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6 09:07: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急诊老年护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心理特征
心理应激反应:创伤多为意外事故所致, 如交通事故车祸、机械性损伤是一种突发性灾害,患者常常难以接受这一现实,主要表现为发呆,言语失去控制,行为失去目的, 有的感到不能动弹,有梦幻感,有的出现精神高度紧张, 极度恐惧, 也有的重度兴奋。
期盼心理:急诊创伤患者由于突然受伤,面对出血、疼痛和暴露的伤口,因此,入院后求治心理非常迫切。主要表现为激惹性增高、急躁、缺乏耐心、攻击性强,部分病人对手术前的常规准备过程不能理解,要求立即手术。
焦虑:由于患者对所遭遇的创伤既无思想准备,也无基本知识,对此,往往会担心离断的肢体能否成活,功能能否恢复,是否造成残疾,影响美观。表现为敏感、多疑、对医护人员的表情、动作或语言格外敏感、忧心忡忡。
继发性获益心理:交通事故等意外伤者,入院时为了能获得足够赔偿,往往夸大病情或症状。表现为与客观病情不符的主诉,哭闹与喊叫,以期望得到他人或肇事者重视。
心理护理
对昏迷、休克、颅脑外伤、多脏器复合伤等危重伤员,迅速了解病情,分清轻重缓急妥善处理。抢救操作要做到稳、准、轻、快、沉着冷静,给伤员以安全感, 切勿惊慌失措, 以免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面对创伤刺激和疼痛、陌生的医院及身着白大衣的医护人员或因恐惧不愿或不会说出自己的伤情,或因言语表达能力限制不能准确叙述伤情,且老年患者病情变化快,更需要护士以十分耐心引导老人。通过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以敏锐的目光随时观察老人的病情变化,女性伤员在意志方面对痛苦的忍受力差,情感方面也比较脆弱,伤后常、哭叫,此时护士要以亲人般的,温和的态度,认真做好解释安慰的工作,在检查治疗时,注意遮盖好、会阴等部位,主动配合诊治。对脏器损伤、肢体残缺患者的绝望恐惧心理,护士应给予适当的临床方法减轻疼痛。
老年人年老有病,早已充满恐惧感,对意外事故的伤害,心理随应能力更是有限,孤独、自卑、焦虑、绝望、惧死心理兼而有之,护士应态度和蔼,言行礼貌,尊敬老人,施行诊治时力求稳、准、轻、快,要充分照顾老人的特点,为迎合老人的心理应给予适当的称呼,且不可因其衣着、年龄、生理、心理等方面表现出厌烦情绪甚至歧视。应及时通知其亲友来院陪伴照顾,以减少老人的孤独感,满足老人的心理需求,使老人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急诊创伤老年患者心理护理的重点也包括家属。由于交通事故的突发性,家属没有思想准备而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同时,由于家属年龄不一、文化层次、社会修养不同,以及患者病情家庭地位不同,因而患者家属出现各种心理反应和表现。
了解家属的心理并给予正确的指导,是医护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首先,护理人员对来院的患者应积极组织抢救,在抢救过程中,要表现出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保持沉着、冷静,准确迅速地处理各类问题,这样不仅能取得病人和家属的信任,增强其安全感,而且可使病人及家属的紧张情绪得以缓解。
对于文化层次低、惊慌失措、悲伤哭泣的家属,应劝说其离开伤员,对伤员的伤势、治疗情况和可能预后如实相告, 取得他们的配合,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对于抢救无望的患者,也应全力地,认真地做最后努力,以满足家属起死回生的愿望,直到医生宣布终止抢救和家属表示同情、理解和安慰,即使个别家属一时丧失理智,做出无理举动,也应予以谅解,给予安慰和疏导。
总之,作为医护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身修养和心理护理的知识与技能,根据急诊创伤危、急、快的特点,结合老年病人各种心理状态,积极灵活地应对,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而有效的心理护理,使病人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配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冠心病、高血压临床上较为常见,属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常见于老年群体。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心血管发病率逐渐增多,因此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越来越多[1]。心力衰竭指因为机体心脏功能及结构不全,降低心排血量,造成的综合征,致使脏器缺氧缺血,循环淤血。将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用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可有效降低患者残疾率及病死率[2]。此次研究中,选择我院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对其实施急诊内科优质护理,观察临床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此次研究,例数为80例,时间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排除标准:①具有肝肾功能异常、甲状腺疾病、心肌梗死、严重心绞痛患者;②具有精神方面疾病及语言功能障碍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重症心力衰竭疾病诊断标准;②年龄在60岁以上者。患者对此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62~84岁,平均年龄(60.56±5.68)岁;扩张性心肌病11例,急性心肌梗死10例、肾衰尿毒症8例、高血压11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0.52±5.54)岁,扩张性心肌病12例,急性心肌梗死10例、肾衰尿毒症8例、高血压10例。两组患者差异不大,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纠正患者水电酸碱平衡、持续低流量吸氧、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并且,实施西地兰、呋塞米注射液静脉推注治疗,持续静脉泵入硝普钠,病情好转后,口服氢氯噻嗪片、地高辛等药物。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急诊内科优质护理,具体包括:
1.2.1建立绿色通道,患者均实施急救,挂号、缴费,对患者实施急救治疗。护理人员将患者送至抢救室,并告知医师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护理人员应全面、快速掌握患者身体情况,对患者生理及心理反应进行评估,做好抢救准备。
1.2.2心理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后,护理人员应掌握患者社会及家庭背景,并对其情绪心理进行评估,避免患者产生较大情绪波动,对治疗造成影响。患者因为病程时间长、经济压力等,容易出现悲观、抑郁、焦虑等情绪,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人员应讲述负面情绪对疾病造成的影响,并告知患者会尽量使用价格便宜,效果较好的药物,积极配合治疗,可安排患者尽快出院,减轻经济压力及心理负担。
1.2.3饮食护理:因为患者心脏循环血液量减少,所以其机体钠盐代谢量显著降低。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饮食应低胆固醇、低脂、低热量,多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根据少食多餐原则,对患者钠盐摄入量进行控制。
1.2.4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心力衰竭疾病有关知识,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护理人员应细致、耐心的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的意义及重要性。告知患者服用药物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使患者了解疾病产生因素、治疗措施、并发症、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加强家属护理能力及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护理人员应告知家属对患者护理进行参与,提供鼓励及心理支持,使患者感受到关爱。
