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6 09:07: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产品分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打造区域特色的农业强势品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农业与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论题。随着我国对外的全面开放,国外许多品牌农产品纷纷进入我国参与市场竞争,这给国内农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可以说,农业品牌竞争的时代已经来临。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加快品牌农业的发展,对推动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优势
(一)特色资源优势
中国地域辽阔, 自然条件的差异使农产品的品种和品质产生巨大的差异,以资源为依托,发挥地域优势形成名优传统农产品,成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资源依托。目前一些地区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异,已经初步形成了当地的名牌产品,带动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二)政府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特别是1999年《 农业部关于创名牌农产品的若干意见》 下发以来,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把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营销,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作为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从政策、组织、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农产品品牌营销战略的实施,为推动农产品品牌营销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二、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劣势
(一)经营者缺乏品牌营销意识
目前许多农业生产者经营的核心不是品牌而是农产品,缺乏品牌形象实力的营造,将品牌仅仅视同为商标,大多是注重品牌的识别功能和促销功能,将其打造成名牌的意识不强, 不能有效地开展品牌经营。许多优质特产因无注册品牌,导致农产品土味浓,精品少,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优势和价格优势不强。
(二)农产品品牌营销的中介组织缺失,产业化龙头企业力量薄弱
在农产品品牌营销过程 中,农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农业生产者大多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东家萝卜西家菜,生产规模小,总产量也小,没有规模效益,从而也不利于农产品品牌营销。但从中国的现状来看,农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相对滞后,以农业合作社为例,目前中国农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数量太少,规模偏小,入社农户占乡村总户数的比例小,相 当一批农业中介组织仅仅停留在生产或技术环节的简单合作,成员之间的联合多以松散型为主,农业中介组织与农户之间的联系不紧密,达不到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目的,在发展产业经营,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等方面的能力十分有限。这就使得目前农产品品牌营销缺乏真正的实施主体,很难对农产品品牌实现有效的投资、管理及维护。
(三)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
如何打造农产品品牌,使之成为名牌,并经受住外来农产品的冲击而长久地生存下去呢?归根到底是想办法提高农产品质量,而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关键在于通过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 产中、 产后各个环节的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使 生产过程标准化和系统化,符合国家和国际市场标准。从发达国家的实践也可以看出,农产 品安全质量体系的建立健全是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基础。而在目前,由于中国农业生产是粗放的小生产经营,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操作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农产品的品质各异,从而使得农产品品牌营销缺乏必要的质量保证。
(四)农产品科技含量偏低
在农产品品牌营销过程中,从种苗的培育到产品的生产,从农产品的加工、包装到销售,各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科技支持。虽然中国农业科技经过50多年的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但从整体而言,农业科技进步尚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就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而言,发达国家已达到70%-85%,而中国仅有42%,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滞后,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中得到推广应用的只有30%-40%,其中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而发达国家却早已达到60%-70%。这就使得中国农产品科技含量低, 农产品品牌营销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撑。
(五)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产业结构趋同,竞争优势不明显
首先,中国农业产业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产品加工业落后,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品基本上停留在粗加工上, 精深加工产品、二次增值产品少,高科技产品、名牌产品更少, 没有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 , 从而使得农产品品牌营销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其次,由于受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影响,中国很多区域间农业产业结构同构现象严重,缺乏明显的竞争优势,这就使得农产品品牌营销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
三、促进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对策
(一)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意识
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意识是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先决条件。农产品品牌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政府必须发挥先导作用,政府、企业,农民三位一体联合努力开发。一是政府要转变观念,不断学习,增强品牌意识,将农产品品牌战略当作今后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二是针对农民品牌意识较为淡薄的问题,加强对农产的引导,帮助广大农民改变陈旧的农业观念 ,树立农业创品牌是增加收入的重要保障思想,逐步提高农民的品牌意识,让农民真正体会到农产品品牌效应带来的效益,积极投身到农产品的品牌创建中去。三要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引导和管理,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对农产品品牌给予积极的支持,要使企业充分认识到农业创品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从而自觉地走农业创品牌之路。
(二)塑造品牌形象
美国著名品牌策略大师大卫奥格威说:“就像人的个性一样品牌的个性既是特殊的也是永续的”,意即品牌的个性是由一致性和识别性两大基本要素构成的。因此,生产者如 果既能在一个品牌的性格塑造中保持其一致性,同时又实现品牌与顾客的有效沟通和情感 交流以达成独特的识别特性,就可以完成其品牌的性格塑造,为产品的差异化创造有利条 件。品牌形象和个性的塑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品牌内在形象的塑造。品牌的内在 形象主要体现在产品的质量特性上。质量是品牌形象的核心,是产品的生命所在。因此, 国内外生产者无不把品牌质量放在品牌营销的首位。(2)品牌外在形象的塑造。品牌的外在形 象主要体现在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品牌包装上。著名品牌策略大师艾里斯说 :“实际上被灌输到顾客心目中的根本不是产品,而只是产品名称,它成了潜在顾客亲近产品的挂 钩。”由此可见,品牌名称是和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品牌名称给人在听觉和视觉上的感受要亲切动听。且便于记忆和突出特色。品牌标志的设计要清晰醒目、新颖 美观并富有时代气息。包装是品牌形象的具体化。包装便于消费者识别品牌产品、展示品牌 个性、促进产品销售。通过包装的造型、图案色彩、规格、包装材料的设计和选用,突出产 品的个性,提高品牌的魅力 。
(三)完善农产品质量体系,实现生产标准化 ,品种优化、包装特色化
实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这是稳定农产品品牌形象的重要前提。优化农产品品种、发展特色农业 ,这是提高农产品品牌形象的基础。一方面需要注意科技投入,广泛利用基因工程等现代科技成果创造新产品 ,另一方面要根据消费者对无公害产品的渴求推出 “绿 色产品”以顺应时代潮流 ,增强品牌的亲和力 。另外 ,还要根据各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及传统优势推出特色产品,增强品牌的市场吸引力 ,巩固其品牌地位,并搞好农产品的加工和包装,这是改善农产品品牌形象的重要保证 。这不仅顺应了消费者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需求变化的趋势 ,提高产品身价 、提升品牌形象 ,而且还有利于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做好农产品品牌的命名与注册工作
在品牌命名中,要做到简单易读,便于记忆,最好能暗示农产品的品质和效用,给人印象深刻,能产生丰富联想,尽量少用笼统的产地品牌。至于品牌标志,更应该赋予更多内涵,独特新颖有创意。同时要入乡随俗,不能与当地文化法律法规有冲突。 2001年12月1日起实施的新商标法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对其所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产品,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可以向商标局申请产品商标注册。这就是说,我国农民今后不论是否具有法人资格,都可以为自己经营的农产品申请注册商标。这无疑为农产品商标的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
(五)制定向名牌农产品倾斜的优惠政策
农业名牌的创立和发展关键是要有一批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目前在全球排名前10位的大企业里,有4家是以农业为基础的龙头企业集团,他们是全球最有名的农业名牌企业。因此,政府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实行扶优扶强向农业名牌倾斜的政策,有利于大型龙头企业创立和发展农业名牌。具体优惠政策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税收优惠。要实行低税率、减免税和税后返还政策,放水养鱼。二是信贷扶持。可通过农业发展银行优先提供低息、贴息贷款。同时鼓励商业银行实行类似政策。三是财政支持。要优先安排有关项目投资、优先列入技改计划、资本结构改革试点、优先安排债转股。四是优先批准上市融资、优先授予自营进出口权。五是加大行政、法律和舆论保护力度,坚持不懈地打击假冒伪劣行为。
(六)采取品牌延伸方式,不断拓宽品牌范围,建立和完善品牌体系,丰富品牌农业的发展内涵
随着各种生产经营主体市场意识的增强,品牌与商标已经从最初所赋予的识别功能和促销功能向信息传递功能、价值功能、形象功能的综合功能转变。而不同的消费者对品牌功能的需要往往不同。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必须围绕核心品牌,建立健全品牌体系,增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其主要的措施就是通过品牌延伸方式来拓展品牌范围,向消费者提供同一品牌多种不同功用和形象的产品。虽然品牌延伸是当前知名企业常用的发展战略,但对于农业企业来说,引入品牌经营的理念,采取品牌延伸方式来推进品牌农业发展,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为此,应该借助于工业化中的品牌经营思想,在进行品牌设计时,将保持品牌核心价值和个性的一致性作为品牌延伸的关键。如农产品的绿色功能、消费功能和安全功能等,都是农产品品牌延伸和发展品牌农业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重要方面。
(七)加大农业技术创新,强化农业科技对品牌价值的增值能力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品质,不仅是树立农业品牌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需要。从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形成过程看,由品种研制,到良种选育,再到产品生产和后序的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科技支持。而现代农业发展中,来自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支持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围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以及产品加工的发展,开创了许多新兴的科技领域,为新的产品品牌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近些年来,我国依靠优势人才资源和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的雄厚技术,为品牌农业的培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如有关无公害蔬菜、农产品生产技术的科研成果日臻成熟并大面积应用。但仍需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与支持力度,努力构建一个从农业生产、加工到营销的技术创新体系,集成开发和重点示范一批农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克一批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农产品加工、保鲜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增加品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推进品牌农业快速发展,促进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参考文献
[1] 吕志明.农业创品牌要谨防六大误区[J].经济论坛,2001(5):10-11.
[2] 姚正国.集聚优势 打造品牌[J]..江苏农村经济,2007(12):39.
[3] 霍商.培养农产品名牌是振兴湖北省农业经济的必由之路[J].生产力研究,2004(4).
[4] 白光,马国忠.农业品牌产品的质量安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7.
[5] 陈燕 ,覃家君.实施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产品竞争力[J].湖北农业科学,2004(1):15-17.
[6] 耿罡.中国农产品企业品牌战略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2.
