,因此掌握并回答好本科目试题对考生而言,并非易事。本年度考试中对新知识、新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的试题也占据了一定的比重,如结合金融危机、人民币和美元汇率等出的一些题目体现了这一特点,这些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如果考生的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较强,对于上述问题的解答将会变得比较容易。
在《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中,还特别强调考察考生能否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特别体现在第三大题,提出考生可用英文回答,分数要略高于汉语回答。这既有一定的难度,又为考生提供了一定的发挥空间。对于习惯汉语回答问题,分析判断问题的考生这是有一定难度的,也是富有挑战性的。
二、试题题型、分值及考察能力分析
忪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作为一门高度综合性的课程,有别于其他注会课程,不只是狭窄地集中于某一领域,而是跨越了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整个范畴,重点研究和解决企业长远性、全局性的战略和风险管理问题。增设《公司战略和风险管理》这一科目,就是为了使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学员了解战略管理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战略管理、风险管理的过程和战略制定的方法,学会如何制定战略以及成功地实施战略管理和风险管理。
本文由收集整理
上述要求从2009年度注册会计师考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试题中,鲜明地体现出来。本年度试题题型分析,单项选择题共26个小题,计26分;多项选择题16个小题,计24分。上述两大题合计50分。其余为客观试题,其中第三大题4个小题,计20分,其中第1和第2小题如果采用英文回答可比汉语多5分。后两个小题各5分,计10分。第四大题为主观性综合试题共1个大题,计30分。从上述题型结构及分值来看,既强调基础知识,更强调知识的运用和综合能力。有关考试题型、分值安排和知识考点的情况,归纳如表1所示:
结合考试大纲要求和本年度的命题,以看到本科目对于考生的知识能力可以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等级,由易到难分别是:专业知识能力、基本应用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从本年度的试题构成来看,也体现了这样的安排。这三方面的能力和知识构成如同地核到地幔的向外扩展一样,三层圆代表知识核心、知识中层和
知识的外层。如图1所示:
据笔者统计,这三种能力的测试中,较多的是第二种能力的测试,其次是第三种能力的测试,第一种能力的测试比重并不是很高。可以预见,随着以后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的成熟和完善,该趋势还会加强。
三、课程复习建议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门课程,在掌握基本知识和理论的前提下,考生需要从应试的角度进行学习和提高。参加了注会考试的学员可能体会到,《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相对于其他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课程而言似乎相对容易一些,但事实上,真正要掌握这门课程并非易事,它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实践和应用上。如何在学习中、在实践中提升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境界、意识和理念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较好地掌握该门课程,建议采用如下的学习方法:
一是理解和掌握每章的基础理论知识。考生在复习中要注意结合案例,来理解每章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并做到融会贯通。要像大家儿时玩的积木和魔方两种游戏一样,把知识点能够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进行堆积搭配,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审视、分析和思考。长期下去,坚持不懈,相信考生对教材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一定会与日俱增,不断提高。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244-01
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可定存在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降至最低的管理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化工业与交通的迅猛发展,骨科的住院患者因意外事故及车祸致伤者居多,多发伤、复合伤者多,病情复杂且变化快,患者及家属又无心里准备,对护理工作要求高。因此,医疗护理风险就无处不在,及时发现和避免护理工作中的各种风险,已成为骨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我科自2012年10月在护理工作中实行风险管理,即提高了护理质量,有效保证了患者和护士的安全,现分析报告如下:
1 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1.1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漠,各项护理操作前缺乏有效的沟通造成的风险,告知内容不全面,侵犯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为患者查体、备皮的操作时未使用屏风遮挡,侵犯了患者的隐私权。
1.2 执行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不严格造成的风险,护理活动中,护士的自身素质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服务的保证。护理工作有多种规章制度,如分级护理制度、值班与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若未严格执行查对,就会放生打错针、发错药、输错液;危重患者未进行床头交接,就会造成各种管路脱落,影响了治疗,甚至危及生命;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1.3 护理人员基础知识与专业水平低下造成的风险,由于临床护士大多年资低、年龄小,缺乏临床护理经验,专科技术操作不熟练,就会产生技术风险。如为颈椎损伤患者翻身时,操作不当易损伤脊髓,造成高位截瘫,甚至呼吸心脏骤停;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指导不到位,搬运过程中未保护好患肢,可造成髋关节脱位,手术失败。
1.4 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造成的风险 护理电子病历,存在复制、粘贴现象。病情观察不全面,记录不准确,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入院评估中无反应。三测表填写项目漏项。
1.5 健康教育不到位和环境管理不善造成的风险,护士对患者做入院宣教和疾病健康教育时缺乏积极主动性性,对于四肢骨折的患者,借助拐杖下地行走,地面湿滑时易摔倒引起再次骨折。截瘫患者使用热水袋,护理不当可引起患肢烫伤。
2 防范对策