1.2.5、环境护理:保持患者病房合理的温度及湿度,温度控制在22~24℃,湿度控制在50%~60%。保持病房清新空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实施护理工作是应注意动作轻柔,降低噪音,保持良好的休息环境。患者可使用半坐卧位,缓解气喘、水肿等症状,适当调节患者床头高度,指导家属对其进行肌肉按摩及肌肉被动运动,提升身体舒适度。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判断标准:患者心功能改善在2级及以上,体征及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为显效;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改善1级,体征及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为有效;患者心功能、体征及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加重现象,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观察两组护理指标:BNP(脑钠肽)、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来进行检验,用(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来进行检验,用率(%)来表示,(P<0.05)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效果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前后BNP、LVEF对比: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急腹症患者在就诊时的临床表现,分析与研究整体护理方法。方法 将本院近两年时间内134例年龄较大的急腹症就诊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实验组70例,对照组64例。在护理过程中,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护理方式,对照组在病情观察上加大全面护理力度,对其进行整体干预。结果 对照组患者及其家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在65.6%,实验组及其家人对整体护理的满意程度在95.7%;对照组并发症几率在28.1%,实验组为4.3%。实验组患者并发症较少,患者治疗后承受疼痛程度较低,与对照组之间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患急腹症的老年人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疗效,加速患者康复进程。
[
关键词 ] 老年;急腹症;就诊特点;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3(b)-0025-02
急腹症是一种腹部疾病,常见病情表现为急性胆道感染、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急性溃疡穿孔等,严重时还会引起胆石症、宫外孕破裂、胰腺炎以及泌尿结石等[1]。对于老年人而言,这种临床上的病症在反应时间上要长于年轻患者,这是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对疼痛的感知反应时间延长引起的。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老年急腹症患者数量日益增多,就诊时除了腹痛之外,其它体征并不明显。采用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治疗后承受的疼痛,提高治疗质量。本文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就常规护理与整体护理干预展开对比分析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两年时间内入住我院治疗的134例老年急腹症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9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在59~78岁之间,男性平均年龄比女性偏高,总体平均年龄为67岁。这些患者在就诊后均使用B超、X线、CT等方式确诊。在这134例老年急腹症患者中,胆囊炎患者34例、阑尾炎引发穿孔患者8例、消化道穿孔患者31例、泌尿结石患者61例。按照随机分组,将这13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实验组70例。两组由于是采用随机方式分组,一般而言具有可比性,没有发现明显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传统护理,对实验组行整体护理干预,并在两组患者出院时进行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处于衰退状态,整体护理不能够采用对年轻患者护理的模式,应注重老年人特点,加强对病情的观察,并有针对性的展开整体护理干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病情观察 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这类人群对疼痛的敏感程度较低,因此护理过程不能只根据病人描述作出判断,应该结合观察与深入询问来作出评估。询问应将重点放在病人病史、治疗史方面,详细了解患者在发病前后用药状况,并进行必要的体检,保障病情评估科学合理[2]。只有加强对老年患者的病情观察,才能够为治疗提供依据,保障护理的准确性,让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得到最适合的护理。
1.2.2血压测量 老年人的血压要略高于年轻人。例如,在血压测量结果为14.7~9.3kPa时,这项看上去标准的数值对于急腹症老年患者而言已经是低血压状态,若没有及时发现极易引发患者晕厥、听力下降、视力模糊等问题。护理过程需要严谨对待,让患者在体征异常时及时得到救治。
1.2.3腹部护理 急腹症治疗患者在治疗后需要在方面严格控制,由于是腹部急症,护理时要确保动作的轻柔,减少患者承受的痛苦。老年患者由于神经系统的不敏感性,对疼痛感知能力不足,过重的操作容易让患者病情加重而不自知。另外,护理需要对患者腹痛情况详细观察与记录,包含腹痛程度、时间状态、位置等方面,且腹痛时是否有呕吐物产生也是了解病情的有效方法。呕吐物的颜色与呕吐的程度与时间都是判断病情的标准。在对患者进行翻身操作时,可以同时观察有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的有无和强弱。按时按压患者腹部,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腹胀及腹肌紧张现象,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保障治疗效果。另外,护理人员应准确告知患者家属急腹症容易引发的常见并发症,如果患者出现不适,要立即与护士联系,以保证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
1.2.4心理护理 加强对老年患者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心理承受能力不如年轻人,由于这类患者与外界沟通交流较少,加上自身身体状况较差,容易在治疗后产生焦虑以及恐惧情绪。这种状态是由心理素质承受能力较差引起的,严重时还会表现为拒绝治疗的悲观状态。对于这类患者的心理问题,护理应从自身态度以及操作来改善。在态度上,应对老年患者笑脸相迎,言语温暖体贴,不应表露出厌烦、嫌弃的感情状态,操作上动作轻柔、熟练稳健,让患者信任护理人员,同时护理人员需积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请家属做好经济与精神支持工作,这样才能够让老年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身疾病,更好的配合治疗与护理。
1.2.5针灸护理 对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的老年急腹症患者,行中医针灸护理常规。多选用对患者曲池穴、足三里、合谷、内关等中医穴位进行中度乃至重度刺激,以强化腹部机能,提高急腹症治疗效果。
1.2.6中医疗法 根据中医中“通则不痛”的观点,急腹症是由“六腑不通”引起的,因此,“通”成为了中医治疗急腹症的重点内容。对于老年急腹症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同时,可采用中药护理方式调理气血、补虚泻实,以此来祛除体内病邪,让患者脏腑生理机能逐渐恢复[1]。
1.3 效果评定
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绝大多数都没有强烈的感受到治疗带来的疼痛,并且患者心情能够保持在预先期望的状态,很少出现抵触治疗的情况。而采用传统方法的对照组老年患者在护理中情绪易出现波动,肺部感染情况明显高于实验组,切口感染率较高,治疗时间延长[3]。
1.4 统计学分析