一、世界农产品贸易的理论基础
(一)比较优势下的世界农产品贸易
根据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各国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以进行交换,可以在资源一定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产品,也即存在着国际分业的利益。一国可以通过农产品贸易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进口自己具有比较劣势的农产品。
(二)要素禀赋理论下的世界农产品贸易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一国应当充分利用其相对丰裕的要素生产,并出口该种要素密集型的农产品,获得一定的竞争性。由于每种差异性产品针对特定的消费群体不同,这就决定了没有贸易时,农产品的产量就会受到市场的限制,不能取得规模经济的利益。
(三)产品周期理论下的农产品贸易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生产要素密集性质的变化过程,以及贸易国之间比较优势的转移趋势,着重研究了技术创新、模仿、扩散在贸易格局中的决定作用。发展中国家应该模仿发达国际的技术,利用本国土地、劳动力或者技术等要素相对丰裕的比较优势,扩大农产品制成品贸易。
(四)规模经济下的农产品贸易
在规模经济递增的情况下,即使两个国家在其他各方面都完全相同,互利贸易也同样会发生。农产品贸易扩大了市场销售量,进而扩大农业生产以获得规模经济,降低农业生产平均成本和提高农业生产率,使得各国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在产品种类的增加中都可以获得福利收益。
二、世界农产品贸易的特点
世界农产品贸易总体上的一些特点,比如,总量增长,但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农产品贸易在国家或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农产品贸易的商品构成日益多样化;粮食的贸易格局发生了变化;农产品贸易中的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农产品价格与工业品价格相比,呈下降趋势;跨国公司在农产品贸易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动植物检疫国际公约日益完善 。
三、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前景分析
(一)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概况(1995-2009)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贸易额呈稳定增长趋势。2004年以来进口量增长尤其迅速,这体现了我国人民对农产品需求的增长,但也导致了贸易逆差的出现。
(二)中国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
优势和劣势都是相对而言的,中国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要素禀赋优势。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状况直接影响到其对外经贸活动地位。从土地、资本和劳动力三大要素状况比较,中国劳动力资源具有明显优势,而人均资本和土地拥有量,美国、欧洲占有绝对优势。(2)出口商品价格优势。从总体看,我国的水果、蔬菜、肉类产品价格均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目前,我国的主要水果如苹果、鸭梨、柑橘的国内市场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低四至七成,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3)出口商品产量优势。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渔业生产国,但是这些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水平仍然较低,如水果类产品,目前的年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1%左右,与其产量相比,出口潜力较大。
(三)中国农产品贸易的比较劣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农产品贸易的比较劣势:(1)我国处于劣势的农产品主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棉花、油、糖等大宗农产品,我国每年都大量进口这几类产品。(2)出口农产品结构不合理,出口市场过于单一。 (3)出口农产品生产成本过高。过去计划体制通过价格扭曲造成多数农产品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从而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然而,随着农业政策倾向的转变,农产品的提价,外贸农产品价格日益提高。其次,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正逐步消失,使直接生产费用不断提高,粮油生产几乎无利可图。(4)出口农产品品质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除此以外,我国的许多农产品在加工处理、储藏包装、花色品种、卫生检疫等诸多方面有明显的劣势,这都影响到出口农产品的品质。
四、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中国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出口商品种类单一;口市场过于集中;出口无序,低价竞争;对他国的需要和要求缺乏了解和重视 。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主观原因 : 首先,我国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农业大国,传统封建文化影响太深,这对迅速适应当今日益发展变更的国际形势有很大的阻碍。其次,我国由于改革开放的时间较短,对国际贸易的认知不够,这也在很大程度是造成了一些贸易的不良状况。最后,由于自身条件所限,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就无形中对我国的出口对象进行了约束。
客观原因 :在客观方面,主要是外国农业保护主义者大肆泛用WTO规则造成的。为了维护国际市场自由公平贸易,WTO制定了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条款三个协议,各国家与地区以此作为保护自己产业不受进口实质性损害的有力武器。这又客观上给进口方泛用这些条款提供了借口。进口方为了保护本国农民利益,泛用《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协定》来限制我国农产品出口。这对我国成为农产品出口大国形成障碍。
五、农产品贸易的前景展望
我们可以展望中国农产品未来的一些发展趋势:
第一,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在未来可能都会有所增长。
第二,从长远看,中国的土地密集型产品是缺乏国际竞争力的,我国不可能大量出口土地密集型产品。
第三,随着国内供求情况的变化和国内外市场价格关系的变化,中国对大宗农产品的进口将会有所增加。
第四,由于大国效应的作用,我国市场和贸易情况对世界市场有显著的影响。
第五,在未来一个时期内,中国农产品尤其是水产品、园艺产品、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出口将可能持续增长
第六,受收入增长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影响,中国居民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对肉类和其他副食品的消费需求会不断增加。
第七,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积极推动双边、多边、地区和区域的经济合作。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我们要更好地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在当今的世界新形势下,中国农产品贸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更好的把中国农产品贸易所特有的自身优势与科学的理论方法相结合,最终促进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姜亦华. 应对世界农产品贸易战升级的对策[J]. 江南论坛. 2002(08)
【2】李中. 韩国农产品贸易面面观[J]. 广东社会科学. 1995(03)
【3】韩勇,虞斌. 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J]. 学术交流. 2003(07)
【4】龚新蜀,李坤.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4)
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国际价格下跌及托市政策趋稳影响,预计2015年国内农产品价格呈现稳中偏弱的走势。
粮食供需平衡略有余、库存充足,再加上201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维持2014年水平,预计2015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和玉米临储价稳中略涨或者不涨,国内市场价格不会大涨也不至于大跌,将基本稳定在2014年的水平。
棉花、大豆实行目标价格改革,取消临时收储政策,国内价格将与国际价格同步波动,受国际价格偏弱和棉花国内供大于需的影响,预计这两个品种2015年价格也将偏弱运行。
2015年油菜籽临储政策走向未定,即使继续实行临储政策,预计临储价格也涨幅不大,市场价格也将基本稳定在2014年的水平。食用植物油价格将受到全球油脂供应宽松、进口冲击的影响,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预计2014/2015榨季国内食糖产量1200万吨左右,食糖消费将继续增长至1520万吨,国内食糖产需缺口扩大到320万吨,但900万吨以上的庞大库存仍将使市场呈现严重供大于求,国内糖价将继续承压下行。
畜禽产品价格有望稳中有涨
受生猪价格持续低迷影响,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下滑已维持1年多的时间,2014年9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减0.5%,同比减10.4%,预计2015年下半年生猪出栏量或可能出现阶段性供需偏紧,生猪市场价格总体向好。
家禽养殖企业盈利水平好转,如果不再出现其他突发性事件影响,预计年末将迎来新一轮的上涨,后期受宏观经济形势平稳预期以
及国际饲料粮价格下跌影响,预计2015年禽肉、禽蛋价格总体稳中有涨。
肉牛存栏量2014年10月同比降9%,肉羊存栏量增1.4%,总供给偏紧的态势依然存在,2015年牛羊肉价格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原料奶收购价上涨可能性不大
由于美国、新西兰和英国等奶业主产国牛奶生产形势较好,加上2014年8月份以来俄罗斯实行禁止从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进口乳制品,全球乳制品价格下行压力较大。从现在的期货合约价来看,2015年3月份以后才有企稳迹象。总之, 2015年原料奶收购价格受到中澳自贸区、俄罗斯对欧美澳乳制品进口禁令、欧盟奶制品配额政策等多重外部因素影响,上涨可能性不大。
果蔬和水产品价格基本持稳
总的来看,这几年果蔬价格是在上涨的,这主要是因为种植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但由于这两年蔬菜面积比较稳定,且经济下行压力下,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相对减少,蔬菜需求相比前几年会略有下降,预计蔬菜市场价格也会保持基本稳定。
日本、美国在发展过程中也曾出现过类似问题,通过对其农业发展历史的考察可以发现,面对这种情况,农产品的生产往往会出现集聚现象,其中某些还会逐步发展成为在一国市场内占有较高市场份额的主产地,这种主产地在直接生产成本、交易费用、销售渠道、组织程度、市场议价能力以及竞争手段与策略方面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并促成农业的转型与升级。可喜的是,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尤其是1985年国家放开蔬菜生产之后二十多年的持续发展,我国部分农产品的生产也初步显现了集聚之势,如大蒜、黄瓜等蔬菜的集中程度日益提高,农产品的生产布局出现了竞争导致的集中和变动,真正意义上的农产品主产地在我国正快速形成,农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已成必然趋势①。因此,为了更好地把握这种趋势,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更科学地制定农产品布局政策,更好地促进农民收益的增加,实现全国农产品生产的协调,全面提升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对农产品产地间竞争模式、规律进行研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是经济学家研究的主要对象,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学者对农产品生产的集聚以及产地间竞争,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研究与认识,并且制定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策制度。我国在农产品竞争力提升方面也已经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积累了很多经验,但仍有很多困难。在中国经济领域的诸项改革中,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是迄今少有的几项矛盾最集中、情况最复杂的改革之一。导致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艰巨的原因很多,其中对农产品竞争机制认识的不完全、不深入,调控措施不当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农产品的竞争力,哪些个因素起主导作用,影响程度有多大,又是如何影响的?这些方面在不同的产区应该是不同的。不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的回答,就难以真正了解中国农产品竞争力在产区间的差异。换言之,如果我们不对参与竞争的主产地竞争力进行分析,那么对某一农产品竞争力的分析也只能是对其进行全国平均数的分析后所得出的结论,只有在对主产地的形成及其竞争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某一具体农产品的竞争力分析,才是有建设性的分析方法。
二、研究综述
对于经济活动的区域布局和分工的研究贯穿整个经济学发展的各个阶段,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早在1826年杜能就在其着作《孤立国》中对农业区位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后续的理论发展提供了视角和基础。进入20世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农产品的生产逐渐集中,部分农产品出现了在某一国内产量大、市场份额高、市场影响力强的若干主产地,美国、日本等国学者纷纷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研究和解释,发展成了较为系统的农产品产地间竞争理论。农产品产地间竞争也成为一个广泛涉及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问题,对其进行审视和研究需要从多学科角度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既需要运用农业区位理论考察农产品生产经营的空间位置与空间分布,还需要从产业组织理论、企业管理理论出发,对其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找出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和提升手段。下文就对与本文有关的诸领域研究进行总结与综述,以期为本研究提供基础和借鉴。
(一)农业区位理论