2.1 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组织护士参加与医疗、护理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讲座,如?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并利用晨会,业务学习等时间学习和讨论新闻、媒体报道的医疗护理纠纷,提高护士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医患沟通,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理解和信任,各项护理操作前都要告知患者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使医疗护理中的高风险因素在患者和护士之间透明化,减少不必要的护理纠纷。
2.2 不断完善并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科室建立风险评估制度,对于可能导致护理风险的因素,及时讨论并制定有效的防范对策,提高了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医疗护理工作中狠抓制度的落实,每周科室质量检查一次,将发现的问题反馈给护士,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护理质量与绩效考核、奖金发放、年终评先挂钩,以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
2.3 加强基础知识、专科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骨科护士需有预见性思维和能力,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科知识是预见性护理思维的基础,科室制定了系统的分层培训计划,定期考核,不断提高护士专业水平。同时注重护士的应急能力,要求每名护士必须做到以下三方面:一是能够迅速判断病情并采取急救措施;二是抢救技术准确无误;三是能准确预见患者病情的发展过程,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胫腓骨骨折患者,肢体肿胀明显,出现被动牵拉足趾痛,疑有骨筋膜室综合征,及时报告医生处理,避免了截肢的风险。
(一)全面考核、重点突出,紧密围绕大纲要求从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出发。考虑到本科目作为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实际情况。考生要注意难易程度的把握,重在掌握注册会计师所需的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相关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从去年本科目试题的情况来看,它基本涵盖了考试大纲所确定的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两个部分的考试范围,并且这两部分的内容比重大体适当(相对而言,公司战略的比重略微大一点)。试题对每一部分的重点掌握得当,较为突出地反映了公司战略、风险管理各部分的中心内容。这主要体现在对基本概念、名词术语等方面的命题上,侧重运用性的知识点考察,如对SWOT分析法的考察、内部控制的理解和运用、风险类型等等,他们占试题基础部分的比重较大,这一点从客观试题中看得非常明显。
(二)重视知识理解、实际应用及职业能力需要。同时联系实际这一点相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运用而言,是较有难度的,它测试考生是否具有成为一名注册会计师的基本执业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和发挥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无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灵活全面的掌握知识,更主要的是测试了考生具备运用基础知识判断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试题的难度是递进的,它们一般体现在是否能具有从所提供的试题信息中识别相关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这些试题猛一看,似乎是教材中的“原话”内容表述,但细细一看,似乎又是“陌生”的,它们略微高于教材。考生在复习中,要想培养一种发现问题,并按一定的工作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认认真真地掌握教材及其考试大纲中的要求。此外,要求考生能够以合适的角色并根据这一角色的要求,用简明扼要的方式提出建议、观点和意见,也是考察学生的一个能力。许多试题实际上是在考察考生是否懂得考生所掌握的相关知识以及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掌握相关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在简答题、综合题中是较为明显的,这些试题要求考生经过所学知识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实践经验、较强的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将很难准确、全面地发现存在的问题。
(三)掌握新知识、新内容,实现知识更新的需求坚持终身学习,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是对注册会计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因技术不断变革而落伍的基本素质要求之一。时代的要求给注册会计师及时更新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特别是相关领域所涉及的新知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强、涉及学科较多的课程,因此掌握并回答好本科目试题对考生而言,并非易事。本年度考试中对新知识、新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的试题也占据了一定的比重,如结合金融危机、人民币和美元汇率等出的一些题目体现了这一特点,这些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如果考生的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较强,对于上述问题的解答将会变得比较容易。另外,在本科目的考试中,还特别强调考察考生能否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掌握合理学习方法的建议
结合考试大纲要求和本年度的命题,可以看到本科目对于考生的知识能力可以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等级,由易到难分别是:专业知识能力、基本应用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从本年度的试题构成来看,也体现了这样的安排。这三方面的能力和知识构成如同地核到地幔的向外扩展一样,三层圆代表知识核心、知识中层和知识的外层。如图1所示。笔者认为,这三种能力的测试中,较多的是第二种能力的测试,其次是第三种能力的测试,第一种能力的测试比重并不是很高。可以预见,随着以后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的成熟和完善,这个趋势还会加强。虽然从表面来看,《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相对于其他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课程而言似乎容易一些,但真正要掌握这门课程并非易事,其困难主要体现在实践和应用上。如何在实践中提升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境界、意识和理念是十分重要的。为较好地掌握该门课程,建议采用学习方法如下:
(一)理解和掌握每章的基础理论知识考生在复习中要注意结合案例,来理解每章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并做到融会贯通。把知识点能够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进行堆积搭配,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审视、分析和思考。长期下去,坚持不懈,相信考生对教材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一定会与日俱增,不断提高的。
(二)梳理和总结各章要点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各章考试大纲要求及习题能够认真练习,要针对各章的知识点,对每章内容进行梳理、回顾和总结。
目前,我国的医学护理教育尚没有医疗风险教育课程,而护士属于高风险职业,培养我国医学生特别是护理专业学生的风险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护人员避免医疗风险的一个有效方法[1]。我校于2013年开设了《护理风险管理》选修课,这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为了加强学生理论与临床实际工作的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于2015年第2学期引入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在课堂中将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的案例灵活运用,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以此增强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教程中[2]。案例分析法在《护理风险管理》课程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抽取2015年第2学期选修《护理风险管理》课程的学生,共计140人。学生均为护理本科生,均为全国高考统招生,学制4年,其中男生5人,女生135人,年龄21岁~24岁(22.4岁±0.5岁)。
1.2方法
1.2.1教材及教学内容教材参考田玉凤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第1版《临床护理风险防范》。教学内容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感染科5个科室临床护理风险防范,教学课时数共为30学时。1.2.2案例分析法教学的实施1.2.2.1分组将140人分为14小组,每组8人~12人。由组内成员选出1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组内学习。上课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座位,便于组内讨论。1.2.2.2案例准备案例贯穿于整个课堂始终,它的选择至关重要。授课教师根据各个科室常见的护理风险问题,选取临床真实案例并做适当修改,使案例标准化,既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能使理论联系临床实际,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应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2.2.3案例讨论案例讨论是案例分析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师将整个讨论环节分为3部分。首先,给予案例并提出问题;其次,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学生可以借助教材、学校图书馆数据库等工具查阅资料;最后,每组派一位代表陈述答案和理由,持有异议的小组以辩论的形式试图说服对方,通过组间辩论获得最佳答案。讨论期间每个同学都是参与者,可以提出不同意见。教师作为指导者和帮助者,起调控和鼓励的作用,以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1.2.2.4教师总结教师针对案例讨论情况,对遗留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同时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理顺本次课的内容,加深同学对本章节内容的理解。1.2.3期末考试形式采取案例分析的考核形式,学生可以借助教材、以往的学习笔记、查阅网络资料等进行答题,综合考查学生应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2.4案例分析法教学效果评价在查阅大量案例分析教学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主要调查学生对案例分析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对案例分析考核形式评价,包括9个条目,每个条目设赞成、中立、反对3个选项。于考试结束后,以无记名方式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40份,收回有效问卷14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2结果
2.1案例分析法教学效果评价(见表1)绝大部分学生对案例分析法的应用表示认可,其中121人认为案例分析法的应用效果很好,占86.4%;14人采取中立态度,占10.0%。2.2案例分析考核形式评价认为本课程适合使用案例分析考核形式的134人,占95.7%,中立的3人,占2.1%,反对的3人,占2.1%。
3讨论
3.1案例分析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次调查结果表明,86.4%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本课程总体效果很好,对案例分析教学模式总体持肯定态度。《护理风险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应用性学科,通过课程培养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是规避医疗风险的一个有效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案例分析法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讨论过程中组间辩论使学生置身于多种观点中,有利于学生在讨论中学习他人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创造了良好的互教互学的氛围,且最终以团队的方式解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3]。另外,教师也反馈应用案例分析法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2突破传统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由于《护理风险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更适宜采用重视过程和思辨能力的半开放型考核形式。从专业特点和课程目标出发,侧重考核学生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考核形式受到了学生的广泛肯定,95.7%的学生对这种考核形式表示认可。表明突破传统考核模式,应用灵活多样,贴近临床的新型考核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而且有助于改变“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消极学习态度[4]。
4小结
案例分析法是近几年教育学家较为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经过我校在《护理风险管理》课程的应用已发现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卢锡芝.护理风险管理课程设置探讨[J].现代护理,2006,12(17):1661-1662.