对上述记录数据进行汇总处理,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上述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采取常规传统护理与整体护理干预两种方式进行对照,能够发现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急腹症患者治疗后的有利影响。实验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为95.7%,对照组为65.6%,对照组并发症几率在28.1%,实验组为4.3%,实验组患者并发症较少,患者术后承受疼痛程度较低,与对照组之间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护理的过程需要建立在敏锐的观察之上,对于老年人急腹症急诊患者的观察要把握好患者年龄状况,对测量数据的分析需要结合老年人生理特征状况进行,以保障数据运用到治疗中的有效程度。观察病情能够保障救治机率,为治疗后病情的缓解提供有力保障。老年患者的急腹症整体护理需要护理人员通过心理与生理两方面的工作来展开,通过积极主动的服务与高超的护理水平让老年患者感受到病情治愈的希望,让其不会在治疗后产生抵触情绪。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通过分组对常规传统护理方式与整体护理干预方式进行对比,不难看出整体护理干预在老年急腹症患者护理方面的有效程度。实验组在病史、发病前后用药情况等方面资料的收集力度加强,对患者在心理状态、生命体征、腹部反映等方面的观察更为深入,相较传统一般护理而言虽然耗费的时间与精力更多,但对患者病情的缓解有很大效用。通过对比不难看出,在一般护理下,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治疗后护理的满意程度并不太高,可见一般护理还是存在一定缺陷的,例如让患者感受到的治疗后的疼痛、治疗后有切口感染现象发生等情况;而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方式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较高,虽然没有达到完全满意的状态,但相对于一般护理而言有很大改进,且切口感染情况极少,有效减轻了患者痛苦。
综上所述,对老年急腹症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治疗后承受的疼痛,护理质量明显提升,对于急腹症患者预后改善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
参考文献]
[1] 甘志锋.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和急诊护理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2(11):123.
Li QingpingWang YanFang YunweiHuang Li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Fu'an County Jiangxi Province, JiangxiAnfu343200)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 featur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abdomen and emergency nursing measures and methods: select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0 January ~2012 year in June 104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abdomen as the object observation, analysis of clinical treatment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irst-aid nursing measures application effect, guide clinical nursing practice: results of 104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abdomen after comprehensive emergency care, 47 cases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 57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operation. Cure and improved in 102 cases ( 98.07%), 2 cases with gastric cancer perforation complicated with multiple organ failure and death ( 1.92%) conclusion: elderly acute abdomen after the onset of clinical disease hav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emergency care should be based on the features of treatment and nursing, to differential diagnosis.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abdomen, improve curative effect,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Acute abdomen; elderly; Hospital; emergency nursing【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0045-03
急腹症是腹部急性疾患的总称,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包括炎症、缺血、穿孔、破裂、扭转、肿瘤、梗阻等等诸多疾病种类,而牵涉的脏器可自食管到直肠,如肝、胆、胰、脾,以及肾、输尿管、膀胱和生殖系统的卵巢、子宫、输卵管、阴道等,男性的、附睾、前列腺也在其中。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及身体的特殊性,基础病多、临床症状复杂、表现不典型等原因,给病情观察、判断和进一步治疗增加了难度[1]。若延误时间就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我院根据老年患者发病特点采取综合性的急救护理措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下面就此的一些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104例老年急腹症患者,男58例,女46例,年龄60~72岁,平均66岁,发病距就诊时间最短20分钟,最长1小时。就诊时轻度疼痛57例,中度疼痛28例,重度疼痛19例。伴随冠心病48例,高血压37例,肿瘤8例。
1.2疾病现状
有资料数据显示,近几十年来,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住院和手术数都持续增加,急腹症约占腹部疾病18%左右,且有较高死亡率[2]。老年虽非手术禁忌,但因形态和功能的变异、免疫能力下降,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对外源性抗原产生抗体能力相应减低等等,导致医疗风险性增加,给诊治护理带来挑战
1.3临床表现概述
老年急腹症临床表现不典型,一般急腹症固有的症状、体征少,由于感觉迟钝,腹痛常不剧烈,本组发热患者4例,白细胞升高者5例,腹痛部位上腹部疼痛48例,下腹部疼痛56例。均有恶心呕吐症状
1.4方法
我院采取综合急救护理措施,具体为:
1.4.1一般措施:接诊后快速收集病情信息,引导患者详细、如实、正确的主诉反映病情,重视关于疼痛的主诉,以获得可靠、客观、正确的病情资料
1.4.2观察护理:注意神志、表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有无脱水、失血、休克征象,巩膜有无黄疸。观察腹部体征,了解腹痛的性质、部位、程度,观察腹部形态和表现,观察腹式呼吸是否存在,腹壁有无手术瘢痕,有无肠型或异常蠕动波,有无腹膜刺激征、肌紧张和反跳痛。观察呕吐及排泄物的性状、颜色
1.4.3急救护理:取侧卧位防止呕吐物引起窒息,改善呼吸、循环,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无休克患者采取抬高床头30°,以便腹腔内渗出液积聚在盆腔,防止炎症扩散,减轻全身中毒症状及膈肌压力,血压过低伴有休克者建立双通道静脉快速静滴晶体液扩容抗休克,同步进行抽取静脉血进行相关生化检查,病情危重者上心电监护仪监测血压、呼吸、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1.4.4胃肠减压 病情较轻初步确定非手术疗法者给流食或易消化半流食,少量、多次,循序渐进直至腹痛消失,病情较重者禁食、行持续胃肠减压,直至感染控制、腹腔压力减轻及胃肠道功能恢复
1.4.5药物观察护理:老年患者大多伴有心肺功能不全,静脉输液时相应减慢速度,防止心衰、血压升高,对各种药物治疗期间注意观察
1.4.6其它护理措施:老年患者发病后思想负担较重,易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有焦虑心理,应利用治疗空隙时间安抚病人,消除紧张情绪,需要手术治疗者,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包括备皮、各种药物过敏试验,静脉通路建立,留置尿管,完善术前各项生化检查及仪器准备等
1.4疗效评定
对所有患者在就诊4周后对就诊过程、手术情况及并发症进行效果评定
2结果
104例老年急腹症患者经综合急救护理后,47例保守治疗,57例进行手术治疗。治愈及好转102例(98.07%),2例因癌性穿孔并发多脏器衰竭死亡(1.92%)。
3讨论