农业区位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农业生产类型随着农业区位而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即商品经济条件下农业的生产布局。该理论的奠基者是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他在《孤立国》中运用局部均衡方法,在不考虑各地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差异下,阐明了市场距离对农业生产集约程度和土地利用(农业)类型的影响,第一次确立了农业类型的区位存在着客观规律性及优势区位具有相对性等有关农业布局的重要概念。随后,韦伯(1909)提出了“工业区位论”,其和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的共同点都在于着眼于成本最小、节省运费。但是这种设想的工农业布局模式却是一种过于理想主义的图式,在实践中往往正是由于各地不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导致了工农业生产的空间差异。特别是到了现代,农业中交通运输、罐头制造和冷冻技术迅速发展,运费大幅度下降,市场距离在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决策中日益成为次要因素,农业区位论的直接适用范围更是大大缩小。和杜能试图解释大范围地区宏观的农业区位不同,现代的农业区位论者更多地注意研究具体农场的“农业决策”。影响农业决策过程的各种因素中,不仅包括各种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自然因素,还应包括农户的行为因素,如个人业务知识、经验、偏好以及冒险精神,等等。在我国,也有很多学者以“农业区位论”为基础进行了相关研究。傅铭②从“农业区位论”的基础理论出发,对吉林省的农业区位资源进行了定量分析。李瑜、郑少锋③按照农业区位理论和产业演变的一般规律对西部退耕还林地区农业的布局进行了研究。还有的学者对“农业区位论”本身的指导意义和不足进行了研究。付晓东、张西玲④指出了“农业区位论”在地区增长动因和过程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及演变分析、地区协调发展等领域问题的不足与缺失。安树伟、梁增泰⑤指出了运用农业区位理论调控农业生产布局与生产要素投入,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二)竞争理论
西方古典竞争理论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古典自由竞争理论,假设市场的“自然秩序”以及理性的经济人,强调“看不见的手”对市场调节的作用,主张自由竞争。在自由竞争理论中,商品交换和竞争过程中,存在着商品和要素价格的自然平均比率,商品的价格在竞争的作用下,围绕着自然价格上下波动。19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中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理论,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新古典竞争理论。以马歇尔(1890)为代表的新古典竞争理论认为竞争是市场过程最终会实现的均衡状态,在均衡状态下会实现市场均衡以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和谐一致。马克思(1867)的竞争理论是围绕着他的商品价值理论和实践,在剩余价值理论之中 展开的。在马克思的竞争理论中,同一部门内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形成商品的社会价值,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决定着商品价值的实现程度。马克思的竞争理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他考虑了竞争过程中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价值形成和实现的影响,从而在竞争理论中第一次揭示了竞争过程的动态性质。
现代竞争理论中,熊彼特(1912)提出了动态竞争和创新理论的初步观点,认为竞争经济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企业不断通过运用新技术来开发新产品,从而实现所谓的创新。竞争推动着企业不断地创新与技术进步,大企业则逐渐因为创新和技术进步而形成垄断,获得高额利润。克拉克(1950)在创新和动态竞争观点的影响下,提出有效竞争理论,形成现代竞争理论的一个完整理论体系。克拉克所提出的有效竞争是由“突进行动”和“追踪反应”这两个阶段构成的一个无止境的、动态的竞争过程。“突进行动”是先锋企业首先创新运用新的生产技术,推出新产品,开发新的市场等从而获得“优先利润”,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追踪反应”是指随后其他竞争企业开始追随先锋企业的创新模式,以分得优先利润,从而使利润平均化。至此,先锋企业再次创新,其他企业也不断追随,竞争即以这种循环方式不断持续。20世纪70年代后,现代竞争理论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的竞争理论。哈佛学派的S-C-P体系采用市场结构(S)、市场行为(C)、市场成果(P)三个概念,认为竞争决策的目标是保证竞争过程达到有效的市场成果,为了保持有效的市场竞争,获得和谐的市场成果,必须对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进行调节和干预。芝加哥学派则严厉批判了哈佛学派的S-C-P体系,他们认为市场竞争应是一个没有国家干预、由市场力量自由发挥的过程,国家对于竞争的干预应仅限于为市场竞争过程确立制度框架。新奥地利学派的竞争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与芝加哥学派的理论同时对反托拉斯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虽方法论和理论基础不同,但是对垄断的宽容态度和反对政府干预等观点是一致的。
我国学者也有相应的理论研究。洪银兴⑥认为我国的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要由追求数量增长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益,以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要实现这个转变,必须认识和发挥自身优势,与此对应,在贸易战略上着重突出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他认为,单纯的比较优势,不一定就能成为产品的竞争优势,需要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王宇翔、谢科进⑦曾利用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理论研究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认为苹果产业的发展应采取以竞争优势为导向,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战略。充分发挥苹果产业的比较优势(生态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区位资源优势),深化低级生产要素的使用,培养苹果产业所需要的高级生产要素,重点培养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提高国内需求品质,满足国际市场要求,完善相关及支持性产业的建设,加强政府支持,充分把握机会,将苹果产业的比较优势充分转化为竞争优势,提高竞争力,促进苹果产业的发展。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竞争理论研究,现有竞争理论主要以动态竞争和创新理论为主流,国内学者主张促进国内产业从比较优势转化成为竞争优势,提高我国产品在贸易中的竞争力,从而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
(三)农产品的产地间竞争
依据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当农产品的生产开始出现过剩时,产地间的竞争则开始显现⑧。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学者着手研究农产品的产地间竞争问题,其中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是。John D. Black的研究。John D. Black⑨认为影响农产品产地竞争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产地的自然条件、地区条件、资本条件以及制度条件。基于上述研究,美国随后出现了一系列关于农产品产地间竞争方面的实证研究。如Robert L. Jack⑩等对美国东北部肉鸡产业的竞争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美国的肉鸡生产形成了产地,但产地在不同时期因竞争而不断变化,进而运用影子价格建立了产地间的竞争模型,并指出肉鸡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Stephen W. Fuller(11)等则以田纳西州的洋葱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分析法对田纳西洋葱市场价格及市场份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其价格的因素主要是运输等物流成本,而导致其市场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则是晚夏洋葱的上市。
我国也有部分学者研究了农产品的产地间竞争问题,耿献辉、周应恒(12)利用产地集中度系数和生产规模优势指数测度了我国梨生产的格局变动与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认为我国梨的传统主产地竞争力不断下降,而新疆、陕西等新兴主产地正在形成,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传统产地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机会成本的快速提高和梨的品种选择制约。钟甫宁、刘顺飞(13)认为我国水稻生产布局近年来出现了较大变化,在各区域水稻相对于替代作物的收益差异以及资源条件约束、制度改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南方区和长江中下游区播种面积减少较多而东北区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伍山林(14)认为中国的粮食生产具有稳定的区域变化特征,农村人均耕地资源和非农业产业就业是这种区域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夏晓平等(15)认为自然资源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非农产业发展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是决定我国肉羊产地竞争力的核心因素。黄季煜等(16)对山东70个村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在以蔬菜生产扩张为主的种植结构调整中,一个地区的市场基础设施的改进和交通设施的完善是促进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主要决定因素,而现代零售市场和有名无实的农民合作组织则还没有产生积极作用。郑风田等(17)则从农业产业区的角度对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专业化分工以及交织的区域社会关系网络对于竞争优势的产生具有决定性作用。综合目前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认为自然因素对农产品产地的影响正日益缩小,而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作用则在迅速增强。我国农产品生产正在逐步实现从自然布局到经济布局的转变。
(四)农产品主产地的形成
关于农产品主产地的形成理论可以追溯至产业集聚理论,因为主产地的形成也是一种广义上的产业集聚现象。最先提出产业集聚概念的是马歇尔(1890),他认为导致产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外部性,而外部性又可以分为劳动力的市场共享、专业化中间产品和服务以及因企业创新而引发的技术外溢三个层次。此后针对工业区位转移现象,韦伯(1909)通过系统研究劳动力、区位、集聚等因素工业区位集中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工业区位论”。胡佛(1948)则在沿袭韦伯和马歇尔的分析框架基础上,通过对运输成本的进一步细化,将工业区位论进一步发展成为终点区位理论和转运点区位理论,认为规模经济、本地化、都市化是产业集聚的主要原因。后来人们发现传统的区域经济学将空间因素完全抽象化并忽略所有生产要素的流动成本的相关假设与现实不符,终由迪克斯特和斯蒂格利茨(1977)扩大了传统区域经济学研究范畴,将空间、信息、创新、外部性以及聚集效应等因素纳入了经济活动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之中。
20世纪60年代,以浅见淳之(1989)、武部隆(1993)、崛田忠夫(1995)为代表的日本学者,结合本国农业的生产实践,将农产品产地间竞争理论逐渐发展成为主产地形成理论。其中,崛田忠夫⑦所归纳体系较为完备,该体系从农业生产及内部组织入手,将农产品产地的形成解释为农业生产活动在空间的布局,且主要是受地形与气候的影响并随着时间发生变迁,认为在时空的共同演进下,地域环境相近的农业生产相互依存,逐步展开机能性推展直至确立农业生产地域,即产地,同时依据生产广度与密度、生产方法的特殊性、市场评价、农户组织等因素,将主产地的形成划分为 生产地区、产地、主产地、高度主产地四个层次。崛田忠夫的思想对后来日本的农业政策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运用日本学者的主产地形成理论,我国学者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研究。韩曙、黄淑佳(19)认为当时以城市近郊为主的蔬菜生产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发展需要。李岳云、卢中华、凌振春(20)对我国蔬菜生产的区域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虽然当前我国蔬菜生产的集中化程度不高,但却有向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区域集中的趋势,并指出这种趋势是由生产者的利益驱动并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和集聚效应所实现的。卢凌霄(21)利用区位熵指标对我国蔬菜生产的集中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全国层面的蔬菜生产有向某些特定省份特定区域集中的趋势,蔬菜的全国性主产地正在形成,并给出了我国蔬菜产地集中的政策建议。周应恒等(22)认为农民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种植决策改变(改为种植主产地蔬菜),主要是由于农户、生产技术、市场、企业、政府和特定机构发挥相关职能等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带来了规模经济、外部经济以及机会成本,从而在产地竞争过程中凸显比较优势而形成主产地。
(五)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在以下两个方面已经较为丰富:一是农业生产类型随着农业区位的变化及其规律;二是农产品主产地形成的动因及机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和角度。
但是目前农产品产地间竞争力的研究却较多的选择以比较优势为评价标准,通过局部、静态的分析方法研究制约产地竞争力的因素。这就造成了只能对部分可量化指标如生产成本、要素成本等进行分析,而忽略创新能力、经营组织、社会文化和历史因素的基础作用,同时,更缺乏对农产品不同产地间竞争格局的历史变迁所进行的全面深入的探讨,这都将对农产品产地间竞争问题的现实和理论认识产生制约作用。有的研究虽然阐明了单个产地的行为模式与产地竞争结构的对应关系,但对于产地竞争结构的长期变化仍旧缺乏系统探讨。从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到交易费用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再到近年兴起的动态竞争理论,经济学家对国际贸易、工业企业的竞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相对而言,上述理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就显得单薄,尤其是动态竞争理论,尚未见到在农产品产地竞争力研究领域的直接运用,因此,对农产品产地间竞争的研究也需要建立一个动态的研究框架。实践证明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理论也适用于当前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无论是农民合作组织的出现、差异化的产品策略、政府政策的支持都可看作生产函数的某种创新,亦会对农产品产地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
三、动态的研究框架
(一)动态分析的理论基础
农产品的竞争力实际上就是农业内部不同农产品产业的竞争力,即在农产品的生产、集中、加工、运输、销售等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各种组织的效率在市场上的体现,是农业经济和战略管理学科共同的研究问题。因此,必须将农产品竞争这种经济活动纳入竞争力的一般分析框架中进行考察。