[2]解丹.案例分析法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3(30):163-164.
1.认真查找护理潜在风险排查发现,新招录护士或护龄较短的护士专业知识、业务能力以及工作经验不足,缺乏应对潜在风险能力,存在一定的护理风险。在药品使用管理上,需警惕药物配伍禁忌、特殊药物使用管理不规范等风险隐患。护理管理上,相关制度制定及执行情况,管理是否到位是防范重点。在患者个性化服务上,对患者个人隐私是否保护到位,是否与患者有效沟通,操作过程是否知情同意均是引发风险的重要环节。
2.建立全面的风险防范措施
(1)全面加强风险管理。一是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学习。每周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业护士法》、《临床护理应急预案与程序》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法规知晓率。二是提高风险识别能力。针对易出现护理风险的疾病,认真总结既往护理不良事件规律和应对措施,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模拟处置妇科突发不良事件等方式加强护理人员风险识别能力。三是健全妇科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制定完善规范的风险管理制度,定岗定责。同时,建立护士长、各小组组长、责任护士三级质量监控体系,指导护理人员发现护理风险高危险人群、高危环节时段及时发现护理风险隐患,加强风险管理。四是加强队伍建设。通过不定期开展护理基础知识培训、规范化护理操作示范、进修学习等方式并采取老护士带新护士的排班策略,不断提高护理操作熟练程度。五是加强护理资料痕迹管理。要按照科室护理制度规定,加强对每一名患者护理的规范记录,及时归档。
(2)积极开展优质护理。优质护理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通过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保持患者躯体舒适,协助其平衡心理,取得病人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有效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因此,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护理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的同时,用爱心、责任心开展热情周到的护理服务。
(3)加强药物使用的风险管理。护理人员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的同时,详细记录用药处理过程以及实行双护士核对患者用药。同时,密切留意患者用药后的反馈,出现异常及时报告主管医师处理。
(4)加强患者隐私保护。对于实施流产、处女膜修补术等疾病诊疗操作时,在尊重患者知情权的同时,要充分保护患者隐私。在开展疾病诊治、实施会阴、胸腹部检查过程中,注重私密性,在隐蔽空间开展检查治疗。
(二)评价方式
通过问卷调查,由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及出院时对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工作态度、防范风险意识、护理管理工作、健康教育5个方面打分,每项满分20分。由观察组及对照组对护士专业知识、沟通能力、服务态度及护理质量4个方面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评价。
(三)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评价
观察组在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对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工作态度、防范风险意识、护理管理工作、健康教育评分较实施前显著性提高(p<0.05),
(二)两组风险事故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仅发生10起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发生率为6.67%,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
(三)两组护理满意度评价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远高于对照组58.66%(p<0.05),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3(b)-102-02
当前,“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界的共识。在护理工作中一切影响患者康复的因素,工作人员自身健康因素,医院环境、设备、物品、药品,组织管理因素等都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护理风险一旦发生,可能导致患者死亡、伤残或功能损害,给患者及家属的工作、生活等带来不良的影响,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经济和思想负担,影响医生和护士的声誉[2]。有效地防范护理风险不仅可以保证患者人身安全,而且可避免因发生护理差错和缺陷而造成的医院及当事人承受经济、法律和人身风险等。怎样防范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降低投诉发生率,现将一些经验介绍如下:
1制定实施护理质量管理措施
根据中医内科患者的特点,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性与可操作性较强的护理质量管理措施。制定了内科护理质量专科标准。比如:对于意识不清,躁动,患者加床档,并演示床档的使用。在走廊设有扶手,在厕所安装扶手,避免患者发生跌倒,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护理缺陷,实现了护理质量持续性改进。
2树立护理风险意识