老年急腹症是以急性腹痛为主要特征,并伴有急性全身症状等一系列表现的一种多发病。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变化多和病因复杂等特点。它涉及消化、泌尿和生殖等多个系统器官的炎症、梗阻、出血、循环障碍、穿孔、感染中毒、体液紊乱和休克等各个方面。其病因繁多,有数据表明,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老年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而老年人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常引起结肠缺血,常累及整个结肠,这是一种暴发性的不易诊断的腹部重症[3]。因此掌握老年患者急腹症特点,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治护理至关重要。
实践中我们发现,老年急腹症有着自身临床特点,由于脏器功能减退,反应能力降低,患急腹症时症状体征常与病理变化不符,往往局部病理变化重,而症状体征不明显,体温、白细胞计数的变化不显著,疼痛也不重,由于腹壁肌肉松弛或脂肪过多,腹膜炎时腹肌紧张不明显。老年人常有血管退行性变[4],患急腹症时易致脏器血运障碍,容易发生脏器坏死。本组患者多有合并症状,如心血管疾病、肺部慢性病变等,当并发急腹症时,病情更加复杂,常相混淆和相互影响,加之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减退易发生不良反应,这给临床救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组发热患者4例,白细胞升高者5例,我们分析与老年患者免疫机能下降有关,从而导致白细胞不升反降,虽有炎症却不发烧。但不能忽视,这往往提示病情危重如胃肠穿孔、急性出血性胰腺炎、重症毒血症等。本组二例因癌性穿孔死亡,在此应注意,不少癌症,尤其是晚期癌症常以急腹症面孔出现,如胃癌穿孔、肠癌梗阻、肝癌破裂、卵巢癌破裂等。
在进行综合急救护理后,临床治愈率达到了98.07%,可见综合护理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护理过程中细致观察病情很重要,首先要排除腹腔以外的疾病,因为一些内科疾病和胸腔疾病都会引起腹痛,如胸膜炎、急性心肌梗塞、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5]。恶心呕吐先于腹痛者,多见于内科疾病,恶心呕吐发生于腹痛之后,多见于腹内炎症和梗阻性疾病,如阑尾炎、胆囊炎、胰腺炎腹膜炎。患者的姿势也是判断的参考,急性腹膜炎病人多下肢屈曲,静卧惧动,腹式呼吸减弱,空腔器官梗阻病人常辗转不安[6]。此外应注意在未明确诊断前,急腹症患者应禁用止痛药、禁食水;禁热敷[7];禁灌肠及用泻药;禁止活动。老年人热型常不规则,体温过低表示机体反应低下,应做好保温工作。高热者,常提示腹腔内感染,应做好物理降温及抗生素应用的护理,并定时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面色、腹部体征的变化[8]。脉压低于15mmHg,肢端血管不充盈等表示有效的循环血量减少,各脏器功能减退。
总之,老年急腹症发病后有独特的临床疾病特点,急救护理时应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救治护理,加以鉴别诊断。从效果来看,综合护理可以显着改善老年急腹症患者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谢志英外科急腹症急救护理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0,06:425
[2]张书丽,雷丽芳.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分析与急诊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04:127―128
[3]朱冬兰;老年急腹症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09:425
[4]刘翠兰;老年急腹症术后的护理体会[J];航空航天医药;2010,09:237
[5]刘艳华;;老年急腹症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0,12:322
心力衰竭,也被叫做心肌衰竭,主要是心脏在运作的时候无法搏出和静脉血管需要的血流量,无法提供新陈代谢需要的血液量。这类现象主要是由于患者之前的一些重大疾病导致的,在老年患者中最容易发生[1]。这是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有所下降,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救治有可能危及生命[2]。本次实验将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32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32例,其中有21例男性,11例女性,年龄64~79岁,平均年龄为(71.2±3.2)岁。全部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之前均进行超声心电图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有1例患者有扩张性心肌病,有20例患者有冠心病,有11例患者有高血压性心脏病。在肝、肾以及脑方面未出现功能不全等现象,没有肝纤维化、甲状腺等方面的疾病。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均分,分别为16例实验组和16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对照组实行美托洛尔进行常规性治疗,首先使用强心剂、硝普钠以及利尿剂等进行静脉注射,然后实行泵入治疗,之后对患者进行12.5mg的美托洛尔注射,2次/d,同时需要监测患者的收缩压和血压情况,记录B型利脑肽(BNP)和左心室的射血分数(LVEF)。对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主要包括每天给予患者1例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其余治疗方法不变[3]。
1.3疗效标准 依据患者治疗前后的体征变化情况、临床症状以及心功能指标等情况进行比较,具体评价标准见表1,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
2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8.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在本次实验选取的32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患者中,首先将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均分,分别为16例实验组和16例对照组。对对照组实行美托洛尔进行常规性治疗,首先使用强心剂、硝普钠以及利尿剂等进行静脉注射,然后实行泵入治疗,之后对患者进行12.5mg的美托洛尔注射,2次/d,同时需要监测患者的收缩压和血压情况,记录B型利脑肽(BNP)和左心室的射血分数(LVEF)。对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主要包括每天给予患者1例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其余治疗方法不变。实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8.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高靠成.心理护理在急性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20):168-169.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in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Method:The clinical data of 60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high quality nursing group(n=30) and routine nursing group(n=30),respectively,the implementation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and routine nursing service,the satisfaction degree and basic nursing qualificat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High quality nursing group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was 86.67%(26/30) and basic nursing qualified rate was 83.33%(25/30)routine nursing group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was 73.33%(22/30),basic nursing qualified rate 56.67%(17/30),the qualified rate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basic nursing care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routine nursing group(P