农业的经济活动具有范围广而边界模糊的特点,从初级农产品到食品之间的产品形态也多种多样,因此,为了界定明确的研究范畴,建立恰当的分析框架,学者们对农业经济活动进行了类别划分。Breimyer(1960)将农业的经济活动划分为三个类别,即初级农产品生产、将饲料转化为动物性产品、食品产品的市场营销。后来这一理论框架主要用以分析资源的所有权与管理、最终消费品与初级产品、价格趋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Abbott与Bredahl(23)根据由农业到食品产业的各环节及其产品与最终消费品之间的关系,将农业经济活动划分为无差异初级产品的生产、差异性初级产品生产、由初级产品向半加工产品转化、由初级产品和半加工品向可消费品的转化四种类型。无差异的初级产品竞争力取决于生产、运输成本,运用古典的农业区位理论即可对之进行有效分析,此阶段的竞争策略即所谓的“低成本竞争”。由于市场需求的有限,随着生产的逐渐升级,农产品转入“差异型”竞争。
竞争力是一个经济学与产业组织理论、企业管理理论交叉的范畴,研究竞争力必须从产业组织和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Porter(1990)在对国家某一产业竞争力的分析中提出了“钻石理论”(24),他认为,一个国家某种产业的竞争力取决于四大关键要素,即生产要素(包括天然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表现(主要是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的表现。四大因素相互作用,加上两个变数较大的因素——政府(其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政策调节、创造竞争优势上)与机会(包括重要发明、技术突破、生产要素与需求状况的重大变动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等),形成钻石体系。
波特对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是公认的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国际竞争力的典范,后来也被许多学者运用到农产品竞争力的分析中来。如Hobbs(25)运用这一理论分析了丹麦猪肉产业获得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丹麦的猪肉产业不具备资源禀赋优势,但是通过产业组织和产业内部的大规模、高度集中的合作,实现了在纵向产业链上的多种创新,包括建立确保产品安全性和提品信息的产品追踪体系、专门的市场条款等,显着提高了丹麦猪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竞争优势的实现又离不开比较优势的发挥(26),充分发挥经济的比较优势是波特“钻石体系”中四大关键要素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林毅夫、蔡防、李周(27)指出,只有按照经济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技术及组织生产活动,产业和整个经济才能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剩余,从而创造出竞争理论所重视的“高级生产要素”,遵循比较优势是企业和国家具有竞争力的前提。
(二)农产品产地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由于农业生产以及农产品的特殊性,农产品产地的竞争力主要受以下两类因素的影响。
1.直接因素
主要包括成本、质量、品牌以及产品差异性。其中成本与质量是基础,是形成产品竞争力的基本来源,与产地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基础设施、农户经营水平以及产业组织化程度等基础因素密切相关。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品牌以及产品的差异性对竞争优势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也是农产品产地间竞争日趋成熟的表现。
2.基础因素
主要包括农业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科技水平、农户经营水平、产业组织化程度以及产业政策。其中,农业的自然资源虽然属于初级生产要素,但是对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乃至成本都具有较大影响,最终影响农产品的竞争力;农业的基础设施属于农业生产的高级要素,主要影响农产品的成本,进而影响其竞争力;农业的科技水平包括技术开发及技术推广,也属于高级生产要素,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农户的经营水平及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则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与成本以及产业规模,从而影响产品竞争力;产业政策是政府指导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最终提高产业竞争力。
在上述诸多因素中,如果把分析的着眼点放在产地间的竞争与市场营销战略的关系上的话,那么我们认为可以把上述因素提炼为以下五个因素,亦即:组织行为、市场结构、农户行为、技术结构、自然属性。同时,产地整 体竞争力的增强是五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见图1。
图1 影响竞争力的5个因素
(三)建立动态研究框架的意义
结合产业组织理论、营销战略管理以及竞争理论,着重依据上述影响竞争力的五个因素探讨农产品产地间的竞争问题,必然涉及市场结构的变化以及产地经营组织及农户行为模式的对应,因此一定程度上的长期分析是必要的,同时这种分析也必然是一个动态的分析框架。
建立动态的研究框架,可以弥补我国对农产品产地间竞争研究的不足。从目前农产品竞争力研究的现状来看,国内农产品竞争力研究存在以下两方面的局限性。
一是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范围较窄。目前盛行的研究大多是从比较优势出发,从产业的角度进行研究。但是,单纯的比较优势不一定能成为竞争优势。因此,只从产业的角度进行研究是片面的、不完整的,还必须针对农产品的产地,从农产品生产运营组织的角度,对其竞争战略和组织的绩效进行研究。所以,对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应该将产业组织理论与企业战略理论特别是营销战略理论相结合,同时借鉴最新的竞争力研究范式,使我国对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更加全面与深入。
二是对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认识不充分。现有文献对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片面地集中于供给方面,而缺乏对需求因素的考虑,即农产品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变化对竞争力的影响。同时,现有文献对供给的研究也大多集中于供给中的生产成本,忽略了流通成本。可以说上述对农产品竞争力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国内现有研究的重大缺陷。
基于以上原因,建立一个较为全面、动态的研究框架,广泛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战略理论,同时借鉴最新发展的竞争力理论,可以为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建立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国内学者对于农产品产地间竞争理论的研究视角,同时通过对农产品产地间竞争过程的观察,总结适应不同类型产地的竞争策略和竞争手段,为我国正在形成的农产品主产地提升其自身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收稿日期]2011-12-19
注释:
①苗齐:《中国种植业区域分工研究》(博士论文),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3月,第17~18页。
②傅铭:《吉林省农业区域优势分析》(硕士论文),吉林大学,2009年4月,第21~29页。
③李瑜,郑少锋:《农业区位理论与西部退耕还林区农业产业布局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年第3期。
④付晓东,张西玲:《平原农业县如何发展工业经济——以河南省滑县工业发展为例》,《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第2期。
⑤安树伟,梁增泰:《陕西省西乡县土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量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第4期。
⑥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⑦王宇翔,谢科进:《从比较优势走向竞争优势——以我国苹果产业为例》,《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年第12期。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国农产品物流外包的优势与决策分析
收录日期:2013年11月18日
一、相关介绍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迎来了农业发展的新阶段,特别值得关注的就是农产品从供给短缺状态转变为相对过剩状态。农产品在部分时间部分地区面临需求不足的问题。大部分农产品在流通阶段要遭遇流通速度低、流通时间长的困境,这些农产品包括谷物、棉花、食用油、水果、蔬菜、家禽肉类等。不同种类的农产品有不同的消费特点,其交易与物流方式也不尽相同。为了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与发展农村经济,中国农产品经营企业必须要缩短配送物流时间,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不断开发消费者喜爱的产品,这样才能赢得市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消费者消费能力的增加、企业间竞争的加剧、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面对此新形势,有效的农产品供应链与农产品物流管理能够为农产品经营企业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
为了适应新的竞争环境,有效整合企业的内部与外部资源是关键,企业可选择物流外包,物流外包可增加企业的灵活性,使企业专注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农产品物流外包的涵义
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物流外包的基础是农产品经营企业已拥有的供应链物流能力与特长。企业应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物流业务,而将其余物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使得外部的物流资源和管理能力可为己所用,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农产品供应链物流外包优势分析
1、解决资源瓶颈问题,专注核心业务发展。企业的主要资源包括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生产设备、营销网络等。相对于工业企业,中国农业企业的现状是投资不足、研发能力低下、高级管理人才缺乏、市场份额小、生产设备落后。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农业企业的发展。由企业完全自建物流体系并不有助于企业的核心业务。物流外包可以解决关键资源不足的瓶颈难题,充分利用外部资源。
2、灵活运用新技术,降低库存成本。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农业企业可不用耗费大量资源,直接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专业信息系统,得到商品库存的详细信息,再结合交易要求和订单确认,企业可及时补充存货,降低企业自身以及供应链节点的库存成本。
3、减少固定资产投入,加速资本周转。农产品由于其特殊性,需要投入大量的物流设施。例如,在农产品的仓储环节,需要制冷与冷冻设备;在运输环节,需要冷藏车和厢式货车,以及专业的分拣包装设备。农业企业难以独立独自承担所有的设备投资。物流外包可有效地减少固定资产投入,加速资本周转。
4、减少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农产品的生产分散、季节性显著、农村地区交通通信设施落后,这些都给农产品物流带来了困难。如果农业企业依靠物流外包,善加利用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就可以实现供应链物流成本最小化,及时反映消费者的需求。
5、与合作方共担风险。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通过物流外包,农业企业可以降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风险。从农业企业的视角看,物流外包缩短了供应链环节,降低了企业的市场反应时间。农业企业可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建立战略联盟,利用其优势资源,缩短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时间,降低由于市场需求变化造成的风险,提高农产品的市场成功率。
6、提高农业企业经营灵活性。选择物流外包的另外原因是农业企业可获得经营灵活性、运作柔性。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其经营活动。农产品供应链覆盖了广大农村地区,通过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信息系统,农业企业可精简物流业务而具有灵活性和应变空间。
四、农产品供应链物流外包决策分析
农产品供应链物流外包决策意味着三种模式的选择:外包、企业自营以及前两种模式的混合。在进行物流外包决策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战略匹配的视角。处于供应链中的农产品企业在选择物流运作模式时,要考虑外包战略、物流战略与供应链战略的匹配。供应链战略包括供应战略、营销战略和物流战略。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包括了库存、运输和信息的交换。战略匹配要求农产品企业的竞争战略和供应链战略要有相同的战略目标。农产品企业应该审慎的选择物流模式,考虑战略匹配的要求,认清与明晰本公司在供应链中的位置,结合公司新产品发展战略、市场营销战略和产品特点,做出物流决策。如果物流外包战略不能够得到匹配,公司应考虑企业自营物流。农产品企业应对企业自有的物流能力和替代方案(选择第三方物流)的成本做出权衡。
2、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资质。随着社会上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兴起与发展,农产品企业在做物流外包决策时,先要检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能否满足农产品物流的保鲜保时等技术要求。对于专业化的成熟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来说,他们有相对稳定的服务标准,能够将物流成本控制在合理的水平,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农产品企业如果选择此类物流服务商合作,则其农产品供应链的运行能够得到保障。
3、物流对企业成功的影响程度。物流对企业成功的影响程度是农产品企业在选择企业自营物流或者物流外包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农产品是季节性的产品,对保鲜有着严格要求。农产品企业需要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缩短供应链长度,因此他们需要依赖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使用短的通畅的物流渠道为消费者提供稳定的、可信赖的和高质量的农产品。
4、外包的实施能否增加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因为农产品的特性与农产品消费的特点,农产品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这样就可以利用专业优势与规模优势,去减少农产品的腐烂与损耗、货运过程中的损失及产品品质下降,降低企业成本。通过物流外包,农产品企业可以减少仓储设施的投入,减少存货管理的成本,实现田间到餐桌的快速配送。农产品企业还能利用第三方物流的信息网络,加强对流通中的农产品的监控,处置突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提高农产品供应链的透明度,获得及时的准确的交易信息与市场信息,提升企业对市场需求反应的灵活性与敏捷性。这样,农产品企业就能够增加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增加消费者的满意度。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小群.供应链管理下物流外包的动因、风险及其规避[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3.
[2]王淑云.基于核心能力的物流外包[J].企业经济,2004.2.