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加强护士风险意识培训。知情同意权是患者的基本权利之一,知情同意又是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关键。杨敏在一项护士对患者知情同意执行情况的调查中发现,临床护士对知情同意有一定的认识,并且能在实践中尽力实施,但远不能满足现代医疗服务的要求[3],因此,必须提高护士的认识,规范告知的方式、时机、程度。此外,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护士风险意识的培训,以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态度。护理管理者应定期组织护士学习《医疗纠纷防范与对策》、《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请法律专家就护理记录相关问题进行法律知识讲座,以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同时还需规范护理记录书写标准,医院护理部可根据《条例》制定护理记录书写标准,使护理记录在内容、格式、要求和管理上适应举证责任倒置的新形势,使护士从法律责任、高度来约束自己,主动将各种制度和职责当作法律意义中的义务去履行[4-5]。并能运用法律的武器进行自我保护,不断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和氛围。
3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
护理人员素质高低是决定护理质量的基础,重视在职护士的继续教育,改进服务态度,规范护理行为,加强护士“三基”培训,培养护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护士不仅有良好的医德、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还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更有效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每周三下午定为护士业务学习日,无论上、下夜班、休息,所有护士均参加。基础知识由各科骨干主讲,操作技能由年初护理部定的示范选手示范,下一周各科再抽签选出人员考试,无论老护士,新护士均参加,年终护理部对所有护士进行基础知识,技术操作竞赛,取得优异成绩者给予物质奖励,考试不合格者给予补考,再不合格给予惩罚处理。通过学习,提高护士整体素质,强化了护士风险意识,对护理缺陷分析原因,提出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临床实践证明,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有直接联系,是维护安全护理最重要的基础。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在遇到新问题及难点时,学会观察、思考、分析、判断,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提高业务水平,确保患者安全。
4明确服务对象,感悟工作责任
在护患纠纷事件中,许多环节与工作责任心不强有关,凭经验、印象、匆忙行事,而发错药、输错液,延误治疗。不巡视病房,没有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如二级护理没有发现患者在睡觉时死亡。另外不按照护理常规给患者更换引流瓶、吸氧管、湿化瓶等。对危重患者生活护理不到位,或因工作忙而让家属代作了部分护理工作。
首先使每一位护士明确护理工作的对象是只有一次生命的人,珍视生命,尊重人的健康权利和尊严是护士的天职。对护士而言,在护理技术操作中,优先考虑的是患者的安全,倡导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启动自我意识,感悟工作的责任和义务,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重点是人的生命,从而营造一种自然的职业安全氛围。
5落实护理管理制度
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是做好风险管理的前提,而认真落实各项制度是患者、医务人员安全的根本保证。重点介绍一下几项护理管理制度的落实方法。
5.1交接班制度
通过查房时提问值班护士、床边查看患者、检查三室的物品处理、查看登记本等可以检验出交接班的执行情况。
5.2查对制度(包括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医嘱查对制度)
通过查看执行人签名,核对床头卡、一览卡,查看登记本等方法可发现查对制度是否严格执行。使用了手术患者交接单,制作了温馨提示牌如“您做到三查七对了吗?”置于治疗台、治疗车等处。
5.3分级护理制度(制定了眼科基础护理质量标准等)
由病房护理制控成员每周检查一定数量的患者分级护理实施情况,每月统计合格率并登记;护理部质控小组不定期抽查患者的分级护理落实情况。
5.4护理文件书写制度(护理文书质量标准)
每周至少检查一次本病房住院患者的护理病历。护士长经常性地检查和考核至关重要,要使护理文件达到字迹工整、清楚,记录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符合护理文书的书写要求。对护理部质控小组不定期抽查在院或出院患者的护理记录书写情况,质控评分,进行反馈并督促整改。护理缺陷上报护理部。
6监控重点环节
将护理纠纷易发生的环节作为护理风险管理的重点环节实施管理。例如“重点护士”的管理:对基本功不扎实、综合素质差、服务意识不强的护士需加强带教、加强监督指导、“关键时刻”的管理。
通过对护士进行多途径的培训学习,使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有效提高了患者信任度和满意度,提升了医院的形象。在组织管理工作中通过强化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抓护理管理制度的落实、抓重点风险环节的管理,明显降低了护理差错事故、护理投诉发生率逐年降低,收到多封患者热情洋溢的表扬信。
[参考文献]
[1]李晓惠,邹晓清.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5-377.
[2]王爱平,刘琰.护理风险事件原因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7,22(20):9-10.
[3]杨敏.临床护士对患者知情同意执行情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7,22(3):61-63.