【Key word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elderly; Basic nursing; Quality nursing; Nursing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Elderly Hospital of Fujian Province,Fuzhou 350001,China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6.050
为了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笔者所在医院提出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具体方案,并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象,对其中30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另外3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现将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n=30)和常规护理组(n=30),优质护理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0~88岁,平均(68.87±5.45)岁;常规护理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0~87岁,平均(68.14±5.1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组 实施常规护理服务[1],具体内容如下:(1)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吸氧等基础护理,要求患者卧床休息。(2)实施全导联心电图监护,及时完成血常规、心肌酶、肾功能、肝功能、血脂等的检查。(3)根据医嘱予以患者阿司匹林300 mg口服,氯吡格雷300 mg口服,辛伐他丁40 mg口服,同时建立静脉通道予以治疗药物注射。
1.2.2 优质护理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笔者所在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具体方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内容如下:(1)组织急诊室所有护理人员学习笔者所在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组织相关护理人员进行授课,共同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相关精神与内涵,另外可定期安排护理竞赛,鼓励护理人员多多学习和参观其他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2)强化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不依赖家属等优质护理服务理念。(3)实施分层管理,为患者提供全程无间断的护理服务。(4)根据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针对性较强的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内容如下:①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明显的心肌广泛坏死、心肌收缩力下降等症状,故而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对于血压不稳定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每隔30分钟就对患者的血压进行1次监测,待到患者血压稳定后再减少监测次数,同时要关注患者心率、心律的变化,预防患者出现心律失常,若发现患者心电图异常则需要立即告知医师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另外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服药时间与服药剂量进行掌握,老年患者容易忘记服药时间,护理人员还应及时提醒患者服药,并监护患者服用药物,避免出现服药差错。②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24 h内一定要卧床保持休息,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保持患者休息环境的舒适,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及时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若患者在1周后没有发生其他并发症,即可让患者适当进行身体活动,3周后即可自行离床进行活动,在室内进行缓慢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提高自身耐力,但要注意劳逸结合。③予以患者营养高、易消化的食物,之后可予以高维生素、低脂、低盐等清淡的食物,注意少量多餐,尽量避免用力排便,及时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和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3]。
1.3 评价指标
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与基础护理合格调查表,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优质护理组总满意率为86.67%,基础护理合格率为83.33%;常规护理组总满意率为73.33%,基础护理合格率为56.67%,优质护理组护理的满意度与基础护理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结果: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存在如下问题:医院护理资源不足,医护人员的综合水平欠佳,未能达到老年危重患者对护理的需求,老年危重患者的疾病类型呈现多样化,并且极易出现并发症。
结论:急诊抢救室留观的老年危重患者,疾病类型多样,但是护理人员资源及水平不足,为提高护理水平质量,需要适当的改变护理模式,增强护理人员的综合知识水平,加强对老年疾病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来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急诊抢救室 老年危重患者 护理风险 相应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424-02
我国老年人比例日益增加,老年人机体机能下降,身体疾病发生率较高,老年人健康收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我院急诊室留观的患者来看,老年人占绝大多数,故老年人的急症发病率较高。一般来说,老年危重患者的病情较严重,并且并发症较多,故及时抢救、护理适宜得当,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好地指导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回顾性的分析了我院的60例老年危重患者,分析探讨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现报道如下。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就诊的60例急诊抢救室留观的老年危重患者。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为68.4岁;留观时间为6―20天;疾病类型:心血管系统疾病15例,呼吸系统疾病15例,神经系统疾病15例,其他类型15例。人力资源方面:1天中平均每班护理人员4名,累计抢救的危重患者为19例,每位护理人员负责5位危急患者的抢救及观察护理工作。
1.2 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60例急诊抢救室留观的老年危重患者,回顾性的分析患者的情况,对护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其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并对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提出相应的应对对策。
2 结果
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存在如下问题:医院护理资源不足;医护人员的综合水平欠佳,未能达到老年危重患者对护理的需求;老年危重患者的疾病类型呈现多样化,并且极易出现并发症。
3 讨论
3.1 护理存在问题探讨分析。