农产品具有数量多、易腐烂、不宜长途运输的特征,从而导致农产品在物流运输阶段受到一定损失,大大提高物流运输的成本,从而对农业经济运行效率的提升产生影响。因此,为了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满足农产品物流运输的实际需求,必须积极探索和建设完善的农产品物流运输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物流要素和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形成物流系统和产业。
一、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农产品物流运输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为保障,同时也需要在技术和资金上加大投入,避免农产品物流运输的畸形发展,从而为农产品物流运输的后期进步提供动力支持。在农产品物流运输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中,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增加科技投入。农产品物流运输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产物,体现出农业发展和农产品运输专业化程度的提升,而五六运输体系必须具备先进科学技术的广泛投入以及科技实力的提升。因此,为了促进农产品物流运输的完善与进步,加大对农产品物流运输的科技研发和科技支持是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提升冷链物流发展能力的关键。要应用和推广农产品包装和保鲜技术,延长农产品保鲜时间;要积极建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对现有的冷链设施进行完善和优化,引进先进的冷藏技术,降低农产品物流运输成本,确保运输中农产品的质量。第二,增加对农产品物流运输的资金支持力度。农产品的物流运输必须具备完善的设备,同时对于设备质量的要求较高,因此资金扶持是必不可少的。完善的农产品物流运输设备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那么需要国家适当对相关企业进行资金扶持,在冷库制造和设备采购中投入资金,这样不仅能够减轻企业负担,也能增强企业对于农产品运输的积极性,促进物流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二、统一物流运输标准
农产品物流运输体系建设包含复杂的工作流程和环节,而且每个环节都必须投入相当的技术和物流设备,使得整个物流运输不再是独立的存在,而且企业也无法独立的承担农产品物流运输体系的构建,如果任由企业根据自身物流运输的需求发展小规模农产品物流体系会导致企业间实施差异性的运输和农产品存放标准,那么不同的企业会在农产品物流运输中显示出极大的差距,这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发展,降低人们对企业和农产品的信任度。因此,在构建农产品物流运输体系的进程中,各个企业必须紧密联系起来,将农产品物流运输的标准进行统一,并运用统一性的标准来衡量和规范农产品物流运输的质量,确保农产品运输以及农业健康发展。在统一物流运输标准时,需要找准突破口,充分发挥不同企业的优势,将各方力量联结起来,建立一个统一性的农产品物流运输联盟,打造物流供应联系网络,使得企业能够形成有机整体,进行信息的有效分享和交流,最终实现互利共赢。除此以外,在物流网络形成以后,消费群体也应该进行扩展,突破本地的限制,努力拓展外部资源,将不同的企业以及不同的地区联系起来,形成农产品物流运输的产业链。
三、提升物流管理水平
农产品物流运输体系的完善与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物流管理,这就需要提高对物流管理的重视程度,建设完善的物流管理体系,通过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更好地为农产品物流运输服务。提升物流管理水平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优化农产品物流运输环境。农产品物流运输体系涵盖多个方面的内容,并且将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以及农产品的管理和销售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并需要多个主体的参与。因此,为了确保农产品物流运输体系的健康稳定发展,进一步缩短其与国内外其他物流运输体系之间的差距,必须深化对农产品物流运输的认识,意识到农产品物流运输对于农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从而为农产品物流运输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对这一行业的宏观调控,在农产品物流运输体系的建设中给予正确引导和积极支持。第二,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农产品物流运输体系的发展必须走上规范化和合理化的道路,这就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作为支持,需要政府能够通过完善法律法规的形式来对其进行规范引导,确保农产品物流运输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有章可循。第一,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和竞争规则,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农产品物流体系有序建设。第二,加强对农产品物流运输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定期对农产品物流运输系统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政策的调整,避免不正当竞争以及市场垄断问题的出现。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变化的需求,满足农产品流通的现实需要,从而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贡献。因此,必须要重视农产品物流运行效率的提高,积极构建农产品物流运输体系,在体系建设中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优化物流管理体系,推动农产品物流飞速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进步。
参考文献:
一、引言
农产品贸易对各国农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2007年的世界农产品贸易的相关问题也成为了各国贸易谈判的焦点。作为我国的重要贸易伙伴,欧盟的农产品贸易值得我们的密切关注。
在当今的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实际上是资源禀赋,技术工艺,地理位置,贸易和产业政策,规模经济和历史影响等各个因素合力的结果。本文将对欧盟农产品进口市场进行分析,比较农产品总体比较优势并做出把中欧进出口需要相结合的分类分析,试图对中欧农产品贸易的现象做出更为详细的解释,揭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特点,以期有助于中欧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二、中欧农产品贸易实证分析
1.农产品进出口总体情况分析
2006年,世界农产品贸易额达到了77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占世界商品贸易的9.2%。其中,欧盟内部农产品出口贸易2507.6亿美元,占世界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1.3%,对外出口农产品783.8亿美元,占10.9%,仅次于美国的862.4亿美元;而我国对外出口农产品321.6亿美元,占3.3%,居世界第五位。欧盟内部农产品进口贸易同样为2607.6亿美元,占世界农产品进口总额的29.2%,对外进口农产品981.1亿美元,占13.6%,居世界第一位;而我国农产品进口354.8亿美元,占4.2%,居于第四位。2006年欧盟农产品进出口额增长分别为18%和15%,与世界总体增幅相当;而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增长分别为40%和18%,进口增幅在世界农产品主要进口国中居第一位。
尽管欧盟对外进口农产品仍然有较大的数额,但2006年进口来源国中的前四位均来自美洲地区,分别为美国、巴西、阿根廷和加拿大;而新加入欧盟的东欧十国中、波兰、匈牙利、捷克、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居于欧盟农产品进口来源国的前40位,供应欧盟农产品79.37亿美元,占欧盟对外农产品进口总额的7.58%;除此之外,其他前四十位的进口来源国所占份额从2.7%到0.5%不等,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而我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地为亚洲地区,1995年~2005年对亚洲各国的出口占农产品出口的68.5%以上,2006年为72.96%;其次是欧洲市场,占15%~20%左右,为15.21%;再次是北美地区,为7.01%;对非洲、南美洲、澳洲的出口较少,为5.82%。
2.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
为了准确地分析我国和欧盟的农产品比较优势及其在世界中的位置,本文选取了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标和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下先对其做简要介绍: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在经典的贸易理论中,为了衡量一国的比较优势,通常使用由Balassa提出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并利用该指数来分析出口结构的变化。按照Balassa原有的定义,下式给出了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的计算方法:
式中,是第i个国家的第j种出口商品,RCA表示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当RCA>1时,就称该国的生产和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
根据以上方法,可以计算得到2006年世界农产品出口前十五强国家和地区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如下:新西兰(6.773619),阿根廷(5.625823),巴西(3.632831),智利(3.238636),澳大利亚(2.906671),印尼(1.944235),泰国(1.898217),加拿大(1.439753),印度(1.346801),马来西亚(1.179482),美国(1.104305),中国(1.032357),俄罗斯(0.857072),欧盟(0.740175),墨西哥(0.682659)。
从农产品总体的比较优势指数可知,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大洋洲国家和阿根廷,智利和巴西等南美洲国家处于较为优势的地位,他们均具有相当规模的农业生产和出口能力,而加拿大,美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印度等北美洲和亚洲国家的农产品总体比较优势处于中等水平,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除此之外的是欧盟、中国、墨西哥和俄罗斯等国,农产品比较优势较为薄弱。
因为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不能分离出资源禀赋和贸易政策等各方面的作用,所以该指数所反映的优势实际上是一种现实中的多个优势合力的结果。比如在欧盟,美国与中国指数比较中,就包括了贸易和产业政策的比较,农业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基础产业。“多年以来,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对本国的农业生产倾注了大量的补贴,形成了农产品的规模效应,在世界贸易市场上占据了极大的优势。以1997年为例,美国对全年的农业综合支持近102亿美元,超过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欧盟15国对其农产品实行共同的支持。他们对成员国的农产品实行高额补贴,建立粮食的价格支持体系;对进出口实行高度保护,设置贸易壁垒。而且,他们的农产品税负都几近于零且农产品生产流通及进出口环节税负较轻”。当他们的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与我国竞争时,就拥有了额外的贸易和产业政策优势。而且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欧美等国家对农产品进口标准的制定越来越严格,通过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农产品进口。在出口方面由于我国农产品的许多技术标准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从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使我国农产品出口处于了被动性的贸易政策劣势。
3.欧盟的需求与中国的比较优势
欧盟的农产品进口需求主要有六类,以下逐一进行分析:
(1)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
2006年欧盟对外进口额为126.90亿欧元;进口国主要有挪威(14.6%),冰岛(7.0%)和摩洛哥(5.2%)等,中国居于第六位,占3.6%;处于前十位的进口来源国的进口份额比较平均,在14.6%到2.6%之间,总份额为51.3%。水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能够发挥我国普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出口位居世界首位,占总出口量的11.77%。但我国水产品结构、品质、加工及设备方面,仍然与国外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存在品种结构多样化不够、产品质量有待提高、产品深加工不够,以及运输过程中的贮存技术落后等问题。与欧盟贸易,挪威,冰岛和摩纳哥拥有地理位置的优势和较为丰富的海洋资源,再加上适用的技术工艺和与欧洲国家悠远的贸易联系,成为了欧盟水产品主要进口国。
(2)蔬菜和水果
2006年欧盟对外进口额为160.08亿欧元,进口国主要是欧洲和美洲国家,有土耳其(9.0%),美国(8.1%),巴西(6.9%),南非(6.5%)和波兰(5.1%)等国,中国居于第七位,占4.5%。蔬菜和水果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我国农产品出口中具有较强比较优势。但在技术工艺上,它们与水产品存在同样的问题。而土耳其凭借明显的地理位置优势、技术工艺优势,以及良好的资源禀赋,占据着最大的市场份额;美国和巴西拥有美洲丰富自然资源和先进技术工艺,加上贸易和产业政策的优势,克服了地理位置劣势,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南非和波兰两国市场份额从1990年起就稳步上升,逐渐挤占了其他国家份额,他们的地理优势更为优越,而且波兰加入欧盟后将获得突出的欧盟贸易政策支持优势,发展将更为有利。因此,要充分发挥我国水果蔬菜产品的比较优势,有一定的难度,更为可行的是采取措施稳定现有的市场份额。
(3)咖啡、茶、马黛茶及调味香料
2006年欧盟对外进口额为70.61亿欧元;进口国主要有科特迪瓦(22.5%),巴西(12..0%)和加纳(6.3%)等非洲和美洲国家,亚洲国家占有10%份额,中国份额不足1%。进口额的分布有一定的集中程度,前十位进口国总份额为69.6%。我国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欧盟的技术性壁垒极大地限制了我国茶叶的出口。欧盟禁止在茶叶中使用的农药的新标准的达到了62种之多,标准的提高幅度甚至达100倍以上。我们应改变茶叶出口目的地过分集中于发达国家的现状,不断开拓新市场,争取茶叶出口在世界市场的平衡发展。
(4)动物饲料
2006年欧盟对外进口额为62.98亿欧元,进口国主要是美洲国家:阿根廷(34.2%),巴西(30.9%)和美国(11.7%),中国份额不足1%。美洲国家处于垄断地位,前十位进口国总份额达到90.0%。我国饲料产品基本上处于比较劣势,因为我国饲料生产已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生产转变,致使我国在劳动力资源上的相对优势得不到很好的发挥。饲料产品国际贸易中地理位置不起主要作用,加之现代运输技术的发展,拥有自然资源优势和技术工艺优势的美洲国家垄断了欧盟饲料进口市场;而且饲料产品生产的规模效应较为明显,有可能产生规模经济前提下的优势锁定效应。中国饲料产品出口的发展,需要技术研究的投入,鼓励先进技术的应用,促使饲料部门在品质上的不断提升,争取通过技术的发展更好的与我国的比较优势潜力相结合。
(5)含油子仁及果实
2006年欧盟对外进口额为57.60亿欧元,进口国主要是巴西(40.4%)和美国(29.2%)等美洲国家。中国占3.6%,位于第六位。匈牙利占3.1%的份额,在加入欧盟后将进一步扩大份额,影响中国此类商品的出口;前十位进口国总份额为93.0%。我国在该产品出口方面的比较优势主要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上,但是它们的生产除了需要劳动力投入外,还需要土地的密集型投入,巴西和美国等美洲国家是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其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已经有了较大发展。而我国是人均土地稀缺的国家,以家庭人工耕作为主,尽管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这种劳动力密集的生产方式已不能适应发展需要。为了更大的发展,我们需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以龙头企业为重点的市场竞争主体,从而形成生产的规模经济,满足大量资源投入的需要,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比较优势。
(6)软木及木制品
2006年欧盟对外进口额为79.56亿欧元;进口国主要是美国和东欧国家:俄罗斯(15.8%),拉脱维亚(9.5%),美国(8.6%),捷克(4.8%)和爱沙尼亚(4.7%),中国出口额很小;前十位进口国总份额为64.3%。从2000开始,东欧国家的市场份额均呈现出上升态势,在东欧十国加入欧盟之后,由于贸易转移效应,他们的份额将进一步扩大。而美国和加拿大等传统出口国市场份额已经逐渐降低。我国作为森林资源不足的国家,对此类处于比较劣势且发展潜力较小的产品,需要避免出口产量的扩大,以利于其他优势产品的资源投入需要。