含金量:参加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是从事证券职业的第一道关口。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是由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的考试。证券从业资格证是进入证券行业的必备证书,是进入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上市公司、投资公司、大型企业集团、财经媒体、政府经济部门的重要参考。
考试内容:考试的具体科目为证券基础知识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交易、证券投资分析、证券投资基金共计5门。该证书是证券行业最基础的证书,考试难度不大,经济学专业的同学基本都考。即使将来不从事证券行业,这次考试也是一个全面系统认识证券行业的机会。每年组织4次考试,并且均为机考,可以自愿选择报考科目和数量,单科报名费用70元人民币。该证书基本都在本科阶段考完,但是研究生中也有跨专业考试参考。
期货从业资格证
含金量:期货从业资格证是期货公司从业人员所必须的证书,该考试难度同样不大。期货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很多人处于全面了解金融市场运作,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也为将来有可能进入期货行业做一个准备而参加该考试。
考试内容:该证书和证券从业资格类似,该考试由中国期货行业协会组织。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科目为两科,分别是期货基础知识与期货法律法规。上述两科考试通过后,可报考期货投资分析科目。
银行从业资格证
含金量:银行从业资格证并非进入银行必须的证书,其重要性相对较弱。
考试内容:该考试是由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办公室负责组织和实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该考试认证制度由4个基本的环节组成,即资格标准、考试制度、资格审核和继续教育。资格考试分公共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公共基础证书的考试内容为银行业从业人员从业资格的基础知识。专业证书的考试内容为银行业从业人员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费用为每人80元/科,银行从业考试是机考,由题库随机抽题,形式与计算机二级考试相似。
注册会计师(CPA)
含金量:注册会计师(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CPA),其考试的主考机构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至2010年底,累计有15.8万人取得了全科证书。之所以有很多经济学专业的同学备考CPA,首先是因为会计是一份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会重点考查应聘者会计知识的掌握情况,CPA作为中国人自己的考试,对于国内工作的人而言适用性和实用性都比较强,这些特点决定了这个考试拥有了很多的参与者。即使不从事会计职业,了解一些财务知识也必不可少。世界无非就两种“人”,即自然人和法人。懂财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上一半的“人”。
考试内容: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和战略与风险管理。自2012年起,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实行计算机化考试。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科目必须在第一科通过之日起5年之内通过,否则第一年通过的考试成绩将作废,以此类推。
注册金融分析师(CFA)
含金量:拥有全球金融第一考的CFA考试在国内的知名度已经很高了,它是证券投资与管理界的一种职业资格认证,由美国“投资管理与研究协会”(AIMR)授予。鉴于CFA考试的正规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其资格在全球金融领域内受到广泛的认可,成为银行、投资、证券、保险、咨询行业的从业通行证。《金融时报》于2006年将CFA专业资格比喻成投资专才的“黄金标准”。CFA证书持有者包括世界知名金融投资机构的高级工作人员,薪资也相当可观,CFA在美国年薪多在20万美元左右。目前国内大型券商和基金公司等在招聘中经常标注说,同等条件下通过CFA或者CPA的优先考虑。
考试内容:CFA要求持有人建立严格而广泛的金融知识体系,掌握金融投资行业各个核心领域理论与实践知识,包括从投资组合管理到金融资产估价,从衍生证券到固定收益证券以及定量分析。考试以全英文的方式进行,须通过3个级别。每年的6月、12月在全球近百个国家进行同步考试。
报考者通过CFA高级水平考试者,还需要具备金融、投资、管理等领域至少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同时又是AIMR的成员,才有资格获得CFA证书。CFA考试报名费约400至900美元不等,一般报名时间持续较长,报名越早费用越低,越接近报名终止时间,报名费用越高,类似购买飞机票,即将起飞的飞机机票基本都是原价出售。
自CFA考试进入中国后,CFA每年的报考人数在成倍的增长,但是考生通过率很低,据了解,CFA在全球的认证通过率是五分之一,在中国这个比例更低。
金融风险管理师(FRM)
含金量:风险管理涵盖众多领域,在日益复杂和全球一体化的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中,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风险的作用越来越大,无论是投资银行、商业银行还是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都对加强风险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随之带来的影响就是:金融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
金融风险管理师(Financial Risk Manager,FRM)就是针对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一种资格认证称号,该认证确定了专业风险管理人员应掌握的风险管理分析和决策的必要知识体系,由美国“全球风险协会”GARP组织考试并颁发证书。GARP是一个拥有来自超过130个国家3万多名会员的金融协会组织,主要由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和研究者组成。FRM考试虽然设立时间不长,但发展极为迅速,已经得到华尔街和其他欧美著名金融机构与大型公司风险管理部门以及政府监管层的认同,并已经初步成为风险管理领域的最权威的认证,成为许多跨国机构风险管理部门的从业要求之一,通过FRM考证者被国内金融机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考试内容:考试为标准化考试,全英文考试,考试包括市场风险衡量与管理、信用风险衡量与管理、操作与整体风险理、法律、会计与伦理等,复习备考时间约为14周左右。2009年,全球通过率为44.1%。
保险精算师(F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