(1)医院护理资源不足。医院抢救室护理人员接诊急症患者,平均每位护理人员负责5位危急患者的抢救及观察护理工作,人员的严重不足,很难保证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
(2)医疗护理模式,未能达到老年危重患者对护理的需求。随着经济水平提升,人们对医疗保健水平的要求也逐日提高。老龄化人口的加重,急救护理服务需求提高,由于抢救室急诊工作的特殊性,忽视了老年患者的整体及个体需求[2],基础护理工作有所忽视。抢救室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护理工作,使危重老年患者的基础护理不到位,不利于治疗恢复。
(3)老年危重患者的疾病类型呈现多样化,并且极易出现并发症。老年患者病因复杂,病情发展迅速,多病夹杂;老年患者抢救监护时间长,并极易合并并发症,因此对医护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基础护理要求高。
3.2 护理存在问题的应对对策。
(1)增加护理人员,合理安排急诊室的人力资源。引进合同制护理人员,减少护理人员的负担压力。实施责任制的工作护理模式,每位护理人员有各自负责的老年患者,并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水平分配具体负责的工作内容:基础护理工作、治疗护理工作、新入抢救室患者的急救工作等。
(2)老年护理知识加强培训,经常组织课程学习。老年危重患者的疾病类型呈现多样化,并且极易出现并发症,故对医护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基础护理要求高。医护人员应自学加强对老年疾病专业知识及疾病相关的病理知识等的学习,提高个人的护理操作水平。日常需要准确的了解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高质量的急救护理,在改善老年患者的疾病本身即预防并发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日常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老年危重患者,疾病的相关的各方面知识的培训,危急重症的急救处理措施、常见并发症的预防、细化强化基础护理技能等方面[3]。
(3)提高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意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强求一步到位。多组织课程学习,使护理人员有一定思想意识,加强对老年危重患者基础护理的重视。老年患者疾病易发并发症,护理人员需要提前有效的预防,做好各项具体的预防工作[4];提倡护理人员主动询问、主动服务,耐心主动观察患者的症状,而不是患者或者家属提出要求或者不满。认真完成护理工作的交接班,急诊患者全面考虑各种可能性,不要漏掉任何的潜在危险。
急诊抢救室留观的老年危重患者,回顾性的分析患者的情况,发现护理工作存在各种的问题:医院护理资源不足,医护人员的基础护理知识急待提高,服务意识等也需要进步。针对各方面的不足,院方需要增强护理人员的综合知识水平,加强对老年疾病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来提高护理质量,可以更好的完成护理的工作,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邱巧静.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7):62-63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患者同意和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从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2月年间进行急诊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中抽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区间是63-79岁。对患者进行平均分配,每45例一组,共两组:观察组有26例男性和19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是(66.43±8.39)岁;对照组的平均年龄是(68.84±7.51)岁,包括21例男性,24例女性。纳入标准:积极配合护士的护理工作[2]。排除标准:排除合并严重糖尿病、肝硬化及心脑肺部疾病的患者[3]。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
本组行常规护理,对手术前的患者进行嘱托、手术过程中进行护理工作,手术结束后对患者的恢复指导。
1.2.2 观察M护理
本组患者行手术室优质护理,针对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给出多方面的护理,详细护理方法如下:①术前探望:首先对患者的家族史、病情、既往史等进行初步了解,对其心理状况进行探讨和分析,并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心理指导;明确患者具体手术方法、麻醉方式以及将会出现的安全问题等,并做好术前准备。②术中护理:为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安排专业人员陪同,对手术室的环境做好提前调整,保证患者在术中的舒适程度,保护好患者的隐私,患者需要完成转换时要予以协助,在麻醉前对患者给予支持鼓励并对其紧张、抵触的情绪进行安抚,术中进行的护理操作必须根据并配合医生的要求完成,并对术中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③术后护理:根据患者情况为其制定合理营养的饮食方案,在允许范围内满足患者的饮食要求,嘱患者规律饮食,禁烟酒。每天保证适当的锻炼,规律作息,对睡眠质量不佳的患者要积极加以指导调节。
1.3 观察指标
对组间患者在手术开始前2小时以及进行麻醉前的焦虑状况、患者满意度与紧张缓解情况进行比较。①手术开始前2小时以及进行麻醉前实施T-AI与S-AI量表对患者焦虑状况进行评价;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利用T-AI与S-AI量表测试的24个问题的得分进行相加,得分情况与焦虑程度成正比,分数所在范围为24 至82之间。②观察记录患者的满意度,做出患者满意度调查,总分为100分。评分90-100,非常满意;评分60-90,满意;评分小于60,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表示形式是±s,用t-test,计数资料选取卡方检验。P
2.结果
2.1 比较组间患者的满意度、紧张情绪的缓解率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紧张情绪的缓解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一般而言,急诊的手术相对起病较急促,病情变化的速度快以及转归不定,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演变,并及时为其实施一系列较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患者的死亡率。而老年患者由于其自身的生理储备能力显著降低,机体的免疫力较低,另外全身各器官功能的退行性变化,应激的能力相对较差,并经常合并诸多的慢性疾病,致使其手术的危险程度普遍增加。患者在入院以后护理人员需积极主动地对患者进行探视,并全面评价患者病情,对患者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主要包括配合麻醉的实施、手术的摆放、手术的过程与手术室的环境等,对患者心中的疑问及时解答,消除患者的顾虑与恐惧感,以此将患者的配合度提高。另外,有研究指出,给予老年急诊手术患者优质护理,能够引导患者正确而对疾病,并且从疼痛管理、感染控制、护理等多个方而对患者进行护理,能够稳定患者病情,使并发症减少,不仅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还能提高治疗的效果[4]。
优质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优化一系列护理程序、规范及人员配制等,以达到提高护理质量、转变护理观念、深入护理研究的目的[5]。与常规的护理比较,其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等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并可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友善;对医护冷漠以及机械化的合作模式进行消除,进一步创造较为愉快与轻松的手术氛围,使手术可更安全与高质量结束。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术中患者紧张情绪的缓解率以及焦虑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将手术室优质护理应用在老年患者急诊手术护理中,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缓解患者的焦虑与紧张情绪,值得广泛应用并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娜.手术室优质护理在老年患者急诊手术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学报,2014,16 (5) :2487 -2488.