三、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有了详细的了解。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主要来自丰富的普通劳动力资源,所以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上具有一定优势。为了中欧农产品贸易进一步发展,我们需要结合欧盟进口需要和自身特点,采取积极主动的策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争取在水产品,蔬菜和水果,咖啡、茶、马黛茶及调味香料和含油子仁及果实产品贸易方面的适当发展,通过更为平衡的进出口贸易,获得更平等的经贸关系。具体策略如下:
1.借鉴国外经验,利用WTO“绿箱”规则鼓励国家加大对农业的补贴,稳定和完善农业支持政策,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业培训机制,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素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农业的科技贡献率,争取在工艺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减少地理位置的劣势,从多方面促进我国农业在产业政策,技术工艺和规模经济等方面比较优势的提高。
2.充分运用WTO的有关规定和协议,采取有效措施克服技术性壁垒和遏制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猛烈势头,提高我国农产品技术工艺和贸易政策等方面的比较优势。
在WTO的农业谈判中,积极建立能够约束发达国家农业补贴的规则和机制,以期形成公平竞争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运用透明度原则,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中心;运用“例外条款”,构建我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机制,保证农产品整体质量;积极关注欧盟的规则调整,更好的使用普惠制,《反倾销守则》和WTO争端解决机制;参与WTO法律体系的完善与执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我国反倾销法规和反倾销机制,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和各商会、企业协会的协调作用,以期减少欧盟保护性贸易政策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3.积极建立中欧对话机制,提高我国农产品在贸易政策方面的比较优势。中国和欧盟已经建立起一些有助于解决纷争的对话机制,包括关税合作协议,贸易政策对话机制,纺织品高层对话机制,知识产权对话机制,工业政策对话机制等。这一系列对话机制的建立,有助于中欧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只有充分地发挥自己经济的比较优势才有实现其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中国经济和贸易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其比较优势发展的动态过程。只有遵循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发展贸易,发掘潜力并扬长避短,才能够拥有最大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经济和贸易的不断发展,达到理想目的。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论文,No. C2003002,2003
[2]陈仲常余翔:欧盟对华贸易逆差问题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德州是个农业大市,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有着突出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德州农产品物流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因素展开SWOT分析,以更好地推动德州市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一、德州农产品物流发展优势分析
(一)地理优势
1、德州市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比较适合发展农产品物流。德州位于北纬36°24'~38°0'、东经115°45'~117°24'之间,黄河下游北岸,山东西北部,北依北京、天津,南邻省会济南,西接山西煤炭基地,东连胜利油田及胶东半岛,处于华北、华东两大经济区连接带和环渤海经济圈、黄河三角洲以及“大京九”经济开发带交汇区内,兼具沿海与内陆双重优势。德州地形特点为平坦的黄河冲积平原。由于气候和地形因素,农产品种类非常丰富,货源充足。因此,对德州市农产品物流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2、德州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枢纽城市。德州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是华东、华北重要的交通枢纽。京沪、石德、邯济和即将修建的京沪高速铁路纵贯全市,并与京九铁路交汇,京沪、德石、济邯三条铁路在这里交汇,5条国道、14条省道在境内纵横交错。京福高速公路贯穿南北,济聊、青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从德州到济南国际空港仅需一小时,到天津海港也只用两个小时。
3、交通运输四通八达。德州市公路宽阔平坦,铁路运输配合公路运输成为德州主要的运输方式。目前,德州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实施“农村道路村村通”工程,真正实现了村村之间的道路硬化,方便了农产品的交通运输。德州已经建成了成熟的物流交通体系,为发展物流提供了前提条件。德州以通信为先导、公路为基础、铁路为骨干,集多种运输方式和信息网络为一体。
(二)经济优势
1、巨大的流通量是德州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重要优势之一。据统计,德州居民的生活必需品,有80%以上是农副产品及加工品;轻纺工业所需的原料70%左右靠农业来提供;另外,德州每年都要生产大量的化肥农药及农用拖拉机、农用塑料薄膜、建筑材料等农业生产资料。因此,无论是农产品还是农业生产资料都有巨大的流通量。
2、物流内在需求推动德州突出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德州农业人口425万人。农业已形成粮棉、瓜菜、畜牧、林果、水产、花卉等6大主导产业和牛、鸡、菜、瓜、枣、蛋、鱼、蚕、花等9大主导产品,是国家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畜牧业已成为全市的一大支柱产业,被国家列为全国6大秸秆养牛示范区之一。2002年全市大牲畜存栏214万头,蔬菜种植面积274万亩,粮食总产317万吨,平原、禹城、乐陵、齐河4县市被确定为全国粮食大县(市)。棉花是全市传统优势产业,夏津、武城、宁津、齐河4县被定为国家棉花大县。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比重越来越大的消费品流通市场以及逐年拓展的外需贸易形成了越来越广泛的物流需求。
二、德州农产品物流发展劣势分析
(一)专业化和标准化劣势。首先,多数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仓储和初加工服务。需求预测、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农业物流增值服务,尤其是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还没有全面展开。其次,组织规模较小,缺乏必要的竞争力,网络化的经营组织尚未形成。第三,多数农业物流服务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社会化冷业化程度低,经营管理粗放,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农业物流整体效益较差。
(二)技术劣势。技术问题是制约德州农业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运输环节,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配套、装卸自动化水平低、智能化运输设备和专用工具严重不足、网络管理的高新技术应用少;仓储环节,现代化恒温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普及率较低,检测技术较落后;加工环节,技术含量低,深、精加工产品少,转化能力差,高压、微波、超临界提取、冷冻关联等技术应用少;保鲜环节,传统技术使用多,冰温气调保鲜、减压保鲜等新技术应用少。
(三)信息化和结构化劣势。德州许多农产品市场没有配备信息设备,相关物流信息网络系统还处于空白。在物流服务企业中,仅有39%的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绝大多数物流服务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部分企业自身建有物流配送中心,但大多数配送中心功能不健全,未实现管理科学化、作业机械化、自动化。
(四)物流人才劣势。农业物流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德州农业物流发展的瓶颈。农业物流并不是简单的农产品运输,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目前,我国设置物流专业的高校很少,开设农业物流专业的学校更是少之又少,故在推进农业物流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物流人才的短缺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三、德州农产品物流发展机遇分析
(一)农业自身发展和农民自身需求带来的机遇。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创造就业机会、提高流通效率最终达到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目前,农产品的销售没有依靠物流系统支持,第三方物流的参与程度很低,难以满足市场对产品小批量、多品种的需求,也造成物流成本过高,物流渠道不畅,使得农业在自然风险外又增加了生产要素供应和农产品销售的风险。农民降低农业成本和经营风险的强烈愿望为创建农产品物流奠定了社会基础。
(二)高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知识经济、高新技术是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重要支撑。主要体现在:科技的发展能够缩短农产品的生命周期,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物流对象竞争力;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物流装备、管理和交易方式上的应用,能够提高现代农业物流效率;科技含量高的基础设施能够提高农业物流运作水平;先进、适用的物流技术能够实现农产品有效保值、增值的目标;另外,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在工业上的成功运用为农业物流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三)农产品物流发展受到政府重视带来的机遇。2002年底,国家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2003年1月,农业部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2003年1月8日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农业流通体系建设。各级地方政府也都加强了对农业物流基础设施、市场体系、信息体系的建设;一些专业物流企业开始涉足农业物流领域;一些传统储运企业、粮食系统、供销系统的企业也都加快了向第三方农业物流转变的步伐。“十一五”期间,德州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为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资金来源以及发展需求。
四、德州农产品物流发展面临的威胁分析
(一)农产品的特殊性带来的威胁。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生产周期长,生产过程不能分解为工厂化生产,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农产品与工业品不同,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在物流过程中存在包装难、装卸难、运输难、仓储难等问题。农业及农产品的特殊性对德州农产品物流发展造成威胁。
(二)国外以及周边各省物流企业带来的威胁。德州所在地理位置与国内一些发达城市较近,其物流发展速度和水平都比德州高。太平洋经济组织的成立为中国和环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发展打开了一个重要的门户,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不断发展自己的物流组织。江苏、辽宁等邻近省的地理位置以及山东省内其他一些地区也同样具有发展农产品物流的巨大优势,都在努力发展自己的物流企业,这些无疑给德州物流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和威胁。
(作者单位:1.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2.德州学院)
参考文献:
农产品的生产通常是是自然和经济双重生产的一个结合体,所以有一定的生产周期。其过程中涉及到诸多生产环节,不同的生产环节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像播种、施肥、收获以及加工等,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最终产品的安全性。所以,农产品相对于其他工业品来说,其遭遇隐形贸易壁垒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同时,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幅度要比工业制成品大。这种波幅不定会导致价格的不稳定,进而导致收益的不确定。此外,由于很多农产品都有着时鲜的要求,那么就对时间及存储方式条件等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这在一方面增加了成本投入,而且还意味着很大的市场风险。而且农产品基础成本的投入具有一定程度的刚性,各国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有着差异,这就存在一些隐性指标,从而给农产品贸易带来了很多制约性因素和不确定性风险,也就成了一些国家设置“隐形壁垒”的一个自身的内部条件。
2.农产品隐形壁垒中的弹性及供求分析
一方面,农产品生产供给存在低弹性,而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则具有刚性。在一定的时期内,靠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双重约束的农产品产量即使在市场价格上升的时候,其产量的增加仍然十分有限。同时,作为最基本的消费需求,农产品消费需求价格弹性很小,并且越是发达国家和经济发展之后,需求弹性就越小,往往出现增产不增收,谷贱伤农的现象。这种特殊的供求关系极易造成农产品市场的波动。在发达国家,虽然农业劳动力人数少,但往往成为相对固定的特定利益集团,这些交易成本低的组织对政府的影响力往往很大,为了维护自身的贸易利益,实施隐形壁垒也就显得自然而然了。
另一方面,尽管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弹性小,但随着人们的收入需求弹性变大,对农产品的消费要求越来越高,而且随着社会对技术标准、健康问题以及动物福利问题等的关注,绿色安全食品对消费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消费者的选择的是购买绿色安全食品,而不购买质量标准不合格或者风险性大的产品。消费者一旦认识到某种食品安全存在风险,对该产品的需求就会立即变成零。如果某种食品确实更有益于健康,消费者往往愿意支付更高的成本。这样的一种供求需求就给许多国家设置农产品隐形壁垒有提供了很好的理由。但随着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消费者对绿色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求总体还是上升的。
3.政治经济学分析
说到隐形壁垒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分析,着重分析的应该是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进而演化出了应为要实行贸易保护而设置的贸易壁垒。由于政府在整个市场的运作过程中也是要追求国家的利益和福利水平的最大化,所以它肯定会在一定的时候采取干预手段来维护其自身的利益并使其不断扩大。在某些发达国家,政府通常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去刻意迎合一些大财团或者其他资本利益集团,实行贸易保护,设置壁垒,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和寻租的资本收入。或者是为了保护自身国内同类产品的市场,维护其本国商业者的利益,而以各种苛刻的要求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设置隐形的壁垒。但是各国政府在选择国际贸易政策时,既要考虑到其利益,又要考虑市场效率问题,因此,表现出来的现象就是既有实施保护贸易的冲动,又有自由贸易的要求。这其实是一种有着双向目标的博弈。而“隐形壁垒”恰好会给这样的一种情形提供一个再合适不过的理由,既可以使政府得到其本身的利益,又会显得很尊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从这个角度来看,外加贸易政治经济学理论中“互惠主义”和“公平贸易”准则的要求,“隐形壁垒”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扩大和发展。
4.国际贸易分析
(1)成本成本
从出口国来看,农产品贸易中隐形壁垒的设置会使得出口成本增加。由于不少进口国家对农产品设置了隐形壁垒,相应的技术标准、绿色标准以及动物福利标准都会有明文规定,那么我国的产品要是想继续出口的话,就要经过在加工,使各项指标和条件都能符合进口国设立的标准,那么这其中必然涉及到加工技术和生产条件的改良,出口产品的成本也就自然而然上升了。除此之外,如果条件过于苛刻,那么这些农产品也可能会被销毁或转运转运,那么生产者的成本将会全部赔进去,而且颗粒无收。从进口国来看,他们要实施各种隐形壁垒,需要各种各样的技术和标准,进行科学技术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他们自身的成本。而且综合双方,由于各种标准的设置,会导致该种农产品的国际均衡价值也上升,影响双方的福利。
(2)风险分析
由于隐形壁垒涉及的名目繁多,仅技术标准就达千种。对于中国这样的出口国家而言,由于自身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品,如此繁多的技术标准掌握起来具有相当的难度,而且不同的国家还可能会提出更多不同的标准要求,这样很可能会使得我们的农产品出口业务大大缩水。发达国家很可能以各种苛刻的要求将出口的农产品拒之门外,那么出口商门就要面临各种高风险:如被退货、货物销毁、甚至生产的产品将从此退出国际市场,这样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很难预测和估计到。
二、应对农产品贸易隐形壁垒对策探究
基于对以上对我国农产品贸易中隐形壁垒的各种经济学分析,那么如何增加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如何能使我国的农产品尽量免受发达国家的隐形壁垒的阻碍,对此提出几点建设性的解决对策:
1.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建立出口农产品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自从加入WTO以来,中国在各种标准化建设中已取得了显著进步。但随着社会发展及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们在完善各项农产品质量标准方面与欧美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在隐形壁垒日渐扩大的今天,保证农产品达到规定的品质标准将是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全面而又完善的出口农产品质量全面管理体系,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农产品的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地位,从而扩大我国的农产品出口。
2.开发和创新生产技术,加大对环保和动物福利的政策支持力度
针对隐形壁垒中的三种主要壁垒,技术的开发是首先而且是相当必要的,我们要重点加强在产品的培育、采集、生菜加工等发面的技术创新,争取取得大的新突破,从而也增强产品自身的竞争力。此外,鉴于我国目前对环保和动物福利的支持力度还有所欠缺,应该加强教育,进一步提高生产者自身的环保以及动物福利意识,并切实的对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实行一定的关注和投入,这样整个水平上来了,那么隐形壁垒中的此类接口也会慢慢地站不住脚跟了。同时,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采用“绿箱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采取合理的财政补贴举措,实现环保型农业、福利性养殖,形成一套应对隐性壁垒的长效机制,有效应对隐性壁垒。
3.加大农产品补贴,适时采取针对性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的措施
与发达国家的一些高金额高标准的农业补贴相比,我国的农产品补贴政策还相当有限,有些仅仅只是一些地方性的环保支持措施。鉴于此,我们应该建立对技术型和环保型农业生产的补贴措施。可以对技术和环保型农资产品的供应进行一定的资金支持,对技术和环保型农资的研发和生产给予补贴或奖励。针对由此引发的农产品出口受阻的情况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相应反倾销和反补贴的措施,对发达国家的隐形壁垒予以反击,维护本国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最大化的减小自身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损失。
4.加强与国际贸易组织之间的合作,减小政治风险
我国应该同其他国家乃至国际上的贸易组织之间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流通机制,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一些贸易规则和政策的制定和建立,积极参与各种国家间的贸易讨论和多边贸易协定谈判。积极投身到新制度和新秩序的建立当中,从而尽量减少自身的政治经济风险。同时,在绿色安全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方面,我国应当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同时还要加强政府的保障制度,增强农产品出口企业和出口商们的防范和地域风险的能力和自救的制度,使其即使在风险来临时也能将利益损失减小到最低。此外,还可以通过多国融资来降低其遭受隐形壁垒阻碍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张红玉.积极应对农产品隐性贸易壁垒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6,(8).
[2]席桂萍,王有松.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的经济学分析[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3]焦军普.农产品贸易保护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J].经济经纬,2004,(2).
[4]牛宝俊.农产品技术贸易壁垒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J].南方农村,2003,(5).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增长迅速。农产品的进口与出口贸易额大幅增长。中国农产品的出口额从2005年的28711百万美元增长到了2012年的66175百万美元,占世界比重也从3.37%增长到了3.99%。而中国的农产品进口贸易额增幅更大,从45189百万美元增长到了156823百万美元,占世界比重从5.03%增长到了8.99%。尽管在2008、2009年进出口贸易额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下降,但中国农产品贸易所占份额呈上升趋势,说明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发展形势良好。中国出口农产品主要集中在几种农产品上,结构较为稳定。从中国主要出口的农产品种类来看,采集1996年、2000年、2005年、2009年和2010年5个时间样本,排名前十的中国出口农产品种类中,有7种相同的品种,分别为HS3、HS7、HSl6、HSl2、HS20、HS5和HS9,由此判断,十多年来中国的农产品出口结构较为稳定。因此,本文将主要分析这七类农产品的RCA指数来分析中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力。
(二)农产品贸易逆差持续扩大且发展不平衡
尽管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额不断增长,但增速低于农产品进口。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贸易持续逆差,从2005年的16478百万美元扩大到2012年的90648百万美元。贸易逆差的持续扩大表明我国在农产品贸易上处于不利地位,并且,这种不利形势仍在加剧。中国农产品贸易还存在一些其他的问题,如中国农产品贸易内部失衡,出口农产品主要集中在少数几种产品上,且变化很小,其他农产品的贸易发展缓慢;农产品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技术水平低等问题。
(三)小结
尽管我国农产品贸易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也可以看到,我国的农产品贸易还存在持续逆差、技术含量低等问题。在过去二十年里,中国的农产品出口结构较为稳定,那么,这些具有出口优势的农产品是建立在其竞争力优势上,还是建立在低价格的不正当竞争上呢?下面,本文将从中国出口的主要农产品的RCA指数来分析中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力。
二、中国农业贸易的竞争力分析
可以看到,除HS3类农产品,其他几种农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都呈下降趋势,表明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在逐渐下降;HS3类农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缓慢上升,竞争力在加强;HS20类农产品RCA指数比较稳定,表明其竞争力变化不大。还可以看到,HS5、HS16两类产品的RCA指数都在2.0上下波动,表明这两类产品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在世界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HS20的RCA指数大于1.25,表明此产品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在一段时期内其优势还将持续下去;HS3、HS7这两种产品的RCA指数处于0.8-1.25之间,表明其具有中等比较优势,其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而HS7的RCA指数呈下降趋势,表明其竞争力逐渐下降,随着时间推移,其必然会处于竞争劣势;HS9、HS12两种产品的RCA指数处于0.8以下且呈下降趋势,表明其处于竞争劣势,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不利形势加剧。根据几种主要的出口农产品的RCA指数可以推断中国的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力状况。首先,表1表明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力在逐渐减弱,这是由于我国农产品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资本技术含量较低;其次,在我国几种主要的出口农产品中,有一半RCA指数大于1,一半小于1,表明我国农产品贸易中,一部分是基于比较优势,即竞争力的,而另一部分则是基于低成本、低价格的,而基于低成本低价格的出口优势是不可持续的,从这一点看,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总体竞争力还将下降。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调整贸易结构
我国出口农产品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技术和资本密集产品很少,要提高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力,我国必须调整贸易结构,提高出口农产品中资本、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的比重。同时,平衡贸易结构,我国农产品贸易主要集中在少数几种产品上,其他农产品贸易份额较低,我国应该大力促进其他农产品贸易发展,实现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的多元化,这对降低我国农产品贸易风险也有裨益。
中图分类号:U65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农产品低碳物流,是在农产品流通运输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技术与新能源研发等手段,减少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在力求降低成本,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与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强调农产品物流的社会与环境效益。
1我国农产品低碳物流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农产品物流起步较晚,多为粗放式经营,能源技术装备水平低,高物流成本与低效率的运作模式同时存在,致使管理水平相对落后,造成能耗增加与能源的浪费,极不适应目前全球及国家推行的低碳经济运行模式。
1.1政策规划与措施不到位
由于“重生产轻物流”传统观念的束缚,国家的主要目标在于如何增加农产品的数量,而对于农产品流通领域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以投入资金为例,在国外,农业生产的投入比例只占全部投入资金的30%,产后的投入比例高达70%;国内则将大部分资金投向了农业生产,流通领域投入资金不足20%,此外,我国的农产品保鲜储藏比例仅为20%,加工比例不足10%。对农产品物流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农产品低碳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
1.2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大
农产品物流企业是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大户,而农产品的交通运输作为农产品物流的主要职能之一,离不开能源的使用,对能源需求与环境破坏影响颇大。据国际气候组织最新报告的数据,2010年全世界的能源消耗中,交通运输占33%;2009年全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中,交通运输占18%,可见物流运输的能耗与碳排放量是正相关的。
1.3废弃物污染严重
“物流”涵盖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一系列服务,在整条服务链中,很多环节都会产生废弃物,但对于农产品废弃物多为低级形态的处理,使之未能得到合理的清理或再利用,污染了生态环境。
1.4人力资源素质较低
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物流业人才大多侧重工业产品研究,研究农产品物流的专业人才缺乏等诸多原因所致,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2发展农产品低碳物流的对策分析
2.1宏观方面
2.1.1健全法律法规
加快完善针对农产品物流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确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措施,引导、约束物流企业的行为,为发展农产品低碳物流提供切实可循的法律依据;规范农产品物流行业的行业标准与职业道德要求,逐步纳入国家的法律体系,建立严格、科学的农产品物流准则。
2.1.2优化能源结构
短期内大力发展对煤炭的清洁利用,提高利用率,研发有效减排的低碳和固碳技术;注重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研发和应用,积极应用于农产品流通运输过程中,减少对能源的消耗,降低农产品的流通成本。
2.1.3注重人才培育
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国际背景下,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环境教育,处理好物流业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注重农产品物流的节能与减排;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推进物流资格认证工作,提高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侧重物流人才在新能源研发、洁净、低耗的运输工具和仓储设备的应用,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建设综合型农产品物流人才,为农产品物流的变革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2.2微观方面
2.2.1农产品生产源头的洁净化
从农产品的生产源头抓起,解决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农机废气排放多等普遍问题;加强乡村农产品加工厂的污染治理,改善禽畜粪便等畜牧产业废弃物处理难的问题;在种植与初加工方面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推进无公害、有机、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增加品牌与规模效益,发展节能、低碳农业,把节能减排作为我国农产品发展的新消费点。
2.2.2仓储设施的节能化
依靠先进的低碳技术,通过精确的设备配置与流程管理,对车间温度与洁净度严格控制,保证其单位价值;在农产品装卸搬运的过程中,叉车、升降平台等设施应注重低耗洁净的使用原则,增加节能环保型设备的使用,避免能源的多余消耗。
2.2.3运输工具的低耗化
在运输工具的选择上,尽量使用新能源交通工具和环保低碳型物流设备,如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等环保型运输工具的应用,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进而降低社会的总排放量;发展立体仓库、冷藏集装箱运输,充分、高效地利用空间能源,提高仓库与冷库利用率,减少能源的重复浪费,并且保证食品质量,防止生鲜农产品变质所造成的污染。
2.2.4消费行为的低碳化
加强对全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对低碳物流的认识,深刻理解“限塑就是节油节能”的内涵,改变现有的消费理念及生活方式,减少在购买农产品过程中的塑料包装与废弃物污染,注重购买行为的节能化,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与“碳足迹”,避免对能源的多余使用与浪费,崇尚节能减排的生活习惯,形成洁净、环保的低碳化消费行为。
3结论
低碳经济以高效、低碳排放为显著标志,是完成国家节能、减排指标,发展生态文明的创新之举,农产品低碳物流是物流业顺应低碳经济发展的变革之路,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农产品低碳物流的革新之路,应当根据实际国情,针对能源消耗大、碳排放量多等问题,分阶段、有重点地稳步实施,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金亮.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J].中国经济报告,2010,(1).