[2]古莺.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5):178-179.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主要抽取我院急诊抢救室于2010年1月份到2013年10月份收治的68例留观老年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37例,女性患者有31例,年龄范围在54岁到86岁之间,平均年龄(68.2±3.7)岁;留观时间均在10h到2d之间,平均时间(14.1±2.4)h。按照疾病类型划分,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者有12例,心律失常者有18例,心功能不全及心肌梗死者有21例,肝功能衰竭者有9例,另有重症肺炎和呼吸衰竭者各4例。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同意书,排除患有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者。
1.2 方法
自制“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问题统计”调查问卷表,内容主要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两大内容,其中医疗纠纷主要有病情告知不及时、专业技能不熟练、缺乏责任心、服务态度差、法律意识薄弱及其他等六项内容,医疗事故三级,通过病床前对患者(家属从旁辅助)进行调查及访谈,同时结合计算机检索其临床治疗及护理资料等方式,对导致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风险因素等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可行性措施。
2 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8份,回收68份,回收率100%。经调查统计发现,本次研究的68例留观老年危重患者中,发生医疗纠纷者有22例,占32.35%;发生医疗事故者有5例,发生率为7.3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问题
例数(n) 医疗纠纷(n,%) 医疗事故(n,%)
病情告知不及时 专业技能不熟练 缺乏责任心 服务态度差 法律意识薄弱 其他 一级 二级 三级
68 6(8.82) 7(10.29) 4(5.88) 2(2.94) 1(1.47) 2(2.94) 3(4.41) 2(2.94) 0(0)
3 讨论
结合此次研究结果以及我院既往临床护理问题进行分析,认为我院的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医护人员专业技能不过关、医护人员缺乏责任心、医护人员法律意识薄弱、缺乏必要的护患沟通、医护人员主动服务意识不够。
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第一.强化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
组织医护人员对《护士条例》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用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行为,真正树立起保护患者就是保护自己的职业意识。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疾病类型往往涉及多个科室的专业护理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医护人员的服务范围,并且随着患者的法律意识和保护意识不断加深,这也要求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出高度的法律意识,以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发生医疗纠纷。
第二,落实责任制护理制度
在急诊抢救室落实责任制护理制度,为留观患者提供无缝隙护理,对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减少和预防医疗纠纷具有重要作用[4]。医院可通过将急诊抢救室的护理工作进行固定分配的方式,安排不同医护人员负责不同的护理工作内容,并通过将医护人员当月的护理服务情况与绩效考核挂钩,给予相应的奖惩,以此来提高医护人员的积极主动性,促使责任制护理制度得以有效落实,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第三,重视护理培训工作
为加强对老年患者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病情变化情况等的判断,做到及时诊治;以及提高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医院应定期组织培训教育工作,以强化医护人员对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疾病知识和基础护理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并通过开设管理学、交际学和心理学等课程,以此来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护理知识和沟通服务能力,以减少和预防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发生。
第四,加强医患沟通
1.1临床资料本组45例患者,在入院时进行常规检查全部确诊患有糖尿病,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56-85岁,平均年龄(71±4.2)岁,肿瘤位于升结肠的4例,直肠22例,乙状结肠13例,横结肠3例,降结肠2例,肛管1例。
1.2方法所有患者由于病情危急采用急诊手术,在术后采用一系列措施以保证手术疗效。
1.2.1术前护理患者在手术前进行血糖检测,在手术前尽量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因为患者血糖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在术前进行胰岛素注射,控制患者的血糖。
1.2.2术后护理
1.2.2.1观察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抵抗力和肌体恢复能力的下降,所以在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相关检测,查看患者的手术创口有无出血情况。在患者清醒后取半卧位,这样可以帮助患者呼吸,有利于腹腔引流,防止炎症范围扩大,同时也能减轻创口的疼痛感,有利于创口的愈合。如果患者出现创口疼痛、咳嗽等情况,应该使用镇痛药物进行镇痛。本组8例患者使用镇痛泵持续镇痛,症状消失,其余患者采用度冷丁肌肉注射止痛。同时嘱咐患者卧床休息,保持体力。
1.2.2.2管道护理由于患者在术后需佩带胃管、尿管以及其他引流管,所以在患者手术结束回病房后要及时固定各种导管接袋和负压器,防止导管受压或脱落,并随时注意患者的导管是否通畅,记录引流液体的量、颜色以及性状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反馈给医生。
1.2.3并发症的护理
1.2.3.1重视呼吸道管理重视呼吸道的管理目的在于预防肺部的感染。患者在手术中需要进行麻醉,这会减少患者的呼吸容量,出现呼吸变快或变浅的现象。同时由于手术切口的疼痛,患者一般害怕咳嗽和用力呼吸,导致痰液增多变稠且难以排出,从而造成肺部的感染。所以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和咳嗽促进痰液的排除。如果患者无法自行咳出痰液时,可使用雾化吸入,达到稀释痰液,减少排痰阻力。
1.2.3.2预防感染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蛋白质合成能力降低,组织修复能力差且免疫力下降导致患者抗感染能力低,加上患者长期高血糖、一旦发生感染将会难于控制。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术后需要进行血糖控制治疗,实施无菌换药,同时使用抗生素。另外需要提高切口和护理的清洁度,严密监视患者的体温,查看伤口的恢复程度,一旦患者病情允许,将导尿管拔除,降低发生泌尿系统的感染的可能性。