[2]陶倩.低碳物流萌动[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9,(12).
[3]李友华,王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4]李燕红.低碳经济下物流企业发展前景初探[J].财经界,2010,(9).
[5]付雄新,周受钦,谢小鹏.农产品物流运输装备智能监测与跟踪技术[J].农机化研究,2010.(8):166-169.
一、引言
1.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概念
农产品营销渠道就是指农产品以营销渠道作为出售的主要方式,以市场为媒介,将产品最终流通到消费者的过程。在整个营销渠道中生产者最为渠道的开端,中间有经营者、商、销售者等人员组成,最后到消费者终端,实现了营销渠道实现产品转移的过程。近几年,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农产品的营销渠道多样化,出现不通畅、混乱等不良现象,导致了许多农产品出现滞销,难销售的状况,从事农产品生产者来说前景不容乐观,急需优化农产品营销渠道策略,改善这一状况。
2.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
(1)直销模式
直销模式在传统的营销渠道中运用比较广泛,主要针对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且产品交易主要集中在一个区域或者较少区域实施小规模、分散的农产品生产地区,期间不需要中间商的加入,直接进行产品的销售,主要有运用工具简单、路程短、受众区域小等特点,受到地域和空间的限制相对较明显。这种营销渠道模式对现代的农产品营销模式来说,不易被广大生产商或者经营者运用,主要集中在乡镇、集市等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此种模式能直接省掉中间环节的差价,能直接减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提高农产品经营者的直接利润,但仍存在较多风险。直销模式受到地域和空间的限制较大,在农产品市场需求量一定的情况下,加入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将导致大量农产品销售不出去,造成经济损失,降低农民收入。
(2)代销模式
代销是现代农产品营销渠道广受欢迎的销售模式。在此销售模式中需经生产商、经销商、批发商、商等几个环节的流通才能最终实现销售的目的。农民以最低价格将农产品销售给各个批发商,批发商在经过经销商、商等环节,虽然代销模式经过各个环节使农产品的价格不断提高,但大量批发农产品不仅能满足大量市场消费需求,而且还减轻了农民因产品滞销带来的压力,增加了农民收入。除此之外,农产品生产者来说,代销模式对农产品的需求量较大,而且地域和空间的限制较小,减轻了他们因大量生产的农产品带来的忧虑。但仍存在不利的一面,对偏远地区的农户来说,不了解农产品的市场行情,许多批发商刻意压低农民的收购价格,使得农民来自农产品的收入远远低于其他离城区较近的地区,打乱了市场农产品价格。
(3)订单销售模式
订单销售多用于那些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大、并且销路广的企业、超市以及农业合作社,这些营销渠道的购买者与农民签到长期或者短期合同,合同不仅给农民销售农产品有了保障,而且还能确保常年稳定增收,在满足农民销售的同时还为企业、超市和农业合作社带来了稳定的货源供应。企业将农产品进行后期的加工处理,包装,最后经超市等渠道销向消费者,是农产品的产业价值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在增加订单营销渠道各环节的盈利的同时也为我国带动了我国第一产业经济的飞速发展。
二、农产品营销渠道现状
1.有利现状
(1)农产品生成趋于绿色环保化
为满足现代广大消费者养生需求,农产品生成更趋于有机农作物的生成,将绿色生态的农产品发展作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杜绝了传统的保量不保质的不良做法。农产品的生产主要以有机蔬菜、有机谷物以及其他有利于人身健康的产品。绿色环保的生产模式为农产品的营销提供了极大便利,使农产品的营销变得多样化,多元化,多层次,实现了更高的经济效益和更好的社会效益,为绿色生态农产品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传统的营销渠道体系向现代物流服务体系转变
物流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充当这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各项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越来越大,现代物流服务已成为当地各行各业发展的利润热点,对我国农产品的营销服务亦是如此。
现代物流具有完备的服务体系和配送体系,在交通便捷、网络通畅的时代,物流能以最短时间将农产品送达目的地,在保障农产品新鲜的同时还能及时给予商品补给,避免了因供不应求或者断货等不利于消费者的情况。在良好的网络条件下可以实现跨区域的短时间的农产品销售,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网络营销了解掌握消费市场需求,及时做出相应对策,研发更多新的农产品品种,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扩大了市场空间。
2.不利现状
(1)农产品整体质量水平低
农产品的质量水平对营销渠道的开发和优化至关重要,其决定了农产品的价格高低。优良农产品对土质和水源的要求较高,我国的土质资源在各区域的区分较明显,各农产品对土质的要求不同,决定了我国农产品的生产呈现分散性、不集中性,这种特征对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具有较大考验,对其质量水平不能实现统一的标准化。近几年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土质和水资源也受较大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农产品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加大,严重影响了其质量水平。加之,我国对农产品的新技术引进时间短并且有限,其种植方法和种植设施较为落后,大多数还处于人力耕作和种植的状态,不仅不能快速提高农产品产量还使得整体质量水平得不到提高。除此之外,我国农民受到传统观念影响严重,一时不能从根本上接受农业生产的机械时代,所以农产品整体质量水平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得到初步提升。
(2)农产品营销市场集中程度低
我国的农产品主要来源于农户农作物生产,但我国的农户对农产品的种植区域较分散,大多数农户受到传统集市买卖的影响,将农产品通过直接销售渠道、销售渠道或者订单销售等分散的售往各个集市、乡镇等区域,不能实现统一、集中的销售模式并且销量小。分散化的营销方式使得农产品的议价能力降低,在产品销售中不具有竞争优势。企业在收购农产品后将对其加工、包装、销售,实现了各农产品统一标准化的销售模式,不仅提高的农产品的保质时间,还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加工,大规模的集中推向市场,获得价格优势。所以,农户的农产品的营销方式是远远不能与企业、超市以及农产品的龙头企业相比,在农产品的市场交易过程中难以获得公平交易,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加强农产品的集中营销已是现代营销渠道的迫切需求。
(3)农产品的营销流程过长
农产品的代销模式与直销模式相比较,耗用时间长、生产流程繁琐,从生产到销售再到消费者这一整个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大多数农产品的保质期短,易腐烂,易破损,使得农产品的实际供应量远远小于销售量,造成大量的农产品资源浪费,提高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特别是农产品在进行销售前,对许多跨地域较远的农产品需要经过长途运输与中转才能到达最终的销售地,在此过程中农产品在长时间的停滞以及人工的搬运过程中会造成农产品破损,新鲜度大大降低,在进行销售的过程中价格降低,对新鲜度较差的农产品很难销售出去,造成资源浪费,成本提高,不能达到高效的营销目的。
三、改善农产品营销渠道不利现状的优化策略
1.引进先进技术和种植方法,提高农产品整体质量
农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关乎我国第一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种植培育方法不仅是我国庞大的农产品市场发展的需要,还是我国改革农业,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的迫切要求,因此,提高农产品整体质量水平迫在眉睫,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我国政府应加大农业的重视力度,引进国际农产品的先进技术,培育出高质量、环保生态的农产品,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在满足我国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同时,提高整体水平实现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愿望。另一方面,我国应对农民进行技术和素质教育,提高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水平。将先进的农作物种植技术和培育方法真正传播于农民,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
2.加强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基础设施建设
农产品的营销渠道大多数是集中于农贸市场,主要出售蔬菜、水果、养殖水产品等产品,许多农贸市场的营销环境出现脏乱差现象,表明我国的农产品营销市场的基础设施亟待改善,其营销水平还处于初级销售,决定了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还处于较低阶段,因此,加强农产品的营销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提高全民消费水平,是当前解决营销渠道不利因素的重要措施。对此,管理部门应对农贸市场加大资金投入和整顿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杜绝乱扔乱放的现象出现,并定期对其环境秩序进行检查,违者给予警告和罚款,使其从根本上杜绝不良行为,做到基础设施人人维护,人人监督,营造良好的营销氛围,为营销渠道的开拓提供更好的范例。
3.扩大农产品的营销渠道范围,实现集中销售
农产品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较大,许多农产品不能经过长途运输和长时间放置,就地销售成为了其主要的销售方式选择,经常出现农产品滞销,需求过剩,而对其他没有该产品的地区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使得产品的地域销售不均,农民收益不均衡的现象。所以,要充分利于农产品的网络销售渠道,充分利于互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有效作用。通过互联网随时洞悉各个区域的农产品情况,扩大农产品的营销渠道,通过网络调配农产品,将其集中统一销售,不仅能解决因时过长损坏新鲜度的问题,还能实现各个地区农产品均衡销售的目的,减少了资源浪费,提高的农业生产的经济利润。
4.提高订单模式在营销渠道中的运用
农产品的代销模式在实现农产品的销售过程中需经过多个环节才能达到最终销售的目的,而直销模式又不能满足大批量的产品需求和销售,所以加大订单模式这一营销渠道的运用相对合理。订单模式能实现与企业、超市的直接对接,而企业、超市对农产品的容纳量较大,保证了农户的经济收益的同时也满足了较大的市场需求量。对此,各个监督部门应做好监督工作,保障农户的切身利益,坚决打击超市和企业的随意压低价格或者不履行合作合同的行为,但对农产品的质量以及合格情况都需进行严格审查,保证农产品在市场流通的安全性,确保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不受侵害,为我国健康农业发展把好质量关。
参考文献:
[1]赵仕样,常向阳.我国农产品的营销渠道优化研究[J].农村经济,2011,09:105-108.
[2]李杨.基于关系视角下农产品流通渠道创新路径的选择[J].农村经济,2013(11):127-128.
[3]孙严育.农产品营销渠道关系承诺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