1.2.3.3控制血糖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特殊性,所以控制血糖有利于减少患者伤口的感染、伤口撕裂等并发症的出现。一般给与患者胰岛素静脉注射,每5个小时测量血糖,胰岛素和葡萄糖比例为1U:3.5g,保证患者血糖的11.0mmol/L左右。
2结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150-01
我国现阶段以60岁以上为划分老年人的通用标准,中国老龄办《2010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称,201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765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26%,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2.93个百分点。数据表明中国已进入老年社会,而老年人跌倒已成为社会的问题,这与老年人机体各个器官功能减退而导致感觉平衡功能下降,四肢活动协调下降,反应迟钝等有关,而老年人住院后随着环境改变,疾病影响,药物反应,家庭社会因素而导致老年患者更容易跌倒,通过呼吸内科2010年-2012年6例老年患者跌倒原因分析,提出我们护理对策,从而减少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跌倒意外事件的发生。
1 临床资料
呼吸内科2010年-2012年6例老年跌倒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72-88岁,独自外出跌倒1例,坐床边突然神智改变,意识模糊跌倒1例,与陪人激烈争吵跌倒1例,穿拖鞋地面湿滑跌倒1例,病人上完洗手间站立时突然头晕跌倒1例,在走廊被行人稍碰撞跌倒1例,以上跌倒均对病人从心理及生理上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及社会经济损失。
2 原因分析
2.1 外部因素。病区地面因保养需要打蜡,从而造成地面光滑,洗手间无淋浴房造成病人或陪人淋浴时水溢出导致病房地面潮湿,洗手间出口墙壁无扶手,地灯照射太暗,开关设置不合理,病区探视人数过多,造成病区通道拥挤,病人衣着不合适,穿过宽大衣裤,过宽松拖鞋等。
2.2 自身因素。
2.2.1 生理因素。患者由于衰老的原因,视力听力减退,动作迟缓,反应能力降低,四肢肌力下降,对出现跌倒时不能及时反应及应对。
2.2.2 疾病因素。由于多数老年人都合并有心肺脑多系统器官疾病,老年病人心脏博出量可降低40%-50%,肺活量可降低50%-60%,肾脏清除能力减少40%-50%,脑组织萎缩,如肺性脑病患者会神经精神系统症状,早期可出现神志改变,睡眠形态紊乱,头昏、精神不振等症状都可以直接导致病人跌倒发生。6例跌倒患者中均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塞病史。
2.2.3 药物因素。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降压利尿药等,影响患者神志,精神,视觉,听觉,平衡力,都增加跌倒的发生。
2.2.4 社会心理因素。由于老年人住院期间无子女不在身边,或由于经济能力有限请不起陪人照顾,或好胜心强,过高估计自己的体力能力,不愿接受别人搀扶帮助,从而发生意外跌倒。
3 护理对策
3.1 改善住院环境。病区设置符合老年病人的特点,病人可及之处有扶手,地面光而不滑,设置坐式淋浴房,保持地面干洁,光线适宜,开关病人容易触及,病床高度适宜,已病人坐位时两足底全部触及地面为宜,床单位设有床栏,床栏打下来时的高度应低于床垫的高度,保证病人坐式舒适。
3.2 做好护理应对。
3.2.1 ①病史评估。患者入院后,护士评估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病史,是否有晕厥,跌倒史,是否长期服用易引起跌倒的药物,如镇静药,降压药等。②活动能力评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爬几层楼梯,能徒步步行多远,是否有借助辅助用具。③意识:评估患者定位能力,定向能力,是否有神志模糊,淡漠,烦躁,及老年痴呆的表现。④听力视力动作协作能力。⑤夜间排尿次数。⑥社会心理因素,子女对老年人态度,经济能力,性格沉稳还是焦躁。
3.2.2 措施。在危险因素患者,针对其跌倒危险因素定制个性化措施,入院宣教详细,尽快让患者熟悉医院环境及辅助用具的使用,在床头放置防跌倒警示牌,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让患者接受年老事实,并取得家属支持配合,有经济能力者请专人陪护,放置好床头呼叫器,以便患者及时得到医护人员帮助,有神志改变患者使用床栏,必要时做好约束,性格焦躁患者避免与其他人发生争执,防止跌倒意外发生。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沿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1]。老年人因生理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抵抗力差而易发本病。现将我院2005年6月~2006年6月收治的老年带状疱疹98例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98例老年患者中,男59例,女39例;发病年龄60~69岁63例,70~79岁32例,80~89岁3例。皮损部位以胸背部较多49例(50%),腰部次之37例(37.76%),额部较少3例(3.06%),其他部位臀部、会阴及下肢9例(9.18%)。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痛,持续时间一般2~4周,最长者2个月。
2 临床特点
2.1 发病机制 水痘原发感染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隐藏在感觉神经节中,终生潜伏。当它被激发活化,在感觉神经节神经元和卫星细胞中再现,并通过周围神经传播到皮肤,就引起带状疱疹。
2.2 带状疱疹的发生与机体组织免疫功能下降有关[2] 急性期的疼痛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都是神经性的疼痛。它是周围神经损伤的结果,与中枢神经系统信号处理的变化有关。带状疱疹治愈后一般不复发,第二次发病的发生率低于5%[3]。
2.3 治疗 一般给予抗病毒药物,缩短病程,止痛,防止继发感染为原则。皮损处外涂炉甘石洗剂和无环鸟苷软膏,可同时进行针灸理疗。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因带状疱疹疼痛明显,止疼药物疗效欠佳,老年患者又怕增加子女负担,多出现恐惧、烦躁、易怒、失眠等。因此,护理工作要耐心细致,向 病人及家属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使之对神经痛有正确地认识,了解疾病的转归和发展过程,消除顾虑,配合治疗。
3.2 做好饮食护理 由于疼痛多数病人出现纳差,不思饮食,使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要给予合理的营养饮食。
3.3 注意皮肤护理 特别是水疱严重者,及时消毒换药,防止继发感染。衣服要宽大、柔软,以免磨擦引起疼痛。糜烂渗出时给予湿敷,各项操作时严格无菌,保护好皮肤。
3.4 后遗神经痛的护理 处处关心和安慰病人,减轻其焦虑和担心,积极配合用药、理疗,定期复诊,使其尽早康复。
4 讨论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常见的并发症,多数老年患者皮疹消退后仍有顽固性后遗神经痛,年龄越大,体质越弱,疼痛相对越严重和持续时间越长。如果患者在带状疱疹急性期发生严重的皮疹和疼痛,皮疹出现前有前驱性疼痛,那么其发生后遗神经痛的危险性增加。
伴发疾病多,主要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脑梗死等。60%以上的病人伴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其他疾病。
护理工作特别是心理护理缓解老年带状疱疹病人的紧张焦虑情绪,使病人精神、情绪、饮食、睡眠得以改善,调整机体平衡,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增强免疫力,使之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吴志华.现代皮肤性病学.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89.